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姜還是老的辣 盡管SAC關門創始人Cohen業績仍領先同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936

承認美國監管方內幕交易指控並接受天價罰款後,Steven Cohen今年關閉了一手創立的對沖基金公司SAC。但過往劣跡不能抹殺這位基金大佬的實力,今年他管理資產的表現依然遙遙領先多數同行。知情者向彭博透露,Cohen今年管理個人資產的業績還超過了大多數基金經理,回報率約有9%。而據彭博統計,截至6月,今年對沖基金平均回報率僅有2.5%。事實上,Cohen以前就成績斐然。1992年成立SAC以來,Cohen創造了年均回報率30%的好成績,足以躋身對沖基金最高回報紀錄之列。彭博的億萬富豪指數估計,Cohen的個人身家約110億美元。去年11月,Cohen領導的SAC對證券欺詐罪行供認不諱,為了結內幕交易的指控,同意支付創紀錄的18億美元罰款。今年Cohen結束了SAC經營,成立了一家名為Point72 Asset Management LP的公司,以家族辦公室的方式管理個人資產。上述知情人士稱,今年1月,僅持股紐約制藥商Intercept一項投資就讓SAC兩天賺了將近3.7億美元。投資Intercept還在使Cohen繼續獲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59

姜還是老的辣 百年瑞士央行讓你明白什麽叫“出大招”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25

本文來源微信號“外匯有聊”。

昨天發生了什麽大家都已經聽膩了,我就不再一一累述了。我想還是談談SNB此舉意如何吧。昨天SNB的原話是這樣的:我們之前盯著歐元,只是因為怕瑞郎升值太快,經濟無法承受啦。現在已經不需要擔心升值問題了,所以我們就把cap去了吧。多麽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市場完全被打蒙了,交易員們真是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就被從餐廳里直接拉到斷頭臺,哢嚓哢嚓,血流漂櫓啊。據說有交易員成交在0.0015附近,這不僅要掉腦袋,連手也得全部剁掉啊~~~SNB肯定是要青史留名了,交易員終結者的美名必將永流傳~~這翻譯過來就是,我們瑞士要跟廢柴歐元區決裂了。讓塵歸塵,土歸土吧,我們要走自己的道路去了。雖然大家領土還是挨在一起,低頭不見擡頭見,不過你們歐元區還是自己下深淵吧。


瑞郎資產算是這個世界上最優質的資產了吧。出門就是景區,又是著名的中立國,跟那些村莊可以1000歐元就拿下的西班牙什麽的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但是它又地處歐洲,在歐洲經濟整體不行的情況下,歐洲的壕們肯定會優先轉移資產到瑞士。這就造成了瑞士房地產的繁榮,還有股市也是一路高歌,跟美國差不多,但是註意,瑞士的CPI是在0附近波動的,說明什麽?說明出了asset之外,其它全部不景氣。這讓SNB非常憂慮,整個世界都還在經濟低谷掙紮,我這邊要有金融泡沫了?叔可忍,嬸也不能忍啊。而且歐元區馬上要推出新一輪的QE,那麽資產肯定會更多的湧進瑞士,國民生活水平被拉低,引發金融危機怎麽辦?不行,必須想辦法阻止這些發生。於是SNB決定必須要讓瑞郎貴族化,讓你高~攀~不~起~~~(老子本來就是貴族,你們這些土人,見過老子參與過你們的瞎比比麽。)


如何讓瑞郎高攀不起呢,去歐元化勢在必行。因為歐元是一個長期看跌的貨幣,跟這種不上進的人在一起如何彰顯我的不羈~ 但是瑞士央行不僅把瑞郎跟歐元掛鉤的底線去掉,同時它還降息了。降息只有一個目的,阻止歐洲資產進入瑞士。我利率永遠比你低!你進來就得虧。瑞士央行此舉已經等於拿著大喇叭滿市場喊:註意了!!註意了!!歐元區肯定是要QE的!他們馬上就要QE了!!


我看了一下瑞士對歐洲和除去歐洲其它地區的進出口數據,可以明顯看出,瑞士對歐洲的進出口都大幅下跌。相反,對除去歐洲的其它地區卻不斷增長。貿易上瑞士對歐洲得依賴也弱化了不少。這就給瑞士法郎不再盯緊歐洲也創造了條件。

瑞士央行為了自己國家也算是玩狠的了,這種已經存在了100多年的機構,什麽沒見過啊,讓你們知道什麽叫做一口老辣的姜。其它央行都小心翼翼的不想在市場上掀起風波,你看fed,每次說話都含糊其辭,哼哼即即。生怕自己說錯了話。每次fed開會,市場動200點就屬於市場巨浪了。SNB可好,一上來就開大 招,市場簡直就是被彗星撞擊了一般,百年不遇的。以後SNB再開會,估計比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都令市場戰栗不止。

瑞士央行所為是否能達到目的,讓我們拭目以待。但是,像匈牙利和波蘭這種發行了很多瑞郎債券的國家,估計現在已經連哭也哭不出來了吧。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北京PM2.5 的圖跟瑞郎的圖。。。。神重合^^ 世間萬事萬物都是有聯系的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02

湯文亮:被翻新的辣招

1 : GS(14)@2016-11-08 05:35:42

【明報專訊】上星期五晚,政府在毫無預警之下,由CY率領財爺同各位房屋政策高官開記者會,政府唔講,大家都知道是要出新招壓抑樓市。在記者會後,評論話政府食言,財爺曾經講過如果再出招,就要通過立法會,但我又唔覺得政府食言,因為今次並不是出新招,而是修改雙印花稅,在房地產行業行內人語,這是翻新,所以毋須通過立法會,就算要通過又如何?

現在立法會兵慌馬亂,建制泛民為了人大釋法而劍拔弩張,但如果要出招打擊樓市,即使是翻新辣招,建制泛民一定會暫時放下敵對的態度,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而走到一起,而壓抑樓價就是他們共同的目的,所以,要通過立法會是絕對沒有難度,倒不如放政府一馬,希望政府在適當時候放寬部分辣招。

撥亂反正 修補DSD禍害

在政府推出雙倍印花稅(DSD)的時候,我話政府出錯招,是本末倒置,推DSD政府原意是希望幫助那些買細價樓的初次置業者,但結果是給他們引進一些實力雄厚、行事快狠準的物業投資者,因為,樓價愈高,要付的印花稅愈多,所以,他們當中有不少人轉而投資細價樓,不但少付印花稅,而且需求量大,易買易賣,唔需要過招,就已經知道初次置業者不是投資者對手。由於多了很多有實力的物業投資者參與投資,細價樓樓價急升是意料中事,所以,我寫了「細價樓爆煲論」,其實,書名並不正確,應該是「細價樓迫爆煲論」。

招數可接受 待供應到位可減辣

政府今次翻新辣招,可以說是撥亂反正,但亦有其他目的,在記者會中,陳茂波不斷提及供應不但可以達標,甚至超標,市民好似唔相信,但唔需要太耐,市場就會呈現供應太多的壓力,樓價亦會調整,如果政府現在不警告市民,他日市民就會怪責政府。另外,由於稅率相同,供應充足,翻新的辣招表示政府不希望地產商建那些納米樓,我個人認為翻新的辣招是可以接受,不過,稅率是稍為高了一些,希望政府能夠在供應充足之下,適當時候減少一些印花稅,達到劃一5%就最好,我有預感無論CY是否連任,政府會在兩年內降低印花稅。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39&issue=201611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337

湯文亮:通過最不應該通過的辣招

1 : GS(14)@2018-01-22 05:16:54

【明報專訊】上星期立法會終於通過由上一任特首CY在2016年11月提出的新DSD劃一收15%辣招,CY提出這項辣招時並沒有深思熟慮,從當時參與記者會的司長級或者局長級官員一臉茫然來看,相信很多高級官員在公布前不知道CY會推出這項辣招,我甚至相信CY不能連任,與這項辣招有關。

中央政府見香港特首整治樓市,除了辣招之外,還是辣招,試問又怎會放心交給一個不懂管治的人管理香港?好比香港發生暴亂,香港政府宣布戒嚴,永遠不宣布取消,令到市面非常平靜,但內裏暗藏殺機,最不幸的是特首根本不解時勢,還向中央邀功,所以,CY不能連任亦有其理據。

今次立法會通過這項辣招,足以證明香港的立法會議員除了政治智慧之外,其他智慧真的是有限,他們根本不了解物業市場,政府推出那麼多辣招以及逆周期措施,最失敗的就是新15%DSD,如果政府沒有推出這項辣招,我夠膽講,樓價即使上升,幅度亦有限,而且,新15%DSD隱藏一項危機,當樓價下跌,將會令不少父子損失他們的物業,或者會有人認為我危言聳聽,我認為他們是不了解樓市。

換樓變坐盤 造成二手短缺

CY推出新15%DSD理由,就是他發覺當時太多已有物業的人買樓,寧願付雙倍印花稅,其實,那些人是買了新樓,他們即使付了印花稅,但在新樓入伙後半年內將自住單位賣走,他們是可以退回多付印花稅,其實他們是換樓,CY不知就裏,出招打壓,於是買家變陣,借人頭來買樓,地產商更幫他們一個忙,推出高成數按揭,本來買了新樓的人要在新樓入伙後半年內將自住單位賣走,市場上的二手樓供應量增加,對二手樓樓價有穩定作用,但借了兒子人頭買樓,便毋須將自住單位賣走,造成二手樓供應不足,樓價不斷上升,但用父子名義做業主的人未必有能力持有兩個單位,當樓價下跌,他們首當其衝,是最大受害者,CY不明白,通過議案的立法會議員也不明白,以外行人領導內行人來整頓香港樓市,如果成功都是符碌。

地產商大條道理推高成數按揭

不過亦有人不同意,他們認為如果沒有新15%DSD,買家不介意付正常雙倍印花稅,尤其是那些牀位式單位買家,我認為關鍵就在地產商,如果沒有高成數按揭,已有住宅單位業主,當他們買第二個單位時候,是很難取得正常按揭成數,他們要被迫出售自住單位,新15%DSD推出後,那些業主借人頭買新樓,地產商大條道理以助年輕人上車為由,向他們提供高成數按揭,政府亦不好意思反對,現新15%DSD米已成炊,亦不能太過怪責立法會議員,以外行人來說,他們已經做得唔錯。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43&issue=20180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