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狼来了:张裕、中粮、华润、光明、青啤、新希望天黑下手


http://www.21cbh.com/HTML/2010-2-1/164588.html


后金融危机时代,一切重新洗牌。

2009年以来,快消品行业并购潮风起云涌,重量级并购层出不穷。中投集团收购来宝集团,中粮收购蒙牛,光明食品集团收购上实食品控股,后金融危机时代,快消品行业并购吸引了市场大量的眼球。

据上海商情快消品研究中心统计,2009年度在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共发生了超过70件并购及资本事件。在该中心推出的2009年度中国快速消费品10大并购榜单中,前10大并购涉及总金额超过300亿元,增长幅度达70%。

在这场国进民退的浪潮中,中投、中粮、光明食品集团等国企均成为了“2009年度10大并购”的主角,“年度10大并购”中有四个主角是国企。金融危机后正是低价买入的好时机,拥有雄厚背景的国企、央企自然成为这波并购浪潮的先行者。

不少分析师认为,快速消费品行业是经济复苏后的朝阳产业,接下来行业集中程度会进一步加大,行业并购也将不断升级。

“2010年快消品整合可能将主要集中在酒业、乳业和零售行业,这三个领域应该会有比较大的整合力度。”上海商情快消品研究中心分析师罗志平表示。

先锋主力:四大集团强势整合

快消行业并购整合,大集团是主导力量。其中,中粮集团、华润集团、青岛啤酒和光明食品集团作为业内整合能力最强的泛快消品集团,接下来的动作最值得关注。

中粮集团一直醉心于打造食品全产业链,凭借不凡的实力,频频发力收购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收购蒙牛,收购五谷道场,收购福临门,收购华夏长城,收购万威客,中粮一口气吞下这么多品牌,并且没有收手的意思。

涉 及粮油、食品、地产酒店、土畜、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的中粮下个目标很明确——白酒。中粮集团对外宣称,为完善“全产业链”将进入白酒行业。据悉,中粮一直 希望切入白酒行业,曾和多家白酒品牌有过接触。“以中粮一贯雷厉风行的做法,进军白酒行业应该不需要太长时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中粮的 整合下个大手笔在白酒业。

一直以来,华润集团坚持走并购路线,连金融危机也未能让它止步,整合力度也相当惊人。尽管此前一度又归于沉 寂,但金融危机后,华润集团再次亢奋。华润雪花啤酒在金融危机后,趁势疯狂并购,闪电般地并购和新建啤酒工厂近10家,再续此前神话。目前,华润雪花啤酒 销量属行业第一。以扩张并购见长的华润,在接下来势必会有更多的动作。

青岛啤酒的并购风格则大大不同于竞争对手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稳中 求胜,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青岛啤酒风格向来稳健,看准再出手。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前不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是兼并收购最佳时机,有合适的可以 并购。目前,青岛啤酒陆续在四川、山东、江苏建新厂,也在和一些地方企业在谈收购兼并。

但分析师认为目前青岛啤酒的规模已经全国数一数二,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下一步的主力应该主要放在拓宽销售渠道以及海外收购上,由于奥运会的召开,推动了青岛啤酒在海外的影响力,所以不排除未来青岛啤酒布局海外的可能。

上 海国资委旗下的光明食品集团并购动作也非常大。并购成为光明食品“做大主业”的关键途径之一。去年7月,光明食品以15.5亿收购了上实食品持有的光明乳 业(9.65,0.17,1.79%)。接着,光明食品收购了云南最大制糖企业英茂糖业60%股权,一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糖业产业集团。

今年1月12日,光明食品又宣布正在与澳大利亚亚西斯尔洽谈收购之事,尽管遭拒,但其并购做大战略思路不变。据悉,随着上海国资整合力度的加大,光明食品将加大主业领域的收购兼并的力度,力争年内在英茂糖业等项核心主业并购上实现突破。

酒类:啤酒葡萄酒并购可能性最大

酒类行业并购整合故事最多,各类酒并购整合命运迥异。啤酒和葡萄酒被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最具备并购可能性,而白酒和黄酒却被认为缺乏并购想象力。

“目前快速消费品行业内多比较分散,竞争格局比较混乱,具有整合能力的公司正在观望,未来并购最有可能出现在啤酒行业。” 世华财讯分析师赵鹏表示。国泰君安分析师洪婷也认为啤酒产业的集中度正在增加。

但是,“青岛啤酒接下来并购的可能性不大,”赵鹏说:“刚刚收购了山东趵突泉的青岛啤酒规模已经在国内数一数二,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如果说下一步收购的话有可能在海外”。

目 前,啤酒行业市场份额趋于集中。国内最大的四家啤酒企业市场份额逐渐逼近,2009年年中,华润啤酒占据市场份额16%,青岛啤酒为14%,燕京啤酒 (20.90,-0.20,-0.95%)为12%,仅这三家已经超过40%。万联证券分析师陈荣新认为,40%并非表明啤酒行业已经完全进入成熟期, “离国外60%还有较大距离,依然还有并购空间”。

相比之下,白酒的并购则充满不确定性。“白酒进入相对成熟期,一线品牌并购的可能性较少,并购应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品牌。”上述万联分析师认为,白酒行业相对成熟,格局相对稳定,难有大规模收购动作。

“白酒、黄酒并购机会不大。白酒和黄酒更多在于内部整合。像五粮液和贵州茅台,2010年更多会是整合内部资源。”上述上海商情分析师也持类似观点。更多分析师对汾酒和古井贡的并购不太看好。

而国泰君安洪婷认为白酒行业的并购可能性小,阻力并非来自行业集中度的加剧,而是来自于地区性垄断,“地方政府为了避免税收流失势必阻止这种并购”。

洪婷认为未来白酒行业的并购重组应该主要来源于行业外资本或者外资。“帝亚吉欧”、“轩尼诗”、“绝对伏特加”等全球知名洋酒巨头,以资本进入的方式相继联姻“水井坊”、“文君酒”、“剑南春”等白酒企业,印证了这一趋势的存在。

而知情人士向理财周报透露,帝亚吉欧控股水井坊是必然的,而且很可能为时不远。而1月22日中粮集团表示欲进入白酒行业。而茅台也在近两年表现出很强的扩张欲望。

白酒行业的并购一旦突破,将是一场旷世大仗。

黄酒尽管存在并购潜力,但仍然缺乏想象发力。而葡萄酒行业并购则让分析师们非常感兴趣。“就酒类而言,葡萄酒的机会最大,2010年各大葡萄酒公司,像张裕和王朝,可能会掀起一番酒源产地争夺战,而新疆是个必争之地。”上述上海商情分析师表示。

目前,葡萄酒行业大多集中在中东部沿海,中西部还未普及,经济一旦转好,进口品牌以及国内大品牌就会有扩张的需求。大多数被收购的将是那些具有葡萄基地的企业,如去年12月,张裕(000869.SZ)在新疆收购了具有葡萄园的天珠酒业。

“张裕高端的酒庄酒还没上去,消费区域较小,产品还集中在中低档酒类上,此前张裕刚花了十多亿元收购山东一家银行,资金充裕,并购能力不容小觑。”北京某知名券商分析师表示。

山西证券分析师罗胤告诉记者,最有可能发生并购的是中粮旗下的长城,从去年到今年已分别收购新疆和东北的两家葡萄酒厂,今年可能还会有下一步的布局。

日化:上海家化琵琶遮面

金融危机后,一向稳重低调的日化企业也开始暗流涌动,竞争日益白热化以及外资巨头咄咄逼人之势,让国内日化企业大声惊呼:“狼来了!”

此前,一向低调的日化巨头上海家 化(600315.SH)不出意料否认了此前媒体报道的上海市政府打算将上海家化集团转让的报道。理财周报记者从上海业内人士处获悉,该转让事宜的确已经 敲定,接盘者为香港新世界郑裕彤。在此方案形成后,双方曾试图打压股价。2009年12月1日,上海家化公告予以否认,上述人士认为,“这是比较明显的利 空打压股价行为。”

事实上,国有资本退出日化行业之意非常明显,而一直反对股权转让、强势的董事长葛文耀也到了即将退休的关口,这给上海家化花落谁家再添一层想象。

索芙特(000662.SZ)也处于类似的漩涡中。此前,一直有传闻称,宝洁有意向收购索芙特。索芙特对此态度暧昧,表现不温不火。

从业绩表现看,索芙特近年来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索芙特盈利2005至2008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0.55%、42.19%、35.97%和33.48%,2009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27.10%,颓败之势难挽。

“目前索芙特产品认可度不够高,市场在萎缩,宝洁和联合利华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此前的营销策略效果不好,所以未来很有可能寻找战略伙伴进行业务合作。”上海某知名券商分析师表示。

乳业:小型并购很多,新希望有希望

“乳业基本恢复,竞争领域多元化,竞争强度极有可能加剧,行业不确定性增加。”中国民族证券分析师刘晓峰说。

众多分析师表示,三聚氰胺导致一些小的乳企生存不下去了,再加上农业部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提高,不规范的乳企将逐渐垮掉,所以乳制品行业的并购速度可能会加快。

陈荣新认为,乳制品如新希望(000876.SZ)等进入资本市场未来将会有并购可能,娃哈哈采取收购地方小公司的方式进行扩张,小型并购很多。

世华财讯分析师赵鹏认为,液态奶三大龙头伊利、蒙牛、光明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购将主要集中在奶粉业。此外,三鹿整合年中完成,小乳企将是整合重点。

“乳业从三鹿阴影中走出来,此前这一块的整合处于空白阶段,接下来行业回暖后,会有比较大的整合力度。乳业的整合主要在第二阵营,一些区域性的龙头,比如新希望。”上述上海商情分析师也持此类观点。

“未 来新希望将会有大动作。”上述万联分析师称。新希望集团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北京布局,向北京千喜鹤增资3.2亿元。随后今年1月4日,收购安徽白帝乳业 41%的股权,至此,新希望乳业正式实现对安徽白帝乳业有限公司的全额控股。一位券商分析师则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新希望今年3月还将收购杭州双峰乳业。

近年来,新希望集团已经在合肥、保定、长春、青岛等地并购12家地方中小型乳业,“最近新希望发了8亿公司债券,我估计是在为下一步的收购 做准备,除此以外,新希望今年将会对这12家乳业进行品牌上的融合,打造自己的品牌,未来新希望应该还将继续收购二三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乳业品牌。”赵鹏 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13

從盲點下手 小機車廠迎戰三巨頭

2012-5-21 TWM


如果你身為市場後進者,面對一個前三大廠加總市占率破九六%的成熟市場,會選擇放棄,還是設法突圍? 去年切入台灣機車內銷市場的宏佳騰(Aeon),選了後者。它不只找來蔣友柏的澄果設計外觀,更找來藝人周杰
倫代言。外傳周董代言費兩千萬元,相當於宏佳騰去年稅後淨利的五分之一,讓業界側目。

宏佳騰最早靠著替美國沙灘車市占第一品牌北極星(Polaris)設計代工生產起家,也是全球唯一代工夥伴。去年 宏佳騰營收十五億五千萬元、稅後淨利一億元,每股盈餘四.四四元,均創下五年新高。但獲利均來自代工,自有 機車品牌還未轉虧為盈。

「一定倒!」「神經病!」「看它可以玩多久!」砸大錢轉做內銷品牌,市場雜音很多。台灣區車輛公會業務處 處長黃文芳不諱言,三大廠光陽(KYMCO)、台灣山葉(YAMAHA)、三陽(SYM)長期九成以上的市占難以撼動,「 後進者障礙非常高。」

為什麼宏佳騰還敢進場? 產品創新主打高價,訴求差異功能

原因一,它能掌握占機車最大投資的塑膠射出件關鍵技術。從小摸車、玩車、愛車的宏佳騰總經理鍾杰霖,專科時就接觸業務,他察覺父親經營的機車外殼生意,因同業價格競爭陷瓶頸,又看好機車整車商機,便自行研發腳架、引擎等關鍵零組件,往下游組裝延伸,在一九九八年成立普森工業。當年,同業公司總經理都超過五十歲,三十二歲的他是機車界最年輕的總經理。

但一台機車不包括燈具,外殼塑膠件約要新開發二十六副模具、價格上看千萬元,占整車成本三分之一,現實,讓他的機車夢一度受挫,只能當既有模具微調的追隨者。

為求生存,他轉進技術類似的沙灘車,透過幫美國大廠代工,累積一身本領。去年北極星摘下北美沙灘車最賣座 成績,打敗本田(Honda)、山葉等大廠,多年來雙方共同累積的研發能耐,提高鍾杰霖創立機車品牌的信心,「機 車是永遠有需求的東西,本來我就是做機車起身,還是有這個夢。」

他深知機車市場寡占盲點,從產品和通路下工夫,是它敢挑戰「九六%」的第二個原因。 產品面,鍾杰霖主打高價位的車種與性能,讓消費者有不同選擇。以排氣量一百二十五c.c.數的機車為例,他導入同級車沒有的中置避震器、魚眼大燈等高檔燈具配備,從功能差異化吸引懂車一族青睞。

通路讓利開放入股,共享賣車利潤 在通路端,則藉由讓利,一年內在全台建立八百間通路。

「年輕人開店都說賣機車沒賺錢,靠賺維修錢,但國外經銷體制賣車要賺錢,」鍾杰霖觀察到目前三大廠全台經 銷點各約有一千六百家到二千五百家不等,既有通路業績壓力下過度競爭,成了他的施力點。

宏佳騰顧問陳人麟透露,假設大廠今年目標銷售三十萬台,十大經銷各負責三萬台,年底達標就有獎金,「你要 顧面子,不想成為十名外,一定要全部吃下來,」如沒賣掉就要壓錢,演變成先行扣除獎金等削價行為,「今天一 條街上有三家,問一問,五萬元、四萬九千元、四萬八千元,還送PDA,消費者當然跟最便宜的買。」

「只有新品牌銷售公司才有機會加入股東,」發現市場缺口,宏佳騰成立總經銷公司,並開放較具規模經銷通路 入股,讓經銷商既能分紅、又能分享賣車利潤,等於賺兩次,「很多後起之秀有能力賣,卻沒機會享受利潤。」鍾 杰霖透露,因為讓利,宏佳騰總經銷持股已從一○○%降為二○%。

此舉提供有行銷能力的通路商舞台,「靠大品牌品牌力賣東西不用這麼累,但他們賣我們一輛車,絕對比賣其他 車賺得多。」陳人麟分析,就算通路用同樣力氣可賣出五輛三大廠機車、卻只能賣一輛宏佳騰,但當它賣出三輛宏 佳騰機車時,卻未必能同等賣出三大廠十五輛車,「誰比較有未來?」

「成熟市場追隨者不可能成功,」政大企管系教授于卓民觀察,市場隨時有生存機會,但成熟市場光訴求功能不 夠,一定要提供不同消費者體驗等獨特利基;通路上也要跳脫既有遊戲規則,才能有所突破。

試圖用產品創新、通路讓利等策略突圍的宏佳騰,雖做到初步區隔,去年機車內銷五千五百台,市占僅○.八六%,還未跨過虧轉盈的年銷量門檻。加上在台灣機車市場賽局中,三大廠後續的抵制與因應策略,它能否站穩獨特利基,又是另一變數。

小蝦米後進者要想對大鯨魚構成威脅,這個品牌夢的挑戰和代價,無疑十分巨大。
【延伸閱讀】宏佳騰賣的車,還沒3大廠零頭多——4家機車公司比較 公司:光陽資本額(億元):58.352011年機車內銷量(輛):26萬3,3312011年內銷市占(%):41%經銷通路
(家):約2,500

公司:台灣山葉資本額(億元):22.502011年機車內銷量(輛):18萬7,2542011年內銷市占(%):29%經銷 通路(家):約1,600

公司:三陽資本額(億元):89.642011年機車內銷量(輛):16萬8,1122011年內銷市占(%):26%經銷通路
(家):約2,000

公司:宏佳騰資本額(億元):3.552011年機車內銷量(輛):5,5002011年內銷市占(%):0.86%經銷通路
(家):約800

註:市占率以去年全年台灣內銷市場64萬輛機車計算資料來源:經濟部商業司、台灣區車輛公會、宏佳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74

不到二年搞定萬華七十六位地主 潤泰新從最難的下手 拿下千坪都更地

2012-7-30  TWM




台北市地價居高不下,都市更新成為中小型建商開發土地的重要管道,但是曠日廢時的整合過程,也讓很多建商視都更為畏途,而潤泰創新卻能在此時突破重圍,在萬華區完成台北市面積逾一千坪、開發時間最短的都更案。

撰文‧梁任瑋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我們一定住得到新厝!」五月十九日上午,台北市萬華區東園國小旁一處都市更新案舉行動土典禮,幾位七旬老翁看著自己頹圮的老家即將進行改建,掩不住激動的心情,握著彼此的雙手互道恭喜。

就在不久前,這裡還是一片雜亂,荒廢的老房子野草蔓生;如今透過都更,已整理得煥然一新,更將在兩年半後變身為一棟規畫一百八十五戶、樓高二十六層,擁有五百餘坪大片花園、步道的嶄新大樓「萬花園」。

如果說,「樓低、屋老、地方正」是很多建商做都市更新的篩選標準,這個條件若放在有六三%的房子屋齡都已超過三十一年的台北市萬華區,顯然處處都是機會。

但在很多建商眼中,該區因房價偏低,並非首選。台北市政府都更處統計,近十年,萬華都更申請案五十三件,但核定的僅三件,六%的核定比率在各行政區中為倒數第一。

就在外界不看好中,萬花園卻異軍突起,只花一年十個月就整合完所有地主,創近五年北市都市更新面積超過一千坪開發時間最短的案例。幕後推手,正是都更新兵潤泰創新。

靠地緣關係拉近距離

擅長開發豪宅、投標台鐵BOT與聯合開發案的潤泰創新,這幾年在商用不動產市場布局大有斬獲。目前手頭上有松山車站與南港車站BOT案、捷運內湖線內湖站 及新莊線三重站的聯合開發四大開發案。七月十九日,潤泰集團轉投資事業南山人壽更以二六八.八億元標下信義計畫區世貿二館,刷新國內地上權總價、每坪價格 新高,惟獨都更腳步落後。

近五年,潤泰參與過的都更案超過十個,但進度不一,「要讓社區裡所有住戶達成改建協議,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潤泰創新總經理簡滄圳坦言,沒想到,最令人驚訝、且最快完成的個案,竟是面積廣達一千兩百六十四坪,有七十六位地主的萬花園案。

時間回到二○○七年夏天,當時潤泰與中華電信合作開發台北市萬華區德昌街住宅案「萬囍」,由於建材、施工品質高檔,預售當時每坪成交價站上六十萬元,創下萬華地區新高價。這個建案吸引隔壁萬大路地主吳德龍的注意,主動找上潤泰整合他們的土地。

這塊地原本是鄭姓前台北市議員家族與另一大家族陳家的祖厝,隨著後代開枝散葉,蓋起公寓陸續賣給不同住戶。

簡滄圳接手後發現,這件案子背後頗為複雜。原來,早在二十年前即有建商陸續介入整合,也已插旗購入土地近百坪,如何以合理價格購回其土地,這是第一難。

此外,在潤泰整合之前幾個月,另一家新介入的建商已和其中最大的鄭姓地主簽了合建契約,占全案同意門檻近三○%,如何統合開發權利是第二難。

但是,「找人是最難的。」簡滄圳說,很多房屋破舊到連屋主都住不下去了,早就已經搬去他處,如何找出分散在各處的地主,深深考驗潤泰土地開發人員的功力。

正當簡滄圳苦思解決方法之際,他突然想起,公司內土地開發部建築師李安憲從小就住在萬華,透過他來整合,或許是一把開啟地主心房的鑰匙。

李安憲是老萬華人,現在還住在萬花園隔壁的「大都市花園」,巧合的是,他與吳德龍是許久沒聯絡的小學、國中同學,這層地緣關係拉近了潤泰與地主之間的距離。

「萬華人比較團結,找到關鍵地主居間撮合很重要。」李安憲說,他打聽到,代表陳家的地主葉喬松,是全案的關鍵人士,便透過吳德榮牽線,直接找葉喬松談。

以誠意打動關鍵地主

今年七十歲、家族在萬花園基地共擁有一百二十九坪土地的葉喬松,見識過許多知名建商來談都更,「有的建商一來就要我去餐廳吃飯,吃完飯就把合約書拿出來 簽。都更不是去便利商店買礦泉水耶!打打電話、吃頓飯就想要我們拿出好幾百坪的土地給你蓋,未免也想得太簡單了!」葉喬松對建商的猴急頗不以為然。

但潤泰的作法令他改觀,「一個禮拜跑七趟,與一個禮拜跑一次,就是不一樣。」葉喬松說,有些建商談一談,發現很難,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只有潤泰最勤快,一家一家挨門挨戶去談,把誠意拿出來。

除了動之以情,更重要的是幫地主創造價值。簡滄圳表示,都更地主分配的權利價值有「協議合建」及「權利變換」兩種,潤泰採兩案並行,讓地主選擇對他最有利 的方式來做權利價值的分配,「這是對地主的讓步及尊重。」地主也不必擔心因為整合期太長,導致增值的利益均被建商拿走。

而且,潤泰不只將土地交付銀行信託,也採用營建資金專款專用及續建協助的信託機制,透過等同銀行履約的保證,完全保障地主權益。

尤其,當時「萬囍」案已開始預售,簡滄圳說,萬囍是中華電信與潤泰創新合建案,至今仍為萬華第一棟使用隔震工法的住宅,種種創新的規畫,讓地主重新思考, 「連中華電信都選擇潤泰,為何地主不能?」另一方面,為了重新定位萬華區的房價,潤泰向地主提出,萬花園在結構工法上會採用「柱螺旋箍筋及一筆高耐震專利 施工」,這項潤泰的專利,可達到灌漿扎實和耐震效果,不僅為地主資產帶來增值效益,也讓住戶住得安心。

同時,潤泰與原來整合約四○%的建商理性溝通,最後以高於市場價格的金額買下對方土地。

○七年八月,潤泰與萬花園地主第一次簽約就逾五○%,一年一個月之後,○八年九月潤泰完成整合作業,九五%地主全部簽約完成,並將全案送到台北市政府,進行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審議。

這段通常要耗費三至四年才能達成的工作,潤泰創新只花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就完成。

須配合天時地利人和

「一個都更案要成功,要天時、地利、人和到位。」葉喬松語重心長地說,二十年前,他們這些地主正值五十歲壯年,每個人有不同的考量,房子也沒有改建的誘 因;現在大家都七十歲了,彼此有共識,必須要整合,但「就像搓圓仔,兩粒一搓要一樣大,不能一大一小。」萬花園如果沒有大家互相信任、各退一步,不可能那 麼快完成。

今年一月,萬花園基地終於搭建起大型接待中心對外預售,讓房價也跟著鹹魚翻生。原來東園街周邊房價每坪僅約四十萬元,在萬花園銷售完畢後,成功把售價推升至每坪七十萬元,也帶動周邊房價水漲船高。

萬花園案也打響潤泰都更的名號。五月,潤泰創新一口氣拿下建中眷舍、六張犁派出所兩件公辦都更案,成為切入台北市公辦都更案的贏家。

宏大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執行長郭國任說,公辦都更案的獲利空間較小、利潤有限,過去很多建商不願參與,但是隨著台北市土地開發的難度愈來愈高,公辦都更土地有政府完成前期的整合流程,相對於一般都更案較為單純,這塊市場的競爭也愈來愈激烈。

其實,不論公辦或民間參與都市更新案,都必須地主間懂得相互合作、放棄私利,願意在相同的時間內做一件共同的事,「只有地主與建商都肯退讓,才能讓台灣的都更之路繼續走下去。」簡滄圳為當前都更面臨的困境下了最好的注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40

SENSE隨筆130605先下手為強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05/sense%E9%9A%A8%E7%AD%86130605%E5%85%88%E4%B8%8B%E6%89%8B%E7%82%BA%E5%BC%B7/

SENSE隨筆130605

先下手為強 —– 癌症的對策

執筆人:蟬

近日報章大肆報道荷里活性感女星 安祖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的手術新聞。 安祖蓮娜因帶有致乳癌基因,而且評估發病機率高達87%, 故決定 “先下手為強”,完全割去乳腺組織,以消除乳癌的發病風險。 以優美身段聞名於世的她,這番 “必死決心” 引起諸多好事之徒的熱烈關注。

以 “斬腳趾避沙蟲” 手段作為癌症的對策,其理據何在?

癌症常被認為是 “文明病”, 其首席致命疾病的地位,只是過去50年才確立的,當然,它其實早就存在著了。

1990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Arthur Aufderheide在研究秘魯和智利地區的奇利巴亞部族Chiribaya(AD 1000-1350)的墓葬時,在一具女屍身上發現惡性的骨肉瘤,這是現今發現到最古舊的腫瘤。 而在更早時候,在木乃伊身上亦曾發現過疑是腫瘤生長的痕跡(埃及的Dakhleh,約AD 400)。

誤以為癌症是文明病的錯覺,是因為癌病病發與人類壽命呈現 “正相關”。 道理是簡單的演化論,愈早期發病的基因愈易為天擇所移除,所以保存在 “人類基因池” 中的致癌基因都是晚期發病的。****

再者,現代醫療技術突飛猛進,把各種疾病都打得抬不起頭來, 唯獨對癌症這「萬病之王」嘛…..

文明沒有創造出癌症,只是揭露了它的存在。***

治療癌症的原理在過去百多年基本沒有改變過:切除腫瘤或使用放射線燒灼。***這與醫學的發展有直接關係。

現今美國醫生在執業之前都會宣讀一份名叫《日內瓦聲明Declaration of Geneva》的誓辭,它的前身是《希波克拉底誓言Oath of Hippocratic》,是元前五世紀希臘 “醫學之父” 希波克拉底 留傳下來的。

希氏是第一個提出疾病並非由非超自然力量如巫術和神所引起,而是身體的自然現象。*** 他相信人的健康是由 四種體液:血液、黑膽汁、黃膽汁和黏液 的平衡所維持的。

二百年後希臘名醫學家 蓋倫Claudius Galen延續希氏的「體液說」,指癌症的起因是“黑色膽汁鬱積不散”。 故此以外科手術將腫瘤割掉,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蓋倫給出最有建設性的建議是:最好不要治療,*** 這樣病人會活得久一點。

當時沒有麻醉藥、抗生素,甚至連基本的衛生概念也沒有,大部分外科手術都在老舊的暗室或理髮店後室內舉行,用皮帶把病人縛起,以生鏽的手術刀施術。 其結果不問可知。

十八世紀中後葉醫學開始快速發展。 除了體液論在解剖經驗累積下被否定外,麻醉藥和抗菌劑都陸續被研發出來。 其中抗菌劑的發明過程相當有趣。 當時未有顯微鏡,人們無從得知空氣中有細菌和微生物, 雖然知道傷口會“受感染”而腐爛,但卻不明白箇中道理。

法國化學家 巴斯德Louis Pasteur作出示範,把一碗在空氣中曝露的肉湯和在消毒真空罐內的肉湯進行比較,顯示前者較快發酵,以此證明「細菌學說Germ theory」。****

蘇格蘭外科醫生Joseph Lister根據示範推斷傷口潰爛是由空氣中的細菌(當時只知道是微生物,細菌的概念還未完善)所導致,故只需找到一種能阻止細菌在傷口上存活的物質便成了。 Lister想起曾見過清潔工人用一種氣味頗佳,含有石碳酸的廉價液體來清理垃圾。 他把這種石碳酸糊敷在病人的傷口上,作成抗菌劑的雛型。

醫學技術進步造就了著名外科醫師 William Halsted。 他是美國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的四大名醫big four之一。 此醫院確立了現代醫學培訓制度,直至2011年,連續21年被選為 “美國最佳醫院”。

英國醫生Charles Moore對乳癌切除手術作出結論:切除癌細胞時,為了顧及病人身體外觀而沒把邊沿的組織切除乾淨,足以導致癌細胞殘留和擴散。***

Halsted認同Moore的結論,提出外科醫生應盡自己技術所能,把癌細胞之邊沿組織悉數切除,是為 “根除性乳房切除術Radical mastectomy”。***

(radical的拉丁字義是“根”,意思是要連根拔起。後來,此字慢慢變成 “激進”的意思。)

(編按:下段文字有點兒變態嘔心,胆小的女士請尋求 “關聯男士指引”…)

為了突顯外科技術,他和學生們按照 “病人存活的底線” 這想法,以切除盡可能多的組織為手術目標。**** 由最初只切除乳腺組織,發展為把胸大肌去除,再往上切開鎖骨,取走下面的淋巴結等等。 當時,曾經有外科醫生為一名乳癌婦女切除了三根肋骨,胸廓內的其他部位,並割除一側肩部和一根鎖骨。

Halsted也承認,他的手術是一種“肢刑”。 時外科醫生自信滿滿,為了顯示 “疱丁解牛” 的妙技,便把手術室稱作 “手術劇場”, 把救人的工作變成藝術的表演。***

雖然Halsted和他的學生的作為,時至今日巳被視為過於激進,但他的立論其實幾乎是完全正確的。**** 在對付局部(i.e. 早期)的癌症病患時,去除所有相關組織仍是最佳的做法;然而對於後期,即已經轉移metastasis的癌症,外科手術可能已經不是最佳的選擇了。

參考

《萬病之王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

Siddhartha Mukherjee, 2010

此書曾獲:

2011年普立茲獎 (非文學類)

2010年紐約時報年代好書

2011英國衛報新人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700

先下手為強?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1vy.html

    阿里巴巴再過數小時就將正式在華爾街上市。昨夜,在大洋彼岸的老同學朋友約翰李再次與我交流,他打算先下手為強,搶先買入。(參見本人前幾天的小文《羊群效應無處不有》)

    我說:“我認為,倘若長期投資,還是謹慎為好,等一段時間再作決定也不遲,因為吃不準發行價68美元/股到底是貴還是便宜。”

    約翰李:“從傳統的角度看,價格在於誠實合理的比較,好像婚姻擇偶,門當戶對,白頭偕老。但非傳統看來,價格在於時賞情感,好像純粹戀愛,非情莫擾,貴在癡迷。如果兩派都能生利,後者則更誘人。”

    我:“投機一把,另當別論。”

    約翰李:“投機和穩重各有春秋,都應理性的去對待。無論如何玩耍股市,贏利總是股票遊戲的目標。”

    哈哈!看來老同學天亮起床,精神抖擻地要重倉殺入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607

資深從業者看家教O2O:從家長下手,做好體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01/152223.shtml

 

istock_000017465496xsmall

 

     9月19日下午在深圳 3W咖啡舉辦了一場由IT桔子、3W咖啡聯合主辦的“2015年在線教育創業趨勢探討”,選師無憂創始人李興對創業者做出了以下分享。

關於家教O2O產品的思考

一、產品方面

1)是輕應用還是重內容?

創業是一條不歸路,是資源極稀缺的遊戲,是時刻與死神賽跑的遊戲。很多創業者喜歡既做工具又做內容,創業初期資源比較稀缺,選準發展的方向很重要。

2)服務連接家長還是學生?

只連接學生的應用,比如各種答題神器;連接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應用,比如作業幫。

K12階段中小學生的消費有兩個特點:

➀ 學生學習的被動性

➁ 決策權和支出權在家長

K12與成人教育不同,是被動性的學習。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需要有人在旁邊監督,需要正激勵。純在線不能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如果家長無法成為你的用戶,那麽在商業這件事情上,很難有所作為。放棄對家長用戶的連接或者不對家長服務,反而沒有了效率。至少商業變現的路徑變長了,繞彎了,甚至中斷了。所以我們認為這點非常非常地重要。

二、用戶體驗

線下參與越深,控制力就越好,用戶體驗就越好,這會形成你的優勢壁壘。但通常互聯網公司這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弱,傳統公司或者相關背景在里面更具優勢。參與服務體驗的改善,優化。改變過去積弊已久的問題,找出提升用戶體驗的空間。

在此提出以下幾種方法:

➀ 自主研發CRM系統,用系統工具來保障服務不變形;

➁ 建立核心種子用戶群,聽從核心意見領袖觀點,快速叠代產品;

➂ 供需雙方都要有流動性,有促進流動的機制,保證優勝劣汰,提高平臺的匹配效率;

➃ 線上的社會化營銷和傳播,增加產品的“社交性”和“娛樂性”能將線上和線下活動形成閉環。

三、傳統家教模式改造過程

互聯網家教O2O對傳統一對一服務模式的改造,歸結到底就是提升效率。互聯網平臺公司的基礎服務都是在做提升信息流動效率和匹配效率的事情,所有資源供需雙方匹配效率低的行業,都是最先被互聯網改造的。現在,進入到核心改造,就是提升過程中的效率和體驗了。創業機會集中在對於垂直服務行業的改造,互聯網能做的事情還是提升效率,但僅僅提升信息匹配效率是遠遠不夠了,我們更看重提升服務過程效率。選擇垂直細分領域創業的切入點很重要,抓住兩端才是根本。

1)重構服務體系

這要根據具體行業具體拆解。

舉個例子:

廣州有二百萬的中小學生,市中心區的家庭有60%的家庭請過家教,平均一個家長在幫孩子找老師時要對比五六間機構,才能做出消費決策。而在選師無憂,每個家長只需要見1.5個老師,而且服務的好評率在90%。就是因為重構服務體系。

傳統一對一機構就是把機構里的全職老師,有空段的排出來給你,給您匹配面試。咨詢師的過度銷售會讓家長越來越反感。家長越來越清楚傳統培訓機構的全職老師的性價比不太高,不對比3-5個機構做判斷是很難的,所以用戶會貨比三家。

但是如果你用你的體系,先對所有的老師的教學資質進行認證,用專業能力先幫助用戶篩選掉專業技能不合格的,再通過互聯網,把教師信息前置,價格完全透明,並積累了大量服務點評,讓用戶獲取到足夠大量的信息去做判斷,80%的判斷已經提前做出了,最後只需要再見面確認一下,簽單當然就容易了。僅僅面試簽單,就提升了3倍多的效率,再加上退費率的降低,比傳統機構的30%降到10%,又是3倍的效率提升。

那為什麽傳統培訓機構不能也把所有老師的詳細資源和所有能服務的時段放上網呢?因為他們就是怕名師培訓出來後出走,依靠信息不透明來賺錢,服務體系完全不一樣。

2)重構成本結構

傳統機構的分成比例是7:3,機構拿七,老師拿三。隨著房租和人工的上漲!龐大運營團隊和大量市場投入導致成本大幅度上升,利潤下滑導致一對一輔導機構價格不斷上升。轉嫁給家長,導致家長付出更多的錢。而老師的痛點在於:老師收入低,無發展空間。

家教O2O在於減少中間環節成本,變革線下培訓機構跟教師們的分配機制,減少中間環節降低家長的支付成本和提高教師們的收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更加透明,去中介化,將會對傳統的機構的模式進行改良和升級。

關於家教O2O趨勢的看法

1.家教O2O是逐步滲透的過程,不可能短期內顛覆傳統一對一機構;需要積累到一定時期,突破臨界值將會有裂變式的增長。

2.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找老師的場景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去中介化將是比較大的趨勢。

3.開放的第三方合作模式將牢固地融入K12生態圈。

4.能回歸教育本質解決用戶的痛點,提供用戶良好的服務體驗的產品終將勝出。

5.信息技術將越來越發達,互聯網家教O2O將更註重“娛樂化”、“實用化”和“社交化”。應該在工具、內容或者服務上找準自己的定位,做深做透,樹立競爭壁壘,重視客戶體驗。

6.由於中小學生的自制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中小學家長在學習過程當中的監督很重要。中小學純在線教育作用不大,需要學校和教師配合。表揚和正反饋激勵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孩子如果只是坐在電腦前學習,沒有獲得鼓勵可能對學習的興趣提升不夠。

7.互聯網家教O2O將在管理流程化、精細化、標準化,提升家長和老師對平臺的依賴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提升教學質量、家長和教師的滿意度也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學生的成長檔案、學業規劃和大數據的分析對提升客戶滿意度也將有非常大的作用。

8.國內的互聯網家教O2O還是有很大的機會,而且競爭在初級階段,在細分領域聚焦還是大有可為的。同時要註重把握教學本質,而不要一味想擴張和貪大求全。國內中小學在線教育如果能在O2O、收費與免費結合、細分專註、大數據分析學生學習過程、極致客群關系方面有突破的話,將有巨大的成功機會。(完)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鬧客邦(微信公眾號:nockclub),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693

上市公司增持舉牌不減速 機構都換倉了你還不快點下手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1271.html

上市公司增持舉牌不減速 機構都換倉了你還不快點下手嗎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11-13 10:07:00

數據顯示,10月以來,重要股東二級市場總體呈現買入大於賣出的狀態,期間增倉參考市值達到563.7億元。各路資本的逢低增持甚至舉牌顯示出市場已經度過階段性底部,大股東增持更是成為市場“定海神針”。

伴隨著大盤指數和交易量的節節攀升,各路資本二級市場增持、舉牌潮重新再起。數據顯示,10月以來,重要股東二級市場總體呈現買入大於賣出的狀態,期間增倉參考市值達到563.7億元。各路資本的逢低增持甚至舉牌顯示出市場已經度過階段性底部,大股東增持更是成為市場“定海神針”。

霸氣險資組團舉牌

險資組團舉牌已經成為A股一景。不差錢的險資繼續扯起舉牌大旗,不僅有老面孔,新晉“小夥伴”也頗為激進,思路、擇股方面深得前輩真傳,呈現出較高的一致性。

11月11日,浦發銀行公告稱,截至11月10日,富德生命人壽通過集中競價系統買入浦發銀行股份累計已達27.98億股,占公司普通股A股總股本的15.00%。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富德生命人壽3次觸及舉牌線,持股已經逼近浦發第二大股東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舉牌均價估算,富德生命人壽三次舉牌已耗資超過500億元。

“舉牌大王”前海人壽近期也是繼續舉牌。南玻11月2日晚公告稱,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已共計持有南玻A股5.29億股,B股3554.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25.05%,構成第五度舉牌,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股份占比遙遙領先。除了南玻A,前海人壽還舉牌了萬科A、明星電力 、合肥百貨 、中炬高新 、韶能股份和南寧百貨 .

除了熟悉的前海人壽等老面孔外,百年人壽 、上海人壽、君康人壽等持續加入,使得險資舉牌團顯著擴容。

萬豐奧威 10月9日晚公告稱,百年人壽累計買入公司股份4291.09萬股,從而構成舉牌。資料顯示,百年人壽成立時間並不長,公司於2009年6月3日正式開業,總部選址大連。公司註冊資本35.3億元人民幣,由萬達集團 、東方資產、國電電力 、融達投資、大連港集團、大商集團 、時代萬恒 、新光集團、一方地產等股東構成。

大股東增持增多

6月市場非理性下跌時,為了穩定資本市場,證監會發布政策,鼓勵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通過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方式穩定股價。隨即眾上市公司紛紛公布增持計劃,並明確增持金額下限。

三季報窗口期一過,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及高管加快了增持步伐據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至今,已有同洲電子 、慧球科技 、華蘭生物 、諾力股份和浙江醫藥等多家上市公司完成增持計劃。10月10日,信達地產發布控股股東信達投資完成增持計劃的公告,控股股東增持2234.08萬股,涉及金額15012萬元。紅日藥業 、壹橋海參 、中國西電等控股股東也完成增持計劃,且增持數量均達到1000萬股以上。

除了承諾的增持計劃外,部分公司大股東近期發布公告大舉增持。*ST松遼11月3日晚公告,截至11月3日,公司控股股東文資控股通過交易系統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623.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756%,增持金額為14014.01萬元。此次增持計劃完成後,文資控股持股比例為22.884%。

上海家化 11月1日晚公告,上海太富祥爾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向除上海家化集團及上海惠盛以外的上海家化股東發出部分收購要約。太富祥爾是中國平安一致行動人。本次要約收購股份數量占上海家化總股本的31%,要約收購價格為40元/股,較停牌前的收盤價34.46元/股溢價16.08%。基於40元的要約收購價,此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為人民幣83.58億元。

控股股東完成增持計劃的公司,股價往往走出一輪行情 ,平均漲幅跑贏大盤。近期完成增持計劃的威創股份等公司,股價上漲幅度均較大。根據相關規定,股東在增持行為完成後一般承諾6個月內不減持。因此,大股東增持尤其是承諾外的增持,明顯向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

三季度基金逃離互聯網概念 大舉增持藍籌

三季度A股巨震,建材、機械、農業等傳統行業紛紛進入基金重倉股名單,而二季度火爆的互聯網+概念遭到基金遺棄。

百只基金力推網宿科技

根據三季報,興業銀行、中國平安、浦發銀行位列基金重倉股前三位,基金持有市值分別達到93.03億元、83.58億元和64.79億元。招商、易方達、華夏、富國等基金公司均持有興業銀行超過10億元;基金對中國平安持股相對分散,易方達和南方基金持有最多,持有市值分別達到20.13億元和22.38億元。

三季度市場的調整對基金的打擊是全面的。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中僅10只未出現浮虧,其中怡亞通、通策醫療、海南海藥、華信國際等4只個股三季度漲幅為零,實際上僅6只實現上漲,其中僅網宿科技、信維通信兩只個股漲幅超過10%。

值得註意的是,網宿科技雖然位列基金三季度重倉股第五位,持有市值52.35億元,但是持有的基金數量達到104只,這也是唯一一只被超過100只基金持有的個股。同時,網宿科技也是三季度基金增持力度較大的一只個股,增持市值達到22.27億元。其中,建信基金旗下14只基金重倉該股,共計持有4.38億股,而興全旗下基金興全全球和興全社會持有網宿科技7.81億股,成為最大的贏家。

此外,招商、上投摩根、南方、景順長城、嘉實、華安、華寶興業、廣發、富國、大成基金三季度均持有網宿科技超過2億元。

互聯網行業遭棄

大盤藍籌受寵

由於三季度市場的大幅下挫,互聯網+概念所屬的多只個股遭到了基金的一致拋售。其中遭減持最多的是恒生電子,二季報時,有多達72只基金重倉該股,到三季度末,僅剩下18只基金,持股數量也從二季度的6964.51萬股降至2917.42萬股,減持市值達到65.29億元。東方財富、萬達信息、信雅達緊隨其後,被基金減持市值分別達62.43億元、58.86億元和37.77億元,以上個股的重倉基金數量也減少了50%以上。

從基金減持最多的前50只重倉股中可以看到,信息技術行業股票占15只,而這50只重倉股三季度平均跌幅達到了41.29%。上半年受熱捧的同花順、皖通科技、安碩信息、歐菲光等多只個股紛紛從基金三季報的重倉名單中隱去。

三季度市場調整之中,基金轉而大規模增持大盤藍籌股,農業銀行、浦發銀行、貴州茅臺、中國人壽、民生銀行等個股均被基金增持超過15億元。

社保基金新進或增持156只個股 三板塊受追捧

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的密集披露,素有“國家隊”之稱的社保基金的最新布局路徑逐漸顯 現,並成為市場關註的熱點。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278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的身影,有156只個 股在三季度被新進或增持,主要集中在通信、公用事業以及食品飲料等三大領域。

截至昨日,在278只三季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的個股中,有156只個股為社保基金本期新進或增持。其中,社保基金新進或增持6只通信股,占社保基金持有通信股比例為75%,位列社保基金所持行業占比第一;12只公用事業股,占社保基金持有公用事業股比例為70.59%,位列社保基金所持行業占比第二;7只食品飲料股,占社保基金持有食品飲料股比例為70.00%,位列社保基金所持行業占比第三。

今年三季度社保基金持股數量增加最多的通信股是永鼎股份,持股數量增加了1085.39萬股,最新持股數量為2255.62萬股;持股數量增加最多的公用事業股是聚光科技,持股數量增加了2185.53萬股,最新持股數量為5043.74萬股;持股數量增加最多的食品飲料股是中炬高新,持股數量增加了300.00萬股,最新持股數量為4661.04萬股。

QFII三季度增持新進61股

隨著三季報加速披露,作為外資進入A股的主要渠道,QFII的動向也浮出水面。根據Wind統計,截至昨日下午5點,QFII三季度末現身95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合計持股數為13.42億股,市值達299.53億元。這其中,截至三季度末QFII新進35只個股,此外還增持了26只個股。

從數據來看,三季度QFII增持數量超過1000萬股的分別為燕京啤酒、海康威視、宇通客車和福耀玻璃,增持股數分別為3420.14萬股、1958.4萬股、2100.79萬股和1909.9萬股。而QFII新進超過1000萬股的分別有華電國際、招商地產、內蒙華電和格林美,其新進數量分別為3480.69萬股、1476.09萬股、1052.89萬股和1003.99萬股。

從行業分布來看,醫藥生物、計算機通信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成為QFII布局的重點。已披露的QFII重倉股來看,多達8只醫藥股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了QFII的身影,其中精華制藥、桐君閣、泰格醫藥等均為三季度QFII新進個股。此外,立訊精密、海康威視、歌爾聲學等TMT個股被QFII有不同程度的加倉。

根據Wind統計,截至昨日下午5點,QFII三季度增持和新進的個股中,持有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前五名分別為梅安森、新宙邦、東安動力、海天味業和惠而浦,持股流通股比例均超過了3%以上。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國內多數機構采取順周期的投資手法不同,QFII往往采用逆周期操作,也就是說,每當市場偏弱時,QFII反而會選擇增加倉位,反之亦然。“就風格而言,二季度QFII還是偏保守的,大消費成為其主力,但是從目前數據來看,QFII三季度對創業板個股的反彈把握非常到位。”

11月以來增持規模居前個股

(綜合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大眾證券報)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70

生技狂潮後 十檔逢回找買點 勿盲目追價 布局不妨從醫美、醫材下手

2015-12-21  TCW

沉寂許久的生技股,近期因大選題材又大放異彩。但在這一波行情後,價位普遍已高,趕不及上車的投資人,不妨耐心等待股價略微降溫,並參考個股實際獲利及法人買賣超再做布局。

從二○一四年七月底發生基亞事件之後,生技股沉潛一年多時間,近期在多檔指標股領軍下,重現前幾年的狂飆盛況,尤其是新藥股的兩大指標:浩鼎(四一七四)與中裕(四一四七),更是吸引了市場目光。

探究生技股飆漲的原因,可分為長期與短期因素,從長線來看,生技股在台灣擁有天時(全球老化趨勢)、地利(政策積極推動)與人和(優秀人才匯集)等優勢,是目前其他產業無法比擬的。

至於短期因素,首先是基亞事件,讓市場對生技股過於戒慎恐懼,導致許多好股票被拖累,股價跌太深,醞釀這一回強彈的空間。其次,總統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目前呼聲最高的候選人,與生技業頗有淵源,提出的生技政策白皮書,內容也頗受好評,生技股的大漲,顯然也有資金趕在選前表態的意味。

大選利多已反映

回歸基本面 觀察法人動向這些因素加持下,造就生技股大行情;不過,以上幾個因素到現在都已反映,所以不建議再盲目追價,寧可等降溫後再找合適買點,或布局業績成長、法人買超的公司。

從目前生技股分類來看,大致可分為醫藥、醫材與醫美三大類。其中醫藥股,尤其是新藥股的專業門檻最高,且多數公司沒有獲利;加上新藥研發與藥證取得進度,一般投資人不易判斷、也無從查證,風險其實很高。因此,想要投資生技股,不妨從可以估算獲利的醫材、醫美股著手,並參考法人的動向。

根據以上的標準,《今周刊》挑選出十檔生技股,其中東洋(四一○五)是國內龍頭集團,歷年來除了本業之外,還透過轉投資子公司挹注獲利。

其中,已在櫃買市場掛牌的有智擎(四一六二)與東生華(八四三二)。

東洋在擺脫大股東不合的紛擾之後,今年在本業、業外都有不錯表現。本業上,今年七月與嬌生(J&J)合作,代工製造其治療乳癌與卵巢的新一代抗癌針劑。由於新一代針劑副作用低,產能供不應求,代工費用一路調高,因此帶動第三季EPS達○.九七元,累計前三季EPS為二.一一元,稅後純益年增率高達一.七三倍,本業獲利明顯提升。

至於轉投資,東洋持股一九%的智擎,今年正式取得藥證並成功授權,可以挹注東洋獲利。東洋在本業、轉投資皆大幅成長,加上又是生技的重要權值股之一,法人預估,明年東洋獲利可望挑戰七元,是值得投資人長線持有的績優股。

醫材股方面,生產血壓計、體溫計、電毯等器材的大廠百略(四一○三),九、十月營收都突破八億元大關,十一月雖然回落,但第四季仍有機會突破二十億元,挑戰單季新高。

百略〉產品歐美青睞

血壓偵測計 能防治中風

血壓計、體溫計其實都是成熟化的醫療器材,若只有單純測量功能,毛利其實有限。不過,百略去年推出擁有心房顫動偵測與自動量測血壓功能的心房顫動血壓計,病患心跳出現異狀,量測時會即時顯示,有防治中風的效果,推出後受到歐美青睞。去年鋪貨已有四十萬台,今年繼續成長,加上毛利率高達五○%,對提升整體毛利率很有貢獻。

另外,每年秋、冬季都是血壓計與電毯的銷售旺季,百略血壓計全球市占率約一六%,僅次於日商OMRON;電毯則在推出新一代免用電池的產品後,出貨量也增加,都是帶動營收成長的功臣。

百略今年前三季EPS為四.二七元,法人預估全年EPS可挑戰六元。目前本益比不高,季線附近是不錯的買點。

今年國內的保健食品業受到中國需求增溫激勵,相關個股業績成長幅度都相當驚人,其中大江(八四三六)由於保健機能飲料開始量產,業績也有增溫態勢。

大江〉受惠中國需求

保健食品 訂單旺到明年

大江早在兩年前就在上海成立機能食品生產廠,並陸續取得中國與美國相關認證,以TCI品牌深耕中國市場。目前主要產品有酵素、美肌、護關節、提高免疫力等飲品與錠劑,訂單排到明年上半年,公司已著手增購機台,提高產能,以因應未來更大的需求。另外,大江也與中國知名藥廠雲南白藥合作,明年將進軍減重產品。

大江今年營收呈現逐季成長態勢,十一月營收更突破二億元大關,預計第四季營收可望創下單季新高,法人預估全年獲利應在四.五元左右,且明年成長性更值得期待。股價從八月底六十元附近起漲,近期已達一倍,可等百元以下再布局。

撰文 / 唐祖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64

若要長期拿著,你敢下手嗎?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gy1.html

    今天,股市開盤不久,來了個15分鐘的“假摔”,隨後V型反轉,一路上揚,收盤於3261點,幾乎觸到前高點。

    一位朋友一陣緊張過後,盤點自己的浮贏情況。大盤從今年一月份股災底2638點開始,迄今上漲了23.6%,而他總資產同期只增長了10%多點。“我每天盯盤,那麽費力地追擊一些強勢股,也抓到過很多機會!做得那麽的辛苦!可到頭來怎麽如此差勁?媽的!”他百思不得其解,哭喪著臉說。

    我忍俊不禁地笑起來。
    其實,所謂的強勢股都是已經漲得很厲害的股票,不然你也看不到它們強勢了。是不是?這也就意味著,這些股票差不多都已處在階段性高位,再沖高的空間也就未必都一定很大。是不是?所以,你看到哪只高就買那只,一輪又一輪,始終跳轉於相對高位的股票之中,看似抓到了不少機會,其實,圖的是一時歡快,總體增長卻並不大。還有,有時你難免要出錯,會做反掉,這又得打折扣。總之,你是用大代價博小利,怎會獲得大收成?我想,要是你一開始就在最近才買入的這些強勢股中,隨便抓個一只或幾只,放著不動到今天,增長也將比你現在的要大得多,還有可能超過大盤呢!信不信?
    “是嗎?”朋友有點疑惑不解。
    這不禁讓我想起本人剛開博那會兒寫的小文《一位高手炒股的要點》(2010-05-24),文中說到:“股市從中長期看是一個有確定性的市場。而很多人認為它是絲毫沒有確定性的,這往往是被短線搞得迷惑了。而炒股最危險的就是只有短線的感覺而沒有中長期的信念。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很多人炒股始終像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大多數人都很容易犯“短線感覺”的錯誤,覺得即時會漲或大漲的就是好股票,遂去追擊,結果難免買高了。所以說,做股票只有短線的感覺而沒有中長期的信念,不行!
    “那怎麽糾正呢?”朋友問道。
    “說起來還挺簡單的。”我答,“買股之前,只需明確回答自己這個問題:如果持股時間較長或很長,我敢下手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980

美國又對阿里下手;宗慶後被拍坐高鐵二等座;永久入局共享單車|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3/160490.shtml

美國又對阿里下手;宗慶後被拍坐高鐵二等座;永久入局共享單車|黑馬早報
i黑馬 i黑馬

美國又對阿里下手;宗慶後被拍坐高鐵二等座;永久入局共享單車|黑馬早報

愛奇藝擬明年IPO 融資10億美元

42166d224f4a20a4bc7b318098529822720ed014

Good morning,艾瑞巴蒂~

隨著冷空氣的抵達,持續了一周的霧霾天終於走了,藍天重現人間,陽光燦爛。明後天就是平安夜和聖誕節了,靜靜在這里提前祝大家節日快樂~

好了,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吧。

1.淘寶網被美國列入惡名市場

12月22日消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報告,淘寶網等10家中國市場被列入“惡名市場”名單。阿里巴巴集團總裁白求恩稱對此決定“感到非常失望”,“我們高度懷疑這一決定是否實事求是,抑或是被當前的政治氛圍所影響。”

@圓形生物:白求恩?!

2.外媒:愛奇藝擬明年IPO 融資1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今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百度旗下視頻網站愛奇藝計劃於明年進行IPO(首次公開招股),預計募資10億美元,為公司估值約50億美元。這些知情人士稱,百度考慮讓愛奇藝在香港和美國上市。

3.宗慶後被拍坐高鐵二等座

12月22日,有網友爆料在動車G2365次上偶遇宗慶後。宗慶後坐的是二等座,還被一位小朋友追著要AD鈣奶喝。娃哈哈工作人員說,這再正常不過:“宗總出差基本上不帶隨行人員,一般只有出國時才會帶。坐飛機,他基本上也坐經濟艙。” 網上傳說宗慶後一年消費不超過5萬元,工作人員說基本屬實。

@dtdt:民營企業代表,實業代表之一

4.麥當勞擬20億美元出售中國連鎖店

據日經新聞社報道,麥當勞計劃將旗下設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連鎖店出售給中信集團和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凱雷投資集團,預計這項交易的價值將會超過20億美元。

5.中消協質疑8848鈦金手機涉嫌虛假宣傳

記者22日從中國消費者協會獲悉,近期有消費者協反映8848鈦金手機實物與宣傳不符,對此中消協進行了調查並履行提請檢測的法定職責。調查及檢測結果表明,8848鈦金手機線上線下宣傳不一致,所用主要材質表述不規範,甚至涉嫌虛假宣傳。稍晚些時候8848鈦金手機出長文回應:並非虛假宣傳。

@LBYgz:還記得那句廣告詞:不跌跟頭才是成功。

6.雷士照明原董事長吳長江因挪用資金等被判14年

經過了3個多月的等待,備受資本市場關註的“吳長江案”在2016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宣判。12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廣東省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12月21日作出一審判決,以挪用資金、職務侵占罪判處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吳長江有期徒刑14年,處沒收財產50萬元,並責令吳長江退賠人民幣370萬元給重慶雷士照明有限公司。

7. 直播平臺鹹蛋家陷非法集資

在一個有近兩百名成員的“鹹蛋家維權群”中,多數群成員面臨欠款,保守估計這些款項已超百萬元,拖欠時間超過一個月。鹹蛋家曾有多位明星為其站臺,鄭愷、李晨、陳赫等皆為鹹蛋家的股東。對於突然陷入欠款風波,鹹蛋家方面回應稱,提現延遲是因為大量用戶充值後又集中提現,突破了支付平臺的提現額度,現在正在努力解決中。而風波背後,是鹹蛋家一項充滿爭議的“充值返現”政策讓不少用戶將鹹蛋家當成了理財工具。鹹蛋家隨之陷入“非法集資”疑雲。

@常瑞RUI:吃瓜群眾表示要吃蛋。

8.永久入局共享單車

時值寒冬,共享單車的競爭卻愈發白熱化。擁有76年歷史的上海永久自行車將和優拜單車聯手,從明年上半年開始在上海投放無樁共享單車。面對競爭,他們的對手摩拜單車表示樂觀,但作為上級主管部門的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和交通主管部門卻表示,共享單車發展至今已出現無序情況,需要規範。

@豆豆蟻:來輛經典的28單車,走起。

9、凡客第三方平臺V+被虎都收購

曾經靠“凡客體”占領一線城市大街小巷的凡客,多次融資、屢次反思、不斷轉型的凡客再一次丟卒保帥。如今把物流公司如風達、第三方平臺V+相繼變賣,僅剩淡出大眾視野的商城在艱難支撐。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凡客旗下的V+商城創立於2010年5月18日,成立之初的定位是立足時尚產業,精選全球高端時尚品牌,主要服務於“85後”網上購物的主力人群。

@你好明天:至今還留著一雙凡客的帆布鞋和T恤。

10..中德研究人員宣布破解北京重度霧霾主要成分

近年來,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頻發。已有研究表明,硫酸鹽是重汙染形成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德兩國研究人員說,他們發現在大氣細顆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與二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是當前霧霾期間硫酸鹽的主要生成路徑。這一發現凸顯在繼續實施減排措施的同時優先加大氮氧化物減排力度對緩解空氣汙染問題的重要性。

@落日風暴:還以為是洋蔥新聞。

11.優酷用戶賬號密碼泄露 被建議重新註冊賬號

近日,微博博主“澳洲報姐”發文稱,自己的優酷網賬號密碼泄露在其他網站上,一天之內有上百條登錄和觀看記錄,且該賬號綁定了支付寶。12月22日,優酷回複稱,用戶賬號可能被盜取,如果重設密碼不能解決問題,建議用戶重新註冊賬號。

@別沈:所以那些便宜的會員都是“偷來”的?

@那個男生的世界:在為自己即將出的新手機宣傳炒作?

12.餓了麽回應與阿里對賭失敗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餓了麽創始人兼CEO張旭豪與阿里對賭失敗,張旭豪或將離開餓了麽,並將其所持餓了麽的一部分股權給阿里全面接管。對此,餓了麽回應,完全不存在這麽一說。從未與任何公司談及收購之事,餓了麽的獨立發展一直得到阿里的大力支持。目前餓了麽整體運行良好,根本不存在報道中所謂的危機。

@團團糕:空穴來風?

13. Uber暫停在舊金山試驗自動駕駛汽車

Uber已經證實,將停止在舊金山的自動駕駛汽車試點。此前該公司人員曾與加州機動車管理部門(DMV)及總檢察長辦公室舉行會談,DMV吊銷了正在上路測試的16輛Uber自動駕駛汽車的牌照。DMV向媒體表示,在撤銷車輛登記的同時,已邀請Uber完成審批過程。Uber則表示,希望在其他地方上路測試。

@漫天繁星:哪個地方敢測試......

14.人人公司成立特別委員會 評估分拆“我秀”

12月22日晚間消息,人人公司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評估分拆“我秀”事宜。人人公司今年9月底曾宣布,計劃分拆旗下一家新組建的子公司(SpinCo),該公司將持有目前人人公司旗下的視頻社交平臺“我秀”,以及人人公司對非上市公司少數股權的投資。分拆後,SpinCo將成為一家私有公司,不受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對上市公司的報告要求,且不在任何證券交易所掛牌,人人公司將繼續保留紐交所上市公司身份。

@小土豆:原來人人網還在啊。

今日思想

我們覺得別人炫耀什麽就是缺什麽。事實是,我們覺得別人在炫耀什麽,往往就是自己缺什麽。

——琢磨先生

黑馬早報 淘寶 愛奇藝 優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