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三周首錄走資
1 :
GS(14)@2016-11-30 23:52:31【本報訊】深港通上周五宣佈落實開通日期,但只對港股在本周一帶來一日的短暫刺激,昨日港股在期指結算日反覆低收,又打回原形。恒指全日跌93點或0.41%,收22737點,100天平均線(約22802點)再告失守。國企指數亦跌0.3%至9846點,結束連續7個交易日升市,全日成交686.8億元。
商品期貨跌 資源股插水
之前市場憧憬深港通即將開通,北水在本月加速來港。截至周一,港股通錄得連續19日資金淨流入,累計流入263.5億元人民幣,但在昨日北水開始走資,港股通出現2.09億資金淨流出。藍籌股普遍下跌,騰訊(700)午後由升轉跌,下跌1.2%或2.3元,收報193元。金融股受壓,滙控(005)跌1.46%,以全日低位收市,渣打(2888)再傳出裁員消息,下跌1.47%。內地黑色商品期貨昨暴跌,鐵礦石收跌6.3%,焦煤跌5.5%,焦炭跌4.6%,滬銅跌4.1%。受商品期貨拖累,本港上市的資源股齊跌,江銅(358)跌3.95%,中國大冶(661)跌3.53%,中煤(1898)和神華(1088)跌3.82%和2.75%。滬綜指在昨日大成交下曾一度升穿3300點,但尾市升幅收窄,收市升5點,報3282點;深成指收報11034點,跌34點。滬深兩市成交6,898億元人民幣。瑞銀唱好A股,該公司環球新興市場與亞太股票主管黃義旗指,由於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及大宗商品價格穩定等因素,看好中國和印度市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30/19850283
人行擬升級堵截走資
1 :
GS(14)@2016-12-01 07:59:54【本報訊】中國堵截走資力度全面升級,路透引述知情人士稱,人民銀行將對人民幣資金滙出加強真實性審核,對於無人幣使用需求,或是希望於離岸市場購入外滙為目的的跨境人民幣滙出業務,原則上不予辦理,相關需求應在境內市場解決。知情人士稱,人行觀察到近期人幣跨境資金流出較快,主要集中在資本項目流出大幅增加,跨境人幣對跨境外幣替代效應明顯。
加強真實性審核
人行將落實跨境資本流動本外幣一體化管理,將進一步規範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業務,加強真實性審核,建立跨境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項下大額資金事前報備制度。近日關於內地抑制企業資金外流的消息不絕,路透早前亦引述消息指,中國外滙管理局出新招嚴控資本外流。金融時報亦引述消息指出,國務院正草議文件,將禁止價值超過100億元的境外投資,屬非核心業務而金額又超過10億元的海外併購亦遭落閘,國企亦不准投資超過10億元的海外房地產項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1/19851151
人幣貶值 大媽搶金求保值內地減黃金進口遏走資
1 :
GS(14)@2016-12-03 05:05:32【本報訊】中國控制資本外逃又有新猷!據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指中國加強控制黃金進口,包括減少進口配額,銀行取得進口許可文件難度亦較以往增。金銀業貿易場永遠名譽會長張德熙稱,得悉內地有收緊黃金進口量,交易時間亦較以往長。記者:江靖然 周家誠
據《金融時報》報道,持有黃金進口牌照的銀行,近日取得黃金進口許可文件較困難,估計是中央嘗試控制人幣貶值速度,而作出的防止資金外逃措施。事實上,內地商戶進口黃金,須以人幣兌換美元找數,令人幣出現沽壓。中國每季度均會檢討進口黃金配額量,而今年季度檢討中,配額則遭削減。
張德熙:買家找數困難咗
張德熙向本報指出,內地自海外進口黃金的數量一向有限額,惟他近日亦留意到內地政府似乎有再進一步收緊進口量,估計與人民幣貶值壓力有關。人幣持續貶值下,令到中國投資者對於黃金的興趣大增,大媽傾向買金保值,加上金價現時處於低位,觸發更多購買力。張德熙引述業內人士指,近日進口黃金到內地的交易時間較以往長,因進口黃金是以美元作結算,「佢哋(內地買家)找數會困難咗」,估計是與中央加強阻截走資有關。「以往買賣多數朝早出貨,下午就收到錢,而家要等到第二日先收到」。他認為,就目前情況而言,對本地行家或零售商影響輕微,「除非再收緊(進口量),暫時都未知影響有幾大」。《金融時報》指,在收緊進口限額效應下,加上黃金需求增加,近日中國金價對比國際金價的溢價(premium)有所上升,由往時約2至4美元,升至過去幾星期高達46美元,為了消除溢價,有部份中資銀行獲准進口黃金,不過須利用離岸人幣找數,令溢價回順至26美元。中國人民銀行並未有提供黃金進口數據,不過據香港、瑞士、澳洲、英國等傳統黃金進口地計算,首9個月中國共進口905噸黃金;而單單香港,今年首9月亦已進口高達500噸黃金至內地。人行並未有回覆《金融時報》查詢。
周生生:金條銷量倍升
事實上,內地客赴港搶金近日亦轉趨熱烈。周生生(116)大中華區營運總經理劉克斌表示,最近兩個星期金條銷量明顯增加,料與人幣貶值有關,「多數係內地客買嚟保值,最近金條銷量比起10月再貶值之前,起碼升咗一倍」。他續指,適逢國際金價回落,刺激內地旅客前來買金,「多數係買金條或者金粒,估計呢個現象仲會維持一段時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2/19852353
憂弄巧反拙 加速走資
1 :
GS(14)@2016-12-04 12:32:50【明報專訊】美國經過多年經濟蓄力,第二次加息進入倒計時,中國則被定性為「L形」經濟,仍然有觸底可能,現時未必有條件跟隨美國加息。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貨幣理論與政策金融學教授陳學彬直言,加息將令企業和個人借貸成本上升,對投資和消費均會造成打擊,中國經濟剛剛才有一點恢復迹象,根基還不穩,現在加息會拖慢經濟復蘇步伐。
SHIBOR上升 反映資金緊張
近期內地拆息持續上升,SHIBOR(上海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隔夜利率半年以來由2厘升至2.3厘(見圖),但加息未必能夠紓緩資金緊張局面,陳學彬稱,恰恰相反,資本將會加速外流,只會令緊縮情况更加嚴重。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表示,內地近期通脹明顯上升,不加息的話會繼續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單純從經濟理論上考慮,加息屬正確做法,但人行是否會這樣做、能否有效是另一回事。一方面加息速度不可能趕上貨幣貶值的速度,另一方面政策會影響資本流動的預期,本來市場就對人民幣貶值憂心忡忡,在這個關鍵時候加息,反會加速貶值的預期,更偏離基本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840&issue=20161204
內地限走資 無礙大新人壽易手
1 :
GS(14)@2016-12-06 03:52:29【本報訊】人幣貶,走資加劇,中國政府出手阻截,對內地企業境外大額投資落閘管制,海外滙款上限亦大降至500萬美元。今年中公佈與內房公司泰禾集團達成協議、以106億元出售旗下大新人壽予對方的大新金融(440),有關交易仍待監管審批,但消息指泰禾的境外資金足夠應付交易,不受新外滙管制影響。
傳10.6億定金已到位
據悉,泰禾透過旗下境外機構所持現金,加上未提取信貸額度,足以支付交易,而泰禾需支付賣方10%的前期定金(約10.6億元)亦已到位。對此大新發言人不作評論。投行界指任何交易在進行盡職審查時,賣方已審核潛在買家的財政實力及完成交易風險,若內地買家需從境內調撥資金至境外,須有外管局批文支持。業界指出,很多具實力的內地企業,其實透過中資往來銀行的海外附屬機構,已經有充足可動用的授信額度,倘若現在風頭火勢才申請滙出資金,「九成九不會獲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5/19855255
中央限走資 或累及海航
1 :
GS(14)@2016-12-07 07:35:33【拆局】海航集團一直活躍海外併購,而來港天價投地更成一時話題。銀行界消息說,海航於中國有往來的銀行,除了國有大行外,過去也包括政策性銀行,如國開行及進出口銀行,反映公司「後台」似乎頗為雄厚,但遇上中央進一步收緊中資企業海外投資及滙款審批,或是導致海航近月四出「籌旗」的原因。有熟悉地產界人士稱,除了本地大型地產商多數在投地後即時「找數」外,其他地產商或會先付一半地價,另一半則由銀行承擔。「如果都覺得塊地值,銀行咪畀埋嗰一半」,他估計今次未必如過去般「估足」,令海航要「撲水」。事實上,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內補外貸」方式,獲得海外信貸支持。即是抵押所持中國資產,由國有大行或股份制商銀開出信用狀(L/C),經母行的海外分行或附屬機構兌現後,借款方可以提取授信額,完成離岸交易。
早前籌組兩項貸款
自上月底開始,國務院收緊企業海外投資併購及滙款審批後,據聞連批出信用狀,亦變得複雜困難。故此海航於境外的整體營運資金,是否因此趨緊,不得而知。《基點》昨報道,海航今年2月為集團以60億美元,收購總部設在美國的軟件公司Ingram Micro,完成籌組兩項共值42.7億美元的貸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6/19856626
樂香園:走資雖可恥但有用
1 :
GS(14)@2016-12-07 07:53:03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持續「告急」,想不到連普通話也「告急」。日前於一連鎖中式拉麵店食晚飯,聽到鄰桌有人以帶普通話口音英語點菜,好奇心驅使「昅左眼」,發現以英語點菜的是名年輕男子,同桌還有一男一女年輕人,外表看全部也是亞裔人士,不似土生土長港人,估計是來港讀大學的外來學生。服務員雖多次以廣東話表明不懂英語,惟那名年輕人仍堅持以不太流利英語點菜,服務員唯有找經理處理,最後順利「落單」。成功以英語點菜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位堅持以英語點菜的年輕人,突然「轉台」改以極流利普通話跟朋友交談,內容大致是關於事情的分工,具體內容不是聽得太清楚。寫這個「轉台」小故事,不是想探討本土議題,而是很好奇,為甚麼那位年輕人不想以其擅長的語言點菜?因為想練習英語?(但服務生不懂英語)想在朋友面前「攞威」?(年輕人好逞強,可能性不低)抑或是測試該店服務?(看來不太似,再者後來該服務員亦轉以普通話跟他交談)還是不想給其他人知道,自己是說普通話?(這個邏輯有點怪)跳躍式思考,內地人急於將手上人民幣換作外幣,是想要更多外幣,定還是不想要人幣?走資雖可恥但有用?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7/19857775
中國外儲大減691億美元走資恐持續 下季料跌穿3萬億美元關口
1 :
GS(14)@2016-12-08 08:14:06【本報訊】美元強勢引發人幣急貶,資金外逃下,人行公佈11月份外滙儲備餘額較10月減691億元(美元.下同)至3.05萬億元,是今年第2大單月跌幅,亦是連續5個月下降。外界分析,美元升勢稍減及收緊外滙措施下,本月外儲跌勢應放緩,惟人幣未擺脫貶值,明年首季外儲或跌穿3萬億元心理關口。記者:劉美儀
中國外儲仍名列全球第一,但外儲餘額從2014年6月,達3.99萬億元的高位,趨勢性滑落至今,究竟外儲降至甚麼水平才構成警號?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11月底中國外儲跌幅較預期略多,與期內美元強人幣弱情況相配對,本月人幣及美滙指數稍趨平穩,故12月內地外儲水平應不會跌破3萬億元,惟「明年首季很有可能(跌破)」。但即使跌穿此關口亦主要是心理影響,不覺得水平危險。以國際標準計算,廖群說,一個國家的外儲規模,最少能應付3個月進口量便屬穩妥,中國資本賬未完全開放,外儲水平多一些較合理,「約2萬億元已很足夠」,仍遙遙領先排第2位的日本(逾1.2萬億元)。
美議息結果影響走勢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亦指,本月初當局有連串防範資金外流措施出台,相信12月份外儲跌幅會減慢,不過明年首季3萬億元關口能否保住則成疑。恒生銀行(011)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覺得,近期人幣滙率略見喘定,故12月份外儲跌幅會較緩和,料徘徊3萬億元左右;後市變化,則要靜觀下周聯儲局議息後,主席耶倫就息口前瞻性講話及對美元走勢影響。被問及內地外儲安全水平,他認為若當局持續進行滙改及容許雙邊波動,龐大外儲的作用將減少,正如美元在市場自由浮動,美國毋須維持巨額外儲一樣。人幣走貶緩急,與外儲跌勢多寡構成互為因果關係。廖群預測,倘聯儲局下周如期加息,之後美滙指數可望回落到100至101,年底前人幣滙率介乎每美元兌6.85至6.9人幣,暫時估計明年美國加息兩次。
年底人幣或跌穿7算
陳德祥表示,11月底中國外儲跌幅略超預期,心理上可能會觸發更多人幣沽盤及走資,他指除非離岸拆息能回升,如隔夜息處於約10厘水平,才有助阻截人幣急貶及流失,否則年底前美元兌人幣滙率,不排除跌穿7算。昨晚8時離岸人幣報6.9026,翌日隔夜息為2.9厘。金管局昨亦公佈,11月底本港外儲為3,850億元,較10月底增19億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8/19858540
陳德霖:港息看走資情况
1 :
GS(14)@2016-12-16 08:11:23【明報專訊】隨着美國聯儲局宣布加息,昨日金管局亦將港元貼現窗的基本利率調高0.25厘,由0.75厘升至1厘。然而這只代表銀行向金管局借取隔夜港元資金時的息率上調,本港銀行的最優惠利率(P)仍然沒有上調,連續兩次沒有跟隨美國加息。 匯豐、恒生(0011)及中銀香港(2388)均維持在5厘不變,東亞(0023)則表示維持在5.25厘不變。
港銀兩度未隨美加息
但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稱,雖然自2008年以來有超過1300億美元流入港元,令香港的貨幣基礎大幅升至1.6萬億港元,但如果往後美國利息繼續上升,兩地的息差就會擴闊,投資者會將港元資金兌換為美元,屆時港匯將觸及7.85,導致港元貨幣基礎收縮,從而推升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但他指出,港息上升趨勢會受港元資金流出的規模、國際市場發展和其他相關的因素影響,難以猜測具體上升速度。
昨日一個月港元HIBOR升至0.66厘,自年中低位已上升逾0.4厘,港元匯率昨晚亦跌至7.76。匯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香港銀行何時調整最優惠利率,主要視乎HIBOR走勢,而現時雖較早前大幅上升,但較加息仍有一段距離。不過,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稱,本港拆息已顯著上升。在聯繫匯率機制下,香港與美國利率環境始終會趨同,只是時間問題。
永隆:部分H按觸及封頂水平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則指出,HIBOR持續上升,中小型銀行的資金成本確有上升迹象,現時一個月HIBOR跟最優惠利率的差距已有所收窄,部分H按更已觸及封頂水平,明年香港銀行加息的機會已有所上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09&issue=20161216
滬股通走資個半月最多
1 :
GS(14)@2016-12-21 23:34:51【本報訊】滬股通走資26億元人幣,近一個半月高。大市陰乾跌之際,資金對A股熱情同樣減卻,滬港通昨日北向餘額達156.37億元人幣,意味有26.4億元人幣資金流走,為11月9日以來最大走資,累計兩日走資36億元。至於滬港通下的港股通則錄7.7億元人幣資金流入;深港通吸資亦不斷收縮,深股通錄1.7億元資金流入,南下的港股通則錄2.7億元資金流入,兩者均為12月5日深港通開車以來,錄得最少的吸資額。深股通資金繼續炒作科技及細價股,並越跌越撈,騰訊(700)昨為最活躍深港通股份,遭沽空機構唱淡的輝山乳業(6863)則排第二,錄2,811萬元買額,近日股價大回吐的酷派(2369)及比亞迪(1211)續上榜,分別有993萬元及1,198萬元買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214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