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也說亮話:小精靈探索世界

1 : GS(14)@2016-08-09 07:07:21

Pokémon GO這隻手機遊戲自開放下載以來,玩家數目與日俱增,玩家的年齡、職業、地區範圍廣泛,男男女女、老人小孩,無不被其吸引。有記者居然在美國國務院記者招待會上,嘗試捕獲精靈,當場被正在報告恐怖組織情況的官方發言人約翰科比少將「捕獲」,記者尷尬回答一無所獲,科比深表同情,還在鏡頭前慰問一番。有人在這個遊戲中找到兒時回憶,有人看到無限商機,筆者則佩服它讓玩家走上街頭的神奇力量。遊戲的其中一環,是要玩家四處走動去「孵化」小精靈,走的公里數越高,得到的小精靈便越強。香港最強的訓練員個多星期行走超過100公里,比一般有長跑習慣的人「里數」都要多!透過增加運動量以改善香港人的健康,一直是個令人苦思的議題。據報2015年,就有超過60%的香港人運動量未達世衞標準。運動的益處人人皆知,要將「知道」化成「行動」,讓市民持續動起來卻不容易。縱然各個組織紛紛勸喻市民加強運動,以預防慢性疾病,成效卻未彰。然而,Pokémon GO不費吹灰之力引領一群又一群的玩家走出舒適的冷氣房間,不論陰晴暑熱,四出走動捕捉小精靈,其魔力不言而喻。



在美國,有博物館巧妙運用這股魔力,以捕捉小精靈作招徠,吸引了一批甚少到博物館參觀的人士到訪。在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有大量的小精靈出沒於不同展品附近,而且分佈的方法深思熟慮。以廣受歡迎的比卡超為例,因牠是屬於「電系」小精靈,所以要在一個光裝置藝術展品旁邊捕捉。在小精靈效應下,該位處阿肯色州博物館的入場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社交網絡上亦不難找到參觀者為小精靈與展品拍下的合照。這種展品與小精靈的結合、真實與虛擬的串連,不但增加了博物館的人流,更提升了展覽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Pokémon GO推出短短一個月,便為大眾的生活帶來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若能善用它的力量,深信將來會有更多創新有趣的方式,去鼓勵大眾踏出固有的框框,與小精靈一起探索世界。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8/197271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946

也說亮話:數造筆羈

1 : GS(14)@2016-08-16 04:53:32

《數造傳奇》和《筆羈天才》是兩套天才遇上伯樂的真人真事改編電影。自學成家的印度數學傳奇拉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1887年在貧民區出生,對數學有着無與倫比的直覺。可惜生活逼人,眼看天才就要埋沒在港口的會計事務所裏,他寄出給英國學術界的三封數學證明中,居然有一位劍橋教授G.H.哈代回信與他進行討論。拉馬努金從此走向世界,改變世界。1900年出生的湯瑪士沃爾夫(Thomas Wolfe),筆觸敏銳,激情洋溢,第一本小說原稿充滿原創性,如詩般的句段,流過一頁一頁的紙稿,可惜文稿叩門多年,無人問津。最後手稿偶然被發掘大文豪海明威和費茲傑羅的出版社編輯麥斯柏金斯閱讀,柏金斯驚為天人,用心栽培,成就了沃爾夫的不朽。伯樂和千里馬不是遇上了,便像王子和公主般「自此快樂地生活在一起」,贏得世界上所有榮譽。任何練馬師都可以告訴你,一匹馬的成功是無數心血的總和,天份、飲食、訓練、健康、紀律、鬥心還要加上一點運氣。天份人人有,可以在一生把天份淋漓盡致發揮,卻必須有愛因斯坦說的:「人們把我的成功,歸因於我的天才;其實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罷了。」體育教練和運動員的關係也有類近之處,好的教練又豈只完善技術、提升體能?更重要的是強化運動員的心態,以最佳狀態在比賽中無悔發揮。2016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有39位運動員代表香港出戰,這背後還有多少教練、醫護、營養師?是整個運動員團隊的配合才能造就天份的發揮。拉馬努金和沃爾夫分別33歲和37歲便英年早逝,彷彿流星劃過人文的天空,剎那的輝煌卻成永恆。G.H.哈代和柏金斯在兩人短暫的生命中猶如河岸,為澎湃狂熱的激流引領守護,奔向大海。大水和河岸時而激烈碰撞,時而溫柔愛撫,大水有時咆哮跨越,破舊立新;河岸有時堅定不移,任河流如何痛苦悲鳴,也要曲折覓徑。筆者自問不是千里馬,但願能效法好的編輯和教練,以一顆謙卑之心,發掘培養出具人文關懷、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好領袖、好項目,在幕後幫助他們成長,以惠天下蒼生。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5/197362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895

亮說亮話:勿用恐慌之力買樓

1 : GS(14)@2016-08-16 06:24:30

今屆奧運,中國隊人氣最頂盛的並不是奪得最多金牌的運動員,或者負面新聞最多的孫揚,而是人稱「火雞姐」的傅園慧。一句洪荒之力令她在網絡爆紅,受到萬千fans愛戴,得到唔知幾多百萬個like。不過,傅園慧的父親就講得對,網絡世界是虛無飄渺,爆紅只係過眼雲煙,成績才是最重要。至於傅園慧的金句「洪荒之力」究竟點解?我估計火雞姐係想話佢已經爆發了小宇宙,用盡了全身的力量;但點解宇宙會同洪荒扯上關係?我相信傅家家教甚嚴,傅園慧的父親要她自小認識中國文學,包括千字文。開始時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所以,在情急之下,火雞姐便用了洪荒之力來表達她已用盡了全力。一年前,樓市屢創新高,不少初次買樓的人除用盡自己力量之外,還向父母親友,甚至向財務公司借錢。當時我撰文提醒那些買樓的年輕人,就算樓價繼續上升,他們能夠買樓的功勞都要歸功於借錢給他們的人;如果是親戚朋友,這筆除了是錢債之外,還是人情債,倘若樓價下跌,他們用什麼還給別人?冇實力的話,就千萬別要勉強上車。不過,亦有人不同意,他們認為樓價會繼續升,就算欠別人人情債都要用盡洪荒之力買樓,我覺得他們用的不是洪荒之力,而是恐慌之力,是用錯力量,因為在恐懼的時候最容易做錯決定。湯文亮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6/197376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044

也說亮話:先發財 後立品?

1 : GS(14)@2016-09-06 04:39:25

「我想讀社工系,幫助人。」「甚麼?社工搵唔到食,讀工商管理吧。」這個也許是不少中學畢業生和父母的對話,「社工系」可以是藝術、公共行政、文學、歷史等「唔等使」學科,資本主義社會認錢不認人,連大學教育也變得功利。可幸近年大眾的想法漸漸起了變化,在美國,有不少著名學府的畢業生選擇投身非牟利機構,以包括哈佛在內的8家長春藤大學為例,去年就約有8%畢業生加入慈善團體Teach for America,為貧困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做慈善發不了財,但絕對「搵到食」,而且心安理得,活得精采。「慈善?我現在還可以拼搏,等我發財退休後有空慢慢做吧。」有些商界人士想像做慈善輕鬆自在,比起在競爭中賺錢,簡直易如反掌,這是停留在「派米派粥」粵語片時代的想法,是對現代慈善業的另一個誤解。以筆者為例,從商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私募基金轉到慈善信託基金,面對的挑戰從「簡單的賺錢」變成複雜的創造快樂、希望、同理心;培育能力、網絡、系統改善等。私募基金問如何令投資在財務回報上最大化,慈善信託基金問如何令投資在社會正面影響最大化。思忖着這個問題不只我和團隊,在慈善界舉足輕重The Bridgespan Group的創辦人之一Jeffrey Bradach有這樣的想法:「很多慈善基金都過於『重量』,分散投資在很多項目上,卻忽略或者沒有完善地檢視項目的質素和成效。」
Bradach和兩位貝恩諮詢的高級合夥人,創辦Bridgespan,以多年積累的管理經驗用諸於社會挑戰。的確,不少慈善機構都有宏大的抱負,卻苦無能力、經驗和資源去優化它們的服務。他認為慈善基金可牽頭制訂清晰目標,仔細評估服務模式的利弊,慢慢改善成效;慈善與商業本質雖然不同,卻互有值得借鑑的地方,要增強一家慈善機構的社會影響,需多方面的提升,包括人力資源、市場推廣、科技運用等。慈善超越企業和個人的形象工程,要發揮更大力量,就要建構專業知識、形成專業交流的網絡。筆者期待9月底與Bridgespan的另一創辦人Paul Carttar在香港首個國際慈善論壇內,進一步交流心得,互相切磋,共同進步。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5/197600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600

亮說亮話:幸好房屋供應充足

1 : GS(14)@2016-09-06 22:45:12

近兩日,大多數專欄作家都講選舉。我唔講,因為我預測立法會選舉投票人數,錯到離晒譜,不如講番樓市。現在就算講樓市都唔容易,我相信就算有人預測到樓市在下半年翻身,但點都預測唔到連成交量也急速上升。在立法會選舉的星期日,不少人在投票完畢之後走去買樓,周末新樓盤的成交量有1,100宗,這現象已有超過三年沒有發生過。各地產商各自盤算,加價的加價、去貨尾的去貨尾,今次我亦要自認失威,在政府沒有撤招及放寬按揭之下,購買力究竟在哪裏走出來,或者是已經積聚已久,趁一個機會爆發,我們沒有察覺而已。雖然我在去年非常大膽叫人暫時唔好買樓,但今年初我已有感覺樓市不會大跌,任何人問我是否可以買樓,我的答案都是若能力許可的話,啱價就可以買樓,尤其自住。據我所知,有不少年輕人都在那段時候買樓,但整體成交量依然慘淡,當時業界有人要求政府降低供應量;但我認為萬萬不可,因為提供足夠供應量是政府責任,如果成交量不足,最好就學國內的去庫存計劃,放寬按揭就可以達到目的。如果政府真的表示收緊供應量,地產商知道政府心意,開售新樓盤時就不會如此手鬆,一定會善價而沽,樓價必定會急速上升。現在當然唔怕,地產商是會因應時勢去貨,絕對不會有糊唔食。湯文亮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6/197612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785

也說亮話:鄰家小孩學中文

1 : GS(14)@2016-09-13 00:17:35

筆者讀報發現,加拿大有一位穆斯林父親因為不滿音樂課是必修課,而把學校告上法庭,指責歧視。他認為「靡靡之音」不合其宗教所規,學校則辯稱音樂對兒童均衡發展十分重要,乃所有公立學校的必修課,不可或缺。此案尚在審理中,未知結果,但起碼雙方相信法律,家長也沒有對孩子學英語有所抗拒。加拿大法定語言是英語,但魁北克省和香港一樣有兩種法定語言,入讀公立學校的小孩都要學英文及法文,多年來縱使有所不便,但他們還是堅持保留法語文化。香港公立學校同樣要學中文和英文,但對不少母語並非華語的孩子而言,作為第二語言以掌握中文仍是一道洪溝。據筆者巴基斯坦裔同事說,他有個同籍朋友,幾年前把兒子送到中文小學讀小一,希望兒子能學好中文,融入主流社會。但一年下來,小朋友非常難受,除英文課外,其他則不知所云。原來小孩之前入讀的幼稚園是以全英語授課,家人亦只會烏爾都語和英語,從來沒有正規地學習過中文,轉到小學後,完全無法理解用中文授課的內容。第二年,小孩唯有轉到一所英文小學,由零開始。同事慨嘆,幼稚園本是打好中文基礎的最佳時機,卻非人人有機會讀上華語幼稚園。



平等機會委員會指出,一些幼稚園只以廣東話進行面試及只提供中文資料,非華語學生因而被拒諸門外。在上學年,有44%幼稚園沒有取錄任何非華語學生。部份較幸運的能報讀雙語教授的幼稚園,如筆者的同事般打下中文根基。有更多的學生惟有擠在數家專門收非華語學生的幼稚園,只能在英文的環境下學習。他們不少來自低收入家庭,沒有能力負擔課外中文補習,因此往後在小學、中學就更難跟上整體中文水平,對日後升學、工作發展及融入主流社會亦有所阻礙。對此現象,我們除了同情,也要銳意用科技和創意來幫忙解決問題。英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授方法全球通行,中文呢?可以發展出一套方便易用的教材嗎?幼稚園老師缺乏教授非華語學生的經驗和知識,可以幫助他們嗎?家庭父母不懂中文,很難參與教育,可以用科技讓小孩反過來將在學校學到的中文教導父母嗎?更重要的是主流社會可以更包容嗎?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2/197676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721

亮說亮話:慎防加息周期開始

1 : GS(14)@2016-09-13 08:00:59

在上星期五美股大跌之前,美聯儲局9月加息的機會只有20%左右;但上星期五,美國在9月加息機會大增,道瓊斯指數下跌接近400點,顯示加息已經迫在眉睫。我在年初時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肯定美國今年最多只加一次息,而且會在大選之後,除非希特莉在大選前顯示有很大機會落敗,耶倫才會在大選前加息。老實說,這個機會相當微,因為在任何時間的民調,希拉莉都大幅拋離對手特朗普,所以我才會如此肯定。但上周五,美股以加息理由大跌,事出必有因。昨日,當希拉莉出席911紀念活動時,突然間身體不適要離開,以美國人政治智慧,知道身體不適只不過是托詞,其實希拉莉打算棄選,換言之,特朗普將會是下一任美國總統。如果真的是如大家所料,耶倫就會按既定程序,在9月議息時加息,賣盤程式發揮作用,於是美股大跌。香港股市昨日比美股跌得仲勁,似乎是確認美國會在9月加息,如果道瓊斯指數在星期一晚繼續下跌,美國就算9月不加息,今年內加息的機會就會很大,大家不得不小心加息。雖然很多人會話,就算加息,又加得幾多;話應該分兩頭說,如果美國加息,有可能是一個加息周期開始,大家不得不小心。湯文亮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3/197686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866

也說亮話:馬化騰的指尖

1 : GS(14)@2016-09-27 07:11:45

騰訊控股(700)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中國慈善公益人才實在太缺。」道出了慈善行業健康發展必須要解決的一個瓶頸。馬先生上周五來香港參加亞洲首次舉辦的區域性大型慈善論壇,在台上和美國克雷奇基金會的總裁Rip Rapson進行一場東西方慈善交流。克雷奇基金會規模龐大,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但過去10年銳意改革,以策略帶動慈善,成為美國基金會中的佼佼者;騰訊和馬先生個人的慈善則用上大量科技創新,顛覆傳統、打破「慈善只是有錢人玩意」。一般人談慈善比較多關注捐贈數額、誰又捐了多少錢?在這次論壇中,60位講者們卻具體討論分享「如何」把錢用得更好的問題。筆者有幸主持馬先生和Rip Rapson的對談,看到台下1,300個座位座無虛席,大家對這場東西慈善文化、傳統轉型、科技創新的中美對接都很感興趣。馬化騰的分享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指尖公益」和「公益社交化」。在微信平台上有一個功能,用家可以朗讀一段書籍,比如把「洪七公大戰歐陽鋒」錄音下來,微信在後台把不同用家錄下的段落拼起來,以科技平整音質變成語音書籍給視障人士享用。我們可以想像,因為操作容易,世界各地會講普通話的人都可以貢獻,視障人士不單可以更快有更多書可讀,而且過程中更能感受人性的關懷。筆者認為這件事甚至值得推廣到全世界,讓任何語言國度的盲人都可以受惠。「公益社交化」是另一國內慈善突破的趨勢,近年由於負面新聞頻頻,不少人對大型慈善團體失去信心,導致捐款下降。人們更願意相信身邊的朋友圈,以騰訊公益平台為例,90%的捐助通過手機,其中80%來自社交化捐助,比如我捐助了留守兒童教育的項目,發給朋友,讓大家關注,一起捐贈,甚至參加月捐贈計畫,定期定量長期支持項目。科技將個人力量更有效率的提升,誰說慈善是大機構、大財團或大基金會的專利?在創新科技幫助下,人人都是慈善家,人人都有責任促進社會共融。企業能將部份盈利捐贈慈善,非常難得,能花心思把企業的產品、創新、科技、平台一起應用在解決社會問題更是難能可貴。馬化騰的「指尖」不單幫助股民賺錢,希望在將來更可以幫助社會,將每個人的指尖都化為慈善公益的力量。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6/197817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092

也說亮話:家居護理及復康

1 : GS(14)@2016-10-17 08:07:56

孔子63歲和弟子被困於陳蔡之間,惶惶不可終日,如喪家之犬。孔子體魄強健,射箭時,「蓋觀者如堵牆」,可見箭藝超凡,但是他駕馭馬車的本領更高,自己說:「吾何執?執射乎?執御乎?吾執御矣。」用現代語言來說,年輕時運動打下的基礎,在年老困厄時派上用場,即使餓上幾天、奔波勞碌,孔子依然「慷慨講頌,弦歌不衰」。假設孔子或弟子不良於行,中國文化就沒有了「君子在厄不窮」這一段,公元前5世紀可找不到無障礙飛機、汽車、通道,也沒有輪椅,拐杖就是一根木頭,談不上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上周日本東京舉辦第43屆家居護理及復康展覽會,和北美的MedTrade、歐洲的REHACARE並列為世界三大業界盛事。500多家參展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圍繞如何幫助提高個人護理能力,可以讓人在年老或殘疾的情況下也可以獨立、有尊嚴的享受生命,比如一家公司設計的輪椅床將床的一半輕鬆變成輪椅,有需要的人士只需把身體移到這一半,就可由躺著轉化成自由行動,不用護理人員操心。行動、呼吸、復康、個人衛生、日常生活的輔助等都是展會的重點。當然,人總有需要幫忙的時候,有不少參展公司的客戶目標是醫院、安老機構等,從院舍管理系統電子化、雲端化到幫助護理人員的骨骼服(Exoskeleton suit)——穿在身上則能輕易提起重物等,這些產品和服務在細分市場中分別照顧需要不同護理及復康水平的客戶,銀髮商業市場在日本已經形成,而且發展蓬勃。筆者走馬看花後感受有三個趨勢,一曰設計(Design)、二曰移動(Portability)、三曰善用資訊(Use of data)。在叉子和筷子平滑的表面加上鋸齒或阻力,用家就算手老是顫抖,食物也難以滑落;潔具甚至如馬桶也可以移動,跟人走,手扶軌也可以隨意拆除安裝而不再是固定裝修,減低成本、提高靈活;這些都令社區和家庭養老更安全、舒適。採摘、分析用家數據提供系統學習,讓產品和服務可以不斷提升,社會服務在這方面還要加把勁學習。香港的護理及復康似乎還是社福界主導,商界何時才看到商機?錢從哪裡來?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從何開始?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7/198029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87

亮說亮話:樓市早已被開鑊

1 : GS(14)@2016-10-18 08:14:04

近日最熱門話題當然是游準議員忘記列祖列宗,情願做被人侮辱的支那人。佢要做都冇辦法,但唔好要全香港市民跟她一起做,游準議員語出驚人並不是今日的事,較早前更話年輕人冇地方扑嘢。游準議員女仔之家,開口埋口講扑嘢唔係幾好,應該講開鑊,不過開鑊其實不是形容男女苟合之事,而是一個化學反應,但大家唔知道又唔出奇,因為現在的鑊不用開鑊這個程序。有老友知道浸大頒了一個化學院士給我,除了質疑校長錢大康是否瞓着覺之外,並懷疑我對化學是否略懂一二。自從浸大頒了一個化學院士給我之後,我便開始寫一本以化學原理同反應來講解樓市的書,其中之一就是「開鑊」,開鑊其實是鋼化程序,以往用的生鐵鑊在使用之前,必須要用油和韭蔥放在鑊中以高溫不斷炒,直到韭蔥變碳,新鑊變成黑色,表示完成鋼化程序。現在香港的樓市亦是一樣,三種特別印花稅以及逆周期措施,就好似韭蔥同油在新鑊以高溫不斷炒,經過五六年時間,兩款辣招都變成碳,樓市基本上亦已經鋼化,亦所謂被開鑊,雖然並不能夠說樓市是硬如鋼,但可以承受忽冷忽熱衝擊,給予政府足夠時間在樓市受到衝擊時,調整一下壓抑樓市措施,甚至推出一些挽救樓市方案,有時回想,樓市如果不被開鑊,樓價大上大落,絕非香港市民之福。



湯文亮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8/198039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