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高通與魅族今天宣布,雙方在平等談判的基礎上達成了專利許可協議,雙方已經同意終止或撤回專利侵權相關訴訟。
根據協議條款,高通授予魅族在全球範圍內開發、制造和銷售CDMA2000、WCDMA和4G LTE(包括 “三模” GSM、TD-SCDMA和LTE-TDD)終端的付費專利許可。魅族在中國應支付的專利費用與高通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所提交的整改措施條款相一致。該協議解決了高通和魅族之間在中國、德國、法國和美國的所有專利糾紛。高通和魅族已經同意采取適當步驟終止或撤回專利侵權訴訟及相關專利無效或其他相關訴訟。
魅族科技總裁白永祥表示:“魅族13年來持續為用戶提供激動人心的創新產品。今天,我們更加清晰的描繪了我們的願景,成為世界級的設計科技品牌。為此,我們決心移除阻礙,聚焦產品,朝向目標。同時,很高興與高通的平等談判得到順利推進,最終達成協議。我相信這次合作也一定會為用戶、渠道、股東、員工共贏的局面添磚加瓦。”
高通執行副總裁兼技術許可業務總裁亞歷克斯·羅傑士表示:“高通很高興能和魅族簽訂許可協議, 並幫助魅族在中國以及全球範圍內提升其產品線,並取得強勁增長。高通的標準化技術正支持無線生態系統內的眾多公司打造全新產品和服務,同時也在持續改變人們的生活。”
在今年6月,通訊芯片巨頭美國高通公司將魅族公司告上法院,並要求賠償5.2億元。隨後,魅族表示“本著尊重知識產權的原則,魅族仍願意與高通談判,卻遇到了很大的困難。”4個月之後,高通宣布向美國、德國和法國地區起訴魅族公司侵犯專利。
事件:據新華社消息,為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作為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首批試點的天津提出,到2020年,全市將建設各類充電樁超過9.2萬個,力爭達到15萬個,滿足約16萬輛車的新增充電需求。
CBN點評:隨著全國各省份和城市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管理辦法、規劃或補貼標準的出臺,下一步充電基礎設施政策扶持力度與精細化程度都將有顯著提升,充電設施的有序快速發展將得到進一步推動。建議持續關註充電樁生產企業,如和順電氣(300141.SZ)、許繼電氣(000400.SZ)、萬馬股份(002276.SZ)和國電南自(600268.SH)等。
據新華社消息,天津近日印發實施的《天津市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指出,依據能源汽車發展的需要,按照“樁站先行”的原則,適度超前建設。按照規劃,到2020年,天津將將建設各類充電樁超過9.2萬個,力爭達到15萬個。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逐年大幅度提升,但與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相比,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仍相對嚴重滯後。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0月末,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達到10.7萬個,較上一年增長118%,加上私人充電樁,充電樁總數已經超過17萬個。不過,即使將充電樁總數按照27.7萬個來計算,目前的車樁比也僅在2.7:1左右。根據《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車樁比將接近1:1,充電設施仍嚴重不足,成為制約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自2015年下半年起,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密集出臺充電樁相關政策,2015年10月9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2015年11月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指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2016年全國充電設施總投資可達到300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數倍。而根據浙商證券估計,完成十三五階段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總體目標,新增市場規模將達到1154億元,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隨著全國各省份和城市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管理辦法、規劃或補貼標準的出臺,下一步充電基礎設施政策扶持力度與精細化程度都將有顯著提升,充電設施的有序快速發展將得到進一步推動。建議持續關註充電樁生產企業和順電氣、許繼電氣、萬馬股份和國電南自等。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1月19日晚間消息,樂視公告稱,部分媒體報道了《賈躍亭喊話基金和券商分析師:把股價快速做到100塊錢》、《賈躍亭:把股價快速做到100元》等文章。公司已澄清上述報道中相關內容,公司股票將於2017年1月20日上午開市起複牌。
公告稱,2017 年 1 月 15 日,公司召開投資者交流會,期間有股東提問關於股價是能快速達到 100 元的問題,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賈躍亭先生現場回複:“樂視網的股價說實在的未來走勢怎麽樣,短期誰都不知道,我們更不知道,但是長期來講我們非常有信心讓樂視網成為在中國上市的第一個千億美金市值的民營企業之一。就像上一場發布會,我講的,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給包括孫總在內的所有股東對樂視的投資給予高額的回報,同時實現我們的夢想。所以什麽時候過100,一方面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業務肯定會進入爆發期,對上市公司來講。另外股價能否快速達到 100 元,希望的是所有人齊心協力。”
賈躍亭先生的上述回複並非是對公司股價做以判斷,而是旨在表達以下觀點:一是表達包括公司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在內的整個公司,都將全力付出,齊心協力促進公司業務快速發展,更早進入公司業績爆發期,創造更多的股東價值來回饋各位股東;二是呼籲本次引入的戰略投資夥伴“融創中國”和公司一起加強合作,協同發展共創未來藍圖;第三也是希望公司的努力能加強和堅定股東朋友和投資者們的信心,未來一同見證公司的發展。
賈躍亭先生已意識到不應在任何場合發表與公司股價相關的言論,在此向廣大投資者致以歉意。公司也將監督賈躍亭先生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不發表對公司股價進行判斷的任何言論。
樂視網1月19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賈躍亭先生的在一起投資交流會上的回複並非是對公司股價做以判斷,並已意識到不應在任何場合發表與公司股價相關的言論,在此向廣大投資者致以歉意。公司股票將於2017年1月20日上午開市起複牌。
近期,公司註意到有部分媒體報道了《賈躍亭喊話基金和券商分析師:把股價快速做到 100 塊錢》、《賈躍亭:把股價快速做到 100 元》等文章,報道稱: “在一起投資者交流會上,賈躍亭表示,通過自身努力,上市公司業務肯定會進入爆發期,希望各位齊心協力讓它快速達到 100 元。”
對此,樂視澄清稱,1月15日,公司召開投資者交流會,期間有股東提問關於股價是否能快速達到100元的問題,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賈躍亭先生現場回複:“樂視網的股價說實在的未來走勢怎麽樣,短期誰都不知道,我們更不知道,但是長期來講我們非常有信心讓樂視網成為在中國上市的第一個千億美金市值的民營企業之一。就像上一場發布會,我講的,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給包括孫總在內的 所有股東對樂視的投資給予高額的回報,同時實現我們的夢想。所以什麽時候過100,一方面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業務肯定會進入爆發期,對上市公司來講。 另外股價能否快速達到100元,希望的是所有人齊心協力。”
賈躍亭先生的上述回複並非是對公司股價做以判斷,而是旨在表達以下觀點: 一是表達包括公司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在內的整個公司,都將全力付出,齊心協力促進公司業務快速發展,更早進入公司業績爆發期,創造更多的股東價值來回饋各位股東; 二是呼籲本次引入的戰略投資夥伴“融創中國”和公司一起加強合作,協同發展共創未來藍圖; 第三也是希望公司的努力能加強和堅定股東朋友和投資者們的信心,未來一同見證公司的發展。 賈躍亭先生已意識到不應在任何場合發表與公司股價相關的言論,在此向廣大投資者致以歉意。公司也將監督賈躍亭先生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不發表對公司股價進行判斷的任何言論。
今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16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16年全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53,505件,解決529,339件,投訴解決率81%,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8,721.43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2,183件,加倍賠償金額864萬元。全年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107萬人次。此外,“網約車”投訴成新熱點。
根據投訴性質,質量問題占41.47%,售後服務問題占22.73%,合同問題占12.23%,價格問題占5.27%,虛假宣傳問題占4.8%,安全問題占3.16%,假冒問題占2.83%,計量問題占1.16%,人格尊嚴問題占0.30%,其他問題占6.06%。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和合同問題仍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占投訴總量的七成以上。
在所有投訴中,商品類投訴為377,396件,占總投訴量的57.75%,與去年同期相比,比重上升9.65個百分點;服務類投訴為234,829件,占總投訴量的35.93%,占比上升66.23個百分點,其他商品和服務類投訴為41,280件,占總投訴數量的6.32%。由此可見,在總投訴中,商品類投訴多於服務類投訴,商品類投訴和服務類投訴占比均呈現上升趨勢。
在具體商品投訴中,投訴量居前十位的分別為:通訊類產品、汽車及零部件、服裝、鞋、視聽產品等。與2015年相比,視聽產品類的投訴從第九位升至第五位,廚房電器類投訴上升至第七位。
在具體服務投訴中,投訴量居前十位的分別為遠程購物、網絡接入服務、移動電話服務、餐飲服務、農業生產技術服務、美容美發服務等領域。網絡接入服務投訴主要是消費者購買的寬帶服務與實際使用感受有差別。以網絡購物為主體的遠程購物的投訴量在服務投訴中依然遙遙領先。
手機“質量門”影響大
2016年,三星、蘋果等多個品牌類手機出現“質量門”。針對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爆炸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約談三星公司,並對召回提出九點具體要求,督促三星公司及時、有效完成召回。針對蘋果手機異常關機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兩次發出查詢函,督促蘋果公司解決iPhone 6s部分批次手機異常關機問題,並找出其他型號手機異常關機的原因,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針對8848鈦金手機實物與宣傳不符的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履行調查和委托鑒定職責,監督8848鈦金手機整改線上線下宣傳不一致和所用主要材質表述不規範問題。
在2016年手機消費投訴中,手機類投訴主要問題有:充不上電、無法正常開關機、按鍵失靈、無故黑屏、接收信號差、三包期內不三包、手機內預裝軟件無法刪除、泄露消費者隱私等。同時,手機經銷商推銷的增值服務問題,如向消費者推銷會員卡、售後延保卡、通信套餐等,推銷的時候宣傳得很誘人,等消費者使用時,卻增設門檻降低服務質量。此外,水貨、組裝機、翻新機等問題也較為突出,而且維權比較困難。
“網約車”投訴成新熱點
“互聯網約車出行”這個新型出行方式作為互聯網分享經濟的典型代表,為消費者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節省了出行成本,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隨著約車服務的普及,行業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步顯現,各項服務標準不盡完善,由此導致的消費糾紛成為投訴的新熱點。
“網約車”服務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價格方面,存在網約車定價機制不透明,高峰時期漲價若幹倍、網約車價格一月數變,訂單顯示金額與實際扣款金額不符,被重複扣款等現象;二是優惠券無法正常使用,經營者拒絕履行邀請好友使用返現等服務承諾;三是部分“網約車”平臺沒有客服電話聯系方式,消費者只能通過電子郵件聯系,溝通便捷性相對較差;四是部分“網約車”平臺設置不公平的訂單取消條款,消費者取消訂單需額外扣費或無法取消網約車訂單;五是平臺開具服務發票需要累計到一定額度,且部分平臺不接受消費者自取發票,並收取消費者發票快遞費用;六是發生交通事故,經營者拖延賠償醫藥費用或者拖延退還消費者先行墊付費用等;七是部分司機存在駕駛技術不熟練、言語粗俗、服務態度差等問題。
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居高不下
2016年,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122785件,比2015年上升11.07%,依然排在商品大類投訴的首位。
家用電子電器消費群體廣泛,購買量大,品種參差不齊,消費糾紛主要出現在商品質量和售後服務兩方面。一是家用電子電器類商品質量不合格,如外觀破損、性能故障等情況反映較多,經銷商往往以“開具檢測單”、“人為損壞”為由拒不承擔舉證責任,造成投訴處理周期長,處理方案協調難等問;二是消費者所購商品出現性能故障,報修後維修處理不及時,經銷商和廠家相互推卸責任,拒不承擔“三包”義務等;三是維修遇李鬼,網絡搜索、信箱小廣告里的“黑家店維修”讓消費者防不勝防。維修後故障重現,多次聯系商家不予理會、拖延維修及收費不合理等,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25日,國新辦舉行吹風會介紹《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幹意見》有關情況,關於備受關註的互聯網售藥監管政策,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吳湞表示,互聯網藥品銷售政策,既要促進流通,又要加強監管,若這種銷售脫離了監管視野,可能會對公眾健康帶來傷害。目前有關政策正在調查研究中。
吳湞指出,目前,由企業到企業的流通中,政策比較清晰,也比較放心。大家關心更多的是由企業到消費者的流通,現在強調網上銷售藥品與網下要一致,即開展網上售藥網下有實體店的形式,方能做到責權一致,公眾權益受到保障。
吳湞還強調,食藥監總局的職責就是保證公眾的用藥安全,有效維護公眾健康,這一點始終不變。
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吳湞答記者問
問:互聯網售藥監管政策現在是怎麽樣的?未來怎麽調整。最近國務院取消了互聯網售藥B證和C證的審批,是不是以後就不需要審批,只要有經營資質就可以經營。請問王主任,剛才提到藥師在合理用藥中的具體作用,2017年衛計委工作要點中提到要推進藥師立法,請問這塊的工作進展和計劃是什麽樣的。
吳湞:大家非常關註互聯網售藥的問題。現在已經進入到互聯網+的年代,進入互聯網+,只要互聯網和實業加在一起,對於搞活流通、提高效率、方便公眾確實帶來很多好處。關於互聯網+藥品的流通銷售政策,我們正在認真研究。但是藥品是特殊商品,特殊在藥品既要講有效性,也要講安全性。
藥品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而不是自己隨意去買、隨意去用,否則就會出現一些不良後果甚至藥害事件。
在互聯網上銷售藥品,很多國家都采取謹慎態度,並不是完全放開的。互聯網藥品銷售政策,既要促進流通,又要加強監管,如果說這種銷售脫離了監管視野,可能會對公眾健康帶來傷害。
目前,像B2B,由企業到企業的流通這一塊,應該說政策比較清晰,也是比較放心的。大家關心更多的是B2C,就是由企業到消費者。我們現在強調網上銷售藥品網上網下要一致,也就是說,開展網上售藥網下要有實體店,這樣能做到責權一致,公眾權益能受到保障。
目前有關政策正在調查研究中,大家耐心再等一等。總而言之,藥品監管既要搞活,更要保障安全,我們的職責就是保證公眾的用藥安全,有效維護公眾健康,這一點始終不能變。
2月6日據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5.0萬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0314億元,比上年增長7.5%(名義增長未扣除價格因素),增速比上年加快0.6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文化及相關產業10個行業的營業收入均保持增長,文化服務業快速增長。
其中,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的3個行業分別是: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營業收入5752億元、增長30.3%,文化藝術服務業312億元、增長22.8%,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業1242億元、增長19.3%。
分區域看,東部地區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9766億元,占全國74.4%,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13641億元、5963億元和943億元,占全國比重分別為17.0%、7.4%和1.2%。從增長速度看,西部地區增長12.5%、中部地區增長9.4%,均高於東部地區7.0%的增速,而東北地區繼續下降,降幅為13.0%。
天壇生物(600161.SH)15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獲批藥物產品包括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佐劑)、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H7N9流感全病毒滅活疫苗、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30μg/劑)等。
該公司稱,產品在生產、上市銷售前還需履行的主要審批程序包括:開展臨床試驗、提交藥品註冊申請、通過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審批後,獲得生產批件。
據了解,目前國內外均無同類H7N9疫苗產品上市。值得註意的是,另一家疫苗企業上市公司華蘭生物(002007.SZ)已獲該品種臨床批件並已開展臨床試驗。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獲“甲型H7N9流感病毒全病毒滅活疫苗”臨床批件。
第一財經記者過往的了解中發現,在初步形成的H7N9上下遊產業鏈上,檢測試劑企業、疫苗生產企業都面臨著因為擔心後期沒有訂單而不敢貿然研發或生產的現狀。在這種情況下,廉價有效的診斷試劑盒何時量產、H7N9疫苗何時研制成功面臨挑戰。
“就現在疫情情況來看,很多企業是不願意研發H7N9疫苗的。”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H7N9疫苗研發投入時間長、投入花費高的特點,更重要的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市場情況均不確定,“就算花費大量的資金並研制成功,如果沒有市場,誰也不會做這賠本的買賣。”
根據新華社昨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得的消息,今年以來,全國共有16個省份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1月份報告病例192例,死亡79例。目前,我國H7N9病例增多,但疫情總體特點未發生改變,防控救治工作正積極開展。
近期,國家衛生計生委對疫情重點省份防控工作進行督查,指導當地加強防控措施落實。據統計,2月6日至12日一周,全國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69例,死亡8人;12日至14日,全國疫情呈現下降趨勢,報告病例數分別為3例、1例和4例。
從目前情況看,H7N9禽流感患者總體病死率約為40%左右。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陳誌海表示,現有抗病毒藥物如口服的奧司他韋、靜脈輸液的帕拉米韋,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但是,這些藥物使用越早效果越好,患者病死率較高的原因主要是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間。所以,發熱病人要盡早就診,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要想處理的話,就是要發展疫苗。此前,在2009年中國有接近1億人接受H1N1的疫苗,對疫情控制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後來我們知道,它的自然發展規律就是高峰以後慢慢下降了,這和病情的發展趨勢也有關系。”
17日下午,網上曝光一份有關《關於商請京東“白拿”業務定性的函》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
該文件稱,根據媒體報道,京東“白拿”實質市消費者在京東金融平臺上購買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發行的理財產品,消費者通過信托貸款購買白拿上品,以理財收益償還信托貸款。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公室對京東“白拿”進行初步研究分析,決定將其納入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充實金融業務風險專項整治中,並商請銀監會、證監會、工商總局、北京整治辦和廣東整治辦對涉及白拿業務的中融信托、廣金中心、京東商城、京東金融等業務合法合規性進行定性並提出處理意見。
對此,本報致電京東金融,京東金融回應稱,目前未收到相關監管部門關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對於坊間流傳出該文件,我司表示震驚。
另外,本報致電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目前暫未得到回複。
本報同時發現,目前京東金融官網已下線“白拿”產品。
不可能白拿
京東金融在回複中表示,其在跟監管層保持主動溝通,秉持“擁抱監管,主動合規”的理念,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開展各項業務。尤其在產品合規性和保護用戶利益方面尤其謹慎。“京東白拿”作為京東金融推出的一款消費場景產品,一直以優化用戶體驗為核心。同時,在“京東白拿”產品宣傳及購買流程中,嚴格履行理財風險提示義務。京東金融一直把用戶利益放在第一位,用戶利益無小事,未來京東金融將繼續就如何保護用戶權益與監管和各方保持溝通,不斷改進。對於金融領域我們始終心存敬畏,對於相關監管部門提出的寶貴建議,我司將高度重視並積極改正。
據了解,“京東白拿”是京東金融推出的消費+投資理財新模式。去年8月18日,京東金融正式將“0元購”升級為“白拿”。用戶通過“京東白拿”購買某款商品時,不再支付商品售價,而是可以通過購買理財的方式0元”白拿”該商品。
以小米5手機為例,用戶在京東商城購買時需要支付1799元;但如果通過“京東白拿”購買,則可以通過投資31843元”白拿理財”,立刻0元”白拿”手機。而如果用戶選擇商品退貨或者取消訂單,商品等值貨款將在15個工作日內退回至用戶購買理財產品時的原支付賬戶。
據了解,用戶通過兩步就可以實現“白拿”,首先註冊成為京東商城用戶或者京東金融用戶,在京東金融官網搜索框中輸入“白拿”,或者在京東商城APP首頁功能欄點擊“全部”,進入“百寶箱”中的“京東白拿”,選擇喜歡的商品;第二步點擊“京東白拿”,搜索相應產品並選擇投資期限,完成下單。
“京東白拿”可支持的商品除了京東商城自營外,還包括第三方賣家商品。產品種類囊括手機、電腦等3C品類;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產品,以及各類廚衛、小家電、配件等。
根據上述文件,“白拿”的交易結構為,消費者通過京東金融註冊成為廣金中心會員,購買其發行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為5.3%的理財產品。京東關聯公司委托中融信托設立事務管理類單一資金信托,向消費者發放信托貸款。
中融信托將貸款發放至京東商城賬戶,由京東商城向消費者配送白拿商品,貸款年息5.5%,貸款到期後消費者指定京東金融將本息給付中融信托,信托貸款還款來源為消費者投資的理財產品的收益。
問題出在哪?
根據上述文件,其初步研判京東“白拿”存在6個方面的問題,包括其合作方廣金中心涉嫌未經核準擅自公開發行證券、涉嫌權益拆分後份額化發行;京東金融涉嫌承銷未經核準擅公開發行證券、在理財產品發行中涉嫌誤導欺詐;京東商城涉嫌商品交易誤導宣傳;中融信托涉嫌違反信托貸款有關規定等。
對此,一位熟悉“0元購”業務模型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表示,他認為包括“0元購”或者“白拿”在內的業務模式本身沒有問題,如果真是出了問題,那麽極有可能出在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來源不清或者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
在歷經一年半的寒冬之後,2月17日股指期貨正式松綁。
市場的共識是此次松綁將利好長線資金入市。事實上,股指期貨的松綁有其更為現實的意義,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A股逐漸走出劇烈震蕩期的當下股市維穩是2017年的重頭戲,而股指期貨是最市場化的維穩工具。
需註意的是,在機構一片歡呼聲背後,股指期貨相關制度的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市場對股指期貨的偏見不能消除、制度不能加以完善,股指期貨再次‘躺槍’的可能性還將存在。市場人士表示,股指期貨的避險功能多為機構量身定做,中小散戶依舊缺乏有效的避險工具。 下一步除了逐步恢複股指期貨本身的交易外,個股期貨品種的試點放開將是一大重要補充。
股指期貨正式松綁
2015年夏天A股市場異常波動,股指期貨被視為股市暴跌的元兇被加以嚴懲,中金所對股指期貨投機交易嚴格限制,一冰封就是一年半。高壓之下,市場流動性匱乏、市場深度嚴重不足使得股指期貨相關功能名存實亡。
2月下旬,根據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公告,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中金所在綜合評估市場風險、積極完善監管安排的基礎上,按照“發揮功能、動態調整、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的原則,對三大股指期貨品種的異常交易手數認定、交易保證金、平今倉交易手續費進行了全面調整,自2月17日起開始實施。
此次股指期貨的松綁利好長線資金入市,成為市場共識。市場人士多表示如果沒有風險對沖工具,長線資金通常也不敢重倉參與股票投資,此番部分松綁,有助於目前大量處於觀望狀態的機構投資者、對沖基金等長期資金重新入場。
事實上此時松綁股指期貨有更為現實的意義。歷經2015年下半年的股災和2016年年初的兩次跌停,我國股市逐步走出劇烈震蕩的下行通道。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7年股市維穩壓倒一切。股票市場沒有一定的泄洪通道將會形成堰塞湖,股指期貨是最市場化的維穩工具。”
在股指期貨冰凍的一年半里,市場對避險工具的渴求並未下降。
受政策影響,股指期貨的交易量明顯下降,中國期貨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三股指期貨品種成交量較2015年大幅下降98.48%、95.42%和84%,成交額同比大幅下降98.83%、96.59%和89.13%。
但這一需求轉而在ETF和新加坡富時A50期貨上體現出來。根據胡俞越介紹,就上證50ETF期權而言,在它推出之後交易量並不活躍,直到2015年下半年股指期貨受限後,上證50ETF期權異軍突起。
就新加坡富時A50期貨而言,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底,新加坡富時A50日均成交量為31.5萬手,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日均成交量急劇放大到 67.5萬手。從持倉方面來看,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底,富時A50股指期貨日均持倉量為50.8萬手,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持倉量迅速增長到 63.3萬手。
市場人士表示,2016年外匯市場上人民幣持續貶值;債券市場遭遇黑天鵝也暴跌不斷;進入2017年股市行情也處在震蕩行情中,防範金融風險,維持股市穩定成為今年的一大主題。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張慎峰指出,推出股指期貨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解決“單邊市”問題,通過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跨市雙向交易抑制泡沫,建設內在機制更加穩定的資本市場,給大家一個平穩的投資環境。
股指期貨的維穩功能在過去也有所體現。據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介紹,股指期貨的推出使得2010年至2015年各年股票市場的波動率平均降低12.78%。 前後6年半, 滬深300指數的平均日內波幅降低26.08%,超過2%以上漲跌幅的天數也大幅減少了36.71%,超過5%以上漲跌幅的天數更是大幅減少了40.48%。
相關制度待進一步完善
2015年股指期貨遭遇冰凍,是其自2010年推出以來在監管史上遭遇的首次“滑鐵盧”。2月16日股指期貨監管放松可以視為特別時期監管階段的終結。
申萬宏源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5年下半年A股市場的異常波動成為了股指期貨監管的分水嶺,股指期貨監管經歷了從“正常監管”逐漸過渡到“特別時期監管”的三個階段: 2015年7月8日之前屬於“正常監管”階段; 2015年7月8日至9月7日屬於“逆周期監管”階段,股指期貨交易手續費和保證金要求逐步提升,但並未明顯影響到市場的有效性。2015年9月7日之後屬於“特別時期監管”階段,日內投機開倉超過10手就被認為是“異常交易行為”,使得股指期貨市場的流動性驟降。
“本次股指期貨監管放松標誌著“特別時期監管階段”宣告終結,股指期貨監管進入到逐步恢複階段,後續監管放松將有望以“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推進。”前述分析師表示。
事實上在股指期貨的起步階段,在他國也曾遭受非議。譬如在1987年10月美國股市大跌引發了對期貨市場功能的批評。
又以日本為例。諾亞研究指出,日本大阪交易所1988年推出了日經225指數期貨,一度使得日經225股指期貨一度成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股指期貨產品。然而,在1990年,日本股市伴隨著經濟的衰退進入了資產泡沫破滅的災難中,一時間股指期貨成為眾矢之的,大阪交易所不斷提高各種限制措施。在嚴控之下,日經225指數期貨交易幾近停擺,但是卻並不能扭轉日本股市的頹勢。
此後,包括美國和日本在內的多個國家研究表明,股指期貨為股票市場提供了重要的避險工具。
“2015年夏天股災來襲,股指期貨‘躺槍’被認為是罪魁禍首。此後學界、市場和媒體對股指期貨做了大討論。歷經此次股災,決策層對股指期貨的認識有所轉變,如今是逐步松綁但還是有所限制。”胡俞越說。
需要註意的是當前對於股指期貨,市場對此的看法依舊眾口難調。更為長遠的問題是,若股市再次遭遇異動,股指期貨是否還會重蹈覆轍?
胡俞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市場對股指期貨的偏見不能消除、制度不能加以完善,股指期貨再次‘躺槍’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當前股指期貨多是為機構量身定做的避險工具。我國有超過1億的股民隊伍,數量龐大、眾口難調。因缺少避險工具和做空工具,如果股市一旦下跌,散戶就會以為是股指期貨片面做空造成的,從這一層面而言,需對散戶進行有效引導並對其提供有效的避險工具。胡俞越表示,國外的股指期貨中不僅包含大合約亦有小合約,後者恰好能滿足中小投資者的需求。
同時,股指期貨相關交易制度也需進一步完善。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股指期貨在交易層面還需進一步細分。當前股指期貨僅簡單地分為看多和看空,這使得部分資金為了做空一兩只個股,不得不做空整個股指期貨和合約影響整個盤面,本不該被做空的個股受到連累。我國A股制度並不完善,股指期貨助漲殺跌的效應更為明顯,這迫使監管層在某些特殊的時點上要調控股指期貨。
若股指期貨的看多看空更為細化,能夠在細分行業、乃至個股上可以做多和做空,進一步體現市場上各類資金的價值取向———部分力量做多、部分力量做空,市場更容易達到相對的平衡———這必然能夠減少股市的動蕩。下一步除了逐步恢複股指期貨本身的交易外,個股期貨品種的試點放開將是一大重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