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oogle亞馬遜衝突升級 YouTube撤出Echo

1 : GS(14)@2017-12-10 20:34:42

【明報專訊】Google與亞馬遜之間的衝突升級,正損害消費者權益。Google宣布,將從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 Show和串流媒體播放器Fire TV,撤下受歡迎的YouTube應用程式。Google稱,亞馬遜停止提供Chromecast和Google Home等Google產品,不允許Google Cast用戶訪問Prime Video,上月更停售Google姐妹公司Nest的部分新智能家居產品。由於缺乏互惠,Google將不再支援Echo Show和Fire TV播放YouTube。

Fire TV將在元旦撤下YouTube,而Echo Show已把YouTube撤下。Google稱,把YouTube撤出Echo Show和Fire TV的決定,是由於雙方無法為服務達成協議。亞馬遜表示,Google有選擇性地阻止客戶接觸一個開放的網站,開了一個令人失望的先例,希望爭端可以解決。

雙方業務競爭趨激烈

Google與亞馬遜正爭相銷售把電視連接互聯網的同類產品。根據eMarketer的數據,Google的Chromecast電視棒擁有3690萬美國用戶,亞馬遜的Fire TV在美國有3580萬用戶。YouTube可說是Google制敵的王牌。eMarketer數據顯示,95%以上的流媒用戶關注YouTube,儘管用戶可能使用多個視頻服務。然而,亞馬遜在網購的領導地位,可能威脅Google產品的銷售。eMarketer估計,亞馬遜佔據44%的美國網購市場。自雙方就YouTube展開爭拗以來,亞馬遜已停止Nest部分產品上架。

(路透社)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02&issue=20171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47

證監會通訊﹕注意利益衝突

1 : GS(14)@2017-12-26 12:55:29

【明報專訊】證監會發表第一期合規通訊,引用4個相關的案例,提醒業界注意利益衝突,避免出現嚴重違規行為,個案主要圍繞銷售手法及資產管理。

在一次視察行動中,證監發現一名基金經理從其管理的一隻基金所進行的交易收取到金額異常龐大的現金回佣,基金約80%的交易是交由提供高達85%佣金回佣的經紀處理,該基金經理未能解釋,將大多數交易交由提供高比例回佣的執行經紀處理的理由。

除此之外,證監亦有注意某持牌法團以配售代理分銷債券時,向3名零售客戶配售同日發行、但有不同票面息率的債券,而原因是票面息率越低,公司賺取的配售佣金越多,證監認為是反映重大利益衝突。

發現有私人基金無制訂風險管理

另外,大型金融機構進行產品研發,而同一集團的註冊機構同時向客戶分銷產品,證監及金管局發現,這些機構向客戶推銷時,並沒有一套嚴謹機制去比較來自其他公司的報價,而一些例子中,客戶交易指示並沒有以當時最好的價格執行。

最後,證監發現某些私人基金並無制訂適當風險管理政策,持倉集中,並重點投資於流動性低的股票,股價大跌時容易遇上流動性問題。

證監會表示,正就不當行為方面展開調查,及在合適的情况下,將會對相關的中介機構及核心職能主管採取執法行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25&issue=201712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65

螞蟻金服併購敗北 中美衝突升溫 游說近1年無果 官媒威脅:或採報復

1 : GS(14)@2018-01-07 12:41:33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負責審查海外買家收購該國公司的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收購美國電子支付公司速匯金(MoneyGram),再次突顯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兩家公司在聯合公告稱,雖然採取多種方式回應CFIUS的關注,惟未能令交易獲批。

新華社針對交易未能獲批發表英文評論文章,質疑美方近期對中國貿易諸多掣肘(見表),威脅稱倘美方一意孤行,可能採取報復行動,中、美貿易關係在2018年可能顛簸不平。速匯金股價昨早段跌逾9%。

螞蟻金服是支付寶的營運方,最初在2017年1月同意以8.8億美元收購速匯金,其後美國另一電子支付公司Euronet Worldwide加入戰團,提出以9.55億美元競購要約,螞蟻金服於是又將開價提高至12億美元,突顯螞蟻金服拓北美市場決心。

馬雲去年晤特朗普 承諾優惠美企

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稱,螞蟻金服當時展開大規模游說活動,促成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去年初與當時仍未正式就任總統的特朗普會面,當時馬雲建議讓美國中小企透過阿里巴巴把產品銷往中國等亞洲國家,為美國創造就業。

螞蟻金服與速匯金初步達成交易協議後,代表阿里巴巴的游說人員又接觸了質疑該交易的北卡羅萊納州眾議員皮頓杰(Robert Pittenger)辦公室,解釋阿里巴巴對北卡州的經濟效益。

螞蟻金服付3000萬美元「分手費」

知情人士稱,游說人員幾經爭取,終親自見了皮頓杰本人。但說客離開後,皮頓杰即與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共同主席、新澤西州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共同撰文,炮轟這宗交易,指「中國政府支持收購美國金融機構的計劃,為美國經濟實力帶來風險」。

速匯金行政總裁Alex Holmes稱,自接近1年前速匯金首次宣布與螞蟻金服的交易計劃以來,地緣政治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因交易失敗,螞蟻金服向速匯金支付了3000萬美元分手費。

路透社稱,CFIUS的標準審查流程需75天,螞蟻金服與速匯金已經過3次審查流程,但未能消除CFIUS的疑慮。消息稱CFIUS否決交易,是憂慮美國公民身分數據的安全。自螞蟻金服在特朗普上任前後提出收購意向以來,交易撮合人士就表示,CFIUS對中國公司的審查愈來愈嚴。去年9月特朗普阻止中資背景的私募基金凱橋資本,對萊迪思半導體的收購。去年11月紐約精品投行Cowen以取得CFIUS批准存在「不確定因素」為由,放棄來自中國華信能源的投資。

新華社:美不合作 零和博弈

新華社評論文章表示,隨着兩國貿易緊張局勢激化,一些中國企業在美國遭遇障礙並不出奇。文章指出,中、美兩國在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時才簽署2500億美元貿易協議,不過雙方友好關係似乎正在消失,皆因美方陷入不合作的零和博弈心態。文章重申,合作是兩國唯一正確選擇,因為雙方共同利益將大於分歧。文章警告,倘美方一意孤行,中國將採取報復,中美將在2018年踏上顛簸的貿易之路。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81&issue=20180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22

部份基金涉利益衝突 證監促糾正

1 : GS(14)@2018-01-08 00:52:32

【本報訊】證監會新推出的《合規通訊》指,基金等中介機構在不同操作上涉嫌有利益衝突,例如有基金貸款予未清還孖展的基金,而且年利率僅2厘,遠低於市場水平,對於投資者並不公平。


低息貸款予未還債基金

證監會指,某些基金尚未履行贖回要求,或未償還孖展貸款,但另一基金仍然甘願為這類基金提供貸款,而且並無任何抵押或擔保,年利率僅2厘,遠低於市場孖展貸款最少8厘水平,令基金利益受損。而上述具流動性問題的某基金,獲基金董事提供多項貸款,其中一項僅收2厘的一次性手續費,但另一項則是一次性手續費2.5厘及年利率8厘。此外,有基金經理刻意將大部份交易(80%)交由回佣高達85%的經紀負責執行,涉只顧自身利益而作出過量交易,以獲取利益;亦有持牌法團為上市公司分銷債券時,未有向客戶提及原來客戶認購息率越高,該法團所獲佣金率則越低,客戶或未獲公平對待。至於一些大型金融集團,則涉嫌特別優待「自家製」投資產品,例如有些機構傾向對客戶銷售自家集團結構性產品,但未有一套嚴謹機制比較其他公司產品報價,披露不足之餘,有時候產品亦非以當時最好的價格執行。甚至有委託賬戶管理人對同一集團旗下所研發的自家產品作出巨額投資,佔投資組合總值逾90%。證監會已要求上述所有中介機構糾正缺失,並在合適情況下,採取執法行動,重申絕不會容忍待客不公平。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0/202503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398

李曉佳﹕老闆對賭股價 角色有無衝突?

1 : GS(14)@2019-04-21 08:32:53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013&issue=20190418
【明報專訊】姑勿論投資者喜歡與否,內地富豪喜歡對賭自己名下上市公司股票,幾乎是他們的「普世價值」,遠的有「升到佢唔信」的騰訊(0700)主席馬化騰,近的則有吉利(0175)老闆李書福;原因無他,因為最了解一間公司的人,必定是老闆自己。

香港上市公司近年較經典的「對賭」個案,非騰訊莫屬。馬化騰曾在2009年與投資銀行訂立「對賭」期權安排,市場盛傳馬化騰是「賭跌」,當騰訊股價上升至一定水位,須以折讓價沽貨予投行;當年騰訊股價水平才只有40多元,後來因為股價大升,令他在往後兩年多次要以高折讓減持1593萬股,帳面蝕近10億元。

馬化騰曾「賭輸」 帳蝕10億

至於最近期的李書福剛剛在昨日披露,與投行訂立一批與吉利股價掛鈎的非上市衍生工具(unlisted equity-linked derivatives)提早「結帳」,涉及約8522萬股,每股作價17.028元,總代價約14.51億元。由於合約條款不明,筆者難以估計他是賺是蝕,但根據去年11月訂立對賭時的申報,指「如相關股份價格高於某個水平,有權向另一人收取款項」,即是「賭升」,以當時吉利股價約13元計,理論上李書福應該有賺。

老闆賭股價似球員賭波

筆者覺得值得討論的是,現時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僅限制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及董事,須披露權益持股變化,而《上市規則》則限制大股東每年不可增持多於2%,至於大股東透過與投行訂立合約,對賭公司股價是完全合法;而港交所(0388)近年在股東披露申報方面要求亦有所提升,因此我們亦可以更容易從股東申報中發現類似的「對賭」安排。

不過合法歸合法,大股東對賭公司股價,本身就難言公平,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個老闆,都像馬化騰般願賭服輸。一個較接近的比喻是,職業足球員不能參與賭波,因為這會增加球員「打假波」的誘因。

應增披露相關資訊

同樣道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老闆兼高級管理層本身就是領導公司發展的重要一員,亦知曉公司內部大大小小的事情,為什麼就可以對賭股價呢?以筆者意見,限制大股東買賣公司股票是不合理,但與此同時要求他們披露更多相關資訊,或許是比較可行的做法。

[李曉佳 財經澡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5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