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奢侈品公司Prada拟赴港上市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3/2OMDAwMDE4MDU2OA.html
6月3日,《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意大利知名品牌 Prada 有意在今年内,重启上市计划,该公司除了有意在意大利米兰上市之外,亦正考虑来香港挂牌。但 Prada 的上市计划似乎仍处于初步阶段,至今未委托上市保荐人。Prada 过去10年曾四度搁置上市计划,在2008年尝试上市时,因金融海啸爆发而被迫打消上市念头。据本报记者了解,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 退,Prada公司的债务水平得到了有效削减,同时该公司也积极在亚洲市场开设新的门店,以争夺这一最具潜力市场的份额。意大利咨询公司 InterCorporate副总裁布朗奇尼(Armando Branchini)表示:“得益于在亚洲市场的可观市场份额及鞋类产品及手提包产品的市场影响力,Prada公司在过去的经营中一直表现良好。 Prada的业绩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强劲反弹,并且这一趋势很可能在2010年内持续,因此对于普拉达而言,现在是进行IPO融资一个比较好的时机。”Prada 于5月24日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其2010财年第一财季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大幅增长至6400万欧元(合7850万美元),而2009财年同期的 这一数字仅仅为1100万欧元。另外,普拉达公司当期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6%,达到3.66亿欧元,其中,来自于亚太地区的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了 62%。一些同类奢侈品企业也相继启动上市计划。今年5月份,香水生产巨头 L’Occitane International SA刚刚完成在亚洲市场的IPO。由于投资者预期亚洲市场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快于全球其他地区,因此这一地区的IPO需求也高于其他地区。
大幅提高骏威换股率 广汽上市不计代价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9/yMMDAwMDE4MTQyMA.html
为了尽快实现集团整体上市计划,6月7日,广汽集团、骏威汽车(0203.HK)联合公告,大幅提高换股比例。根据调整后的方 案,投资者持有的骏威股份每股可换0.474026股广汽H股(原为0.378610股),并成为后者的股东。同时,广汽将以换股介绍方式在港交所发行H 股。广汽称,已修订的换股将进一步提升要约的吸引力,显示了广汽尊重股东利益并与其分享广汽长远发展的诚意。集团并不会对比率作进一步修 订。早前由于私有化出价令投资者失望,骏威股价5月19日复牌后一度累计大幅下挫近四成。6月8日,骏威复牌曾一度大升12.4%,最终收 盘涨幅为2.26%。持有骏威逾15%权益的邓普顿资产管理早前已表示,满意广汽提出1∶0.37861的换股比例,并会在股东会上投票支 持私有化计划。而持有骏威逾5%主要股东Platinum亦承诺支持私有化建议。因此,从理论上讲广汽这次私有化骏威汽车已经基本扫除障碍。令人意外的 是,今天广汽还是决定提升报价。5月底,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接受本报提问时,曾强调,集团正积极通过调整资本关系,优化管理架构,为广汽 本田的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张房有还详细说明了,由于历史原因,广汽集团、骏威汽车、广汽本田在持股结构上的复杂关系。成 立于1999年的广汽本田起步于广州标致,当时骏威汽车(0203.HK)间接持有广州标致46%的股权,在中日双方重组广州标致后,广州标致则转变为现 在的广汽本田。目前广汽集团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隆投资持有骏威汽车37.9%的已发行股份,骏威汽车再透过全资附属公司广州骏威持有广汽公司股份,而广汽 公司持有广汽本田50%的股份。张房有解释,所谓整理资本关系就是要通过集团整体上市简化广本过长的持股链。据广汽集团的上市方案,换股计 划实施后,骏威汽车下市,广汽集团上市,届时广汽集团H股上市公司将直接持有广汽本田50%股份。而由于广汽自主品牌在2011年才能正式 上市销售,预计两三年内,广汽本田等旗下合资业务仍将是广汽集团最主要的业绩来源。据京华山一的数据显示,广汽丰田及广汽本田作为广汽旗下 两大主要合资企业,2007至09年度,广汽丰田占广汽总收入及总经营溢利的比重分别是38%/34%/38%及53%/40%/55%,而同期内广汽本 田的贡献比重为48%/53%/51%及51%/68%/65%。可见,广汽对这次私有化骏威汽车以达到H股整体上市的计划是志在必得。
“美汁源10分V”清爽上市 可口可乐中国加速扩展果汁饮料市场领先优势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608/792121.shtml
2010年6月6日,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知名果汁品牌“美汁源”在上海宣布推出其全新清爽系列果汁饮料 “美汁源10分V”。“美汁源10分V”是由可口可乐公司位于上海的全球创新与技术中心历时一年独立研发,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度身定制的产品,预计将在 全国300多个城市同时展开铺货宣传。“美汁源10分V”的上市,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美汁源”品牌的产品线,更将巩固“美汁源”在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领先 优势。
全新的“美汁源10分V”是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推出的首款以“清爽营养”为主要特色的果汁饮料。首次上市,“美汁源10分V”共推出奇 异果、柠檬和石榴三种清爽口味,同时,还在产品中添加了维生素D、维生素E、钙等10种营养元素,带给消费者“10分清爽10分营养”的奇妙清爽果汁感 受。
作为一家全方位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在保持并巩固含气饮料全球市场领先优势的同时,近年来不断加大在不含气饮料市场的投入。2004年, “美汁源果粒橙”首度在中国市场推出,创新性地在果汁中加入了果肉成份,其丰富果粒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口感体验。自推出以来,产品销量每年实现双位数的增 长,最近三年,每年平均增长超过40%。从2008年开始,“美汁源果粒橙”成为中国果汁饮料领域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品牌。目前,中国市场成为“美汁源” 果汁饮料全球第二大市场,销量仅次于美国。在稳居中国果汁饮料市场头把交椅的基础上,可口可乐“美汁源”家族乘胜追击,发布全新果汁饮料系列“10分 V”,通过富含“丰富阳光果肉”的“美汁源”“果粒”系列和“10分清爽10分营养”的“美汁源10分V”系列的产品战略组合,完成其全方位果汁饮料布 局。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高级市场总监嘉景荣(AndresKiger)表示,““美汁源10分V”的上市,不仅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于果汁饮料日 益增长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强了“美汁源”品牌在果汁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回顾“美汁源”家族成员的创举,“美汁源果粒橙”创新性地在果汁中添加果肉,“美 汁源果粒奶优”创新搭配优质乳品、椰果粒和果汁;“美汁源10分V”创新添加10种营养元素打造清爽果汁,创新精神是“美汁源”品牌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 泉。“美汁源”已经连续三年平均增长超过40%。今年发起的“趣‘喝’“美汁源”,一笑赢千金”提供的互动网络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庞大的消费群沟通,让 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和分享丰富果粒带来的乐趣。”
据了解,今年,可口可乐在广东三水新建的不含气饮料生产基地将在年底正式投产,生产包括新的水 果牛奶饮料“果粒奶优”在内的“美汁源”、“雀巢冰爽茶”,以及“原叶”茶等不含气饮料产品。三水生产基地第一期全部建成并顺利投产后年产能将达40万 吨,在今后的六年内,将共投放7条饮料无菌罐装线,成为可口可乐在国内最大的不含气饮料生产基地。此前,可口可乐中国已投资6亿元人民币在武汉启动其迄今 在中国投资额最高、生产设备全球最先进的不含气饮料生产基地。通过加速投资计划,扩充不含气饮料产品的种类和产能,可口可乐中国不含气饮料市场发展将进入 新的阶段。
目前,中国市场已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2009年更因出色的表现捧得公司全球最高荣誉——伍德鲁夫杯,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系 统表现最优异的运营市场。
上市公司高送转背后有玄机
http://www.xincaijing.com/html/ziben/86188141422110.html
上市公司高送转成了近期股市的一道风景,神州泰岳的每10股转增15股派3元被称为“史上最牛分配方案”。上市公司高送转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 样的玄机
在每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中,利润分配总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在利润分配中,高送转方案又是投资者最为期待的。不论是机构投 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都希望能捕捉到有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股票。
反映在市场行情上,一些有高送转题材及可能有高送转题材的股票会被 市场炒作。比如今年首家公布2009年度高送转消息的禾盛新材,在高送转方案公布前后的8个交易日,股价由48.06元上涨到75.97元,上涨了 58%。又如,今年2月5日推出每10股转增15股派3元这一“史上最牛分配方案”的神州泰岳,在高送转方案推出的当天,尽管公司股价已经达到百元以上, 股价仍然被封在涨停板上,而且,该方案公布后5个交易日神州泰岳的最大涨幅达到了32.49%。高送转无疑为境内股市注入了活力,成为股市的“兴奋剂”。
但稍微懂得一点运动常识的人都知道,体育比赛是禁止使用兴奋剂的。虽然凭借药物的作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但兴奋剂本身是 对人体有害的。因此,全世界都反对使用兴奋剂。虽然作为境内股市“兴奋剂”的高送转与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风马牛不相及,但高送转对于境内股市的健康发 展,同样有毒副作用,对于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行为,有必要加以规范。高送转是上市公司的数字游戏
高送转方案是以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名义推出来的,这类公司都会 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年报披露期间,高送转公司也是股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高送转并不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报,只是上市公司玩弄的一个数字游戏而已。
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主要包括派现与送股两种形式。派现是向投资者派发现金红利,也就是现金分红,这种形式需要上市公司拿出实实在在的资金支付给投资者。 因此,派现通常被认为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最真实的回报。
送股则是将上市公司的利润以股份的形式向投资者支付。对上市公司来说,无 须为此向投资者支付一分钱,只要进行账务调整即可,将应分配利润转为公司股本的增加。从投资者的角度,并不会因为上市公司的送股而增加一分钱的收益。比如 某公司实施10送5股的分配方案,登记日的收盘价为15元/股,但实施该方案后,虽然投资者的股份增多了,由每10股变成了15股,但股价却由每股15元 变成了除权后的10元,投资者的股票市值还是150元。所以,送股通常不被认为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报。
至于转增股则不属于利润 分配范畴。从转增股方案实施的效果来看,与送股是一致的。但转增股只是上市公司的一种股本转增行为,不属于利润分配行为。上市公司有可分配利润才能进行送 股,没有可分配利润则不能进行送股。转增股是从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中列支的,与上市公司有无可分配利润无关,只要有足够的资本公积金就行。在账务处理上是 资本公积金减少,公司股本增加。投资者也不能从上市公司的转增股本中得到一分钱,股票市值同样也不会增加一分钱。所以,转增股同样不属于上市公司给予投资 者的回报。
至于高送转股则是高送股与高转增股本的总称。既包括送股,也包括转增股,同时还包括既送股又转增股。其送股与转增股的比例 通常累计在每10股送转5股以上(包括5股)。但不论送转股的比例是多少,都与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报无关。
不过,高送转显然不是 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在这个数字游戏的背后充满了境内股市的种种玄机。高送转为何受市场追捧
既然高送转不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报,那么,高送转为何还受到市 场的猛烈追捧呢?这显然与境内股市的不成熟有关。
在成熟的股市里,投资者更青睐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如,同时在A股、H股上市的中石 油、中石化等公司,都有现金分红的传统,而且一年还会进行年中、年末两次分红。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满足港股投资者对现金分红的需求。但A股市场是 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市,一切都服务于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高送转则为市场的投机炒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一只股票的股 价是20元,如果实施10送转10股的高送转方案,除权后该股的股价就只有每股10元。这就为市场的炒作提供了想象空间。特别是由于实施高送转方案的公司 大都是一些股本不大的中小型企业,除权后股价填权的机会很大,市场的投机炒作也就有了动力。
因此,市场对高送转方案的追捧,并非出于 投资的目的,投机炒作才是根本所在。所以,高送转方案在A股市场大行其道,这正是A股市场不成熟的重要表现。如果哪一天高送转股被市场冷落了,那境内股市 也就成熟了。
从高送转方案的推出者——上市公司来说,既然市场追捧高送转,上市公司当然更乐此不疲了。一方面,高送转不需要上市公司 掏出一分钱,只要上市公司做一下账务调整即可,如果能用高送转代替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代替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上市公司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投资者看到,一些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越来越大方。以前上市公司高送转,10送转5股、送转8股就很高了,送转10股几乎就封顶了。如今的高送转方 案,送转股比例没有最高,只有更高。10送转10股只是正常,神州泰岳推出的10股转增15股,那才叫人刮目相看,送转股的最高比例是多少,恐怕没有人说 得清,上市公司胆量有多大,送转股比例就有多高。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之所以在高送转问题上如此出手阔绰,显然与上市公司的高价融资、 高价再融资有关。由于新股高价发行及高价再融资的缘故,上市公司拥有了雄厚的资本公积金,从而使上市公司有了高送转的本钱。如推出“最牛分配方案”的神州 泰岳,2009年6月底的资本公积金仅为每股0.758元,但到了2009年9月底,由于该公司以每股58元的高价发行了3160万股社会公众股,从而使 公司每股资本公积金暴增到13.795元,这才有了推出每10股转增15股“最牛分配方案”的资本。因此,神话泰岳的最牛分配方案,其实质是由公众投资者 埋单。高送转醉翁之意不在酒
送转股是上市公司股本扩张的一种方式。从其本意来说,高送转是公司自 身发展的一种需要。上市公司发展了,公司的股本规模自然也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使上市公司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
不过,目前上市公司 的高送转,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了公司股本扩张的要求,但更多的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些上市公司在高送转问题上出手大方,其背后通常另有所图。最明显 的如丹化科技,该公司2009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6.3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487.62万元,每股收益-0.13元。按常理,这种公司 是不存在股本扩张要求的。但丹化科技仍然在2009年年报中推出了“每10股转增10股”的股本转增方案,这显然是另有目的。
那 么,在高送转的问题上,上市公司的醉翁之意到底在哪里呢?通常说来,主要有这样三种意图:
第一,配合市场炒作的需要,密切与机构投资 者的关系。作为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往往存在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有机构投资者进入。如截至今年3月3日,在推出高送转方案的27家上市公司方案中,仅投 资基金就“投中”了24家,尽管中小投资者面对上市公司高送转只是无头苍蝇,机构投资者却成了高送转方案的“神枪手”。二是在高送转方案推出前上市公司股 票的走势明显强于大盘,有的是稳步攀升,有的甚至是强势拉升。如今年首家公布2009年度高送转消息的禾盛新材公司,不仅自去年9月3日上市以来股价特立 独行,稳步上升,而且在今年1月7日公司公布高送转消息的前三个交易日里,股价明显异动,其中两天拉出涨停板,三天累计涨幅达到22.76%。
就高送转公司的股价走势来看,上市公司在股价大涨的情况下推出高送转方案,这明显有配合市场炒作的嫌疑。不过,从机构投资者成为高送转的“神枪手”来 看,不排除上市公司有密切与机构投资者关系的嫌疑。毕竟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与“大小非”减持,都离不开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投资基金的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必须要 处理好与机构投资者的关系。
第二,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服务。不论是公开发行还是非公开发行,上市公司只要实施了再融资,那么,在年度利 润分配时,上市公司往往都会推出高送转方案来回报当初参与公司再融资的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的一条“潜规 则”。如丹化科技在公司业绩亏损的情况下也要推出“每10股转增10股”的股本转增方案,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去年5月,包括上海证券在内的7家 机构投资者参与了丹化科技的定向增发,当时的增发价格为每股12.98元,这批股份将于今年5月7日解禁。因此,在2009年年报中提出高转增方案,一旦 实施,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7家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股价走高,并且在实施除权后,还可以为二级市场创造很大的填权空间,引诱投资者接 盘,为7家机构投资者的最终减持创造条件。
第三,为“大小非”、“大小限”的减持服务。在“大小非”、“大小限”解禁前后,又恰逢年 报披露,上市公司此时推出高送转方案,难免有为“大小非”、“大小限”减持服务的嫌疑。较早的有荣华实业,该公司2007年8月8日有7696万股限售股 解禁,这其中包括公司第一大股东荣华工贸的1664万股限售股解禁;但在8月7日刊出的2007年半年报里,荣华实业却提出了每10股转增10股的高送转 方案。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应规范
高送转虽然受到市场的追捧,但作为境内股市的“兴奋剂”,其负面 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比如,助长了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不利于股市的理性投资。近几年,管理层一直都在强调现金分红,因为分红才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 报,才能有助于投资者的长线投资。而高送转只是一个短期的炒作题材,市场对高送转题材的追捧,无非是出于投机炒作的需要。
以高送转方 案云集的创业板为例,自去年12月份以来,股价原本已进入价值回归过程。但在高送转题材的炒作下,今年2月以来,股价又进入上升阶段,创业板的投资风险因此进一步增大。又如,上市公司的高送转在为机构 投资者服务,为再融资服务,为“大小非”、“大小限”减持服务的同时,难免有信息泄露、利益输送甚至是内幕交易的嫌疑,这实际上是一种严重损害广大中小投 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该遭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行为,作为监管部门有必要予以规范。
首先,在上市 公司的利润分配中要突出现金分红,增强上市公司的股东回报意识。规定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达不到可分配利润30%的公司,不得推出送股分配方案,以避免上 市公司用送股来代替给予投资者的现金分红,从而抬高送股门槛,对高送转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其次,规定上市公司送转股的比例不得超过 公司业绩增长幅度。规定上市公司的业绩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时,不得实施送转股行为。而且,上市公司实施股本转增后,公司摊薄的业绩也不得低于同行业平均水 平。以确保上市公司业绩不被送转股行为所拖垮,维护上市公司的长远利益。
此外,对于利润分配前股价明显异动的上市公司,以及利润分配 前三个月内明显有机构潜伏的上市公司,不得推出高送转方案,以防范信息泄露与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利润分配当年进行了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也不得进行高送 转,以防止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同时,利润分配前后半年内有“大小非”、“大小限”解禁的上市公司,不得进行高送转,以免高送转沦为“大小非”、“大小 限”套现服务的工具。
花十一億當借殼上市 周星馳「星爺變周董」
|
|
從綽號最能看出周星馳出道三十 年,所經歷的身分演變。最初他是「阿星」,然後是「星哥」、「星爺」。而入股香港上市公司「帝通國際」,成為公司大股東兼執行董事後,他又多了一個綽號: 「周董」。 五月二十七日,頭髮花白的周星馳一臉正經召開記者會,宣布以相當十一.五億元新台幣資本,買入帝通國際三五%股權,將公司改名為 「比高集團」,並成為最大股東。他宣稱,要以電影事業作為主力,正式進軍娛樂影視產業,開業第一樁力作,將是動畫版的「長江七號」。 被周星 馳借殼上市的帝通,原本是一家生產手機、DVD放影機的小公司,業績非常糟糕,去年赤字九六○○萬港元,更是一口氣賠掉前四年虧損的總和,屬於股價不到一 港元的「仙股」。 有趣的是,今年帝通股價從○.一港元飆到○.三港元;由於這波行情是在周星馳宣布入主之前發生,是否為有心人提前布局「星 爺變周董」的「文創產業」行情,難免造成聯想。 以自己的作品挹注公司,周星馳經營熟悉的娛樂影視產業領域,比本土天王吳宗憲轉戰LED產業 的勝算略高一籌。但外界也不免質疑,周星馳在影壇「難搞」出名,若是他把這股習氣帶到商場,那麼新事業的未來,恐怕還是讓人擔心。 (周 岐原) |
|
為何在香港情況類似,上市公司老闆肯定有問題,反而要求法院請求公道?-大凌國際(211)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499
大凌那個case,應該向大股東要求清盤,去該貼新聞中bold了的字更可反映他的立場絕對有偏頗,受到某些人的影響(未必一定收了錢),可能不懂財技及公司法律,以為這樣就對股東好,結果對大股東更好,然後去幫那些不懂的人,所以翔哥是好心做壞事,最終反被那些人欺騙。
明明就是大股東有錯在先,利用上市公司向下炒,並利用一些騙錢交易,去幫自己漁利,台灣的小股東會主動出信給大股東要求反抗侵略的行為,但香港的小股東因大股東漁利,給停牌了,反而要求監管當局去幫壞人賺錢,讓他好好過下去,我真的不懂那些告訴的人邏輯是甚麼。
我再次建議小股東,不要要求復牌,使更多投資者受到傷害。橫豎NAV較停牌前股價高(現時NAV是9.36仙,股價是1.3仙),應該集齊股票,提出動議,要求大股東以帳面值回購證券行業務及投資,然後把公司清盤,然後利用所得向股東派發剩餘資本,並提出另一告訴大股東的失誤索償,以保障自有權益不受傷害。
歡迎大凌苦主提出清盤動議,不要讓某些既得利益者支持復牌提議,繼續利用上市公司向股東漁利。
創生上市日一拖六踩場農行高層取經學掛牌 李華華
|
|
萬眾期待的農業 銀行(1288)IPO今日正式登場!為咗迎接呢隻巨無霸,傳媒、股票行、散戶都唔敢鬆懈,但至緊張嘅就梗係農行自己上上下下喇! 噚日人哋 創生控股(325)掛牌之喜,農行就派出1名主任做膽,拖6名高層落港交所踩場。Sorry,正確學名係「取經」先啱,以保7月16日自己掛牌之時平平安 安。 下晝忙開視像會議 咁逗留短短15分鐘,幾位睇咗啲乜呢?首先係圍住工行(1398)當年有特首撐場張威水掛牌相,但見主 任手指指,可能係研究高層排位,又可能係估特首呢次嚟唔嚟「抽水」,又或者係訓示啲同事一定要超越工行!之後就殺去觀景台,睇睇交易大堂實景。幾位微服出 巡,但都俾大家發現,皆因全程有港交所高層傍實,所以好難唔俾人認出。 而呢邊廂中高層人員喺交易所視察場地,另一邊廂極高層嘅行長張雲同幾 位副行長亦忙到不可開交。噚日下晝仲要喺香港、紐約、倫敦3地同步舉行視像會議,同傳媒講解呢次世紀集資嘅詳情。至大粒嘅張雲由副行長朱洪波傍住坐鎮香 港,身在倫敦同紐約做緊路演嘅董事長項俊波、副行長楊琨、同埋「白頭潘」潘功勝都好忙,認真大陣仗!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
岁宝百货上市搁浅 杨祥波财路受阻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6/0MMDAwMDE4NTM0MA.html
核心提示:过去三年,岁宝百货虽然维持业 绩稳定态势,但其相当一部分利润盈利来自出售上市证券及金融产品投资的净收益。截至2009年年底,岁宝百货仅持有15.1万元的金融投资性资产。
完成招股的岁宝百货(00312.HK)离挂牌上市仅一步之遥,7月3日,该程序戛然而止。该公司在联交所声称,由于7月2日没有完成定价,决定搁 置上市计划。岁宝百货于6月25日开始公开招股,据香港消息称,岁宝百货国际配售及公开发售均有超额认购,其中公开发售更获6-7倍超购。 该公司原计划7月2日定价,7月8日挂牌交易。此时岁宝百货突然决定不上市,主要因为定价问题存在分歧。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岁宝百货挂牌 价多数情况是以接近招股价的下限定价,管理层无法接受该价格,因此希望以后市场好转再重新启动。自岁宝百货招股以来,香港恒生指数一直下 行,跌去近1000点,岁宝百货的招股价在每股2.11-2.82港元之间。八折低价招股据岁 宝百货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拟发行3.75亿股,IPO完成后总股本为15亿股。集资约8亿至10.5亿港元。该公司去年净利润1.4亿 元,平均每股收益为0.0933元。2007年和2008年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和8950万元,其上市保荐人是法巴的投资报告认为,岁宝百货今年盈利按年 增长63%计算,其上述招股价相当于今年市盈率的15至20倍,较同行业企业目前市盈率折让了20%,相当于市场价打了八折。岁宝百货在深 圳最大竞争对手之一茂业百货之港股公司茂业国际(00848.HK)7月4日收盘价2.77港元每股,而茂业国际去年每股收益0.091元。若岁宝百货以 2.81元定价发行,其市盈率26.5倍,与茂业国际相当。而其另一竞争对手深圳天虹商场(002419.SZ)目前价格每股34.88元,其动态市盈率 还不足25倍。岁宝百货在内地拥有十一家大型百货商场,其中九家位于深圳,另外两家分布湖南长沙和广东汕尾。该公司此次募集 资金主要用于未来门店扩张,其中3.5亿港元用于收购;2.6亿港元用于开设8家新店;3000万港元用作老店翻新;其余款作一般营运资金。其 董事长杨祥波表示,岁宝百货今明两年会新增八至十家新店,经营规模几近于现有基础上翻番。杨祥波介绍,今年7月和9月,岁宝百货将先后在深 圳新开两家百货门店,每家店面的投入量约为4000万-5000万元不等,该公司行政总裁杨筱妹透露,大部分新店可在半年时间内达到收支平衡。但 很显然,在深圳百货零售市场,岁宝百货无论从规模、品牌档次,还是店面地理资质都不如茂业国际和天虹商场。岁宝百货定位于社区购物中心,除了最早的东门 店,岁宝近几年扩张的新店面基本都远离商业中心,而是偏安于社区。据国元证券香港公司研究报告显示,最近三年,岁宝百货的直接销售额与特许 专柜销售的比例一直维持在1:1左右,其直接销售收入占营业额的比例也一直保持在8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从业态上讲,岁宝百货更类似于超市。而 超市业务的营业利润是要低于百货业态的,因此2009年,岁宝百货的营业利润率为12.05%,远低于行业平均约37%的营业利润率。杨 氏套现阻力尽管面临如此严峻的市场经营竞争压力,岁宝百货管理层仍然坚持停发,等待时机将企业在资本市场卖个好价 钱。为此,杨祥波未雨绸缪多年。杨祥波系哈投股份(600864.SH)前身岁宝热电之董事长、第二大股东。1995年底, 杨祥波在岁宝热电改制上市后第二年成立深圳岁宝百货。此后多年,该公司并无业务扩张,只是杨祥波在岁宝热电进行资产交易套现的工具。在 1998年10月和2002年2月,岁宝热电和其控股子公司以2.02亿元购得岁宝百货37.8%股权,当时仅有一家租赁门店的岁宝百货估值达到5.4亿 元。此后,岁宝百货成为岁宝热电的主要利润贡献方。2002年、2003年带来的投资收益均超过岁宝热电合并净利润的50%。但2004年 后,杨祥波控制的岁宝集团所持岁宝热电股权被法院拍卖,杨离开岁宝热电,从此拒绝向岁宝热电提供岁宝百货的财务。2006年,杨祥波通过恒 大投资,以7146万元拍得的岁宝热电22.26%股权置换出岁宝百货37.8%股权,此时岁宝百货作价1.92亿元。杨祥波此番转手岁宝百货股权获利约 1.5亿元。从此,杨祥波专心于岁宝百货连锁扩张,绸缪第二次资本套现。杨祥波在近五年多的时间里,使岁宝百货从一家门店扩张到目前的11 家,若以每家店面3500-5000万元的投入计算,总投入量不到5亿元。目前,初成规模的岁宝百货恰逢国内百货零售连锁扩张高峰,资本市 场对国内消费概念充分看好,岁宝百货此时上市是杨氏套现的最佳时机。据记者估算,若岁宝百货下次能以2.81港元/股发行价计算确定挂牌, 其发行后市值为42.15亿港元,杨祥波通过岁宝BVI持有岁宝百货66.1%股权,其持股市值将达到28亿港元。过去三年,岁宝百货虽然维持业绩稳定态势,但其相当一部分利润盈利来自出售上市证券及金融产品投资的净收益,其中2007年、2008年和2009 年该部分收益分别达到1110万元、490万元、3270万元,分别占公司当年总利润11%、5.5%及23.3%。此外,岁宝百货现有的 十一家百货商场中,十家是长期租用物业。据该公司副总裁李作霖透露,岁宝百货商场的租金成本占总成本的百分之八,通常租约期为二十年,首两年是免租期,其 后每年租金递增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目前,岁宝百货可出售的金融资产已经大幅降低,截至2009年年底,仅持有15.1万元的金融投资性资 产。而岁宝百货的店面大多是近5年扩张的,前几年的免租期已过,接下来其物业租金将逐年增加。
三個上市建商CEO出走創業!
|
|
六月二日,嘉磐建設董事長魏嘉銘 在台中文心路商圈宣布旗下第一個建案正式開賣,這是他二○○八年夏天,卸下鄉林建設總經理頭銜後,首次以新公司董座身分亮相。 CEO創 業,在房地產業成為一個新風潮。蓋了一輩子房子,想要打造更接近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房子;換了跑道,不換軌道,讓他們的專業找到第二個可以寄託的園地。 鄉 林前總座魏嘉銘拋開推案壓力,做到最好 魏嘉銘並非營建業唯一在高峰期轉舵的CEO,展悅建設董事長許東隆、華相建設董事長王忠正,也是這 幾年選擇放棄每年分紅配股,自行創業的總經理。近期也都交出了新的成績單。 「不想再過追逐EPS(每股盈餘)的生活!」魏嘉銘自行創業後 首度談他的心情。過去因為在上市公司,為了不讓獲利下降,每年一開張就得準備兩百億元的推案量,連續五年拚命找地、買地。魏嘉銘說,現在做事可以更海闊天 空。 雖然很多朋友勸魏嘉銘不必那麼辛苦,自己開公司投資報酬率怎麼算都不比從前;但自認擁有十八般武藝的他什麼都不怕,只怕蓋不出有靈魂 的房子。 例如,嘉磐建設年底即將在木柵推案,單戶坪數最小九十坪,一般建設公司可能規畫為四十、五十坪的產品就開賣了,但他堅持走大坪數 豪宅路線;因為基地正對景美溪,擁有絕佳的視野景觀,如果為了多賣幾戶,設計成中坪數產品,價值也跟著打折。 「我可以蹲兩年不推案,只為 了把一個案子慢慢做到最好,」這是魏嘉銘自立門戶後最大的感想。 他說,嘉磐剛成立時,就買下台北市士林雨農路一塊一百五十坪土地,過去, 為了業績壓力,可能早就直接推案;但現在他可以為了讓基地面積更完整,繼續整合隔壁兩百坪的土地,雖然投入時間已近兩年,卻讓基地擴大成四百多坪,這件事 讓魏嘉銘覺得找回最初做建築的熱情與活力。 宏盛前總座許東隆回鄉蓋房,要對得起土地 同樣為了建築理想而創業的是展悅建設 董事長許東隆。 二○○七年,許東隆在股東會閃電請辭董事,外界議論紛紛,因為除了名片上宏盛建設董事長董座職位外,他另一個身分是三重幫 宏泰集團董事長林堉璘的女婿。 尤其在那個時候,許東隆一手催生的台灣第一豪宅「宏盛帝寶」才完工不久,他剛爬上人生與事業的最高峰,卻選 擇回到故鄉林口創業。「給自己人生一個新的機會,」是許東隆對自己生涯規畫所下的註解。 許東隆專科畢業後就到宏泰集團上班,娶妻、生子、 人生大事全都在宏泰集團內完成,但他說,「工作了二十五年,年過五十歲後,想要出來創業的念頭一直浮現,所以在宏盛帝寶完工後、淡海新市鎮的建照也拿到, 離開,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 離開宏盛的前一年,許東隆的弟弟許德慧也剛離開國內最大代銷公司新聯陽,成立建設公司;於是在許東隆返鄉 後,他們乾脆轉戰林口房市,並以父母的名字為公司命名為展悅建設,定位為林口精緻豪宅品牌。 很少到林口接案的設計師杜文正,因為許東隆的 關係,二話不說就替展悅建設畫設計圖。展悅建設總經理許德慧說,他們自詡是建築人,不是建商,創意、品味、新人文的經營理念,感動很多建築師。 許 德慧說,展悅推案比較保守,沒有推案時間;地點不好,沒有特色的土地絕對不碰。他們曾經有買過幾塊土地,因為設計圖畫出來後發現格局不漂亮,寧可把土地賣 掉,秉持小而美的經營模式。 「蓋每一棟房子都要對得起土地!」許東隆說,今年八月展悅即將在林口推出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二個建案「美術 館」,只有二十二戶,比第一個建案「中央公園」的戶數還少,但每戶坪數放大至一百六十坪,每坪開價要挑戰三十八萬元,算是林口新高價;每坪營造成本預估將 達十五至十六萬元,是區域建商營造費用的一倍。 順天前副董座王忠正退休創業,挑戰兩岸市場 順天建設前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 忠正,也是搭上這波CEO創業風的人物之一。 去年下半年,王忠正自台中順天建設退休,與好友楊玄吉共同創辦了華相建設,在台中房地產圈引 起話題。 一九八七年,王忠正與順天建設董事長柯興樹等七位原始股東共同創立了順天建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成立二十餘年來,公司從未虧過 錢。今年六十歲的王忠正,再創業讓他更抱持只准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與總經理楊玄吉分工合作,王忠正負責土地開發與財務運籌,楊玄吉則主管行銷業務。 王 忠正將華相建設定位為一家百分之百能發揮建築人理想、不隨波逐流的公司,初期將立足中台灣,並以培養菁英團隊與建立優質營運模式做為發展目標;中期則準備 要揮軍北上,爭逐大台北與新竹房地產市場版圖;長程目標則要進軍對岸大陸市場,搶得一席之地。 雖然,王忠正承認退休後重新展開事業的第二 春,心境上雖有些許壓力,但內心世界則洋溢著喜樂,因為未來人生有了方向、有了目標,知道為何而戰;這個信念,也成為這幾位CEO最重要的創業「本錢」。 |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