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冠一:息口主導金價走勢

1 : GS(14)@2017-07-06 22:52:01

【明報專訊】美元並非影響近期金價走勢的最主要原因。心水清的投資者應該會發現,美匯與金價不時出現同步下跌的現象。即使加上地緣政治因素,例如中東局勢一度緊張(沙特與卡塔爾斷交)、朝鮮頻頻展示軍力,金價似乎仍然反彈乏力。

市場息口趨勢有變,才是近期金價疲軟的關鍵。儘管美國聯儲局立場愈來愈鷹,甚至有迹象提前「縮表」,但美國本土經濟基調恐怕未能說服市場;再者,總統特朗普的內政毫無寸進,美股炒完一輪「Trumpflation」之後更加凸顯位高勢危,科技股已率先捱沽,原本以為息差優勢帶動美元強勢的如意算盤,暫時失靈。

反觀在美國以外地區,各大央行紛紛放風「緊縮」。先有加拿大央行行長普洛茲的一番言論,令加元走勢忽然跟國際油價走勢背馳;其後有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出名立場一直偏鴿的他,因歐洲數據明顯向好,鴿派言論稍為收斂,即被市場解讀為「轉鷹」,歐元匯價反彈並非重點,歐債孳息回升才是打擊金價的因素(因為黃金沒有利息回報)。

多國央行轉鷹 金價短期難好轉

接着便輪到英倫銀行行長卡尼,喜歡跟隨歐洲大家庭步伐的他,就算個人立場偏鴿,在這大環境下也被迫轉鷹,只要談論幾句加息的可能,已足夠支撐一下英鎊匯價。唯獨日本經濟的確缺乏「收水」條件,所以日本央行官員雖然率先放鷹,但其後已回歸現實。因此近期外匯市場明顯區分為兩大陣營:偏強的有歐元、英鎊、澳紐加元,偏弱的則有美元和日圓。

既然多家主要央行有轉鷹傾向,環球資產配置必然隨之改變,更熱中追逐具利息回報的工具,金價短期當然難有運行。假如美匯指數企穩96大關,金價要反彈相信難度更高。

中長線留意美匯走勢

不過,如果把美匯與黃金的相關性拉長至過去半年,則明顯見到美匯自今年初的103水平,跌至半年結時接近96大關,累計跌幅近7%;同期的現貨金價則由大約每盎司1160美元,升至接近1300美元,累計升幅近12%。兩者相關性仍然相當緊密,中長期的黃金投資者不妨繼續以美匯為參考因素,但短期炒金者則要慎之又慎。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黃金(現貨):1232至1257美元

加元(現貨):1.2850至1.3150加元

滬深(現貨):3620至3700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www.c1syndex.com

王道財經創辦人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882&issue=201707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102

任天堂主導遊戲市場20年

1 : GS(14)@2017-07-30 17:13:14

【明報專訊】任天堂早在1980年代進入家用遊戲機市場,著名的紅白機在1983年面世,奠定任天堂在遊戲市場的重要地位。當時任天堂以低價推出高質素遊戲的理念,主導遊戲市場近20年。直至1990年代其推出「超任」家用遊戲機後,任天堂仍領導市場。不過其與SONY在PlayStation(PS)的合作計劃告終,卻令它錯失繼續領導市場潮流的機會。

終止與SONY合作 失PS機遇

PS原型機原是SONY與任天堂合作開發的產品。根據雙方協議,SONY計劃推出相容任天堂遊戲的家用主機,新機將同時能使用超任的遊戲卡,並支援SONY研發的CD-ROM格式。任天堂當時憂慮SONY最終威脅到自己的地位,終止與對方合作。SONY於是在1994年正式推出PS主機,設CD-ROM光碟機,捨棄遊戲卡,逐漸成為日系家用遊戲主機的主流。

當時遊戲卡所使用的ROM(唯讀記憶體)成本較高,不少遊戲卡的容量僅在8至16MB左右,任天堂的N64容量最大的遊戲也只有64MB,採用CD的遊戲可以有650MB的空間,令遊戲內容更豐富。隨着遊戲內容趨於複雜,3D開始成為遊戲的標準。PS 2之後引入了DVD(雙層光碟容量上限為8.5GB),PS3又引入藍光碟(雙層光碟容量上限為50GB)。任天堂Wii、Wii U及微軟Xbox 360、Xbox One等也採用這些儲存媒體,遊戲容量不斷上升。

家用遊戲近年受手遊蠶食

任天堂在2006年推出Wii後氣勢不錯,與SONY和微軟XBOX呈三分天下的局面。不過隨着近年電腦網遊和手遊興起,家用遊戲市場亦面臨萎縮。Switch能否助任天堂再次引領家用遊戲市場發展,還須拭目以待。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70&issue=201707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21

曾淵滄:北水主導 跟炒二線股

1 : GS(14)@2017-09-17 11:41:06

【明報專訊】一個星期過去,恒指曾經再突破28,000點,可惜仍然守不住,看來28,000點的確阻力很強,理由是突破28,000點之後,就是挑戰2015年「大時代」的高位,而「大時代」被認為是瘋狂時期,現在股價一接近這個水平,就有不少人認為應該食糊了。

港股高位遇阻力,美股則創新高,只可惜美股創新高的動力無法使港股破2015年「大時代」的高位,美股創新高的動力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他的稅務改革方案已正式提上日程表,將在9月25日公布。威斯康辛州參議院也通過決議,給予台灣鴻海集團30億美元的稅務優惠,開創先河,將來可能吸引更多外資到美國投資,鴻海已經承諾於威斯康辛州開工廠。

特朗普稅改有眉目 推升美股

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股價創新高,應該也會推動騰訊(0700)的股價,只可惜近日北水南來,炒的全是二線股,三頭馬車被冷落了。現在,北水主宰着港股最佳升幅榜的名單,有興趣短炒者不妨跟隨北水炒作,乘滬港通、深港通的順風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到印度出席高鐵動工儀式,這條高鐵是由日本興建的,看來中國高鐵基建的確遇上了很強的競爭對手,日本之所以取得這個合約是因為日本政府答應借1900億日圓給印度,中國有沒有能力與日本鬥借錢?

近日,領展(0823)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沒有什麼特別有利的新聞出現,股價只是靜靜地慢慢回升,再創新高,這應該是大市遇上阻力後,部分資金為了避險而再度流入保守的房託股,領展股票我持有多年,不離不棄,也很高興股價能不斷地創新高,特別是當大市呈現悶局時領展創新高就更有意思。

內房限價反掀搶購潮

過去大半年,多隻內房股大漲,但是,也有許多新聞報道內地多個城市在加重打壓樓價的措施,五花八門,限價、限購、限拍……總而言之,限!限!限!可是,限制愈多,則推動更多人買樓,限拍更是莫名其妙,所謂限拍就是限制土地拍賣的最高價,以免不斷地創出「地王」,推動樓價再升。土地拍賣時如果超過一家地產商舉手達到限拍價時,則抽籤決定土地賣給哪一家地產商,「地王」就不再出現。但地產商會暗裏大笑,靠抽籤買入的土地為地產商節省了許多錢。

限價的確壓抑地產商的毛利,但限價帶來搶購,地產商薄利多銷,往往新盤一推出一天就賣光了,情况與近日華懋推出的全.城匯類似。限購則出現五花八門的怪現象,最常見的是假離婚,普及到已經拍成電影《我不是潘金蓮》。追根究柢,中國樓價狂升的最重大原因是城市人口急增,改革開放前城市人口只有2億,現在是8億。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57&issue=20170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799

主導感恩節網購 亞馬遜首破1200美元

1 : GS(14)@2017-12-03 18:10:55

【明報專訊】隨着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前往實體店的消費者愈來愈少,網上購物的消費者卻繼續增加。BGH Insights預期,亞馬遜今年將囊括美國購物旺季網上銷售額的45%至50%。亞馬遜股價在「網購星期一」早段升逾1%,升穿1200美元再創新高。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的財富首次超越1000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富,較排名第二和第三的蓋茨和「股神」巴菲特分別高出114億美元和220億美元。

零售股推動道指創新高

由於消費者信心改善,整體零售業可望受惠。Macy's百貨、Kohl's等零售股早段上揚,推動標普500指數及納指再創新高。標普500指數早段25隻表現最佳的股份當中,逾半是零售相關企業。道指早段亦再創新高。

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實體店銷售額仍佔整體零售額約90%,但網購的份額正在提升。軟件公司Adobe Systems推算,上周四和周五的美國網購商品價值達79億美元,預計「網購星期一」的銷售額將增長近17%至66億美元,推算感恩節期間網上銷售額按年增長18%,可望成為美國歷來銷售額最高的網上購物日。市場預期,今年購物旺季整體銷售額將創10年最高。

此外,美國11月活躍鑽井數目增加,是7月以來首次。自去年中以來,美國石油產量增長15%。紐約期油價格昨跌逾2%。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06&issue=201711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22

fb德國被指濫用主導地位

1 : GS(14)@2017-12-26 13:00:25

【明報專訊】德國最高反壟斷執法機構——德國聯邦企業聯合管理局(FCO)公布初步調查結果,指摘facebook(fb)迫使用戶允許第三方來源(包括設有點讚按鈕的網站)收集個人數據,濫用其在德國社交網絡市場的主導地位。雖然調查結果不會令fb面臨罰款,但FCO最早將於明年夏季作最終裁決時,可能要求fb改變業務方式。裁決如獲歐盟法院支持,新的監管路線可能促使歐元區壟斷法的涵蓋範圍,擴大至網絡私隱。

可能被要求改變業務方式

FCO認為,fb幾乎是德國唯一的社交網絡媒體,市佔率達九成以上,用戶沒有選擇餘地,只能接受收集數據的條款。不過fb反駁稱,自己遵守歐洲的私隱條例,且在德國市場面臨激烈競爭,要應付YouTube、Twitter、Snapchat等不獲FCO認定為社交媒體的網絡服務的挑戰。

歐洲是fb第二大市場,僅次於北美。德國反壟斷機構執對fb的調查,反映歐洲在數碼時代擴大傳統反壟斷法規管範圍的努力。歐盟在2014年無條件為fb收購WhatsApp開綠燈,未有質疑這宗收購會為fb提供太多用戶數據,扭曲市場競爭。歐盟後來在審查WhatsApp交易時,才為fb提供誤導信息而向其罰款1.1億歐元(10億港元)。

此外,歐盟最高法院昨裁定,召車平台優步(Uber)應被歸入運輸服務企業接受監管,而不應被歸入數碼服務企業,意味優步將面臨更嚴格規管。歐洲法院稱,由非專業司機駕駛自用汽車來運送乘客,需被視為運輸服務。優步不能對這裁決上訴。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51&issue=20171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77

荃灣馬角街工業地收10份標書 港資主導

1 : GS(14)@2017-12-30 17:08:53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797&issue=20171230
【明報專訊】因應市場對新興工業需求推出的荃灣馬角街工業地,地政總署共接獲10家發展商或財團入標,地皮可發展樓面僅20萬方呎,仍吸引新地(0016)、信置(0083)、會德豐(0020)等多家大型發展商獨資入標。

市值最高10億 呎價5000元

除了上述3間本地大型發展商入標外,同以獨資入標還包括英皇國際(0163)、遠展(0035)、羅氏地產、建灝地產等中小型發展商,富豪酒店(0078)及百利保(0617)則合作競投。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表示,近年買地難,地皮適合中小型發展商或投資者,以增加土地儲備,而工業地明顯不合中資胃口,故未見中資蹤影。近年市場興起不少新型工業大廈,若中標發展商把項目打造成類似寫字樓或共享工作空間,料有利項目未來做價。

中大1.17億購尖沙嘴鐵路大廈6樓

上述荃灣市地段第428號工業地,地皮可作現代工業用途如資訊科技、電訊及媒體製作、研究所、陳列室、實驗室等,地皮面積21,237方呎,可建樓面約201,743方呎。業界人士預計,地皮估值7.1億至10億元,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3500至5000元。

此外,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尖沙嘴漆咸道南鐵路大廈6樓連一個車位於本月初逾1.17億元易手,以全層面積10,880方呎計,折合呎價約10,774元。新買家為香港中文大學。原業主為百麗環球有限公司,2007年以6149.12萬元購入,持貨10年帳面賺5550.8萬元,物業升值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73

一手料續主導市場

1 : GS(14)@2018-01-07 15:39:07

【本報訊】過去一年,新盤成為住宅市場焦點,成交量側重於一手,與二手形成「四六比」的局面,中原陳永傑認為,今年一手會繼續主導樓市,一、二手比例相當不健康。

一二手成交比例不健康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去年新盤成交量達1.85萬宗,但二手只有4萬宗成交,形成了「四六比」,情況非常不健康。他指,因為香港私樓住戶約為140萬戶,每年卻只有約4萬宗二手成交,代表市民資金流通量很低。不少業主即使樓價高企亦不敢放盤,因為套現之後未必可以再次入市,甚至要轉為租樓,故認為二手成交升至6至8萬宗才屬正常水平,令一、二手比例可調整至「二八比」。對於今年樓市,他預料各家發展商繼續密密推盤,令一手成交量有機會達2萬宗水平,而二手成交則約為4至4.5萬宗,比例與去年相若。他指,今年政府再無條件推辣招,因為去年的加辣反而推高了樓價。另外,本港銀行料於今年中跟隨美國加息,相信屆時樓市升幅將會放緩,預期今年整體樓價有約一成的升幅。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6/202665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018

港樓非港人主導 談「靠父幹」無意思

1 : GS(14)@2018-01-22 05:17:11

【明報專訊】去年第三季按揭供款佔入息比率升至68%(見圖),但花旗亞太區地產業研究主管蔡金強不以為然,並認為近年流行用語「靠父幹」無意思,因為港樓購買力已非港人主導。蔡金強表示,近年是金融大潮,當中內地資金流向全面,本港又是中資上市集中地,「每間上市公司董事、股東買幾個單位,搵幾百人食你啲(新供應)係好易」。

價錢非中資考慮 可高價投靚地

他表示,當資金泛濫時,港人覺得樓價貴,但更多人可以不考慮錢的問題。他更表示「內房不會驚」,中港資更快速換位。

中資亦以節省整體成本去考慮在港發展,例如節省稅款、銷售所得可在境內限制境匯款時用作派息、項目可抵押借貸等,而且「人哋嚟香港唔係想賺大錢,而係本身在港上市的自然延伸,你(本地地產商)要賺20%先夠,佢(中資)賺8%以上都覺得ok,甚至唔太賺都得」。

蔡金強更認為港島樓奇貨可居,估計如北角海璇以招標發售的方式陸續有來。他稱,目前有資格打「陣地戰」的「本地薑」為新地(0016)、會德豐(0020)、恒基(0012)等,即使信和(0083)去年下半年發力買地亦多屬合資,而且土儲多非市區地或需轉用途農地,料會變得非主流。

[周一投資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76&issue=20180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27

基金觀點:官方政策繼續主導中國經濟

1 : GS(14)@2018-01-22 06:06:52

去年國內市場受一連串官方政策帶動,股市及投資者情緒出現戲劇性逆轉。展望2018年,投資者可留意三大方面的發展。首先,政策的優次將出現微調。鑒於工業和樓市的供求逐漸回復平衡,取而代之的將會是財務去槓桿及環境保護。例如,早前針對資產管理行業而實施的新規例,將有助在制度上收緊對影子銀行的監管,令利率維持在高水平,為債市帶來波動。同時,隨着建立可持續綠色經濟成為中共戰略重點,當局將繼續推動環保工作,除了關閉高污染及非法的工廠外,亦可能為潔淨及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在不犧牲宏觀經濟穩定的大前提下,中央對經濟增長的取態或將由重量轉為重質。這意味着金融市場很可能會在中央可接受的範圍內運作。若政策所引起的衝擊威脅經濟穩定,中央將適時作出調控,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因此,儘管2018年的改革步伐料將加快,但必要條件之一是國內經濟及市場沒有出現嚴重倒退,以確保「改革窗口」依然開啟。同時,中央或將逐漸以「剛柔並重」的方法重新平衡經濟。隨着新中國在經濟中的比重增加,要實現增長再平衡不必單靠打擊舊工業,推動新經濟或能收更大成效。有見及此,當局開始將焦點放在人工智能和資訊科技等新增長板塊,積極投資於相關研究和發展,並改善社會安全網以釋放國內消費者的增長潛力。總括而言,我們預期由政策主導的市場波動及經濟再平衡在2018年仍將持續。由於國內生產總值或傳統數據不再充分反映實體經濟,投資者宜留意政策變動以獲取較佳回報。姚遠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資料來源:安盛投資管理,截至2017年12月聲明本文件僅為資訊性目的用途。本文中所有內容對接收人或其他各方人士皆不構成提案或進入任何業務、交易、合約或協議之條件,及不可被視為構成投資建議。本文中之意見、預測、及預估皆為主觀資訊,此類資訊可能在未經通知下便有所變更。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安盛投資亞洲」)並不保證所提及之預測會實現成真。儘管已盡其謹慎盡責義務,安盛投資亞洲並不承擔此類資訊(包括有關第三方)之明示或暗示表示或保證責任,也不能為此資訊提供任何對其準確性、合適性、及完整性方面的保證。接收人可完全斟酌是否倚賴本文件之內容。本文件內容並沒有含有足夠的資訊以形成投資決定。本文及其中之資訊僅作為專業及機構投資者使用說明使用。個人型投資人、其他專業人士或法人型投資人不應依賴此一資訊。以上資訊是在特定接收人要求下,為資訊性及教育性目的所準備及發送的。在未事先取得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書面同意之下,其內容之全部或部份應嚴格保密,不得重製、流通、發送、重新發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以上資訊並非作為發布給任何人士之用,或在任何受限制國家及地區發布。在法律所允許之最大程度上,安盛投資管理(亞洲)不保證以上所有資訊之正確性或適合性,且因此不承擔任何錯誤或錯報之責任,無論其為疏忽或其他原因造成。此類資訊可能在未經通知下便有所變更。此份文件中所包含之數據資訊,包含但不僅限於回驗測試、模擬績效歷史、情境分析及投資指南,皆是以一些重要之假設及輸入資訊為基礎,僅供指示性及/或說明性目的使用。本文中之資訊並不以任何方式暗示未來可能的績效表現,讀者須以此為考量基礎。在本文資訊、內容或材料由任何第三方提供或引用時(第三方資訊),安盛投資管理(亞洲)不承擔此類第三方資訊之責任,也不能為此第三方資訊提供任何對其準確性、合適性、完整性及正確性方面的保證。在此類第三方資訊中含有之任何看法、意見或建議(若有),除非另有說明,否則並不反映或構成安盛投資管理(亞洲)之看法、意見或建議。本文件製作之時並未考慮特定個人情形、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任何特定個人之特殊需求。本文中所有內容對接收人或其他各方人士皆不構成提案或進入任何業務、交易、合約或協議之條件。本文不可被視為構成投資、稅賦或法律建議、銷售提案或促成任何特定基金投資之文件。若您對本文中任何資訊的意義不甚確定,請洽您的財務或其他專業顧問。本文中之數據、預測、預估、假設及/或見皆為主觀資訊,並不一定會由安盛投資管理(亞洲)及其關係企業所使用或遵循,本公司之關係企業可能會以本集團下獨立部門身份,依其自身意見做出行動。投資都有風險。您應了解投資本就可能增加或減少其價值,過往之績效表現亦不能保證未來回報,您有可能無法拿回全額本金。投資人不應僅依本材料就作下任何投資決定。
c2018安盛投資管理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15/202745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16

拆局:新盤主導市場情況不變

1 : GS(14)@2018-02-13 00:56:55

發展商今年推盤鮮見大規模屋苑式項目,以單幢新盤佔多,一般市民大眾追求的上車盤,數量亦不多,因而普遍具一定承接力。今年已推出的單幢新盤,分佈地區不同,惟各有賣點,巴丙頓山挾港島半山優勢,馬頭角的津匯則挾市區現樓及日後沙中綫交通效應,即使發展商是產量不多的其士集團及寶聲集團,亦能售出逾八成單位。在多項辣招未解除之下,除了二手樓缺盤外,其實一手市場供應快慢亦在發展商手裏。近年樓市由新盤市場主導,發展商成為貨源供應操作者,推售新盤數量都由發展商掌握。眼見地價不斷上漲,發展成本增加,放貨速度一定不會急,即使政府未來3至4年私樓供應達9.7萬伙,最終決定出售私樓數目亦由發展商決定,因而新盤寧「取價不取量」,部份新盤更保留貨源分階段出售,待樓價再進一步上漲之時加價。雖然政府不斷指未來有「海量」的私樓供應,惟尚未到位之前,新盤仍會網羅不少購買力。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5/202959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2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