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優勢互補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nlb.html
朋友D老弟思考能力強,慧眼識牛股,百發百中。可不是麼?前陣子,D老弟點中「長城電腦」(000066),我們隨即買入,省心省力,坐享其成,懶人有懶福。

   前幾天,突見D大呼:「我瘋了!」原來這只昔日衰竭不堪的大熊股近期高漲,但D自己卻早已換掉了;更令人孰不可忍的是,後來該股竟然連拉兩個漲停!這下D再難忍受,捶胸頓足,抓狂「發瘋」。

   D老弟「發瘋」,一是批評自己沒拿住;二是驚喜自己怎麼如此有眼力?!D眼力好,向來讓我們折服,連他自己都佩服自己呢。

   如此好運與D擦肩而過之事發生過幾次,實在可惜。「這、這可如何是好啊?」朋友們也有點為他心不甘,遂問。

   「好辦!」我說,「往後這麼著:我們跟著他買股,他跟著我們持股。不就行了?這叫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92

不要低估自貿區未來的作用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o8a.html
朋友L長期持有浦東建設(600284),該股停牌兩個多月,本週三復牌,立即連跳3個漲停。L那個興奮啊!可一轉眼,他憂心忡忡起來:「準備下週一把它拋了!」

   「為什麼?」我問。

   「聽專家說了,自貿區概念泡沫已現上海模式不可複製」L答道,「他們還說了,自貿區都是傳統企業,沒什麼前途的,炒這些股票比炒當下的創業板還危險,十有八九非慘死不可!」

   我滴媽呀,有點嚇人哦。

   一、關於自貿區是什麼,網上有詳細介紹,我不再贅述,在此試用邏輯來辨析一下這個問題。

   放眼全球,美國、歐盟、韓國、日本、墨西哥等貿易發達國家或地區,自由貿易協定夥伴很多,互相之間的貿易量也很大。與之相比,我國在這方面還非常落後,如果剔除港澳地區,就更落後了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一個重要轉型階段,困難重重,舉步維艱,怎麼辦?沒辦法,只能繼續進一步深入改革開放,不然只有等死。而自貿區對於我國順應世界經濟新格局,尋找經濟增長空間,突破困局,促進生存與發展,意義十分重大而深遠,當下更具緊迫性。難怪李克強如此重視並敦促此事,他提出:「中國走到了這一步,就該選擇一個新的開放試點。上海完全有條件、有基礎實驗這件事(自貿區),要用開放促進改革。」可見得,建立上海自貿區,實際上是以「開放」倒逼「改革」,這將是中國改革開放,尤其是加入WTO邁出的更加開放的一大步,寄望帶來巨大的示範效應。

   還有,自貿區涉及金融、貨幣、商品、物流、文化、服務等市場經濟各個領域,遠不止是單單由傳統企業搞搞的事情,況且許多傳統企業也正在轉型或提升呢,怎會沒前途呢?

   你說專家認為,上海自貿區有其區域特色及政策支持,該模式不可複製。那我問,想當年,深圳特區緊挨著香港,得天獨厚,似乎完全不可複製的吧,但如今,怎麼全國到處都像深圳似的呢?倘若不是為了示範推廣,那在上海只搞個區區28平方公里的自貿區,這種小兒科的東西又有什麼意義?

   請敬畏和尊重市場,不要過早地否定市場對新生事物價值的發現功能,所以請不要輕易低估自貿區未來的作用與能量。

   二、再來簡單評估一下浦東建設股票,該股我也有。要不是聽你說,我還真不知道它是個自貿區概念股呢。目前從基本面上看,它好像一切都正常吧,公司前景預期似乎也不錯;復牌連續3個漲停是從前期底點起漲的,換句話說,它只漲了33%,距離歷史高位還遠;當前,市淨率為2,市盈率為31,流通市值為63億;你說這麼個股票現在有泡沫了?換個角度設想一下,如果它慢慢地上漲了33%,你還會認為它價格偏高而有泡沫嗎?

   其實,那些所謂的自貿區概念股,大都是超跌股,儘管這幾天像打了雞血似地猛漲了一陣,但大多數價格仍然是偏低的。說其泡沫很大了,比創業板都危險,哪來之理?

   鑑於上述所說,對於浦東建設,你想馬上拋掉,那是你的事情,而我是不怕它漲,也不怕它跌的。

   「那我也繼續拿著,暫且不動!」L最後斬釘截鐵地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13

因為不能完全認識規律,只能尊重規律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obt.html
本人在8月29日小文《「自貿區」只是一個炒作的概念和消息嗎?》中提到的那位愛聽名博之言的朋友Z,今天又來閒聊,介紹名博徐大師最近的論點:

   經濟影響股市的邏輯,在股市裡已經根深蒂固了,可這句話騙了我們二十多年可誰能說清楚,經濟到底怎麼影響的股市,說實話我本人看不見啊也感受不到,你們誰能從交易或走勢當中感受的到呢?怎麼形成的連續名列前茅的經濟,弄出了個連續熊冠全球的股市來的?

   你不能跟市場講邏輯,因為市場通常在講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炒概念、炒題材。所以我覺得,資本推動型的創業板,根本不能用邏輯去解釋

   有嚴格的止損,再高的股票亦能炒,再熊的熊市亦可滿倉。

   聽了Z一番介紹,我問:「你認為徐大師講得很對的吧?」

   「哎,覺得還蠻有道理的!」Z答。

   我小散一個,本來就不太懂得股市門道,現聽了,就更犯糊塗了。但糊塗歸糊塗,我還是糊裡糊塗地要想——

   1、因為股市是經濟的產物,所以經濟怎麼會不影響股市的呢?股市確實個典型的複雜適應系統,充滿不確定性,時常出現無效性,蹤跡詭異,對於其重大走向,即使事後難以輕易找出幾條理由作出確切的解釋,儘管如此,但也不能據此就否定掉它與經濟存在的關係吧?

   2、徐大師所說的經濟「名列前茅」無非是指GDP增長位居靠前吧?其實,GDP這項經濟指標,好比「毛利潤」,並不能反映經濟價值(這個好比「市值」),有時差距甚遠,而市值是企業價值的反映。比如,我們隨手找兩個行業翹楚來作比較,一個是海康威視,毛利潤約11.2億,市值約1000億;另一個是金融界,毛利潤約12.6億,市值約160億;它們的毛利潤相近,市值相差很大,前者市值是後者的6倍多呢。兩個好企業之間都存在這樣大的差距,更不用說一個是好企業與另一個是壞企業之間的差距了。可見,用GDP來說明經濟的好與壞,就好比用毛利潤來衡量企業價值的大小,這顯然是不妥的吧?

   再來審視一下我國這幾年來的GDP狀況,很多是消耗高能、毀壞生態、販賣資源、透支未來、出賣勞力、出讓土地、胡搞房產、亂建市政、狂印貨幣、等等,致使整個經濟體的價值下降,這樣得來的GDP及增長你說有多大意義?由於股市永遠是面向未來的,它似乎很不看好如此落後的經濟運行,於是給予市場低估值,是不是理所當然的呢?熊冠全球,活該!

   經濟走到如今,老本吃光,舉步維艱但物極必反,絕地反擊,逼迫轉型。現在,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去除槓桿、加大開放、硬逼改革、制度建設、機制設立、等等,新一輪破局攻堅戰打響,股市似乎察覺到經濟增長方式將要或正在轉變,於是作出了一點反應,比如,創業板、部分中小板以及部分主板不是率先行動起來了嗎?資本就是這樣流向有發展前景的地方的,這不正是「資本推動」的邏輯嗎?對於這些現象,你單單用「炒概念、炒題材、講故事」能解釋得了嗎?

   炒概念、炒題材、講故事,這些其實都是上漲的藉口,是結果,而不是原因。不信你編一個「全中國」的概念或題材或故事出來,試試能不能把股市炒得欣欣向榮,繁榮富強?太陽不是公雞叫起來的,若要股市長期上行,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靠經濟良好發展的預期來推動。

   倘若股市既與經濟無關,又沒邏輯可循,那就可以想怎麼講就怎麼講了,這樣你每天拜讀徐大師的專題博文《周X操作策略》,以此作為操作依據,莫非是想撞大運吧?

   3、徐大師或許有神招,能夠有嚴格的止損,再高的股票亦能炒,再熊的熊市亦可滿倉」,你有這等能耐嗎?

   最後,你「本人看不見啊也感受不到」股市規律,並不能證明其規律不存在,而是你沒有認識到罷了。對於我們來說,正因為不能完全認識股市規律,所以我們只能尊重其規律,更不能否定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14

想合夥,先合作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oh7.html
 昨天大半夜,經營印染化學品生意的青年朋友小Q發來短信:「我看中一位經營人才,他呢也想與我共事,他提議讓我另外成立一個公司,他入股與我合夥。你怎麼看?」

   我回覆:「如果你經營範圍不變,商業模式照舊,也沒打算新增項目,何必另開公司?如果你真有合夥意願,又認定他具備合夥素質,那請他直接入股你現有公司,不就行了?」

   Q:「我這倒沒想過呢。」

   我:「沒想過?那我沒猜錯的話,你只是想招一名職業經理人,而他是想當合夥老闆。現他覺得你是目前最好的一個合夥投靠人選。由於他不是很瞭解你公司和完全信任你,於是,他就想另起爐灶,這樣,所有事情都看得到,他也就放心了。」

   Q:「哎!說得有點道理!」

   我:「還是那句話:『多合作,慎合夥。』請與他商討,努力尋找合作之路。即使要合夥,也還是從合作開始為宜。因為合夥是股權劃分,而合作是做生意,不宜拿股權當一般的生意去做。」

   Q:「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15

繼續還是停止,這是一個問題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oh0.html
本人7月31日寫的小文學形不學神,成功難實現》,講到朋友小L,搞服裝業,出師不利,有銷量沒利潤,連連虧損,於是乎,考慮終止這個項目。

   時過一個月,昨天我們見面,得悉他還未停止運行。他猶豫不決,欲罷不能,原因有三:

   1、轟轟烈烈地搞起來,一下子關掉,沒面子。

   2、堅持一下,熬一熬,說不定就能闖過去呢!不然,如此虧損怎麼交代?

   3、如果停了,好不容易招來的這幫人怎麼辦?有點對不住他們。

   可見,小L是個重名聲、有責任、講義氣的人啊,難得!

   「你有何建議?」小L問我。

   於是,我針對這三個問題,簡要講三點:

   1、就看看這幾天吧,諾基亞被收購,傳聞索尼破產;至於以前倒掉的中外名人、名企業就更不知其數了!你一個毫無名氣的服裝項目又算得了什麼呢?

   2、若想搏一把,逆境求生,爭取成功,那須要考慮承擔兩個風險:還有多少資金可以注入並墊虧?時間還可堅持多久?

   如果能夠承受,還可繼續運行。至於成與不成則是另外一碼事。

   生意有贏有虧,實乃常態,但必須追求大概率事件。你再仔細考量一下,繼續堅持勝算有多大?如果輸多贏少,就應考慮收掉了。還有,這個項目有可能會盤給別人吧?若是,屆時承接者成功了,你不可懊悔自己;失敗了,你也不可慶幸自己;因為這已經與你無關了。

   談到這裡,我突然想起曾在什麼地方看到過巴菲特說的這麼一段話(大意):當你陷於一個爛企業或一樁爛生意時,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趕緊離開,不管代價多。你或許很有能力,能夠把它搞得起死回生,但最終留下英名的一定是這個企業,而不是你。這個道理芒格早在五十年代就跟我講過,可惜我至今(三十多年之後)才真正懂得。

   哈哈!莫非巴神也是黏黏糊糊地走過來的吧?當然巴神是謙虛而已。於是,我請小L用戰略眼光來思考這個問題:「這個服裝項目具體對你來講,究竟是一樁好生意,還是一樁壞生意?」若是好生意,就堅持下去;若是壞生意,那就是否可聽聽巴神的話呢?

   3、如果終止項目,你會為這幫的謀生而糾結於心,這說明你人厚道,但同時也折射出,你還只是個職業經理人(CEO),不是老闆,缺乏老闆「狠」心的素質。哈哈!其實,一個人處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謀生也是一個風險過程,沒有誰能夠保證一個人終身命運的。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服裝項目完全是你自己的,資金一分一釐都是從你的口袋裡掏出來投建的,那你會怎麼想和怎麼做呢?一定會按市場慣例事吧?當然,若真的決定項目下馬,建議採取「軟著落」,不宜急剎車,並要竭盡全力幫助幹部員工尋找和安排後路。

   《哈姆雷特》有句經典台詞:「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我套用這句話說:「繼續還是停止,這是一個問題。」

   這確實是個頭疼的大問題啊!」小L嘆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16

房價和房產稅的金融學之解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pa7.html
昨天一位博友發表了一篇
講到房地產的文章,引起了大家一番討論與交流。討論的核心問題是:房價是不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

   有的朋友認為:房價上漲是因供給不足,「供求關係」是根本原因,所以增加供給,房價可降。

   有的認為:房價上漲是「預期收益與風險」決定的,「供求關係」不適用於房價問題,所以要用金融手段——建立房產稅制度,來降房價。我是持這一觀點的。

   如果房價真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那麼十幾年來,一方面不斷大量增加供給(供給增加),另一方面又竭力限制購買(需求減少),為什麼房價反而越漲越厲害呢?即使空置房越來越多,交易量大大萎縮,怎麼也不見房價下跌呢?

   顯然,普通商品的「供求關係」這一經濟學原理解釋不了這個現象了。

   現在的房子除了滿足居住需求外,越來越成為了重要的投資品,其金融資產屬性似乎遠遠大於商品屬性。買房子是為了以後能夠升值,這房子就變成了金融資產。而對於任何金融資產,決定其價值的根本力量是「預期收益與相應風險」,而不是「供求關係」,其定價是預期收益與風險均衡的結果。只要人們預期房子會漲,房價就難以下跌,不管供應充足與否。

   房產稅為什麼對房價具有抑制作用呢?

   你先拍拍腦袋設想一下,假如每年要繳納5%的房產稅,還會有那麼多人去買那麼多房子嗎?有多房子的人恐怕連拋售都來不及呢!

   現用文縐縐的金融學原理來作類比解釋:現在不是要推出股票期權交易了嗎?你買房不就是看好它未來的升值嗎?那好,我們不妨把房子看作是一隻股票的看漲期權,每年繳納的房產稅就相當於是這只股票向外分紅。由於分紅會降低看漲期權的價值(這是因為股票價值等於其預期未來全部現金流的現值總和分紅就是將其中一部分以當前價值兌現,結果便降低股票價格),隨著分紅量連年累積增加,這份看漲期權的價值也就會越來越低,這也就意味著房子的價值隨著繳納房產稅勢必下降,從而促使房子投資人預期收益下降,最終房價也就受到抑制了。

   說到這,我突然想起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巴菲特很喜歡收到紅利,但他自己卻極不願意向外分紅,這是因為如說:「我們不分紅,因為我們認為我們能夠將我們賺到的每1元錢去賺更多的錢。」結果他50年不分紅,使得他公司的股價翻了1萬多倍,高達15萬美元一股,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股票,讓所有股東儘可能地獲得最大收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也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

   當然,中國房地產問題絕非這麼簡單,極其複雜,已經不單單是個經濟領域裡的問題了。這裡只從金融學一個狹窄的角度來說說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38

區分投資與消費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pg2.html
 年輕朋友小李是我們常去的一家茶館的普通管理員。她工作時間不長,積蓄不多,家境也不寬裕最近花去兩筆大錢:為考駕照,交了6000元學駕費;買了一部蘋果5手機,用去4000多元。

   「怎麼想這麼做的呢?」我問。

   「許多人都這樣嘛。」她答。

   「哈哈!這有點羊群效應或追趕時髦之嫌吧?」我說。接著,我以此為例,提出如何花錢的思考方法

   「1、考駕照,屬於是投資,總有一天你會用得著,還有,學駕考駕的費用以後會越來越,因此可以早作準備。

   「2、買手機,屬於是消費,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來定倘若你真有投資意識的話,我想,你買手機多數是不會買蘋果5的。

   「對於花錢之事,只要能夠區分哪個是投資,哪個是消費,就能把錢用得更好。」

   「哎!好像有點兒明白了!」小李連連點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43

由董大V「裸奔申明」而想到的估值問題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pow.html
昨天,茅台跌到140元,該股鐵桿投資者、投資名家董寶珍賭約輸掉,發表裸奔申明,他將履行承諾,於中秋節期間進行裸奔並且發佈裸奔錄像。董大V先前在茅台高位時重手加倉,現在又準備兌現賭輸諾言,這都充分彰顯他堅毅、無畏、誠信的品格,令人敬佩

   還有著名投資家、茅台大V但斌,不久前發表豪言壯語,預言茅台一年內漲到300元。

   股市有了董大V、但大V等名家,倍添精彩與樂趣茅台之事」也引發了不少朋友的興趣,他們發問:「茅台跌到了140元,是不是超低了?漲到了300元,是不是很高了?」

   我根本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因我實在無法知道,到底140元有多低和300元有多高。但這個問題倒讓我想到了一個股市命題:低點位不一定就是低估值。

   董大V在「裸奔申明」中激動地說:「今天茅台的市盈率甚至跌破了十倍,創下了其上市以來的最低估值水平我不由的倍感振奮!」顯然,他以為低點位就是低估值,從而斷定茅台市盈率降到了歷史最低水平(10倍),其估值也就是最低了。也有不少茅台投資者摩拳擦掌,開始「抄底」了。

   股票投資不宜簡單地用市盈率來衡量股票價值,因為在一個沒有充分對沖手段的市場,是很難確定估值是高還是低的,目前整個A股市場就是這樣。

   眾所周知,市盈率是股價與每股收益之比,它有一個重要含義,那就是股票的價值就是未來收益的折現。按此定義,如果市盈率是估值的有效依據,那差不多等於是把股票當作固定收益證券來看待了,這樣未來也就變得確定於是乎,股市一個確定性市場。這顯然與實際是不相符合的吧?

   其實,股票只有通過市場的充分博弈才發現價值,這就叫,是馬是驢得拉出來溜溜。由於目前A股制度和機制很不完善,缺乏多種衍生品,這麼一個沒有充分可運用對沖手段的市場,對於某隻股票,根據其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內的表現,你是很難判斷出它的價值的。事實上,鑑於A股各方面的現狀,股票價值只經過相當長的交易過程,形成價格沉澱,才有可能被毛估估地掂量出。

   面對日趨複雜、越來越不確定性的市場,你拿個市盈率數據就能把未來搞定?

   說到未來,遂想到,因為股市永遠是面向未來的,所以炒股不是炒業績,而是炒預期。由於市場對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和將來確定性要發生的事情常常都會反映在當前的股價上,所以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就是投資者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預期,這是股票投資最有魅力、最為困難之處。可是,董大V在「裸奔申明」中恰恰本末倒置了,他特別著眼於「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和將來確定性要發生的事情」,他這麼說茅台的:「這是一家利潤率長期高於50%的公司,這是一家從來不需要大規模投入就會收入和利潤增長的公司,這是一家從來沒有有息負債的公司,這是一家不特別需要強勢管理層的公司,這是一家在同行業中擁有絕對品牌優勢的快速消費品公司,過去的一年多她完成了渠道庫存的消化,完成了三公需求的退出,她已經是一家純粹的大眾消費品公司了。」那又怎麼呢?要知道,A股乃至世界上其他股市,看上去業績很好的公司,股票卻慘跌;而業績不好甚至連年虧損的公司,股票卻漲得很好;這種事多著呢。這就是預期的結果。

   其實,股市是個典型的複雜適應性系統,它對確定性的事件似乎根本不感興趣,歷史也從不昭示未來,股市1000天的歷史不會告訴你1001天會發生什麼。對於茅台,未來一段時期肯定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何去何從有點難料的吧?例如,有一位老股民博友,昨天他預測茅台要破120元;「瘋狗」葉榮添預言,茅台必破100元;另有一位博友,原來是個力挺茅台的股市高手,並在200多元時信心滿滿地大力重倉該股,後來見勢不妙,撒腿便跑;還有一位茅台粉絲朋友,眼見茅台跌破200元,逃出來躲了躲,到了170元左右時,進進出出地折騰了一陣,現在到了140元,卻抖抖霍霍地想進不敢進了……我在想啊,真要是跌到了100元,屆時他們還敢不敢進呢?

   其實啊,這就是估值糾結,實在是因為低點位不一定就是低估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77

你賣的是舒服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q9n.html
小李是本市一家被評為全國最佳影樓之一的高級主管,今天,她與我聊起如何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問題。

   拍攝人物的寫真照、藝術照和婚紗照是很容易失敗的,這是因為人們普遍都不滿意自己照相的緣故。常有客戶對相片不滿意而來投訴或爭吵吧?如何讓客戶滿意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依我之見,你們這個影樓的攝影技術可說在當地是屬於一流的,但有兩個重要營銷環節卻很容易引發客戶不滿意,須要改進:一是化妝,二是選片。

   一、化妝

   化妝不好,照不出好臉相。我建議,化妝之前,攝影師必須當著客戶的面,針對客戶的特徵及要求,向化妝師交代一兩個化妝注意要點。化妝好了,必須再讓攝影師作一番檢查,這時,哪怕化妝得再好,攝影師也都必須指出一兩個修改意見。這兩步完成了,才可進入拍攝階段。

   這麼做的理由是:1、照片是攝影師、化妝師和顧客共同努力的創作,理應共同商討;2、由於大多數客戶都是外行,是不懂攝影化妝方面的知識及要領的,所以,當他們親眼見到和親耳聽到攝影師的交代以及修改意見時,遂對化妝師尤其是攝影師產生信任感,心裡感到踏實,信心隨之增加,覺得自己積極參與了創作,這樣成功已達一半了。即使照片拍出來不好,他們也都不會覺得特別差勁的,因為人有偏愛自己參與的事情的天性,現在越來越興起的商品「體驗銷售」就是基於人性的這個特點。

   二、選片

   由於人有對自己照相不滿意的天性,當他懷著期盼的心情,一看到那些初級照片時,本能地會有一種不適應或不舒服的感覺,很容易產生失敗感,隨之引發不滿意。這時,選片接待人員須要特別小心、特別小心!我建議,這個環節增加一個「資深客戶顧問」,當「看片→選片→定案→預覽」程序完成之後,務必最後遞交給「資深客戶顧問」再審視一遍,而這個「客戶顧問」必須「煞有介事」地提出一兩條換片或裝幀等參考意見,然後適當地作一點讚美點評。

   這麼做的理由是:大多數客戶都是外行,他們偏信專家、內行的意見,而你們就是專家、內行,這時你只要引導得好,給他一粒接一粒地吃下「定心丸」,讓他感到舒服,便覺得那本還沒捧到手的相冊已經成功了。你賣的不是照片,賣的是舒服。

   由上可見,營銷不是技術和產品之爭,而是觀念之爭品牌是一場「陰謀」永遠要反過來想。這與如何做投資的原理是一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76

水井坊沒戲了? xuyk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ryl.html 
昨天,下班時分,嗜酒也愛酒股的四川布商
朋友H突然來到。

   「上當、上當!」他剛跨進門,就嚷道,「水井坊沒戲了!」

   我愣了好一會兒,才明白。昨天,酒類股票大都走得好端端的,上漲的過半數,而水井坊卻跌了2.28%,跌幅排行第二,原因是,有消息報導:1、水井坊三季度面臨巨額虧損,趨向殼公司銷售人員紛紛跳槽,董事會分崩離析;2、水井坊自查公告顯示,信披違規,隱瞞了2010年的一項關於技術人員支持和避免業務競爭等方面的義務協議。

   莫非受到這次浙江水災影響,水井坊變成了『水進房』,我徹底被淹了!」H苦笑自嘲。

   「水井坊確實不爭氣,也太不像話了!」我說。

   我不喝酒,對酒股也沒什麼研究,只能按股市的邏輯來安慰朋友幾句——

   1、這兩條可說是重磅利空消息了吧?即使砸它個跌停板也不為過吧?怎麼今天它只跌了2.28%這麼一點點呢?平平穩穩地從開盤橫走到收盤,成交量也不大,怎麼這麼悠悠哉哉的呢?

   2、白酒企業都是難兄難弟業績大幅滑坡是行業普遍狀況,而這都已從股價上反映出來了,你看哪只名酒股跌得不是鼻青眼腫的?然而有趣的是,近期所有的頂級明星白酒股都創了新低,貴州茅台還整出一幕有趣的「董大V裸奔劇」呢,可為什麼唯有水井坊卻偏偏硬著頭皮不見新低呢?

   3、水井坊自翻十幾年前的老賬,檢討信披違規錯誤,自願接受四川證監會的督查,並作積極整改,這不正是企業的良好姿態和誠信行為嗎?再說,A股市場中,哪個公司沒有一點瑕疵的?

   4、水井坊去年被世界酒業巨頭英國帝亞吉歐公司全資收購,至今才不過一年時間,業績滑坡,效益大降,以致人員動盪,實難避免。老朋友你是國內最早開發使用美國杜邦公司「萊卡」氨綸的紡織品貿易商,並成為了首批美國杜邦公司的「萊卡最佳合作夥伴」,你是最清楚「萊卡」命運的吧?當年,杜邦公司的「萊卡」氨綸受到全球氨綸製造商的圍剿,使得杜邦公司紡織部連年虧損,最後杜邦公司把紡織部連同「萊卡」品牌一起賣給了美國的一家與紡織業毫不相干的「英威達公司」。之後,「萊卡」更是厄運連連,銷售人員四處跳槽,整個銷售團隊幾近癱瘓,其中,「萊卡」品牌建設小組差不多被一家世界級大公司整個端走。董事會分崩離析,領導頻繁調換。「萊卡」的經營那個慘淡啊,連小車都用外包出租車了。幾乎沒人再看好「萊卡」的前景了。但後來呢,大概經過將近十年的時間吧,你再來看看如今屬於英威達公司的「萊卡」,哈哈!生意興隆,供不應求,擴大生產,效益大增,如日中天,正向海外大力擴展,「萊卡」人員個個牛得不得了呵!就連我這個想當年「萊卡」產品的開發及推廣的有功之臣,他們都不知忘到哪裡去了呢!你都看到了吧?呵呵!

   鑑於上述4點,我們如何思考水井坊利空消息的問題呢?

   1、剛剛同獲2013年諾貝爾經濟獎的三個得主之一的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瑪(Eugene F. Fama)最主要的貢獻是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場假說」。他認為,股價的不可預測性是因為股市過於有效所有可能獲得或利用的信息的出現,都會許多聰明人充分利用,從而使股票的價格已經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能的信息。

   雖然我認為,A股市場不完全是有效的,而更相信,它有時是有效的,有時是無效的,但在這裡,我以為還是不妨借用法瑪的理論為宜。因為我們都是小散,根本沒有及時獲得真實消息的來源和渠道,不然,你也不一定會買入水井坊了,但可以設想,主力或莊家(這些就是法瑪所說的「聰明人」)則完全能夠知道更多、更全的信息,所以,水井坊並未由於所謂的重大利空消息而發生暴跌,幾個月以來也沒再創新低,這些現象都表明,利空因素(巨額虧損、信披違規)已經被市場消化,且已反映到股價中。我等小散聽到的都是滯後消息,甚至說不定是有人蓄意配合操縱的呢。

   2、水井坊能夠開誠布公地檢討自己,這是化險為夷的主動積極的做法,本身是利好行為,有利於體現企業價值和市值提升,所以說,什麼「重創、看空」這種看法未必對頭。

   3、水井坊完全歸屬於帝亞吉歐,可說是A股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板股票了呢!而由上面所舉的「萊卡」事例,我們可知,企業大跨度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化個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都有可能,水井坊當前出現「水土不服」,動盪不安,實屬正常過程,大可不必驚慌。再說,白酒行情低迷也是各個企業遇到的客觀因素。

   蒂亞吉歐是一個國際化企業,看中的是中國白酒市場謀略未來,想通過水井坊來瞭解中國的白酒企業和行業,從而開拓市場。現在尚沒理由低估帝亞吉歐的能量,就像當時不可低估英威達公司重塑「萊卡」的能力一樣。應該相信水井坊能夠調整戰略戰術,因地制宜,糾正錯誤,揚長避短,克服困難,走出低谷,重造輝煌。

   所以,現在說水井坊沒戲了,顯然為時過早了吧?

   「你是什麼價格買進水井坊的?」我問老朋友H。

   「12元多。」H答。

   「水井坊現就12元多,你怕什麼呢?!」我說,「不像董大V,260元買茅台,陪跌至134元。這可是個截然不同的關鍵吶!」

   「噢——」H長嘆一聲,「那我就拿著,賭下去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4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