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年金產品 留意收入保證
1 :
GS(14)@2014-03-14 09:57: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14/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陳先生打算年初退休,現月入1.5萬。現擁有2個市值約合共900萬元的物業(已供完),自住一間,另一間出租每月收租1.2萬。此外,持有390萬元現金、市值38萬元的債券、每月供款3000元基金(供至63歲,現市值約88萬元)、市值320萬元的股票(三分之二是藍籌和公用股)以及現值40萬元的強積金。同時已購買了10萬美元人壽(已毋須再供款),及已購買了住院保險(三等房),每月供款500多元。
現先回陳先生的數個問題﹕
(1)一般而言,2萬元是足夠的,但仍需視乎生活費等支出而定;同時,亦應留意通脹率,通脹會影響物價,從而決定2萬元是否足夠應付日後開支。
宜買危疾保險
(2)就現時財務安排而言,有需要購買危疾保險,年金則可視乎個人意願,或將來會否有較大的開支來決定,若沒有的話,可以購買年金作其中一項投資;若有其他開支,則暫時不宜購買。但在購買前,須留意以下數項﹕
對於購買年供20萬元的5年年金產品,共需100萬元。雖然該筆款項將運作10年直到71歲開始提取,每年提取10萬元直至91歲,共有200萬元,加上餘下可取回的58萬元,一共可取回258萬元。但須確定每年回報率是否保證了10萬元的收入;由於70歲已屬高齡,此計劃須10年後才提取,屬長期投資,除了資金流動性外,應充分了解上述產品的條款及細則,例如若不幸意外身亡,會否有任何保證回報及其回報額;或者若果提早退保,會否牽涉任何罰則或任何扣減金額。
另外,在購買危疾保險產品時,除了160萬元(90歲餘下可取回的金額)外,陳先生應該向經紀了解該保單之保障額,以避免忽略該保單以保障為主之目的;決定附加住院保險前亦應考慮有關的醫療費用。透過購買危疾保險,可以得到充足的保障。長者罹患嚴重疾病的風險較高,為免一旦不幸地患上相關疾病而陷入財政困難,危疾保險有助減輕財政負擔。在購買的時候,應留意保險計劃所承保之疾病、賠償、限制(如受保人年齡、身體狀等)及有關保費(包括日後會否調整)。
(3)除了現時的資金分配,一般退休人士都傾向以收息,提供收入為主。因此可以考慮購買債券、債券基金或藍籌收息股,就退休人士而言,適合購買較低風險投資產品。
(4)最後,應該及早就遺產作出安排,若不幸地意外身亡,沒有妥善安排遺產,可能會令親人不知所措。
集中藍籌公用股 勝在穩定
投資建議︰
首先,現時陳先生市值320萬元的股票有三份之二是藍籌和公用股,建議全數轉作藍籌和公用股,以保持退休後穩定的收入。藍籌股是績優股,於特定行業中地位重要,派息穩定;同時,公用股代表民生必需業務,不易受外圍經濟影響,因而盈利亦穩定。透過持有320萬的藍籌和公用股,可以為退休後帶來穩定收入。
若藍籌及公用股各佔一半,以長江實業(0001)和港鐵(0066)公司為例,長實平均一年周息率約為2.5厘;港鐵公司平均一年周派息約為2.3厘,估計平均每月收息︰
(160萬元×2.5厘×1/12)+(160萬元×2.3厘×1/12)=6300元
另外,若陳先生有意購買年金產品(100萬元)、危疾保險(125萬元)及附加住院保險(50萬元),5年內共需275萬元,每年約需55萬元。為了應付這筆開支,建議從390萬現金留有50萬元作流動資金,用作應付首年供款開支、日常開支或不時之需,以及50萬元投資於人民幣定期存款,因為流動性高。餘下的300萬元為了令其能繼續增長,可以分為兩部分︰以250萬兌換為人民幣(約200萬人民幣)來購買人民幣債券,如中國銀行(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其票息為3.10厘,每半年派息一次,除了可以定期收息外,亦可以同時享有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潤。
投資不同年期人債 分散風險
200萬元人民幣購買4種不同年期的債券,一來分散風險,二來方便在到期日取回本金以支付每年所需之供款。
原本持有的38萬債券,估計平均每月收息約為︰(38萬元×0.0475×1/12)=1500元
而10年後,加上每年可從年金產品中取回10萬元,每月收入約為︰
12,000元+6300元+1500元(若繼續購買債券)+100,000元/12=28,100元
最後的50萬元加上原有的88萬元基金可以投放於低風險之債券基金上,如羅德環球基金系列-環球高收益,一年回報率約6.72厘。
美國萬利理財控股 亞太區總裁
[張佩儀 理財信箱]
既逼打工仔投資 政府須保證不虧 陳茂峰
1 :
GS(14)@2014-07-14 11:53:0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4/news/ec_ecq1.htm
既逼打工仔投資 政府須保證不虧
2014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核心基金需要低費用、低風險、合理回報、設計簡單、容易操作。能完全符合這些要求的投資產品,絕無僅有,通脹掛債券iBond是不二之選。積金局諮詢文件建議的目標日期基金或人生階段基金組合,不能完全符合這些條件,只是次選。
目標日期基金 不符低費用低風險
特區政府既然立法強迫打工仔投資,就有責任提供不虧本的投資。強積金條例規定,每個強積金計劃必須有一隻保本基金(Capital Preservation Fund),目的還不是讓輸不起的打工仔有選擇?只是大家意料不到的是,強積金政策一實施,很快便遇上低息時代,保本基金的訂明儲蓄利率從2000年12月的4.75厘 一直急跌,一年後的2001年12月底只有0.2083厘,2005年7月到2008年1月這利率曾經超越1厘,之後就一直在1厘以下。從2000年12月到2014年3月這160個月,保本基金的訂明儲蓄利率只有3年145天是在1厘以上;從2009年6月至今這利率一直是0.007厘。
保本基金不單守不住購買力,更是不保本,打工仔是會蝕錢的。在近乎零的訂明儲蓄利率,打工仔投資所得不足以支付強積金計劃的各類收費,計劃供應商可以扣減基金單位以支付這些費用。保本基金單位淨值表面上不跌,但打工仔所持基金單位會縮水,這種取巧,變成保本基金不保本。積金局在2009年3月發信正其名,要各強積金計劃在2009年10月1日前把保本基金改名為強積金保守基金(MPF Conservative Fund)。還有現在叫混合資產基金(Mixed Assets Fund),本來是叫均衡基金(Balanced Fund),積金局在2006年底改稱它為混合資產基金,原因亦是名稱誤導打工仔。
強積金除了保守基金這個法例規定必備基金,還有保證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基金這些低風險投資選擇。
打工仔老齡化 投資股票反增
根據積金局統計資料,在2001年2月時,保守基金佔強積金總資產15%,這4類低風險資產共佔39%;到2014年3月時,保守基金佔強積金總資產10%,4類低風險資產共佔21%。股票基金佔強積金總資產則從2001年2月的15%倍增至2014年3月的38%;如包括混合資產基金/均衡基金的股票投資,則強積金總資產的股票比重,在2001年3月底是47%,到2013年12月底是68%。諮詢文件第17段認為,68%這比重以國際標準看是非常高,遠高於經合組織成員國平均的40%和美國的49%。積金局統計資料沒有打工仔的年齡分佈,但過去13年香港打工仔應該是老齡化而不是年輕化。年齡變化不是增加股票投資比重的原因。過去13年環球股市大幅波動,經歷科網泡沫爆破和金融海嘯,投資者理應趨向保守。但在低息環境下,打工仔為了保住強積金供款的購買力,不理會個人的風險偏好和股票市場的波動,增加股票投資比重。火中取栗,孰令致之?
2000年底實施強積金時,市場還沒有iBond這類保持購買力的低風險投資產品。現在特區政府已經發行了300億元iBond(8月將發行第4期iBond),iBond有條件成為持續發售的政府債券,進而成為強積金核心基金投資對象。iBond提供的利率較相同條件的外匯基金債券高,是特區政府補貼iBond投資者。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這個補貼安排是否合理、補貼金額是否政府可以承擔。我的評估是補貼合理,政府的財力可以承擔。下期再詳細分析。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CFA,CFPC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資金湧入 港匯兩觸強方保證
1 :
GS(14)@2015-04-09 12:29: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09/news/ea_eaa2.htm\r\n【明報專訊】本港股市做好,各路資金透過不同渠道湧港,昨日港元匯價便反映有資金持續湧入,兌每美元早段約7.752水平,午後兩度升穿,亦觸及強方兌換保證(即7.75港元兌1美元),不過截至昨晚9時,未有顯示金管局需要入市干預。\r\n\r\n星展王良享﹕強勢料短暫\r\n\r\n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王良享表示,早前美國公布勞動市場數據欠佳,加強市場對加息延遲的預期,當時港匯已見轉強,在7.752水平左右。昨日港匯兩度逼近強方兌換保證,「估計上午是滬港通推動,內地有資金南下;而下午則輪到歐美資金湧入」。王良享認為,今次湧港熱錢非量寬資金,規模相對較小,加上預期美國只是延遲加息而非不加息,故港匯強勢不會長期持續。\r\n\r\n恒生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亦稱,當股市做好,資金難免會透過不同方式,四方八面入來,從昨日股市資金量看,湧港的相信是基金為主,這些基金的資金量較大,難免令港匯變強。他覺得,A股已持續升半年,港股開始有追落後勢頭,相信一些對A股有保留的海外基金將改變態度,料港匯將因此有一段時間會比較強勢。\r\n\r\n對上一次港匯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是去年7月至8月期間,金管局先後向銀行體系注資24次,令銀行體系結餘增至2391.89億元。
23條下叫平反六四結束專政梁愛詩︰不保證不檢控
1 :
GS(14)@2015-05-11 19:31:18【本報訊】內地公佈的《國家安全法草案》審議稿兩度提及香港,令人擔心是否適用於香港。多位建制派人士昨連番消毒,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指,國安法非要壓迫及箝制香港,即使引入本港也須經本地立法程序,屆時本港會有足夠時間諮詢,呼籲巿民毋須過份擔心,但她不能保證《基本法》23條通過後,在港要求平反六四不會遭檢控。記者:姚國雄
正在內地審議的《國家安全法》,其草案第二次審議訂明香港在維護領土完整的義務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即時惹起法例會否影響香港的憂慮。
國安法須本地立法
梁愛詩昨日出席無綫節目《講清講楚》時指出,若果內地《國家安全法》直接在本港實施,要透過《基本法》附件三引入,有其程序:「《國家安全法》一個咁複雜嘅法律,係唔會只係就咁公佈,而係需要本地立法,喺本地立法嘅過程,大家亦有足夠時間表達意見,而家《國家安全法》都未通過,內容都仲係未清楚,只係着眼喺兩條說話,『香港特別行政區有責任維護國家安全』,然後作出咁多擔心、咁多疑慮係冇必要。」但她說,無論是否引入國安法,香港有憲制責任就《基本法》23條立法,若有意圖和有行為推翻共產黨屬於顛覆罪。被問到本港每年六四都有大批人要求結束一黨專政,若《基本法》23條通過,會否犯法,梁指回歸以來,每年也有人叫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但從來沒有人因而被檢控,但她不能保證通過後會否繼續不受檢控,只稱立法不能損害言論和表達自由:「我唔可以作保證,就算我保證都冇用,我唔係政府,亦唔代表政府。」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則稱,香港有責任對分裂、顛覆國家的行為作限制,但內地的國安法主要目標「根本唔係香港同澳門」。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羅范椒芬稱,內地國安法只是提出香港有憲制責任保障國家安全,並不表示國安法要延伸到香港,若要在港實施,有一定程序。
梁愛詩語錄
解釋為何國安法提及香港「好多人對一國兩制唔了解,成日只係講兩制、唔講一國,香港同澳門都有咁嘅義務去維護國家安全,唔係要對香港特別箝制或壓迫,完全唔係呢個意思。」指港人對國安法過慮「(內地)國家安全法都未通過,內容都仲係未清楚,(港人)只係着眼喺兩條說話,『香港特別行政區有責任維護國家安全』,然後作出咁多擔心、咁多疑慮係冇必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11/19143260
貨乾半新股狂炒 半年誕9隻 幾家券商持倉逾八成 分析:非上升保證
1 :
GS(14)@2015-05-20 16:11:4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20/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港股「大時代」炒起一批貨源歸邊的半新股。過去半年上市的半新股中,多達9隻的股份,逾60%的街貨集中於小數幾家券商持倉,當中近期成為市場「焦點」的集成傘業(1027)、恩達集團(1480)等,股價升幅更以倍數計。有專家認為,股份「貨乾」並非上升保證,反而易被人舞高弄低,投資者要小心。
「街貨」僅25% 易成「收貨」目標
貨源歸邊的股份,常被視為「博一博」的機會,企業上市一般最少需要發行25%新股予投資者,不少大股東會保留私人持股,不會存放於中央結算系統(CCASS)參與者持倉,因此存放於CCASS內的「街貨」通常只有25%,容易視為「收貨」目標。
翻查CCASS資料,綜合首4家持股最多券商的持倉,再對比街貨量,近半年上市的半新股中,有9隻股份的街貨,是由數家券商佔逾60%持倉。當中以近期當炒的集成傘業最誇張,券商持股為街貨量的84%(見表),「傳奇股」恩達在短暫的「紅底股」輝煌後,昨日已回落至5.25元,較高位急挫逾九成,至今亦仍有67.7%街貨被4家券商持有。
短暫「紅底股」恩達 高位急挫逾九成
半新股「貨乾」,股價容易大上大落,尤其是近期市旺,更易被人大幅炒上。恩達一度較招股價升81.9倍,其他如泰加保險(6161)及昨日「落鑊炒」的BBI生命科學(1035),最多升幅亦以倍數計。
譚紹興:留意莊家買入平均價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德几認為,股份貨源集中在數間券商手上,容易造成「跳價交易」,升得急亦跌得狠。尤其是不少介紹形式上市的創業板股份,市場內很少人會有街貨,自然會被舞高弄低,「投資這類股份,比賭大細、百家樂更衰,根本沒路數可言」。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新股市場已淪為「啤殼工廠」,不少半新股上市前已找人「圍飛」,即由莊家持有大部分街貨。之後炒高股價後,再從高位派貨賺錢,「如果要炒這些股份,要留意莊家買入的平均價,但只可以小注,太大注易被莊家發現,很易被人質低股價震倉」。
黃國英:「貨乾」股一定不高追
不過,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貨乾」不代表一定被炒高。他坦言曾在雅仕維(1993)配股時「入貨」,雅仕維的街貨有83.6%由4家券商持有,惟股價上市至今只累升15%,「可能人知我有份啦,但雅仕維的商業模式不俗,除非炒到恩達咁,咪走囉」。他表明過去鮮有投資,這類股權高度集中的股份,很多時都是股價被炒高後才知,但自己不會高追。
明報記者 岑豪
2 :
GS(14)@2015-05-20 16:12:0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20/news/ea_eaa2.htm
集成傘業獨董4個月極速離任
2015年5月20日
【明報專訊】集成傘業(1027)今年2月上旬掛牌後,股價一直在2元多的水平橫行,直至今年復活節後,趁市旺突被炒高。最多曾炒高至21.95元,較招股價炒高近19倍,其後雖然一度回落,昨日仍升近7%至16.98元。然而,集團股價彈升後,竟然有獨立非執董「跳傘」。
集團昨日公布,謝家榮退任獨董、審核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等職位,他表明因要更多時間處理其他事務,故不願在股東會上膺選連任。據招股書披露,謝氏為會計師,並曾在2013年5月在圓美光電(8311)任財務總監,而他則在今年1月下旬才任集成傘業的獨董,意味短短4個月內已極速離任。
實際上,集成股價抽升成為市場焦點外,其股權高度集中的情,亦惹來證監會留意。早前,證監會公布,要投資者留意相關情,可能會令股價大幅波動。股份除由大股東持有75%外,其餘24.02%被16名股東持有,其他股東所佔不足1%。其後,集成罕有地在上市後短時間內宣布擬將股份拆細,由1股拆為25股,每手2000股改為5000股。集團稱是希望提高股份流通量,擴闊股東基礎,似是要應付股權集中的情。
3 :
GS(14)@2015-05-20 16:12:3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20/news/ea_eaa3.htm
高層頻變動 業績「走樣」要留神
2015年5月20日
【明報專訊】近期市場熱炒半新股與細價股,不少基金與散戶要「擁抱牛市」,難免要參與炒賣這類股份,有市場人士表示,買賣細價股時要多留意,股權集中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集團本身的管理層變動及背景、基礎盈利能力等都非常重要,投資可留意公司申請期長短,考察公司盈利的可持續性。
有基金界人士稱,股權集中的股份其中一個特點,就是股價容易大升大跌,「不過呢個係市場因素,同公司業績或者運作可以係無關係」,因此投資者在做準備工夫時,只能更小心研究公司業績,或管理層是否頻繁變動,「例如CFO上市唔夠一年就唔做,甚至年年換一個,就算真係無問題,市場都未必會信,轉頭就狂掟貨推低股價」。
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盧華基表示,近年不少細價股因上市後業績「走樣」,拖累股價表現,因此投資者在買賣半新股或細價股,業績往往是最重要一環。
會計師:注意盈利能力能否持續
盧華基稱,現時一間公司由申請到上市約4個月,現時聯交所在考慮有公司僅為上市「谷數」,會適度拖慢審批過程,考察公司盈利能力能否持續,此類股份如能成功獲批,投資者可較放心買賣。
因應市况波動 匯商上調保證金
1 :
GS(14)@2016-07-08 08:07:22【明報專訊】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整個外匯及貴金屬市場均為之震盪,令不少期貨商均上調保證金,普遍增加50%至100%,主要針對英鎊、歐元、日圓及黃金的期貨產品。有期貨商表示,因市况波動,相信短期內不會調低至以往水平,未來則視乎市况調整。
升幅達50%至100%
英國宣布決定脫歐後,外匯及黃金市場大幅波動,至今短短3個星期,英鎊跌逾一成,日前兌港元更曾一度跌穿10算;歐元近日雖有回升,但期內高低波幅亦有近5%;日圓升逾半成;現貨金則升近一成。為應對風險,期貨商紛紛上調相關產品的保證金比例,海通國際(0665)及晉峰期貨早於公投前,已上調相關外匯產品的保證金,幅度分別達1倍及50%。
西證香港期貨副總裁馮時裕表示,該行同樣在公投前已將相關產品(主要是英鎊、歐元、日圓、黃金及原油)的保證金提高50%至100%,即由約5%升至10%。馮時裕又稱,鑑於目前市况波動,該行短期內不會下調保證金水平,未來視乎市况調整。
而同樣將外匯產品保證金調高約五成至8%的輝立,該行期貨部經理黃偉強表示,早前該行亦有跟隨大圍上調外匯產品之保證金,惟因近期市况回穩,該行已將保證金大致回復至以往水平。
不過亦有券商「按兵不動」,英皇金融近期並未因英國脫歐,而調整槓桿式外匯及現貨黃金買賣合約的保證金,但有提醒客戶預留充足的保證金及注意風險管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33&issue=20160708
候選人保證金23萬無金主細黨被趕絕
1 :
GS(14)@2016-07-12 03:19:21日本國會選舉制度要求候選人支付貴絕全球的保證金,可向政府報銷的經費又少,令無金主支持的小型政黨卻步,間接造就大政黨能「千秋萬世」。根據規定,參議院選舉地方選區候選人須墊出300萬日圓(23.1萬港元)選舉按金,而比例代表制候選人因要在全國競選,按金亦隨之增加一倍。就算是國會選舉按金全球第二高的南韓,參選人亦只需墊支相等於135萬日圓(10.4萬港元)的款項,美國甚至不設按金制。再者,日本參議院候選人若得票不過10%,保證金就會全被沒收,門檻遠高於其他國家。
防窮人掌政
保證金制度的設立,一般旨在令參選人認真競選,但日本國會選舉首次在1925年開放非課稅戶男子投票權的同時,引入保證金制度,是因為當權者擔心普羅大眾會進入議會,於是設下如此門檻,以防窮人掌政。除了保證金,競選活動亦處處要錢。儘管單靠政府資助絕對不足以應付選戰,部份仍可向政府報銷,但候選人得票率須達到一定標準,亦要遵守極為繁複的規定。以選舉宣傳品為例,2012年選舉中,每名候選人可獲政府免費印刷及郵寄3.5萬張明信片,傳單配額則有7萬張,額外的就要由候選人團隊自費。此外,傳單還要貼上政府認證貼紙,張貼海報的地點亦有限制,因此不時有候選人因違反競選條例而要接受調查或懲罰。《日本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1/19690079
假交易公司 蔓延阿里B2B平台 稱收5000元保證提升排名至前三 阿里:不大可能
1 :
GS(14)@2016-08-09 06:39:14【明報專訊】淘寶平台上的「刷單」(即製造虛假交易)風氣一直為人詬病,這股歪風近期甚至蔓延至馬雲賴以起家的B2B(企業對企業)外貿平台阿里巴巴國際站。本報發現,國際站上湧現明碼實價經營、專刷外貿單的公司,甚至承諾可將客戶推至首頁排名前三位。阿里回應則指外貿平台上刷單「不大可能」,因成本相對較高。
明報記者 武君
阿里巴巴國際站是中國供應商與海外採購商聯繫交易的電商平台,根據阿里巴巴年報,截至3月底國際站有13.7萬個賣家為付費會員,而阿里表示,目前有超過5萬家中小企業正在使用一達通。
有已經營電子器材11年的供應商抱怨,自阿里推出信保後,買家搜索供應商時,平台會提示要選取信保供應商,徹底過濾沒有參與信保的供應商,而信保訂單金額亦會顯示在企業的頁面,一般客戶都會選擇多信保金額的公司,變相令不使用一達通供應商難以立足,而針對一達通和信保訂單的刷單服務就此應運而生。
刷單公司:冷門行業 刷一兩單就進前幾名
記者聯繫其中一間刷單公司,網上明碼實價經營(見圖),只要5000元(人民幣‧下同)即可訂購一年服務,按照需要「製造」信保訂單,保證綜合排名前三名以內。職員表示,供應商不需發貨,指阿里後台數據只看支付時間,不看何時發貨,只要支付成功,就算刷一個信保單,信保記錄會相應提升。
不過,另一家刷單公司卻表示需要供應商發貨,並建議寄出次貨或樣版至他們提供的海外買家地址,而大型貨物可以寄零件,因貨值低較易通關。他表示延遲發貨理論上可行,但若不發貨,金額就會扣留在阿里的信保帳戶裏不能取回。他又表示若行業較冷門,刷一兩單就可躋身前幾名,但若多供應商的,「刷幾百單都不一定排前列」。
另有供應商稱,只要有離岸帳戶,甚至可自行刷單,可以把貨物發去離岸地址,當中只需通關費用,較光顧刷單公司更廉宜。
阿里:過程中有海關等監管
對是否知道國際站的刷單行為,阿里回應本報查詢時稱,刷信保單的情况基本是不太會存在,因外貿B2B虛假交易成本較高,要完成海外買家下單、預付定金、走一達通報關、海外物流配送等一系列流程,過程中還有海關等機構監管。換言之因為一達通,整個交易刷單成本非常高。
而刷單費用到底有多少?撇除一切的行政檢查因素,基本費用有刷單佣金,通常在100至200元,國際快遞費和通關費大概在100至150元之間,且通過一達通的國際快遞可免過關費。另外或需要支付海外買家付款銀行手續費以及轉帳手續費等,每張訂單最低成本在200至500元之間。
金建杭:中國信用體系仍需自律
若有供應商願意花費成本,刷單公司又經過完整流程完成刷單又如何?阿里無明確答覆,僅表示平台有非常嚴格的打擊虛假交易的監控和治理機制,一旦發現使用者有通過不正當方式提高商品銷量,獲取信用累積的行為,阿里巴巴將作出處罰。而阿里巴巴總裁金建杭稱自己不清楚國際站刷單問題,不過就指中國信用體系仍然需要自律,信用缺失是阿里感到最痛心的,「這些人一定做不久」。
(阿里巴巴系列)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30&issue=20160808
中聯辦逼中資大佬簽保證書
1 :
GS(14)@2016-09-01 06:15:43中聯辦主任張曉明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臨近,中共全面啟動選舉機器。有消息人士透露,近期中聯辦首次勒令在港中資機構的第一把手簽下「軍令狀」,明確分工,要求其全力助選,力保建制派在今次選舉獲得42席。有中資企業的高層私下表示,中聯辦首次把選舉責任下放兼推卸給企業,讓企業與選舉綑綁在一起,讓大家感到不爽。據悉,中聯辦這次之所以強硬出手,皆因建制派一旦在選舉中失利,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的地位將會不保。
■中旅社等中資機構被中聯辦勒令為建制派助選。
涉張曉明仕途
消息稱,多年來在港中資機構一直暗地裏參與建制派的選舉工作,但是像這次中聯辦要求中資企業第一把手簽下保證書,全力助選,還是首次。在中聯辦的指令下,每個企業都有明確分工和指標,如從事遠洋運輸的中遠集團負責工聯會;中旅社負責民建聯等等,避免資源重複。目前,在港中資機構有近1,000家公司,其中包括眾多大型國企、各省市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在港合共擁有逾10萬名員工。消息指,中聯辦這次要求中資企業第一把手簽下「軍令狀」,是因為涉及到張曉明的仕途,亦關乎到中聯辦在港的地位。有中企高層慨嘆稱,簽了保證書就要負起責任,「建制派一旦獲勝,功勞肯定歸張主任和中聯辦;但失利的話,我們這些企業領導還會被指辦事不力,對個人的仕途或多或少都有影響!」他續說,早前選舉主任要求立法會參選者要先簽署確認書事件引起極大迴響,這次中聯辦要求中資企業簽下保證書亦引起企業領導們的非議。《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1/19756595
廖偉強:豪宅上升 已成保證
1 :
GS(14)@2016-10-11 07:51:31【明報專訊】過去一段日子,政府努力尋找合適位置,藉以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未來的一兩年算是勉強可以達標,惟長遠仍是供不應求。如果大家有留意市場形勢,便會發現發展商不斷將單位的面積拆細,去迎合市場的需求,以這樣的方式去「增加」供應,變相要市民要接受住細屋的現實!因為細單位的樓價(這裏指的是單位的總價)較低,才能令更多市民可以入市。
上述形式的增加細單位供應,在短期內,勉強符合市場的需求;但是,長久而言,效果不會理想。過去數年,發展商少了興建大型單位,令近年大型單位的供應更加買少見少,恐怕無法滿足換樓客/用家及投資者的需求。過去一段時間,很大部分的一手買賣均以中小型單位佔多,當中更有不少屬「蚊型」類別的單位,反而大單位、甚至豪宅類別的物業似乎被市場所忽略。
不過,被忽略,不代市場沒有需求。大家看看,世界各地的量化寬鬆印銀紙,令到市場資金氾濫,加上內地資金的流入,再結合目前的低息環境,市場對豪宅的潛在需求其實十分龐大,惟發展商近年在豪宅的供應上卻相對有限,豪宅單位的價格又焉能不升呢?
踏入第四季,開始陸續會有豪宅新盤出籠,相信不少準買家已久候多時,今季豪宅理應很有機會做到「量價齊升」的佳績。
今天的地產代理,優勢比以往更多,因為除了本地的客源外,內地市場的買家,就是我們今天生意的生力軍。只要大家發掘更多的人際網絡,建立更多的人脈關係,再配合今季有較多豪宅推售的市況,相信生意就有機會源源不絕。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20&issue=2016101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