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圖書館還書,在陝西南路換乘,發現進去IAPM的人特別多,臨時決定去看看。去年8月剛開業那會,好多都沒開業,包括淮海路一側的大牌,還有地下的都沒開。現在人多啊,成熟地段可能無需培育期。整個商場面積12萬平,商店大大小小200個,貴的有GUCCI、PRADA,便宜的有歐時力,再便宜的有H&M,滿足各類人群。
逛之前先去巴黎春天買了杯水,正在搞週年慶的活動,優惠的很。鞋子滿99減50/60/70,百麗折後300多的,clacks折後500多的,ecco還是滿199減100,折後6-700多的,折扣很大啦,不過就是款式顏色什麼的可挑的不多,一問,原來打折的大都是存庫啊,清存貨,壓力山大。二樓的衣服也是類似的折扣,沒記錯的話,是滿300減多少來著,可惜我喜歡的芝禾、例外照例常年無折扣。
忍不住去對面的百盛看看,去年重新裝修,還是想打造成一個購物休閒的好場所,不過與對面的IAPM一比起來就差多了,整個商場還是老式的佈局,不開闊,一樓全是化妝品,二樓上面還有幾個比較好的牌子,像LIUJO,挺好的牌子,去年重裝後引進的,不過這個價格還是去對面IAPM吧。比起巴黎春天又沒什麼折扣,真正買的人挺少的。
我喜歡的芝禾,乾淨雅緻。
空調冷,服務員都套著自己各式各樣的外套
重裝後的百盛:
逛逛IAPM。看看這氣場,先不說有多少人買東西,倒是個夏天乘涼,冬天取暖的好去處,這已經不亞於港匯了。兩個面積差不多大。目前沒開的店非常少,基本都滿了。
第二次去看,這次就不一 一 介紹品牌了,主要說說一些變化和好玩的東西。
一樓:
商場的佈局有點不合理還是怎麼的,一樓有一些牌子很隱蔽,不挨著逛,估計很多人都走不到這些店(圖中圈起來的地方),比如龍驤、bally等,而這些都是很不錯的牌子啊,位置最難找要屬MCM了吧,要到這個店買東西,最好先問下前台怎麼走。像moncler這種季節性很強的品牌倒是可以不用佔據那麼醒目的位置,可人家就是牛啊,現在店裡主打還是羽絨服,卻開在蘋果旁邊。為什麼要這樣佈局呢?恆隆和港匯好像沒有類似的情況呢。也可能是整個工程還有寫字樓在建,可能建完後,整個人流通道會改變?
華倫天奴和范思哲這兩個店也是雙層店,但是一樓的店面是朝馬路外面開門,在一樓的話,看不到這兩個店,只有從二樓的店面進入一樓(下樓)或者是從淮海路外門進入,這種設計挺奇怪的。
中庭裡的童話世界(擺飾物):
蘋果:雙層店哦。上海第四家,中國內地第九家旗艦店。坐滿了人。蘋果(上海)去年納稅38億,次於捷豹路虎42億。
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觀看TODS的櫥窗,設計很簡單,真的很好看。像TODS/PRADA,店裡面真是有不少人在諮詢,在買,店裡的成衣系列也很多,其他店沒注意到有這麼多成衣。截至2013年,tods在中國開有92家門店(包括hogan,RV等),其中69家直營店。tods集團2013年收入10億歐元不到,基本和2012年持平,其中大中華地區是2.4億,增長21%,增速最快,其次是美國,意大利已經持續兩年收入下滑10%以上。2013年大中華收入剛好超過歐洲地區(除意大利)。假設一件衣服或者鞋子4000元的話,2.4億歐元的收入,一天一個店要賣近20件商品。
對面的HOGAN也是他家的:不知為何沒有開在一起,這裡面的人要稍微少一點。TODS2013年收入5.78億歐元,hogan只有2.2億歐元,持續兩年下滑10%以上。價位稍微便宜點,也挺貴的。
上次介紹的兩個輕奢品牌,正好都看到了。
MK就開在一個角落裡,位置不好找,裡面基本沒什麼人,嗯,適合上班小白領,職業女性,還不錯,設計比較大氣,有立體感,但不是我的風格,呵呵。
還有toryburch,這個位置也不算太好,而且店面入口設計不寬敞,但是裡面的人可真多啊。比起MK,我更喜歡這個,還是顏色比較豐富柔和的更搶我的眼呢。那種小手包真漂亮,還有溫馨的綠色呢。
一樓有些不是很大眾化的,但也非常貴的牌子,比如下面這個mulberry,英國奢侈手袋品牌,價格都在1萬以上,挺貴的。在中國的局面還未打開。兩任設計師都被LV挖走。店裡沒人啊,偌大一個店,只有一個銷售。
在品牌的選擇上,感覺恆隆和港匯會傾向選擇那種耳熟能詳的奢侈品或者潮品,但新鴻基會有一些不太大眾化的品牌,感覺恆隆在挑選品牌上要更成熟一些。
網上有2則比較新鮮的新聞,大致介紹了MULBERRY在中國的境況,看看失敗原因:
Mulberry在中國犯了什麼錯
2014年05月23日
http://lady.people.com.cn/n/2014/0523/c1014-25055965.html
專訪中國卓越奧萊投資有限公司招商副總監米世哲(Salvatore Miranda)
作者:楊曉音
最近Mulberry的業績成為奢侈品界關注的話題,Mulberry主要產品類型是皮包和飾品,中國政府施行的反腐倡廉政策使Mulberry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除此之外的深層原因是什麼呢?我想用Mulberry,Burberry和Furla三個品牌來對比說說。
首先,Mulberry這個品牌在拓展市場方式上沒有採取直營而採取批發給代理與經銷商,於是在訂單和採購策略上他們不可避免地喪失了控制權。Mulberry最大的股份(大約57%)都掌握在新加坡Challice的手中,同時Challice的老闆(Ong家族)也是Mulberry的大代理商Club21的所有人,這導致亞洲市場佈局零碎混亂,實際上Mulberry總部對市場經營運作沒有多少控制權。
外開店策略也有些問題。2011年,當Mulberry旗下的Alexa包在中國非常流行時,他們才在中國開設首家旗艦店,進的是北京國貿商場。當時Mulberry還算是輕奢侈品,國貿商城的定位高於它當時的定位。隨後先後開設三家專賣店:北京ParkviewGreen,上海嘉裡中心,上海環貿IAPM。
ParviewGreen芳草地是一個很理想的商場平台,但由於定位範圍比較窄、主力店缺吸引力、位置等因素沒做起來,消費狀態不成熟。去年秋天,在上海環貿IAPM商場開了一家新的中國境內最大的Mulberry專賣店,這也是品牌在國內首次出售服裝系列——Mulberry終於意識到他們不能僅依靠銷售配飾而在中國立足,但是為時已晚,至少無助於改善他們去年的銷售業績。
總之,選址要符合品牌的定位。在你想升級你品牌的檔次時,貿然地選址是很不恰當的,應該選在一個已經發展成熟、擁有大量高端品牌的商場裡開店。
反觀Burberry則另闢蹊徑:2010年Burberry以7000萬英鎊從香港KwokHang控股公司一舉收購了中國內地的50家零售店,因為他們懂得要在中國站穩腳跟必須通過直營手段實現控制權。現在他們在國內的零售店已經擴展到71家,收益增長20%。另外2013年還有11家新店開張。
Burberry明白必須一邊保持傳統的奢侈品消費群體,同時吸引新的更為年輕化並且具有購買力的中國消費者。他們採取了很多手段,比如很好的宣傳推廣,啟用在中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HarryPotter女星EmmaWatson作為形象代言,同時融合了電子商務和社交網絡的網絡營銷戰略也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去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增長已超過70%,商家借助微博、微信、開心網、優酷等社交媒體平台進行線上推廣;另一方面,店內大型的交互式觸摸屏幕,手持ipad為顧客竭誠服務的員工使線下服務也有很好的技術支持,這些都形成了線上線下的良好溝通。總而言之,Burberry以一個開放、坦率的心態迎接新一代的消費者。
相比之下,Mulberry為拓展中國市場做了什麼?他們只是把自己的官網翻譯成普通話版本,然後就自以為是的坐在UK總部高枕無憂。
另一個相對低端、但也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的品牌是Furla(這個牌子一直喜歡,也一直很低調)。這個品牌非常清楚自己的輕奢侈品定位,專注於為消費者提供可負擔的產品。借助與利豐集團相對公平理想的合作夥伴關係,Furla目前在中國開了30家店,規劃很快達到100家(在40個多城市),並且有望保持兩位數的增長。Furla海外業務目前達到了銷售總額的76%,在過去三年內增長了45%以上,這是一個非常搶眼的成績。2013年總營業額達2.28億英鎊,同比去年實現了7%的增長(按固定匯率計算增加為14.5%)這種大膽而具有持續性的全球擴張策略,全球銷售市場的合理佈局,以及現存銷售網點和新銷售店的及時拓展更新,是他們能夠獲得成功的原因。
Mulberry箱包品牌進入多事之秋 恐將回歸低價策略
2014-5-12
http://lux.cngold.org/c/2014-05-12/C2544220.html
摘要:英國皮具品牌瑪百莉Mulberry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品牌升級之困,高管震盪,箱包品牌升級失敗,亞洲市場不斷縮水,近兩年來發佈四次盈利預警。
4月,英國皮具品牌瑪百莉Mulberry Group PLC (LON:MUL)(以下簡稱:Mulberry)盤前發佈盈利預警: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2013/2014財年收入大致符合預期,但是稅前利潤將低於預期,約為1400萬英鎊。這是近兩年來發佈第四次盈利預警。高管震盪,品牌升級失敗,亞洲市場不斷縮水,這個英國老牌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品牌升級之困。
回歸低價策略
Mulberry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財報Mulberry GroupPLC稅前利潤下滑28%至723萬英鎊,批發收入同比下降5%至2860萬英鎊。業內人士認為,較差的業績反映了歐洲賬目的不合理和亞洲合作夥伴的大量縮減儲量。知情人事透露:聖誕節後英國地區的交易額很差,不少客戶批評他們等到了「血拼日」之後才開始打折,並且韓國地區的批發訂單被取消。事實上,Mulberry的定價策略已經對品牌利潤及重建工作帶來不利影響。而擔任臨時執行主席的GodfreyDavis表示未來Mulberry將回歸低價策略。原因是Mulberry近兩年的高價和高定位策略讓集團競爭力下降,錯失大量顧客。此前,Mulberry曾將旗下產品的價格提升了12%,並且開始推廣更高端產品,其中Bayswater包在幾年前價格約為600英鎊,如今已漲到將近1000英鎊。
一貫強調Logo的Mulberry,其Logo卻對中國消費者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因為中國消費者中能夠承擔高價的客戶一般傾向於購買那些典型的、最具標誌性的品牌。與此同時,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把更多目光投向了他們能負擔得起的「輕奢」。
Mulberry CEOGuillon曾供職於愛馬仕,在品牌策略上,他一度也要將品牌打造得更加「高大上」,關閉了多家奧特萊斯店,並且參照了葆蝶家的轉型策略。但是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Mulberry的這次轉型似乎「轉不逢時」,對比當年葆蝶家的轉型,周婷認為:「Mulberry只是一個旗下擁有個別『爆款包』,如Alexa,DelRey等的品牌,影響力並不大。彼時葆蝶家做升級轉型時的市場狀況合適,但現在市場形勢嚴峻,並不太適合品牌升級。」
對此,Mulberry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專注於品牌從英國故事升級為國際性品牌,繼續尋求途徑擴大市場佔有率,通過在國際黃金零售地段開設店舖,營銷活動突出品牌傳統和精湛技藝。」
由於前CEO Guillon的堅持,創意總監EmmaHill於去年6月份離任了。沒有了創意總監的奢侈品牌彷彿失去了精神內核,Mulberry也喪失了標新立異和吸引眼球的辨識度,同時一直以來欠缺廣為中國消費者熟知的明星代言將這種尷尬又放大數倍。
另外,Mulberry雖然堅持50%產品在英國薩摩賽特生產,然而生產量的一部分仍來中國和土耳其等廉價勞動力市場,這使他們產品的質量受到質疑。在開店方面,儘管多數商店是由合作夥伴開設經營,Mulberry計劃2015年在巴黎開設新的旗艦店,為此需要花費9.000.000英鎊收購KJSaint HonoréSA公司。而在線上平台,Mulberry的官網支持亞洲地區的送貨,但是不像大型百貨公司一樣提供稅費的核算,因此購買的時候價格難以估算。
「這些商店很重要的目標是企圖吸引在海外購物的中國消費者,但他們沒有考慮到的是,這些消費者認準的是那些價格比國內便宜、且已經非常成熟的奢侈品品牌,而不是想要進軍高端奢侈品領域的Mulberry。」中國卓越奧萊投資有限公司招商副總監米世哲表示。
Mulberry做不成愛馬仕?
為了消除負面影響,Mulberry曾在今年3月著手對管理層進行重組,而CEO BrunoGuillon請辭後公司的股價反倒有所回升,這也側面證明在投資商眼裡,品牌的運營失敗他難辭其咎。
Mulberry任命LVMH集團旗下Berluti(剛進駐上海恆隆廣場不久)品牌歐洲、中東區總經理StevenNewey擔任集團商務總監,與此同時,服務集團9年負責供應鏈的總監Ian Scott離職。StevenNewey於5月1日正式加入Mulberry負責零售、批發、在線銷售等商業業務。Ian Scott在原材料及採購方面具有深厚經驗,在一直號稱加大英國製造的Mulberry中發揮重要作用。
Mulberry市場價值4.3億英鎊,跌幅不小。Guillon辭職那天更是降到了3.83億英鎊,和兩年前的最高峰15億英鎊有天壤之別,股份在短短一年內下降了45%,而從Guillon入職當CEO起的一年間下降了67%。
「我覺得他最大的錯誤是野心的問題,他想讓Mulberry變成愛馬仕,在客戶對品牌的感知力還沒達到那個位置的時候,他用愛馬仕的方式經營必然失敗。」米世哲對記者表示。
Guillon上任後就著力削減Mulberry低端產品、取消了其原定的折扣店機會,主推全價店,除此以外Mulberry已經開始主動減少批發業務,採取全價策略旨在提高其利潤率。
Guillon的策略是希望將Mulberry這個「可以負擔得起」的奢侈品變為專為富人、特別是亞洲遊客(?這個群體會否慢慢淡化)提供的貴價奢侈品。他還希望將這個英國本土品牌打造成為一個全球知名奢侈品。
然而,此時消費者心理需求已經產生變化。隨著奢侈品市場的日趨成熟,消費者對奢侈品的要求不再僅限於品牌的知名度,而更加注重奢侈品本身的品質、時尚元素、以及品牌背後的文化內涵。根據財富品質研究中心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奢侈品牌的大眾化和時尚化趨勢進一步加強,消費者在逐步成長,奢侈品溢價空間進一步降低。在過去的一年中,無論是富豪消費者,還是大眾消費者為「品牌」付出高額溢價的意願越來越低,從2011年的30%一路降到2013年的16%,「性價比」成為受訪消費者多次提及的概念。
「一些傳統的老牌奢侈品企業並沒有及時領會到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試圖通過抬高價格等來挽回經營的頹勢,效果並不理想。轉型成高端奢侈品是挺不好做的,因為要完全地改變消費群體以及品牌最初的定位很難,還不如在此基礎上衍生一個新品牌呢。」米世哲表示。
除了Mulberry像Gucci這樣的傳統奢侈品牌也在醞釀轉型,然而品牌升級之路並不一帆風順,新近推出的Gucci BambooShopper 2014雖頗受好萊塢明星追捧,但是2萬元起的價格卻並不具有絕對誘惑力(LV的Neverfull系列售價在5000元人民幣左右),而復古的竹節元素雖是Gucci標誌,但是中國買家似乎對「雙G」標識唸唸不忘。對於Gucci中國下滑,開云集團解釋為中國市場環境表現消極,以及Gucci向高價產品轉型影響了入門級低價產品的銷售。
事實上,諸如Mulberry這樣嚮往高處的企業,不僅會為品牌升級付出不小代價,同時也會喪失不少原有客戶群。而相反,越來越多價格適中設計感十足的輕奢品牌和副線品牌如Coach,Marc by MarcJacobs(這個我喜歡)則有機會佔領大牌讓出的市場。
二樓:
二樓22個牌子,9個是雙層店。
MCQ是Alexander McQueen(亞歷山大·麥昆)旗下副牌,2、3千;
carven/pinko/maje/patrizia pepe,價位在2、3千,銀泰網上基本都有啊。
glasstique和溥儀眼鏡一家公司,貴;
jones the grocer(裝修中)/wedgwoodgourmet
還有喜歡的furla。
橘滋感覺不太好,不上檔次。
jones the grocer怎麼還沒開啊,等了一年了?是澳大利亞餐廳,網上反映特別棒。目前在中國還沒有店。
三樓:
差不多都開了。類型就比較雜一些了。
有家集合店,thestairs,裡面有2萬的BV,還有6-700的鞋子,搞不清這個定位是什麼。會有人到集合店裡買2萬的BV嗎?
旁邊那個 稻香 餐廳,上次開業時候人也特別多,這次又是:一眼望去,人最多的地方,排了好長的對。
看上海這家店的點評,大多數還是說挺好啊。
下次去可參考啊:金沙紅米腸。呵呵。
還是個上市公司,0573.HK,稻香控股。2013年收入增速不好啊,主要是香港不好,大陸挺好的,由於開店,利潤下滑。
截至2013年,在內地店有30家,2013年開5家,IAPM這家還是上海的第一家呢。新店開張亦有助提高對本集團的收益貢獻,令中國內地業務佔稻香總收益的比率由二零一二年的26.3%升至二零一三年的30.4%。上海分店的表現尤其令人鼓舞,不單已收支平衡,更顯示我們集中發展一線城市之策略是正確的,只要有適當計劃和資源配合,粵菜能成功從粵菜之鄉-廣東省向外發展。
2013年香港新開4家,收入僅增長0.6%呢。主要還是來自內地呢,內地增長23%。利潤下滑,主要由於新開店的折舊攤銷。2012年也增長23%,當年新增8家店。
it and fcuk,滿2500,打8折,送VIP卡。
服務員說挨著的三家zadig&voltaire、 tsumorichisato、mercibeaucoup
之前有一次在港匯,看URLAZH,上海的牌子,挺不錯的,不過這次在環貿,感覺這一季的設計有失水準了。
coterie是一家賣眼鏡的,查了下,店很少,在北京的芳草地、三里屯和西單老佛爺以及上海的鉅鹿路和IAPM有,可能是一家上海的潮流眼鏡店吧。記得價格也挺貴的,過千是有的。
pandora、arte、links of london、lazy susan都是珠寶首飾。
還有個頭飾,常常見到,AlexandreZouari,法國的,與施華洛世奇合作,一個發卡有過萬的,過千的很普遍了,真有挺多人看,買的,我也覺得好看。比如北京國貿商城、港匯都有。看到了不,有個人在裡面買發卡,盤頭髮呢。
看了會鼎泰豐包包子(透過透明的櫥窗),每個包子放上餡兒後,還要稱一下重量,網上介紹說21g,18個褶,都是標準化的,呵呵。
2013年,CNN旅遊網站列出了他們最喜歡的20家連鎖商店與企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從美國起源的7-Eleven(7-11)便利商店,排名第二的是鼎泰豐。
店門口的廣告:
最後,三樓除了餐飲,最火的要屬MUJI了,勢頭不減啊。
推出了88元的T恤,很薄。怎麼推出了這麼便宜的T恤?也要跑量?我在的那會兒,買這款的人不多,很多人看,但都沒買。我也沒買,覺得太薄了。
回頭有空整理下MUJI的財務數據。
四樓:
四樓有一些運動服飾,人也挺多的,還有水晶飾品和部分餐飲。
有個店面還在裝修:查了下,好像挺牛的。Lladro 是西班牙第三大奢侈品牌,由 Lladró (雅緻) 家族的三兄弟創建。Lladro 瓷器作品以細部的刻畫見長,其中又以對蕾絲、陽傘和花卉的逼真工藝而全球聞名。 Lladro流露出沉靜優雅的氣質,還稍帶一些憂傷。
網上找了些照片:和中國的陶瓷給人感覺很不一樣呢。漂亮!
五樓:主要是餐飲和百麗宮。
還以為刷卡真的很優惠,聽說招行信用卡打折後的價格和其他網站上團的價格差不多,嘿嘿。
地下部分:下面的牌子大部分還是數得上名來的,很多還不錯呢,好多在港匯都有的。最後也有點逛不動了,在下面有點繞暈了。專門去ecco櫃檯問了問,舊款是8.5折,刷微信再減100,這個折扣還沒有對面巴黎春天的大。
地下1樓:
有個地方挺火的,買家居內衣之類的,有68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