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貼圖行銷大解密:2.6元買一個用戶 你用的免費貼圖,企業上架費220萬起跳

2016-02-22  TCW

農曆春節期間,你是否會用「恭喜發財」免費貼圖拜年? 企業燒錢送貼圖背後,只要九十天,二百五十萬用戶輕鬆入袋。

春節時節,以Line貼圖拜年成為主流,一場行銷大戰也正在開打。打開Line貼圖小舖可以發現,近一個月幾乎每檔企業貼圖都有「恭喜發財」、「新年賀喜」,盼吸引用戶下載。

免費貼圖用戶傳得開心,企業卻得付出一筆不小的上架費。八張靜態貼圖,使用期限九十天,上架費二百二十萬元;想要貼圖會動、會叫,價格更高,動態貼圖為三百二十萬元,聲音貼圖則要價三百八十萬元。價格不斷上漲,因為除了Line用戶三年成長了一?八倍外,企業熱中於此行銷工具也是原因。

用免費貼圖吸引用戶加入官方帳號,無論設定帳號、發送簡訊等都必須額外付費,每年花在Line的行銷費用破千萬者大有人在,企業圖的是什麼?

這本帳是這樣算的,根據Line統計,免費貼圖平均可以幫企業獲取二百五十萬個用戶,節慶貼圖下載量又會更多,電子商務顧問整合公司書亞集成總經理邱煜庭指出,至今沒有一項行銷工具像免費貼圖,可以如此快速拿到二百五十萬用戶。

二百五十萬用戶中,假設有三分之一,約八十三萬人留下,以花費二百二十萬元做一檔貼圖計算,獲取一個用戶成本僅二.六元。邱煜庭分析,這比下臉書廣告獲取用戶一人平均花三元還要低。留下來多半是對品牌有興趣的用戶,這還不算每組貼圖至少有二百五十萬次傳送的廣告效益,這就是企業爭先恐後花錢在貼圖的原因。

只是,下載免費貼圖後,勝負才開始,懂得經營留住的用戶才是關鍵。

密碼一:流量轉成營收優衣庫、全家帳號報好康給獨家優惠、超低價商品搶先報,此以電商跟零售通路為主,優衣庫(Uniqlo)、全家與統一超商都是佼佼者。

這些企業的算盤是:以免費貼圖吸引用戶加入官方帳號後,雖然每推播一項訊息至少得花四萬五千元,但從八十三萬用戶中賺回投資的行銷費用並不困難。

邱煜庭建議,想把Line流量轉化為營收得做到三點:一,產品多,可隨時推播新商品;二,訊息內容精準,讓用戶不用花時間考慮跟比價,比較容易將流量轉化為營收;三,毛利最好一〇%以上,不然只拿到營收,卻失了獲利。

此外,企業也會想辦法獲取用戶聯絡方式,以利後續以簡訊等多元行銷管道接觸消費者。歐付寶董事長林一泓認為,經營留下的用戶是門大學問,發文的次數與內容都需要仔細斟酌,一週最多發兩次訊息,過多用戶會覺得打擾。

密碼二:知識行銷

日產汽車教用戶保養新知日產(Nissan)汽車免費貼圖吸引了五百二十多萬用戶,並以問卷調查發現,用戶最愛的訊息排名為車款介紹、保養新知跟日產汽車新科技。台灣日產科長張資敏指出,十則訊息裡超過一半都是用車、用路知識,而非只是銷售,先讓官方帳號變成對用戶有用,這樣才容易留住人。

摩根投信數位金融部副總經理黨岱峰認為:「被用戶封鎖是經營的開始。」

密碼三:過濾法

摩根靠「被封鎖」篩出客戶摩根並不會在Line上強推買基金,而是用兩分鐘卡通短片,灌輸投資觀念。黨岱峰認為,封鎖反倒像篩選器,留下真正有投資需求者,行銷更精準。根據摩根投信統計,來自Line的用戶參加免費論壇出席比例高於其他傳播管道,證明好好經營用戶,回報率較高。

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李釧如認為,想用貼圖吸引流量的企業得注意三點:一,後續得有配套行銷工具,無論是抽獎或產品優惠,「勾」住用戶才容易成功,這部分的成本與功夫較易被忽略;二,一旦開設帳戶就是長期投資才會看到成效;三,Line一年的行銷費動輒破千萬元,比較適合知名度高、商品力夠的中大型企業,知名度低的小店家則不適合。在貼圖高下載率與傳送次數的風光數宇背後,能在做生意與給好處問取得平衡的企業,才是真正的贏家。

貼圖教戰:

半身、比讚、Logo小最受歡迎

節慶貼圖的缺點就是過了節日,就很少被使用,因此Line內部有一套企業貼圖教戰守則,教導如何設計出高下載串的人氣貼圖,得掌握四原則:

原則一:貼圖配置學問。貼圖分三種,一般貼圖像是「早安」、「讚」最為實用,必須占約三張到四張;節慶貼圖(含有祝賀語句)約兩張;藍海貼圖(指未被滿足的情緒需求,比如踹共、啾咪)約兩張。Line廣告事業部客戶群總監黃金城指出,藍海貼圖最易帶動其他貼圖被下載。

原則二:貼圖顯示半身優於全身。臉部表情跟手勢越清楚越容易被下載,因為容易辨識情緒。

原則三:必有「翹拇指」跟「愛心」貼圖。代表Love的愛心圖樣、OK和翹拇指比讚,是全球共通的語言,最多人使用。

原則四:企業Logo不要太大,下載人數才會多。企業製作貼圖都希望Logo放得越大越好,但是對用戶來說,反倒不希望Logo 太大,以免顯示自己都在用免費貼圖。

(文.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24

大讀世界 太空挖礦即將成真

2016-02-22  TCW

盧森堡政府日前宣布,將促進小行星商業採礦產業發展,它的可行度、經濟利益備受質疑。設立小行星採礦作業,無疑需要以百億美元計算的資本,潛在報酬則視採掘的資源類型而定。兩家從事相關業務的公司,均已吸引到可觀的私人投資,這其中包括全球最大工程集團之一。

大讀世界是一整套深度特別報導,由全球《金融時報》記者聯合運作,以長篇深入原則,探討國際、科學或商業領域等關鍵議題。

盧森堡瘋了嗎?抑或這個大公國真的高瞻遠矚?

盧森堡政府日前宣布,將促進小行星商業採礦產業的發展。消息令人大感驚訝,連資深的太空產業觀察者也不例外,許多人甚至懷疑今年的愚人節是否已經提早到來。

抱懷疑態度的人,心裡疑問重重。從小行星(距離地球數億哩的一塊塊石頭和冰塊)採礦並加工成有用的物品,是可行的嗎?如果可行,有人可以從中賺到錢嗎?而即使小行星採礦符合經濟效益,為什麼盧森堡這個小國要參與其中?

但經過進一步思考,並與專案推動者交談後,筆者開始確信,這不是瘋狂的科學幻想。

技術不是問題太空使用比運回地球銷售划算

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太空機關已經發送探測器前往小行星和彗星。美國太空總署今年將啟動探索貝努小行星(Bennu)、採掘樣本回地球的任務,而且是以「幫助我們了解如何在小行星採礦」為明確目的。

小行星是太陽系約四十五億年前形成時遺留下來的,它們蘊含的有用物料一般比地球的地殼豐富。這是因為年輕的行星在冷卻的過程中,較重的元素(例如鉑族金屬)會沉入行星的核心。發送小型偵察衛星到行星之間的空間、尋找最好的採礦機會,是相對簡單和可負擔的事。

未來需要的技術(在小行星的表面採掘礦物,然後加工處理)尚未在太空中完成試驗,但這些技術並不需要不可思議的技術發展。

至於小行星採礦是否符合經濟效益,則較難推測。即使相關硬體由致力節省成本的公司如SpaceX,而非運作成本高昂的官方機關負責提供,設立小行星採礦作業無疑需要以百億美元計的資本。

潛在報酬則視採掘的資源類型而定。貴金屬如鉑(某些小行星有大量鉑礦)是其中一類。表面看來,業者可以從小行星採掘貴金屬運回地球銷售,藉此賺取厚利。不過,業者必須非常審慎的處理銷售問題,以免來自太空的大量供給,導致這些貴金屬價格崩跌。

另一種做法,是在太空軌道上使用小行星礦物,而非把它們運到地球。相對便宜的金屬如鐵、鎢和鈦可以利用3D列印和其他自動製造技術,製成太空船的零部件。某些小行星上充裕的水可以分解為氫和氧,做為火箭燃料。利用太空中的物料、在太空軌道上製造物品,可能比在地球製造這些物品、然後運送上太空軌道更符合經濟效益。但這種運作的收入,非常仰賴資金充沛的國際太空計畫延續下去或擴張規模。

大咖投資人到位

Google創辦人出手增添市場信心判斷一項生意財務上是否可行的方法之一,是了解投資人的身分,小行星採礦在這方面予人信心。這是行星資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es)和深空工業(Deep Space Industries)這兩家美國公司的焦點業務,而兩家公司均已吸引到可觀的私人投資。行星資源公司不但吸引到富豪如Google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投入資金(他們可能被一些人貶為「虛榮投資人」),還吸引到務實的投資人如創投基金和全球最大工程集團之一的貝泰(Bechtel)。

那麼,盧森堡對太空採礦可以有何貢獻?貢獻之一是增強這項事業的信譽。盧森堡雖然是一個只有五十四萬人口的小國,而且最近令人想到它與企業避稅的關係,但它也是先進技術研究和商業的中心,包括太空事業。一個世代前,這個大公國在通訊和廣播衛星的開發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全球最大商業衛星通訊公司SES便是以這裡為根據地。

盧森堡政府計畫為太空資源公司提供現金資助,它還將提供歐洲第一個相關法律框架,賦予私人公司在外太空採掘的資源財產權。難怪行星資源公司和深空工業均對盧森堡政府的宣布反應熱烈。

盧森堡在太空採礦上的作為是英明還是愚蠢,許多年後才可能有定論。但相信超長期經濟規畫的人,都應該希望它成功。

科幻片實現!太空採礦3大步驟1.探索:發射小型望遠鏡網路進入近地軌道,尋找有用、有潛力開採的小行星2.搜尋:發現小行星後,將望遠鏡送入小行星軌道,搜尋有價礦物3.採集:將機器人放置行星表面萃取金屬或鑽探礦井,或用磁鐵耙過小行星表面岩層,

蒐集金屬

盧森堡是英明或愚蠢,多年後才有定論。但相信超長期經濟規畫的人,都應該希望它成功。

撰文者庫克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25

失控的負利率 歐、日23國已實施,全球經濟卻越救越慘!

2016-02-22  TCW

當左右全球1/4GDP的國家,進入負利率,就連美國聯準會也開始準備這一天,究竟負利率是什麼?竟讓全球股市蒸發92兆元!

今年全球央行的流行語,不用等到年底票選了,答案就是「負利率」。這三個字,正在二月份狂轟猛炸全球股匯市!

這一切,都源自於日本竟意外實施負利率。

一月二十九日,已經執行了二十多年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央行,眼見經濟還是沒起色,決定祭出大絕招,在毫無預兆下,史上頭一遭宣布實施負利率,對銀行業新增轉存至央行的資金,不但不給利息,還開始收負○.一%利息,意圖迫使銀行將緊握懷中的資金,放貸給民間企業。

金融「核彈」負利率襲擊!若美加入,全球六成GDP將淪陷

理論上,負利率應該要促貶匯率、促漲股市。結果日股兩週暴跌一五%,歐股在銀行股領跌下,一度修正近一成。

就在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首度公開表示,若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使美國經濟惡化,將考慮實施負利率政策。金口一開,表現原本較穩健的美股也跟著遭殃,急跌至兩年新低價位,算一算,包括日股、美股以及主要歐洲股市,短短兩週內市值就蒸發約二兆八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十二兆元) 。比今年一月人民幣貶值風暴中,全球股市蒸發二兆三千億美元還更嚇人,整個金融市場有如遭「核彈」襲擊。

「負利率把全世界都翻過來了!」美國權威投資雜誌《霸榮週刊》副主編佛席(Randall Forsyth)評論。

其實,日本央行並不是第一個實施負利率的國家。在這之前,歐洲央行率領德國、法國、荷蘭等歐元區十九國,在前年六月將利率降至負值;而且,令許多人吃驚的是,福利好、經濟佳的北歐國家瑞典、丹麥,以及免稅天堂瑞士等非歐元區國家,也陸續在過去三年內成了負利率一族,整個歐洲大陸有過半版圖「淪陷」。

如今,有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加入,全球GDP(生產毛額)有四分之一都陷於負利率環境。

甚至,這樣的貨幣政策不再是特例,挪威央行已在去年底暗示,今年可能首度把利率降為負值;花旗銀行預測,捷克將於今年第二季將利率損破零。瑞銀點名英國也可能步入後塵,而包括加拿大、以色列也都被列入今年可能實施負利率之列。

就像「流行病」一般,負利率版圖瞬間就要達到全世界GDP的三分之一!如果葉倫的負利率說一語成讖,美國也淪陷,那麼全球就有六成GDP「泡」在零利率水面下。

這波全球央行「大跳水」的風潮,為何讓全球股匯市「摔」得鼻青臉腫?

原因是:史無前例,人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沒人知道會發生什麼狀況!」全球第二大債券管理機構Pimco美國核心策略首席投資長馬瑟(Scott A.Mather)說。

過去,經濟學家以為負利率的效果,不過就是把利息一直調降到低於零,對資金的寬鬆供給、對市場的刺激效果,與降息、QE(量化寬鬆政策)都雷同。「但從負利率問世以來的短短歷史來看,負利率顯然不照央行的劇本走。」瑞銀資產管理策略分析師史旺(Christopher Swann)指出。

顧名思義,負利率代表利率為負值,錢存在銀行,不只沒利息領,還得「倒貼」利息給銀行;反之,向銀行借錢不只不用繳息,還能「領到利息」。

央行「跳水」潛藏副作用!助長房市泡沫,卻未必能拉抬股價

央行是「銀行的銀行」,負責讓銀行存錢、融資,是調控全國貨幣供給的核心。就像園丁,當植物(市場)發育不良,要多澆水施肥(撒錢);當植物水分太多、花開太多,導致果實不甜、長不大,就要疏芽、剪枝、少澆點水。

經濟不景氣時,央行透過QE、降息,向市場「撒錢」刺激消費與投資。匯率太強、威脅到出口時,央行也會透過降息「撤錢」促貶貨幣。市場出現通貨緊縮現象,可能引發失業率升高、抑制投資的危機時,央行也要透過撒錢拉高通膨率。

然而,若利息已經趨近零,降無可降的時候,怎麼辦?現在主要成熟國家都面臨這個困境。距離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那刻,已過了七年半,但包括美、日、英、歐央行利率都遠低於海嘯前的水準,而且依然在低通膨、低經濟成長率中掙扎。IMF(國際貨幣基金)最近又調降了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今年才開年就降到只剩三.四%。

最後的絕招,就是把錢逼出所有人口袋,這個做法,就是負利率。

QE與負利率最大的不同在於,QE是央行藉購債向市場撒鈔票,期待游資帶動投資與成長;負利率則是讓存款如燙手山芋,存在銀行只會不斷貶值,迫使銀行、投資人將手上的儲蓄倒出,另尋投資標的。若說前者是胡蘿蔔,後者就是棒子,同樣要逼驢子(景氣)前進,運作起來卻不盡相同。這也難怪,當日本一喊出要實施負利率,股市反向大跳水、匯價失控飆升。

這時有逾一年經驗的丹麥、瑞士、瑞典,成了經濟學家們取經的對象。結果有五大發現。

第一,負利率易導致房地產價格飆升。

瑞典央行不只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二〇〇九年更領先全球成了第一家進行負利率測試的央行,是最具代表性的觀察指標。瑞典在去年二月正式將利率調降為負,卻導致房地產嚴重泡沫化,過去一年大漲二五%。早在二〇一二年實施負利率的丹麥也不遑多讓,首都哥本哈根房價從當時至今已飆升了六成,被評為北歐風險最高的房地產市場。顯示負利率與降息的效果相同,都容易助長房市泡沫。

第二,負利率對股價的拉抬效果,不是「掛保證」。

負利率對丹麥股市的影響極為驚人。在二〇一二年實施負利率以後,丹麥股市表現是歐洲指數、美國道瓊同期漲幅的數倍。

但其他國家就沒這麼有效了。瑞典實施一年以小跌作收。這次日本又再次證明了負利率不是股市萬靈丹。

瑞銀分析師史旺分析,負利率雖能鼓勵一部分資金由債市流向股市,但是這個效果越來越不顯著。因為,投資人心理可能抵銷甚至反轉效果。最近光是擔憂歐洲銀行股無法轉嫁負利率風險給一般消費者,就讓全球股市大震盪。

第三,負利率拉抬通膨率、打壓匯率,效果低。

最經典的通膨案例是瑞典,實際表現連二%通膨率目標的一半,都搆不著。

瑞典官方數字顯示,去年通膨率只有〇.七%。歐洲央行在實施了一年半的負利率後,通膨也從來沒達到目標。

至於促貶貨幣,負利率曾經有效,最近則失效了。丹麥祭出負利率主要為了防止貨幣兌歐元升值太多,當時在連續降息多次後,真的達到效果。但包括去年才降息的瑞典、最近才跳水的日本貨幣仍偏強勢。

史旺分析,負利率理論上可造成貨幣貶值,但日本央行宣布負利率措施後,蝴蝶效應拖累美國升息腳步,市場轉進日圓避險,日圓對美元不貶反升,已升值了五%以上。顯示當投資人被負利率嚇得轉趨保守,這時候轉向日圓等避險資產的需求,大過負利率的理論效果。

罕見「顛倒現象」跟著來!存錢得付利息、借錢還能少繳本金第四、負利率用於刺激消費、企業投資,竟有反效果。

一般預料負利率會帶來企業支出、家戶消費大增,但在瑞典、瑞士、丹麥都沒發生。美銀美林債券分析師馬丁(Barnaby Martin)發現,這三國的一般家戶存款率居然上升,與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馳。

原因很簡單,正如國際清算銀行(BIS)早早預警的,眼見利息縮水,消費者為了確保退休後收入,只會存得更多。

數據也證明,企業寧坐擁現金而不投資,根據研究機構FactSet統計,在超低利率的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成分公司的現金水位,已來到一兆四千五百億美元,與去年第四季同列歷史最高。

史旺指出,銀行必須有放貸的意願,才可能增加對企業貸款或降低放貸利率。但負利率使銀行業存放款利差縮減,當銀行獲利縮水得太多,恐將因風險管控減少放貸規模,企業更不容易借到錢。

第五、負利率的確催生了史上罕見的「顛倒現象」。

目前瑞士擁有全球最低利率——負〇.七五%。過去銀行只向大型企業收保管費彌補損失,但瑞士ABS銀行從今年一月一日開始,開始對活期存款帳戶收取利息,成為全球第一家對個人存款實施負利率的銀行。客戶每存一千元,就要給銀行一塊兩毛五的保管費。

ABS銀行執行長羅那(Martin Rohner)說,央行的負利率政策讓他們損失慘重,因此不得不將負利率所增加的成本轉嫁到一般儲戶身上。

丹麥則在去年核發第一筆負利率貸款。準備創業開設網站的性治療師克莉絲田森(Eva ChriStiansen),從國內最大銀行Danske Bank拿到了利率為負〇.〇一七二%的貸款,雖然辦貸款須付出手續費,但此後,換成銀行每個月付利息給她。

丹麥最大的房屋貸款銀行Nykredit也發現,負利率已影響到數千筆它所發行的浮動利率房貸,擁有這些房貸的丹麥屋主在收到帳單時會發現,要付的金額不是本金加利息,負利率反而減免掉一部分應繳本金。

不過這些特例只是少數,由於銀行怕流失客戶,絕大多數仍未將負利率轉嫁給一般消費者,大多數人其實無感。讓分析師們對負利率的實施效果,很不看好。

從負利率國家的實驗,證明央行的策略並不算成功,因為「人性的心理反應」,是央行無法用負利率搞定經濟的最重要原因。

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分析,「央行沒認知到,依當前人們的心理,比起追求利潤,更寧願選擇減少負債,」他說,「在我看來,實施負利率只是央行QE無效後的一種絕望掙扎。」

像他一樣認為負利率沒效的經濟學家,不在少數。

「我認為瑞典實施負利率是失敗的,」滙豐銀行經濟學家Jarnes Pomeroy說得直白,「瑞典央行領先全球第一個試行負利率,也許也該第一個站出來懸崖勒馬。」

最怕「日本病」曼延全球!

負利率將是今年

人人必修理財課題

他們擔心的是,央行顯然不太了解該怎麼駕馭人們對負利率的真實反映,萬一實施的國家都患上「日本病」,那就糟了。

「日本病」就是經濟日本化。日本失落的十年,長期低利率造成儲蓄率越高、消費不振、經濟成長更低迷,出現通縮,而陷入流動性陷阱,使一般民眾苦不堪言。

「歐洲、日本面臨的困境,已不是貨幣政策能解決的,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才會有起色。」法銀巴黎證券資深投資策略分析師莫里士(Daniel Morris)說,而且當一堆國家都往低利率、負利率方向前進,那更糟糕。例如,美國若真的如市場預料暫緩升息,將削減歐、日寬鬆貨幣政策的效果,迫使歐、日加大QE手筆並讓負利率繼續下探,」這都會帶來更多動盪、對經濟成長的幫助卻很有限。」

市場上甚至已出現新一輪衰退來襲的討論。根據《華爾街日報》每月市場調查,分析師預期未來美國十二個月有二一%的機率邁入衰退,比一年前高出一倍。

雖然反對聲浪高,負利率效果被證明「不怎麼樣」。但經歷過去數年的QE、低利率,利率已經趨近於零,全球眾家央行手上已沒剩什麼貨幣工具可使用了,幾乎像旅鼠般,明知負利率是懸崖也非跳不可。「現在央行最重要的事,是說服大眾:央行真的知道該怎麼辦。」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夫說。

「負利率將是成為二〇一六年主流。」《金融時報》這麼預測。換句話說,負利率的陰影,將是今年全球央行帶給金融市場最大的不穩定變數。

撰文者蔡靚萱、陳彥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26

營建改革牛步 台南重演九二一悲劇 奪命原因如出一轍 政府、業界根本沒學乖

2016-02-22  TWM

一樓嚴重破壞、一屋公司不負責,乍看是二○六震災主因,其實是九二一災後鑑定。 相隔十七年,營建防震仍陷相同陋習,台灣人真能從每次災變學到教訓?

二月六日凌晨發生規模六.四有感地震,震央在高雄美濃,但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卻在台南。

台南市永康區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奪走一一四條人命。這是台灣自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後,傷亡最慘重的震災,也是歷來因單一建築物倒塌造成最多人罹難的悲劇,超過九二一造成八十七人死亡的台北東星大樓。

只不過,維冠社區附近二到四層樓的矮房、公寓大多沒事,讓人合理假設:維冠倒塌的原因是以「人禍」成分居多。而媒體相繼報導,原因恐與其箍筋結構不足、非法借牌以及一樓牆壁被打掉有關。

借牌盛行、施工草率

震災奪命肇因於業界沉痾

「騎樓式房屋和開放空間的一樓遭地震嚴重破壞」、「施工的瑕疵」、「借牌文化盛行」、「不負責的一屋公司」、「缺乏使用管理」…,這些乍看是在追究維冠大樓倒塌原因,其實,卻是早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由知名建築師、前消基會董事長白省三,在深入九二一災區實勘後,寫下強震造成死傷的原因。

相隔十七年的兩場震災,怎會有如此相似的原因?細看白省三當年報告,更會沉痛的發現,政府、建築業界這些年來,根本沒學到教訓。

「這次大地震被震倒或撕裂的建築物中,可看出台灣建築物普遍存在的施工品質問題,典型問題包括混凝土強度不足、鋼筋太少、箍筋綁紮未按圖施工……充分反映出沒有專業能力和施工太草率的情況。」這是白省三文中對於「施工瑕疵」的描述,也正是台南地檢署聲押建商林明輝的理由之一,箍筋數量比結構計算書少一半,導致樑柱接頭強度嚴重不足,影響耐震能力。

其次,南檢調閱卷證發現,維冠金龍大樓簽證建築師是張魁寶,設計卻另有他人,有借牌申請建照嫌疑。也與白省三直指的「借牌文化盛行」問題不謀而合,「工程界人人皆知,政府主管單位也明知,可是沒有人去處理取締。」白省三在文章中痛批:「這些出借牌(執照)的建築師或專業技師,往往不了解工地在哪,更不必談出面負責。」十七年前借牌已是沉痾,十七年後情況依然。「清查一下,全台灣有幾個主任技師是真正在掛名的營造廠內上班?落實專業簽證與杜絕掛牌、借牌,是業內必須改革之處。」一名不願具名的建築業者說。

一屋公司、軟腳建築

建築法規多年來形同虛設

林明輝不斷開設新公司推建案,看來也是白省三點名「一屋公司」鮮明佐證:「建商在房屋建成、交屋後不久,就將公司解散註銷,下一個工地再成立新公司,其目的是在規避保固的年限、房屋瑕疵的修復以及稅負的逃避。」至於外界指向建築結構出問題,專家認定可能一樓出租給燦坤的店面,樑柱及隔間較少,形成「軟腳蝦」建築。燦坤在第一時間拿出承租時的照片,強調未做任何更動,並出示租賃契約,強調無權更改建築主體,更在接受採訪時強調,承租各地賣場都經過嚴謹評估。

打穿內部隔間正可對照當年白省三指出「缺乏管理」的關鍵問題;「許多房屋為變更作為餐廳、銀行、商場等,任意破壞隔間牆……甚至樑柱穿孔或打掉,降低結構安全,使許多建築物岌岌可危而不自知。」並指出《建築法》第七十七條規定,主管機關對於建築物得隨時派員檢查其有關公共安全之構造與設備,而公眾使用的建築物,更應定期會同有關機關檢查,「多年來這種規定形同虛設!」一位營建業相關人士坦言,公部門只管施工前審圖、發建照、訂施工期限,以及是否按圖施工,「結構和承載力都不管!」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過去十七年兩次慘重震災的原因高度重疊來看,這句話對政府而言猶如馬耳東風,無論是制度面的改革與法規落實,彷彿都對九二一巨震的生命損失無感;諷刺的是,白省三當年這篇報告的標題,就是《以生命作教材、落實建物安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防範下一樁悲劇還來得及

此外,震災後許多人關注土壤液化的問題;對此,行政院長張善政十四日說,一個月內會公布國內的土壤液化潛勢區域。北市府也說○九年就已公布三千多筆液化區域資料,工務局去年整理資料時,發現已增加一倍以上樣本數,預估半年內更新報告。

另方面,「防災型都更」也在震災之後成為話題,台北市長柯文哲就宣布,將在一個月內公布「台北市都更戰略方案」。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副處長謝登武則表示,市府將提供老屋健檢,都更處負責「抓藥、治療」,除了一般都更,還有整修補強、簡易都更等方案。

但,這些看似箭在弦上的計畫是否真能落實,恐怕仍待考驗。柯文哲坦言,自士林文林苑事件後,北市都更幾近停擺,「這是滿政治性的題目。」二○一四年知名媒體人陳文茜曾表示,台北有很多老房子,一推動都更,就有學生抗爭聲援,輿論也聚焦在拒遷戶遭遇,若台北巨震造成房屋倒塌,大家又會回過頭怪政府都更太慢,「民粹比土石流還可怕。」她說。

二○六震災,台灣再一次以生命換取教訓,如果法規仍形同虛文,如果業者未能秉持良知,如果民眾寄望住宅安全卻嚴拒都更,下一次天災,教訓恐怕還是會來臨。

撰文 / 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27

凝聚社區的企業經營術

2016-02-22  TWM

城市與鄉村的經商方式差異甚大,都市著重業務效率,地方喜歡深耕感情;而日本大里不動產則將地方活動視為工作,解決各種社區問題,讓居民自然而然上門。

一家不動產公司經營者,要怎樣讓公司變更好,是勉勵業務勤跑客戶,還是引進虛擬實境的「數位宅妝」,讓客戶可以便利賞屋?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在日本千葉縣的鄉下地方,人口僅約五萬人的大網白里市,卻有一家以「解決地方課題」為職責的「大里不動產」公司,員工人數僅約五十名,年營業額也只有五億日圓左右,卻是當地社區貢獻度最高的企業,在一年的三六五天當中,就能設計出將近三百個地方活動,高度凝聚了當地居民的心。

在城市與鄉村,做生意的方法截然不同,都市人喜歡快刀斬亂麻,不必與業務往來對象有太多情感牽扯;但鄉下地方卻要博感情,如果只是為了銷售辦活動,人們反而會有「只是為了生意吧!」「最終還是要我們掏錢」的負面想法。

但大里不動產的經營之道卻是不計較私利,真誠地想辦法解決各種社區問題,自然地讓地區居民都變成顧客,在早上六點半的車站,可以看見穿著大里不動產背心的員工,站在狹隘的車道上指揮交通;颱風過後的早晨,社長野老真理子會帶著社員到海邊淨灘,結束才到公司上班,這並非偶發活動,每個月,大里員工都會定期清掃道路、海岸、車站,將地方活動視為工作的一環。

每一天,社員都要花上三十分鐘一起打掃辦公室,因為辦公室就是社區活動中心,每周有兩天會舉辦午休音樂會,還能當作閱讀室、社區教室,所以居民不只是買屋、賣屋時會上門,平常日就常到大里不動產聚會,有比這更「黏」的顧客群嗎?

一個小型的民間企業,為什麼願意付出心力貢獻社區?野老真理子認為工作的本質應該奠基於感謝,金錢只是附屬品,希望大里不動產的員工都能發自內心感受到感謝的本質,理解服務的精神,其實也是一種員工教育。

服務業的根本就是提供好的商品、好的服務,讓別人快樂,積極付出的同時也能讓自己受益,像大里不動產一樣,創造顧客、員工、企業與地方的四方共好。

(本專欄隔周刊出)

撰文 / 徐重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28

敢捨大單 小布行變頂級婚紗供應商 最敢拚》皇加「慢活」策略 讓全球70國買單

2016-02-22  TWM

一位大學畢業的女生,從台北永樂市場的小布行做起,把一個人們視為夕陽的產業,從錯誤中修正,放棄大單迷思,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一場跑了十七年的馬拉松賽,讓謝曉慧的事業贏得全球最大的婚紗禮服布料基地的美譽。

踏入皇加位於新北新莊的出貨中心,貨櫃車一輛接著一輛,數層樓高的廠房內,工人們忙進忙出,將一支支圓筒狀的最新婚紗禮服布料,統整出貨。這個全球最大的婚紗禮服布料基地,不能有一點差池,否則全世界的新娘恐怕都會急得跳腳。

讓台灣成為全球婚紗王國的重要推手之一,是皇加布業公司,它從迪化街永樂市場的一個小布商,變成全球最大的婚紗禮服供應商之一,行銷全球七十多個國家,Elie Saab、Vera Wang、Yumi Katsura等國際重要婚紗品牌,都不能沒有皇加的布料。如此優異的表現,是皇加靠著從錯誤中學習,堅持走自己的道路。

「一開始我們也曾經很茫然,以為什麼訂單都要接。」皇加總經理謝曉慧坦率地說道。從內銷轉型外銷的初期,皇加也和許許多多的台灣廠商一樣,陷入一種迷思,甚至陷阱,抗拒不了「大單」的誘惑。

堅持做自己 不為衝量傷害價格皇加曾經接過美國零售龍頭沃爾瑪、梅西百貨的大訂單,負責提供窗簾、抱枕等家飾用布。謝曉慧解釋,他們的量雖然大,但是價格卻壓很低,而交貨時間都非常急迫,例如只有兩個月,常常是不眠不休、不要命似地在趕貨。

而陷阱的部分是,大單的利潤不高,但風險卻非常高,一旦交貨時間延遲,客戶就會要求空運,布的重量驚人,空運費用不但吃掉利潤,還得倒貼賠錢。

「做生意不需要過分卑微,不能沒有尊嚴。」謝曉慧語重心長地說。於是,皇加決定拋棄大單的迷思,開始走自己的路線,「雖然辛苦,但是不會痛苦」。

大部分廠商為了衝大量,為了搶單,往往必須壓低價格、犧牲價格,於是單價很快就會落底,一塊布的生命很快就到了盡頭。

皇加則是採取截然不同的「慢活」經營策略,「我不會想要衝量,我可以等待,我希望每一塊布的生命週期,都可以長長久久,都可以成為經典。」謝曉慧說明。

「每一塊布對我來講都是寶,它可能過季或者顏色不對,可以再做一些加工,賦予新生命。」簡言之,皇加逆向思考的策略是放棄大單迷思,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寧可將這場戰役當成是一場馬拉松耐力賽,而非百米衝刺賽。

敢砸錢研發 義大利布商也驚豔除了延長婚紗禮服布料的生命週期,皇加在進行布種創新、研發方面更是絲毫不手軟,不斷地拿紗線與胚布(未經加工的布)去嘗試各種材質、花色與組織。「研發的錢不能省,錢砸下去就是了,我們有自己的零售通路,也比較沒有後顧之憂 。」 謝曉慧指出馬拉松賽的致勝關鍵。

皇加克服仿絲技術的艱難,成功開發出名貴的義大利仿絲布種,人工仿絲可以擁有真絲的優點,柔軟與細緻光澤,但是卻沒有真絲的缺點,使用性、穩定性都更高,而且又可以量產,因此,吸引了義大利的布商前來購買。

喜上囍企業董事長張毓芸也是皇加的客戶,她表示,「他們(皇加)在研發方面很用心,開發先染再織的色紗,讓色差比率可以大幅降低,也更符合環保概念,用水量比較少。」「任何一塊布都是我自己的小孩,每一塊布都是我的責任,有些布很漂亮,但是在裁縫的時候不好裁,客人在使用時遇到什麼問題,適合、不適合做什麼款式,做的時候會遇到哪些問題,我們都要了解。」謝曉慧強調對於品質的重視。

回想當年大學剛畢業,謝曉慧的同學們流行著考托福、出國留學,只有她頂著大學生的高學歷,卻選擇去賣布,投入所謂的「夕陽產業」,如今,她將「夕陽產業」轉變成「日出產業」,她也勉勵台灣年輕人能夠不隨波逐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撰文 / 燕珍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29

負利率:全球央行的吸毒遊戲

2016-02-22  TWM

日本祭出負利率,還沒有刺激到經濟,就先讓股匯市往反方向走;綜觀其他國家實施的成效,恐怕像是吸毒一般,無益身心、很難戒除,卻也只能繼續做下去。

猴年的長假,台灣的金融市場從二月三日封關休市,一直到二月十五日開紅盤,這段時間,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商品的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價格再度寫下每桶二十六.○五美元新低,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也創下二九○點的歷史新低,但是黃金成為避險商品,每盎司金價從最低的一○四六.三美元飆升到一二六二.一七美元的新高。

最聚焦的是全球股市的大跌,其中重災區是日本,日經指數在二月九日大跌九一八.八六點,此後連續三個交易日大跌,在台股封關休市那一周,日經指數大跌一八六六.九八點,跌幅高達一一.一%;香港股市二月十一日開紅盤暴跌七四二.三七點,寫下二十二年來最大跌幅紀錄,恆生指數在兩個交易日重挫九六八.五點,國企指數也暴跌五四九.五點,跌幅達六.八二%,歐美股市也都出現二%至三%不等的跌勢。

反效果?日銀負利率 股市竟暴跌造成這段全球股匯市信心崩跌的源頭,正是日本銀行祭出的負利率,元月二十九日,有「金融市場瘋子」之稱的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無預警宣布,日本將繼歐洲央行之後,執行負利率政策,這個突如其來的大動作,不但震驚全市場,而且黑田就像在金融市場丟出一顆核彈,日本股匯市只有兩天激情,隨即出現驚濤駭浪的跌勢。

元月二十九日當天,日經指數受到激勵跳空上漲四七六.八五點,次日再漲三四六.九三點,但是二月三日,日經指數卻暴跌五五九.四三點。此後日本股市就像吃了瀉藥一般,從宣布負利率之後的高點一七九○五.三七點,一路重挫到一四八六五.七七點,日經指數暴跌三○三九.六點,跌幅將近一七%。

黑田在宣布負利率的記者會上說,負利率可以透過降低借款成本來刺激經濟,必要時會毫不猶豫地調整政策。市場出現巨大動盪,並非源自負利率政策,而是市場過度的避險。

但負利率真是救經濟的萬應靈丹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日本除了股市暴跌外,日圓走勢也出現與黑田預期完全相反的方向。元月二十九日黑田祭出負利率政策當天,日圓一度貶值二.二四日圓,來到一二一.六七日圓兌一美元;但這只是曇花一現,日圓從二月一日狂升到二月十一日,居然創下一一一.○六日圓兌一美元的新高,日圓升值八.七二%;而日股暴跌一七%,日本股市幾乎把安倍過去三年促成日股大漲、日圓貶值的苦心都耗光了。安倍與黑田走險招,市場卻出現相反方向走,原因何在?關鍵因素是央行被看穿了手腳,因為負利率只凸顯了全球央行黔驢技窮。

市場認為負利率不但無用,而且加深市場疑慮,讓市場避險意識更加抬頭,這是歐洲央行、日銀祭出負利率政策之後,日圓、歐元理當貶值,卻逆向出現升值的關鍵所在;黃金會大漲,也是因為囤積黃金沒有利息收入;而收藏貨幣不但沒有利息收入,還要向央行繳交保管費,於是資金各自找出路,歐股、日股成了重災區。

黑田這次祭出負利率,本意是要遏阻日圓回升的匯價,負利率是央行採行貨幣寬鬆時非常激烈的手段,央行要推貨幣寬鬆政策,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降息。但當央行的利率已減到零時,名目利率已到了降無可降的地步,只有退而求其次用印鈔票的方式增加貨幣供給,這就是從二○○九年以來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

如果利率到了零,還要再降,那就只有負利率一途,也就是向商業銀行存在中央銀行的貨幣加收利息,央行用懲罰性加收保管費的方式,驅趕商業銀行將手上資金向外貸出或做投資,央行試圖用此一方式增加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藉以刺激經濟。

日本央行在一二年首相安倍晉三上台後,本要白川方明配合安倍加碼量化寬鬆,他對負利率一直十分抗拒;一三年換上黑田後,最近突然加大力度,著實把市場嚇了一大跳。日銀這一招出其不意,理當有效,但市場卻出現與黑田預期完全不同的走勢,原因是日銀被看出救經濟的手段已到無招可用的地步,甚至到了有招也無用的窘境,市場對負利率更加不信賴,資金各自求出路,終於釀成金融市場一場小災難。

副作用!避險性資產 湧入龐大資金負利率為什麼被看破手腳?目前除了歐元區、日本外,加入負利率的國家還有瑞士、瑞典、丹麥;而且瑞典最近更加碼負利率,宣布把回購利率從負○.三五%再降到負○.五%,降幅之大,更是超乎市場預期;甚至,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也改口先前對負利率保留的看法,表示聯準會正在研究負利率政策。看起來全球央行面對油價急跌的通貨緊縮環境,向負利率傾斜漸成共識。日本央行急扣負利率的扳機,可以想見日本經濟走險招的心態。

但全球央行從一五年二月瑞典正式採行負利率從○到負○.一%開始,此後到瑞士、丹麥、歐洲央行,沒有一個實施負利率的國家,經濟成長或通膨出現明顯改善,這印證了花旗銀行早先提出的,負利率像吸毒,沒有人會只吸一口。

理論上,負利率對刺激通膨會有正面助益,政府鼓勵更多資金在市場流通,擺脫通縮,讓利企業,增加消費,形成刺激經濟的正向循環;但負利率卻讓銀行盈利遭到壓縮,銀行股大跌,讓全球股市也隨之暴跌,接著避險意識升高,資金湧向避險資產,這是實施負利率大家沒有想到的後遺症。

負利率導致民間銀行利益減少,銀行未必能對客戶實施負利率,銀行業受壓縮,可能透過貸款加息,向企業或個人轉嫁負利率政策帶來的成本,反而冷卻投資與消費;其次是刺激投資與消費,不只是純粹靠貨幣政策,最重要的是實體經濟復甦,帶動出口成長,否則匯率貶值仍然無法改善出口競爭力。

陷兩難!負利率公債 搶進拚匯差最關鍵的則是債市出現了巨大變化,實施負利率的國家,國債殖利率紛紛由正轉負,根據JP Morgan元月底的報告指出,全球負利率政府債券規模已高達五.五兆美元,例如,德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只剩○.二六一%,德國八年期以下公債殖利率全是負值;法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只剩○.六五五%,六年期以下公債殖利率也都是負值;日本則是五年期以下公債殖利率都是負數,十年期國債殖利率一度出現負值,如今也只有約○.○九二%。

買入負利率的國債,看起來像是愚蠢的遊戲,但明知有賠,為什麼還要買入?首先是機構投資者如壽險機構、退休基金、銀行,很大程度上是「不得不買」,就像央行買入他國國債作為外匯儲備一般。另一種金融機構買入負殖利率債券,並不意味著一定賠錢,像日本債券以日圓計價,若日圓升值,匯差收益可能大過公債殖利率的負債,這也是日本及歐洲央行採行負利率造成日圓、歐元不貶反升的關鍵所在。

最後是市場風險的考量,若不將資金暫時停泊在負殖利率債券,可能會在其他商品,或風險性資產上,帶來更大損失,這也是避險的意識。負利率使資金往相反方向移動,很多債市天王都警告銀行,會以囤積現金或削減借貸來回應央行政策,像債市天王比爾.葛洛斯(Bill Gross)就直言,負利率無法救經濟,且可能對市場及經濟帶來反效果,「新債王」傑佛瑞.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直指:「負利率有害無益,銀行及金融股受創嚴重,將影響金融市場穩定。」有隱憂!央行信任度 恐釀新危機大多數銀行業發布惡劣業績報告,加上前景黯淡的預期,可看出歐亞央行爭相加碼負利率,已帶給銀行業重大傷害,尤其對保險機構傷害更大,金融業成為負利率政策下最大受害者,銀行股被拋售,加重股市跌勢,金融業受到重傷害,除了增加結構性風險外,也加大全球經濟下調的壓力。接著是全球央行角色受到質疑。

一直以來,全世界的金融市場,央行都是最後的仲裁者,「我們相信中央銀行」是市場鐵律;但隨著央行的信賴度持續下降,央行救市手段不斷受到質疑,這會使市場機能更遭到扭曲,央行的「仲裁者」角色不見了,未來央行的救市手段會更加捉襟見肘,量化寬鬆效益愈來愈小,負利率又被質疑,央行似乎已到無招可用的地步。

○八年金融海嘯,像貝爾斯登、雷曼兄弟出事,一直到花旗、美國銀行爆危機,或是歐洲蘇格蘭皇家銀行、巴克萊銀行出問題,都是靠央行出面安撫市場並解決危機。未來如果市場不信任央行,央行政策若不能紓解市場危機,甚至加大市場恐慌,那可能是下一回金融風暴的引信!

這次黑田東彥的負利率讓日圓急升到一一一.○六日圓,日股跌破一萬五千點關卡,這恐怕是黑田總裁及安倍首相始料未及的,這也凸顯了一個事實,全球經濟都進入療傷階段,此時若想用一帖猛藥來治療數十年的宿疾,恐怕會把病情弄得更重。

日本負利率的戲碼給大家上了一課,看起來從降息、印鈔票的量化寬鬆,再走到負利率,這條救經濟的路愈走愈窄,央行手段用盡,都找不到治療實體經濟的良方;看起來,全球務實休養生息,回歸基本面,可能才是唯一的歸宿!

撰文 / 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0

負利率罩頂 日本金融業剉咧等 救市下猛藥 刺激需求反帶來副作用

2016-02-22  TWM

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在一月二十九日宣布將實施負利率政策,這突如其來的決定,首當其衝的就是日本金融機構,獲利勢必將受到極大打擊。

一月二十九日過午時分,

關東的地方銀行幹部

都在苦惱。一黑田總裁到底在想什麼?是要逼死金融機構

嗎?」

日本銀行(央行)要實施

負利率的量化暨質化寬鬆金融政策,將對金融機構造成莫大打擊。其中所謂的「負利率」,適用於金融機構在日銀的活期存款。也就是說,金融機構若在日銀存款,過去通常可收到本金加利息,現在反而變成在存款期間本金會減少。

不過,並非所有在日銀的活期存款都會變成負利率。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表示,針對二0一五年的平均存款餘額(約二二0兆日圓)的部分,還是和過去一樣會有0.一%的利息,「我並不認為會對金融機構造成太大影響。」

預期增加高風險投資

然而,未來金融機構再存到日銀的部分,就適用於負利率。另一方面,日銀要以高於過去的價格向金融機構收購政府公債,其結果就是公債的價格上漲,利率急跌。

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一月二十八日還是0.二二九%,二月一日已跌到0.0六八%。才兩個營業日,就掉到三分之一以下。短期公債更嚴重,一月二十八日時,負殖利率的影響只到四年期公債,二月二日時已擴及於八年期公債,而且一年期至六年期的公債,其殖利率比日銀的負0.

一%還要低。

黑田認為,像這樣把整個殖利率曲線往下壓,「可以引發投資組合再平衡」。殖利率一跌,風險溢酬就減少,可以預期投資者增加投資風險更高的資產。

若以公債投資來說,二十年期、三十年期公債等更長期的商品,就會變成投資的選項。然而,一位關西的地方銀行主管說,「長期公債由於利率變動風險大,多半是燙手山芋。」金融機構或許會增加對外國債券的投資,但考量到匯率風險,必須避險,因此投資獲利很難大增。至於股票投資,「由於國際法規的限制,自有資本必須再提高才行,一樣無法增加股票獲利。」東北地區一位地方銀行的主管說。

到頭來,近期內債券或股票等有價證券投資獲利勢必會減少,這是金融機構必須面對的事實。

日銀期待的是,金融機構因而增加對企業的放款。但銀行人士異口同聲嘆道,「就算放款利率壓到比目前還低,融資額也不會增加,因為沒有資金需求。」自發生金融海嘯的0八年起,放款利率就一路下滑,國內銀行的新承作放款利率平均掉到了0.九%上下,再往下調的空間有限,難以刺激資金需求。

即使如此,金融機構應該還是要努力擴大放款。這會使得放款競爭更激烈,東京一位信用金庫的主管就擔心「壞帳會變多」。

擔憂放款會變負利率

面對金融機構競相放款,貸款人就會希望「以固定利率、更長期、更低的利率」來借錢。尤其是會一次貸出大筆金額的不動產融資,多數金融機構都會以很好的條件來搶客戶;不過一旦不動產價格從高點反轉下跌,長期貸出的不動產融資,多半可能成為呆帳,重蹈九0年代的覆轍。

也有愈來愈多業界人士擔

心,放款利率會變成負利率。

銀行的放款利率基本上與市場利率連動,所謂市場利率,指的是東京的銀行問拆放利率(TIBOR)或是倫敦的銀行間拆放利率(LIBOR)等數據。

一位地方銀行主管說,「聯貸契約都是根據尸LIBOR扣掉一定水準的利率後再放款,但如果市場利率再往下跌,就可能變成要以負利率提供融資。我們正急著研擬防範這種狀況的方法。」這是前所未見的事態。

為此,銀行股狂跌,又以郵儲銀行的股價跌得最嚴重,三天就跌了一四%,原因是其放款業務尚未獲許可,操作公債的比率又比較高。三井住友、三菱UFJ以及瑞穗這三大金融集團的股價也在三天內跌了近一成,因為在有價證券的投資以及放款這兩方面,預料利潤都會減少。

一些大型銀行已經開始實

施因應措施,里索那銀行和橫濱銀行二月一日調降存款利率,新生銀行自二月三日起調降房貸利率。前述的銀行三巨頭也在研擬這方面的措施。

今後可以預期,銀行將調漲各種手續費,像是ATM手續費或存款帳戶管理費等等。

面對負利率這種跳脫以往常識的狀況,金融機構也得想想,有沒有什麼策略,可以在其他層面增加收益。

譯者·江裕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1

打不死的日圓

2016-02-22  TWM

美國升息、日銀負利率、北韓頻挑釁,種種利空下,日圓為何上漲?答案是,美元進入弱勢循環。

今年一到二月漲價的資產,除了黃金之外,還有日圓。這頗耐人尋味,不是說美元強勢嗎?怎麼強勢的美元,在這兩項有指標性的商品上,卻購買力衰退?

這段時間美日兩國貨幣主管單位的方向相反,美國聯準會十年來首度加息,正式進入緊縮循環;日銀卻反向採取負利率的強勢作為,根據理論,這種貨幣政策的影響,美元應該走強,日圓應該走弱,結果卻正好相反,怎麼會這樣?

相對於匯率走勢,日本股市在春節期間的跌,就很容易理解。日圓升值是主要原因,豐田這幾家賺大錢的公司,海外市場都比國內大很多倍,賺到的美元、歐元換回日幣計算每股盈餘,過去兩年日圓貶值,海外收入有匯兌上的放大效果,今年看起來要吐回去。另外一個理由是,石油國家的主權基金賣壓,搬錢回國救財政。這似乎也很合理,但是回到匯率上又是個矛盾。

不管是科威特或瑞典,賣掉日本股票之後,不會把印著福澤諭吉的日圓鈔票運回國內;所有國際鈔票,都要賣日圓來換,屬於日圓空方力量。

別忘了還有地緣政治危機,這幾天華人春節,金正恩可忙著,又是放飛彈、火箭,又是搞核子試爆,熱鬧得很;老美第七艦隊配合演出,派了航空母艦來做現場實況轉播。以前朝鮮半島有事,日本通常是股匯雙殺,這回卻對日圓失效。

這麼多利空,日圓還是強勢上漲,矛盾啊!這局看似深奧,實際上的解答可能很簡單:美元進入弱勢循環!趨勢的力量大過事件,也超越干預的黑手,而且美元的地位遠非日圓能夠比擬,美元的方向牽動日圓,日圓只能干擾美元。這波強勢美元走勢,隨著歐巴馬任期即將結束,也跟著畫下句點。

金融大鱷索羅斯叫囂要放空人民幣,只是趨勢反轉前的瘋狂演出。

既然叫趨勢,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有足夠時間可以從容布局,就是不要做反方向,重蹈前年搶進人民幣的錯誤。

古語:治大國若烹小鮮,現在很多國家的財經政策邏輯,也和小雜貨鋪差不多。匯率是錢的價格形式之一,而且是不同的錢之間的相對價格,東家殺價,西家也跟著砍,別以為筆者在說笑,諸君去查閱央行最近的新聞稿,以及所謂學者對外匯的評論,什麼韓元貶值,新台幣若不跟貶就會失去競爭力云云,本質上和市場上的菜販水果攤沒有差別。

既然價格產生變化,很多商品的估值也會跟著變,這就有投資和投機的機會。我們要注意的,不是用那個貨幣來做定存,一年多收兩趴的利息,而是貨幣競相殺價時,誰會被迫漲價。想到了吧,黃金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美元確定強轉弱,其他貨幣又想貶,最可能的發展就是拱商品價格上去。固然煤、鐵、油產能都過剩很多,但只要去產能的趨勢不變,總有供需平衡的一天,萬一又處在匯率競貶的風口上,單單只要反彈,都會很可怕。

撰文 / 黑傑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2

今年最值得期待的10大醫療創新 九百元移除胚胎的壞基因、測血糖免見血

2016-02-22  TWM

日前一場醫療高峰會,評選出最具影響力、最受期待的創新技術,這十項已經成熟的應用,在今年內,即將改變你我的生活。

全美頂尖的醫學中心「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每年都會在年末召開十大醫療創新高峰會,至今已邁入第十三年,,會議中,七十五名專業醫師與科學家評選出下一年度最具影響力的醫療創新技術。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十大創新技術有哪些?

創新1 研發疫苗更快

全球合作, 打擊新流行病老實說,這個創新並非「醫學上」的創新,而是一種「模式」的創新。醫學界已經證明,當全球能夠通力合作,開發疫苗的速度就能比以往快上許多。

證據,來自曾在二○一四年引起世界恐慌的伊波拉病毒。當年,西非計有兩萬多人感染伊波拉病毒,其中有一萬多名不幸往生,而人類只花了十二個月就讓新疫苗問世,雖然尚未拿到人體使用許可證,但在今年上市是可期待的。

難怪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感染部門主任史蒂芬(Steven Gordon)說,就疫苗發展程度而言,人類已經到達一個很精緻的水準,「這是全世界數以千計的人所努力的成果。」循此模式,世界將進入一個快速開發疫苗的新紀元。

創新2 臨床試驗更準

導入基因學,搶救癌友「快又有效」,這是藥品廣告常見台詞。今年克里夫蘭醫學中心評選出的第二大創新亦在於此。不過,這裡的「快」,是指藥品研發速度快,「有效」則是能夠大幅降低病患因為「基因差異」而造成的無效結果。

簡單說,過去傳統藥物研發,並未因病患基因差異化而不同,因此病人很可能花很長的時間等待一個對自己疾病沒有效的藥物。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基因中心主任查理斯(Charis Eng)認為,病人在藥物臨床試驗等待太多時間,偏偏末期病人並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等待。

而現在「基因學」為主的臨床試驗,可以給癌症等致命性疾病的病患新希望。醫療人員可以依據病患不同的基因組合,進行疾病特定的治療配對,提高治療效果。這項技術在過去五十年累積的經驗上,既可以加速臨床試驗研究的進行,同時也可以引導絕望的病人接受比較可能有效的臨床試驗,對疾病末期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創新3 基改人類成真

剔除壞基因,只要九百元以往更改人類胚胎DNA或動物DNA是科幻小說才有的情節,但現在新的技術「CRISPR」問世,加上費用並不昂貴,使得基因編輯已經在很多實驗室被使用。

「CRISPR」被認為是消滅基因疾病的方法,可以從人類DNA中發現並移除壞基因,花費只要三十美元(約合新台幣九百多元);儘管改變基因後的生物出現,對於後人影響為何還未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對人類族群有非常巨大的影響。

事實上,製藥產業已經開始關注以基因編輯技術為基礎的治療可能,例如在實驗室裡將病變的基因進行修復,而這類實驗,極有可能在二○一六年啟動。

創新4 垃圾變飲用水

將拯救七億人遠離疾病

「垃圾變黃金」或許很神奇,但對許多人來說,「垃圾變成乾淨的水」可能更加值得期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計,全球有七億人每天在喝不乾淨的水。

所幸,世上已出現「全能處理器」(Omni Processor),可將十萬人的排泄物的水分和固體部分分離,經過處理,轉換成乾淨的飲用水和灌溉水源,價格非常親民,只要一百五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千萬元),甚至可進一步產生電力,以帶動機器運轉。

這套系統,已經在塞內加爾測試,日前更獲得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青睞,親自試喝,並將此試喝影片上網,跟全球分享。

創新5 產檢大突破

孕婦抽血,能知胎兒唐氏症每對父母都期待產下健康嬰兒,這樣的期盼創造出每年二十億美元的市場。然而不管是書、食療或瑜伽,對於小孩是否基因缺陷並無太多幫助,難消除準爸媽疑慮。

由於孕婦血液中有一成的DNA屬於胎兒,因此從懷胎十周的孕婦身上抽出幾毫升的血,就可以知道胎兒的DNA是否正常,這樣的測試被稱為「無細胞胎兒DNA測試」(Cell-Free Fetal DNA Testing)。

研究顯示,相較於傳統的抽血、超音波檢查,「無細胞胎兒DNA測試」可以更正確預測胎兒是否罹患唐氏症、愛德華綜合症等先天性疾病。預計此試驗將迅速廣泛被接受,可為全世界的父母親帶來更多的確定性。

創新6 蛋白質指標

能準確篩檢癌症、監控腫瘤現行推估癌症風險的基因突變檢測,最為人所詬病的是,即使看到風險指數上升,並非一定就有癌症,還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而讓病人白擔心或是做過多的診療。

一六年,新的蛋白質生物指標平台已經上市,它能提供更正確的癌症篩檢及早期診斷,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預後效果的目的。這項新的檢測方法是透過檢測血液中特定蛋白質的結構變化,除了評估是否罹患癌症外,還可以進一步了解腫瘤的生長情形,結果會更準確。

創新7 大腦控義肢

晶片代替神經,現在可做到這幾年來科學家利用電腦,解碼肢體運動的神經傳導,同時將大腦植入晶片來進一步控制義肢、輪椅甚至外骨骼。

而在過去一年,新的研究正專注於發展一個腦部的介面,提供更安全、更便宜的機器。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表示,「大腦控制義肢的動作」,這個議題已從「可不可以」進階到「何時可以」的問題,而他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現在就可以」。

創新8 女性威而鋼

治性功能障礙,但非春藥很多研究專注於男性性功能障礙,但是很少著墨於女性性功能障礙。一五年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第一個女性威而鋼藥物(flibanserin),這也是第一個治療女性性慾低下或是性慾喪失的藥物,但它也存在一些問題,讓FDA猶豫是否要讓它上市,其中包括頭暈、口乾、噁心、嗜睡等副作用,加上患者必須按時服藥,令人擔心藥物管理問題等。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女性健康專家霍莉(Holly L. Thacker)指出,這個創新的藥物經過非常詳細的研究,真的可以恢復女性的性慾;不過,他也提醒,這個藥物是希望能恢復女性的性慾到基礎值,並非春藥。

創新9 遠端監控血糖

糖尿病患不必再刺手指

以往糖尿病患者必須透過細針戳進手指,擠出血液來測血糖,但現可以不用了!最新的皮膚感應器,可以在遠端偵測病人的胰島素,再把結果向病人和醫師報告,讓患者自我照護更簡單。

糖尿病患者應用,只是遠端監測器的應用之一,還有其他遠端監測疾病的技術與儀器正在發展,未來將會出現,繃帶可以遠端偵測汗液、淚水、高血壓和水分含量狀況。而這些應用,並非只靠穿戴裝置就能完成,還須仰賴所謂的「零摩擦(frictionless)」遠端監視平台,即使用者無須做任何動作,遠端平台就已記錄了你所有數據。

創新10 中風新療法

螺旋支架,移除血塊效果佳大家都知道,不幸中風得盡速送醫,拖延時間越久,腦細胞死得越多;一般來說,血塊要在三到六小時間清除,減少腦部傷害。幾年來,美國FDA唯一核准的血塊清除藥物,效果仍有限,而腦神經血管支架取栓技術的興起,則讓臨床醫師多一項武器。

這項新技術是藉由血流、導管放入身體中,再以細小的螺旋狀支架取出並移除血塊,臨床研究也證實,此方式治療的患者,後續恢復較傳統治療佳,也有較大的機會可以恢復獨立生活。而今年年底,就可以期待這項新的治療方法,將在許多中風中心裡應用。

撰文 / 林思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