📖 ZKIZ Archives


“黃金死多頭”鮑爾森連續五季度不改黃金倉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51

曾經的黃金死多頭——億萬富豪、對沖基金經理約翰·鮑爾森(John Paulson)最近對黃金的熱情不及從前了。

最新數據顯示,截止9月30日,鮑爾森連續第五個季度保持他的黃金持倉不變。鮑爾森領導的同名投資公司在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TRUST中持有1023萬股,價值約14億美元。同時也是大型礦企Goldcorp, Silver Wheaton以及Yamana Gold的大股東之一。

鮑爾森一直以來都對黃金抱有十足的信心,他超過40%的股票交易都與黃金相關,直到去年才改變了多頭的看法。

鮑爾森2009年開始投資黃金,押註黃金價格會因美聯儲史無前例的貨幣刺激而上漲。一開始,這確實是筆不錯的投資,黃金自2008年12月開始至2011年6月共上漲了70%。不過隨著投資者們發現他們擔心的高通脹並未出現,於是開始撤離黃金,2013年里黃金共下跌了28%,創三十多年來最大跌幅。鮑爾森同時也表示,他不會再向黃金增加投資,因為不清楚通脹什麽時候才會加速。

今年前六個月黃金價格一度走出幅度不小的反彈,但隨著美國經濟複蘇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黃金在上個季度大跌8.4%。隨著美聯儲上月結束QE並距離加息越來越近,同時美元兌十種主要貨幣匯價升至5年新高,黃金的價值貯藏屬性吸引力下降,價格跌勢也顯著加速,近日一度跌至1130美元/盎司的四年半低點。

SPDR黃金ETF的持倉在過去兩個季度中連續下滑,本周至720.62噸為2008年以來最低。同時美國通脹預期指標——5年期國債收支平衡率( 5yr Treasury Break-even Rate)今年大跌15%,創2008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顯示市場對通脹的預期較弱。

QQ圖片2014111510100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11

世事無常,「三好」為主,倉位為輔——談談行情和倉位 今天行情異動,不少朋友發消息給我讓我談談下跌的邏輯以及未來 價值at風險

來源: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3838463

今天行情異動,不少朋友發消息給我讓我談談下跌的邏輯以及未來怎麽看。但現在還要談什麽呢?如果要說下跌的原因,表面上能說出來一大堆。比如中登所新規、成交量瘋狂到1.27萬億(外資出逃、產業資本大減持,“大媽散戶”接盤)、融資盤的"margin call"(融資余額即將破萬億。根據瑞銀測算融資余額上限為1.3萬億),但這些都不是核心,不過是幾根稻草罷了,因為這波上漲就是資金+政策預期的推動,沒有什麽基本面支持,所以今天這樣的瘋狂大跌也沒什麽意外的。下跌的原因沒得談。

至於邏輯,我對10月份這波行情的發展邏輯早就在《大家期待中的牛市是怎麽樣的?重申“無牛市”觀點http://xueqiu.com/9769652619/33627901》以及《哪里便宜“點”哪里http://xueqiu.com/9769652619/33774874》等文章中闡述的很清楚了。當然在A股這種不把自己變成神經病就不能炒好股的地方,在大家都那麽有錢和任性的情況下,要什麽邏輯?大多數時候談論的邏輯不過是投機時安慰自己的借口罷了。所以邏輯更沒什麽好談的。可能也就只有像我那麽傻的人,才會在A股認真嚴謹的講邏輯,信常識,努力找到好公司,時刻想著逆向投資用合理低估的價格買入。比如之前破2000時我高喊銀行股為首的低估值高ROE的大藍籌已經封殺了A股指數的下行空間了,壓根沒人會理你,大家都在布局小盤股呢,只有我這個傻子早早的布局了大藍籌,現在卻還被人唾罵成大空頭,甚至馬後炮(雖然我也承認我過早的預判了個股大熊市)。現在我這個傻子又開始喊布局港股了(不管是不是牛市已經開始了,港股的一些藍籌股都是值得慢慢布局的),而大家現在應該都在忙著玩A股吧,畢竟之前那麽多人告訴我:不要在意大盤的點位,而應該看個股的價值。按照這個邏輯,現在下跌後價值更低估了,應該加倉買(當然也有墻頭派在忙著清倉)。至於總是逆向投資的我,就不瞎折騰了,現在低倉位就很清閑,A股就看看戲了,等我認為有價值的時候再慢慢買。

至於未來的發展,短期看,雖然晚了幾天,但石化雙雄作為“藍燈籠”,百試不爽,今天收盤近300個跌9%以上的。不過從趨勢上看,每次出現巨量的頭部,基本上都不是最終的頂部,所以不排除指數還會沖擊新高,畢竟這種瘋牛行情,不做一個雙頭也說不過去(當然也可能沒有沖高了)。但有沒有新高又有什麽關系呢?完全不會改變股市整體高估的本質,僅從整體市場的估值來看,我認為在註冊制徹底推廣的一兩年內,是很難再看到牛市了。所以長期的觀點我已經表明很清楚了:堅持個股大熊市的觀點,但並不過分看空指數(大藍籌),只是經歷這一次暴漲,大藍籌恐怕也要歇息許久了。

扯了那麽多閑篇,最後說點幹貨吧。不得不感嘆一下,世事無常,人生有時候就是那麽奇妙。可能前一秒你還在後悔是不是減倉太多做錯了;而後一秒你就要後悔為什麽不再多減一點了。

很多人經常會面對這樣一個困惑(當然我也困惑過):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要如何取舍?比如從長期的角度看,一些優秀的成長股和低估的價值股仍有著非常不錯的前景,但從短期看,因為極端的情況出現,成長股也好價值股也好短期可能面臨很大的調整或者持續跑輸市場。
這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未來與現在哪個更重要?長期和短期利益如何取舍?我始終覺得偏向哪一方的選擇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應該問自己:倉位是否合適?

其實個股也好,大盤也好,漲跌多少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你對倉位的控制。我一直認為,除了分析好生意好公司以及通過人性和市場資金趨勢判斷好價格外,資產的合理分配能力也是同等重要的(不論是小散戶還是大資金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從去年開始堅持不懈的披露自己的倉位管理。除了向未來的潛在的合夥人展示外,更是想告訴大家資產配置/動態平衡的重要性。比如為什麽非常看好的標也不能全倉,到底要怎麽去控制好每個股票以及每次加減倉的持倉比例?這都是需要不斷磨練才能得出的答案。在這一點上@sosme 前輩是我學習的榜樣。

另外,在滬港通後,A股的全球化已經徹底開始,資產配置動態平衡將會不再是針對A股內部的了,所以我們更需要思考“哪里便宜去哪里”這個問題了(這也是我打算布局港股的邏輯之一,8折的石化、85折的銀行、6折的油服等等一大堆便宜貨,總歸先要買點來壓倉底,然後再按趨勢慢慢的加,現在就怕南下的資金還沒等我買夠就放量了)。

PS.最後說點題外話,也有不少人善意的勸我,說我應該多發揮自己的優勢,靜下心來研究個股基本面,少一點大勢扯淡和倉位策略。

我也知道,自己在三季報後基本上沒有什麽個股的深入研究了,我更知道投資的重心是什麽。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早就說過好多次了,借這個機會再說一次吧。減少公司基本面研究的主要原因是現在我根本找不到值得研究的A股公司,A股現在沒有註冊制,沒有退市,各種體制是爛的一塌糊塗,而小盤股的估值更是高高在上。在我能力圈內的所有符合好生意好公司的標的幾乎都不滿足好價格了(甚至遠遠偏離),而現在更是連我無奈重倉配置的低估藍籌股也已經開始了一輪瘋牛行情完成了大半的估值修複。那麽對於我來說,現在的A股除了看看戲、寫寫文、吟詩作樂外,還能幹什麽?大家何不一起圖個樂子,何必那麽認真呢?反正在A股認真你就輸了,談基本面你就輸在起跑線了。

當然接下去如果A股遇到一輪個股大熊市(現在也有一些關註的標的),那麽我就會自動回到以前研究個股的那個我,在此之前我要不看戲,要不就做做港股。大家不必擔心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66

想從倉位管理這個角度來說說自己的投資體系 弱弱的投資者

http://xueqiu.com/6424252664/37292231
想從倉位管理這個角度來說說自己的投資體系
我一直在思索,該怎麼給自己掛上個標籤,最後覺得還是這句比較合適:一個長中短結合的交易者。多年來,我給我的股票籌碼定義了不同的功用,有戰略性的結算籌碼、長線籌碼,有交易性的中短線籌碼。當把我的市值比作一盤棋子,棋子的功用各不相同,長線籌碼是根基,是穩固後方的作用。讓自己總是在牛市來的時候不會一無所得。中線籌碼是中場指揮官,進可攻,退可守,攻的時候是加速器,守的時候是潤滑劑。短線籌碼是前鋒,可以大殺四方,也容易鎩羽而歸,大部分時候是市值波動的穩定器。
1,倉位配比問題:一般我是長中短-5:3:2,5的部分很少動,也很少去操作它,只會做板塊內騰挪。3的部分就是尋找波段底部的過程,這個部分對我的收益在震盪市是貢獻巨大的。2的部分不是強項,這也是我一直想改進的部分,也是為何一直想傾心學習跟我走吧14的部分,我想融入短期主升的股票進入我2的部分。因為2可以只要求快,而不管其它。但我根子裡對純概念的東西一直排斥,但其實有不少彪股是有背後的實質性質變支撐的,只是我能力有限,發現不了,所以我希望未來我能發現一些。
2,倉位建立的時機和標準:長線籌碼重點考慮的,就是市場中最便宜的,最具性價比的。中線籌碼重點考慮的,是波段的低點,做的就是波段。短線籌碼考慮的是勢,這段時間越來越懶了,這部分基本就沒有貢獻,還是想撿起來,把這部分強化。長中短的結合,功用就是能有效的攻守兼備,反應到市值上就是儘可能的平穩波動向上,但往往有一個弊端:就是主升啟動的時候市值的上升幅度跟不上節奏。所以,我往往在確立主升的時候,這個主升指的是我長線籌碼的主升,會把我中短的大部分倉位全部騰挪到長線板塊,形成有效的市值主升浪。同理,在長線籌碼的趨勢極其糟糕的情況下,比如2013-2014.7月份,我也會把長線籌碼部分全部解放,去中線波段裡多撈金子。我一直認為,模式不一定要完全固化,可以有自己的變化。這變化的出發點就是「趨勢價值」。
3,一輪牛市,我會給以一個結算籌碼,哪怕沒有這個籌碼,我也會給以指數作為參考,而我中短所做的努力就是通過交易,不斷的獲取更大的這個籌碼,更大幅度的跑贏指數,長線說起來易,做起來極難,你要面對的磨難和衝擊實在太多,而有了中短線這一利器,能很好的提高我長期持股的決心和耐心。讓我能安享牛市。
4,對於滿倉:我基本上都是滿倉的,這也是我多年形成的習慣,很多人很不理解,為何我要一直滿倉。滿倉,能很好的解決掉一個最大的問題:踏空。來到市場,為的就是掙錢,掙錢,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最好的時候就是牛市,何為牛市,牛市就是阿貓阿狗都能撈點。我從來不認為熊市我能賺大錢,我只想擁抱牛市,在牛市讓自己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有兩種辦法:a,逮到龍頭。b,滿倉持有。a不是我強項,所以,我通過倉位來彌補自己的弱點。大部分的時候倉位的失去都不會致命,致命的就是牛市主升丟失了倉位而追悔莫及。所以,我只通過微調我的倉位配置來應對指數波動,很少動用降低倉位或者清倉來處理。
5,何時減倉和清倉:很少不代表不會,這裡就涉及到我最後一道防線,無論你多麼鋒利,防禦的多麼厲害,當碰上你自己的低潮時,你總是要面對超出你預期的回撤,而這個回撤往往是致命的。因此,我給自己在弱市訂的標準是,回撤接近10%著手減倉,接近20%暫時空倉的原則。牛市這個稍微可以放大。回撤10%只需要上漲11%就回本,回撤20%你需要25%就能回本。一旦到了40%,對不起,你要70%才能扳回。回撤過多絕對是長期複利的第一殺手。這就是為何你們會經常看到我進進出出,但其實我的長線根基一直穩固。為的就是不需要讓我動用到減倉和清倉這個手法,因為這個一旦動用,將比較被動,因為你要重新入場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很可能形成真正的踏空。這也是1.19那次接近3000點我有點緊張的原因。因為我不太希望牛市裡我動用到這招,這招的代價可能很大。
6,以上就是我多年形成的一些東西,都是側重於交易戰術上的東西,我也只會這些東西,基本面向來不是我強項,我不會班門弄斧。一個人對自己有深刻認識比什麼都重要。我想我永遠也不可能擁有我師父跟跟的本事,因為很多東西慧根太重要了,有不少人跑來說浪費了師父的一番苦心,恨鐵不成鋼,哈哈,大可不必。因為很慶幸,我也算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窗,因為上天總是公平的,一定會給你開窗,只是很多人一直找不到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33

80年不調倉位 基金“躺著”賺錢擊敗98%競爭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89

20150303tangzhe

有的人跪著賺錢,有的人站著賺錢,聰明人躺著賺錢。

近日,路透報道了一只“神奇”的基金,80年來沒有換過持倉,回報率卻打敗了98%的競爭對手。

這只基金名叫Voya Corporate Leaders Trust Fund,發起於1935年。成立之初,Voya買入了相同數量的30只當時美國的大公司股票。在此後長達80年的歲月中,任憑其手中的公司收購還是被收購,它都一動不動,也沒有進行過任何新的投資。據路透:

其中有一些公司至今還在,如杜邦、通用電氣、保潔、聯合太平洋公司等。另外一些則被剝離或收購,比如伯克希爾哈撒韋(收購了伯靈頓北聖達菲鐵路)、CBS(被西屋電氣收購並更名),霍尼韋爾(買下了聯合化工染料公司)等。還有一些永遠消失了,比如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和美國制罐公司。如今,當年的30家公司還剩下21家。

根據數據公司晨星,在過去的五年和十年中,Voya的回報不僅好於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指數,而且超過了98%的競爭對手。

screen shot 2015-03-03 at 08.33.19

據路透,Cononer資本管理公司分析師Craig Watkins認為,Voya的投資很像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因為投資組合中的每只股票都持有了“相當長”時間。其表現之所以好於股指,是因為不用像股指那樣經常根據權重來調整。

在Voya Corporate Leaders信托基金做基金經理實在是個輕松的活。你一輩子(甚至上輩子)什麽都不用做,就可以輕輕松松收取高回報。

在投資的世界里,最忙的人未必最賺錢,真正的聰明人可能一邊躺著曬太陽,一邊就把錢賺了。

Voya就是這麽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它告訴我們,想賺錢,你其實並不用太忙碌。你要不動如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83

私募大佬回顧暴跌時刻:低倉位+分級A等於勝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876.html

私募大佬回顧暴跌時刻:低倉位+分級A等於勝出

一財網 謝丹敏 2015-09-02 17:15:00

自6月15日股市大震蕩以來,歷時已有兩個半月。其間,股票、基金紛紛遭遇慘跌,分級基金中的杠桿部分因為頻繁下折成為市場焦點

自6月15日股市大震蕩以來,歷時已有兩個半月。其間,股票、基金紛紛遭遇慘跌,分級基金中的杠桿部分因為頻繁下折成為市場焦點。

然而,聚光燈“另一端”的分級A大跌時表現出色,百只產品自5200點調整以來仍有正收益,吸引著大批投資者的青睞去對沖市場下跌風險。

易鑫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易鑫安”)既是參與其中的一家陽光私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易鑫安董事長欒鑫表示:“大跌前分級A隱含收益率達到8%,但還在被套利資金砸盤,這本身是一個投資機會。”

此外,欒鑫還與記者交流分享了戰勝市場的經驗:“投資不能只看收益,很多時候要留有余地,不至於被市場牽制。”

在他看來,那段時間控制倉位和配置分級A對沖風險的策略得到了市場的檢驗。截至目前,易鑫安旗下所有產品自6月15日以來全部取得正收益,其中包括6月底和8月成立在高位的兩只產品。

3000點投資策略:加倉抄跌低估值

自股市調整以來,並非所有的權益類品種都遭遇大幅下跌,至少一些分級基金的A份額頂住了壓力。

由於分級基金的A、B配對機制,當B因為杠桿作用大幅下挫紛紛下折之時,A份額則表現出色。

據Wind資訊統計,6月15日以來,4只分級A漲幅超過了20%,32只漲幅超過10%,100只分級A獲得了正收益。其中國企改A、銀行A端、銀行A、券商A級、資源A漲幅居前,其間漲幅分別達到21.4470%、20.4134%、20.3871%、20.0514%、19.5787%。

“我的很多配置會在一些時點買一些分級A,來對沖權益投資的風險。”在欒鑫看來,市場調整之前,分級A已被低估;分級基金出現溢價的時候,大家都參與套利,分級A拋壓很大,多數出現折價的。“至少折價了百分之三四,實際上它有一個安全的投資機會。這導致分級A的下跌當時很多,很多分級A隱含收益率達到了8%。”

股市行情總是變幻無常,當下的A股市場一度下探至3000點以下,在欒鑫看來,當下股市的整體估值已經進入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

欒鑫認為,任何一個方法都有適用它的一個環境,凡事要有的取舍。“我們並不想什麽情況下都去獲取收益,只是做自己有把握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正反兩面性的,沒有一種絕對的好方法。”

眼下分級A的投資價值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據Wind資訊統計,滬深兩市144只分級A中單位凈值全部在1元以上,其中合潤A凈值達到1.877元;二級市場方面,0.9元以下的分級A近乎絕跡,144只產品中,僅有深成指A和互利A價格低於0.9元,分別為0.7810元、0.8890元,其中前者基金不存在下折機制,後者是一只債券分級。

對此,欒鑫稱,分級A當下的成長空間已經並不大。“我不會長期持有,是否持有取決於我對市場的觀察。”

勝出策略:莫追求利益最大化

A股本輪調整幅度驚人,短短2個月股指從5200點跌破3000點以下,讓市場始料未及。但隨著市場的調整,市場人士也看到了機會。

“這次的調整讓我覺得未來可能是一個長期的向上的市場,五年十年可能更長,這回下來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欒鑫稱,“並不是說現在就能買,還需要觀察。”

欒鑫表示,很多時候投資者在參與市場之初是一個獨立、冷靜的個體,但隨後遇到市場波動就直接影響到了既得利益,這讓人很難冷靜地去分析和決策,這種時候就要考慮到自己的理性。

為了保持理性,欒鑫告訴記者,他在投資過程中通常控制倉位

、保留比較多的現金。用他的話說,只是為了不要讓自己太追逐利益最大化,不管在從事哪一行,追逐利益最大化是最危險的。

正是秉承了嚴控風險、理性第一的操作策略,即便在6月15日以來的兩波累計約2000點的 殺跌中,易鑫安旗下產品始終保持著正收益。即便是6月底和8月高點成立的兩只基金,也取得不俗的收益。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02

公募倉位降至一年低位 投資總監看淡年末排名

A股市場在3000點附近整固3月有余,股指始終未見有效突破。此時,手握大資金的機構投資者的一舉一動,極有可能左右短期市場行情。

11月3日,A股市場迎來了久違的大漲行情,基建、券商等板塊表現強勢引領滬指上漲0.84%。短期的上漲行情時常會激發投資者一時的做多熱情,會讓他們有理由相信市場還會有精彩表現。眼下,投資者正在憧憬“接下來”的利好:公募極有可能重演去年爭排名加倉一幕。去年年末,公募基金擔當做多主力軍,尤其在距排名收尾“一公里”,眾多績優基金奮力加倉。滬港通行情推動了低估值藍籌暴動,深港通或許也可能會讓沈寂近半年的中小創重新煥發活動。

然而,從《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家公募基金投資總監及副總、私募基金管理人處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眼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不同於去年此時,今年年末可能不會有大的行情,策略上不傾向押註高倉位;另一方面,考慮到指數下探空間較為有限,也不會輕易收縮戰線。

“流動性盛宴造就了房地產、商品、外匯市場的大幅波動行情。股市因為缺乏賺錢效應,吸金能力有限。但機會一旦來臨,A股可能也會大漲,尤其是成長股可能會隨之爆發;但短期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機會,尤其是通脹會有反彈,貨幣政策不會放得太松。但話說回來,我又不能保持太低的倉位,因為一旦行情真的來了,自己就會被行業大幅超越。”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分管投研的副總如是說。

基金年末看淡排名之爭

去年四季度,A股市場上演強勢反彈行情,上證綜指漲幅高達16%。其間,公募基金紛紛加倉,尤其是一些表現優異的基金更是把倉位加到了九成以上。激進策略換來的是不錯的年度排名,但很快也讓這些基金也遭遇“熔斷機制”下的流動性困境,嘗到了2016年開年後凈值暴跌的後果。

如今,距離2016年收官不足兩月,今年的基金排名戰似乎亦將如期上演?《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從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當前這些機構普遍覺得今年年末不會有類似去年的大行情,市場可能還是在3000點附近波動;操作策略上,機構普遍弱化指數點位的參考意義,主要精力放在精選個股上。

從股票倉位來看,當前基金整體上趨向謹慎。從剛剛過去的三季度來看,雖然大盤上漲2.56%推動了基金權益類持倉市值的增長,但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股票倉位降至了最近四個季度末的新低。據Wind統計,按照銀河證券的基金分類,截至9月末,1173只標準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股票倉位分別為86.88%、81.89%和49.18%,整體倉位66.99%,不僅低於二季度末的69.24%,也低於一季度末68.04%和去年四季度67.64%的整體倉位。

眾多周知,被動管理的指數型基金以跟蹤、複制指數為目標,倉位始終保持在90%以上,有時甚至接近100%;股債平衡和債券型基金則債券投資占比過高。相較而言,標準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靈活配置混合型三類基金更能體現公募行業對A股市場的真正認知和判斷,它們在這些基金運作上的投資策略也更具指示意義。

公募低倉位一方面顯示了基金行業對於市場的謹慎看法,同時也預示著它們囤積了加倉的籌碼。但眼下,基金經理似乎並不願意選擇激進策略。在近日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舉行的四季度策略會上,該公司權益投資總監夏元(化名)表示,看淡短期市場波動。他認為,雖然3000點的市場估值並不高,創業板的市盈率已低於歷史均值,在流動性推動資產價格上漲的背景下,A股應該還是價值窪地,但從未來半年的時間維度來看,在這輪價值股估值普遍修複的行情過後,幾乎很難找到有確定性增長的結構性機會,總體對當前策略趨向保守。

藍籌與主題“觥籌交錯”

今年以來,盡管A股上證綜指漲幅不足1%,但價值股修複行情與主題投資輪動行情聯袂上演。

以銀行股為例,中證銀行指數從3月初的4975.9點,反彈至8月中旬指數攀升至5962.89點,其間漲幅接近20%。主題概念方面,PPP模式指數(880940)1月末還低至487.72點,到了10月下旬已上漲至661.63點,漲幅約35%。周期性板塊同樣表現不俗,中證煤炭指數(399998)從6月中旬的1289.48點,短短4個月,到10月下旬上漲到了1824.84點,漲幅超過40%。消費股中白酒股走勢則更加兇猛,中證白酒指數(399997)從1月末的2295.13點,在半年上漲逾60%,最高漲至3760.17點。板塊指數如此,強勢個股尤其是行業龍頭則出現了爆發式的上漲。

傳統價值藍籌在經歷估值修複行情之後,在很多機構投資者眼中,如今的估值似乎已經並不廉價。有跡象顯示,證金公司已經在減持銀行股和白酒股。據三季報數據,截至9月末,證金公司分別減持了工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農業銀行、華夏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南京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13只銀行股份,相較二季度末的持股市值累計減少了43.4億元。

與此同時,證金公司還在減持白酒股,分別減持了313.207萬股貴州茅臺、284.1109萬股五糧液、259.6285萬股山西汾酒,三季度末的持倉市值較此前一季度分別減少了7.24億元、3409.65萬元、1.18億元。

“就如同大眾的市場投資行為,漲多了,獲利了結,很正常。”華南一家大型公募投資總監張輝(化名)對《第一財經日報》稱,證金減持的依據可能基於銀行股的基本面來看,盈利前景有惡化,當前的股價已經反映了它們的價值;白酒股也確實漲得比較多了。

與張輝觀點類似,在業內其他多位投資總監眼中,在A股市場於3000點附近震蕩之際,指數出現較大幅度重心下移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們同時認為,長期而言當前的市場估值難言便宜。

夏元表示,當前是防守策略,配置了貴金屬、醫藥等防禦品種。“但其實,很多藍籌股在估值修複之後,也並不便宜。而在主題投資上,PPP過去一段時間是個熱門品種,但經歷過兩撥行情之後,短期不太可能會有第三波行情,至少大概率來看,今年不會有行情了。”

本報記者從國內一家銀行系基金公司拿到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A股結構性高估值仍然存在,全部A股估值為21.5倍。其中,滬深300指數估值(TTM)為13.1倍,略高於歷史均值11.9倍;中小板估值34.7倍,略高於歷史均值31.64倍。值得註意的是,創業板當前市盈率47.2倍已低於56.3倍的歷史均值水平。

夏元是典型選股型基金經理,過去幾年,他曾經成功捕獲10倍牛股而被業內津津樂道。但今年以來,以中小創為代表的成長股走勢明顯弱於價值股。夏元稱,今年的年度業績排名相比過去兩年會出現下滑。“盡管不願意接受成長股低迷的現實,但今年最後兩個月、明年一季度中小創的‘春天’可能還不會來到。”

深港通行情或難上演

11月3日,在A股市場反彈中,券商股一度成為領漲板塊。結合深港通即將開閘的預期,市場人士預期,深港通極有可能在短期推出。面對中小創為代表的成長股在股災以來經歷股價大幅調整,整體估值低於歷史均值的情況,深港通會否複制去年滬港通模式引領中小創滿血複活?這也成為很大一部分股民的疑惑。

“可能性不大。”上海一家大型公募投資副總監蔣興(化名)對本報稱,“中國市場有個特色,就是創新產品第一單通常會引起大的反響。滬港通既然已經推過了,市場很難再對深港通抱有太大的期望。”

相反,在夏元看來,最後兩個月市場上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這也是他采取保守策略的幾點考量。從外圍因素來看,美聯儲有FOMC會議、意大利大選、美國大選等,這些因素將極有可能左右短期外匯市場及外圍股票市場的波動。

從國內因素來看,今年最後兩個月將是解禁高潮期,12月更是全年解禁最高峰。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今年11月份的解禁股數為134.87億股,合計解禁市值為2286.80億元;12月份的解禁股數超過304億股,合計解禁市值為3642.50億元。

“從年末行情來看,A股市場大跌概率不大,但下跌的概率可能略微比上漲的概率大點。” 蔣興稱,“指數漲了幾百點,市場情緒剛剛上來不久,一些大機構就部分減倉了。市場短期沒有賺錢效應,投機氣氛可能高過價值投資的成分,次新股、高轉送等題材股可能還將成為遊資炒作的良好標的。”

盡管如此,各家公募基金對行情並不悲觀。上海一家外資公募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在我看來,現在是熊市的末期,市場短期可能稍微調整,但總體沒有太大的問題。主要精力應該放在精選個股上。換句話說,行情雖然一時不會來到,但現在如果減倉的話,一旦行情起來,極有可能就此錯過。”

蔣興稱,實際上,公募基金有最低的股票倉位限制,以股票型基金為例,要保持80%的最低倉位,行情波動中騰挪的空間並不大。個人擅長是自下而上選股策略,通過對個股價值、基本面的認知及企業管理治理等多方面綜合的判斷,來精選個股,倉位長期變動幅度並不大。

張輝的看法基本與蔣興一致。雖然他管理的基金多數是混合型基金,沒有80%倉位的嚴苛要求,但他稱很少會對倉位進行大幅調整,個人更看重的是長期投資業績,而不是短期波動。“說實話,我現在根本看不懂這個市場。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精選個股,長期持有。”張輝稱,作為典型的價值投資者,個人更擅長的是在接近3000只股票中篩選出有真正投資價值的股票,長期持有。“市場不會因為個人看法而運行的。但我也不會盲從短期市場波動。”

若依以上各位公募大佬所言,在2016年最後兩個月A股市場仍然將維持3000點附近的震蕩行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54

巴菲特股東大會:重倉股被質詢,或增加科技股倉位

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東大會早已成為投資界的嘉年華,股東提的問題也經常遠超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運營範疇,但至少還要像其他股東大會那樣從報告公司業績開始。

在股東大會一開始,巴菲特和芒格就報告了已經於5月5日公布的第一季度公司的財政狀況。他們解釋,受到投資收益減少以及公司保險承銷業務的虧損影響,公司第一季度的凈利潤為投資收益總計為40.6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55.9億,降幅達到27%億美元。

芒格認為,收益不佳是兩黨在奧巴馬醫保,基礎投資等等項目上相互扯皮造成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的保險業務不斷受到影響。巴菲特則重申了一季度結果並不代表什麽,他在意的是現在的數據,同時展望未來的結果。巴菲特表示,因為虧損可以抵稅,而未來的稅率可能下降,他傾向於在本季度上報投資虧損。他說:“因為稅收影響,我們寧願上報虧損而不是收益,今年可能會再多強調一些。”

參加股東大會的上市公司GAMCO投資公司是基金界最早進行並購投資的開拓者,創始人馬里奧·加貝利(Mario Gamco)在盤貝中國2017第四屆奧馬哈投資峰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我最關心的是那些被他全部買下來的公司,而不關心他在公開市場上買一部分股票的公司。去年他斥資320億美元買了飛機零件制造商precision parts,也已經買了金霸王電池,這是很大的投資。我們在金霸王被寶潔購買之前擁有金霸王,我們喜歡這類型的公司,特別是移動設備火熱的時候。” 

被質詢的重倉股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這幾個月來流年不利,一些大規模持倉的股票出現負面新聞,股價表現不佳,直接拖累了公司的業績。其中美國運通與Costco結束合作出現業務下滑。富國銀行則被爆出強壓銷售指標給一線員工造成銷售人員在沒有客戶授權的情況下為客戶開設了多達200萬虛假賬戶的醜聞。美聯航則因為將亞裔乘客拖下飛機造成公關危機。

股東大會剛開始時,圍繞著這些公司,巴菲特被問了好幾次,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富國銀行的銷售醜聞。提問者問巴菲特是否擔憂其組織架構,類似的事是否可能在伯克希爾哈撒韋發生?

巴菲特表示,富國銀行的管理層有三個錯誤。其員工激勵機制只與員工開設的新賬戶的數目有關,管理層對監管機構嚴查銀行開出天價罰單的行業動向視而不見,而且在開始發現問題的時候不采取行動。巴菲特認為發現問題無動於衷是三個問題中最嚴重的。而在伯克希爾哈撒韋,有一條熱線讓員工反饋不正當行為。過去一年,該熱線接到大約4000通電話。雖然大多無關痛癢,但確實幫助發現了一些問題。富國銀行的首席執行官 John Stumpf在被國會傳喚後迫於巨大的政治壓力而改變立場辭職下臺。

富國銀行的發言人Mark Folk在晚些時候表示:“同意巴菲特對富國銀行的評價。正在采取措施修補這些問題,以建設一個對客戶負責的新富國銀行。”

巴菲特擁有富國銀行10%的股票,其股價在去年9月醜聞爆發時下跌了14%,但巴菲特曾給予富國銀行非常高的評價。2009年,巴菲特曾說過如果他只能買一個股票,就買富國銀行。

巴菲特說,所有的生意都會遇到問題。他買入美國運通、富國銀行、美聯航或可口可樂時,並不認為它們永遠都不會發生問題,或永遠不會遇到競爭。他買入這些公司是因為它們有很強的競爭力,能克服這些挑戰。

鐵路航空公司的困惑

在致股東信中,巴菲特把他擁有的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運輸公司(BNSF)以及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這兩家單獨列出來。“這兩家非常主要的公司占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稅後利潤的33%。兩家公司擁有的資產對美國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都至關重要。”巴菲特寫道。

不過,巴菲特沒說的是,BNSF公司2016年的業績拖累了伯克希爾哈撒韋整體的營收上漲。BNSF的營業額下滑近10%,僅為198億美元,凈利潤下滑16%,僅為35.7億美元。對於這麽重要的公司,股東大會上的提問自然沒有遺忘。

巴菲特解釋,煤炭占BNSF鐵路運輸公司的業務比例將顯著減少。巴菲特很早就投資BNSF,擁有其一小部分股票。在2009年11月,巴菲特以260億美元繼續購入了77.4%的BNSF股票,全資擁有了該鐵路公司。但近年來美國頁巖氣的開發造成天然氣價格的大幅下降,對BNSF的業務帶來沖擊。

根據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的財報統計,煤炭的運輸占BNSF運輸總量的22%。而BNSF煤炭運量又下降了33%。原因是廉價的天然氣逐漸取代煤炭成為美國多數發電廠的燃料,這造成美國煤炭的需求下降。而天然氣的運輸是通過管道而不是鐵路。

在過去一年中,伯克希爾哈撒韋增加了航空業的投資,投資了美國航空公司,達美航空公司,聯合大陸航空公司和西南航空公司。在回答提問時,巴菲特表示,航空業與鐵路業不同,不能類比。

巴菲特形容航空行業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但即使如此,競爭並沒有以往激烈。按照座位里程計算,航空業已經以80%或更高的運能負荷運行了一段時間。巴菲特預計,航空業在未來幾年能繼續滿負荷運行。不過,他同時警告如果出現價格戰將拖累航空公司業績。

可能轉向科技投資

長期以來,巴菲特對科技股敬而遠之,即便和比爾·蓋茲關系很好,也沒有投資微軟。巴菲特和芒格都曾表示,他們不了解科技領域,但近年來巴菲特開始嘗試投資科技股,怎奈2011年入手的IBM卻表現不佳,伯克希爾哈撒韋今年第一季度財報披露,減持了1/3的IBM的股份。在2016年,巴菲特還嘗試了新的科技股,買入了蘋果公司的股票。

面對股東提問,巴菲特很爽快地承認對IBM判斷錯誤。但是蘋果和IBM是非常不同的公司,蘋果更偏向於一個生產消費品的公司,巴菲特對個人消費品產業投資有著不俗的表現。他說:“這是兩種不同的分析。並不一定正確,我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答案,但這是兩種不同的決策。”

“很明顯,不同的地方是現在對科技的重視大大超過往年。他們反複地強調了對亞馬遜的羨慕之情,很希望投資亞馬遜,還說當年遺憾沒有投資谷歌等。我覺得,巴菲特和芒格爾都反複強調了科技的重要性。下一步,他們的倉位也會往科技領域調整。”赤字之心基金顧問陳凱豐也在上述峰會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31

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徳賢:今年已將部分A股倉位調至港股

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昨日發布的2018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投資資產規模呈穩健增長,上半年總投資資產達到2.58萬億元,較年初上漲5.4%。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較年初上升1.71個百分點。受基金分紅收入下降及市場波動的影響,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4.2%,分別同比下降0.9和0.8個百分點。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專訪時表示,下半年在權益類投資方面,更看好港股的走勢,今年已經將部分A股倉位調至港股。未來在持續波動的行情中,還將持續關註行業龍頭和能帶來穩定收益的安全性資產。

挑對個股、選對時間、做好投後管理

中國平安半年報數據顯示,股票投資占比9.5%,較上年末的11.1%下降1.6個百分點,而權益型基金(1.6%)和股權投資(4.7%)占比則分別上漲0.2和0.7個百分點。非標資產風控良好,以基建、非銀和不動產為主。

上半年股票的投資總量有所增加,凈買入約90億元。陳德賢表示下半年權益類的投資將維持在相同的水平,內部倉位則或將向港股傾斜。據悉,平安今年在第一時間調整了A/H兩地市場的股票倉位,即減少A股份額,增加港股。“港股現在相對A股的估值較為便宜,流通性也較好,是我們的投資重點之一,上半年股票投資實現了60億元左右的利潤。”

陳德賢認為,在做股票的投資決策時要著重註意幾個方面,首先是避免“一攬子”式的分散型股票池投資,選擇集中投資於高分紅的行業龍頭。從平安投資工商銀行、匯豐銀行、碧桂園、中國中藥和近期加碼的華夏幸福上便可看出端倪。

實際上,利差益邊際變化的主要來源是權益類資產,滬深300年初至今已下跌17.84%,上證50上半年已經下跌14.28%,股票市場低迷勢必使總投資收益率承壓。因此安信證券認為,上半年股票市場下跌是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率下滑的主要原因,而IFRS9之下公司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達到-116億元,也對投資收益帶來負面影響。陳德賢對記者表示,雖然收益率有所下跌,但股票的回撤卻很低。“雖然收益率下降主要是股票存在浮虧,但分紅對沖了浮虧,據內部計算的回撤僅為2.6%,大幅跑贏市場基準。”

第二個關鍵,是標的投資時間。陳德賢補充,在找到優質資產的基礎上,買入、賣出以及賣出後再投資的時間都是關鍵。另外,平安的資金量較大,很難做到100%的吻合,陳德賢認為存在一定時間差對平安而言問題不大,保險銷售帶來的強大現金流足以作為安全墊,給久期錯配提供了緩沖和韌性。

此外陳德賢強調,最重要的還是股票的投後管理能力。投資並非止於買入,相反,真正影響投資收益的是投後跟蹤。“不止需要追蹤財務報表、企業戰略,還要跟進被投公司核心團隊是否有變動、行業情況等。”陳德賢稱,未來投後管理將被擺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增配安全性資產

中報顯示,中國平安將債權投資資產占比由43.7%提升至44.3%,同時將股票投資資產占比由11.1%降低至9.5%。債權名義投資收益率5.85%、總體剩余到期期限4.22年。

其中,公司債券方面,平安通過資產配置、準入管理和動態檢視三個層面把控風險,中報指出,2018上半年資本市場公司債占總投資資產的6.7%,其中信用評級AAA的公司債占比約80%,信用評級AA級以上的占比約93%。此外,陳德賢表示,在拉長久期的基礎上,平安上半年投資於政府信用債的比重較大,占整體2.85萬億元投資總額的35%左右。“我們在3.6%、3.7%左右的價格投入了很多長期債券,資產負債的缺口有效降低。”

在債券的選擇上,平安有自己的內部信用評級系統。據陳德賢介紹,公司早在2003年就已經建立了內部評級團隊,在參考外部評級方法的基礎上設置了獨立的、更嚴格的評級標準,且購買的所有債券、信托計劃和固收類產品都必須通過內部評級系統的審核。“到目前為止,今年所投產品中未有出現違約的情況。”陳德賢稱。

此外,陳德賢透露,未來在投資組合中還將加大非住宅不動產的投資比例。他認為,從穩定收益的方面考慮,不動產對於保險資金來說依舊是匹配負債相對較好的資產,然而不動產在頂部已是共識,政策上也明確了“房住不炒”。因此,在選擇不動產的股票時,會從國家政策角度出發,以長租公寓和健康養老板塊等非傳統住宅為主。

“過去10~20年中國經歷了快速發展的時期,未來3~5年內的資產回報率有可能較過去低,投資資產會有一定挑戰。加之考慮周期性和結構性的問題,未來投資資產配置要更謹慎。”陳德賢稱。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向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92

減持倉位股票 不應只求就手 黃國英

1 : GS(14)@2015-04-29 12:56:53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2283
減持倉位股票 不應只求就手


大部分投資者,不論是專業還是一般大眾,決策過程都受思考偏誤的重重影響。很多投資大家好心建議,一般人還是化繁為簡,盡量採用指數ETF,決策少一些,錯誤也就少一些。例如有統計指,從來對具體投資貼士守口如瓶的股神巴菲特,唯一例外是自一九九三年起,起碼八次建議散戶買入指數基金。但是否單靠買入指數產品、採取被動式投資,就可以消解思考偏誤?要是這樣想,就未免太過低估我們大腦犯錯的能力。

對於我們可能犯下的錯誤,行為金融學持續有新的發現。這些失誤在所有投資者身上都有機會出現,所以不論是已投身指數者,或是決意繼續選股之旅,都應多加留意。第一項發現,是由個人投資者到基金經理,操作上都有一個傾向,就是優先處理組合中賺錢金額最多,又或是蝕錢金額最多的投資。發現這個傾向的研究人員稱之為「排序效應」。他們在免稅的戶口中,發現相同的情況,證明是與避稅無關。就算按公司基本因素變化,以及股價走勢調節,排序效應仍然存在。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就手」:賺蝕金額最多的倉位最覺眼,一旦抽起條筋想食胡,或找東西來賣減低風險,便隨手處理這兩種倉位。



散戶如果想沽貨套現,通常選賺錢或蝕錢最多的股票,而忽略一早已定下的策略。

若各倉位都有自身的撤退計劃,應依計行事,如給予催化劑一段時間,不成事便離場;或獨立的目標價、止蝕價。一單交易的賺蝕金額,只與其注碼大小相關,如受排序效應影響,會令最大注的交易常常不按計劃離場,大大損害其值博率。相反,位處中游的倉位其實可能應該盡快處理,卻因而不受重視,或會持有過久,造成額外損失。

另有兩項有趣發現:其一是「本土效應」。要選擇追蹤標普500的指數ETF,大家可能以為簡單不過。可是有研究指出,投資者心裏可能有很多隱藏的喜好,導致最終作出不合成本效應的決定。研究的主題,是一聽便覺不着邊際的「基金經理的名字」。研究人員要投資者比較兩隻表現相當的標普ETF,唯一不同的是收費,及基金經理的名字(分別是「美國風」和「歐陸風」)。結果在平、貴、歐、美四者的四種比較組合中,美國投資者全面貫徹自己友精神,美式姓名的基金經理,不論收費,都可多吸一成資產。選ETF本應收費先行,投資者竟另有癖好,ETF市場可是千億元大茶飯,部分基金經理或許只能歎句「最怕改壞名」。

還有一項算是矯枉過正的誤區。如果提供金融產品、服務的機構,其本身股價跌跌不休,那麼着緊一點,甚至暫時停用,也無可厚非,始終這是許多次出問題前的先聲。但有研究指一些投資者喜歡選用本身股價標青的基金公司,就未必有效果,因為沒數據顯示,它們旗下的產品同樣跑贏同業。有時一個概念成立,並不宜隨意引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0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