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C觀點 - 施永青 仇富情緒對社會不利 (2013年07月17日)

1 : GS(14)@2013-07-17 22:51:1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3711&d=2107
從土地使用的效益角度來看,我是支持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作新市鎮發展用途的;但我對現今社會上瀰漫一片仇富的情緒卻有點擔憂。有人反對高球,純粹是因為它是富人的玩意,所有與富人有關的事情他們都反;譬如建豪宅,建五星級酒店,開名牌旗艦店等。這對香港的發展並不一定有利,甚至可能影響基層改善生活的機會。
香港行資本主義,社會不追求絕對平等,而是容許差異,並利用人們追求差異的心態,去產生經濟動力。在這樣的社會裏,無可避免有貧富的差異。上一代的香港人選擇來香港生活,就是因為喜歡這種差異,而不是「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
收入上的差異,必然會在生活上的差異上反映出來。收入高的人,可以住大屋,著名牌,享美食,四處遊玩,否則努力工作為甚麼?我雖不完全認同這種想法,但不得不承認大部分人有這樣的想法。其實,讓有錢人過相對奢華一些的生活,可增加社會的生產力。大陸在改革開放前,要求所有人都過簡單樸實的生活,嚴禁奢華,結果生產力停滯不前。鄧小平讓少數人先富起來之後,就有人買別墅,坐遊艇,戴名錶,打高球,社會的動力反而大增。
因此,我自己雖然不打高球,而且覺得打高球極不環保,但我並不贊成禁絕高球。我擔心一旦把富人的玩意都列作罪惡之後,社會上就沒有人想做富人,經濟就會失去動力,以至社會整體的生活水平都沒法提升。兩害取其輕,所以我接受讓富起來的人可以生活得奢華一些。
通常,能夠富起來的人都有一種通病,就是比較節約。他們努力工作,卻不肯花錢,結果積累起來的錢愈來愈多,沒法令普通人受益。本來,最好叫他們把錢捐出來,從事公益事業,但並非人人都有這樣的情操。較為有效的方法,是引誘他們過奢侈的生活;這樣反可增加多一點消費活動,令普通人可以多一點工作機會,讓生活有機會改善。試想像一下,如果銅鑼灣、尖沙咀的名店都沒有生意,名車賣不出,高級食肆沒有人幫襯,富人俱樂部會籍轉讓價大跌的時候,小市民的生活會過得好嗎?
因此,除非我們打算整個地否定資本主義制度,否則把仇富情緒煽動起來是沒有意思的。當香港人以李嘉誠為榜樣的時候,就會努力奮鬥,當香港人想打倒李嘉誠的時候,就得努力搞破壞,以推翻現有建制,叫李嘉誠沒法再享受既得利益。結果,有能力富起來的人就不想留在香港。香港就只能靠「窮棒子扭轉乾坤」。大陸與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就試過讓無產階級出來主政,但效果只能達到均貧,而沒法達到均富。所以,我還是比較接受讓社會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好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47

要作最精明決定 與短暫情緒保持距離 黃國英

1 : GS(14)@2014-01-16 01:22:32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1144

上兩期談過「決策四大惡棍」頭兩項:選項狹隘、確認偏誤,本周到第三項:短期情緒干擾。很多人平時精打細算,但往往一時「鬼揞眼」,無故白花一筆在無謂嘢上,或在大額消費(購車、電器)時,選取遠超預算的款式,背後究竟有何原因?當然,人所共知的是銷售員「居功至偉」,其中買車乃最易使凸的項目之一。有位汽車書作者菲臘斯,就受編輯委託,應徵車行業務員當「無間道」,希望了解o氹到準買家提高消費的手法。

推銷員不讓客人思考

三個月間,菲臘斯已上手,學曉不同技巧。他發現整體綱領,不離讓客戶停止「思考」,開始「感覺」。人多在買車前有所準備,起碼有「筆直」,要打破客戶算死草,老手教菲臘斯由眼神開始,一見客戶被某輛車吸引,有理無理即刻讓其上車試坐,跟手撻車,硬邀其試駕。「手足,四個轆一轉就掂!」

當客戶開始有意思,銷售員的好戲才剛開鑼。少不免的一幕,是大讚客戶的眼光,謂他們看上的款式極受歡迎,令他們「感覺」作了精明的選擇(當然非財務上),提升客戶興奮度。接下來,當然是一臉緊張,打去問「有無現貨?」,在客戶心中,先構建急逼之感,再覆「有!」,突然無端端連有貨都變好消息。到講價階段,另一角色「主管」出場,銷售員向其「極力爭取」折扣,客戶一來有抵買的錯覺,二來感到銷售員與自己同一陣線,加上早前的亢奮感,加埋就變得非買不可。

被閃現的情緒影響,無論前期準備多充分,都是鏡花水月,最終還是作不出好的決定。要改善,先要與會影響情緒的因素保持距離。《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的作者,窮教員哈藍,慳錢能力無人能及,連冬天開暖氣都捨不得,父親來訪時也不例外。他最終決定要買車時,深知將會經歷上述難關,原本只打算買三千美元的二手車,如果中伏畀多了個零,要再捱幾耐(冬天的)冷氣?他給自己訂下的原則,是只致電經銷商,講出肯付的金額、要求條件,試駕其他車的邀約、加少少錢換好啲,一概唔制。哈藍表示,遙距對話中說不,要比面對面容易得多,最終當然力保不失。

想像短中長期影響

另一抽離方法,是威爾許(Suzy Welch)提議的10/10/10方法,指用三個時框來想像決策後的感覺,分別是十分鐘、十個月、十年後。閃現的情緒最影響十分鐘後的感覺,決策帶來的長期後悔,原先則極少被想起。套在買車的例子,如買下超越預算的靚車,十分鐘後當然是駕着新駒,四出演示,感覺超好,不必細表。但十個月後,每月供車的額外支出,人多不會預先想像;而十載之後,良駒都變廢駒,額外付的錢物有所值否,也不在想像之列。如果停一停,想清短中長三段時間的感想,得出平衡,可望幫助大家作出較優的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281

歐反伊斯蘭情緒高漲

1 : GS(14)@2015-01-11 20:19:54





【社會分化】反移民,特別是反伊斯蘭情緒近年不斷在歐洲發酵,有學者指今次巴黎恐襲會令排外情緒更易成為主流,妨礙穆斯林融入,形成惡性循環,令歐洲陷入「危險時刻」。巴黎恐襲,不論對本土人口還是移民都帶來心理陰影,34歲居民康塔坦言:「我們感到越來越不安全,如果今天能發生這種事,將來情況甚至更糟……人們說伊斯蘭是個和平宗教,但當見到伊斯蘭支持聖戰的那一面,我們看到的不是和平,而是憎恨,令人搞不清究竟甚麼是伊斯蘭真諦。」穆斯林則慨嘆「人們提到恐襲,就會想起穆斯林」、「伊斯蘭恐懼症只會越來越普遍,很多人將這類襲擊與穆斯林大眾混為一談」。



考驗領導人抗衡右翼冒起


法國是擁有最多伊斯蘭人口的歐洲國家,達500萬人,佔總人口約7.5%,德國有400萬,英國亦有300萬。而除了法國,英國、瑞士等地鼓吹排外的右翼政黨近期迅速冒起,領導人如何抗衡這股勢力自然是考驗之一。但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激進化研究國際中心主管諾伊曼,更擔心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分化。「歐洲民眾大部份都是潛在反穆斯林者,並正逐漸成為主流,若然這類恐襲越見頻繁,不出數年將出現兩極,聖戰支持者會變得越來越激,加上白領階層則更感被剝削及與精英脫鈎,現在可說是歐洲的危險時刻。」美國《紐約時報》/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9/189963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11

難以懷孕 情緒反覆新婚蔣雅文 急醫卵巢病盼生B

1 : GS(14)@2015-02-09 08:58:28





■患卵巢病的蔣雅文感激老公支持,昨日她貼出和老公戴情侶帽,恩愛出巡選購仙人掌的照片。互聯網圖片



現年三十二歲的前英皇組合3T成員蔣雅文(Mandy),元旦日才榮升做人妻,早前她因月事周期亂七八糟,加上體重增加及情緒起伏很大,一度以為懷孕,怎知去做婦科檢查時,才驚覺患了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難以懷孕,更年期徵狀更提早出現,晴天霹靂的Mandy現接受藥物治療,老公無怨無悔地陪她一齊努力,Mandy昨感動說:「慶幸自己踏入婚姻呢條路,會努力養病,期望可以生BB!」


今年元旦日驚爆結婚的前組合3T成員蔣雅文,揚言先斬後奏註完冊才通知雙方家長,當時有傳她奉子成婚。前晚Mandy在facebook撰文自爆以為懷孕,經檢查後發現患了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的受孕機率不高,幸好Mandy及早發現接受藥物治療,她感激老公「品客先生」無怨無悔的支持,寫道:「為了他也為了自己,我會好好把身體養回來的,希望在兩年內可以回復好狀態,成功蹦出一個小品客。」昨日記者致電Mandy問候,身在台灣的她說:「多謝大家關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91

宅男發「桃花癲」 捧范冰冰照儍笑專家:屬情緒病 春天最易發作

1 : GS(14)@2015-03-29 12:20:36





■女神范冰冰也許未想到自己令男生患桃花癲。資料圖片



又到了三月桃花盛放時,不少民眾除了祈求能有桃花運、避開桃花劫的同時,春天亦是「桃花癲」爆發的季節!廈門一名23歲宅男原本內向沉默,近日卻性情大變,說話滔滔不絕之餘,甚至終日捧住女神范冰冰的照片儍笑,怪異舉止嚇壞父母。經診發現,他患上被稱為桃花癲的躁狂抑鬱症(簡稱躁鬱症)。


患上桃花癲的小韓,是同事眼中的「怕醜仔」,性格十分內向。但就在半個月前,沉默寡言的他突然一反常態,與同事交談時滔滔不絕,顯得特別興奮,又不時有奇特的想法,他甚至連衣着品味都有別以往,竟穿上大花褲上班。直至數日前,家長發現小韓不上班,卻躲在房間捧着范冰冰的照片儍笑,兩日兩夜不睡不說。由於小韓舉止異常,父母於是急忙帶他求診。經診發現,小韓患上俗稱桃花癲的躁狂抑鬱症,藥物治療後病情已改善。




沉默變健談 穿花褲上班

本港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對《蘋果》記者表示,躁鬱症屬於情緒病,特別容易在春天發作,患者發病時會出現兩種形態,有時很興奮,有時很抑鬱,春天病發時普遍出現躁狂症狀。他舉例,三月時特別多穿得花枝招展(其中一個躁狂症狀)的女士入院,「半夜都唔瞓,起身唱歌」。根據資料顯示,躁鬱症病發高危期為15至25歲,超過六成病患屬於該年齡層。李德誠醫生表示,躁鬱症患者初期難以察覺,直至出現自言自語、儍笑等症狀,家人才將患者送院,而患者都要用藥物治療,但病情一般比較反覆。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則表示,香港每100人便有2%人患躁鬱症,意味着本港有14萬人患有躁鬱症,患者通常會出現鹵莽行為、不節制、過度消費、酗酒及持續情緒高漲等症狀。他建議,「患者注意健康生活,飲食習慣,多同人傾談,開朗啲,(生活態度)比較正面啲」,就能減低病發機會。他又提醒,稱作桃花癲較負面,香港較少人這樣稱呼。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說,躁狂抑鬱症患者與肝氣升結有關,他認為,春天是肝氣舒張昇華的季節,亦是人的肝氣最暢旺的時節,肝火無法舒暢,導致臟腑失調,易出現躁鬱現象。■記者廖智廣



桃花癲主要病徵

【躁狂狀態】情緒高漲:表現興奮、喜悅,或容易動怒。思維奔逸:說話時滔滔不絕,思想快速轉動。意見多多:好管閒事,表現主動熱情。過份慷慨:揮霍無度、濫買物品。精力旺盛:睡眠不多、性慾增強。【抑鬱狀態】情緒低落:鬱鬱不歡,無精打采,感到悲觀和絕望。思維緩慢:反應遲緩,自覺腦筋遲鈍,無法集中精神。活動減少:經常感到非常倦怠,終日躲在房間。資料來源:香港醫院管理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8/190929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062

陳奕迅睇書平復情緒

1 : GS(14)@2015-04-25 09:07:39

陳奕迅(Eason)和導演杜琪峯昨日在北京出席電影《華麗上班族》的記者會,杜Sir對Eason出神入化的演技感滿意,Eason說:「拍杜琪峯的電影,好像經歷過一輩子的情緒都有經歷到了。」他還表示拍完電影情緒有很大的起伏,因此他經常看書,好讓自己沉澱。杜Sir更感謝老闆們的支持:「我第一次拍超過一億元投資的電影,也是第一次拍3D的電影,拍完這個電影以後,他付出很多,這部電影是我非常想拍的電影,也有機會讓我學習,我沒有觸碰過的東西。我希望這個電影是賣錢的。」採訪、攝影:陶然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25/191246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23

52歲轉行賣保險江華克服情緒低谷:珍惜當下

1 : GS(14)@2015-06-17 08:43:28

■江華昨日坦言世界不停轉變,不應將習慣變成一種模式,要學習做水,融入不同環境生活。攝影:葉君海



【《蘋果》專訪】現年52歲的江華,從影以來先後拍過不少劇集,其後因為在劇集《西遊記》中演唐三藏而走紅,不過最近十年他淡出幕前,原來當年因為腰患而影響生活,情緒一度出現壓力,反思過後,最後走出陰霾。為承諾而加入保險行業的他,直言每天努力學做人,「凡事謝恩,珍惜當下」更成為他做人的座右銘。


被喻為「比劉德華更加劉德華」的江華,06年有傳他因腰患導致抑鬱症而停工休養,在鏡頭前消失了近十年,江華最近被讀者經本報「爆相爆片」,發現他轉投保誠做保險。久違了的江華,昨日在沙田接受《蘋果》訪問,雖然他依然保存比「比劉德華更加劉德華」的感覺,不過言談間似乎少了一份執着。對於當年被傳患抑鬱症,他笑着否認說:「傳聞嚟啫,當年拍完《紅拂女》喺北京宣傳,我發作得好嚴重,腰腿出現嘅問題,導致我精神好有壓力,以前諗都唔諗呢啲事,點解一個人行得走得食得瞓得,突然間會變成乜都唔得?嗰陣我習慣咗無論係坐呀、行呀、企呀,十項全能乜都係控制喺自己手度,但係突然做乜嘢都唔得,慢慢就有好多恐懼,跟住又開始諗,我係咪一世都係咁?我好驚,好擔心之後會唔會癱,咁我老婆同仔點?會唔會搵唔到食?」



■江華因為一個承諾而加入保險,新工作令他眼界大開。互聯網圖片

■江華曾因腰患而令精神出現壓力,幸而得太太麥潔文支持。資料圖片



「軟弱時有好多恐懼」

腰患令江華曾經變得好灰,不過他從而反思人生,他說:「嗰一役話你知,對唔住,原來好多嘢唔係你可以決定,有幾多錢又點?幾有才華同幾多人鍾意又點?有啲嘢可以令你乜都冇,我覺得搞唔清楚究竟人生係點?一個人喺軟弱嘅時候,會有好多恐懼襲擊你,之後我信咗耶穌,喺嗰段日子我唔想再拍戲,要調較自己生活,反思人生係乜,直到今日好似有一種起動感覺。」經歷過後,江華直言目前的生活開心又感恩,他說:「其實你抬頭望一望個天,你會發覺自己實在好渺小,做人有幾叻啫?生老病死又唔可以控制到,我而家有八個字成日提醒自己『凡事謝恩,珍惜當下』,呢個先係最重要,未發生嘅嘢都冇人知,諗嚟都多餘。」慢慢地江華開始想通了,他說:「我喺靜咗呢十年裏面,我學識咗反思,體會咗好多嘢,人生開心唔係好難,只係我哋唔明白,我亦唔知邊一日會再出發,所以籌備咗好多嘢,學識修心養性,從唔同角度去思考,去學習,真係得着好多。」


■江華坦言人其實很渺小,他經常提醒自己「凡事謝恩,珍惜當下」。

從沒有放棄拍電影

江華強調自己從來都沒有放棄搞電影,一直有跟投資者傾談,今次加入保險行業,原來背後有一個故事,他說:「我相信每一件事嘅出現,都有佢嘅美意。我有一個好耐冇見嘅朋友,有一日突然搵我見面,食飯嗰晚我問佢做保險做得好唔好,佢話由我識佢嗰日做到而家,連續十年都係頭五位,不過佢話佢嘅團隊只係得佢自己一個,於是問佢點解唔搵人加入,最後傾傾吓佢話如果我肯加入,就會搞團隊,所以咪因為呢個承諾而加入保險。」似乎感覺冥冥中有安排,他笑說:「梗係啦,如果唔係無端端會做保險,不過我諗嘢同其他人有啲出入,主要唔係叫人去買,反而係主動同人做朋友,想識多啲人,呢個係我自己睇法。」採訪:何慧斯場地:沙田凱悅酒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617/191867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027

杏兒《肥田囍事》後得情緒病

1 : GS(14)@2015-09-14 19:45:45

胡杏兒自從與男友Philip拍拖後,似乎比以前開朗了不少,她亦坦承少一份執着,不過原來杏兒2006年拍完《肥田囍事》後,因為太執着面對人和事,令情緒一度出現問題,差不多看了近兩年的情緒科醫生和服食血清素,她說:「我諗由2000年開始拍劇,嗰10年有99.9%係做嘢,唔會請假,試過有工作人員叫我冧一冧畀大家唞唞,有好多無形壓力,好似冇咗人生,只係有工作,雖然嗰陣有另一半,但係好似冇拍拖,只係一個公開秘密,只係唔使開工喺屋企煮飯,完全唔係拍拖生活。」


■杏兒2011年摘下視后才認與黃宗澤相戀,之前的秘戀讓她完全沒拍拖的感覺。

幸松哥開解

杏兒續說:「嗰幾年都真係好辛苦,但係你問我有冇諗過退出,我又冇諗過,一來我唔知可以退去邊,二來我唔係一個容易放棄嘅人,直到我09年拍咗《魚躍在花見》同松哥(劉松仁)合作之後,佢教咗我好多嘢,慢慢走出呢個樽頸位。」閒談間覺得杏兒2011年得到視后後,似乎放下不少枷鎖,少了一份執着,她笑說:「可能係最終得到一個認同,當你得到一個獎項認同之後,要求咪冇咁高,冇逼得自己咁緊,呢幾年個人先好似放鬆咗,有時間識朋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913/192933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182

情緒平靜 流產不影響再懷孕

1 : GS(14)@2015-10-08 07:13:24

【本報訊】胎兒不保,更遭自己吸收,大熊貓盈盈這一刻或許不知道這個壞消息;海洋公園獸醫解釋,因為盈盈身體仍在經歷懷孕周期變化,外陰、乳腺仍然紅腫,每日仍睡多吃少。海洋公園表示,盈盈健康良好,情緒平靜,但盈盈暫時需留在後勤基地內,暫時不得外出。海洋公園獸醫李富康表示,大熊貓盈盈目前仍保持懷孕反應,其食慾每日由平常吃10公斤竹葉減少至只有1公斤,每日睡眠時間達20至22小時。盈盈的乳房及陰部仍然腫脹,需要待荷爾蒙水平回復正常後,有關症狀方會減退,公園會密切留意盈盈有否出現炎症等。若牠的胃口好轉,園方會安排牠進食營養較豐富的竹筍,並逐漸加大餵食量。樂樂則一切如常。



不知自己懷孕及流產


海洋公園動物及教育部執行總監蔣素珊則表示,盈盈能懷孕,反映牠的身體機能良好,而過去每年都有假懷孕,身體有變化屬正常反應。盈盈本身並不了解自己正經歷懷孕及流產,所以不會產生抑鬱等情緒。盈盈目前健康良好,情緒平靜。蔣素珊強調,今次流產事件不會影響盈盈來年發情及再次懷孕。■記者蔡朗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08/193248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881

上班族失控大叫 或患情緒病

1 : GS(14)@2015-10-15 07:35:56

■如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就爆」,可離開現場冷靜放鬆。


【本報訊】當工作壓力達到頂點要爆發,上班族或會無視正身處工作場所,照樣大叫大喊、唱歌甚至爆粗來宣洩壓力,隨時「嚇親」隔籬位同事或上司。精神科醫生指出,雖然事後可令當刻情緒得到紓緩,但其實無助解決問題,應尋找壓力根源並正視問題,若長期壓力過大,無法放鬆,便要留意是否已患上情緒病。



「就爆」應離座冷靜

精神科專科醫生趙佩瑜表示,一般人會對工作抱有期望,當個人能力或外來資源無法應付期望,便會產生壓力。有壓力未必一定是壞事,可視為一種推動力,但若壓力過高,身心無法應付,出現「想爆出嚟啦」的想法,便有可能出現情緒失控、大叫大喊、因小事便落淚等情況。趙指,上班族遇到壓力一般會自動壓抑情緒以保持專業形象,若感到當刻「要爆」,其實是一個壓力爆燈的訊號,應正視原因,適時休息及放鬆。她提醒,一旦在眾人面前爆發,「嗰一刻會鬆啲,但大部份人之後都會好後悔」,因有機會引起同事側目、互相口角及擔憂等,「日後要收拾殘局,花費嘅氣力更大」。她建議,當感到自己「就爆」,應立即離開現場,「去一去洗手間、洗個臉、飲杯凍水、出去行個圈,放鬆一下」,待冷靜後才返回工作環境。若壓力只屬一次性,譬如有大型工作項目要趕「死線」,衝線後能得到放鬆及休息,問題不大,但若壓力經常出現,顯示長期處於壓力狀態,需要檢視工作情況,重組工作量或找同事幫忙,同時留意是否有出現其他情緒問題。若放工後也無法放鬆,或假日也沒有心機「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2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