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到家中,在自己的小城堡裡,每個人用不同的方式補充精神食糧,找到自己最能放鬆的地方,用最舒服的姿勢閱讀,就能注入滿滿的能量。 中信金主任祕書高人傑 讀史換思惟 他揭開事件真相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主任祕書高人傑因為愛讀李敖的書,思想開始有不同的視角,也從史書中得到啟發,製作了得獎的紀錄片。 撰文‧孫蓉萍 「人傑同學:你有『孫悟空』的智慧,你有『孫悟空』的能力,盡全力發揮,成為人中俊傑。」從書架上取出紙張泛黃、連書皮都已經脫落的《西遊記》,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主任祕書高人傑看到扉頁上的這番話,時空彷彿重回國中年代。 「民國六十七年我國一的時候,有一次老師在講台上課,我在下面讀《西遊記》,老師發現了,就沒收了那本兒童版《西遊記》。」不過學期結束時,老師卻送了他一本無注音無刪減版本的《西遊記》,上面還題了勉勵的話,讓他珍藏到現在,不時拿出來讀,還翻譯成口語的故事,講給讀幼兒園的女兒聽,而且總是讓女兒聽得入神。 愛讀歷史 經典名著百看不厭 在高人傑的書房裡,中國經典名著占有一定的地位。「我現在愈來愈常去看以前看過的書,因為你對它有把握。年輕時為了解存在主義,看過《異鄉人》、《蛻變》,但會一看再看的,是《西遊記》、《三國演義》等歷史小說,百看不厭。﹂高人傑順手從書架上取下的《三國演義》,從書皮破舊,顯見翻閱的頻繁度。 對歷史書有特別偏好的高人傑,也愛讀黃仁宇的著作《萬曆十五年》。他說:「一五八七年是明朝最不具特別重大意義的一年,但是作者找到蛛絲馬跡,把那一年很多小事拼湊在一起,他看到當時就埋下種子、變成影響明朝國祚延續的原因,造成後來的衰亡。我覺得他用這個視角來看很厲害,這也影響到我後來的採訪工作。」高人傑同時也是台大新聞研究所兼任講師,他在民視電視台擔任新聞部節目中心主任時,做了幾部類似紀錄片的報導,其中一部︽一九七九南海神話》,說的是一九七九年中美斷交時發生的事,當時《中央日報》刊載了一篇文章︿南海血書﹀,內容是台灣漁民在南海的島上,發現一艘船裡有數十具枯骨,還有一件襯衫,上面用越南文寫的血書,控訴共產暴行。作者朱桂翻譯了萬字血書,後來變成學校的教材,以及政府反共宣傳的工具。 高人傑說:「我們找到這篇文章的作者,他說這是編造出來的故事。我便從《萬曆十五年》得到啟發,片名用到《一九七九》,就是仿照這本書的英文『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最前面的年分,後來還得到文建會最佳紀錄影帶獎。」 迷上李敖 另類觀點開拓視野 高人傑在眷村長大,高一那年,他接觸了李敖的《千秋評論》、《萬歲評論》,看到從來沒見過的內容,之後深深著迷,就再也回不去了!「以前都讀教科書,或傳頌一時的故事,李敖卻提供了不同的觀點,開拓了我的視角。」例如《北京法源寺》,這是李敖第一部長篇小說,以北京法源寺為背景,講述一八九八年戊戌變法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各志士為中國做的努力,二○○○年還被推薦為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高人傑認為這部作品中的文章有畫面感,又很有氣勢,尤其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赴義的過程,朗誦起來也很有快感。 《北京法源寺》第十二章中描述譚嗣同:「他想到江湖中人,在臨死前慷慨激昂大喊『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他感到也該喊一句,但不要喊那種輪迴性的。輪迴是不可信的,死後妄信有來生,是一種怯懦、一種自私;對來生沒有任何指望而死,才算堂堂的生、堂堂的死。想到這裡,他笑了。突然間,像從浮雲裡劃破一條長空,他的喊聲震動了法場: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有一次高人傑在某個採訪的場合,有機會請李敖簽名,李敖特別寫下八個字:「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覺得這八個字恰如其分,在人生階段中想完成某些意義的人、追尋真理的人等,都適用這句話。」在他書房裡《李敖大全集》占了重要地位,「姑且不論後世對他評價如何,他的閱讀量很大,做學問很扎實,對我影響很大。」 系列蒐集 讓思考有更多面向 高人傑喜歡讀歷史故事,但前提是「寫實又提出自己的新觀點」,不是虛構的,而且針對自己有興趣的同一個議題、或某個時代的故事,他會蒐集不同作者的相關書籍來比較。 例如書房的書櫃中,有一格都和一九四九年的歷史有關,例如《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大江大海騙了你》、《一九四九大撤退》、《蔣中正的一九四九》、《一九四九浪淘盡英雄人物》、《巨流河》等,不同作者、不同版本,就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看同一個主題,讓思考有更多面向。此外,不同時期讀,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即使是《西遊記》,同一個故事或環節,每次看也會有不同的領悟。」透過同事或臉書的介紹,高人傑也會讀各種領域的書,最近覺得不錯的是《先讓英雄救貓咪:你這輩子唯一需要的電影編劇指南》,「這本書像是電影編劇指南的工具書,告訴讀者電影賣座的原因,為什麼有時候卡司強卻不賣座,我覺得它分析得很有道理。」 進到書房 就有種安定的力量 由於工作忙碌,也常需要到國外出差,高人傑常常在飛機上閱讀,「長達八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大約就能看完兩本書。」有時人在外面,女兒央求高人傑說故事時,感謝科技進步之賜,他會在手機上查了就念給女兒聽。當年捧書連夜猛K的景況,已成難忘的回憶。 「我十二歲以前最愛的一本書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我還記得是夏丏尊翻譯的,裡面講述親子、師生、朋友等的情感,當時覺得每一篇都很感人。」講到閱讀帶給他心靈的影響,他說「讀書當下帶來的那份感動,一輩子不會忘記。」書,是一輩子的朋友,進到書房,就有一種安定的力量,即使多年不見,那份溫暖永遠在。 高人傑 出生:1965年生 現職:中信金控主任祕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執行長經歷:民視新聞部節目中心主任、《民視異言堂》製作人等學歷:美國波士頓大學新聞研究所 好書分享 北京法源寺 作者:李敖 出版社:李敖出版社 推薦原因:舉凡生死、仕隱、朝野、家國、君臣、忠佞、強弱,都在論述之列,還能有更好看的小說嗎? 槍炮、病菌與鋼鐵 作者:賈德‧戴蒙 出版社:時報出版 推薦原因:人類的財富、權力為何掌握在這些人之手?是你天縱英明還是時勢造化? 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 推薦原因:老祖宗的極致想像力和超凡入聖的敘事能力,膾炙人口,數百年不墜。 |
| ||||||
澳門賭業去年收入首度錄得全年跌幅,今年一月份澳門博彩收入為237.48億澳門元,按年顯著下跌17.4%,為連續第八個月錄得按年下跌。飽受打擊的貴賓廳情況惡劣,上週記者到澳門賭場採訪,賭廳不但是十室九空,自上年至今,更有八個賭廳結業,情況比金融海嘯時更差。正所謂人窮思舊債,賭廳為求自保,唯有加緊向債仔追債。大陸債仔不少來自貪官或國企高層,也有他們的二奶,這些人借錢時身光頸靚家底清白,一到還錢就原形畢露,北上追債的賭廳打手,人在他鄉也被亂棍打走。賭廳因此度出奇招追債,就是在網上發出賭場「通緝令」,把欠債人詳細資料公布,包括賭博中的相片和手持借款支票的「肉酸相」,此舉甚有阻嚇作用,不少人紛紛還錢。可是這一奇招惹來中央關注,對更多貪官網展開調查,澳門政府有感形象受損,於是封殺這個收數網,將之趕出澳門。追數網聯絡人向本刊爆出,多個名人明星欠債實錄,也大爆澳門賭業歷年收不回的爛賬總數,已高達千億。如今客人大減,舊數又難收,澳門賭業相信已進入寒冬。 澳門賭業在急速發展時,各賭廳為了爭生意搶賭客,尤其主要是內地客人,借錢變得愈來愈手鬆,但放出去的數要收回來一點也不容易。有廳主表示,因為愈來愈多內地賭客走數,借錢後賴死不還,所以如何追債是一大難題。「猛虎不及地頭蟲,收數佬上到大陸北方,未入村可能已經有過百人打鑼打鼓包圍你,一人一啖口水都浸死你。」以前好景時,在數冚數下,賴債問題的嚴重性未即時顯現,但今時不同往日,加上賭廳被拖債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如何追回舊數是急切問題。在前年一月,多個賭廳的負責人決定聯手成立一個名為「美好世界」的追債網站,將債仔的照片和個人資料,以通緝令形式公開,逼他們還錢,並公布詳細借錢資料,包括債仔借款時的留影,或正在賭博的相片。至前年八月,該網站正式運作,「呢個網對業界幫助好大,現在好多大陸富商、名人或明星,都會主動還少少錢,呢個平台阻嚇性好大。」網站聯絡人及賭廳股東蔡其仁說,這些債仔不怕你黑吃黑,但仍有生意要做,卻害怕名聲被公開唱衰,所以這種收數方法,遠比派人北上追更有效。賭廳紛紛委託,短時間內近六十億欠債,竟追回了六分之一。 家醜不外揚 不過,這個被喻為無賴債仔剋星的網站,去年一月突然收到澳門檢察院通知,指其違反了個人資料保護法,要求收數網將所有的債仔資料刪除。事出突然,蔡其仁對此並不同意,因他覺得作為債主的賭廳才是受害者,而且所有上載的債仔資料,都經過核實無誤,否則債主會承擔法律責任。這次被封殺,他認為不是中央的主意,因為阿爺都想知道有沒有幹部官員欠債,反而是澳門政府不想「家醜」外傳,不想外界知道賭廳被嚴重拖債。「間間賭博公司都上咗市,政府唔想影響佢哋嘅形象,而政府當然想一片歌舞昇平,你有無見過澳門傳媒唱衰過澳門呀?」 有錢唔還 對於被檢控,他大感無奈,已和律師研究對策,並向賭廳負責人兼澳門立法會議員陳明金求助,暫時未有結果。未有這個網站前,由於債仔十居其九是內地人,賭廳追債便要派人返回內地,十分麻煩。「返大陸追數,最少都要十個八個人,水腳都蝕一大筆,還有生命危險。」蔡表示返內地追債,絕大多數都失敗收場,因為不少債仔都是土豪惡霸,經常毆打來追債的人。曾經有一個欠債四億五千萬元的貴州債仔,更明目張膽向債主說:「你們隨時來,我叫一百人『招呼』你們。」嚇到債主卻步。更有玩無賴的債仔,遇着債主上門追債時,便惡人先告狀,聲稱被恐嚇而報相熟公安,最後還倒屈一筆賠償才放人。前年三月,澳門星際某賭廳派人到上海,向身兼多項公職、有「紅頂商人」稱號的上海東鼎投資集團董事長邵東明追十億賭債。邵因想賴數不還,竟利用人脈關係設下圈套,先假裝還債,然後製造聚眾鬥毆,將來追債的人「一網打盡」,全部判刑入獄。賭廳負責人不忿告上法庭,事件已引起中紀委關注,由於邵和上海市長楊雄關係密切,隨時引發上海官場地震。 郭美美愛賭 這個追債網的債仔名單中,不乏為人熟悉的中港名人,其中最矚目的,是該網站在去年五月,曾追討在網上炫富而一夜成名,並令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掃地的內地九十後郭美美二億六千萬元欠款。「佢一個月去幾次澳門賭錢,好多賭場都去過,但多數去永利。」蔡其仁表示,郭美美最喜歡玩加勒比海撲克,而他更試過和她同桌對賭,「佢都玩得唔錯,時有輸贏。佢都賭得幾大,每鋪上落幾十萬,有時甚至幾百萬。」蔡又說,郭美美輸的都不是自己錢,因為她朋友多,交際手段出色,自然有人替她付上鈔票,「佢每次去賭錢都著得好性感,低胸短裙,好多男人都眼望望。」 查小欣老公 而資深傳媒人查小欣的老公李學斌,除了去年五月被人在廣播道貼街招,指他在澳門輸錢賴債外,原來亦曾被該網站公開追數三百多萬。蔡爆料,李學斌不時到澳門賭廳玩百家樂。去年初,李在十六蒲一個賭廳贏了七百多萬,個多月後他再去賭,由於手風欠順,輸了五百萬籌碼,但李只找了一百七十萬數,餘下三百多萬一直拖着不還,「條數拖咗半年後,有廳主將佢嘅資料擺上網,佢嗰時至識驚,大約一個星期就主動還錢。」蔡說對方是典型有錢不還的債仔例子,債主曾另外找人去追數,但不果,卒之被他的追數網收服了。對於此事,查小欣早前受訪時,曾公開堅持丈夫沒欠賭債,但蔡反着記者繼續追問,「你去問吓查小欣,佢老公身份證及賭場內影嘅相,我哋係點得返嚟,當然個個債仔都話自己無欠債嘅。」 名DJ和煤礦老闆 被收數網通緝過的名單中,亦包括港台DJ周國豐和他的二哥周勤才,他們被指前年九月在賭廳借了二十萬後,一直不肯還錢,「佢哋兩兄弟都係賭百家樂。」當日追債消息傳出時,周國豐去年五月向傳媒堅稱,自己沒有欠債,真正欠債的是他二哥,由於二哥屈他做擔保人,所以自己無辜變成債仔。而前年八月手持伸縮警棍、硬闖香港鳳凰衞視女主播沈星香閨的北京富商李軍,原來亦榜上有名,他曾被追數三千萬,「佢好鍾意玩百家樂,去過好多個廳,但輸多贏少。」追債的同時,該網站亦十分幽默,在李軍的個人資料中,公布他的愛好是「身手敏捷,愛好攀登。」擺明諷刺他爬入沈星寓所一事。被喻為中國學歷最高的民企商家,擁人民大學經濟系博士的山西沁和能源大老闆呂中樓,也被追數四億五千萬元,是目前網站內欠債最多的人。據悉,現年五十歲的呂賭得很狼,原本每注最多二百萬,但他嫌「不過癮」,常「1拖50」賭枱底,即枱底注碼是枱面二百萬的五十倍,每鋪動輒過億。由於被多個賭廳追債,有傳他現在匿居香港,「佢仲有去澳門賭,去冇人識佢嘅賭廳,玩完就返香港。」而呂於去年五月,曾透過律師公開否認欠債。 千億欠債 踏入二○一五年,澳門賭廳被欠債問題逐漸爆煲,過去一個多月,共有八個賭廳結業,其中有傳曾招呼薄熙來黨羽的大衞廳就佔了三個。蔡其仁更爆出驚人數據,指現時追數網約有七百多名債仔,欠債總數約六十億,但他估計整個澳門賭廳被拖欠的債務,歷年加起來實質超過一千億,「聽聞有廳主被拖欠一百億,我自己都有六千萬債未收。」所以他認為賭廳結業潮一定會持續,有業內人士更預計,現時澳門約有三百個賭廳,但最終可能執剩一百間。記者好奇問,開得賭廳多數不是善男信女,借錢前,一定會清楚了解對方底細有得還才借,為何仍會頻頻中招呢?蔡表示,近年不少內地老千集團到澳門賭廳搵食,他們會包裝成是內地生意人,印有名片和衣著光鮮,不少疊碼仔見他們出手闊綽而上當,借錢給他們賭,開始時有還,愈借愈多時才賴皮。「佢哋一個廳借一百萬,十個廳都一千萬,而最慘係有錢都唔還,你可以點。」 整容避債 蔡又說,有些女人騙財後,甚至會整容換身份避開債主,繼續活躍賭廳,「依家啲女人一個月唔見,轉咗面形和髮型,個樣已經好難認喇。」而賭廳職員監守自盜的情況亦很嚴重,去年便有賬房職員,偷了兩億元籌碼,而一名叫鮑霖的大衞廳女廳主,上月在賭廳結業前,暗中捲走客戶七千萬存款走佬越南。另外,負責經營的賭廳廳主和賭場有協議,每張賭枱每月規定要轉碼(現金換泥碼)起碼三億以上,否則終止合約,令不少廳主為了達到要求,對一些質素較差的大客,唯有硬住頭皮借出泥碼湊數,以免生意無法做下去。 資金鏈斷裂 為了生存,近年不少廳主都拉攏在內地撈偏門的人入股賭廳,貪他們手頭有一批穩定客源,不過這班內地股東借錢手法更寬鬆,令賭廳債務亦更趨嚴重,「內地人放數手法不負責任,佢哋嘅做法係放咗先同公司講,令到放債情況無節制。」本來每位股東放債,要背負所有責任,但內地股東像內地人來港入院睇病及產子一樣,走數是相當嚴重,「打個比喻,內地股東入股三千萬,但佢放債六千萬,當中又有可能佢同債仔打同通,咁你話佢仲會唔會負責任去追數或還債先?」加上這兩年內地打貪,對澳門賭廳衝擊更大,除了不少貪官和國企高層不敢到澳門賭錢外,更令到不少原本有錢還的內地人,因為要交還貪污得來的財富給國家,資金鏈斷裂,令到他們無能力還錢給賭廳,賭廳更加財困。「貪官班二奶或者情人,欠落嘅錢更加收唔到,你見個收數通緝令,好多都係妙齡少女,佢哋邊有能力輸幾百萬呀,咪又係之前有人俾錢。」 |
2015-03-02 TWM | ||
專業經理人王星威 預約第二人生田園夢王先生有塊地 四年實驗失敗打不退你可曾夢想,在工作半輩子之後,變身「假日農夫」或「現代陶淵明」? 先來看看忠欣公司總經理王星威花了四年摸索出來的「農耕之路」。 你會發現,用想的,永遠不及動身實踐有趣! 撰文‧鄭淳予 借用妻子的形容,忠欣公司總經理王星威只要一坐上車,就切換進入「小男孩模式」。 一個星期一的早晨,台北街頭彌漫著「藍色星期一」的集體鬱悶,穿著亮橘色防風外套和運動鞋的王星威,像裝了一雙彈簧腿似地現身,「走吧!」眼前這名精神抖擻的經理人,幾乎是跳著上車。 王星威的雀躍讓人感到有點狐疑,因為幾天前,記者事先到辦公室拜訪他,兩個小時聊下來,認定這其實要算是一趟「驗證失敗」的旅程。 那天,坐在辦公室裡的王星威特地畫了一張心智圖,在這張圖的正中央,就是他自二○一一年開始啟動的「農耕夢」,幾條線從這個核心概念輻射列出:有機耕種、回饋社會、接近大自然,再往外串接的,是各種目標。只是,每一條目標再連出去的「現實狀況」,卻都是事與願違……。 任性亂種 整批玉米像玉米筍原本,王星威設定農耕地點在距離台北約四十分鐘車程的宜蘭壯圍,為了配合認識的農夫,改選定宜蘭南澳的農地。起初估計一個月頂多五千元的通勤成本,因路途比想像中遙遠,於是他多花了一筆預算,在南澳租了一間民宿房間。 還沒正式下田,意外的開銷卻一一冒出來。「我以為種田不需要花到什麼錢,結果,樹苗會死、果苗會死,連小雞都會被狗咬死!」王星威細數著。 原本,他設定一周要下田三天,低估了自己與事業的「黏著度」,「我後來常常一個月只去一天,還當天來回!」一個月的農事濃縮在一天,結果就是集中操勞,顧此失彼。 有一回,農夫友人老李通知「稻子要收割了」,但王星威要務纏身,怎麼也走不開,只能由老李代勞,他因此少上一堂「鐮刀教學」。不甘心的他,決定為自己加選一堂「玉米學分」,又因為工作而耽誤了播種的最佳時機。 當時,老李還奉勸他,晚一個月,時間就不對了,種下去的玉米可能會陣亡四分之一,但王星威執意:「不管,我都來了,今天就要種!」結果,收成的時候,整批玉米都營養不良。 「那天,我煮了一鍋湯,放了四十支玉米下去煮。」王星威說道。見我一臉疑問,他才苦笑著解釋:「表示種出來的玉米只比玉米筍大一點點而已。」幾次任性後,連老李都挖苦王星威:「你可以去和你的菜合照一張,證明你有來過。」甚至開玩笑要他,「來南澳吃飯就好!」再回頭看心智圖,上頭幾個大方向和後來的實際狀況,都是差距離譜。 「資金目標」:二、三百萬元,實際狀況:已經超支一倍。「作物目標」:蔬菜、稻米、水果,實際狀況:只剩種樹,其他都放棄。王星威甚至還列了一個「夥伴目標」——與老伴共享農村之樂,實際狀況:老婆容易被蚊蟲叮咬,只能接受下鄉喝下午茶。 一場度假 對田園生活著了魔「總之,我原本是想為退休做準備的,但試過才知道,自己想得太夢幻了!」王星威給自己下了這樣的結論。 一一年,王星威的農耕夢前傳,其實是起源於一趟美好的農村度假,這個假一度,他就對田園生活著了魔。首先,他在南澳認識了主張「契作代耕」的農人陳昌江。 契作是什麼?陳昌江言簡意賅地向王星威解釋:「就是你出錢,我種,或是我找很多農夫一起來種。」對於半路出家的王星威來說,正合他意。 稻米種下去兩個月後,陳昌江來了一通電話:「快來除草吧!」王星威一開始還嫌麻煩,卻拗不過陳昌江的那套「文青說辭」——「你必須跟土地有連結」,勉強從命。 一個月後,陳昌江又通知他:「可以收成了,快來吧!」王星威討價還價一番,還協議,「我只下田收割二十分鐘。」那一次,他戴著斗笠,留下一張捧著滿懷稻穗的照片。 又過一陣子,曬過、除好糠的米寄到台北,「當我吃到那米的時候,心裡就真的悸動了,那米之好吃啊!」於是,本來秉持「不沾鍋」原則的王星威,開始逢人就說那套「土地經」,也樂得開團帶朋友下田體驗。妻子朱君儀回憶:「他這樣帶朋友去玩了幾次,愈來愈像個『主人』。」原先樂見先生多一項假日休閒的她,也開始有了「警覺」。 一二年堪稱王星威的夢想迸發年,他租下南澳一塊一千坪(約三分)的農地,面朝一片美好山景。有了地,農舍一蓋,他就會是擁有一小方農場的「王老先生」;他也更深入認識當地盛行的「自然農法」,就是不施肥、不施農藥,跟著大自然法則來生產作物的耕種方法。 每回,他到南澳總會與一眾農家朋友聊得歡天喜地,苗要買最好的種、雞要買最貴的養,農具設備投資也毫不手軟,大舉投資,平日還是由在地農人契作。 錯估風害 種十種作物都失敗到了當年九月,稻米收成了。王星威一問之下,才知道當初錯估自己的規模,買錯設備了,還因為規格不對而耗損。更慘的是,米也沒有想像中好賣,最後只能跌價賣掉。結算下來,虧了四十萬元,「我有點嚇到。」但農村彷彿有種魔力,讓人不輕言放棄的魔力。 王星威轉個彎思索:「如果這要成為我第二人生可長可久的事業,最高原則就是要收支平衡才對。」身為專業經理人,他仍有理性,可是也伴隨著一些冒險犯難的實驗精神,三五好友在恬靜的南澳徹夜長聊,又聊出一堆「經濟作物」、「農創產品」。 王星威說:「我想過種檸檬樹、生產檸檬酵素,後來發現,至少得種一百棵才能量產;想過種菜自己醃,做出來人人誇,卻沒人想掏錢買,就說我沒有品牌;也評估過做包裝米上網銷售,但扣掉成本,利潤實在沒搞頭;種過愛文芒果,但因為不噴農藥,開花就被黴菌感染,整批陣亡。」直到一三年,王星威找了建築師到南澳幫他規畫蓋農舍,「住在這裡,你每年十月過後都會被風吹得站不直!」建築師這麼定案。 王星威才恍然大悟,這片地種過不下十種作物全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風害」。原來,美麗的山景視野造成每年東北季風「回灌」,作物根本長不好。 農舍泡湯,農場夢碎,王星威幾乎是萬念俱灰,連妻子都建議他:「第二人生到處演講不是很好?」這時,老李告訴他:「小王啊,我看你只能種樹了!」轉念種樹 找到栽培香菇最愛王星威以為自己該把燃燒夢想的火滅了,沒想到老李不是跟他開玩笑。一三年年底,老李在南澳找到一片種滿楓香林的山坡地,地主正想轉讓,面對一甲的山坡地,王星威摸不著頭緒,老李說:「楓香木是種段木香菇最好的木材!」王星威從善如流,改栽培香菇,自此,像是找到真愛,「香菇最重要的成本是木頭,我已有一整片,另一方面是香菇的收成時間好掌控。」過去三年失敗的農耕經歷,像是一段漫長的摸索。 去年,第一批香菇收成,市場上每斤價格約莫六百元,現在已經漲價到一千元。看到一整批健康漂亮的新鮮香菇,讓王星威心花朵朵開,更重要的是,他後來也修正了過去躁進的「量產盈利」心態,「先達到收支平衡是最基本的目標!」車行蘇花公路,窗外是清麗險峻的清水斷崖,王星威一路侃侃而談。「我們那群四年級的同學普遍都有這樣的農村夢,尤其是男生,好像退休一定要去務農才算是個咖。」他笑稱,求學時期大家都被陶淵明催眠了,「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像是一種符號,男人前半生在職場上的競爭告一段落了,下一場比賽才要從退隱田園開始。 假日農夫 泡在南澳癒療身心話雖如此,一抵達那片仍留有不少「失敗作」的農地,王星威還是直奔自己最愛的肉桂樹,摘下一片肉桂葉,在掌間搓揉後飽吸一口香氣,這是他與土地問候的儀式。老李早已搬出自己用原木打造的板凳椅招呼王星威夫婦,旁邊還曬著一整簍的乾香菇。 待巡視完「小王實驗農場」與香菇栽培林,王星威呼朋引伴到老李的民宿吃飯。座上有放棄原來工作、「舉家入鄉」的年輕夫婦,有用在地食材下廚的餐廳老闆,也有來南澳打工換宿的情侶。大家交換自己的鄉居趣事,也少不了吐槽:「小王,誰叫你要種愛文芒果,不是在地品種,當然種不起來!」直到天色漸暗,「小王」拜別他的南澳朋友們。踏上歸途前,王星威滿足地說:「即使只是當天來回,我還是可以感覺,在這裡真的是身心舒服!」當我們再次行經清水斷崖時,王星威已打了幾通電話,分別交代了幾件工作,妻子所說的「小男孩模式」又切換回「王總經理」。但王星威已經預告,今年農曆年過後,他要放下更多工作,讓自己一個星期有三天泡在南澳。「小男孩是不會消失的!」他篤定地說。 王星威 出生:1957年 現職:忠欣公司總經理 耕種成績單:宜蘭南澳租1000坪地,4年來,種什麼都失敗,目前僅成功種出香菇。 耕種帶給王星威的禮物 用熱情激盪熱情, 賺到一堆朋友 雖然王星威的耕種成果不是種植失敗,就是賠本,但他認識了不少過去在商場上沒機會接觸的農人朋友,一群對土地有一定程度熱愛的人聚在一起,每個人過去各有故事,又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南澳,全在這塊「土地」有了交集。 光是自然農法和下一期要種的作物,就可以讓他們聊上一天,在這裡,耕種不只是體力勞動,更是他們用熱情激盪熱情的浪漫事。 |
| ||||||
一個念哲學出身的史丹佛法學博士,為什麼會創辦PayPal成為矽谷傳奇創業家? 並成功投資臉書等多家市值千億元的明星企業? 他是彼得提爾,一個創業、創投圈都該認識的人。 撰文‧何佩珊 二○一五年最重要的趨勢是什麼?你以為答案大概離不開雲端、大數據和物聯網……,但有個人卻對此提出警告:「當你聽到這些流行語(buzzwords),最好逃得遠遠的。」說這句話的人是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他也是矽谷科技創業圈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 說到PayPal創辦人,在台灣可能有更多人想到的是現任電動車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不同於渾身充滿著明星特質的馬斯克,眼前的彼得提爾理著一頭俐落短髮,搭配合身西裝,言談不帶一點誇張肢體動作,最多只是偏著頭思考,好像每字每句都要先在腦中經過一番激辯才能出口,像是一位帶著哲學家氣息的大學教授。 他是PayPal幫靈魂人物在網路泡沫中倖存,從此聲名大噪而他,才是影響矽谷過去十多年來新創科技發展的「PayPal幫」(PayPal Mafia)裡,最主要的靈魂人物。 隨著被譽為「史丹佛改變未來的一堂課」的《從○到一》出版,作者彼得提爾的影響力也跟著從西方蔓延至亞洲,即便是相當成功的亞洲知名創業家,如獵豹執行長傅盛等人也瘋讀這本著作。二月十六日,在彼得提爾亞洲行首站的台北場演說,一樣吸引了包括之初創投林之晨、愛料理(iCook)創辦人蕭上農、台灣首位入選奇點大學的葛如鈞等台灣上百位創業圈名人前來朝聖。 一九六七年出生的彼得提爾,很小就顯現出他的聰明才智,六歲開始學習西洋棋的他,十二歲已是全美十三歲以下等級排名第七的高手,而大學也順利進入美國知名的常春藤名校史丹佛,先是取得哲學學位,後又進入史丹佛法學院成為法學博士。 就像他多數的同學一樣,畢業後他成為紐約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談起這段過往,他忍不住自嘲:「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卻想出來。」這看似順遂的發展,其實是他人生最不快樂的日子。他說,「大家從小就被教育要競爭,從競爭來取得身分認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也是親身經歷後才知道,原來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僅僅待了七個多月就離開。 一九九八年,乘著矽谷網路淘金熱的狂潮,他抱著要用數位貨幣取代美元的夢,與幾位好友共同創辦了PayPal,兩年後,網路泡沫破滅,但他們不僅在這波網路大泡沫中成為少數倖存者,還在二○○二年將PayPal以十五億美元賣給了拍賣網站eBay,從此聲名大噪,成為名副其實的矽谷科技金童。 但真正精采的故事才剛要開始。 在網路泡沫之後,矽谷一時對科技創新好像失去了希望,大量資金開始轉往房地產,但這時的彼得提爾卻是這麼想的:「如果別人都走了,只有你在那裡,那一定是個好地方。」在資本市場普遍對新科技發展失去信心時,只有彼得提爾和其他幾個剛從eBay手上拿到大筆鈔票的PayPal前團隊成員,仍願意投身於新創科技。 他是矽谷傳奇人物 首位臉書外部投資人,投報率達八百倍接下來的幾年,這群有錢又勇於創新的「PayPal幫」,陸續打造出幾家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公司,包括知名影音串流平台YouTube、評論網站Yelp、商用社交網路平台LinkedIn、太空船公司SpaceX、企業社群網站Yammer、電動車公司特斯拉;至於彼得提爾自己也創辦了數據分析平台Palantir,目前估值高達一五○億美元。 不僅如此,彼得提爾在成功創業家的身分之外,還有個成功創投的頭銜,在他眾多投資案中,最著名的成功案例就屬○四年以首位外部投資人身分投資臉書(facebook)五十萬美元,取得一○.二%股份。這筆投資在臉書於一二年上市時,為他帶進約四億美元收入,投報率高達八百倍,讓外界見識他獨到眼光。 一個攻讀哲學、法律的人,竟是在科技和創投領域發光發熱,更影響了近十年來的科技創業發展,如此傳奇色彩,讓人不禁好奇他的成功之道。而一二年彼得提爾在史丹佛開設了一堂代號為CS183的創業課程,則是給了大家一窺他成功奧祕的機會。 這堂原本只有史丹佛學生可以選讀的課程,因為一位名為布萊克馬斯特(Blake Masters)的學生將筆記放上網,因而吸引全球超過五十萬人瀏覽、超過二四○萬次點閱,後來也才有了《從○到一》的誕生。 「商業世界的每一刻都不會重演。下一個比爾蓋茲(Bill Gates)不會開發作業系統,下一個賴瑞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不會推出搜尋引擎,下一個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也不可能再創社群網站。」彼得提爾在書中自序如此提及,而此行來台他也一再說到:「創業原本就沒有成功方程式。」他說:成功無法複製! 價值來自於從無到有的創新,而非模仿在他看來,真正的價值是從○到一,也就是從無到有的垂直創新,而不是模仿而來、平行式地從一到N。其中的差別猶如你看到一台打字機,然後做出一百台打字機;和你看到一台打字機,但從中發展出文書處理機,兩者為世界帶來的價值明顯不同。 然而,成功雖無法複製,卻有共通點。這次來台受訪,他也分享過去自己創辦,以及參與成功新創公司的經驗。如創辦PayPal時,他學到的教訓是,「大家常認為一家公司只要做ABCDE就會成功,但這代表的其實是你沒思考清楚,沒有很強的信念。」他說,「如果做了A,再去做BCD,最後往往會發現是在浪費時間。」包括臉書在他看來也有相同問題,「如果他們一開始就專注在廣告,現在也許會成長得更快。」他說:企業應追求獨占市場! 別跟著一窩蜂競爭,逆向思考才對此外,他也提到,「企業應該避開競爭,追求獨占市場」、「從服務一小群人的小生意開始」、「找到對的合夥人」等思考方向。而總結來說,「逆向思考」可以說是彼得提爾成功的核心。 這也是為何當被問及對趨勢的看法時,他反而要提出警告,「你應該對趨勢抱持懷疑的態度。」他形容,創業家使用雲端、大數據這類趨勢流行語,就像是玩撲克牌遊戲必須要唬人一樣。他更打趣地說:「如果你聽到大數據和雲端運算這類流行詞,要盡快跑開,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為了騙錢。」從實際投資布局上,更明顯可以看出他特立獨行的思考。舉例來說,相對於人人爭相投資,估值已經高達四二○億美元的Uber,彼得提爾卻反而更看好目前估值只有Uber三分之一的Airbnb。 「投資人經常喜歡投資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像很多投資人喜歡坐黑頭車,但不喜歡當沙發客,所以Uber對他們更有吸引力。」但他指出,在舊金山有五百間可出租房間加入Airbnb,代表的就是五百個獨特的資產,這些獨特性會明顯勝過只有五十個房間可出租的公司。相對來說,一家有五百輛車的公司對上一家只有五十輛車的公司,乘客要的只是能夠快速到達,差異化就不那麼顯著。所以他相信Airbnb最終將會是比Uber更有價值的公司。 又或者○八年他和馬斯克談到,上一次美國有新形態汽車公司創立,已是一九四一年的吉普車時;不同於多數人認為,如果一個領域已經六十七年沒人成功,一定不是好主意,他和馬斯克反而覺得興奮,因為這麼久沒人創新的領域,就是最好的機會。 不過彼得提爾強調,逆向思考不代表總是要和大眾唱反調。他說,「多數時候多數人的想法是正確的,就像是沒有人會不同意一加一等於二。」因此對他而言,逆向思考的重點應該是「獨立思考」。「如果聽到有人很認真相信某件事情,或是他的信念很堅持,我就會思考,真的是這樣嗎?」這就是他經常問自己的問題。 「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的想法,但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這就是彼得提爾要告訴你的成功祕密。 彼得提爾(Peter Thiel) 出生:1967年 現職:Palantir創辦人暨董事長、Founders Fund合夥人、Clarium Capital執行長、facebook董事經歷:PayPal創辦人暨執行長學歷:史丹佛大學哲學學士、史丹佛大學法學博士這些明星企業, 都是他的投資版圖 特斯拉 全球最受矚目電動車公司,目前市值272.5億美元。 LinkedIn 全球最大專業人士社交網站,目前市值334.9億美元。 臉書 全球最大社群網站,目前市值高達2236億美元。 Spotify 全球最大串流音樂平台,目前估值約60億美元。 Yelp 美國最大線上評論網站,目前市值34.7億美元。 Airbnb 全球最大線上短期租房平台,目前估值約130億美元。 SpaceX 第一家發射火箭的民營太空公司,目前估值約100億美元。 整理:何佩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