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藥股值得投資嗎?中醫中藥以及投資相關的幾個問題 梁劍

http://xueqiu.com/8186325164/22211151
把觀點列在前面:

1,中醫和中藥是兩碼事;
2,中藥有的或許是有用的,有是撞概率,有的是心理暗示,有的則可能是有害的;
3,生產口服、外用中藥的中藥股,買也沒大的問題;
4,絕對不買生成中藥注射劑的企業;
5,如果能到一種中藥,可醫治現代醫學認為的不治之症,或者比現代醫學更有效,你可以成為億萬富翁;
6,對於那些只蓋帽子,說空泛的概念,談文化,不討論具體問題的同學,在這裡統一回覆一下:大家白費口舌,還不如相忘於雪球[哈哈]

以下是正文:

雪 球上涉及中藥股投資的問題,經常都引出對中醫中藥的爭論。這個問題都吵了上百年了,基本還是那些東西。就如和基督徒去爭論上帝是否存在一樣,和中醫粉絲辯 論,既有冒犯性,也不會有啥結果。後來聽人說,單獨和教徒(無論哪個教)爭論是白費口舌,但是如果有不明真相的群眾圍觀,過程就有了意義。

因此,長篇整理一下,供有需要之人士參考,不是為了改變部分球友的看法。本文不涉及醫學專業問題,某些醫學的措辭和描述,也可能不嚴謹,只想談常識和邏輯。

一,中醫和中藥

     中醫是一種理論體系(叫知識體系啥的也可以);中藥是具體的實物。好比如,我們搞個關於櫻桃的徵文大賽,大家從各個角度、各種題材生產出關於櫻桃的文章(知識),但櫻桃還是原來的櫻桃(實物),不會因為大家怎麼抒情或者辱罵而改變味道。這是兩者的區別。

   中藥是自然界裡原本存在或者經過粗加工而成的各種實體物品(主要是植物);中醫是用來解釋這些物品各自有什麼屬性用途、如何使用、以及人體內部運行的理論。

在中醫理論誕生前,以及沒有中醫理論的地方(古代的印度、歐洲、非洲),我們的祖先就是用各種物品(主要是植物)來治病療傷。比如,肚子痛,不知道原因是什麼,吃了某個東西,後來好了。下次痛的時候,可能還會再吃這個東西試下。遇到別人肚子痛,也會給這樣的建議。

祖 先們依靠無數的案例積累經驗,再發揮想像建立各種聯繫。由於通訊和交通非常落後,民族、部落之間是基本各自獨立地總結和思考,用各自的語言發展自己的理 論,最後形成了中醫、蒙醫、藏醫,以及印度、非洲、歐洲等各自的古代醫學(有的被合併了,有的消失了),現在都被統稱為傳統醫學。與傳統醫學相對的,是現 代醫學,在中國被誤稱為西醫。真正的西醫是歐洲在放血療法時代的古醫。

二,中藥有效果嗎

     前面說了,無論我們用什麼語言去定義和描述,中藥(西藥也一樣)也是具體的各種各樣的物品,有各自的屬性,吃到胃裡,然後經過小腸大腸,最後排泄出去。那麼會在我們身體裡留下什麼呢?

   這些物品(無論中藥、西藥或者其他任何東西),在人體內部的具體運行和作用過程,現在已經可以被物理、生物、化學等多個學科做詳細的觀察、記錄、研究。

作為醫學小白的我們,不管他們的研究,只管從結果看,你這個東西(無論中藥、西藥)有沒作用,能否治病。因為很多對中醫的信服,是直接來自親歷中藥的療效。

下面來說下關於療效的邏輯問題。

我感冒了,吃了一種叫X的藥品(別管它是中藥、西藥,還是非洲哪個民族的藥),過幾天就好了。我可以說,X藥品,對治療感冒有效果嗎? 無論你用什麼理論去解釋,這療效是鐵打的事實,你總不能睜眼說瞎話吧。

有人說,這是巧合而已。OK,又一次,我感冒了,又吃了這個X,同樣幾天就好了。

這還不夠說服力? 於是,我統計調查發現,張三、李四、王五…….感冒吃這個東西都能好。我甚至敢肯定,全世界可以找出10億個治好的案例來。 難道還不足以證明X可以治感冒嘛嗎?

傳統醫學,就是這樣以一個個案例來證明藥品(或者療法)的效果。

如果有藥廠因此生產X藥品,向市場銷售,公司也上市了,大家敢買它的股票嗎?

問題是顯而易見的。感冒的人吃這個都好了, 如果不吃這個X物品,是否也能好?

於是,我下一次感冒時,試下不吃這東西,分別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1,更快好了;

2,好的時間一樣;

3,更遲好了;

但是能否因此分別得出結論:X藥品是反作用;X藥品沒有用;X藥品有用?

No。 因為我每次感冒的類別和程度都不同,而且身體、精神狀況、以及飲食作息和以前都大相逕庭。更嚴重的是,這個「好」是個模糊的感覺,不同時間和不同條件下, 感覺差別很大。上面的案例還可以改得更複雜點:第一天吃物品A,二天吃B,第三天吃C,第四天吃X,然後好了,是否能得出結論,A、B、C都沒用,只有X 起作用?

我們從統計學中可獲知,為了排除個體差異,需要隨機的大樣本調查。比如,我們要知道中國人對釣魚島事件的看法,不能在街頭上逮住一個人問,就得出結論。更不能只在鐵血網上做個調查。更精確的辦法是,被調查者是隨機的產生,無論職業、年齡、性別、地域等。

回到證明X對治療感冒是否有效的案例中來,為了避免個體的差異,隨機找一批患者,分成兩組,一組吃X,一組不吃。然後觀察統計最後的結果。

又為了避免吃X的人,認為自己吃藥會好得快點(心理暗示),兩組人都吃,但一組吃真的X,另外一組吃假的X,而且他們不知道。又為了避免給藥、做統計的人心理上的干擾,連他們都不知道哪些是真的X,哪些人吃假的X(只有不參與的第三方知道)。

這就是著名的隨機雙盲對照實驗。在我看來,這實驗的設計和醫學毫無關係,就是個邏輯思維實驗。

但傳統醫學拒絕這樣的驗證方法,只依賴個案的結果。中藥的現代化內容之一,就是做隨機雙盲對照實驗,看下傳說中神奇的東西是否真的有用。

$天士力(SH600535)$就是這樣的代表。

三,中藥是些什麼?

將直流電兩極放入水缸中,我們會分別得到氫氣和氧氣。無論我們用什麼理論去解釋,不會改變這事實的發生和重複發生,更不會修改這兩種東西的任何屬性—— 一種可燃燒,另外一種可用來給我們呼吸。

同理,古今中外任何藥物,無論我們用什麼理論去解釋,對藥物本身的屬性沒有任何影響。我們吃下去後,各種成份在我們身體裡發生各種反應,也不以我們的理論解釋為轉移。

因此,中藥現代化的另一個重點是分析中藥的成份,測試各種成份分別起什麼作用,然後提純、去掉有害無用的成份。

事實上,不少傳統藥品裡,被發現可導致慢性中毒的成份(急性中毒的很容易發現)。而西方醫藥公司,也曾嘗試過對草藥進行分解、檢測、提純,但發現得不償失。

四,中醫中藥的市場空間

我們知道,在過去一百多年裡,人類攻克了無數醫學難題(包括天花、肺結核等),但是仍有大量的疾病令人類束手無策。

可以粗略認為,有三分之一的疾病,人類找到了有效辦法(如天花);有三分之一的疾病,人類沒有有效辦法,但是會自己痊癒(如感冒)或者相伴終身而無明顯症狀;還有另外三分之一的疾病,人類基本沒有辦法,也不會自己痊癒(如狂犬病、以及@Fenng 同學的類風濕)。

好了,我擺攤客串江湖醫生,來的病人無論男女老幼,還是咳嗽發燒,我都隨便抓一把垃圾(假設無急性危害的)給他們,然後會有什麼效果?

如果是前面說第一類疾病,有時候「有效」,因為這類別還包括了部分「治療馬上能好,不治療自己慢慢好」的疾病。

如果遇到第二類疾病,那就太簡單了,吃多幾劑更健康。

第 三類呢?要發財啦。別的醫生告訴他沒法治,我卻給他希望,可以訛詐一大筆。雖然最後也沒治好,這也怪不得我,本來就是死馬當活馬醫的。而且,病人病情不會 每天一樣,有時候貌似好轉一點的時候,可以說是我的功勞。還有一種情況下,可令神醫揚名立萬——病人之前被誤診。某些疾病誤診的概率,高到令人難以相信 (有報導說帕金森症被誤診的概率高達60%)。病人被誤診為絕症或者其他嚴重的疾病,最後在我這裡吃垃圾好了!

另外,病人對「好」「好了點」只是個模糊的感覺,還受心理暗示的影響。加上這些,我這垃圾療法的有效率,超過三分之二!

可見,庸醫庸藥的生存空間巨大。這市場不單屬於中醫中藥,也包括部分西醫、巫醫、問鬼的、跳大神的。

五,中藥股值投資嗎?

再回到投資的問題上來。上市公司裡,$天士力(SH600535)$是在做中藥現代化;$云南白藥(SZ000538)$$東阿阿膠(SZ000423)$$片仔癀(SH600436)$$同仁堂(SH600085)$主要是傳統中藥(也有部分針劑)。

不可否認,任何股票,都有賺錢的可能。但如果公司生產的東西,沒有實際使用價值而且可能有害,只是靠矇蔽消費者(還是病人)去產生收入,這錢可賺得不易。保健品公司大多也符合這特徵。

基於前面的分析,加之中國市場之巨大,而大家能接受前面的道德瑕疵,中藥股買也沒大問題,只有一種除外——生產中藥注射劑的。

我 們的腸胃系統有強大分解消化功能,也得益於祖先們以身檢測,所以可導致急性危害的量產的中藥並不多(如果有的話很容易被發現),但慢性危害的藥不少,包括 同仁堂可導致腎衰竭的龍膽瀉肝丸。但從已發生的案例來看,藥廠並不需要對此負責,藥廠認為自己是根據藥典生產的,要索賠你找找藥典去,找華佗去。因此投資 風險很小。

不過我們的血循環系統,與消化系統相比就爆弱了。將成份不清楚、作用不明確、沒有經過嚴格測試的物質,注射到血管(靜脈)中,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無論從社會發展,還是人道主義,或者是資金安全的角度,都不應該投資生產中藥注射劑的企業。

至於國內其他化學藥、生物製藥企業,最有前途可能是仿製藥。至於完全自己研發,如果瞭解現代藥品研發的漫長過程和嚴謹性,幾乎令人絕望,看不到投資的盡頭。

六,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如同其他民族、其他學科在歷史上產生的各種理論一樣,都是人類在認知能力低下的時代,為瞭解釋世界而創造的各種知識。祖先們將自己所能觀察到現象,加上聯想,再用模糊的詞彙籠統地描述歸納。

有些模糊籠統的理論,因為過於模糊,不好說是錯的,但是基本是解決不了什麼問題。比如醫生和你說,身體要如何平衡,不能陰陽失調等,說了等於白說。很像一個笑話,三個人趕考,算命先生伸出一根指頭,無論三個人的結果如何,都給他說中(一起考上,一個都沒考上,一個考上)。

這些貌似高屋建瓴實則廢話的理論,並非東方民族的祖先獨有。

隨著人類認知能力的提升,大家逐漸發現原來的侷限,不停地修正或者顛覆前人的知識,社會才發展。比如,人類一度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後來發現太陽才是中心,再後來又發現太陽也不是中心。

人類在自然探索(包括對人體自身的探索)方面,不斷深入,細分了很許多學科。有化學、物理、數學……等,但沒有分成英國化學、德國物理、美國醫學、中國數學。因為在水缸裡通電,不會因為在中國或者在美國而得到不一樣的東西。

同理,某個東西吃到肚子裡或者注射到血管中的後續影響,不會因為東方人或者西方人而有質的不同。現在也只有中國人,才有 「西醫」這樣的稱呼。

七,關於中醫中藥的常見問答:(之前@釋老毛 在這裡回答過不少,以及@whig 輝格以前也寫過不少類似文章,還有@雪楓 也有個不過少論述,大家都可以參閱)

1,光說中藥的副作用和潛在危險,西藥不一樣有嗎?

答:沒錯。限於目前人類知識的侷限,以及有意或者無意的過失,西藥(其實叫西藥不合適)也出現過(未來仍會有)各種過敏致死,或者某些被認為安全的成份, 後來被發現有其他危害等案例。但是如前面說的,中藥和西藥在研發、檢測、統計的方法和流程上的差異,中醫並不能發現這些問題,除非是吃下去馬上有反應的。 現代醫藥在早期的動物實驗到三期臨床試驗,已經極大地低降低了用藥的風險,並且掌握了可能的不良反應。另外,由於成份的單一和固定,還可在未來各種研究 中,逐步發現之前遺漏的問題(如果有的話)。

2,如果沒有中醫中藥,我們的祖先怎麼活下來?

答:參見前面說的。要知道,這個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生物的祖先,和中醫都沒發生過任何關係。

3,難道現在西醫的理論就是萬能了嗎?

答:很遺憾,人類目前的知識,所無法認知的事情還有無數至多。有的問題可能永遠也解決不了,但是不等於我們老祖宗的理論就是對的。

4,我就是看見過,這病怎麼都治不好,一個中醫開兩劑藥就好了。你怎麼解釋?

答: 我解釋不了。但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如果你找到一種藥,可醫治現代醫學認為的不治之症,或者比現代醫學更有效,那麼恭喜你,你的財富可超過雪球裡所有的網友 了,包括大道也望你莫及。毛估估一下,一種治療乙肝的特效藥,僅中國的1億潛在客戶,平均每個人願意花費多少來清除他的乙肝病毒呢? 100塊吧,也就是100億的市場。如果是對付感冒的更不得了(西藥還沒有敢稱可治感冒的藥)。

5,中國人在詆毀中醫中藥,怎麼在國外反而吃香?

答:首先,老外也有很多傻冒。其次,所謂的在國外吃香,都是YY的,連正規醫療系統都進不了。不用看西方社會,就看華人的香港、新加坡等地方好了。

6,中醫是老祖中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文化,你小子膽敢信口污衊,連起碼的尊重都沒?

答:老祖宗的文化很多,包括裹腳啊,跳大神啊......咦,對了,怎麼是文化呢? 這裡在說文化嗎? 那些醫藥公司有宣稱他們生產的是文化嗎? 藥品在我們身體裡的作用,會因為我們喜歡不同的文化而直接改變嗎?

問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259

吉姆·佈雷耶:我眼中的Facebook、創業者以及中國

http://magazine.cyzone.cn/articles/201210/2697.html

《創業邦》文 | 翟文婷

8月底,無錫。

我們在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商務會議室採訪吉姆·佈雷耶,坐在他身邊的是熊曉鴿。他倆剛剛吃完午飯,對於佈雷耶來說,應該是早飯——因為時差的關係,他今天起得很晚,但精神不錯。與很多職業投資人相比,他就像個活潑的孩子,與熊曉鴿開著玩笑。

由於有事,熊曉鴿提前告辭,當他走到門口的時候,佈雷耶衝我們撇撇嘴,說:「他這個人啊……」熊曉鴿回頭「質問」說:「吉姆,你說什麼?」佈雷耶連忙否認:「沒,什麼也沒說。」

熊曉鴿關門離去之後,佈雷耶終於豎起了大拇指:「他這個人,很牛!」

顯然,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式幽默。佈雷耶笑稱,Accel到目前為止最重要的兩個「投資」,都是發生在2005年:先是4月份投資了 Facebook,接著5月份又和IDG中國資本合作,共同成立了IDG-Accel中國基金。用佈雷耶的話說,下一個Facebook也許就誕生在中 國。

作為硅谷風頭正勁的投資公司Accel Partners的老大,吉姆·佈雷耶此次來華一是參加「太湖千人計劃峰會」,二是會和IDG資本的熊曉鴿、周全等人面試IDG-Accel中國基金的候選項目。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他會在北京、上海等地約見18家企業,其中6個是與云計算相關的公司。

「我見過很多風險投資家,但吉姆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想瞭解中國文化的態度。」熊曉鴿說。佈雷耶對中國市場表現出如此強烈的飢渴感 是有原因的:「在接下來的十年,你將看到世界排名前十或前二十的互聯網公司,至少一半來自中國。」如果考慮到佈雷耶是當下最受矚目的Facebook的早 期投資人,上述這段話等於在向外傳遞一個信號:佈雷耶在發掘下一個Facebook,而這個明日之星很可能就在中國。

但是Facebook最近遇到了點麻煩。自5月18日上市以來,其股價出人意外地持續走低,從市值最高峰1040億美元幾乎蒸發掉一半。一貫用數字 說話的資本市場表現出的冷酷面孔,誘發了媒體和公眾對Facebook模式本身的質疑。這個繼Google之後的又一個「巨星級公司」,究竟是公司問題還 是模式問題?

佈雷耶不願正面回答關於Facebook的股價表現和未來走向問題,但他絲毫不避諱對發現並投資Facebook的激動之情,談起Facebook,他依然很興奮,這似乎間接給出了他對Facebook及其所代表的社交模式的答案。

「我對Facebook所代表的Web2.0的方向,包括它的革命性和市場影響力的看法都沒有變化,這跟股價無關。」曾出版《為什麼中國沒出Facebook》一書的互聯網資深觀察家謝文對《創業邦》說,「現在資本市場對Facebook的估值過低了。」

事實上,外界的質疑還不止於Facebook公司本身,更多的口水湧向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社交模式靠譜嗎?

「任何一個網絡,都不可能像Facebook有這麼多的朋友、這麼多可玩的東西,Facebook的作用是不可撼動的。社交在國外正風起云湧,既使Facebook明天死了,也不意味著社交過時,Facebook已經把社交的浪潮帶起來了。」海銀資本創始合夥人王煜全說。

2005年,在Facebook僅有10名員工、700萬註冊用戶的時候,佈雷耶和他的Accel不惜血本以接近1億美元的估值投資1270萬美 元。聽聞這筆交易金額的投資人紛紛搖頭,他們都替佈雷耶惋惜,覺得他買貴了。佈雷耶說:「當時我相信Facebook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提高價格也是值得 的。」

這筆交易的價值和意義隨著Facebook如日中天的發展逐漸顯現出來。2010年,《財富》雜誌評價佈雷耶是最聰明的技術投資人,而評選出技術領 域最聰明的10個人,佈雷耶是其中之一。2011年,佈雷耶則登上《福布斯》科技類全球最佳創投人排行榜的首位,當期的封面報導對他毫不吝惜讚美之詞,稱 佈雷耶「無可爭議地成為了第一名」。而他在Facebook的投資決定中所表現出的遠見,無疑是他獲得殊榮的關鍵,也幫助他在投資界建立起了聲望。

人們開始樂於將他與紅杉資本的邁克爾·莫瑞茨、KPCB的約翰·杜爾等放在一起談論。要知道,大名鼎鼎的莫瑞茨是雅虎、Paypal和Google 的早期投資人。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與邁克爾·莫瑞茨一樣,佈雷耶也喜歡繪畫,但是兩人有一點不同,佈雷耶喜歡收藏名畫,莫瑞茨熱衷自己繪畫。

佈雷耶喜歡有Vision(遠見)的創業者,有獨特見解和觀點,有濃厚求知慾,對長期發展很有耐心,同時短期又注重結果。佈雷耶認為,這些特質被證明是成功創業者的共同特點。

有備而來

如果說尋找有Vision(遠見)的創業者是Accel投資的價值觀,The prepared mind(有準備的頭腦)可以理解為是他們的方法論。Accel錯失Google等互聯網領域的一系列明星公司也是有原因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們的投資 策略就是專注技術領域很強的創業者和公司,像流媒體、實時網絡、數據通信等。但是在互聯網項目上,「大家都沒有準備好,所以沒有投」。

Accel的每個合夥人都只關注有限的幾個行業,這麼做是確保一旦好項目出現,就能立刻被抓住。每個季度他們會在一起研究和調整投資策略。2005年,經過反覆論證和討論,他們決定投資社交網絡。






所以,抓住Facebook這條大魚並非偶然。在此之前,佈雷耶和他團隊一直在尋找社交領域的公司,但是要麼團隊有問題,要麼產品體驗差。他們在考 察項目的過程中進行知識儲備,「SNS公司必須有良好的技術和可擴展性,才能把握住巨大的市場機會。」最後佈雷耶差點投了一個叫tickle的社交公司。 這家公司後來賣給了招聘網站Monster.com。

「The prepared mind(有準備的頭腦)」,實在稱不上是高屋建瓴的理論架構,而且在這個競爭已經接近赤膊的行當,頂級風險投資公司都不會貿然出手。佈雷耶僅憑充足的準備就能保證不被技術躍進和變革所拋棄嗎?

佈雷耶解釋:「『有準備的頭腦』實際上是一組特性,它讓我們圍繞著創業團隊的技能和特點進行研究。『有準備的頭腦』適用於判斷那些曇花一現的新興市 場和行業。它也適用於管理層如何看待特定的商業模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要求他們比別人站得更高去考察創業者身上的特質,以及所處的行業變化。

他拿社會化電商代表Etsy舉例,它所處的浪潮幾乎加速了傳統零售業和第一代電子商務的消亡。「我們從一個清晰的視點看Etsy,因為我們看到了誰 是銷售者和購買者。他們通過技術服務讓買賣雙方都充滿好奇,同時他們有看起來健康的商業模式。我們還很喜歡的一點是Etsy的大部分員工是女性,並且超過 90%的買家和賣家也都是女性。這些特質,讓我們相信它的增長潛力和盈利能力是長期而巨大的。」

而投資傳奇影業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獨特之處,在此之前,Accel已經投資過類似的奇蹟公司(Marvel)。2009年12月31日,該公司被迪士尼以4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從而獲得了蜘蛛俠、鋼鐵俠以及其它5000多個漫畫角色的所有權。

但實際上,這兩個公司背後所處的行業環境和用戶習慣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佈雷耶說,現在傳統業態瓦解的速度正在加快,除非能有效利用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等,否則僅憑技術就想保全自身是不現實的。僅僅幾年前,傳奇要想達到現在的傳播效果,都是不可能的。

佈雷耶身上富有的遠見特質再次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正在逐漸滲透到Accel整個公司。比如,這家硅谷的老牌投資公司正在東擴,朝著紐約進發。這 又是佈雷耶的主意。因為他看好的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的創業者,幾乎都把總部建在紐約。在過去的幾年裡,Accel已經在紐約投資了15家初創型公 司,比如Etsy和Quidsi。他把紐約的創業環境比作中國。

是的,又回到佈雷耶在中國的投資。這是他「尋找下一個Facebook」棋局的一個重要戰場。在這裡有必要提一下,除Accel管理合夥人外,佈雷 耶還有另一個身份——佈雷耶資本CEO。幾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有時候跟投Accel的投資項目,比如Facebook,他就用100萬美元換 取了1%的股權。但佈雷耶資本的另一個使命就是投資中國、巴西和印度等新興市場。

從2005年開始,Accel在中國已經完成了近20億美元的投資。而這些投資都是通過在中國的IDG資本完成的。這家最早進入中國的外國風險投資,扮演著幫助佈雷耶讀懂中國的重要角色。

2004年,佈雷耶來到深圳參加沃爾瑪的董事會,第一次見到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兩人一見如故,熊曉鴿為他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招待會。因為當 時兩人分別為中美兩國風險投資協會的負責人,所以一起討論中美風投如何合作等問題,制定了「有準備的頭腦」的投資策略,共同關注移動通訊、云計算、電子商 務和其他一些在中美市場都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領域。熊曉鴿透露,其實當時硅谷所有大牌的基金幾乎都在尋求與IDG的合作。

2005年,IDG資本開始首次向除IDG之外的投資人募資,尋求合作夥伴。當他們把目標鎖定在紅杉資本和 Accel這兩家公司之後,選擇了後者。「我認識很多風險投資家,而Jim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強烈的好奇心和想瞭解中國文化的態度。他在斯坦福讀書的時 候還特意研究過文藝復興,我倆對於文化、歷史和教育都有濃厚的興趣和相同的看法。像Jim說的,雖然談生意本身比較短期,做大的事情一定要想的比較長期。 所以重要的還是志趣和性格相投。」熊曉鴿對《創業邦》說。

2005年秋天,Accel便聯合IDG成立了第一支3億美元的中國基金,90%的資金來自Accel基金的有限合夥人。2007年他們再次融資 5.1 億美元,2008年融資金額達到6億美元,2011年又融了13億美元。佈雷耶每年都要來中國兩三次,和熊曉鴿、周全等合夥人一起看項目,跑了20多個城 市,見了成百上千個創業者。投資項目包括凡客、小米、9158、搜房網、九安、漢庭、華燦光電等,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和行業內的明星企業。

然而,中美創業環境畢竟有差異,佈雷耶在選擇項目和運用投資理念時,也會遇到「本土化」的困擾。「從風險投資的角度來說,美國更強調技術,技術背景 調查會更難。而中國更加複雜,因為它的文化是多元的。而且發展中國家的投資項目普遍都面臨一個挑戰——沒有規模化的能力。」佈雷耶笑言,「我真希望世界上 能有更多的Sheryl去幫助企業規模化,像她這樣偉大的COO簡直是鳳毛麟角。」他指的是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

但是有一點讓佈雷耶感受到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無縫連接,那就是他從來沒見過如此火爆的創業環境。「技術變化和不確定為創業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讓他們去創造新的技術和應用。這種創新在10年內只會發生一兩次。我們當下就處在這樣一個環境。」

佈雷耶說:「我堅信,如果我們打算進行最佳的長期投資,我們必須在幾乎實時的基礎上,圍繞團隊建設、全球化和技術領導,不斷地推敲我們的投資策略。 我們已經發現2020年的領袖型企業了嗎?在我看來,如果你打算新的投資,2020年會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我們總在問自己,2020年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子?企業依靠什麼樣的力量和資源建立領導地位?全球性的商業特點是什麼?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才能確保企業保持高增長和高利潤?」

有時候,他覺得創業本身和投資環境的變化速度快得嚇人。所以,他覺得運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一直認為,投資就像收藏尚未知名的畫家的作品,此時這些作品無人問津,你不知道這些人裡面是否會誕生畢加索,但只要有一部作品成功了,你就成功了。」

一次絕地反擊

在佈雷耶「努力追求」Facebook期間,硅谷充斥著「Accel公司已經失去了好運氣」之類的說法。這讓佈雷耶擔心不已。

這家成立於1983年的老牌投資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一度風光無限,1996年的基金回率報接近20倍。但是,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後, 善於並專注技術分析的Accel似乎失去了方向:面對以商業模式創新而非技術主導的硅谷創業新人類,他們根本沒有做好準備,就像一個工科生突然走進了畫 廊。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等幾家LP相繼撤資,對Accel不再抱希望。這幾乎等於對他們宣告了死亡判決書。但是佈雷耶不願 放棄,艱難地募集到一隻4.4億美元的基金,即Accel IX基金。

擺在面前的Facebook也許是讓Accel翻身的機會。在見過扎克伯格之後,佈雷耶想要投資的想法更加強烈了:「他告訴我們,他不僅僅是打造一 款產品,還要創立一個社交平台。雖然他只有20歲,但是十分有遠見,他並沒有把Facebook侷限在當時做大學校園生意的商業模式,而是看到 Facebook將來會成為一個社交平台。」

但當時對方優先考慮《華盛頓郵報》,對Accel的投資意向反映冷淡。佈雷耶告訴《創業邦》:「為了贏得這個項目,我必須加價。作為投資人,你必須聽從自己的內心,敢於投資你覺得很獨特的想法。當時我相信Facebook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提高價格也是值得的。」

2005年,Accel以接近1億美元的估值向Facebook投資1270萬美元。當時社交網站Friendster的估值還不及 Facebook的一半,處於社交網絡領導地位的Myspace則被寄予厚望。「Facebook是我們做過最受爭議的項目之一,投資者認為我們出價太高 了。」佈雷耶說。

但是佈雷耶對扎克伯格充滿遠見的判斷,為Accel東山再起奠定了重要地位。那只在困境中募集到的Accel IX基金,後來被評為風投史上的最佳基金。而Accel對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敏感和反應,也不僅僅侷限於Facebook一個公司,在一些熱門領域的明星公 司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比如Groupon, Spotify, Dropbox ,Etsy, Legendary Pictures等等。

人們喜歡稱呼佈雷耶是「50歲的大男孩」——如果你在斯坦福大學附近的路上,看到他穿著POLO衫、暗褐色皮鞋,很可能把他當作是斯坦福的一名學 生。他的確有著與他年齡不相符的外形:烏黑的頭髮,和一張永遠25歲的臉。與人交談的時候注意語速的控制,總是表現出很謙遜的態度——在採訪中,如果他拒 絕回答某個問題,會誠懇地向記者表達歉意。

佈雷耶的父母是匈牙利移民,中途在墨西哥停留過。直到他父親拿到耶魯大學的獎學金,他們舉家搬遷到美國,父親成為霍尼韋爾集團自動化設計部門的負責 人,後來是IDC(國際數據公司——IDG的前身,現為IDG的一個調研分支)的CEO。母親則被他視為良師益友,是一位數學天才。家庭對他最直接的影響 是,讓他對創業者充滿尊重。因為某種意義上,他的父母就是創業者,「他們作為第一代移民,來到美國時什麼都沒有」。

在斯坦福讀大學尋求實習期間,佈雷耶給史蒂夫·喬布斯寫了一封求職信。「他把那封手寫的求職信和簡歷轉給了市場部副總裁——他完全可以丟到垃圾桶。 就這樣,我進入了一家創業型公司。」在蘋果期間,他負責「Lisa」的產品開發分析,這款產品就是深受用戶喜愛的蘋果Mac系列。

大學畢業後,佈雷耶在紐約的全球管理公司麥肯錫工作了兩年。「儘管對那家公司始終心存敬佩,但我也無比清晰地明白,自己肯定不想以商業諮詢為終身職 業。」於是,他到哈佛開始攻讀MBA學位。1987年,1/3的同學畢業後去了華爾街,佈雷耶卻在硅谷的風險投資公司裡尋求位置。在被KPCB和紅杉資本拒絕之後,他加入了Accel。

佈雷耶投資生涯的第一個項目是Macromedia,一家做Flash播放器的公司。這家企業上市後,它的創始人Marc Canter十年後也加入了Accel公司。俄羅斯方塊也是他早期的投資項目之一。「不過我頭兩年的投資業務進展極為緩慢,如果我們賣掉公司有兩倍的投資 回報,這將被視為一個很大的成功。」

後來,佈雷耶專門負責Accel的互聯網以及數據通信等方面的早期投資。「我們試圖找到大批的年輕創業者,幫助他們組建管理團隊,與他們一起制定業務戰略,並且幫助他們正確理解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

這意味著,在80%被投企業的董事會裡,都能看到佈雷耶的身影。除Facebook外,他在沃爾瑪、戴爾、新聞集團等企業擔任董事。默多克評價佈雷 耶:「Jim在投資界有著輝煌的紀錄,他在媒體和技術領域的背景,將幫助他為新聞集團做出更大貢獻。」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曾在2005 年——佈雷耶投資Facebook當年——花5.8億買下Facebook的有力競爭對手MySpace,卻又在2011年以3500萬美元的低價將其大 甩賣。

佈雷耶每週花70小時尋找新的投資項目以及參加8個左右的董事會議。他精力充沛,興趣廣泛,正因如此,他是少數幾個對媒體、製作感興趣的投資人。業 餘時間,他喜歡玩高爾夫、網球、飛蠅釣魚,也會花心思在攝影、電影、音樂等現當代藝術上。他也是NBA波士頓凱爾特人球隊的大股東之一。

佈雷耶投資方法論

準備是否充分決定了你是什麼、不是什麼,以及你的投資結果。公司合夥人大部分時間都在關注有限的幾個行業,當好的投資項目出現時a他們才能一把抓住。每個季度,公司都會召開專門會議,共同研究或調整其投資策略。

「有準備的頭腦」實際上是一種特性,它讓我們圍繞著創業團隊的技能和特點進行研究。「它適用於判斷那些曇花一現的新興市場和行業。它也適用於管理層如何看待特定的商業模型。

如果我們打算進行最佳的長期投資,我們必須在實時的基礎上,圍繞團隊建設、全球化和技術領導,不斷地推敲我們的投資策略。

投資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於:嘗試大膽地分析投資機會,並且質疑現在習以為常的事物,質疑當今高成長項目,探索在這些機會背後還會有哪些不尋常的機會。

現在不再是美國是中心,中國是衛星的時候了。也許中國會成為發展的中心,而美國則成為衛星。

從風險投資角度來說,中國更加複雜,因為它的文化多元化。美國更強調技術,技術背景調查會更難。

如果一位中國企業家不開門見山地談到想發財致富的事實,我們的中國團隊一般不會選擇他們。而在硅谷,如果扎克伯格或其他企業家會面最初幾分鐘就談到想發財致富,就意味著會面可以結束了。

IPO不一定是最理想的選擇。IPO的過程可能會稍微容易一些,但是IPO大量出現,可能引起的問題比它所能解決的問題會更多。

投資就像收藏尚未知名的畫家的作品,此時這些作品無人問津,你不知道這些人裡面是否會誕生畢加索,但只要有一部作品成功了,你就成功了。

在很多成功的故事背後,運氣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從來不會忘記,故事中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就是時來運轉的契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05

投資札記【465】價值、可獲得性以及持續性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7gz.html

雖然感覺很有價值了,我也曾嘗試努力躲過熊市的暴跌,但我發現:如果你小心翼翼地努力去躲過暴跌,你也極有可能很難守得住上漲的滾滾利潤。道理就這麼簡單:因為你若該糊塗之時不糊塗,那麼你就很有可能該聰明時候犯糊塗。

卡拉曼曾說過:「試圖擇時並等待底部到來總是不乏誘惑性的(彷彿他的到來無人不知),而多年以來的實踐則證明,這種戰略具有極大的弊端。歷史上,市場處於最低谷和反彈期間的交易量極小,而當市場恢復穩定、經濟開始復甦時,來自其他的競爭買家就會愈加激烈。另外,市場脫離底部的價值反彈過程往往異常迅速。因此,投資者應該學會在熊市的劇痛中持有倉位,並深刻意識到物極必反的道理;事情在好轉之前,往往會變得更壞。但我們無法給出時間表。」

為什麼價值投資者要有超常的耐心呢?蒙蒂爾的書裡做過研究,如果嚴格按照「格雷厄姆-多德市盈率」13倍時買進會發生什麼?這也許是市場對價值投資者的詛咒:市場在突破13倍市盈率之後繼續下跌的平均幅度是17%,市場在低位徘徊的時間是9個月,而恢復到買進價格的時間是17個月。我想說的是,「這絕非算得上什麼災難!」即便是PE基準再下降一些,大體恢復買進價格的平均時間也需要17個月,是平均時間!

佐羅想說的是,這些忍耐還並不是主要的問題。你想想熊市裡你與另一投資人的成績相差20-30%,但這也不能說明投資過程就此結束,勝敗已明了,價值投資需要的是一段馬拉松的長跑,只跑了2公里,勝出200米的又怎麼能趾高氣揚呢?我們最踏實的作為就是:認準前方不動搖,邁好接下來的每一步。

霍華德·馬克思(HowardMarks)談起過,投資人最值得關注的是「價值、可獲得性以及持續性」,因此我們儘可能不在中途去關心別人或自己的業績如何,也並不會為此而沮喪或沾沾自喜,理性投資人一定要埋頭研究企業,探討價值以及未來長期收益的可獲得性和持續性問題。

以上一點感悟和摘錄,送給價值投資閱讀者分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31

窮查理寶典---英文序言以及導讀 讀書筆錄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obr.html

一、巴菲特論芒格

 

查理是本傑明的信徒, 但比本傑明的要求更加苛刻,但在某些領域不改變本傑明的看法。

本傑明在遺囑中設立了兩個小型慈善基金,向人們傳授複利的魔力。

 

 

富蘭克林《選擇情人的建議》



男人應該選擇年紀較大的情人

1,年紀大的女性更多的瞭解世界。
2,當女人不再追求青春美麗時,她們變得更好:她們會用其他的來彌補容顏的消逝。
3,不會有孩子的危險。
4,她們對於外遇更加的慎重。
5,雖然年紀大的女人面容不如少女美麗,但是在只關注腰部以下時,她們沒有區別。
6,這比使一個處女墮落的罪惡感少的多。
7,不會良心不安:使一個少女迷失會讓你時不時的感覺到苦澀的悔意。
8,年紀大的女人更會感激。

 

來源:http://www.douban.com/note/142972928/

 

據《西方歷史上的100本禁書》介紹《本傑明富蘭克林傳》由於對人性弱點的描述,早期是一本禁書,

其詳細介紹可見: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id=GRadB5WGuJAC&pg=PA20&lpg=PA20&dq=波利+巴克爾演講&source=bl&ots=OHf2PJ0fpV&sig=SKTDp_EgehDmMWDEYW9zSQmU7Jk&hl=zh-CN&sa=X&ei=vSXMUOSsGonliAfx4IAY&ved=0CDIQ6AEwAA#v=onepage&q&f=false

還未讀富蘭克林傳,對於目前流傳的版本中被禁的內容是否遭刪減,未知。

 

選擇合夥人的建議:

1、  找比你更聰明、更有智慧的人,請他別炫耀他比你高明

2、  應該是個慷慨大方的人,會投入自己的錢並努力為你工作而不計報酬

3、  在漫漫長路上結伴同遊時能不斷給自己帶來快樂

 

一位從不人云亦云,本身具備極強邏輯推理能力的合夥人,是你能擁有的最佳機制之一。

 

 

二、芒格論巴菲特

 

絕大多數人到了古稀之年便停滯不前,但沃倫仍在進步。

 

等到沃倫離開的時候,伯克希爾的收購業務會受到影響,但其他部門將會運轉入場,收購業務應該也還行。(尚未研讀過巴菲特年報,對於伯克希爾還不瞭解,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說,之後讀年報可以注意下)

 

 

從芒格的言語可以看出,其至少做到「別炫耀比你高明」,當然還有在股東大會上那句「我沒有什麼要補充」

 

 

三、彼得考夫曼導讀

 

本書最早的講稿發表於20年前

 

引語、談話和演講均源自老派的美國中西部價值觀:活到老學到老,對知識抱有好奇心,遇事冷靜鎮定,不心生妒忌和仇恨,言出必行,能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有毅力恆心,擁有客觀的態度,願意檢驗自己的信念等等。

 

查理利用幽默、逆向思維和悖論來提供睿智的忠告。用來款待聽眾的是趣聞軼事,而不是干巴巴的圖標和數據,以講故事來傳遞信息。(有時候趣聞軼事是一種個性,在學校圈子內也有,有時正是這種前輩們軼事奠定了一個學校獨特的底蘊,一般來學校找我的同學,我都喜歡帶他們先去校史館)。

 

查理認為生活的決定比投資的決定更重要。

 

 

除了字體為華文新魏部分為自己添加的外,其他的均為摘抄自《窮查理寶典》,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信息總是不對稱的,保持批判、客觀、獨立之精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53

一個普通老百姓對房價、貨幣以及股市的一些粗淺認識 designer533

http://xueqiu.com/3805202320/23772708
作為一個資本市場的新手,一個普通老百姓,我談談我對房價、貨幣以及股市的認識。歡迎大家提意見。
一、高房價的影響

1、社會的穩定和諧,房子基本上吸進了大多數中國普通老百姓一生的積蓄,甚至出現了幾代人的共同籌錢付首付的情況,絕非個案。當買房對於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來說成為一種奢侈的夢之後,社會難言穩定和諧。
2、抑制了消費。當老百姓打大部分錢都用在房屋消費上,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消費能力了。
3、危機實業。資本總是逐利的,如果地產的賺錢效應太好了,那麼誰都無心實業了,都搞地產了,那麼我們國家的製造業、科技創新等基本上非常難了
4、地產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對我們國家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賣地以及其它稅收,充裕了國家財政,國家完成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了社會的保障體系,
PS: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吸收了老百姓多年的積蓄甚至未來的收入來完成的。如果沒有高房價以及全民的買房熱情,這些錢可能趟在銀行裡面或者股票裡面,因此這也算是高房價的一個影響。我不知道未來如果房價不能保值了,這部分人算不算是被犧牲掉的人。但是國家已經給了提醒了,限購了,你還是離婚都要買第三套、第四套,那就沒辦法了。當然這是後話了,不一定能夠實現。
5、影響經濟轉型。這一點毋庸置疑,以投資和地產拉動的經濟已經被全社會詬病了,如果不能轉型,你能指望中國人民依靠房地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房屋的估值

房屋雖然不是純粹的投資屬性,但也應該有估值。
     這個論壇裡面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股票依靠市盈率以及市淨率等指標來估值,那麼房屋的估值公認的是按照租售比和房價/收入比。全世界公認的指標,到中國來看可能短時期失效,但是長期看是必須的有效。為什麼呢。以房價收入比為例,這個指標如果超過30,基本上是不可想像的,因為一個人一生的工作時間可能就是30年左右,如果把一生收入都用來買一套房都還買不起的話,那麼基本上房子就屬於奢侈品了,已經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擁有的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租售比達到30基本上是是對普通老百姓剝削的極限。
     當然顯然我們不能把所有的收入都用來買房,我們還需要吃飯、還要贍養老人,教育子女以及其它精神和物質消費,一般而言30%以內的收入用於住房消費是被認可的,那麼我們考慮最大值30%,很簡單30*0.3=9,租售比超過這個數字,可能生活起來負擔就很大了,如果到了房價收入比20以上的話,那麼基本上住房的消費要佔到總收入的70%以上,這基本上是不可想像的,也是不可持續的。除非住房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地位已經超出了佛在早年西藏農奴心中的地位,一生無論受什麼苦都一定要買一套房,那麼就無話可說了,但是總體來說,這種可能性不大。
當然這只是從平均水平來說,比如一個家庭在北京年入10萬,基本上不可能在現在買房,那麼可以倒逼他們到二線甚至房價更低的地方去,這是可能的。但是我這裡只是說明租售比和房價收入比這兩個指標是很有意義的。
     另外一個指標,租售比也有類似的含義,目前這一指標在很多城市都高於400,國際上公認的指標是200-250。換句話說,如果租售比為400,基本上租金(按照國家規定是要納稅的)的收益已經低於同期社會無風險收益很多了(五年期國債收益超過5%)。
從估值的角度來說,目前中國房價已經屬於高估了,這種高估是否已經包含了中國人民未來收入水平會大幅度提升的潛力呢,嘿嘿。如果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中國的房價會大幅度跑贏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長嗎?如果跑不贏,房屋還有什麼投資價值。
三、開發商的利潤可持續性
     開放商說是政府收錢太多了,當然的確也是事實,但是開發商自己呢,粗略看看萬科2012年的財務報表,毛利率大約36%,淨利潤率大約12%,這已經不是一個成熟行業,沒有太多門檻的行業可以擁有的盈利能力,當然這只是我的初步印象,我沒有調查過國外的同行的盈利水平,有做美股的同學可以提供一些。
如果對於這種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普通行業,沒有太多的門檻的行業來說,能夠維持這麼高的盈利水平,其它做實業的資金沒有理由不流入其中。如果未來這個12%回歸到5%或者6%的水平呢,會是什麼情況。當然我並不是說萬科沒投資價值,萬科這種行業龍頭可以通過薄利多銷,佔領更多的市場來彌補可能的盈利能力的降低,畢竟這個行業的必須要有的,而且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會越來越大。我只是給大家提個醒。因為沒有簡單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地產股的。
四、貨幣和M2
     房屋作為一種商品,當然會受到通貨膨脹這種貨幣現象的影響,但是似乎目前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M2的增速=通脹速度,M2增長多少房價增長多少是合理的。我有點懷疑這是誰提出來的洗腦的觀點,為什麼呢,對通貨膨脹幾乎所有的老百姓都是有這個概念的,對抗通脹幾乎是哪怕文盲都有的常識性的知識,於是有人用M2來代表通脹,來告訴大家通脹有多麼厲害,老百姓是很容易接受這個觀點。因為他們知道,並不是每個老百姓都知道M2是個什麼東西,大部分甚至簡單的認為M2就是央行印的錢。雖然我也是一個對金融知識略懂一二的資本市場新人,但我知道這個概念是不對的,我可能理解也有不對的地方,但是我盡我最大的努力來把這個問題解釋一下。首先明白M2是和兩個基本因素相關的,一是基礎貨幣,也就是實際發行的貨幣;二是貨幣乘數。M2近似可以認為是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的乘積。
基礎貨幣,這個問題必須從我國的貨幣發行制度說起,我們的貨幣發行是和外匯掛鉤的,我們的貿易順差或者外部的熱錢進來1美元,央行相應的發行6.2人民幣(和匯率掛鉤,當前匯率在6.2左右)以保證幣值穩定,這些年我們的貿易順差賺了不少錢,進一步刺激人民升值,國外的熱錢肯定也要流入中國套利(記得那個美國人花50萬美元到中國來免費旅遊的故事嗎),因此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同時也就影響的印刷了大量的基礎貨幣,如果按照3萬億和平均7的匯率粗略計算,這個量級大約是21萬億人民幣。當然這裡有個不得不說的問題,我們的外匯儲備如果用來去美國購買等量的商品回來,那麼國內的貨幣和商品是平衡的,不會通脹,但是問題出在我們沒        有用這個錢去買商品,而是買了美國國債,把錢借給美國人了,問題就出在這裡了。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貨幣乘數,基本上有點金融常識的都知道這個東西,如果你恰好不知道,那麼我解釋一下。如果A在銀行存款100元,那麼在20%的存款準備金率的條件下,它可以放貸80元給B,B拿到錢後轉移支付給C,C存入銀行,銀行繼續放貸64元給D,不斷的循環,那麼最終銀行的存款可能就有500元,同時有貸款400元,實際的淨資產還是100元,但是表現出來的M2就是500元。簡單的說,貨幣乘數的極限值是在存款準備金的倒數,比如例子裡面提到的20%存款準備金可能的最大貨幣乘數是5,當然這是極限值,因為C拿到80元可能只存入40元到銀行,這樣就是的貨幣乘數小於5了。
      貨幣乘數這個概念這裡很重要,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的M2增長這麼快,不完全是因為基礎貨幣發行得太多了(當然肯定有這個因素)。
那麼影響M2的到底哪些因素呢?
1、存款準備金率。上面已經提到了。也就是為什麼說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是放水,短期利好股市。
2、儲蓄率。上面例子中的C如果得到80元用於消費了,那麼貨幣就不會再擴張了,但是中國人喜歡存錢,因此這個貨幣的擴張就得以繼續,這就是小川同志說的高儲蓄的亞洲國家為什麼M2普遍較高。
3、貸款數量。大家注意到每個月都要公佈新增信貸的量,影響就在這裡。比如如果沒人貸款的話,或者貸款需求不足的話,那麼例子的B可能只貸款60元,這樣貨幣乘數就小了。
     說了這麼多廢話,那麼M2為什麼增長那麼快呢,一是前面提到的外匯佔款激增,導致基礎貨幣增加,另外,中國人以前不喜歡借錢,都喜歡存錢,但是現在基本上所有的80後都是按揭買房,這樣實際上體現就是中國信貸更加發達了,我們在消費未來的收入了,中國從一個沒有信貸消費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大量信貸消費的國家。當然影響因素還有上面提到的儲蓄的問題,這些都是導致M2增長的原因,可見M2不等於印刷的錢,更不等於通脹。事實上,我們的物質總是再不斷的豐富,即使貨幣增多未必也導致通貨膨脹,更何況影響M2的貨幣乘數在過去幾年由於消費習慣等問題速度提高也加速提高的影響。因此完全把M2等同於通脹的說法無法站住腳。從另外一個例子來看,大家都知道日本通縮了好多年,大家可以查查相關的數據,對應的M2是不是也同步通縮。
說道這裡,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問題,如果未來隨著人民幣升值到末端,我麼你的出口更難了,倒逼熱錢美元流出,那麼央行就會回收基礎貨幣,這就是一個貨幣擴張的逆過程,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很多人甚至認為央行限購、增加交易稅就是為了避免外資快速出逃帶來的金融風險,當然我對這個說法持保留意見。
當然如果未來匯率改革,不再是強制結匯,而是藏匯於民,那麼也會同樣造成類似的現象。

五、有關供求關係的問題
1、人口結構問題。
1)未來人口可能進入負增長幾乎是可以預計的,好像遼寧已經負增長了;
2)最房屋需求最大的是婚齡人口,82-88年的人口婚齡逐漸要要過去了;
3)獨生子女政策決定了未來一個年輕的夫婦擁有至少雙方父母甚至祖父母一代的房屋;
2、城市化速度。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城市化進程已經超過一半以上了,未來至少從增速的空間來說至少要放慢,另外,據說所知,很多農民都已經在縣城購房,這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3、空置房的問題。
這個還是等全國聯網數據出來才能討論,但是擁有多套房的人已經還是很多了。
4、住房換代
當然房子肯定也要壞,也要重新建,但基本上大量建房子是最近10年,差不多未來的高峰期將在30-40年。
5、結構性問題。
結構性問題。在局部稀缺的地方可能需求很旺盛,但是應該注意估值是否已經很高了,因為再有需求,如果估值很高了,也不會有投資價值(和股票類似),只不過是流動性稍微好點。對於那些嚴重過剩的地方,已經沒什麼說的,即使房價收入比不高,也沒有任何價值了。

六、房子到底是什麼
這裡我說幾個要點
1、房子不是投資良好標的。
過去十年,國人似乎嘗到了投資房屋的甜頭,房子變成了國人最主要的投資標的。但是房屋本身並不是良好的投資標的,因為首先房屋的流動性並不好,尤其是地段普通的房屋,你別看房價多高,你能賣出去才是錢。另外,房屋是有使用壽命的,基本目前的房子能用50年算是極限了,從這個角度說房屋每年都會折舊2%。尤其是在租售比很高的情況下,房屋唯一的價值在於升值的空間,前面已經提到了,房價收入比等因素限制了房價不可能大幅度超過收入水平,因此目前一線城市的大漲不大可能快速超過收入水平,因此可能不是良好的投資標的。當然如果要一廂情願的認為有人來接你的棒,那麼又和玩時下流向的比特幣有什麼區別呢。
2、普遍的房屋拆遷賠償或許未來將成為一種歷史。
過去房子到了使用壽命,如果有人要佔你的地,會有開發商賠償你差不多同樣大小的房子,但這基本上在未來就是夢了。因為那是在城市化從30%到60%是一倍,從60%到80%只有3成增長,所以即使考慮城市化進程,那麼房屋的增量需求百分比要減少,如果拆遷一套房子要賠償你一套房子,那麼開發商就至少要在你這個房子基礎上開發至少4套房子,才能覆蓋成本,那麼這麼多房子賣給誰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目前的電梯公寓,30層高,拆了建一個120層的房子才能保證陪你一套房子。所以未來拆遷是拆不起了,因此房子到了使用壽命,基本上就麼用了。
3、房屋最終回回歸到居住屬性。
可以預見,在房產稅、交易稅以及人民的買房熱情逐漸退卻的情況下,房租的投資價值(在現在高估值的情況下)已經變得很小了,未來居住屬性是主流。

七、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1、房屋數據全國聯網以及房產稅的推出;
2、人民幣匯率進入均衡狀態甚至貶值通道
3、美元指數進入中長期的上升通道;
4、中國經濟進入7%以下增長的時代;
八、地產調控是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最大的風險
寫太多了,說個關鍵點,看看地產產業鏈上的股票的估值,銀行、地產、機械、建材,低估值說明了資本市場已經早看到了其中的問題,當然也可能是市場犯錯,但毫無疑問,如果不實現經濟轉型,中國股市的牛市前景還看不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29

請向情色網站學習:數據,創意以及高端品位!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0676.html

在一次苦逼產品經理同行聊天中,一位新晉PM動輒說要做一款跨時代的地圖應用來強壯中國人,我開玩笑說還不如做一個好用的又不用翻牆的情色網站更能達到強壯中國人的目的。他對我怒目相向,彷彿我的話極大的侮辱了其智商和雄心。

好吧,那麼我就來做一下科普,看一下誰有什麼資本瞧不起色情&情色網站。用一句高屋建瓴提綱挈領的話說就是:不要瞧不起自己不瞭解的東西。

一、數據

去看一下Alexa排名吧,此刻排在第26位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色情網站Xvideos。在它的身後,有搜狐、鳳凰、天貓、阿里巴巴這些中國人知名的網站。12306.cn的排名是828名,簡直連跟色情網站提鞋都不配,如果當初鐵道部能把草榴社區給合法收購了,至少在網站的負載和穩定性上就不會出那麼多宕機事故了。連企業文化都不用改了,「七點開始放種,大家可以買春運到哈爾濱的車票了!」下面清一色的「1024,樓主好人」「1024,樓主好人」「1024,樓主好人」。

根據著名科技博客extremetech的數據,Xvideos每個月有44億的訪問量,想想這個流量背後的網站架構/服務器/頁面加載速度等等指標,哪一個是我們可以忽視的?畢竟對於這類網站來說,光圖片和文字的流量已經非常可觀了,但是對於有追求的網站,必須要推視頻才能有競爭力。排名第二的YouPorn的純帶寬是著名視頻網站Hulu的六倍。

繼續拿YouPorn為例,根據其官方數據(這次上去真的是為了找數據……),他們有超過100TB的原始資料,而每天的訪問量超過1億,每天的數據傳輸有950TB。在軟件方面,使用Redis進行數據存儲,HTTP服務器是Nginx。Redis服務器每秒需要處理30萬個頁面請求,每小時記錄下8到15GB的數據。

他們的每一次改版,每一個小按鈕的挪動,影響的是千萬用戶的心情。當男屌絲們備好了紙巾,鎖好了房門,拉好了窗簾,躍躍待擼的時候,你突然發現「404-此頁面無法打開」或者是「視頻正在加載中,請耐心等候。」過了10分鐘,視頻仍然在加載中,你的激情不再了,你的前列腺受苦了。

二、創意

創意?再說一遍?創意?你說情色網站有創意?

當然,很多優秀的情色網站的崛起,靠的就是與眾不同的創意和特色,也許是積分邀請體系,也許是獨特標識,也許是種子又多又好,也許是因為原創內容多。資深的媒體人最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內容為王」,如果一個網站只有首頁上漂浮的無數大波妹,進去之後什麼都看不到,不好看不刺激,肯定會被人怒罵一聲「騙子!」

情色網站並不一定要走霸王硬上弓的男女交戰路線,畢竟很多時候,兩位大俠站在紫禁之巔,白衣飄飄仗劍立風中的一幕會讓無數粉絲尖叫暈倒。但是如果直接就拼刺刀揮王八拳的話,少了一層面紗少了很多趣味。

而最近的幾個例子,從已經上市的YY到賺嗨了的六間房秀場,都有意無意的走著擦邊的路線。美國照片分享應用Snapchat更是以很黃很暴力的標籤狂攬千萬用戶,最初埃文·斯佩格爾只是想做一款照片分享應用,但是當被稱為髮色情圖片利器時,它就火了。

2009年出道的ML地理信息分享平台ijustmadelove.com,剛一推出就被很多世界級媒體報導。我隨便點開公司附近的一個信息,就是一個漢子說自己在中關村地下車庫和另外一個漢子在車震……當年百度身邊推出時,我第一反應就是應該山寨一下,那麼每年就可以發佈中國人性愛數據報告了,還能推出一系列的商業榜單,例如最適合車震的SUV,最適合野戰的公園等等。


只要有好的想法,借助其他平台也可以做出自己的創意來。例如一個無聊的法國人就搞了個網站Boobstagram,將Intragram上的女性胸部自拍的圖片彙總起來,整個頁面讓人看起來觸目驚心欲罷不能。


哪怕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幾個成人網站,走的路線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pornhub更偏重於草根視頻,Livejasmin更偏重聊天社區,Fling更側重技術型的搜索身邊的女郎信息,而Playboy更側重於高端的約會定製……

對,哪怕是情色網站,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此處為名詞)!

三、高端品味

任何產品或網站,如果做出來跟大家想像中截然不同,那麼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打破了人們的固有思維。在國貿的黃太吉煎餅店出來之前,沒有人能想像老闆娘還能開奔馳送煎餅外賣。

很多人一提起情色網站,就想起那bulingbuling閃動著的Flash惡俗廣告,想起新聞聯播掃黃打非裡被警方從老式居民樓裡押出來的一身泡麵味的屌絲,那麼如果你又能滿足剛需又能做得高端洋氣呢?

例如Playboy,除了有大家從小都瞭解的雜誌之外,還有交友網站/APP,還有自己品牌的T恤/香水/自行車/葡萄酒/藍牙音箱,這些東西都在他們自己的電商平台上售賣,形成了一個很完善的產業鏈。(國內的那些花花公子的鞋子和衣服在他們的電商網站上是絕對找不到的……)

除了網站之外,那讓大家形成思維定勢的一些產品是否可以做的高端一些?


上圖中的東西,擁有16G內存,USB3.0,24K金,防水防塵,可個性化雕刻文字及圖案,那麼誰第一次能看出來這是個按摩棒?造型靈感來自舊金山大橋,擁有雙高頻電機,能提供四種震動模式。並且做出這個東西的設計人員,一個是TiChang,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工業設計碩士,另一個是斯坦福大學工業設計學士,在做情色用品之前是研發水下鏡頭的。並且他們還有專門可以用來當做項鏈佩戴的按摩棒,這些東西難道會讓你想起X寶上那些暴露而低俗的情趣用品嗎?會讓你想起黑暗小巷裡掛著「成人用品」燈箱的陰暗小店嗎?

小結: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表達一下我的核心思想「本文是講訴了一個產品經理應該抱有的對無知領域的敬畏感。因複製本文中網址瀏覽各個網站所引發的各種問題,作者均不承擔教唆責任。」

杜牧曾經說過「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人家在揚州青樓上泡了十年,才敢說自己有了一點點兒的名氣。

那麼你呢?是情色網站的十年黃金會員麼?

是?會員賬號借來使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35

由中國平安的發展史以及股東回報史來看合理估值中樞位置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4141309
1987年,招商局投資大約4億元,在蛇口創辦了招商銀行,次年,又與工商銀行投資4500萬元,創立平安保險。

2012年招商銀行股東權益2004億,是初始投資的501倍;中國平安內含價值2859億,是初始投資的6353倍。很多人只根據最近的股價漲幅來論英雄,而我一直以最簡單長久的方法評估,確實,我認為平安為至今中國大陸內地最優秀的金融類企業,然而,從輿論來講,招商銀行一直被奉為標竿,雖然它在上個世紀末不良率也曾經上漲至12%,最近十年在在老馬的帶領下打出了零售銀行的稱號,而平安卻屢遭質疑中快速奔跑,由此,偏見可見一斑。

一級市場歷來股東回報:

1、招商局集團

1988年投資2000多萬元與工商銀行發起設立平安保險,後又陸續增資,2002年將所持股份以20億元的價格轉讓,據說回報是投資額的10倍。

2、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1994年6月,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各投資3500萬美元參股平安保險(6倍PB),2005年5月,以10.39億美元轉讓給匯豐,11年回報14.8倍。

3、林立

2003年,林立的立業公司以5.93元(此價格為2002年淨資產4.73元的1.25倍)的價格獲得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出售的8800萬股平安股權,估計總轉讓款為5億元左右,2003年12月,平安10轉10後,立業的股份變更為1.76億股,今天這部分股權總價值88.7億元(以2013年平安收市價36計,下同),10年回報12.7倍。

4、匯豐

2002年10月,匯豐以6億美元(約人民幣50億元)認購平安2.46億股,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入股價大約為20.3元。此後,平安經歷10送10後股本擴張,平安香港上市前成本約為每股10港元左右,股份變更為4.92億股。今天總價值301億元(以2009年8月17日香港收市價61.2港元計,下同),10年5.5倍。

2004年6月,平安香港上市,匯豐又集資12億港元增持平安股權至9.9%,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增持價即平安發行價10.33港元,相當於2.7倍EV,3.9倍PB。5年回報5.9倍。

2005年6月,匯豐又以84.01億港元,增持平安已發行股本9.91%,總持股增加到19.9%。增持價格13.2港元,較當日二級市場溢價9%,相當於2.3倍EV,3倍PB。4年回報4.6倍。

5、源信行

2003年,招商局將持有的14.3%的平安股權轉讓給寶華投資和源信行,3.53億股中1.9億為源信行所得,1.63億為寶華投資所得,轉讓總價款據說為20億,平均每股5.66元(1.2倍PB),10送10後源信行股權增至3.8億股,今天價值140億,6年回報13倍。

6、新豪時

新豪時和景傲為職工和管理層持股,二者由來頗為複雜。1996年,平安內部職工持股更改為新豪時公司。總股本2.05億股,持有3.896億股中國平安和其他金融資產(1.782億股平安證券以及多項投資)。一股新豪時等於1.9股中國平安和0.87股平安證券。當時,新豪時的交易價格是1.76元。不計平安證券,新豪時今天持有平安市值144億元,16年回報40倍。

2006年2月,馬明哲在平安金融學院講話時表示,平安為國內股東創造的資本回報率達到了35倍。當時,平安在香港的股價為17.8港元,由此推算,平安的原始成本為每股0.51元左右。我們不知道他指的是職工股,還是原創時的股東。時至今日,這一回報數字再次改寫,21年100倍回報。以市場瘋狂時平安的148.43元為基準,回報則是290倍。如果按照我個人認為合理的估值中樞3倍EV的話,目前合理價位應該在120元左右,回報相當與07年瘋狂時。

這不禁令人想起平安的同城且同齡兄弟萬科來,萬科自1991年A股上市以來,回饋投資者的回報超過50倍。慧眼識珠的劉元生更是諧萬科共抒傳奇,400萬變成14.9億(2009年9月4日收市價11.17元),締造了21年370倍的佳話和神話。

很多人期望1倍淨資產買入中國平安,從上述的歷史來看,一級市場的最低買入價格為1.2倍PB,股價趨勢下,每個人都在蒙小概率事件,雖然很可能蒙對,但長期看,你的收益率也必將慘目忍睹!

二級市場:

04年在香港上市初為2倍EV,如今不到一倍EV,但是回報率依然為接近6倍左右;

而A股為何回報率低,實在是因為A股發行價溢價太高的原因,這完全怪A股自己傻,喜好新股,07年40元的股價對應的是4.4倍EV,6倍PB,你買怎能不虧?更別說150元7倍EV了,人壽當時是10倍EV。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96

Templeton不敗投資法讀後感以及操作策略 法國梧桐樹NJ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f62e0101ebvi.html
同時,也剛剛讀了葛拉汗(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與本書相比,就好像無論怎麼光鮮,怎麼花團錦簇,巴菲特寫序,都無法掩蓋身體裡的霉味,遠遠落後於時代,非常固化的感覺。


按照書中所言,操作策略其實非常容易制定。股市高估了就賣,持有多些現金,越高越沽,甚至可以持有0股票(但是個人不建議,參照《聰明的投資者》,如果完全不持有股票,很容易見到繼續上升會心態失衡,另外一方面,持有一些股票會繼續保持對市場的敏感度,當然,持有多少股票是個性化的事情);股市低估了就買,甚至可以100%持股。這中間,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利用統計分析技術,評估股市當前水準是高還是低(Templeton爵士用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平均PE以及重置成本來考量),而這種方法,最重耐心和堅持。因為短期來講,個人受市場情緒影響,很容易背離投資策略,做出衝動的買進賣出,比如最近幾天,雖然股市已經很便宜,但是如果心裡直覺,股市還會繼續下跌,很容易落袋為安,賣出股票了事,但是實際上,參照自己的投資策略,很可能是買貨的時機,或者持股不動。

上證A股歷史較淺,因此我一向用開恆生指數。恆生指數自從1966年至今,中位數在14倍-15倍左右,我取恆生指數15倍為合理值,就自然可以知道目前股市低估了大概20%多,這個時候是股票持有重貨的時候,而非賣出的時機,甚至,如果恆指繼續下跌,甚至應該100%股票!



Templeton不败投资法读后感以及操作策略




林SIR的強項,就是在歷史的背景下研究投資的大方向,而目前,我們處於什麼地位呢?
Templeton不败投资法读后感以及操作策略
許多人指,現在恆指中加入了許多中國企業,而內地企業受到經濟放緩、尤其是銀行受到壞賬影響,因此恆指的中位數應該與過往幾十年不同,正如Templeton爵士所言,「這次不一樣,是有關投資最危險的五個字」(P186),而也是這班人,在07年時一樣講,恆指加入了國企股,增長較快,PE24倍已經不算高了,結果歷史的慣性還是發揮了作用,因此,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操作策略非常簡單,容易執行,因此剩下的就是機械地、排除個人感情的堅決執行。跟著,「投資人決定了配置在股票上的資金百分比後,就面對挑選最佳股票的問題」(P87).

Templeton爵士對於集中投資和分散投資並無一個硬性規定,在P159中提出,法則7,「分散投資」中講到,「坦伯頓對於買進多少個股才算有效分散投資,並無明確的規則」;「坦伯頓成長基金早起分散投資的程度,遠不如後期規模大幅擴大後」;「在坦伯頓看來,不能因為某些股票具有不同的特質,或它們是某個指數的成分股,就出於分散投資的目的,在它們股價偏高時仍買進。」

在他侄女的書(國內譯本《鄧普頓教你逆向投資》)P38中也提到,「----,他也從不排斥集中投資(甚至就集中到很少的那麼幾隻股票),他不再為其他人理財之後,就經常用自己的錢進行集中投資」,而非常明確的信號是,Templeton爵士從03年-04年起大舉投資中國,而所有投資就集中在兩隻股票上:中國移動、中國人壽。

因此,總體來講,我暫時還是傾向於林奇的「五股理論」,對於小投資者來講,五隻就夠曬數了,再多你也不夠時間研究了。

而在個股選擇上,Templeton爵士注重「價值」高而股價偏低的股票。價值一詞,和葛拉漢(格雷厄姆)時的價值相差很大。例如,P86,「價值投資者喜歡股息率很高的股票,但坦伯頓清楚指出,股息率較低但成長前景較佳的股票,產生豐厚報酬的幾率較高」;
「因此,理論上任何資產皆可能是好的投資標的,關鍵在於價格與成長潛力之結合。」(P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479

啤酒行業四強競爭格局以及造血能力 鶴flying

http://xueqiu.com/8385989671/24417908
現在啤酒行業四強格局。由於啤酒有銷售半徑,分為各個戰場,目前狀況分為3種。
1種,競爭完成,第一名市場佔有率高於40%,是第二名的2倍,競爭優勢明顯,這成為第一名的利潤基地。比如燕京的廣西,和北京。青島的山東。雪花的四川等。

2種,幾強爭霸,前四市佔率達90%,但是互相之間競爭優勢還不明顯,市佔率相當,角逐的主戰場,企業銷售費用高,利潤率不高。比如廣東市場,福建市場等。

3種,諸侯混戰格局,四巨頭外還有強勢的當地諸侯。如果大諸侯被收編,可能格局會直接變成格局1,差點的變成2。比如江西。

覺得目前各大啤酒廠商會以第2,3種為主戰場,直接去打別人第一種的優勢地方可能性不大。除非兩家整體實力懸殊,花錢去拼這個市場。

第2種情況要變成第1種情況一般來說非常不容易,可能得花不少時間。而且也需要花不少的資金。對比下這幾家公司的實力。

燕京:

基地市場:只有兩個基地,北京與廣西,但北京不斷有人騷擾,廣西市場還行。總量不夠大。

其它市場:公司在2,3類市場中的產品單價較低,利潤率不高。給企業帶來現金不會多。

融資:公司負債率是39%。近些年融資項目不少,在廣東與福建上投入不少。公司通過發可轉債,增發,股票抵押等方式來融資,這是公司拼市場搶市場的主要資金來源。

近期戰略:公司的規模與實力決定了公司不能象雪花青啤一樣多點佈局,公司戰略較為聚焦,目前在拼廣東與福建。福建的惠泉併入燕京已經10年,隨著惠泉競爭力越來越弱,可以說燕京在福建競爭力也在慢慢散失。廣東市場現在幾強競爭,燕京勝出可能性也不大。而北京主戰場也受到不小的干擾。

青啤:

基地市場:山東,陝西。山東市場夠大,公司近年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目前60%,還有提升空間,而且未來提升速度會加快,利潤貢獻會加大。

其它市場:公司主品牌利潤率較高。使得公司有可能在一些還處於2,3種競爭市場上獲得利潤,或可以拿出更多的費用來支持開拓市場。

融資:公司資產負債率是47%。公司的大勢擴張,最近這幾年好像慢了下來。

近期戰略:近些年公司在練內功,提升自身實力為主。新領導上任,似乎又要開企擴張勢頭。從目前來看未來幾年會進一步提在高山東市場的競爭優勢。現階段主要拼廣東,其它的一些市場加大佈局。公司有高端產品可以較小代價的慢慢滲透一個市場。

雪花:

公司一直是生猛張的典範。形成了幾個基地市場。沒有它的數據,感覺這公司從不缺錢似的。一個市場一個市場的吞,雖然公司產品單價較低,但相信在基地市場好好培育,基地市場會貢獻不錯的利潤。

近期戰略:大手筆收購,大手筆擴張,拼廣東,拼福建,拼浙江。多戰線,都是大戰役的感覺。

百威:

與青啤產品格局有點象,但高端的比青啤更高端。控股股東實力也更強。控股股東的多國成功的經驗也是非常寶貴的。非常強勁的對手。

近些年主要看點:廣東市場爭搶,福建市場的爭搶,浙江市場的爭搶。以及山東市場青啤市場佔有率會否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353

【乾貨】餐飲老闆眼中的O2O以及創業經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008.html

曾在互聯網公司做IT民工、後來創業的朋友發現,自己創業2年積攢下來的那點點錢還不如人家開小店一個月的利潤,於是,大家不約而同誕生了在35歲之後開餐館的想法——假如不能混進中高層的話,互聯網人也只能幹到35~40歲,長年累月的加班與互聯網更新迭代的速度注定這裡是年輕人奮鬥的沃土,而年老色衰的我們,需要逐步讓精力回歸家庭。

言歸正傳,為中年IT民工,也為自己找一條活路,筆者選擇在一個雙休暫別互聯網,來到了互聯網以外的街邊小巷,尋找遺落在民間的「創業秘籍」。

案例1:Mr抄手,簡單可複製

說不清為什麼,每一名創業者身上都必定有一段特殊經歷。Mr抄手的老闆是一對年輕戀人,僱傭2名員工,年收入在25~35萬之間。男孩就讀於北京理工大學英語專業,沒有熬到畢業就被迫離校;後來開了這家小店,收入遠超還未畢業的同學,此外他還收穫了在某應用市場工作的女朋友;在百度收購91之前,女孩剛剛離職而準備專心經營小店(從這點看,百度確實買虧了~同行的員工都不看好這個產業)。

Mr抄手所在的立水橋很可能是中國人口流動最大的區域之一。從地鐵5號線下來,要繞過一片草叢並且猛的抬起頭來,才能在某居民樓的二層樓找到它。按理說,這個位置太冷門,遠遠比不上地鐵站下面的店舖火熱,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從店舖10點左右開門一直到晚上18點,客人確實不多;而到了19點以後,各種北漂小白領們陸續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時,店裡的生意忽然好了起來,甚至有等客的情況出現,而旁邊的紫菜包飯也同樣火爆,水餃、蓋飯之類的小店生意反而一般。

忙裡偷閒的老闆分析說:小店的目標人群就是這些年輕的白領們。他們經歷了白天繁忙的工作以及擁擠的地鐵之後,基本上已經沒有時間精力做飯了。這時候,選擇一樣價廉物美的小吃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要爭取到這些白領,其實不需要太多花哨的想法:

第一、快。現在是快餐時代,麥當勞、KFC之所以這麼火爆,就是因為他們快。雖然現代人都知道它們是垃圾食品,但現代人就是沒有時間,於是快餐就成了第一選擇。Mr抄手主要提供的餐品是抄手、烤串等,抄手這種原產四川、有點類似北方水餃、南方混沌的食品,做的速度其實非常快;早上準備好一天的食材並且冰凍在冰箱裡,等客人來了包好煮熟即可。

老闆分享,旁邊的紫菜包飯也很火爆,原因也是快。而之前更加典型的中式快餐是沙縣小吃,不過大家已經吃了好多年,吃煩了,現在輪到別的小店流行了,諸如包飯、抄手等。

第二、乾淨、質量。不論多麼大的飯店,當你吃到了一次髒東西,你就有心理陰影了;而當大家都在傳聞羊肉串是老鼠肉熬了羊油生產出來的之後,你對烤串也就失去興趣了。

Mr抄手的店舖只有15平米左右,但是干淨整潔,並且老闆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家的抄手與烤串,選用的食材都是自己去菜市場採購的,都絕對是真羊肉;但是要讓他出具證明,他也拿不出什麼證明來。後來老闆只能說,做生意有原則,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在良心與經濟利益之間,筆者選擇相信老闆的良心吧。

第三、專業。並不是隨便開一家抄手店就能客源不斷,但是的確人人都可以開。Mr抄手的男主人在從北理退學之後,在學校附近自己常去的那家抄手店跟老闆打工,並且交了千把塊錢的學費,把所有的原料、配方以及經營手法學夠學足,然後來到立水橋開了這家小店。

老闆眼中的O20:大眾點評+微信群

Mr抄手從來不擔心客源問題。面對絡繹而來的客人,老闆有時候也會詢問怎麼找到小店的,他們的答覆很簡單,下了立水橋地鐵打開大眾點評一搜,500米內比較受歡迎的小吃店就有Mr抄手,大家來了之後覺得好吃,就會常來,並且還會帶朋友來。

女老闆說,粗略估計小店目前80%的新客人都來自於大眾點評,而老顧客則來自於小店的口碑。但是她對微信同樣感興趣。在應用市場工作了2年,對渠道的價值理解的非常深,在她看來微信也是一個能收穫更多用戶的渠道。

2
圖:Mr.抄手 80%的新客戶來自大眾點評

 

下一步,她將建立Mr抄手的微信群,用「查找附近的人」的方式來尋求更多的客源。筆者問,你理解的O2O是怎樣的?女老闆迷惑的說,O2O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主動尋找顧客、留住顧客的一種經營方式吧~坐等顧客上門畢竟不怎麼安心。

最後,老闆分享了一些值得借鑑的經營小竅門:

80%的新客人都來自於大眾點評,還有20%來自於朋友介紹、口碑相傳以及其它;

鼓勵打包和叫外賣,後續很可能推出打包送水果,並且和專業送外賣的公司合作;

小店不要安裝電視,可以放點音樂,因為有了電視之後,本來5分鐘的用餐時間很可能就變成15分鐘了。

案例2:印巷小館,從小店到連鎖店

Mr抄手的發展目標就是像印巷小館一樣,在北京開設更多分店。在女老闆看來,一家小店經營成熟之後,要擴大利潤,就是複製現有的模式,開設更多的店面。印巷小館的經歷也頗為傳奇,最早也是從類似Mr抄手這樣的小店一步步發展過來,從幾個人到幾十個人再到現在幾百人,現在北京有七家店,年底將達到十家,分店利潤在百萬級。

印巷小館是京味非常濃厚的餐館,青磚青瓦,門口還掛著2個大紅燈籠。來到這裡彷彿不是來就餐的,而是不小心拐進了老北京的巷子胡同……坐在木桌木椅上,與朋友邊吃邊聊,如果不談談什麼國家大事與維護宇宙和平之類的話題,似乎對不住這個氛圍。

言歸正傳,筆者當來不是來吹牛的,而是來討教如何創業開餐館。當問及如何把街邊小店經營為連鎖餐飲的時候,印巷小館的董事長先是皺起眉頭,在沉思許久後表示:

「這個真沒辦法分享啊。一家特色小店如何經營可以分享,但從特色小店變成連鎖餐飲,只能去具體實踐。」

在與老闆閒聊中,他也分享了一些不錯的思路:

1、連鎖店都是從小店發展起來的,而小店最重要的是要有特色;連鎖店就是複製這種特色;

2、連鎖店相對於小店的優勢在於:管理流程的標準化,有一套成本控制、營銷方法、管理模式去參照;

3、連鎖店更需要打造與提升自己的品牌,一個比較常見的做法是,明星效應。比如,郭德綱、屠洪綱、那英都是店裡的顧客,而不久前李小璐和賈乃亮也有去過。

在老闆看來,大型餐飲集團投資的「大店」可以慢慢經營,積累經驗,積累回頭客,而連鎖店則不同,因為要持續擴張,所以就必須要在2年內收回成本,因此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就成為了剛需,比如O2O。

老闆眼中的O2O:團購+電子會員卡

如果說Mr抄手老闆眼中的O2O是通過微信主動尋找出擊、尋找客源,那麼印巷小館老闆則認為O2O就是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的用戶信息與反饋。「顧客在線下吃飯後,回到線上會對餐館進行評價。」老闆說,會根據用戶在大眾點評上對店面的好評、差評,以此來作為衡量員工工作業績的一部分。

在渠道方面,老闆也保持了開放的態度,「我是一個很追求時尚的人」,他的企業之前合作過糯米等不少團購網站,而現在只與大眾點評合作。從某種意義上,團購與會員卡其實都和他所關注的「用戶反饋」息息相關,但又有差異性:

1、用戶CRM。不論是團購,還是電子會員卡,都可以累積用戶數據。不過這種用戶數據的質量明顯不同,團購吸引來的大多是一次性用戶(被價格吸引),而會員卡則吸引來的是長期用戶(能夠長期優惠打折,看看《大眾點評265天發卡1000 》這篇新聞就知道會員卡多麼受用戶歡迎了);另外,團購獲取的只是用戶姓名、電話等單一數據,而會員卡則更豐滿,基本囊括了會員的所有個人信息(例如姓名、性別、生日、年齡、活躍程度)和會員消費信息(消費金額、消費頻次、消費偏好、消費反饋)。

大老闆專門打開電腦給筆者分享了會員年齡、性別比例以及會員星座分佈的數據圖:

3
圖:年齡分佈以20~30歲為主,佔據了70%的份額
4
圖:會員性別比例,以及會員星座分佈

 

2、營銷平台。團購本身就是一種餐飲的營銷平台,這個就不用說了,與企業在人才招聘網站投放廣告的道理如出一轍;而會員卡則是一個「互動」營銷平台。所謂「互動」,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餐館在獲取用戶信息後進行細分,可以針對不同人群推出菜品與打折活動,並且這個活動根據會員信息變化而調整……

看到這裡,也許能猜到為什麼電子會員卡這樣討大老闆歡心了,當然餐館也得到了實惠。據老闆透露,大眾點評電子會員卡在7個月的時間為印巷小館7家門店帶去超過560萬銷售額,而印巷小館年銷售額已超過4000萬,大眾點評電子會員卡帶去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其年銷售額的20%。

納尼,微信微生活會員卡呢?

很抱歉,基本上與Mr抄手與印巷小館老闆的接觸中,對其完全沒有印象;前者是希望自建微信群,後者與大眾點評電子會員卡正處於蜜月期。筆者也與同行探討,為什麼在O2O探索的道路上,微信會員卡不行,結論如下:

地位不同,無論團購還是電子會員卡,O2O都是他們的核心業務,而微生活會員卡則是微信三級頁面下的公眾賬號;

地面部隊很重要,O2O是個專業活加體力活……

我們不得不承認,做事業是需要基因的,就像騰訊做產品,新浪做媒體,百度做搜索……微信只是微信,O2O這種事,還是讓更專業的公司來幹吧。

淼叔在其《微信5.0全體驗:O2O革命前夜?》 裡這麼談O2O:我們可以把以團購、電商等形態為代表的O2O稱為「遠O2O」,就是這類O2O一般遠離消費場景,需要消費者僅僅憑著文字和圖片介紹決定是否下單購買;而街景代表的就是「近O2O」或「實境O2O」,在消費場景附近,就可以查看各類消費介紹與優惠,決定之後可以馬上進行消費。

淼叔的概括其實已經很全面,就目前接觸的2位餐館老闆而言,小店老闆(Mr抄手)更關注「近O2O」或「實境O2O」,與顧客溝通、互動的需求已經超過了展示的需求;而連鎖店老闆(印巷小館)則是「遠O2O」與「近O2O」齊頭並進。補充一點:印巷小館的老闆除了自己的企業,他個人也是點評移動端的「重度用戶」,出差時就餐、住宿時點不離手。

結論:尋找互聯網之外的創業機會

筆者走訪了一大一小兩家餐館(後續還將繼續走訪,各位餐館老闆請聯繫我們公眾號weibanbao哈),最大的感受是互聯網已經成為創業的紅海,倘若把互聯網當成工具,去關注其他一些實業相關的創業機會,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1、創業的沃土並非只有互聯網。在互聯網之外也有很多機會,例如餐飲。開一個有特色的小餐館慢慢經營或許是個不錯的方案,但搞加盟就算了;

2、O2O是我們創業最好的助手,比如能帶來新客源、維護老顧客;但真到了經營餐館的時候,別迷信一個渠道,不妨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

3、國內公司的O2O探索從未停下,大眾點評目前的呼聲最高,但其問題在於,如何把目光從印巷小館、江邊城外烤魚這些連鎖店轉移到注入Mr抄手這樣的街邊小店上。這就像早期的阿里巴巴再怎麼做企業B2B也成不了,最後成就阿里的是淘寶,是千萬長尾小微企業。適當的改變,會促使大眾點評成為O2O領域的巨頭。

4、在打工和創業之間,後者時間更自由,收入也會高些,但因為是屬於自己的事業,耗費的精力反而會更多了。此外,創業很辛苦,假如你是一名北漂,假如你準備在京或回家鄉開一家抄手店,一定要先調查市場,選擇合適的店面,最重要的是要自己要會手藝,或者請會手藝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1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