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靠研發、拚創意、求品質 農業小尖兵 再平凡也能不一樣

2011-8-15  TWM




一直是台灣驕傲的農業,為何淪落到令農民血本無歸的處境?在島嶼的角落,有一群人默默地打拚著,他們靠著自己的力量,奮力跳出賤價的困境,闖出農業的新方向。透過創意與品質升級,不但脫離賤價宿命,成功提高附加價值,也為台灣農業開闢一條更寬廣的大道。

「危機才有轉機,轉過才能變成戰鬥機」靠研發 彩色蛋獨步全球 身價飆五倍蛋賤傷農,生產愈多就賠愈多,似乎成為蛋農的宿命。但彰化蛋農蔡桂輝的彩色蛋,打破外界對蛋的印象,價錢可以賣到一般蛋價的五倍,不僅成功改造家族蛋場,也走出農業的新方向。

撰文‧燕珍宜

在彰化縣埔鹽鄉的寧靜田間小路,卻見大型遊覽車或休旅車停駐在「桂園」蛋場前,膚色黝黑發亮的蔡桂輝,手中拿著一顆彩色蛋,滔滔不絕地解說,大家好奇地看著一顆顆像玩具的彩色蛋,「吃起來好Q、好香!」一位參觀的民眾表示。

顛覆印象 彩色蛋一炮而紅蔡桂輝手上的彩色蛋,每台斤賣到一五○元高價,一顆叫價約十七元,不僅大大顛覆一般人對蛋的印象,也開啟家族事業第二春,與個人事業高峰。

十一年前,蔡桂輝為了幫助父親的事業,從把玩珠寶的商人,變成生產雞蛋的蛋農。面對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每月卻賺不到二萬元的窘境,他痛心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脫離低價的宿命?心裡有個聲音告訴他,路只有一條,一定要「與眾不同」,做出區隔,才能有活路。

蔡桂輝絞盡腦汁,後來從《聖經.創世紀篇》中不同顏色的羊獲得靈感,蔡桂輝創造出「彩色蛋」。果然,「彩色蛋」的奇想,媒體效果十足,蔡桂輝的蛋場因此一炮而紅。

但 這一路走來,蔡桂輝卻是跌跌撞撞。他曾到日本拜師學藝,讓他大開眼界外,也深感羞愧,日本農畜牧業的精神是「自己不敢吃的,不敢賣。」而台灣卻是正好相 反,「自己賣的,全都不敢吃。」日本之旅,深深刺激蔡桂輝,為了做到「自己敢吃的,才賣」,蔡桂輝堅持不用荷爾蒙、生長激素、不打抗生素,他的「豪舉」, 讓他的一萬隻雞,在一夜間死到只剩三千隻,賠了上千萬元。「剛好能通過考驗沒死的,就都留下來育種。」事過境遷,蔡桂輝說得輕鬆,但當時的煎熬不難想像。

「堅持就是要燒錢,只要花小錢買藥,雞就可以免死,一般人很難會選擇另外一條漫長的道路。」蔡桂輝的感嘆,道出了台灣農業升級的普遍難關。

蔡桂輝為堅持生產「自己也能吃」的優質蛋,傾盡身家,將原先單純的蛋雞場,變成繁殖場、孵化場、小雞、中雞場等,從頭到尾自己把關。更不惜成本,採用有機飼料搭配綠藻、酵素及草葉等健康營養素製作成飼料,讓蛋變得香Q又健康。

「我 的專長在行銷,但是因為沒有人幫我生產不用藥的雞。我只好自己親自生產、販賣兼育種。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一般人沒有辦法這麼做,太辛苦了!」蔡桂輝很 自豪地說,「我們家的雞都可以拿去驗血,連疫苗都沒打。」然而蔡桂輝的心血,卻得不到市場認同,因為價格高,盤商根本不願意收購,讓蔡桂輝感到十分挫折, 「就是一直燒錢,但卻看不到未來。」這段轉型的煎熬與巨大壓力,不但讓他賠了二千萬元,而一直和他並肩作戰的妻子也差一點離婚。「整型容易,轉型難啊!」 蔡桂輝苦中作樂地說道,但是,即使挫折連連,蔡桂輝仍不放棄。

就在堅持品質的同時,蔡桂輝又開始投入「彩色蛋」的創新嘗試。他透過雞蛋品種的改良與研發,進行繁複的配種,讓蛋殼的顏色絢麗多彩,創造出帶有礦彩般耀眼的青綠色澤,有些甚至像大理石紋一樣,有兩種顏色。蔡桂輝陸續研發出多達六十多種顏色的彩色雞蛋,獨步全球。

蔡桂輝回憶當初的異想天開,「花好幾百萬元,只為了蛋的顏色,人家都笑我是瘋子。」他解釋,沒有人會把多餘的精力放在雞蛋的顏色,因為沒有實用性。

未料大家看衰的「彩色蛋」,因為特殊且具話題,吸引媒體大幅報導,連帶使蔡桂輝的高品質蛋,受到大眾注意,反而藉此打響品牌。「危機才有轉機,轉過才能變成戰鬥機。」不服輸的蔡桂輝詼諧又傳神地一語道破產業升級的艱辛與挑戰。

產地直銷 提升附加價值蔡桂輝養雞場所賣的雞蛋全數都是產地直銷,市售雞蛋的零售價每台斤約為三十多元,蔡桂輝的彩色蛋則可以賣到一百五十元,是別人的五倍。

從高品質蛋、到彩色蛋,蔡桂輝的「桂園」蛋場,已經創造台灣蛋農傳奇,但他並不自滿,想進一步提升雞蛋的附加價值。

「我 一直告訴農業從業人員,你不能只是光生產,農畜漁牧都一樣,生產完的東西一定要做一次加工、二次加工,才能跳脫穀賤、果賤傷農的宿命。」蔡桂輝把事業的格 局放大,他將雞蛋進行再加工,從中提煉卵磷脂,變成保養品,銷售到國外。蔡桂輝娓娓分析,二千顆雞蛋可以製作一公斤的卵磷脂,一百公斤卵磷脂就需要二十萬 顆雞蛋。「這對台灣的蛋農幫助會很大!」相較於農委會只會呼籲農民,「菜要種少一點,蛋要少生一些。」蔡桂輝卻認為,「傳統的農業只要找出利基,一樣可以 有好的獲利。」為了推廣卵磷脂保養品,蔡桂輝積極地跟著外貿協會到國外四處參展,他所開發的卵磷脂面膜,已經成功切入上海的全家便利商店通路,相關產品也 獲得美國的訂單。

從農業到生技業,從賣蛋到賣面膜,蔡桂輝信心滿滿,他遇到問題,沒有向右轉向左轉,而是勇敢跨過,終於將一般認為平凡、傳統的產業,變成產業新希望,「危機才有轉機,轉過才能變成戰鬥機」,蔡桂輝的戰鬥機正飛出台灣,航向國際。

蔡桂輝

出生:1966年

現職:桂園負責人

經歷:珠寶商人

學歷:正德工商

比一比

轉型前:月淨利

2萬元

轉型後:月淨利

3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55

連動債勝訴受害者現身說法 掌握銀行三大荒謬 苦主也能討公道


2011-8-22  TWM




看似落幕的連動債事件,實際上卻 暗潮洶湧,三年多來只有一成投資人從司法途徑替自己討回公道,但這珍貴的一成勝訴案例,給廣大的投資人無限希望,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撰 文‧許瀞文

雷曼兄弟倒閉至今已經三年,當時大群雷曼連動債投資人到銀行前抬棺抗議、撒冥紙新聞,仍讓人記憶猶新;三年後,多數人都在銀行強 力遊說下和解,只剩下少數人不甘吞下這口氣,堅持從司法這條路替自己討回公道。但,要得回嗎?本刊揭露連動債至目前的所有官司狀況,這或許正是銀行最不願 面對的真相。

曾志祥(化名,因官司仍在訴訟中,保護當事人)、年約五十歲,是美國留學回來的MBA,身為單親爸爸,為全心照料自己唯一的女 兒,在六年前辭去工作,目前是專業投資人,靠著早期投資股票的分紅及繼續投資過生活。二○○八年三月,人在養老院生病的母親交付給他五百萬元養老金,他將 這筆錢轉到第一銀行做定存,卻成了他人生最後悔的一個決定。

他在臨櫃定存時被一銀人員告知現在最高只能做三百萬元定存,並將他引到理專辦公 室,開始推銷兩檔雷曼兄弟發行的「保本保息連動債」,一檔為紐幣,另一檔為澳幣,在這之前,他從沒和一銀有任何財富管理業務上往來,僅有存匯款,連一檔基 金都沒買過。

理專從容地拿出DM(宣傳品),強調連動債性質和新台幣定存相同,保本保息,年配息高達一成以上,且利息收入不用扣所得稅, DM大標題上清楚寫了「保本連動債」五個字,曾志祥心想如果能幫媽媽多存點利息也不錯,於是他改做兩百萬元定存,其餘的三百萬元中,兩百萬元買了澳幣連動 債,一百萬元做紐幣連動債。

銀行只強調保本

中、英文說明書不符合

半年後母親過 世,同時雷曼兄弟宣布倒閉,曾志祥去電銀行,一開始理專說「沒事,你買的是保本保息,年底董事會後會有決議。」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理專開始推拖拉,到最 後告訴他:「雷曼倒了不關我們的事, 我們也是受害者。」銀行在社會壓力下,開始與連動債投資人協商,曾志祥說:「銀行說一成五(原始投資金額)和解,不然就一毛錢沒有。」他也試著透過自救 會、金管會爭取自己的權益,但得到的答案都讓他失望,金管會說這是他和銀行的紛爭,希望他自行解決。他很疑惑,難道連銀行拿出的白紙黑字廣宣品都不能信 任?為替自己討回公道,也守護母親最後一筆資產,他走向訴訟一途,企盼司法能還他一個公道。

曾志祥開始蒐集對自己有利證據,詳讀說明書後發 現,銀行給的中英文說明書兩者內容部分不符合,英文說明書上明確記載「該商品不得在台灣公開銷售或募集,僅可售予專業法人機構及台灣境外投資人」,上面從 頭至尾也沒提到任何保本的訊息,但中文說明書上卻反過來該寫都沒寫,只強調「保本」。

對母親的愧疚感,加上打官司的折磨及被銀行欺騙的屈 辱,種種的壓力讓他無法承受,將近一年時間晚上無法成眠,還開始出現「鬼剃頭」現象,頭皮上東禿一塊、西禿一塊,「我出門都要戴帽子怕嚇到別人,這精神賠 償我該跟誰要?」曾志祥氣憤地說。

就算出庭壓力再大、再折磨,曾志祥也挺起胸膛認真面對,他每庭都到,甚至最後宣判雙方律師都沒出席,他仍 堅持到最後,一審結果原告勝訴,法官宣判銀行應該支付原始投資金額的一一○%給原告。當時審理這案件的台北地院法官趙子榮親手將判決書交給他,並告訴他: 「你創下了國內先例,因為另外的一○%是對銀行的懲罰性賠款。」走出法院那一刻是他兩年來最開心的一天。

不過才高興沒有幾天,隨即陰霾又 起。因為一銀決定上訴,儘管他透過律師向銀行表示,一成的懲罰賠款他可以不要,但銀行堅持只願付三成和解金,否則就是上訴一途。

第一銀行發 言人林漢奇表示,因官司還在訴訟中,不方便多發表意見,林漢奇指出,當時雷曼兄弟商品幾乎在各家銀行的宣傳品都寫上保本兩個字;至於中英文說明書不合的爭 議,他認為投資人簽署哪一份文件,則以該文件為主。

荒謬一:資訊不實

網路有無淨值公告仍成謎

曾 志祥的案例仍激勵連動債受害人,只是,能夠與銀行對抗,打贏官司的投資人仍不多,根據建業法律事務所及宏觀財務顧問平台統計,截至今年四月底,共有二百三 十件連動債訴訟案件判決確定,其中只有二十三件、也就是一成的案件是投資人勝訴。

看來,這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戰爭,小蝦米仍是居於劣勢, 畢竟能像曾志祥這樣堅持到底的案例仍是不多。

許多連動債受害人都有這個疑問:為何幫自己討公道這麼困難?

曾經經手多件連動債 官司的立人律師事務所律師吳麒解釋,很多投資人都太著重在和銀行簽訂契約的過程,詳細說明自己如何「受騙」,但進一步追問,卻根本無力舉證,因為每份契約 書都有受害人親筆簽名或蓋章,這些親筆簽名搖身一變成為銀行在法庭上的最佳護身符,自然敗訴居多。

其實有更多投資人找上吳麒,但他都拒絕, 理由是「舉證太困難一定輸」,直到有位受害人拿著字條來找他,他才接手,「因為他手上有張理專寫的字條,『九五%買公債,五%買選擇權』」。

法 庭上理專也承認字條是他所寫,但即使如此,在桃園地院一審時仍敗訴,原告不甘心繼續提起二審上訴,「我換個方向,強調銀行沒有盡到『善良管理人注意義 務』,違反《信託法》導致受害人有直接損失。」吳麒說。該案件二審大逆轉,原告勝訴,拿回原始投資金額,這案例也成了其他勝訴案主要參考依據。

何 謂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吳麒說,在法律上沒有任何清楚定義,但引用《信託法》後能將責任轉至銀行,必須說明如何盡義務管理,在他打官司過程中,發現銀行種 種荒謬,也成了受害人勝訴關鍵。

荒謬二:處理輕忽

跌破下檔保護竟用平信寄發買了東西總該有明確價格,但銀行給 受害人的每月對帳單上,不是寫「NA」,就是打「*」號,銀行的說法是:「這是保本商品沒有淨值」、「市場沒有成交所以沒有淨值。」吳麒強調,購買基金和 連動債一樣,都屬於投資信託契約,銀行該盡相同責任義務,每個月寄發基金對帳單時都有淨值、單位數公告,為何連動債卻沒有報價?

吳麒指出, 銀行都說在對帳單上註明銀行網站有看淨值路徑,但如果投資人能夠證明,其實到現在為止大部分的銀行都未能明確證實有在網路上公告淨值,絕對是打贏官司很有 力的證據之一。

幫曾志祥打官司的德律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劉緒倫表示,連動債價格跌破下檔保護,銀行竟然是用平信、大宗郵件寄發,連股市融資 追繳令都用限時掛號方式寄出,跌破下檔保護對受害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資訊,怎能用平信寄出?

荒謬三:隱瞞資訊

未 告知最大風險 恐血本無歸在雷曼兄弟倒閉兩個月前,某大型民營銀行開始公告淨值,「我有受害人前個月對帳單上淨值和投資本金相同,但下月對帳單卻寫損失七○%,還附註曾 跌破下檔保護。」吳麒說,一個月內風雲變色,但用平信寄出的通知函可能被當廣告信早就丟入垃圾桶,投資人根本不知情。因此如果投資人拿得出這些平信通知 函,也容易成為對自己有利的呈堂證供。

劉緒倫說,銀行不斷強調有告知投資人連動債信用、匯率風險,來淡化自己該承擔責任,但有告知信用風險 並不等於告知最大風險,「如果可以舉證銀行沒說清楚﹃你可能一毛錢都拿不回來﹄,也是法庭上對投資人有利的證據。」

律師建議:

能 接受銀行提出條件 就和解截至目前為止,仍有近千件的連動債訴訟還在一審或二審中,也有些已經上訴到最高法院,針對這些投資人,又該如何因應?

吳 麒說法律上有句諺語:「瘦的和解好過肥的訴訟」,如果銀行提出你能接受的條件,不妨優先選擇和解,畢竟打官司所要耗費的精神體力及金錢,會對你的生活造成 不小影響。

吳麒說經過三年,終於看到投資人有贏的機會,二審敗訴有機會上訴的人,不妨在能力範圍內考慮上訴,給最高法院一個表態的機會, 「類似案件最高法院意見分歧,如果能統整出代表意見,這將對高院及地院有更大的約束力。」

曾志祥一審勝訴三大關鍵

1. 保留廣宣品, 因為廣宣品也算契約,上有保本兩個字,本金卻一毛都拿不回。

2. 證明銀行告知信用風險不等於告知最大風險。

3. 證明信託契約成立後完全沒給參考淨值,讓投資人無法判斷。

曾志祥一定要贏的三個堅持1. 積極尋找對自己有利證據,只要有勝訴判決立刻詳讀。

2. 每次開庭必到場為自己爭取權益。

3. 開庭前和律師討論該注意細節。

連動債訴訟勝訴、敗訴關鍵

勝訴原因

廣告中記載「保證保本」、「定存」、「保息」 等不實字樣。

理專未積極告知本金損失風險(尤其當事人已經先要求購買保本商品)。

銀行未主動及時告知風險變動,跌破下檔保護 以平信寄發。

銀行難以舉證出有盡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

定期對帳單寄發,不代表有盡告知風險變動義務。

敗 訴原因

說明書或風險預告書有記載不保本風險,但當事人有簽名。

當事人智識足夠或有購買連動債經驗。

理專未告知 「保證保本」,所以會有本金上損失。

廣告、說明書上沒明顯使當事人誤認產品保本。

當事人就未盡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舉證失敗。

資 料來源:建業法律事務所暨宏觀財務顧問平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9

小小螺絲釘,也能發揮大力量 陌生清潔工 讓我重新思考工作價值

2011-8-29  TWM




謝運昌,科技公司裡的高階法務主 管,名校動物系雙修法律系的高材生,曾在知名國際法律事務所上班,讓他做出人生重要決定並找到工作意義的關鍵人物,不是親近的家人或朋友,而是一位陌生的 掃地老婆婆。

口述‧謝運昌 整理‧翁書婷如果不是那位掃地阿婆的眼淚,我不會思索工作目標到底是什麼?就是她讓我做出重要抉擇,找到法務工作的目標,使我在夜以繼日、忙碌的工作中, 仍然保有嶄新的動力。

時間回到二○○○年,當時很多人覺得,自己會是下一個在車庫創業成功的楊致遠,可以賺到千億元財富。我的朋友們,不管 是數學系還是農推系畢業,只要學寫程式,都可以賺大錢,接一個HTML的案子,就開價三百萬元。身旁出去創業的朋友高達百人,我的好友,第一個月就賺三百 萬元、第二個月賺五百萬元、第三個月飆到八百萬元。

那是網際網路剛飛黃騰達的時代,用WAP手機可以連上網路,電子商務像外星球生物般突然 的出現,大家一窩蜂地投資網路科技公司,當時很多公司還沒有電子商務的人才。

在那個網路科技正要改變世界的年代,而我,才正要從法律系畢業 找工作。

堅定,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在學校,我是風雲人物,當過學運幹部又辦過刊物,表現出色,雖然是動物和法律系雙修生,與程式設計搭不上 邊,還是有二十多位朋友來找我加入他們的創業行列,其中甚至有人開出年薪四百萬元的條件。

但我卻想走完全不一樣的路,我想進入國際法律事務 所,領三萬元底薪,當初級專員。不過,我父母卻反對,他們最討厭法律人,他們覺得律師幫陳進興這種壞人辯護,是個邪惡的行業,為了阻撓我的法律之路,還切 斷我的金錢援助,逼得我向女友借錢。

我本來是動物系的學生,選擇雙主修法律,就是因為自認辯才無礙,邏輯清楚,想結合動物專才和法律領域, 專攻生技法律。所以就算當時家人和朋友都覺得我很愚蠢,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卻放棄,我還是很堅定地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好好表現。

後來我如願 進入事務所,但事務所的生活非常辛苦,我全神貫注迎接每天的挑戰,當時公司為全球化經營,若接到外國客戶,礙於時差,即使三更半夜也得討論溝通,常常就睡 在公司,隔天一早繼續未完成的工作。那段時間經常忙到忘了今天是上班時間,還是例假日,也不知道外界發生什麼變化,夜以繼日,不斷地與︽電信法︾、︽娛樂 法︾、智財專利、農林漁牧、生技創投法規奮鬥。

那時,我的工作目標很簡單,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像事務所的老闆一樣厲害,自己開業賺上億元。我 巴不得不要睡覺、不要休息,瘋狂追求我的夢想,然後可以向當時嘲笑我的朋友和家人證明,我的抉擇是對的。

覺醒,發揮個人力量助他人直到某個 月,公司的幾位股東意見不合、反目成仇,有一股東竟採取行動查封公司,想要逼迫公司關門,我震驚但不緊張,因為那時已經上班三年了,資歷雖稱不上頂尖,卻 奠定良好的基礎,要到別家公司上班已不成問題。因此還是與往常一樣到公司上下班,就像什麼都沒發生。

某個晚上我留在公司,與一疊又一疊的法 律卷子奮鬥時,一位老婆婆衝了進來,這位阿婆是公司外包的清潔人員,與我一樣是宜蘭人,平常只有在她掃地經過我身旁才會聊上幾句。她小聲啜泣地對我說: 「公司要關了是嗎?下星期就要關了?」我因為忙於工作,只好敷衍地說:「沒有啊!沒這回事!」沒想到她突然激動起來,大聲的哭喊著:「你騙我,我都看到公 文了,你們公司賺這麼多錢,為什麼還要關門?關門後我的工作就沒了,我要去哪裡?」當場我好像被人打了一巴掌,腦中有什麼線斷掉了,能言善道的我,居然說 不出話來。公司關了,我被挖角去別家公司的機會還很多,可是對這位年事已高、還要養家活口的阿婆來說,賴以為生的工作就沒了。

當下的我既無 奈又慚愧,無奈的是,我無法改變什麼,慚愧的是,我忙於工作的表層,已經忘記工作的本質是什麼。當下我才發現,追求法律訴訟上的輸贏與金錢,不應該是我走 上法律之路的目的,而是應該追求更大的夢想,發揮自己的影響力。除了法律,我必須爬上更高的位子,學管理,讓公司能正常經營,才能照顧更多人,就是這位阿 婆驅動我人生的重要關鍵抉擇,這個抉擇不只是在行動上,更應在心中實踐。

後來我到國內某家大型電子集團上班,每當有別家公司與我們打官司, 想要讓我們賠大錢、關門大吉的時候,我的腦中,就浮現老婆婆的身影,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我會想到這家公司有上萬名員工,為了保住大家的飯碗,拚了命也要 與告我們的公司周旋到底,因為我知道,雖然我只是大公司裡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卻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謝運昌

出 生:1974年

現職:友勁科技法務經理

經歷:齊麟國際法律事務所、宏碁學歷:台灣大學法律系、動物技術系雙主 修

人生座右銘

「世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法國文豪雨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16

新融資管道 體委會也能幫你創業 包下綜合運動館 運動狂人創業圓夢

2011-9-05  TWM




創業就是要自備大筆資金,或向親 友商借、找銀行貸款嗎?標下國中小運動中心委外經營的杜正忠,除了抓住政府委外商機,更主動出擊,爭取體委會五百萬元低息創業貸款,一圓創業夢。

撰 文‧翁書婷

「我每天一定要到操場打球、跑步,就算是颱風下大雨,跑道泥濘不堪;發著三十九度高燒,全身無力;隔天就要大學聯考也一樣。」舞 動陽光的創辦人杜正忠,皮膚看來相當白皙,一臉斯文的書生氣息,沒有一般運動員高大魁梧的身材。

不過,杜正忠有著極為驚人的運動熱忱與毅 力,過去長達二十八年的時間,他就像全年無休的便利商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到操場跑步。

杜正忠這股對運動的熱忱,也展現在他的創業歷 程。

現年三十五歲的杜正忠,五年前開始標政府委外案,現在經營十家國中小運動中心,全年營收約達六千萬元,運動狂人從此成了專業經理人,圓 了創業夢想。除了有計畫、毅力堅定外,體委會五百萬元低息創業貸款,更解決他的資金壓力,而他更是在七歲就有創業念頭。

做好計畫 培養自己十二年「小學一年級,老師問我的志願是什麼?我說,我要開公司當老闆。」杜正忠說。原來,他來自低收入戶家庭,父母月收入兩萬元,卻要養六口人。 全家擠在高雄路竹一間窄小破舊的三合院裡,平時連吃肉都是一種奢侈。

這樣的家庭背景,讓杜正忠從大學就確定要結合興趣,當運動休閒產業的老 闆,於是展開十二年的創業行動。

大學,杜正忠就讀輔大體育系,大一當同學玩樂時,他則認命地考取游泳教練執照、在泳池打工,還發現游泳池的 經營困境。「游泳池冬天都沒有人,而且每個人喜歡的運動不只一種,如果是綜合型場地,不想游泳,還可以打球。」於是他打定主意將來要開綜合運動館。

大 學畢業後,杜正忠第一份工作就是亞歷山大,負責管理泳池,他一邊工作,一邊偷偷學習企業化的經營管理。

一年半後,為了學高階管理,又南下負 責整棟私人運動館。從游泳池教練、亞歷山大運動主任,到整館的負責人,十二年過去,他摸透相關的細節與管理,創業進度也都在他的掌控中。

萬 事俱備,只欠東風,已有豐富經驗的杜正忠,開始為創業資金煩惱。開一家如亞歷山大、加州健身般的大型連鎖運動中心,就要四、五千萬元的資金,他可拿不出這 麼多錢。

杜正忠把目標對準國中小、公家單位委外經營的運動館,「這種場地,不需要四千多萬元的硬體設施,因為政府都幫你建好,只要每年付約 五十萬元租金,負責經營管理,剛好適合我這種沒太多錢的人。」杜正忠分析。

杜正忠雖然沒有創業經驗,但評審看到他非常有心,為了創業已經規 畫十二年,且認為他熟悉管理模式,因此在二十位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搶下案子。他和女友,勇敢掏出一百五十萬元積蓄,走上創業旅程。

成 功發展綜合運動館

但杜正忠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更加投入泳池的經營及思索未來發展。「雖然泳池夏天人很多,但冬天都沒什麼人,而人事費、水 電費等一樣也不會少,若是競爭加劇,很容易虧錢。」所以當他摸熟游泳池後,就開始增加經營運動館的其他項目,羽球、籃球、健身房、韻律舞蹈教室,達成綜合 運動場館目標。

由於政府委外案,不須由業者負擔硬體設施成本,杜正忠決定打價格戰,「我們的收費比私人健身中心,甚至市民運動中心更便宜, 吸引不想花大錢的民眾,生意好得不得了。」那些只經營游泳池的同業後來一個個倒閉,而杜正忠五年來陸續標下十間場館,經營綜合運動項目,形成強烈對比。

當 杜正忠旗下的場館越開越多,需要周轉的資金也越龐大,就在去年底,他從好友處得知,體委會將推出類似青年創業貸款的「運動服務產業信用貸款」,而且體委會 的這個貸款計畫,貸款者不用找別人作保證人,直接由體委會作保,也不用抵押品,最高還可以貸到五百萬元。

聽到這個消息,杜正忠欣喜若狂,馬 上打電話詢問體委會,沒想到電話那頭語帶抱歉地說,「杜先生你可以晚兩個月再來申請嗎?因為體委會也是第一次承辦貸款計畫,需要時間摸索,我們現在連申請 辦法都還沒弄好。」不過,杜正忠可沒有失望掛掉電話,他反而睜大眼睛,語氣迫切地說,「那你們教我怎麼填表格,我現在就開始準備資料。」杜正忠的積極和熱 忱,讓承辦人員對他印象深刻,加上他也符合申辦資格,讓他成為第一位申請成功的人,迅速拿到五百萬元最高額度貸款資金,紓解資金壓力。

而最 近他又瞄準政府案子,是個高達五十間運動場館的標案,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我已經在偷偷等著了。」他小聲地說著。

杜正忠

出 生:1976年

現職:舞動陽光有限公司創辦人

經歷:亞歷山大

學歷:輔大體育系

體 委會貸款內容

申請資格 從事運動服務業,如運動用品、運動博弈、運動場館貸款用途 運動服務營運周轉、設備購買貸款額度 最高500萬元

貸 款期限 最長10年

低率利息 運動人才從事運動產業者,體委會利息補貼1.5%,其餘按銀行利息規定

還款方式 本息按月均攤

註: 申請期間從即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67

靠加盟也能變身億萬富豪 東森房屋廖麟鑫的極速展店學

2011-10-17  TWM




今年四十歲的廖麟鑫,加盟房仲業的資歷不過十二年,目前已擁有十家房仲加盟店,並跨足加盟餐飲事業。擁有上億身價的他,總是在計畫著下一步,究竟能夠讓他 複製再複製的展店經驗法則是什麼?

撰文‧何珮郁

走進東森房屋的三峽北大店,映入眼簾的是黑色大理石的門面,挑高寬敞的氣派大廳,讓人彷彿有置身於豪宅預售屋接待中心的錯覺。這裡,是廖麟鑫的加盟總部, 每周一早上,他旗下所屬的十家加盟店店長都會聚集於此,準備店長會報。

業務起家 走上加盟之路從加盟第一家店開始算起,廖麟鑫的房仲生涯不過只有十二個年頭。但如今,除了三鶯地區的七家店,台北市也成功地拓展了三家店,合計年營收超過 億元。不僅在房仲業穩紮穩打,廖麟鑫近年來更跨足加盟古典玫瑰園三峽北大店。十二年間,這位三峽房仲加盟店長,估計身價已逾億元。

一九九五年,廖麟鑫加入當時力霸房屋的體系,成為樹林店的房仲業務員,不到兩年時間,就創造出每月平均成交十件的好成績,因而調任到三峽拓展新店業務,並 擔任副店長。就在這個時期,廖麟鑫開始培養他的精英團隊,但或許是功高震主,不到一年,他就被調派到企畫單位,一心熱愛業務工作的他,不僅收入大減也感到 志趣不符,決定暫別房仲業。

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讓全台房地產市場陷入蕭條,廖麟鑫之前在三峽服務時的店長,因為經營狀況不佳,說服他回鍋協助重整旗鼓。重回房仲業的廖麟鑫,在不到 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讓業績明顯改善,此時,老闆卻意外表示要把店賣掉,廖麟鑫和太太商量後,決定咬著牙,把這家店承接下來,開始走上加盟之路。

廖麟鑫苦笑地說,「只能抱著沒有後路的決心去拚,不拚就只有輸!」當時,三峽地區的房價一坪不過八萬元,廖麟鑫接手之後,立刻成交了一件一千六百萬元的店 面,讓他的團隊注入一劑強心針。

重視人才 厚植展店實力在第一家店站穩腳步後,廖麟鑫開始實行「包區經營」的理念,也就是讓三峽鶯歌地區的東森房屋加盟店,都歸屬於他的體系下,增加資源分享的利 基。經過八年的耕耘,他在三鶯一帶的布局已有五家加盟店。

此外,廖麟鑫特別重視人才培養,「現在,我旗下的每一位店長,都是『從零開始』訓練起,平均年資都有十年以上。」從語氣中不難感受到,他對自己的團隊相當 引以為傲。

廖麟鑫面試業務員,從不重視年齡和資歷,「如果是『一張白紙』,更好!」 「有些業務員擁有豐富的房仲經驗,反而是一種包袱,很難融入團隊。」廖麟鑫表示,旗下每一位業務員都會通過他的面試,而且在對談過程中,他一定先了解對方 的家庭狀況,「一個人的家庭觀念、和家人互動的模式,會影響他在工作團隊中的表現,是否願意合作、有所付出。」「有多少人才,做多少事。」廖麟鑫強調,每 一次計畫展店前,他一定會先確定已有合適的店長人選,而這個人選,不光要有超強的業務能力,品格也要經過多年的嚴格觀察,才能出線。另一方面,展店的資金 也要從平常就開始累積,從獎金制度設計中就有提撥展店基金的準備,一旦出現好的契機,人才、資金都不會是問題。

○六年,廖麟鑫已可稱為三鶯地區房仲業的一方霸主,他也開始認真思考,要跨入台北市這個一級戰區。不過,當時台北市各區早已布滿同品牌的加盟主,暫無機會 進駐。接下來的兩年期間,他持續穩守三峽的命脈根基,優秀人才團隊也持續壯大。就在萬事俱備之際,一道東風就在○八年的金融海嘯中吹來了。

當全球資產價格慘跌,許多加盟店東萌生收店念頭,養精蓄銳已久的廖麟鑫見機不可失,趁此承接東森房屋敦北長春店,成功進駐台北市。不過,「危機入市」的操 作還不止這一次,從去年底開始延燒的奢侈稅效應,曾對房市帶來不小的衝擊,在人心惶惶之際,廖麟鑫今年再度見縫插針,大舉進軍士林區和大安區展店。

有趣的是,大部分的房仲業者挑選展店地點都會避開信義、永慶兩大品牌,但是東森士林店的位置卻偏偏開在兩大品牌中間,難道不怕慘遭「夾殺」嗎?他充滿自信 地笑著比喻說:「怕打架就不要當流氓!」他強調,只要體質好,在房仲品牌林立的區域,「集市效應」的貢獻將超過同業競爭的傷害。

雖然強調集市效應,但廖麟鑫也不忘在同業門市的夾殺之中創造差異化特色,藉此拉高識別度。廖麟鑫旗下的每間店面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店內的水晶吊燈和大 理石門面,他表示,這些特別設計的識別,不僅要和其他房仲品牌區隔,也要在同品牌的加盟店中獨樹一格。

廖麟鑫

出生:1971年

現職:東森房屋店東高峰會總會長、永閎建設董事長學歷:台北工專工業管理科廖麟鑫(後排中)的高速展店心法:1. 第一間店是一切的基礎,要盡全力鞏固客源,並培植展店人力。

2. 利用危機入市的原則展店,不但能降低成本,也能挑到較佳地段。

3. 善用集市效應,同業林立的集客效果大於競爭的殺傷力。

4. 創造特色差異,甚至要與同品牌的加盟店有所區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0

老把戲玩徹底 也能變第一!

2011-10-24  TCW

 


我們經歷二十個小時,三次轉機的 飛行,終於來到全球最大成衣零售商,也就是Zara所屬的英德斯集團總部,一個位於西班牙西北,名為拉科魯尼亞的小鎮。這個人口二十八萬,比三重人數還少 的漁港小鎮,因為地處偏僻,又被稱為是「世界盡頭」。

小鎮最引以為傲的,是一座近兩千年歷史的羅馬燈塔。這座燈塔看著西班牙從海上霸權國家,成為失業率兩成的歐豬五國之一。但,今日,燈塔旁,一個席捲全球的 成衣帝國崛起,它低調,背負著偷竊與創新的兩極評論,生產模式是全球化下的「過時」策略,如今卻成為全球第一。一手爛牌,竟可成為邁向成功最重要的籌 碼?!

二○一一年初秋,我們在燈塔旁看到,照亮成功的更多可能。

你知道,Swatch手表改變了鐘表業、蘋果的iPhone改變了手機與電腦業、麥當勞改變了飲食業。那麼,誰改變了成衣業的遊戲規則?答案 是,Zara。

母公司是全球最大成衣零售廠商英德斯(Inditex)的Zara,即將來到台灣。現在優衣庫(Uniqlo)所引領的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浪潮,其實,Zara才是最大贏家。當優衣庫母公司Fast Retailing甫確認剛宣布的財報(二○一○年九月到今年八月),出現四年來淨利首次衰退。唯有英德斯,今年上半年的淨利仍逆勢成長一四%。到今年, 它也超越瑞典的H&M,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成衣商。

它,改寫時尚定義!衣櫃精品,變穿十次即丟消耗品

從明星王菲到英國凱特王妃,都因為它比名牌便宜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價錢,卻擁有相同設計流行元素而穿它;但,名牌業者卻恨之入骨,每年,它因被控盜竊創 意的訴訟費用達到數千萬歐元。

這個哈佛商學院口中:歐洲最具研究價值的品牌Zara,現在,每年賣出上億件衣服到全球七十七個國家。

若,麥當勞讓我們所有人可簡單、快速享受到食物。那麼,Zara也對成衣業帶來了速食文化。

因為Zara,衣服對人們的意義從耐穿紡織品,演化到可「穿十次即丟」的快速消費品。

十月初秋,我們前進到西班牙,隸屬加利西亞自治區(Galicia)的拉科魯尼亞(A Coruña)小鎮,想要拜訪Zara。

但,迎面而來的,就是驚訝。因為全球最大的成衣零售總部,是在一個沿著海岸線開車十分鐘就可走完的小鎮。當我從只有兩個行李輸送帶的機場走出時,小鎮陽光 耀眼,來接機的英德斯老員工依莎貝爾(Isabel Catoira)卻對我說:「這種陽光在小鎮是不常見的。」

這個多雨陰沉的小鎮。如同這帝國的真面目,難以捉摸。

它,顛覆遊戲規則!成本比別人高,照樣賺比別人多

大家看到的都是成功後結果。

《紐約時報》說它是:「世上最具破壞性的零售商」;《新聞週刊》引述西班牙媒體報導,指出Zara是「時尚產業終結者」,因為它,顛覆百年時尚產業的遊戲 規則。

其他的數據還包含:

一、新台幣一兆七千三百億元的影響力。這是英德斯的市值(Zara貢獻該公司六四.六%營收),超越瑞典H&M、美國蓋普(Gap),日 本Fast Retailing。

二、十倍的效率。當其他公司從設計到生產平均需要四到六個月。Zara的平均出貨時間是兩週,最多不會超過三週。這代表Zara可更快抓住流行,且降低庫 存損失。

三、一四%的逆勢成長。這是英德斯上半年的淨利成長數據,但我們熟悉的思捷(Esprit)去年淨利慘跌九八%。H&M上季財報也出現衰 退。

四、九千三百億元的個人財富:靠著Zara,這家集團創辦人成為西班牙首富、全世界第七大富豪。

但,成功背後卻隱藏太多不解的謎團。

如,它為什麼是在西班牙?一個腳步緩慢、商店下午要午睡、打烊的國度養成,甚至還在過去只是小漁港,人均工資是西班牙最低的小鎮裡!

如,它用的其實是老把戲!為達快速出貨,採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手法並非新意。這種上游原料到製造通路一手包的做法,台灣電子產業鴻海早就使用。

如,它看來違背全球化潮流!它在工資是中國八倍的西班牙,製造六成商品,迥異於其他早已全外包中國的同業。

從它的秘密基地起步,我們試圖抽絲剝繭的讀懂它!

車輛從鎮內唯一、僅一個櫃台人員的五星級酒店出發,英德斯總部是在小鎮旁二十分鐘車程的阿特索(Arteixo)工業區。

秘密一:一切,全都倒過來想設計概念的啟動,是從顧客開始

Zara逾兩百名的設計師,在米蘭與巴黎時尚伸展台接收第一手時尚趨勢後,都要飛回這裡,立刻設計出新品。

「我們是倒過來的,」英德斯企業溝通長海蘇斯(Jesus Echevarria)指著簡報裡的兩張圖,說起英德斯的故事。

一張圖,是目前多數企業的運作邏輯,圖裡,設計師總是高高在上。

但在另一張Zara的運作圖裡,顧客成為圓圈的起點,從門市店面開始,店員會蒐集顧客的訊息,如顧客說:「我喜歡這件上衣的顏色,但有沒有圓領?我不想要 V領的。」Zara就參考消費者所需,結合最新時尚,然後立刻製造出來到店面。每年,Zara可以快速設計出二萬五千款產品,是H&M的 四到六倍。

名牌設計師的權威位置全被顛倒。

倒過來的做法看很突兀。但海蘇斯對我們說,要賣衣服給客戶,當然要聽客戶的!

於是,他們辦公室擺設也「倒過來」。

我面對一樓的接待櫃台。櫃台後,是這集團的旅行社。往左邊走道走過去,就是最重要的基地︱︱設計中心,以兒童女裝為例,面對我的先是設計部門,坐在設計部 門背後的是「Commercials」(商業部門)團隊,在他們右側的,是店面經理部門。

很多設計概念的啟動,反而是從店面經理開始。他們用大量銷售數據跟店長告知的顧客反應,傳遞給設計部門。這群平均不到三十歲的年輕設計師,結合名牌趨勢, 加上客戶反應畫出設計圖後,公司會立刻請商業部門團隊,評估出衣服的成本,以確保價錢合理。在他們身後,打版團隊已待命,立刻做出樣品衣。剛剛所述的黃金 三角團隊,立刻圍著試穿後的模特兒,表達意見。

「如果一半的店面經理喜歡,一半不喜歡怎麼辦?」我問。

「那就代表,這不是時尚,因為時尚應該是全球性的。」英德斯企業公關瑪雅(Amaya)說。

篩選後的產品,立刻傳到五分鐘車程內的製造工廠。但這裡,並無大量勞工縫衣服的畫面。取代的是,正在電腦「排版」的人員,因為一件衣服可能是由二十塊以上 的布片拼貼而成,人員透過組合計算,要讓一大塊布可一次剪出最多的布片,以降低浪費,當電腦作業完成後,一旁的機器,一秒鐘起落間,就剪下超過百層的布 料。而這些剪裁完成的布料,會立刻送到周遭四百家的家庭代工廠縫製,最後送回工廠。

驚人的還在後面。

英德斯有一座五十萬平方公尺的物流倉庫。這形同是全球最大網路商店亞馬遜(Amazon)倉庫的九倍,兩個中正紀念堂園區面積大。這些從工廠到物流倉庫的 衣服是用「滑」的方式,透過天花板上的滑軌,一路滑到物流倉庫內,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有一排衣服向我們迎面滑來,就在我們以為會相撞時,每件衣服卻自 動「轉彎」,滑入不同的桿子上。

秘密二:快速,不斷追求極限倉庫不是拿來堆東西,是要流動的

原來,每根桿子代表Zara不同的店。每週,Zara品牌全球一千七百二十三家店,會向總部下單兩次,這些衣服,透過條碼自動掃描而「滑入」桿子後,桿子 又會把衣服推向紙箱裡,然後,紙箱又自動滑入軌道內,排隊貼上條碼標籤,最後,一樓總計一百七十八個大門,各自等著一台貨車,每天兩次,把產品運送到歐洲 或機場。

一週逾二百五十萬件衣服的物流量。Zara倉庫裡所有衣服都不能停超過三天。倉庫不是拿來「堆放」東西,而是拿來「流動」的。

這麼緊密的流程,反映在集團營運績效上。因產品推陳出新速度快,Zara平均只有一五%的商品,需要透過打折出清,但是同業比重卻高達五成。也因為每週都 能有新品,消費者一年平均去Zara的次數是十七次,但其他品牌是四次。

從顧客需求起始,然後,一氣呵成,提供給顧客「可負擔得起的時尚」。

但,這就是所有的答案?為什麼其他人無法複製?

寫過Zara個案的波士頓學院資訊系統系助理教授葛羅何(John Gallaugher)認為,若同業要模仿,這形同於:「要放棄他們做生意的方式,需要重建工廠,重新訓練設計人員,重組流通系統……。」對於LV、 Celine與YSL等名牌而言更難,這形同他們的招牌設計師馬克(Marc Jacobs)與菲羅(Phoebe Philo)沒有存在意義,因為Zara的設計都是跟隨,而非原創。

秘密背後有什麼?

「我們一切都以顧客為主。」海蘇斯給了我聽來平凡的答案。但,所有取捨,確實就從此開始。

秘密三:成功,不必面面俱到甘付高額空運費,卻不花廣告費

先談「取」:「優先順序是,時尚,品質,然後是價錢。」海蘇斯說。

時尚代表要快。為求產品出貨到歐洲以外的區域,能在四十八小時內到貨,英德斯願付出空運成本高兩成的代價。

為貼近流行中心,英德斯把生產重心放在人力成本比中國貴八倍的西班牙。

為達讓人人享受快速時尚的目標,產品即便在中國代工生產,也要運回總部統一出貨分配,而不會留在中國銷售,節省運費跟關稅。

為找出顧客需求,而掌握店面,這代表賺的錢都要拿來投資店面,或動輒十億歐元的物流中心,而不能如同業透過特許經營快速擴張。財報顯示,英德斯的總資產週 轉率相對低,如對手H&M是兩倍,但英德斯只有一.四倍。倍數越低,其實代表英德斯沒辦法用同樣的資產,去滾出更多的錢。

而且,垂直整合模式也代表著,集團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若景氣轉差,該公司完全無法把壓力轉嫁到供應商上,要求對方降價。所以在全球化時代,垂直 整合的模式慢慢被摒棄,《世界是平的》一書,談的就是,企業利用各國最強的優勢,把所有功能部門外包到全球的大趨勢。

再談「捨」:既然顧客要的是可負擔的時尚品,不必要的費用就全刪。Zara只對新店開張與一年兩次的打折做廣告,沒有大牌明星代言,一年行銷費是○‧三% 到○‧四%,對手則是三%到四%。

不走伸展台,不搞VIP策略,新聞稿也幾乎不發,「我們不談未來的時尚,因為,那應該是顧客說了算。」英德斯員工對我說。

甚至,在Zara店裡,你看不到如優衣庫日式企業般親切的服務,只有忙碌店員。因提供好產品的優先順序,遠高於服務,不必要的人力能省就省。

如同西班牙人最愛的鮮明色彩般,英德斯沒有灰色地帶。過去我們做決策總希望面面俱到。但,英德斯成功的邏輯卻是:「不必面面俱到。」

只要專心瞄準自己目標即可。聽來容易,一個問題,測試一下:如果你出貨時間只需再晚五天,但售價可再便宜三成到五成,這代表你可能可獲得更大市占率,甚至 再提高毛利,你,會不會心動?

事實上,瑞典H&M是透過把七五%製造外包到亞洲的方式,去降低成本,售價可比Zara便宜三成到五成,且從設計到出貨,最快可僅差 Zara五天。試想,H&M賣這麼便宜,但毛利與淨利率仍可與英德斯不相上下,若Zara也採外包,豈不賺更多?但,快,就是英德斯的堅 持。

「如要形容Zara的成功,我會用八個字:後發先至,貫徹執行。」全球最大針織休閒服代工的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說。

確實,Zara的每個環節拆開來看,都非完全創新,甚至是老把戲。「商業模式沒有新舊差別,只有是不是最適合,」「要賺什麼錢,就要有什麼能力」台大管理 學院副院長李吉仁說。英德斯,只專注在賺「快」錢上,於是,建立一個王國。

重新盤點奧爾特加(Amancio Ortega Gaona),一個鐵路工人之子,一九七五年創辦Zara時的籌碼。他看到顧客的需求,所處的小鎮有眾多如家庭代工廠規模的紡織聚落,但工資競爭力遠不如 亞洲。不過,西班牙人的美感,能讓他們複製最新的名牌設計時,可「抄」得又快又好。最後他結合上述條件,建立Zara倒過來的營運模式。

不僅賣時尚成衣的Zara、賣家飾的Zara Home、賣內衣家居服的Oysho,英德斯旗下這些品牌,也都是貫徹Zara每週推出新款,而且產品具名牌感但又便宜的策略。

亞洲人有成本優勢,卻無美感背景。法國與義大利人有時尚優勢,卻無當地紡織聚落支撐(西班牙紡織聚落工資仍遠較法、義便宜)。即使西班牙本身,也尚未培養 出第二個Zara,差別,可能就在專注的執行力。

但,這專注力量從哪來?

「如果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仰賴的是二十個策略活動組合,厲害的模仿者能在每件事上都學到九成相似,但○.九的二十次方,依然離一非常遙遠。」台大工商管理 學系教授朱文儀說。

秘密四:缺陷,反能成為優勢聽不到第一,才會永遠想拚滿分

到底,關鍵的「○.一」配方是什麼?

採訪尾聲。海蘇斯告訴我一個字:Humble(謙卑)。

他認為,這是最能代表這集團的一個字。「這裡,不是紐約也不是巴黎,你看,這裡只有快三萬的人口,幾乎沒什麼資源……,也沒人會提醒你,你是第一。」「在 這裡,你聽不到什麼成功的字眼……,我們做到了九分,都還是會一直想,自己沒做到的那一分。」他說。

「這是個很Calm(冷靜)的小鎮。」從馬德里搬到加科隆尼亞兩年的瑪雅對我說。

原來,生在一個陰沉多雨、地理位置偏僻,人們須走出去創業才能存活的小鎮,竟然也能是種恩賜。這,讓他們須緊盯著顧客需求不放,謙卑、以顧客為上,是他們 求生必要條件。

在這裡,從來沒有首席設計師這個頭銜,因「head」這個字眼應屬於顧客。

在○一年英德斯上市前,創辦人奧爾特加低調到一度被人以為他是虛構人物。 直到今日,英德斯所有人,包含海蘇斯上任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到店面摺衣服,因為,消費者就在那。

我們看來,總大膽複製名牌,每年付數千萬歐元訴訟費,讓全球時尚業者膽戰心驚的帝國,最重要的秘密,原來是:「把自己放很小」。把自己放小,反容易走出大 格局。

如,我問:「小鎮這麼偏僻,到哪都要轉飛(機),為什麼不搬到大城市?」

他們的回答是:「我們在全球七十七個國家都有業務,從這裡往外飛跟在馬德里往外飛,有什麼不同?」

如,我問:「你會不會覺得自己的模式很創新?」

海蘇斯的回答是:「這都是Common Sense(常識)吧……,去滿足客戶。」

就這樣,英德斯走出一條特立獨行的路,其他先行的強大對手,因為不可能毀掉既有能耐,去學習英德斯。最後,原先的堡壘,反而成為拖累。戰局,也就這樣被英 德斯給「倒」過來了!

當飛機遠離拉科魯尼亞時。有一幕,我很難忘。來程時,小鎮,在我眼中看來,就是陸地的角落邊陲。但離開時,換個角度看,小鎮竟也是通往海洋,與世界接軌的 最前線。那座已有兩千年歷史的羅馬燈塔,就像宣告一個新帝國正征服世界。

原來,通往成功的途徑,不只一條。現在面臨的絕境,反而是翻身最好的籌碼,只要你也願意偶爾「倒過來」想一想。

【延伸閱讀】全球最大服裝零售王國Zara

它,目前有1,723家店,在全球77個國家銷售它,母公司市值達1.73兆,超越H&M、優衣庫它,去年開131家店,平均不到3天開 1家新店它,創辦人身價9,300億元,為全球第七大富豪

【延伸閱讀】21分鐘,設計出一件衣服 —— Zara總部辦公室實景

1.店面經理每週2次,接到77個國家的店面下單,立刻反映銷售趨勢給設計師!2.設計部門設計師們平均不到30歲,看時尚秀找趨勢,年設計2萬5千款新 衣!3.商業團隊設計草圖要立刻換算出成本價格,太貴就淘汰!4.打樣團隊可快速剪裁出樣品,電腦排版師在一旁待命。5.全體表決所有人要表達感受,多數 人喜歡才過關!6.生產部門表決通過,傳給總部旁工廠生產。地下通道每週以250萬件衣服規模輸送產品!

整理:曠文琪

【延伸閱讀】今年別人賠錢,它卻照賺 ——3大平價服飾品牌比較

英德斯(Zara母公司)成立(年):1975 市值(億美元):577 今年來淨利成長率(%):14(至8/31) 總店數(家):5,221

H&M 成立(年):1947 市值(億美元):464 今年來淨利成長率(%):-18(至6/30)總店數(家):2,206

Fast Retailing(優衣庫母公司)成立(年):1974 市值(億美元):577 今年來淨利成長率(%):-11(至8/31) 總店數(家):2,203

註:市值以2011/10/14計算;店數為2010資料,年英德斯店數統計至2011/7/31 資料來源:Forbes.com、各官網 整理:劉于甄

【延伸閱讀】倒過來想,效率比別人快10倍一般企業與Zara設計生產流程比較

其他人.共需4-6個月:1.設計師設計2.採購布料3.製造(主要委外)4.店面銷售

Zara.平均只需2週!1.顧客向店面透露需求2.設計師蒐集後開始設計3.布料(內購)4.製造(主要自製)5.店面銷售

【延伸閱讀】Zara貢獻64.6%集團營收 ——英德斯旗下品牌與貢獻總營收占比

Berchka 10%720家店年輕性感街頭風格

Stradivarius 6.2%593家店主打30歲以內女用服飾、女鞋

Uterqüe 0.5%59家店皮製服飾

ZARA 64.6%1,723家店都會女性時尚性感

PULL&BEAR 6.8%682家店年輕都會休閒服飾

Massimo Dutti 7.2%530家店主打男裝運動風格的高價設計師品牌

Oysho 2.4%432家店女性內衣、緊身衣

Zara Home 2.3% 294家店時髦家居用品、家具

註:以上為2010年資料資料來源:英德斯2010年報 整理:劉于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2

姜建清:大象也能做小微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1-11/100325094.html

近期,東部沿海地區部分小型、微型企業的經營困境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為此,國務院 總理溫家寶赴浙江溫州調研,隨後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其中特別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對小微企 業的信貸支持。近日,中國最大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接受了財新《新世紀》的專訪,詳細剖析了大銀行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中擔當的主力軍 和主渠道作用,闡述了他對大型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戰略思考。

  姜建清說,許多年前,有人說大型銀行會變成「現代的恐龍」,指的就是企業規模大了,效率就低了。不過現代大型銀行並沒有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就是 信息化。現代科技使企業變「扁」了,大象也能快跑了。而正因為大銀行具備這類優勢,他認為,才能做到不把小微企業當成一個獨立的經營實體來看待,重複地對 產業鏈上的企業進行授信、評估,有時候卻很難掌握到它真實的風險狀況,「而當我們把這些小微企業放到產業鏈裡面來看以後,馬上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主戰場

  財新《新世紀》:現在社會公眾和學術界有一種認識,那就是「大銀行服務大企業,小銀行服務小企業」。所以要真正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是應該依靠發展小型金融機構,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姜建清:這是個流傳較廣的觀點,似乎也被不少人認同。但這是個片面、有誤的觀點,以此去指導中國金融體制改革,會導致走向錯誤和有害的方向。無論是從國際還是國內小微企業融資的實踐來看,這個結論都不成立。

  舉例者常以美國為例,說他們有6000多家小型銀行,比中國多出不少。小型銀行是為美國小微企業服務的主力軍。可實際上恰恰是美國幾家大銀行承 擔著為小微企業融資的重任。美國銀行是美國最大的銀行,也是美國最大的小企業貸款銀行,擁有430萬戶小企業客戶,2010年其消費者和小企業銀行業務部 門的收入佔到全部收入的43%,是該銀行最大的業務板塊。

  美國第四大銀行富國銀行,是美國10萬美元以下的微型企業貸款業務排名首位的銀行,市場份額超過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總和。

  有人會問,那美國六千多家小銀行不做小微企業貸款業務靠什麼生存?調查一下就會發現,美國絕大多數小型銀行由於資本金有限,從事的業務主要集中 在房地產金融領域,即向居民發放按揭貸款,然後再把這些貸款賣給「房地美」和「房利美」,他們從中賺取2個百分點左右的息差。之後,由「兩房」把這些貸款 打包資產證券化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回籠資金後再向這些小型銀行購買按揭貸款。這其實就是美國房地產金融體系一個基本的運行模式,這六千多家小型銀行是美國 「兩房」體系的一個起點。

  再看美國之外的市場,匯豐銀行的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做得也非常專業,在英國小企業信貸市場的佔有率高達20%。

  國內的情況以工行為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已經有3萬多億元,佔公司貸款餘額的60%左右,其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達到8953億元。不只工行如此,中國的其他幾家大型銀行情況也差不多。這證明大銀行完全可以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中起到骨幹和主導作用。

  財新《新世紀》:為什麼在印象中大銀行總是忙著支持大項目、大企業呢?

  姜建清:這有一個歷史傳承的問題。由於中國的小微企業發展起步與成熟相對較晚,過去大型銀行確實主要是服務於大型企業,並在長期合作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銀企關係。此外,在前兩年「擴內需、保增長」的過程中,大型銀行為支持基礎設施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這類貸款增加較多。

  這就使公眾產生了一個印象:大銀行就是支持大企業、大項目。不過,應該看到這種局面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首先,隨著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 善,大型項目的業務資源總的來說會越來越少,這使得大型銀行不得不快速地進入小微企業信貸市場,尋找未來的增長點;其次,大型銀行支持大企業、大項目的格 局和過去中國金融體系發展不完善、不成熟有密切關係。從國際上看,大型企業、大型項目包括市政建設的融資需求應該主要依靠資本市場、債券市場去完成。隨著 中國直接融資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大型企業、大型項目的融資也將逐步轉向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這會進一步促使大型銀行更快地將貸款主戰場 轉移到小微企業市場。

審批舉重若輕

  財新《新世紀》:對於大型銀行來說,由於小微企業單筆貸款的金額小、成本高,這會不會導致大型銀行不願意做小微企業貸款?

  姜建清:我也經常聽到這種說法,但它恰恰把問題給說反了。市場經濟不同於自然經濟,其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講求 集約化、規模化,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面向小微企業的前台服務必須是分散的,需要成千上萬的信貸及營銷人員,面對千家萬戶的小微企業, 但是,中後台必須具有相當的整合性,信息化程度高,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果沒有集約化、標準化和信息化的工作流程,只靠「人海戰術」,業務發展沒幾 年,銀行的中後台業務處理能力將會快速飽和。

  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型銀行由於在信息與業務的集中和處理能力上更勝一籌,加之有強大的信息技術平台做支撐,更具備大規模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的實力。由於有現代網絡技術和大型數據庫系統的支持,可以將現場調查的視頻、照片傳送到遠程的終端,把電子的書面報告直接發送給審查審批人員,甚至可以依 靠視頻同基層信貸員或客戶面對面談話,直接瞭解客戶信息。

  財新《新世紀》:如上所說,你特別注重小微企業貸款的中後台環節,可在很多人眼裡,銀行批貸款只是簽個字而已,會有什麼成本呢?

  姜建清:完善、嚴密的流程管理,是控制風險的前提。可能有人會抱怨大銀行貸款審批的流程太複雜,我們也一直在千方百計地簡化審批手續。

  但無論如何簡化,基本的審批流程必須要有。因為放鬆信貸風險的把控必然導致壞賬的產生,由此造成的貸款本息的損失,對任何一家銀行來說,都是巨 大成本。所以,一筆小微企業貸款從貸前的調查、評估、授信、審查、審批,到貸款發放,再到貸後的管理,到抵(質)押品的管理,都要一絲不苟,而每一個步驟 都要耗費人力物力,所以要進行集約化的管理。除了在前台必須要有大量的營銷人員直接服務客戶外,中後台絕不能靠人海戰術來解決。

  財新《新世紀》:可是,如果實行遠程集中審批,僅貸款申請材料的傳遞就要耗費大量時間,可是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都很急迫,恨不得上午提出需求,下午馬上就要提款,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姜建清:集約化管理的審批模式不但不會影響效率,反而能夠提高效率。

  首先,由於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文本、影像和視頻長距離傳遞所耗費的時間已可以忽略不計,審批人員與客戶經理還可以通過視頻進行實時的交流,這 使得從樓上到樓下、甲房間到乙房間的距離,和我們相隔一萬公里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再者,專業化分工使審批人員可以專注於其熟悉的某個產業領域或市場, 對風險點的把握更加準確到位,審批效率也隨之大幅提高。

非零和遊戲

  財新《新世紀》:即使大銀行的中後台審批效率可以做得比小型金融機構更出色,可是小型金融機構出身草根,長期在當地的市場裡摸爬滾打,對客戶的信用狀況、家庭成員情況甚至個人愛好都瞭如指掌,這個大型銀行能做到嗎?

  姜建清:中國的大型銀行在縣域地區有大量的分支機構,經營網絡還延伸到一些鄉鎮,這些機構在當地經營了幾十年,員工和管理人員也是本土化的,對當地的情況十分熟悉。

  更為重要的是,對於小微企業經營情況的判斷如果只看一家企業本身,往往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法全面把握企業的經營狀況。

  所謂「看森林」,就是要看這家企業在產業鏈條或產業集群中所處的位置。眾多小微企業分佈在許許多多不同的行業之中,並不是一個個孤立的經濟單 位。也正是由於大部分的小微企業都身處產業鏈條之中,而身處這些產業鏈條核心位置的大中型企業往往都是大型銀行的客戶,這為我們全面瞭解小微企業提供了非 常有利的條件。

  過去,我們往往把小微企業當成一個獨立的經營實體來看待,重複地對產業鏈上的企業進行授信、評估,有時卻很難掌握到它真實的風險狀況。而當我們把這些小微企業放到產業鏈裡面來看後,馬上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財新《新世紀》:其實小微企業對融資成本是很敏感的,特別是在當前這種情況下,大型銀行在這方面有何優勢?

  姜建清:現在工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平均利率是6.75%,僅比一年期基準利率高0.19個百分點,加上一些合理的費率,大約是8%左右的融資利費率,大大低於民間融資的利費率水平,也顯著低於小銀行的利費率水平。

  現在商業銀行在進行貸款定價時,除了正常的經營成本、人力成本和資金成本,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風險。如果預期的違約率和預期違約損失率比較 高,自然需要更高的價格來覆蓋。而我們的小微企業貸款整體風險比較低,預期的損失很小,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率只有0.72%,這樣我們附加在貸款價格上的 風險溢價就要少很多,相應的貸款利率也就低於小型銀行。

  當然,小微企業貸款的價格水平與市場競爭態勢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競爭的結果就會導致貸款價格呈下降的趨勢,因為眾多的金融機構會提供更多的價格選擇。這是我們所樂見的。

  財新《新世紀》:如此一來,是否說大型銀行做小微企業就沒有短板,小銀行應該退出這個市場?

  姜建清:當然不是。大型銀行服務小微企業也有力不能及的地方,如我們的服務網絡目前還不能完全覆蓋小微企業經營的區域。

  其實,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市場非常大,其中又分為很多的層次,而且形成了很多非常豐富、非常多樣化的組合,所以在小微企業這個大市場裡,各家銀 行都會有自己的業務定位。從大型銀行來看,我們的比較優勢首先是可以通過做產業鏈金融或者是產業集群金融帶動一大批小微企業;其次,是通過標準化、集約化 的經營能夠有效降低成本;第三,由於我們的成本更低,我們的風險控制能力和定價能力更強,可以為小微企業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貸款價格,更全面的金融服務。

  財新《新世紀》:根據國家發改委披露的數據,中國的中小企業總量超過1000萬家。而工行的小企業貸款客戶僅有8萬戶,佔的比重還不到1%,是這樣嗎?

  姜建清:這主要是統計口徑的問題,準確地說工行小微企業貸款客戶數量應該是50多萬戶。

  因為,過去我們定義的小企業客戶是死板地按照公司貸款的口徑來測算的,實際上大量的小企業、微型企業都是以個人的名義在經營、以個體工商戶的形 式存在,其融資也是以個人經營貸款的形式存在,我們這一類型的小微企業有40多萬戶,再加上傳統統計口徑的小微企業客戶一共有50萬戶。這樣,如果其他幾 家大銀行的數據差不多,四大商業銀行加在一起至少有200多萬戶,佔到全部小微企業數量的20%。假以時日,銀行融資佔小微企業融資佔比達三分之一,是可 期望的。

因何「貸款難」

  財新《新世紀》:既然銀行對小微企業融資做了這麼多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小企業在抱怨貸款難?

  姜建清:最近,我注意到媒體上有很多關於小微企業陷入困境的報導,有不少企業主為了躲債甚至出走國外。應該說,造成這些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和融資難的原因非常多。

  首先,小微企業處在產業鏈的末端,其營運資金容易受到上下游企業的擠壓,形成比較多的應收賬款,同時,通脹預期使小微企業的存貨增長較快,佔用 了不少資金,加劇了資金緊張;其次,由於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盪,國內外市場也在發生急劇的變化,市場變化導致包括人工、原材料在內的企業成本有所上升;第 三,資金價格上揚,如9月末貨幣市場利率明顯上揚,隔夜和7天期同業拆借利率均接近4%,同時社會資金面偏緊使一部分小微企業轉向了高成本的民間融資,成 本上升較快。

  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小微企業主為了牟取高額利潤,參與高風險的投機行為而造成資金鏈斷裂。

  財新《新世紀》:貨幣政策偏緊是造成小微企業目前融資困境的主要原因嗎?

  姜建清:我認為目前在一定意義上確實存在著社會資金面偏緊的情況,但這種偏緊更多地是結構性的。

  從整體看,流動性相對過剩的局面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今年上半年M2 (廣義)餘額同比增長15.9%,增速雖然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運行,通脹預期依然較強。與此同時,資金結構性緊張的問題也十分突出。比如,目前18%到 20%民間借貸利率較為普遍,有時短期票據的利率高達15%,這說明短期資金和小微企業的資金市場有很大的需求。市場總體上不缺乏資金,但缺乏很好的轉 化。這種轉化需要金融機構和市場共同努力。

  對於大型銀行來說,要充分發揮主力軍和主渠道的作用,應想方設法將更多的金融資源投入到真正需要資金的小微企業中去。

  另外,宏觀管理部門在繼續堅持貨幣總量調控的同時,可針對實體經濟的需求對貨幣政策實行具靈活性和針對性的微調,促使解決目前結構性資金短缺的矛盾。

  財新《新世紀》:有人認為大銀行並不是真的有積極性做小微企業金融業務,更多是迫於政府的壓力。你怎麼看?

  姜建清:現在對於大型銀行來說,服務小微企業確實已經不是「要我做」的問題,而是「我要做」的戰略選擇。

  首先,小企業和小客戶是個大市場,隨著大企業、大項目從資本市場獲取融資的能力越來越強,大型銀行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轉向小微企業市場。

  再者,按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監管規則,大企業貸款的資本佔用高,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影響大。以工行為例,綜合算下來,大企業貸款資本佔用約為 6.7%;中型企業次之,約為6.57%;小企業最低,只有2.44%,尚不足大企業的二分之一。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已成為大型銀行實現資本節約型可持續發 展的必然選擇。

  財新《新世紀》:小微企業對大型銀行來說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新市場也意味著風險和不確定性,你的信心來自哪裡?

  姜建清:小微企業對工行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市場,我們對小微企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對小微企業業務的發展也有一個過程。

  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經濟發展調整轉型的大浪中,我記得上世紀90年代末工行核銷損失類貸款時,就核銷了一大批小企業貸款,可以說當時我們投入小企業的貸款基本上全軍覆沒。

  從2001年、2002年開始,浙江分行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積極主動地開展了一些小企業業務,慢慢覺得這裡面有機會,逐漸開始擴大試點進入。 到2002年時,浙江分行玉環縣支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力度大,又實現了零不良貸款,在全國金融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動。許多部門還不太相信,專門派工作組去 稽查。這些成功的實踐使銀行對發展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的認識越來越清晰、決心越來越堅定。從浙江逐步到整個東部,然後推到中部,又在全國推廣。

  當然,應該充分認識和把握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發展中的風險因素。以前有個通俗的說法,把小微企業稱為開關廠,一會開,一會關。如果經濟週期出現波 動,不少的小微企業會產生問題,因為他們是整個產業鏈中比較脆弱的一環,經濟週期變化和宏觀政策調整對他們的影響比較大。因此,對商業銀行來說,做好小微 企業的金融服務非常重要,同時,對風險控制也不能放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93

劉首信看電視也能悟出分析財 麥片行銷專員走上獲利千萬的投資之路

2012-02-13   TWM




兩年多前離開法人圈的劉首信,成 為專業投資人,透過精準的分析及敏銳的觀察力,財富不斷翻倍。他看好台股底部已經浮現,投資可聚焦中概通路及低價智慧型手機零組件雙主軸。

撰文‧歐陽善玲

「證券公司自營部協理,負責過共同基金,也操作過政府四大基金,更是兩屆基金金鑽獎得主」,這樣的人物,人們一定認為是系出著名學府的財金高材生;沒想 到,一位出身行銷界的人,一樣能夠成為投資達人。

「你可能會好奇,我學的是行銷,為何後來進入投資領域,而且一待就是十多年。」習慣了外界的好奇,現任以撒資產管理執行董事的劉首信這樣自我介紹。

劉首信中興大學行銷系畢業後,就進入佳格食品從事行銷工作,雖然成果受到肯定,但他發現,在這一行要出人頭地,還得具備真正的創意才行。劉首信表示,「我 自認自己不是創意型人才,但因緣際會察覺自己是屬於分析型的人物,後來才利用這項優勢,跨足投資圈。」參訪鴻海 觀察生產線後力薦買進原來,桂格的明星產品「三合一麥片」每到冬天就賣得嚇嚇叫,但工廠卻來不及出貨,讓下游零售商心急不已。如果通路商賣出兩箱,那麼接 下來叫貨就會叫四箱,像這樣以等比級數方式往上累積,工廠就會來不及備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首信透過敏銳的觀察力,找出氣溫與銷售之間的密切關係。「我先到中央氣象局,將歷年來冬天的氣溫與產品銷售的狀況列出來,兩者之間會 得到一個數值,之後,再蒐集每周的溫度資料,就可以大致抓出銷售量,提早告知工廠做準備。」「想出這個辦法,解決工廠的難題,大家都覺得我好厲害!」劉首 信不好意思地笑著說,「後來,我也藉此機會認真思考,自己的特長其實在需要大量分析、預測的工作上,因此,興起了重新規畫職涯的想法。」就這樣,劉首信開 啟他的投資人生。

一九九五年,劉首信挾其食品業背景,及面試時展現對數字的高敏感度,擊敗眾多對手,順利進入投信公司擔任研究員。在他投資職涯中,最經典的代表作,就是在 鴻海八十元左右,積極向公司推薦買進,並預估目標價至少看到二百元。

「在投信第二年,我到大陸參訪,當時鴻海工廠的辦公室還是貨櫃屋,毫不起眼,但讓我印象較深刻的是,那天一大早的拜訪行程,七點四十分不到,機台上作業員 努力工作的戰鬥力,就已達到百分百!」劉首信回憶,那時候鴻海剛切入機殼事業,拜訪過程中就忍不住打電話向公司回報,認為鴻海值得買進!

「大清早就看到生產線上鬥志如此高揚,相較前一天拜訪的某家監視器公司,下午四點員工就在打籃球,實在差太多。」劉首信說,後來那家監視器公司果然下市 了,而鴻海卻締造了無數個致富傳奇。

劉首信分析,當時從基本面角度評估,認為鴻海絕對大有前景。後來,又向與鴻海平起平坐的競爭對手台達電打聽,發現他們對鴻海也稱許有加。

劉首信表示,「大陸人並不好管理,鴻海卻以軍事化方式賺到管理財;另外,郭台銘曾發下豪語,將來要打敗索尼︵SONY︶,不論就企圖心或產品利基點來看, 鴻海潛力雄厚。」「回去後我積極說服主管,跟他說鴻海一百元以下買進,要是賠錢就開除我!」後來,公司在八十元附近開始布局,一路抱到二百元,獲利將近 一.五倍,為他投資職場首戰寫下風光的一頁。

買進網龍、上銀 成功為自己累積財富但他脫離法人身分後,真正靠投資為自己累積財富最成功的一役,則是○九年買進的網龍,以及去年押寶的上銀。

劉首信說,○八年金融風暴,隔年大盤自谷底回升,最容易有表現的,不是跌深反彈股,就是「新東西」。「可能是之前做行銷的關係,我平常就有注意電視廣告的 習慣。記得○九年最紅的廣告,是線上遊戲廣告詞﹃殺很大﹄。當時因為裁員、無薪假四起,大家開始討論一個新名詞,就是『宅經濟』,再配合政府發放消費券, 我才注意到這個族群。」劉首信說,自己平常沒有玩線上遊戲的習慣,但身邊卻有很多人在討論;再觀察類股表現也相對強勢,於是著手研究個股。

做好一切功課後,劉首信在二百多元買進網龍,一直持有到四百多元賣出,獲利超過一倍。敏銳的觀察力,以及隨時留心身邊事物,讓他再次創造一倍獲利。

而去年劉首信押寶上銀,目前帳上獲利更是接近兩倍。

「富士康跳樓事件喧鬧一時,當時我就在想,郭台銘是不會認輸的人,遇到挫折一定會另闢蹊徑。果然,後來他帶著媒體名人陳文茜去參觀無人工廠,給了我很大的 投資靈感。」劉首信說,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工,是未來重要趨勢;而上銀主要生產線性滑軌及滾珠螺桿,是工業機器人最關鍵的零組件,品質精良,可取代日貨。

他先向法人圈確認上銀基本面,再透過技術分析,約一百元左右進場,股價最高曾到四百元,目前仍持續持有。「我看好上銀長期投資趨勢,現階段這個價位若在兩 百多元,就有再加碼的空間。」看好低價智慧型手機、中概通路族群劉首信憑藉著精準分析優勢,為自己創造出一筆可觀的財富,現在操作部位已達八位數。

綜觀他的操作心法,主要有三重點:第一,挑選基本面佳,且股價有想像力的公司;第二,個股營收一定要持續成長;第三,看錯市場時,一定要勇於出脫持股,不 跟盤勢作對。

至於開春後的新一年布局,劉首信的投資規畫則聚焦在雙主軸上:即低價智慧型手機及中概通路族群。

劉首信表示,「我之前在網路上有發表一篇文章叫︽九二共識︾,與政治無關,純粹是個人對今年大盤指數目標的想法,就是『加權指數回到九二○○點的共 識』。」劉首信認為,台股對歐債已過度反映,如果像鄰近的韓國「適度」反映就好,那過年前大盤相對位置應該在七八○○點;何況,歐元不太可能垮,實在不用 跟著美國如此唱衰歐元。

他說,去年底很多大企業老闆跳出來,說今年第二季景氣會逐漸好轉,甚至有八十一家公司十二月營收創新高,大環境不如市場預期差;再看技術面,大盤月線季線 已逐漸交叉向上,「講句直接的,現在不買更待何時?」劉首信反問。

他進一步分析,仁寶、華寶、宏碁等公司對今年多有樂觀期待,研判第一季可能就是景氣谷底,第二季緩步復甦,在股價領先景氣三個月到半年下,預料農曆年後將 是進場好時機;尤其,二月中旬季線將扣抵低點,至二月下旬季線可望開始翻揚,全年指數有機會挑戰九二○○點。

至於投資標的部分,中國在持續提升內需經濟下,中概通路族群最具「漲相」;至於低價智慧型手機趨勢,也可望為相關零組件廠帶來豐厚利潤。透過雙主軸布局策 略,劉首信有把握龍年財富再翻一倍。

劉首信

出生:1968年

現職:以撒資產管理執行董事

經歷:群益證券自營部

學歷:中興大學行銷系

劉首信的投資3心法

1. 選股除了看基本面,還要有想像空間及市場期待,才能驅動股價。

2. 透過「檢查表」(各國指數、強弱勢族群、個股及技術指標),提高市場敏感度。

3. 控制情緒、不與市場作對,情勢不對要「敢砍」持股。

註:劉首信的「檢查表」項目包括美歐主要國家指數、美元指數、原物料價格及多空反轉訊號,透過逐一檢視,在操作上自我提醒。

劉首信的春耕布局

1. 中概通路:

益航、潤泰新、潤泰全、

遠百、神腦。

2. 低價智慧型手機概念:華寶、聯發科、大立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23

玩網遊也能玩出頂級科學成果

http://www.infzm.com/content/70144

開發這款電子遊戲的終極目標是,玩這個摺疊蛋白質遊戲的普通人,也可以玩出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發現來。

電子遊戲在我們的生命中佔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時間。根據2011年的一項數據,到21歲的時候,一個普通的電子遊戲玩家在遊戲上花費的時間相當於他 (她)整個中學階段的上課時間。而更早的一項統計給出的數字是,僅僅在一年裡,全世界玩接龍遊戲的時間累計為90億小時,相當於建設500條巴拿馬運河的 時間。

幾名生物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在三年前的一次頭腦風暴中獲得一個創意:何不讓人們將花在打怪獸和救公主上的腦力用於科學研究?他們研發了一款叫做「Foldit」(摺疊)的網絡遊戲,玩家在遊戲的競爭中有可能為醫學研究做出貢獻,甚至於找到治療艾滋病或阿爾茨海默症的藥物。

Foldit遊戲有著詭異卻又誘人的畫面,玩家的任務就是摺疊蛋白質,尋找它最穩定的狀態。

研發這款遊戲的三位主角分別是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專家左蘭·波波維克(Zoran Popovic)、生物學家大衛·貝克(David Baker)和計算機科學家大衛·肖森(David Salesin)。遊戲於2008年上線,2010年研究人員和玩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第一篇論文,2011年他們在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在內的幾家重要學術刊物上一口氣發表了五篇論文。

在這些文獻的署名中,多數都會出現「Foldit玩家」這樣一個看起來有點怪怪的集體署名。根據遊戲上線之初波波維克的豪言壯語:「我們可能改變科學研究的方式,以及完成科研的群體。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讓普通人來玩這個遊戲,產生出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

草根分子生物學家

Foldit遊戲有著詭異卻又誘人的畫面——特別是對沒有生物學背景的新玩家而言更是如此。一條或者多條彩色鏈狀物以各種形態彎曲摺疊,某些鏈條呈綠色,某些鏈條呈紅色。鏈條與鏈條之間可能還存在藍白相間的條帶。這一切都足以讓初次接觸Foldit的人一頭霧水。

不過,只要簡單地接受一下在線培訓,就能很快掌握遊戲的基本規則。遊戲規則完全按照現實中的物理規律設定。玩家的任務就是摺疊蛋白質,尋找它最穩定的狀態。

雖然蛋白質種類繁多,但它們都是由一條或者多條氨基酸鏈(肽鏈)摺疊而成的。一種蛋白質只有一種特定的形狀,這種形狀下的蛋白質能保持在最穩定的狀 態。就如同山坡上的皮球在自然狀態下總會往山下滾,直至到達山腳才靜止下來,達到穩定狀態。Foldit的遊戲原則之一,就是需要玩家找尋蛋白質最穩定的 形狀。這個遊戲賦予用戶一系列的控制功能,如「搖動(shake)」、「擺動(wiggle)」、「重建(rebuild)」等,用來調整蛋白質的側鏈和 骨架,以獲得最佳能量構造。用戶能夠以單獨或者集體的形式來進行遊戲,通過改進結構預測方案來獲得積分。

「我玩這個遊戲純粹是覺得好玩,我想知道像我這樣一個生命科學白痴能不能對分子生物學研究做出貢獻。」66歲的玩家邁克爾·卡西迪(Michael Cassidy)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他住在紐約布魯克林,退休前從事雜誌出版工作。

他為分子生物學做出貢獻的方式,就是坐在電腦前,發揮他的空間想像能力,用鼠標拖拽那些奇怪的彩色鏈條。卡西迪加入了一個名為虛無之客(Void Crashers)的玩家小組,成為小組中年紀最大的一名玩家,後來還成為了隊長。2011年10月,卡西迪帶領的「虛無之客」出現在《自然》的子刊上, 成為對艾滋病毒成熟和複製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種逆轉錄蛋白酶分子結構的發現者之一。

這一類酶叫做「逆轉錄病毒蛋白酶M-PMV」,在艾滋病毒的成熟和自我複製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對抗艾滋病毒的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夠抑制或阻斷逆轉錄酶的作用。而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都沒有確定逆轉錄蛋白酶的分子結構。

「有些人就是能觀察兩分鐘遊戲,然後就得到最高分。他們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但是他們就是能以某種方式做到。」貝克說。

人腦提示電腦

人體中有超過10萬種不同的蛋白質,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在理論上已經為人類所瞭解,但要預測蛋白質的結構,需要的計算量非常之大。

早在2005年,華盛頓大學貝克實驗室開發了一個名為「Rosetta@home」的分佈式計算項目,用於蛋白質結構預測、蛋白質-蛋白質對接和蛋 白質設計的研究。所謂分佈式計算,就是將需要進行大量計算的項目數據分割成多個小塊,散發給多台計算機分別計算,再上傳運算結果並統一合併,最終得出數據 結論。

在全球範圍內,對這個項目感興趣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這個計算網絡,成為該項目的志願者。志願者所要做的僅僅是安裝某些特定的程序。當志願者的電腦存在閒置處理能力時,程序會自動利用這些閒置資源進行數據計算。因此,志願者自身並不需要進行手動的計算操作。

但是,計算機在計算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困難,就好比人類一眼就能識別出網站登錄的驗證碼,而計算機卻做不到。如果完全使用計算機進行運算,可能需要花費幾個世紀。

此時,計算機就需要人類給一點提示。

貝克在肖森的撮合下見到波波維克,他說需要發明讓玩家能夠做出提示的屏保程序。波波維克回答他:「沒人會關心這個的。你要真想讓人參與,你就得把人放在中心位置。」

於是他們一拍即合,開始開發一款全新的網絡遊戲。Foldit依然屬於分佈式計算項目家族,但它需要玩家親自動手參與蛋白質的結構預測和設計。玩家不需要有生物化學知識背景,因為遊戲利用的是人腦天生的空間感知和推理能力。

虛無之客小組來自德國的玩家Madde對M-PMV結構的發現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我從2008年5月Foldit上線之後就開始玩這個遊戲,我也 是虛無之客的早期成員之一。」他對南方週末記者說。Madde目前還是德國「Foldit 百科」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可他就是一個對生物化學一竅不通的人。卡西迪說:「我們團隊中既有17歲的高中生,也有像我這樣的66歲的退休老人」。

Foldit不僅在「易操作性」方面獲得了較好的玩家體驗,它在科學研究方面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球數千名玩家的集體參與下,研究人員只花了三個星期就獲得了此前一直困擾他們的逆轉錄蛋白酶的精確分子結構。

還能玩出什麼名堂

研究人員越熟悉蛋白質的摺疊方式,就越有可能設計出更好的蛋白質藥物用於疾病治療。例如對癌症的治療。

癌症與艾滋病不同,它源於身體內部。當身體某些部位的細胞不受控制地發生增殖時,就會引發癌症。在正常情況下,身體中存在一系列限制細胞無限增殖的 蛋白質。但在某些外部因素——如紫外線、香煙中的化學物質等——的刺激下,抑制腫瘤的基因可能受到損害。基因發生了變化,產生的蛋白質也有可能會失去原有 的功能。若能弄明白這些功能蛋白質的結構並設計出類似的具有相應治療功能的蛋白質,那麼就能產生一定的治療效果。此外,Foldit還對阿爾茨海默症等疾 病的治療提供幫助。

在中國也有一群Foldit玩家,他們集中在中國分佈式計算論壇,並組建了自己的團隊「中國隊」(Team China)。但與世界頂級玩家團隊相比,Team China的實力還有明顯差距。

「這(虛無之客)是一個非常強的隊伍,我們能長時間地留住我們的隊員。大家相處非常融洽,我們常常在遊戲中分享各自發現的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 彼此共同進步。」卡西迪很開心地說,「我們的隊伍絕對是一個國際化的隊伍,我們的隊員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還有美國。」

玩家團隊之間雖然不存在直接的「對抗性」競爭,但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得分與總排名。Foldit的官方網站顯示目前排名第一的團隊是「奪冠者」 (Contenders),該團隊共有37位成員,成績為3804分;「虛無之客」排名全球第三,共47位隊員,成績為3313分。「中國隊」共104位 成員,團隊全球排名第44位,成績僅為25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43

「身價」可估 一部電影也能上市

2012-4-16  TCW



在未來,一部電影或一部小說,甚 至名嘴的口才,也可能做為上市標的!

過去,以創意衍生產品的公司,如出版社、動畫、遊戲公司,主要資產是智慧財產權。它們不同於製造業,有廠房與機器設備等「有形資產」做擔保,前者因無擔保 品,常被銀行打回票,更遑論上市櫃。

文創產業將有兩大改變

「沒有公平鑑價機制,所以我們不偏向拿這些影集或商標做擔保。」一位銀行企金部副總直言。曾任職創投、現任文化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執行長廖肇弘也說,「至今 政府尚無一套準則出爐。」

不過,近年政府為了文創業上市鬆綁,「無形資產鑑價會計公報」於去年迅速完成,預計四月底二讀,八月正式出爐,以協助無形資產經由公定標準鑑價,做為銀行 授信或上市櫃籌資依據。

公報出爐,文創產業將有兩大改變。

改變一:有客觀數字為基礎。德國慕尼黑大學曾研究企業無形資產淨值與股價比例,其結果顯示,這項數字在一九七八年時為一:一,但二○○○年變為一:七,意 即同樣價值,股價卻可從一倍飆到七倍,導致股價隨消息面大起大落。

「如果沒有一套標準,承銷價格容易漫天起價,」政治大學會計系教授蘇瓜藤提出他的疑慮,「產業認可鑑價標準,可讓無形資產有『客觀身分』。」

改變二:此公報將提升鑑價人才素質。廖肇弘認為,文創業創意能量足,缺的是看得懂價值的投資方法。「這群人善於科技業投資評估,但因文創業無既定模式,懂 評估投資者鳳毛麟角。」不但銀行放款人員看不懂鑑價報告,無法將價值轉為價格,導致放款困難,鑑價人才素質也有待提升。以宏廣動畫片庫「身價」為例,受託 評估資產鑑價機構估二十億元,有些國內公司卻估三十億元,相差十億元。

台灣文創業正走在將「才氣」兌換「財氣」的聚財方程式路口,公報出爐跨出第一步,後續可否與資本市場接軌,挑戰才正要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