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愛“乒乓球婚戒”引關註 3枚戒指花費200萬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24/1040926.html
塵埃落定!日本籍乒乓球員福原愛成為“中國媳婦”,江宏傑成功抱得萌妹歸。兩人分別在9月21日、22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每經實習記者 段倩倩
塵埃落定!日本籍乒乓球員福原愛成為“中國媳婦”,江宏傑成功抱得萌妹歸。兩人分別在9月21日、22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日本發布會現場,江宏傑一身黑色筆挺西裝, 身穿傳統和服的福原愛依偎在旁。這場婚禮“周邊”,風頭最盛的是福原愛手上的戒指,甚至超過了她身上那件耗時兩年才完成的和服。和諸多女星所佩戴的國際奢侈品大牌婚戒不同,福原愛的戒指呈乒乓球形狀,來自中國一家鉆戒定制品牌Bloves。
乒乓球戒指成焦點
福原愛之前曾和遼寧隊簽約訓練,教練也是東北人,面對中國的記者和觀眾,福原愛張口就是東北話;加上一張娃娃臉,被女乒“大魔王”張怡寧屢次虐得哭鼻子。萌萌的福原愛在國人心中很有地位,被網友親昵地稱為“愛醬”。在微博上曬出和江宏傑的合影後,有粉絲稱“歡迎加入我們中國”。
9月22日,愛醬發了條自帶東北味兒的微博,“謝謝老公為了我們的愛情整這個戒指”,並附上了向鏡頭展示鉆戒的照片;江宏傑也發微博稱,“這款戒指是獨一無二的,全世界只有一顆喔……我感覺比起自己買回來有更大意義”。
婚訊宣布後,Bloves也迅速跟上,借著愛醬大婚的東風營銷。在百度、新浪微博搜索“福原愛婚戒”等關鍵字,Bloves品牌的推廣排在前面。
官網也詳細介紹了福原愛戒指,“把兩人的兵乓情緣、生辰石、幸運數字等元素融入婚戒設計中,最終以兵乓球的彈跳軌跡為設計元素,為愛醬定制了一枚3.22克拉的求婚鉆戒,以皇冠元素為自己和愛醬設計了一對王冠婚戒, 既符合愛醬的小公主形象,又代表愛醬在江宏傑心中永遠是他的公主,而江先生是愛醬心中的王子,永遠保護著她。”
品牌自稱沒做任何推廣
關註娛樂圈的人,對Angelababy的婚戒一定不會陌生。Angelababy曬在ins上的婚戒是一個巨型皇冠,細心的網友指出,該巨型皇冠戒指屬於奢侈品牌CHAUMET Josephine的加冕·愛系列鉆戒,價值逾千萬。
和Angelababy的戒指相比,愛醬的戒指算是“經濟實用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Bloves方面了解到,江宏傑共定制了一枚婚戒,兩枚對戒,三枚戒指加起來200萬元左右人民幣,跟愛醬接支廣告的酬勞差不多。
出生於1988年的愛醬因為膚色白皙五官細膩,還有著“瓷娃娃”之稱。頂著瓷娃娃臉,愛醬4歲開始上節目打球,7歲接拍廣告,是日本女乒界當之無愧的廣告女王。《日刊Gendai》透露,福原愛在鼎盛期年收入可超過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56萬;騰訊體育報道,福原愛現在拍攝每支廣告的酬勞在3000萬日元(約160萬元人民幣)以上。
日本乒乓界廣告女王和婚戒品牌的低知名度相比,令人猜測愛醬的戒指或許來自品牌贊助。 9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Bloves,其媒體合作負責人表示,“品牌與福原愛、江宏傑沒有任何代言、合作及推廣協議,江宏傑是原價從公司定制了三枚戒指,公司網站上照片、視頻的使用,均征得了福原愛的同意。”
如何玩轉明星婚禮
對於明星來說,最大的資產往往是其本人,結婚能在某種程度上提升自己的人氣。二三線明星可以通過結婚“怒刷”存在感,一線明星更是能夠通過結婚在名氣上更上一層樓。
以Angelababy為例。據媒體報道,黃曉明與Angelababy整場婚禮費用高達10億臺幣。這場婚禮被外界封為世紀婚禮,甚至引起了大洋彼岸美國媒體的專註——VOGUE將這場婚禮與金·卡戴珊與威斯特的驚世婚禮相比,寫了一篇題為“Who is Angelababy?(誰是Angelababy)”的文章。
這樣的機會,品牌也不會放過。“人人都愛小香,但小香只愛迅哥”——Chanel中國區代言人周迅大婚當天的行頭全部來自Chanel,其Ultre系列陶瓷戒指售價為36500元人民幣,因為“平價”而受到追捧。
婚禮策劃師石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明星婚禮上的很多服飾都來自品牌贊助,品牌希望利用明星的影響力來提升知名度。尤其是低知名度的品牌,一般會向明星贊助產品,如2016年3月劉詩詩與吳奇隆大婚,roseonly向其贊助了50萬支鮮花。
石鵬同時表示,是否來自品牌的贊助主要還是看明星個人意願,希望接到贊助一般都會有品牌進行贊助,但也有一些明星選擇不接受品牌贊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中國乒乓球為什麽“誰都打不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729

2016年3月6日,中國隊總教練劉國梁(左三),隊員張繼科、馬龍、許昕、樊振東和方博(從左到右)在頒獎儀式上合影。當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2016年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男團決賽中,中國隊以3比0戰勝日本隊,奪得冠軍。(新華社 張紋綜/圖)
曾經放學後我們不是奔向籃球場,而是與小夥伴約戰乒乓球臺。
都說乒乓球在中國群眾基礎深厚,但中國乒乓球隊真的是因為群眾基礎深厚才這麽牛嗎?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中國乒乓球為什麽“誰都打不過”?
網絡段子很難長盛不衰,但並不意味著沒有,比如那句流傳甚廣的“論球隊,我只服兩支,一支是中國乒乓球隊,誰都打不過,另一支是中國男足,誰都打不過。”
事實證明,這個段子是有參考價值的:中國男足在俄羅斯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中,尚未獲勝一場;而中國乒乓球隊今年夏天包攬了里約奧運會乒乓球項目的所有金牌。確實,兩支球隊都是“誰都打不過”。
不過你可能很難想象,中國乒乓球隊強到“令人發指”的原因,並非看不見摸不著的群眾基礎,而是甩其他國家幾十條街的訓練和備戰水平。
歐洲曾經長期稱霸世界乒壇
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軍團包攬一個項目全部金牌的壯舉共有6次,其中5次由國乒完成。國乒如此長盛不衰,在世界競技體育史上堪稱奇跡。
不過,半個世紀以前世界乒壇卻是完全被歐洲壟斷。1926-1951間舉辦的18屆世乒賽,除美國選手取得8項冠軍,以及第11屆女單比賽未確定冠軍外,其余的109項冠軍都是歐洲選手——當然,這25年的世乒賽中國都沒參加。
1952-1959年間,是日本稱雄的時代。期間7次世錦賽,日本獲得了全部錦標賽的49%。在1970年代,歐洲重新崛起。在這兩段中間,1961至1965年3次世錦賽,中國拿了11個冠軍;20世紀80年代後,則中國逐步開始稱霸乒壇。
即使是中國乒乓球逐步稱霸的過程中,人們印象中也有一堆外國好手的身影,如瑞典的瓦爾德內爾、韓國的柳承敏、德國的波爾、以及女子比賽中的陳靜、何智麗、李佳薇,等等。2004年,柳承敏拿下奧運金牌更成為中國乒乓球隊的奇恥大辱。在世乒賽上,男團女團比賽也出現過冠軍旁落的現象。
群眾基礎真沒那麽好
外媒歸納中國乒乓球隊的成功時,習慣提及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數量龐大的參與人數。韓國媒體給出的數字是大約3000萬人,而美國媒體報道的數字更是達到了誇張的3億人,這意味著每13個中國人中就有3個人經常打乒乓球。事實上,這和很多人的感受並不相符,我們似乎沒見過身邊有這麽多乒乓高手。
外媒報道的數字並未提供可供查證的來源,國內的機構倒是做過一些統計,但結果不但不能說明乒乓球的參與人數有多麽龐大,反而揭示了這項被奉為“國球”的運動正在失去群眾的參與。
在衛生部、中國記者協會等機構聯合舉行的 “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頒獎儀式上,一項由人民網做的調查引起關註:在5000多名接受調查的網民中,有77.5%的人在“平時最常用的鍛煉方式”問題上選擇了步行,跑步和球類運動退居到第二、三位,步行成為大眾平日最常采用的身體鍛煉方式。
這一調查結果,與時任國家乒羽中心主任劉鳳巖接受采訪時透露的信息不謀而合: “乒乓球雖為國球,不少群眾心中雖仍有乒乓情結,但已早非最受追捧的體育健身項目。”劉鳳巖當時給出的排序是健步走第一、羽毛球第二、乒乓球第三。若綜合本次人民網調查,乒乓球連三甲都沒擠進去。
而且,國外的乒乓球群眾基礎也不算差。2013年,有一組報道提到法國和德國的乒乓球運動。在歐洲現在的乒乓球龍頭德國,註冊乒乓球運動員大概有6.8萬人,其中男子甲級聯賽是真正的職業聯賽;在法國,乒協註冊的專業、非專業乒乓球運動員則超過20萬人;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黑馬黑人選手阿魯納非常受到關註,在打敗德國名將波爾後,其教練表示,在尼日利亞,各個學校都有乒乓球課,也有幾千名在尼乒協註冊的球員。
因此來說,乒乓球競技水平的高低,確實和群眾基礎、參與人數脫不了關系,但它並非是決定性因素。
訓練、備戰:強到無法想象
2012年開始擔任國乒男二隊主教練的劉國正,曾向外界詳細介紹過國乒的訓練和備戰方法,簡直強到無法想象。
舉個例子說,國乒10名世界冠軍曾進行攀爬高樓訓練,小夥子們一口氣爬上了高達441.8米的100層高樓,其中第一個登頂的郝帥只用了28分鐘,其他人也很快追上來,整個過程不超過半小時。
跳繩則是國手們的強項,1分鐘內跳100個雙搖是必備素質。在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中,十歲出頭的小隊員要參加比賽必須要通過跳繩測試,一般1分鐘要跳50個雙搖以上。
除了提高身體素質的訓練,手感的訓練也格外重要。國家隊經常在訓練中把乒乓球臺塗上厚厚一層蠟,讓隊員們練習在打蠟球臺上打球。由於打了蠟的球臺變得更滑,球的線路變得難以控制。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國內用的紅雙喜臺面太澀了,而出去比賽的臺面要滑一些,所以給臺面打蠟,增加難度,這樣出去比賽就更加得心應手。
此外,每逢重大比賽前的備戰工作中國隊也非常細致。世乒賽、奧運會,國乒從來都是浩浩蕩蕩,這樣的團隊作戰讓其他國家只有“羨慕嫉妒恨”。能夠入選大部隊陣容的隊員,個個身懷絕技,除參賽選手和他們的主管教練之外,還有“探子”隨行。
所謂“探子”,也就是刺探對手軍情的觀察員,他們的任務可不輕,往往由陪練兼職。比如多特蒙德世乒賽上,中國乒乓球女隊帶來了曹臻和削球手範瑛,每逢中國女隊的對手比賽,兩人就會在場館里忙活起來。首先,曹臻和範瑛要了解每場比賽球桌的安排,好提前到場將攝像機架到對手面前,錄下比賽資料,提供給上場的隊友做技戰術分析,要知道觀察員的建議可是參賽選手取勝的法寶之一。所以在多特蒙德的這些天,曹臻和範瑛每天都只有兩件事,不是收集對手情報,就是陪隊友訓練。
這些“探子”將搜集到的情報整理後交給專業教練團隊進行分析,然後由國乒教練帶領隊員進行分析和學習,工作細致到每一個球的處理,比如雙方打成9平時,發一個上旋球比發一個下旋球的得分率高30%這樣精確。
不僅如此,時刻關註國外優秀選手,賽前找陪練模仿潛在對手的打法也是備戰重點之一。通常,國乒會搜集世界各地冒尖選手的信息,如果這些選手有可能成為國乒的對手,大賽前國乒會找陪練專門模擬這些選手的打法以讓國乒隊員提前適應。陪練有從國外請來的打法相似的運動員,也有從國內地方隊臨時抽調專業運動員進行模仿。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女隊的陪練更加簡單粗暴,對競技水平的提高也顯而易見——女隊員的陪練一般是男選手,他們的速度、力量,你懂的。
高科技裝備也不可或缺。2009年4月,一種名叫“雷”的球拍測試儀出現在了國乒女隊的訓練館里。這個用來檢測球拍使用無機膠水是否達標的儀器價格在8萬元人民幣左右。

2008年8月22日,獲得北京奧運會女單前三名的中國選手張怡寧(中)、王楠(左)和郭躍在領獎臺上。(新華社/圖)
“天下無敵”面臨的危險
不過,國乒稱霸國際乒壇這麽多年,除了把對手打怕了,也把國際乒聯給惹了。畢竟,國乒一家獨大讓國際乒乓賽事失去了冠軍懸念,這本身就不利於乒乓球運動在全球的推廣。
為了限制中國隊,這些年國際乒聯沒少出臺新規,盡管國際乒聯口頭上從來沒承認過這些新規是針對中國隊。
1999年,減少參賽人數,這樣中國不可能包攬四強;2000年,將38mm的小球改為40mm的大球,限制中國隊的快攻打法;2001年,將規則修改為每兩球換發一次,將發球改為無遮擋發球,限制中國前三板的威力;2002年,改賽制為7局4勝制,每局11分,增加了低水平選手爆冷的可能性; 2008年,對中國的“海外兵團”進行限制,避免成為華人選手一家的天下;2009年,又再次減少各隊奧運會單打比賽名額上限,將3人減少為兩人。
國乒似乎也意識到再這樣下去就沒有小夥伴願意跟中國隊一起玩耍了。於是,2009年初,蔡振華接掌中國乒協時就提出的一項著眼乒乓球未來發展的長遠計劃,準備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幫助外國乒乓球運動員提高水平。這就是著名的“養狼計劃”。
這項計劃大致內容分為三塊:邀請國外乒乓球運動員來中國參加訓練;往國外乒乓球運動隊派出教練,輸出國乒先進的訓練理念和方法;允許中國乒超聯賽引進國外高水平外援。這項計劃的成功之處在於,過去幾年代表歐洲乒乓球最高水平的如波爾這樣的優秀運動員,也出現在中國乒超賽場。
“養狼計劃”提升了一波國外運動員的水平,收益最大的國家無疑是曾經的乒壇霸主日本隊。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男團決賽中國對陣日本,國乒依舊贏球,只不過比分變成了3比1。
日本得的一分是水谷隼擊敗許昕獲得的,水谷隼在賽後說:“我剛剛發現這是中國隊第一次在決賽中輸了比賽。我與許昕交手,從來沒有贏過,輸了超過50場比賽。我們每一天都在努力訓練以求擊敗中國,每場比賽我們都下決心擊敗中國隊,我們完全相信可以在2020年擊敗他們。”
國乒總教練劉國梁在男團決賽後感嘆道,“日本隊是個強大的對手,水谷隼的提升給他們打了一針強心劑,到了2020年在日本隊的主場威脅會更大。”女隊主教練孔令輝也表示,“四年之後東京奧運會,局面肯定不會像里約這麽輕松。2020年,無論是年齡還是打法配備,日本隊都將迎來自己最好的階段。”
聽起來日本似乎有點可怕,但千萬不要被日本的表態嚇到,因為養狼計劃搞了這麽多年,在奧運會賽場上,國乒還沒讓金牌旁落過。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