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持股賬面輸過千億 中環在線:格林伯格做對冲執19億 李華華

2008-11-21  AppleDaily

唔 少城中富豪衰喺有「I kill you later」之稱嘅Accumulator(累計認購期權)上,所以一提起結構產品,立即耍手擰頭兼掉頭走。華華噚日聽到花旗國消息話,身家已經大縮水嘅 美國國際集團(AIG)前主席格林伯格,最近就因為早前買落嘅結構產品執番筆,唔知會唔會係否極泰來嘅先兆。

話說3年前,AIG股份仲喺 67蚊美金嘅時候,格林伯格為手上442萬股AIG股份做咗對冲,同瑞信定咗份遠期合約,如果3年後AIG股價低過某個水平,瑞信就要接貨。份合約啱啱喺 星期一到期,當時AIG股價得番1.91美金,唔使多講,當然係瑞信要硬啃貴貨,格林伯格因為咁就賺咗2.4億美金,即係大約18.7億港銀。

3年蒸發過千億

雖 然唔知瑞信要用乜嘢價接貨,不過心水清簡單計計,接貨價較開始價大約有19%折讓,即係54美金左右。今勻瑞信唔見咗十幾億,你都咪話唔傷。不過,格林伯 格都未必笑得出,事關佢手上揸住2.08億股AIG股份,埋單計數,過去3年已經蒸發咗136億美金,唔見咗過千億港銀,做咗對冲嘅比例大約只有2%,今 次袋番十零億都幫補唔到幾多,睇怕格林伯格唔多唔少一定後悔,當初點解唔瞓身做對冲。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4

眼鏡大王父子涉串騙40億 涉案10被告共被控19罪包括洗黑錢

2009-02-26  AppleDaily





【本報訊】曾有「眼鏡大王」之稱、07年已被停牌的泰興光學前主席馬寶基,與擔任行政總裁的兒子,以及多名前職員,涉嫌以虛假交易詐騙銀行達40億元貸款,以及洗黑錢8億多元,案件昨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訊。

記者:蔡曉楓

涉案十人昨日被控作出虛假陳述、串謀欺詐及洗黑錢等19項罪名,押後至4月24日再訊,案件將轉往高等法院審理。

十名被告為:泰興光學前主席馬寶基、前行政總裁馬烈堅,兩人均已破產;前司庫林玉樺、前財務總監鄧耀樑、前會計文員陳寶明及林俊威、派往內地的前職員余國良及姜永華、負責開設空殼公司的黃家浩,以及前員工柯德炎,年齡27至68歲。

各被告獲准保釋

他 們共被控公司董事作出虛假陳述、串謀發表虛假陳述、偽造文書、串謀欺詐及洗黑錢等19項罪名,各人准以現金1萬至40萬元,以及人事現金3萬至75萬元不 等保釋。首六名被告被控於03至04年,串謀以虛假提貨單,聲稱泰興光學的貨物售予四間公司,並於04至05年向20間銀行騙取延長信貸,而首九名被告則 於04年3月至05年5月,洗黑錢合共逾8.75億元。首四名被告又被控於04年4月,身為泰興光學集團有限公司高級職員,在03年財政年度年報作虛假陳 述,指公司的營業額逾12.3億元。馬寶基於60年代創辦泰興光學,屬本地老牌眼鏡製造商之一。泰興光學於93年上市,但其後出現財政困難,05年被十多 間銀行追討欠款共達9億元,先後被滙豐銀行及渣打銀行入稟法院申請清盤,06年泰興光學被法庭頒令清盤。而泰興光學集團的前執行董事馬寶基、執董馬寶豐、 馬保隆及馬烈堅,被指違反《董事承諾》,08年1月被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公開譴責。案件編號:ESCC992/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34

多賺逾倍末期息14.1仙冠君19厘回報勝藍籌


2009-03-13   AppleDaily





【本 報訊】手執中環花旗銀行廣場及旺角朗豪坊物業的冠君產業信託(2778),昨收市後公佈08年業績,受惠於合併朗豪坊7個月收益,可分派款額增長1.1倍 至14.08億元;每基金單位末期分派14.1仙,全年分派31.98仙,按年倒退5.9%。以昨日收市價1.68元計,分派收益率高達19厘,傲視當今 削派息的眾多藍籌。記者:余志浩

至於越秀房託(405),去年物業收益淨額增長23.7%至4.36億元,每基金單位末期分派 12.26仙,全年分派24.6仙,按年升8.9%;以昨收市價1.71元計,分派收益率亦達14.39厘。若撇除財務工具安排的影響,冠君實際收入支持 的每基金單位分派為21.88仙,按年增長67.3%;相關分派收益率則降至13%,惟仍屬高息一族。可留意是,該基金已解除所有財技,今年分派比率亦由 以往百分百,降至90%;換言之,租金實收多少,更能直接反映於最終分派上。

越秀房託息率亦達14厘

冠君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李澄明指該基金「抵買」,每單位價格較淨資產值5.37元折讓近69%,值得「長揸卅年」。

不過,金融海嘯直接冲擊中環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他表示,佔總收入近75%的花旗銀行廣場,其空置率由去年底2.1%,升至本月的3%,預計全年會有所增加,但由於中環整體空置率仍然偏低,業主根本沒有迫切性減租搶客。

冠君的物業組合於去年底估值400.5億元,較去年中跌近14.9%,拖累其資產負債比率增加9.9個百分點至36%,與房產信託基金(REITs)監管守則不能超過45%的差距大幅收窄,惹起外界憂慮供股疑雲。

花旗廣場將逆市加租

李 澄明強調,一旦超出上限,相關規則也沒有訂明一眾房產基金須變賣資產,「即使過咗(45%),嗰個後果唔會點重大……我諗至多唔借錢買新嘢囉!」該基金今 次提供以股代息選擇,亦是為減輕財務壓力,而直至2011年前毋須為債務進行再融資。今年花旗銀行廣場續租樓面面積約13.8%,另有4.2%樓面租約會 進行租金檢討,他說,舊租約是兩、三年前簽訂,當時呎租偏低,惟去年初平均現收呎租為67.1元,至年底又升至87.5元,故相信新續租租金不會跌。期內 冠君業績只計入朗豪坊物業7個月收益淨額約3.14億元,李澄明指出,今年該物業收入將全數入賬,租金穩定兼出租率高,相信足以彌補花旗銀行廣場收益下跌 壓力。

冠君及越秀房託08年業績概況

-冠君(2778)-收入總額金額:16.14億元變幅:+92.4%物業收益淨額金 額:13.34億元變幅:+96.1%每基金單位末期分派金額:14.1仙#變幅:-30.58%每基金單位全年分派金額:31.98仙變幅:-5.9% 資產負債比率金額:36%變幅:+9.9個百分點-越秀房託(405)-收入總額金額:4.96億元變幅:+23.3%物業收益淨額金額:4.36億元變 幅:+23.7%每基金單位末期分派金額:12.26仙變幅:+6.52%每基金單位全年分派金額:24.6仙變幅:+8.9%資產負債比率金額:32% 變幅:+7個百分點#去年下半年已取消財技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17

利豐(494) 點解會值19倍 PE?


因昨天電腦壞,加上事忙,中聯石化東西會趕快出,現時先拿出一篇寫494的舊文,給大家看看。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0777&start=0&hilit=494


會計仔:


就算有收購, meet 到所謂既3年計劃, 叻盡都係10-20% growth 一年? 今時今日點解仲會值19倍?

greatsoup:


人地有個獨特的供應鍊系統,透過部分的(計算式)成本節省,可以確保有(會計式)的增長,仲出埋書講他們獨門方法,怕人學唔到。

就算有金融海嘯都唔使怕,所以值19倍PE。


會計仔:


即係話佢果個優勢比大陸銀行既先天優勢勁1倍, 令佢可以比阿公銀行PE貴1倍? 有冇搞錯 ?

KelvinY:

湯兄可唔可以講多 d,我都聽過類似既野,但係坦白講,呢個世界點會有呢 d 咁既無敵方法,唔係 畢菲特都買左啦


greatsoup:



他們的flow是:
上市集資--->增加生意,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盈利增加--->股價上升--->配股、賣資產--->買人地那些低毛利生意--->做好人地盤生意---->盈利增加

之後又重覆這個模式,就像蔡東豪先生之前寫這一篇文章
2002年5月14日信報

任 職音樂界的好友兼讀者來電,對日前談論股場上的「女民歌手現象」感到有點不妥,「太牽強了!」;接著大談Joni Mitchell的生平,批評文章用錯比喻,更誤解了歌詞的意義。筆者對「女民歌手現象」素有研究,目睹的現實過案多不勝數,聽到朋友批評自己的文章,當 時曾感到心有不憤;然而,想深一層,讀者不能了解文章內容,責任應該在作者,與其反駁批評,不如找機會再詳細講解。

為求清晰,筆者利用圖 象講解「女民歌手現象」: 筆者以女民歌手Joni Mitchell七十年代名曲《The Circle Game》,比喻上市公司進行收購,製造盈利增長的圓圈遊戲。圓圈遊戲有四個環節,筆者稱為「三高一頻」,分別是高速收購、高盈利增長、高市盈率、頻密發 行新股;圓圈分別代表四個環節,環節不停循環轉動。

上市公司藉著頻密收購,製造高盈利增長假象,投資者往往被這假象吸引,盲目追捧,令股票市盈率及股價不斷上升,上市公司乘機不斷發行股份,集資所得的資金用來繼續進行收購。「三高一頻」循環不息,圓圈不停轉動。 圓圈遊戲看似天衣無縫,實則危機重重。


  「三高一頻」以高速收購作起點,同時也是圓圈遊戲上最重要環節。要了解圓圈遊戲,投資者須辨別兩種不同的盈利增長來源:「內部增長」(organic growth)和「收購增長」(acquired growth)。舉例說,甲公司去年盈利一百元,因為今年產品銷量增加和提高產品售價,所以盈利增加至一百二十元;乙 公司去年盈利一百元,今年業績平平,隻能維持去年盈利水平,但乙在年中收購三間公司後,把三間公司已有盈利納入公司下半年賬目,盈利於是增至一百二十元。 甲公司的盈利增長稱為「內部增長」,即憑原有業務增加盈利;乙公司的盈利增長稱為「收購增長」,即憑新增業務來增加盈利。

結果仿似相同,實際上兩者付出不同的成本。甲公司付出的成本已在賬目中扣除,是反映真實盈利能力;乙公司發行股票進行收購,攤薄股東權益,很大可能減低每股盈利。

除了成本不同,乙須承受的風險比甲高,例如:

一、管理層收購前審查工夫做得不足,買了劣質資產回來;

二、資產素質不錯,但管理層缺乏耐性討價還價,給予過高價錢;

三、收購回來的公司的管理層無心戀戰,業績即時變差;

四、收購回來的業務跟原有業務格格不入,充分發揮「二加二等於三」的道理。


因 此,「收購增長」是素質低、風險高的盈利增長來源,也是圓圈遊戲極容易出錯的環節。此外,股票市場變幻無常,未必能長時間不斷提供融資機會,是另一個容易 出錯的環節。圓圈在轉動時,稍有差錯,圓圈遊戲便立即停下來,到時投資者才發現持有的股票原來是單靠「收購增長」的低增長股份,但原來圓圈遊戲已告終結。明天以上市公司作實例分析。 還有,這句話出自Joni Mitchell的自傳,現送給音樂界朋友:Who cares what I meant?What does it mean to you?

這就是利豐所做的東西。


會計仔:


問題又回來了, 10-20% growth 算唔算高速增長?

greatsoup:

不算。

如果是連續10年都是這樣,也真是溫和的穩定增長了。

有溫和穩定增長的話,以20%的增長,19倍P/E,5年後變8倍,10%增長,5年後12倍左右,基金覺得不貴。

但是以這個市況的話,19倍PE又確實係貴,過幾年12倍,你看街邊大把龍頭單位數市盈率任買(盈利下/大跌另計),你會唔會去買呢隻穩定增長的龍頭?

如果我博都買昆機。


solidius:

譬如一間公司一年做一億營業額,好唔好彩佢淨利率只有1%即係一百萬,比人收購完之後係咁易炒幾個人、將d新員工調晒去坐響新公司office慳返d租金,就算未計其它,咁樣慳返二百萬都唔奇啦...


greatsoup:



確實無錯,最早被利豐收購的公司(懶找書本抄它的名字),純利率原本只有1%,但利豐收購之後,增加到3%。

如果呢間公司盈利是3億,毛利率是1%的話,增加到3%,也有可能增加6億盈利,但是.....營業額受經濟環境差而減少就...哈,大家明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02

最新公告(updated 6/6 @4:19pm)


本手記因事忙,星期一至星期三只寥寥數字寫小東西,但是星期三之後可能會繼續寫一些之前未寫完的大東西。


文庫仍會繼續運作及我手記會繼續留言,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62

19-Feb-2010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1870


 

基礎分析是股票投資最基礎的東西。公司做什麼業務、增長點在哪裏、資產負債表如何、管理層是誰、競爭優勢在哪裏。不很深入知道,也大概要知道。

 

然而,這並不是全部。知道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賣出,自己有沒有看錯,更重要。

 

最厲害的分析師也會看錯,最強的 trader看對的機率也未必多過一半很多。

 

若果在市場和自己作對的情況下,選擇堅持自己的看法,要堅持到什麼時候才好呢?那是投資成功與否一個關鍵問題。

 

在自己的帳戶中有沒有正數,那是自己做得對不對的證明。三幾年後沒有正數,那就十分有問題。

 

所以方法都只是方法而已,最終目的是贏利,即是自己帳戶裏面的正數。

 

另外值得一提是,要長期取得高於平均大市回報,股市絕對是一個花費心力的遊戲。貪圖安逸的人,在股市可能會較為危險。

 

"Forget you ego, swallow your pride, stop trying to argue with the market and don't get emotionally attached to any stock that's losing your money. Remember: there are no good stocks; they're all bad... unless they go up in price. Learn from the 2008 experience....." -- William J. O'nei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1

7月19日 味皇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5006


買什麼內體股?你out了

隨著業績的連續公布,又新出現了一個明星版塊,到底是包浩斯叫醒市場,定係漢登叫醒市場,都分不清楚了,但都不重要,10厘股又少幾隻,因為股價不再等人

一直以來,它們的股價長期低估,盈利雖然下降,但店面又唔係執左,經濟比之前好轉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市場先生的行動總是慢半拍,根據市場有效理論, 市場先生必然會很有效的反映出公司的價值,因此股價一日內相差一半也是很有效率的事,按這結論反推導出的事實,就是公司在公布業績前364日都冇賺錢,公 布業績當日即日賺足1年份量的錢的意思?

理論的確是這樣,只是著眼點在公認的價值,真實的價值如何根本不在考慮範圍,講到尾,本質上不過是基金經理就算明知都唔敢先行半步怕失威而已

跟遊戲規則玩,炒炒賣賣,一公布業績之後大把成交,刺激市道,唔按行規玩,悶足成年,keep住d股票唔郁,經紀絕不會歡喜,我們賺錢一回事,他們賺錢又另一回事

話說回來,基金經理燈膽券咁大隻眼掘住業績黎入貨,斷唔會係熊市時做的事,黎到呢個階段,都應該算係牛皮的末期了

先出業績冇耐,南商就更新了資料,效率真快

                              130         448        483       999

09年資產淨值     1.36        0.60       1.05      1.05

10年資產淨值     1.68        0.77       1.19      1.28

盈利上升幅度一件事,財政的強化也是重要課題,對於手持的是448,味皇感到相當滿意,雖然賺唔到時差有點可惜

自從賣出匯豐後,味皇的big4持股是477,2345,592,448,股息增加當然高興,但對於股息再投資時股價上升卻不值得歡喜,雖然股價上 升不受歡迎,但相對於換馬對象上升卻有利用價值,比如448因升值由10厘股跌到變5厘股,此時換馬成另一隻10厘股後,就成為原先的20厘股,現時味皇 採用這種策略,組合由於大量抽資,比例上綜合股息率8厘幾,而新買果層樓,權益回報率都應該係咁上下

HAND TEN都算個品牌,用0.66買入當時標明資產淨值0.6的漢登,就是用了6仙買其品牌,就算有一日品牌消失於無形,清盤也可以收返0.6,就算打7折都 唔算死人,比起448,買左動L的就比較搞笑,明顯用6蚊動L的買的是無形資產而非實物,有形資產比無形資產是0.8/5.2即15%比85%,反過來就 是說動L本身就是85%品牌同15%產品的混合物?

又好似真係咁

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的上市公司的股價實在太容易合法操控了,求其沽空一隻大陸股,然後就叫境外勢力驗其產品,反正大陸電視機一定會驗到會爆炸,大陸食品一定會驗到會食懵人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85

远洋豪掷19亿首度进军上海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5997.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1

十年恩怨:风投19亿深陷淄博中轩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14/1MMDAwMDIwMDk1MQ.html

“我投过十几家公司,也不是轻易上当的。但这次上这么大一个当,十几亿的陷坑,我跳进去,淹得半死。”中轩生化董事长史正富告诉本报记者,截至目前包括他在内的风投已投入19亿元。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黄原胶生产企业——淄博中轩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今年8月,公司亏损400万元。这是十余年来第一次月度亏损,此前每月盈利稳定在2000万-3000万元。现任大股东将亏损原因直指热电厂,认为热电厂将原本属于自己的利润横刀夺走。

9月中旬,不满工资大降的生化车间职工聚集在一起“闹情绪”,致使生产秩序进一步恶化,而网络上包括各种“贴吧”里充斥着各种不满的言论。现任大股东与原管理层之间的矛盾持续升级,此事甚至惊动了当地政府,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调查组进入企业展开为期长达十天调查。

恰 在此时,公司最大竞争对手阜丰集团(00546.hk)频频挟成本优势降低市场价格,导致中轩市场占有率被逐步蚕食。史正富说:“如果再等一年,像卡夫、 联合利华等任何一家走掉去买他(阜丰)的产品,就意味着灭顶之灾。在石油行业不能说兵败如山倒,现在只剩下一个世界级的客户用我们25%的量。”

表面看,中轩生化危机来源于其与热电厂之间的矛盾,但根源则是现任大股东与原管理层为“上市”纠结十年的恩怨。

1.热电厂引发冲突

中轩生化的前身是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酒厂,生产三蕉叶、蒲公酒等品牌白酒在周边销售。

1992年开始试制一种食品和工业添加剂黄原胶,1996年以后黄原胶逐渐取代白酒成为公司主打产品。黄原胶常被用作增稠剂、乳化剂、悬浮剂、稳定剂,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食品、医药、采油、纺织、陶瓷、印染等领域。

位于山东淄博临淄区东部的中轩生化有限公司的门口同时挂着另一副牌子:淄博中轩热电有限公司。

在这个占地170亩的厂区内,工人们体验着冰火两重天的待遇。热电厂的职工每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而生化车间的工人只能拿到2000元上下。而此前,两家工厂同属一家企业,福利待遇不相上下。

9月15日,生化二车间的工人聚集在一起,发泄待遇低下的不满,被企业管理层称之为“闹情绪事件”。实际上,自2008年夏天生化公司经营情况恶化以后,工人工资已明显下降,不满情绪四处蔓延,随着亏损的到来,矛盾开始表面化。

今年8月,中轩生化公司自1996年黄原胶量产以来首次月度亏损,而在最好的年间,黄原胶月盈利超过3000万元。

热 电厂正是史正富与原董事长周福禄矛盾公开化的引爆点。史正富及其夫人即同华投资总裁翟立认为导致生化经营恶化的根源便是周福禄设圈套将热电厂收归己有,然 后以恶劣的手段操纵电、气价格——一方面大幅提高供电、供气价格;另方面随意停气或故意提供达不到额定标准的压缩空气——导致黄原胶无法正常生产,成本居 高不下。热电厂提供的电和压缩空气占黄原胶生产成本的50%以上,任何微小的变动都会对黄原胶的生产产生巨大影响。

史正富和翟立说,关键时 刻,热电厂大幅提价。2008年7月,热电厂一纸通知,蒸汽由每吨110元提到180元;压缩空气则由每万立方米360元提到721元。拿到2008年8 月份报表时,发现只有800万的利润,到2008年9月不到600万了。而此前,每月都有2000万的利润。

翟立认为周福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迫使他们退出中轩生化。翟立告诉记者:“周福禄就放出话,‘给他(史正富)两三个亿让他滚回上海去吧!’”

史 正富说:“全国99%以上的热电厂亏损,这么一个小热电厂竟然盈利就很不可思议,而且每个月1000多万的利润。黄原胶的盈利空间是一定的,上游利润大 了,下游的利润必然受到压缩,这等于把下游的利润转移到热电去。”史正富认为,正是自己过于信任周福禄才铸成今天的错误——当初将热电厂卖给周福禄。

如果说淄博中轩是史正富遭遇的滑铁卢的话,热电厂似乎就是战役中给拿破仑致命一击的普鲁士军队,将史正富打入亏损境地。

但史正富为何同意将热电厂卖给周福禄?中轩生化与热电厂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

2.留美博士与本土企业家

2002 年热电厂投产后形成东、西厂格局,新上黄原胶生产线亦布局在东厂电厂内,而此时中轩已拥有生化厂、酒厂、包装厂及热电厂等数十家工厂,对外号称山东中轩集 团。2006年史正富和美国华平资本以1.81亿美元杠杆收购中轩所有企业58%股权,此前2000年史正富等人已拥有中轩40%股份。而在收购前,中轩 管理层于2005年12月成立青岛中本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完成后即以3.2亿元价格将中轩公司除生化以外包括热电厂等资产买下。由此形成一个厂区内生化公 司和热电厂公司分别为两个股东控制的格局,也为此后的争执留下了伏笔。

按史正富的说法,当时其它股东坚决不同意把热电厂卖给周福禄,就害怕被“卡脖子”,史说当时还以自己的人格担保说周福禄不是那样的人。

对于史正富的说法,周福禄反驳说,当时纯粹是为了配合黄原胶业务上市,将非主业剥离才接手的热电厂,所谓故意“挖坑”陷害生化公司,完全是史正富不负责任的说法。周说:“我可以给你这样说,这个人(史正富)说的99.98%都是瞎话!”

史 正富,外界有“富豪教授”之称。说起话来,侃侃而谈,一付学者风范。名片上的职务是上海股权投资协会理事长、上海同华投资集团董事长。史的经历颇为丰富, 恢复高考后首届复旦数学系高材生,后赴美国留学,转修政治经济学。回国做学问的同时从事企业咨询等业务,曾在江苏一家水泥厂做了5年厂长。被称作教授的渊 源是2001年史在复旦经济学院创立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并出任主任。

“我投了十几家公司,先后有奇瑞汽车、华菱汽车、南大光电等。也不 是轻易上当的。但中轩生化让我淹得半死。”史正富介绍,最早是他们三个博士投资5700万元,2004年翟立投入1亿元,2006年杠杆收购投入约合人民 币13.8亿元,如果加上今年1月4个亿的融资,目前风投在中轩生化的投资已达19亿元人民币。

当然每年都有分红,史正富说截至目前分红共8亿元。但周福禄透露,2006年收购后当年即分红7亿元。史正富也告诉记者,从2000年就有分红,最高时达40%。

周 福禄,外界则知之甚少,本人亦刻意回避媒体的追逐。采访中记者得知其早年为农民,有过当兵经历,复员后进入当时的临淄酒厂,后来出任酒厂厂长、中轩公司董 事长,迄今已连续两届为山东省人大代表。令周福禄自豪的一件往事是,上世纪90年代临淄酒厂三蕉叶等酒销售区域虽只覆盖山东部分地区,但某年创造的利润却 高于当年的五粮液。周福禄说:“我们这些人学历不高,但我们做企业扎扎实实,可以说,无论做什么都赚钱!”

9月中旬,记者第一次见到周福禄,是在其青岛办公室。偌大的办公室空空荡荡,周福禄端坐写字台前显得颇为寂寥。此时的周福禄已与淄博中轩生化没有了任何关系,而远在数百里之外史正富正在苦苦寻求突围之举。一拍两散的结果是没有一个赢家。

十 年恩怨,外人一时难窥曲直。采访中,史正富对周福禄尤其是2006年之前这位合作者评价甚高,认为此人大公无私,工作扎实,顾全大局,不谋私利。但 2008年夏天以后,周福禄给史正富的印象是“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变得“不可理喻”“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而周福禄则告诉记者,上市失利后的史 正富变得“疯狂”。

3.暗战:搞生产还是搞资本

史正富回忆说,1999年,在北京四通段永基的办公室,他和另外两个留美博士第一次听到中科院教授推荐黄原胶项目,认定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品。第二年,三人便以自有资金5700万元入股淄博中轩,占股40%。

那时,黄原胶项目已过盈亏平衡点,进入快速扩产期。对周福禄来说,他们正需要引进资金扩大生产。从2001年到2004年每年都在扩产,三年下来产能从3000吨扩大到3.9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年利润接近4亿元。

投资中轩,史正富等人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推动企业上市,通过股市放大作用,套现盈利。

但 当时的管理层对上市尚抱有抵触心理。周福禄说:“我们当时对外来的投资者心里很警惕,我们认为外面来的人要么是空手套白狼要么是圈钱上市。我们斩钉截铁的 告诉他们,我们搞生产经营不搞资本运营。所以一开始老史来是做出承诺的:来投资搞生产不搞资本运营。带着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先进信息。”

在周福禄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史正富运作上市的心态暴露无遗。

周性格上属于比较严谨的那种人,在一些细节上,对史正富也颇有成见。周举例说,比如从企业借钱,史就没有一次能准时归还过。

史正富曾感叹:“我始终搞不明白,老周对上市为什么那么反感。”

对史正富,周福禄则从一开始就感到别扭。他说:“你就是搞资本运营,一开始为什么不敢明说呢!所以他想上,我们就不上!”

应该说,一接触双方目标就不一样,而在后来的合作中又未能充分交流、彼此理解相互包容,为后来的失败留下了最初的裂痕。

史 正富介绍,2003年、2005年曾两次推动企业上市,但都被周福禄“搅黄”了。翟立举过一个例子。说当年将券商请到公司,周福禄避而不见,券商在会议室 等了两个小时后,听见周福禄在走廊高喊:“这个企业只有一个人说了算,我就是这个企业的本·拉登!”当时券商中包括里昂证券等外国投行,听见周福禄自称 本·拉登顿时“花容失色”,落荒而逃。

周福禄承认自己在2006年之前是不同意上市,但对翟立描述的细节嗤之以鼻,摆着手:“我不是说嘛,这个人没有一句实话!”

双 方的这种心态,不禁让人想起《基业长青》中总结的合作原则,“找对人、上对车、干对事。”表面看似乎一开始就没找对人,但深层却是两人身份不同,对话并不 在一个平台。像史正富作为投资者身份很明确,中轩则复杂的多,比如,中轩当初作为一个区属企业,1992年进行股份化改造,有901个股东,个人股中周福 禄最大,但也只占2.89%。

这种平静之下的对峙一直持续到2005年。

4.止步金融风暴

2006年9月,随着当时轰动一时的收购案浮出水面,中轩生化开启香港上市的第一步。史正富告诉记者,杠杆收购,“就是自己出一二千万投入‘打个底’,其余银行贷款。”

按 照当时的设计方案,中轩公司作价24亿元,史正富以12倍市盈率、相当于每股价格17.2元收购其余58%股权。史正富由此持有中轩98%的股份,史正富 在当年7月接替周福禄出任公司董事长。中轩易名中国胶体。上市主体只限于生产黄原胶的核心资产,其余资产则由青岛中本接收。

协议规定,原管理层全部保留,依然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同时,上市后自动获得总共23.8%的期权股权。

此次收购后,除临淄区国有资产运营部门尚持有热电厂20%股权外,中轩其余企业中国有股全部退出。青岛中本最初由原管理层6人持股,后扩大到二十余人,周福禄持股比例23%。

但 此次上市依然困难重重。用史正富的话说,上市之路“走得很艰难”主要原因便是周福禄处处设置陷阱。他举例说,热电厂属关联企业,联交所要求披露报表,但周 福禄始终不肯提供;审计时发现,生化车间的厂房所占土地原来竟是热电厂所有,史要求将土地转让给生化,但周坚决不肯,反而要求生化将厂房卖给热电厂,同时 以承租的方式租下厂房,结果一算账,租金高得吓人,三年的租金已足够买厂房。

面对史正富的指责,周福禄说:“他任何一句话都不负责任。”

他 解释说:“2004年以后,史正富露出上市的意思,虽然不同意,但理解他。后来我们也提出我们的想法,双方就开始谈,06年确定上市时史正富承诺给我们 23.8%的股份,这是很大的一部份,而且上市后史正富他们减持,管理团队有可能是大股东。因此,我们此时已是全力支持上市。”

至于热电厂 土地上的厂房,当年中轩热电公司董事长、现青岛中本总裁耿佃祯解释说,热电厂实际是临淄区的公益电厂,并非中轩自备电厂。1999年临淄区重点工业办公室 跑了8年终于获批文,称齐城热电厂,为周边供热。具体建时,政府责成中轩承建,区政府占20%股份,土地为划拨性质,无法变更。在这一背景下,生化厂房只 能租赁给史正富。

史正富告诉记者,等到所有手续全部办妥,港交所说“你们可以路演了”时,已是2008年5月19日,金融危机已经越过太平洋从美国席卷而来。此时,原定的主承销商德意志银行在香港的公司已经关张,人员也已作鸟兽散。

上 市搁浅。史正富说,没关系呵,经济有起伏,股市有涨落,现在上不了,两三年之后再上嘛。我们回来抓生产经营就是了。但回来一看,全变了。老周翻脸了,人也 不见,电话也不接。这时才发现,老周已在生化周围新开了七八家工厂,把生化的干部调出去20多名,工资却依然在生化发。

5.中轩生化面临关闭?

中轩上市失利,两人势同水火,在史正富看来离上演全武行只有一步之遥。

2008年8月,史正富强行接管中轩生化,废黜原管理层留任的协议,同时原管理层持股23.8%的方案也形同废纸。

与 史正富说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福禄说上市失败后的史可用“疯狂”二字来形容——找审计公司审计公司账簿、到处设意见箱,生化公司搞的翻天覆地。大有致原 管理层于死地而罢休的劲头。周福禄说,史正富他们管理企业一团糟。他举例,史接管企业不久就曾发生过3吨黄原胶丢失事件,而史竟扬言是周福禄指使人偷的。

在 周福禄看来,史正富将矛头指向热电厂纯属无中生有。对于热电厂提价,耿佃祯解释说,实际上从2007年下半年煤炭等原料价格已大幅涨价,为配合生化公司上 市,直到2008年5月一直执行原价格,热电厂为此损失4000多万元,上市不成,也就没有必要再执行低价协议。据他提供的热电公司今年9月的一份《有关 蒸汽价格等事项的情况说明》介绍,其蒸汽价格执行的是区政府的最高限价每吨180元,压缩空气则每万立方米为360元。耿佃祯介绍,此前双方签订协议时关 于价格执行两条原则,一是煤炭价格上涨10%时,供气价格同比增长;二是“参照市场,适当优惠”。他说:“我们参照周围十几家电厂,执行每吨180元价格 的就一家,其余的都比我们高,多的到260元一吨。”

他认为热电厂之所以盈利有四大原因,人少、管理到位、兼有压缩空气利润及夏天储煤,几项叠加自然比其它热电厂多盈利6000多万,因此不管热电厂2008年9000万还是2009年1个亿的利润绝不是靠提价攫取生化的盈利。

在史正富坚持下,2009年7月中轩生化购买热电厂40%股权。史正富说,当初2000多万卖给周福禄,我1.8亿买回来他都不肯。“周福禄搞了个技巧,他让6个董事一一签名,政府做他工作让他卖的时候,他说‘董事会不同意呵’。结果我们只买了40%。”

对他的说法,周福禄直摇头:“他整天闹,我们本不想卖给他,但闹得我们没办法,卖就卖吧。但职工不同意了,找政府,政府怕出事不让卖的。”

耿佃祯说,生化公司生产成本增加,供气气压不稳定根本原因则是翟立等人无故克扣工人工资引发抵触情绪造成,他举例说,今年上半年黄原胶利润有9000多万元,工人工资按过去考核月收入能超过3000元,但实际只有1600元。“肯定有情绪嘛。”耿佃祯说。

周福禄认为,史正富拿热电厂“说事”,一是转移职工不满情绪,二是拖延时间。其目的就是待时机成熟将中轩生化产能转移出去,最后将一堆烂摊子留在临淄。

周福禄说,黄原胶市场就这么大,史正富在内蒙古上1.2万吨的产能,同时在安徽上了6000吨的产能,“事情不是明摆着嘛。”他说。

今 年1月,中轩生化再获4亿元战略投资。史正富介绍,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时间应是2009年5月,由黑豹集团、上海金桥发展等6家国内投资者通过增资扩股进入 中轩。目前中轩的股权结构为同华投资透过中轩生化股份持有50%、透过境外开曼群岛China Bio Solutions Group Limited持有25%,黑豹集团等6家持有20%,相关核心人员持有5%。其中史正富75%的股权中包含一家国外公司持有4.1%。

进来的资金投到内蒙古将建设一个新的黄原胶生产线。史正富介绍说,在内蒙古1吨煤只要一百多元,而在山东一吨煤是六百多元,“我们的成本是1.9万元,阜丰是1.3万元。我们卖2.4万,他卖1.9万,阜丰就想趁这个机会打垮我们。”

但史正富认为转机很快就会来。他说,内蒙古厂一年后建起来“那将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工厂”,史正富说:“我们现在虽然是最困难的时候,但一年后我们又是最有竞争力的了。”

对 转移产能,史正富认为一是成本压力必须要这样做,否则无法和阜丰竞争;另一方面现有厂区面临节能减排压力,而且临淄区已经做过规划,这一片将来要建高档社 区,工厂要统一搬到工业园去,但肯定会保留一部分产能,而且公司总部也会留在这里,研发中心也建在这里。工人们不会有后顾之忧。

他说,5月份还给老周写过一封信,希望能重新和好,共谋发展。但老周回复说,还是各干各的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65

19页PPT解密国有银行改革之决策路径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19998.html

策突围

2003年5月19日,北京,“非典”流行,街上人流稀少。

上午10点,中南海国务院第三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边,围坐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黄菊,以及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阎海旺、财政部时任部长金人庆,正在筹建的中国银监会“候任”主席刘明康等。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说是文件,其实只是一摞打印好的PPT报告文稿,每份文稿只有19页幻灯片。

一同前往的,还有时任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央行研究局局长谢平。

这次会议颇不寻常,以往的国务院汇报工作,早在头一天就将汇报材料递交秘书局,并转交到国务院领导手中,这一次,显然参会者们在开会时才拿到材料。

据说这份PPT共19页,每一页均文字寥寥,提纲挈领地描绘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代价、资源运用、操作过程、配套措施及操作风险等。

据熟悉当时改革情况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直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以此为蓝本进行改革后,才把这份PPT文件中的操作部分,真正形成文字稿。

正是这次汇报,拉开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一次最彻底改革的序幕。据一位参与改革思路设计的人士对记者评估,当初设计的方案,有70%~80%以上都得到了实现,“这在中国三十年的重大改革中已属不易”。

据一位了解“5·19”汇报的人士回忆,整个汇报是按照这份PPT的顺序逐页进行的,首先就对这次改革的“宏观理解”做了说明。该部分开宗明义提出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是最大的金融风险,其财务重组涉及重大资源运用,其规划是央行各项工作五年规划及政策取向的先决条件”。

之所以称“先决条件”,因为四大行资产规模占当时银行体系约70%,如果不良资产不解决,运营机制不理顺,央行的货币政策就无法传导,国民经济运行就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

实际上,到2002年下半年及2003年初,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已广受海内外关注,国际上有影响的财经媒体,均对这一问题做了报道,认为巨额不良资 产将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有的甚至提出中国国有银行“在技术上已经资不抵债”的判断。在2003年初,国际著名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将中国内地 银行全部评为垃圾级。

中投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对记者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国并无太多选择,只能前行。

以资产规模计,银行业在中国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有七分天下,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是银行业的中坚,四大行问题不解决,中国金融业的系统风险就始终存 在,日本和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东南亚国家就是前车之鉴;其次,虽然当时资本市场已经过十多年发展,但资金配置功能仍微乎其微,银行业仍是资金配置主渠道,四 大银行又占其半壁江山,因而国有银行体制机制性问题不解决,中国资金配置的整体效率就很难提高,也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发展速度,以及市场经 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以不良贷款为例,单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加以解决,并非完全不行,但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按商业银行经营最好的年份算,不良贷款的消化估计至少要8至10年。环境的变化要求中国必须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对记者分析,“一方面,2006年年末,中国外资银行人民币市场的准入将进一步开放,外部竞争压力加剧。 另一方面要考虑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

根据入世协议,中国银行业将在五年过渡期后,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必须做好准备迎接竞争。

因此,早在2002年2月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前,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已下定决心,提出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在这次会议上,银行改革被定为接下来金融领域要解决的重要事项。

2003年3月,国务院新老领导班子完成交接,对银行改革重任就落在了新的领导集体肩上。据记者了解,在新老领导集体尚未正式交接之际,新一届“候任”政府领导就提出,希望以央行为首,尽快草拟一个改革方案。

2004年3月14日举行的“两会”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公开表示:“这次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资源突破

决心已下,但资源从哪里来?成为摆在改革决策者们面前的重要难题。

一些研究人士认为,到2002年,要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巴塞尔协议8%的国际标准要求,必须要动用大约1万亿元的资金。

困难重重之下,在改革的设计工作中,首次提出了三个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资产负债表与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框架。

实际上,这也涉及改革的资源调用问题。在财政资产负债表下,当年可动用的财政资源极其有限。

经过1994年财税改革,虽然中央财政税收一直以高于GDP的速度在增加,但到2003年前后,GDP虽然超过11万亿元,但年度税收也仅占GDP 的12%左右,且一直处于财政赤字状态。在1998年,财政已经通过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形式,充实了四大银行资本金,但至2002年已被侵蚀殆尽, 从财政角度看,也不愿再填补这个“无底洞”。

在国家层面,当时可调用的“国有资产资源”,也即国家掌握的国有企业股权。据一位金融系统高级官员向记者透露,利用国有股资源充当改革成本,在当时已被考虑过多次,但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尚未进行,二级市场条件也很差,这条路在当时走不通。

除此之外,还有央行的资产运用,即 “央行再贷款”,但再贷款当时已经做过很多,约束性偏弱,再贷款无法转化成股权,并不能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对四大国有银行做根本性的改变。

此次改革设计提出了动用央行外汇储备的思路,并经多方案比较后提出“倾向”选择此方式。这一创新思维,突破了以往充实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模式,并给当时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找到了“资源”钥匙。

到2002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2864.1亿美元,而且每年还以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实际上到200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就达到了4032.5亿美元,年增长40%。在中国贸易顺差不断增长情况下,外汇储备还将不断增加,这为银行业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然而,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窟窿较大,动用外汇储备这一资源,是否可完成全部银行的重组?而通胀压力是否会限制这一模式?

设计论证时也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 “整个过程未伤及财政”,也“较少伤及外汇储备”。其“限度在于释放通货膨胀的调控能力”,其中有利条件是:当时有“较低的基础通货膨胀率”和“较多的通货膨胀调控工具”。

改革设计中也提出了通过加强对冲手段来防止货币供应量的超常增长:在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同时,央行使用特别准备金,要求被注资的银行将资金存回到央行,央行同时付息,并逐步结汇。央行将视通胀的情况放宽回存和运用对冲手段调节。

这一设计的艺术性在于,通过多年平摊,将注资产生的货币供应量扩张平滑地逐步释放,以降低可能的通货膨胀压力。

经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各国刚刚开始复苏,中国也刚摆脱通货紧缩,2003年的通货膨胀水平还非常低。据记者了解,周小川行长在 “5·19”汇报会上分析说,就给银行系统注资而言,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的时机更好。而一旦低通胀时期过去,熨平注资带来的通胀因素也就基本消失。

在这份文件中,也对今后几年造成通货膨胀条件的应对给予了足够重视,特别标明对“通货膨胀调控主要在于政府事项的优先度摆放”,要进行“专题汇报”。

据记者从汇金公司了解,目前通过注资带来的通胀压力释放已基本完毕。

改革风险

改革方案没有回避此次改革的风险:除了通货膨胀环境风险外,内部运作风险和外部审计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也是顾虑所在。

这其中最大的风险在于,如果注资之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仍可能再次陷入高不良贷款率甚至资不抵债的境地,也就意味着改革失败。

根据央行系统参与改革的人士表示,在设计改革方案时,也分析了当时进行国有银行改革重组的外部环境。从外部看,商业银行重组改革后,也已具备了日后可持续的运营环境。

设计论证中也做了宏观上的和制度上的条件分析。宏观分析认为,按照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发展情况,未来数年,中国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长不成问题,这就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如果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不出大问题,不良贷款率不会再次无节制地增长。

为了给银行提供几年休养生息的机会,设计论证时分析认为,央行可适当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并使利差能够覆盖当前的业务成本和平均风险损失还应略有余地,使得银行财务状况进一步得以改善。

据参与此次改革设计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允许此利差存在的现实条件是,当时在拉动GDP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占比很低,而国民储蓄率又过高,防止存款利率过高,可以降低居民的储蓄意愿,进而将储蓄资金转化为消费,也促进直接融资渠道的加快发展。

据一位银行系统的高级官员表示,在之前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中,银行系统承担了大量的输血责任,当时四大行的不良贷款大量来自国企改革行政干预。这次银行改革,一定程度上要反哺银行体系。

或基于改革风险的复杂性,对银行改革的先后顺序,改革方案提出“两家并行较好”,以防止一家试点可能出现意外。率先被选中的是建行和中行。

设计的情景分析以资产质量相对最好的建行来展开,认为建行需要用150亿美元注资(实际上,在实施过程中,建行重组动用外汇储备225亿美元,比当初设想增加了50%),加上上市融资及发行次级债,可使建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0%。

情景分析中动用外汇储备注资“运作的实质”。以建行为例,注资后,“在央行口头指导下,可逐步在银行间市场卖出外汇换取人民币,”其“实质效果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并创造了投资渠道”。

改革设计时认为,建行在重组后,如果国民经济不出现意外的增长危机,每年可创造净利润200亿~230亿元人民币(重组第一年的2004年底,建行 净利润就达到了490亿元,到2010年上半年,建行净利润已经超过70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于分红,央行通过持股所得分红支付给建行特别准备金利 息,其余150亿元作为公积金,以赶上保持建行资产扩张率,使资本充足率不会下跌。

汪建熙对记者表示,对商业银行改革的进程拿捏相当复杂,要考虑到紧迫的时间,同时也要考虑到国民经济能否承受完全市场化的银行体系,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度,就是怕如果几大行同时市场化运作,国企的竞争力如差距太大会承受不了。实践中,多数国企还是很争气的。

争取支持

在重组计划中,资产质量相对最好的建行、中行就需动用外汇储备各150亿美元,同时启动中行、建行两家试点,则至少动用外汇储备300亿美元,已占2002年外汇储备超过10%,这需要极大的政治决心。

因此,“5·19”汇报前后,也即改革方案的酝酿、协商阶段,部委之间的沟通协调成了重要环节。

本次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财政部。国有商业银行原属于财政部出资,1998年财政部又向四大银行发行了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在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之时,必将冲蚀财政部的出资。财政部的态度至关重要,是否会有人批评带来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2003年初,周小川和时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及常务副部长楼继伟保持密切沟通。

央行方面提出,在这次改革重组中,不用财政部出钱,希望财政部能够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方案。而财政部方面也了解国有银行的积弊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当即也表示支持。

有了这些沟通,财政部将继续向商业银行支付发行2700亿元国债的利息,并继续担保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向四大行发行的8200亿元债券。

改革方案对上述需要财政的配套政策安排,均有提及。一位金融业人士表示,可见改革设计中的一些规划,已经在之前寻找到了解决路径。

除了寻找改革的资源、相关机构支持外,动用外储,还需要考量法律程序问题。一位金融领域的高官对记者表示,任何决策,都需要法律程序正当性的支持,这在中外都是一致的,只不过中国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

为此,在当年8月中旬,国务院领导布置,将这一改革的设计由央行进行法律沟通,征询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积斌、周正庆及人大预算工委副主任苏宁等人的意见。

同时,国务院法制办亦对注资问题进行了法律研究,并得出结论:设计方案不存在法律障碍。

在没有法律障碍之后,这一改革动议也就顺利向前推进。

2003年9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同意了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汇报,同时决定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牵头成立国有独资商业 银行改革领导小组并任组长,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任副组长,周小川任办公室主任。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央行,主要承担这次银行改革的执行任务。

第二天上午,这一改革方案也获得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批准,改革方案被正式确定执行。另外,这一注资方案的酝酿始终被置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和讨论修改之中,当年被正式通过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也明确地简述了这一改革的决定。

10月19日,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建议设立投资公司方式完成注资:即由外管局设立投资公司,受国务院授权进行资本运作的投资公司。

2003年11月22日,经总理温家宝,时任副总理黄菊、吴仪等国务院领导分别圈阅同意,汇金公司成立。

国际上,央行官员在2004年初参加国际清算银行1月份的会议时,还就改革的部署,向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及巴塞尔委员会主席等人进行了说明,以期得到国际金融界的理解。

在当时,美国和欧洲都认为中国自己搞不好银行体系,劝说中国应该引入外资银行,并聘用既有国际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最后依靠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和力量达到规范运营。

除了基本采用后面两条建议外,这次改革摒弃了依靠外资机构来重组国有商业银行的方式。

从2003年的PPT 到随后启动的新一轮银改,一方面试图在财政资源之外另辟蹊径,并最后体现在动用外汇储备上;另一方面则是做实出资人,避免因财政注资导致的出资人实际缺位现象,从而使公司治理落到实处,这体现在后来汇金的成立和运作上。

如今再看2003年方案的实际运作,以外汇注资为突破口,以汇金为平台和抓手,则重组、股改、引进战投和上市四步紧密衔接,次第敲响,财务重组和制度建设齐头并进,节约了时间成本,规避了风险窗口,充分体现了“在线修理”原则的妙用。

未竟之局

正是这次改革,彻底改变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改变了国有股单一的股权结构,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并用国际资本市场规则持续地规范银行的运作,持续创造盈利能力。这也奠定它们能持续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和基础。

股改领导小组办公室深知,其任务不只是工农中建四家的改革,后来加进了交行、广发行和光大银行等,更重要的是闯出一种重组的模式。

更为直接的作用是,这次改革为中国整个银行体系带来了相当大的改革红利,激活了银行业价值。至2007年,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上市,受到了投资者热烈追捧。粗略估算,这次改革为中国银行业增值约2万亿元。

此次改革重组,还开创了一个新的维护金融稳定的路径,央行动用资源重组问题金融机构。这一实践在本次金融危机中被各国广泛采用,央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上的作用突显。

一位参与此次银行重组改革的人士回忆本次金融危机,以及当年银行业改革的经验,认为改革应该立足于本国,而且必须早改;改革的路径要与国际接轨。

从当初的“隐患重重,技术已经破产”,到今天市值跻身于国际前列,踏上改革“不归之路”的金融家们在欣慰之余,亦深感责任与压力的重大。

周小川认为,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还有许多大关要过;郭树清亦有同感,他将改制上市视为“现代银行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多位银行业权威人士强调, 此次改革起始于精心设计的制度框架,而更为深层的银行及金融改革既涉及制度设计,即厘清政府与市场、银行的关系,也涉及治理结构的深化和完善。其间既蕴含 着老问题,也警示着新问题,这些构成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形似神不似”的复杂内涵。

可以说,完成银行改革的未竟之局,既在银行之内,更在银行之外。中国商业银行深层次改革能否成功,有赖于中国金融体系更深层次的变革,当然更取决于改革者的政治智慧与改革力量的互动。

(本文为《财经》杂志供本报独家专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