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面臨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營銷,以顧客為導向的呷哺呷哺也不例外。賀光啟將營銷概括為產品開發、價格、連鎖經營和全新的網絡營銷四大塊。
產品開發策略
呷哺呷哺作為中式快餐,與西式快餐最大的區別就是產品內容上的不同。中式快餐在保持傳統正宗口味的食品時要註意原有產品的改革與新產品的開發。呷哺呷哺在食品開發中有以下三個特點:
1、標準化操作規程
企業應在一切可能的範圍內使用現代化機器廚房設備以取代人工操作,同時制定標準化的操作規程,以此來減少人的主觀判斷發揮失常所帶來的質量不一致。
2、提高產品附加值
追求純凈、健康、自然的綠色快餐已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呷哺呷哺開發食品過程中重視營養配餐,同時利用中國豐富的飲食文化和對人體有治療養生作用的中醫成分的配料,打出“綠色食品”的口號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3、產品創新
呷哺呷哺在保持自己傳統特色的飯菜時,註意與當地飲食習慣、飲食文化相結合,推出適合新的目標市場的創新產品,另外也在原有產品的外觀、色澤、配料,口感上使其創新。
價格策略
呷哺呷哺定價策略是以成本加利潤為原則決定價格,將每年的利潤率定位在8%左右,人均消費32元,而西式快餐業等則大多以競爭導向與滲透市場為定價目標。其中大部分的利益轉讓給消費者,以低價策略,讓廣大消費者獲得時尚與實惠的美食享受。
影響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可歸納為下列各點:成本因素、競爭者訂價水平、顧客心理價格標準、公司的營銷目標、公司的營銷利潤與市場占有率衡量。而西式快餐在定價時就兼顧了諸多因素例如麥當勞是以依消費者的感受價值加以定價。肯德基則是參考競爭者所訂的價格加以定價,目的在於市場競爭。
究竟應使用統一定價還是差別定價,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在連鎖經營的情況下,采取統一定價比較容易管理。呷哺呷哺由於其標準化的流程及強大的中心物流配送體系,在成本環節節省了大量的資金,同時其吧臺化的場地最大化了單位時間內的顧客容量,達到了壓縮成本的目的,方便其實行低價策略。
連鎖經營策略
采用連鎖經營,使呷哺呷哺在滿足消費者分散需求的同時獲得規模經濟效益,既形成跨地區的經營優勢,又在許多地區門店的經營管理上保留自己的特色。
連鎖經營一方面使公司總部負責全盤的采購訂貨,為同一地區的各個門店統一制定采購計劃,以其極具競爭力的低價位掌握銷售優勢;另一方面眾多連鎖店同一的企業形象和同樣的廣告投入而造成各家分店廣告宣傳費用的攤薄因此可實現效益最大化,充分挖掘中式快餐的連鎖潛力。
全新的網絡營銷模式
據世界級領先的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最新權威調查顯示沒有哪個時代像如今這樣重視品牌營銷,新興的營銷模式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加大了網絡營銷的力度。官網、電子雜誌、電子餐券,微博傳播,微信互動、網絡的軟性包裝、以及幕後的網絡推手,無所不可企及。
在網絡上品牌宣傳只要花錢是可以無孔不進的,而且還能做到潛移默化。於是無論你吃沒吃過呷哺呷哺,你肯定知道呷哺呷哺,這些就不能不說是些網絡推手的作用了,呷哺呷哺采用的網絡營銷策略是相當成功的。
塑造一流的員工
一流的企業家指揮一流的員工,一流的員工造就一流的企業。在賀光啟眼里,呷哺呷哺的全體員工都是可以塑造的優秀員工,因此,他在“以人為本”的儒家管理理念支配下奉行“兩個超越”的企業經營思想,就是超越員工入門的期望和超越員工培訓及職業規劃的期望。
呷哺呷哺,在對人才的培養上,有一個最具特色的亮點,那就是“送人才回故鄉”的計劃。賀光啟來到中國大陸投資,堅持的是本土化的思想。同樣,在開店布局上,呷哺呷哺也是從開店的城市提前尋找原籍人才,然後將這些人才進行統一的培訓,再把他們作為主力輸送到故鄉做店長、做主管等進行新店的運營。這一策略的成功運營,直接保障了呷哺呷哺企業目前的三、四天開一個店的神奇發展速度。
另外,呷哺呷哺對傳統火鍋的顛覆,首先體現在店面布置上。吧臺式布局大大提高了“翻臺率”,另一個好處是讓店鋪單位面積內的顧客容量增加了30%以上。同時,服務員站在吧臺中央“四面出擊”,四周顧客的一切要求盡收眼底,並能在第一時間迅速響應。在呷哺呷哺,一名服務員最多能同時為20位顧客服務,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以往,呷哺呷哺的店面大都集中在人流如織的商場或是大賣場,目標客戶也主要定位於年輕群體。如今,呷哺呷哺將目光瞄準了寫字樓密集地區。不管怎麽說,火鍋本身的美味和快餐化的形式都能為吃慣了套餐盒飯的商務白領增添一種新的選擇。“呷哺呷哺的競爭對手,不是傳統的火鍋企業,而是整個快餐市場。”賀光啟不斷提醒著呷哺呷哺的身份。
| ||||||
最近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運氣有點背,他口中的四大核心持股「Big Four」,都在第三季財報發布後首日大跌,讓他損失二十多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一十億元)。華爾街紛紛揶揄:股神難道寶刀已老了嗎? 巴菲特掌舵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以下簡稱波克夏)前四大核心持股,分別是富國銀行、可口可樂、美國運通、IBM,近期都因財報不如預期,表現落後大盤,尤其IBM一個月就跌了近一五%,一檔股票就讓波克夏帳面上損失超過二十億美元。 不止這四檔,稍早波克夏重壓持股的特易購(Tesco),九月爆出會計醜聞,承認上半年財報造假,讓巴菲特公開承認自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而波克夏第五、第六大持股沃爾瑪(Wal-Mart)、寶鹼(P&G),雖然近來表現不錯,但拉長時間看,這幾年累計漲幅都落後大盤。股神的投資邏輯難道過時了? 來複習一下巴菲特知名的投資心法:只選擇具有龍頭、獨占地位、且定期配息的公司。類股中,不愛看不懂的科技股(IBM除外),偏好傳統的消費與金融產業。一旦選定,就集中持股、長期持有。到底,是哪一部分出錯了? 美國最愛公開與巴菲特唱反調的對沖基金負責人卡斯(Doug Kass),曾因為放空波克夏,被熱愛挑戰的巴菲特請到股東會上當提問人。這次巴菲特核心持股表現落漆,卡斯也成了媒體紅人。他公開「補刀」表示,自己今年初早早就放空可口可樂和IBM大賺了一票,卡斯分析,越來越多健康飲料問世,正侵蝕碳酸飲料龍頭可口可樂的市占;而被他嘲笑是「I need Buffett's Money(我需要巴菲特的錢)」縮寫的IBM,正面臨短期內不易解決的成長困境。 選龍頭,難敵風向轉變:健康抬頭,阻可口可樂成長 巴菲特心法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當市場風向改變,龍頭有可能不再是龍頭。 「巴菲特的確忽略掉消費市場的結構性改變。」群益投信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說,他操盤的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就是專門用與巴菲特觀念相似的價值投資法選股。他分析,巴菲特不看短期,著重龍頭穩定性,但可口可樂、IBM的確出現營收、獲利成長率漸減問題。 現在健康意識抬頭,美國部分州甚至禁止學校販售碳酸飲料。特易購、沃爾瑪等傳統商場,則遭到網路業者瓜分市場。科技業已遭逢的變遷迅速衝擊,正蔓延到金融、消費等原本相對穩定的產業。但巴菲特的核心持股並未對這些變化做出反應。 而且,這些公司規模龐大,無法快速轉型。IBM繼賣出伺服器部門後,最近又售出晶片部門,還要附上十五億美元嫁妝才能順利出售,顯示大企業轉型的陣痛期非常長。可口可樂也開始販售水、果汁、茶等健康飲料,但想複製碳酸飲料的輝煌表現並不容易。 選配息,難敵本業走衰:IBM美化帳面,負債暴增 巴菲特心法的第二個挑戰是:只看配息,恐怕忽略了長期問題。IBM就是被眾家投資大腕點名批評的持股。 美國超級富豪、NBA職籃達拉斯小牛隊老闆庫班(Mark Cuban)就說,IBM把精力放在買回庫藏股等財務工程,無願景可言,已經不算是科技公司,自己絕對不會投資IBM。曾放空英鎊為索羅斯大賺十億美元的知名操盤人朱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也分析指出,IBM營收下滑,透過實施庫藏股提升每股稅後盈餘(EPS)美化帳面,但負債金額卻因此暴增為三倍。 知名投資專家「獵豹財務長」郭恭克指出,透過買回庫藏股來提高每股價值,若無圖利特定人嫌疑,其實是好事,但前提是,不能因此增加負債。 在此同時,可口可樂也有類似作為,今年初大幅提高每季配息金額,創十三年來新高。但如果未來獲利無法改善,再龐大的現金水位也無法一直支撐高額配息。 選權值股,重壓難落跑:集中持股多,不易分散風險 那如果巴菲特發現苗頭不對,想要落跑出場呢?這時面臨心法的第三個挑戰:集中持股部位太大,轉移不易。 波克夏持有IBM七%股權、持有可口可樂九.一%股份,想想要是他開始賣出可口可樂、IBM等美國大型權值股,還可能引發全球股災。其實,巴菲特並非沒注意到新趨勢,他已透過轉投資公司小額布局新能源類股,但這些持股並無法替代資產占比龐大的核心持股。 還好,巴菲特的口袋很深。在波克夏約五千億美元資產中,波動個幾十億美元,只是九牛一毛。波克夏公開市場上的股票投資,近年只占一千三百到一千七百多億美元不等,現金約四、五百億美元,近年持有的債券不多,主要資產都是透過購併得來。包括美國最大的住房建築商Clayton Homes、糖果巧克力商See’s、汽車保險商Geico都讓他今年賺得缽滿盆盈。也因此,波克夏的股價並未隨著四大核心持股表現不佳而大跌,今年以來甚至跑贏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 「龍頭企業不會倒,這只是一時股價下跌。巴菲特口袋很深,可以等。」人稱「基金教母」的蕭碧燕分析,巴菲特忍功一流,能等到股價跌深時加碼,這就是小股民做不到的重點。 是的,巴菲特諄諄教誨要長期投資、別注意短期波動,也許,他很快就能用績效證明寶刀未老,其他人的揶揄終會自己打臉。這也是為什麼他忠實的反對者卡斯,認清鬥不過股神,早早放棄作空波克夏股價,成功避開虧損的原因了。 【延伸閱讀】股神4大持股,近期走勢都輸大盤 ■投資標的1個月來跌幅 1.富國銀行:-1.08%2.可口可樂:-3.41%3.美國運通:-1.68%4.IBM:-14.83% 》S&P500 指數:-1.07%一檔就讓股神損失超過20億美元 註: 統計至10/27,個股漲跌以還原權息股價計算,依據巴菲特持股多寡做標的排序 資料來源:雅虎 整理:蔡靚萱 | ||||||
小米在剛過去的雙11阿里巴巴平臺上,銷售了570億,占天貓總共3%的營業額。天貓一天手機銷量是189萬部,其中小米賣了116萬部,占了61.3%,所以小米在互聯網手機里面,應該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第二個要跟大家分享的數字是今年第三季度,IDC的報告小米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排到了第一位,全球排到了前三。
小米模式最重要的創新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第一家公司把硬件用接近成本價的方式銷售,用這來架構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平臺,我相信短短的三年時間,小米四年半前創業,三年前我們手機剛剛上市,短短的三年時間,這個局面一步一步變成了現實。通過職能終端,架構一個巨大的移動互聯網平臺,然後再在上面做增值服務,這就是我們的一個基本的模式。
建立完善的智能硬件生態鏈
有了這樣的模式以後,尤其是擁有智能終端,因為智能終端越來越成為這個世界的中心,周邊跟它連接的智能硬件也越來越多,我們沿著這個思路,這一段時間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完善的智能硬件的生態鏈,過去一年我們找了25家公司幫助我們完善智能硬件的生態鏈,這麽一步一步下去的話,我們所擁有的用戶群的黏度就會越來越高,在上面的增值服務也會越來越多。
把它簡化小米開創這個模式的核心是什麽呢?是把硬件、軟件和互聯網結合在一起,用這樣的模式走出了一條新的路子。所以在這一點上的話,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七千萬的用戶,我覺得到一年後,會超過兩億的用戶量,全球市場剛剛開始展開,在過去的一年里面,我們開拓了六個市場,包括香港、臺灣、江蘇、馬來西亞、印度、印尼這六年時間,最近在印度是我們主攻的。
我相信這樣的模式五到十年,小米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公司。
小米在剛過去的雙11阿里巴巴平臺上,銷售了570億,占天貓總共3%的營業額。天貓一天手機銷量是189萬部,其中小米賣了116萬部,占了61.3%,所以小米在互聯網手機里面,應該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第二個要跟大家分享的數字是今年第三季度,IDC的報告小米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排到了第一位,全球排到了前三。
小米模式最重要的創新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第一家公司把硬件用接近成本價的方式銷售,用這來架構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平臺,我相信短短的三年時間,小米四年半前創業,三年前我們手機剛剛上市,短短的三年時間,這個局面一步一步變成了現實。通過職能終端,架構一個巨大的移動互聯網平臺,然後再在上面做增值服務,這就是我們的一個基本的模式。
建立完善的智能硬件生態鏈
有了這樣的模式以後,尤其是擁有智能終端,因為智能終端越來越成為這個世界的中心,周邊跟它連接的智能硬件也越來越多,我們沿著這個思路,這一段時間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完善的智能硬件的生態鏈,過去一年我們找了25家公司幫助我們完善智能硬件的生態鏈,這麽一步一步下去的話,我們所擁有的用戶群的黏度就會越來越高,在上面的增值服務也會越來越多。
把它簡化小米開創這個模式的核心是什麽呢?是把硬件、軟件和互聯網結合在一起,用這樣的模式走出了一條新的路子。所以在這一點上的話,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七千萬的用戶,我覺得到一年後,會超過兩億的用戶量,全球市場剛剛開始展開,在過去的一年里面,我們開拓了六個市場,包括香港、臺灣、江蘇、馬來西亞、印度、印尼這六年時間,最近在印度是我們主攻的。
我相信這樣的模式五到十年,小米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公司。
美國10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增長,終結了此前兩連跌的局面。美國10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增0.4%,高於萎縮0.6%的預期。
不過,美國10月扣除飛機非國防資本貨物訂單意外環比下降1.3%,低於增長1.0%的預期,這顯示出,美國公司擴大投資的勢頭或許不會持續。公司可能將資金花在回購股票上,而非擴大投資。
事實上,美國10月扣除飛機非國防資本貨物訂單僅為712億美元,為今年5月以來新低。
美國10月扣除運輸的耐用品訂單環比下滑0.9%,創2013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而美國10月扣除飛機非國防資本貨物出貨環比下滑0.4%,遠遜於增長0.5%的預期。
9月,美國耐用品訂單意外連續第二個月下滑,機械和電腦訂單需求不振,體現出美國公司更新設備的意願不強。美國9月耐用品訂單環比下降1.3%,8月下滑18.3%。
Stone & McCarthy Research Associates董事總經理Ray Stone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海外增長的放緩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耐用品訂單的增長,因為耐用品中有大量出口商品。然而同時,我們也未必徹底的遠離了公司資本支出增長的勢頭。
工業設備支出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增長,漲幅創下2011年下半年以來新高,也是1964年以來第二高。
Reliance Steel & Aluminum Co.首席運營官表示,
我們看到了強勁的重工業設備增長,這些設備被用於建築業和制造業。商業建築需求2014年來穩步增長,但仍然低於其峰值。我們對2015年的進一步改善表示樂觀。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美國10月耐用品訂單環比+0.4%,預期-0.6%,前值從-1.3%修正為-0.9%。
美國10月扣除運輸的耐用品訂單環比-0.9%,創2013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預期+0.5%,前值從-0.2%修正為+0.2%。
美國10月扣除飛機非國防資本貨物訂單環比-1.3%,預期+1.0%,前值從-1.7%修正為-1.3%。
美國10月扣除飛機非國防資本貨物出貨環比-0.4%,預期+0.5%,前值從-0.2%修正為+0.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聯儲2014年最後一次會議紀要即將在下周公布。在美國數據持續向好的情況下,市場對於加息預期也日益高漲。不過依然有一個大問題困擾投資者:美聯儲什麽時候會將“相當長一段時間”從前瞻指引中刪除。
關於“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描述,市場已經普遍認知為6個月左右。那麽移除上述措辭基本宣布美聯儲將會在半年內加息。這對於市場的前景走勢有很重要的指引意義。事實上,所有人都已經意識到,這一刻到來只是時間問題。
擁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Hilsenrath認為,格林斯潘和美聯儲副主席Donald Kohn在2004年1月貨幣政策上的對話很有可能會歷史重現。
以下內容為當年兩人之間的對話內容:
主席(格林斯潘):我認為今天是時候調整我們的措辭了。“耐心”將取代“相當長一段時間”出現在貨幣聲明之中。我相信市場對此將反應劇烈(股市下跌),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壞現象。在(1月)非農就業強勁增長30萬人的情況下,繼續采用“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措辭並不合適。如果我們選擇“耐心”這樣的說法,那麽美聯儲未來的選擇將會更為豐富。
副主席(科恩):我認為移除上述措辭需要十分謹慎。利率已經處於極端低位過久,但是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目前利率還是需要維持低位。當下通脹率依然低下,產能缺口也沒有很明顯的改善,如果過早行動可能會讓複蘇付之東流。等待通脹回升之後再加息並不會帶來太多的麻煩。
盡管如此,我還是支持將“耐心”替代“相當長一段時間”。在我看來,我們不可能找到一個完美時間來調整措辭。但是今天如果做出這個決定的話,意味著市場將會有一段時間來適應政策的最終變化。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那麽做。
Hilsenrath總結表示:
美聯儲並不希望傳遞明確的加息時間,但是他們也不願意見到市場因美聯儲政策變化而過度反應,導致經濟複蘇受損。在經濟數據的確改善的情況下,美聯儲明白他們最終將采取行動。與其“突然襲擊”不如給市場一個緩沖過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