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東方財富(SZ300059)$ 東方財富的照傻鏡照到了誰? 歲月無聲

http://xueqiu.com/8377296342/24567680
東方財富,13年大牛瘋牛之一,這個股民都不陌生的財經網站如今市值一騎絕塵,可以說將包括新浪,搜狐,網易在內的門戶一併秒殺,更遑論他的同行和訊網,金融界,同花順,大智慧的相形見絀。看看他的股價,從去年年底的3.6一口氣飆到現在的接近20,4倍以上的漲幅,額滴神啊。

雖然他的中報虧損,但這無任何影響,股價被一個你似乎無法辯駁的邏輯推動著自我陶醉。這個邏輯大概有幾點核心:

1、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換天了,東財將成為平台型公司,金融產品創新無出其右,且用戶體驗會持續領先,他是顛覆性的公司。

2、至於怎麼顛覆,你想不通,那是你智商低;至於盈利,對一個顛覆性的公司,你來談盈利,更是顯出你的幼稚;顛覆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裝著裝著,股價就飛了。越飛越是顛覆,越顛覆越飛。

3、他的競爭對手都基本死掉了,你看和訊那曾經的財經網站老大那老態龍鍾的可憐樣子,金融界在美元的沐浴下陽虛到只剩下可憐的3000萬美金市值,瘦骨伶仃;大智慧做在客戶端的美夢裡成億成億的虧損,新浪財經呢?這個曾經一個高級編輯出去都能當財經網站部門主編的角,除了念叨點光輝歲月外,就剩下點上司的吼叫中層的怯懦下層的麻木,世無英雄,遂使豎子稱雄。人家東財能不紫氣東來?

東財的狂飆是一個照傻鏡,看能照出誰傻。公募私募的大佬們已經在喊千億市值,至少也是今後2年3倍的目標。我是被人照成傻子來羞辱的。我被羞辱有2個原因,一是我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認同這個市值目標,被視為目光短淺;二是我曾有過新浪和訊互聯網的經歷,卻看不懂東財互聯網的顛覆性邏輯而慘遭口水。

現在東財130億市值,25億美金,如果漲3倍,大概400億市值,就算300億目標吧,我們從幾個層面來推演一下:

1、對照嘉信理財吧,很多人把東財想成嘉信,嘉信現在270億美金市值,但市盈率是30倍多點,就是說盈利應該有10億美金左右,東財現在可以談故事,不問市盈率,但終究要回到市盈率上來的,股市不是愛情,可以柏拉圖,永遠不交也能歡,一個公司可以永遠不問盈利嗎?比如也是300億市值的時候,盈利應該也需要10億人民幣。不要說東財2年到300億,就是4年後到,他拿什麼賺10億利潤?就算他今年年底扭虧,明年開始利潤偉哥一般狂飆,怎麼才能發揮想像他能在4年內年賺10億?而且還必須以後保持很高增速的情況下,才能享受30倍估值?

2、東財是不是一個顛覆性的偉大公司?毫無疑問,東財現在相比和訊金融界新浪財經等是優秀的,這個股評人搞起的網站,深諳中國特色的股市之道,靠販賣散戶的罵聲和兜售傳聞發跡的股吧,如今成功屌絲逆襲,人氣和粘性超越先行者,在新浪,和訊費勁搞陽春白雪的資訊影響力的噩夢中,金融創新產品不斷推出。從財經網站綜合指標看,東財勝在社區,也就是股吧,在媒體價值觀、資訊新聞性等方面都乏善可陳。其次勝在股民易用的數據產品上,比如他的融資融券查詢就很好用,包括他搞的天天基金。但從營收上看,他的廣告收入應該不及新浪財經的幾分之一,更不及新浪網的20分之一。

東財和大智慧,金融界一樣,靠上輪牛市恩賜,拜中國監管不力,兜售炒股軟件謀財害人上市,這盈利模式一遇到熊市,便妖怪現行,牛市買什麼都容易漲,概率大,買了軟件的股民還以為真是軟件人品高導致,熊市來了,發現自己人品大降,怎麼提示買賣也不准了,自然,軟件賣不動了。這說明,東財的過去從來不是一個具有顛覆性基因的企業,更遑論偉大?

現在很多公募私募精英覺得東財偉大了,是看到了唯獨他在用互聯網的方式做產品,比如推出活期寶等等,這點我也必須認同,不管東財成功與否,這點都會讓新郎財經和訊金融界臉都甩到8條街去。雖然東財的那些產品複製壁壘極低,但人家想到了放屁不用脫褲子,而你還非要脫褲子才放屁,這境界總差很多吧?

儘管歷史不決定未來,那麼,我們假定按照東財的顛覆路線走下去,他會遇到哪些前提條件,並且風雲際會都給他,他才能牛逼通天。

前提一、競爭對手不單睡著了,而且睡死了不醒來。從純粹理性批判上講,東財可以持續領先,但從實踐理性批判上看,概率低於獨裁者慈悲。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之前各方面條件根本不具備,光吆喝不賺錢,自然各個網站都不干,而且,陶醉在資訊的甲方快感裡,誰去做技術民工的活.如今改革加速,tmt移動互聯再度云湧,我相信,其他競爭網站絕無可能忽視互聯網金融產品。金融創新產品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壁壘極其低,在國人複製智慧下,簡直就是比亞迪造特斯拉——分分鐘。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的天下紛爭才開始而已,並無版圖已定,天下三分。

    假如東財能通過金融產品賺得10億利潤,不要說傳統對手,就是騰訊都會插足。你不賺錢的時候,大家看你去先行,你真能賺大錢,焉能有人酣睡?新浪搜狐這幫幾千人都賺不了幾個銀子,一看到你有十億利潤前景,人家腦子都被驢子踢了?

   現在的情況是,其他對手愚蠢、忽視、隔江猶唱,而東財先行一步,不是東財人偉大。這個行業因為產品壁壘太低,沒有數年時間,都不可能做到市場份額集中化。只要市場份額不集中,豐厚的利潤就無從談起,你低價我更低價的殺。網站做金融產品創新,本質上是利潤人氣做渠道,對消費者來說就是低價和服務,說白了就是低價。你在a券商交易佣金千分之一,b券商萬分之5.他整天給你倒茶,你也會轉戶。買基金產品道理一樣。

前提二、將來券商牌照放開,東財同樣持有牌照,而且東財吃一塊很大的券商經紀業務。理論上存在這個可能,時間呢?等多久呢?如果東財拿到了,傳統券商都坐以待斃,不去聯合其他的互聯網平台參與競爭?

我們做投資,分析公司應該有兩個思維,第一個是純粹邏輯思維,看這個公司的業務和構想能做到多大,前景多廣。第二個是生意思維,就是你來投資做這個生意,在實踐中的可能性概率是多大。如果假定東財就是殺伐天下而無敵手,那別說千億,5000億也不是夢。生意是一定需要護城河的,這和有沒有互聯網思維沒鳥關係。

今天東財的老大們對外布道,講的激情萬種,聽的人們熱血沸騰。大意只有一個,別問盈利了,都啥年代了,一個浪潮云湧的時代裡,你們這些投資人還關心公司盈利,太落後了,太out了。

如果把新浪微博、搜狗暢遊、網易遊戲去掉,東財現在的市值可以買下新浪門戶搜狐門戶網易門戶外加金融界中金在線等。

為什麼,因為我有一個夢想!這個就是風險投資的夢想,風險投資是每個標的很少的錢,博取9個失敗1個大勝的盈利,而國內的公募確是拿基民的錢超配重倉,甚至越過5%的披露線。賭對了,一戰成名,賭錯了呢?誓言旦旦的信託責任都化作基民的淚水澆灌無邊的內心罪惡。

特別強調:我不是完全不認同東財的創新,我只是認為100多億的市值大大透支了這些剛剛開始的創新,更遑論數百億市值的目標誘惑。完全不構成任何勸誘買入賣出之意,投資有風險,自己要謹慎。

附:

東方財富媒體發佈會(230多人)

2013年全部免費,2013年用過20次以上是喜歡我們產品的,我們產品三年內1999元,CHOICE資訊互聯網金融大數據超級終端,准金融機構,媒體,政府部門專業人士,2013產品希望大家試用,大家肯定覺得好便宜啊。互聯網時代應該產生一次顛覆,大家要相信我們產品質量,不要對價格懷疑。正式發佈時間明天中午12點。針對部分用戶,郵箱後綴是金融機構,科研院所,政府機關,媒體,中午12點以後可以申請登錄試用,如果好,明年可以出1999元,如果不好,可以不用。為什麼要使用20次,因為現在免費,用過20次以上才是真的想用這個產品。第一批首批全國10萬名試用者。

媒體:

1請問和網頁版有什麼區別,和同類產品又什麼區別?

我想我不用介紹了,這個是個終端,速度和推算力,完全不同,和同行是更多的架構優化,擴張性,邏輯性運作會更快,在性能上,在信息執行力上都要更好,希望更多的人用的起,曾經受過3000萬用戶訪問,正對數據信息量,有我們非常強的技術和篩選能力,正對中報的及時性,權威性大家可以再明天晚上測試。

2中國證券報記者,價格比較低,能不能覆蓋東方財富成本,會不會行業惡性價格戰?

我們已經做了5年了,並沒有大的變化,但是我們的利潤在下降,在研發,但是我覺得互聯網時代不大會考慮我今天是不是掙錢,我考慮的目標人群有多大,因為我的成本時鎖定的,假設我的定價是3萬,如果是30萬,那麼我的定價是3000元,因為的我的成本時鎖定的,除了服務器帶寬之外,所以我覺得我們有更大的讓利空間,我們幾百人千年去年都在做這個事情,如果產品得到市場認可的話我想明年有更多用戶享受,成本鎖定下我考慮的是我的用戶量足夠大。

我覺得互聯網誕生那天起價格就已經不是一層不變了,就像以前看報紙看電視,隨著習慣方式改變,習慣免費或者底價,LEVEL2產品365元已經顛覆整個LEVEL2成本,銷售2萬套以上成本才會低於365,如果沒有足夠多的用戶是不能參與這個竟爭的。什麼樣的價格是可以有最多的優惠。從做東方財富開始,軟件我們同行賣29800,但我們免費,東方財富把大量數據導入網站,我們不是軟件公司我們是互聯網公司,考慮我們的用戶群有多大,基因不同,定價不同,它如果被市場喜歡我的用戶量有多大。還有一點,從成立東方財富開始,無論做什麼事情什麼產品,第一這個產品是社會所需求的,復合時代潮流的,第二是用戶喜歡的,第三是市場化競爭的,那麼這個產品就可以推出來。

3除了價格之外,你們和路透彭博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我們覆蓋大的功能,創新體驗,更多的外部體驗,我也不好評論別人的好壞,我只是覺得我作為一個研究員我會不會去用,更多人性化設計,具體完整化體驗明天中午去看下。經過試用之後我們完全有信心成為中國市場使用用戶最多的產品。

機構投資者交流會

陸總半年報交流

1,財經大平台,從05年到現在整個產品大平台全覆蓋,多元化切入,我們應該是唯一一家,滿足所有用戶24小時財經需求。06年互動平台,股吧,98%的市場佔有率,從網站平台到金融終端的平台。上市後推出免費端,B2C到了B2B,同時大家非常關心互聯網往哪走,我們對無線端投入從公司成立開始是高度重視。最新數據5月底,垂直財經網絡遊覽佔有率我們是50%,中報中新的業務,金融電商業務,最新數據,去年681家上線,一季度末893家,6月底995家,不少基金協議簽好了,今年上半年交易額20.79億,6月20號推出活期寶,深受市場廣泛關注,到現在超過8萬筆16.5個億銷售額,剛剛推出活期寶業務的成績。

2,一站式金融服務平台,金融服務角度,投資融資需求,從原來媒體平台,信息平台到現在交易平台,包括交易之後的平台。

秦總(董事長)交流

Q基金申購費是怎麼分成的,包括打折的?如何看待淘寶網推出的基金超市?類似於活期寶,股基債基權益產品什麼時候?

A現在還處於起步期,去年我會說互聯網開始不考慮掙錢,就像前面說的只關注3個條件,從盈利模式來看,我們沒有專門的解釋,一般基金公司的銷售費用1.5%,我們價格是0.6%也就是打4折,一般90%以上協議是4折,還有一部分公司6折或8折,一個億的資金大概60萬歸銷售公司所有,當然會涉及到一些銀行監管費用會涉及到一些銷售費用,還有支付費用,按筆計算,一筆一元,有些事按金額千分之3來算,或者高一點或者低一點,和量有關,同事股票基金有贖回費用,有些事全部歸我們,有些事一半歸我們,贖回大概是0.5%左右,前段時間由於餘額寶事件,貨幣基金收益情況,我也沒看懂,貨幣基金更多的理財方式,它的銷售費用0.3%左右,但是和股票基金不同,股票是銷售一筆就一筆,貨幣是持有一年,後面還有尾隨的管理費,分成是可以參與的。股票基金管理費1.5%左右,貨幣大概在0.3%左右,債券基金0.45%左右,反正是銷售費用一般都歸我們,股票收益大,但相對規模沒有貨幣大。由於基金公司不對等,管理費有差異,我希望基金管理費同等,我們最新合作是南方基金,我們認為有比較完整團隊,有大資金管理經驗,分成是所有基金裡面偏低的,我依然選擇南方,我希望選擇一家基金不會某一時期特別高某一時期特別低,又有流動性的問題。我們不會因為別人給我們收益高我們就和他們合作,因為我們是專業的基金銷售公司,我們一定會選一家收益最穩定的,管理最穩定。

中報後最後一天才決定披露活期寶數據,數據公佈到7月18號,目前來看,我們客戶從0開始,去年7000筆交易開始,基金試用的非常少,為什麼沒人用我們,因為我們開通很麻煩,但是這就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障礙。但是我們開戶數據增長非常穩定,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增長也是非常穩定的。所買的基金份額在我這裡可以查詢,實質上我們是個無風險渠道和服務商,需要去改變。前面10%客戶可能要花3年,後面90%的客戶可能只需要花1年。逐步相信的過程。所以,在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懼怕任何競爭。基金銷售支付和普通支付是不同的事情,針對可能的基金超市我認為我們的優勢會更加明顯,因為這不是普通的商品,我們做的是服務,渠道和專業相比對小資金來說無所謂,但對大資金會選擇專業。

我們正在研究探討並且會更快推出穩健的產品模式,現在就是讓用戶習慣使用我們產品,。

Q在美國網上銷售基金,細分市場很明顯,低價策略,在國內可能不存在,交易環節,我們以價格為主導脫穎而出?

A價格不能迴避,我們的價格可以肯定是有競爭力的,第二方面加息理財服務發展到後面也是同樣的問題,一個經紀人如果收入和交易量有關會誤導投資人增加交易。市場發到一定程度,資金量偏大客戶還是需要諮詢,我們在未來也會面臨這類問題,獨立第三方,我們肯定有我們的研究和思想,不會強加給用戶,專業上服務客戶,選擇活期寶時候,更小的基金,甚至可以給到90%的分成,我仍然不會選擇,10倍的20倍的量前期會在某些方面失去利益,但最終還是會爆發。未來我們會打通活期寶和股票基金的轉換,減少贖迴環節。工資卡可能是老闆規定,消費卡可能是自己習慣的,每次要把這筆錢提出來,或者網上轉賬過去,像活期寶就可以幫你實現,0費用銀行轉賬並且幫你實現超額收益,我們這些人有20年以上股票基金理財經驗,我們都會把客戶至上的理念放在首位。

Q後面我們的第三方基金銷售大體規劃,後面陽光私募,券商資管有無規劃?基金新產品發售有無重大合作?機構版定位,和WIND匹配的東西?還是和原來PC端兼容的?還有手機版?像雪球網,比較帶有研究的很多人跑去雪球網的,我們是不是都是些低端的消息,罵娘的東西。

A活期寶只是我們產品中一小快,很多情況都是被動的,很多功能還沒最完美,要是要趕著上市,後面產品出來,市場需求量更大,我是對產品比較痴迷的東西。不要因為別人收費就覺得別人的好,或者別人宣傳的比較多就別人好,互聯網是需要自己去體驗的,在陽光私募信託產品銷售上,按照現在法規還不能互聯網,陽光私募目前發展我們還不能判斷哪些公司是值得推廣的,但後面我們還是會觀察選擇。我首先要把最低端的客戶服務好,身價一億百億,其實也在天天看東方財富,我們用戶量足夠大,我們是從下往上,我們有些同行可能只有上的客戶,看不到下的客戶,我們不擔心,那些客戶遲早是我們的。我們一直擔心我們的定價,而不是定位,當我們定價報出後別人覺得我們是低端品,我覺得這是錯誤的觀念,未來我們產品升級空間非常大,基於互聯網思維,如果我的用戶數足夠大我就願意犧牲我的利益,只有使用20次,明年就可以1999元。千萬不要因為價格讓你覺得和同行比有差的感覺。手機我們一定會去開發,研究員來說,這樣的屏幕是不能作為決策量的。但我們以後開發的一定信息量最全最大的。我很想把股吧成為一個高檔場所,成為研究員每天晚上聚集的場所,但是這是大眾的,因為我有足夠大的用戶,大到足以可能涵蓋所有信息,是真正促進了內幕信息減少的平台。股吧讓每個人都有發言機會。股吧已經由1.0到2.0,股吧有用戶中心,讓股吧有加密概念。

Q披露活期寶交易金額,活躍的賬戶有多少?

A中報沒披露所以不方便披露,現在用戶量非常少,但增長斜率非常好。我原本年底預期達到的目標,7月就達到了。這個和淘寶開始一樣開始覺得會買假貨,從80萬銷售到1萬億。這個空間可能比我想的還要大。

Q如果單從互聯網角度來說您做的還可以,未來包括騰訊,阿里巴巴,我們怎麼看待他們,他們的用戶數可能比我還要高?

A誰說用戶數3000萬,互聯網用戶每天可能都不是同一批,我覺得我們用戶數至少一億。沒有競爭是不可能的,和餘額寶競爭沒有什麼不好,它是千億的公司的我是百億的公司它幫我教育市場有什麼不好?當我的活期寶1億賬戶,它可能3億賬戶,但幾年後我的客戶價值可能不一樣。它一定會注重專業平台。

Q餘額寶,基民沒有選擇,但產品多的話我們怎麼幫助客戶去選擇?

A我們產品一定是大,穩定的,所有基金公司裡面南方收益率是最低的,但我還是選南方,穩定,我只做鑑定,選擇權交給用戶。

Q競爭對手什麼情況?二季度銷量爆發的原因?貨基會存在短暫的資金墊付問題?我們承諾的是時時到賬。

A我不清楚同行的數據,我給公司定的目標非常高,如果在第三方只佔80是失敗的。二季度是互聯網該有的增長,活期寶只是個催化劑,實際是正常增長。我們在選擇基金公司非常客觀,業績不好我會剔除出去。墊資,但我們的墊資現在還只佔到很小。T+0我目前還是能保證。

Q專業性體現在哪裡?人員規模情況什麼樣的,基金銷售額有1000萬的收入,可能收入達到什麼數後會達到一個平衡點?過去幾年銷售費用遠遠高於管理費用。

A有1000多人的一個公司,在整個配備上我們有自己的研究所,我只能說和第三方公司比,對後續儲備我們是有信心的。所謂專業就是讓合適用戶選擇合適產品。今年年報時,我說過,基金銷售在明年就會成為規模性的收益,明年就能成為主營,想盈利可能今年就可以盈利,我的用戶數快速增長中。相對比較平穩的公司,無論哪種費用都比較平穩。東方財富紀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263

騰訊的4.48億美元都給了誰? Ricky

http://xueqiu.com/6654628252/25328393
截止2012年12月31日搜狗的股權結構:
1、搜狐持有1.37億股普通股;
2、搜狐持有2400萬股A類優先股;
3、云峰基金持有1440萬股A類優先股;
4、張朝陽的Photon持有3840萬股A類優先股;
5、搜狗和搜狐高管持有684萬股普通股;

這次騰訊給了搜狐4.48億美元現金,3.01億美元用於給A類優先股分紅,1.47億美元回購A類優先股(其中7880萬美元買搜狐的2400萬股A類優先股、2100萬美元買張朝陽Photon的640萬股A類優先股、4730萬美元買云峰基金的1440萬股A類優先股,騰訊和搜狐公告裡說的騰訊在搜狗的佔比很快將會由36.5%提高至40%,原因就是2014年3月15日以後將回購這三部分優先股),普通股股東在這其中是沒有拿到現金的。

那麼:
1、搜狐集團的2400萬股A類優先股分到了9400萬美元(搜狐這部分優先股是2012年6月以每股1.075美元的價格從阿里手裡回購的,阿里當初以2580萬美元賣掉搜狗這部分優先股少賺了不少);

2、張朝陽的3840萬股A類優先股分到了1.5億美元,同時張朝陽賣掉了640萬股A類優先股,再獲得2100萬美元,張朝陽個人共收穫1.71億美元(張朝陽當初認購的成本是0.625*3840萬=2400萬美元,現在收回1.71億美元淨賺1.47億美元,減持640萬股後還持有3200萬股A類優先股);

3、云峰基金的1440萬股A類優先股分到了6000萬美元,同時賣掉了1440萬股A類優先股,在獲得4730萬美元,云峰基金共收穫1.07億美元(云峰基金當初的認購成本是0.625*1440萬=900萬美元,淨賺9800萬美元);

4、王小川等原搜狗管理團隊,這次沒有任何套現,新搜狗也沒融到一毛錢,但是獲得了將搜狗繼續獨立發展的機會,同時還拿到了搜搜以及騰訊未來可能的資源支持。

加上搜搜的注入,騰訊這個投資真算是給搜狐、張朝陽等一個超大禮包(當然目前不排除雙方是不是還有其他協議保證騰訊的利益),也難怪可以搶婚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84

圖示收入不平等害「死」了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401

收入差距懸殊的危害有多大?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策略師Albert Edwards 27日發佈的報告借用獨立機構The Equality Trust的三幅圖表展示,這種不平等實際上真的會害死人。

收入不平等在「殺死」嬰兒:在不平等現象較嚴重的國家,嬰兒的死亡率較高。

 

 

收入不平等在「殺死」成年人:在不平等現象較嚴重的國家,國民的壽命較短。

 

這種不平等引發了人體健康與社會問題。下圖的健康指數主要觀察國民的壽命、掌握數學的能力和文化水平、嬰兒死亡率、自殺人數、入獄人數、產子青少年人數、信任度、肥胖症患者和吸毒、酗酒成癮人士等精神疾病患,還有社會流動。

 

Edwards指出,以上最後一幅圖可以揭示一些經濟問題。

拋開一切道德和政治擔憂,你可能會為不平等加劇而擔心財產、公平、過多的政治影響、甚至是社會流動性。

Kemal] Dervis與人合著的作品介紹了「美國的不平等」蒐集的研究結果。

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懷疑,一旦不平等超過一定的水平,就可能危害經濟穩定和經濟增長。

這部作品中提到,假如要以可持續的方式發揮美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收入分配再平衡可能會起到作用。

這正是股神巴菲特、債王格羅斯和傳奇對沖基金經理Stanley Druckenmiller的觀點。

不必去做共產主義者,你也能得出結論:不平等極為嚴重不但會對長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而且使經濟體更難以抵禦衰退的衝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49

【小米的成功打了誰的臉】行業觀察者:小米手機給我的三大啟示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934.html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作者:朱長城

兩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小米手機難成主流》,全文以PC產業中的微軟角色來類比小米的戰略。兩年後再看此文,多少覺得滑稽。一方面,小米手機的市佔率已經超越HTC,公司估值達到100億美元,以創業公司論,已經非常成功;另一方面,小米手機現在算主流嗎?與中國年消費過億部智能手機相比,與中華酷聯這種規模性公司比,小米確實又是小朋友。在正確與錯誤之間,小米提供了哪些新的啟示?

啟示一,一個產品,一家公司的成功,可能是很多要素的組合,也可能是因為適應時事,在少數單項上取得巨大成功,以至於讓同行的老眼光看走了眼。小米的典型就在於一切圍繞互聯網模式,把過去建渠道,經營品牌的老思路,變成了一種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營銷,快速聚焦。相比之下,原文強調操作系統等原因,就變成了次要問題。據說,當年諾基亞也用了」抗摔「的老標準來看第一代iphone的前景,自然也是得出了iphone不值一提的謬論。

用單項優勢改變行業的傳統競爭格局,其實就是破壞性創新。正應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一句俗語: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小米恰恰是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做到了極致的公司。因為新公司的原因,小米沒有任何歷史包袱,可以在利用「互聯網」這個主戰場上全力一搏。相反,華為、聯想這樣的公司可能像雷軍一樣進行品牌營銷嗎?基本屬於不可能。所以,華為們的戰場在傳統戰場,而小米們的戰場在新開闢的戰場。衡量華為和小米的成功標準,自然也大不相同。

啟示二,破壞性創新的根源在人。能讓小米選擇走目前道路的原因有很多,但關鍵還是在人——雷軍可以如此做,而余成東、楊元慶們就做不到,包括魅族的黃章也沒能走這條路,雖然他更早利用社區和粉絲進行營銷。以小米的業務外包,走互聯網營銷等策略,可以說,每個環節都是現成的資源,但組合在一起的牽線人是雷軍。首先,雷軍是個創業者,有大量天使投資,以及金山時期的光環,本身能自我營銷成為一個品牌,而大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完全缺乏這些資源。換句話說,喬布斯不是每個人都能模仿的,首先你就得是個傳奇人物,而不是高級打工仔。其次,你得有認準一條路走到黑的勇氣,而這又是創業者的特質。要說小米模式一定能成功,肯定沒人信。但雷軍能把事情做到「絕」。一以貫之的持續下去。但職業經理人就沒有辦法按照「信仰」辦事。

同樣是創業者,不同的人也有分野。黃章其實是國內最早走蘋果路線,堅持走少量精品路線,堅持走粉絲經營路線的智能手機創業者。但黃章選擇了大量開專賣店的營銷模式;而雷軍選擇了走互聯網電商直銷模式;黃章選擇了不拋頭露面,而雷軍選擇了大張旗鼓的路線,而且屢創「佳句」;黃章在人才資源聚合上完全沒有作為,而小米從一開始就選擇了精英的組合。總而言之,事在人為,人不同了,同一件事就有了做得成和做不成的區別。而給我們普羅大眾的啟示就是,選擇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選對了時機和模式,可以在人生的財富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雷軍選對了,所以小米的成功,可以省下很大一部分的傳統競爭阻力。

啟示三,手機產業的內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變化。目前能說小米算中國智能機市場的主流產品嗎?也許我們首先要改變關於手機產業的認識。現在的手機已經跨出了一台手持設備的製造業概念,轉而成為移動互聯網門戶、眾多O2O服務的門戶,以及「電子類產品」的應用門戶。假如以單純的手機生產製造而言,小米的售價和銷售量恐怕很難支持長期的估值;且手機口碑的細分特徵也越來越明顯,像是oppo的影像口碑都可能是小米手機再擴大用戶邊界的阻力。小米能擴大新的收入來源無非是周邊設備和app服務等。畢竟,與蘋果相比,小米的利潤來源太單薄。而一說到周邊電子設備,內涵和外延就大了許多,包括小米盒子、電視等,都可視為一種延伸品牌價值的載體。而且,這些產品都是製造「現金流」的好商品。它既賦予了小米在供應商處的議價能力,又是品牌關注度變現的好手段。只要現金流不斷變大,就是不斷在資本市場遊說美好故事的新資本。小米的估值就能得到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456

順榮收購37WAN中的博弈:誰收購了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257.html

37WAN收購一事其實早有端倪,A股上市公司大唐電信今年上半年曾公告洽購37WAN,據媒體報導,因雙方就有關事項未達成一致而終止談判,此後大唐電信將併購標的更換為另一知名頁游平台要玩。而在前一次收購中談崩的37WAN,行業普遍認為或選擇獨立上市的道路,但昨日的消息則證明了37WAN的選擇依然是被併購。

在昨日消息爆出後,一些業內人士在微博上調侃這次收購稱,37WAN可以改名「37皖」了,原因是收購方順榮股份主營業務是「汽車塑料燃油箱」,這兩家公司業務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最終選擇合併,公告中也解釋稱順榮股份將由單一的汽車塑料燃油箱製造企業轉變為先進生產製造與現代文化創意並行的雙主業上市公司,令人感到意外。更有業內人士評論稱,土豪真多。

然而這起併購真的如同之前所發生的多筆遊戲公司併購一樣,遊戲公司創始人最終豪氣發家、上市公司股價大漲麼?漲是肯定要漲,但是這起併購案中有多個值得回味的細節,可以看到跟之前所發生多筆遊戲公司併購案的不同。

第一點,收購方順榮股份拿出的19.2億收購對價中,75%的對價由上市公司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25%的對價以現金支付並由上市公司實施配套融資解決。這裡即可以看到,37WAN管理層選擇了大頭兌換股票的做法,並未直接拿現金退出。

公告中顯示的細節是,李衛偉擬轉讓的三七玩28%的股權作價8.96億元,股份支付83.93%+現金支付16.07%;曾開天擬轉讓的三七玩32%的股權作價10.24億元,股份支付67.19%+現金支付32.81%。

第二點,這次的收購方順榮股份停牌前市值為14.2億元,流通市值僅3.6億,37wan實際估值是32億元,誰收購了誰?當然答案依舊是榮順收購了37WAN,但在這次的併購案中,行業看到的是收購方跟被收購方體量倒掛。

第三點,收購方控股股東吳氏家族為鞏固其控股地位,擬以現金約2.46億元認購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2400萬股股票。

從這3點來看,由於順榮股份本身市值低於37wan估值,如果順榮控股股東吳氏家族不選擇倒貼現金2.46億的話,實質是37wan管理團隊將獲得順榮的實際控股權,因此,此次順榮收購37wan 60%股權,其實是順榮與37wan博弈的結果,而這樣的現象發生的原因,gamelook認為是37wan管理團隊選擇了堅守37wan,要股份多、要現金退出少。

在A股上市通道堵塞的現實環境下,國內遊戲公司要博得一個A股席位非常困難,要實現在A股兌現自身價值的結果,無非兩條路:借殼上市、或者被併購。就創始人要股多過錢的現象,有投資人表示,優秀的遊戲公司不再甘心被收購,希望自己掌握命運。而37WAN此次併購或說明了這點,出讓60%股份,且大部分兌換成上市公司股票,雖然這起收購算不上借殼上市,但多少說明了37WAN管理團隊對未來長期堅守在遊戲業的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17

傳統行業小心了,互聯網下一個會滅了誰?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5/57666.html

2013年是個很特別的年份。這一年,新技術(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穿戴式設備等)已經不滿足於在自己的領域里戰鬥了,開始大舉正面進軍傳統行業。i黑馬也贊同文章的觀點,這一年必將會成為“傳統行業互聯網化”的元年,成為中國商業史上毋庸置疑的分水嶺。傳統企業們,你們做好轉型或被消滅的準備了嗎?回到商業的本質:有人提供產品或服務,有人使用。因此,簡單來說,商業可以簡單分為兩大環節: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先說傳遞價值。傳遞價值可以解構為今天廣受認同的三個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互聯網首先攻占的,就是通過自身的效率,縮短或者重構“傳遞價值”的商業價值鏈。過去這些年,誰最先被“解決”了?第一批被挑戰的是傳統“信息中介”,比如傳統媒體,以及依賴於傳統媒體的衍生行業,比如傳統廣告、傳統公關。當信息可以通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隨時隨地獲得時,傳統媒體的中心化、時延性的中介價值,迅速貶值。信息中介產業迅速重構,廣告行業快速與時俱進。傳統媒體之後,是零售業淘寶蓄力10年。10年前很多人不屑一顧,網上沒法試穿,誰會買鞋子買衣服?看雙十一的銷售中的服裝、鞋子的排名,他們不說話了。今年阿里銷售額能到2 萬億人民幣嗎?而全國的零售業規模才10多萬億人民幣。馬雲與王健林的億元豪賭,說網購規模能不能超過零售業50%。雖然今天不能定論,但很多品牌大幅度 關店、商場人越來越少卻是事實。最顯眼的跡象是,沃爾瑪開始關店了。王健林的“萬達模式”是,以沃爾瑪為中心,發展包涵餐飲娛樂的商業綜合體。沃爾瑪不是 被淘寶打敗,也不是1號店,而是被一種新的業態所革新。這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趨勢,沃爾瑪也必然要改變。另一種流通巨鱷是蘇寧大賣場。蘇寧的盈利模式是,一方面大量開店,獲得巨大的用戶,另一方以此獲得和供貨商的強大談判優勢,獲取差價,和資金滯留。還記 得嗎,很多年前,很多電子產品宣布:我們從未授權任何網站出售我們的正版產品。現在來看,那是對現下傳統渠道的一種保護,一種掙紮。而眼下,已經很少有人 懷疑京東賣的不是正品,京東的價格,也已經變成網絡零售價格的標桿,這時也倒過來逼迫了蘇寧電商化。蘇寧開始強調線下必須與線上同價。蘇寧正式打響O2O 之戰。另一個有趣的反擊來自紅星美凱龍。雙十一的時候,一條來自紅星美凱龍管理層的微信,在網上引發眾議紛紛。微信內容顯示,這位高管要求管理團隊禁止線下店 與線上電商的旗艦店同步合作。這一趨勢的結果是,消費者會把線下店變成陳列店,但線下店也因此減少了銷售收入,紅星美凱龍也將大大減收營收分成。這是從根 本上打擊了紅星美凱龍的盈利模式。與之相反,銀泰百貨在雙十一的時候鼓勵線上線下同價,他早就意識到這是沒有辦法抗拒的未來。作為馬雲的好友,沈國軍可能 早就意識到了,遲早變革將會顛覆現有的商業根基。一切基於信息不對稱的行業都將被互聯網打擊。第二批被挑戰的會是誰?2013年,互聯網集中地重大地打擊了金融業。馬雲再次打響了第一槍,百度、騰訊隨即跟上。身後更是一群互聯網餓狼。首先是存貸業務。銀行的盈利模式是存款和貸款利差,阿里巴巴掌握了很多企業的交易數據,這就可以更合理的評估風險,通過蓄勢已久的阿里小微金融,提供小 額貸款。另一頭,阿里今年決定撕下偽裝,用支付寶和余額寶來吸儲,向銀行正面開戰。余額寶出現後,支付寶不再是中間工具,而是變成了資金池。余額寶提供的 其實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金融服務:貨幣基金。但是,絕大部分普通人只會把錢存在銀行,不知道什麽是貨幣基金,他們只知道買了余額寶比活期利率高,買完了還是 不知道什麽是貨幣基金,但是卻已經完成了個人資本投資。而,阿里,則成功的轉移了數以千億的活期存款。然後是信用卡業務,它的盈利主要來自於刷卡的手續費以及分期付款的利率。現在包括拉卡拉在內的很多第三方支付都在搶食這塊蛋糕,阿里當然也不會坐視。淘 寶手機客戶端推出一個功能叫“淘點點”。目前很多餐廳都配備wifi,手機接上wifi,可以通過淘點點直接點菜,點完拍下桌上的二維碼,菜品就會直接送 來。吃完之後支付寶直接付費。這群互聯網“解放軍”正在用打土豪分田地的氣勢一塊一塊吃掉銀行的幾十年來安享的蛋糕。支付寶會逐漸把銀行架空為一個“管 道”。銀行將面臨和蘇寧眼下所面對的一樣的境遇,線下網點會從優勢,迅速變為包袱,銀行可能也終將走向O2O,網點也將變成線下體驗店,但是,跨界的“萬科社區金融”已經等在那里了。第三波是物流的重構如果有一天支付寶的交易能夠占中國零售的50%,也就意味著中國的物流相當一部分都是由支付寶驅動的,這就是馬雲最具戰略前瞻的地方。又是馬雲,還是馬 雲。馬雲和沈國軍的菜鳥網絡目前正在全國各地開物流中心,根據天貓上的數據,可以精準的選取主要物流節點,除了物流,還可以根據各城市的精準需求,開天貓 實體店,變成新形態的商業地產。菜鳥物流的願景如果成功,將有可能會壟斷中國的骨幹網絡,發貨的順序和時間都將使最優的效率,達成全國任何地方24小時到 達的承諾。大數據的威力。如果菜鳥能夠做到這點,其他快遞公司要麽差異化,要麽就會淪為最後一公里的物流。不管最終的物流競爭形態變成什麽樣子,必然會產生全國任何地方點對點24小時抵達的業態標準,這將進而刺激了信息流和資金流。這三流打通將會像水一樣流暢。於是,一切基於信息不對稱的環節都將逐漸被顛覆,或者邊緣化。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本質上大部分是傳遞價值,而以往這些渠道分走的利潤,在今天的效率來說,是過高了。當傳遞價值被重構之後,互聯網將真正地進軍傳統產業,重構商業的源頭:創造價值端。那麽,未來,互聯網這種如同龍卷風般的變革將會進一步向哪些方向席卷?如果用一句話歸結,那就是:互聯網將會找到一切擁有不該屬於該產業模式的高額利潤,並把他們拉平。信息不對稱,超高的品牌附加值,都是互聯網解放軍的目標。比如傳統教育行業,新東方將會遭遇巨大的危機。新東方至今主要還在用一種非常傳統的模式在運營產業,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單項數千元的課程可以人滿為 患,但當互聯網可以極大提高培訓效率的時候,誰還會長途跋涉去北京上海付費去課堂上聽老師講笑話?新東方最值得警惕的對手,可能就是滬江網。下一步,哪些傳統產業將會被重構?有三個方向也許值得大家關註。第一、那些購買可以發生在生產前的行業。定制化,反向購買。一切面對消費者的生產行業都有可能被重構,比如女裝廠商、電視、冰箱、房地產等。這里面孕育著巨大的機會。溝通及其順暢後,購買行為可以發生在生產之前。2C之後,將是2B。第二、第三方付費模式將會進一步重構價值鏈。路由器生產廠商原本單價300,現在只賣100,甚至免費,廠商在路由器內置CRM軟件,從而可以提供面向消費者的廣告。整個產業鏈被重構。兩年前,中移動不會想到,打敗他的不是聯通,不是電信,而是微信。而電視廠商們也怎麽想不明白,怎麽才能生產出一臺2999的超大屏幕電視,還有錢賺?雷軍做到了,只不過他的的邏輯是,我就按照BOM的價格賣,完全不考慮利潤。他賺錢的地方也不在這兒。第三方付費,將席卷很多行業。反擊的電視廠商采取了兩種方法:TCL的辦法是,與騰訊合作,愛奇藝合作,生產智能電視。而海爾的辦法是反向采購。今年九月份,海爾在天貓上通過預約訂貨的方式,完成了驚人的銷售額。第三、品牌將會被重構。很多人曾經持一個觀點“品牌是邪惡的”,對於用戶而言,品牌是客戶為了信任而付出的額外高成本。對品牌商來說,對應的就是額外高利潤。簡單來說,很多品牌附加值就是額外的錢買了放心。這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對稱,額外的錢是為信息不對稱所支付的錢。一旦信息不對稱被互聯網解決之後,就會產生新的品牌,品牌的意義也會發生改變。狙擊傳統品牌利潤,比如淘品牌的崛起,就是一個方向。2013是分水嶺,馬雲是很多場戰役的發令者。這些方向,將在2014年以及今後,越來越激烈地改變中國商業格局。大部分傳統產業的“從業者”已經或者正在激烈地對抗這種變化,因為重構,意味著蛋糕要重分。傳統產業,你是願意一起來分新蛋糕呢,還是守著可能就要不存在的舊蛋糕呢?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劉潤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69

通了誰?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12.html
07年8月某日下晝情景,再活現眼前,同樣一紙通告,同樣股市由爭持、變喪追,同樣給予市場譁然的興奮。

所唔同嘅係,七年過後,佈局來得精心策劃!

先由內媒放料,形容、運作、規模兼備,再有總理一句,確認計劃權威性,接住港交所停牌,不足三小時內,中港證監會公佈,互聯互通啟動了!!

直通車好,合作互通好,由於涉及資本帳開放,誰是主人實在太明顯,2千5百億人仔,相當於本港五個交易日成交;

每日額度計,亦等同兩成左右平均每日成交,錢多左、對股市影響已經體現。

股市一定要升,理由不難理解,但以內地炒風,即日鮮性格,用人仔買港股,等同比港人最少八折優惠,更重要是,兩地交收機制不同,一個T+1,一個T+0,套戥易?抑或操控容易?有勞中港證監了!

互聯互通之下,內地人買港股要搵經紀,先經兩地交易所,再由本港經紀執行,交易所角色猶如睇門口。

首先,資本帳事關重大,佢地需要mark 數;其次,由於涉及每日額度,兩個交易所角色有待進一步釐清,到底佢地係咪收齊order,先轉介俾對方市場經紀?抑或一爆即停?

系統是交易所今日不斷強調事情,人仔處理量之外,佢地無講既,仲包括兩地交易系統速度分別之大,若任由兩地交易指示直入直出?不得了!!!

交易所既係水閘,亦係守門口,表面上完美之極,但再諗深一層,所謂互通,其實係pure long,即是只有買、不能沽空或做相關套戥,背後又有咩影響?

互聯互通半年後的事,但一紙公佈,形同滬深交易所首階段合併,市場政策,資金流向,總之太多,太多,誰是主人,香港市場獨特性係乜?值得諗諗!!

市場真正功能應該反映價值,發掘潛力、集資平台,滬港市場互通機制下,上述是其中一個目標之一。

香港市場希望更多資金,內地市場希望更多資金之餘,亦冀望香港市場成熟方式可以引入。

如果只著眼資金的話,定價、發揮潛力、集資,就可能僅僅淪為炒賣、扭曲、及套利。

兩地機制仍然不盡不同,是否因為互通而觸髮套戥?並達到兩地股份價差收窄,並且一致?

長遠事,長遠才會發生。再者,兩地市場基於投資者結構,衡量因素不同,基本上有如戴兩副不同眼鏡,如果以為三千多億即時改變一切,似乎太跨大呢數千億!!

價差不同,沽貴買平,的確合理,但今次如此情況,個別溢價股跌幅如此大,實在要問,係咪跌過籠呢?

從今日、尋日、及個多星期股份走勢睇,多隻原本唔明點解升既股份,宜家開始明!

澳門博彩股,原本預見頂,爆!! 本地銀行股,併購都七七八八,照爆!!!券商股,近排又郁!!!

太多,太多,難怪中環人只可以聯想三個字,「春江鴨」。我地興奮之日,已經成為部份人套現之時。

中國證監會發言人有兩句說話很值得深思:  投資習慣不變、第二句係不將深交所列入互通,乃基於風險管理因素。

用呢兩句說話再分析,其實在在代表,內地炒風習慣不會一時三刻有變,加入深圳,情況或更瘋狂。點都好,多謝國家之餘,香港市場要嚴守嘅係監管、規舉,並且從而提升自我價值,否則,對香港來說,互聯互通之後,就是被淘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61

任正非給了誰一個大大的耳光?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952
最近買了份《經濟觀察報》,裡面有半版華為廣告,以往華為廣告正中間是大大的設備或手機宣傳照,旁邊是性能指標說明,這一次設備和手機不見了, 一位黑衣蓄胡、光腳穿布鞋、一身清瘦的學者正專注地埋頭看文章,照片下備註: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地理 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右側旁註一行大大的字:華為堅持什麼精神?努力向李小文學習。在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開放,開放,再開放。

中科院院士李小文被媒體熱炒過兩次。一次是他低調的「掃地僧」形象,光腳布鞋不修邊幅;另一次是華為近期把他作為企業的形象代言人,在各大媒體做廣告。這張為華為代言的照片是4月18日,院士李小文在中國科學院做講座時被拍的,被網友稱為「仙風道骨」。

看到這個廣告,我的眼睛潮濕了,深受激勵:青衣布鞋、滿頭灰白的李小文,為研究技術堅持數十年,「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種專注的精神不就是任 正非本人,不就是華為公司,不就是在堅持研發、技術創新數十年的華為企業精神嗎?社會上有絡繹不絕地到華為「朝拜」想學習華為管理的人,而華為的管理的秘 決其實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這一點與李小文教授並無什麼分別。

現在做產品做技術的已不再流行宣傳技術指標不比產品,而是宣傳思維和精神了,所謂打動人心的話題和故事。任正非給李小文打廣告,號召全社會關注、學習李小文,給那些以吹牛、演戲、偽科技的產品專家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一、任正非給偽裝認真的投機分子一記耳光

還記得羅永浩那句著名的煽情話嗎?"我不為輸贏,只為認真",那幅夕陽下埋頭錘手機的認真畫面。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遙感領域做研究的李小文,給了羅永浩一 個大大的耳光,揭幕了錘子的謊言。李小文不僅是中國遙感領域的「泰斗級」人物,而且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創建了「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 碩士論文被列入國際 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他的研究成果推動了定量遙感研究的發展,讓中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曾先後創辦過牛博網、老羅英語培訓學校,都未成,轉戰微博靠砸西門子冰箱,靠謾罵蘋果手機出名的羅永浩,靠詆毀所有成功者的口水儼然成了「造反有理」的英 雄。與堅持數十年真正「不為輸贏、不為成敗、不為名利、只為認真」的李小文相比,羅永浩的認真曾堅持了多久,他對所曾做的網站和培訓事業堅持過多久?在沒 有900萬的天使投資之前,羅永浩根本沒有做過手機研發,他只是在圈錢投機而已,卻把自己說得無比高尚得成熱愛。

至於創造了比春晚還高的微 博轉發收視率的錘子手機發佈會,除了噱頭,又有什麼過人之處的產品能拿得到國際上秀秀的,最後羅永浩自嘲地認為是安卓手機裡最 像蘋果的,已忘記了兩年前把蘋果罵得一無是處的那些要顛覆蘋果的話了。羅永浩自我宣傳了兩年,出來的是一款毫無技術含量的山寨蘋果的手機而已。

風口下的羅永浩不僅創造了高微博收視率,還創造了數億的估值融資。

當下一批中國人對羅永浩的追棒,歸根到底緣於一種希望「投機取巧,一步登天」的發財夢,投機夢。而非一種「不為輸贏,只為認真」的精神!追求風口泡沫的投資 機構 助長了這種「投機取巧」的心態。靠營銷技巧,會吹噓,會謾罵就可以在社交網絡上收穫追風的觀眾,然後成就所謂個人品牌,轉身成為產品專家,再下一步是風投 的巨額投資,這個快速致富夢吸引著年輕人。

是不是想起周星馳電影《食神》裡的痴人說夢話了?「如果要是我呢,開分店,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 間,四間變八間,八間以後就 上市,上市後再集資!跟著炒股票!再分拆上市,到時後我就ㄒㄩㄝ翻了!」周星馳演的食神還有苦練的一身做菜功夫,而羅永浩、雕爺牛腩、黃太吉、馬佳佳們連 功夫都不用會,只要會吹牛講故事罵人即可。

不需要有行業積累,不需要苦練多年,不需要有專業知識,只需要會吹牛會營銷,就可以在短短一兩年時間甚至一兩個月時間搖身產品專家、創業家、企業家和億萬身家的成功者。這就是羅永浩、雕爺牛腩、黃太吉、馬佳佳受追棒的根本原因。

這是一個騙人不僅有理,而且有錢的年代?!這是不是泡沫,這種致富故事可持續嗎?

任正非反覆強調「在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華為要有戰略耐性。他認為,華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戰略,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堅持自己已經明晰的道路與方法,穩步地前進。華為正是因為堅持二十幾年不動搖,才走到今天,非常難,不容易。

謾罵、脫口而出挑戰成功者的語錄是羅永浩、雕爺牛腩、黃太吉、馬佳佳成名的不二法則。一個月前我曾專程去體黃太吉的互聯網思維的煎餅果子。牆上寫的「所有漢 堡、披薩都是紙 老虎」的標語,但是在漫長等候半小時後,黃太吉的服務人員把我的煎餅果子送錯了樓層;二十八元的煎餅套餐,街頭只賣不到十元,體驗上卻並不比小攤上的美 味。這樣差的服務和產品,卻口口聲聲把把麥當勞肯德基踩在腳下,跟蘋果一個用戶體驗,實在是笑話。只能說他們真敢吹,臉皮厚善於吹。

作為一名管理諮詢顧問,我經常被問一個問題:「什麼成就了華為?」這個問題固然可以有多種解讀,但是最根本的是一條是華為堅持了二十多年技術創新不動搖,正如任正非所 說,抵 住了各種機會主義和誘惑,持續堅持技術投入,終於成為世界上前兩名的通訊技術廠商,一覽眾山小,把競爭對手遠遠拋在身後。

截至2013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申請中國專利44,168件,外國專利申請累計18,791件,國際PCT專利申請累計14,555件。累計共獲得 專利授權36,511件。截至2013年底,華為加入全球170多個行業標準組織和開源組織,包括3GPP、IETF、 IEEE、ITU、BBF、ETSI、TMF、WFA、CCSA、GSMA、OMA、ONF、INCITS、OpenStack和Open Daylight等,在任185個職位,其中在ETSI、CCSA、OMA、OASIS和WFA等組織擔任董事會成員。2013年,華為向各標準組織提交 提案累計超過5000件。2013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30,672百萬元,佔收入的12.8%。近十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151,000 百萬元。

是長達二十多年時間,華為持續的巨大研發投入,是十五萬華為人刻苦努力,才取得在國際上受人尊重的地位。

任正非反覆談到杜絕機會主義,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目睹了二十多年來眾多大浪淘沙,機會主義者面臨慘敗的案例。

有誰還記得十年前曾風靡大江南北的UT手機?十年前UT的小靈通手機中國市場佔有率高達40%以上,利潤足以收購當時的華為,2005年2月UT斯達康榮膺 《福布斯》「全球25家成長最快IT企業」,排名第13位。2006年7月,UT斯達康公司入選美國知名雜誌《財富》「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排名第 34位。

蒙牛五年時間銷售收入突破100億,「蒙牛速度 」曾是中國企業的一面旗幟。牛根生曾被評為CCTV200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蒙牛是2004年最佳IPO。牛根生曾創造過許多著名的名言,「小勝憑 智,大勝靠德」、「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等經營哲學曾像今天的小米互聯網思維一樣風靡各大商學院,被引為聖經。

2000年創業,五年的時間銷售收入發展到100億人民幣,無錫尚德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成功在紐交所上市的民營企業,躋身世界光伏行業前三強,企業家施正榮也因此被譽為光伏界的「比爾˙蓋茨」,2006年中國首富。

2005年7月創立的江西賽維三年銷售額超百億,2007年6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9年成為世界上唯一年銷售量超過1吉瓦的光伏企業。CEO彭小峰榮獲「2007年影響中國的十大創業家」、「2008年中國十大創業新銳」。

有誰還記得這些三至五年時間就從零成長為上百億銷售額,曾經是浪尖上的企業?像是一場煙火,砰的一聲,上了天,落下來都是灰。

三聚氰胺不僅揭開了蒙牛超常規發展速度背後的秘密,也剌破牛根生種種企業經營名言的牛皮。破產重組令曾經的首富施正榮不僅財富縮水數百倍,種種浮出水面的醜聞令施正榮顏面掃地從董事長退下。

在陌生的光伏行業,彭小峰曾認為自己 從2003年到2005年潛心研究這一產業,成為半個專家一點也不稀奇。他曾經認為只要可塑性強,學什麼專業不重要,有什麼經驗也不重 要,沒有什麼做不成的。要把自己變成任何一個領域的專家,兩年足夠了,學習能力可塑性對人來說很重要,「如果具備這樣的素質,你去做生 意也會成功。」

彭小峰當年這些投機精神十足的話,在這兩年那些用互聯網思維打造XXX行業的產品專家身上不也正濃重地體現嗎?只要披著互聯網思維的外衣,不需要專業的背景,不需要數年的專業積累,就可以成為極客級的產品經理,這不正是彭小峰曾經的天真妄想?

江西賽維和CEO彭小峰不到五年的時間從頂級首富到被破產,彭小峰為不尊重社會客觀發展規律付出了上百億的學費。

UT 2013財年全年總營收為1.644億美元,而2002年的銷售收入9.8億美元,十年不斷地退步曾經浪潮之尖上的UT已出中國一線通訊企業之列。

「在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反覆讀七十一歲任正非這句對全體華為人,中國企業界的提醒,醍醐灌頂!」互聯網雖然促進了信息的生產、交流、獲取和共享,但沒有改變事物的本質,即使在互聯網時代,車子還是車子,內容還是內容,豆腐還是豆腐。「這是任正非對那些寄希望於互聯網思維而不是靠刻苦努力一夜暴富的年輕人的忠告。

二、任正非給偽創新者,偽極客一個響亮的耳光

2014年初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學教授李善友所寫的《華為身處「創新者的窘境」,而渾然不覺》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其主要觀點華為的管理導致其落後和不合適宜,最後的舉例「小米硬件成本價銷售不賺 錢,靠配件、軟件收入」賺錢是顛覆性創新遠超華為。

文章中的侮辱之詞包括「華為戰略失誤」、「任正非提倡的是「跟隨戰略」有害」等等。李善友也因為此文勇於挑戰任正非的管理權威搖身而成互聯網思維戰無不勝的中國培訓大師。

2006年,李善友創辦酷6網;2009年,酷6網借殼上市。2010年因市場份額下滑和業績虧損,李善友辭去酷6上市公司CEO職務。自身並沒有搞懂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李善友靠亂噴成為互聯網思維導師,不知是否會誤人害已?

首先,華為能從2萬元起家二十多年的時間發展為超2000億的國際企業,在財務數字上持續增長,正是因為這二十多年沒有出現過重大戰略失誤!

相反,華為曾經的對手們,無論是國內的巨龍,還是國際上的朗訊、北電、阿爾卡特等卻因為戰略失誤而破產甚至消失。

華為從十年努力成為全球固定網絡第一名,發展到光傳輸網絡第一名,移動網的第二名,2014年第一季度,華為刀片服務器發貨量躍居全球前三,穩居中 國第一,2013年華為手機躋身全球第三,華為每次戰略進入一個領域會採取壓強原則而在短短的幾年間成為全球前三名,華為通過大量的專利技術和核心技術鞏 固住全球戰略地位,這樣的發展在過去二十多年從未出現過反覆,確保華為以高額的利潤率穩居中國電子百強利潤第一近二十年。

小米公司三年實現 100億的銷售額,這是一個大躍進,但並不是中國企業發展史上的唯一,蒙牛、無錫尚德、江西賽維、UT、波導手機等歷史上都曾經創造過類似 的銷售奇蹟,輝煌一時的牛根生也曾榮獲CCTV年度經濟人物。小米和雷軍能走多遠?不能靠吹牛和水軍,而要看其掌握的核心技術和管理科學上的積累。進入手 機市場三年時間,小米除了創造銷售額奇蹟,還沒有一項拿得出手的發明專利。小米是一家沒有發明專利的中關村科技領軍企業,這也是中國社會的奇葩。

小米拿到了移動 互聯網的船票了嗎?比微信還早幾個月時間推出的米聊,起個大早連晚集都沒趕上。2014年小米公開宣傳的米聊用戶4000萬,活躍用戶400萬,而同期微 信的總用戶數超過6億,活躍用戶超過1個億;陌陌用戶數過1個億,活躍數達4000萬 。米聊比陌陌的活躍用戶差了10倍。

小米公佈的 2013年底MIUI用戶超3000萬,華為5月份公佈的手機應用市場中的遊戲中心已做到月流水增長30%,註冊轉化率89%,次日留存率45%七日留存 率25%,付費率(重點遊戲類型)2.5%,日鏈接3000萬的用戶,華為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數據與小米相比並沒有驚人的差距。基於用戶畫像的精準推薦,個 性化的遊戲榜單推薦,華為的大數據軟件優勢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上正助其加速發展。

小米硬件成本價出貨,靠配件和軟件賺錢成立嗎?在蘋果公 司每年公佈的財報中,「通過廣告、電子商務、增值服務等方式來掙錢」早被證明根本不成立,itunes和軟件的銷售收入僅佔10%。而蘋果已是全球擁有最 多移動互聯網用戶的互聯網公司,其他硬件企業又怎麼堅持住硬件不掙錢虧錢,靠增值服務掙錢可維持高速的發展呢?

雷軍早已認為小米在很多方面已超越蘋果和三星,在追趕亞馬遜的路上了。看看亞馬遜2013 年第四季度的財報:自電子產品和其它日用商品的銷售額為171.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9.34億美元增 長23%,在總銷售額中所佔比例從65%增長至67%;來自媒體產品的銷售額為72.2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5.14億美元增長11%,在總銷售額中 所佔比例從 31%下滑至28%。關於云計算和軟件收入,雖然亞馬遜長期以來佔據老大的位置,但是貢獻收入僅佔亞馬遜總收入的5%。

「產品好服務好價格低,是華為贏得客戶,生存下去的理由!」這句話任正非堅持喊了二十六年被視為華為的立身之本,可是像小米這樣的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光靠成本價銷售就能實現價格低的同時產品好嗎?

那無疑是天方夜譚。

「 華為海思八核處理器為啥這麼拽?」進入6月以來,中外媒體紛紛發佈了對華為最新的手機芯片麒麟的驚嘆。中國內地的4G應用開始啟動,在4G手機芯片市場,高通一家壟斷了八成的市場份額,而在高端市場,高通更是獨步天下。

在WCDMA\CDMA上,高通向國內企業收取整機價格3%左右的專利費。根據高通財報,2013年前三季度,高通的專利費授權收入達到70多億美 元是主要的利潤來源,其中40%以上是來自中國。進入4G LTE時代,採用高通4G「五模十頻」芯片組方案、推出五模十頻手機的企業要交5%的專利費!手機芯片處理器價格佔手機硬件總成本的20%,大約36美元 到21美元之間。只要用高通的芯片,就要向高通交高額專利費。

6月份華為發佈了4G的八核處理器Kirin 920麒麟芯片,整體性能跟高通最強的4G芯片驍龍805同步,個別參數還領先半年,更重要的是裡面還集成華為自己研發的基帶芯片。華為海思的 麒麟芯片Kirin 920也是支持4G最快速度的LTE Cat 6。採用高通最高端的4G芯片驍龍805處理器的手機,因高通處理器不集成基帶芯片,還要另外配備基帶芯片。而華為的手機採用的是自主研發全球首款單芯片 集成了4G的LTECat 6和基帶芯片,不需要再另配基帶芯片。

華為擁有466項4G核心專利,在全球設備商中排名第一。這意味著什麼?在4G高端手機市場,華為真正擁有高性能高集成度,通過交叉授權等而無需給高通交高額的專利費,從而實現低成本低價格與高性能的同時具備。

這是真正的顛覆性創新!這是真正的極客!

小米和雷軍口口聲聲的極客、成本價高性能,在沒有核心技術支撐的情況下只是一個笑話!「成本價」也要給高通交高額的專利費,「極客」也要求著高通供芯片,否則就沒有4G手機面市,高性能跑個分也要取決於買的芯片的性能,受制於所買的芯片指標。

不掌握一項發明專利,不擁有芯片的供應渠道更不擁有芯片的成本優勢,小米的手機如何實現能跟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極客和創新?

任正非用華為發佈的震驚全球的全球首款單芯片4G的八核處理器Kirin 920麒麟芯片,給了偽極客、偽創新者、偽顛覆性創新者們一個大大的耳光。

華為從1993年開始自主研發芯片,如今已有20年的積累,擁有不亞於高通的專利儲備。蘋果從80年代開始自主研發電腦硬件、操作系統、芯片,積累到今天擁 有大量核心技術和專利,才取得全球第一的位置。長達二十年的技術賽跑,持之以恆的技術追求,才能取得技術創新的一點突破。任正非在講話中提到華為不過在針 尖大的領域裡領先美國公司,而這並不是他謙虛的說法,而是參與國際競爭後清醒的認識。

雷軍認為小米已經超越蘋果,媒體上不斷出現的《小米手 機太瘋狂!蘋果iphone望其項背》、《小米已經讓庫克深深感到不安》這種自我吹棒的文章,只能說是其狂妄得失去對自己的客觀認識。小米不僅面臨著缺乏 技術和專利積累的困局,在核心芯片、核心操作系統軟件上毫無話語權。

知識產權訴訟已經成為科技行業的一部分,2013年蘋果是美國因為專利 被起訴最多的公司,遭專利訴訟的次數達到59次,亞馬遜列第二位,被起訴的次數達到50次。2013年美國的專利訴訟案件達到6092宗,比前五年增長一 倍多。被起訴次數最多的前十家公司都是跨國公司,包括谷歌、戴爾、三星和微軟。

「未來5至8年,會爆發一場專利世界大戰, 華為必須對此有清醒!」任正非不僅在給華為提醒,也在給所有的中國企業提醒,同時給那些像小米這樣從未走出過國門(最近有報導小米跟中國的山寨廠家們一樣 還是在馬來西亞實現了銷售)特別是在歐美日發達國家和地區未實現過突破,只會關起門來覺得自己已超蘋果的廠家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小米不靠廣 告靠口碑!小米手機互聯網思維造!」當互聯網思維的成功代言人雷軍四處演講互聯網思維「口碑、極致、專注」的三大特點時,人們不僅發現小米連續兩年上春晚 至少在CCTV的廣告上投入不止兩個億,而中關村大街的中央大幅廣告「小米手機就是快!」也是不菲的廣告費投入。除了口碑是水軍、廣告重金砸出來的,小米 連續發佈 平板電腦、電視、路由器等多個跨界產品,又哪一點體現了「極致、專注」「少就是多」的雷軍口中的互聯網極客精神了?

青衣布鞋、滿頭灰白的「布鞋院士」「學術界的掃地僧」李小文,為研究遙感堅持數十年,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創建了「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 學派讓 中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任正非用真正的極客李小文院士代言華為,給偽極客偽創新者們、偽認真、偽專家的投機分子,給那些只會唱不會做的 「演員們」一個大大耳光!

作者: 張利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290

充電國標模糊為難了誰

2014-07-11  NCW
 
 

 

分歧集中在快充上。因為國標具體參數的模糊,導致已經建成的充電樁大量不兼容,特斯拉最焦慮,比亞迪、江淮們也很困擾◎ 財新記者 吳靜 李雪娜 文wujing.blog.caixin.com|lixuena.blog.caixin.com 44歲的廣東老闆宗毅是特斯拉的首批中國用戶。今年5月25日從北京提車後,他通過互聯網發起一個行動: 「打通中國第一條南北電動汽車充電之路」 。宗毅自掏腰包10萬元購買20個特斯拉充電盒加以改裝,以便能兼容其他電動車充電。

5月底,宗毅和團隊從北京出發,同時在自己的微信公共號 「宗毅大觀」上發佈「求包養啟示」 。他一邊走,一邊將充電盒捐獻給沿途有意參與的酒店或餐飲業朋友,為跑長途的電動車提供充電服務。宗毅還提議,接受捐贈的小夥伴們給所有電動車充電時免收電費。

這個計劃反響熱烈。有12家酒店、4個創意園區和其它公司接受了捐贈。6月17日宗毅結束20天的旅行到家後,一條從北京到廣州途經16個城市的特殊地圖佈局完成,地圖上裝有充電設施的地方都被標上了詳細地址和負責人聯繫電話。這個地圖被放到了 「宗毅大觀」微信上,給網友共享。宗毅向財新記者表示,下一步還會標註在高德地圖裡。

不過,儘管改裝後的充電盒可以兼容其它電動車,但目前真正能用上的主要還是特斯拉。因為這些充電盒之間間隔遠的400多公里,近的100多公里,除了一次充電能跑500公里的特斯拉,其他電動車很難靠它們跑長途。而且,這些充電盒均為慢充,充滿一輛85千瓦時的 Model S 需要至少八小時,只適合長途自駕者晚上住店時使用。

像宗毅一樣,所有電動車車主們都期待在高速公路骨幹網上和市內公路網上能隨時隨地找到充電設施,最好還能快速——比如說半小時內——完成充電。但這個夢想現在遇到了挫折。

由於充電樁國標2012年才開始實施,且在一些具體參數上定義模糊,北京和上海等地已經建成的很多充電樁無法實現兼容。在上海嘉定汽車城的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心,很多國產車面對同樣符合國標、但參數不一、版本不同的充電樁,都充不了電。

「當時做的電動車和當時的充電樁,僅限於一對一的關係。這意味著,這一批車,到這裡充電可以,但後面的車型,或者新標準下的充電樁,完全不可兼容。即使大家都符合國標。如果你從北京買車,去外地充電,就有可能充不進去。 」一家車企內部負責充電基礎設施的負責人向財新記者私下抱怨。

另一位車企的相關負責人認為,目前國標確實存在一些關鍵因素缺失或不完善的地方,標準規定得模糊會導致各廠家理解不一樣,大家採用的充電參數各有不同,做出來的產品差別很大,最終導致車輛和充電設施無法對接。

更糟糕的還不在此。據財新記者從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獲知,與充電有關的新版國家標準方案尚在修訂之中,年底有望出台。

對上述慢充兼容問題基本達成一致。但在快充標準上,特斯拉和國標無法兼容,這意味著特斯拉超級充電站不能給別的車型充電。

2012年至今已經修建的數萬個充電樁目前無法兼容,未來能否通過改裝實現兼容,以及未來新建的快速充電樁——比如北京到2017年要建成的1萬個充電樁——能否兼容,都還是未知數。這取決於正在重新修訂的國標最終如何確定具體參數,特別是與直流快充相關的部分。

目前從電網到各汽車企業,在用交流電對電動車進行慢充的充電標準問題 上已取得一致意見。分歧主要集中在用直流電進行快充上,國標是否要與國際標準對接是最大的爭議點所在,顛覆者特斯拉在爭議中備受煎熬。

追趕政策的國標

參與國標制定的電網人士亦承認,現有國標不夠細。

「歐洲的標準是汽車產業、供電行業和電氣設備行業的人坐在一起,通過幾年艱苦談判和讓步妥協才達成,做的標準比我們要細很多。 」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一位內部人士表示, 「也不能怪制訂標準的專家,因為時間太倉促了。 」2009年,財政部和科技部在公共服務領域示範推廣「十城千輛」工程,隨後該政策試點城市拓展到25個。2010年5月,財政部等四部委在北京、上海等六個城市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試點工作開始之時,國家並未正式出台充電接口的相關國標。

「以前完全沒標準。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以及2011年大運會的充電標準,都是在當時討論的草案基礎上做的設計。但這些設計隨後全部修改了。

為幾個大會做的電動樁和電動車,現在看只能說做個試驗,沒法和現在的方案兼容。這是個必經過程。 」一位研究充電基礎設施多年的行業人士介紹說。

直到2011年12月22日,中國才發佈了 GB/T 20234.1-2011 《電動汽車傳導 充電用連接裝置 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 、GB/T 20234.2-2011《電動汽車傳導 充電用連接裝置 第二部分 交流充電接口(即 慢 充) 》 、GB/T 20234.3-2011 《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 第三部分 直流充電接口(即快充) 》 、GB/T 27930-2011《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 。

上述四個文件由兩支隊伍主導編寫和評審。一方是代表汽車企業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一方是代表電力企業的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方案從2012年3月1日正式實施。

有點倉促的國標出台後,遺留了很多問題。比如在交流(即慢充)充電接口中沒有定義 「PWM 信號佔空比與充電電流限值的映射關係」 ,這為以後不同區域的充電樁無法兼容埋下禍根。

國家電網一位參與標準起草的人士私下表示,PWM 是充電系統的內容,按照分類應該放在《電動車輛傳導充電系統 GB/T 18487-2001》 。但當時上面催著國標出台,來不及對照國際電工委員會 標準(下稱 IEC 標準)更新。後來想把它放到2011年底發佈的《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 ,又在最後一刻被拿掉了。 「原因很複雜,有很多政治層面的考慮,不全是標準的問題。 」上述國網內部人士表示。

PWM 參數,主要用於通電後識別電流大小。如果充電樁和電動車的PWM 不一致,充電電流過大,電線可能會被燒壞,有著火的危險。 「因為沒 有定義,充電樁廠家和整車廠對其理解完全不同,導致充電機充電需求和供電設備供電能力的錯誤判斷,充電電流或者過大或者過小,甚至無法充電。 」上述業內人士向財新記者解釋。

據第一電動網統計,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政策實施以來,到2012年底,中國私人購置新能源車僅為4400餘輛,2013年因補貼政策斷檔,銷量可忽略不計。銷售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合肥。除去各種非市場操作,真正市場化行為的私人購買不會超過2000輛。這些車基本在本地銷售,想跨區的話就得根據其他地方的充電樁標準,對車進行改裝。

「北汽的車,肯定適合北京的充電樁,因為你安裝時,就會去和當地電力公司協調。上海的車,肯定也和上海的充電樁協調一致,比亞迪在深圳肯定沒問題。但試著乾坤大挪移一下,可能就充不了電。大家根本就沒有互通互聯的測試。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

受影響的不僅是車企,國家電網也很困擾。截至2013年底,國網累計建成充換電站400座,充電樁1.9萬個。電網公司最初看好新能源車發展前景,砸下百億資金投入充換電站建設,至今依然虧損。更糟糕的是,即便國網自己建設的樁,因為各地車企參數不一樣,樁的參數也不一樣。一旦標準更新修改,前期建設的充電設施也需要全部更新。

2013年9月16日, 財 政 部 公 布 了《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引用工作的通知》 。第二輪政府刺激被市場解讀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這倒逼充電設施國標再次修改。

「以前沒大面積推廣,問題還沒凸顯,現在國家整天喊著產業化,企業就很頭疼。 」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一位高管表示, 「車廠自己去找各地協調標準太難了,我們期待政府牽頭,委託中立第三方去制定標準,制定好了車企響應。不要今天這樣,明天又那樣,造成很多資源內耗。 」早在2013年9月,國家電網也意識到標準不統一將帶來什麼後果,國標修改被再次提起。上述國網內部人士表示, 「2011版中存在的大多數問題,這次都會一一解決」 。

同時他表示,更新標準的問題,國內主要車廠都知道,也都在按照最新標準做。只有國外的車廠比較認死理,認為標準沒正式公佈,就不能按照討論的意見去做。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中心副主任劉永東也向財新記者確認,目前針對三個接口標準和通信協議標準,都會進行修改,四個標準會一起做。 《電動車輛傳導充電系統》也會修改,修改稿目前基本完成,最早今年年底可能正式公佈。他還表示,國網已經開始做上一批充電樁的翻新工作。

懸而未決的鎖止裝置

多位受訪行業人士表示,交流充電接口比較簡單,國內外車企以及電網公司基本達成一致。更複雜的是直流充電接口,有許多問題爭執不下,以鎖止裝置最為典型。而直流充電對安全和通信協議要求更高,一旦技術標準不統一,安全隱患更大。

一位業內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目前國標對充電電子鎖的功能定義、控制邏輯不明確,導致電子鎖普及程度不高、充電時帶電插拔充電槍存在風險、充電槍不防盜等問題。

一位在外資車企負責充電基礎設施的人士解釋說,鎖止裝置用於確認充電槍安全插進,然後鎖住,握手確認信號,在一切狀態正常後才開始供電。如果用戶打算停止供電,需要先按一個按鈕中止,兩邊斷電、解鎖,才能把充電槍拔出來。

「但你去看直流充電樁最多的深圳,都是帶電插拔,有時會帶著電弧出來。 」上述外資車企管理層感嘆, 「如果觸碰到人,多可怕。 」國網營銷部副主任沈建新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由於直流快充比較專業,需要專業人員佩戴設備充電,這也是國網當時主導快充的考慮之一。

上述外資車企負責人表示,不管是直流還是交流,關鍵是程序設計安全合理,可以簡單操作。目前國內需要專門的充電專員帶著厚厚的手套,拔的時候小心翼翼。但未來大規模推廣,用戶不可能這樣去操作,那就有安全隱患。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中心副主任劉永東也表示, 「帶電插拔」是很大的安全隱患,安裝鎖止裝置是解決辦法之一。

「從標準上肯定是不允許。拔必須滿足各種條件,限制死了才能拔。 」他說, 「目前我們修訂的標準,就是從電子鎖的安置上來控制和引導這個問題。 」劉永東分析,車廠和電網想法不一樣。雖然自己修改直接成本不大,但工作流程、管理等會很麻煩,畢竟任何東西,讓別人適應自己是最好的。

國電南瑞南京用電技術分公司副總經理倪峰也表示,現在電子鎖安裝在哪裡,都尚未和車企達成統一意見。目前上汽等企業堅持安裝在充電樁上,比亞迪等車企認可安裝在車上。而從國際標準來看,歐美是放在車上,日本是放在充電樁上。

在倪峰看來,從國際主流操作經驗看,安裝在車上更合適。安裝在樁上容易被破壞或者被盜,樁也沒法監測鎖是不是真的固定好。日本的充電樁結構複雜,可以實現監測,但成本不低。

「還在按照標準化程序做,看大家的意見,四分之三以上就算通過,到年底會有個結論。 」劉永東表示。

業內還有意見稱,在背後插槍充電的同時,車不應該可以啟動,國外車企對此有強制要求。但深圳每年都會發生好幾起帶著充電槍直接開車拉倒充電樁的事。

對此,倪峰解釋說,2011年標準中規定,充電時車不能啟動,但能否啟動涉及到車的內控、導引、線路與充電協議的配合問題,需要政府對車廠做強制性管理。現在大的車一般都有,有的小車廠沒裝。

被卡住的特斯拉

在快速充電標準問題上,最麻煩的還是特斯拉。在宗毅夢幻般的實驗之外,特斯拉已宣佈要在京滬高速公路上開建超級充電站。但財新記者從參與國標修訂各方瞭解的信息來看,這些快充站要在國內落地困難重重。

快充的兼容在全球都是一個難題。

比亞迪一位技術人員曾向財新記者表示,目前日本有自己的直流充電接口標準,美國只有交流充電接口標準,歐洲標準尚未正式出台,暫時採用 IEC 標 准。要實現接口兼容必須各國達成一致確定一個接口形式,這意味著各國已經投放的不符合標準的車輛和充電設備必須升級換代。

倪峰向財新記者進一步解釋,特斯拉的交流充電接口(慢充)與中國接近,但在物理尺寸上有所不同。在修改目前的標準後,基本可以兼容。但特斯拉的直流充電接口(快充)和通信協議,與中國標準存在很大差異,與國際通用標準也完全不一樣,互相無法兼容。

「特斯拉的電池多,電量要求很大,國內快充是50A,國外是200A,特斯拉需要用到300-400A。因此它的快充設備從物理樣子到通訊協議,和我們完全不一樣。 」 劉永東亦向記者表示。

特斯拉希望通過轉換器來解決,但在劉永東看來,直流電功率大,加轉化器沒法保證安全性,出了問題很難說。

他強調: 「充電不是插上去就行,背後還有控制導引電路、通信協議,要解決充電的安全性和互換性。不是加個轉換頭就行。 」劉永東認為,全球的充電接口標準都沒統一,中國方案和歐洲、美國、日本並列為四大方案之一,是國際標準的一部分,因此不存在中國的直流充電接口標準要和國際標準接軌的問題。這基本代表了國網的聲音,一位內部人士坦言,這是特斯拉一家的問題,中國有什麼必要修改國標去適應一家外國企業?

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特斯拉與美國SAE 標準、CHAdeMO 標 准,就是通過轉化接頭實現了兼容,目前已經建成上百個快充站,尚未出現任何安全問題。在歐洲沒有廣泛使用的原因是歐洲推廣的「Combo」標準還沒 有大規模建設,並不代表不能兼容。

特斯拉陷入兩難:如果要建設公共的超級充電站,就必須滿足中國標準,同時對其他企業也必須兼容。如果不能滿足標準,各部門不會支持它的建設,國網也不可能提供充電服務。

但特斯拉的態度也很堅持。特斯拉一位內部人士私下表示,中國的通訊方式採用的是 CAN BUS,日本直流標準通訊方式也是CAN BUS,特斯拉也是。

在日本,特斯拉通過轉換頭實現了兼容。目前國內標準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特斯拉沒法和不完善的標準兼容。

「通用、寶馬、奔馳,我們一起和國網說過,他們大體知道,但不願意改。電力行業和汽車行業的標準到現在也沒理順。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國標也是推薦性標準,不是強制性標準,特斯拉非常願意證明自己的安全性,並在此基礎上和完備的標準對接,以便有更多兼容的充電樁。 「在上海,特斯拉馬上要建超級充電站,地方政府看完演示,相信我們是安全可靠的。 」他說。

不過,與其說直流兼容是特斯拉一家的問題,不如說中國目前的直流快充標準對於續航里程長、電池多、電量需求大的電動汽車都是問題。也有同情特斯拉的國內車企內部人士評價: 「站在特斯拉的角度,他們沒法去符合不完整和有系統性漏洞的國標。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230

黃曉明他們第一筆錢投給了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9/4023755.html

接地氣和用戶多,大概可以形容“黃李任”千挑萬選的這兩個項目。

粉絲的錢,不再是明星創業最好的方式。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明星終究會過氣,粉絲也不會永遠買單。

而坐擁一家風投公司,以錢生錢,或許是更“高級”的做法。今年 7 月 11 日,任泉、李冰冰和黃曉明宣布成立天使投資基金 Star VC,兩個月後,他們從 2000 多個項目中“千中選一”挑中了短視頻應用“秒拍”和本土服裝品牌“韓都衣舍”作為 Star VC 的第一批投資對象。

接地氣和用戶多,大概可以用來形容“黃李任”千挑萬選的這兩個項目。8 月份“冰桶挑戰”的風靡使得秒拍在眾多短視頻應用中脫穎而出,積累了 2000 萬用戶和 51 億次的播放量;而 2006 年成立的韓都衣舍擁有針對各類人群的 17 個自有品牌,占據各大電商服裝類銷量的頭把交椅。

其實還在天使輪的時候,任泉就是秒拍的投資方之一,雖然是熟人好辦事,但是考慮到國內比如微視、美拍等短視頻應用曇花一現,Instagram 和 Twitter 的短視頻項目也表現平平,秒拍的前景並不明朗。而韓都衣舍作為一個成熟的電商服裝品牌,則是相對穩健的選擇。

任泉在圈內一直是“投資小能手”那個級別,1997 年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做餐飲行業,早就從演員轉型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商人;而黃曉明則一直有在在餐飲、紅酒、醫療、房產、高爾夫球等領域進行跨界投資。在選擇這種“更高級”的投資方式之前,三人在年初合夥就投資了“熱辣壹號”火鍋連鎖店,憑借名人效應,目前已經在北京開出了兩家,生意火爆。

從個人潮牌、淘寶星店、實業投資、參股分成到現在的風投基金,明星賺錢的方式在不斷進階成長,他們應該也逐漸認識到粉絲經濟並不長遠可靠。

作為國際上最成功的明星投資人,Ashton Kutcher 的投資履歷里已經有了 Foursquare、GroupMe、Flipboard、Milk、Fab.com、Path、Airbnb 等 13 個項目,U2 主唱 Bono 對 Dropbox 的投資也算成功。如何完成更聰明的投資,他們的選擇值得國內明星借鑒。

據悉,黃曉明、李冰冰、任泉三人共拿出了 8000 萬作為 Star VC 的首期基金,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對 10 到 15 家公司的投資。(原標題:黃曉明他們做的風投,第一筆錢投的人還算靠譜)


(編輯:J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