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富人趣聞,90後登場,前十富人六位是天蠍座?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2888&summary=

富人趣聞,90後登場,前十富人六位是天蠍座?
小七
2017-05-17

好事者將2017年新財富500富人榜最富十人的星座整理了出來,發現,最富十人中竟然有六位是我大天蠍座!


那麽,到底有沒有命中富貴這件事呢? 


2017年新財富500富人榜,上榜門檻較之上年完成了一個“小目標”,由65億增長元至66億元,而提出了“小目標”的首富王健林,財富也超越李嘉誠,成為新的“亞洲首富”。


最年輕和最年長的富人年齡相差55歲,恰好等於所有富人的平均年齡。龍光地產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紀海鵬的女兒紀凱婷年僅27歲,是榜上唯一一位90後。



60後富人為中流砥柱,50後和70後緊隨其後,少壯派開始顯露頭角。



男性富人人數依然占壓倒性的優勢。上榜的女性富人僅有25人,是男性富人的1/19。



知識創造財富,僅有17%不到的富人為本科以下學歷,碩士及以上學歷占了半壁江山。不過,高中學歷的王衛憑借順豐借殼上市,空降進入榜單前5,而前十富人中年過古稀的宗慶後和何享健,受當年環境影響,學歷分別為大專和小學。



肖狗富人運勢最旺,肖虎富人運勢欠佳。財富上漲最快的50人中,有9名富人屬相為狗。其中,47歲的賴海松,憑借中通快遞2016年10月成功登陸紐交所,財富上漲151.3%至175.9億元。2016年運氣不佳的富人屬相則是虎。財富跌落最快50人里,有8位富人的屬相為虎。制藥業富人車馮升家族,財富由2016年的246億元下跌65.3%至85.31億元。




十二生肖雨露均沾,肖龍、肖狗小執牛耳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52

深八富人思維:過去一年買什麽?投什麽?放棄什麽?擔心什麽?新財富500富人榜為你深度盤點!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2804&summary=

深八富人思維:過去一年買什麽?投什麽?放棄什麽?擔心什麽?新財富500富人榜為你深度盤點!
小七
2017-05-15

作者:程華秋子

來源:新財富



為首富,王健林自然很忙。

 

萬達官微曬出的一份王健林2016年11月30日行程表顯示,他早上4點起床,健身45分鐘後吃早餐,之後從雅加達飛海口參加活動,結束後又飛北京,晚上7點到達辦公室。在達沃斯論壇上,也是一天“見9個人、談14筆生意、接受5個采訪”,令網友們不禁感嘆“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努力”。偶爾得空,首富還不忘用“1個億的小目標”這樣壕氣沖天的金句刷刷屏,化身“網紅老王”。

 

那麽,王健林究竟在忙什麽?當然是萬達轉型這樣的“大目標”。都說船大難掉頭,可萬達還是一直在努力。近一年來,在王健林不斷調整戰略後,萬達的“去地產化”進行得頗為順利,2017年1月,王健林更在萬達2016年年會上對外宣布“轉型成功”。他大刀闊斧砍掉600億房地產銷售收入的成果,在萬達2016年經營業績中得到了體現:萬達商業收入1430.2億元,同比減少25%,但得益於租金增長3成,其凈利潤同比仍實現正增長。

 

服務業收入占比55%、凈利潤超過地產,也佐證了萬達的重心已經轉換,朝“轉型成為商業服務公司”這一目標靠攏。

 

作為集團轉型重點的萬達商業,自2016年9月從港交所摘牌後,其回歸A股的方式一直備受關註。而隨著IPO預披露文件的公布,萬達商業回A的路徑也逐漸明晰,目前其IPO審核狀態為“已反饋”,顯示這一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不得不承認,王健林掌舵的萬達執行力驚人。

 

2016年10月,萬達拆分金融集團成立了萬達網絡,其產業結構也調整為了商業、文化、網絡、金融四大板塊。金融集團主要在銀行、保險、證券、投資等傳統金融業務上發力;而網絡集團則希望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打造物聯網模式,其中,網絡集團旗下的電商平臺“飛凡”計劃將在2017年進行首輪100億元募資。



除了“去地產化”,國際化也是萬達重要的推進目標。地產上的收縮,將模式轉為輕資產已經落地;而對影視方面加大投入,打造影視帝國則是王健林近年來部署的大棋,這也是他將萬達打造成跨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一環。2016年萬達文化集團收入641.1億元,占萬達集團總收入25%,而文化集團中的電影產業收入391.9億元,顯然已成為中流砥柱。

 

王健林對自己想要建立影視帝國的野心從來不加掩飾,曾公開表示“目標是2020年控制全球20%的影院市場”。2016年,萬達又馬不停蹄地收購了美國卡麥克影業(carmike)和歐洲第一大院線O deon&UCI,2017年收購了北歐院線集團(Nordic Cinema Group),這讓王健林離預期又近了一步。除了收購渠道端的院線,王健林還開始部署影視上遊的制作發行,2016年初以35億美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進軍電影制片領域,而更放出豪言要“進軍”好萊塢。

 

然而,鑒於特朗普政府海外投資審查力度的加大,以及美國本土娛樂公司的反對,王健林的海外“豪購”之路並不順暢而且充滿未知。萬達收購好萊塢六大制作公司之一的派拉蒙49%股權的方案夭折之後,2017年3月,又傳出萬達收購美國“金球獎”制作公司DickClark Productions(DCP)的交易終止的消息,這讓王健林進軍美國電視業的計劃也暫時擱淺。

 

不僅如此,在國內監管趨嚴的背景下,2016年8月萬達院線中止了對萬達影視、青島影投(含傳奇影業)以及互愛互動的重組。如果重組成功的話,萬達將會造出一個同時擁有院線和內容的影視帝國。



一邊是王健林在布局傳統影視業,另一邊是“王公子”在布局00後娛樂業。以“網紅”身份出道的王思聰如今又進軍綜藝界,親自監制了2016年熊貓TV跟騰訊視頻、芒果娛樂合作的真人秀、參與制作網綜《吐槽大會》。

 

雖然在2016年6月拋售了英雄互娛的股份,但2017年3月王思聰再次落子新三板,斥資6039萬入股新三板電視劇制作公司星座魔山(837639),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此外他還幫父親接盤了“高管出走、版權丟失”爭議不斷的樂視體育。王思聰的普思資本總是占據泛娛樂領域的各大熱門。除了娛樂業,王思聰投資的生活類高檔餐飲連鎖品牌飲食概念(08056.HK)也於2016年8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雖然已經“小有成績”,不過投資不易,王思聰也有踩雷的時候。3月10日,浙江九好集團因通過虛增收入等手段與鞍重股份聯手進行“忽悠式”重組被證監會通報,王思聰的普思資本作為股東被罰10萬元。

 


雖然2016年6月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馬雲說“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創辦了阿里巴巴”,但阿里巴巴仍是馬雲成為互聯網教父級人物的根本所在。

 

2016財年,一度被質疑成長乏力的阿里巴巴集團獻上了靚麗的財務數據:營收1011.43億元,同比增長33%;凈利潤同比增長195%至714.6億元。被馬雲定位於“未來商業基礎設施提供者”的阿里巴巴,除了核心的電商業務外,還擁有雲計算、阿里健康、泛娛樂、創新業務等業務板塊。其中“雲計算和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業務更取得137.53%的高速增長,貢獻了30.19億元營收。號稱全球第三大雲計算服務商的阿里雲2016年一直在擴張壯大,除了與神州數碼、SAP、埃森哲等合作外,還積極進軍海外,在歐洲、中東等地均設數據中心。“DT(Data Technology)時代”也因此成為馬雲演講的新寵詞匯。

 

新業務增長的背後,是傳統業務的增速放緩。相比於雲計算137.53%的增長率,營收占比高達91%的電商業務增長率已降到了32.73%,這是用戶基數做到臨界點的必然結果。2016年以來,馬雲一直在強調“電商概念”已舊,“純電商”時代即將結束。而在電商天花板即將到達之際,馬雲拋出了“新零售”之說,意在讓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在新零售思維的指引下,阿里與線下的零售、快消、家電類公司的資本聯動也變得更頻繁,2016年11月,阿里澤泰收購三江購物32%股份;2017年1月,阿里擬177億元私有化銀泰商業,完成後將持股74%,成為銀泰的控股股東;2017年2月,阿里又和上海國資委全資擁有的零售巨頭百聯集團聯姻。雖然新零售的模式目前仍處於摸索階段,但從目前的合作趨勢來看,被馬雲定為阿里巴巴新零售元年的2017年,阿里的資本運作或許會更密集。

 

除了轉型“新零售”,馬雲布局的另一個重點是泛娛樂板塊。剛成立半年的阿里大文娛集團在2017財年三季報中收入達40.63億元、同比增長273%的表現,顯示它已經是阿里營收業務中發展最快的部分。

 

阿里近兩年一直在文娛布局上整合產業鏈,從上遊的原創生產、中遊的制作開發,到下遊的推廣營銷。2016年2月,阿里收購韓國SM娛樂公司4%股權,5個月後又以2億美元收購了移動分發應用豌豆莢,且將其並入移動事業群;2017年3月又全資收購大麥網,試圖將阿里音樂與大麥網票務打通。目前阿里文娛板塊囊括了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其中,阿里影業作為大文娛板塊的重兵,雖然有著資金和線上渠道的優勢,但在內容制作上短板明顯。不過,通過3月阿里影業與優酷土豆合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並整合其旗下合一影業、與控股股東阿里巴巴簽署協議共享IP內容與營銷發行的舉動可看出,阿里大文娛各個板塊的聯動變得更加緊密。雖然阿里通過並購,在文娛板塊上達到了量的規模,但買買買之後的融合是個挑戰,外部來自騰訊和萬達來勢洶洶的挑戰,也決定了未來阿里這一塊並不那麽好做。

 

除此之外,阿里健康也從2016年有了新動作,除了正式接手天貓醫藥、牽頭成立了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還以2.25億元收購了華潤萬東旗下主打醫學影像服務的萬里雲25%股權。



馬雲手里的另一張大牌螞蟻金服,目前估值已經達到750億美元。2017年3月,螞蟻金服賠本甩賣浙商銀行股份,被認為是為年內上市鋪路的舉動。如果螞蟻金服能在年內成功上市,或會催谷馬雲成為首富。而伴隨電商之外的布子逐步孵化、營收增長,阿里將不再是那個IT時代的電商代言者,一個DT時代雲生態下的全能服務商阿里成為新的目標。

 

 

2017年2月24日,一向低調、神秘的王衛穿著印有順豐logo的黑色外套和運動鞋出現在了順豐控股上市敲鐘的現場。在快遞業利潤率下降、收入增速放緩的趨勢下,“桐廬幫”的“兩通一達”紛紛借資本推動公司未來發展,掀起了民營快遞上市潮,而此前宣稱“不上市”的王衛也不甘落後,成功借殼鼎泰新材資本市場,完成順豐的第一輪轉型。

 

上市當日,順豐控股以漲停價55.21元收盤,市值高達2310億元,成為深市市值最高的股票。此後其連續5個漲停,王衛的身家隨之暴漲,被戲稱“離首富只差一個漲停板”。順豐上市後的財富贏家無疑是其掌門人王衛,不僅成為行業首富,更擠進今年新財富500富人榜榜單前三。

 

順豐上市後首份年報顯示,其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574.83億元,同比增長21.51%;凈利潤同比增長279.65%至41.8億元;扣非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6.43億元,超過21.8億元的承諾業績。

 

盡管順豐盈利能力強勁,但快遞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也是不爭的事實。目前順豐控股的快遞業務票均收入高於同行,但其毛利率卻呈逐漸下降趨勢,2016年毛利率19.96%,同比下降0.73%。王衛自己在敲鐘現場也表示,上市不等於上岸。於是過去一年,除了積極擁抱資本市場,王衛還推進了順豐往多元化方向發展,在細分領域進行布局。

 

2016年,順豐控股的國際、冷鏈、倉配、重貨等新興業務的占比已進一步提升至19.31%,其中冷運業務被作為未來的戰略性業務發展。根據順豐公布的數據,目前其冷運網絡覆蓋56城市及周邊區域,業務覆蓋食品、醫藥行業生產、電商等多個領域。此外,王衛還拓展產業鏈進軍了重貨、快運業。2016年,順豐重貨業務的營業收入達23.4億元,同比增長96.23%。另外,順豐還涉足了B2B同城配送業務,組建了專職配送團隊與肯德基、麥當勞、天虹、家樂福等商家合作。

 

除了順豐快遞業務的多元化,王衛近年來先後跨界O2O、金融支付等板塊。也許是因為快遞行業微利化的瓶頸漸現,所以,王衛希望順豐依托成熟的物流體系進軍電商。不過2014年成立的以賣生鮮電商為主的社區便利店“嘿客”作為順豐O2O的敲門磚,其商業板塊3年虧損超過16億元,在2015年被順豐控股剝離。2016年11月,嘿客演化為了順豐優選,實現線上線下統一名字統一品牌。2015年1月,順豐正式上線跨境電商網站“順豐海淘”,後改名為“豐趣海淘”。金融板塊,除了此前順豐與中信信托、網易合資組建了深圳中順易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目前順豐金融已將保理、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第三方支付等多塊金融牌照收入囊中。

 

多元化拓展,是會解決順豐的成長瓶頸,讓王衛離首富更近,還是會為鏈條延長的順豐帶來更多挑戰?2017年,會是王衛在500富人榜上最為風光的一年嗎?期待順豐交出更精彩的答卷。

 

 

作為BAT掌舵者之一的馬化騰,相比其他科技大佬來說略顯低調,謹慎、謀定而後動似乎是他身上的關鍵詞。鮮少在公眾場合站臺的他,除了2016年4月捐出1億騰訊股票做慈善外,就是2017年參加兩會為騰訊釋放“信號”了。

 

2016年的騰訊在外界看來是順風順水,9月騰訊市值破1.7萬億元(約2萬億港元),超越中國移動登頂國內,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2016年股價累積上漲24%。而放棄了自營、選擇合縱連橫的開放戰略對騰訊似乎已起了成效:2016年騰訊營收達1519.38億元,同比增48%;年度盈利414.47億元,同比增42%。估算下來,騰訊每天凈賺1.13億元。

 

如此強勁的盈利能力,還是要歸功於騰訊的兩大王牌“社交+娛樂”。騰訊2016年網絡遊戲收入增長25%至708.44億元,社交網絡收入為369.66億元,同比增長54%;微信和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達到8.89億,同比增27.6%。

 

雖然數據亮眼,但馬化騰的背後依然有壓力和焦慮。作為遊戲行業的老大哥,騰訊在結束遊戲收入的高速增長後,增速放緩似乎無可避免。2016年雖然騰訊的手遊業務保持了77%的增速,但端遊業務全出現了歷史上了首年下滑,增速-6%;這與網易遊戲業務的強勢增長形成對比。不過幸運的是,《王者榮耀》作為騰訊2016年最為矚目的明星產品,面對網易遊戲的自研精品策略,為騰訊守住了江山,日活超過5000萬,帶動了騰訊Q4智能手機遊戲收入同比大增51%。需要註意的是,騰訊對遊戲業務的收購從來不遺余力,如今的收購對象也從日韓公司轉向歐美,從端遊過渡到手遊。2016年6月,騰訊以86億美元收購芬蘭移動遊戲開發商Supercell的84.3%股份,進一步打通遊戲的海外布局,尤其是歐美。

 

遊戲收入的增長即將見頂,如此一來,騰訊將營收增長的希望放在了廣告這塊誘人的蛋糕上。2016年,騰訊廣告收入同比增長54%至269.7億元,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微信的商業化。2016年,在微信、QQ等社交巨頭的帶動下,騰訊品牌展示廣告收入增長28%至112.05億元;效果廣告收入增長81%至157.65億元,這些收入來自於微信朋友圈、騰訊的移動端新聞應用及微信公眾賬號廣告收入的貢獻。而2017年3月公布的人事調整,劉勝義將出任騰訊廣告主席、集團市場與全球品牌主席,同時,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兼任網絡媒體事業群總裁,也印證著騰訊開始將業務重心往廣告上靠。

 

除了與網易爭奪遊戲界“一哥”,在內容分發上,騰訊還得防範今日頭條這個強勁的對手。雖然騰訊視頻、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等組成的內容帝國地位上升,但目前騰訊目前仍未打造出一個能甩開對手的撒手鐧。而被寄予厚望的算法產品天天快報,短期之內也很難超過今日頭條。

 

“放權”後的馬化騰,在2016年依舊是用投資來補足騰訊的短板。在泛娛樂板塊,首先是在推動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合並後,籌備閱文集團的上市。2016年5月,騰訊聯合微影時代以8500萬美元投資韓國YG娛樂,成為其第四大股東。2016年7月,騰訊旗下的QQ音樂則與中國音樂集團(原海洋音樂集團,酷狗、酷我音樂控股方)合並,成立了騰訊音樂集團。此外,2016年最火的直播騰訊也有涉足,分別在3月和8月參與了鬥魚TV的兩輪融資。而於近期關閉微視的騰訊,又在2017年3月以1.75億美元投資了快手,借此彌補短視頻的短板。

 

與此同時,馬化騰還在汽車領域布下了重兵,投資涉及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互聯網出行等熱門領域。除了成為滴滴出行重要投資方,騰訊更下註共享單車,2016年10月領投了摩拜單車,2017年3月又和百度資本領投了電動汽車研發公司蔚來汽車。有消息稱,2017年3月,騰訊又以18億美元收購了特斯拉5%股權,成為其第五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馬化騰似乎有意向另外兩巨頭的業務領域滲透。繼支付寶做社交屢屢碰壁、螞蟻金服宣布放棄社交夢後,騰訊也開始入侵阿里的業務,在2017年3月初推出騰訊優品,以C2C輕模式走差異化路線,切入農產品電商。

 

此外,伴隨微信的紅利衰減,進入用戶倦怠期,馬化騰還企圖撬動百度“移動搜索”的大餅,承載著近9億用戶的微信,在2017年3月正式上線了基於微信大數據的移動端指數——微信指數。

 

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如何保持競爭優勢,已是每一位互聯網大佬的痛點。BAT大佬之間的地盤混戰,仍會綿延多年。

 

 

3年前有媒體問丁磊對網易被BAT和“三小虎”(小米、京東、奇虎360)夾擊的看法時,丁磊曾說,“別把不吭聲的鱷魚當壁虎”。如今,這句話似乎成為2016年網易業績亮眼後來居上的註腳。

 

在一眾追風口、講概念的互聯網公司中,一直低調潛行的網易和丁磊簡直是畫風清奇的存在。前幾年各大互聯網公司開始做大數據、人工智能之際,丁磊宣布要養豬。在大家以為他是在玩票時,2016年11月,網易的黑豬在網上拍出了11萬一頭的高價;2017年3月,網易味央發起的“全民養豬眾籌”項目又再次引發外界矚目。

 

在丁磊忙著養豬的時候,網易也成功“避開”了視頻、直播、社交、共享經濟等所有風口。不過,走在自己節奏中的網易並沒有掉隊,丁磊踩準的“遊戲和電商”這兩個領域讓網易2016年在互聯網混戰中突出重圍。2016年,網易不僅凈收入、凈利潤雙雙叠創新高:凈收入同比增長67.4%至381.79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72.3%至116.05億元;市值也從年初的200億美元上升至突破300億美元大關。

 

網易的主營業務包括遊戲,廣告,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三大類。遊戲板塊毫無疑問貢獻了主要盈利,網易2016年在線遊戲凈收入為279.8億元,同比增長61.6%,占比74%。目前網易的主要遊戲包括自研手遊《陰陽師》、《倩女幽魂》、《大話西遊》、《夢幻西遊》;代理自暴雪娛樂的遊戲《守望先鋒》《魔獸世界》等。其中手遊的表現十分搶眼,2016年9月網易推出的爆款現象級手遊《陰陽師》,日活躍用戶突破400萬,成為熱門IP。此後,網易影業還與華誼兄弟聯手將其改編成了同名電影。目前,在國內遊戲市場風生水起的網易已經與騰訊分庭抗禮,兩者壟斷了近6成的市場份額。

 

而在遊戲業務穩定增長的同時,網易旗下的考拉海購和網易嚴選兩電商平臺快速成長,也帶動了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的全年凈收入同比增長117.5%至80.5億元。2015年1月網易推出的跨境電商平臺“考拉海購”,目前在國內跨境進口商中居銷售額的第一名。而2016年4月成立的ODM(Original DesignManufacturer,原創設計制造商)模式的電商品牌“網易嚴選”,上線4個月的月流水就超5000萬元,被冠上“網易營收最強引擎”。

 

網易依靠自研精品遊戲站穩腳跟、在電商上找到新增長點,而憑借其最初通過郵箱綁定建立的用戶體系,網易還養活了有道雲筆記、有道詞典、有道雲音樂等一系列垂直產品。2016年底,網易門戶做架構大調整,要主推網易號和直播,追求挖掘優質內容,意見領袖的價值,或許意在加速各垂直領域的變現。

 

“門戶三劍客”出身的網易目前已將新浪、搜狐甩開很遠,2016年,網易的營收是其余兩大門戶營收總和的2倍多。而網易背後的大佬丁磊——這個在西湖邊養豬種茶的文藝青年的財富也隨著水漲船高,相對2016年榜單上漲了180億元。

 

 

2003年的首屆新財富富人榜上,美的掌門人何享健以2.7億元的財富排名336位,同處制造業的魯冠球以52.4億元排名第二。14年後的今天,魯冠球以329.5億元排名第37位,而何享健則以737.8億元晉身第6位。

 

與何享健、魯冠球同時起步的中國第一代(G1)企業家,近年都需面臨業務和傳承的雙重轉型難題,從目前的表現看,何享健堪稱這一場進化中最為成功的跨檻者,不僅美的成為工業4.0的中國標桿,家族也圓滿完成了G1向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權交接,G2拓展的投資事業平臺亦已做大,且與家族主業形成互補格局。

 

退居二線的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在2012年將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後,近年來已經鮮少在公開場合露面。他最近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還是2014年2月,在他發起成立的何享健慈善基金會上宣布捐贈4億元作為首批項目運作基金,並將慈善作為人生下半場的目標。

 

雖然75歲的何享健沒有在資本市場留下馳騁的痕跡,但憑借持有白電巨頭美的集團35.07%的股權,他依舊連續出現在富人榜單上。2016年美的集團實現營收1590.4億元,同比增14.88%;實現凈利潤146.8億元,同比增15.56%。從產品品類來看,除空調產品外,美的冰箱、洗衣機等其他家電品類的市場占有率同比均有上升。

 

在如今制造業成本不斷攀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各大家電巨頭都在積極找尋家電外新的增長途徑,其中董明珠跨界收購珠海銀隆造新能源汽車更是受到極大關註。美的也不例外,在積極發展海外市場的同時,也向家電制造的上遊延伸,布局機器人領域。

 

2016年,美的集團海外收入實現640.1億元,同比增長29.53%,占總收入比重已達43.5%,逼近50%。2016年以來,美的集團跨國並購動作不斷,先是收購東芝家電業務主體——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80.1%的股權;接著2016年10月底完成收購意大利空調品牌 Clivet的80%股權;其40億歐元收購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集團也在2017年1月完成交割,美的獲得庫卡集團94.55%的股權。2017年 1 月,美的又完成了對以色列的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高創公司的部分股權收購事項,來完善其在運動控制和自動化的技術儲備及產業布局。

 

按照美的的規劃,其將通過庫卡、高創在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布局;同時通過高創旗下公司swisslog布局機器人商用領域;而家庭機器人,則通過美的、東芝和庫卡三方共同完成。

 

而偏愛金融運作、無意經營傳統家電制造業的何享健之子何劍鋒,通過自己的資本運作平臺盈峰投資已布局了包括久日新材數、美佳新材、奧美森、金源電氣、盈峰材料、安傑士、開源證券在內的數家新三板高新技術企業,從而間接完成了美的的產融結合布局。

 

 

2016年7月,民生銀行股權爭奪戰爆發,成為繼“萬寶之爭”後市場關註的另一焦點。在與同是民生銀行老股東“東方系”的爭奪中,作為民生銀行創始股東之一的“泛海系”掌舵者盧誌強更成為這場酣戰的焦點。

 

2016年7月,盧誌強即耗資75億元,增持4.49億股民生銀行,一舉超越“希望系”劉永好、“東方系”張宏偉,坐上了民生銀行股東的第二把交椅。2017年2月20日,在董事會經歷了兩年的超期服役後,民生銀行完成了董事會的換屆選舉,“泛海系”毫無懸念地拿下了董事席位。

 

盧誌強對民生銀行的如此重視,或是因為“泛海系”在轉型產融一體化的金控平臺時需要有一家對其有足夠掌控力的銀行來加持。2016年上半年,泛海控股公告表明了戰略轉型目標——“以金融為主體,以產業為基礎,以互聯網為平臺的產融一體化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正因如此,在金融領域,盧誌強還加大了在保險業的並購力度。2016年10月27日,泛海控股披露,通過參股公司亞太寰宇斥資27億美元收購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大型綜合金融保險集團Genworth金融集團的全部已發行股份。這家美國最大的長期護理保險公司,經營長期護理險、壽險和年金險等業務,同時也是全美主要的住房按揭保險公司之一。

 

證券是泛海系並購的另一個重點領域。2016年11月初,泛海控股擬通過境外全資附屬公司泛海控股國際金融發展有限公司,以約10.97億港元對價收購香港全牌照券商華富國際控股有限公司51%股權。泛海控股表示,收購完成後,將構建起“民生證券+華富國際”的境內外雙券商平臺布局。2017 年 1 月,華富國際股份已完成交割,泛海國際金融及其上層股東約占華富國際已發行股本的52.45%。至此,盧誌強手中又多了一家有5張金融牌照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華富國際。

 

一方面是對外加緊收購,另一方面則是內部資產的騰挪整合。2016年2月,泛海控股披露,其通過武漢公司以27.3億元的價格收購中國泛海持有的民生信托59.65%股權。同時,武漢公司擬出資56.87億元參與民生信托的增資,交易全部完成後,民生信托註冊資本增至70億元,泛海控股將通過武漢公司和浙江泛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有民生信托約93.42%股權。

 

除了加碼對外收購和加速對原有金融業務的整合,盧誌強還大力進軍互聯網金融和小微金融等新興業態,泛海系的互聯網金融板塊已初步整合至民生金服。2016年9月,泛海控股披露,擬設立全資子公司民生金服控股有限公司,以現金認繳18.06億元,將北京民金所金融互聯網有限公司、民生融資擔保公司、民生金服(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雲金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互聯網金融子公司100%股權作價認繳31.94億元。

 

以一家地產企業起步,到1996年參與創立民生銀行首次進行金融布局,再到如今擁有了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期貨、資管、典當、互聯網金融等全產業鏈的金融牌照和布局;從上世紀80年代棄官下海,到如今建立涵蓋多達45家上市公司的“泛海系”的盧誌強,早已是業內無可爭議的金融大鱷,並繼續推進“泛海系”向金控平臺轉型。


 

2016年末,與馬雲之間那場隔空的虛實論戰讓宗慶後再次受到關註。當馬雲在電視節目中提出“五新”論(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和新資源)後,旋即遭到了實業家宗慶後、李東生、董明珠的集體炮轟。宗慶後稱,除了新技術之外,對其論點基本持否定態度。而後,馬雲在一次政商界高規格會議的公開演講中主動談到虛實之爭,“不是互聯網沖擊了你,是保守的思想,不願意學習的懶性淘汰了你,是自以為是淘汰了你”。

 

作為實體經濟代表的宗慶後,手中握有飲料業龍頭企業娃哈哈,其早年通過讓制造商和銷售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銷體”模式,成功開辟鄉鎮市場,締造了億級銷售神話。雖然在宗慶後的主導下娃哈哈從2010年以來跨界動作不斷,但已成立30周年的娃哈哈的銷售神話似乎很難續寫。

 

自2013年以來,娃哈哈營收便不斷萎縮,2014年同比下滑7%至728億元,2015年更下跌至494億元。此外,中金公司對全國商超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7月娃哈哈蛋白質飲料累計銷售額下滑27.9%,茶飲料累計銷售額下滑23.6%,果汁飲料累計銷售額下滑37%,並且茶飲料市場份額由2015年同期的1.1%下降到0.9%,果汁飲料市場份額由2015年同期的0.9%下降到0.7%。

 

品牌老化、老產品市場占有率下降、新品沒有跟上、市場營銷落後都是娃哈哈和宗慶後不得不面對的挑戰。而宗慶後應對的方法就是多元化,意圖利用娃哈哈的渠道優勢嫁接進入新的產業方向上,先後試水了乳業、酒業、商業零售等多個領域。但不管是2010年推出嬰幼兒奶粉“愛迪生奶粉”,還是2013年投資150億元進入正處寒冬期的白酒業推出“領醬國酒”,以及斥資17億元投資的娃歐商場,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多次試錯並沒有挫傷宗慶後多元化的決心。相反,他跨界的步子似乎邁得更遠了。在2015年成串聯機器人研發並用於飲料生產線後,娃哈哈在2016年繼續在智能裝備和機器人上發力,準備收購1至2家歐洲、日本的機器人關鍵部件廠商,整合機器人制造全產業鏈,包括上遊的零部件生產和下遊的應用系統集成,並建設一個包括伺服電機及驅動器、精密減速機、運動控制器及視覺和傳感系統等核心部件在內的機器人產業園。

 

此外,2016年10月底還傳出由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掌管的娃哈哈子公司宏勝飲料集團收購美國最大奶制品生產商迪恩食品的消息。

 

盡管目前宗慶後的多元舉措並沒有完全獲得市場認同,但“壯心不已”的他依然在為自己所規劃的藍圖奔走在第一線。早在2016年12月就有人拍到宗慶後坐高鐵二等座,毫無富豪架子地和鄰座小朋友親密互動。2017年3月1日,年逾古稀的宗慶後再次被人拍到獨自乘坐經濟艙,據稱那一周他都在各地跑銷售會議。

 

 

2016年初小米年會的內部講話上,雷軍對於2016年的展望是“開心就好”。但過去一年,小米手機在市場的表現卻可能頗令米粉傷感。IDC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到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分別下跌32%、38.4%、42.3%、40.5%,全年同比下跌36%,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15.1%下跌到的8.9%。

 

雖然,相比同樣經營生態圈的樂視,小米遭遇還只是挑戰而非危機,不過,在本土品牌競爭白熱化、國內智能手機需求日趨飽和的背景下,當核心的手機業務受壓,整個小米生態圈的價值鏈也必然受到威脅。

 

雖然小米還開拓了應用分發、遊戲、電商、金融和生態鏈硬件業務等業務,但目前手機業務依然占小米營收的主導地位。小米手機的神話,原本依靠線上營銷達成。但GFK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在線銷量的份額僅為22%。小米在充分收割這部分用戶後,想要進一步擴張,必須走線下渠道,而這正是擁有互聯網基因的小米所缺乏的。因線下渠道的布局需要較高成本和時間,小米銷量也從第一掉到第四,被走線下營銷、渠道下沈的OPPO 、VIVO一舉超越。

 

在國內市場遇阻的小米手機,將眼光轉向了海外,而既能避開華為(主攻歐美市場)還能享受人口紅利的印度成為其主要戰場。2016年,小米來自印度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IDC印度市場2016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小米在整個印度市場的銷量已經排名第二,在電商渠道則位居第一。印度市場的高漲也引起了雷軍的格外重視,他在2017年3月開啟了為期一周的訪印行程。

 

除了印度,雷軍還想進軍美國等其他市場。小米要應對未來行業巨頭的專利戰,就必須突破專利瓶頸,獲得充足的專利儲備。而這也是小米手機業務的一大軟肋。2016年2月,小米從芯片巨頭Intel手上購買了332件美國專利,涉及存儲管理、控制邏輯、序列編碼等,覆蓋通信、電子器件和軟件技術領域。2016年6月,小米通過交叉授權和轉讓的方式,獲得來自微軟的1500項專利技術,其中不乏通信技術領域的專利。

 

小米之外,作為投資高手的雷軍,2016年還參與了英眾文化、藍鯨傳媒、米粒互動、微牛和星座女神的投資,2017年2月,又通過順為資本投資了視感科技。在小米的估值受到市場份額下滑挑戰的時候,這些投資能否為雷軍帶來資產的上揚?


 

2017年初,李彥宏在綜藝《越野千里》里面不僅爬泥坑、撿牛糞、割耗牛,儼然現實版“荒野獵人”,甚至還拉上自己的女兒出鏡。主動放飛企業家外的“自我”和展現溫情家庭生活的他,似乎試圖借此讓大眾忘卻過去一年百度的負面形象。

 

2016年的百度堪稱流年不利。從1月爆出百度貼吧出賣血友吧、5月魏則西事件發酵、7月百度搜索推廣主業被納入互聯網廣告監管;再到百度兩名副總裁王湛、李明遠相繼離職,一系列的負面消息不僅讓百度第三、第四季的廣告收入同比分別減少了12億元和13億元,直接導致凈利下滑,更讓百度模式和李彥宏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百度停止了疾病類貼吧商業化運作和砍掉了大量重病關鍵詞的廣告投放後,其廣告收入受到重挫已無法避免。而這對2002年開啟廣告業務後該項占比一直高達90%的百度而言,打擊很大。

 

不僅如此,在移動互聯網格局下,本來寄希望於O2O業務的百度,因此前力推的百度糯米、百度外賣未能在美團點評等對手的夾擊下突出重圍,也開始壓縮這兩項業務的補貼營銷費用。而另一個讓百度燒錢的是視頻行業,雖然愛奇藝的收入一直上漲,但受累於昂貴的版權費,其虧損也在擴大。

 

在O2O領域的廝殺暫且告一段落後,技術見長的百度,對新業務的發掘又重新回到了技術本身。被百度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基石的“人工智能”,可以說是李彥宏押註下一場“互聯網遊戲”的入場券。人工智能作為百度核心業務的重中之重,在2016年全面發力。2016年4月,李彥宏開啟了一輪新的業務架構重組,將搜索、音樂、外賣、91桌面等業務分拆出來獨立發展;並將無人車、人工智能等創新業務單獨拎出來,由他直接管理。

 

百度在無人車方面的步伐尤為進取。2015年底完成路測之後,百度即宣布將在2018年實現無人車商用,2020年實現量產。2016年以來,除了在蕪湖、上海、烏鎮數地設立了無人車測試基地;2016年8月,百度還聯手福特10億元投資激光雷達公司,推進無人車商業化進程;11月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又首次實現了18輛百度無人車在全開放城市道路的複雜路況下的自動駕駛。

 

現今,人工智能幾乎滲透到百度所有產品線當中,比如手機百度的語音搜索、鳳巢的推廣系統以及百度外賣的調度系統、百度金融結合人工智能給用戶的畫像等。2017年 1 月,百度還宣布成立增強現實(AR)實驗室,這是繼百度矽谷人工智能實驗室、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和百度大數據實驗室之後,百度成立的第四個人工智能實驗室。

 

2017年伊始,百度人事震蕩頻頻。先是李彥宏多年的好友——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加盟百度出任集團總裁兼COO,後是負責百度研究院的吳恩達和負責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的王勁相繼離職。其中陸奇的加入也讓人聯想到李彥宏是否有“隱退”之意。上任後的陸奇,主導了百度的一系列變動,改革醫療部門,領銜籌建國字號深度學習實驗室,投資美國虛擬現實企業8i、全資收購渡鴉科技、升級度秘事業部。

 

李彥宏是國內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互聯網巨頭,也是投入力度最大的。百度2016 年在人工智能研發上的投入已高達 101.51 億元,占總營收14.39%。不過,想要轉型人工智能並沒有那麽容易。除了與國外的谷歌母公司 Alphabet、微軟等科技巨頭競爭,國內的大佬們也開始盯上這一領域,馬雲和馬化騰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人工智能戰略。阿里巴巴啟動了NASA計劃為20年後核心科技布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AI。而騰訊也在積極參加AI圍棋比賽,其圍棋AI“絕藝”戰勝了日本新銳棋手一力遼七段。



上一波移動互聯網浪潮中,李彥宏的遲疑讓他在競爭中逐漸失去主動性。而如今李彥宏主動尋找到的人工智能這個支點,未來能否帶領百度擺脫在BAT中逐漸被邊緣化的境遇,打個翻身仗,值得期待。(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58

富人也迷茫 七成香港千萬富翁認為目前市場“不可預測”

短期市場的波動,不僅影響了普通投資者的想法,也同時幹擾了富人的投資看法。根據瑞銀財富管理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投資者觀察報告,大約有79%的香港千萬富翁認為自己正飽受資訊膨脹之苦,他們認為自己目前處於最不可預測的時期,更有80%的人承認,短期風險與不可預測事件令他們無法專註於長遠規劃。

瑞銀財富此次調查詢問了來自全球七大市場的2842位擁有100萬美元可投資資產的富翁,其中104位來自香港。

瑞銀財富管理香港區市場經理Jean-Claude Humair在香港的發布會上表示,82%的香港千萬富翁認為最不可預測的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而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貧富差距導致的社會壓力是來自本土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在不確定的市場情況下,現金仍是投資者安全的首選。調查顯示,認為實體資產和現金相對安全的受訪者分別為79%和77%。瑞銀財富針對投資組合的資產類別采集了香港千萬富翁的意見,為了對抗不確定事件,38%的受訪者表示更願意選擇現金,29%選擇股票,27%選擇債券。

針對目前市場的不可預測性,瑞銀認為,投資者應該首先專註於長期投資,以避免對短期事件或幹擾因素作出反應,因為目前市場上充滿了各種幹擾,比任何時期都多。其次,是保持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包括分散投資於不同地區的多種資產類別,這樣可以避免本投資偏誤的風險。

雖然絕大多數人認同在亞洲以外分散投資很重要,但只有20%的香港百萬富翁將考慮分散投資在美國,而分散投資於歐洲市場的則只有12%。

“這是因為大多數投資者的‘本土偏好’(home bias),”Jean-Claude HUMAIR說。根據報告,17%受訪的香港百萬富翁認為,香港市場是安全的投資,Jean-Claude Humair稱,香港投資者因為缺乏選擇海外投資的知識經驗,所以才只投資香港及內地市場。

相對於國內市場,瑞銀財富股票分析師霍慧敏認為,投資者更應該考慮投資香港及海外股票市場,因為國內市場對於金融監管政策相對敏感,例如4月以來國內開始采取緊縮政策,長遠來說這些政策會影響流動性。如果一定要選擇投資國內股票市場,霍慧敏更看好大藍籌股,因為這幾年藍籌股的表現優於小中型股。

不過,富人對於大數據等新科技這種被市場認為可以改變世界的生產力,卻顯得有點不以為然,全球只有46%的富人認為,大數據可以幫助面對不確定的因素,不過香港的這一比例略高,達到60%。

Jean-Claude Humair稱,有些人或許認為當今世界相比之前更容易預測,不過全世界富裕人士的看法恰恰相反。經過去年的各種不確定事件發生後,例如人民幣貶值、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等。很多富裕人士都認為,我們現在處於一個非常難以預測的時代,在政治、經濟、社會和金融風險都顯著增加。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48

“打爆房地产空头”?!许家印等众地产富豪身家暴涨,重新带头杀入富人榜前五!

http://www.xcf.cn/tt2/201706/t20170615_781032.htm


“打爆房地产空头”?!许家印等众地产富豪身家暴涨,重新带头杀入富人榜前五!

  • 来源:新财富杂志
  • 时间:17年06月15日 11:01
  • 作者:

  一边是新招迭出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一边是港股地产富人身家的火箭式蹿升。上一次同样的景观,还是在2007年。谁说地产业正在进入观望期?许家印、杨惠妍、王文学等地产富人不仅走出财富“停滞的十年”,还挤出了卢志强、宗庆后和雷军,新晋十大富人之列。亲手编制的“2017新财

  一边是新招迭出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一边是港股地产富人身家的火箭式蹿升。上一次同样的景观,还是在2007年。谁说地产业正在进入观望期?许家印、杨惠妍、王文学等地产富人不仅走出财富“停滞的十年”,还挤出了卢志强、宗庆后和雷军,新晋十大富人之列。

  亲手编制的“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才发布一个月,小编就已经有点认不出来了。中国基金报的记者兄弟杨磊隔空喊话:许家印同志的恒大最近表现太好了,比阿里一夜涨一个京东还要猛。言下之意是,小编你别偷懒啊,快点回家改榜单去。

  财富涨得富人榜都快装不下许家印了

  根据杨磊筒子的测算,中国恒大2017年以来涨了两倍多,许家印的财富激增了近千亿元,按名次能直接排到富人榜前五名去了。

  

  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榜单上身家过千亿的富人一共也就4位!小编真心没想到,在以“亿元”为卡尺的财富国度里,许教授竟然能这么任性,几个月的时间就随随便便向前浮游千亿之遥,这轻功不服不行啊。

  强悍滴可不止许家印一位。今年是地产富人不约而同的狂欢之年,“打爆了空头”之说屡见报端。

  在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榜单上,去年全年财富涨幅超过25%的富人就能入选“2016-2017”财富成长最快50人。这才半年不到,榜单上就有十多位地产富豪的上市公司股价实现了这一涨幅(表1)。谁说地产业正在进入观望期?这个行业的富人是要提前在新财富明年的榜单上搞事情的节奏啊。

  

  其中,恒大、碧桂园、融创中国今年以来涨幅都超过100%。恒大市值从年初的589亿元上升至目前的1938亿元,已逼近A股龙头万科的市值。碧桂园的市值也从年初的835亿元飙升至1800亿元,跃升速度令人惊讶。四处出击的孙宏斌治下的融创市值也从221亿元升至471亿元,涨幅116%。

  上榜地产富人所掌控的上市公司里,11家涨幅超过25%,其中多达9家系港股上市公司。在A股,华夏幸福受益于雄安新区概念,在近几年连续飙涨的情形下,2017年涨幅也高达50%,目前市值已越过千亿门槛。

  地产公司股价暴涨无疑带来了相关富豪的身家暴涨。以6月12日的收盘价计算,许家印的身家已飙升至1508亿元,碧桂园杨惠妍身家也已超过千亿,而华夏幸福王文学的财富则在710亿元之上。

  这将改写富人榜的格局。在我们此前发布的2017榜单中,房地产业首富王文学身家505.9亿元,排名第12位,纯地产行业富人无一进入前十(王健林等财富构成已多元化,被归类为综合类富人)。按照地产富人的最新财富值,3位地产业富豪——许家印、杨惠妍和王文学杀入了前十(表2)。

  

  由于地产富人的上位,2017年榜单上的前十富人简直就是推倒重来。

  从股价看,阿里巴巴今年以来狂涨58%,腾讯涨了43%,美的集团涨了48%,而网易也涨了43%。万达电影和百度则分别只涨了8%、9.5%,泛海控股跌了11%。这样的格局下,马云财富将增加682亿元,而马化腾将增加602亿元,丁磊增加364亿元,何享健家族将增加287亿元。如此一来,马云马化腾身家将双双跃过2000亿元门槛,分列一二名!王健林则从首富滑落至探花。许家印超过王卫位列第四,王卫紧跟其后居第五。丁磊第六、何享健第七,杨惠妍第八。至此,我们突然拥有了8位千亿富豪,幸福来得太快了一点,有木有!王文学则从第12名跃居第九。而李彦宏因为百度的小幅上涨得以维持在第十名。卢志强、宗庆后、雷军三位富人则因无明显增长跌出前十。

  上一轮爆发,在2007,港股地产商正走出“停滞的十年”?

  无论从地产股价格的涨幅,还是地产富人的身家增长来看,这无疑都是一轮不可思议的集体“暴动”,引人瞩目的是,暴涨的基本都是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股。

  此次暴涨原因,外界已有诸多解读,概括来说主要包含下列几大因素:1、内地资金南下,夺取港股定价权;2、投资者风格切换,偏爱高股息股票;3、港股市盈率偏低,内房股整体估值低、盈利好,存在大股东私有化回内地的预期;4、公司大规模回购或股东增持;5、空仓回补。

  这些主要考虑了当下一两年的短期因素变化,而借助已发榜15年的新财富500富人榜,我们可以从更纵深的历史去观察。地产富人身家的狂飙突进,历史上是否有过相似的一幕?

  在富人榜上,地产富人如此显赫的涨势,曾出现在2007年榜单上。那年4月,碧桂园在港IPO,新财富率先挖掘了杨惠妍家族,她以455.1亿元身家成为当年首富,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首富。

  这还不是当年最大的爆点,那一年,新财富500富人榜的前十富豪中有7位来自地产行业。

  

  2007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房地产行业有92位富人上榜,几乎每5个上榜者就有一个是卖房子的;地产业富人的平均身家42亿元,而当年富人榜的人均财富仅为25.6亿元,前者高出整体64%;地产业富人总身家3870.8亿元,富人榜总财富12800.2亿元,占比接近1/3。2007年,才是地产业富人的黄金时代。

  好的,跟上节奏的读者肯定会有想法了:在此轮暴涨发动前,为什么十年时间,杨惠妍家族的财富只涨了10亿元?为什么许荣茂家族、朱孟依家族、陈卓林家族和10年前都差不多?2007到2017年,中国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在5倍以上,为何却有一批地产富人财富增长陷入“停滞的十年”中?

  从碧桂园前复权的月K线图可以看到,其2007年4月上市,当月收于4.78港元/股,在2007年9月冲上9.62港元/股的高位,此后遭遇金融危机一路下跌,2008年末方才探底回升,直到2017年初,碧桂园才算收复上市来的股价“失地”(图1)。在此期间,碧桂园净利润从42亿元升至136.6亿元。

  图1:碧桂园上市以来的前复权的月K线图

  

  香港的内房股失去十年,从地产行业指数看,A股地产公司似乎也不例外(图2)。那么,地产股的这一轮暴涨,究竟该如何定性?前述五大因素,能否对此作充分的解释?这里且挖个坑,留个开放性的话题,有兴趣的读者请留言和我们讨论。

  图2:深交所编制的地产指数走势(2001.7.31-2017.6.14)

  

  宏观调控何以与港股地产富人身家负相关?

  第二个问题,小编同样负责抛砖,以求读者诸君的金玉良言。

  先来看看2007年,当年地产富人何以能够在前十富人中占据七席。与惯常想法相左的是,那一轮地产富人财富暴增,竟然与宏观调控强相关。

  时代些许有点久远,每年财富榜单都是以上年年末为基准时点计算的。决定2007年上榜富人身家的,是他们在2006年的抉择。而2006年,房地产行业是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税收、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正是由于宏观调控,地产企业资金链趋紧,导致该行业企业大规模IPO,使其控制人的财富浮出水面。当年25岁的杨惠妍,也正是因此成为了首富。

  据当时的国泰君安分析师张宇分析,当年地产业富人身家暴涨,一是流动性泛滥,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二是大量地产商将以前低成本取得的土地和经营物业直接上市或注入上市公司,导致股票价格大幅上涨。因此财富效应更为明显。

  有意思的是,这个现象当时并非中国独有,过往世界500强企业中从未出现过房地产企业,而2006年美国前四大住宅开发企业竟然联袂进入了这个名单。当新财富在编制2007年500富人榜过程中观察到这个现象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美国地产行业的过度繁荣中,包含的是一个名叫“次贷”的核心引擎,而这最终将引发了一场啸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在金融危机的劫难中,那些因为调控而提前上市的地产富人们,尽管经历了股价打折的痛苦和噩梦,但毕竟“深挖墙广筑粮”,比未上市的富人们多了许多生机。未赶在这场危机到来前抢上车的许家印就被动了很多,他带着恒大在狂风暴雨里东奔西顾,最终在“鲨胆”郑裕彤的帮助下放手一搏,于2009年11月在港上市。与碧桂园类似,恒大股价也用了差不多5年时间,直到2014年末才修复完毕,重新回到IPO时的股价,并在此后开启上涨态势。2010年10月,四度闯关IPO的孙宏斌,最终带领融创中国登陆港交所。

  此轮暴涨中的三位地产主角,至此在资本市场完成会合。截至2017年6月13日,碧桂园上市10年,股价涨幅90%;恒大上市近8年,股价涨幅500%;融创上市6年半,股价涨幅430%。

  不过更猛的上涨还是在A股,华夏幸福2011年9月借壳ST国祥,自那个月以来涨幅934%。

  2017年,同样是地产遭遇深度调控的一年,也同样是港股地产富人身家暴涨的一年。在金融整体去杠杆、地产行业贷款遭紧缩之后,股价却快速爆发的恒大、碧桂园、融创等,是否为下一个不可知的冬日储备了更多的粮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413

美國的一位富人是如何行善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6858

Eugene Lang與他幫助過的學生們。(資料圖/圖)

最近《紐約時報》有一篇文章,講述一位美國的富豪Eugene Lang(1919-2017)去世,享年98歲。這位富豪有一年被紐約哈林區的一所中學請去做畢業演講,他本來的講詞是很八股的,那就是鼓勵學生要好好地用功,將來一定能夠出人頭地。可是當他站到講臺,看到那些學生以後,立刻覺得他這種講法是沒有什麽意義的,他在臺上宣布一個大家沒有想到的想法,那就是他願意幫助那個畢業班的所有同學進入大學念書。

他不僅僅出了錢而已,他親自註意每一位學生,如果有學生出了問題,他自己設法帶領這個學生走回正途。因為他是富豪,所以他也認識很多其他的富豪,大家也都接受了他的想法,那就是幫助孩子們最有效的方法乃是給他們好的教育。

Eugene Lang很快就發現教育必須從基本做起,所以他就開始幫助美國弱勢的小學生。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幫助了超過16萬的小孩子,使他們的學業程度進步了。

我想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些弱勢的孩子需要特別的幫助,而這種幫助應該是在教育上,並且要從小學開始。如果學業程度的基礎太差,以後的補救就很困難了。

(Eugene Lang在1951年建立了REFAC技術發展公司,該公司持有液晶顯示器、信用卡驗證系統、條形碼掃描儀、錄像機、電子鍵盤等多種專利,打了很多專利官司,以獲得專利許可費用或庭外和解費用。他的慈善事業主要是教育項目,總體捐贈超過1.5億美元。由於他的傑出貢獻,他在2012年12月前,共獲得了38個榮譽學位。1996年克林頓總統授予其總統自由勛章。——編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033

中國的富人,正在成為世界的笑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09/166838.shtml

中國的富人,正在成為世界的笑話
陳平看東西 陳平看東西

中國的富人,正在成為世界的笑話

尊嚴不是花錢能買來的。有錢,也不是用來炫耀的。

來源 | 陳平看東西(ID:LadyEmma2016)

作者 | 陳平

每次回國,在法蘭克福的機場免稅店,都會見到成群成批的國內遊客,手拿肩扛地徜徉在免稅店里,同胞們幾乎人人手中都會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免稅店的袋子,買的可謂酣暢淋漓。

為此,一向保守的德國人,專門在通往中國的航班口又增設了一個新的免稅店,這樣便於中國遊客購買,在登機前的一剎那繼續消費。 直到他們買的心滿意足。 這些年,同胞們手中有錢了,無論是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里,只要有中國遊客的地方,都會看到大包小包仿佛在自家門口的自由市場上隨意撿幾件東西的遊客。

2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到了國外並不是真心實意地對歐洲或者其他國家文化感興趣,而是選擇走馬觀花,胡亂隨意看看幾個著名的風景點,拍些照片作為紀念,回去後可以跟人說一周內去過了法國德國比利時布魯塞爾西班牙等國家,然後一股腦就鉆進了奢侈品店,瘋狂購買,不僅僅買給自己,還要買個家人,同事朋友們,大方,慷慨,豪情萬丈。 在機場,他們熙熙攘攘,聲音洪亮,無所顧忌,或蹲或站,形象無所顧忌,全然不顧是在境外異域,仿佛蹲在自家後院中,端著海碗跐溜海吃。

有的人,一臉有錢的樣子,走路都理直氣壯。大聲呼叫同伴,不斷高聲打電話,還有的高聲質問電話另一端朋友的,餵,我現在在某某店,你到底要多錢的香水?新款的才幾千美金,你要不要? 那氣勢。仿佛人就在劉家窯的舊貨市場或者大紅門的舊家具店。而眼前的路易威登和夏奈爾們仿佛是一對破爛任人隨便拎走。 同胞們在海外購物時的氣壯山河和大義凜然也不得不令人有幾分佩服。 我有個朋友,在德國開了一家旅行社,年代不短了,聲譽不錯,生意也做得不錯。慢慢地,隨著對大陸遊客的開放,國內來的團隊越來越多,自由行的,參觀考察培訓的,五花八門的名目,最後無不要求帶到巴黎去,名牌店去,大肆消費一番。

這些客人們揮毫酣暢,痛快之極,花錢之豪爽之不吝嗇,讓我的朋友看目瞪口呆。

很多人到最後還是意猶未盡,花了幾十萬,上百萬之後,還覺得不夠舒坦,問我朋友,還有沒有更給力的地方。他們對我的朋友說,德國沒勁,豪華名牌店不多,可以花錢的地方也不夠多。還是巴黎和紐約比較給力。能一擲千金。

有一次,朋友接待了一個來自國內西部的團,按照計劃,也就是說至少是按照來德國的辦理商務簽證的理由上的日程,第一天應該是參觀德國的著名企業,跟公司主要負責人座談,聽取未來的合作計劃和方案。 這幾位客人在整個會談過程中不停地打著瞌睡,心不在焉,甚至還有發短信打電話的,他們豪不在意德國人的認真和敬業,德國人為此十分反感。

中途幾次停下來演講,希望對方能重視自己的發言。作為翻譯的她,非常尷尬。她清楚地斷定,這些人根本就不在意這次考察和訪問的內容。 第二天,從科隆大教堂開始參觀起,這些人急急忙忙在大教堂門前照了幾張相片,就能要求盡快走人,同時提出,要求修改後面幾天的行程。 他們說,教堂沒什麽看頭,德國也沒什麽意思,要直接去巴黎。

我朋友急了,說按照行程的安排,要先在德國境內呆三天,然後才到巴黎。因為吧里的酒店式三天以後的時間入住。 對方不答應,堅決要求離開德國,並說德國太沒勁,沒什麽可看的。 朋友只好打電話到巴黎去,取消各種參觀行程,重新預訂了在巴黎的飯店和活動。 到了巴黎,他們在埃菲爾鐵塔和凱旋門照了幾張相片,提出要去看紅磨坊的演出,還要去買偉哥,我的朋友耐著性子幫助他們解決了。 最後他們要去名牌店購物。 到了名牌店,這些人立刻活躍起來,激情四溢。每人都買了五六個路易威登包,上百萬的手表,無數的香水和名牌西服,還重新買了大皮箱。

3

最後,他們令人難以置信地提出,要求改簽機票早點回家。說巴黎也沒什麽意思。 我的朋友差點崩潰了。 機票是折扣票,不退不改簽。 朋友告訴他們不能這麽沒有信譽。 這幾位客人急了,說可以承擔所有的退票費用,償還損失,表示錢不是問題,但是要求早點回去。

我朋友也急了,說你們這麽一折騰,我今後的名譽都毀了,今後還怎麽跟當地的旅行社合作? 那幾個客人輕蔑地說,那是你的事,給你錢都不要,死心眼,做事情怎麽能發財?

朋友說,錢不能買來所有的東西。我需要的事信守合約和遵守行規。

最後,經過商議,達成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協議,這幾位答應在巴黎繼續住下來,但前提是,我的朋友必須找或者買兩副麻將牌來。 朋友氣的幾近發瘋,無奈只好在巴黎的中國城瘋狂地尋找麻將,然後把中餐外賣叫進來,供他們吃喝。

他們昏天黑地地在巴黎打了幾天麻將,最後把酒店造的亂七八糟,倉皇走人。

巴黎的酒店經理告誡我的朋友,今後如果再找如此的客人,將終止他們之間的合作。 酒店的經理還告訴我的朋友說,再有錢,我們也不接待了,這樣把我的酒店的名聲搞壞了。 我的朋友回來,也對我發誓,以後這樣的團在也不接待了,再有錢也不幹了。 無獨有偶,去年我去法國參加加納藝術節,一個以贊助商身份跟隨著國內的演出隊伍一起到來的男士,也是出手闊綽,一下飛機就要求陪同前往名牌店,出手就是15萬買了卡地亞。

陪同他的小夥子是我們的法國大學生誌願者,因為在中國留過一年學,中文不錯,人家孩子是利用暑假來幫忙做義工的。 看到這位大款出手豪放,小夥子以為這位大款看錯了價碼,連忙解釋,這是十五萬,不是一萬五。 這大款眼皮都不動,比劃著告訴店員,包起來,就是它了,然後問小夥子還有沒有比這更貴的。

小夥子嚇的目瞪口呆。 當他得知,這只演出隊伍並沒有得到這位仁兄的真正贊助時,他開始鄙視他,他說,如果我是他,我會給這些演員們發點補貼讓他們到法國四處去看看,而不是把錢用到一塊表上面,它代表不了什麽。我也不想再為他服務。 無獨有偶,這位仁兄在戛納期間如坐針氈,對演出不感興趣,對文化不感興趣,對人文環境也不感興趣,每天的活動對他而言幾乎是坐牢和受刑。於是他要求,讓他早點回國去,萬般無奈,我答應了他的要求,因為不答應也不行了,他自己花了好幾萬,買了頭等艙,原來的票寧可作廢掉。 我跟我的朋友一樣,哭笑不得。

我認識一位在法蘭克福一家很大的旅行社做導遊的女孩子,她對我說,有時候她帶著國內來的團出去參觀,他們的舉止和行為讓她無地自容,真想找個地縫轉進去,她說,那一刻,她真不想承認她也是中國人!

4

有一次,我的朋友來海德堡一帶玩,我去幫他們預訂我家附近的一個酒店,酒店不大,但很有名氣,因為十分幹凈而且價格合理。 老板娘對我說,不瞞您說,我不是很喜歡接待中國的旅行團,他們早上總是吃飽以後還要帶走很多的面包和水果,甚至黃油和奶酪,來的晚的客人就沒有吃的東西了,他們還在房間里大聲吵架或者說話,對我來說都差不多,甚至還有我的床單擦皮鞋。所以我很不願意接待團隊。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團隊。她特別強調了一下。 她看出我的尷尬,連忙說當然也許不是所有的中國人如此。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中國人有錢了,真的有了,比起六七十年,我們的拮據,我們的寒酸我們的仔細來,那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可是我們卻是失去了點什麽。 我們失去的是什麽?

尊嚴,勤勉,內斂和溫和。這本來是我們中國人千年文化中最重要的精華部分,溫良恭謙讓,節約本分,溫潤如玉,淡如溫水,無欲則剛。。。。。。

我們本來是誰?現在卻成了誰?

毫無疑問,我們只是新一代的暴發戶。 請你們好好想想,中國人有錢了,卻失去了世界對我們的尊重和敬仰。 想當年,外國人來中國,對中國文化是畢恭畢敬,充滿神秘向往和敬仰。

而今天,就在我們大把大把把銀子灑在巴黎,灑在紐約灑在世界各國豪華場所瘋狂揮霍的時候,我們卻得到了世界的白眼。 為什麽? 看看海德堡,一個600年的老古城,比起中國動輒就是千年的古城而言,年輕的很多,可是中國遊客來了,有幾個人會靜靜地徜徉在內卡河邊,靜靜觀望這座慶幸沒有被盟軍轟炸掉的城市,聆聽羅馬古建築群的聲音,到著名的哲學家小路上去走走,回味一下當年歌德和叔本華們走過的小路,靜靜地享受一下那座殘缺的古堡在夕陽下的輝煌和悲壯氣勢。

5

中國來的客人們卻不願意,因為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人們來了,照張相就走人。因為什麽?沒文化,或者說對文化根本不感興趣。 再看看巴黎,有幾個人在夕陽里,從榮軍院走到埃菲爾鐵塔再走到凱旋門,認真看看夜色中華麗而壯觀的香榭麗舍大街,想象一下當年拿破侖的威武雄姿。享受一下巴黎的旖旎和風采。 沒有。中國的遊客們都忙著去奢華的商店去燒錢,去揮霍,人們僅限於照相和走馬觀花。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崇尚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你連路都沒走,怎麽會知道這個國家的美好和偉大之處?你連看看這個國家的基本文化的熱情都沒有,你還好意思說自己來自五千年的文明古國? 去年,我在巴厘島烏布的時候,遇到一位印尼的木雕師傅,他們一家三代人都在從事木雕生意,最小的孫子只有七歲,已經會雕刻東西了。 他們不慌不忙地接待我,不卑不亢地給我介紹他們的雕刻藝術和他們的家族歷史。 他們把收藏了幾十年的中國木雕拿出來給我看。

屋外,氣溫高達34度,而他們卻態度從容,不慌不忙,屋外的遊客和炎熱仿佛與他們無關,他們淡定,坦然,那份儒雅叫我不得不肅然起敬。

他對我說,比起中國的歷史,我們印尼太短了,比起中國的古文物,我們這里大概算不了什麽,但是我們只要一代一代這麽工作下去,再過幾百年,我們的歷史也就會跟中國一樣豐富。我們不在乎有沒有錢,因為我們過的很愉快。 他兒子對我說,我知道中國人很有錢,他們來這里度假會花很多錢,我們沒那麽富有,但是只要過得愉快就可以了。孩子今後需要知道,我們烏布是個很美的地方,會受到世界的關註。 當我聽他們的話時,我的眼淚在心中流淌起來。 我想,他們大概不知道,我們的城已經被毀得差不多了。

而我們的孩子一天一天羨慕西方的文明和豪華,我們的老百姓有錢的寧可到國外去燒錢,也不會想想把這些錢節省下來,為孩子們存好,設立一些教育基金,讓孩子去學學傳統的文化,手工藝。 寧可花幾萬塊,把孩子送去參加一些騙人的境外互動,也不會帶著孩子利用假期先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先去知道一下自己的祖先和文明。 家長們何曾想到,孩子們應該先去把中國的文化精髓書法學好,漢字寫清楚,搞明白,再去讀英語,考八級。 家長們趨之若鷺,把孩子送去學鋼琴,學小提琴,卻不想讓孩子先去聽聽古琴,了解一下昆曲,皮影,秦腔,京戲。 孩子們什麽時候可以在學校的組織帶領下,先去走走西藏的天域,看看新疆的風土人情,去去內蒙的呼倫貝爾盟,了解一下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是怎樣走來的。先去了解一下我們自己祖國的博大與精深? 孩子連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他們如何能自信和熱愛自己的民族?

同胞啊,錢是一點一點掙出來的,怎麽花,是你的自由和權利。

可是,能不能花的有點意義?花的高級些?花在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上? 一塊卡地亞金表,能養活無數孤兒和上不去學的孩子們。 一個路易威登包,能打起無數口母親水窖。 一個愛馬仕,就可以讓一個玉樹和汶川的孤兒生活好幾年。 一輛勞斯萊斯,可以幫助我的傳統手工業藝人開始無數作坊和小工藝坊。 同胞啊,中國人富有了,我們高興。 可是這麽花錢,這麽揮霍,卻讓人看不起,不僅僅是洋人看不起,連我們自己都不自信! 尊嚴不是花錢能買來的。有錢,也不是用來炫耀的。 文化沒了,教養沒了,傳統沒了,廉恥也沒有了,我們還剩下什麽?

當你並不富有也不有錢,你卻跟來自哥廷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劍橋大學,以及世界上更有名的大學教授攀談關於老子莊子孔夫子以及古老中國洋洋大觀的時候,他絕不敢對你有半分的鄙視,因為他不如你更懂得老莊的境界和心懷。因為你擁有你民族自己的文化。

你就算是萬貫家產,富可敵國,卻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自己要去哪里,你沒有教養沒有文化沒有學識甚至沒有任何基本尊嚴的時候,你就什麽都不是! 不僅洋人輕蔑你,連同胞都看不起你。 記得當年那句經典於德利的那句老話,沒錢是萬萬不行的,但錢也不是萬能的。 我們不能窮的就只剩下了錢。 況且三分之二的同胞並沒有錢。他們孩子啊為了生存而掙紮。你想到過沒有,去幫幫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燒錢和揮霍的時候,想想你的責任和義務,或者想象你自己的形象和尊嚴。 記下自己的一點想法和感觸,與同胞們共勉。 認同者引以為戒,不同者,請好之為之。 畢竟人各有誌,不可強求。

購物 巴黎 燒錢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76

艾毅早教:富人区的“超级私塾”

1 : GS(14)@2010-11-16 23:49:00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15/166460.html
  早教市场正一片火热,艾毅能否“引火上身”?

  2003年,跟随妻子定居北京的许尚杰其实对大陆还非常陌生。他出生于台湾,早年跟随从事教育工作的父母辗转在世界各个大学校园。后来,他在纽约有过两次短暂的创业经历。当他第三次站在创业大门之外时,选择了自身非常喜爱的教育行业,而且是幼教行业,因为他说他非常喜欢小朋友。

  目前,他创办的艾毅刚刚具备雏形,而他回顾创业过程时,觉得危机几乎每天都有。就连“2010年新加坡人力资源峰会”向他发出邀请函时,他都曾犹豫再三要不要去。因为他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从工作中抽离出来了。

  他特别爱笑,几乎含笑完成了整个采访。这大概跟他是服务于几百个小孩的“大头目”有关系。然而,在布满重重关卡的艾毅扩张道路上,许尚杰能否笑到最后呢?

  创业“新大陆”

  2004年,第一家艾毅幼儿园开始招生,校园准备设在北京的东湖别墅区。尽管许尚杰明白,附近几座规模显赫的公寓里面就住着自己的目标客户,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才能最大程度地接触到他们。

  如果按照国外普遍的做法,可以把艾毅的招生信件直接投寄给业主,连同其他直投广告会塞满他们的信箱。让许尚杰意想不到的是,国内的物业负责分发业主的信件,那些直投广告在他们眼里都是垃圾邮件,再没有比随手扔掉这一做法来得更让人痛快了。

  后来,许尚杰才摸索出来,幼儿园一般都是通过在小区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聚敛人气,如果能跟一家媒体携手合作,效果更佳,自然招到学生的胜算也更大。

  这仅仅是因为他不熟识大陆商业环境和行事作风的一个侧面。“创业刚开始,就是因为我对国内的市场不熟悉,很大地影响了我们公司的发展策略。我们思考怎么样才能切入这个市场时,一直在想我们的优势在哪里。”许尚杰说。

  分析的结果是,因为他对外国家庭的生活圈子、习惯、需求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了如指掌,所以,从国际幼儿园切入的可行性最大,首期班的16个学生都是在国内生活的外国小孩。而为了抢滩海归家庭市场,双语幼儿园作为艾毅的第二款产品紧随其后。这步棋走完,尽管许尚杰一直觊觎日益激增的国内家庭,但他始终没有轻易下水尝试。“就北京来讲,本土学生市场就放大了至少20倍”。直到去年,艾毅才正式推出面向国内本土学生的多元智能幼儿园。

  到目前为止,根据自身对客户群体的熟悉程度,艾毅先后依次推出三种产品——国际幼儿园、双语幼儿园和多元智能幼儿园。这种阶梯式的发展策略背后,是艾毅想比较稳妥且深入地渗透到国内大体量、高收益的幼教市场。

  实际上,幼儿园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之所以被奉为朝阳产业,除了国家放开民营办学的限制政策之外,最重要的是国内家庭对教育的精品诉求和消费支出的升级,遍地开花的各类早教中心、亲子园便是有力的佐证。而与艾毅同样涉水幼儿园的,国内高端的有伊顿,中低端有大地、红黄蓝等。

  艾毅的每种产品都被定位在高端。目前,根据财务模式,成本累加目标获赢率就是学生的应缴费用,每年艾毅国际课程的学费大约在12 万,双语课程6万,多元智能课程3万。而许尚杰表示,之所以定位高端,不是一个商业决策,而是基于教育成本的考虑。“当初建立第一所国际幼儿园时,我们基本就是把哈佛教育学院的多元智能课程原封不动地引入,用的教师也全是哈佛过来的,所以成本很高。”

  据了解,艾毅与伊顿的收费标准比较接近,只不过伊顿的路数是,高端打品牌,做得比较成熟之后开始向下延伸,收入重心却在中低端的子品牌。许尚杰说:“我们和伊顿不一样,每种产品都有一样的盈利标准。”艾毅目前在运营的幼儿园共有9所,平均每家的年收入都在七八百万元人民币左右。

 “一个幼儿园能做到七八百万不容易,七八百万是什么概念?就是如果收100个小孩儿的话,平均每人收费要到五六千块钱一个月。有100个小孩的幼儿园就不算小的了。”一位长期关注教育行业额的投资人士如是说。

  生活 学习=幼教

  很多家长之所以愿意一个月花几千甚至上万块在孩子身上,背后的消费动机是对幼儿园教育内容和品质的期望。现在幼儿园越来越强调对孩子的教育成分,所以,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课程体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艾毅的教师配备情况是这样的,一般15个学生的艾毅国际课程,配有两名外教和一名中文教师;针对本土的幼儿园,主要是中文教师,但考虑到一般家长都对英文比较重视,所以每个班都配有一名外教。

  艾毅主打“国际化、权威性和关怀”三个核心内涵,其中的权威性就是引进哈佛教育学院的多元智能课程。这套理论早在1981年被哈佛提出,在全世界的接受和认可程度非常高。“在亚洲各国,可能对于考试成绩比较注重。对于多元智能理论在这方面的好处,哈佛自己也做了一个长达4年名为Project SUMIT的研究,发现利用多元智能学校的孩子,考试分数、行为和对学习的兴趣都有显著的进步。”

  许尚杰对自身教学权威性底气十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该理论的创始人——哈佛著名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正是艾毅的董事之一,而与他们同属于一个上支机构的国外多元智能学会则掌握着全世界多元智能学校认证的生杀大权。

  所谓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自我认知、人际以及自然认知。艾毅把这8个抽象的教育理念,具化为教室内用他们来命名的8个角落。但有一点,孩子们不是被强制性地必须学习每个角落的知识,而是可以自由选择。

  最开始,艾毅的教育总监跟他表明了这个态度时,许尚杰提出质疑。“我就觉得很奇怪,假如有小孩不愿意写字,如果你不逼他的话,他怎么会学写ABC,怎么学写中文?教育总监给我的答案是,他们就知道。这个答案不能让我信服,也让我很不满意。”但事实是,许尚杰后来不仅逐步转变了他的看法,还从中获得启发运用到总部对各个幼儿园的管理中。用一句话来总结那位总监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孩子怎么去做选择,然后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假如这个孩子不喜欢写作,但是特别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耍,老师应该采取的做法是对小孩循循善诱,“你要不要写封信给别的小朋友?”

  但是,对幼儿园来讲,教学质量是构建在对小孩生活照顾全面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这些低龄的小孩全天都待在校园里,学校在他们的生活方面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各种安全问题首当其冲。与其他班级相比,艾毅最小年龄班(Nursery)学生数量减少的同时,教师数量却呈反方向增加;为了达到国际水准,艾毅甚至聘请北京师范大学的儿童营养专家培训保育老师,并且检查每一道餐食。

  “这些环节都是我们还在设计校园装修时就需要开始引入的,并且有些是看得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许尚杰说。比如,所有校园的材质尽可能拒绝塑料而首选实木;出于安全考虑,校园还贯彻了很重要的一个设计理念——“圆”,所有的课室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尖角的设施。

  在这其中,每位园长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且园长的细节管理和现场突发事件处理能力非常之高。用许尚杰的话来说,他们都相当于手握几百万的一家企业迷你型CEO。因此,他对这些CEO只提目标和要求,具体的实施过程则给予充分的自主权,一概不予过问。然后,通过IT系统进行监督。许尚杰说:“激发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予他们创业者的感觉。”

  扩张之路

  2008年,艾毅正式收回前期投入的全部资金,实现累积性的正数现金流。同年,许尚杰引入新加坡淡马锡的风险投资。
  从幼儿园的几个层次来讲,能开到四五家就算一个小小的连锁;而一家数量在二三十左右的幼儿园基本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课程体系,具备一定的扩张能力和基础条件,甚至利用外资扩张的经验;再往上就是30家以上规模的大型幼儿园。各个层次规模的幼儿园从管理角度来讲,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很多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做到园长,然后做到四五家连锁的时候就是极限,靠一个人的力量再扩充是不太可能的,要么只能卖掉。

  目前,艾毅在北京、宁波和成都设有共计9所幼儿园,全部直营。艾毅的计划是,2013年上市。所以他们现在的目标是,届时幼儿园的数量要达到60~80家。

  这意味着,此后的三年里,平均每年艾毅都要开出20~30家幼儿园。许尚杰说,完全不考虑加盟。“加盟的话,很恐怖的一件事情就是怎么去控制加盟人的质量,人家为什么要加盟?为了赚钱嘛。所以如果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的话,我们害怕他们会做出错的选择来,会把我们的质量弄坏。”他强调,“我们没有资金的压力,质量是我们最重要的,所以宁可速度慢也不要加盟。”事实上,许尚杰对2013年艾毅达到60~80家的数量,一点不觉得困难。他的学习榜样是 ABC Learning Centers。

  这家来自澳大利亚的幼教机构在最初成立的13年期间只有43个,此后的4年内一举增长到697个,一年后这个数目再次上升至950。现在,它们是全球最大的幼教机构。值得一提的是,ABC Learning Centers同样获得了淡马锡的风险投资。

  艾毅正是以它们为榜样,从建园之初至今的6年内,一直在为未来的扩张做准备工作,像IT系统、管理模式、师资力量等。“这些东西做好,接下来的扩充就是一个形式化的东西。找到地点,我们的筹备组立刻进去,然后把装修做好,后勤会把教师和其他管理人才送进去开始运营。但是前面的基础要打好非常重要。”

  但上述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士指出,“艾毅的方向没有问题,但这种方式还要放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一般想扩张比较快的话都是通过加盟的形式,但管理质量确实很难保障;直营的话对于资源和管理水平的要求同样很高。”

  比如,艾毅扩张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人才。国外有一套很完善、很成熟的体系,大学或者研究所都设有管理教育专业,他们一毕业就可以立即上岗为企业创造价值。相反,目前国内还没有很好的师资来源,传统幼儿园都是通过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而这些一直以来接受中国传统教学体系的学生,很难满足当下小孩对西式教育的特殊需求。而且尽管电教化的课程体系可以标准化复制,但是体系的实现最重要还是要靠教师。此外,在扩张的过程中,是否能找到符合上面提到的要求的园长也是一大难题。所以,按照艾毅的理念和诉求,几乎没有直接能拿来使用的人才资源,只能靠企业自己培训。

  许尚杰承认,“师资力量和贮备是一个教育机构扩张规模时的关键因素。”所以,艾毅一直在着力解决招聘渠道和培训这两个问题。“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内部培训团队,做到1个培训师对25个艾毅教师的比例,这还不包括我们外来的培训资源。”

  此外,艾毅进入一个城市基本采取时下流行的“教育地产”模式,即开发商通过代建幼儿园吸引更多人群购买房产。目前普遍存在两种形式:如果是教育局的产权,开发商建好硬件之后,无偿交回教育局,教育局再移交给像艾毅这样的幼儿园进行软件建设;如果是开发商的产权,幼儿园便与他们签订一个租赁协议。但这种形式也存在双向选择,彼此定位要适当,北京最贵的房子一定会选最高端的幼儿园。目前的情况是,幼儿园的竞争更为激烈一些,因为楼盘的资源毕竟有限。所以,现在遇到是开发商的产权比较合适的话,艾毅会选择把产权买下来。依据当下的形势,能把产权买下来的幼教机构几乎凤毛麟角。

  不过,从大的环境和综合条件来讲,现在艾毅更关注大学数量比较多的城市,这已经成为他们选择进入该城市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许尚杰说,“大学多的话文化程度也会高一些,一般家庭能接受这种宽松的而不是那种死背的教学方式,他们也比较能够接受新的理论,而不是纯粹追求孩子能写多少个字,他们是更注重创意。”环渤海区、长三角、西三角(成都、重庆)、西安、广州是他们已经划定的几个基本区域。“前几年基本上好的地点就会去,现在只有这五个区域里面的城市,我们才会进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626

避法國富人稅 薩爾科齊 擬逃亡倫敦

1 : GS(14)@2013-01-27 14:39:22

有錢就得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124/18144850
涉及多宗貪污醜聞的薩爾科齊,去年6月下台後隨即失去豁免起訴權,警方在他的巴黎寓所蒐證時,在電腦檔案中得知他擬移居英國的計劃。他跟妻子布魯妮(Carla Bruni)很可能選擇定居倫敦豪宅區,例如南肯辛頓區,成為當地最有名的法國名人夫婦。
勢必激起法國民憤
報導指,57歲的薩爾科齊現時一方面以應邀公開演說吸金,另方面在法國企業家兼政治顧問明茨(Alain Minc)協助下,正拉攏投資者,目標籌集10億歐元在英國成立私募股權基金,但現階段仍屬「探索期」,未正式成立任何公司。
自去年10月,薩爾科齊到過卡塔爾、倫敦等地出席多個會議,為基金招攬投資者,首兩次的目標是拉攏巴西集團PTB Pactual,該集團擁有龐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此外,他又接觸過新加坡的淡馬錫(Temasek)主權基金,邀請對方投資2億歐元(20.6億港元)到他旗下基金,卻被請吃閉門羹。
基於薩爾科齊的前總統身份,報導認為,若他的移民計劃最終能落實,所造成的震撼,較法國影帝、「大鼻子情聖」謝勒狄柏度(Gerard Depardieu)早前欲把稅務地址轉到比利時併入籍俄羅斯,還要「強大1,000倍」。基於政商之間的利益衝突,此舉代表薩爾科齊將不能再爭取入主愛麗舍宮;加上他正接受貪污調查,若他轉移陣地到英國,勢必在法國激起民憤。
導致法國富豪不惜一切大逃亡,全因奧朗德政府為削減政府財赤,向富人開刀,大舉加稅,包括向股票、基金和公司銷售徵收逾60%的資產增值稅,以及向收入逾100萬歐元(1,031萬港元)的富人,收取75%的入息稅。
Mediapart對薩爾科齊的報導言之鑿鑿,聲稱是引述「非常準確的金融和業界消息來源」,相關移英計劃確實進行中。但薩爾科齊企圖淡化事件,透過助手回應指,所謂成立私募股權基金,其實只是「知識建立」(intellectual construction)。
明茨亦開腔否認協助薩爾科齊成立私募股權基金。他接受《費加羅報》訪問說:「認為他(薩爾科齊)會移居倫敦、不再向法國交稅的想法,真荒謬。」他又指,以薩爾科齊的人脈,根本不用他穿針引線找投資者。
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
2 : GS(14)@2013-01-27 14:39:3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124/18144852


薩爾科齊出名炫耀和愛錢,他亦毫不諱言希望在從政生涯結束後專注賺大錢。除了成立私募股權基金,他還倣傚美國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和英國前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透過公開演說吸金。
演說價每小時184萬元

薩爾科齊現在無業,依然財源滾滾。作為前總統,他每月獲6,000歐元(62,042港元)津貼,加上以前總統身份列席法國最高法院──憲法委員會,每月再多賺11,500歐元(逾11.8萬港元)。
雖然不愁衣食,但薩爾科齊始終過慣了奢華生活,經常炫耀手上的勞力士名錶,在任時經常與富豪交往,被嘲是「金光閃閃總統」。卸任後若想繼續奢侈,非要另闢吸金途徑不可。
眼見克林頓和貝理雅下台後分別靠公開演說賺到盤滿缽滿,其中克林頓據說單靠演說就賺了7,500萬美元(5.85億港元)。他2008年出任總統才一年,已表明將來傚法克林頓的賺錢大計。「我將會做這工作五年,之後就像克林頓那樣賺錢。」據稱,他現時的演說價,是每小時15萬英鎊(184萬港元)。
英國《泰晤士報》
3 : GS(14)@2013-01-27 14:39: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124/18144853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法國政府為了削赤向富人開刀,多名富豪開腔炮轟之餘,更用腳向政府說「不」,選擇出走他國,最矚目的是「大鼻子情聖」影帝謝勒狄柏度(Gerard Depardieu)。
大鼻子情聖入籍俄國

謝勒狄柏度本欲移居比利時,並高調發聲明說要「退還(法國)護照和我從未用過的社會保障卡」。後來被比利時拒諸門外,但幸獲俄羅斯總統普京支持,日前他已正式入籍俄羅斯。
LVMH集團行政總裁阿諾特(Bernard Arnault)也申請入籍比利時避稅,但由於他在當地未住夠三年,未符合規定,已遭當局拒絕。法國名廚迪卡塞(Alain Ducasse)和名模卡斯塔(Laetitia Casta),就分別移居摩洛哥和倫敦。
另有不少富豪遷往瑞士,包括Chanel老闆沃特海默兄弟(Alain and Gerard Wertheimer)、酒店集團Accor創辦人之一迪布呂勒(Paul Dubrule)等。
《蘋果》資料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186

韓朴槿惠新政懲治富人偷漏稅

1 : GS(14)@2013-06-08 16:08:32

http://finance.sina.com.cn/colum ... /11111570435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41

C觀點 - 施永青 港人仇富 富人撤資 (2013年07月22日)

1 : GS(14)@2013-07-23 00:43:1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4450&d=2110本欄多次提醒社會,煽動仇富情緒對香港不利,其實不論貧富,都不喜歡被人仇視。全世界歡迎富人去的地方很多;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香港行資本主義,富人他去後,難道可以改由窮人主持大局?
多年前,李嘉誠先生曾婉轉地表示:若是香港人真的不喜歡他在香港投資,他可以把資金投去其他地方。當時有人是這樣回應的:叫他不要威嚇香港人,有本事就撤資吧!看看別的地方是否有香港那麼容易賺錢!
香港人沒有給李嘉誠嚇倒,反是李嘉誠不想有逆輿論。他立即表示,他十分愛港,不會撤資。
其後,他把長和系的實體業務交給長子李澤鉅打理,把現金支持次子李澤楷去投資。這叫傳位,不算撤資。至於以後他的兒子怎樣做,就是他兒子的事了。
李澤鉅的投資一向都國際化;而長和系近年亦增加了海外投資,遠至歐洲、巴拿馬都有。這不算撤資,因為他們沒有賣掉香港的資產,只是在選擇新的投資項目時,沒有像以前那麼集中在香港吧了,今次傳和黃有意賣百佳,這應是一次有象徵意義的策略性改變。
然而,長和系有這種改變不難理解,這是香港人自己造成的,長和系反而是被動的。
近年,香港的民粹主義高漲。不斷有人指控百佳與惠康壟斷市場,害到士多,藥房,街市都沒有生存空間,市民少了選擇,被迫買次貨、買貴貨。超市予人的形象很差。
這些指控,其實是以偏概全。超市的興起本身是消費者的選擇。如果超市的貨品不是更齊全,價格不是更便宜,購買時不是更舒適方便,超市憑甚麼取代舊模式?
香港的零售業競爭劇烈,百佳與惠康亦只能行薄利多銷的政策,根本不存在著食水深的情況。據行內估計,百佳的利潤,大概只有3%左右,比買長債收息也不如。
再者,現在流行網上購物,超市前景備受威脅,即使純從商業的角度考慮,和黃亦有需要對百佳的業務進行策略性評估。再者,之前碼頭工人罷工時,曾有人包圍百佳,叫市民不要幫襯百佳,和黃可能因而不想經營這類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之行業。
李卓人雖然認為和黃賣百佳與碼頭工潮無關,但坊間有傳言,謂李先生對自己的形象在工潮中被醜化感到非常痛心,連李先生的謀臣也感到有理說不清,經常被傳媒污衊。有人曾經驚嘆,香港已經變天。在這種形勢下,高層管理人員中,遂形成不用宣諸於口的撤資共識。
香港人現時都憎恨既得利益者,最好斷他們米路,卻忘記了他們是憑甚麼成為既得利益者的,亦沒有考慮到他們現時在社會上正扮演的角色是否有人能取代;這樣發洩一輪情緒之後,卻引來富人的撤資,對香港不一定有利。
2 : Tricky.Frog(35942)@2013-07-23 07:43:39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3 : Wilbur(1931)@2013-07-23 08:32:28

2樓提及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仲要分分鐘供應商(存貨)同市民(COUPON)打埋本俾佢做生意
4 : lam(884)@2013-07-23 08:43:05

3樓提及
2樓提及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仲要分分鐘供應商(存貨)同市民(COUPON)打埋本俾佢做生意


請問邊一行吾係呀?!
5 : Wilbur(1931)@2013-07-23 09:06:54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仲要分分鐘供應商(存貨)同市民(COUPON)打埋本俾佢做生意


請問邊一行吾係呀?!


你望下類似公司如831, 980

再望下其他一般公司
6 : cody9(14279)@2013-07-23 12:59:40

班仆街又唔諗吓沙士個陣叫啲伙記減人工轉外判就共渡時艱、獅子山下。捱完苦賺到錢呢?搞個最低工資都好似殺佢全家咁,咁你個人喺咁乞人憎比人仇吓都好正常啫smiley
7 : 鎌首(32179)@2013-07-23 15:31:05

車, 一雞死一雞嗚啫, 走咪走囉,
8 : wilflo(35306)@2013-07-23 15:37:36

2樓提及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3%喺指全年呱?
9 : GS(14)@2013-07-23 21:22:42

8樓提及
2樓提及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3%喺指全年呱?


最緊要做左幾多槓桿
10 : wilflo(35306)@2013-07-23 21:40:18

做超巿都槓?係真唔係呀?
11 : GS(14)@2013-07-23 21:40:47

可以用現金流煲大個roe
12 : wager(38041)@2013-07-23 21:56:49

C 觀點... 真係巧 C... 忍唔住又黎多野, 翻貼張告示:

蕉聘啟示:
1/ 對象: 高管\ 老板\ 認為打工仔應該要捱要唔怕蝕底要貢獻人士\ 同意要降人工成本但唔降管理薪酬人士\ 反對最低工資最長工時人士\ 正能量能野既傻仔
2/ 工作: 有冒險精神, 團隊精神服從老板指派既工作, 主力業務拓展. 即係搵生意返來, 仲要有合理既利潤. 合理唔係暴利, 只需滿足老板既茶啡煙酒錢溝女遊埠住宿應酬生意運作等成本開支
3/ 酬勞: 多勞多得合晒主流資方管理層既既意見, 佣金高達利潤既 5-7成, 年終獎金, 冠絕全行. 所以不設底薪佣金, 以自僱人士方式受聘合作. 一來工作自由, 可以各展所長, 二來業拓展所需使費, 可自行決定並報稅抵扣. 強隻金同醫療等福利可自行資詢專業人士度身定做, 並可自行扣稅.
4/ 福利: 專人培訓, 教你各類炒賣之手續及注意事項之類. 為合乎合法規, 一切本金均由自己付出自行負責, 只需上繳每次買賣之利潤便可, 並不會干預或建議買賣對象, 絕茅俾人昆俾人呃錢之類煩惱.
5/ 其他: 可持續發展, 可達理想人生目標, 有機會月入可達百萬美好人生.

以前出過, 咁多年都請唔到人. 係咪人手短缺丫? 一般人工叫價係咪高丫, 係咪人工成本高丫. 有個咁巧既機會學野, 俾錢去打工學野都抵啦~ 依家 D人呀大學生呀後生仔呀想轉工既人呀想搵出路既人呀想發展自己事業既人呀, 之類, 真係短視. 咁巧既機會都唔識珍惜... 茅計...
13 : Tricky.Frog(35942)@2013-07-23 23:39:29

10樓提及
做超巿都槓?係真唔係呀?

人地賣貨有 6 個月數期,到期又要拖人數幾個月,唔使俾息借錢喎。

仲有,利潤率 3% ,但如果一年周轉 12 次,ROE 就 36%...
14 : GS(14)@2013-07-24 00:08:35

13樓提及
10樓提及
做超巿都槓?係真唔係呀?

人地賣貨有 6 個月數期,到期又要拖人數幾個月,唔使俾息借錢喎。

仲有,利潤率 3% ,但如果一年周轉 12 次,ROE 就 36%...


但turnover 唔是計左入RO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