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回頭想想,通常你都吃些什麼呢? 上班族一大早忙著進公司打卡,早餐大多是「方便」為主,買個豆漿、饅頭、麵包、牛奶就搞定,慎重一點,可能再買個盒裝沙拉或是切片水果。你可能以為早餐吃沙拉、水果,補充纖維、維他命C,高營養、低熱量,相當健康。 但,留心想想,它們是不是太漂亮了?什麼食物,可以整天不變色?正常情況下,饅頭不會白得發亮,切片的蘋果、蔬菜,不到半小時就會變黑,但是商店裡賣的沙拉、切片水果,卻是從早到晚都像是化過妝般「永遠美麗不變色」,是否哪裡不對勁? 超商麵包、速食早餐店,常為了讓食品好看而放了過多的添加物,讓趕著打卡的上班族,透過「視覺效果」而匆促買下。以最方便的飯糰為例,裡頭肉製品使用的防腐劑己二烯酸,若與保色劑亞硝酸鹽加在一起,並在酸性狀態下加熱,恐怕會產生致癌物質,如果天天吃,將對身體造成傷害。 上班族為了趕時間,囫圇吞棗的同時,也請想想,拚命工作卻忽略健康,賺錢拿來看醫生,是否值得? 事實上,許多添加物本身,就是好幾種添加物所合成。因此,你吃進的「化妝品」?,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延伸閱讀】主食 麵包常見狀況:放了一、兩天,還是外酥內軟常見添加物名稱:漂白麵粉、香精、甜味劑、麵包改良劑、益麵劑(乳酸硬脂酸鈉)、膨脹劑、色素自救方案:盡量選擇口味單純麵包 饅頭常見狀況:蒸了一整天,表面顏色仍很白常見添加物名稱:漂白麵粉、甜味劑、膨脹劑、增白劑,或蒸時放硫自救方案:選顏色較天然、不是很白皙的 油條常見狀況:又脆又大常見添加物名稱:膨脹劑,例如含鋁之明礬、碳酸氫銨、碳酸氫鈉自救方案:避開口感太脆、太膨脹的 熱狗常見狀況:口感很脆、顏色鮮紅常見添加物名稱:磷酸鹽、色素、修飾澱粉自救方案:選擇原味最好 便當常見狀況:肉類、蔬菜整天不變色常見添加物名稱:磷酸鹽類、鹼性食品添加物自救方案:改吃現做食物 油麵常見狀況:口感Q彈常見添加物名稱:架橋劑自救方案:改吃新鮮現煮麵條 炒米粉常見狀況:不易斷裂、顏色不變常見添加物名稱:化製澱粉自救方案:改吃現炒米粉 黑輪湯頭常見狀況:好喝,但喝完易口渴常見添加物名稱:味精或高鮮味精(氨基酸或氨基酸及核苷酸)自救方案:改喝現煮的湯 蔬果 盒裝沙拉常見狀況:保持清脆、不變色常見添加物名稱:二氧化氯水溶液自救方案:改吃散裝沙拉 切片水果常見狀況:從早到晚顏色很漂亮常見添加物名稱:二氧化氯水溶液自救方案:改吃帶皮整顆水果或是現切水果 盒裝煮熟青菜常見狀況:整天不變色常見添加物名稱:鹼性食品添加物自救方案:改吃現炒蔬菜或自助餐青菜 飲料 豆漿常見狀況:濃稠且不會沉澱常見添加物名稱:消泡劑、乳化劑、 黏稠劑自救方案:選擇顏色不過白,口感不過於濃稠的 奶精、奶油球常見狀況:油、水充分混合,又可放很久常見添加物名稱:乳化劑、黏稠劑、抗氧化劑等自救方案:改用鮮奶 鮮果汁常見狀況:不會沉澱常見添加物名稱:黏稠劑、色素自救方案:改喝現打果汁 包裝飲料常見狀況:口味多、價格便宜常見添加物名稱:香精、色素、檸檬酸、防腐劑、乳化劑、甜味劑自救方案:改喝現打果汁 果汁調味乳常見狀況:味道香甜好喝常見添加物名稱:葡萄糖 、砂糖、乳化劑、人工香料、檸檬酸鈉、食用色素等自救方案:改喝鮮奶 點心 布丁常見狀況:很Q彈、香味濃常見添加物名稱:果糖、麥芽糖、玉米澱粉、食鹽、鹿角菜膠、乳酸鈣、雞蛋萃取物、乳化劑、豆膠、香料、天然色素(焦糖色素、梔子黃、紅麴色素)等自救方案:選擇添加物少,真正用雞蛋、牛奶做的布丁 甜甜圈、鬆餅常見狀況:外脆內鬆軟常見添加物名稱:膨脹劑如含鋁之明礬、乳化劑、香精、甜味劑、品質改良劑、色素自救方案:選擇原味較好 蛋糕常見狀況:鬆、軟、不易壞常見添加物名稱:漂白麵粉、香精、 麵包改良劑、益麵劑(乳酸硬脂酸鈉)、膨脹劑、甜味劑、 乳化劑、色素等自救方案:盡量選擇口味不要太複雜的 蘇打餅乾常見狀況:口感酥脆常見添加物名稱:麵粉、澱粉、膨鬆劑、抗氧化劑、油脂、鹽等自救方案:選油脂含量較低的 審訂: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前副研究員張凱甯 整理:張瀞文 【延伸閱讀】油條「虛胖」全靠它明礬:讓油條麵粉更發,過量會影響鐵鈣吸收,導致骨質疏鬆,甚至影響神經細胞 【延伸閱讀】把肉類保鮮期拉長 磷酸鹽:攝取太多,會降低鈣與鐵的吸收,容易引起腎臟的疾病 【延伸閱讀】讓煮熟青菜「長青 」鹼性食品添加物:就是小蘇打,讓煮熟青菜不易變色,但吃多了不利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飲料加它馬上甜蜜蜜 甜味劑:就是代糖,成本低、無熱量、風味好,但飲用過多可能患糖尿病 【延伸閱讀】鬆餅有它Size更大 膨脹劑:助麵包麵粉更發,食用過多易食欲不振,破壞呼吸系統,導致骨質疏鬆等 |
| ||||||
三十六歲的李有為(Derek),正宗「香港仔」,卻當自己是半個日本人。父母在日本留學時認識,婚後在當地工作時孕育了Derek,他笑說:「我喺香港出世,但其實係Made in Japano架。」Derek小時候,常去探望留日工作的父親,長大後,每年都到日本做暑期工。 中年創業,目的之一,是找回成長的味道。「細個時喺日本睇到精緻嘅兒童便當,未食已好開心。打工時,便當更係我嘅常餐。」Derek發現香港的日式便當專門店,因迎合港人口味而變成「港式便當」,便找來從加拿大回流的大廚Ken拍檔,去年八月開設日式便當公司「森川」,並在鰂魚湧及紅磡連開兩門市。建築師出身的Derek,將做生意當成起樓,每一步都計過度過。過去半年,其他便當店逐一執笠,森川卻迅速站穩陣腳,月賺十二萬,更打入連鎖超市。經驗告訴他,不妥協很難,但妥協卻一定會失敗。 早上八點,森川位於九龍灣工廈的食物工廠,已開始製作午市的飯盒。大廚馮祖暉(Ken)帶領助手煮食,另外三至四名阿姐,忙於清洗及準備食材。「而家一日大約做三百五十個飯盒。」站在工廠另一邊寫字枱前的Derek表示,他不懂煮食,卻是整盤生意的大腦。雖是創業初哥,但Derek舉手投足十分淡定自信,彷彿仍是那個站在工地的建築師,他笑說:「我其實係用起樓嘅概念來做生意,起樓需要藍圖,賣樓要講究風格及用料,做生意都一樣。」 藍圖做首間火車便當 起樓先要有概念,起草藍圖。森川的概念,來自火車便當。Derek早年獲高薪挖角,在內地大連市做了十年建築師。四年前,女兒出世。為看著女兒成長,決定回流香港。創業的概念,來自一個名叫森川的日本朋友。「佢話,香港嘅壽司、鐵板燒都做到日本水準,點解冇人做日式便當呢?」Derek指,森川提醒他,日本及台灣都十分流行火車便當,而香港連結內地的高鐵亦正在興建中,此時創業,站穩陣腳,通車後便可搶飲頭啖湯。港深廣高鐵最快要一五年才通車。Derek的首批目標顧客,是港九的OL及金融業人士。前者容易被便當的精緻包裝吸引,未吃先興奮;後者食無定時,亦不介意吃恆溫便當。Derek解釋:「我哋成日用凍咗嘅粟米斑腩飯作比喻,好多做金融嘅人中午都要睇住個市,對住個電腦食飯,就算叫個熱辣辣嘅外賣返嚟,傾一個電話都已經凍曬,嗰啲汁變咗漿仲難食。」Derek看中香港人崇尚日、台文化,對便當並不陌生,深信能打入香港市場。 風格日式口味不能妥協 建築物講究風格,生意亦如是,亦等同定位。正宗的日式便當,除了要耐放,還講究色、香、味。Derek在開業前,已和拍檔Ken達成共識,不會因迎合港人而改變飯盒口味及設計。「傳統中國人鍾意熱食,所以出面好多賣便當嘅鋪頭,都標榜即叫即做,梗係熱啦,但咁樣同叫個普通咖喱雞飯外賣有咩分別呢?」Derek目標堅定,開業前更帶同十多位員工,到日本學習整便當,包括煮製、挑選便當盒及擺放食材的次序等,連便當盒都由日本訂製,每個成本約三元。Derek補充:「本地好多便當供應商,為迎合市場將食物本地化咗,我哋呢啲細公司一定唔可以咁做,寧願做小眾嘅一群先有錢賺,唔會同做開飯盒嘅大公司硬碰。」除了恆溫進食,日式便當的飯盒會一格格的分開,放久了亦不會互相影響味道。另一重視原則是不會有魚生。「港式便當成日見到壽司,或者擺兩、三片刺身,都係錯嘅。」大廚Ken解釋:「配有魚生嘅食物,唔可以喺無冷藏嘅環境下放多過十五分鐘,運送時好易變壞,又唔襟擺。」 用料避輻射棄用日本食材 森川便當的定價,由三十八至九十八元不等,可說是飯盒市場中的「豪宅」。雖然以正宗日式便當招徠,但卻幾乎沒有日本食材,皆因自福島核事故後,香港人對日本食材仍抱懷疑。「不時有客人問我哋啲食材喺邊度嚟,又問啲米係咪福島米。」Derek表示,森川現用口感和日本米相近的台灣珍珠米,取代日本米,「三文魚就用挪威嘅,其餘海鮮亦大多來自歐洲。」以五十八元的飯盒為例,食材成本約為二十元。Ken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令不同食材在恆溫中,仍不失原味。「炸嘅食物都可以,但同其他食物一樣,包括飯同蔬菜,要攤凍至恆溫,無曬蒸氣先放入盒。」Ken指,冬天時,為吸引客人,將恆溫飯改為暖飯,但就要在烹飪方法上下功夫,「日本便當嘅飯係壽司飯,一加熱,就會變硬變酸,想做暖飯,就要落少啲壽司醋,再放入保溫櫃,保持六十度,唔可以蒸。」 推銷短期門市當宣傳 起好樓,下一步就是拆棚賣樓。Derek分別於鰂魚湧及紅磡黃埔開設門市,所有飯盒都由工廠供應。「目標係中環、金鐘及鰂魚湧等高消費嘅商業區,花得起五十至一百元食午餐嘅客人。而黃埔區有服務式住宅,可以做埋晚市,嗰邊日本人及其他外國人較多,容易接受貴價便當。」為吸引OL,每個飯盒都會列明卡路里。Derek表示,由於門市不設堂食,亦不會製作食物,毋須拿食肆牌,省回不少費用。森川只接受港九兩區客人的訂單速遞。公司購置了一架七人車,聘有司機,每朝十時半出車,送貨予分店及其他客人。「點解唔買客貨車?七人車其餘時間可以用埋來見客,一物兩用。」Derek笑說。現時,電話及網上落單佔生意額逾五成,另外五成來自兩間門市。為減低風險,森川一直以食品公司營運,Derek解釋:「先以食品公司形式來開業,萬一便當做唔掂,都可以利用食品工場牌照做其他嘢,例如加工或包裝食物。」不過,公司去年八月試業,十月正式開業,首三個月已收支平衡。遇著節日旺季,派對訂單較多,上月盈利已有十二萬。但香港人貪新鮮,為留住客人,便當款式,甚至便當盒的花紋,都不時要轉換。「二月係櫻花季節,我哋訂造咗多款春天主題嘅便當盒。」Ken說。門市只是宣傳,Derek指公司長遠會主打訂購,以大規模訂單,取代門市外賣。最近,他們已與大型連鎖超市簽約,每日供應八百個或以上的便當。Derek自信道:「下一步做特許經營,打響品牌後,再進軍內地市場,在一線城市嘅高鐵站開舖。」 開業資料(13年8月) 租金*$177,000 食材及包裝$200,000工場器材$350,000顧問及牌照費$100,000考察團費$130,000辦公室器材$120,000裝修#$600,000宣傳費$50,000產品研究$50,000人工^$200,000總投資$1,977,000*黃埔、鰂魚湧門市及食物工場,兩按一上#黃埔、鰂魚湧、工場及office^十五名,包括兩名老闆 營業資料(14年1月) 業額$480,000租金$59,000人工$150,000食材及包裝$130,000雜費及水電$10,000宣傳費$10,000盈利$121,000 一點意見 一田行政總裁莊偉忠莊偉忠一看見森川的飯盒,即大讚:「(賣相)好靚喎,靚過我哋嗰啲。」至於味道,亦過關:「壽司飯保持鬆軟,不會硬,海鮮亦新鮮。」他提議便當中的煮南瓜,可改為較耐放的焗南瓜片,避免醬汁凝固,令食物變實。「可加啲日式炸物,食材成本較低及易整。送麵豉湯包和沙律係必須的,因為凍食已有限制,送湯可以給客人熱食的感覺。」他表示,五十八元的便當,定價可接受,九十八元的九格便當,可能只會試一次,而便當始終是非主流食物,客人不會經常幫襯。「日式便當首先係賣相要靚,佢做得到,好唔好食都係其次。第一次食會好開心,但食到第四次就會悶,因為食材來來去去都係嗰啲,持續性能力唔高。」另外,他亦不會向森川入貨,放在超市擺賣,他解釋:「購入食物嘅成本高,賣唔曬又浪費,食物放耐咗,會直接影響客人對整體食物嘅印象。」不過,莊偉忠指樂意租借超市內的場地,給有質素的食品公司,讓他們直接在一田內煮理食物,更向記者索取森川負責人的電話。 | ||||||
| ||||||
送便當,一件平凡不過的小事,如何一躍成為哈佛商學院教案?這項紀錄,不是來自年銷量上看七百萬盒的台鐵便當,也不是把便當兩字發揚光大的日本。關於「送」便當,印度才是名副其實的便當大國。 在印度第一大城孟買,每天有超過十三萬個熱騰騰的自製便當,從每家每戶的廚房出發,中午準時遞送到城市另一端辦公室的家人手上,下午再把便當盒回收送回家。一來一回,每天至少二十六萬次的任務,據稱出錯機率不到百萬分之一。 二○一五年,由信託機構建立的便當遞送網絡達巴瓦拉(Dabbawala),即將邁入一百二十五週年,過去不只吸引全球前三大物流聯邦快遞(FedEx)上門取經,在二○一三年還被拍成電影《美味情書》(The Lunchbox)。 「準時送達,每一次。」五千名幾乎不曾上過學的配送員,沒有手機聯繫,交通只靠火車加單車,如何使命必達?哈佛教授湯克(Stefan Thomke)分析,扁平的組織分工、簡明的編碼系統,加上文化中獨特的使命感,才造就了這個物流典範。 所有配送員分成兩百個團隊,一隊二十五人,由最資深的人自發管理。每位配送員都是自己的老闆,自行和顧客交涉運費下,一個月約五百盧比(約合新台幣二百五十元)左右。依照固定的位置與顏色,每個便當都標上代號,代表火車起站、終站,以及辦公室大樓等資訊。只要瞄一眼,配送老手立刻知道便當該送到何處。 但真正畫龍點睛的關鍵,卻是配送員共享的文化信仰。背後的驅動力並非「顧客至上」,而是他們相信,讓上班族填飽肚子,好比為病患送上醫藥,是項神聖的服務。因此微軟(Microsoft)、印度聯合利華(Unilever)雖曾委託發送傳單,卻以失敗告終。畢竟,為辦公室送餐才是他們的核心能力。 現在,有百年經驗做為後盾,印度正全力進軍熟食外送市場,並且以辦公室為主要對象。例如SpoonJoy、iTiffin等餐點配送,從食材、烹煮、配送都自己來,除了訴求健康、營養,並聽取用戶「雲端點菜」增加菜色,都是在複製自家愛心便當的強項。 |
近年來,標榜健康、安全的餐飲店在全球都很受歡迎,如果再加入在地、手作等元素,即使只是超市便當,營收都能大躍進。英國的高價便當名店畢翰廚房(Charlie Bigham's)就是一例。 根據產業專刊食品製造網(Food Manufacturer)的報導,畢翰廚房上半年營收一千九百萬英鎊(約合新台幣九億四千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五成;創辦人畢翰(Charlie Bigham)估計,全年成長幅度不變,截至年底可望進帳四千萬英鎊。 主張下班拒吃微波餐 他說:「我們的顧客很在意錢要花得值得,意思是,他們願意花一筆負擔得起的錢,善待自己。」就以畢翰廚房招牌便當為例,一套兩人份的紅酒燉牛肉佐香煎奶油千層馬鈴薯餅盒餐要價八.五英鎊,比一般售價貴五成以上。 畢翰廚房業績強漲,《金融時報》 Financial 畢翰說,這是他一九九六年創業時的第一守則。當時年約三十歲的他觀察到,忙碌已成生活常態,許多人就算得空與生活伴侶坐下來共進晚餐,常常是拿著塑膠刀叉,將就微波食品。「那種生活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他拿出積蓄兩萬英鎊,創辦這家走精品路線的「英國版鬍鬚張」,擬定菜單堅持「食物絕不放進微波爐」的原則,發想出一道道烤箱加熱的熟食餐點。貴婦超市威卓斯(Waitrose)歡迎它的產品上架,一擺將近二十年。 現在的畢翰廚房共有二百五十名廚子,每天手作一萬六千個便當,單一年度獲利逾兩百萬英鎊,堆出畢翰逾一億英鎊的身價;他也將部分股權採信託方式派發給全體員工,獎勵他們。 畢翰坦承,八年前金融海嘯曾重挫業績,僅僅一週,營業額就驟降四成,逼得他裁員、減產。儘管如今已有餘裕上電視打廣告,但他說,做得大不一定就能做得好,「我只想用對的方式做對的事業。」 |
|
||||||
中午吃什麼?公司附近餐廳早吃膩,還得頂著大太陽外出用餐。現在,不用羨慕大企業,就算是只有二十人的小公司,「行動員工餐廳」也能為上班族天天送餐。 「員 餐到(Shashokuru)」服務,由日本外食企業Star Festival推出,每天向簽約企業提供外送便當,為員工爭取寶貴的午休時間。員餐到像是一個便當整合平台,提供三百家店,一共四千種選擇,價格從一個 銅板的五百日圓(約合新台幣一百三十元)起跳,其中不乏名店壓低成本,例如名廚監製的牛肉懷石御膳、勝博殿炸豬排便當等。 從去年十一月試營運起,已網羅五十家企業用戶。小公司十份起直接外送,四百人以上的中型企業,則派專員面對面販售。企業也可選擇負擔部分費用,讓員工以更實惠價格飽餐一頓。 |
||||||
「板上」Griddle Top座落於深水埗桂林街,路過定必會被其落地大玻璃及出自本地插畫家手筆的牆畫吸引而望兩眼。雖然夠搶眼,但卻與旁邊的平價餐廳有點格格不入。「我哋就係想咁!深水埗周圍都賣三餸飯,但賣鐵板燒便當我哋就係第一間。」八十後老闆林峻至(Marshall)與女友梁翠珊(Tracy)同於美國大學畢業,一個讀汽車設計一個讀傳理,帶着留學光環回來,卻沒有成為歎冷氣的白領一族,相反,機緣巧合下到了Tracy的家族菜檔幫手,開始了三年在街市打滾的生活。 二人因一次Marshall與Tracy媽媽興姐的爭拗而離開,在同區開設鐵板燒店,主打外賣便當生意。在別人眼中的「窮人地區」開設非平價食店,有人認為是不切實際,興姐更大罵:「你哋同自殺無分別!」但她同時望「女」成才,終願打本百五萬支持。面對被不停潑冷水及不能辜負家人寄望,二人在開業半年已日售二百五十多個便當,月賺五萬元。最受街坊歡迎的更出奇地並非餐單上最平的套餐,而是售五十二元的雪花一口牛肉飯。「我喺深水埗長大,知佢哋唔再只食平嘢,而係要有心有質素。」 街市打滾學做人創業俾阿媽大潑冷水 有人認為堂堂大學生在街市中賣菜等如浪費青春,但Tracy指每天流着滿身大汗捱着眼瞓地在菜檔工作令他們成長不少。「啱啱畢業嘅我哋好有傲氣,唔識點待人接物,同人講嘢時又寸寸貢。」身為老闆女兒的Tracy並非一般的「太子女」,由落貨開檔到與供應商打交道都親自出馬,連同因人手短缺而一起拋身入菜檔的Marshall什麼也親力親為,做錯更隨時會「俾人抦」,絕不留情。自認火爆的Marshall指:「興姐扎根在深水埗多年,身上種霸氣是無人能及。」他指在興姐身上確是學到很多,但最終因雙方的爭執而決定創業,Tracy認同在家族菜檔中無疑是有種世代之爭。「我對上仲有老闆,而有問題時佢哋未必想改革,所以我哋就選擇自己發展。」 Tracy指男友與母親關係最惡劣時興姐曾下令禁止Marshall踏入菜檔及她家半步。 矛盾累撞板火爆情侶鬥贏師傅 「我哋五姊妹間都係用『事頭婆』去稱呼佢多過叫媽咪。」Tracy指母親口硬心軟最終都願打本支持,但一直做開「話事人」的興姐指深水埗食店應是賣三餸飯才算「正路」,更曾大罵:「你哋咁搞同燒炭自殺無分別!」Tracy與Marshall眼見鐵板燒在美國大受歡迎,認為款式貴精不用多易處理,因此企硬。因此Marshall特意在職業訓練局報讀相關的廚師課程,而女友則主力入貨及請人,希望一內一外合力打理。二人與上一代的矛盾卻沒有隨着離開菜檔而消失,相反更延續到「板上」,令開店初期屢次撞板。他們指店面裝潢專程找來友人幫忙設計,有別一般老店格局而設有較多面窗及面牆的位置給單身人士。但裝潢師傅卻無視設計圖,以他以往裝潢茶餐廳的經驗作主導,結果嚴重貨不對辦,要大大延長裝潢的時間。「可能佢哋覺得我哋係新人,所以佢哋會有種自傲,認為我哋班後生咩都唔識。」開業初期Marshall成功找來了曾擔任總廚的老師傅駐場,可惜在執行上雙方也各持己見,最終不歡而散。不幸中的大幸是現在的廚師阿文正因欣賞兩名後生老闆的想法,而拒絕跟他的老師傅及兄弟一同離開,助「板上」在半年間站穩了陣腳。 不合港人口味重設菜單救一命 二人在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因此在設計菜單時也按照了那邊口味,結果在開店數天接近食白果。「可能我哋真係太創新,引入墨西哥口味嘅食物,結果反應好差。」而Marshall指營運餐廳與日常下廚是兩回事,當初沒好好定立出餐流程,結果做到「一頭煙」。而「鐵漢柔情」的興姐眼見女兒「落晒形」,於是出口叫齊親朋戚友光顧,以作試菜。「因為佢嘅員工多數係四五十歲,同深水埗主要居民差不多年齡,所以希望得到佢哋意見。」被興姐批評套餐不夠肉、指應要好味又抵食後,二人決定在開業十天後停業五天,重新去設計菜單及流程。「香港人唔接受美國咁濃味嘅食物,墨西哥更加唔使講,太辣佢哋又唔鍾意。」現時「板上」除了安格斯牛肉漢堡餐外,其他的則主打日本風味,如有售四十二元的照燒雞飯餐及四十八元的板燒鯖魚飯餐,小食方面更有港人熟悉的可樂餅及大阪燒,結果大合街坊口味,賺到不少回頭客。在當區居住的食客Gillian指「板上」是深水埗首間主打鐵板燒便當的餐廳,認為多了個全新選擇是好事。 力證鐵板燒便當有市場企穩月賺五萬元 「板上」除設有堂食外,有六成以上的生意是來自外賣。「我哋有提供外送服務,目前只送本區訂單,但未來希望可以擴大去其他地點。」Marshall指在深水埗看鋪的人經常走不開,所以對有便當送到上門的服務很滿意。「我喺呢區大,知道深水埗人唔單只食平嘢,更要食有質素、性價比高嘅餐廳。」Tracy指店內受歡迎的雪花一口牛肉飯,而因要保持口碑,所以在食材上也落足功夫。「牛肉飯雖然賣得最多,但其實食材成本已佔咗售價嘅三成多。」現時板上除了可免費加飯外,也可另加八元要求多肉。開業半年漸有成績,興姐也再沒有潑冷水,對Marshall的觀感也開始改變。「佢以前覺得我得把口,雖然呢刻都無講咩,但感覺到我哋之間氣場有改善到。」訪問當天再到興姐菜檔問其現時看法,她邊笑邊說:「好滿意呀依家!唔使再擔心了,很開心。」看來當初擔心女兒撞板的母親已放下了心頭大石。 營業資料(16年5月)營業額$420,000人工(九名員工)$140,000租金$70,000食材$140,000雜費$20,000盈利$50,000 開業資料(15年12月)租金(2按1上)$210,000裝修$1,000,000廚具用具$200,000食材$60,000總投資$1,470,000 撰文:黃綺敏攝影:關永浩攝錄:廖健昌[email protec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