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股市來說,9月或許是一個受詛咒的月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從20年、50年和100年平均水平上來看,9月是唯一一個標普500指數都下跌的月份。
許多基金經理都在尋找9月股市下跌的原因。可能是勞工節給了人們空閑來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9月的到來令許多投資者感到緊張,即使是那些看多股市的投資者。
Wells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策略師James Paulsen向《華爾街日報》表示,
我有一點擔憂。股市可能在今年秋天下跌達15%。
Paulsen一直是看多美股的激進分子,而現在,他呼籲投資者將資金轉向更有廉價的海外市場。
Paulsen強調稱,他不認為牛市就此終結,牛市可能還將持續5年。他表示,
但是,牛市並不意味著直線上漲,15%的下跌不足以讓市場進入熊市(20%的下跌為熊市的定義),但是卻足以令投資者感到焦慮。
貝萊德首席投資策略師Russ Koesterich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他同樣對今年秋天的股市感到擔憂。
Koesterich、Paulson和許多投資者都預計,美聯儲將開始為明年的加息做準備。近期的就業和經濟數據都好於預期。許多分析師和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等到2015年中期加息,不過如果經濟在秋季繼續走強,美聯儲可能會更早采取行動,而這將給股市帶來麻煩。
Koesterich表示,如果就業數據繼續良好,投資者的目光將聚集在收緊的貨幣政策上。這可能會造成市場波動。
上周五,標普收盤於2003.37點,為其今年第32次打破記錄。
《華爾街日報》援引Leuthold Group的首席投資官Doug Ramsey表示,
我們預計標普500指數將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發生8%-10%的修正。
他的指標表明,市場已經過於超前,投資者過於樂觀。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也擔憂美聯儲加息將對市場產生的影響。
他也相信,股市的任何下跌將是暫時的。不過,他已經減持了股票,以防股市下跌的發生。
基金經理並未擔憂股市崩盤的一大原因是,在他們看來,經濟和市場指標都沒有走向極端。目前,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19倍,雖然高於15.5的歷史平均水平,但是離上世紀90年代40倍的極端水平還相距甚遠。
全球來看,央行們擔憂通縮勝過通脹。這意味著它們不會急於加息。據預計,美聯儲的加息將溫和且緩慢。
另外,主要市場的崩盤往往伴隨著投資者過於樂觀,而不是在大家都擔憂市場回調的今天。這令分析師預計股市將暫時下跌,而不會造成災難。一些投資者甚至認為,有那麽多人擔憂股市下跌,股市反而會繼續上漲,再次突破人們的預期。
| ||||||
儘管有不少歷史數據背書「升息對於高收債衝擊不大」,認為高收債的後市樂觀,但聯準會主席葉倫卻又點名其價格偏高,如此氛圍下,投資人面對手上的高收債基金,仍該保持警覺。 撰文‧周思含 在升息預期快速攀高的市場氛圍中,整個九月,高收債的資金流出情況可用「愈演愈烈」來形容;儘管十月第一周在全球股市大跌下,高收債基金重獲資金流入,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仍已彌漫高收債基金市場。 避險守則一:以長期資金介入觀察研究機構EPFR每周公布的全球基金資金流向,九月上旬全球高收債基金罕見地連續兩周出現資金淨流出,隨後一周小額流入,但在九月最後一周,高收債基金又一舉流出十五.六億美元。 有趣的是,最近這段時間各家機構對高收債基金所提出的正面看法,其實頗具說服力。部分資產管理業者把美國聯準會利率與花旗高收債指數的變動畫成曲線圖,歷史可證,每當聯準會進入升息循環時,高收債指數幾乎都能同步上揚。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解釋,高收債可說是「與景氣連動性最高」的債券,因此,雖然升息會對價格造成短期壓力,但也代表經濟正面發展,長期來看,其實是利多於弊。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則表示,美國第二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初值折合年率成長達到四%,擺脫第一季經濟因嚴寒氣候影響而呈現萎縮的局面,這對高收債的展望應屬正面。 看好的理由十足充分,那麼投資人又為何急著殺出手中的基金?問題在於,市場正擔心高收債價格已經出現泡沫化危機。今年七月,聯準會主席葉倫接連點名了許多價格泡沫化的金融資產,她直指,高收債的價格已經「太過牽強」。 整體看來,歷史數據強力說明高收債的明天仍然光明,但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又昭告天下必須提高警覺,如此矛盾之下,投資人應該如何面對手中的高收債基金?簡單的說,續抱有理,但也有三個防患未然的「避險守則」最好放在心上。 首先,是盡量以長期資金介入。理由很簡單,至少在升息初期,高收債價格必將受到利率調升的影響;事實上,債券的總報酬率是包含了價格漲跌與配息水準綜合考量,依過去經驗,當高收債基金的總報酬率降至五%以下時,通常就代表基金的淨值極可能出現跌價,而根據富蘭克林投顧的預估,未來一年高收債基金報酬率恐怕就在五至七%。 對此,基金教母蕭碧燕表示,如果你打算長期持有,那麼,短期的價格波動的確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畢竟只要基金沒有踩到太多違約債務的地雷,長期持有必有利息收益,但若是用短期必須動用的資金投入高收債,那麼,未來一年有可能會被迫賠錢賣出。 避險守則二:緊盯利差 利差是指高收益債與政府公債殖利率的差距,若利差太小,代表投資高收債所獲得的利息與政府公債差距有限,既然高收債的風險遠大於政府公債,投資人自然會對高收債興趣缺缺,造成價格下跌。 之所以要說未來一年必須「緊盯」利差,原因在於,過去這段升息揣測滿天飛的時間裡,高收債的殖利率沒有太多變動,但美國政府公債的殖利率卻已大幅彈升,如此一來,高收債的利差已經快速縮小,目前約在四三○個基點左右,已低於過去十年約五百個基點的平均值。如果這個現象持續下去,高收債的跌價速度與幅度,可能都會比你原本想像得更快、更兇。 其實,幾乎已經紅了五年的高收債,如今的確走到了一個略顯尷尬的處境,若美國如期升息,高收債必然會出現短期的價格衝擊;但若升息速度比預期來得更慢,投資人應該高興嗎?或許也不宜。畢竟這多半代表美國景氣復甦不如預期,而在一個景氣不振的環境中,必須以高利率向外借錢、發行高收債的企業,財務壓力必然升高。 避險守則三:觀察違約率 因此,留意違約率的變動狀況,是你未來一年高收債避險守則的第三條。 違約率,是指債券發行機構無法按時償還本金或利息的機率;當違約率升高,債券價格自然下跌。根據美銀美林調查顯示,截至七月底,全球高收益債券過去十二個月平均違約率仍持續下降至一.二九%,低於長期平均。 由數據看,此時或許還不是太過擔心違約率攀高的時候,但若明年第一季聯準會繼續「鴿派當道」、始終不願更積極地釋出升息風向時,眾人或許歡欣,聰明的高收債投資人則該開始冷靜看看高收債違約率的變化,是否透露美國景氣出現大問題了。 |
上周發布的1月非農就業數據大超市場預期,不少投資者認為美聯儲或提早加息。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美聯儲加息時間不會提前,維持此前預計,加息時間在今年9月。
高盛的研報指出,非農數據主要根據企業調查得出,過去三個月的非農新增就業人口持續增加,平均每月達到33.6萬人。但實際就業情況並不一定如此樂觀:
1. 真實的新增就業人口可能是在加快,但沒有非農數據顯示的那麽快。由於樣本控制帶來的統計差異,根據家庭調查數據計算,過去三個月中,平均每月的新增就業人口是20.9萬人。而且其他相關數據,如非制造業就業指數(ISM)實際上在降低。雖然企業調查數據仍是最好的就業統計指標,但當判斷真是的就業情況的時候,並不能只看根據企業調查得出的非農數據。(華爾街見聞註:非農就業報告,分別由兩個獨立的調查得出,即企業調查和家庭調查。其中,企業調查提供有關非農業部門的就業情況,平均每小時工作和總小時指數,樣本包括約38萬個非農業機構;家庭調查提供有關勞動力、家庭就業和失業率的情況。主要以抽樣所得的6萬戶家庭作為調查對象)
2. 即使新增就業人口數量在增加,也不能說明美聯儲的就業目標正在實現,因為還需要考慮勞動力的供應量。過去幾年勞動力的供應雖然逐年遞增,但勞動參與率並未顯著提高。而且1月份官方公布的失業率(U3)和廣義失業率(U6)都在上升。我們預計廣義失業率將在2016年第一季度或略晚時候升至9%。(華爾街見聞註:U3是官方公布的失業率並包含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即無工作者但於過去4周內積極尋找工作。U6是包括U3,還要加上不再準備找工作的人和零時勞工,即潛在的失業人員。)
3. 持續乏力的名義薪資增長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以上觀點,即廣義失業率比官方失業率更能反映真實情況。雖然平均時薪在12月份意外下降之後反彈,雇傭成本指數(employment cost index)在去年第四季度也在上升,但根據我們自己的統計,平均時薪的增長僅維持在2.1%,這一數字在過去五年未曾變化。盡管隨著跳槽率的上升和工作崗位的增加,有理由相信平均時薪增長後續會加快,但無法忽視目前就業狀況無實際改善這一事實。
4. 目前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1.3%(華爾街見聞註:12月份核心PCE為1.4%),我們預計該指數將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下降到1.1-1.2%之間。沒錯,指數下降部分是短期因素所致,比如油價走低和美元走強,而且美聯儲也暗示會密切關註這一弱勢並對實現2%的通脹目標有充分信心。但別太過於樂觀,因為仍無法分清哪一塊受到油價和美元帶來短期影響,哪一塊受到國內低迷勞動力市場和全球萎靡經濟的長期影響。如果按照我們外匯分析師的預計,2017年美元兌歐元將升至0.9,美元兌日元升至140,那麽,美元走強將不再是短期因素。所以,不難理解通脹保護債券(TIPS)市場的近期表現透露的信息,即未來幾年通脹率將與美聯儲的目標背道而馳。
5. 考慮到通脹下行的風險,我們同意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和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Narayana Kocherlakota的觀點,即美聯儲會推遲加息。有美聯儲官員指出,加息25個基點不應該被看做貨幣收緊,而僅僅只是一個微弱調整。這種說法與美聯儲在2013年的表述如出一轍,美聯儲當時錯誤地認為早於市場預期的降低QE規模並不會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因為它只是減弱的貨幣寬松,而不是貨幣緊縮。我們認為,更簡單有效的辦法是,在有明顯跡象表明經濟會在一段時間內恢複至通脹目標水平之前,不要有任何收緊的動作。
6.我們仍然預計加息的時間將在九月FOMC會議的時候,但註意,這顯然並不是我們認為它應該加息的時候。如果就業增長持續強勁,通脹水平止跌,薪資水平持續上揚,並且情況均好於我們上面的預期,或者FOMC表述了比在截止2015年中政策指導中更強的決心,6月加息仍有可能。但加息也可能在12月份或明年,這也要取決於這些數據,還取決於未來數月FOMC的內部討論。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推遲加息更有可能。
7.短期市場主要在關註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將在本月24-25日發表的國會證詞,以及3月17-18日舉行的FOMC會議。我們不認為耶倫會在國會證詞中透露更多信息,因為我們覺得她不想成為國會討論的焦點。但在三月份的FOMC會議中,我們將會得知美聯儲對加息是否仍然保持耐心。目前,我們傾向於認為美聯儲會繼續保持耐心,不會再6月加息,但這也取決於在此之前的各項經濟數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表外表內,還是放在竹籠內好呢? |
谷歌今日宣布,從9月12日開始, Google + Hangouts On Air功能將會停止運營。從現在開始到9月12日的四個星期內,谷歌將會鼓勵用戶遷移到YouTube Live功能。
2011年, 谷歌首次推出了針對群聊的流媒體直播功能 Hangouts On Air,但只面向演員和名人開放。 奧巴馬就曾利用這一產品對大量用戶進行視頻直播。
2012年5月,Hangouts On Air開始面向所有用戶開放,並在一個月後完成全面部署。但谷歌又在2013年5月啟動了YouTube Live項目,並逐步面向越來越多的用戶開放。
而YouTube Live與Hangouts on Air的功能高度重疊。權衡之下(為了減少設備兼容和流媒體後期存儲的成本),谷歌還是作出了讓Hangouts on Air於9月12日停用的決定。
事實上,Hangouts早前隸屬於谷歌開發的社交網絡Google+,但是在社交網絡市場,Google+從未以Facebook、Twitter以及LinkedIn等社交媒體同樣的方式受到眾人的青睞。對於用戶而言,很多人之所以會去使用Google+,大多是因為登錄後,你可以使用Gmail、Google Drive以及谷歌的所有其他應用。但是,人們似乎並不太積極地使用它的社交網絡功能。後來,谷歌已經徹底放棄了Google+,並將其有價值的功能,分拆成為獨立的應用軟件,比如Google Photos和移動聊天工具Hangouts。
谷歌現在已經不再允許用戶通過Google+安排9月12日之後的Hangouts On Air活動。而Hangouts On Air仍將繼續存在,只是不再與Google+關聯。Hangouts On Air用戶也會被強制使用YouTube Live的內置活動規劃功能。
據正義網30日報道,9月29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建一涉嫌受賄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縱觀9月,重磅消息不斷,檢察機關查辦的省部級官員共有12人,較之前人數最多,備受矚目的當屬山西省政協原副主席令政策,其為落馬的前副國級官員令計劃的哥哥。令計劃因犯受賄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濫用職權罪於今年7月4日被判處無期徒刑。
此外,政協原副主席蘇榮於今年7月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樂大克,中石化原總經理王天普,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原黨組副書記、總經理司獻民,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帥廷等省部級高官於9月陸續被提起公訴。
截至發稿前,正義網記者梳理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網站發現,今年1月1日至9月29日,該網站公布的職務犯罪信息達289條,共查辦省部級官員50人。
十八大以來全國有26名省部級以上官員獲刑
前九月公訴省部級以上32人 受審高官均認罪
正義網記者發現,今年1月1日至9月29日,被查辦的50名省部級官員中,司獻民在今年被立案偵查並被提起公訴,從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到提起公訴的時間較短,為半年。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到提起公訴的時間一般都較長,多人的偵查期都近10個月,時間最短的是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名謙,歷時近5個月。
正義網記者梳理了省部級高官和廳官,檢察機關新增立案偵查省部級官員19人,提起公訴32人(其中1人為副國級官員令計劃),其中20人已公開受審。檢察機關新增立案廳級官員78人,審查起訴18人,提起公訴80人。
另外,鑒於令計劃案的犯罪事實、證據涉及國家秘密,成為唯一不公開開庭審理的案件。
今年9月,太原市委原書記陳川平,福建省原副省長徐鋼,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建一剛剛被公訴,3人當月即受審。山西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長杜善學,令計劃,環保部原副部長張力軍,廣東省政協原主席朱明國,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5人,在被提起公訴的次月開庭受審,其余大部分省部級高官均在被提起公訴後2月左右受審。
縱觀今年受審的21名省部級以上高官,均當庭表示認罪悔罪。他們之中,多數人能夠平靜“懺悔”,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劉鐵男等一些高官還在庭審最後陳述中發表大篇幅懺悔言論,有些人還數度哽咽、流淚,這也成為輿論關註的一大焦點。
20名獲刑官員均受賄超千萬 最高受賄達2.4億
正義網記者據公開報道梳理發現,截至今年9月,十八大後全國有26名省部級以上官員已獲刑。今年公開受審的20名省部級高官,將等待宣判。
在已獲刑的26人中,周永康、令計劃、郭伯雄、王素毅、劉鐵男5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中石油原副總經理王永春、四川省文聯原主席郭永祥、倪發科等20人被判處11年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只有童名謙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為刑期最短者。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指出,童名謙玩忽職守,情節特別嚴重,應依法從重懲處;但童名謙主動投案自首,認罪、悔罪態度較好,量刑時酌予考慮,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已獲刑的26人中,除童名謙外,25人均犯受賄罪,20名獲刑官員受賄超千萬,其中王永春、郭永祥受賄金額最多,分別為4856萬余元和4346萬余元;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受賄3979萬余元位居第三。
受賄金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只有3人,分別是陜西省政協原副主席祝作利涉案854萬余元、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陳安眾涉案810萬余元、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陳柏槐涉案283萬余元。
與往年相比,今年出現最“貪”“老虎”。排在第一的為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白恩培,被控受賄超2.4億元創下紀錄,輕松趕超受賄1.29億元的周永康。排在第二的是朱明國,受賄金額1.41億余元。
此外,最常見的罪名是濫用職權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周永康、令計劃、李春城、廖少華、陳柏槐5人還犯濫用職權罪;郭永祥、王永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任蔣潔敏、倪發科4人罪行中還包括了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其中王永春有4245.514萬元財產不能說明來源,為4人中最多。
而在今年公開受審的20名省部級官員中,均涉嫌受賄。朱明國,山西省委原常委杜善學,河北省委原常委、秘書長景春華,中國鋁業公司原總經理孫兆學4人被控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朱明國9104萬余元的財產不能說明來源為最高。
還有4人所涉罪名備受關註,周永康犯下“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令計劃犯下“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杜善學向令政策“行賄”1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90.665萬元,童名謙是唯一一位因在衡陽破壞選舉案中失職瀆職以“玩忽職守罪”獲刑的高官。
值得一提的是,內蒙古政協原副主席趙黎平,是所有落馬官員中涉嫌故意殺人罪的高官,其追殺情婦的“事跡”也算是驚心動魄,堪比曾任山東省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的段義和當年以爆炸方法炸死情婦。
異地審理排除幹擾成常態 目的是排除權力幹擾
已獲刑的26名省部級以上官員,除全國政協經委會原副主任楊剛在北京受審,其余均為異地審理,天津、湖北居多為4人,北京、河北為3人。
而今年已開庭受審21名省部級以上官員中,除環境保護部原副部長張力軍受賄案在北京受審外,遼寧居多為3人。
可以看出,十八大以來,省部級官員貪腐案件異地審理漸成常態。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在接受正義網記者采訪時說,不僅十八大,十六大、十七大期間一些官員貪腐案件大多都是在異地審理,尤其是重要的“老虎”級官員。
正義網記者查看了以往幾個大要案,四川省成都市中級法院對重慶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王立軍是在成都受審,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重慶市委原書記薄熙來是在濟南受審,上海市委原書記陳良宇在天津受審。
“官位不太高的縣委書記,也要到異地審理,因為當地是他一直管控的地方。所以異地審理是個常態,只要出了問題,大官小官都要異地審理。”李成言說,“異地審理的目的在於避免經濟利益、社會利益的沖突。這樣做,可以排除權力和人際關系網的幹擾,有效排除、預防司法幹預,確保審判公正。希望‘官員異地審理’還能夠制度化。”
異地審理中,以天津、湖北居多,如周永康、令計劃兩只“大老虎”均在天津受審。正義網記者發現,周永康派系人員中的蔣潔敏案、王永春案、李春城案和郭永祥案,均在湖北審理,李成言認為,這也跟法院審理的能力和經驗有關。
“軍老虎”曝光率低 新司解對“大老虎”刑期影響不大
正義網記者發現,除郭伯雄,多數“軍老虎”落馬、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信息很少出現在大眾視線中。
除個別案件外,均只能查詢到案件被軍紀委或軍事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和移送軍事司法機關的時間,至於牽涉罪名、最終判決結果均不對外公開。
眾所周知的有,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徐才厚,在受調查期間因癌癥死亡,但審查查明其受賄,對其不起訴。還包括郭伯雄案,也僅僅是公布了“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追繳的贓款贓物上繳國庫,剝奪上將軍銜”,對於受賄數額等並無詳細說明。
為此,李成言解釋到:“軍隊獨立於社會,軍隊體制的特殊性,不可避免要保密。”公開曝光軍隊腐敗,一方面會影響軍隊形象,另一方面也可能成為國際輿論的焦點。
另外,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亮點之一是完善了貪汙受賄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由單純的“數額”標準修改完善為“數額+情節”標準。今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通過了《關於辦理貪汙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最高檢反貪汙賄賂總局四局局長宋寒松表示,該《解釋》調整了貪汙賄賂犯罪追訴和量刑標準,將普通貪汙受賄犯罪的入刑點由5000元調整為3萬元,貪汙扶貧款物犯罪的起刑點是1萬元而不是3萬元。
該司法解釋的出臺,民眾普遍認為,將對一些即將被判刑的“大老虎”的刑期有所影響。李成言表示,新司法解釋對於數額較小的貪汙受賄行為影響應該較大,對”大老虎“影響不大。
中國核建(601611.SH)10月13日發布公告,公司在2016年1-9月份新簽核電工程合同涉及的金額高達116.9916億元,同比增長298.85%。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該公司新簽核電工程合同的增長幅度,遠遠超過其軍工工程和工業與民用工程。後兩者的增長幅度分別是的127.18%和14.21% 。
其中,6-9月份,中國核建拿下的兩個核電工程合同的金額近40億元。這兩個合同是:田灣核電5/6號機組核島土建施工合同和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核島安裝工程合同。它們涉及的金額分別是18.42億元和20.02億元。
中國核建是在今年5月25日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A股的。招股書中顯示,中國核建“具備同時承擔40臺核電機組的核島工程建造能力”,並“力爭承擔國內全部核電機組的核島工程”。
中國核建董事長顧軍在今年公司上市前介紹,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核建承建了中國全部在役核電機組的核島工程,在行業內長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顧軍對外透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公司承擔了包括遼寧紅沿河核電站、廣東臺山核電站、福建福清核電站等11個核電站24臺機組的核島及部分常規島工程建設,是中國核電工程建設領域規模最大、專業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核電工程建造企業,也是國內唯一一家30 余年來不間斷從事核電工程建設的企業。
顧軍稱,隨著國內核電中長期規劃的發布和實施、國際核電市場複蘇,以及“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進,中國核建將致力於為核電業主提供更高質量的工程建設服務,並在全力拓展全球核電建設市場的同時,延伸在核電工程建設中形成的強大的工程建造能力和建設經驗,積極開拓工業與民用工程建設市場。
中國核建招股書稱,公司正在拓展亞洲和非洲地區的海外業務。目前,中國核建的國際工程承包業務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新加坡、東帝汶和格魯吉亞等國家和地區。
隨著中國核電裝機容量、核電在建規模躍居世界前列,中國核建已成長為國際知名的核電工程建設企業。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中國核建2013年至2015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4.36億元、448億元、410.02億元;2013年至2015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億元、6.66億元、7.98億元。
根據官方數據,目前,中國在運、在建及擬建的核電機組一共54臺,在建規模世界第一。而在“十三五”期間,國內核電將以每年開工建設6臺百萬級千瓦的機組的速度繼續前行,以這樣的速度計算,年平均的核電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
上述數據意味著 ,中國核建獲得的巨額巨合同將越來越多。因為這家“巨無霸”幾乎承攬了國內所有核電項目的建設和安裝工程。在核電項目中要求最嚴格核造價最昂貴的核島部分,更是獨占鰲頭。
但值得關註的是,國內一些電力建築企業也正在與中國核建競爭國內核電工程建設的市場份額,這包括在核電項目中的核島部分。比如,中國能建廣東火電工程公司就已經承擔了陽江核電一期工程3、4號機組常規島建安及BOP安裝建設任務,並已經成功中標了陽江核電5、6號機組核島安裝工程,這被認為是中國核電站核島領域的“破冰之旅”。
再比如,中國能建浙江火電建設公司也已經公布,2014年,公司承建全球首座CAP1400核島工程(國核壓水堆示範工程),成為掌握世界領先水平核島施工能力的企業之一。
不過,國內資深核電專家溫鴻鈞此前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中國核建在核電項目工程建設的地位依舊難以被撼動。他說:“中國核建在核島工程建設的絕度優勢早已經被打破,但是其他企業目前很難單獨完成核島工程建設。”
小程序是“處女座”,出生就註定了她的逼格
來源 | 東方一柱(ID:East1Pillar)
文 |
張小龍也記不清自己開過多少場小程序公開課了。
9個月來,自媒體人每天看著“微信派”和公眾號後臺關於小程序新特性的推送,早已沒了當初的雞血勁兒,在“賢者時間”里冷眼旁觀。
從2016年9月遮遮掩掩的憋大招,只給業界200個內測名額,到2017年1月9日的正式上線,情懷滿滿的張小龍為了向蘋果致敬[1],硬生生拖了5個月。然而,4個月後,蘋果卻絲毫沒有領這份情,依然讓微信跪下唱了首《征服》,逼著它取消了iOS的公眾號打賞。
註[1]:2007年1月9日,喬布斯發布了第一代iPhone
先簡單回顧一下小程序的milestone
2016
9月21日,“處女座”的小程序預告發出;
11月4日,開始公測;
2017
1月9日,如期正式上線,拉開了全民熱捧的大幕;
2月11日,支持模糊搜索;
3月27日,個人可以註冊小程序,公眾號菜單也可以加入;
3月28日,6大功能一起上線;
4月15日,開放長按二維碼識別;
4月17日,開放第三方開發合作支持;
4月22日,小程序可以插入關聯的公眾號的文章中;
5月8日,開放群能力;
1月1日那天,槍十七在「東方一柱」一語成讖:
小程序定位尷尬,不得不頻繁修正以迎合大眾
當時大家還都沈浸在小程序的風口正勁的幻覺中,紛紛撰寫著溢美之詞。
小程序是“處女座”,出生就註定了她的逼格,潔癖和完美主義,立足線下用完即走,沒有統一入口,不能長按掃碼,不能分享朋友圈,一切創業者喜歡的特性,在她身上都沒有。
幾番更新過後,堅持「克制」的微信團隊終於明白,除了討好創業者,小程序無路可走。而嗷嗷待哺的創業者想要的,壓根不是小程序,而是下一波流量和變現紅利的賽道。回顧2012年的公眾號,恍若隔世。
如今的小程序已經走出“滑鐵盧”的陰影,大家該把曾經透支的關註還給現在的她了。
1、線上流量入口放寬
如今小程序再也不「克制」了,時至今日,進入小程序的入口已經有長按二維碼,模糊搜索,公眾號主體信息查看,自定義菜單,掃一掃,微信“發現”,好友分享/群分享,APP跳轉,模板消息打開,在文章中打開……
某情感類自媒體人在嘗試社群分享和公眾號菜單嵌入小程序後,用戶量獲得了井噴式增長,而他去年就制作了小程序希望能與公眾號形成閉環。
我們拿最近很火的“夜聽”類或“睡前讀書”類公眾號進行分析。此類音頻類公眾號產生的內容核心是每天推文中插入的一段音頻,粉絲已經習慣在睡前查看最新的推文以獲取音頻。
現在,小程序賦予了他們2種更為直接的方式:
1、直接推送小程序二維碼(長按可直接進入指定界面);
2、在公眾號中加入小程序(無需再進入推文,即點即聽);
推文中放置音頻存在如下用戶體驗缺失:
1、聽完推文中的音頻不能直接下一首,也無法方便地查看歷史音頻重聽;
2、沒有類似QQ音樂的“定時關閉”功能,部分用戶的入睡焦慮癥難以緩解;
3、各段音頻之間的體驗是割裂的,無法形成感知系統,沒有劃分諸如“兩性”“親子”等欄目;
4、礙於微信早些時候的屏蔽,推文中的音頻無法自動播放;
含著金湯匙出身的小程序底層調用的是微信組件,坐擁豐富的API功能和流暢的使用體驗。獲得線上入口後,小程序在彌補公眾號的簡陋體驗方面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由於篇幅原因,我這里就不一一剖析其他類型的公號了,讀者可以多從用戶體驗和痛點上思考,看小程序是否能彌補。
2、服務商生態圈的構建
任何偉大產品形態的成功,都離不開龐大的第三方服務商共建。
2014年的微店,口袋通(現名有贊),就是乘著微信開放H5授權接口的風口,發現了微信端購物的潛在需求,搖身變為小巨頭,成功幫助微信在電商上一日千里,也繁衍出了足以和淘系抗衡的微商體系。
微信團隊公開的第三方合作,小程序管理員將小程序授權給第三方平臺後,該平臺可幫助小程序進行代碼開發與帳號管理。而小程序擁抱個人開發者後,今後也必定會有各類五花八門的小程序紛至沓來,獨立開發者們會在產品設計到運維落地整條鏈路的每個環節上大放異彩。
這讓我想起了2011~2013年的欣欣向榮的淘寶開放市場,缺乏技術能力和數據能力把數據,店鋪接口開放給創業者們,創業者為賣家裝修店鋪,在店鋪中嵌入遊戲,提供精細化數據分析,二次營銷服務。如果沒有這些早期的服務商,三只松鼠等頂部賣家也無法步步為營,更不用說上市了。
善於爬格子的自媒體人普遍缺乏技術力量,對於他們來說,小程序就像長在懸崖上的千年靈芝——有價值卻有獲取門檻。而在這個DT時代,如果第三方服務商提供了小程序的開發服務,將會進一步降低小程序的準入門檻。
通過跨界組合,這些公眾號也許能打出不可思議的組合拳。
3、O2O功能帶來的豐富想象力
曾經有人說:二維碼是不得已的入口,小程序需要的是場景感知能力。
這些年,O2O創業者們好比大河中的一條條魚,所有的魚都朝著大海的方向尋找能夠羽化登仙的龍門,但怎樣才能越過龍門,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掌控線下流量的鑰匙,沒有人知道。
藍牙功能,附近門店等特性的開放,微信不僅無形中降低了線下創業者的獲客門檻,還歸還了虧欠給這個“兒子”的諸多玩法。
「附近的小程序」是指:用戶進入小程序界面,能查看地區附近一定範圍內所有存在小程序的店,可以使用這些小程序的服務。
這對線下商家可是一個大大的引流利好,可以大大縮短和客戶的連接鏈條。商家在小程序後臺,進入“門店管理”,點擊“添加門店”,一個小程序帳號可綁定不多於100個的門店,還可以從公眾號導入門店地理位置信息。
根據微信規定,商家接入這些特性時則必須在醒目位置展示小程序的二維碼宣傳物料。如果有餐行業的技術服務商利用該特性殺入,將會對諸如“二維火”這樣的桌面掃碼點餐系統造成沖擊。
據調查,深圳已經有多家開發商在研發小程序版本的控制終端,而他們之前的主營產品是APP通過藍牙控制的遙控飛機或玩具汽車等。小程序藍牙特性的開放,給他們指出了一條陽光大道,可以省去讓客戶下載APP的流量和時間,更方便現場體驗產品。
一位廠商表示:小程序只說不允許做遊戲,但並沒說不允許做遊戲或玩具的“控制端”,小程序的審核人員將只能看到上下左右這樣的控制按鈕和一些數值顯示。
4、內容電商的閉環式落地體驗
受益於小程序的功能強大與無縫跳轉體驗,一大票靠優質場景內容變現的內容電商也迎來了第二春。
我見過這樣糟糕的購買體驗,讀者需要不斷地把推文中的淘口令複制到淘寶中去查看商品:
而基於H5頁面商品購買形式,也需要通過點擊推文最下方的“閱讀原文”或關閉推文點擊公眾號的菜單才能進入。
某移動廣告大佬說,後微信時代,如今的用戶時間早已不是碎片化,而是粉塵化。如果無法給用戶提供一個“閱讀->商品1->繼續閱讀->商品2”這樣的用戶體驗,基於微信端的商品成交率將會大打折扣。
那麽,內容電商+小程序應該擦出怎樣的火花?
據悉,已經有某100萬粉絲的母嬰號正在嘗試推文中嵌入小程序以提高用戶購買體驗:
5定位終於趨於清晰
小程序終於從瘋狂“搭車”,變成了穩中求變。
4月22日開放的新特性使得小程序可以插入在推送的圖文中。看似一個簡簡單單的功能更新,背後卻是巨大的產品思路變化——小程序從與訂閱號,服務號齊肩的“第三極”,偷偷地蛻變為了一個輔佐者。
正如山雞做得好陳浩南的小弟,自己卻做不好扛把子。
4月19日,微信的iOS打賞功能被迫關閉,次日,微信公眾平臺的贊賞替代方案——文末個人二維碼轉賬功能也迫於壓力關掉了。據了解,就算安卓用戶還能繼續打賞,“六神磊磊讀金庸”“周沖的影像聲色”“小北”等優質原創公眾號在贊賞方面均受到較大影響,平均收益損失掉7-9成。
前幾天,公眾號“東方一柱”卻通過小程序做出了贊賞功能,不僅完美地copy了官方的打賞機制,還別開生面地增加了“風雲榜”功能。在我和創始人的溝通中,他表示自己本身也是iOS贊賞功能被叫停的受害者,iOS贊賞關閉導致他的文章收入下降一半,但文末放二維碼的行為又會讓粉絲不舒服。
很多自媒體人都提出過一個痛點:公眾號文章的交互形式還是太過於冷冰冰了。
最近我一直在思索,會不會有人做出有各類新鮮的粉絲互動場景的小程序呢?比如大V在推文的小程序里和大家玩真心話大冒險,粉絲可以掏錢購買,滿足自己的窺私欲;文章中插入“情感樹洞”小程序,如果粉絲在閱讀之余還能收到來自大V的互動語音或消息,黏性一定會大為增加吧?
結語:
隨著微信小程序更多功能的逐步釋放,開發者、自媒體人、用戶需求和微信平臺之間將產生更多奇妙的化學反應。
如今小程序「臨盆」在即,請大家拭目以待。
所有的偉大,都來自於質疑。
小程序是“處女座”,出生就註定了她的逼格
來源 | 東方一柱(ID:East1Pillar)
文 |
張小龍也記不清自己開過多少場小程序公開課了。
9個月來,自媒體人每天看著“微信派”和公眾號後臺關於小程序新特性的推送,早已沒了當初的雞血勁兒,在“賢者時間”里冷眼旁觀。
從2016年9月遮遮掩掩的憋大招,只給業界200個內測名額,到2017年1月9日的正式上線,情懷滿滿的張小龍為了向蘋果致敬[1],硬生生拖了5個月。然而,4個月後,蘋果卻絲毫沒有領這份情,依然讓微信跪下唱了首《征服》,逼著它取消了iOS的公眾號打賞。
註[1]:2007年1月9日,喬布斯發布了第一代iPhone
先簡單回顧一下小程序的milestone
2016
9月21日,“處女座”的小程序預告發出;
11月4日,開始公測;
2017
1月9日,如期正式上線,拉開了全民熱捧的大幕;
2月11日,支持模糊搜索;
3月27日,個人可以註冊小程序,公眾號菜單也可以加入;
3月28日,6大功能一起上線;
4月15日,開放長按二維碼識別;
4月17日,開放第三方開發合作支持;
4月22日,小程序可以插入關聯的公眾號的文章中;
5月8日,開放群能力;
1月1日那天,槍十七在「東方一柱」一語成讖:
小程序定位尷尬,不得不頻繁修正以迎合大眾
當時大家還都沈浸在小程序的風口正勁的幻覺中,紛紛撰寫著溢美之詞。
小程序是“處女座”,出生就註定了她的逼格,潔癖和完美主義,立足線下用完即走,沒有統一入口,不能長按掃碼,不能分享朋友圈,一切創業者喜歡的特性,在她身上都沒有。
幾番更新過後,堅持「克制」的微信團隊終於明白,除了討好創業者,小程序無路可走。而嗷嗷待哺的創業者想要的,壓根不是小程序,而是下一波流量和變現紅利的賽道。回顧2012年的公眾號,恍若隔世。
如今的小程序已經走出“滑鐵盧”的陰影,大家該把曾經透支的關註還給現在的她了。
1、線上流量入口放寬
如今小程序再也不「克制」了,時至今日,進入小程序的入口已經有長按二維碼,模糊搜索,公眾號主體信息查看,自定義菜單,掃一掃,微信“發現”,好友分享/群分享,APP跳轉,模板消息打開,在文章中打開……
某情感類自媒體人在嘗試社群分享和公眾號菜單嵌入小程序後,用戶量獲得了井噴式增長,而他去年就制作了小程序希望能與公眾號形成閉環。
我們拿最近很火的“夜聽”類或“睡前讀書”類公眾號進行分析。此類音頻類公眾號產生的內容核心是每天推文中插入的一段音頻,粉絲已經習慣在睡前查看最新的推文以獲取音頻。
現在,小程序賦予了他們2種更為直接的方式:
1、直接推送小程序二維碼(長按可直接進入指定界面);
2、在公眾號中加入小程序(無需再進入推文,即點即聽);
推文中放置音頻存在如下用戶體驗缺失:
1、聽完推文中的音頻不能直接下一首,也無法方便地查看歷史音頻重聽;
2、沒有類似QQ音樂的“定時關閉”功能,部分用戶的入睡焦慮癥難以緩解;
3、各段音頻之間的體驗是割裂的,無法形成感知系統,沒有劃分諸如“兩性”“親子”等欄目;
4、礙於微信早些時候的屏蔽,推文中的音頻無法自動播放;
含著金湯匙出身的小程序底層調用的是微信組件,坐擁豐富的API功能和流暢的使用體驗。獲得線上入口後,小程序在彌補公眾號的簡陋體驗方面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由於篇幅原因,我這里就不一一剖析其他類型的公號了,讀者可以多從用戶體驗和痛點上思考,看小程序是否能彌補。
2、服務商生態圈的構建
任何偉大產品形態的成功,都離不開龐大的第三方服務商共建。
2014年的微店,口袋通(現名有贊),就是乘著微信開放H5授權接口的風口,發現了微信端購物的潛在需求,搖身變為小巨頭,成功幫助微信在電商上一日千里,也繁衍出了足以和淘系抗衡的微商體系。
微信團隊公開的第三方合作,小程序管理員將小程序授權給第三方平臺後,該平臺可幫助小程序進行代碼開發與帳號管理。而小程序擁抱個人開發者後,今後也必定會有各類五花八門的小程序紛至沓來,獨立開發者們會在產品設計到運維落地整條鏈路的每個環節上大放異彩。
這讓我想起了2011~2013年的欣欣向榮的淘寶開放市場,缺乏技術能力和數據能力把數據,店鋪接口開放給創業者們,創業者為賣家裝修店鋪,在店鋪中嵌入遊戲,提供精細化數據分析,二次營銷服務。如果沒有這些早期的服務商,三只松鼠等頂部賣家也無法步步為營,更不用說上市了。
善於爬格子的自媒體人普遍缺乏技術力量,對於他們來說,小程序就像長在懸崖上的千年靈芝——有價值卻有獲取門檻。而在這個DT時代,如果第三方服務商提供了小程序的開發服務,將會進一步降低小程序的準入門檻。
通過跨界組合,這些公眾號也許能打出不可思議的組合拳。
3、O2O功能帶來的豐富想象力
曾經有人說:二維碼是不得已的入口,小程序需要的是場景感知能力。
這些年,O2O創業者們好比大河中的一條條魚,所有的魚都朝著大海的方向尋找能夠羽化登仙的龍門,但怎樣才能越過龍門,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掌控線下流量的鑰匙,沒有人知道。
藍牙功能,附近門店等特性的開放,微信不僅無形中降低了線下創業者的獲客門檻,還歸還了虧欠給這個“兒子”的諸多玩法。
「附近的小程序」是指:用戶進入小程序界面,能查看地區附近一定範圍內所有存在小程序的店,可以使用這些小程序的服務。
這對線下商家可是一個大大的引流利好,可以大大縮短和客戶的連接鏈條。商家在小程序後臺,進入“門店管理”,點擊“添加門店”,一個小程序帳號可綁定不多於100個的門店,還可以從公眾號導入門店地理位置信息。
根據微信規定,商家接入這些特性時則必須在醒目位置展示小程序的二維碼宣傳物料。如果有餐行業的技術服務商利用該特性殺入,將會對諸如“二維火”這樣的桌面掃碼點餐系統造成沖擊。
據調查,深圳已經有多家開發商在研發小程序版本的控制終端,而他們之前的主營產品是APP通過藍牙控制的遙控飛機或玩具汽車等。小程序藍牙特性的開放,給他們指出了一條陽光大道,可以省去讓客戶下載APP的流量和時間,更方便現場體驗產品。
一位廠商表示:小程序只說不允許做遊戲,但並沒說不允許做遊戲或玩具的“控制端”,小程序的審核人員將只能看到上下左右這樣的控制按鈕和一些數值顯示。
4、內容電商的閉環式落地體驗
受益於小程序的功能強大與無縫跳轉體驗,一大票靠優質場景內容變現的內容電商也迎來了第二春。
我見過這樣糟糕的購買體驗,讀者需要不斷地把推文中的淘口令複制到淘寶中去查看商品:
而基於H5頁面商品購買形式,也需要通過點擊推文最下方的“閱讀原文”或關閉推文點擊公眾號的菜單才能進入。
某移動廣告大佬說,後微信時代,如今的用戶時間早已不是碎片化,而是粉塵化。如果無法給用戶提供一個“閱讀->商品1->繼續閱讀->商品2”這樣的用戶體驗,基於微信端的商品成交率將會大打折扣。
那麽,內容電商+小程序應該擦出怎樣的火花?
據悉,已經有某100萬粉絲的母嬰號正在嘗試推文中嵌入小程序以提高用戶購買體驗:
5定位終於趨於清晰
小程序終於從瘋狂“搭車”,變成了穩中求變。
4月22日開放的新特性使得小程序可以插入在推送的圖文中。看似一個簡簡單單的功能更新,背後卻是巨大的產品思路變化——小程序從與訂閱號,服務號齊肩的“第三極”,偷偷地蛻變為了一個輔佐者。
正如山雞做得好陳浩南的小弟,自己卻做不好扛把子。
4月19日,微信的iOS打賞功能被迫關閉,次日,微信公眾平臺的贊賞替代方案——文末個人二維碼轉賬功能也迫於壓力關掉了。據了解,就算安卓用戶還能繼續打賞,“六神磊磊讀金庸”“周沖的影像聲色”“小北”等優質原創公眾號在贊賞方面均受到較大影響,平均收益損失掉7-9成。
前幾天,公眾號“東方一柱”卻通過小程序做出了贊賞功能,不僅完美地copy了官方的打賞機制,還別開生面地增加了“風雲榜”功能。在我和創始人的溝通中,他表示自己本身也是iOS贊賞功能被叫停的受害者,iOS贊賞關閉導致他的文章收入下降一半,但文末放二維碼的行為又會讓粉絲不舒服。
很多自媒體人都提出過一個痛點:公眾號文章的交互形式還是太過於冷冰冰了。
最近我一直在思索,會不會有人做出有各類新鮮的粉絲互動場景的小程序呢?比如大V在推文的小程序里和大家玩真心話大冒險,粉絲可以掏錢購買,滿足自己的窺私欲;文章中插入“情感樹洞”小程序,如果粉絲在閱讀之余還能收到來自大V的互動語音或消息,黏性一定會大為增加吧?
結語:
隨著微信小程序更多功能的逐步釋放,開發者、自媒體人、用戶需求和微信平臺之間將產生更多奇妙的化學反應。
如今小程序「臨盆」在即,請大家拭目以待。
所有的偉大,都來自於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