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華煤氣(0003)增資河北省天然氣有限公司 stockbisque

http://stockbisque.wordpress.com/2012/09/19/%E4%B8%AD%E8%8F%AF%E7%85%A4%E6%B0%A3%E5%A2%9E%E8%B3%87%E6%B2%B3%E5%8C%97%E7%9C%81%E5%A4%A9%E7%84%B6%E6%B0%A3%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現時,新天綠色能源(0956)和香港中華煤氣(0003)的全資附屬公司分別持有河北省天然氣有限公司55%及45%的股本權益。

前幾天內地新聞報告“新天綠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合資的河北省天然氣有限公司增資項目,外資增資715萬美元”。715萬美元大約等於 5千5百多萬港元,新聞沒有提及股本權益有沒有改變。

四川省150MW風電項目

另外,據報道日前  新天綠色與四川省旺蒼縣達 成勘探與開發風電初步協議。協議旨在該縣建設首座風電場測風點和開展風能資源普查等前期工作,構思中的風場規劃為150MW,總投資約15億元人民幣。新 天綠色的策略是“立足華北、走向全國”,以上的項目應是四川省內的第一個項目,不過收集數據、設計、建造需時,項目最快也要3年後才投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673

當好萊塢3D動畫大廠遇上中華電信 李安「少年Pi」背後的兩百壯士

2012-11-26  TWM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位奧斯卡金像獎的台灣導演新作,一部七成場景落腳台灣的電影,連後製動畫最關鍵的核心雲端引擎,都是台灣製造。二百位中華電信工程師,三年裡沒日、沒夜、沒假日,寫下另一頁故事。

撰文‧賴筱凡

一部電影,主角只有一位印度少年與一隻老虎,九○%的場景都在水面上,如何拍成一部動人心弦的巨作?奧斯卡金像獎導演李安辦到了,這部他口中最難拍的電影,超過九○%的大量動畫,成功讓整部電影活了過來;然而,背後最重要的動畫製作核心引擎,靠的居然是中華電信的兩百人雲端團隊。

四年,是李安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下稱「少年Pi」)花費的時間;一.二億美元,是「少年Pi」的拍攝成本。對照「阿凡達」花費的十二年與四.五億美元,「少年Pi」的製作成本少了許多,李安最大的祕密武器,就在中華電信。

十一月二十日,就在電影上映前一天,一位貴客悄悄飛抵台灣,頂著略顯厚重的黑框眼鏡,他是「少年Pi」成功不可或缺的要角——好萊塢3D動畫大廠R&H總裁張弛(John Hughes)。

去年底,張弛旋風來台,砸下六十億元,前進高雄軟體園區;十二個月過去,他再踏上台灣,就為了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張成績單還是R&H與中華電信一起完成。

眾人跌破眼鏡

台灣也能做出雲端心臟

小船兩端,孟加拉虎的步步進逼,與印度少年對峙這一幕,震撼了全球觀眾。孟加拉虎栩栩如生的反應,卻讓R&H的動畫團隊吃足了苦頭,光是老虎身上數以萬計的皮毛,就出動了高達十五位特效師。他們工作室有的在加拿大溫哥華,有的則駐點在印度、美國洛杉磯,而串聯起所有動畫師工程的強大引擎,就隱藏在台灣的中華電信裡。

故事得從一年前說起,那是「少年Pi」拍攝進入尾聲,李安為了拍攝所有畫面,已經花掉三年的時間,電影製作時間拉得越長,錢就燒得越多。

「我們遇到好幾個挑戰,電影公司預算越來越少,要做的動畫特效卻越來越多。」R&H總經理白菩翔(Prashant Buyyala)說。就像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他們必須要有不同的作法。於是在李安的推薦下,R&H悄悄找上同樣擁有文創夢想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之子郭守正。

R&H的動畫工作室分布世界各地,每每一個動畫的完成,就要傳輸到R&H總部所在地的美國好萊塢,與拍攝好的片段做剪接,一個老虎嘶吼的鏡頭、藍鯨跳躍的畫面,都得花上好幾個月來進行。

如果這些東西,都能在同一張桌子上做,事情就會變得簡單。「 而且這還是一張超大的桌子。」R&H技術總監Samuel Nair說,全球化的年代,R&H的動畫特效人員可以分布好幾個國家,雖有網路串聯,可是做起事來依然像是在不同時空。

鴻海有雲端技術,如果鴻海能幫助R&H,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工作室,都搬到同一張「放在雲端的桌子」,就能直接大幅壓縮廢日費時的動畫傳輸往返和製作時間。

然而,鴻海的雲端技術還是多半著墨在硬體,「如果不能自己開發軟體,成本是無法降下來的。」中華電信數據通信分公司總經理鍾福貴說。

事實上,為尋找理想的解決方案,R&H不只著眼台灣,也比較了韓國、美國業者的作業平台,據了解,在放棄鴻海之後,透過總統府轉介,才讓他們找上了中華電信。

而中華電信的關鍵殺手鐧,就是投入兩百位工程師、花三年才開發而成的雲端重要心臟Virtuoso。

也就是說,每一套雲端系統裡,都需要一個核心作業平台,用專業一點的雲端術語來講,叫作「底層」,但它其實就像電腦裡的微軟視窗,中華電信的雲端作業平台Virtuoso,就是這樣的角色。

三年拚一口氣

沒日、沒夜、沒假日

「過去,有能力、有實力可以開發作業平台的,不是微軟、Google、蘋果,就是雲端大廠VMware。」中華電信總工程師郭吉松說得一點也不誇張,在R&H還沒有與中華電信合作前,半數雲端軟體都來自VMware。

或許,以中華電信半公營的刻板印象,外界認為他們能做出的平台,應該很陽春,但業內人士透露,中華電信的這套作業平台,連廣達也買單,在廣達賣給客戶的雲端機櫃裡,就內建了中華電信軟體。

要做到讓業界都認同,從二○○九年到一二年,中華電信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尤其最近一年,幾乎是沒日、沒夜、沒假日的拚。」中華電信研究院雲端研究所所長梁冠雄笑得苦澀,卻是這兩百人團隊的心聲。

○九年,中華電信將各部門最精英的人才,都調去開發這顆重要的雲端心臟,然而,這塊領域一直都為國際大廠微軟、VMware所把持。

「長官就很擔心,做大型系統,我們很在行,可是這次要做的,是雲端運算裡最重要的心臟,我們真的有辦法嗎?」梁冠雄坦言,這三年最常被長官質疑的問題,就是「花了這麼多錢、投入這麼多人力與資源,真的做得出來嗎?」正因內部質疑聲不斷,又是中華電信不得不走的路,才讓這兩百人團隊背負龐大壓力,「有的工程師因為在其他硬體廠工作太累才轉來中華電信,沒想到卻更操、更累。」梁冠雄不諱言,潛藏的開發失敗壓力,讓部分受不了的工程師選擇離開。

人才一走,梁冠雄就頭疼,「VMware、思科開發數十年,累積很多雲端人才,但我們才做三年,根本找不到人。」為此,中華電信將工程師送到VMware、思科受訓,就是要培養開發雲端心臟的能力。

為了縮短開發時間,中華電信把各種雲端底層的技術拿來做研究,「我們測試了各種Open Source(開放原始碼),就是希望在『開放』的基礎架構上,去開發中華電信自己的雲端核心作業系統,這樣失敗機率也會大大降低。」中華電信研究院副院長朱榮華說。

便宜又好用

客製化服務拚出優勢

不過,雲端市場百家爭鳴,微軟、IBM、VMware都是上千人的團隊,研發數十年,中華電信的雲端服務卻是從○九年才開始做,一進門就挑最難的關鍵心臟做,怎麼打得贏?

「我們要有不同的性價比,不只成本要低,客製化程度也要高。」朱榮華說的這套大衛挑戰巨人歌利亞以小搏大的戲,宛如當年Android手機以免費作業系統之姿,挑戰微軟視窗手機。

梁冠雄進一步解釋,Virtuoso不只價格低,重點是服務迅速,「以前我們向外國雲端大廠買產品,只是想增加一個功能,快則一季、慢則半年,才能完成。」因此,大廠的雲端產品客製化程度都不高。

但中華電信沒有這個包袱:一來,中華電信在全球雲端產業的招牌還不算大,比起國外一線大廠,價格本來就沒有等量齊觀的空間;二來Virtuoso的開發彈性大,可以提供的客製化程度高,更能服務到中小企業,加上中華電信還有網路頻寬可以支援,優勢更勝一籌。

所以,當李安帶著張弛來敲門時,就像挖到寶藏般。因為在此之前,R&H每在一個地方開設工作室,從動畫基礎設備開始投資,初期成本就高達二億元新台幣,目前R&H全球擁有六個工作室,就得投入十二億元新台幣,再加上網路成本費用,每年投入資金很可觀,時間成本更是龐大到難以計數。

就在「少年Pi」上映這一天的早上十點,張弛將與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簽署合作備忘錄,在他們共同繳出這張成績單之後,R&H還要繼續加碼,搭著中華電信上雲端。當好萊塢3D動畫大廠遇上台灣電信公司,會擦出怎麼樣的火花?端看「少年Pi」就知道。

一張「放在雲端的桌子」,串聯全球團隊R&H6個工作室分布全球,又須分散製作所有動畫,耗時又耗力,直到中華電信的平台出現,改變了既有生態。

中華電信Virtuoso平台同時運算所有動畫

R&H印度海德拉巴

R&H馬來西亞

R&H印度孟買

R&H加拿大溫哥華

R&H台灣

R&H美國洛杉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62

建議發行"中華地票"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e78h.html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把儲蓄存款的利率壓在通貨膨脹以下,結果之一是老百姓對人民幣的保值功能失去了信心。這是事實,不是觀點。何以為證?很多人被迫買第二套,第三套,甚至第八套住房。很多人買了房子以後,既不住,也不出租,甚至根本不裝修。由於中國建築質量普遍太低,很多房子在十年以後,或者二十年以後就需要成為"舊城改造"的對象。

這個狀況讓人十分痛心。它起碼有四大惡果。
首先,"投資者"並沒有真正實現財富的增值保值。
其次,它導致了大量鋼筋混凝土以及人力的浪費,對環境的破壞也十分嚴重。
第三,整個過程還有大量貪污腐敗。
第四,政府的限購和限貸等措施不僅失敗了,而且嚴重影響了政府的形象,因為它違反市場經濟的起碼原則。

我的建議如下:
(1)由全國二十大地產商協同四大銀行發行一種股權憑證,暫定名為"中華地票"。任何希望獲取房地產價格上升的好處的中國公民均可無限制地購買這種"中華地票"。這對於很低收入的老百姓比較公平:雖然他們也許買不起一套房,甚至無力支付首期,但是他們至少可以買"中華地票":每天都可以買,每張兩萬元起步。

(2)如何衡量房價的上升?鑑於政府統計數字的失信,我建議用若干家民間指數為標準。

(3)如果你只看好某個城市的房價趨勢,或者某個大區的房價走勢,你還可以購買那個城市或者那個大區的"中華地票"。為了簡化手續,我建議起初十年只發行省會城市"中華地票"。以後可以根據需要發行衍生產品。

(4)中華地票可以讓持有者在每月末選擇購買住房或者收取現金。中華地票可以交易。

(5)這個構想雖然粗糙,但是我覺得方向不錯,我相信專家們可以把它細化。

 

(6) 考慮到公信力, 我建議中華地票由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監督執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89

傳中華英才網將在3周內被5500萬元賤賣 發表時間:2013-01-15-下午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5559.html

 1月15日消息,據業內人士@八爪李炯明爆料,中華英才網將被母公司Monster出售,報價低至人民幣5500萬元。另一位爆料人@brian_jiang則稱中華英才網「3周內不賣出去,鐵定關閉業務」。

  中華英才網去年11月份便被母公司,美國招聘網站巨頭Monster公開出售,Monster去年第三季度淨虧損1.942億美元,來自中華英才網的損失達到2.33億美元。Monster希望通過出售中華英才網減少運營開支。

  2005年,Monster向中華英才網注資5000萬美元,佔股40%。2006年初,Monster再度出資1990萬美元收購5%的股份。2008年,Monster投資1.74億美元收購中華英才網剩餘55%股份。彼時中華英才網估值3.16億美元,Monster投資總計2.43億美元。

  中華英才網被收購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且市場份額下滑嚴重,據艾瑞網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華英才網的營收規模僅為前程無憂的14%。

  自出售消息公佈後,中華英才網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家。據《證券日報》早些的報導稱,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百伯網等均沒有收購意向。最新的消息顯示,其售價已經低至不足1000萬美元,約5500萬元人民幣。而且3周能要是賣不出去,可能就會關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810

傳中華英才網僅售3000萬美元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6488.html
1月25日消息,中華英才網出售一事又有新進展。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最終被收購的價格為3000萬美元,與此同時中華英才網中國區總部和華北區的400多員工即將裁掉一半。

中華英才網去年11月份便被母公司,美國招聘網站巨頭Monster公開出售,Monster去年第三季度淨虧損1.942億美元,來自中華英才網的損失達到2.33億美元。Monster希望通過出售中華英才網減少運營開支。

丁香園CTO馮大輝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爆料稱,中華英才網即將展開大幅裁員,中國區總部和華北區的400多員工即將裁掉一半,剩餘200人將與另一家招聘網站My job合併,該公司最終被收購的價格為3000萬美元。

該消息也暗示中華英才網的收購方可能是My job或其母公司愛爾蘭尚龍集團。不過截至目前,並未得到任何一方的證實。但有業內人士指出,該消息似有炒作嫌疑。

2005年,Monster向中華英才網注資5000萬美元,佔股40%。2006年初,Monster再度出資1990萬美元收購5%的股份。2008年,Monster投資1.74億美元收購中華英才網剩餘55%股份。Monster投資總計2.43億美元,中華英才網估值最高達到3.16億美元。

然而,中華英才網被收購後的7年時間內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且市場份額下滑嚴重。據艾瑞網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華英才網的營收規模僅為前程無憂的14%。

自出售消息公佈後,中華英才網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家,國內更難有接盤者。本月中旬就曾有消息稱,其售價已經低至不足1000萬美元,可能在3周內完成出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37

發行"中華地票"的巨大商機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foq1.html
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嚴重威脅著龍的傳人。同時,三十多年來的利率壓抑和信貸失控又推動了通脹,逼著大家不斷買房子,長期空置。每過十年,我們就來一次"舊城改造"。這種惡性循環何時結束?誰知道呢?

我不樂觀。我的預測是,利率壓抑和信貸失控還將繼續。為了減少它對環境的威脅,為了減少浪費,也為了減少它對弱勢群體的威脅,我提出由若干家大銀行和大地產公司聯合發行"中華地票",綁定房價指數,由公信力很高的香港金融管理局督促執行。其實,這就相當於一種"認股權證"。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這幾個星期,數家銀行,地產商和政府高級官員對這個想法表達了濃厚的興趣,希望我收集更多讀者,特別是研究部門的意見,把方案細化。我們設想,3-4月份在香港召開一個研討會,並成立一個研究班子,籌得較大數額的資金,贊助這方面的研究。

關於中華地票的初步設想,見下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e78h.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97

煤老闆的互聯網夢:我們想買中華英才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401.html

煤老闆的投資公司認為中華英才網仍具有成為10億美元公司的品牌價值。他們打算兩年內投入1.5億元讓中華英才網上市

 口述|勵志ME集團負責人宋國侖

  整理|創業家雜誌記者 和陽

一個多月前,我在網上看到中華英才網出售的消息。我當時就覺得,這麼好的網站,為什麼要賣呢?它的品牌價值還不錯,賣的價格還超低?前幾天(2月2日)午休時我又做了一個夢。夢到社會上好多人想找工作找不到。夢醒了,我就想,其實中華英才網就是幫社會上的人更快更好地找到工作,幫企業更快更好地找到優秀的人才。

我們開始上網搜文章,對這個網站進行深入的分析。我們看到了機會。第一,目前來說,中華英才網的品牌價值在全國來算還是前三的。一個中型的公司要投招聘廣告的話,它都會在前三個網站(智聯招聘、51job)上投。這其實是挺難的一件事情,有的時候這是幾個億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現在中華英才網應有這樣的品牌價值。我今天舉辦一個職前培訓,如果我是一個新興的公司,可能組織一群人就很難,但如果是中華英才網去組織的話,相對來說會容易一些。這是我們最看中的。而且中華英才網目前還沒有三鹿奶粉那種負面新聞吧?它的品牌價格最少需要兩年去消耗掉,慢慢沒有。還有,中華英才網有非常優秀的員工,還有這麼多年來積累的一個數據庫。數據庫其實還是指人氣,這麼多人認你還是不認你。

在招聘市場起步的階段,中華英才網幫企業收集簡歷,讓企業看到簡歷就能收錢。隨著市場的變化,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業務模式需要主動改變。只要稍微轉型,迎合市場就有機會。

企業再造,誰來做?當聯想虧的時候,柳傳志出來說「聯想就是我的命」。這個中華英才網到底是誰的?張總(中華英才網創始人張傑賢)創建的,徐總(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進入後又在合適的時機退出了。職業經理人不具備再造企業的優勢。因為他上邊有董事會、股東會的壓力。他們只會根據上級的要求去做數據做運營。現在中華英才網最核心的問題是缺少鮮明的主人。沒有創業家精神的企業就是不敢去勇於承擔這樣的責任。

未來兩年內,我們準備了1.5億元,其中包括這次的收購費用五千五百萬。勵志ME集團主要投早期、中期,1.5億元佔勵志ME集團的資金的比例不算高。我們背後的LP是煤老闆。有人覺得煤老闆是個大老粗,有人說勵志ME集團是炒作,我不這麼認為。說什麼話,代表了自己的內心,代表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其實煤老闆的內心都挺苦的。我們抓住過歷史機遇,賺了點錢。作為一個時代的話,國家宏觀調控對一個人對一個群體的影響蠻大的。只有經歷過失敗的人,才懂得成功是來之不易的。站在更高的層次去看,我們可以幫助更多人快樂地工作,幫助企業高效地去運作。

我今天(2月5日)來的時候看了一下51Job的市值,是十五億美元。我覺得,(中華英才網)擁有市值至少十億美金的機會。我們自己經營它,我們打算經過18到24個月的改造,在這個行業能脫穎而出、具備初步上市的條件。能夠打造市值10億美元的公司,我覺得不僅從財務上有意義,也有社會意義。

Monster對中華英才網的戰略定位上,可能是太單一了。我覺得單純地做一個網站不足以支撐它上市。我們還是需要對它現有的數據庫做出分析,然後再確定它的戰略定位。一方面繼續做好現有的線上服務,同時做好線下活動。但是整體我們收購的一個目標,在人才這一塊,我們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幫助人才提高他的職業技能。在我做企業過程當中,遇到了一些問題。首先,招聘到的人缺少職業技能、職業素養,還有工作的激情。要解決就得進行培訓。我們幫企業做一系列的人才計劃,無論是通過線上還是線下的,線上的可以和優米網進行合資。只要是以提高人才的能力為主要目的,肯定能找到合適的方式。

但我們希望通過媒體告訴Monster,我們更希望尋求收購和合作中間的平衡點。股權比例可以再談。我們不希望Monster這個公司賠了那麼多錢就走了。我們更希望進行戰略合作,幫它把錢再賺回來。

收購中華英才網其實同樣也有風險。對我們來說,這件事情要盡快,因為員工也是中華英才網最核心的資產之一,如果流散太可惜了。假設他們的高管已經另有出路了,那它現在只剩有品牌價值和數據庫了。但我急也沒用,隨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152

依法取得議約資格 營運能力卻受質疑 雙子星開發案 中華工程能扛得起


2013-03-04  TWM
 

雙子星大樓由中工敗部復活取得議約權,但中工是否有能力承擔這樁金額龐大的開發案,卻也立即引來各界質疑,命運多舛的雙子星案,是否將走上機場捷運第二的命運?

撰文‧陳怡君

台北雙子星聯合開發案第一順位議約人「太極雙星」因無法履約而出局,儘管台北市捷運局迅速與第二順位的「中華工程團隊」議約,但雙子星大樓C1私有地權益促進會會長王小玉懷疑,「中華工程是否有能力承接?」她強調,「依法取得的資格,千萬不能成為護身符。」中工與太極雙星最大的差異在於,中工計畫在二○一七年雙子星大樓落成前,將分回的樓地板面積透過不動產證券化方式處分,作為籌措興建雙子星所需的自有資金。

台北市府官員私下評論,如此規畫不免讓人心生「中工無心於長期經營」的疑慮。此外,中工過去所表現的營運績效,也令外界心存問號。

觀察二○○○年來中工營運表現,至一一年的十二年間,歷年每股純益(EPS)從未超過○.六元,當中也只有○六年及一○年的EPS超過○.五元;在這樣的獲利能力下,中工股價自是長期乏善可陳,自二○○○年以來,股價多受困於十元面額下,在同類股當中相對疲弱。

此外,中工的資產報酬率(ROA)亦是少有可書之處。在二○○○到一一年間,公司的ROA只有四年超過一%,一一年更是只有○.五三%,對比於同業欣陸控股一一年的ROA達到六.○五%,中工經營表現顯然落後一大截;而若與股價和中工同樣皆在十元上下水準的工信工程相比,工信在一一年的ROA,也有接近三%的表現。

依據去年第三季財報,中工目前的總資產約為三九○億元,專家評論,「管理三九○億元資產的績效已不盡理想,若要管理造價七百億至八百億元的雙子星大樓,能力當然會受到質疑。」對於近期上演的這場雙子星開發案鬧劇,不少人直覺聯想到當年的「機場捷運開發案」,十一年前,得標者長生國際也因財務周轉不靈而喪失資格,第二順位的中工也因無法與政府取得共識而放棄興建,最後還是由政府收拾爛攤子。

一樁影響國家門面的重大交通建設計畫,因為政府對開發商的評估不當,仍未能正式通車,自一九九六年機場捷運開發案正式公告徵求民間投資至今,前後已長達十七年。

同樣被認為是國家門面、也被喻為最具指標性的開發案,這一回,雙子星大樓會不會走上機場捷運第二的命運?恐怕需要政府謹記前車之鑑,嚴格把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13

中華煤氣(HK:0003)研究 法國梧桐樹NJ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f62e0101e54m.html
家中一直使用港華燃氣,而且自己過去幾年都有投資新奧能源,因此一直都對港華抱有濃厚興趣。不過,港華的資產周轉率很低,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也因此導致ROE大大低於同業,因此從來都只是觀望。不過,上次留意港華年報,發現原來自己一直擺了個烏龍,在港華年報上居然找不到所在城市,原來,這部分資產雖然也叫港華燃氣,但是一直還是歸屬於母公司,香港的大藍籌,已經150年歷史的中華煤氣(HK:00003)旗下,考慮到最近中華煤氣業績會時透露,近期內都不會考慮將餘下燃氣資產注入港華,因此可以講,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家中所用的港華燃氣和上市的港華(HK:01083)是風牛馬不相及(突然想起,品牌使用費怎麼計算呢,又是關聯交易?)

中華煤氣是香港上市的大藍籌,1977-1997年間,公司溢利增長11916%,股價增長11056%,也就是講77年投資10萬,1997年大概為1100萬,是少數跑贏恆指的「千里馬」。林SIR的投資王道曾經有所介紹,節錄一下:
「中華煤氣的市場經濟專利    
   與其他專利一樣,中華煤氣的經濟專利是來自市場,而非由政府法例所保障。煤氣的產品既乾淨又方便,又能達到中國人所謂「鍋氣」的水平,所以幾乎是中國人廚房中的必需品。競爭不是沒有,石油氣便是其對手,除非在屋苑建築早期時,採用中央管道輸送石油氣,罐裝石油氣本身運輸困難,是無法與煤氣爭奪市場的。過去地產發展迅速時,住宅物業大量落成,服務行業蓬勃,煤氣公司溢利相應快速增長,但隨著香港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下降,未來新樓宇落成只會持續放慢,所以煤氣公司在本地的增長亦會放緩;換言之,本地經濟專利雖不致於失去,但效益會日漸下降。   
   近年中華煤氣的年報,透露公司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多方面在中國開拓大型的管道氣體輸送業務,在香港則發展本身舊煤氣廠的地皮,又參與母公司恆基的地產項目。如果煤氣能夠成功打入中國內地的市場,以他們過往在香港的經驗,經濟專利有機會伸延至中國內地市場。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經濟,未來市場的需求龐大,不過,在中國市場投資是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取得收益的。 


觀察中華煤氣的經營溢利,在07年前頗多賣樓收入,同時,97年收購百江燃氣並改組成港華燃氣,當年的非經常性損益高達幾十億,並且過去幾年每年都有物業重估,因此需要進行調整。
 
中华煤气(HK:0003)研究

可見,在過去四年,中華煤氣的營業額以及核心溢利(扣除物業重估)都有18%以上的復息增長,可以講中國內地的投資終於開花結果了。
中华煤气(HK:0003)研究

從上表可以觀察到,香港的生意更加賺錢,但是增長空間有限;過去幾年集團的資產投資都是著重在內地和新能源上。其中內地的銷售額過去幾年都有爆髮式增長,但是去年只有13.17%,需要著重留意。


老樹開花固然可喜,但是從投資者角度,還需仔細考察,是否開始進入收成期了呢:
中华煤气(HK:0003)研究

觀察過去幾年,中華煤氣的經營現金流為52億,49億,66億,而資本性開支為42億,45億,58億,可以講還處於大規模投資期,不過,市面資金實在太便宜了,資金成本遠低於股東資金成本,因此中華煤氣不斷加大槓桿,過去三年接入資金分別有5億,27億,48億,雖然還未處於危險水平,但是如果資金成本提高,股東們就需要考慮,可能降低派息的可能了。(四叔講應該會堅持派紅股,但是可沒有講,現金股息會年年增長,而這也是為什麼過去三四年都堅持送紅股原因,因為需要截留資金投資)

此外,站在投資者角度,除了考察公司是否還處於投資期外,公司估值也不得不重視。由於07年前頗多的賣樓收入,另外,07年才收購百江燃氣並改組成港華燃氣,可以講08年後的增長更加著重於內地,因此只考察09年年初至今的股價走勢(股價經過送股調整,股東溢利也調整為核心溢利):


中华煤气(HK:0003)研究



可見,過去四年,中華煤氣的PE並非一般介紹的中位數在21倍左右,而是28倍左右。考慮到過去幾年核心溢利增幅只有18%左右,其實市場是給了頗多「溢價」在誠實的管理層、優良的傳統、穩健的財務表現等「虛擬資產」上。


2013-6-19
6月18日總股本為95.5967億,收盤價為19.08港元。而根據中華煤氣年報,2012年香港部分純利大概29.45億,內地以及新能源、其他部分純利大概37.79億,香港市場已經成熟、飽和,因此一般給予10倍PE,也就可以估計到,目前市場給予中華煤氣內地以及新能源部分的估值大概為40倍,比所有內地燃氣股都遠遠超出。((95.5967*19.08-29.45*10)/37.7969=40.47),如果按照普通內地一眾燃氣股的估值,給予內地部分25倍市盈率(已經最高),那麼,中華煤氣股價應該是13元!
因此,公司雖好,奈何賊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478

圍棋130812中華帝國誕生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8/12/%E5%9C%8D%E6%A3%8B130812%E4%B8%AD%E8%8F%AF%E5%B8%9D%E5%9C%8B%E8%AA%95%E7%94%9F/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圍棋130812
中華帝國誕生
黑白子執筆

七月九日,第一屆夢百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首輪賽事結束, 韓國烏鷺網站的報道,出現「中國迎來獨霸時代,中華帝國誕生」的字句。 對於一向自我感覺極端良好的韓國人而言,這不啻是肉袒銜璧,出城投降。

當日三十二盤對局,有十五盤是中韓對抗,最終中方大勝十一比四。 總計有四十一位代表參賽的中國,逾半數共二十五人晉級。 其他七個席位,韓國得六席,日本靠 結城聰淘汰韓國業餘棋手 鄭升賢,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厄運。 兩日後的三十二強戰,擁有主場之利的中國軍團,十三人躋身十六強,韓國二人,日本一人。
韓國兩場勝仗,其中一局為「內戰」。 換言之其餘四局,韓方一比三見負。 當中輸得最痛的,要數主帥 李世乭敗於中國小將 羋(廣府音:美,國語音:米)昱廷手下。
年僅十七歲的羋昱廷,是中國近年極速冒起的九五後超級新銳,與范廷鈺、范蘊若合稱「二飯一米」。 今年初,范廷鈺在應氏盃世界賽稱王,獨得四十萬美元,宣告了中國九五後躍馬中原。 這一波由中國新生代主導, 顛覆世界棋壇的紅潮,將過去二十年強勢主宰天下的「韓流」全面遏制,一如烏鷺網站所言:「中華帝國誕生。」 問題是,倘若中國真的迎來了獨霸時代,韓國又是否能穩守住挑戰者的位置呢?

六月底在日本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亞洲杯電視快棋賽上,日本「金童」井山裕太完美地把不可能任務變成可能,力克 李昌鎬(韓)、王檄(中)、朴廷桓(韓)三大高手。 褪色多時的「圍棋王國」,八年來第一次把這項「迷你版世界賽」的冠軍獎盃留了下來。
井山夢幻般的勝利,無異於在韓國人滴血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圍棋不是團體競技,早年的韓國,何嘗不是憑藉三數枝定海神針震懾中日,繼而摘下一頂又一頂桂冠。 井山的出現以至於崛起,業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這當然不是近況低迷的韓國棋壇樂見的。

韓流接連遭遇重創,與李世乭、李昌鎬、金志錫、朴廷桓等頂尖高手的不振有莫大關連。或者換一個角度說,一方的不振,其實緣於另一方的急速冒升。
剛踏入而立之年的李世乭,在LG及夢百合先後為中國九零後和九五後所淘汰。個人的衰疲,加上整體的下沉,構成了一幅不許人間見白頭,悲情色調非常強烈的灰敗畫面。這,就是現在的韓國棋界。

與此恰成鮮明比照的中國棋界,則如冉冉升起的旭日, 不論在高度和厚度皆漸趨世界頂峰。 然而,萬里長城以其一貫的特質,不容分說地把所有外力擋於牆外的態度,究竟又是否一件值得圍棋界欣慰的事呢? 曾經害怕中國圍棋=中國乒乓球,變成一個很乏味的機械式競賽世界的杞憂,事實上已悄然無聲的迫在眉睫。

八月九日上演了夢百合杯十六強廝殺,韓國 崔哲瀚、趙漢乘,還有日本的 結城聰悉數敗下陣來。 自一九八八年世界職業大賽創辦迄今,中國史無前例地包辦了半準決賽的全部席位;很有可能,這也是初次由同一個國家的代表囊括八強。
競技世界經常會見到強者運強。 崔哲瀚與 趙漢乘同以3/4子之微落敗的兩盤棋,堪稱是在明顯優勢的局面下,遭對手以「擦邊球」方式得分,最終令肩負重托的兩位「太極戰士」,不得不仰望半準決賽之門而興嘆。

中國女隊教練、三十五歲的龍字輩八段 王磊,不復活躍於第一線久矣,國內排名更跌出前五十。 當面對較自己年輕五歲的 趙漢乘,賽前被一致看淡,實屬合情合理。 各方咸認為韓國很有機會憑藉此局,取得至少一張八強門票。
過往,韓國媒體一直有指 趙漢乘老是在緊要關頭,欠缺了最後兩個巴仙集中力和把握力,以致未能更上層樓。 證之於趙王一戰,開局陷於崩盤邊緣的王磊,端賴對手「沒事找事」,後半段又「槍法大亂」,方能履險過關。

至於另一局 崔哲瀚鬥 連笑,劇情就更為曲折了。
來自遼寧丹東,十九歲的 連笑四段,本應在去年底另一項世界賽的八強,已有機會一鬥崔哲瀚。 當時,「笑笑」因突然出現氣胸,必須立即入院開刀,而被迫棄權。此番狹路再逢,正是算一算總帳的時候。
二十八歲的 崔哲瀚外號「毒蛇」,乃典型韓國流亂戰能手,素以勢沉力猛著稱。連笑外型雖似弱不禁風,但內心堅韌,出手亦是刀刀不離後腦勺。 兩人甫一接手,已殺得昏天黑地,難分難解。 中盤激戰正酣處,崔毒一條白龍忽爾陷身網羅,再無活路。 勝利在望的連笑,此時一個失神,讓龍歸大海。按常理而論,自亂陣腳的黑棋,一般已無翻身之力。豈料「笑笑」在此危急存亡的艱困局面,依舊保持平常心沉著應戰。反而是優勢的白棋卻因急於求成,致生紕漏。
至若世間果有命數使然,必令崔趙同時止步,以成全中國寫下新猷,則旁觀看熱鬧的,亦只好說一聲:「時也命也,天意難違。」

王磊與連笑兩位力拒韓流的風雲兒,兩日後,八月十一日在八強對壘中意外脆敗,分別為 古力和 周睿羊屠龍,惟有收下十六萬人民幣獎金,黯然離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