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內房用險資買A股藏危機

1 : GS(14)@2016-08-17 07:54:23

■恒大地產旗下保險公司積極入市。 資料圖片



【財金大勢】內地保險資金近期狂在股市掃貨,房企亦加入戰團,雙方越賭越大!寶能地產利用前海人壽的保險資金掃萬科A股,內地房企紛紛追隨,借險資入市。去年獲得保險牌的恒大地產(3333)8月8日加入萬科股權戰,再度引爆股市,A股近日越升越有。但有分析指,險資如此瘋狂入市,一旦出事將火燒連環船,埋下更大炸彈。


為求自保 爭相購同業

深圳房企寶能在2012年成立前海人壽,主打萬能險業務,該險種兼具保險及投資功能,資金投放股市可不受資產比例限制。去年更以蛇吞象方式動用逾400億(人民幣.下同)槓桿資金,擬吞併房企龍頭萬科。這種模式猶如開啟魔盒,刺激內地房企紛紛謀求獲得保險大水喉自保,或先發制人收購其他房企。在去年,恒大地產、萬達集團、盈德置地、金融街集團、珠江投資等房企紛紛成立或收購保險公司。其中以恒大人壽最為激進,在今年第一季已持有粵宏遠、金科股份多隻A股房企,其後恒大在4月再發力,宣佈購入廊坊發展、嘉凱城股權。萬科A股7月4日復牌後,股價曾最多瀉3成,寶能面臨斬倉滅頂之際,恒大在8月8日宣佈買入萬科股權,其後不斷吸納,至今已持股6.82%,成為第三大股東,動用資金超過百億。萬科股價急升,目前已升回停牌前,寶能絕處逢生之餘,上述恒大持有股份在8月全線急升。內地房企爭相獲取保險牌,取得資金再併購同業,市場憧憬險資、房企會爭相舉牌增持。中國銀盛資產管理董事郭家耀指,內地房企借力打力,但過度使用,令A股埋下更大炸彈。新鴻基金融集團策略師溫傑指,目前內地房企、保險公司在鬥玩財技,但保險資金大肆進入股市並非健康現象,中央可能會再收緊,限制保險資金入市,成為後市憂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7/197394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184

險資南下開綠燈 恒指勢破24000 中金:初期料1700億資金湧港

1 : GS(14)@2016-09-09 05:17:30

【明報專訊】中保監向內地保險公司開綠燈,可透過滬港通渠道買港股,中金估計初期會有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保險資金流入港股。內險公司回應稱,此乃「重大政策變化」,將把握投資機會。基金經理也直言,由於內險資金細水長流,故相信這次有別於「大時代」的短暫升勢,料可為港股造就「真牛市」。

明報記者 顧冷冰、尉奕陽

恒指昨天全日升177點或0.8%,收23,919點,昨晚夜期收市報23,905點,較日間期指升21點。

中保監發布《關於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監管口徑》,中金分析師王漢鋒稱,這對港股的短期情緒及資金面都屬利好。他表示,目前除了透過境內合資格機構投資者(QDII)渠道之外,部分保險公司或已通過購買公募基金產品等形式,利用滬港通間接投資港股;他又稱目前保險行業資金可運用餘額約12.5萬億元,其中投資到股票和基金的比例約為13.7%。假設其中初期有10%分佈到港股,對應的資金量可能是1700億元左右。若以中國近年保費收入以每年以約2萬億元的速度在增加,假設新增保費按照同樣的比例投資於港股,每年為港股帶來的潛在增量資金約為300億元。

料每年300億流入港股

多間保險公司均表示將抓緊滬港通的投資機會。中國太平(0966)投資管理部總經理陳武相信,大部分保險公司會調整資產配置,又稱中國太平在內地的投資平台「太平資產」目前並無港股配置,新規出台後,也會加緊研究利用新渠道,他又稱旗下海外投資平台「太平金控」QDII額度只有2億元,故對集團來說,滬港通是非常有用的補充渠道。他看好港股下半年走勢,「脫歐公投之後,全球資產避險,香港估值已較A股低,相當吸引,加上政策無障礙」,也將利好港股。平保(2318)品牌總監盛瑞生也表示,新規「利好增強保險公司資產配置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會積極研究」。

洪灝:資金來了就不走

在滬港通渠道開通前,內險公司投資港股的唯一渠道是QDII,不過,業內人士透露,大部分公司QDII額度已經用罄,「拿到的額度也會被外管局卡住、難以使用,因而滬港通的開放意義重大」。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表示,監管機構希望保險公司使用滬港通,因為這便於資金監管,「資金將一直留在渠道中,不像QDII渠道,資金出境,可能就不回去了」。新規對於中資港股十分利好,皆因保險資金比較穩定和長線,故對港股來說「來了就不走了」。中環資產行政總裁譚新強表示,資金將會持續流入香港股市,相信這一次保險資金的流入是細水長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51&issue=20160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230

投資精靈﹕險資求長線回報 藍籌高息股受惠

1 : GS(14)@2016-09-09 05:17:30

【明報專訊】內地機構投資者進入海外市場一直受到境內合資格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的限制,而保監會此次為險資投資渠道開綠燈,讓大量追求回報的內地險資,得以通過更方便的渠道增加其港股配置。分析認為,險資入港仍將偏好部分高息藍籌股份。

資金多流入內銀股

根據港交所的滬港通每日交易數據顯示,本月至今獲得內地淨流入資金最多的十大股份中,銀行股穩佔半壁江山(見表),近日這些股份的股價亦持續破頂,而以2萬億市值傲視亞洲股市的騰訊(0700)亦緊隨其後。

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表示,料包括部分國際大型銀行等在內的藍籌大價股,將繼續獲內地險資青睞。

梁振輝表示,傳統保險資金追求長線回報,在現時環球低息環境下,香港股市估值仍然較低,屬於合理的投資目標,亦是內地投資者最容易參與到國際市場的方法。而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也表示,港股市場較為理性,同時亦有利於內地投資者作不同地域的資產分配。

溫傑:險資偏好收益平穩

溫傑續稱,與即將開通包含多隻中小型股的深港通不同,滬港通下,資金的投資標的較多仍屬於大型股或恒指成分股,而傳統保險資金並非一定追求高回報,惟需要走勢穩定,故他相信例如內銀等收益平穩的收息股將獲得險資追捧,以幫助其提升投資收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38&issue=20160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233

野村料逾1,200億險資南下

1 : GS(14)@2016-09-10 13:46:06

【本報訊】險企可參與港股通,不再受制於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限制,等於保險資金南下已徹底鬆綁。目前內地規定,保險機構境外投資不得超過上年末總資產的15%。去年內地險企總資產為12.3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15%計算,最多境外投資金額達1.85萬億元。其中多少會流入港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野村昨日發表報告指,估計截至7月底內地保險公司管理的資產總規模達到12.6萬億元,倘有1%配置在港股上,將意味着有約1,260億元資金南下。中金的估計則較樂觀,指目前險企投資在A股資金達1.7萬億元,如10%配置於港股,南下規模為1,700億元左右,佔資產比例1.4%。另外,中國近年保費收入每年增加約約2萬億元,假設新增保費中按同樣比例投資於港股,之後每年流入港股金額可達300億元。中保監批准險資南下,令市場憂慮A股被抽血,滬綜指收報3079點,跌17點或0.55%;深成指報10762點,跌88點或0.81%。滬深兩市成交4811億元人民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0/197661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442

何國良﹕險資入市 部分利好已透支

1 : GS(14)@2016-09-13 00:07:48

【明報專訊】上周四,中國保監會公布《關於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監管口徑》文件,指出保險機構可以通過直接投資或委託投資管理人方法去投資「滬港通」試點股票。在市場氣氛近期熱熾的情况下,消息當然又可成為市場的一個助燃劑,讓市場的動力可以一再延續下去。

在市場氣氛旺盛時,筆者常提醒自己保留幾分清醒,在保險業資金在投資方面的運用中,由於保險公司面對負債(Liabilities)的特點以至嚴格的保險業規管,保險業整體投資都趨向穩健方向走,一般股票投資的佔比都不會特別高。從過去的數據看來,保險公司的股票投資都在整體投資10%上下浮動,有券商報告表示,在有關計劃中,即時可對應資金約1700億元人民幣,未來每年新增流入料約300億元人民幣,相對現有市場的規模,我相信這只可以起漣漪的作用,而且在這消息出現之前,從南下資金加速進場的情况來看,這個計劃的放寬亦已在不少人的預期當中,一部分升幅已提前透支了,大家不可不察。同時,筆者當然明白亦見識過強資金可以產生的威力,只不過,我們在坐順風車之餘,亦不能忘記當中的合理性。

各國央行出招 小心副作用

在資金驅動的市場,奇怪的現象不但在股票市場出現,亦會在其他金融投資工具上出現。在2007年金融危機中,金融體系要通過一系列的去槓桿化行動,如緊縮開支、債務重組和財富再分配,以達至經濟可以回到重新增長的階段,而為防經濟在以上過程中出現過分收縮的不可控後果,中央銀行利用更加寬鬆的貨幣供應,加上政府加大自身的投資去中和當中部分的衝擊,以幫助整體經濟早日回到正軌。

可是,這些措施並不是沒有副作用的,情况猶如生病吃藥一樣。首先,不同經濟體都以利率工具的手法去試圖刺激經濟,以不同地區10年國債的孳息率來看,經濟體如歐洲多國已下降至歷史新低,另外,如上周所述,全球房地產亦因而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強勢,這情况會在那些特別關心未來購買力的地方最為顯著(如倫敦房價遠遠跑贏英國平均)。而且,在全球經濟仍未看到明顯改善之際,在不知不覺間,全球已有23.1%(以GDP總值)的地區在負利率中。

歐洲多國10年國債孳息率見新低

同一時間,在以往被視為高經濟風險的國家,如西班牙、愛爾蘭和意大利,她們在市場上亦出現了負孳息率的政府債(佔全球9萬億美元總值的6%),以這情况倒推來看,市場相信這些地區的投資風險比德國還低?!還是強資金的流通性已將市場價格推到了一個不合理的位置?

負孳息率這情况教不少的債市專家頭痛,到底買家是什麼原因願意賠錢也要購入這金額資產呢?它能否長期存在?萬一買家心意逆轉,債市下跌時又會否如戲院失火呢?值得深思!

安保投資亞洲區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99&issue=201609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77

操盤手札記:險資求穩首選友邦

1 : GS(14)@2016-09-17 16:11:30

上周四傍晚,中保監發佈內地保險資金可經滬港通買賣港股,翌日港股以過千億成交突破24000關。險資南下,長遠無疑有利港股,但由於未有時間表,消息屬於短線沖喜多於實際支持。港股本周更被美國聯儲局委員玩謝,忽鷹忽鴿,加上油價急插,恒指連跌3日,3支陰燭。美國舊年12月中加息0.25厘後,今年玩咗9個月狼來了嘅心理遊戲,雖然儲局最新動靜係鴿后Lael Brainard發言,但萬一下周四凌晨議息結果揭盅係加息,美股以至港股都難逃一跌。議息之後個半月,11月8日就到美國總統選舉,又係一個關口。對市場嚟講,比起美國大選,幾時加息相對小事!因為就算加息,都係幅度溫和,亦係反映經濟復蘇。股市最怕係不明朗因素,華爾街比較接受希拉莉當選,皆因特朗普擺明敵視華爾街,如果希拉莉選情有變,股市就濕滯。話說回頭,11月先大選,下周就議息,市場自然先行擔心加息!事實上,市場冇等埋儲局,10年期美債息率已由上周約1.5厘,隔晚升到近1﹒75厘,幾乎等同加息0.25厘。現時不妨留意國際金融股,吼位吸納。當美國利率上升,美債作為主要定息資產,國際金融股可望受惠於息差擴闊、定息資產收入提升。本港上市嘅國際金融股中,銀行股如滙控(005)、渣打(2888)官司纏身,唔係我杯茶,我嘅心水係保險股友邦(1299)。人民幣持續貶值,引發內地人搬錢來港買保險,捍衛資產。友邦上半年新業務價值42%來自內地客,然而,內地客滲透率相對仍低,增長空間仍大。友邦亦受惠於險資南下,險資係成熟、理性嘅機構投資者,揀股睇基本因素,睇有冇穩定收益,講求穩陣。藍籌向來係穩陣之選,以佔恒指比重計,友邦係四大藍籌之一,業績好,派息穩,啱險資脾胃。友邦由2月低位36.85元見底回升,沿大型上升通道進發,現價50.05元,作為加息受惠股及險資南下受惠股,可望上試55元。割柑人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5/197709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99

北水救港股未樂觀險資入市仍謹慎 非惠及所有板塊

1 : GS(14)@2016-09-18 10:24:41

■今年內地險資入市步伐已大幅放緩,能否再度救市成疑。



【財經專題】內地險資能否打救港股?中保監早前公佈,保險資金可以參與港股通。自8月起,港股通連續吸資逾一個月,淨吸資逾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場認為其中大部份來自險資。隨着美國加息預期升溫,北水會否再南下力抗息魔成焦點。然而,從內地股市可見,今年內地險資入市步伐已大幅放緩,能否再度救市成疑。記者:黃尹華



中保監去年為救市,放寬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佔資產比例,由原來的30%上限提高到40%。內地保險業蓬勃發展,資產快速膨脹,2014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連續兩年增速超過20%,每年增加2萬億元,至今年7月已達14.3萬億元。理論上可投入股市的金額達5.7萬億元,成為超級大水喉。中保監數據顯示,險資入市金額亦激增,在2014年突破萬億大關,增長31%,在2015年更狂飆64%,由年初1萬億元跳至年尾1.7萬億元,增加近7,000億元。即使大幅增長,險資投入股市資金在去年尾只佔總資產13.7%,距離40%上限相距甚遠。


部份資金或完成買貨

然而,魔鬼總在細節。去年險資入市大躍進,源於中央勒令國家隊救市。踏入今年,險資入市步伐明顯放緩。至今年7月,險資入市規模只微增2%,對比同期16%的資產增幅明顯落後,入市資金佔資產比例跌至12%。數據顯示,在缺乏行政指令下,保險公司對資金投入股市仍是以謹慎為主。中保監規定,保險機構境外投資不得超過上年末總資產的15%。去年內地險企總資產為12.36萬億元,以15%計算,最多可境外投資金額達1.85萬億元。內地媒體統計,至2015年底險企境外總額為362億美元,主要通過QDII管道,約等於2,400億元,扣除該數字後,最多可投資港股金額達1.61萬億元。然而,投資界對險資南下規模並不樂觀。中金估計,目前險企投資在A股資金達1.7萬億元,如10%配置於港股,南下規模為1,700億元左右,佔資產比例1.4%。另外,保險資產規模每年增加約2萬億元,假設同樣比例投資於港股,之後每年流入港股金額為300億元。瑞信則估計,未來三年內流入港股的險資為3,000億元。德銀亦估計,未來三年每年有1,000億元險資流入港股。但要留意,在中保監宣佈措施的前一段時間,內地險資已經在港股密密吸貨。如果上述機構對險資南下規模的估算正確,在上周四中保監公佈措施後,險資可能已經完成相當比例的吸貨目標。


選股料集中內銀內房

根據A股經驗,險資入市並非惠及所有板塊。險資買A股,集中在內銀、券商、內房三大板塊,合計超過七成(見表)。目前險資入市規模達1.7萬億元,可投資股票或基金,根據內地股權披露制度,只有成為流通股前10大股東才會被披露。中銀國際證券在8月中發表報告,統計目前股權披露所見的保險資金持股情況,總計持有602隻A股,市值達7,362億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8/197737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525

險資入股單一上市公司 嚴限資產5%

1 : GS(14)@2017-01-25 07:31:49

【明報專訊】針對險資舉牌潮,中保監(中國保監會)推出監管新規,正式發布《關於加強保險機構與一致行動人股票投資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嚴禁險企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共同收購上市公司。同時將權益類資產佔保險公司總資產比例從40%下調至30%,將單一股票投資佔保險公司總資產比例從10%下調至5%。

權益類資產佔比 上限收緊至30%

與去年底中保監透露的信息一致,此次通知要求,保險機構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共同開展重大股票投資,新增投資部分應使用自有資金;獲重大股票投資備案意見或上市公司收購核準文件前,不得繼續增持該上市公司股票。

《通知》明確規定,保險機構投資單一股票的帳面餘額不得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投資權益類資產的帳面餘額合計不得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對於超出上限的公司,可在兩年或更長時間,將相關資產比例調整至監管比例之內。2015年夏季A股股災期間,中保監將投資單一藍籌股票比例上限由5%調整為10%;投資權益類資產的餘額由30%增持至40%。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任春生指出,新規是撤回當時的臨時救市政策。

目前保險資金股票投資餘額達到1.2萬億元,佔保險資金運用總額的比例不到10%,距監管上限尚有較大空間,而超過比例的只有幾家險企,總量不超過1% 。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59&issue=20170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92

中央維穩 險資准買深港通港股料帶旺中小型板塊

1 : GS(14)@2017-07-01 10:49:12

■內地保險機構獲准投資深港通下港股通股票,料刺激港股走勢。李潤芳攝



【本報訊】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期間,內地不斷公佈金融利好消息維穩。中保監網站昨晚公佈《保險資金參與深港通業務試點監管口徑》,批准保險機構可投資深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去年9月,中保監已允許險資投資滬港通下港股通股票,相比滬港通,深港通下港股通增加了市值50億港元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可投資港股增逾100隻,包括之前熱炒的IGG(799)及正通汽車(1728)。記者:黃尹華



內地規定保險公司可投資境外股票上限是資產的15%,以目前約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計,理論上有2.26萬元億險資可買港股。中保監之前披露,目前險資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的規模達1,743.58億元。內地大中華投資策略研究學會副會長李偉傑表示,保險機構可透過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投資股票,將導致更多內地險資流入,帶旺整個中小型板塊。前晚美股下挫,港股昨日於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亦要低開近300點,午後恒指跌幅一度收窄至149點,最終跌200點完場,收報25764點;H指全日亦跌67點,報10365點。主板成交813億港元。前日大升逾6%的匯控(005)回吐0.2%,報72.65元;近日走勢凌厲的中銀香港(2388)全日跌2.4%;渣打(2888)跌0.13%;吉利(175)跌2.5%;騰訊(700)亦跌1.7%,報279.2元。




吉利半年升逾倍

昨日港股雖下跌,但上半年表現標青,恒指錄得3764點進賬(17.11%),是2009年以來最大半年升幅,跑贏全球主要股市,同期滬綜指升幅只有2.86%,美國道指升幅只有7.7%。成份股中以吉利表現最佳,半年累升1.28倍;其次騰訊(700)半年升47%;百麗(1880)及銀娛(027)半年升幅均逾4成;至於半年表現最差藍籌為兩隻石油股,中石油(857)半年跌17.3%;中海油(883)亦跌11.84%。至於H指上半年亦錄得970點升幅(10.33%)。內地股市持續窄幅上落,滬綜指昨收市升4點或0.14%,報3192點;深成指升17點或0.17%,報10529點。滬深兩市成交3,380億元人民幣。展望港股之後走勢,李偉傑認為,七月基金換馬、轉倉,加上美國科技股有機會回落,恒指可能向下調整。港股七月會呈先跌後升格局,恒指上下望25000點及27000點。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表示,預料恒指七月將延續本月走勢,在25500點至26000點之間橫行;若上半年經濟數據欠佳,及特朗普政策令人失望,屆時恒指有機會跌至25000點水平。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1/200747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63

國策透視:深港通險資縮水

1 : GS(14)@2017-07-05 03:41:02

上周習總訪港期間,中保監宣佈險資可投資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比起去年9月已開通的險資滬港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增加了市值50億港幣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增加可投資港股逾100隻,包括多隻中小股。但要留意,內地萬能險保費收入開始下滑,險資參與深港通的規模,將遠遜於滬港通。內地規定保險公司可投資境外股票的上限是資產的15%,以去年底約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計,理論上有2.26萬元億險資可買港股。中保監之前披露,截至目前,險資滬港通買港股的規模達1,743億元,理論上尚有過萬億水位。如險資深港通能為中小股未來10個月帶來1,700億北水,市場當然大炒特炒,但實際並不可能。中保監有規定,險資買股只能以買藍籌股為主,過往敢買中小股的險資,主要來自萬能險,因為面對分紅壓力,需要炒股做莊。靠萬能險起家的安邦、前海人壽近期不斷受打壓,安邦今年5月保費比1月跌幅超過99%。內地正加強金融監管,險資買股正在收斂。險資可買股票的上限是資產的30%(包括境外股票的15%),但實際投資比例近年一直下跌,在2015年為15%,至今年5月已跌至12%。黃尹華
http://www.fb.com/decodepolicy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4/200777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8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