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港通獲批 南下額度倍增 李小加:3個月就緒 夜期先升後回

1 : GS(14)@2016-08-17 07:29:44

【明報專訊】「深港通」昨晚宣告開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批准《深港通實施方案》後,中港證監聯合公告細則,包括內地投資者南下投資港股的每日額度倍增至210億元人民幣,同時取消總額度限制。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基本只需約3個月便能完成準備,但實際通車日子由監管機構決定,強調深港通能令A股市場靠近國際化,「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明報記者 陳偉燊、徐寶文

昨晚夜期先升後回軟,反映對深港通開通的反應未至於太熱烈。港股夜期一度升超過200點,但收市時只較日間期指僅升20點,報22,939點。雖然中港證監會的聯合公告指深港通需要4個月籌備,但港交所(0388)李小加坦言實際只需3個月。耀才證券董事郭思治表示,同業已就深股通早作準備,預計只需兩三個月就可大抵準備妥當。

根據聯合公布,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深圳港股通)投資範圍除原有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及在深圳上市的A+H股外,擴大至涵蓋市值不少於50億元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分股,總數達417隻,較滬港通下的港股通(上海港股通)318隻為多(見表)。

內地散戶入場 最少50萬資產

另外深圳港股通每日南下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連同上海港股通,即南下的每日額度將倍增至210億元人民幣,反映中央容許同時有更多資金透過互聯互通渠道流出境外。內地散戶入場門檻須擁有最少50萬元人民幣資產則維持不變。

至於港人可北上買賣的深股通股份,為市值60億元人民幣及以上的深證成分指數和深證中小創新指數成分股,以及深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共有880隻。深股通開通初期,買賣創業板股票的投資者僅限於機構專業投資者。

由於深圳港股通覆蓋股份較上海港股通多99隻,李小加稱不知道資金會否轉換南下渠道,還是會吸引新資金,但強調內地資金量龐大,相對滬港通及深港通的額度其實只是很小。

李小加﹕保留每日額度防過熱

李小加稱,滬港通經過兩年運行,已說明互聯互通機制是成功的,監管機構決定取消總額度,以釋除市場對「有一天沒有額度可用」的疑慮;至於保留每日額度,則是作為「減速或煞車裝置」,防止市場出現短暫過熱炒賣的情况,但強調這並不是一件值得憂慮的事,因為滬港通過去兩年只出現兩次額滿的情况。

現時在深圳股市,成交額最多而為港人熟悉的股份包括萬科A、平安銀行等,創業板較為人熟悉的有樂視網及暴風集團等。

特首梁振英稱,他對深港通獲得原則上批准,表示歡迎,並感謝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持及香港各方的努力。他相信香港的金融業可以繼續壯大發展,為更多青年人提供高收入的就業機會。「這也是我在4年前成立金融發展局的原因。」

新華社﹕中央挺港精神具體體現

新華社昨晚發表文章,指「深港通的推出,無疑是中央『挺港』精神的具體體現,這充分說明香港在國家發展格局中不但沒有被邊緣化」,又指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香港經濟發展徘徊不前,如何擺脫政治爭拗干擾,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香港社會和特區政府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21&issue=201608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128

李小加:用洪荒之力盼來深港通

1 : GS(14)@2016-08-19 06:14:43

【明報專訊】近日中國游泳女將傅園慧一句「洪荒之力」紅遍中港台三地,港交所主席李小加亦好跟得上潮流,噚日笑住話佢哋用咗「洪荒之力盼來了深港通」,所以而家要喘口氣,慢慢咁解決問題。人哋傅園慧用完洪荒之力就創下個人最佳成績,第2日仲拎埋100米背泳銅牌,仲猛話好滿意;不過呢,似乎市場對於港交所用洪荒之力換嚟嘅深港通就唔算太滿意咁噃。

光大唐雙寧題詞賀上市

另外,噚日成功喺香港上市嘅光大證券,集團董事長唐雙寧雅興大發,唔單止畫咗隻牛送畀港交所,寓意「港A股通了就牛了」;仲親自題咗首詞去慶祝光大證券上市。光大旗下8家公司有10隻股票上市,佢致詞時仲盞鬼咁話,諗住一年敲一次鑼就得啦;點知成班員工就叫佢下個月要再嚟香港為光大綠色能源上市敲鑼,完全無考慮過佢手臂嘅感受。唐董,小琴都好想一嘗敲鑼嘅滋味啊!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55&issue=201608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423

李小加:用洪荒之力爭深港通

1 : GS(14)@2016-08-19 06:48:38

【本報訊】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回應深港通不如預期反應熱烈,套用現時網絡潮語指,深港通是「好不容易用洪荒之力盼來的好東西,總要喘口氣、休息一下」,不理解為何現在就斷言深港通反應不理想,實在是言之過早。


開通後仍須「長征」

李小加認為,股票互聯互通是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有信心未來滬港通和深港通使用量也會增加。他續指,大家需給予「深港通」更多時間,開通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喻為「長征」,需要慢慢來。深港通現時於滬港通基礎上,相信會更完善,兩地股價差距、假期安排、停牌時間和ETF結算等問題能夠提出是很大進步,深港通開通後,可逐步慢慢處理。對於外界憂慮深港通開通後,港股或會再進一步A股化,李小加指,香港是國際市場,會「美股化、英股化、澳股化、日股化,亦會A股化」,香港受不同國家市場影響實屬正常,直言香港生命力在於與所有地方連在一起,結合各市場優點,相信「好的東西都在這」。另一場合,中銀國際執行董事白靭表示,深港通開通這個單一因素對增加大市成交,或推升恒指幫助不多,該行恒指年底目標價亦僅約24000點,惟可以肯定的是資金來源渠道增加,對於整體大市無論如何也有幫助,看好港交所、騰訊(700)等股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9/197420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453

李小加:監管責任 應落在事後追責

1 : GS(14)@2016-09-13 00:07:39

【明報專訊】港股於最近的升浪之下,內地投資者關注明顯增加,也有指內地投資者踏中「地雷」買了老千股,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在網誌稱,「老千股」無法事前過濾,只能依靠「事後強而有力的追責以阻嚇其他潛在壞人」。但他重申,認為不可因噎廢食,不能因為「再融資」有時給股東帶來損失,而放棄再融資提供的方便。他又呼籲投資者明確自己是投資安全性的第一責任人,謹慎投資,躲避「老千股」。

李小加表示,市場上主要有兩種監管哲學,第一種是假定所有人都有作惡的動機與可能,通過嚴格盤查來篩除壞人;另一種是假定大多數人都是好人,監管者盡量不干涉市場自由,主要通過事中監察和事後追責來懲罰壞人。對於機構投資者佔主導地位的市場,再嚴厲的事前審查也無法完全杜絕所有違規,反而會窒息正常的市場活動;而且審查過程中賦予監管者過多的自由裁決空間,容易滋生腐敗。

嚴厲事前審查 礙正常市場活動

香港市場採取的後一種監管哲學,提高資本市場效率,代價是不能把壞人擋在門外。李小加認為,這「不是推卸管制的責任,而是說管壞人的着眼點主要是強制披露責任、確保股東審批程序和加強事後違規檢控,通過懲罰震懾違規」。他又稱,再融資制度都是市場的「中性工具」,就像廚房裏的菜刀一樣,不能「因為有幾個壞人拿菜刀殺了人,我們就把所有的菜刀都收起來」。因此,最重要的監管責任應落在事後強而有力的追責以阻嚇其他潛在壞人。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12&issue=201609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62

李小加:老千股宜事後追責

1 : GS(14)@2016-09-13 00:17:27

【本報訊】正當市場對上市架構改革諮詢爭論不休時,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就發表網誌,指監管當局願意打擊「老千股」,但並無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無法事前過濾,故只能依靠「事後強而有力的追責以阻嚇其他潛在壞人」。他認為不可因噎廢食,不能因為「再融資」有時給股東帶來損失,而放棄為再融資提供方便。


呼籲勿因噎廢食

李小加指本港是採取「假定絕大多數人是遵紀守法的好人」做法,監管者盡量不干涉市場自由,但將着眼點放在強制披露責任,確保股東審批程序和加強事後違規檢控,通過懲罰震懾違規。他指本港再融資制度原意是助經營困難的公司解困,「老千股」卻利用制度直接侵害小股東利益,但當局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有幾個壞人拿菜刀殺了人,我們就把所有的菜刀都收起來」。李小加又教路,投資者避開「老千股」,要「走大道,避免串小巷」,散戶需買自己了解的股票,勿輕信小道消息,不熟悉市場就投資往績良好、訊息披露充份,透明而又風險低的公司,亦要跟蹤公告,了解其再融資計劃,積極參與股東大會投票等。他指投資者需對自己的投資負責,否則「出事後再喊警察,往往為時已晚,再好的警察,也無法替你的損失買單」。李小加表示,考慮到內地投資者對本港市場了解不足,在劃定港股通的合資格股票範圍時,先選擇市值大、流動性好的股票作為試點,深港通才加入市值較大的中小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2/197680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707

深港通傳下月中準備就緒 李小加:短期海外機構需求較大

1 : GS(14)@2016-10-12 07:44:07

【明報專訊】據市場消息指,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已經要求內地證券商在11月15日前就深港通的系統配套方面,完成預備工作。中國證券登記結算(下稱中登)更於日前公布,兩地將於10月17日至11月9日起舉行深港通模擬測試。兩地交易所及結算公司更達成四方協議,據此平均分享因深港通產生的交易及結算費用收入,料距離深港通開通,又邁進一大步。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深港兩地就籌備深港通開通方面,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據消息人士指,為證券商處理深港通相關系統的供應商及證券商本身,近期已經收到通知,需要於11月15日之前做好所有系統測試及調校,準備開通深港通。主要的系統設備供應商更於日前上載深港通相關的測試包,供所屬的證券商客戶下載。更有系統商已於9月尾完成首輪連通性測試,正著手進行籌備模擬測試及演習。根據中登的資料,將於10月17日起啟動的模擬測試,將包括股份交易、供股、股份拆細等實際運作。

中登:下周一起啟動模擬測試

港交所(0388)、深交所以至兩地的結算所,昨日更正式簽署四方協議,四個機構將分別平均分擔因深港通產生的交易及結算費用,一如滬港通下各方分享收入的安排。雖然今次落實四方協議安排,較2014年9月初落實滬港通前的四方協議安排遲了逾一個月,但是因為今次推動深港通時,中國結算在9月30日公布相關的存管、登記及結算實施細則,大抵只比當年推出滬港通時相差四日而已,因此一般預期,深港通可以在11月中、下旬開通,大抵與港交所在昨日新聞稿所述開通時間表相若。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深港通開通,短期來看,海外機構投資者有配置中國市場的需求,北上的需求比較充足。長遠來看,南下資金流量將大於北上資金流量,內地人民據此為財富進行全球配置。港交所接下來的使命就是把世界更多產品帶到香港,讓更多內地投資者在家裏投資世界市場。他亦不排除,將來建基於滬港通及深港通,可能進一步延伸到新股發行,並且認為從股票通到商品通、再到貨幣通、債券通,都是必然和自然的延伸。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57&issue=20161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590

李小加曾表態 11月中旬後開通

1 : GS(14)@2016-10-17 07:58:11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此前曾對公眾表示,在11月中旬完成技術準備工作後,會優先考慮於11月中(旬)以後的「星期一」啟動深港通。市場人士估計,根據滬港通過往經驗,深港通很有可能將於11月21日正式「通車」。

市場料11月21日機會大

參考2014年滬港通開通時情况,上交所與港交所於11月10日宣布,滬港通將會於當月17日(即公告時間一周後)啟動,至11月15日,兩地交易所公告完成所有測試工作,滬港通亦於兩日後開通。考慮到李小加此前曾表態,冀於11月初公布深港通開通日期,種種迹象顯示,新一輪「北水」或有機會於11月中下旬起開通。

根據深港通方案細則,此次深港通下「港股通」的投資範圍,在原有滬港通基礎上增加99隻股票至417隻,包括深港A+H股,以及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分股,市值要求不低於50億元。惟兩地證監亦為防止有公司通過炒作達到標準,將50億元限定為考察期截止日前「12個月的港股平均月末市值」,並舉例稱若深港通於今年年底前正式開通,考察期即為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包括首尾兩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21&issue=2016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18

李小加:中港關係具優勢 互聯互通難複製

1 : GS(14)@2016-11-11 08:02:44

【明報專訊】滬港通啟動兩周年;深港通亦通車在即;上海和倫敦直接連通的「滬倫通」也正展開研究。一旦內地市場與海外市場直接相連,香港會否被邊緣化?昨日,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新華財金社主辦的聚焦深港通論壇上,指出內地和香港的互聯互通,無法被其他國家和地區複製;他也強調,滬港通和深港通將服務特定的投資群體,而且會長期運作下去。

稱「滬倫通」操作性不高

李小加表示,滬港通和深港通難以被其他地區複製。一方面,一國兩制之下,香港與內地監管層互相信任,合作無間,因而可以成事。相比之下,紐約或者東京交易所的監管機構,就難以與內地監管層形成這種合作。比如,紐交所的監管層,如果要向上海或者深圳交易所要求部分交易文件,很大可能會被拒絕,因為大家都要維護各自所在市場和國家的利益。

另一方面,「滬倫通」由於上海和倫敦的時差,實現同樣有困難。香港和上海的互聯互通,建立在大家可以在同一個時間段工作之上。一旦上海與倫敦連通,就變成要求券商在非工作時段提供服務,投資者也要在夜間關注對方的市場,所以可操作性不高。

有如一所大學 不愁沒學生

滬港通和深港通,在李小加看來,是一項長期的安排。他表示,內地投資者可以分為三級,「中學生」是大多數,他們滿足於本地的投資機會,並不尋求去其他市場配置資金;「研究生」是極少數的高淨值人士,他們全球配置資產,用各種途徑把資金轉移到境外直接投資,因而不需要互聯互通的機制;滬港通和深港通服務的只是「大學生」,這些投資者介於「中學生」和「研究生」之間, 有一定資金和投資經驗,希望嘗試本地以外的投資機會。雖然部分「大學生」會升級成為「研究生」,但由於「中學生」也會升級成為「大學生」,因而,互聯互通永遠有市場,就像一所大學,永遠不用擔心沒有學生。

回應「同股不同權」:一切皆有可能

演講結束後,李小加接受記者提問,稱深港通準備就緒,只等鳴槍,監管層一聲令下就可以通車。他認為,深港通和滬港通是兩條腿走路,互為支撐。對於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他認為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資本市場「有驚無險」,目前正尋找一個平衡點。他建議香港投資者靜觀其變,等待美國資本市場的下一步反應。

被問及「同股不同權」的諮詢是否有機會重啟,他就多謝馬雲早前對香港上市機制的意見,又稱只要對香港有利的模式,都會作研究,而任何新事物出現,都會引起很多關注和爭議。他用「一切皆有可能」來回應是否重啟「同股不同權」的諮詢。

[深港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81&issue=20161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57

李小加:深港通只欠一聲槍聲

1 : GS(14)@2016-11-11 08:08:41

【本報訊】深港通開通在即,但至今仍未有確實日期,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指市場已各就各位,「萬事俱備,只欠一聲槍聲」,滬港通與深港通一樣用「兩條腿往前走」,未來亦會不斷加入新形式。早前有消息指21日上市的公司獲通知,上市敲鑼儀式須另外擇日進行,市場相信當日將舉行深港通通車儀式。昨出席同一場合的特首梁振英表示,深港通將在短期內開通。


多謝馬雲上市架構建議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李小加認為結果是「意料之外,情理之內」,市場有短暫風險,但很快會恢復正常,對深港通影響不大。至於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批評本港上市架構,指應該與時並進。李小加稱「謝謝馬雲先生的建議」,他相信「同股不同權」肯定是未來發展議題之一,但被問到是否會重啟討論,李僅表示所有事情均有可能,有利市場的模式都會考慮。阿里兩年前,正因為採「同股不同權」架構,不符港要求轉赴美國上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1/198299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26

李小加:深港通不造成走資

1 : GS(14)@2016-11-17 11:10:57

【本報訊】深港通尚未鳴槍之際,《人民日報》海外版引述李小加指,滬港通、深港通不會造成資金外流。他出席一個會議時解釋,透過互聯互通買賣股票,人民幣只會原路往返,屬封閉式系統,故滬港通、深港通「交易過境,而清算、結算不過境」,是純粹投資工具。


有利A股納入國際指數

雖然深港通一拖再拖,但滙豐證券服務中國銷售及業務發展總監王偉全表示,只要開通滬、深股市互聯互通,海外投資者有更多渠道進入A股,長遠而言,對於A股被納入國際指數有幫助。王偉全又指出,滬、深股份都可接觸,亦已涵蓋絕大部份A股指數,故海外客即使無參與滬港通,亦有興趣參與互聯互通。深圳股份以新經濟、科技、醫療股為主,相比「穩打穩紮」與大市同步的滬股,王認為,深股對於尋求Alpha、跑贏大市的主動型基金更為吸引。滬港通開通至今投資氣氛未見熱切,滙豐資本市場亞太區聯席主管陳紹宗表示,難以估計長遠計滬、深港通何者較受歡迎,但以數據看來,深圳日均成交額比上海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7/198365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8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