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超级大户黄木顺不再孤独 神秘资金尾随泛海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zldx/20080908/08095281538.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1

中環在線:神秘炒家挑戰美聯老闆 李華華

2008-10-22  AppleDaily

近排樓市交投呆滯,除咗發展商頭痕,地產代理亦叫晒救命。作為唯一上市嘅本地物業代理美聯集團(1200),大老闆黃建業可謂內外受困,一方面要諗計谷生意,另一方面,更要提防大股東地位被神秘人取代。

股壇牛人持股8.5%

所 謂神秘人,係一個寶號叫梁向榮嘅人物,梁生上個禮拜三至禮拜五,斥資7427萬元,逆市狂掃2902.4萬股美聯,平均價大概每股2.56元。本來有人捧 場托起股價係好事,但佢嘅持股量由4.54%激增至8.5%,一躍成為美聯第四大股東;比起大股東兼主席黃建業嘅10.09%,只差1.59%或1108 萬股。華華問過好多代理朋友,都唔知道呢位梁生係乜水,反而叫華華起吓佢底,費事萬一改朝換代,對新老闆乜都唔知就弊傢伙。經過一番打探,原來梁向榮有香 港證券界「牛人」稱號,第一桶金亦由炒股開始,近一兩年至轉攻內地物業,去年初以7500萬銀買入廣東開平金僑城同華僑大廈,令佢聲名大噪。

炒股起家轉戰內地物業

梁 向榮50年代移居香港,70年代投身股海,之後設立咗香港向榮投資有限公司,兼出任董事長。梁氏為人低調,外界唔多清楚佢嘅實際財富,不過,梁生曾經喺一 個財經講座上晒命話:「若國家要培養我,至少要一個億」,由此可推算他縱橫港股幾十年間,所交學費相當昂貴。佢又透露最經典一役,賺到一個金僑城嘅價值, 即係幾千萬銀。今次大手增持美聯,是敵是友仲未知,不過肯定嘅係梁氏財技了得,以噚日美聯收報3.17元計,唔夠一個禮拜,佢增持嘅股份賬面已經賺咗 1770萬。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4

美聯神秘大股東起底

2008-10-30  NextMagazine


在地產業不景,股市狂瀉的亂世,一位名叫梁向榮的神秘男子,自本月中密密掃入美聯股份至一成二股權,超過主席黃建業手持約一成的股份,進身為美聯大股東。

這名神秘男子梁向榮,原名梁松輝,五十年代由開平到香港,七十年代靠炒股發跡,在證券行有「窩輪王」之稱,連他的前妻也驚嘆這位坐在家中全職炒股的奇人,能豪花一億四奪取上市公司美聯的控股權,令主席黃建業也被玩起。

對於突然爆出個神秘大股東,不少美聯高層都顯得莫名其妙,紛紛上網在搜尋器查閱資料。「我哋都係睇到港交所公布,先第一次聽聞梁向榮呢個人,其實佢係咩人呢?」一美聯管理層反過來向記者打探。

經 過多番追查,本刊終於揭開這名大股東的神秘面紗。祖籍開平,原名梁松輝的梁向榮,原來並非什麼大老闆,五十年代由大陸移民香港的他,只是一名全職炒股的六 十三歲阿伯。去年在一個於開平舉辦的投資理財講座上,曾夫子自道如何靠炒股賺取第一桶金。七十年代初,他將全副身家八千元,買入一隻名為宇宙船務(即現時 的蒙古能源)的股票,這隻經營船舶維修及運輸的公司只有一艘船,七二年八月以每股一元上市,梁向榮在八毫子時買入一萬股,股價同日上升到五元,令他短短一 日內大賺四萬多元。

據梁向榮的朋友表示,梁向榮只專注炒港股,開市時間多留在家中「睇實」股票機。以短炒為主的他,投資態度甚為進取:「佢 喺證券行中有窩輪王之稱,最愛高風險高槓桿投資,去年股市咁旺,相信佢都賺唔少。佢仲鍾意炒倫敦金,以前成日同人講佢睇好金市。」金價年初時曾突破一千美 元一盎司,現雖回落至七百多美元,但如果他早幾年已開始買金,高位時放售,相信已進賬不少。

衣錦還鄉豪捐千萬

對家鄉感情深厚的他,去年初便豪花七千五百萬人民幣,買入開平金僑城和華僑大廈兩幢物業收租。

梁 向榮在八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小時候與家人居於廣東開平市馬崗鎮內的南北村,祖父梁紹頤原本是村內地主,四九年中國解放後,梁家所有的田地被政府沒收,全 家只能靠務農為生。現年七十七歲的開平人梁沃桓,曾是梁向榮的鄰居。他說:「佢八歲時偷過我嘅番薯!不過當時佢哋生活咁慘都無可厚非嘅。所以我有時都會俾 啲白米、番薯根接濟佢哋。」

由於梁伯對梁氏一家有「番薯之恩」,故梁向榮發達後,每次回鄉見到他都會給予數十至數千元飲茶錢。他多年來還捐了近千萬回鄉興建牌坊和辦學,單是今年春節,已豪花二百多萬向家鄉六十歲以上長者,派發三千到五千元大利是。

五十年代,梁向榮舉家由開平遷到廣州,其時梁父亦只靠賣小食及收賣爛銅爛鐵為生,只有中學二年級學歷的梁向榮,後來便與家人移居到香港。

現時梁向榮手上持有的物業,是市值約二千六百萬的天后柏景臺向海單位,物業在九一年以 四百多萬買入,現時並無按揭。記者上門找他,瞥見室內無甚裝修,空蕩蕩的大廳內只得兩張沙發櫈,表面看並不似大富之家。菲傭向屋內通傳後,隨即把大門關 上,狀甚神秘。記者於是留下字條表明想查詢他買入美聯股票事宜,一名女子隨後代梁向榮致電記者大罵:「唔該你哋下次有規有矩,唔好擅自走上嚟,呢方面我哋 無嘢講!」

夫妻分道揚鑣

梁向榮愛炒股,而○四年與他離婚,並分得七百六十萬現金及一個栢景臺單位作贍養費的前妻,則愛炒樓,自二千年起便與朋友夾份炒樓,八年來合共炒賣過五十多個物業,大多持貨數月即摸出,當中主攻九龍灣和將軍澳區住宅,歷年約賺取過一千萬元。

記 者找到梁向榮前妻Grace,她表示自己亦是透過報紙才知道前夫成為美聯大股東。對於有傳梁向榮有內地資金背景,她說:「我哋都係普通人,我唔覺佢喺大陸 有咩咁把炮有內地資金支持。一直以來,佢都全職炒股,喺呢方面無可否認佢係幾叻嘅,唔係都唔會單靠炒股就可以支撐成頭家啦。不過雖然佢係有啲錢,但之前幾 年佢都仲要供樓o架,我都好驚訝點解佢近呢兩、三年身家暴漲咗咁多,可以買到間上市公司嘅控股權。」

地產代理老行尊兼中原地產股東王文彥認 為,梁向榮大手買入美聯股份至獲得控股權,是一箭數鵰的做法:「黃建業去年趁市旺配售咗唔少股份套現,可能梁向榮見佢持股量得番一成,於是大手吸納,炒起 隻股,一心諗住搏黃建業要捍衞控股權就一定要增持,咁佢就可以賺一筆。如果黃建業無舉動,梁向榮用億幾銀就攞到間上市公司控股權,第時可以派人入董事局, 玩下財技都好划算。」

覬覦十億現金

但有前美聯高層認為,公司現金有十億元,因而引起梁向榮垂涎,但他分析梁向榮能成功狙擊黃 建業控股權的機會不大,「黃建業與其他基金股東的關係不錯,公司不時都會與基金開會溝通,而且要喺呢個行業領軍,領導能力好重要,唔係人人做到。」例如摩 根大通十月的持股量就由8.07%增持至9.03%,另一基金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也由7.78%增持至9.41%。

他 又認為在這次攻防戰中,黃建業的防守力十分強。「九八年時,黃建業同馮銳森(另一美聯創辦人)爭奪美聯控股權,最後黃建業引入陽明山莊太子爺,即僑福建設 主席黃建華,在市場上吸納美聯股份,成為繼黃、馮之外的第三大股東,兼進入董事局,並將原任副主席的馮銳森踢走。從呢一役證明,黃建業絕對唔係個容易認輸 嘅人。」

2008-10-30  HKET  黎煥成
黃建業增持美聯 重登最大股東

近日股市大起大落,美聯物業(01200)股價同樣波動甚大,昨日收市報2.7元,上升約13.9%。美聯物業因應聯交所要求發表聲明,表明不知上升原因。但披露公司主席黃建業近日曾增持股份達至13.03%,重登第一大股東地位。

股價昨急升逾13%

據了解,一名叫梁向榮的投資者,近期斥逾2億元,大手掃入大批美聯物業股票,截至10月23日,梁向榮持有8,840.6萬股,佔12.11%。為保持大股東地位,黃建業等於本周一股市最低迷的時間,以每股2至2.99元,增持2,123.8萬股,令持股量上升至達13.03%,重登第一大股東位置。

事實上,地產代理行業生態發生巨大改變,本地兩大地產代理集團先後裁員求存,利嘉閣董事總經理廖偉強表示,該公司原計劃每月減省資源10%,直至公司有 盈利為止,但是過去一個月由於市場不斷轉差,故過去一個月內該公司加大節流行動,一個月內裁員300人,削減約40間分行,即一個月減省30%資源。按目 前市況,公司截至年底前不會進一步裁員。

利嘉閣1個月削約40分行

另外,中原地產主席施永青昨日表示,中原地產至今年底,裁員潮會接近尾聲。又謂滙豐銀行收緊豪宅按揭成數,對地產代理業務沒有太大影響,但銀行推行該策略反而加快推跌樓市,並會對大部分擁有資產的市民造成更大損害。

他認為,香港原本銀行體系較美國更謹慎,地價亦非歷史新高,因此銀行無必要於樓市估值方面抱有太明顯的取態,反而應該跟隨大市而調整。他又指,現時香港樓價已下調,相信銀行收緊豪宅按揭後,樓價會再度下滑,但對入市的投資者反而影響不大,因這些投資者實力較強。
本週一,記者問黃建業會否擔心其持股量太低而被他人奪去公司控股權,他即說:「東亞(主席李國寶)都係得百分之二點八持股量咋!」問及現時地產代理行業進入嚴冬的看法,他隨即呻道:「而家啲人(員工)好難管,辛苦經營咗廿幾年,大圍氣氛都係咁差,今日(本週一)恒指都跌 咗千幾點啦!」說罷便上車絕塵而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

神秘公司在联华超市股改前夜成立 6年分红5千万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318/00595989015.shtml


 一桩不起眼的商业纠纷,让一个遁形已久的神秘公司浮出水面——这就是上海立鼎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立鼎)。

  2001年底,联华超市服务有限公司(HK0980,联华超市)改制为股份公司的前夜,上海立鼎神秘诞生。记者查阅工商资料发现,2001年7 月24日,上海工商局青浦分局核准成立上海立鼎。如今,上海立鼎已经坐拥亿元股权,并实现分红5000多万。此间的利益不可谓不丰厚。

  而相关资料显示,上海立鼎与联华超市之间关系非同寻常。在上海立鼎的股东构成中,是三个自然人,分别是黄国钧、毛建康、许少卿,各出资1000万元。

  上海立鼎成立仅三个月后,2003年10月22日,其就进行了一轮增资扩股,注册资本由3000万增加至6000万,上述三名自然人股东分别增资1000万,股权比例保持不变。

  记者调查发现,上海立鼎的三名自然人股东均系联华中层管理人员。2001年,黄国钧任职联华超市审计督察部;毛建康曾任世纪联华华南区总经理, 后调回上海总部;许少卿任职联华超市关联公司上海标超。公司成立至今,上述三人均在职。但根据上海立鼎提交的工商审核资料显示,自然人股东情况并没有勾选 “在职”,而是选择“其他”一项。

  另外,上海立鼎成立时注册地为上海青浦镇青平公路5758号1—107室。该处房屋位于上海西郊,房屋面积也仅有100平方米。根据工商资料显 示,上海立鼎实际的办公地址为:上海市四川北路1666号14楼,而该地址正是联华超市的注册与办公所在地(目前已迁址)。当时上海立鼎注册时留下的联系 电话也是联华超市的总机。

  但问题是,上海立鼎究竟因何而成立,上述三名自然人股东又是否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上海立鼎6000万的注册资本因何而来?

  “按照一般的理解,即便是企业高层,在2001年的时候一下子拿出来2000万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几乎没有可能。每年的收入才多少,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一位知情人士提醒记者说。

  “据说上海立鼎是联华超市的MBO产物,但谁也没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上海一位资深证券人士告诉记者。

  小公司大收益

  令人惊奇的是,在上海立鼎成立后的1年内,其便闪电般完成了对以下公司的投资部署。

  联华超市投资额1222万元、入股价为1元,初始投资时占股2.94%,现经过股本扩张稀释占股1.94%;截至2009年3月12日,联华超市收盘报7.8元,尽管经历金融危机联华超市股价已经距高峰时缩水一半,上海立鼎所持股权市值仍然高达9500万港元。

  上海世纪联华超市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世纪联华)投资额1206万元,占股22.09%。2005年10月,联华超市通过杭州联华以2584万元的代价收购了该笔股权,据联华超市披露,该定价以2005年7月31日世纪联华未经审核资产净值厘定。

  联华快客便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联华快客)投资额600万元。

  上海联华超市配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联华配销)投资额20万元。

  浙江联华万家福超市公司(以下简称为联华万家福)投资额100万元。

  实际上,早在2003年联华超市香港上市之初,就有人对第五大发起股东的上海立鼎存有疑问。

  2003年6月27日,联华超市在香港成功上市,招股说明书中透露,联华超市的发起人为友谊股份(11.79,0.03,0.26%)(51.00%)、上实商务(31.73%)、三菱商事(10.10%)、香港王新兴投资(4.23%)及上海立鼎(2.94%)。

  在这5家发起人中,上实商务是上海窗口公司上实控股的子公司,三菱商事及香港王新兴投资也都师出有名,早在1998年便已参股联华。但上海立鼎来历不明。

  上海立鼎既非凭空出世,其背后的利益诱惑又有多少呢?

  据记者掌握的其2001年-2007年财务报表显示,上海立鼎年均净利润接近1000万元。截至2007年12月31日,6年时间共分红5300余万元。

  2007年年末,上海立鼎净资产为6800多万元。也就是说,在保留上述投资大多数股权的情况下(仅出售了世纪联华的股权),上海立鼎在短短6年内,共实现收益近6000万。

  其中,仅上海立鼎持有的联华超市等股权市值已经高达将近1亿港元。

  在上海立鼎历年的财务报表中,记者发现,上海立鼎的主营业务占净利润的比重微乎其微,最高不过几十万元。其净利润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即本文开头所述股权投资的分红。

  另外,上海立鼎的一些会计科目也表现得极为不正常,成立至今“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两项科目均无事项。但“其他应付款”一项均有异常。如 2004年12月31日,上海立鼎“其他应付款”为1.4亿。上海立鼎本身主营业务很小,并没有大额交易发生,其他应付款显然不是来自于正常的商业往来。

  转战房地产

  除了坐收分红,享受股权溢价之外,上海立鼎并没有停止淘金的步伐。

  2003年5月,上海联华兴宇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联兴)成立。该公司的两个股东是:上海立鼎20%、上海兴宇投资有限公司80%(以下简称为上海兴宇)。

  上海联兴在最初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五金交电等。注册地址:崇明工业园区秀山路68号315室。

  上海兴宇是一家民营企业,其董事长为虞素慷,江苏省通州市人,早年通过建筑施工起家,现已是上海知名的建筑工程承包商。

  表面看来,上海联兴与联华并没有关系,但公司名号上“联华”二字分外耀眼,更令人意外的是,2003年5月6日,上海立鼎委派王宗南出任该公司董事,并被推举为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王宗南从2006年8月起,由上海百联集团总裁调任新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从上海立鼎的产权角度上说,上海立鼎与王宗南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由王宗南出任上海联兴董事长,与资本属性不合,与上海联兴的两方面股权比例也不合。

  其后,联华多名高管陆续出现在其董事会中。

  最初成立时,上海联兴的董事构成为,王宗南、虞素慷、虞素辉、李文康。

  2004年4月,上海联兴股东大会作出决议,选举良威、虞素慷、张增勇、张晓东、叶正欣为董事。

  良威,时任联华超市(8,0.25,3.23%)总经理。张增勇,时任联华超市党委书记。是次调整,良威代替王宗南出任上海联兴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此时,上海立鼎方面的股权仍占20%,为小股东。

  2005年7月18日,上海联兴增资扩股,增加一名自然人股东虞素慷,即上海兴宇的董事长以个人名义对上海联兴增资2800万元,上海联兴增资 至1000万,上海兴宇增资至1200万元。增资后上海立鼎仍然持有上海联兴20%股份,实际控制人虞素慷以个人和上海兴宇的名义合计持股80%,实际股 权比例与原先保持不变。

  实际投资方面,上海联兴又与上海兴宇联合成立的洛阳联华兴宇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洛阳联兴),其中上海联兴持有80%股份,而上海兴宇持股20%。

  洛阳窘境

  始料未及的是,此间公司的成立,后来发展成为联华超市与洛阳房地产开发商曹建洛之间合同纠纷的导火索。

  2005年1月,上海联兴与洛阳当地开发商曹建洛达成了一份合作合同,由曹建洛通过挂牌转让的方式,将自己手中26亩土地转至上海联兴。上海联兴拟用该地块兴建超市购物中心。洛阳联华兴宇置业有限公司(洛阳联兴)正是依此而成立的。

  至此,上海联兴以“联华”的名义正式进军洛阳商业房地产。

  曹建洛告诉记者,“双方合作之初,愉快顺利。但后来,上海联兴在取得土地之后,并没有按照双方约定进行开发。”

  双方之间的纠纷记者无从细查,但记者发现,上海联兴在发现洛阳项目搁浅后,放弃了开发计划,而是将上述土地转手出让。

  2006年8月2日,洛阳工商局资料显示,洛阳联兴已经成为世纪联华(联华超市的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上海联兴、上海兴宇悉数退出。联华超市高管房金萍出任法定代表人。

  在联华超市2006年中报中,记者未能够找到该笔收购记录。联华超市有一条收购事项与此项收购相似,但并不全部吻合。

  根据联华超市2006年中报显示:“2006年6月30日,本集团以现金670万元从第三方收购了洛阳兴宇置业有限公司100%的权益。”

  相似之处在于,中报的披露并无其他洛阳收购事项,公司名称也同样带有“洛阳兴宇”字样。

  不能吻合的地方在于,第一,公司名称不符。联华超市收购的公司名称为“洛阳兴宇置业有限公司”。而洛阳工商资料则显示,的确是世纪联华收购了洛阳联兴。

  根据联华超市半年报的披露,投资者并不能知晓联华超市收购了一个关联公司(商标关联)。

  第二点,收购金额也不相符。根据联华超市半年报披露,洛阳兴宇资产情况为:“预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为2112.2万元。”

  但曹建洛告诉记者,当时,土地出让金已经基本缴纳完毕,肯定不是670万元。对于曹建洛所言,记者无法在洛阳方面证实。

  “现在那里(项目所在地)长满了荒草,位置是在洛阳市中心,并不是不好,就是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开发。”曹建洛向记者抱怨。“我从来没想到,和联华这么大的企业合作会出问题。”

  令曹建洛认为上海联兴即是联华的理由是,记者获得的一份由联华超市出具给上海工商局的承诺书显示,上海联兴被允许使用“联华兴宇”作为字号。该承诺书同时有联华超市党委书记张增勇的书面同意批复,并加盖联华超市公章。时间为2003年1月18日。

  对此,上海一位律师告诉记者,上述行为属于商标使用授权。作为上市公司来说,属于重大事项,最起码应该通过董事会,上市公司也应该及时予以披露。

  但经记者查阅联华超市相关公开信息,未能发现董事会决议与信息披露。

  而种种疑问在于,如果上海立鼎是私人控制的公司,何以取得联华超市如此丰厚的利益;如果上海立鼎是联华超市高管在改制时,为实现MBO而采取的 方法,那么公众投资者不能知情的是,高管们如何实现了MBO,上海立鼎究竟由谁来出资,是否真实出资到位。三个自然人股东后面,真正的持有者又是谁。

  “上海立鼎如果是MBO公司的话,那要看有无相关主管部门的批文。”上述上海律师提醒记者说。

  “MBO是一件好事,可以激励企业高管创造更多的商业利润,但MBO并不是一定要偷偷摸摸的,也需要社会监督,鉴于高管持股的同时,又在上市公 司中具有决策权,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利益受到损害,高管MBO还应该受到有效的监管。”上海一位证券界法律研究人士谈及自己对MBO的看法。

  记者就上海立鼎的问题曾数次致电其登记的电话,但均无法取得联系。记者致电联华超市总部,也未能找到负责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22

茂业系再遇难题 深国商神秘新股东露面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504/07216176832.shtml


 证券时报记者 李坤

  上周四,一个名为百利亚太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横空出世,使得由茂业系引发的深国商(8.08,0.37,4.80%)未来控制权之争变得充满戏剧性,也充满了悬念。这个新出现的神秘公司到底与茂业系是敌是友?背景如何?目的何在?一时间市场上各方人士作出了种种猜测。

  从4月30日深国商的公告来看,百利亚太这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注册资本仅仅1万港元,明显缺乏收购深国商B(4.350,0.06,1.40%)股的实力。很显然,百利亚太幕后股东才是收购深国商B股股权的实力买家。

  联系到茂业系之前大规模从二级市场收购深国商股权,一些市场人士很自然地将百利亚太幕后的神秘股东与茂业系联系起来,认为百利亚太可能就是茂业系曲线接盘的壳公司。

  不过,据本报记者从深国商以及茂业系方面了解,百利亚太与茂业系并无瓜葛。该公司背后另有其人。

  日前,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百利亚太的大股东张晶就是现任湖北珩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湖北珩生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武汉,以房地产开发等业务为主的综合性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21日,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其法人代表和董事长为张晶。

  资料同时显示,珩生投资是湖北冰晶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一家控股子公司,湖北冰晶集团董事长张化冰才是珩生投资和百利亚太的实际控制 人。据悉,张化冰与张晶为父女关系,张化冰同时也是珩生投资的总经理。也就是说张化冰才是接手深国商原第一大股东马来西亚和昌父子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国商 13.7%B股股权、与茂业系争夺深国商最终控股权的幕后人物。

  网上公开信息显示,张化冰为秘鲁籍华人,1996年回国投资兴办了湖北冰晶实业投资集团,业务涉及房地产开发、实业投资、酒店经营等,注册资本 为4亿元,下设有湖北冰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子公司和湖北中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合资公司。目前该集团已经在湖北云梦县、孝感市、武汉市等地开 发多个房地产项目。

  据悉,张化冰原籍湖北云梦县,但是发家之地在上海市,之后前往秘鲁发展,1996年以外籍华人的身份回国并创立湖北冰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 逐渐将规模做大。正是有这样的渊源,张化冰除了在出生地湖北发展外,冰晶集团与上海地区的公司也交往甚密,包括上海中发电气集团和上海梅林(7.28,0.17,2.39%)(600073)。 其中,冰晶集团与上海梅林的合作项目包括双方共同投资成立的湖北梅林正广和实业有限公司和武汉冰晶房地产开发公司。据悉,前者投资规模为1.2亿元,主要 生产八宝饭等罐头食品;后者投资金额为2.46亿元。与上海中发电气集团则共同投资兴建了湖北中发电气工业园。

  上述知情人士分析,冰晶集团的实力明显不如拥有茂业国际(0848)、成商集团(16.26,0.27,1.69%)(600828)并同时举牌3家上市公司的茂业系,同时张化冰也缺乏零售百货业的运作经验和实力。张化冰介入深国商很可能也只是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或者是为了实现旗下房地产等业务借壳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46

汇源果汁转让价未明 疑“神秘买家”暗中接盘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失败之后,斥资豪赌该股上涨的欧美投资机构纷纷抛弃汇源果汁,美国私人股本基金华平和苏格兰皇家银行消失在汇源果汁的大股东名单中。

        值得注意的是,大笔股权转让很可能并不是通过二级市场进行的,或许有“神秘买家”场外秘密协议接盘。黑石集团、凯雷投资集团和德克萨斯太 平洋集团在内的多家全球私募基金,此前均表示有意收购汇源果汁的少数股权。统一、百事可乐等从事饮料行业的大头们也是市场猜测的对象,到底是谁暗中买走了 汇源?  

        当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01886,HK)宣告失败后,去年斥资豪赌该股上涨的投资者即狂抛汇源股份。而记者了解到,在汇源果汁上市之 前就已经入股的美国私人股本基金华平也于近日退出了对汇源果汁的投资,成为汇源并购案后的第一个全盘退出汇源果汁的大股东。

华平基金正式退出

        据报道,华平已经放弃行使期权,不将其所持有的汇源果汁的可转换债券换成汇源果汁的7%股权。

        据了解,早在2007年2月汇源果汁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之前,华平基金就与法国达能等机构对汇源果汁进行了基础投资。资料显示,在 2006年7月,华平基金、法国达能、荷兰银行及香港惠理基金共向汇源果汁投资2.225亿美元,买下汇源35%的股权。其中,华平的投资额为6500万 美元,约占汇源果汁7.25%的股权。如果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成功的话,那么,包括华平在内的基础投资者们无疑都将受益匪浅。

        报道称,据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华平退出对汇源投资是由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安排的,2007年华平将其所持可转换债券贷给该银行。而这些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期权已经在今年5月到期,随后苏格兰皇家银行便将所持债券在市场上出售。

        事实上,从香港联交所的权益披露资料来看,上述知情人士的描述完全符合香港联交所对于汇源果汁近期的股权变动披露。

        联交所权益披露显示,2009年5月19日,华平创投大量减持了约9898万股的汇源果汁股份,其对于汇源果汁的持股比例一下子由 7.24%降至0.24%;而在当天,苏格兰皇家银行出现在汇源果汁的大名单中,资料显示,该行已经接下了华平创投减持的所有股份。

        而在联交所5月22日披露的最新数据中,苏格兰皇家银行则将其所持有的全部汇源果汁股份全部抛售,而华平创投也消失在汇源果汁的大股东名单中。

        其实,从上周汇源果汁发布的一则人事变动中,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上述股权变动的一些端倪。6月3日汇源果汁宣布,孙强因其他工作而辞任该 公司非执行董事一职,同时将不再担任董事会财务管理及审核委员会与策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自2009年6月3日起生效。而这位孙强,正是华平创投香港办事 处的董事总经理,主要负责华平在亚洲地区的投资业务。

汇源果汁股权去向成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联交所的披露数据中,有关华平创投及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几次股权出让,均并未显示出该部分股份的转让价格。按照香港市场规 律,该部分股权很有可能不是通过二级市场转让,而是已经有人接盘。但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在香港联交所对于汇源果汁的股权披露中,并没有显示出买入华平及 苏格兰皇家银行所减持这部分股份的股东。

        事实上,自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并购事件因触及我国《反垄断法》而宣告失败后,有关汇源果汁股权出让的消息一直不绝于市场。汇源果汁的主席朱新礼在4月份出席该公司业绩发布会时也公开表示,汇源确实在与潜在收购方进行接触。

        上个月月底更有媒体报道指出,包括黑石集团、凯雷投资集团和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等在内的多家全球私募基金均表示有意收购汇源果汁的少数股 权,但却因为汇源要价较高,且这些私人资本运营公司缺乏果汁市场的操作经验,所以交易达成面临着诸多困难。另外,除了上述私募基金外,市场上对于汇源果汁 股权买家还有颇多的猜测,其中还包括统一、百事可乐等从事饮料行业的大头们。

汇源果汁对此不予置评

        现在,华平投资已经正式退出汇源果汁,那么是谁接受下他所减持的这部分汇源的股权呢?昨天本报记者联系汇源果汁总裁助理兼新闻发言人曲冰,曲冰在回复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汇源果汁对此不予置评。

        受到上述大股东撤出汇源果汁的消息影响,昨天汇源果汁股价表现疲软,全天呈下探趋势,全天跌幅高达8.308%,报收5.96港元,远远跑输大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8

神秘资金相助 金卫医疗拟“腾笼换鸟”?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09/20091009012125655.html


每经实习记者  吴静  发自北京

        近日,金卫医疗(00801,HK)宣布,其下属子公司 GMHospitalGroupLimited(下文简称GMHG)向HopeSkyInvestmentLimited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2800万美 元(约合2.17亿港元)的于2014年到期之年息5厘优先可赎回可换股票据。

        根据每股GMHG1778.1美元的换股价计算,倘若届时可换股悉数转换,此笔可换股票据将占到其已发行在外股份的13.61%。金卫医疗现所持GMHG权益将随之由60%减至51.8%,即被视作出售于GMHG之8.2%股权。

        金卫医疗内部人士透露,GMHG的股份由金卫医疗和公司管理团队以60%和40%分别持有,而HopeSkyInvestmentLimited则由幕后“战略投资人”全权掌握,鉴于合作在进展之中,不便透露真实身份。

        “持有10多亿美元专投中国私募基金,实力很雄厚。”金卫医疗披露交易中如此陈述。

募资将用于市场拓展

        “此次金卫医疗下属子公司GMHG发行2.17亿港元就是为了更好地投资中国医院管理业务。”作为金卫医疗投资关系部经理路海宽如此解释。

        路 海宽表示:“此次募资将用于‘两步走’,即拓展专科医院网络和开展托管公立医院管理业务。此次我们将和战略合作人在这两方面强强联手。”从公开信息不难发 现,其专科医院网络则主要集中在血液病、肿瘤和儿童医疗等专业领域,而收购建亮和道培,也为发展托管公立医院业务打下良好基础。

        而谈到转换可换股票据后发行GMHG新股份对金卫医疗权益摊薄影响,路海宽解释:“此次发行2.17亿港元可换股票据,对企业绝对有利。市场的强劲需求,促使我们寻找资本来开拓更大市场。合作方雄厚的实力,更让我们对这块市场的开拓充满信心。”

“腾笼换鸟”式资本运作?

        有熟悉金卫医疗的一位资深人士曾透露,金卫医疗对公司下属业务并不直接控制管理,“腾笼换鸟”式资本运作方式是其获得收益的重要来源。“金卫医疗就好像一个项目孵化器,养一个项目,最终目的是要分拆上市。”

        如依照上述判断,此次得到HopeSkyInvestmentLimited鼎力相助,未来医疗管理业务是否会被分拆上市?

        而对于这个猜测,路海宽则表示,此次筹资使用在医院管理业务方面上有详尽的投资计划,短期内会按照规划进展。对于“腾笼换鸟”之嫌,他表示鉴于之前信息沟通不充分,此判断有偏颇。而对于医院管理业务是否会分拆上市,他未作正面回复。

新闻背景

金卫医疗

        2008年,金卫医疗开始介入医院管理业务,斥资8.3亿港币收购建亮医院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建亮)60%的股权及北京道培医院、上海道培医院各70%的权益,进军国内医院管理和服务市场,获得全国性医院经营管理牌照及资质。

        2009年第三季度,金卫医疗完成对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业务部门的收购,成功进入中国高壁垒的医院管理行业,同时亦获得了被收购企业的优秀技术和管理团队,以及稳定的现金流。

        路海宽表示,“此次金卫医疗下属子公司GMHG发行2.17亿港元就是为了更好地投资中国医院管理业务。我们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都是植根于本土的,我们对政策走势有着准确的把握。同时对医院管理业务巨大市场,也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这里扎根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96

建材大佬争锋:谁能打开海螺水泥神秘钥匙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2-30/159786.html


12月27日,中材集团与甘肃省政府在兰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材集团正式获得甘肃、青海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商祁连山实际控制人——祁连山控股51%的股权。

而就在同一时间,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明来到四川绵阳,与当地政府签下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对该地相关产业进行战略性整合和重组。

看 似各显其手的背后,实际上是两大建材巨头的交锋。工信部最新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提出,在2011之前,建材企业跨地 区兼并重组要取得新进展,培育1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建材企业集团,初步形成8家以上年产能超千万吨的区域性水泥企业集团。

所谓的1+8,显然,最大的看点是谁将成为“1”。谁能独立潮头,成为国内水泥领域最大的霸主?

尽管各有动作,但本报记者了解到,海螺水泥将是揭开这个答案的神秘钥匙。目前,中材集团和中国建材都正跟海螺水泥接触。

得海螺者得天下

早在今年10月,安徽方面传出风声海螺集团大股东安徽省投资集团将转让其名下海螺水泥部分股权以来,业内就掀起巨大波澜。

作为亚洲第一大的水泥集团,海螺集团2008年的产量达到1.2亿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海螺者得天下,中国建材或中材集团如果任何一家能拿下海螺,都将成为国内水泥业的霸主。”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如此认为。

记者注意到,就在海螺股份转让消息传出前几日,中材集团董事长谭仲明在合肥面见了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而在消息传出之后两周,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也飞赴合肥,向王金山当面表达了“进一步深化与安徽合作”的意愿。

“我们对此事没有任何发言权,股权方面的问题要问国资委。”海螺集团人士在接受记者电话询问时如此回答。而中国建材及中材两大集团则大方表示,对海螺集团股份兴趣很大,但一切要看安徽国资委的具体安排。

海螺集团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其注册资本为8亿,其中安徽省国资委旗下的安徽省投资集团拥有51%股份,海螺集团员工持股的海创公司拥有49%股份。

一位接近安徽省投资集团的人士对记者说,“目前具体如何转让,转让多少股份出去,方案都还没定下来,还在谈,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中国建材还是中材,想进入海螺,都必须承诺大规模在安徽投资的计划,为安徽省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带来资金和项目。”

目 前,业内有消息称,安徽省国资委更为属意中材集团。据了解,早在上半年,安徽省就与中材集团签定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双方承诺将在皖属企业改制、重 组、并购等方面进行合作,力争5年左右使中材集团在皖投资不低于100亿元。而相对来说,中国建材与安徽省国资委方面的介入稍迟。

但另一方面,中国建材与安徽的关联度也并不少。今年以来,中国建材先后与安徽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池州 市、滁州市、安庆市等许多地市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投资200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6年,中国建材收购了海螺集团旗下徐州海螺,双方至今在 水泥生产研发等方面还进行着长期合作。有消息称,中国建材允诺,若完成对海螺集团的收购,将会把所有水泥板块的业务都合并到海螺集团管理,总部仍是在安 徽。

“不管最后谁是赢家,对海螺股权的争夺将掀起两大央企持续数年的水泥争霸中最大的高潮,也是最大的悬念。”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两大巨头争夺第一

“与一些大型水泥集团近几年大量新建产能不同,两大央企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主要依靠自身强大的背景,走收购兼并快速扩张的路线,这符合国家控制新建产能的方针。而另一方面,为了争夺头号交椅,未来两大企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刘作毅表示。

事实上,在三年前,中国建材与中材两大集团在水泥领域还排不上前十名,但依靠一系列兼并收购行动,两大央企在水泥业的地位迅速上升。

过 去中国建材旗下水泥业务主要是联合水泥公司,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等省。2007年,中国建材联合浙江尖峰、浙江虎山、浙江水 泥、江西万年青等企业以及湖南省国资委,拉开了一场涉及“五省一市”的水泥企业大并购,组建成立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总投资高达100亿,一举成为东南亚经 济区最大的水泥制造商。

今年3月,中国建材又联合东北辽源金刚水泥集团及弘毅投资成立北方水泥,注册资本为10亿。

“目前中国建材正在加大对山东,河南及周边地区一些中型企业的收购,最终目标是从南到北连成一片。”中信证券一位分析师说。

而中材集团也通过连番动作,先后收购了新疆的天山股份,宁夏的赛马实业以及甘肃的祁连山三家上市公司,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在内的西北一线市场已尽归囊中。与此同时,以北方为据点,中材集团也不断向南方扩张,在中国建材重兵驻扎的湖南、江苏等地拥有数家大型水泥厂。

“两家央企都是走收购兼并高速扩张的路线,但从风格上来讲,两家企业又有所不同,中材集团坚持不控股不做,虽然收购的企业数量较少,但控制力更强,而中国建材收购的企业数量更多,相对来说后继融合的难度也更大。”一位水泥业人士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38

神秘国企非中粮福记食品收购案再生悬疑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称“不可能”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309/20100309040659451.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发自深圳

        备受关注的香港上市公司福记食品(01175,HK)清盘案又有新的进展。此前高调宣布参与竞购的真功夫及谭鱼头等财团,均于日前宣告失败。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3月8日从福记食品的清盘人德勤处获悉,福记食品的最后买家是一家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

真功夫谭鱼头已告败阵

        自 福记食品宣布清盘后,多家财团明确表示有意竞购。其中最被看好的当属以香港资源(02882,HK)牵头的包括内地火锅连锁餐饮企业谭鱼头在内的财 团  (下称“谭鱼头财团”),以及香港上市公司华脉无线通信  (00499,HK)、香港金融界人士蔡朝晖及内地餐饮连锁真功夫董事长蔡达标等组成的 财团(下称“真功夫财团”)。

        上述两家企业参与竞购被外界认为目的是“借壳上市”,同时也被视为收购中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始料未及的是,福记食品收购案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3月8日,黄英豪表示,由他牵头的谭鱼头财团已经宣告收购失败,福记食品的临时清盘人已经退回了竞购文件。与此同时,真功夫也于3月8日下午向  《每日经济新闻》发来“竞购失败”的声明。

买家确定具国企背景

        据了解,福记食品的主要业务位于长三角地区,其主营业务为送餐、中餐馆以及方便食品,并连续5年实现利润高速上涨。2004年赴港上市。

        据悉,福记食品在2006年与美国纽约银行梅隆公司订立3年期价值10亿港元的可转债合约,又在2007年与CapitaTrustCompanyLimited订立价值15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而正是这笔债务令福记食品陷入危机。

        2009年10月7日福记食品停牌,并于10月20日宣布进入临时清盘程序。德勤企业重组服务合伙人黎嘉恩、杨磊明及主管何熹达获香港高院委任为福记食品的临时清盘人。

        3月8日晚间,德勤企业重组服务合伙人黎嘉恩向《每日经济新闻》发来了书面回复。黎嘉恩表示:“由于目前福记临时清盘人正与一家有国企背景的投资者进行排他性谈判,详细内容不方便透露。”黎还表示,“适当的时候我们会通过香港交易所公布细节。”

中粮否认购买福记食品

        之 前市场盛传中粮集团将竞购福记食品。就此,3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联系到了“收购绯闻”主角之一的香港上市公司中粮控股(00606,HK)。对于上述 传闻,该公司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向记者予以否认。“这个消息肯定不是从中粮控股这边出来的,中粮控股并不知悉相关的收购消息,同时我们也不便就此发表评 论。”

        另外,还有报道称,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昨日在参加“两会”期间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中粮集团并没有参与竞购福记食品。他称“不可能有收购我不知道的,不会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01

陳啟宗做咗大家樂神秘客戶 林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6972


林奇:持有大家樂(00341),變相是全港 最大連鎖食肆的老闆,各式各樣的茶餐廳是你的競爭對手,雖然林奇也是中環蘭芳園、彩虹邨鑽石冰室、旺角廣東道中國冰室、上環海安咖啡室、北角祥利冰室,以 及旺角文華冰廳的常客,惟對於準有一間響左近的大家樂,以至一粥麵、Oliver's超級三文治、意粉屋、稻香及泰昌餅店,以上各特色小店又有誰能與之匹 敵呢?

大快活(00052)?王祖藍?別說笑了。


林 奇曾撰寫有關大家樂、大快活、稻香等公司的舊文,可按以下文章瀏覽:

讀之再三的大家樂主席報告書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4994

小股東致陳裕光的信:大家樂應汲取星巴克教訓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4024

逆市奇葩──大家樂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3393

我的十年股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3090

大家樂,為您做足100分?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1176

大家樂(00341)表現超卓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947

大家樂中港經營溢利增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952

港交所或躍於淵宜海納百川!大家樂終日乾乾必得償素願!(中)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5


4年後的大家樂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4653

大家樂,肯定靠得住!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695

大家樂40週年生日快樂!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297

賀40周年 大家樂派息30仙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680

價值投資是主流音樂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397

市場絕望才可買平貨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1319

冷門好股悶出彩虹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120

大家樂擬派特別息或成跌市奇葩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1574

稻香逆市擴張搶年輕食客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990

尋找下一支飆股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1024

快餐業淡市好景大快活四招反攻大家樂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3905

大家樂(00341)加快擴展業務擬開30分店聘千人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136

大家樂可維持較高派息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5012

「慢富但必富」的不二法門!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134

餐飲業需要一個職業經理人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4023

優質股股價不看也罷!30歲男人仍然「黐家」!(上)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8


連鎖速食店──股市低潮中的避風港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3813

向股神薦股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4863

大雞唔食細米?叻仔!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124

大家樂中國攻略輕食攻都市人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5301

高息兼具增長性的抗高通脹股──大快活(00052)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966


大快活(00052)今天表現跑贏大市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967

大快活逆市擴版圖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840

大快活慶35周年派特別息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970

蔡東豪改食快餐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2339

陳志成愈做愈快活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1208


《東 方日報》
2010/03/04
文:卓妮


恒隆集團主席陳 啟宗(Ronnie)有時鍾意去大家樂開飯,幫襯之後仲會寫個電郵畀大家樂主席陳裕光(Michael)講吓飯後感,佢尤其鍾意大家樂旗下「一粥麵」嘅冰 鎮奶茶。陳裕光形容,Ronnie係佢哋餐廳尊貴嘅神秘客戶添!

電郵陳裕光品評食物

卓 妮早前喺個場合同Michael講起呢件事,佢笑笑口爆料畀卓妮知,話Ronnie「出巡」旗下餐廳後會寫電郵畀佢,講吓叉燒、奶茶水準點樣,好彩多數係 讚賞,所以佢都好開心。除咗Ronnie之外,Michael話仲有唔少商業機構CEO都係佢哋客戶。卓妮八卦想知邊個,佢笑謂等人哋自己講啦!

打大家樂呢份工要好醒定,因為嚟 食嘢嘅客人太多,唔知人哋係咩背景,好容易踩到地雷。好似Michael都鍾意微服出巡,佢一星期總有三、四次落舖頭食嘢,最常去大家樂同意粉屋,佢話買 飛攞食物時,員工通常唔識佢,但坐低後有時有員工認到佢,就會通知經理。

大家咪以為 Michael喺大家樂淨係為咗工作,其實佢係真心鍾意食自己舖頭啲出品,尤其喜歡大家樂嘅功夫雞、焗豬扒飯同奶茶。至於意粉屋,佢嘅心水之選係酥皮龍蝦 湯、肉醬意粉及焗芝士麵。大家樂集團喺全港有250間分店,按Michael巡舖嘅速度,食足成年都唔使重複添!

大家樂係全球最大中式連鎖餐廳,又持有稻香約一成股份,透過稻香早已滲 透中港兩地嘅中式食肆市場。為開拓年輕人市場,大家樂近年開咗好多新品牌中價食肆,Michael仲研究緊開日本餐廳添。睇佢雄心勃勃,難怪香港市務學會 都搵佢做榮譽主席,後生仔要多啲向佢偷師啦!


大家樂盆菜銷售雙位數增長


《明報》
2010/02/20


大家樂執行主席陳裕光表示,農曆新年期間,集團的整體銷售,較去年同期有單位數字增 長,其中盆菜業務的銷售增長最強勁,升幅達雙位數字。他又稱,現時食物材料的來貨價壓力不大,故集團現無加價考慮。陳裕光解釋,大家樂的採 購策略屬全球性,是以食材來貨壓力有限,但內地豬肉則有加價壓力。他又稱,香港人喜愛日本菜,集團正研究推出更多日本菜式,亦會考慮走年輕化及中型食肆路 線。


陳裕光:最愛餐廳是大家樂,每星期光顧最少三次

《經濟通》
2010/02/19


虎年大年初六,大家樂領導人陳裕光同傳 媒分享食經時話,最喜愛嘅餐廳係集團旗下嘅大家樂。而成日點嘅菜式就係焗豬扒飯及奶茶,每星期最少幫襯3至4次,去得最多嘅喺沙田分店喎!

講 到大家樂有咩改善空間時,陳主席話,希望品牌更加多元化啦。嚟緊會增加中價餐廳比重
,亦諗緊開設港人最愛嘅日式餐廳,但承認市場競爭都幾大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