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張忠謀砸錢拚環保 不惜公開台積電禁地

2015-04-20   TWM
 
 

 

四月九日,一向視廠房為禁地的台積電,竟破天荒敞開大門,讓媒體一窺廠房的水處理設施。在台灣鬧水荒,環保團體屢屢抗議之時,台積電用實際行動爭取大眾支持。

這次開放的廠房位在中科。台積電在中科的擴建計畫已經在二月通過環評大會審查,但環團再度於四月初提出撤銷環評的行政訴願,讓台積電繃緊神經,惟恐一耽擱,就影響到十奈米製程的進度。而十奈米是台積電與三星競爭中,絕不能落後的關鍵戰役。

台積電宣布,不以目前廢水回收率已達到八七%為滿足,計畫進一步將汙水再利用。「中科汙水處理廠一天就有九萬噸的汙水,目前全數排放,如果可以把這九萬噸中,四到五成的汙水處理後再利用,也不無小補。」台積電十二吋廠廠務資深處長莊子壽透露。

其實廢水回收處理的成本不低,同樣一度水,自來水公司賣十二元,經過處理再利用的成本就要三十六元,更遑論本該無法再使用的廢水廠汙水。

莊子壽說,台積電每年花在環保的投資達一百億元,建置一條產線的汙水處理成本就高達一.五億元。這些行動能否換來環保團體的支持?台積電上下都戰戰兢兢。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81

“日本汙泥處理是不惜代價” 中日汙泥處理差距:至少二十年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910

舞洲汙泥處理中心講解員吉田很享受“汙泥”與“城堡”的巨大反差在參觀者臉上造成的表情變化。(南方周末記者 譚暢/圖)

在日本大阪,舞洲汙泥處理中心由政府投資建設,日常運營完全依靠居民的汙水管理費。在一些地方,汙泥焚燒制磚之後,除了補貼,政府優先購買用於市政建設。在另一家汙泥處理工廠,甚至負責人就是市長,政府部門協作極少“打架”。

名詞解釋

汙泥碳化:通過加溫和加壓釋放汙泥中的水分,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汙泥中的碳質。

汙泥熔融:將汙泥高溫熔化,再冷卻固化,這樣處理後的汙泥熔渣性質穩定,重金屬和有毒物質不會溶出。

2016年4月18日,一輛大巴停在了日本大阪市舞洲人工島上的一座“童話城堡”前。

69歲的講解員吉田先生穿著藍色工裝,將一臉錯愕的中國參觀者迎進了會議室。這座有著藍色煙囪、橙色外墻的“城堡”,是他們計劃參觀的舞洲汙泥處理中心。每天,大阪市12座汙水處理廠產生的約四千噸汙泥(含水量98%),通過地下管道流入這里,經過脫水、幹燥、熔融,最後變成25噸無害的黑色顆粒狀熔渣。

自2007年建成以來,舞洲汙泥處理中心已接待參觀者近兩萬人次。吉田很享受“汙泥”與“城堡”的巨大反差在參觀者臉上造成的表情變化。

不過這一次,面對“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資助行動”研修團(以下簡稱研修團)的連番發問,感到驚訝的反而是吉田。

“你們的問題,我有的答不出來。”吉田不明白,為什麽比起汙泥處理技術和工廠外觀,這群中國人更關心在他看來理所當然的問題:“你們建設、運營的錢從哪里來”“你們廠是事業單位還是國有企業”“你們和政府關系怎麽樣”“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門會不會打架”……

吉田不知道,這些問題正是中國汙泥處理與處置困境的癥結所在。

汙泥是汙水處理過程中形成的沈澱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及重金屬。中國水處理產業長期“重水輕泥”,住建部城建司水務處處長曹燕曾表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近50%的城市汙泥未做到無害化處理。

中日差距二十年

就在研修團赴日的一周前,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巡視員張悅宣布,環保部和住建部即將聯合發布通知,將汙泥處理處置與減排核查正式捆綁,一旦無法核實汙水處理廠汙泥去向,將扣減汙染物減排量。

“文件下來以後,大家會有一定壓力,但是壓力不是直接給各位汙水處理廠廠長的,是給城市政府。”張悅在一個汙泥處理處置的研討會上表示,政策通過把汙水處理廠的汙泥納入總量減排核算,責任落實到地方政府,以此推動汙泥的無害化和減量化。

“汙泥難題不是一天兩天了。”張悅感慨,“我們爭取把它作為一個重點工作,在十三五期間解決了。”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杭世珺至少已為此奔走呼籲了二十年。而中日在汙泥處理上的差距,也“至少二十年”。

杭世珺在1980年代留學日本,研修城市汙水處理。“那時候,日本的(汙泥)焚燒爐都建得滿滿的了。”2016年4月14日,杭世珺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日本最早的汙泥處置方式是海洋投棄。在1920年代,日本第一座汙水處理廠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汙泥,就直接傾倒入海。

其後,日本汙泥處理經歷了自然幹燥、脫水填埋等一系列演變。到1960年代,因為征地困難,日本開始推進能快速實現汙泥減量化的焚燒技術。1977年成立了汙泥處理調查委員會,強調汙泥的資源化和再利用。1996年,日本修改下水道法,要求公共下水道管理者用脫水、燃燒等方式實現汙泥減量的同時,應當盡量將汙泥作為燃料或肥料實現再生利用。

據東京大學水環境控制研究室教授、日本下水道協會成員古米弘明介紹,近十年來,日本汙泥年產生量變化不大。2010年,日本全國產業廢棄物總量約3.86億噸,含水率97%的汙泥占約19%,約7471萬噸。

雖有汙泥熔融、碳化等新技術出現,但焚燒依然在日本占據主流。2008年,日本幹汙泥(經過脫水等處理後的汙泥)年產量220萬噸,其中焚燒灰渣占68%。

在進行減量處理的同時,日本很註重汙泥的再生利用。

日本2014年度下水道新技術研究所年報顯示,汙泥有效利用率從1988年的15%,已提高到2010年的78%,2011年37%的汙泥用於制作建築材料。

“汙泥處理在中國的演變過程跟日本很相似,但中日的差距主要不是技術。”杭世珺表示。

中節能博實(湖北)環境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錢鳴亦有類似觀點,該公司2008年引進日本的汙泥碳化技術。“日本下水道協會把碳化作為替代熔融和焚燒的技術,是比較先進的。我們在引進時也根據中國汙泥狀況做了改進。技術不是問題。”錢鳴謹慎地說,“但是,在推廣過程中還是有一些障礙、一些困惑。”

“我們完全沒考慮要掙錢”

錢鳴遇見的障礙,首先就是汙泥處理處置的費用不足。

“國家在技術政策中明確指出,汙泥(處理處置)的費用在汙水處理費中代收,但代收多少沒有明確界定。既然不明確,政府也就不論技術好壞,反正哪個方法便宜,就先用哪個對付一下。”錢鳴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很多運營汙水處理的公司喊窮,現在汙水處理費都不夠,還拿多少給汙泥呢?”

“我們運行靠的也是居民的汙水處理費。”在舞洲汙泥處理中心,南方周末記者將錢鳴的困惑轉告吉田,得到這樣的回答,“我們完全沒有考慮要掙錢。我們收的(家庭月用水量)10立方米以內550日元(不含稅,約33.6元人民幣)就是根據運營成本核算好的,再向居民收取。”

舞洲汙泥處理中心的建設費用為620億日元,其中六成來自日本國家政府,四成來自大阪政府。建成以後,其日常運營費用不再依靠國家補貼。

在日本,居民需按月用水量交納水道費和下水道費,後者相當於中國居民水價中的汙水處理費。大阪市水道局網站顯示,當家庭月用水量在10立方米以內時,水道費為1026日元,下水道費為594日元(含稅)。在10至20立方米之間,下水道費為66日元/噸(約合人民幣4.04元)。

“大阪的汙水處理費在日本各大城市中是最低的。”吉田強調了兩次。但這個數字已足夠讓他的中國同行羨慕——中國一家產業研究機構的水價數據庫顯示,目前全國36個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的汙水處理費平均為0.82元/噸。

和中國一樣,日本的汙泥處理費被包含在汙水處理費中。日本國土交通省數據顯示,2012年日本下水道維持管理費共9008億日元,汙泥處理費占5%,即450.4億日元(約27.52億元人民幣)。

“中國排水費(即汙水處理費)就這麽一點,汙泥處理費高了就吃不消。排水費要提高,自來水費就得上去,那就要開聽證會,老百姓又可能不理解你。”上海交通大學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技術研究所所長朱南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上海一座汙水處理廠和某水泥集團談一個汙泥建材化利用項目,談了七八年也沒開建,“就是價格談不來”。

朱南文研究過大阪市對汙泥建材化利用項目的支持機制。大野汙水汙泥處理廠(除了舞洲,大阪另外一個汙泥處理工廠)用汙泥焚燒灰制造透水性磚,政府除了按照汙泥填埋的同等價格進行補貼外,還會優先購買用於市政建設,保證銷路。“日本的整套體系都設計好了,不會卡在哪個環節。”朱南文說。

“日本汙泥處理是不惜代價,他們的工程建設成本和運行費用其實比我們高多了。”錢鳴表示。

而在中國,汙泥處理處置費用該誰出,還是一筆糊塗賬。張悅的意見或許代表了目前的政策思路:“(汙泥)無害化治理,政府應該承擔成本。”

“體制差別,沒法借鑒”

“原來,吉田是公務員啊!”就舞洲汙泥處理中心的性質糾纏了將近二十分鐘以後,研修團終於搞清楚了吉田的身份。

舞洲汙泥處理中心隸屬於大阪市建設局下水道部,但負責運營的是一個共同企業體。目前的工作人員共有85人,其中9人是大阪市建設局的公務員,包括吉田在內。

吉田聽不懂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區別,而汙泥處理廠和政府的關系問題,對他而言也過於微妙。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解釋:“我們是屬於大阪市的,但為了更好地運營,有專門的運營單位。”

在中國,作為第一個將汙泥碳化技術投入商業化運營的企業負責人,錢鳴不僅要處理和政府的關系,還要處理和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

“日本的汙泥處理,協同性做得好。比如將汙泥和餐廚垃圾協同進行厭氧處理,咱們國內也有幾個項目,但在實際操作中總有些瓶頸突破不了。垃圾屬於城管部門的,市政汙泥屬於水務部門,汙水處理廠建設屬於住建部,監管又歸環保部,不在一個體系里面,怎麽協同?”

有一次,錢鳴在日本秋田市參觀了幾個固廢處理中心。在其中一個推行汙泥與餐廚垃圾焚燒協同發電的處理中心,他很感慨:“你知道這個中心的主任是誰嗎?就是秋田市的市長!市長是處理中心的一把手,下面的管理體制就比較簡單了。”

在杭世珺看來,目前中國汙泥處理處置最嚴峻的問題,不是缺少經濟杠桿。“這不是我一個專家的意見,大家都認為後門堵死了。”

管理上政出多門。例如目前我國建設部門在汙泥處置上鼓勵土地利用。“問題是,農業部不讓汙泥進土地。建設部門有擬定標準,但農業部不認。東北一個汙泥堆肥廠做得很好,但沒出路。”杭世珺研究了一輩子汙水和汙泥,參與了許多標準制定,她將中國汙泥處理的癥結歸為政府部門間的阻力太大。

赴日研修團中有一位媒體人。在參觀舞洲汙泥處理中心之前,他想寫一篇文章介紹日本的汙泥處理處置經驗。但參觀結束後,他放棄了這個念頭:“體制差別太大,沒法借鑒。”

(感謝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資助行動的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207

李彥宏發內部信:為了用戶,即便收入有負也在所不惜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10/155710.shtml

李彥宏發內部信:為了用戶,即便收入有負也在所不惜
i黑馬 i黑馬

李彥宏發內部信:為了用戶,即便收入有負也在所不惜

李彥宏在信中強調,為了用戶,即便收入有負,也要在所不惜。

i黑馬訊 5月10日消息,今日,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面向全員發出名為《勿忘初心,不負夢想》的內部信,李彥宏在信中強調,為了用戶,即便收入有負,也要在所不惜。

以下為李彥宏內部信全文:

《勿忘初心 不負夢想》

各位百度同學:

一月份的貼吧事件、四月份的魏則西事件引起了網民對百度的廣泛批評和質疑。其憤怒之情,超過了以往百度經歷的任何危機。

這些天,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會想:為什麽很多每天都在使用百度的用戶不再熱愛我們?為什麽我們不再為自己的產品感到驕傲了?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還記得創業初期的百度,那時我們主要在跟谷歌等競爭對手搶用戶,但我更怕的是它去高價挖我們的人才,谷歌完全有實力給百度的工程師們開出三倍以上的工資待遇來。後來他們進來了,卻幾乎沒有挖動我們什麽人。細想起來,那個時候大家都憋著一股氣,要做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我們每個人每天都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特別自豪。那時候我們的招聘海報經常用一個名人的頭像,在下面配一句簡練的文字。比如用魯迅的頭像,下面配的文字就是:“是翻譯,還是用創作尋找中國意義?”用錢學森,文字就是:“是在海外住別墅還是回中國做導彈之父?”用毛澤東,文字就是“是投降,還是比敵人更強”……一直到今天,每當我把這些詞句說給後來人聽時,都會幾近哽咽。在這些夢想的感召下,我們去傾聽用戶的聲音,去了解用戶的需求,在實力相差極為懸殊的情況下,一點點地贏得了中國市場。是我們堅守用戶至上的價值觀為我們贏得了用戶,也正是這些用戶在貼吧里蓋樓、在知道里回答問題、在百科里編寫詞條,他們創造的內容、貢獻的信息,讓我們區別於競爭對手,成就了百度的輝煌。

然而今天呢?我更多地會聽到不同部門為了KPI分配而爭吵不休,會看到一些高級工程師在平衡商業利益和用戶體驗之間糾結甚至妥協。用戶也因此開始質疑我們商業推廣的公平性和客觀性,吐槽我們產品的安裝策略,反對我們貼吧、百科等產品的過度商業化……因為從管理層到員工對短期KPI的追逐,我們的價值觀被擠壓變形了,業績增長淩駕於用戶體驗,簡單經營替代了簡單可依賴,我們與用戶漸行漸遠,我們與創業初期堅守的使命和價值觀漸行漸遠。如果失去了用戶的支持,失去了對價值觀的堅守,百度離破產就真的只有30天!

今天,百度能影響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信息的流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市場的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複雜,好的,壞的,美的,醜的,真的,假的,在網上都有。每天有無數的人會根據在百度搜到的結果去做決策,這也對我們的產品理念,行為準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為用戶負責!

網民希望我們做的事兒,我們要順應民心和民意,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哪些錢可以賺,怎麽賺,關鍵時刻高管和員工如何選擇,這些問題時刻考驗著我們的商業道德和行為規範。我們在接下來的時間必須集中力量做好幾件事:

首先,是重新審視公司所有產品的商業模式,是否因變現而影響用戶體驗,對於不尊重用戶體驗的行為要徹底整改。我們要建立起用戶體驗審核的一票否決制度,由專門的部門負責監督,違背用戶體驗原則的做法,一票否決,任何人都不許幹涉。

其次,要完善我們的用戶反饋機制,傾聽用戶的聲音,讓用戶的意見能快速反映到產品的設計和更新中,讓用戶對產品和服務的評價成為搜索排名的關鍵因素。

最後,要繼續完善現有的先行賠付等網民權益保障機制,增設10億元保障基金,充分保障網民權益。

這些個措施,也許對公司的收入有負面影響,但我們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因為我相信,這是正確的做法!是長遠的做法!是順天應時的做法!

十年前,我們以搜索為基礎,創立了貼吧、知道、百科等新產品;今天,我希望我們以人工智能為基礎,把語音搜索、自動翻譯、無人車做成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新產品。百度要跑完從大企業到偉大企業的長距離,要有拓展業務的“體力”,更要有堅守簡單可依賴文化的“意誌”。讓我們堅守用戶至上的價值觀,為實現讓人們平等便捷獲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使命努力拼搏,讓我們的後人為我們所做的事情感到驕傲和自豪!

Robin

2016-5-10

百度 李彥宏 內部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596

不惜貨幣崩盤 石油國家誓將“去美元化”進行到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817.html

自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美元“霸權”地位至今,美元主宰全球經濟已有70余年。業內普遍認為,憑借“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的三角關系,美國過去一直將全球供需和分工體系牢牢的與美元體系掛鉤。

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去美元化”呼聲日漸高漲。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曾表示,美元的支配性地位是導致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根源。如今,美元在全球各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以近日放棄固定匯率制導致本幣崩盤的尼日利亞為代表的石油國家,卯足勁想要擺脫美元束縛;而美國政府開出的天價罰單也讓“去美元化”這一口號在歐洲銀行業盛行。

與此同時,人民幣的快速崛起令全世界驚嘆。近年來我國積極加快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尤其是今年10月1日,人民幣將正式加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從流通貨幣、計價貨幣,到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人民幣正越來越多地受到全球範圍內的認可。

“美元的主導地位在短期內難被撼動,但美元今後也不可能獨霸。”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喬依德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逐漸取而代之的或將是多元貨幣體系,而人民幣很可能在2025年左右躋身全球儲備貨幣之一。

“石油美元”走向枯竭

本周以來,最牽動全球投資者心的除英國“退歐公投”外,還有尼日利亞貨幣崩盤、暴跌超過40%所引發的擔憂。作為非洲最大產油國,尼日利亞眼下的遭遇代表著眾多產油國在油價持續低迷、美元強勢回歸趨勢下的生存現狀,如果不加以重視,局部風險很有可能會導致新一輪的全球危機。

6月15日,尼日利亞央行意外宣布,將自6月20日起,放棄本國貨幣奈拉對美元實施的自由浮動匯率機制。這意味著,該國正式終止了維持16個月的固定匯率制,引發市場普遍擔憂這一舉動將引發奈拉大幅貶值。

正如市場預期,6月20日奈拉對美元出現大幅跳水,美元對奈拉從199.15暴跌至281.74,貶值幅度達41.47%。6月22日,貶值趨勢仍在繼續,不出意外,奈拉有望創今年全球貨幣最大跌幅。

此前,盡管面臨很大壓力,尼日利亞一直堅持執行固定匯率機制,美元對奈拉的交投範圍被錨定在197~199之間,而為了維護這一水平,尼日利亞央行動用了27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尼日利亞總統穆罕默杜•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 一向反對本國貨幣貶值,但是作為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國,尼日利亞政府約三分之二的財政收入以及90%的外匯儲備均來自石油出口。近日,布哈里不得不公開表示,長期的結構性失衡和過度依賴進口的事實已經殘酷地暴露出來。

今年一季度,尼日利亞GDP出現近20年來首次萎縮,外匯儲備也在急劇減少。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已經大幅下降至267億美元,使得尼日利亞央行不得不進行資本管制和外匯限制交易。

尼日利亞國內市場嚴重的外匯短缺導致黑市盛行,據悉,在放棄固定匯率制前,在當地黑市上,1美元已經狂飆至可兌換370奈拉,這進一步擾亂國家經濟秩序、通脹高企。

值得引起重視的是,尼日利亞經濟走向如此困難的地步,在眾多石油國家中,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它們共同面臨的問題是,一方面國際油價暴跌,導致了石油國家經濟受到重創;另一方面,美聯儲開啟加息通道推動美元上漲,石油國家貨幣對美元不斷貶值,可謂“雪上加霜”。

因此,越來越多的石油國家加快了“去美元”的步伐。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成為近兩年來致力擺脫美元束縛的典型代表。

去年8月20日開始,哈薩克斯坦取消匯率波動區間限制,該國貨幣堅戈對美元瞬間由197.28貶值到最低256.98,貶值幅度達30%,這一單日跌幅令大部分實行貨幣寬松政策的國家望塵莫及。此前,該國央行一直使用外匯儲備將匯率控制在一定交易區間內。

取消匯率波動區間限制後,堅戈對美元進入持續貶值通道,今年1月17日,曾貶值到1美元可兌381.1堅戈。

雖然哈薩克斯坦央行此舉令市場措手不及,但其“去美元化”的決心其實早已有跡可循。在2015年3月,哈薩克斯坦央行已展開“去美元計劃”,減少國家經濟對美元的依賴。據悉,該計劃實施日期為2015年~2016年,旨在確保本國經濟的穩定性、推行無現金支付、減少影子經濟,並優先考慮使用本幣堅戈。

哈薩克斯坦總統Nursultan Nazarbayev還公開表示,當匯率大幅波動時,要求國有企業必須出售美元,兌換成堅戈。

另一石油巨頭——俄羅斯為了進行“去美元化”,更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自從歐美輪番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後,俄羅斯總統普京一直致力於“去美元化”。他大力推動以盧布和人民幣開展國際貿易,弱化美元的影響力。

從2014年開始,歐美制裁導致俄羅斯被美元融資市場擋在門外,推動了大型俄羅斯企業陸續將部分現金轉移至亞洲的銀行,進而推高了人民幣在中俄貿易結算中的地位。這一年,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幣交易總量增長7倍,達到3950億盧布(約合480億元人民幣)。

隨著俄羅斯國內對於人民幣交易量的大幅度增長、俄羅斯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和盧布的兌換業務份額的不斷增加,2015年3月17日,莫斯科交易所金融衍生工具市場正式啟動了人民幣/盧布期貨交易。

除擺脫美元升值對本國經濟造成的壓力外,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此前曾建議,像尼日利亞、哈薩克斯坦這些過度依賴原油生產的國家,在制定貨幣政策的時候需要更多的靈活性,這樣在油價持續低迷的時候可以用外匯儲備來支持貧困人口。

“天價罰單”引發歐元區“去美元”行動

2014年,美國監管機構向法國巴黎銀行(下稱“法巴銀行”)開出的90億美元天價罰單成為近兩年來歐元區越演越烈的“去美元”行動的導火索。多個來自歐洲的銀行陸續遭到美國監管機構巨額罰款,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霸權地位開始不斷招致其他貨幣經濟體的“奮起”反抗。

時任法國央行行長的克里斯汀娜(Christian Noyer)對美國發出警告稱,美國利用自己的規則限制法巴銀行在全球範圍內的美元交易,這將鼓勵(銀行)“去美元化”。“歐洲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並不一定需要使用美元,也可能使用歐元或者人民幣。”

此外,一些人士呼籲在歐盟層面尋找辦法,試圖降低在國際貿易與投資中對美元的依賴。法國財政部長麥克(Michel Sapin)更是對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霸主地位提出質疑,呼籲全球支付貨幣實現“再平衡”,稱法巴銀行案應該“讓我們認識到,使用多種貨幣的必要性”。

麥克呼籲,法巴銀行所受到的罰款使歐洲有理由“動員”更多的交易以歐元結算,這樣歐洲地區的銀行就不會如此深受美國監管當局鉗制。

然而,歐元區“去美元化”的呼聲能否真的對美元形成挑戰?

“偶爾會有俄羅斯或者歐洲某些國家的‘呼聲’,但最終還是一個市場選擇的問題。”渣打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丁爽此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歐元的使用比例雖然會有所上升,但並不一定對美元構成直接挑戰。

“歐元區的經濟當前正從危機中逐步走出,從資產配置角度投資者會增加持有,但長期前景取決於增長潛能。”丁爽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是發達經濟體中率先從危機中複蘇的國家之一,而且潛在增長率似乎長期高於歐洲,所以從經濟基本面來看,未來10~20年內,歐元還不太可能取代美元。

此外,歐元是諸多國家聯合起來創造的貨幣,存在先天的不足,特別是在財政聯盟這方面並沒有實質進展。在這方面,中國和美國不僅有統一的貨幣政策,還有統一的財政政策。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劍平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去美元化還要看歐洲整個體系,除法國外,歐元區的其他國家及其貿易夥伴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較高。”

人民幣國際化有望重塑全球貨幣體系

從全球儲備貨幣過去數百年的變遷來看,一國貨幣不會成為千秋萬代的主宰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持續多年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正如當年美元取代英鎊一樣,美元最終將由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等多元貨幣體系所取代。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此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世界經濟和貿易的多元化,貨幣體系的多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十幾年後,歐美中三大經濟體的經濟規模不相上下是支持多元化貨幣體系的基本面因素。

“貨幣體系構建是一個長期問題。現在所討論的改革是未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內貨幣體系走向的各種不同版本,包括SDR、紙黃金和多元化體制等。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中長期國際貨幣體系將走向美元、歐元、人民幣三足鼎立的格局。”馬駿說道。

回顧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之路,可謂碩果累累。

最受全世界矚目的無疑是去年12月1日,國際貨幣i基金組織(IMF)正式宣布人民幣加入SDR籃子貨幣。IMF總裁拉加德在發布會上表示:“人民幣進入SDR將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里程碑,這也是對於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在貨幣和金融體系改革的認可。”

拉加德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政府深諳,人民幣加入SDR並非為了一時的自我宣傳,這是一個過程。”盡管人民幣在真正意義上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進入SDR無疑是人民幣和中國金融市場邁向國際舞臺的新起點。

今年3月4日,IMF宣布將於10月1日開始在季度全球《官方外匯儲備幣種構成報告》(COFER)中,把人民幣單列統計。這一舉動對於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意義重大。除IMF進一步對人民幣作出背書外,更有望增強各國央行增持人民幣資產的信心。業內普遍預期,各國央行及貨幣當局對配置人民幣及人民幣資產的需求將明顯增加,人民幣占全球官方外匯儲備比例或增至4%~5%,躋身世界三大外匯儲備貨幣,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向前邁出一大步。

此外,我國還致力於推動人民幣在全球市場滲透度。

自2008年以來,中國央行先後與3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貨幣當局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總額度達到3.1萬億元,對促進雙邊貿易投資發揮了積極作用。

值得註意的是,在6月7日結束的第八輪中美經濟對話中,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透露,不久後將在美國設立人民幣清算行。

“這一舉措也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取得重要突破。”匯豐銀行新興市場外匯研究主管保羅•馬克爾(Paul Mackel)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對話非常重要的突破是美國將建立一個政策框架來促進人民幣在美國的貿易和結算,這有利於中國被納入國際主要的股票及債券市場指數,同時有助於中國在外匯改革的軌道上更進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09

為了撤銷奧巴馬醫改法案,他們不惜令美國赤字增至1萬億美元

為了撤銷奧巴馬醫改法案,一些美國國會成員甚至不惜付出令美國財政赤字激增至1萬億美元以上的代價。

當地時間4日,美國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恩茲公布2017年預算決議,為部分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奠定基礎。

參議院本周將就預算進行討論,而全院投票預計將在下周進行。一旦由共和黨控制的參眾兩院通過該預算決議,奧巴馬醫改法案的部分內容將被廢除。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國會中一些最保守的成員準備投票支持一項預算決議,而這項決議或將使赤字到2020年激增至1萬億美元以上、公共債務到2026年增加至29.1萬億美元以上。

這些議員表示,上述預算數字僅是“象征意義的”,真正的目的是為踐行撤銷奧巴馬醫改的承諾創造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87

江南春:飽和攻擊,為了整體戰略的勝利而不惜投入重兵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4/161466.shtml

江南春:飽和攻擊,為了整體戰略的勝利而不惜投入重兵
高榕資本 高榕資本

江南春:飽和攻擊,為了整體戰略的勝利而不惜投入重兵

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在高榕資本CEO年會上

本文由高榕資本(微信 ID:  banyancapital)授權i黑馬發布。

同在座的各位一樣,我們都是創業者。今天很高興能在高榕資本的CEO年會上跟大家聊一聊指數級增長公司的品牌策略和打法。

1

品牌差異化:從『香飄飄』看如何開創產品品牌的新特性

1

在開創品牌的差異化定位時,一個做法是開創新品類,一個做法是開創新特性。

關於開創新品類,相信大家都會相對熟悉。我們來看一個速溶奶茶公司香飄飄的案例,講講如何開創新特性。

冬季熱飲大家都喝過,但隨著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速溶類熱飲的銷售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第一,消費升級壓縮原有消費場景。十幾年前的學生既看不起電影,也泡不起咖啡館,所以談戀愛就以壓馬路為主。壓馬路的時候,冬季熱飲就是很好的禦寒的東西。但隨著中國的消費升級,這個場景已經被大大壓縮,年輕人都去看電影,都去泡咖啡館了。

第二,中國消費者健康理念的提升。植脂末沖泡類的飲品逐漸被認為是不夠健康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速溶熱飲類企業除了改進產品品質之外還能做什麽?

兩年多前,香飄飄做了一個新的廣告。廣告語是這樣的:『小餓小困,喝點香飄飄』。同時,還寫了一句話:『新西蘭奶源加印度紅茶,一年12億人次都在喝』。

此舉讓香飄飄的銷量實現了大幅上升,因為這一舉改變了它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心智地位。

其實所有的廣告在核心上都是一種基於心智科學的套路,它沒有奧秘,它在本質上絕不是一種創意。 

它的本質在於定位和信任狀的建立。

首先,是定位。『小餓小困,喝點香飄飄』向消費者的心智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消費場景。比如,連續看七集網劇時,有沒有小餓小困?晚上三點鐘看歐洲杯,有沒有小餓小困?早上沒吃過早飯,在辦公室有沒有小餓小困?工作日下午兩三點鐘,有沒有小餓小困?這種與生活狀態的綁定讓它找到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定位,找到了一類全新的消費場景。對於公司來講,這解決的是產品的議價問題。

其次,是信任狀。『新西蘭奶源加印度紅茶,一年12億人次都在喝』這句話解決了消費者對影響自身健康問題的顧慮,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安全感。對於公司來講,這解決的是產品的信任問題,也就是交易決策成本問題。

我們這里多談幾句信任狀,也就是制造安全感的話題。

關於信任狀,品牌大師特勞特實際上提供了7種做法。我們這里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加以說明。

以香飄飄為例,『原料產地背書』就是它的信任狀,原產地代表了最高品質的原料。

『產品熱銷』是一類信任狀。比如,XXX產品,全國銷量,遙遙領先;XXX應用,多少億用戶都在用的新聞APP。

『歷史綁定』是一類信任狀。比如,XXX涼茶,道光年間300年歷史;唐時宮廷宴,盛世劍南春。

另外,『從眾心理』是最好的一種安全感。比如,12億人次都在喝,消費者會很自然的認為產品是安全的。

為什麽我要把信任狀單獨拿出來說一下?因為消費者的基礎心智結構是缺乏安全感的。在他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如何用你的信任狀創造他心里的安全感?這決定了消費者為什麽選擇你,決定了你產品的交易決策成本。

2

時間窗口:誰先做的重要嗎?誰先進入消費者心智才最重要

2

在座的都是成功的創業者,我實際上自己也是一個創業者。

我們經常問這樣的問題:你在市場上面對那麽多競爭對手,你的競爭壁壘是什麽?

很多人說,我的技術是壁壘,我的規模是壁壘,我的渠道是壁壘,我的商業模式創新是壁壘。我覺得在中國,這些都是壁壘,但都不是核心壁壘。

因為這些優勢實際上只為你留下了三個月、六個月,至多不會超過12個月的時間窗口

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在時間窗口中完成對消費者心智的飽和攻擊。

你應該有意識的在消費者心智中『劃上一個等號』。這個意思就是,你要等於某個品類,或者你要等於某個特性。如果你沒有劃上等號,那麽最後就會陷入慘烈的競爭。

今天誰先做的重要嗎?誰先進入消費者心智才最重要。

我認為什麽是第一?第一個進入消費者心智才叫第一。不能說你第一個做的就叫第一,最終要看誰先在消費者心中打下這個烙印。

3

飽和攻擊策略:在開創品類/特性和時間窗口打開的前提下,為了整體戰略的勝利而不惜投入重兵

3

在時機成熟時候要采取飽和攻擊策略。

創業公司拿了錢,什麽時候開始做品牌的落地? 

第一,先要想一想,你有沒有開創品類?有沒有開創特性?

第二,要看一看你有沒有時間窗口?

第三,如果前面的條件都具備,就要在時間窗口當中進行飽和攻擊。

因為消費者心智非常懶,消費者心智最大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如果你不采取飽和攻擊,不能迅速在消費者心智當中等於一個品類,或者等於一個特性,等到競爭對手先發力,你就可能被壓制。等到競爭對手跟你同時發力,你就可能陷入到和對手的纏鬥當中,就可能變成十幾億對十幾億的消耗式纏鬥。

為什麽先入為主很可怕?中國第一個升空的宇航員是誰?楊利偉。請問大家知不知道第二個升空的宇航員和最近一個升空的宇航員是誰?同樣是宇航員,但是被你們忘卻,原因是時間窗口問題。

當大家在時間窗口特別關註這個事情的時候,把它打進去,消費者就會牢牢記住。在過了三個月、六個月之後,時間窗口會突然關掉。關掉了之後,大家能夠牢牢記住的只有一個。

好多十幾年前的廣告大家可能還記憶猶新。比如,『果凍就是喜之郎』,他們就是抓住了當時的心智時間窗口。

今天中國能不能做出比喜之郎更好吃、更便宜的果凍?都能。但是在消費者的心智當中不能,因為時間窗口已經關掉了。一關之後,就好像開了一道玻璃門,競爭對手沖不過去,這是因為被時間窗口封殺了。這個時間窗口一旦關掉,後來者就處在被壓制的狀態。

所以一個人是否能夠在消費者心智地圖上占據最有利的地形就變得非常重要。

當出現時間窗口的時候,一定要飽和攻擊。這時候,公司管理層與其考慮投資收益怎麽樣,還不如去問需要投資多少才能確保勝利。這與在戰爭中能否不惜代價占領一個重要的山頭確保戰略勝利是非常相似的。

4

一家企業的使命:真正贏得用戶的心

4

最後一點,所有行業的龍頭公司,利潤很大的公司都做了什麽?

你觀察一下就知道,他們在消費者的心智中都等於一個詞。他們都封殺了一個品類的心智時間窗口。比如:騰訊等於即時通信,百度等於中文搜索,滴滴等於專車,喜之郎等於果凍。

果你封殺不了品類就要想辦法找特性,占據一個你能獨享的詞。比如,唯品會是一個專門做特賣的網站,王老吉是預防上火的飲料,神州專車是一個更安全的專車。你如果不能在消費者心中搶占一個詞就會非常危險。每個人都要問自己,我在消費者心中有沒有搶占一個詞,這很重要。

消費者心智結構厭惡複雜,你必須一詞定位。當你什麽都想代表的時候,一定誰都代表不了。你在消費者心智中傳播效應會很低,無法穿透消費者。所有成功的定位都是用一個詞/一句話來代表的,無論是『怕上火喝王老吉』,『困了累了喝紅牛』,還是『果凍就是喜之郎』。它們都能用最簡單、最高效率的方式打進消費者心智。當你把自己在消費者心智里種上之後,這個心智優勢一定會轉化成市場份額的優勢。

無論你今天處於優勢也好,弱勢也好,都要問問自己在消費者心中占不占一個獨特的位置。消費者有沒有一句話能說出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的原因?

談到心智,想用《孫子兵法》的『道天地將法』來結束今天的演講。

我在華師大讀書的時候,經常看很多古文,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子兵法》。《孫子兵法》通篇只講五個字叫『道天地將法』。

天地將法重要嗎?重要,但是為什麽道排在第一位?

先說一下什麽叫『天地將法』:

天,天時,就是我剛才說的時間窗口;

地,是渠道和網絡;

將,是在座各位創業者,是你的團隊;

法,是運營和管理。

大家可以看古文當中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所以,道到底是什麽?

道就是人心。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贏得用戶的心。

所以,我們所有的創業公司都要從根本上理解並運用好贏得用戶的心的方法。

END

江南春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861

江南春:飽和攻擊,為了整體戰略的勝利而不惜投入重兵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4/161466.shtml

江南春:飽和攻擊,為了整體戰略的勝利而不惜投入重兵
高榕資本 高榕資本

江南春:飽和攻擊,為了整體戰略的勝利而不惜投入重兵

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在高榕資本CEO年會上

本文由高榕資本(微信 ID:  banyancapital)授權i黑馬發布。

同在座的各位一樣,我們都是創業者。今天很高興能在高榕資本的CEO年會上跟大家聊一聊指數級增長公司的品牌策略和打法。

1

品牌差異化:從『香飄飄』看如何開創產品品牌的新特性

1

在開創品牌的差異化定位時,一個做法是開創新品類,一個做法是開創新特性。

關於開創新品類,相信大家都會相對熟悉。我們來看一個速溶奶茶公司香飄飄的案例,講講如何開創新特性。

冬季熱飲大家都喝過,但隨著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速溶類熱飲的銷售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第一,消費升級壓縮原有消費場景。十幾年前的學生既看不起電影,也泡不起咖啡館,所以談戀愛就以壓馬路為主。壓馬路的時候,冬季熱飲就是很好的禦寒的東西。但隨著中國的消費升級,這個場景已經被大大壓縮,年輕人都去看電影,都去泡咖啡館了。

第二,中國消費者健康理念的提升。植脂末沖泡類的飲品逐漸被認為是不夠健康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速溶熱飲類企業除了改進產品品質之外還能做什麽?

兩年多前,香飄飄做了一個新的廣告。廣告語是這樣的:『小餓小困,喝點香飄飄』。同時,還寫了一句話:『新西蘭奶源加印度紅茶,一年12億人次都在喝』。

此舉讓香飄飄的銷量實現了大幅上升,因為這一舉改變了它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心智地位。

其實所有的廣告在核心上都是一種基於心智科學的套路,它沒有奧秘,它在本質上絕不是一種創意。 

它的本質在於定位和信任狀的建立。

首先,是定位。『小餓小困,喝點香飄飄』向消費者的心智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消費場景。比如,連續看七集網劇時,有沒有小餓小困?晚上三點鐘看歐洲杯,有沒有小餓小困?早上沒吃過早飯,在辦公室有沒有小餓小困?工作日下午兩三點鐘,有沒有小餓小困?這種與生活狀態的綁定讓它找到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定位,找到了一類全新的消費場景。對於公司來講,這解決的是產品的議價問題。

其次,是信任狀。『新西蘭奶源加印度紅茶,一年12億人次都在喝』這句話解決了消費者對影響自身健康問題的顧慮,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安全感。對於公司來講,這解決的是產品的信任問題,也就是交易決策成本問題。

我們這里多談幾句信任狀,也就是制造安全感的話題。

關於信任狀,品牌大師特勞特實際上提供了7種做法。我們這里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加以說明。

以香飄飄為例,『原料產地背書』就是它的信任狀,原產地代表了最高品質的原料。

『產品熱銷』是一類信任狀。比如,XXX產品,全國銷量,遙遙領先;XXX應用,多少億用戶都在用的新聞APP。

『歷史綁定』是一類信任狀。比如,XXX涼茶,道光年間300年歷史;唐時宮廷宴,盛世劍南春。

另外,『從眾心理』是最好的一種安全感。比如,12億人次都在喝,消費者會很自然的認為產品是安全的。

為什麽我要把信任狀單獨拿出來說一下?因為消費者的基礎心智結構是缺乏安全感的。在他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如何用你的信任狀創造他心里的安全感?這決定了消費者為什麽選擇你,決定了你產品的交易決策成本。

2

時間窗口:誰先做的重要嗎?誰先進入消費者心智才最重要

2

在座的都是成功的創業者,我實際上自己也是一個創業者。

我們經常問這樣的問題:你在市場上面對那麽多競爭對手,你的競爭壁壘是什麽?

很多人說,我的技術是壁壘,我的規模是壁壘,我的渠道是壁壘,我的商業模式創新是壁壘。我覺得在中國,這些都是壁壘,但都不是核心壁壘。

因為這些優勢實際上只為你留下了三個月、六個月,至多不會超過12個月的時間窗口

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在時間窗口中完成對消費者心智的飽和攻擊。

你應該有意識的在消費者心智中『劃上一個等號』。這個意思就是,你要等於某個品類,或者你要等於某個特性。如果你沒有劃上等號,那麽最後就會陷入慘烈的競爭。

今天誰先做的重要嗎?誰先進入消費者心智才最重要。

我認為什麽是第一?第一個進入消費者心智才叫第一。不能說你第一個做的就叫第一,最終要看誰先在消費者心中打下這個烙印。

3

飽和攻擊策略:在開創品類/特性和時間窗口打開的前提下,為了整體戰略的勝利而不惜投入重兵

3

在時機成熟時候要采取飽和攻擊策略。

創業公司拿了錢,什麽時候開始做品牌的落地? 

第一,先要想一想,你有沒有開創品類?有沒有開創特性?

第二,要看一看你有沒有時間窗口?

第三,如果前面的條件都具備,就要在時間窗口當中進行飽和攻擊。

因為消費者心智非常懶,消費者心智最大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如果你不采取飽和攻擊,不能迅速在消費者心智當中等於一個品類,或者等於一個特性,等到競爭對手先發力,你就可能被壓制。等到競爭對手跟你同時發力,你就可能陷入到和對手的纏鬥當中,就可能變成十幾億對十幾億的消耗式纏鬥。

為什麽先入為主很可怕?中國第一個升空的宇航員是誰?楊利偉。請問大家知不知道第二個升空的宇航員和最近一個升空的宇航員是誰?同樣是宇航員,但是被你們忘卻,原因是時間窗口問題。

當大家在時間窗口特別關註這個事情的時候,把它打進去,消費者就會牢牢記住。在過了三個月、六個月之後,時間窗口會突然關掉。關掉了之後,大家能夠牢牢記住的只有一個。

好多十幾年前的廣告大家可能還記憶猶新。比如,『果凍就是喜之郎』,他們就是抓住了當時的心智時間窗口。

今天中國能不能做出比喜之郎更好吃、更便宜的果凍?都能。但是在消費者的心智當中不能,因為時間窗口已經關掉了。一關之後,就好像開了一道玻璃門,競爭對手沖不過去,這是因為被時間窗口封殺了。這個時間窗口一旦關掉,後來者就處在被壓制的狀態。

所以一個人是否能夠在消費者心智地圖上占據最有利的地形就變得非常重要。

當出現時間窗口的時候,一定要飽和攻擊。這時候,公司管理層與其考慮投資收益怎麽樣,還不如去問需要投資多少才能確保勝利。這與在戰爭中能否不惜代價占領一個重要的山頭確保戰略勝利是非常相似的。

4

一家企業的使命:真正贏得用戶的心

4

最後一點,所有行業的龍頭公司,利潤很大的公司都做了什麽?

你觀察一下就知道,他們在消費者的心智中都等於一個詞。他們都封殺了一個品類的心智時間窗口。比如:騰訊等於即時通信,百度等於中文搜索,滴滴等於專車,喜之郎等於果凍。

果你封殺不了品類就要想辦法找特性,占據一個你能獨享的詞。比如,唯品會是一個專門做特賣的網站,王老吉是預防上火的飲料,神州專車是一個更安全的專車。你如果不能在消費者心中搶占一個詞就會非常危險。每個人都要問自己,我在消費者心中有沒有搶占一個詞,這很重要。

消費者心智結構厭惡複雜,你必須一詞定位。當你什麽都想代表的時候,一定誰都代表不了。你在消費者心智中傳播效應會很低,無法穿透消費者。所有成功的定位都是用一個詞/一句話來代表的,無論是『怕上火喝王老吉』,『困了累了喝紅牛』,還是『果凍就是喜之郎』。它們都能用最簡單、最高效率的方式打進消費者心智。當你把自己在消費者心智里種上之後,這個心智優勢一定會轉化成市場份額的優勢。

無論你今天處於優勢也好,弱勢也好,都要問問自己在消費者心中占不占一個獨特的位置。消費者有沒有一句話能說出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的原因?

談到心智,想用《孫子兵法》的『道天地將法』來結束今天的演講。

我在華師大讀書的時候,經常看很多古文,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子兵法》。《孫子兵法》通篇只講五個字叫『道天地將法』。

天地將法重要嗎?重要,但是為什麽道排在第一位?

先說一下什麽叫『天地將法』:

天,天時,就是我剛才說的時間窗口;

地,是渠道和網絡;

將,是在座各位創業者,是你的團隊;

法,是運營和管理。

大家可以看古文當中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所以,道到底是什麽?

道就是人心。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贏得用戶的心。

所以,我們所有的創業公司都要從根本上理解並運用好贏得用戶的心的方法。

END

江南春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862

【傳媒與文化】免費觀看大勢已去,迷妹們都不惜下本付費觀看了:探秘頂級IP精品大劇背後的吸金術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618&summary=

【傳媒與文化】免費觀看大勢已去,迷妹們都不惜下本付費觀看了:探秘頂級IP精品大劇背後的吸金術


司概述:專註優質內容的電視頻道運營商

主營業務:立足於視頻生產領域,整合視頻行業資源

北京長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2012年8月,是湖北廣播電視臺(集團)旗下大型國有股份制傳媒公司。公司立足於視頻內容生產領域,致力於構建視頻行業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平臺,主要從事欄目、電視劇和新媒體節目的研發、制作、投資和發行業務、廣告主投放代理業務和咨詢服務業務。公司集戰略投資商、內容供應商、跨媒體運營商於一體,以“文娛夢工廠、影像新勢力”為定位,經營涉及節目制作、大型活動、頻道運營、影視制作、新媒體運營、海外渠道拓展等多個領域。2016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同比下滑13%,凈利潤4088.76萬元,同比增長103.1%。



商業模式:“采購-銷售-研發”模式

公司在視頻節目市場采用“采購-銷售-研發”的商業模式。1)采購模式。公司欄目業務分制作和投資兩種,其中制作物資采購采用市場定價,投資則通過評估挑選出合格的供貨方並簽署合同;電視劇業務主要分投拍和發行兩種,投拍一般采用聯合拍攝模式,由執行制片方對公司出資款項進行統一管理,執行具體采購事宜。發行通常采用買斷區域播映權模式,由公司出資購買播映權再通過向電視臺轉讓獲取收益;廣告業務分經營和代理兩種,在獨家經營協議中公司通過承擔影視頻道的相關成本費用獲得廣告發布資源。在獨家代理協議中公司以代理銷售的方式撮合廣告資源和廣告市場的投放需求並向電視頻道收取廣告代理費。2)銷售模式。公司欄目有兩種銷售模式,一是接受電視臺等委托方的委托提供制作服務,二是公司參投的產品在平臺播出後,按照聯合投資合同的約定獲取收益分成;電視劇的銷售包括預售和發行兩個階段,此外還可以進行海外發行、音像制品銷售、為品牌客戶提供植入式廣告、貼片廣告以及由商家提供贊助等衍生方式擴大收入;公司廣告業務銷售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將廣告媒介資源銷售給廣告投放需求方並收取全部廣告價款作為收入,二是以代理銷售的方式撮合廣告資源和廣告市場的投放需求,並代收廣告價款,再按代理銷售金額的一定比例獲取收益。3)研發模式。公司研發工作由總經理全面負責,主管業務的副總經理負責各業務的具體管理和執行。



股權結構:湖北廣播電視臺為實際控制人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湖北廣播電視臺,公司控股股東長江廣電集團持有本公司73.43%的股份,是湖北廣播電視臺的全資子公司。公司自成立以來,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湖北臺系湖北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其前身是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於2006年3月經國家廣電總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批準成立。2011年10月,根據中央關於文化體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國家廣電總局正式批複同意“湖北省級廣播電視體制改革方案”,同意撤銷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湖北人民廣播電臺、湖北電視臺,合並組建湖北廣播電視臺。



財務簡介:2016H1公司營收和扣非後凈利潤為1.53億元和3943萬元

公司凈利潤與凈利率快速上升。公司2016H1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同比下降13%;營業成本0.74億元,同比下降43%。營業收入的變化源於公司上半年不再經營湖北衛視和湖北影視的獨家代理廣告發布業務,由於該業務營業額較大,毛利率較低,公司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同比下降。2016H1毛利率為51.8%,同比增加25.3pcts。毛利率的快速增長得益於公司欄目制作經驗日益豐富,成本控制能力增強。此外,公司電視劇投資及發行業務毛利水平高於公司傳統的廣告業務和欄目制作業務,提升了綜合毛利率。期間費用率方面,2016H1公司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分別為1.4%、18.1%、-0.1%,分別同比-0.7pcts、+12.2pcts、+0.01pcts,其中管理費用的增加主要來自當期研發費用的增加。受公司毛利率快速增長的提振,2016H1公司實現凈利潤4088.76萬元,同比增長103.05%,凈利率為26.7%,同比增長15.3pcts。公司2016H1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9.95%,同比降低26.79pcts,雖然銷售凈利率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但由於資產總額的快速增長導致ROE降低。

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穩步增長,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重不斷增加,流動性趨於寬松,短期償債能力改善;從資本結構上看,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13年81.69%下降到2016H1的26.94%,長期償債能力改善明顯。2016年公司業務重心逐漸轉向電視劇,相較於欄目制作和廣告業務,電視劇業務制作周期長、交付時間長,導致相應存貨和應收賬款增加。公司應收賬款對象主要為湖北臺、聯合攝制合作方以及大型綜合性廣告公司等具有較強的資金實力和商業信譽的客戶,發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性較小。未來公司將依靠新三板市場融資擴大資金來源,強化優質項目和戰略性資源儲備,提升規模化生產能力。



精品制作和網絡映播引領電視劇市場風潮

電視劇產業進入成熟期,競爭加劇精品爭流

電視劇行業進入成熟期,市場競爭加劇。近五年來我國電視劇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加,以20%左右的複合年均增速穩步上升,2014年已達到130億元。從新劇發行數量來看,自2012年獲得發行許可的新劇數量逐年下降,從2012年的506部減少到2015年的394部。從制作機構數量來看,近三年取得制作許可的機構數逐年減少,而主動申請註銷的機構數逐年增多。在國家鼓勵國產電視劇精品化,進一步加強內容審查,以及跨媒體多屏傳播時代到來的背景下,中國電視劇行業穩步進入成熟期,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政策效應逐步凸顯,精品化制作成為未來發展方向。2014年4月廣電總局推出“一劇兩星”制度,規定一部電視劇首輪播出最多只能在兩個衛星頻道上線,每晚黃金時段播放集數不能超過兩集。2015年以來,廣電總局接連出臺政策加大對電視劇內容的規範與審查力度。受政策制約及多屏傳媒浪潮的影響,精品化制作、以質取勝成為電視劇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頂級精品大劇集合優質內容資源、專業制作團隊、巨額制作投入以及大牌明星演員等要素,制作水準再上新臺階。以《瑯琊榜》、《偽裝者》為代表的品質劇不僅領跑收視榜與點擊榜,也贏得了不俗的口碑。



電視劇產業鏈由制作、發行、播映三個環節構成

電視劇產業鏈由三個環節構成:制作、發行、播映。憑借劇本資源以及制作團隊完成電視劇拍攝後,制作機構通過自主發行或者委托發行獲得利潤。精品劇成功的核心在於優質的內容與專業的制作團隊。優質IP資源往往吸引各制作機構重金購買,強大的制作團隊集合演員、導演、後期等要素對素材進行加工與再創作,打造出精品劇集。在跨媒體多屏傳播的浪潮下,主要播映渠道從傳統電視端逐漸向網絡端、移動端轉移。



優質IP資源和強大制作團隊為精品劇奠基

近年來,各制作機構對優質IP資源的爭奪愈加激烈。IP改編影視劇的潮流自2010年開始,經過幾年的市場升溫,在2015年噴湧發展。其中《花千骨》、《瑯琊榜》、《羋月傳》等IP改編劇不僅稱霸熒屏,在網絡點擊量和話題熱議度上也表現強勢。同時,《2016年騰訊娛樂白皮書》數據顯示,2016年熱播劇CSM52城收視率TOP4、網絡播放量TOP5全部來自改編IP作品。在大IP時代降臨的背景下,各影視制作機構爭相搶奪優質IP資源。網絡小說作為優質IP的重要來源,影視版權價格逐年高漲,均價從2011年的數十萬元飆升至如今的數百萬元。在優質網絡小說版權供不應求的局面下,部分影視公司開始嘗試定制模式,直接布局網絡小說的內容創作,從源頭上培育優質IP資源。



強大的制作團隊以專業水準打造專屬精品劇IP效應。一流的IP資源從總體來看數量較少,且在近兩年幾乎已被開發殆盡。而原屬二三流的IP依托強大的制作團隊也可以成就口碑之作。對IP改編劇而言,以制片人、導演、編劇為首的制作團隊在改編過程中對風格走向、情節架構和人物設置等多方面駕馭至關重要。從2015年收視大熱的《偽裝者》、《瑯琊榜》,到2016年開播便一鳴驚人的《歡樂頌》和口碑頗佳的《鬼吹燈·精絕古城》等,制作方東陽正午陽光的侯鴻亮團隊已成為高水準精品劇的代名詞。其中《偽裝者》、《歡樂頌》是改編自原本名氣不顯的IP作品,依靠制作團隊的精心再創作成為了收視與口碑雙贏的精品劇代表。在當前IP資源價格泡沫化高漲背景下,優秀的制作團隊依靠優質作品在觀眾中積累良好的口碑後,逐漸打造自己在電視劇領域的專屬精品劇IP效應,推動制作機構的良性發展與持續成長。



網絡端映播渠道崛起,網絡劇發展乘風起航

“互聯網+”大潮開辟映播新主場,網絡端與電視端並駕齊驅。受“一劇兩星”政策限制,電視劇播映渠道逐漸由電視端向網絡端轉移。在“互聯網+”大潮下,視頻網站蓬勃發展,對優質電視劇的網絡版權爭奪趨於白熱化。大劇的發行價格持續走高,視頻網站購劇價格已超衛視。2015年大劇《羋月傳》的網絡版權費高達1.6億元,據媒體報道2016年籌拍的新劇《如懿傳》還未開拍就被開出900萬每集的網絡版權天價。與此同時,電視劇片方也越來越註重網絡營銷與推廣,通過網絡實現養粉、聚粉的過程,持續制造關註度。在互聯網引領的跨屏多媒體傳播新時代,對電視劇產業而言,網絡端已經成為與電視端並駕齊驅的新主場。“收視率”+“點擊率”已經成為現象級大劇缺一不可的評價標準。



網絡劇異軍突起,攜手電視劇共同引領付費觀看新模式。在傳統電視劇產業加快布局網絡端的同時,視頻網站自制網劇異軍突起,發展勢頭強勁。《2016年騰訊娛樂白皮書》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視頻網站自制劇產量達到79部,比2015年增加10部,2017年自制劇儲備高達129部,呈井噴式發展。與傳統電視劇相比,網絡自制劇具有選材獨具特色、盈利模式靈活、受眾年輕等特點。2016年網劇整體上線量較上年減半,但精品制作的網劇也伴隨著播放量的大幅提升。傳統電視劇的網絡端布局與自制網劇的崛起為電視劇產業帶來了從免費觀看到付費觀看的模式革新。藝恩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視頻付費市場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國內視頻網站的付費用戶規模達到7500萬,較2015年增長241%,預計2017年將超過1億。同時,視頻付費劇從2015年的36部增長至2016年的239部,增長近7倍。優質內容及創新付費方式的不斷湧現,有望帶動付費觀劇模式在未來走向主流。



綜藝市場蓬勃發展,IP多元創新化、渠道線上化方興未艾

衛視綜藝穩步提升,網絡綜藝乘勢崛起

網臺聯動助推綜藝市場蓬勃發展。我國綜藝節目原來的制播機構主要是電視臺,隨著近年來我國視頻行業的迅猛發展,網絡綜藝市場乘勢崛起,視頻網站從播映渠道逐步發展為獨立的制播機構,並在2015年實現向電視臺的反向輸出,網臺聯動促使綜藝市場繁榮發展。據騰訊娛樂數據,2016年我國衛視綜藝和網絡自制綜藝共計255檔,同比增長19%。其中,收視排名前十的衛視綜藝平均收視率達2.36%,同比增長48.4%;網絡播放量排名前十的綜藝節目(衛視+網絡)播放總量達到385.77億次,同比增長23.3%。



從電視節目內容來看,綜藝節目已超時政新聞成為電視臺第二大內容類型,語言類節目成為綜藝制作主要發力點。CSM媒介研究數據顯示,近2年綜藝節目占電視節目總收視比例增長明顯,2016前三季度綜藝節目占比達14.1%,超過時政新聞(13.6%)成為僅次於電視劇(29.2%)的第二大內容類型。同時,據《2016年騰訊娛樂白皮書》,2016年衛視周末晚間檔節目達144檔,同比增長21%。從綜藝節目類型來看,戶外、音樂、語言類節目數量持續增長,其中語言類節目在2016年數量翻番,成為綜藝節目主要發力點。



制作+運營能力是綜藝節目行業競爭的制勝關鍵

綜藝節目產業鏈由制作、運營、播映、衍生四個環節構成。1)制作環節:制作環節的關鍵在於題材內容的創意研發以及拍攝制作的質量水平。目前國內綜藝節目制作商主要由以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為代表的電視臺大型節目制作團隊及以燦星制作、藍色火焰為代表的社會制作公司構成;2)運營環節:高質量綜藝節目通過冠名或特約播出等方式收取的費用能夠完全覆蓋節目制作成本,使廣告運營成為綜藝節目的主要收入來源。3)播映環節:制作機構將節目播映權銷售給平臺播出方,即各電視臺播出平臺及互聯網視頻網站;4)衍生環節:近年來綜藝節目的收視不斷攀升帶動了其衍生市場的發展,未來對藝人經紀、電子商務等衍生領域的旺盛需求將會促進綜藝節目全產業鏈的發展。



綜藝制作領域馬太效應明顯,內容創新、網絡播映、衍生開發引領行業發展

制作及運營端:1)制作機構數量眾多,馬太效應明顯。2016年獲得《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達到10232家,同比增長19.5%。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節目制作市場,僅少數一線制作機構能夠憑借上遊關鍵要素制作出優質的綜藝節目,並在短時間內塑造品牌影響力。在2015年綜藝節目冠名費TOP10中僅4個制作機構上榜,巨額冠名費能完全覆蓋節目制作成本,豐厚收益也遠高於行業內眾多小型制作機構銷售版權獲得的收入,馬太效應明顯。2)品牌節目依靠持續創新延伸收視習慣。在綜藝節目井噴式發展的大勢下,“綜N代”節目面臨著嚴酷的生存考驗。據藝恩網統計,開播超過5年的綜藝節目目前僅剩《快樂大本營》、《緣來非誠勿擾》、《天天向上》和《星光大道》4檔仍在播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把握觀眾喜好、持續創新,不斷給觀眾以新鮮感是綜藝節目保持生命力的關鍵。如《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等節目開播以來通過更新主持人,吸收國內外熱門節目元素,結合觀眾喜好不斷創新改編,成為綜藝節目常青樹。此外,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制作機構嘗試自主創新,如2016年更新演出形式的《歡樂喜劇人2》、新推出的《王牌對王牌》、《喜劇總動員》等原創節目,都有不遜於王牌“綜N代”的收視表現。



播映端:網絡渠道豐富綜藝節目行業生態。1)熱門綜藝進駐視頻平臺,助推播映渠道升級。在電視綜藝節目不斷引爆收視熱潮的同時,大型視頻網站紛紛購買熱門綜藝獨播版權,並推出節目相關周邊板塊以及觀眾互動等多樣化功能,提升了電視綜藝網絡點擊量及品牌影響力。2016年熱門“綜N代”節目與王牌制作機構推出的新節目被各大視頻平臺早早瓜分完畢。(2)網絡自制綜藝發展迅猛。近兩年網絡自制綜藝因內容彈性大、受眾年輕、廣告投放方式靈活等特點快速發展,已成為豐富綜藝節目行業生態的重要力量。《2016年騰訊娛樂白皮書》數據顯示,2016年網絡自制綜藝節目數量達111檔,同比增加15.6%。伴隨蔡康永、何炅、謝娜等電視圈一線綜藝主持人的加盟,網絡自制綜藝在制作成本、嘉賓陣容等方面開始逐漸向大牌電視綜藝看齊,呈現出高投入、精耕化的趨勢。



衍生端:優質IP的衍生開發強化價值鏈。近年來,在優質IP作品帶領下,熱門綜藝節目衍生開發以實現價值最大化的趨勢正風起雲湧。1)在衍生節目開發方面,由於綜藝節目趨於精品制作,錄制過程中拍攝的大量素材精華未完全播出,且受制於限娛令,綜藝節目每期時間短,觀眾意猶未盡。因此將主體節目素材進行二次創作的衍生節目擁有極大市場,不僅有助於延伸節目熱點,更能進一步深化品牌的市場影響力。CSM52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收視冠軍《歡樂喜劇人》在4月3日播出的總決賽獲得了3.374%的高收視,其衍生節目《喜劇人故事》則緊隨其後位居周日晚間收視榜亞軍;2)在多維跨界滲透方面,由於衍生開發形式多樣,以優質綜藝節目IP為核心,向多維方向發展,借助乘數效應擴寬收入渠道也將成為未來趨勢。以《爸爸去哪兒》為例,在節目播出火熱的基礎上,電影版《爸爸去哪兒》斬獲近七億票房,遊戲下載量超一億兩千萬次,同名書籍位居暢銷書排行榜,同名動畫片在金鷹卡通頻道播出,充分發掘了IP價值。



公司分析:構築全媒體生態圈,打造面向全國的文化旗艦品牌

依托自身資源優勢,打造優質影視劇和欄目

平臺資源優勢明顯,核心團隊經驗豐富。長江文化實際控制人為湖北廣播電視臺,原董事長張海明現任湖北臺臺長、黨委副書記,2016年8月因職位調整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公司依托湖北廣電強大的資源優勢,與湖北臺及下屬業務單位進行廣泛合作。根據2016年人民網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媒體融合傳播指數報告》,湖北電視臺以72.09分位列全國衛視排名第7名。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泳、副總經理沈軍、白鋼均出自北京電視臺領導崗位,分別擔任新聞文化部門主管、財經欄目制片人總導演、影視劇甄選采購主管等職務。公司核心團隊人員均在傳媒行業任職多年,對廣電行業有著深刻理解,又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和人脈資源。公司擬在近期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強化團隊穩定性。



全方位布局產業鏈,增強自身盈利能力。公司業務最初集中於廣告和欄目發行,一方面為湖北衛視和湖北影視獨家代理廣告發布,另一方面采購的《大王小王》、《我為喜劇狂》等優質欄目相繼登陸湖北臺;2014年公司原創制作電視欄目《星星的密室》,並開始電視劇投資;2015年,公司加大影視劇的投資規模,並逐漸參與到聯合攝制、播映權購買、發行等環節,2015年4月起公司參與湖北衛視長江劇場劇目篩選與宣傳,承接影視頻道購劇工作,並通過投標獲得陜西衛視2016年3月起的運營機會;2016年公司變更廣告業務經營模式,提供廣告咨詢顧問服務,2016年6月18日成立劇本研發中心,提升自身研發能力,推出優秀節目並進入版權分發領域,減少欄目及影視劇業務模式的中間環節。長江文化通過全媒體對接和全產業鏈布局,推動其在文化傳媒領域產業鏈的進一步整合,實現跨越式發展。



廣告:利用自身客戶資源優勢,升級廣告業務經營模式。2013年至2015年,公司主要負責湖北臺電視廣告資源的招商洽談和商業運作及與湖北臺廣告部的協調溝通,積累了豐富的業務經驗和客戶資源。自2016年起,公司變更廣告業務模式,在向湖北衛視頻道提供廣告營銷咨詢顧問服務的同時,新增全國範圍內的廣告投放代理業務。在廣告營銷咨詢顧問方面,公司已與湖北臺簽訂了關於湖北衛視頻道的廣告咨詢服務協議,約定服務咨詢費為每月100萬元。廣告投放代理業務方面,公司為多檔季播節目開展招商工作,其中《我為喜劇狂》2016年第三季季播項目簽約2,000萬,公司將好彩頭、匯源果汁、東風汽車等十多家品牌發展成為簽約客戶。2016年上半年廣告主代理業務簽約1.98億人民幣,廣告業務毛利率從2015年的18.82%增長至2016上半年的56.26%。



欄目:打造優質電視欄目,樹立良好行業口碑。公司推出並運營了一系列優質電視節目:《大王小王》是湖北衛視明星欄目,現已播出近1500期,不斷傳遞正能量與社會價值;喜劇選秀類《我為喜劇狂》旨在“發現真正的民間高手,傳遞普通人的喜樂”,已播出的三季分別有12期、13期、7期節目位列同時段收視率第一;原創明星密室逃脫真人秀《星星的密室》第一季登陸浙江衛視後,接連刷新浙江衛視當年周日十點檔最高收視;創投類節目《你就是奇跡》2016年初獲得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選的“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公司還不斷創新節目立意,如為陜西衛視制作的《超級老師》為全國首檔教育類真人秀。



影視劇:主打超級IP大劇,降低成本實現高盈利。公司先後投資了《好先生》、《小別離》等超級IP電視劇。其中《好先生》憑借優秀主創團隊和孫紅雷、江疏影領銜的全明星陣容,首播單臺收視率最高達1.752%,多次位列同時段收視第一,結局當天收視破3.5%,單日網絡點擊破6億,首輪期間網絡總點擊超過80億。公司通過購買二輪發行播映權的形式參與投資,獲得了經濟效益和美譽度的雙豐收。《小別離》則緊跟“親自+升學+留學”社會熱點問題,引發觀眾共鳴,播出期間收視率共計11天奪冠,網絡播放量累計高達46.8億次。在2016騰訊娛樂白皮書中,《小別離》、《好先生》分別位列熱播劇網絡口碑排行榜第4、第9位。此外公司還註重投資題材獨特、低成本、高利潤的影視劇,如《閨蜜嫁到》、《香火》、《婆媳的三國時代》、《戰火中的兄弟》等,其中《婆媳的戰國時代》播映權購買價格為1602萬元,而銷售價格達2603萬元,實現了高回報。



優質作品吸引各方合作,良好口碑拓展銷售渠道。公司對於欄目、電視劇的選擇體現了其較強的內容把控能力,推出的優質原創產品為其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推進產業鏈全面布局的同時也吸引了眾多合作方。在制作領域,公司與能量傳播等業內優質內容供應商合作,推出《我為喜劇狂》等優質欄目。在銷售渠道環節,公司既有湖北臺的大力支持,又憑借自身良好口碑不斷拓寬銷售渠道,欄目銷售由最初的湖北衛視逐漸延伸至浙江、陜西、安徽衛視等;電視劇銷售由湖北衛視延伸至浙江、江蘇、北京衛視等;廣告方面與浙江、天津、黑龍江等多家衛視簽訂廣告投放合同,同時與騰訊網、樂視等國內主流視頻網站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實現大型季播節目和電視劇的持續網絡發行。在投資領域,與阿里影業等合作,降低投資風險。公司對湖北臺的關聯交易由2013年的68.66%下降到2015年的36.77%。



完善產業鏈布局,構建“TV+全生態圈”

延伸上遊至劇本創作,增加影視劇投資規模。2016年6月公司宣布成立“劇本研發中心”,新增影視劇本銷售業務。著名編劇龍平平、李克威、盧敏、莊宇新,以及中國臺灣編劇張龍光、網絡編劇唐岱等受聘成為該研發中心顧問。自成立以來,已為多家公司策劃並優化多個劇本項目,並簽訂多部劇本合作項目,2016H1實現收入約340萬。2016年12月,公司發布公告,擬募集資金3億元進行影視劇投資,投向包括《蜀山戰紀2》、《忠誠衛士》、《脫身者》等12部電視劇。未來公司將充分利用湖北廣電在體制內的資源優勢,同時加強與阿里影業在電視劇、電影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不斷擴大影視內容投資規模。我們預計公司2016年電視劇收入有望突破2.6億元,收入占比近50%,逐步替代電視欄目成為主要收入來源。



設立長江電視研究院,強化品牌與欄目研發制作實力。長江文化成立“節目研發中心”,業務包括全球節目情報搜集、節目形態研發、觀眾研究、市場客戶的對接等。每個月公司內部都會推出4-6個節目研究方向,並從中選出1-2個重點節目邀請客戶和觀眾對其論證。公司計劃每年能夠推出5-6個完整的節目研發成果,要求每一個新節目在推出時,相較於市場上的同類內容,至少有60%的創新,新一季品牌節目則要比上一季有20%以上的創新。2016年底公司擬募集1億元投入欄目制作,投資包括《我為喜劇狂(第四季)》、《大王小王》、《飲食養生匯》、《誰是你的菜(第三季)》、《你就是奇跡(第二季)》等。長江文化還將推出一檔名為《少年國學派》的教育類節目,一方面為布局教育市場,另一方面為年輕觀眾傳遞傳統文化。隨著未來公司業務結構的調整,預計2016年欄目業務收入將達到1.14億元左右,同比下滑約50%。



整合現有資源,兼顧上下遊廣告服務。公司將依托優秀的廣告團隊,運用自身在市場運營、客戶資源、資本運作等方面的優勢,繼續為全國各地的廣告主做廣告投放代理服務,為電視臺等提供廣告評估咨詢業務,打破之前主要為下遊電視臺服務的局面,增強對上遊廣告主需求的關註,從而轉變業務模式,提高廣告業務毛利率。預計2016年公司廣告業務收入有望實現1.16億元,較去年同期將增長50%。



開創“TV+全生態圈”業務戰略,跨界融合提升產業價值。1)廣電+衍生:2016年5月公司與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由《我為喜劇狂》衍生的青春偶像電視劇《囧女翻身之嗨如花》在成都開機,未來公司還將與阿里影業繼續聯手,推出喜劇類電影、電視劇、周播劇、衍生產品等,形成喜劇IP全產業鏈;2)廣電+電商:公司開發的電視欄目《超級買手》,實現廣電節目與電商平臺的融合。在節目中,邀請3位當今中國扛鼎的商業大佬坐陣加盟,摒棄以往職場創業節目的一問一答的老套模式,每期節目三個獨立新銳商業產品亮相,以其獨創優勢爭取大佬青睞,雙方達成合夥人共同沖刺銷售目標;3)廣電+直播:2016年上半年,長江文化與花椒直播、長盛傳媒三方聯手制作的全國首個自制直播財經頻道《財神駕到》登陸花椒直播,直播內容將涉及教育、房地產、運勢、創業、電子產品等一系列泛財經領域話題,開創了財經類欄目直播的先河。



長江文化在湖北廣電強大的資源優勢基礎上,通過布局全產業鏈、拓展銷售渠道,打造並運營一系列優質電視欄目,投資的大IP和低成本影視劇使公司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並實現業績的快速增長。未來公司將持續在劇本、欄目開發等創作端發力,完善產業鏈布局,開創“TV+全生態”。我們預計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有望實現5.56億元,同比增長37.1%,凈利潤有望實現0.89億元,未來3年凈利潤CAGR有望實現48.3%。

風險因素

行業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政策監管風險。

公司風險:(1)影視劇適銷性的風險:受到題材選擇不當、推出時機不佳甚至主創人員受到社會輿論譴責等因素影響時,影視劇產品的票房或收視率可能會受到巨大的打擊,帶來較大的投資風險;(2)對單一客戶依賴度較高的風險:公司2013-15年第一大客戶湖北廣電占其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8.66%、64.19%和36.77%,2016H1為45.10%,對單一客戶依賴度較高可能對公司議價能力有一定的影響,且如果湖北廣電降低對公司產品的采購,將會對公司的利潤水平會造成不利影響;(3)收入及現金流周期性波動的風險:影視制作企業的營業收入及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具備一定的周期性,即影視作品從啟動投資開始拍攝到實現銷售收入並回籠資金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周期,普遍存在跨期現象。上述特性可能對公司各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水平構成一定影響,使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和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

盈利與關鍵假設

關鍵假設:

(1)在收入方面,公司主營收入結構主要分為三部分,電視欄目、電視劇以及廣告業務。我們預計公司2016-18年三大業務的收入結構將出現一定調整,電視劇未來將取代欄目成為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欄目業務的收入結構將從2015年的54%逐步調整至2018年的20%左右,廣告業務收入占比未來將和欄目趨同,而電視劇業務收入將穩定維持在總營收的50-60%,其余各業務分項收入占比將不超過10%。公司2016年上星以及網絡端映播的電視劇如《好先生》和《小別離》等作品都獲得了不錯的收視和較高的網絡播放量,反映了公司對優質內容的精準把控力。2017-18年公司有12部參投或參與二次發行的電視劇儲備項目,有望持續推動業績增長。我們預計公司電視劇業務2016-2018年收入為2.65/3.45/4.31億元,增速為218%、30%和25%;欄目業務2016-2018年收入為1.14/1.26/1.36億元,增速為-50%、10%和8%;廣告業務2016-2018年收入為1.16/1.25/1.35億元,增速為50%、8%和8%。

(2)在毛利率方面,由於公司2016年電視劇業務收視及網絡播放量均取得較好成績,電視劇業務收入獲得高速增長,帶動了公司整體毛利率的提升。未來隨著電視研究院和劇本研發中心的逐步落地,衛視劇場運營和劇本銷售等高毛利業務還將使公司毛利率穩步上升。我們預計2016-2018年公司毛利率為30.5%、32.8%和33.6%。

(3)在費用率方面,2016-18年公司將有近12部影視項目進入籌備發行階段,預計制作及宣發成本將進一步上升。然而由於銷售費用增速與管理費用增速均小於收入增速,預計2016-18年銷售費用率及管理費用率較2015年將有所下降。我們預計2016-2018年總費用率為10.03%、9.58%、9.17%。



盈利預測。基於以上假設,經模型測算得出長江文化2016-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0.89、1.12和1.37億元,CAGR為48.3%。根據公司最新融資方案完成後2017年總股本8580萬股計算,全面攤薄後2016-2018年EPS為1.25、1.56和1.92元。

估值分析與投資建議


估值分析。截至2017年3月1日,新三板影視娛樂行業公司2015年PE為28X;A股影視娛樂類公司的2015/2016PE為78/44X;A股上市公司收購或參股影視娛樂行業標的資產的2015/16/17平均PE為11/9/7X(按照對賭業績測算)。A股影視娛樂行業2015年PE、新三板影視娛樂行業2015年PE、一級市場影視娛樂行業2015年PE(按照主板收購時2015年對賭業績測算)分別為78X、28X和11X。三板估值水平較A股折價64%,約是一級市場估值水平的2.5倍。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長江文化2016-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0.89、1.12和1.37億元,2016-2018年EPS為1.25、1.56和1.92元。長江文化在湖北廣電強大的資源優勢基礎上,通過布局全產業鏈、拓展銷售渠道,打造並運營一系列優質電視欄目,投資的大IP和低成本影視劇使公司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並實現業績的快速增長。未來公司將持續在劇本、欄目開發等創作端發力,完善產業鏈布局,開創“TV+全生態圈”。公司目前已在新三板做市,當前價格為31.5元,對應2016年25X估值,2017年20X估值,建議持續關註。


(完)




掃描下載新財富APP,深度投研,大咖講座,盡在新財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17

只分紅不送轉“數字遊戲”落空:機構遊資不惜漲停賣出次新股

最近,次新股行情生變,激揚上漲的走勢出現了暫停。從3月28日開始,次新股暴跌,到3月29日,這一暴跌行情得到了延續。麥格米特、恒鋒信息、誠邁科技等次新股出現了跌停,高斯貝爾、欣天科技、納爾股份的跌幅都在8%以上。

這一輪次新股大跌的重要導火線是不少次新股高送轉的預期落空。分析人士表示,只分紅不送轉,讓公司股價降下來的“數字遊戲”不能實現,從而讓前期大漲的次新股股價的上漲空間看起來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因此次新股的股價出現了大跌。

記者了解到,高送轉預期落空之後,不少機構和遊資都決定全力撤離,態度堅決者更是選擇賣出尚且處於漲停狀態的次新股。其中,就有機構選擇賣出上市僅3天的天域生態和上市僅9天的絕味食品。

次新股集體“只分紅不送轉”

最近,在監管層嚴格監管高送轉的背景下,不斷有上市公司加入到現金分紅的大軍中,次新股公司也不例外。

次新股“第一高價股”吉比特在周一公布了非常靚麗的年報,但是市場預期吉比特會高送轉的預期未實現,但吉比特公告送轉預案為“10股送41元”,由於分紅方案低於市場預期,公司股價出現了大幅度下挫。

萬集科技上周五發布的分紅預案為每10股派2.5元(含稅),同樣“只分紅不送轉”,結果本周以來,萬集科技就出現了連續兩天的跌停。

華正新材的情況類似,公司在3月28日發布的分紅分配預案為10派1.5元(含稅),隨後公司的股價幾近跌停。榮晟環保在3月28日發布發布的分配預案為10派2元(含稅),當天,公司股價同樣幾乎跌停。

事實上,本輪次新股上漲和市場對其高送轉有相當大的關系。由於次新股的業績普遍比較好,而股價也漲得比較高,股本擴張預期強大,所以一般被認為具有較強的高送轉預期,而目前來看,這一預期常常出現破滅。

此外,近日,經證監會同意,上交所、深交所、中證登擬引入證券交易資金前端風險控制制度,加強對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持有或租用交易單元的機構的日常交易管理。

業內人士認為,交易所新規限制VIP通道申報金額,該制度或將限制“遊資”在次新股上強勢搶籌與封漲停行為,次新股連板的盈利模式也將受到沖擊。因此,一些敏銳的遊資正在加緊兌現次新股上的收益,導致次新股退潮明顯。

機構遊資不惜漲停賣出

“高送轉雖然只是一個數字遊戲,但是在A股市場上還是有不小作用。比如一只股票已經100塊錢,上漲空間就小了,如果高送轉之後變成50塊,那麽資金又可以把股價給推高上去。以往不少股票,就是隨著公司股本的擴張,股價一直上升的。但如果不送轉,價格太高,看起來空間就沒有那麽大了。”上海市某資深市場人士表示。

從這兩天公開的數據來看,無論是機構還是遊資都在加緊對次新股實現“落袋為安”。3月28日,有兩筆數量分別為732.16萬元的機構資金賣出了皮阿諾,跟隨賣出還有地方營業部,而當天皮阿諾還是處於漲停狀態。另外,處於漲停狀態中的美芝股份也被機構和地方遊資賣出。

到了3月29日,這一情況更加明顯,尚且處於漲停狀態的維業股份、天域生態、光庫科技、博士眼鏡、絕味食品等多只次新股也被機構和遊資選擇賣出。其中,絕味食品上市尚且只有9天,天域生態上市只有3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64

產業資本耗資百億增持:為做市值管理 有大股東不惜高息借錢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23/1130955.html

Wind數據顯示,7月以來共有185家上市公司獲得產業資本增持,合計增持參考市值達100.29億元。市場人士表示,除產業資本趁低吸納進行戰略布局外,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了資本運作或提升股票流動性,需要做好市值管理,所以不惜借錢增持。目前已有中介機構為大股東提供“增持+市值管理”的服務。產業資本增持可能意味著公司股價已到了價值“窪地”,但對於借錢增持的情況,由於資金成本較高,增持方一旦實現訴求就可能迅速離場,投資者應謹防成為“接盤俠”。

中介提供增持服務

近日,中泰化學、華聞傳媒、泰豪科技等上市公司披露增持公告。Wind數據顯示,7月以來共有185家上市公司獲得產業資本增持,合計增持股份9.05億股,增持參考市值達100.29億元。

具體來看,7月以來共有25家上市公司獲產業資本的增持市值在1億元以上,39家超過5000萬元。其中,遼寧成大、中泰化學、東方園林、龍凈環保等公司增持市值居前。

除了用自有資金增持外,部分大股東不惜借錢增持。“這周我們接到好幾單這樣的業務,大股東想增持,過來找我們想辦法。”某券商機構業務部負責人透露,“現在提供的方案主要是做信用貸,利率約在10%到15%之間,為了穩妥起見,會要求對方簽兜底協議。”

某大型銀行投行團隊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有上市公司股東過來接觸,想從銀行借款增持。目前銀行借貸利率大概在7%至8%之間,比券商低很多,但額度很緊。”

近期,不少中介公司積極為上市公司提供增持服務。某中介機構業務人員表示,可以為無法從市場募集到足夠資金、但有意願增持的大股東提供增持服務,同時全面參與市值維護,要求標的上市公司沒有退市風險,最近2年盈利。

上述券商機構業務部負責人解釋說,中介機構收費包括前端和後端,前端指資金借貸利息,利率在6%至8%之間。增持服務常常配合市值管理服務。大股東增持完畢後,中介機構找資金推動市值管理,然後再與大股東就股票增值部分分成,後端的分成比例在20%至50%之間。在極端情況下,一些中介寧願放棄前端收費,只要50%的後端分成。

增持不僅為抄底

Choice數據顯示,7月以來獲得增持的185家上市公司中,7月以來有48家公司股價上漲,135家股價下跌,另有兩家公司停牌。其中,10家公司的跌幅超過20%,38家跌幅超過10%。

分析人士表示,從歷史數據來看,產業資本增持潮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市場正在構築底部或階段性底部,增持的主要原因是增持方認為股價處於低谷,希望趁低吸納。業績良好、股價持續受挫的股票更受青睞。

從已發布的半年報預告來看,在獲得增持的上市公司中,有66家公司業績預喜或預增,占比達35.67%。增持市值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中,目前有7家發布業績預告,其中6家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

“除趁低抄底外,部分增持方出於後期資本運作或提升股票流動性的考慮,有市值管理的沖動。”上述大型銀行投行團隊負責人表示。

某股份制券商投行部負責人指出,近期股價“閃崩”的上市公司不乏主業不振的,這些公司收購優質標的、謀求轉型發展的意願強烈。“維持高市值有利於並購。如果以‘發行股份+支付現金方式’收購資產,在市值較高的時點操作對控股股東股權的稀釋作用較小。現在股東退出和變現的難度加大,股價如果‘閃崩’後持續低迷,沒有哪個標的方願意用股份做收購對價,所以上市公司大股東需要通過‘增持+市值管理’來提振市場信心。”

某券商營業部機構部負責人認為,股權質押存在爆倉風險也會促使相關方增持護盤。雖然股權質押率和利率在不斷調整,但相對於其他渠道,股權質押融資成本仍較低。部分後續有較大股權質押需求的上市公司股東也可能先設法做好市值管理,然後擇機進行股權質押。

機會與風險並存

一位私募機構負責人指出,相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很多產業資本能掌握更多、更準確的上市公司信息,其增持往往是市場指數的領先指標。近期產業資本的增持可能意味著公司股價已到了價值“窪地”,投資者可以考慮配置有業績支撐的優質藍籌股。

在獲得增持的公司中,從披露的增持均價來看,中昌數據、羅牛山、普洛藥業等多家公司最新收盤價低於7月實際控制人的增持均價。分析人士指出,獲增持的公司如果跌破增持價,意味著增持方出現浮虧,這類股票存在更大的機會,其中被錯殺的績優股更值得關註。

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不論是產業資本增持自救,還是大股東為後續資本運作做市值管理,都不能忽視高成本資金帶來的風險。如果增持方通過外部融資來增持,考慮到資金成本,一旦實現自身訴求就可能迅速離場,投資者應謹防成為“接盤俠”。

上述私募機構負責人指出,目前來看,股市持續震蕩的格局短期不會發生較大變化。投資者還是要尋找處於價值“窪地”、市盈率低的藍籌股。

中國證券報記者 張曉琪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