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替上市公司介紹客戶購股滙豐金融前副總裁涉收賄

2009-02-18  AppleDaily


 

【本 報訊】滙豐銀行轄下的滙豐金融服務(亞洲)前高級副總裁文銳輝,涉嫌收受上市公司三丸東傑財務顧問吳景浩合共110萬元賄款,作為介紹滙豐金融一名客戶購 買合共1,000萬股三丸東傑股份,以及協助吳景浩在滙豐金融開立賬戶的報酬,被廉政公署落案起訴。據了解,廉署去年初接獲證監會轉介案件,至昨日公佈分 兩案起訴53歲的文銳輝及47歲的吳景浩。在首宗案件,案發時為滙豐金融服務(亞洲)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的文銳輝,涉嫌違反《防止賄賂條例》及《證券及期 貨條例》,被控兩項代理人接受利益罪名,以及一項作出虛假或誤導性陳述罪,今早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以待轉介區域法院。

疑作虛假及誤導陳述

文 銳輝涉嫌於2005年1月7日及1月12日,先後從吳景浩方面收受兩筆各55萬元的款項,以介紹滙豐金融一名客戶,購買共1,000萬股三丸東傑(控股) 有限公司的股份(相當於公眾持股量的1成),以及協助吳景浩在一般散戶不易開戶的滙豐金融,申請開立賬戶。文銳輝又涉嫌於2005年12月8日,在回答證 監會一名調查員提出書面問題時,就這兩筆款項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吳景浩則被控一項串謀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陳述罪,明早在東區裁判法院答辯。控罪指 被告涉嫌於2006年4月3日與另一人串謀,在回答證監會一名調查員的書面問題時,就上述兩筆款項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經營彩電機芯設計及組裝等業 務的三丸東傑2004年7月上市,至05年4月公佈截至04年底全年度業績,純利只有855萬元,大幅低於03年度的6,400萬元。翻查資料,文銳輝涉 嫌收賄的2005年1月上旬,三丸東傑的股價徘徊在1.21元至1.27元左右,其後股價反覆下跌。去年2月14日三丸東傑宣佈停牌,至今未復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1

传朱孟依介绍黄光裕给郑少东 是否收购三联的托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ggscyd/20090223/02305886848.shtml

传朱孟依介绍黄光裕给郑少东是否收购三联的托
图为合生创展主席朱孟依。(来源:京华时报网站)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李冰

  中国首富黄光裕案继续发酵,自黄光裕因经济犯罪接受调查后。其周边有关联的人似乎都开始脱不开关系,其妻杜鹃、其兄黄俊钦、黄光裕老乡中关村(5.04,0.20,4.13%)董事长许钟民,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也在其中,甚至有媒体直言迄今为止已牵涉到大陆八名司局级官员。

  而最近在圈内一贯回避众人目光的地产大佬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朱孟依,因为可能牵扯国美电器前主席黄光裕一案,现在被成为媒体焦点。

  记者致电其朱孟依控股的合生创展(00754-HK)公司,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2月22日记者致电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何阳青,他对记者表示:“对于此事他不想谈。”为由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同时记者也致电了,三联商社董事长王俊洲,他对记者表示:“目前在开会,不想谈太多。”

  其兄朱拉伊曾和黄光裕不明不白?

  2月20日,据香港媒体报道,在港上市公司合生创展主席朱孟依,传因涉黄光裕案近日被内地公安部门限制出境。受此消息打击,该公司股价出现暴 跌,当日最大跌幅一度达到50%。截至收盘之时,该公司股价下跌27.38%,当日在香港市场跌幅位列第一,成交6.86亿港元。

  下午1点02分,该公司紧急发布公告,进行澄清。

  该报道称,朱孟依在春节期间被内地公安部门限制出境,正在东莞配合有关部门调查。有关部门是在调查原公安部部长助理、经济犯罪侦察局局长郑少东时,掌握了朱孟依涉案线索的。此前,公安部已经证实,郑少东已被中央纪委双规。郑少东因黄光裕案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调查。

  该公告内容简单,只寥寥几字,“谨此声明该报道的内容并无事实根据”。

  业内人士表示,此公告尽管言辞非常简单,但看得出其遣词造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公告内容只指认报道不实,但未对朱孟依目前的状况,是否还在主持公司运营等情况做出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的署名部分依然显示为: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朱孟依主席。

  朱孟依是中国地产界中比较低调的人物,几乎很少看到他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其经商能力非同凡响。据说上世纪合生创展在广州一个城市的开发规模,相当于万科在全国五大城市开发的总规模。

  而在业内看来,朱孟依其兄朱拉依与黄光裕的联系似乎更直接。

  朱家兄弟当时是否是黄光裕收购三联的托?

  因为黄光裕“炒作”的三联商社部分股权曾有北京光华天成公司参与竞购,光华天成老板朱拉伊即为朱孟依的长兄,而且黄光裕、郑少东和朱氏兄弟还是同乡。

  而当时《证券日报》记者也采访到了朱拉伊控股广东新南方集团的总监张少平。

  他当时给记者的回答是:“目前,张继升与我们这边已经接触了,也已经签订了协议,但具体细节不方便透露。”

  据悉,此次合作的对象将包含朱拉伊控制的光华天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朱氏家族不同领域的多家企业。由于三联集团和朱氏的企业在业务范围和经营理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包括地产、物流、旅游开发等等都可能成为合作的项目。

  而就在一切看似尘埃落定之时,却又陡生变数。本应在拍卖后5个工作日缴纳拍卖款的朱拉伊并没有付款,放弃了这次竞拍。

  虽然其兄曾给黄光裕搅局,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也可以这样解释,朱拉伊当时到手的三联商社(7.72,0.14,1.85%)二股东地位没要,也许正是给了其弟弟朱孟依的“面子”,为黄光裕做个顺水人情。

  与郑少东黄光裕的潮汕情谊

  目前,有关朱孟依的现状依然受到议论。各渠道的信息也比较混乱,有称朱孟依已经“跑路”,也有称朱孟依“近期还露过面”。

  合生创展其上海公司内部人员对媒体声称,朱孟依数日前还在北京主持工作,并有消息称其近日可能赴上海视察工作。但也有人士认为继续工作与受到调查、限制出境并不矛盾。

  此时,媒体则更关注朱孟依与黄光裕的关系。

  如果根据此前的传言,相关机构是在调查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案件时掌握了朱孟依涉案线索的。今年1月,中纪委以涉嫌在金融大案中受贿对郑少东实施“双规”审查,而据称郑少东落网是因为其与协助黄光裕“洗钱”的港澳赌业重量级人物连超被捕有关。

  对朱孟依,也有人士指出,此人和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关系紧密,郑少东去香港时行程多由他安排。

  更有消息称,黄光裕就是朱孟依介绍给郑少东认识的。但没有相关渠道给予证实。

  相关资料:

  朱孟依出生于1959年8月,广东丰顺人;1992年成立合生创展,并于1998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根据中国蓝筹地产评选,合生创展连续多年综合排名第三,仅次于中海和万科。

  朱氏家族在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2005年排行榜上以14.3亿美元排名第二。朱氏家族三兄弟中,朱孟依最为知名,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他由一 家小建筑队开始起步,1992年在香港地区与合伙人共同创办“合生创展集团”,现已成为中国地产界的旗舰企业,并拥有珠江地产等房产子公司。(来源:证券 日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61

港交所将加强审批介绍上市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224/20091224053603486.html


      11月,亚洲果业(00073,HK)以介绍形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却因信息披露问题而引发错价风波。

        12月21日,港交所上市科主管狄勤思在出席立法会有关亚洲果业上市事宜的讨论会时表示将暂停介绍形式上市。不过,随后港交所发言人便对此予以澄清,称港交所并不会对介绍上市绝对叫停,仍将继续接受有关介绍形式上市的申请,但对相关审批将更为严格。

        港交所发言人指出,今后如有公司申请以介绍形式上市,公司及其保荐人必须引入一系列措施,令交易所信服有关公司股份上市后市场上会有足够的股票供应,并有充足的潜在股份卖方。

        港交所还表示,保荐人同时也有责任保持信息透明度,确保相关股份在交易所上市第一天及往后均会在公平及信息流通的市场情况下进行交易。同时,在可行情况下,应促进该股份在香港与其同时上市交易的海外市场之间能出现更有效率的套利活动。

        据了解,港交所之所以加强对介绍上市的审批,是由于近期介绍上市的两只股票——亚洲果业以及心连心化肥(01866,HK)在挂牌上市后股价均出现了异常波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58

投機心法 / 好書介紹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當一個人在接觸一堆有關投資的書籍,聽取一大堆投資理論,甚至在市場內測試一段時間後,很自然便會進行一個消化的過程,再跟據各自的情況而發展適合自己的方法.

值得注意,即使是很多人認識的"Fundamental Analysis(FA)"和"Technical Analysis (TA)",是有各自的優點和限制.而問題的精結所在處是那一套方法適合自己,而非那一個方法是好還是壞.更重要的是 ---> 自己對一個方的學藝有幾精??

再提升一個層次的話,便是集百家之法後漸漸悟出自己獨特的一套投資(投機)心法和操作手法, 並且看破人為的界限(Boundary),這亦是宗師級人物的必經階段.

目前來說, 筆者時常運用到以下的方法:
- Top-down的宏觀大局分析
- 反向人群心理的操作(只低限度是Avoid the Crazy Crowd), 這方法通常不會錯得太離譜
- George Soros所常用的Reflexivity
- 所謂的個股Fundamental Analysis
- 間中看下Chart, 但僅是作參巧
- 一些交易操作方法, 包括"Position Control","Cut Loss / Stop Gain","Exit Strategy"

有一點可以幾肯定, 市 場內的資產價格通常是高於或低於所謂的"Fair Value",而這個所謂的"Fair Value" 仍是動態的(Absolute Fair Value是不太可能的). 再看深一層,一切事情都是變幻無常, 而且往往是由人的心理(Psychology)變化所推動.


以下是一些筆者時常會翻看的好書,可能你們亦用得著:
- Trading Rules: Strategies for Success (William F. Eng)
- The Alchemy of Finance (George Soros)
-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系列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 Investing the Templeton Way (Lauren Templeton)
- The Education of a Speculator (Victor Niederhoffer)

當然,"Warren Buffett"的"Letters to Shareholders"亦是值得各位去閱讀和思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93

发几篇银基的行业介绍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mt5f.html

1 一篇行业文档http://wenku.baidu.com/view/d40a8093daef5ef7ba0d3cfc.html ,里头提到银基超过了传统大经销商。可信度不明。

 

2 http://www.newfood.com.cn/news/4174.htm

主要是银基自己的评价

 

3 http://www.wine-imp.com/article/219.html

银基的葡萄酒业务发展。有没有业内朋友知道银基在进口葡萄酒领域排老几?

 

行业发展】两个白酒大佬的“红酒帝国梦”2010-08-25 15:54:12 来源:进口葡萄酒资讯网|进口葡萄酒|葡萄酒文化|葡萄酒|5989葡萄酒资讯网 浏览:26次

提起银基和维维,他们的影响力在酒水圈子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但二者不同的是,银基是五粮液的“经销商”,在白酒渠道和网络等下游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 势;维维曾经入主双沟,现在控股枝江,在白酒产业链上游和资本市场上实力雄厚。之所以将这两个白酒业“大佬”放在一起,因为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 们的“红酒帝国梦”!

从2009年开始,银基从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11个国家共21家供货商的多个酒庄引进红、白葡萄酒约二百多个品种,当中包括独家代理产品40个、自由品牌7个及160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优质酒品,由入门红酒到尊贵的陈年佳酿皆有,丰俭由人。

同样是2009年,随着维维名酒坊的扩张,进口酒业务已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维酒业成立伊始就大举进军白酒业的同时,让我们对于维维在进口酒产业上的发展多了一份期待。

两个白酒大佬不约而同的进军进口酒产业,除了资本对葡萄酒这个朝阳产业的青睐之外,带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

 

·产品构架方向:从来都是取决于资源优势

客观来说,产品力还不是目前进口酒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从长远来看,这一点必然会改观,产品力将会在进口酒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进口酒商的产品组合式直接关系到战略层面的东西。

银基的进口酒产品构架师费了很大心思的。从它的资源优势来看,要满足渠道和网络对于进口酒的需求,产品丰富性很关键。因此,银基从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 等新旧世界国家引入了不同品类、品牌、档次的产品,力争满足渠道需求。再此基础上,银基还在法国拉菲,推出旨在面向高端的银基拉菲等,发展自有品牌,保证 在未来进口酒市场竞争总的主动性。

与银基相比,维维在自己的产品构架上走了另一条路。从目前来看,维维代理的进口酒主要来自法国和澳大利亚,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圣·安尼斯酒庄的莫伊拉系列 是维维力推的品牌。维维集团总经理认为,澳大利亚虽然属于新世界国家,但自然条件优越,产品极大丰富,更关键的是澳大利亚具有新锐意识,拥有出类拔萃、创 新的酿酒技术,多远文化背景,这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葡萄酒市场能够很好的对接,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澳洲酒在中国市场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

两个大佬在产品构架上的选择不同,这与他们自身资源优势和运作习惯有关系。银基本身就属于运营商,非常重视下线分销商在产品销售网络和渠道方面的需求;而维维借助资本运作直接入主生产企业,对于产品品牌树立和打造非常敏感,这也是他们在白酒产品选择上不同的根本原因。

但两个白酒大佬的选择昭示了未来进口酒发展的两条道路:一个是以打造运营商品牌,做进口酒的集成商;另一个是发展独立品牌,构建独立的优秀进口酒品牌集群。这两条道路代表着未来进口酒发展的方向。

 

·自建渠道:“现场所品牌,在产品品牌”

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进口酒在中国市场上最缺乏的不是品牌,也不是消费者,而是渠道,也就是让消费者接触品牌的桥梁和纽带,这个观点有一定道路。 《2009年中国进口葡萄酒产业总结大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进口酒的主要零售(销售)模式大致分为四种,按照销量排序就是:酒店(餐厅)、超市(卖 场)、终端店铺和团购。这四种模式的销量占到全部零售销量的95%以上。

面对这样的进口酒渠道状况,银基和维维选择了相同的道路,自建渠道和终端!

维维酒业早在2008年久已经开始构建他们的“名酒坊”。到今天,继维维名酒坊首批50家连锁店在徐州开业后,又在常州、西安、南京、连云港等周边地区扩 展至300家连锁店,总投资近3亿元。在银基的规划版图中,他们将与全国各地最有竞争力的经销商合作,建立全国性经销商网络,并与经销商一起在2010年 共建100多家“WINE MALL”葡萄酒旗舰店,一年之后将会增至300~500家,而现在已有2100家银基“店中店”正在运营中。

关于自建渠道和终端,维维集团总经理认为,当前阶段,维维的主要工作室实现销售网络的初步构建,名酒坊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应该说,进口酒并非维维名酒坊 的全部内容,但是其业务构成的一个重要板块。依托名酒坊的连锁优势,维维要向上游延伸,在澳洲、法国收购酒庄,同时在北京、上海成立专门的销售公司,梳理 进口酒的产业链条,寻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银基贸易(深圳)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说,银基在进口酒运作上坚持“先场所品牌,再产品品牌”的发展思路。所谓“场所品牌”主要是指自建渠道和终端的品牌。 目前银基的专卖店分为两块。一块是银基的五粮液专卖店(已经收到了很多经销商的追捧),一块是专门为进口酒打造的专业销售平台。银基就是要利用现有的渠道 和网络优势,从而将进口酒推进销售场所,通过销售场所品牌来影响、提升产品品牌,反向树立自己在进口酒产业的影响力。

两个白酒大佬通过自建渠道和终端的形式进军葡萄酒产业,反映出了进口酒专卖连锁这种销售体系正在为更多的经销商所认知。但很明显,无论是银基的“WINE MALL”还是维维的“名酒坊”,其只能更加多样化一些,除了进口酒业务,在白酒、葡萄酒、黄酒等各个品类都有涉足。对于通过这种形式,进口酒借助大商的资本和资源优势摊薄了市场风险,也使得自建终端这种进口酒运作模式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考量进口酒商的标准:文化推广和运营

进口酒的市场除了产品和渠道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推广和运营,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才是考量一个经销商是不是进口酒商的标准。与之前外行业 资本进入葡萄酒产业不同,银基和维维运作进口酒是将其作为一个事业来做的,从一开始两个大佬不约而同的文化推广工作可见一斑。

据介绍,银基将会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的旗舰店,让消费者充分体验葡萄酒文化,还会根据不同市场的发展程度,在各地城市举办葡萄酒文化节,帮助当地经销商 提高进口酒的市场地位。关于银基葡萄酒文化节,侯林辉谁,“这个文化节类似这次在深圳举行的国际尊尚葡萄酒巡礼,会上可能会有来自几个国家酒庄的庄主(甚 至盖过官员)、当地的官员、媒体、演艺人员到会。甚至可以由当地官员都来捧经销商的场。这需要大量的成本,银基愿意这么做,因为银基有这个实力来不遗余力 地打造品牌。建设110家终端,只是行业内从表面上能看到的银基若干行动之一。”

无独有偶,维维在介入之后,也将进口酒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运作,在法国通过合资控股葡萄酒庄园,保证质量,减少中间环节;通过维维名酒坊的开设,建立 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并且维维将会以长江以南、北方省会城市为重点发展方向,依托名酒坊的职能,建立自己的红酒俱乐部,通过这种连锁店+红酒俱乐部的形 式,推广葡萄酒文化;同时,维维正在和国内相关大学商谈,希望通过联合成立葡萄酒研发中心的方式,开发适合国人需求的葡萄酒。

不难看出,银基和维维介入进口酒领域并非偶然,他们在进口酒产业上有着宏伟的梦想。如何发挥资本优势?如何借助在白酒产业成功的经验?如何去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红酒帝国梦”?这将会是下一步两个白酒大佬运作的核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16

好書介紹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5338

巴黎:

今天意猶未盡,寫多一篇文,不過是介紹好書的文。

巴黎還未看此書,但和看戲頭、看股票初步資料、看其它Blog主 文一樣,巴黎習慣先了解一些基本事實,如果戲頭也不認真、一支股票沒有基本的財務能力、Blog主說一些違背基本面、例如不勞可獲的話,我一般都不會繼續 下去。當然我"或"可能會損失一場好戲、一支之後大升的股票、一些創見,但是我認為如繼續,我損失的時間、金錢、心智的一般機會還是會較大點!

看完這本2000年出版的書序,我就被吸引了。

我 常常聽到有些Blog主說,基本分析法和投機法是可以互相配合、共用,而沒有矛盾。巴菲特說,價值投資是一個既念,這不關乎IQ有多高,學歷有多好,明白 者數分鐘就曉,不明白者永遠也不能。是的,要明白基本分析是和投機對立的道理,我並不知道實際有幾難,因為我一開始就明白。

但是我還是確信,即使你現在未明白,就好像你年少時不明白做人為何要勤力的道理一樣,你仍然能透過不要懷疑而去確信這些老生常談的道理去豐富自已的投資財富!

價值投資法

  一百五十年前,米爾(John Stuart Mill)在其《政經學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中假設:資產價值的漲跌是基於人類異想天開的天性。當價格上漲時,大眾視之為獲利的機會,進一步推高價值,並應驗自我實現的預言。價格下 跌則可激發相反但類似的反應。米爾寫道:「人類的性格本身就容易導引出其所期望的效果。」

  股票漲跌通常沒什麼道理,不過是由恐懼、激情 與貪婪所推動。儘管有缺陷,卻也是我們自己能了解的人類情感。華爾街這種喜怒無常的拉鋸戰提供了巨大的獲利機會,尤其是一家公司的價值被錯估時。幾年前, 人們根本不敢以本益比11倍的價格買進默克製藥(Merck & Co.)或是嬌生(Johnson & Johnson)的股票。投資人於英特爾(Intel)的本益比達12倍時避開該股,在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股價24美元殺出,而且根本沒人敢擁有像富國銀行(Wells Fargo)這種高達75美元的銀行股。

然而到了1998年,如果投資人在上述股票的股價高達4倍、本益比躍升30倍時仍未搶進,那簡直是「暴殄天物」。 一旦你了解華爾街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的化身,就已經邁出了長期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則是掌握它。

  本書的主要任務是告訴你如何掌握華爾街。 只要運用「價值投資法」(Value Investing),你即可坐擁華爾街。價值投資法於1930年代中期被提出,常為世界上許多最偉大的市場專業人士所採用。包括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史勞斯(Walter Schloss),加百列(Mario Gabelli),普萊斯(Michael Price),內夫(John Neff),坦伯頓(John Templeton)及索羅斯(George Soros)等等,他們以廉價買下公司的方法已經證實是史上最成功的選股工具。

  有了價值投資法,等於擁有神奇的煉金術,可運用它點石成金,你可以買進全世界最受歡迎公司的股票,並坐享其成。同時,由於你不願支付不合理的高價,你的利潤必定會相對提高,所面臨的風險也會相對降低。

   然而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人認真地把價值投資當成重要的紀律,反而相信金融業所宣稱的投資是一種難以捉摸、複雜的事情,你不應該親自參與、更不應該深入了 解,這種論調使得投資人成為自己情緒的犧牲品。雜誌標題引誘你購買「當前十大好股」,而券商則精心設計,讓你換股票比換舞伴還快。投資業界從未領會到單純 性的可貴:只要以低於1美元的價格買進價值1美元的資產,然後耐心抱牢持股即可,簡言之,投資並非是快板的華爾滋。不幸的是,緩慢而穩定的成功並不吸引 人。

  現在是採取價值投資最好的時機。今天有近半數的美國家庭參與股票投資,然而其中絕大多數在規劃其股票投資組合時所展現的耐性,甚至 還不及做飯、渡假與買衣服。長達十五年的多頭市場使得投資人相信,沒有必要花時間小心翼翼地做研究,而且再高的股價都有人追高。如同在1987年、 1970年代早期,以及喧嚷的1920年代,以預期未來獲利會增加而買進股票的成長投資法(growth investing),已經取代了謹慎的投資法。就像所有的壞習慣一樣,對於所有的投資人而言,類似的不幸後果將會一再的重演。

  過去二十年的研究發現一再顯示,股票會隨著時間緩慢上漲。這個發現是簡單而明白。下述七項訓誡所傳達的理念也是同樣清晰:

 1. 殺進殺出導致利潤不佳。將手中持股拼命殺進殺出以追求快速獲利是無法戰勝市場的。你的投資組合更動越頻繁,落後市場的幅度也越大。

 2. 唯一能戰勝市場的鐵則是同時考慮價格與價值。算出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並在該價位之下買進,如此你的利潤幾乎可以超越其他的投資人。

 3. 一般公認的分散風險法則應該不予考慮。隨便挑個十來支股票以「保護自己」獲利必定不佳。同樣地,單位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與嘗試錯誤法(trial-and-error approach)只會帶給你二流的獲利。

 4. 依技術指標買賣不但毫無幫助,反而容易導致利潤受損。從未有人發明出一套能在市場中衝鋒陷陣且持續有效的方法。在購買前先行評估一家公司才是無可取代的方法。相反地,若是忽略公司的價值與優點,則容易使投資淪為賭博。

 5. 不計代價避免受到「資訊」魔力的擺佈。要在這場業界的遊戲中勝出,就不應理會所有的循環性預測,如經濟、利率、盈餘與股票等。

 6. 只需公司公佈給投資大眾的財務報表,即可成功獲利。許多價值投資人仰賴年報、計畫書與代理委託書(proxy statements)。

 7.  評估一家公司所需要的大部分資訊皆可在網路上免費取得。現在個別投資人隨手皆可獲得與傳奇基金經理人相同的資訊。

   市場向來高低起伏。投資人應該謹記,要獲利100美元,平均要忍受40美元的虧損。除非你注意到價值,否則這種進兩步退一步的過程可能會很痛苦,然而實 際上大部分的投資人不曾注意價值。儘管有研究結果的訓誡與明顯的趨勢,多數人均未能為週期性的損失作好準備。股價大多呈現長期穩定成長的趨勢,而經濟與生 產力的持續成長,會帶動美國公司的實質價值穩定成長,並進而推升股價。有太多美國人固執地把投資視為當今世上的點金石,他們深信今日所購買的股票,在退休 時會神奇地把他們變成百萬富翁。在這些美國人身邊圍繞著成長型投資人,大力鼓吹現賺100美元的方法。他們對風險實在太大意了,這簡直是以盲引盲。相反 地,價值投資人所尋求的方法是,如何賺進100美元同時規避40美元的虧損。

  本書綜合所有價值投資法的主要法則,並闡釋如巴菲特等許多 傳奇投資人用以建立其王國的方法。首先我會概述價值投資法的主要議題,然後再舉例證明,無數的基金經理人依循此法獲得成功;稍後我會透過數章篇幅教你如何 以投資價值來評估一家公司;最後我將說明如何建構價值型股票(value stocks)的投資組合。在附錄中,我會列出個人特別喜歡的網站,你可以上網免費取得有關公司與股票市場的資訊。

  我確信本書將有助於 你掌握自己的未來,透過謹慎與睿智的投資以提高獲利表現。這裡所提出的投資法則是超越時間的,可以協助你走過多頭與空頭市場。不論你買進網路股、奇異電器 (General Electric)、新力(Sony)、Duke Power或者是伯利恆鋼鐵(Bethlehem Steel),都一樣適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4

鱷兄:高誠資本(8088,前亞科網、亞科資本)系列(1):故事介紹

(謝鱷兄提供補充資料。)

(1) 上市公司賣殼前發展

該公司前名為亞科網,由一班投資銀行家於1999年1月成立,並於4月獲勵晶太平洋(575)投資,成為該公司大股東,其後在2000年4月發行3億股上市

根據招股書,初定招股價為1.68元,上市時市值達40.31億元,但當年盈利及資產分別僅10.1萬美元及669.7萬美元,PE及PB分別為5,101倍及77.17倍,可見定價之高。

上市前,適逢當時科網熱潮爆破,招股反應不佳,招股價降至1.05元。上市當日,股價一度暴跌至72.38%,至29仙,收市仍然下跌57.14%,至45仙。

之後因科網業務變成泡影,公司亦無重大項目投資,股價亦逐步下滑,漸漸變成仙股,並改名亞科資本。

2005年,因一輪油田借殼活動成功後(詳細請看第4部分),公司股票價格大升,故公司高管陸續出售股權。在2006年3月,公司發行7,500萬美元可換股債券,可換取亞科資本新股及旗下Crosby 股份,該批債券為5年期,於2011年3月到期。

2006年,旗下Crosby因為活力門造假醜聞,故欲收購該公司股份,但最終不了了之,同年,公司欲轉主板,但最終失敗

2008年4月,公司宣佈10合1。6月,更名為現時名稱。因經營開支過大及資源開業遲遲未產生真正收益,故公司大幅虧損,加上可換股債券到期,無力償付,故於2010年6月,變相賣盤予石庫門

(2) Spike 借殼交易

2001年1月, 該公司向電訊盈科(8,前香港電訊)附屬Cyber Convergence Limited購入 Spike Cyberworks Limited 30%股權,並藉認購股權,把股權增至51%,並向Spike Cyberworks Limited投入股東貸款,並改名為Spike Limited。

2001年間,其股權增加之餘,亦引入旗下軟庫亞科網投資管理及Nirvana Capital Limited作為股東,Spike Networks Limited股權漸次減少。

2001年8月,該公司憑持有Spike Limited的大部分股權,逆向取得澳洲上市公司Spike Networks Limited之控股權益。

2002月5月,該公司透過以股換債,增持Spike Network Limited股權。

2002年6月,GreenTree先生正式認購Spike Network Limited新股,成為該公司主要股東。而Spike Limited因亞科網及Spike Network Limited 不欲投資,或會清盤。

2002年7月,Spike Limited 清盤,故借殼交易失敗。

(3) Crosby Capital 發展

2001年11月, 公司收購Crosby Capital,該年年報也無無披露收購金額,相信因收購金額不大,故為一不須披露交易。據稱,該公司於1984年成立,為一間以新加坡為基地之公司,在企業融資及資產管理方面擁有既定的區內特權及聲譽。

2002年2月,因購入Crosby Capital,經營範圍變更,故易名為亞科資本。

2004月3月,以Crosby Capital 資產注入英國AIM空殼公司Skiddal Capital Inc.,,反收購取得控股權後,並引入少量資金。

2004年7月,Skiddal Capital Inc.,完後後該公司改名為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

2004年8月,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重組,把中國的投資顧問業務轉予金匯投資(378,現事安集團,前城市資源、Axion Forrest、中國工業國際、中國國際森林資源、金匯投資)及軟庫發展(648,現中國仁濟醫療,前敏速投資、祥華發展、軟庫發展)當時分別持有49%及49%的SIIS X Capital)。

2004年9月,向原持有人購入Crosby 品牌。同月,向其他僱員出售Crosby Wealth Management (Asia) Limited,之股權。

2007年9月,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確認已與Forsyth Partners Group訂立諒解備忘錄,以向Forsyth收購部分基金業務

2007年12月,旗下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購買Paul Giles於附屬Crosby Wealth Management (Asia) Limited,之股權,作價84.2萬美元。

2008年3月,為更有效反映本公司現時之業務活動,公司改名為高誠資本。

2008年5月,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改名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

2008年9月,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出售國際基金研究及評級業務。同月,結束Forsyth Sub-Funds業務。

2008年10月,公司宣佈管理資金大減。

2009年8月,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其退出為Apollo Multi Asset Management LLP 之合夥人。

2010年6月,公司向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購回Crosby Capital幾乎全部業務,並把企業融資及財務顧問服務業務售予前主席Ilyas Tariq Khan及管理層Robert John Richard Owen分別持有88.86%及11.14%之公司ECK Partners。而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把變成一空殼。

2010年12月,公司ECK Partners出售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作價僅929,644美元。

此事仍有餘音,請繼續留意。

(4) 亞科資本及 旗下Crosby Capital 資源交易

2004年6月,Crosby Capital旗下Sunov Petroleum宣佈取得Novus在美國、中東及巴基斯坦的石油參與權益,並稱有獨立第三方投資。

2004年8月,簽訂諒解備忘錄,Crosby Capital 持有75%的Sunov Petroleum向新加坡上市公司Interra Resources出售中東及巴基斯坦的石油參與權益。

2004年9月,諒解備忘錄終止。期間股權降至61%。

2004年10月,出售美國石油權益予AIM空殼Lodore Resources。

2005年1月,Lodore Resources。借殼交易完成。

2005年3月,Crosby Capital購入JASDAQ 公司 相等於IB Daiwa 的34%股權的換股權證,該公司控制房地產、食品及紡織品投資。

2005年5月,Crosby Capital購入澳洲上市公司Tethyan Copper Company之控股權,該公司於巴基斯坦控制一項從事斑岩銅礦及黃金綜合大型項目。雖經兩次提價,最終一智利公司因出價較高,Crosby退出收購,最終使智利公司成功收購此公司,詳細請看下面留言。

2005年6月, IB Daiwa 全面收購Lodore Resources,代價以前者1.599股換取Lodore Resources10股支付。

2005年7月,Sunov Petroleum出售中東石油及燃氣資產予合營夥伴,引入8,500萬美元資金,後來與中東石油權益合併,組成Indago petroleum在英國AIM上市。

2005年9月,IB Daiwa配售新股,變相減持該公司股權。

2005年11月,IB Daiwa收購Lodore Resources已成為無條件。

2005年12月,亞科資本借款予IB Daiwa,以用作收購Darcy Energy,該公司擁有美國及墨西哥油田及天然氣資產

2006年1月,IB Daiwa稱成功開發Kami井。

2006年3月,亞科資本以(1)稱的發行可換股債的資金,向IB Daiwa收購美國三個油氣田35%權益。

2006年5月,亞科資本宣佈美國油氣田其中一個發現含氣沙岩在商業上可作生產。

同月,宣佈向亞科資金管理層及一堆獨立第三方購入Orchard Petroleum Limited少數股益。

2006年6月,IB Daiwa 宣佈因開發延誤,燃氣產量及燃氣價格均經調低,故需要調降財務預測。

2007年3月,Crosby Capital宣佈全購Orchard Petroleum Limited。

同月Indago petroleum出售部分油田權益,派發特別股息,Sunov Petroleum其後出售股權,套現離場

2007年5月,IB Daiwa 宣佈因大部分油田不具商業性質,故再次降低財務預測。

2007年8月,IB Daiwa把Darcy Energy資產改名為Leed Petroleum PLC ,於AIM 上市集資。

2007年11月,據稱因保險關係,剩餘1個美國油田已暫停鑽挖。

2008年3月,亞科資本再次借款予IB Daiwa。

2008年6月,因亞科資本及IB Daiwa缺乏資金,ADM Galleus Fund Limited提供貸款予IB Daiwa,以取代亞科資本的大部分貸款,亦取回開發資金,由此開始退出IB Daiwa的經營。

2010年6月,向Crosby Capital 購回部分礦業資產,但於10月亦出售予前主席Ilyas Tariq Khan及管理層Robert John Richard Owen分別持有88.86%及11.14%之公司ECK Partners,正式退出礦及石油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6

轉載:關於隱含波動率的介紹 Romney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g3rj.html

Romney:不同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的含義是不一樣的。VIX代表的是指數期權的隱含波動率,人們只有在對於後市不確定時,才會以高溢價買入指數期權。因此VIX可以作為市場恐慌情緒的度量。

而轉債當中的隱含波動率,其含義則不一樣了,它代表的是對於未來調低轉股價的預期以及對於未來正股上漲的預期。總之,它也是一個很好的對於未來預期的度量指標。另一方面,什麼時候我們才會買入轉債,而不是買入正股呢?一個可能是:當我們對於未來不確定的時候,也就是說,除了看漲的預期之外,隱含波動率還與正股本身的波動密切相關。當正股高度波動時,人們會通過買入轉債來避險。這就會抬高期權的溢價,進而抬高隱含波動率。

 

什麼是隱含波動率?

  首先應該明確,隱含波動率這個概念是從期權價格中引申出來的。在著名的Black-Scholes模型中,有五個因素影響期權價格:標的資產價格、到期時間、價格波動率、無風險利率和執行價格,其中價格波動率是唯一一個不可觀測的量。理論上講應當輸入標的物的未來波動率,然而未來波動率是不可能提前精確預知的,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統計方法來計算期權標的物的歷史波動率或是利用未來的預測波動率來近似代替標的物的未來波動率,這樣通過期權定價模型便可計算出期權的理論價格,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是理論價格!然而,現實的期權價格是交易者相互競價而得,與模型得出的期權理論價格不同。僅從模型角度來看,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理論價格與現實價格的差異呢?在定價模型中,價格波動率是唯一一個不可觀測的量,所以造成理論價格與現實價格差異的關鍵因素就是隱含波動率。那麼,市場上究竟是採用什麼價格波動率呢?換言之,如果我們假定其他的輸入因素都沒有問題(到期時間、執行價格、標的物價格與無風險利率水平),定價模型改採用的價格波動率應該是多少,才能使期權的理論價格等於市場價格呢?答案就是隱含波動率,它表示期權價格所體現的對於未來波動率的預期。很顯然,要確定隱含波動率,需要的是一個實際的期權價格和一個理論上的期權價格模型,只要將期權的敲定價格、標的資產價格、到期日、無風險利率和實際期權價格,輸入理論期權價格模型就可計算出隱含波動率。

  由於隱含波動率是由期權市場價格決定的波動率,是市場價格的真實映射,而有效市場價格是供求關係平衡下的產物,是買賣雙方博弈後的結果,因此,隱含波動率反映的是市場對標的物波動率的看法,從而在期權交易中有著極為有益的作用。

  三、隱含波動率的應用

  1.隱含波動率在行情預測中的應用

  對於股票類標的資產來說,隱含波動率與標的物價格走勢是相反的。如果股票已經下跌了一段時間,持有股票的人變得慌亂起來,開始為看跌期權付出高的荒唐的價格,這就使得這些期權隱含波動率膨脹起來;但價格上漲時則有所不同,隱含波動率傾向於下跌,這可以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解釋:比起價格高的標的物,價格低的標的物更容易有百分比更大的運動。因此,我們可以預期在價格下跌時看到波動率上升,同樣,在價格上漲時看到波動率下降。

  對於非股票類資產(如商品期貨)則有所不同,隱含波動率變得不那麼明確,但有一點需要瞭解,即隱含波動率作為對市場情緒的刻畫,它的異常值往往是市場反彈(回調)或反轉的重要信號,應當提高警惕。

  鑑於隱含波動率的作用很大,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基於其發佈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波動率指數,它就是VIX指數。VIX指數又稱恐慌指數(S;P500指數未來30天的隱含波動率),於1993年推出,是標普500指數期權隱含波動率加權平均後所得的指數,這裡的標普500指數期權是指在CBOE上市的指數期權(有別於CME的標普500指數期貨和指數期貨期權)。

  該指數的交易歷史分為兩段:第一階段,1987年美國股市發生大崩盤後,為了穩定股市且保護投資者,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於1990年引進了熔斷機制,當股價發生異常變動時,交易所暫時停止該股票的交易。該制度引進不久,對於如何衡量市場波動性,市場產生了許多新的認識,漸漸產生了動態顯示市場波動性的需求。因此,在NYSE採用熔斷機制來解決市場過度波動問題不久,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從1993年開始編制市場波動率指數,以衡量市場的波動率,最初是選取S;P100指數選擇權的近月份與次月份最接近平價的看漲期權及看跌期權共八個序列,分別計算其隱含波動率之後再加權平均從而得出指數。第二階段,該指數在2003年選取標的從S ;P100改為S;P500,並將最接近平價的看漲期權及看跌期權的序列改為所有序列,以通過更廣泛的標的物基礎,給市場參與者提供一個更能反映大盤整體走勢的指標。它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市場中投資者安於現狀的心理處於什麼水平,VIX讀數越低,說明恐慌情緒水平越低,因此它通常是股指市場運行方向的一個反向指標。

  標普500指數與VIX指數

  如何有效地解讀VIX指數呢?從VIX指數與S ;P500指數走勢圖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VIX指數出現急速向上攀升時,標普指數也正處於跌勢時,通常意味著指數距離底部位置不遠;反之,當VIX指數已來到低檔位置並開始做往上翻揚的動作,且同時大盤指數位置也處在多頭軌道,就表示未來大盤指數反轉的時間逐漸逼近。據觀察,VIX指數對於買進訊號屬於同步性指標,而對於賣出訊號則是落後指標。借助VIX指數所存在的特性,搭配上當時的消息面及其他技術指標,提高了預測未來指數走勢形態的概率,操作上的績效也獲得提升。根據以往的走勢,恐慌指數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未來股市波動率的預期。所以當股市受到利空消息影響而急跌時,恐慌指數(也就是預期波動率)會快速上升。但是,若我們每天都將兩者拿來進行對照,股市每天的走勢和恐慌指數的走勢在當天之內是經常不完全對應的,因為按照邏輯也沒有必要完全對應,所以會出現「有時候股市漲跌跟恐慌指數走向差異蠻大」的現象。因為股市和期權市場並不是同一個市場,兩者有關係,但不會亦步亦趨的對應。因此,恐慌指數隻能在較長時間內去觀察,並僅供參考,或在有突發消息或事件時拿來分析市場對此消息或事件預期的反應程度。

  2.隱含波動率在期權定價中的應用

  這裡要介紹兩個基本概念:波動率微笑與波動率期限結構。

  首先介紹波動率微笑。Black-Scholes模型的假設前提是,標的物價格服從幾何布朗運動且其波動率固定不變。拋開複雜的數學定義和推導,我們單從形態上觀察,分別以執行價格和隱含波動率為橫縱坐標軸,隱含波動率常常呈現「微笑」形態。即對於具有相同到期日和標的資產而執行價格不同的期權,這些期權的執行價格偏離現貨價格越遠,它的隱含波動率越大,看起來像個笑臉,波動率微笑也因此得名。

  波動率微笑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有很多種解釋,第一種是資產價格非正態分佈說。這種理論認為,標準Black-Scholes模型假定標定資產價格服從對數正態分佈,收益率服從正態分佈。但是大量實證檢驗發現,收益率的分佈更加顯示出尖峰肥尾的特徵。這種分佈下收益率出現極端值的概率高於正態分佈,如在上式中採用收益率正態分佈假設,則低估了較大和較小到期期權價值出現的概率,相應低估了深實值和深虛值期權的價格。第二種是期權市場溢價說。從市場上看,平價期權以實值狀態結束和以虛值狀態結束的概率基本相同,其時間價值最大,供給和需求基本平衡。深實值期權的Delta值接近1,在投資中的槓桿作用最大,需求量很大。但是,除非投資者預期標定資產的價格會有一個根本性的變動,一般不會出售深實值期權,供給量較小。因此,深實值期權的溢價較高,其隱含波動率也較高。對於相同協定價的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當一個處於深實值狀態時,另一個必然處於深虛值狀態。根據看漲看跌平價關係,這兩個期權的波動率應當大致相同。可見實值看漲期權的溢價也會造成虛值看跌期權的溢價,從而呈現隱含波動率「微笑」。當然,除了這兩種解釋,學者們還提出了其他解釋,如資產價格跳躍過程說、資產價格預期說、交易成本不對稱說等等。

  再來解釋另一個概念——波動率期限結構,也被稱為波動率偏度。對於相同標的物和執行價格而到期日不同的期權,這些期權的隱含波動率同期權有效期限之間的關係,稱為波動率期限結構。一般來說,當短期的隱含波動率較低時,波動率往往是期限的遞增函數,因為這時波動率預期會升高;當短期的隱含波動率較高時,波動率往往是期限的遞減函數,因為這時波動率預期會減小。

  國外的交易員常常結合波動率微笑和波動率期限結構來為期權定價,方法是建立一個波動率矩陣(表格形式),一邊填上期權的執行價格,一邊填上期權的剩餘期限,表中其他空位對應的是由定價模型推倒出的期權的隱含波動率。在任意給定時間,交易員往往選定一些市場價格比較可靠的期權價格數據,對應於這些點的隱含波動率可以直接由市場價格來求得,並輸入到波動率矩陣中,波動率矩陣上其他點的數據常常是通過線性插值計算得出的。當要對一個新的期權定價時,我們可以在波動率矩陣中選取適當的數據。舉例來說,如下表所示,對一個9個月到期、執行價格為100美元/桶的原油期權定價,我們可以從矩陣中選取執行價格為100美元/桶的那一列期權隱含波動率來對此9個月到期的原油期權進行插值。作為該期權隱含波動率的估計,此估計可以用於Black-Scholes公式以求出期權價格,該價格將投資者對市場價格的預期考慮進去,因此參考價值較大。

  3.隱含波動率在期權策略中的應用

  與單純的期貨相比,期權有著風險和收益不對稱的特性,即期權買者的風險有限而收益無限。它能夠給投資者帶來許多投資靈活性,能使我們以任意方式設定投資策略,期權的優點在於它提供的是一種開放式的投資策略。隱含波動率可以幫助我們優化期權策略,甚至專門有一類期權策略被稱為波動率交易策略。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波動率是如何影響期權價格的。在假定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波動率越大,期權權利金越高。大家可以這樣理解這個現象:波動率越高,期權標的物的價格變動越有可能使期權買者獲利,使賣者風險加大,因此賣者需要更多的權利金來彌補其潛在風險,買者為了可能的獲利,也願意付出更多的權利金,因此,權利金會升高。此時可能會有人提出,波動率加大的同時也增加了期權買者損失的可能性,使賣者有利可圖,從這個角度講,權利金應當是下降的,為什麼一定上漲呢?原因就在於期權的風險收益是不對稱的,它的風險有限而獲利無限。以看漲期權買者為例,只有當標的物價格高於期權執行價格的情況才是他最關心的,一旦標的物價格下跌至期權執行價格以下時,下跌的幅度對他來說並不重要,因為買者的損失最大就是權利金。

  有了以上的認識,我們再來介紹波動率交易。這種交易的原則就是,買入「低隱含波動率」,賣出「高隱含波動率」。期權的未來波動率決定了期權的真實價值,而隱含波動率則取決於期權的市場價格,將期權的真實價值與市場價格做比較,也就是預期的未來波動率與隱含波動率的比較。如果隱含波動率相對於預期的未來波動率較高,說明此時期權的市場價格高於其理論價值,期權應當被賣出。如果隱含波動率相對於預期的未來波動率較低,說明此時期權的市場價格低於其理論價值,期權應當被買進。並不是說這樣做會保證投資者獲利,因為能否獲利還取決於對行情的研判、執行價格的選擇、標的物的價格走勢等因素,但這樣做可以使投資者在概率上獲勝,因為賣出的是「高估」的期權,買進的是「低估」的期權。

  四個最常用的波動率交易策略是:買入跨式期權組合——同時買入相同到期日、相同執行價格的看漲和看跌期權;買入寬跨式期權組合——同時買入相同到期日、但執行價格不相同的看漲和看跌期權;賣出跨式期權組合——同時賣出相同到期日、相同執行價格的看漲和看跌期權;賣出寬跨式期權組合——同時賣出相同到期日、但執行價格不相同的看漲和看跌期權。

  當預計市場將出現大幅波動但波動方向不明確時,可以使用買入(寬)跨式期權組合,當後市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時便可獲利。這種策略遵從了買入波動率的原則,在到期日,其損益情況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出,當波動率增加導致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在到期日其波動幅度超過期權權利金時,該策略便可獲利,而不管波動的方向如何。相反,若波動率沒有變動或變動力度不夠時,便會產生損失。

  2000年—2008年7月,NYMEX原油市場經歷了一場漫長的牛市,在這個過程中,盤整行情是不可避免的。如2007年11月—2008年2月,原油始終保持在85—100美元/桶的價格區間波動,此時若投資者對後市走勢不明確,但認為必有大行情出現,則可以使用買入跨式期權組合以博取價格大幅波動帶來的利潤。此例中,假設投資者在2007年8月同時買入6個月後到期、執行價格為90美元/桶的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構造買入跨式期權組合,後市價格如願大幅走高,投資者獲利豐厚。

   當市場處於振蕩盤整行情且有明確的壓力支撐位時,可同時賣出具有相同到期日的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構造賣出跨式期權組合,若後市價格窄幅振盪於兩個執行價格之間時便可獲利,這種策略遵從了賣出波動率的原則。

  賣出跨式期權組合損益

  賣出寬跨式期權組合損益

  波動率降低使得標的物價格盤整,在到期日其波動幅度不足以超過權利金時,該策略便可獲利。相反,若波動率變大,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則該策略就會產生損失,尤其是在遇到單邊市時,若不採取補救措施,其損失是巨大的。

  2008年下半年,CBOT大豆期貨經歷了一場熊市,之後便進入盤整期,尤其是2010年2月—7月(圖中矩形所屬部分),價格振盪區間大致為900—1000美分/蒲式耳,這種情況是賣出跨式期權組合的絕好機會。在2月初,投資者可以構造跨式套利,同時賣出執行價格為1050美分/蒲式耳的看漲期權和執行價格為850美分/蒲式耳的看跌期權,它們均為2個月後到期。在到期日,期權價格位於850—1050美分/蒲式耳之間,兩個期權到期作廢,投資者賺取全部權利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60

日本財閥系貿易公司介紹(二) 三菱商事 rekcufrehtom

http://xueqiu.com/6015053029/23033664
歷史上,三菱財團同上一貼的三井財團起家就是貿易和礦業不同,三菱以船運起家,在19世紀末達到了逐漸壟斷的地步,甚至通過敵意收購收購了當時排第一的三井財團的船運公司。(世界第一起敵意收購?)起先只進行有限多元化(倉庫,船運保險),20世紀開始向無關多元化全能商事轉變。

自然,二戰後被美國人解散成139家獨立公司,朝鮮戰爭後開始放鬆管制,同其他財閥一樣趁機又開始逐漸合併。著名的泡沫高峰花14億美元購買洛克菲勒中心的就是這家財閥沒合併進來的地產公司。目前三菱財團企業中的旗艦——這家貿易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子公司402家,其他母公司報表參股公司212家,其規模應該是財閥系貿易公司中最大的。

同三井物產一樣,三菱商事也是個你能想到的活他都要插手的公司,從戰鬥機、藥品、石油礦產到羅森便利店、時裝展、牛奶,而且集中度比三井更低,範圍更廣。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分部門來看,又同三井一樣,雖然什麼都做本質是個強週期的資源公司,過半利潤來源於能源礦產。資產中很大一塊的消費品貿易部門利潤率非常低。

查看原圖事實也是淨利潤圍繞大宗商品價格波動。

先看大頭資源部門。下面是各個資源品種的年權益產量。
鐵礦石:
查看原圖銅:
查看原圖鋁:
查看原圖石油天然氣:
查看原圖
同這方面大力投資的三井不同,三菱的年產量基本保持穩定。大多數資源產量已經低於三井,特別是鐵礦石,有巴西淡水河谷作參股公司,6000萬噸的產量藐視這裡的600萬噸。不過三菱產品很多,甚至包括鈾。

機械部門主要是大型中型小型工業設備、船隻、軍用戰鬥機和艦艇、三菱汽車和五十鈴汽車的貿易。
化學部門主要是各種化學品貿易加上一點新進入的藥品行業。

生活消費品部門包括羅森便利店、炸雞店、超市,手機賣場、營銷公司、醫療外包,糧食肉蔬菜水果,咖啡可樂果汁牛奶,衣服鞋家具纖維時裝展,輪胎紙水泥石英。

全能到這種地步的公司有救麼?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活力了。

查看原圖公司10多年有息負債和股本規模保持穩定,靠內生增長一步步把淨資產翻了3倍多,這一點做得很不錯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從ROA和ROE來看,還算說得過去。

查看原圖股價充分體現了日本的熊市,同三井物產一樣PE一步步降低到如今6、7倍的樣子。彈簧壓得越深,彈得越高,日本股市近期的強烈反彈是有估值根基的。

查看原圖股息率上,同樣是20-25%的派息政策,3-4%的股息率。

查看原圖股東榜上還是一大幫關聯企業,前三名中又有兩個身份不明的信託賬戶。注意這個「SSBT OD05」,在三井物產股東榜裡也看到了,其實在其他任何日本大公司股東榜裡幾乎都能看到,持股大多約2%,這個賬戶被普遍認為是中投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63

證義搜查線2 第4集第一戰初步介紹(全部完成)

今集有多年未出現的謝君豪,同埋林峰女朋友有吳千語做證監調查員,有一點令人期待。但是我最想睇黃子雄,黃子雄當日可能在一個台入面為2個台做電視節目。7點鐘做教授,8點鐘做律師,真是極之使人混亂,雖然未及朱璇,一路殺3檔咁勁,曾經8點做一個失婚婦人,8點半做女警,9點半做護士,但在1個電視台台為2個廣播機構做電視節目,可能在當日播出,都可說是一個創舉。

至於今集的片如這連結,Youtube 片如這連結,亦可參看下片。今日黃子雄就沒有又扮教授,又扮律師,但今集愛回家主角的劉丹就真是不太幸運了,8時正在做徐榮同黎諾㦤爸爸,劇做完後,不夠5分鐘又在神探高倫布出現,又做蕭正楠爸爸,筆者母親甚至把他和前幾日播完結局的仁心解碼2的蕭正楠混淆,說為何不是哨牙仔,好像爽報那位朱國亮講她的母親一樣



今集指的期貨操控人士改名真是非常簡單,蔡就是葉,至于斌就是佳,編劇的智慧真高。案情完全沒有修飾。根據證監會資料,這名蔡斌先生早於1999年開始擾亂市場,在2000年已開始給證監會判罰擾亂市場,罰款3萬大元。其後在2002年擔任德盛期貨有限公及創新期貨有限公司的代表,透過其「超卓」的人為操盤手法,把恆生指數期貨推高,然後造淡獲利過百萬。2006年,蔡斌被證監會釘牌15個月,其後蔡斌不服判決,於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上訴,但最後他主動撤回上訴,接受懲罰。

但被釘牌後,他以個人身份又以同一手法賺錢,在2007年2月至9月間,用同一手法操控期貨交易所的最後擬定開市價格,在2008年8月,已與證監會在民事案中達成協議,承諾不在上述時段落盤買賣期貨,但證監會在發佈的資料日期有點錯。最後於2009年9月,證監會又展開法律訴訟程序,申請法院頒令限制蔡斌不得在期貨市場開市前分配時段發出期貨交易的買賣盤,以操控價格,並排期於區域法院聆訊。但在2010年1月,該案法官認為證據尚不充份,故判本案不成立,但蔡斌於開市的交易仍是被禁止,證監其後決定繼續上訴。但是因為當時法官改當傳道人, 沒有「補交」裁決理由,致令證監會上訴受阻,至2010年10月才取得裁決理由,再在2011年6月,才下令案件由另一裁判官重審。最終在2012年被判罪名成立,在5月判處監禁6個月,緩刑2年,另罰款50萬元,並命令他繳付證監會的調查費,但仍不及其操控期貨價格所得之94萬利潤,證監上訴,但法官維持原判,之後應該就此沒有消息,並結案。其實這案件實際可說只分為2部分,每部分只是維持了大約5年左右,並沒有如劇情中的8年,相信都是編劇為於半小時完成劇集,方便觀眾瞭解劇情矣。

其實這劇集其他角色我也找不到原人,假設真有其事,只是略有刪改矣,如果證監會願意多提供資料,我就會補上他們。由於劇情過份平淡,所以部分內容我會以鄭裕玲於1979年拍攝的ICAC片集中的新人,配合今集吳千語,加上謝君豪及1979年的劉松仁做一個比對。

00:00-00:36 一首聽左好多次的歌,但都是好好聽。

00:37-01:51 這一段純為打破一般人對證監會幻想所做的,話說吳千語擔任的助理經理Jeanie Fong,以及只出了幾鏡的,由余世騰擔任的Frank去調查一單交易的案件入屋搜查,她們又拿槍又有搜查令,然後到達要搜查的房間,按鈴後,由女傭接待他到主人房,當她進入房後,主人在碎毀證據,Jeanie 想對她開槍,誰不知女傭殺了她,她才是高手,然後Jeanie 驚醒了。這一段但是真是好cult,一套好嚴肅的證監片竟然有這麼cult的內容,實屬這6集中的異數,可能是內容不夠,又或是謝君豪不很有空,又或是只有半小時,所以沒有這麼多時間帶入主題,又為了引了大家注意,搭些豬頭骨入去,使你有心機看,之後逐少逐少打破迷思。

我們不如細細看1979年鄭裕玲在廉政劇集中的表現,那一段真是很寫實,她接受面試,又問她為何加入廉署,之後她答得也不錯,之後她被錄取,然後上班坐電梯,因為當時廉署真是在和記中心,聽到同座員工說話,又說那些員工偷拿了不少東西,要她補了不少錢進去,說要告去廉署云云,之後劉松仁和這輯另一名主角關山出來,她說被香水多薰幾小時,他就把東西說出來了,之後出電梯,就報到,然後慢慢把她帶入主題,比較起來,我較喜歡以往寫故事的手法,至少故事表達上好看很多,慢慢帶入劇情,相信和這30多年間生活節奏加快,時間碎片化有關,為了可以補足時間,更加了一條朋友線,可以延長一下電視節目的時間。還有在培訓的一段,亦都預留了幾分鐘去談談,現在的劇通常都刪除了,正如現在的證義搜查總一樣,是不是證監會一入職就在職培訓的呢?  所以這一套用了11分鐘講的東西,實際可能就如現在的證義搜查線刪除剩下1分鐘左右。

01:51-03:38 這兒無論在1979年的廉政劇集和這一集都有出現一個輕案例,這個案件通常是無關主題的,只是讓大家了解一下執法部分如何處理和新人在處理案件和舊人的衝突。在1979年的廉政劇集中,鄭裕玲(套劇她個名都是叫鄭裕玲)看到一位欲以賄賂手段取得美國護照的男士的可憐相具有惻隱之心,於是叫劉松仁和關山不要控告他,之後劉松仁和關山很清楚說明他們的職責,並說有意協助他脫罪,最終大家也選擇對該男子從輕發落。但是中間說的話非常有趣,如果是按電檢,有可能不會通過,那扮演疑犯的男子做得很有感情,這幾位討論也自然,短短幾句就已經表達矛盾所在。其中有一些執法機構專從事挑選一些無辜可憐的犯罰者來懲罰的反思亦有帶出討論,認為他們寫得真有意義。

至於這一集片集,可能時間不足,可能美化執法人員,可能編劇無心或沒有功力編寫,完全沒有帶出犯罪者的內心,只一味形容犯罪者是可惡的,如那些被告居住環境惡劣,被告言語可惡、寸寸貢地說「幫你地唔到,鎖匙唔見左啦,要睇呀,想辦法開啦」(我不能幫助你,我的鎖匙遺失了,如果你們要檢查,你們自己想辦法吧)、「睇住呀,唔見左一頁,我port你呀」(請你當心,如果文件遺失了,我一定會投訴你),把它們塑造成可惡的形象,從而使觀眾認為拘捕他們是正確的決定,但這缺乏了人情,或者可以說是脫離真實。這究竟是時代進步了,人心複雜了,還是人心簡單了,劇情考慮簡單了,抑或是時間碎片法,使人易於理解是正道,還是政治正確,把正惡觀念植入別人的心? 

03:39-04:26 主動交代今集主線劇情,劇情如上面所述蔡斌的過程,並講述謝君豪與Jeanie Fong 合作的經過,楊崢飾演的Christina很肯定地退出了主導的角色,變成一個可有可無的臨記,只是用來讓她來作為介紹角色,其實好像廉署節目一樣,倒不如取消這堆角色好過,把主力重心放在主角查案。正如1979的廉政劇集一樣,沒有一處談過他們的上司是誰的,但每個案件和案件之間都有關連,也都寫得合情合理,動人以情,我真是不明白現在的香港劇集為何會搞成這樣。

04:27-04:29 交代他們已經遷至長江集團中心,沒有特別。

04:29-05:37  Jennie Fong 換了新上司,調查新個期貨操控個案,她新坐的位置不太好,她也不太懂那些專業術語,所以說一句「果然好精密」,但是又不懂,想問為甚麼,又沒有人為她解答,前上司也在忙著,但新上司謝君豪只在看李氏集團的雜誌,認為她在問設計問題,不是問案件問題,正經事不幹,只看雜誌,偏離公事,覺得他甚麼都不懂,所以不想請教他,想自己找答案。不過不知為甚麼,李氏集團的標誌非常像Coach(6388)的,可能配合是時裝集團吧,Jennie話好似是外國牌子,真是好好笑。

05:38 唔夠時間塞時間。

05:39-06:23 感情線出來了。Jennie 和由只出兩鏡胡卓希飾演的男朋友(字幕真是打Jeenie男朋友,連姓名也沒給他)打算看戲,但Jeanie 和他進了一家書店,相信是Mikiki內設的Metrobooks,但這部分因為時間已省略,Jennie在想著那些不懂的學術詞語,所以就找了一本金融大鱷的書來看,不知道我覺得那本書的封面很像周顯的《炒股密碼》,可能我真是見多識淺,顏色差不多,只是封面的字由全紅變成紅藍各一半。最後胡卓希叫Jennie去看戲,叫她電影放完後再來看,她說書店關門,然後男友說明天買給她,但她說打大鱷重要,還是看電影重要,嚇死觀眾。對比多年前的廉政電影的低調,證監的的調查真是非常張揚。對比起1979年鄭裕玲和甘國亮模糊含蓄的愛就真是深刻得多,甘國亮在片段中飾演一個內向的銷售員,在中環附近的中建大廈工作,到處推銷,不太懂對女孩子說話,可能暗示在銷售中做了一些不太恰當的行為,雖對鄭裕玲有好感,但不懂說話,只能重覆他銷售的東西,雖然有一次電梯壞了建立了深刻的友誼,但是知悉鄭裕玲是廉政公署人員又不敢示愛,最後釀成悲劇,和這套證監劇的結果真是差很難。可能用如果是現在,這套廉政劇肯定是給發回重拍,或者是全部剪掉。可以說,更多的管制造成更大的悲劇,變得沒有創意。

06:24-07:56 這段其實說這個Jennie回去大學找黃子雄飾演的張教授了解一下期貨的運作,以及了解犯案者的動機,可能編劇認為觀眾較難了解這名犯案者的原理,又或是證監想拍一個有意義的,所以就加進這一段。其實這名犯案者的動機很簡單,只不過想誤導觀眾,加上新人的錯誤經驗,拼湊出第一次上訴不成立的原因。其實這名蔡先生只是趁成交少的時候,利用少量的期貨買賣,導致價格短時期偏離大市,再引出部分買賣單和他成交大量好倉或淡倉,之後在開市後,價格自然回復正常,這就可以憑著這些錯價單平倉賺錢。

但其實如果在劇情上,倒我認為不必要,因為劇情上如果以易於了解來看,應該是以人性來協助了解,不應用艱澀的財經術語。又搬出1979年的廉政劇作示範,案中有一段是提及銀行經理協助樓按客戶收取賄賂的過程,其實他連原理也沒有解釋,直奔主題,接獲線報後,鄭裕玲及劉松仁放蛇,在辦按揭過程中說出他們難以取得大額按,銀行經理就說出他的想法如果拿取他的報酬,之後當然一網成擒,然後突然銀行有劫案,製造出一種對比,暗示貪污看來是一件小事,但實際上其實和動刀動槍一樣可惡。為何現在卻不能帶來這種張力呢?  可能都是成本。

之後Jennie 接到 謝君豪飾演Samson的電話,說他下午就不見人,不知去了哪,所以Jennie 才出去請教教授,但Samson 跟他說明天早點回來,可能是有任務交給她。她接完電話那種眼神有點鄙視,可見她還是看不起她的上司,不過這段卻是在劇情上有些必要的。這才能帶出之後的劇情。

07:57-08:00  過幕,無料到

08:00-09:18片中其實提及,因為Samson正在忙一些其他東西,介紹莫家淦飾演監察組的Ken給Jennie認識,叫Jennie找Ken協助他查葉佳造市的證據,她經過不少努力,終於把這些異動查出來。

09:18-09:52 最後Jennie找到是EO2成員彭懷安飾演的和一名足球員一樣名稱的梁志榮造盤的,不是葉佳,但Samson不感興趣, 叫Jennie 帶這人來面談。雖然她主觀認定這可能是葉佳拍檔,但Samson叫他先過來面談,才知道是否真確。

這兩段片我們合起來討論。老實講,我覺得呢段頭一分鐘是成段最無謂的其中一個場口,大可剪掉,用在Jennie及Samson 指出他有造市證據的一段就可以了。片中提及葉佳已被禁止開市前落盤,其實真實情況是,到了這一刻已經過了一個法庭程序,大家達成了協議,到這一刻已經是過了一年多,但顯然因為簡化劇情,方便了解,所以沒有寫這樣多。片中Ken 提及Samson 其實破了很多大案,但Jennie 眼見Samson這個人很懶,所以就說他不知道。在這段片中,很顯然Jennie 換了兩套衣服,可以見到其實兩幕合在一拍,形成他過了一段時間查到。至於Samson 忙的東西,這些東西其實劇中不停提及一些細節讓你查到,但這件事我們稍後才介紹,其實他在片中問這個Kelvin King ,至於真實牌子可能是Calvin Klein,是不是李氏集團,已經是留下尾巴。總體來說,Samson 其實是想把Jennie 放在水中,慢慢給他指引,一路一路帶他獨立查案。反觀1979年的廉政片集,鄭裕玲其實已具一定查案能力,可能受過訓綀,加上人情歷練,沒有人帶著他已經做得不錯,可以見到這30年間,新人的能力和上司的取態可能有些變化了,不過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主題,就不談了。

09:57-14:00 這一幕又是現實和事實的差異。Jennie 在裝酷模仿電視劇審犯的片段,過了一分鐘,只出了一把聲的祕書Donna說梁志榮來了。過了一會兒,梁志榮帶著律師來,Samson及Jennie 把過程錄音,然後開始審問犯人,Jennie 雖然又用上一般手段來審問,但她鴐馭不了梁志榮,所以梁志榮沒有防犯,仍在做掌上壓和亂跑。但Samson一路引用條例,把他帶回審問過程,然後一路運用盤問技巧,加上熟悉運用條文,把一些梁志榮不願回答慢慢用軟功迫出來,之後終於套出犯案證據,使他坐立不安。Jennie 非常驚奇,終於服了Samson。

這段片是整套片最好看的一段,可能暗示了現在的情況,那些有財有勢的人,可能都是用這些東西來把證監會調查人員嚇倒,所以資格較老的調查員就會把書讀熟才進去,使他們沒有藉口不回覆,還順便破除一些人人的誤解。不過我在想,這些調查員記憶力要很好才可以,老的真的不行,還有律師一句話都沒說就賺錢,真好賺。這一段盤問使之前的一般找Jeanie犯罪證據的片段顯得更多餘。不過我最深刻是這一段,當Jeanie 問他是否認識葉佳,他這樣回覆,我覺得很好笑,這是編劇寫出來,還是演員臨時突發奇想呢? 還有幾段,「我盼望開市升一百點」,「做買賣當然想賺錢,有何不可」,「又唔是我一個咁做」絕對是金句之一。Jennie 的表情動作非常值得一看,拿鏡頭的拍得用心,演員,特別的謝君豪表演值得一讚,吳千語這表情都有戲,不如睇睇下面的相。









到這一刻,我終於明白影響價格,導致其他人用高價購買,受害是犯法,但是在這個流通的市場,我真是不明法做這些擦邊球的弊處有甚麼不好,高頻高易也有一樣的效果,有時我真不明白準則是如何決定。

14:00-15:09 這一段Jennie 道歉,Samson卻說笑,Jennie 以為他們兩個有關,但是最後卻發現沒有。Samson並終於道出原委,把案情清楚地告訴Jennie,他的東西說得好有道理,沒證據找證人證明,沒有證據就沒事,有證據就出事。之後Jennie提及那個專家證人Ray Benson 已證明葉佳有造市的嫌疑,但是Samson 說它只是學者,缺乏市場經驗看來,證明他的經驗已經把案情看得清楚,Jennie 說為何不去找? Samson 說談何容易,剩下的更驚奇。這一段謝君豪給我的感覺就像之前播的五指奏鳴曲的那個奸律師一樣,唔信? 畀你睇。



15:10-15:53 這一段其實我認為應該加長,也交代了案件受阻的情況如何,刪掉那一分鐘其實補在這兒頗恰當,事實上這段反映2010年上訴失敗,不過它並不是無罪,那條開市前不准交易仍在生效。1979年廉政片集中,這一段我認為是整段的精華,表現到證人的奸狡,其實這一套片也可以偷師,只為娛樂性,忽略了教化重點,亦鋪下了深思這些活動的伏線,結果關山賭氣不做了,鄭裕玲也想辭職,但鄭裕玲都想清楚廉政工作的意義,沒有這樣做。在這段中,我認為吳千語連話都不用說,好像他男友一樣,chok 一 chok 用眼神已經是戲,法庭這一段是他表現的幾好的一段。

15:54-16:40 因為法庭有結果,所以劇情交代Christina叫他他不要查下去,Samson 把案件放進倉內,Jennie和她爭吵,更頂撞上司,最後一句,「上次盤問犯人非常出色,以為你有火」,誰知最搞笑的地方就在這兒,她好像不太有力推那門,要推兩次才成。之後照正常來看,是決定繼續上訴的。這一幕和之前那幕都很多證監會員工合作參演。

16:41-19:39 這段戲其實是講他們找專家證人Dr Burma (Simon Watkiss 飾演)的過程,Jennie 透過張教授知道期貨市場實戰專家教授這方面的專家Dr Burma來講演講,於是希望他幫忙,最後Jennie 竟然發現Samson 和他通信已3個月,所以經驗老到的人非常神奇,交代出前後Samson成功多次破案的原因,會想到很多不清楚的東西,這兒也交代這些熟悉市場的專家證人為何有時不肯出庭,可能就是因為他們角色不明,利益難看清呢。可以感到Jennie對Samson 這一句道歉真得來不易,Samson 一句真被你這些小女孩氣死,並安慰她。這一段中,那句一年查唔到,兩年查唔到,最終都查到都是金句,其實也和我的經歷相似,這篇文到這兒雖然經過多次續寫,我的感覺就是這樣,最終都快把它寫完了。這一幕都很多臨記。

19:40-20:27  案子在這兒終於審結,葉佳被判有罪,最終罰款200萬,監禁10月,緩刑兩年,和證監會網站上資料罰款50萬相差很遠,這兒是否有祕密協定,我們不清楚。中間他的男朋友打來,叫他7時準時到來,不要常常到切蛋糕才出現,暗示這工作很忙,這是喜劇,但廉政那套甘國亮是悲劇,詳細劇情不說太多,但以現在眼光來看,不會出街的。最後一段有本時裝雜誌出來,是用來交代下一段。在這堆片中,筆者發現吳千語穿來穿去的衣服都是這件藍色外套,可見她真是有無限件同款衣服。

20:28-21:26 Jennie 買了Samson 經常在看的雜誌給他,結果換來Christina給她一堆新文件,原來這是關於Samson 常常問的李氏集團的,筆者在想,這是否暗示之前很出名的奧思集團(1161),或是在這件案查完後,她會再出現? 她查的給可能就是見她在之前的案件立下大功,於是給她困難任務,並到這家公司拿出搜查令要求調出文件,她又裝酷了,是不是導演要求的?她留下謝君豪之前的一句「雖然我們沒權拘捕任何人,但只要我們有調查的權力,相信一年查不到,二年查不到,最終都能查到」和鄭裕玲那段真差得遠,現在真是時間碎片化,深度差了很多。最後都用證監會的綠色化了,是比較特別的一集,報幕做得很好,可能時間充足及配合主題,所以可以多做一些。

到這兒,我敢講一句,這幾十年電視尺度緊了很多。但這一集演員真是很盡力,不過有些美中不足,有些地方應該加一些,但是可能時代不同了,可能這樣更更受歡迎吧,不過我還是喜歡以前的拍攝手法。

參考資料:
1. David Webb 系統的蔡斌資料
http://webb-site.com/dbpub/natarts.asp?p=51302&hide=

2. 廉政劇集1979年 第5集黑白
http://www.ichannel.icac.hk/tc/categorylist.aspx?video=2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