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基金蝕沽「海通H」套68億
1 :
GS(14)@2015-07-08 16:21: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8/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21間券商受到徵召,合力出資逾1200億元人民幣救市,拖累股價連日下跌,昨日更反遭國有私募基金狠沽,據銷售文件指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有份投資的海峽產業投資基金,昨日收市後不惜蝕讓仍盡沽所持海通證券﹙6837﹚H股股份,套現最多逾68億元。有市場人士預期,內地班「資」回朝的情有可能陸續有來。憂患加劇下,捱沽的港股昨日跌逾260點,失守25000點關口,夜期更急挫800點。
明報記者 徐寶文
1200億元人民幣的救市資金轉眼被消化,鑒於內地「禁沽」,香港頓成一個「提款」好地方。據銷售文件指出,國開投將透過其間接公司Dawn State Limited,以11.12元至12元,全數沽售所持的約5.69億股海通證券H股股份,較昨日收市價13.9元折讓13.67%至20%,據了解,該批股份昨晚已悉數獲認購。該批股份是海峽產業投資基金於去年底以每股15.62元購入,換言之是次沽售帳面虧損達20億元,據資料顯示,國務院直屬的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目前間接持有海峽產業投資基金近5%權益,另外,福建投資開發集團亦是該基金主要股東。天行國際聯席董事李偉傑認為,雖然約60億元金額不多,不過相信此類「沽H救A」、班「資」回朝的情將陸續有來。
券商股捱沽 多雙位跌幅
H股被沽,港股當然「冇運行」。昨日恒指失守25000點,跌逾260點至24975點收市,跌幅約1.03%,更再次一度跌穿24873點250天平均線水平,夜期亦跌800點。券商股再次被重創,中信証券﹙6030﹚、中國銀河﹙6881﹚、海通證券﹙6837﹚及獲母公司增持的海通國際﹙0665﹚均跌雙位數,信達國際﹙0111﹚更插近兩成﹙見表﹚。
林一鳴﹕逢高沽券商股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一眾大型A股雖被掃至升停板;不過逾千隻中小股停牌「避市」,嚇怕了投資者,故在散戶主導的內地市場來說,仍然是救市失敗。他預期,由於市場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故港股將不會繼續暴跌,但會走「陰乾格」,逐步下行,要重回升軌有相當的難度。獨立股評人林一鳴亦指出,港股熊市格局已經形成,未來恒指走勢將會是一浪低於一浪。
提到券商板塊被重創,林一鳴稱中央下令救市,是導致券商股重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在大市向下的情下入市,猶如「送死」;他建議現時仍持有券商股的投資者,「逢高減持」,不建議長期持有。
2 :
GS(14)@2015-07-08 16:23:4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8/news/eb_eba2.htm
港證監加強抽查 防止違規
2015年7月8日
【明報專訊】近兩日本港股市波動劇烈,周一跌幅更一度逾1300點,股民人心惶惶,監管機構亦加強把關,防止違規行為。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在立法會會議後表示,證監會會不時向市場參與者,例如券商進行壓力測試,於市波動時會增加測試次數。
歐達禮稱,證監會主要工作是確保市場有秩序地運作及金融市場穩定,亦會與港交所(0388)在各項風險的管理工作上緊密合作。不過,他重申,同股不同權制度不可行。A股大跌後,中國證監會連日推出多項救市措施,市場擔心其會影響「深港通」開通進程。歐達禮表示,不評論內地市場狀,但「深港通」落實後即會對外公布。
時富﹕已收緊孖展
針對大市震盪,本港券商亦靠收緊「孖展」應對。時富金融(0510)董事關百良表示,雖然昨未與證監會進行壓力測試,但公司於一個月前市轉淡時,就已將孖展額度收緊約一到兩成。近日,公司追孖展也較之前追得更緊。他稱,過去追孖展還有一定的容忍度,現在則是「零容忍」,經常要催客人盡快沽空。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亦表示,雖然暫時未收緊孖展,但會「看緊」,風險控制方案亦在商討中。
麥嘉華﹕央行買資產 變國有化
1 :
GS(14)@2016-03-15 13:43:45【明報專訊】歐洲央行上周決定擴大買債規模,並將買債範圍擴大至銀行以外的企業債?。分析師預期日本央行就算周二按兵不動,也很可能於7月前加碼寬鬆。「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小圖)向CNBC表示,全球央行「放水」,其購買的資產將愈來愈多,所有金融資產將落入政府手上,逐漸邁向社會主義。
稱日央行不理成效 買光資產
麥嘉華說,央行的政策基本上是把債務貨幣化,尤其是日本央行(BOJ)正在買光所有國債,儘管他認為這些政策對提振經濟的作用不大。他稱:「各國央行都不關心放水的作用,只是要維護威信。它們的放水措施已泥足深陷,卻未見效果,只好再落重藥。央行最終會買光所有政府債券、企業債?,甚至所有流通股。若樓市下滑,央行也會購入所有房產,然後政府將擁有一切。」
麥嘉華預計,各國政府與央行和財政部會盡一切辦法,不讓資產價格下跌。他說:「若股市下跌,我相信所有央行將購買股票。這並非沒有先例,香港政府在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風暴曾出手購買股票。」
他預期,政府最終擁有所有企業債券、國債,然後回歸社會主義和計劃經濟。麥嘉華的說法可能有點誇大。以日本央行為例,它不是從財政部直接購買日本國債,而是從市場購買。由於銀行、保險公司按規定必須在其儲備持有日本國債,日本央行不太可能收購所有在外債券。不過日本央行確是利用其量寬計劃,在公開市場購買ETF。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5/news/ec_eco1.htm
國有資本為社保堵缺口
1 :
GS(14)@2017-11-26 14:57:53【明報專訊】國務院近日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讓各方爭執了20年之久的內地社保資金缺口問題給出了答案。
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為人民提高必要的社保,無論從政治還是道德上都屬天經地義。但中央此次作出劃轉10%國有資本充實內地社保基金的決定之前,各方博弈已久。
上世紀90年代國有企業改革之前,企業跟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一樣,要為工人發放退休金。改革之後,企業逐漸從發放退休金的舞台上退出,由中央以及各省市自治區政府先後設立的社保基金或者養老基金取代。
但國企改革前後的退休者,即便沒有或者繳納了小量費用,同樣從養老保險中領取養老金。由此造成了養老保險基金缺口。填補這一缺口,無非兩方,或者增加養老保險繳費,或者注入資金。
過往由政府財政提供補貼
如果選擇前者,就會造成「上一代」的責任轉嫁給「下一代」的代際不公。倘若如此,在生活成本不斷高企的內地,容易激發民意的反彈。如果選擇後者,資金要麼來自政府財政收入,要麼來自全民所有的國有資產。
事實上,近年來的缺口一直由政府財政提供補貼。以2015年的資料為例,包括各類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在內(不包括商業保險),當年內地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相抵結餘7236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末滾存結餘58893億元。
2001年下令減持國有股引發股災
看似漂亮的帳單背後,有大筆的政府財政資金注入。2015年,財政補貼多達10244多億元。若非如此,社保基金即告赤字。
但隨着經濟增速下降,以及隨之而來的財政收入增速下滑,尤其是人口老齡化壓力增大,單憑政府財政支撐社保缺口的模式難以為繼。在經濟表現較差、財政收入緊絀的東北地區,養老保險基金已經出現當期赤字,繳費者、退休者、撫養負擔重等問題已經顯現。
節流無望,必須開源。中央一直希望借力國有資本填補社保缺口。但之前的嘗試,都無果而終。2001年國務院下令「減持國有股」,國有股IPO和增發時必須按融資額的10%出售股權,上繳全國社保基金。但此令一出,就引發了一場股災,被迫叫停。2009年,中央再次試水,規定國有企業首次公開發行時實際發行股份的10%劃轉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但效果不彰。
國企名義上全民所有
此次中央排除重重阻力,規定除了公益類企業、文化企業、政策和開發金融機構及國務院另有規定的,無論中央企業還是地方國有企業,無論金融類還是非金融類國有企業,全部納入劃轉範圍,劃轉比例統一定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
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也並非像少數人所說的那樣——政府左手轉右手的遊戲。國有企業名義上是全民所有,但普通百姓事實上難以從中分得一杯羹。即便政府從國有企業「分紅」,也幾經博弈、數次拖延才能最終成形。
今天,在中央強力推動下,以往的阻撓者讓步了。今年,就會選擇部分中央企業和部分省份開展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試點;2018年及以後,分批開展。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33&issue=20171126
【正Trip精︳清邁】泰國有櫻花?加$10扮泰仔學採茶
1 :
GS(14)@2018-01-15 03:11:54距離清邁市中心大概3.5小時車程安康可以看到櫻花樹。
有沒有想過泰國境內可以看到櫻花,而且在冬季只有10餘度氣溫的情況下。位於泰北邊境安康山,距離清邁市中心大概3.5小時車程,70年代以前當地村民以種植鴉片為生。直到當時的泰王推動皇家計劃(Royal Project),鼓勵農業發展,把山頭改為種植櫻花、茶葉、士多啤梨等農作物,幫補村民的生計,繼而推動當地旅遊業發展。
安康山山頭種植了不同品種的花,最受注目是位於皇家農業中心旁邊的櫻花樹,目測大概有30至40棵櫻花樹,花季由每年12月至2月。我大概在12月中期到訪,預計1月是櫻花盛放期。由於高山在海拔大約1900米,冬季山上的氣溫平均只有10度至15度,清晨時分山頭更加有機會結霜。因此吸引不少泰國本地遊客,感受花海同時感受真正的冬天。沿櫻花樹上山有一條自然教育徑,山林種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看到最多的是來自台灣的竹,用來餵飼中國送來的熊貓,亦有不丹國王種植的大樹。沿路返回皇家農業中心可以吃飯補充體力,農業中心可說是安康山地標之一,門外有小販檔位擺買,不同古怪的雕像擺設。場內有即叫即做的泰北菜,沙律、炒麵等等,平均不用$20港幣。安康山另一面山頭有士多啤梨園以及茶園,遊客可以親身感受被翠葉的茶葉包圍的感覺。山上主要種植的是阿薩姆茶,茶園還有採茶的體驗,只需40泰銖(約$10港元),採一籃相信至少也花上2至3小時。採茶也有三種方法,可以在頭頂揹起來、背包或側身袋。山頂位置有一個小茅屋,村民以炭火燒水,即場為你泡製溫暖的熱茶,面向無敵大茶景,非常寫意。喜歡大自然的你,不妨可以感受泰北的冬季美。
花季由每年12月至2月,預計1月是櫻花盛放期。
梅花樹亦吸引了不少人拍照。
沿櫻花樹上山有一條自然教育徑,種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最多的是來自台灣的竹。
來到茶園遊客可以親身感受被翠葉的茶葉包圍的感覺。
山頂位置有一個小茅屋,村民以炭火燒水,即場為你泡製暖立立的熱茶。
皇家農業中心有即叫即做的泰北菜,沙律、炒麵等等,平均不用$20港幣。
我找到了一個同自己一樣的雕像。
鳴謝:泰國政府旅遊局(香港)記者:翁怡富攝影:周芝瑩、翁怡富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11/20270708
國有金融資產超常規膨脹
1 :
GS(14)@2018-10-28 11:49:02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711&issue=20181028
【明報專訊】內地首次公布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2017年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4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負債總額217.3萬億元,資產負債率90.2%。
無論負債總額還是負債率,金融類國有企業都高於非金融類國有企業。2017年全國非金融類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83.5萬億元,負債總額118.5萬億元,資產負債率64.6%。
無論企業數量,還是就業人數,金融企業都遠不及實體經濟,但資產總額卻遠遠領先後者,為內地經濟「脫實入虛」再填註腳。
內地經濟「脫實入虛」
據財政部統計測算,2013至2017年全國金融企業集團國有資產年均增長16.1%。這一速度遠高於同期GDP、人均收入、非金融類國企資產的增速。
運行良好的金融可以成就實體經濟,但糟糕的金融只會吹大泡沫。在實體經濟沒有發生實質突破前,內地許多市場的價值都在極短的時間內翻番,房地產、虛擬貨幣、共用經濟、資管產品輪流炒作。
近年來,為了擺脫困境,中央一直督促各地去產能、降槓桿(主要是指實體經濟),清理殭屍企業。但金融類國有企業負債率明顯偏高。金融企業資產超常規膨脹,借助的工具是高槓桿。2013年末,內地M2餘額110.65萬億元;2017年末,M2餘額167.68萬億元。中國央行超越美聯儲,成長為全球第一大央行,每年新增貨幣供應佔全球一半。
央行貨幣超發埋下通脹隱患的同時,也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金融巨無霸。國有金融企業也是受益者。
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大都已在A股上市,而且都是各自領域的領頭羊,其中不乏A股股指的成分股。
人行貨幣超發 超逾美聯儲
A股波動,國有金融上市公司的市值也隨之漲跌。今年A股委靡不振,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以及人行、證監會、銀保監會高層近日紛紛出面為股市打氣,宣布一系列「輸血」措施。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10月20日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第十次專題會議,繼續督促解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恐慌的A股暫時趨穩。10月25日,上證指數收報2603.8點。但今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2日),上證指數收報3340多點。10個多月的時間裏,僅上海股市的市值就已縮水5.6萬億元。
與此同時,內地的金融企業還要面臨政策調整:壓縮高風險的金融業務,打擊野蠻擴張,遏制金融亂象,由此導致新的資產整合。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