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基斯坦擬再向IMF求援,“強美元之殤”何時休?

盡管新興市場在強美元下已經跌了近4個月,但情況並沒有好轉的跡象。近期,外儲跌至三年半低位、一年貨幣貶值近20%的巴基斯坦陷入經濟危局,為避免債務危機,巴基斯坦政府擬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援,據悉救援資金規模或高達120億美元。

巴基斯坦的窘境是全體新興市場的一個縮影。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年初至今,截至7月30日18:00,在新興市場貨幣中,阿根廷比索跌幅居首,跌幅高達31.854%;土耳其里拉排名第二,跌幅高達22.205%;巴西雷亞爾跌幅也高達10.75%,之後依次為俄羅斯盧布(-10.75%)、印度盧比(-6.951%)、菲律賓比索(-6.285%)、匈牙利福林(-6.192%)、南非蘭特(-6.118%)、印尼盧比(-5.955%)、韓元(-4.725%)、人民幣(-4.627%)。

眼下,美元多頭顯現疲態,美元指數幾度沖擊95失利,機構的各項模型也暗示美元上行空間受到抑制,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和新興市場的自身脆弱性仍然導致美元受到資本青睞。“在4月美元快速走強後,新興市場倍受打擊,尤其是油價和美元罕見地同步走強,對於新興市場的原油進口國家而言,無疑是雙重打擊。此外,隨著美聯儲不斷加息,持有美元還存在較高的利差優勢,外加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仍存,美元的避險價值凸顯。”貝萊德(BlackRock)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董立文(Richard Turnil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巴基斯坦擬13度求援IMF

據悉,巴基斯坦正在制定向IMF尋求該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救助計劃,財政部高級官員將在新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就職後向他提交這一選擇方案。

一位政府顧問對外媒表示:“我們處境艱難,需要幫助。沒有IMF的援助,我無法想象我們能夠度過難關。這位顧問表示,巴基斯坦可能需要100億至120億美元的貸款,這是該機構上一次於2013年向該國提供的53億美元貸款的兩倍,也將是IMF第13次向巴基斯坦提供救助。”

然而,IMF提供任何貸款都會要求巴基斯坦限制公共支出,這一限制將使伊姆蘭•汗難以兌現他一些競選承諾。在競選期間,伊姆蘭•汗承諾將投入公共資金,為全民提供醫療服務、對學校進行升級,以及擴大社會安全網。

然而,在國內情況風雨飄搖之際,一切都只能退而求其次。近幾個月,由於油價上漲推高了進口成本,而出口繼續滯後,巴基斯坦外儲急劇下降,今年以來,巴基斯坦外儲累計下滑22%,處於三年半低位。根據7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巴基斯坦國家銀行的外匯儲備僅為90億美元,甚至不足以支付兩個月的進口。

由於美元外匯儲備短缺,今年1月,巴基斯坦曾批準在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來緩解美元儲備持續下降的風險,然而外儲下降的壓力並未減弱。此外,今年以來,巴基斯坦貨幣盧比對美元累計貶值14%,一年來貶值幅度超過20%,經常賬赤字同期擴大42%至180億美元。外債在巴基斯坦的名義GDP中占比也達到了30%。

外部風險的加劇,令穆迪近日將巴基斯坦的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意味著未來有下調主權信用評級的可能。穆迪目前對巴基斯坦的主權評級為B3,屬投機級(垃圾級),信用風險較高。這也是巴基斯坦不得不向IMF求援的原因,盡管IMF救助的條件歷來較為嚴苛。

“強美元之殤”持續

早在巴基斯坦前,上一個向IMF申請救援的新興市場國家是阿根廷。阿根廷在6月7月與IMF簽署協議,議定36個月期的500億美元融資。自那以來,市場一直在推測下一個“倒下”的新興市場國家會是誰,土耳其、剛果、巴基斯坦都被認為是繼續救援的國家。

截至北京時間7月30日18:00,美元指數報94.45,較年內最低點的88.2上漲近7%。盡管近期美元指數漲幅停滯,但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避險情緒仍然使新興市場難以複蘇,強美元對於新興市場的資本市場、跨境銀行、實體投資構成了全方位影響。

國際清算銀行(BIS)經濟顧問與研究部門負責人申鉉松此前就對記者表示,美元強弱程度與跨境銀行資金流呈反比,也與實體投資(即公司資本開支)呈反比,即美元貶值時,非美國家更傾向於舉借更多美元債務,而站在債權人(銀行)的角度,借債人這時信用資質更好,這也創造了更多延長授信的空間;而美元升值時,跨境銀行美元計價借貸就會萎縮。同時,跨境銀行美元計價借貸與新興市場實體投資呈正相關性,即美元的走強也會導致實體投資下降。

究竟“強美元之殤”何時休?有機構觀察到,近期利率和股市的波動率處於低位,如果這一情況持續,可能會看到投資者開始重新回到新興市場。也有多位交易員對記者表示,最近看到墨西哥比索在選舉後出現複蘇,美元對墨西哥比索從6月15日近21.0的本年度高點朝著18.50下跌。關鍵問題是,在過去3個月中,新興市場貨幣大幅下跌後,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當前估值。

有外資行交易員對記者表示,乍一看,新興市場現在估值誘人。新興市場股票在遠期市盈率基礎上與其發達市場同業相比折讓26%。現在,新興市場實際收益率與發達市場利差達到近十年內最寬水平(超過300基點)。新興市場本幣(LCY)債務似乎提供幾年內最具吸引力的收益率,但是必須要避免陷阱。

渣打銀行認為,從外匯對沖收益率和實際收益率兩方面來看,俄羅斯、南非和哥倫比亞是基於這兩個指標,能提供有吸引力的估值並保持相對美債有合理利差的少數幾個市場。此外,從歷史情況來看,盡管土耳其、印尼和墨西哥在風險情緒開始改善時會吸引投資者回流,但一旦考慮到對沖外匯風險的成本,這些市場就會失去吸引力。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35

認定哈馬斯行兇 與巴勒斯坦矛盾加劇 3青年被殺 以空襲加薩

1 : GS(14)@2014-07-02 11:20:5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02/18784438

三個以色列年輕人喪命,激化以巴關係。三名猶太青年上月在西岸失蹤,震動以色列,當局大搜索逾半月,前天(周一)尋獲三人遺體。當局認定是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所為,總理內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矢言血債血償,以軍隨即對加薩地帶展開大空襲。但哈馬斯否認涉事,斥以方找藉口將軍事行動升級,哈馬斯不會善罷干休。

■哈馬斯成員卡瓦斯邁(左圖)及阿布艾沙(右圖)被指是疑兇。




遇害青年是16歲的沙伊爾(Gilad Shaar)與弗蘭克爾(Naftali Fraenkel)及19歲伊夫拉(Eyal Yifrah),是西岸希伯倫市附近猶太殖民區一間宗教學校的學生。上月12日,他們放學後截順風車回家期間失蹤;儘管風險高,這是以色列人出入巴人地區常用的方法。
三人失蹤消息令以色列大為緊張,安全部門展開代號「兄弟的守護者」尋人行動,出動數以千計兵力反轉西岸,18天內搜查了2,200處地方,逮捕420多名哈馬斯成員。當局上周四並點名指兩名哈馬斯成員是疑犯,展開緝捕。


■阿布艾沙的住所前晚被以軍轟炸。路透社




遺體被樹枝亂石掩埋

到前天,當局終於在希伯倫以北的田野發現一處新挖的淺墳,三名青年遺體被樹枝、亂石掩埋。初步檢查顯示三人在失蹤後不久中槍身亡,但具體情況要等法醫報告。
以色列內閣前晚緊急開會商討對策,但討論三小時仍無果,要翌日繼續。內坦亞胡會前指,事件令「全國一起悲泣」,三名青年是「被衣冠禽獸綁架並冷血謀殺」、「哈馬斯要付出代價」。
以軍昨天凌晨隨即對哈馬斯控制的加薩地帶,展開年半來最大規模的空襲,擊中34個軍事設施目標,造成至少一死四傷,但以方指空襲是回應近日加薩的火箭攻擊。上周被點名的其中一名疑犯,家門亦被炸開。哈馬斯官員指以軍軍機10分鐘內出動20多次。






以軍槍殺巴國少年

在西岸杰寧市,以軍指一名哈馬斯成員意圖擲手榴彈,把他槍殺。但巴人傳媒指該名心口中槍的青年深夜外出只為帶食物回家,讓家人守齋月規定,在日出前用餐。
哈馬斯否認殺害三名猶太青少年,批評以色列是乘機加緊軍事行動,並警告若「局勢升級,地獄之門會打開」。
國際關注事件,美國總統奧巴馬、法國總統奧朗德、英國首相卡梅倫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都譴責暴行。奧巴馬呼籲「各方」克制,避免對立情勢惡化。梵蒂岡發言人批評這宗「醜陋而不可接受的罪行」是和平的障礙,教宗方濟各同情受害人家屬承受「難以言喻的痛」。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2 : GS(14)@2014-07-02 11:21: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02/18784440
面對以色列報復式空襲威脅,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圖)前晚召開政府緊急會議,討論局勢最新發展。有官員指,阿巴斯尋求美國遏止以色列藉三名青年被殺提升軍事行動。
該官員透露,阿巴斯譴責綁架並殺害三名青年,重申巴勒斯坦一貫譴責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但阿巴斯同時警告美國,以色列試圖誇大今次事件,以三名青年被殺為藉口,提升對西岸和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破壞以巴和平進程。
其實自三名青年被擄走後,阿巴斯既出言譴責,亦矢言會協助尋人,惹來哈馬斯批評,而他在巴人中的民望亦因此急挫,被轟與以色列一夥。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趁機要求阿巴斯廢除4月與哈馬斯達成的和解協議,這協議旨在令長久敵對的雙方合組一個巴人團結政府。
新華社/路透社 面對以色列報復式空襲威脅,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圖)前晚召開政府緊急會議,討論局勢最新發展。有官員指,阿巴斯尋求美國遏止以色列藉三名青年被殺提升軍事行動。
該官員透露,阿巴斯譴責綁架並殺害三名青年,重申巴勒斯坦一貫譴責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但阿巴斯同時警告美國,以色列試圖誇大今次事件,以三名青年被殺為藉口,提升對西岸和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破壞以巴和平進程。
其實自三名青年被擄走後,阿巴斯既出言譴責,亦矢言會協助尋人,惹來哈馬斯批評,而他在巴人中的民望亦因此急挫,被轟與以色列一夥。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趁機要求阿巴斯廢除4月與哈馬斯達成的和解協議,這協議旨在令長久敵對的雙方合組一個巴人團結政府。
新華社/路透社
3 : GS(14)@2014-07-02 11:21: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02/18784442
兩個多星期以來,以色列全國上下密切跟進三名失蹤青年情況,傳媒每日24小時更新報道,政府高官每日作電視簡報營救進展,民眾就守夜祈禱。到死訊前日傳出,全國難掩傷痛。
以色列總統佩雷斯(Shimon Peres)形容,「今天整個以色列都會俯首」。縱使在數十年的以巴衝突中已有數以千計以色列人被殺、以軍遭武裝分子擄走亦時有發生,但今次遇害是手無寸鐵的青年,特別觸動到以色列人的神經。三名青年的母親因為連串行動公開呼籲武裝分子放人,成了公眾人物,她們還去了日內瓦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發言。
三人證實遇難後,大批民眾湧到他們生前的寓所哀悼,有人燃點蠟燭祈禱;亦有很多人在特拉維夫的拉賓廣場和三人被擄走的地點集會,唱歌祈禱,又用蠟燭砌出三人的名字或「大衞之星」圖案。
美聯社
4 : GS(14)@2014-07-02 11:21:3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02/18784444

遜尼派聖戰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宣佈成立「伊斯蘭國」後,前日在「首都」拉卡(Raqqa)舉行另類閱兵,展示相信從敍利亞或伊拉克政府軍搶來的「飛毛腿」導彈(Scud圖)及T55型坦克。
ISIL相關組織在Twitter展示相片,一輛大貨車拖着一枚「飛毛腿」導彈在拉卡街頭行駛,大批市民圍觀。專家指該枚導彈已經不能使用,對伊拉克政府軍或鄰國以色列不會構成威脅。
另外,美國增派多300名美軍、軍用直升機及無人戰機前往伊拉克,但強調不是為空襲做準備,只為保護伊拉克的美國公民。
英國《每日電訊報》/路透社
5 : GS(14)@2014-07-02 11:21:4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02/18784446
尼日利亞逾200名女學生被激進伊斯蘭組織「博科聖地」擄走兩個多月,至今獲救無期。軍方昨日首次就此案採取拘捕行動,被捕者包括一名商人及兩名女子。
被捕商人亞雅里(Babuji Ya'ari)涉嫌掌控「博科聖地」的情報機關,軍方指他在2011年起為組織做間諜及收集情報,並以親政府青年民團成員的身份作掩飾策劃多宗恐襲,包括今年4月中在奇布克市擄走276名女學生。至於行動中拘捕的兩名女子,其中一人涉嫌安排付款給其他行動成員。
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65

巴勒斯坦被判為恐襲賠50億

1 : GS(14)@2015-02-25 17:25:20





巴勒斯坦人在十多年的第二次大起義中,於以色列發動連串恐怖襲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前天在美國一宗民事索償中被判要為襲擊負責,並要負起逾六億五千萬美元(約五十億港元)巨額賠償賬單,令巴人自治政府在形象和財政上遭受雙重打擊。入稟的十個美籍死傷者家庭,是引用美國一九九二年的《反恐法》,令他們有權在聯邦法院為國外恐襲死傷的家人索償。紐約一個陪審團裁定巴解和自治政府賠近二億二千萬美元,根據《反恐法》賠款自動加兩倍。



以色列:道德勝利


案件所涉六宗炸彈和槍擊襲擊,是二○○二年至○四年在耶路撒冷發生,共造成三十三死、逾三百九十傷。控方指自治政府和巴解向策動襲擊的哈馬斯和阿克薩烈士旅提供實質支持,責無旁貸。以色列政府指裁決是一次「道德勝利」,自治政府則批評指控沒根據,指裁決妨礙解決以巴衝突,表明會上訴。控方律師表示賠款會追到底,不過自治政府受制於以色列封鎖資金流入,一直財困,專家亦指追款涉及很多國際法問題和外交考慮,料要花很長時間。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25/190538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023

租用瓜達爾港40年中國擬巴基斯坦建軍港

1 : GS(14)@2015-04-23 01:56:11

■習近平(左)昨與巴國總理謝里夫共同以觸摸啟動球方式,為中國投資的瓜達爾港等項目揭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出席儀式,為中國經營巴國瓜達爾港(Gwadar Port)揭幕。該港口由中國出錢出力援建後,交新加坡經營失敗,巴國又將經營和開發權交給中國,期限40年,並力邀中方在該港建軍事基地。中方承諾投資100億美元(約775億港元)完善港口配套。西方認為北京目的之一,是要把該港口打造成中國在海外的「珍珠港」,同時完成旨在挺進印度洋的「珍珠鏈戰略」。


習此程訪巴國,外界最關注就是瓜達爾港,因該港口是中方應巴方請求,投資16.2億美元(約126億港元)建成,後招標被新加坡港務局奪經營權,但因經營不善虧損嚴重退出,巴國於前年將港口經營和開發權交中國,為期40年,中方允諾再投放100億美元擴建和完善。港口經營方特意等習近平此次到訪宣告營運。2011年5月時任巴國總理吉拉尼訪華時,曾高調請求中國在瓜達爾建海軍基地駐軍。



提升「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不過,習近平並未親臨港口,而是在伊斯蘭堡與巴國總理謝里夫共同主持儀式,為中國援建巴國50多個項目、總額達460億美元(3,656億港元)的一籃子項目揭幕。這些項目中大部份涉及瓜達爾港口的建設。習與謝里夫在揭幕儀式前舉行會談,一致同意將中巴關係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顯示中巴關係之超規格、不受任何「氣候」變化影響。




共建「中巴經濟走廊」


習不去瓜達爾港,但西方仍關注該話題。英國《金融時報》指,中國人接管瓜達爾港,中國可借此建基地,保護越來越多來往印度洋的中國船隻。《日經新聞》指,中國會把瓜達爾港打造中國的「珍珠港」(即海軍基地),必令印度不滿,甚至演變成美印與中巴對峙。輿論還認為中國人拿下瓜達爾港,意味着北京對東南亞、南亞形成包圍的「珍珠鏈戰略」的完成。中巴領導人還多次提及共建「中巴經濟走廊」。設想是以瓜達爾港為起點,向北穿越巴國,用鐵路和公路連通中國新疆。此走廊一旦建成,中國從中東進口原油貨物就可不必遠洋跋涉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運回,只要在瓜達爾港上岸,即可通過走廊直達國內,省去三分之二路途並減少風險。但也有分析指,巴國期望中方在瓜達爾建軍港、答應共建巴中走廊,是看上北京有錢,讓中國多投資。中巴友誼由來已久,巴國是最早與中共建交(1951年)的國家,也是中共與美國建交的「橋樑」;八九六四後,西方中斷與北京軍事來往,巴國偷偷將自己進口的美國的武器技術送北京;中國還與巴國聯合研發最新型戰機,使中巴共同宿敵印度咬牙切齒。中新社/路透社/網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2/19120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33

疑向巴基斯坦取核武沙地引發中東核競賽

1 : GS(14)@2015-05-19 01:09:41

正當美國為首的「六國集團」下月底就伊朗核問題完成框架協議之際,有華府高級官員披露,沙地阿拉伯決定從巴基斯坦取得核武(圖),此舉恐令土耳其、埃及等國仿效,在中東引發核武競賽。多個遜尼派的阿拉伯國家憂慮美國與伊朗關係解凍後,最終可能令屬什葉派的伊朗研發出核彈,威脅中東多國安全,華府指沙地已採取「戰略決定」,要求巴基斯坦轉移核武,但相信巴國目前仍未給予對方實際武器,但美國中央情報局正努力調查巴國是否已向沙地提供核武技術或核彈。沙地過去30年一直資助巴國核計劃,分析指若沙地有意擁核,將開腔要求巴國立即供應核彈頭,相信這個決定勢必令埃及、土耳其等區內國家跟隨,觸發核武競賽。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518/191512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59

以軍當眾射殺巴勒斯坦女生

1 : GS(14)@2015-09-25 01:16:24

■以色列士兵持槍瞄準哈什拉蒙,最後將她擊斃。路透社


巴勒斯坦18歲女大學生哈什拉蒙(Hadeel al-Hashlamon),前日被指在西岸城市希伯倫一個檢查站企圖行刺邊境守衞,遭持槍以色列軍人擊斃。這輯照片,記錄了她被槍殺前一刻情況。蒙面的哈什拉蒙雙手下放,未見持有武器,被兩名以軍用槍瞄準,其間有身穿平民服裝的男子作調停狀,但少女未幾就遭槍擊,傷重不治。同日較早前亦有一名23歲巴人被發現倒斃在希伯倫附近一個村落,死因未明。以巴局勢自上周起再度緊張,有巴人藏身同被以巴視為聖地的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向警方掟石和爆竹,並燃燒以色列國旗。一名以色列男子駕車時遭巴人掟石擊中死亡。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24/193071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02

巴勒斯坦男童遭以軍轟斃

1 : GS(14)@2015-10-14 02:53:28

以色列及巴勒斯坦連日因聖殿山阿克薩清真寺的使用權爭議爆發衝突,一名13歲巴人男童前日在示威中遭以軍開槍射殺;昨日再有一名以警遭一名阿拉伯男子持刀襲擊,刀手被開槍擊斃。數百名巴人前日在拉姆安拉市附近的猶太殖民區發起示威,用石頭封鎖道路,並試圖衝破防線闖入殖民區內。以軍稱動用橡膠子彈鎮壓,但拒絕回應有否發射實彈。當地醫院指,13歲男童沙拉卡(圖)頸部被真槍實彈擊中,傷重不治,另再有4人中槍受傷。全日西岸及加薩共有332名巴人在衝突中受傷。昨日一名以色列警員在耶路撒冷舊城區入口處遭人持刀刺中,幸穿上保護背心,沒有受傷,附近其他警員立刻開槍射殺刀手。警方指刀手是阿拉伯人,但未說明是巴勒斯坦人或是阿拉伯裔以色列人。法新社/卡塔爾半島電視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13/193307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139

以軍催淚彈殺巴勒斯坦男嬰

1 : GS(14)@2015-11-01 23:11:25

以巴局勢持續緊張,以色列軍方前日在西岸城鎮伯利恒施放催淚彈,導致一名僅8個月大巴勒斯坦男嬰窒息死亡(圖)。據巴勒斯坦衞生部發言人指,一批巴人青年向以軍掟石,以軍發射催淚彈還擊,釋出的煙霧滲入附近民居,男嬰薩瓦卜泰(Ramadan Thawabteh)吸入氣體後窒息而死。同日,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率領代表團,向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庭(ICC)提交一份長達52頁的文件,控告以色列政府干犯戰爭罪行。文件列出以軍即審即決、集體處罰、強拆房屋及種族清洗等行為,並提供圖片及影片作為佐證。其間阿巴斯與ICC首席檢察官班索達會面。巴方之前已要求ICC調查以色列涉在2014年的加薩戰爭中犯戰爭罪行。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101/193558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34

塔利班槍手AK47掃射 擲手榴彈巴基斯坦大學恐襲21死

1 : GS(14)@2016-01-22 01:46:07

■襲擊大學的槍手與軍警以至師生駁火,有被擊斃槍手伏屍宿舍。路透社



巴基斯坦有大學遭襲擊,一群槍手昨早闖入西北部一間大學校園,到學生宿舍和課室開火,造成包括師生在內至少21死逾50傷。保安部隊終擊斃四名恐怖分子,清剿行動在數小時後結束。巴基斯坦塔利班一指揮官承認發動襲擊。


遇襲的是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距白沙瓦約40公里的賈爾瑟達的帕夏汗大學。該校以普什圖族獨立運動領袖帕夏汗命名,有逾3,000名男女學生,適逢昨天舉行悼念他死忌的詩歌朗誦活動,有600賓客到場。綜合各方消息,狡猾的槍手昨早趁天色欠佳發難,在濃霧掩護下翻過校園後方圍牆,擊斃一名校警後,闖入行政樓和男生宿舍等不同建築。當局指槍手持AK47步槍和手榴彈,現場曾傳出多次爆炸巨響。有學生指槍手「打開課室門亂槍掃射」。許多學生聽到槍聲,有老師指示學生留在課室內,但亦有老師叫學生快逃,部份人躲入洗手間。一名講師則是在由宿舍步往辦公室途中聽到砰砰槍聲,「聽到保安人員講電話,說很多人受傷、身亡……」另一教師躲在洗手間,其後有槍手走近,「我急忙跳出窗外」,結果跌斷腿。軍方、警方和準軍事部隊邊境軍團大舉出動,湧入校園後隨即與槍手交火。有目擊者看到三名兇徒在校園入口附近佔據有利位置,「一個在天台,另一個躲在角落,第三個在牆邊」,跟保安部隊駁火。校園外除了有多輛裝甲車,還有多輛救護車候命,將傷者分送全市各醫院;區內醫院全部進入緊急狀態。軍方並派出三架直升機,居高臨下監察局勢。有電視台直播現場情況,可見學生驚惶狂奔。




處決式轟頭殺師生 槍戰數小時

在槍手發難後數小時,軍方宣佈清剿行動結束,共擊斃四名恐怖分子,其中兩人遭狙擊手擊斃。事件中至少21死,包括一名化學講師、多名學生、以及校警與保安部隊,不少死者頭部處決式中槍,另有逾50人受傷,有消息指當中9人危殆。校長拉希姆表示事前未收過恐嚇,但路透社報道指,當地多間學校因接到襲擊警告,上周末提早下課放假。事後巴基斯坦塔利班(TPP)指揮官曼蘇爾跟美聯社通電話,坦承「派出四人小組」發動襲擊,聲稱是為近期被殺的數十名成員報復。曼蘇爾前年策動白沙瓦學校襲擊事件,釀成154人死亡。但另一邊廂,TPP發言人胡拉撒尼卻發聲明否認組織與襲擊有關,更批評襲擊手法「非伊斯蘭」,矢言向冒認TPP的人追究責任。分析指TPP派系林立,常互相攻訐。正外訪的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譴責襲擊案,斥施襲者無信仰,政府「堅決鏟除國內的恐怖主義威脅」。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1/19460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714

巴基斯坦移民 父駕巴士平凡「公屋仔」變市長

1 : GS(14)@2016-05-08 14:44:32

由平凡「公屋仔」成為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的經歷是現代童話。他1970年出生前不久,父母才由巴基斯坦移居英國,一個駕巴士、一個在家做針線工幫補家計,將八條「化骨龍」拉拔長大,一家十口住在南倫敦一個公屋三房單位,排行第五的薩迪克.汗直到24歲離家獨立前一直睡「碌架床」。薩迪克.汗自小受不少歧視,與人爭執打架是常事,他上的貝文書院亦非好學校:「貝文仔」是頑劣的同義詞。但他學業不錯,更立志做牙醫,老師卻覺得他「牙尖嘴利」愛駁嘴,建議他考慮讀法律,終令他走上人權律師之路。



撐同性婚姻受死亡恐嚇

1994年薩迪克.汗成為地方議員。他自小深信工會運動的力量,15歲加入工黨,因父親參加工會「人工和福利都不錯」,而媽媽只能自己爭取,待遇差得多。貝文書院當時有全英首位穆斯林中學校長,亦令他明白「膚色和背景無法阻止你爭取成功」。憑着這信念,他成為律師行合夥人,2005年當上國會議員,在白高敦政府任運輸國務大臣,是首個開內閣會議的穆斯林官員。自認開明的他,不諱言喜歡修甲,卻因曾投票支持同性婚姻,受伊斯蘭激進分子死亡恐嚇,令他一度考慮僱保鑣保護妻子和兩個女兒。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8/196024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0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