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投資法 周顯
1 :
GS(14)@2013-10-10 22:51:28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9231
出生於一九六九年的Kyle Bass,在佛羅里達州的邁亞美是一個酒店東主的兒子。他在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畢業後,便進入了Bear Stearns工作,對,就是在金融海嘯時倒閉了的那一間投資銀行。
他在二○○六年,在家人和朋友的身上,籌集了三千三百萬美元,成立了對沖基金「Hayman Advisors」,剛好趕上了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因為沽空次按債券,賺到了五點九億美元,因而成名。
他是有名的大淡友,認為在金融海嘯之後,世界將會大亂,最有名的是看淡日本,因為日本的欠債很高,和鄰國的關係又不佳,所以他大手沽空了日本債券,在二○一一年的日本地震之後,再度狠狠的賺了一筆大錢。
有人問他:「如果令壽堂問你應該投資甚麼,你怎回答她?」
「槍械和黃金。」他說,跟着補充了一句:「但不是黃金期貨,而是真實的黃金。」
我最欣賞他的一項投資是,他買了一百萬美元的五分硬幣,一共有二千萬枚,理由十分簡單:一枚五分硬幣所含有的鎳合金,價值是六點八分。換個股票的慣用術語,它是價格低於資產值。
美國人不懂投資,投資要保險,保險最基本是保命。
他究竟用甚麼方法,來買到這二千萬枚硬幣呢?方法很簡單,他打了一通電話到銀行,要求訂購,銀行就爽快地答應了。
不過,聯邦儲備局卻生起了懷疑,問了銀行,於是銀行便問Bass,他回答說:「因為我喜歡五分硬幣。」
很可惜,我發現不了類同的投資機會。反過來的我就知道:就我個人的經驗,在全世界的硬幣當中,金屬含量價值和幣值相差最遠的,是日圓的五百円。日本人是全世界最守法的民族,如果其他的民族有成本價如此低的硬幣,早就被人偽造到飛天了。
Bass用他賺來的部分金錢,買了一個farm。這個farm有獨立的供水系統,有一個現代化的武器庫,所藏的槍枝和炸彈足夠裝備一整個營,我之所以對Kyle Bass這個人大有興趣,皆因我覺得他做得真絕,而且是正正對中了我的投資哲學。
我一直認為,美國人都不懂得投資,因為投資的最基本之道,就是保險,而保險的最基本之道,就是保住自己的生命,而保住自己生命的最基本之道,就是在戰亂時,也能保住不死。Kyle Bass的做法,就是做到了最盡,而他的投資,完全是末世投資法:雖然在太平盛世時完全沒有用,可是,作為一個有錢人,是不是應該為不可知的未來,去購買一份保險呢?
所以,我最喜歡看的科學頻道的其中一個節目,叫做《Doomsday Preppers》,內容就是講述一些美國人,如何為未來可能發生的世界末日,所作出的種種準備,包括了囤積食物,武裝自己,建造堡壘,聯合鄰居組成聯防,諸如此類。看這個節目,我不禁想:「美國人堅持槍械合法化,實在大有道理。」如果美國和其他國家一樣,不准藏槍自衛,那又怎能prepare for the Doomsday呢?
科學揀股實驗 推介駿科網絡訊息 周顯
1 :
GS(14)@2013-10-10 22:52: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昨天在一份報紙推介了意科控股(0943),結果晨早便爆升了上去,實在有點出乎意料之外。這種情之前發生了兩次,一次是英發國際(0439),升了一倍有多,另一隻則是通力電子(1249),升了接近一倍,都是當日刊登,當日便升,而且居然還有後續力,連升了兩天。
如果是按照科學方法,我當然不知這是否同我的推介有關,因為我也不是逢推介必升,在數學上,這不過是有一個correlation而已。問題在於,以上三隻股票,我都有貨在手,但是卻並未趁高位出貨,結果就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有點蹨心銏,蹨蹨蹨蹨蹨!
科學方法之一是不停重複做實驗,為了測試一下,我的推介是否如此有力,所以今日再試一次,就是推介駿科網絡訊息(8081),看看會不會發生類似的效果。免責聲明是﹕根據往績,推介成功只是在數學上有correlation,並沒有因果必然性。
貪夠平 常炒來炒去
之所以推介駿科網絡訊息,是因為它的基本因素……轊!其實我都唔係睇它的基本因素,只是貪圖它夠平,市值1億元左右,從0.8元至今,跌了七八成,兼且又是一隻常常喪炒的當炒股,十大升幅榜經常見到它,現在不時有消息公布,斷估都係「做緊№」躀?要知道,家陣股市一片大好,一隻常常炒來炒去的股票,都應該撲出來,開番纒工,在市場搵番點錢吧?
梁振英卸任時 樓市才見底 周顯
1 :
GS(14)@2013-10-12 18:00: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日前說過,樓價跌去兩成多之後,心急買樓的人,可以買來作為長期投資。那麼,不心急的人呢?
如果你想買樓發達,那就只有去等。我早已經告訴過大家不止一次,乃至十次、一百次:經過無數前人的實證研究,樓價周期是20年一次,下跌的時間大約是5年左右。所以,應該是梁振英這一屆的政府任期滿了,下任特首上任了,樓價就會見底跌完。
那時大約是2017年,將會出現什麼情呢?
那時正值大量樓盤推出,是供應量的高峰期,而且還是加息期的高峰,只要再加上一個壞消息,樓價就會出現一個骨牌式下跌,可以是跳跌(gap down)三成左右,大家都在恐慌了,把房子拋掉了,就好像SARS時一樣。
待樓價跌五成 不吃飯都要買樓
可是,這時候同時也是買樓發達期,大家可以碌卡買樓,不吃飯都要供樓,這才是發達之道,當年人們就是這樣發達的。(也許大家要在當時,多申請幾張信用卡,以備買樓之需。)因為,樓價跌了五成之後,已經是貼近成本價,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再跌下去。當大家省悟這個道理,樓價便會逐漸止跌上升。更何,利息雖升,但租金也會升,回報率也是跌不下去的。所以,只要大家先走一步,便又可以享受到一個十年以上的樓價上升期,又是一個發大達的機會了。
周顯
思捷或已過最大難關 周顯
1 :
GS(14)@2013-10-16 00:50:19又誇大自己作用啦,我都無用過他方法去炒股,大口病未戒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這幾天來,思捷環球(0330)的走勢很是不錯,我認為它已經有一半以上的機會,走過了最大的難關,之後就會拾級而上,就像李寧(2331)一樣。如果李寧的股價到達10元,我就會全部沽清,我的成本價也不過是3.5元而已,因為我是申請額外供股權得回來的。
後進青出於藍 勝在做足功課
有好幾個小朋友,在很多年前,讀過了《炒股密碼》之後,股藝大進,賺了很多錢,並且公開說,其炒股功力已經遠勝於我了。有些朋友想為我抱不平,問我為什麼不澄清一下。
我說﹕「有什麼好澄清的,因為他們說的是事實!他們的炒股功力,當然是在我之上,看他們的炒股成績如何彪炳,那就知道了。」
事實上,我炒股票一向嘩啦嘩啦,常常看錯股票,本欄的讀者早就知之甚詳了。記得在一年多前,我貼那隻,那隻便下跌,我只有自嘲為股壇明燈,相信忠實讀者都看過了那一段悲慘日子寫下的記錄了。那些小朋友又勤力,天天看通告、找資料,又肯花心神去研究,投資成績當然遠比我好,那還用說呢!
朋友說﹕「原來你周顯大師只是一條廢柴!」
我說﹕「孔子也不過是一條終生失敗的廢柴,他的弟子卻是粒粒天王巨星,但孔子就是孔子,這是不同的級數!」
香港中產和富裕階層的生活 周顯
1 :
GS(14)@2013-10-21 23:31:04加減數都錯?!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9337
我記得,當日林奮強說要賣樓過活,有人計過,他每月的生活費要二十多萬元,批評他有無咁誇張。其實,以他這個級數的人物,使二十幾萬,真的已經十分克己了,我一個月沒有十幾萬,都過唔到日子啦!
話說我在「香港討論區」,看到了一段話:「我一家三口,好多人話我兩公婆虐待自己,住市區五十年舊樓,但真係有苦自己知,邊個唔想住新樓?但新樓一係太貴,一係太細,我認我係舊中產,或者根本未算是中產,只是死窮鬼一名,以下是我一家每月平均收支。」
他的收支是怎樣呢?先計收入:他月入30,000元,太太是32,000元,
加起來就是62,000元,這是很不錯的入息了,對嗎?
現在計支出:MPF是2,500,老公父母家用是4,000,老婆父母家用是5,000,工人薪金包機票食宿保險是6,000,孩子學費+校車+茶點是5,600,小孩子的日用品和學嘢是3,000,水電煤1,500,差餉是500,管理費是600,家用是5,000,老公食飯車錢是3,000,老婆食飯車錢也是3,000,手機固網和收費電視是1,000,保險是3,800,電器是1,500,總計是46,000。
換言之,他們一個月的收入只剩下18,000元,還未計交稅和住屋支出。而在這一筆錢之中,還沒有夫婦兩人的個人消費,如吃飯看戲,每年一至兩次外出旅遊,又或是喜慶宴會的做人情,還有丈夫對朋友的應酬消費,妻子的扮靚「飛素」買衣服……
如果是更高一級的,養車的費用要超過一萬元,多一個孩子,費用是多一倍,如果是讀國際學校,又或是大個仔大個女,要到外國留學,費用更是可能多出幾倍。
再上一級,即是林奮強的級數,以輪流埋單計,吃一頓午飯,人均消費要幾百元,一頓晚飯,人均一千元是很平常的,一個月的應酬費萬多元是很「克己」的了。林太扮靚以及同太太團high tea,就是不買名牌,要月花萬多元,也是很「慳皮」的數字了,再加一個司機,坐商務客位去兩至三次旅行……以這個「階級」,一個月花二十多萬元,實在是非得非常節制不可,一不留神,就會「O花筆直」了。
所以說,林奮強要賣樓來過五年的公職生活,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人們批評他的花錢,那是很不理解他的情況。當然,他在那個關鍵時刻去賣樓,是不是有問題,這並非本人及本文的主題所在,所以毋須作出評論。
本文的主題是說,在香港,作為中產階級,以那位網民為代表,是生活水平最低的,或者是一個富裕階級,以林奮強為代表,是全世界成本最高的。反而是窮人,由於有公屋和綜援,生活還可以勉強過得去,當然了,沒有公屋單位的「三無人士」,住在劏房或籠屋裏頭,生活質素就和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差不了許多,回到了香港的七十年代了。
如果在外國,一個家庭月賺十萬元,可以住花園大屋,養一台車子,子女不必一定讀國際學校,自然更不用有到外國留學這回事,和朋友交往時,往往是互到對方家中吃飯,省回大量的應酬費,太太的「扮靚」費用可以減至一半以下。但在香港,月賺十萬元,生活不見得風光到哪裏去,除非你沒有子女,也不用供養父母。所以我常常說,香港是中產家庭的地獄。
2 :
肥B(18468)@2013-10-22 10:05:38搵得多, 好可能駛得仲多.....個個人的家庭背景都唔同, 有D有父蔭, 根本唔駛俾家用, 有D兄弟姐妹多, 俾父母的家用唔駛咁重手, 所以量入為出啦, 好難講....
不過一個肯定的結論係, 唔做生意的話, 只打工, 應該趁後生, 銀行肯借錢, 就上左會先, 鎖定住屋開支就會安心一D
3 :
teddycmh(30805)@2013-10-22 11:07:20我只覺得用幾百萬去買咁細間屋真係好慘...
4 :
肥B(18468)@2013-10-22 14:31:333樓提及
我只覺得用幾百萬去買咁細間屋真係好慘...
其實試下諗諗, 買乜都要俾多5% SALES TAX, SALARY TAX 再無累進形式, 什至硬性規定20%-30%, 好似世界各地的稅率咁. 唔會話舒服得去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 ... 0%E7%A8%8E%E7%8E%87
有着有唔着啦....
5 :
teddycmh(30805)@2013-10-22 20:49:394樓提及
3樓提及
我只覺得用幾百萬去買咁細間屋真係好慘...
其實試下諗諗, 買乜都要俾多5% SALES TAX, SALARY TAX 再無累進形式, 什至硬性規定20%-30%, 好似世界各地的稅率咁. 唔會話舒服得去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 ... 0%E7%A8%8E%E7%8E%87
有着有唔着啦....
肥B師兄咁講都有道理...
不過可能我好注重屋企, 覺得居住環境條件好重要啦..
美克國際目標價 年內升穿1元 周顯
1 :
GS(14)@2013-10-21 23:33:1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我在幾日前,跟大家談過
美克國際(0953)這隻股票,當時我購進了少許,但當我沽清了
李寧(2331)時,想把資金換馬,投到美克國際的身上,它居然已經升了上去,真是講都無咁快。
非但我買不到貨,我和小朋友Leon說起了這股票,他排了幾天,也買不到﹕「總是有人排在我的前面。」
我記得當日的說法是﹕「如果美克會升,它將會比李寧升得更勁。」看現時的走勢,似乎真的是如此。我的看法是,李寧的升勢已經接近尾聲,如果它升穿了8元,那就非沽不可,反而是美克國際,目標價是在1年之內,升破1元,那是1倍左右的升幅。可惜我買得少,現在心大心細,不知好不好買下去。
有一天,同一些報館朋友談天,發現了一個事實,就是梁振英近來已經很少做報紙的頭條新聞了,就算是專門罵他的報紙,也要把他放在內頁。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呢?
梁振英竟變「票房毒藥」
報界的朋友說﹕「在報紙界,梁振英已經成為了票房毒藥,不管是讚他,還是罵他,總之,把他放在頭條新聞,例牌跌幾千紙,唔通報紙要同銷量鬥氣咩,梗係將他收埋啦。」
這件事實在太好笑了,所以必須一錄。
政經密碼 - 周顯 兩隻我持有的股票 2013年10月21日
1 :
GS(14)@2013-10-22 00:14:57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7437
我說過會在本欄偶爾講講股票的,但因一直有著太多非關股票的話要說,所以也把股票的話題丟下了。
然而,現時升市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禾雀亂飛,大家都在亂炒一通,如果不在這個時候,說說股票,當升市完結了之後,可能就更沒有機會去講股了,所以必須盡快把要talk的都talk出來,delay no more。
基本上, 我已經把手頭的股票都拋得七七八八了,只剩下很少的股票,其中的一隻,就是持有了大半年的「奧思知集團」(8325)。
記得當日我是在0.5元批股時,接了兩百萬股,當場就有幾成利潤,梗係唔執輸,沽出大半,賺返二、三十個啦。誰知沽出了大半之後,忽然發現:「點解市場上只有我一個沽家嘅?」
配股的總集資額是幾千萬元,得我嗰幾十萬在沽,大家咁齊心,有無搞錯?我發現形勢不對,於是停止沽出。跟著的走勢,是它企硬地上上落落,我見形勢對路,還追買了一部分。
然後,在不久之前,它又來配股,這一次的配股價是1.03元,我出盡了全力,才拿到了10萬大股咁大把,可知其罕有的程度。
然後,我把這個故事,告訴了小朋友梅偉森,他居然認為不錯,還飛撲買了一點,那時的股價已經是1.5元了。
這個故事的奇怪地方,是在於這股票已經炒上了好幾倍,而且市價十億元,一點也不便宜,我居然還在持有,梅小友居然也肯落疊,這實在是一個難解之謎,這真的是「別人看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了。
另一隻值得去談的股票,是「美克國際」(953)。其實它是和「李寧」(2331)差不多的公司,不過,「李寧」已經接近一百億元市值,和史上最高位只是相差幾成,再沒有上升的空間了。事實上,我也覺得這股票正在「出貨」,再也走不遠了。
但是呢,「美克國際」只有區區的6億元市值,升3倍也不為過。這種未升過的中型公司,如果「李寧」股價再升,它只會比「李寧」升更多。而且,更奇怪的是,日前它宣布了盈利警告,但股價不跌反升,所以我判斷一定「有鬼」。因此,我沽「李寧」而入「美克」,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問題只在於,我在低位入貨不多,現在股價又已經上了去。梅偉森小朋友也在買,天天排隊等買,但也一直買不到,可知此股之「猛鬼」也。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公開考試早到與 風險避險 周顯
1 :
GS(14)@2013-10-29 00:22:00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9464
我問一些朋友,問他們在公開考試的那一日,究竟是提早多久,去到考試現場的呢?統計學上的峰值,落在早到15分鐘至30分鐘,而最高也不超過一小時。當然,有的是遲到,甚至是沒到的。
輪到我了,我究竟早到多久呢?
答案是:最少兩小時,最高是三小時,那一次是考英語口試。為甚麼我會早到這麼久呢?這豈不是白等嗎?對,這是擺明了要白等,但我的說法是:「這次考試是不容有失的,萬一遲到了,豈不是一鋪清袋?我白等兩個小時,可以在附近吃早餐,温習一下書本,成本不過是早點起牀,幾乎是零成本。那為甚麼不這樣做呢?」
事實上,因為種種的問題,最常見是交通問題,因而延誤了時間,無心而遲到,是每個人都曾經遇上過,間有發生的事。如果是一宗小約會,和朋友吃飯唱K,那麼遲到就遲到吧,沒有相干。可是,如果是重要的約會,遲到可能獲致的損失,可就大了。因此,我不時遲到,也間有刻意早到,而早到的時間多少,則視乎約會的重要性有多大。

公開考試早到,不過是風險和效益的計算。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早到就是一種購買風險,以對沖因為交通延誤所引致的遲到。因為交通延誤很少會超過一小時,早到兩小時是足夠有餘的緩衝了。在公開考試的場合,早到的成本不過是提早起牀罷了,但當我早到現場後,去吃一頓早餐,拿出書本,作出最後温習。況且,早點起牀坐車,乘客少點,也坐得舒服一點。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早到非但是零成本,相比起賴在牀上,反而更有益於考試成績,這簡直是負數成本,是有賺了。
當然了,這種早到的情況,只適用於重大的事件,如公開考試。在一般的情況,早到的成本是犧牲了上一個約會的部分時間,但如果上一個約會比後一個約會更重要,那就是遲到好過早到了。
這正如當年我有一個同事,一起去公幹時,遲到了誤了飛機,我正欲大罵他一場,只見他不慌不忙,取出了錢,掏錢另買了下一班的機票。因為他正是管錢的財務總監,多買兩張機票,對他來說,是零成本。
為甚麼我會挖這些陳年舊事出來呢?因為我是企圖向大家說明,我是一個看大不看小的人,只要大事夠大,往往不看小的成本,這叫做「呂端大事不糊塗」。但是呢,很多人的看法,卻是一點也不肯吃虧,要賺盡一分一毫,像考試早到這種小事,真正的原因,只是因為如果一切順利,早到豈不是太吃虧了?
從炒股票的角度去看,如果是一隻我預期能賺一倍兩倍的股票,我買進時,就不那麼看價錢了,因為預期利潤那麼高,一格半格的成本,又算得了甚麼呢?如果因為孤寒那一格兩格的成本,因而買不夠貨,損失才大呢。
我發現了,很多人為人做事,都是明察秋毫之末,卻不見輿薪。當見到賺錢機會時,卻又忽略了明顯的風險。我記得,有一次,我問「供股天王」大凌張:「你決定一項投資之時,會先考慮甚麼?」他想也不想便回答:「我會先想最壞的後果!」
總括而言,這也不過是風險和效益的計算而已。但很多人,是搞不清風險的後果有多嚴重,也搞不清避險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公開考試早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港購買力見頂 看淡後市 周顯
1 :
GS(14)@2013-10-29 00:22: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我在兩星期前,已經開始看淡後市了,並且身體力行,每天出貨,而所買入的,都不過是買來短炒玩玩,幾萬元貨仔,贏輸有個譜。但是,我的很多朋友,仍然不相信熊蹤快至,所以我往往要同他們辯論一番。
通常的反駁意見是﹕「牛市第三期最癲鰟浸,仲未出現。」
我當然同意,牛市第三期還未到,問題在於,現在也不是牛市第三期呀!今日香港的購買力和實質經濟,遠遠比不上1997年和2007年,那麼,我們又憑什麼條件,去做出「最癲鰟浸」呢?
所以,我的意見是,以今天香港的購買力,炒到現階段這個地步,已經是表現超卓了。當然,如果有一日,香港的實質經濟回復到2007年的那個階段,欣欣向榮,自由行遊客亂買一通,那麼,又另當別論,牛市當然是可以上完又上,癲完繼續再癲下去。
吃飯願花錢換更好品質
一天,我去某間相熟的餐廳吃飯,叫了蟹粉小籠包,吃罷,召了經理過來,問他﹕「你們的蟹粉小籠賣幾錢一個?」答曰﹕「32元。」我說﹕「你們應該賣50元才對。」經理露出喜容,以為我是讚賞他們的蟹粉小籠好吃。誰知我說﹕「海都的蟹粉小籠賣38元,你們的格局明顯比海都高半班,但蟹粉小籠的蟹粉卻少得可憐。我寧願你加價至50元,多加點蟹粉,反正來光顧的客人,都不在乎這十元八塊,但小籠沒蟹粉,卻多丟臉!」
政經密碼 - 周顯 阿基諾的家世 2013年10月28日
1 :
GS(14)@2013-10-29 00:57:29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8452
我對於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這個人,最有興趣的是他的性取向。他今年53歲,從來沒有結過婚。
據說,他在18歲初戀之後,最少拍過18次拖,在當選了總統之後,也有過不下於6次的緋聞,其中一段最有名的緋聞,是他和一個在內政部工作的律師談戀愛,但她卻公開否認了。也有傳過他和一名南韓女主播的緋聞,但也是沒有證實。他的家人也偶有暗示他的戀情……但這些戀情從來沒有被真正的證實過。
以上的種種蛛絲馬跡,我只能夠得出一個答案,就是這些都是煙幕。而照我的人生經驗去推斷,阿基諾三世有80%以上的可能性,是一個同性戀者。
Aquino是一個西班牙姓氏,因為菲律賓人的文化關係,在西班牙人到來侵略之前,並沒有姓氏,所以是由西班牙人「賜予」他們姓氏的。
其實阿基諾家族的崛起,是由他曾祖父開始的,他作為「阿基諾」,也不是「三世」。其實他是Benigno Aquino III,因為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叫作「Benigno」。
所以,嚴格來說,把他叫作「阿基諾三世」是錯的,因為他是Benigno III,而不是Aquino III。
一百多年前,Emilio Aguinaldo成立了反西班牙統治和反美國入侵的革命軍,阿基諾三世的曾祖父是Servillano就是其將軍。
Servillano的兒子就是Benigno Aquino Sr.,是日治時期的議會議長,也即是一個「菲奸」,在戰後給抓了坐牢,後來才釋放了。
至於Benigno Aquino Jr.,22歲便加入政壇,是著名的反對派領袖,和當時的總統馬可斯是對頭人,逃到了美國,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馬可斯保證了其人身安全,高調返回菲律賓,結果在機場已給槍手射殺了,這位槍手也馬上遭殺。
馬可斯不守信諾,是明剃美國的眼眉,但他忘記了,菲律賓是美國的附庸國這一個事實。
結果,在由阿基諾夫人科拉桑領導的反政府示威中,國防部長Arturo Enrile和副參謀長拉莫斯倒戈,沒有人去負責武力鎮壓示威群眾,馬可斯只有倒台,逃跑到美國去了。
而後來倒戈的拉莫斯也獲得了他的「報酬」,就是繼科拉桑之後,當上了菲律賓總統。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週一、三、四刊出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