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國內期貨收盤普遍低迷,黑色系集體下挫,鐵礦石暴跌6.33%,熱卷、螺紋鋼跌超3%,雙焦跌超2%;化工品疲態盡顯,橡膠跌6.31%,瀝青跌近4%,甲醇跌近3%;有色金屬普遍低迷,滬銅、滬鉛、滬鎳跌超2%;貴金屬雙雙上揚;農產品表現平淡。
國債期貨早盤高開震蕩,午後小幅跳水。截至收盤,10年國債期貨主力T1706漲幅收窄至0.10%,5年國債期貨主力TF1706由漲轉跌0.03%。
資金面上,中國央行公開市場將進行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6%、2.75%,均與上次持平。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今日公開市場凈投放400億元,連續三日凈投放。
任澤平點評近日資金面緊張,資金面緊張的原因包括,光大轉債的申購、銀行MPA考核、近日機構“預防性需求”明顯增加、央行對利率波動容忍度更強等。這次資金面緊張是階段性的。由於中國利率市場存在的分割和利率傳導機制不暢,公開市場利率上升對於存貸款利率等廣譜利率直接影響有限,因而對經濟新周期複蘇短期影響有限。
鐵礦石港口越積越多的庫存成為市場的心結。上周,鐵礦石期貨在貼水修複動力支撐下大幅反彈,本周則沖高回落,階段頂部隱隱出現。分析人士指出,價格上漲帶動國內礦山信心恢複,多數已關閉的礦山將考慮重啟,一些新興礦山和非主流礦山也會考慮複產或擴大產量;疊加不斷累積的鐵礦石庫存風險,價格或將回落。
銀河期貨分析師郭軍文指出,上周港口庫存繼續走高,中高品庫存有上升跡象,由於廢鋼價格優勢顯現,鋼廠上調廢鋼入爐比例,礦價在90美金以上鋼廠觀望情緒較重,短期高位波動劇烈。
華聞期貨分析師袁婷婷表示,原材料庫存高企,國內礦山複工,外礦發運增加,鐵礦基本面進一步弱化。但若鋼廠高爐開工增加,進一步采購鐵礦,依舊會對鐵礦價格形成支撐。短期看,鐵礦石期價回調幅度預計比螺紋要大。
周三,大宗商品今日承壓大跌,盤面一片慘淡,橡膠暴跌,盤中跌幅超5%,最低報16625元/噸,創年內新低。黑色系重挫,鐵礦石、熱卷、矽鐵、錳矽大幅下跌。截至發稿,橡膠跌5.06%,鐵礦石跌5.60%,熱卷跌3.64%,矽鐵跌2.92%,滬鉛跌2.22%,瀝青、螺紋、滬鎳跌逾3%,甲醇、錳矽、滬銅、滬鋅跌幅超2%。
消息面上,據價格網,3月6日-3月10日國際期膠價格普遍下跌。全球最大橡膠消費國中國庫存增加引發市場擔憂,檢測範圍內的國際期貨價格普遍下跌。
鐵礦石港口越積越多的庫存成為市場的心結。上周,鐵礦石期貨在貼水修複動力支撐下大幅反彈,本周則沖高回落,階段頂部隱隱出現。
分析人士指出,價格上漲帶動國內礦山信心恢複,多數已關閉的礦山將考慮重啟,一些新興礦山和非主流礦山也會考慮複產或擴大產量;疊加不斷累積的鐵礦石庫存風險,價格或將回落。
3月22日,美股收盤大幅下挫。美國金融股的大跌推動標普500指數收跌超1%,為5個月來首次,納指重挫1.8%,債市上漲,市場擔憂醫改、稅改將有所推遲。
2017年3月9日,美股迎來了牛市八周年,不過在估值高企、政策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即使牛市不改,未來波動也料將加劇。
“估值過高,回調很正常”
標普500指數收跌29.45點,跌幅1.24%,為2016年10月11日以來首次出現跌幅超過1%,報2344.02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237.85點,跌幅1.14%,報20668.01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107.70點,跌幅1.83%,報5793.83點。
美國銀行股22日大跌5.8%,自美國大選以來的高位下跌超10%。不過,例如富國銀行、高盛、摩根大通等股價在大選後漲幅曾一度突破30%。
“當前美股估值這麽高了,回調也很正常。”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數據顯示,標普500的遠期市盈率已經達到了約17.6倍,這是2004年來的新高。
“指標體系的強度在走弱,但是只能說弱化了,不排除‘空中加油’的可能。總之,股市現在給人的感覺有點摸不清方向。中長線來看,我不覺得會有多大的回調空間。短線來說,2%~3%的回調不必大驚小怪。”司徒捷稱。
從2014年來便一直認為美股估值過高的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再度發出預警信號,稱投資者應該利用股市最近以來的上漲走勢削減持倉。當前,主流觀點認為,回調將是美股此後再度健康上行的必經過程。
市場擔憂醫改、稅改推遲
摩根大通發布的報告稱,本周四(3月23日)眾議院對美國醫療法案(AHCA)的投票可能為近期美股最重大的事件。摩根大通認為,即便議案獲得眾議院通過,參議院也很可能不會放行。那就意味著,共和黨人可能要花大量時間和政治資本來解決問題,有可能犧牲市場更樂見的稅改措施。若特朗普廢除奧巴馬醫改法的僵局下月仍不能打破,市場可能很快失去耐心。
此外,稅改預期一直是令美股持續狂飆的強心針,然而市場開始擔憂其最終落實的進度。可以確定的是,美聯儲已經啟動加息,如果美股還要維持當前的高度,特朗普政府必須采取財政刺激。
美國財長努欽表示,新的減稅政策可能要到今年8月後才能出臺,最晚則可能要等到明年初。
此外,特朗普政府的另一項財政刺激計劃是“私人部門籌資方案”,其核心內容是通過稅收激勵,撬動私人資本,在10年期完成1萬億美元的基建投資,盡管其對於經濟增速的貢獻可能並不顯著,但各界仍認為將刺激就業,帶動通脹。
不過,據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道,摩根大通的衍生品和量化策略主管馬爾科•克蘭諾維奇(Marko Kolanovic)稱,導致美國股市近日下跌的原因並不是政治問題,而是因為期權到期。
在周二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克蘭諾維奇提醒摩根大通的客戶,他此前就已經發出警告稱,期權到期可能會給受到抑制的市場波動性“打開瓶塞”,從而給股市帶來下行壓力。
上周五(3月17日)是每個季度一次的所謂“四重魔力日”(quadruple witching,又稱“四巫日”或“四權到期日”),也就是股指期貨、股指期權、個股期貨與個股期權同時到期。
克蘭諾維奇稱,在“四重魔力日”過後,看跌期權與看漲期權之間的“伽馬失衡”(gamma imbalance)轉向看跌期權,這是大約5個月以來的第一次。“伽馬”是用於衡量衍生品價格動作的一項指標。他稱,這種轉變再一次使得市場可以“自由地”有所動作,“因此今天股市所遭遇的5個月以來的首次大幅下跌不應令人感到意外”。
回顧過去八年,在經濟觸底反彈、美聯儲3輪QE的推動下,標普500指數從危機時的最低點666點暴漲到當前的2344點,8年漲幅超50%。《華爾街日報》年初略帶諷刺地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多年後,華爾街就好像危機從未發生過一樣》。不過,八年過去,市場的確需要系好安全帶了。
周一美股低開。截至發稿,美股擴大跌幅,納指跌近1%。銀行股大跌,摩根士丹利現跌逾5%,美國銀行跌3.6%,富國銀行跌2.3%。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升至2016年11月來新高。
美國主要股指在上周五收盤時整體走低,在上周的整體交易中也創下了幾個月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原因是特朗普及共和黨領導人將其醫改法案撤出投票,從而觸發了市場有關特朗普政府其他政策議程的疑慮情緒。
在美國總統大選過後,股市上漲的推動力一直都是市場有關特朗普將履行承諾以采取稅收改革和提高基礎設施支出等親增長政策的期望,這些政策被認為很可能將可刺激美國經濟增長。
對投資者來說,另一個警告信號可能來自於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波動性指數,這項指數在上周五上升到了14點上方,這是今年以來的第一次。在周一,該指數也上升了13%左右,至14.63點,雖然仍舊低於20點的歷史平均值,但這項指數的上升可能表明投資者的焦慮情緒正在增強,這可能會帶來市場回落的結果。
周二早盤,商品多數下跌,黑色系重挫,截至中午收盤,鐵礦石、錳矽、熱卷、螺紋鋼跌逾3%,豆一下跌2.8%,焦煤、PVC、橡膠、滬鉛、甲醇、焦炭、動力煤、丙烯、滬鋅、白銀跌逾1%,而漲幅方面,鄭棉、滬錫漲逾1%。
對於鐵礦石價格的弱勢行情,有業內人士透露,少數小型貿易商資金成本壓力加大,有低價拋售自身現貨資源的操作,拖累現貨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
方正中期期貨指出,由於前期采購粉礦成本過高,為降低原料成本提高利潤,鋼廠近期對低價資源采購量增加,不過下遊成材出貨未出現好轉,價格繼續大幅下跌,因此黑色系陷入恐慌拋售階段。
展望後市,方正中期期貨認為,3月鋼材出口降24.2%,而礦石進口量增11.4%,地產調控升級,汽車產銷疲軟,鐵礦供需兩弱,長期下行趨勢難以緩解。鐵礦石期貨1709合約承壓5日均線回落,短期下行趨勢得以緩解,但上漲動力不足,操作上維持逢高沽空思路。
周三,國內期市收盤多數飄綠,黑色系多數疲弱,雙焦持續低迷,焦炭跌超5%,焦煤跌超2%,鋼礦跌幅收窄,鐵合金飄紅;化工品漲跌互現,玻璃午後上揚,漲超2%,甲醇漲超1%,橡膠仍跌近3%;有色金屬普跌,滬鋅、滬鉛、滬鎳跌超2%;貴金屬回落;農產品漲跌不一,兩粕飄紅,漲超1%,油脂類齊跌。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前期持續的高利潤令鋼廠高爐開工率不斷提升,但焦化企業在環保壓力下開工率提升有限,這使得焦炭供應增加不及鋼廠對焦炭剛性需求的增長。同時,焦炭庫存不斷減少,現貨價格節節走高,帶動期貨近月合約持續上漲,並不斷創出該合約年內新高。
鑒於經濟築底回升將提振整個商品市場,焦炭生產又因環保督查增量有限,疊加鋼廠維持高開工率情況下焦炭企業庫存低位運行,短期焦炭價格震蕩的概率較大。不過,由於貨幣政策繼續趨緊及後期終端需求增量受限,中長期焦炭價格將受到抑制。
華泰期貨黑色研究員徐軻表示,從宏觀基本面來看,3月份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並不差,近期鐵礦石期貨價格下跌過快,主要是市場預期鐵礦石1705合約交割量有增加,不利於價格反彈。
“由於現在期貨價格貼水比較厲害,按照交割月前基差修複邏輯,後面存在一定的上漲邏輯,我們對鐵礦石保持謹慎震蕩的觀點。”徐軻說。
當前市場正處於最為恐慌的階段,短期螺紋期貨和現貨都仍將會進一步探底,後期要止跌一是有賴於去產能及環保治理有實質舉措;二是市場資金緊張的局面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西南期貨黑色分析師夏學釗表示,後期黑色系各品種走勢仍取決於供需面變化。他認為,螺紋鋼止跌的希望寄托在去產能政策的推進或者利潤被抹平後引發的鋼廠減產,而煤焦則以跟隨鋼價走勢為主,將表現得相對抗跌,鐵礦石下跌壓力仍然較大。
周四(5月4日)早盤,期貨商品大面積飄綠,黑色系重挫,截至中午收盤,鐵礦石暴跌7.59%,橡膠重挫5.78%,熱卷大跌5.05%,焦炭大跌4.06%,甲醇、螺紋鋼、焦煤、PVC、矽鐵重挫逾3%。
消息面上,中國鋼鐵業正加快步伐淘汰過剩產能。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各地已清理出“地條鋼”生產企業500多家,涉產能1.19億噸,今年6月底前將徹底取締“地條鋼”。5月2日至5月25日,將派出9個工作組對全國各省區市“地條鋼”清理工作開展專項督查。預計7月份前後,將進行“地條鋼”清理取締的驗收。
日前發布的中(工)頻爐界定標準中,可以說將“地條鋼”與“中頻爐”簡直畫了等號,在接下來的三個多月內,“地條鋼”“中頻爐”市場將受到進一步打擊。直至目前,在環保和去產能的雙重嚴打之下,多數中頻爐已經關停,對廢鋼市場也發生了直接性影響。
據悉,2016年我國廢鋼消耗總量為9291萬噸,與2015年相比增加771萬噸。廢鋼綜合單耗也由2015年的10.4%增長至11.1%,今年前兩個月更是達到了12.05%。
卓創資訊鋼鐵分析師崔紅表示,“中頻爐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同時,蝴蝶效應愈加嚴重,廢鋼鐵資源量激增,全國廢鋼"泛濫成災",鋼廠日消耗量不及到貨量的1/4。買方市場環境下,鋼廠壓價收貨,貿易商悲痛欲絕。”
清除中頻爐以後,廢鋼相對鐵礦石的經濟性提高,長流程煉鋼企業預計將提高廢鋼添加比例至20%,廢鋼需求將明顯增長。若2017年國內廢鋼供應充足,則鐵礦石消費將下降5%左右,鐵礦石價格將持續承壓。若廢鋼供應不能滿足生產需求,那麽廢鋼價格後期將走高,鐵礦石價格下跌壓力將減弱。
此外,基本面上,雙焦市場基本面情況亦不支持價格大幅反彈。有分析人士表示,“五一”節後,焦炭市場整體需求情況一般,部分鋼廠到貨情況較前期有所增加。其中,河北唐山地區主流鋼廠焦炭庫存回升至10天左右,山東地區大型鋼廠焦炭庫存已接近44萬噸以上。庫存水平較前期繼續回升,主要原因或為焦企預判行情轉弱,主動出貨。焦企方面目前庫存普遍低位,無庫存積累。
市場人士表示,本周末,可關註“一帶一路”會議限產情況,主產區焦企不乏面臨環保限產,但持續時間預計不長,可能在一周或10天左右。目前鋼廠原料庫存穩中回升,預計對市場供需影響有限,僅能暫時緩解焦炭市場供需壓力,無法真正改善市場供需格局。
周四,國內期市午盤漲跌不一,黑色系再度集體走弱,焦煤跌超6%,鐵礦石跌近5%,焦炭跌超3%,其中,焦煤一度跌6.7%至995元/噸,刷新1月4日以來新低。鐵礦石跌近4%,最低至445元/噸,刷新2016年11月8日以新低。;化工品多數小幅飄紅,塑料、瀝青漲近1%;有色金屬表現偏弱,滬鎳跌近1%,滬鉛飄紅;農產品整體偏弱,油脂油料齊跌,菜油、大豆跌超1%。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下遊需求一般,且鋼廠庫存高企,令焦炭價格走勢承壓。此外,產業利潤向下遊傳導趨勢並未改變,後市雙焦期貨料維持穩中偏弱。
生意社分析師陳守娟認為,國內焦炭現貨市場價格下行的原因主要在於三點:一是上遊國內煉焦煤市場重點企業價格多以企穩行情為主,部分地方礦價格已松動,預計後期市場行情不樂觀,對焦炭市場利空;二是受近期北方環保影響,焦企限產力度加碼;三是下遊鋼材價格持續下跌,需求降低。
最新庫存數據顯示,4月份港口焦炭庫存小幅上升,目前焦炭港口總庫存較3月31日增加9.5萬噸至234.5萬噸。由於2月份進口煉焦煤價格低於國內煉焦煤,貿易商增加了對進口煉焦煤的采購,4月份港口煉焦煤庫存有所上升,3月下旬以來進口煉焦煤集中到港,導致港口庫存上升幅度較大。
陳守娟表示,期貨市場是現貨市場信心的體現,10日焦炭期貨市場領漲4%最重要一個原因是進入5月份以來,鋼坯、螺紋等現貨價格反彈,雖鋼材市場成交欠佳,但與前期相比有所改善,各類主要鋼材價格上漲70元/噸-170元/噸,商家信心有所提高。現階段,鋼廠成交仍不理想,持續對焦炭加壓,鋼廠和焦化廠價格博弈顯現,預計短期內焦炭價格或仍有小幅下跌可能。
——CNBC——
【爆發政治醜聞 巴西股市重挫9%】因巴西總統特梅爾醜聞曝光,周四巴西股市開盤重挫10%觸發熔斷。恢複交易後,巴西 Bovespa指數最終收報下跌8.8%,巴西石油大跌近16%,而追蹤巴西股市的美元計價ETF iShares MSCI Brazil Capped ETF (EWZ)大跌16.3%,巴西雷亞爾/美元則收跌7.54%至3.3792。據巴西媒體《環球報( O Globo)》周三晚間報道,上任僅十個月的特梅爾在此前曝光的腐肉醜聞前,曾與巴西大型肉類生產加工企業JBS主席巴蒂斯塔(Joesley Batista)會面,並要求對方向被囚的眾議院前議長庫尼亞支付“遮口費”。特梅爾隨後發表電視講話,拒絕辭職,並願意在最高法院自證清白,此前巴西最高法院已經授權通過對特梅爾展開調查。
——金融時報——
【通用汽車停止印度銷售 退出南非】通用汽車周四宣布,在退出印度和南非汽車市場後,公司將停止其全球戰略收縮計劃。此前通用已經在包括俄羅斯、印尼、泰國及歐洲部分地區撤離,因相關市場效益不佳虧損累累。 面對主戰場美國面臨的下行壓力,通用準備收縮戰線提高盈利能力,同時擴大包括電動汽車及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
——BBC——
【特朗普:FBI調查俄羅斯“嚴重傷害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表示,決定委派特別顧問監督有關俄羅斯介入大選的調查將“嚴重傷害國家”,並認為美國看起來像一個分裂的,而不是團結的國家。由於特朗普此前解雇FBI局長科米引發軒然大波,周三FBI前局長穆勒被任命為特別顧問監督FBI相關調查,周四早上特朗普便在推特上“開火”稱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政治迫害。
——華爾街日報——
【四車企同意支付5.53億美元和解高田氣囊索賠案】根據邁阿密地方法院公布的庭審文件,豐田、斯巴魯、馬自達和寶馬與高田問題氣囊受害者達成協議,同意支付5.53億美元和解1580萬輛召回車輛車主相關維修及經濟賠償訴訟。僅在美國,問題氣囊已經造成了11人死亡,180余人受傷,全球範圍內共有超過1億只問題氣囊,牽涉19家主要車企。周四的判決尚不涉及人身傷害賠償,目前佛羅里達州地方法院也在審理相關案件。
——Reuters——
【特朗普政府準備重啟北美自貿協議談判】為了保護勞工和生產者利益,特朗普周四正式啟動北美自貿協議NAFTA重新談判準備。美國貿易代表 Robert Lighthizer 致信國會稱,將開始為期90天的國會及公眾咨詢期(consultation period),已獲得在8月16日以後啟動談判的許可,並希望在2017年底前完成談判工作。重啟談判是特朗普重要競選承諾之一。
——Bloomberg——
【時代廣場發生惡性交通事故 排除恐襲可能】周四早間,一男子在紐約時代廣場附近駕車超速駛上人行道,橫穿三個街區,造成1人死亡,22人受傷。肇事者隨後被逮捕,並接受酒精測試。據美聯社報道,肇事者有酒駕記錄。目前警方已經排除恐襲可能,但警力仍被安排在附近檢查過往車輛。白宮新聞秘書斯派塞表示,特朗普已經知曉此事,並將繼續關註最新進展。
——印度經濟時報——
【跟隨阿里軟銀14億美元註資印度移動支付巨頭Paytm】日本通信巨頭軟銀宣布,將向印度移動支付龍頭企業Paytm母公司One 97 Communications註資14億美元,這也是該公司迎來的最大單筆投資,此前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向Paytm投資6.8億美元,成為第一大股東。印度廢鈔令實行以來,移動支付業務在當地發展迅速,Paytm的估值也水漲船高,目前已達70億美元,而阿里所持股份的價值則接近20億美元。Paytm計劃未來3-5年投資16億美元,吸引5億用戶,是目前2.2億實際用戶的兩倍以上。
處於高位的美股顯得格外脆弱,美聯儲釋放的鷹派加息信號疊加中東局勢緊張,隔夜歐美股市下挫,這也導致周四開盤亞太股市承壓。
截至收盤,道指收跌逾200點,跌幅0.90%,報24189.45點;標普500指數收跌0.55%,報2642.19點;納指跌幅0.36%,報7069.03點。中東局勢令投資者感到憂心忡忡,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警告俄羅斯稱,即將針對敘利亞疑似毒氣襲擊事件展開軍事行動,聲稱導彈“將要來臨”,並譴責莫斯科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雪上加霜的是,美聯儲最新發布的3月會議紀要顯示,並未因為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而改變對加息路徑的判斷,“委員們不認為鋼鐵、鋁關稅可能會對美國經濟前景造成重大影響”,“通脹數據以及經濟前景走強也為通脹在未來一年實現2%打下基礎”。這也導致市場的緊縮預期飆升,使得市場承壓。
市場擔憂加息路徑走陡
如今,市場的邏輯生變。在過去兩年美國經濟擴張的中期,加息意味著美聯儲對經濟投下“信心票”,因此往往加息落地市場就會反彈;但目前美國已處於歷史上最長的經濟周期之一的晚期,加息意味著要避免經濟過熱、打擊資產泡沫,因此加息往往會澆熄市場熱情。
今年的2月美股閃崩也正是因為就業報告顯示非農就業人口薪資增速逼近3%,加劇了貨幣緊縮的預期。而根據美聯儲3月的會議紀要,似乎美聯儲並沒有放緩加息節奏的打算。
最新公布的紀要提及,盡管市場波動率加劇,但整體融資環境仍然較為寬松,未來財政政策也可能使中長期經濟產生更大動能。因此,眾多委員都認為繼續漸進加息下,經濟活動會在中期以溫和的速度擴張,勞動力市場情況會維持強勁,經濟前景的風險大致平衡。
3月22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聯邦基金利率提升25個基點至1.5%-1.75%,預計全年加息三次(即還有兩次),而非普遍擔心的四次,但支持全年加息四次的委員人數較去年12月增加,預計2019年加息次數從兩次提升至三次,且2020年將再加息兩次。
更關鍵的是,多年來低位盤旋的通脹也正在向著美聯儲的目標值邁進。紀要顯示,委員們認為,通脹數據以及經濟前景走強也為通脹在未來一年實現2%打下基礎。預計今年核心PCE(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將升至1.9%,明年為2%。
此前,全球對於貿易戰的爆發充滿擔憂。會議紀要顯示,很多委員對於其他國家可能采取的報複性貿易行動和一些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表示擔憂,認為這可能對美國造成下行風險,農業部門尤其脆弱。
盡管如此,目前這仍無法澆熄美聯儲引導未來利率曲線更加陡峭的預期。委員更表示,未來聯邦基金利率可能需要一度高於中性利率水平,貨幣政策最終可能逐步從寬松轉向中性或收緊。
“會議記錄略偏空。”Amundi Pioneer Asse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John Carey稱,“投資人之前一直在猜測,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造成的所有市場這些動蕩,是否會令美聯儲考慮暫停或放緩加息。”
中東局勢加劇歐美股市壓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特朗普引發貿易爭端的恐慌情緒還未散去,中東局勢再掀波瀾。
周三,特朗普警告俄羅斯,可能很快對敘利亞采取軍事行動,宣稱導彈“即將發射”。投資者的註意力暫時從對貿易沖突的焦慮轉向了對敘利亞。
特朗普周三早間發推文表示:“俄羅斯誓言要擊落對著敘利亞發射的任何及所有導彈。準備好吧俄羅斯,因為導彈將會飛過來,又新又好還‘智能’的導彈。你們不應該與一個用毒氣殺害本國民眾還樂在其中的‘禽獸’合作!”
受敘利亞緊張局勢升級和美國制裁俄羅斯等事件的影響,國際金價周三升至1365.23美元,創1月25日以來最高位;美股開盤重挫,此前美股期貨一路下行。
眼下,投資者寄望季報期能給股市帶來持續的提振。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國銀行等將於周五發布季度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