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4年來首次修改:基金信披“一品一報”有望降低運營成本

14年後,公募基金信息披露辦法有了更新版本。“這次(信披新規)更完善,投資者保護等針對性也更強。”北京某公募基金副總經理表示。

日前,證監會組織修訂了《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更名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簡稱“信披新規”)。

作為《基金法》的重要配套文件,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自2004年7月施行以來對加強監督約束、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規範基金運作、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業內人士也認為,公開信息披露是公募基金領先其他資管行業的重要制度優勢。

新規出臺後,業內人士頗為關心的一點是,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應當在指定報刊中為單只基金只選擇一家報刊披露信息,降低基金信息披露成本。

“以前沒有具體的規定,大多數基金公司都會選擇一個產品在三家報刊披露信息,現在只能在一家,也就是’一品一報’。”滬上一家老牌公募基金資深人士告訴第一財經。

“一品一報”有望降低運營成本

近年來,隨著行業創新發展步伐加快,現行信息披露制度難以充分滿足投資者需求、適應市場創新發展和監管轉型的需要,已施行超過 14 年的《披露辦法》面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

監管部門指出,主要是三方面問題,一是部分披露的信息內容與方式有待優化;二是投資者獲取信息的路徑不暢;三是監管約束引導機制有待加強。

業內人士頗為關心信息披露方式的變更,即新規指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應當在指定報刊中為單只基金只選擇一家報刊披露信息,降低基金信息披露成本。

“實際上有多少持有人會去看基金的信披呢?所以新規的必要性還是較大的,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基金產品運營的成本。”上述北京基金公司副總便表示。

現行做法是,每一個基金大部分會選擇三個報紙作為信息披媒體,每一個基金產品的信披費用平均約為15萬元/年,即一個基金產品每年需要繳付45萬元信披費用。

“目前一共是5400只基金,合計就是24.3億元人民幣。關鍵每個基金信披露費用都是由基金資產承擔,換句話說就是基金持有人承擔。如果一個5000萬規模的基金,一年信披費就是45萬占比1%。”集思錄副總裁鄭誌勇便認為。

上述北京基金公司副總8月5日對第一財經也表示,先前基金產品數量較少,規模都較大,現在基金規模變小,清盤基金數量也在增加,像貨幣類基金或者債券類產品,幾十萬對這些基金產品利潤的影響還是較大的。

“如果三選一,則可以降低67%的信披露費用,前提是目前15萬一年的信披費不漲價,如果從15萬漲到45萬,則《公募信披新規》不就無效。”鄭誌勇直言,省到就是賺到,降低基金運作成本才有利於投資者長期投資。

第一財經了解到,根據信披新規,新規簡化了在指定報刊披露的項目和內容,僅要求在紙質報刊披露基金募集的部分文件,不再要求在報刊上披露上市交易公告書、季度報告、年度報告和中期報告摘要、更新的招募說明書摘要、每日基金凈值等文件。

此外,信披新規也明確適用範圍為“公開募集”基金,將基金募集申請的審批由“核準制”改為“註冊制”,增加了基金行業協會對基金信息披露活動進行自律管理的規定等等。

模糊地帶將減少

記者了解到,修訂後總條款 41 條,主要修訂內容如下: (一)優化指定信息披露媒體制度,簡化報刊披露內容;(二)強調簡明性與易得性,突出有效信息的披露和提高投資者服務水平;(三)加強基金風險揭示及重要信息的披露,更好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四)加強信息披露的事中事後監管,加大違規問責力度,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五)適應《基金法》作出調整。

除了簡化首發文件在報刊的披露,信披新規也首次引入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即基金首次募集及持續募集期間,基金管理人應當將基金招募說明書摘要以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的形式,持續登載在指定網站上,並保證投資者能夠在基金銷售機構網站或營業網點、證券行情系統查閱或複制。投資者購入基金時,應當確認已知悉基金產品資料概要。

據悉,要求管理人在產品銷售過程中提供產品資料概要,是借鑒了香港證監會的經驗。

相關人士解釋稱,產品資料概要定位為基金招募說明書摘要,將基金核心信息以簡明方式展示給投資者,如同藥品銷售過程中的“產品說明書”。

在基金臨時信息披露的章節,信披新規增加了基金凈值誤差的相關條款:“基金份額凈值計價錯誤達基金份額凈值百分之 零點五,基金份額凈值相對上一交易日基金份額凈值的變動超過百分之十”。

在鄭誌勇看來,基金凈值誤差,或者凈值變動過大主要是由於大額申購贖回導致,相關信披非常不錯。同時他也建議增加關於基金份額變動超過20%信息披露條款,這樣更有利基金組合主理人進行基金選擇。

“因為機構大額贖回,導致業績暴增或者大跌的,由於信披不是很充分,投資者此前了解不夠。因此新規對投資者而言保護投資者利益作用比較明顯。”上述北京公募副總認為,新規基於基金持有人的更多的公平待遇,投資者保護意圖更為明顯。

“信披沒止境,信披程度越高有時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也是一種負擔。但基金公司不害怕披露,也不害怕少披露,而是不知道哪些該披露哪些不該披露。這次信披新規相當於是減少了模糊地帶,對基金公司而言是好事。”他進一步表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蘇蔓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948

住建部傳要求地方「每日一報」

1 : GS(14)@2016-03-14 01:12:46

【明報專訊】一線城市房價大升,據《中國經營報》報道,住建部要北京、上海及深圳等一線城市實施「每日一報」,把市場成交、價格等情?通通上報,實行嚴格監控樓市。據悉,住建部還搭建了「全國房地產交易信息報送平台」的訊息系統,截至目前,資訊日報制度已經基本覆蓋全國353個城市。



嚴格監控一線城市樓市

事實上,房價以往也有上報制度,但最長可一個月一報,最密集也不過是每周一報。惟兩會期間,一線城市房價持續升溫,驚動了各大部委,令包括人民銀行、國土部、住建部在內等相關負責人也相繼表態要穩定樓市。

另外,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今年首兩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05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是兩年以來首次回升。期內,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長13.7%,竣工面積增長28.9%,去年全年則分別下降14%和6.9%。首兩月商品房銷售額為8577億元,增長43.6%,去年全年分別增長6.5%和14.4%。

而今年首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 %,較市場預期5.6%為少,自2009年以來最差。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3/news/ea_eaa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78

《1+4=1》製作花絮「一報四刊」達哥親身教學

1 : GS(14)@2016-09-27 07:14:47

革新蘋果動新聞 五強合一

於《1+4=1》戲內,惠敏哥一app在手,便將勤力,又到處奔走的王宗堯也比下去。而原來於戲內飾演神秘看更的達哥,都有用過1報4刊新功能,究竟達哥手上的「蘋果動新聞」app,跟舊版本有什麼分別?首先,除了先前提及過的「昔日」新聞回帶器功能,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合拼更新,就是將1份報紙,4本雜誌,完美結合於一個手機程式內,讓用家一app在手,就可以免費瀏覽新聞及雜誌資訊,只需一按「蘋果動新聞」手機程式,就可以飽覽報紙「蘋果日報」,及4刊「壹週刊」、「飲食男女」、「ketchuper」和「青雲路」。



達哥在《1+4=1》內,演出交足戲。

強勁合體 方便用家

一個好的手機程式,功能性固之然重要,但使用方法是否方便(user friendly),亦是用家最關注的事情。「蘋果動新聞」今次程式更新,一開app當然仍是看「蘋果日報」及「動新聞」的版面,如果想睇4本雜誌,只需按左上角的選項,便可在左邊欄目看見4本雜誌,可謂簡單易用。難怪達哥戲內話自己唔鍾意打機,反而要用「蘋果動新聞」睇資訊啦!



「蘋果動新聞」更新版本,功能更全面,使用更方便。

《1+4=1》劇情簡介

一個神秘人及算式1+4=1之出現,令年輕探員王sir(王宗堯飾,下稱王)方寸大亂,在其苦無對策之時,得到隱世已久的敏哥(陳惠敏飾,下稱敏)指點。初時,敏所給的線索支離破碎,令王有感被牽著走而一度信心動搖,及後發現每項線索均準確指向所追尋的目標。王愈見接近目標,又因為敏追查線索的速度及準確性奇高而起疑,線索愈多令王更陷混亂,王最終發現原來神秘算式1+4=1背後,有著一個更強大的答案。由蘋果日報、壹週刊、飲食男女、ketchuper、青雲路聯合製作「蘋果動新聞」程式即日於蘋果App Store及Google Play強勢上架
App Store下載link: https://goo.gl/PpyDm0
Google Play下載link: https://goo.gl/IIHZEj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26/19781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1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