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低風險投資(二十二、尋找價格扭曲) DAVID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1my97.html
第四季開始了!

證券市場上存在大量的投資品種,這些品種之間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弱關聯性,例如不同行業的股票,他們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公司,A公司業績好可以年年漲,而B公司業績差可以年年跌,只有當市場整體估值出現波動時,他們之間才會表現出一定的關聯性,也就是同漲同跌。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中等關聯性,例如同一個行業的不同股票,由於行業自身的興衰和週期性,他們的價格表現為一定的同向性,例如當BDI指數持續低迷時,所有航運股的價格都會趴在底部,而當BDI指數亢奮時,則航運股的業績也會好的嚇人。當然行業內部也有競爭,優秀的公司能夠在週期中表現的更加抗跌,而行業週期恢復時,又能夠率先走出谷底,股票價格也會先漲。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強關聯性,例如A股票實際持有大量的B股票,那麼當B股票大漲的話,理論上A股票的價值也提高了,也應該上漲,這種強關聯性的投資品種,關聯度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下面介紹幾種強關聯品種,以及對應關係

  一:A是一支股票,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A對應的可轉換債券。

  • A對應的權證

  • A對應的B

  • A對應的H

  • 持有大量A股票的基金

  • 持有大量A股票的股票

    二:A是一支債券,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持有大量A的基金

  • A債券存續時間接近,信用等級接近的債券

    三:A是指數基金,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針對同一個標的指數的其他指數基金

  • 與指數對應的股指期貨,目前只有滬深300股指期貨。

 這裡說的價格扭曲,通常指強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出現了價格上扭曲,而對於中等關聯性和弱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不建議去尋找之間的價格扭曲,因為AB兩者質地不同,很有可能出現強者恆強而弱者恆弱的現象。

為什麼強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會出現價格扭曲,是因為市場信息不對稱及不同市場投資人風格不同造成的。

舉個例子。

  1. 某天A股票價格大漲,A股票對應的B股或者H股不漲,這是由於不同市場投資人風格及風險喜好不同造成的。

  2. 某天A股票價格大漲,持有大量A股票的基金價格未漲,這可能是由於信息不對稱,該基金的持有人並沒有意識到A股票價格大漲已經對自己所持有基金淨值帶來的巨大的正面影響。

  3. A停牌了,但A的實際價值已經發生了變化,而B由於某種因素,並沒有完全體現A實際價值的變化。

    那麼,我們如何找到對應的A和B呢?

找到價格扭曲的實際含義,是指尋找強關聯性的AB之間的價格扭曲,通常是指在充分瞭解A的情況下,取尋找價格扭曲的B。通常包括下面幾個步驟。

1、發現A,這個A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A的實時價格發生了變化,另一種是A目前停牌中,但是預期A的價格在復盤當日會發生變化。

對於第一種情況,需要我們捕獲市場所有證券品種的價格變化情況,靠人眼基本是不可行的,那麼可行的辦法是,通過軟件去自動採集行情,並將所有交易品種的實時價格都記錄下來。

對於第二種情況,則需要做更多的功課了,比如中國重工2013516日停牌,公告重大資產重組計劃,並注入軍工資產。那我們首先要分析,這種情況復牌後是否會大漲,大約漲多少,什麼時候復牌。由於每天基本都有停牌的股票,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對這些停牌股進行研究。

2、尋找B,當我們發現A以後,需要找到關聯的B

對於實時A價格變化的情況,我們需要做一個小工具,實時記錄AB之間的關聯關係,例如A股/B股、A股/H股、A股和可轉債之間折價率、溢價率等信息,為我們找到合適的B品種做準備。也可以計算持有多個A品種的B基金,隨著持倉品種的變換,基金的盤中實時估值情況,再計算折價率、溢價率等信息。

而對於停牌的A,通常對應的B股、H股、可轉債也會同時停盤,此時關鍵是尋找持有A的基金,或者持有A對應可轉債的基金,作為分析的對象。

3、計算BA之間的價格扭曲。

對於非停牌的A,可以通過折價率或者溢價率,來評估B的價值,同時包含收斂時間的評估,對於持有A的基金,則通過其估算淨值和交易價格之間的差值,來判斷是否出現了價格扭曲。

對於停牌的A,則可以估算出持有A的基金B,其當前淨值、當前交易價格,以及預估A復盤後B的隱含淨值之間的差值,來判斷是否出現了價格扭曲。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67

低風險投資(二十二、尋找價格扭曲) DAVID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1my97.html
第四季開始了!

證券市場上存在大量的投資品種,這些品種之間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弱關聯性,例如不同行業的股票,他們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公司,A公司業績好可以年年漲,而B公司業績差可以年年跌,只有當市場整體估值出現波動時,他們之間才會表現出一定的關聯性,也就是同漲同跌。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中等關聯性,例如同一個行業的不同股票,由於行業自身的興衰和週期性,他們的價格表現為一定的同向性,例如當BDI指數持續低迷時,所有航運股的價格都會趴在底部,而當BDI指數亢奮時,則航運股的業績也會好的嚇人。當然行業內部也有競爭,優秀的公司能夠在週期中表現的更加抗跌,而行業週期恢復時,又能夠率先走出谷底,股票價格也會先漲。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強關聯性,例如A股票實際持有大量的B股票,那麼當B股票大漲的話,理論上A股票的價值也提高了,也應該上漲,這種強關聯性的投資品種,關聯度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下面介紹幾種強關聯品種,以及對應關係

  一:A是一支股票,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A對應的可轉換債券。

  • A對應的權證

  • A對應的B

  • A對應的H

  • 持有大量A股票的基金

  • 持有大量A股票的股票

    二:A是一支債券,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持有大量A的基金

  • A債券存續時間接近,信用等級接近的債券

    三:A是指數基金,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針對同一個標的指數的其他指數基金

  • 與指數對應的股指期貨,目前只有滬深300股指期貨。

 這裡說的價格扭曲,通常指強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出現了價格上扭曲,而對於中等關聯性和弱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不建議去尋找之間的價格扭曲,因為AB兩者質地不同,很有可能出現強者恆強而弱者恆弱的現象。

為什麼強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會出現價格扭曲,是因為市場信息不對稱及不同市場投資人風格不同造成的。

舉個例子。

  1. 某天A股票價格大漲,A股票對應的B股或者H股不漲,這是由於不同市場投資人風格及風險喜好不同造成的。

  2. 某天A股票價格大漲,持有大量A股票的基金價格未漲,這可能是由於信息不對稱,該基金的持有人並沒有意識到A股票價格大漲已經對自己所持有基金淨值帶來的巨大的正面影響。

  3. A停牌了,但A的實際價值已經發生了變化,而B由於某種因素,並沒有完全體現A實際價值的變化。

    那麼,我們如何找到對應的A和B呢?

找到價格扭曲的實際含義,是指尋找強關聯性的AB之間的價格扭曲,通常是指在充分瞭解A的情況下,取尋找價格扭曲的B。通常包括下面幾個步驟。

1、發現A,這個A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A的實時價格發生了變化,另一種是A目前停牌中,但是預期A的價格在復盤當日會發生變化。

對於第一種情況,需要我們捕獲市場所有證券品種的價格變化情況,靠人眼基本是不可行的,那麼可行的辦法是,通過軟件去自動採集行情,並將所有交易品種的實時價格都記錄下來。

對於第二種情況,則需要做更多的功課了,比如中國重工2013516日停牌,公告重大資產重組計劃,並注入軍工資產。那我們首先要分析,這種情況復牌後是否會大漲,大約漲多少,什麼時候復牌。由於每天基本都有停牌的股票,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對這些停牌股進行研究。

2、尋找B,當我們發現A以後,需要找到關聯的B

對於實時A價格變化的情況,我們需要做一個小工具,實時記錄AB之間的關聯關係,例如A股/B股、A股/H股、A股和可轉債之間折價率、溢價率等信息,為我們找到合適的B品種做準備。也可以計算持有多個A品種的B基金,隨著持倉品種的變換,基金的盤中實時估值情況,再計算折價率、溢價率等信息。

而對於停牌的A,通常對應的B股、H股、可轉債也會同時停盤,此時關鍵是尋找持有A的基金,或者持有A對應可轉債的基金,作為分析的對象。

3、計算BA之間的價格扭曲。

對於非停牌的A,可以通過折價率或者溢價率,來評估B的價值,同時包含收斂時間的評估,對於持有A的基金,則通過其估算淨值和交易價格之間的差值,來判斷是否出現了價格扭曲。

對於停牌的A,則可以估算出持有A的基金B,其當前淨值、當前交易價格,以及預估A復盤後B的隱含淨值之間的差值,來判斷是否出現了價格扭曲。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68

二十年內,中國將成為第二個日本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489

華爾街見聞報導,中國近期公佈「單獨」家庭生二胎政策。隨著國家更為富裕、人口增速放緩,中國出現新的人口擔憂:人口不足。特別是,中國有理由擔心人口老齡化及高老人撫養比問題(不足的勞動力人口支持許多年老、退休人口)。

彭博全球經濟主管Michael McDonough表示,2030年中國人口金字塔同今天的日本看起來非常相似:

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頗為著名,這引起經濟增長和社會問題。當然,日本是個極為富裕的國家,他們能處理好這一問題。未來不到20年裡,中國將向日本靠攏,但要達到日本的財富程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外,中國和日本兩國人口金字塔存在一大差異,而這對中國而言並非優勢:即人口中男性比例非常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46

房價連二十六個月重挫 全國皆漲它獨跌 救溫州 才能避免中國房市全面潰堤

2013-12-09  TWM
 

民營企業興旺、地下金融盛行的溫州,因經濟轉型受創甚深,房價重挫連跌二十六個月。儘管政府出手協助,但當地經濟體質仍有待恢復。

撰文‧周岐原

如果你辛苦買來的房子,價格持續下跌超過兩年,你會怎麼做?這正是數十萬浙江溫州房地產業主,此刻面臨的難題。

十一月十八日出爐的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報指出,今年全中國房價普遍上漲,只有溫州,房價連跌二十六個月。「七十個大中城市,和去年同月相比,價格下降的有一個,上升的有六十九個。」統計公報開頭呈現的這行字,顯示全國房市一片榮景,但也更凸顯溫州的特別。

中國前三季經濟成長率有驚無險地成功保住七.五%,而全國唯一房價下跌的溫州,經濟究竟怎麼了?正當全世界拿起放大鏡,仔細檢視中共三中全會後發布的「全面深化改革」決議文,早在三十五年前就發動經濟改革、步伐領先全中國的溫州,卻還陷在房價泡沫消退的緩慢調整。

數字會說話,曾經穩坐溫州全市地王、位在商業區的豪宅建案「鹿城廣場」,二○一一年開價每平方米約人民幣十萬元(約新台幣四十九.二五萬元),目前售價降到四萬元;另一頭,面對全浙江最大溼地公園的「香緹半島」,則從每平方米人民幣七萬元跌至三萬元。房價尚未止跌,顯示溫州這一波經濟調整,似乎還沒落底。

從數字來看,溫州只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個案」,不過,近來卻有愈來愈多的質疑,擔心溫州現象終將蔓延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每日經濟新聞》主筆葉檀在十月中旬就發表文章,名為「何時中國皆溫州」,在她看來,中國如今已經出現了些許「溫州病」。

地下金融斷鏈 重挫房價什麼是溫州病?首先是資金斷鏈。二○一一年,《今周刊》採訪團隊曾經直擊溫州,當時的溫州,資金需求火熱,導致地下錢莊盛行,貸款平均月利率高達二五%;九百萬溫州人當中,身為借款或債權人的比率,竟然高達九成。

然而,銀根隨經濟降溫急遽緊縮,資金鏈在短時間內斷裂,影響所及,年營收人民幣二.七億元的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因負債累計達人民幣二十億元,不支倒閉遠走美國,成為最「大咖」的跑路老闆。地方版「錢荒」風聲鶴唳,逼得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一度親赴溫州,商討解決對策。

對比目前中國整體金融環境,雖然人民銀行不斷強調流動性充裕,但銀行同業拆款利率始終維持「穩定高檔」,民間向銀行借款利率的升幅,則更高於銀行同業拆款利率。

利率上升所埋下的資金緊縮伏筆,成了經濟學者眼中的一項隱憂。瑞士信貸亞洲首席分析師陶冬稍早前即表示,以目前的流動性狀況,市場對貨幣緊縮未必會有直接感受,但這是「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他並強調,溫州對於目前的中國雖然只是特例,但必須注意的是,信貸收縮,正是溫州房地產市場當年一夕之間由盛轉衰的催化劑。

搶救經濟 成習、李難題至於第二個溫州病,則是經濟問題。一○年後中國經濟加速轉型,當人民幣匯率緩緩升值,勞工薪資每年漲一成,缺工人、更缺訂單的溫州,加工出口業受嚴重衝擊。

舉例來說,溫州生產打火機的公司曾多達五千家,全球市占率高達八成,如今只剩下一百多家。「溫州主要靠外來的訂單,現在這些靠外貿的廠,開工率都很差,人也變少了,所以經濟比以前差了。」在浙江經營消費通路事業的張君生說。

某種程度來說,搶救溫州,儼然已是習、李團隊進行經濟改革的一個小實驗場;救得了溫州,才能從中得到避免中國房地產崩潰的經改訣竅。的確,隨著習、李團隊上台後推舉的改革思惟,已讓受創的溫州經濟重現曙光。

「政府開始輔導成立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資金流動就枱面化了。」溫州台商協會會長許燦欣說:「另外,政府還成立民間資本中心,你要找項目(投資),或找資金,可以找這個中心撮合。」十一月二十二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又通過《溫州民間融資管理條例》,規定民間融資允許借貸雙方商定利率,但須以法律規定為準,這部新法,算是為溫州「影子銀行」的龐大金流,邁出合法化的一大步。

「這是中國第一部民間借貸的地方法,對拯救危機之中的中小企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長期為金融體系奔走的溫州市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周德文說。他感慨:「這真的讓我很振奮。」放眼三中全會的決議全文,開放民營企業成立中小型金融機構,是習、李團隊改革政策中,最受矚目的重點;進度最快的連鎖家電銷售企業蘇寧雲商、由溫州老闆集資成立的華瑞集團,已經在當地取得工商登記許可;另外包括騰訊和復星集團,也緊鑼密鼓在溫州籌備民營銀行。

在這條改革路上,溫州這個實際案例的得失經驗,顯然是中國開放金融業的重要參考;在改革努力下,房價「全國皆漲它獨跌」的溫州未來或有翻身機會。重要的是,這一趟期待中的起死回生過程,也將提供中國房地產「軟著陸」的重要操作手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32

關於財務報表的二十八條投資密碼 張永鵬88_hex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egbm.html

一、利潤表的8條投資密碼:


1、好企業的銷售成本越少越好。


只有把銷售成本降到最低,才能夠把銷售利潤升到最高。儘管銷售成本就其數字本身並不能告訴我們公司是否具有持久的競爭力優勢,但它卻可以告訴我們公司的毛利潤的大小。


通過分析企業的利潤表就能夠看出這個企業是否能夠創造利潤,是否具有持久競爭力。企業能否盈利僅僅是一方面,還應該分析該企業獲得利潤的方式,它是否需要大量研發以保持競爭力,是否需要通過財富槓桿以獲取利潤。通過從利潤表中挖掘的這些信息,可以判斷出這個企業的經濟增長原動力,因為利潤的來源比利潤本身更有意義。


2、長期盈利的關鍵指標是毛利率。


企業的毛利潤是企業的運營收入之根本,只有毛利率高的企業才有可能擁有高的淨利潤。我們在觀察企業是否有持續競爭優勢時,可以參考企業的毛利率。


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如何。如果企業具有持續的競爭優勢,其毛利率就處在較高的水平,企業就可以對其產品或服務自由定價,讓售價遠遠高於其產品或服務本身的成本。如果企業缺乏持續競爭優勢,其毛利率就處於較低的水平,企業就只能根據產品或服務的成本來定價,賺取微薄的利潤。


如果一個公司的毛利率在40%以上,那麼該公司大都具有某種持續競爭優勢;毛利率在40%以下,其處於高度競爭的行業;如果某一個行業的平均毛利率低於20%,那麼該行業一定存在著過度競爭。


3、特別關注銷售費用。


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都會產生銷售費用,銷售費用的多少直接影響企業的長期經營業績。關注時可與收入進行掛鉤來考核結構比的合理性,另外,對於固定性的費用可變固定為變動來進行管控。


4、衡量銷售費用及一般管理費用的高低。


在公司的運營過程中,銷售費用和一般管理費用不容輕視。我們一定要遠離那些總是需要高額銷售費用和一般管理費用的公司,努力尋找具有低銷售費用和一般管理費用的公司。一般來說,這類費用所佔的比例越低,公司的投資回報率就會越高。


如果一家公司能夠將銷售費用和一般管理費用佔毛利潤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那就是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但這樣的公司畢竟是少數,很多具有持續競爭優秀的公司其比例也在30%~80%之間,也就是說,如果一家或一個行業的這類費用比例超過80%,那就可以放棄投資該家或該類行業了。


5、遠離那些研究和開發費用高的公司。


那些必須花費巨額研發開支的公司都有在競爭優勢上的缺陷,這使得他們將長期經營前景置於風險中,投資他們並不保險。


那些依靠專利權或技術領先而維持競爭優勢的企業,其實並沒有擁有真正持續的競爭優勢,因為一旦過了專利權的保護期限或新技術的出現替代,這些所謂的競爭優勢就會消失,如果企業要維持競爭優勢,就必須花費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在研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上,也就會導致了淨利潤減少。


6、不要忽視折舊費用。


折舊費用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的影響是很大的,在考察企業是否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廠房、機器設備等的折舊費。


7、利息支出越少越好。


和同行業的其他公司相比,那些利息支出佔營業收入比例最低的公司,往往是最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利息支出是財務成本,而不是運營成本,其可以作為衡量同一行業內公司的競爭優勢,通常利息支出越少的公司,其經營狀況越好。


8、計算經營指標時不可忽視非經常性損益。


在考察企業的經營狀況時,一定要排除非經常性項目這些偶然性事件的收益或損失,然後再來計算各種經營指標。畢竟,這樣的非經常性損益不可能每年都發生。還要考慮所得稅的影響以分析淨利率。


二、資產負債表的11條投資密碼:


1、沒有負債的企業才是真正的好企業。


好公司是不需要借錢的。如果一個公司能夠在極低的負債率下還擁有比較亮眼的成績,那麼這個公司是值得我們投資的。投資時,一定要選擇那些負債率低的公司,也要儘量選擇那些業務簡單的公司,業務雖然簡單,但卻做得不簡單的公司。


2、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是公司的安全保障。


自由現金流是否充沛,是衡量一家企業是否屬於偉大的主要標誌之一。自由現金流比成長性更重要。對公司而言,通常有三種途徑來獲取自由現金:A、發行債券或股票;B、出售部分業務或資產;C、一直保持運營收益現金流入大於運營成本現金流出。


3、債務比例過高意味著高風險。


負債經營對,於企業來說猶如帶刺的玫瑰,如果玫瑰上有非常多的刺,你怎麼能夠確信自己就能小心不被刺扎到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儘量選擇沒有刺或很少刺的企業,這樣,我們的勝算才會大一些。


4、負債率依行業的不同而不同。


在觀察一個企業的負債率的時候,一定要拿它和同時期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的負債率進行比較,這才是合理的。雖然好的企業負債率都比較低,但不能把不同行業的企業放在一起比較負債率。


5、負債率高低與會計準則無關。


不同的會計準則能夠把同一份數據計算出相差甚遠的結果。所以在分析要投資的企業時,一定要儘量瞭解該公司使用的是那個會計準則。如果該公司有下屬公司,那麼一定要注意該公司報表中是不是把所有子公司的所有數據都包含在內了。


6、並不是所有的負債都是必要的。


在選擇投資的公司時,如果從財報中發現公司是因為成本過高而導致了高負債率,那麼你一定要慎重對待它。畢竟,不懂得節約成本的企業,如何能夠產出質優價廉的商品?如果沒有質優價廉的商品,如何能夠為股東賺取豐厚的回報?


7、零息債券是一把雙刃刀。


零息債券是個有用的金融工具,既可以節稅,也可為投資者帶來收益。但投資風險也是存在的。在購買零息債券時,一定要時刻提防不能按期付現。仔細觀察該企業的信譽如何,不要被企業的表象所欺騙。零息債券就是一把雙刃刀,它可以救人也可以傷人,要努力讓零息債券成為自己的幫手而不是敵人。


8、銀根緊縮時的投資機會更多。


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保持充沛的資金流,這樣,當銀根緊縮時,就不會望洋興嘆錯過良好的投資機會。


9、固定資產越少越好。


在選擇投資的企業時,儘量選擇生產那些不需要持續更新產品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就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在更新生產廠房和機器設備上,相對地就可以為股東們創造出更多的利潤,讓投資者得到更多的回報。


10、無形資產屬於不可測量的資產。


企業的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一樣重要,投資者在挑選投資的企業時,也要多瞭解一下企業的聲譽如何。很顯然,靠10元錢有形資產產生1元錢利潤和靠1元錢有形資產產生1元錢利潤的企業當然是不同的,無形資產作祟也。


11、優秀公司很少有長期貸款。


長期貸款對優秀的企業來說是沒必要的,但並不是說具有高額長期貸款的公司都不是好公司,要分析考慮負債原因,看是不是槓桿收購緣故。


三、現金流量表的9條投資密碼:


1、自由現金流充沛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就像如果樹林裡沒有鳥,你捕不到鳥一樣,如果企業根本不產生自由現金流,投資者怎麼能奢求從中獲利呢?獲利的只可能是那些利用市場泡沫創造出泡沫的公司而已。只有企業擁有充沛的自由現金流,投資者才能從投資中獲得回報。


2、有雄厚現金實力的企業會越來越好。


這樣不僅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安穩一些,也可以避免我們碰到合適的投資機會卻沒有錢進行投資。


3、自由現金流代表著真金白銀。


投資者在選擇企業時要注意:如果一個企業能夠不依靠不斷的資金投入和外債支援,光靠運營過程中產生的自由現金流就可以維持現有的發展水平,那麼就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好企業,千萬不要錯過。這樣,宏觀經濟形勢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4、偉大的公司必須現金流充沛。


自由現金流非常重要,在選擇投資對象的時候,我們不要被成長率、增長率等數據迷惑,只有充裕的自由現金流才能給予我們投資者真正想要的回報。


5、有沒有利潤上交是不一樣的。


如果企業把大部分利潤上交給母公司後,在賬面上還有和同行業相同的業績表現,那麼你可以選擇投資它。


6、資金分配實質上說最重要的管理行為。


最好的資金分配方式就是把利潤返還給股東,這裡有兩種方式:一是提高股息,多分紅;二是回購股票。


7、現金流不能只看賬面數字。


不要完全信賴企業的會計賬目,會計賬目並不能完全體現整個企業的經營全貌。


8、利用政府的自由現金流盈利。


利用國家貨幣的升值或貶值,為自己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


9、自由現金流有賴於優秀經理人。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持續充沛的自由現金流不僅依賴於所從事的業務,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企業管理層的英明領導。所有,在選擇投資的企業時,關注一下企業經理人的表現,也是非常重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54

低風險投資(二十四、什麼是量化投資) david自由之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1njav.html

通常而言,傳統的投資模型都是通過定性分析來選擇投資標的,傳統投資模型通常依賴調研來進行,包括行業前景分析,公開的財務報表,甚至大經濟週期的波動等,這中間包含了投資者很多個人經驗及主觀判斷在內。例如2013年A股市場大量銀行股跌破淨資產,市盈率也跌破了5倍。對於看好銀行股的人,會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財務報表非常好,PB和PE雙低,但ROE很高,市場簡直是在送錢;對於不看好銀行股的人來說,會覺得風險仍然很大,因為預期中的壞賬率上升、利率市場化會侵蝕銀行股未來的業績。

   相對於傳統的投資方法,量化投資通過定量分析來選擇投資標的,利用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技術來尋找投資標的,通常包括如下幾個特徵:

   第一,機械交易

量化投資中,所有的決策都是依據模型做出的,當模型得出的結論與自己的主觀判斷出現偏差時,選擇模型得出的結果,只有模型持續出現錯誤時,才需要停止交易,並對模型進行修訂。 

人性有很多弱點,例如貪婪、恐懼、僥倖心理,紀律性交易能夠幫助投資者客服這些弱點。另外,紀律性交易更容易追溯問題,很多時候我們賺錢的時候,就總認為的自己水平高,但虧錢的時候,又歸咎於運氣太差,而紀律性交易能夠很好的規避運氣帶來的影響,投資業績更穩健。

   第二,擴大投資範圍

量化投資者能夠依靠信息技術,同時對幾千個投資品種進行數據挖掘,並捕捉其中的投資機會。而人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個定性交易的投資者,最多能夠深刻分析100個投資品種。

   第三,套利交易

量化投資交易者通過信息技術,全面掃瞄捕捉價格扭曲帶來的機會,通過尋找低估的投資品種,在低估時買入,高估時賣出,賺取確定性的差價。而定性投資交易者大部分時間在琢磨哪一個企業是偉大的企業,那個股票是可以翻倍的股票。
    第四,概率取勝

定性投資交易者更傾向於中長線持股,因為短線交易只會消耗更多的交易費用。而定量交易者會提高交易頻度,通過多個品種重複性的投資來取勝,有可能部分交易是虧錢的,但是整體的交易是大概率賺錢的。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68

三十五歲前坐大位非懂不可的二十件事 專業只是低標 態度對了才能三級跳

2014-01-13  TWM  
 

 

企業選用中高階人才的年齡已比過去降低了五到十歲,越來越多的職場跳級生出現在你我身邊;從這些快速升遷的職場新族群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工作態度才是決定跳級的關鍵!

撰文‧李建興

「哼!你這毛頭小子憑什麼爬到我頭上,老子不幹了!」門一甩,「砰!」的一聲,剛和部門主管吵完架的Bill一走出會議室大門,立刻引來同事們的側目!儘管爭執後的怒氣讓臉色變得通紅,卻掩飾不了眉宇中的哀怨。他不懂,進入職場二十年,都四十五歲了,再怎麼說也是資歷深的老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為何到現在還是個「資深專員」,升官加薪總是輪不到自己?

剛開始幾年,看著「同梯的」一個個晉升,Bill只能默默地以「時運不濟」來麻痺自己。但漸漸地他發現,當上大官的年紀越來越小;甚至到最後,自己的頂頭上司竟然是足足小他十歲、自己帶出來的菜鳥!

因此Bill的消極慢慢變成了怨懟,他不自我檢討,沒想過迎頭趕上,倒是讓「憑什麼?」「不公平!」等字眼占據了內心。這次則是因為年終考核,年輕主管忍不住念了他一句:「你該好好想想,你到底是擁有二十年資歷的職場好手?還是二十個一年資歷的資深新手?」於是,一氣之下,Bill率性地炒掉自己的老闆。

跳級生越來越年輕

三十歲跳中階 不到五十歲坐大位倘若工作多年的你,也曾有過和Bill一樣的遭遇,看著比你資淺的同事爬到你頭上,也不停閃過同樣的念頭,搞不懂別人升官加薪的理由,那麼小心了,恐怕你未來的職涯只會越來越哀怨,因為將會有越來越多「職場跳級生」成為你的長官。

過去,較具規模與知名度的公司,協理以上的高階主管,年紀多半落在四十五至五十五歲;換言之,上班族至少得花二十年才能夠當家。但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工作者,經由自身的努力,縮短坐上大位的年限。根據「一○四獵才顧問中心」的觀察,台灣企業的中堅分子逐漸以三十至四十五歲的青壯年為主,相較過去的四十五至五十五歲,中高階主管的平均年齡下降五至十歲之多。

「一○四」等獵人頭公司統計甚至發現,各企業想要高薪挖角的中高階人才,以三十至三十五歲占比最高,達二九%;其次為三十六至四十歲,占了二四%;就連三十歲以下也有一七%。再以年薪角度來看,假設你是好咖,企業更願意付給三十至三十五歲的中高階人才一百萬到一二○萬元年薪,而三十五至四十歲,則有得到一五○萬到二百萬元年薪的機會;顯見名利雙收的跳級生,將逐漸成為職場主流。

其實,這波「職場跳級」的現象,還不只出現在中高階主管職,甚至連高階的執行長、總經理也都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全球主管招聘機構 Spencer Stuart研究,二○○六年時,美國S&P 500大企業的執行長,平均年齡是五十四.七歲;到了一○年就降至五十二.九歲;而全球執行長平均年齡最輕的中國,甚至只有四十七歲。

然而,到底擁有什麼樣條件的工作者,才能成為下一位「跳級生」?「專業決定晉級,態度決定跳級!」獲得跨國人力資源公司Aon Hewitt頒發一三年「卓越最佳雇主」獎的中租迪和董事長陳鳳龍如是說。其實企業在拔擢員工時,業內的專業當然是必備的,但這就好像是聯考時的「低標」,是基本條件;而當專業水準相去不遠時,比的就是態度了。

另外,根據美國大學與雇主協會調查顯示,企業主最重視員工的七項普遍性工作能力依序為:人際相處、團隊合作、口語溝通、分析、電腦、書信溝通、領導;由此可見,在企業主的心中,人格特質比專業技能來得重要。

因此,如果你是職場好咖,恭喜你,你將比過去更有機會快速坐上大位;但倘若你只是渾渾噩噩、消極度日的上班族,可得注意,靠年資加薪升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有趣的是,根據《今周刊》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針對二十至三十五歲上班族所做的調查發現,有高達七二.三%沒加薪者怪老闆,六九.九%的人認為自己的薪水被低估了,也有三四.六%的人認為加薪得靠自己努力;但弔詭的是,當被問到企業最在意的「態度」問題時,例如比別人早上班,比別人晚下班,事情做得比老鳥多等工作上遇到的情境,大多數人卻都有「被拗」的感覺;可見,想要升官加薪,時下的年輕人,恐得再加把勁!

見證過許多年紀輕輕就坐上大位的「一一一一人力銀行」公關總監李大華就指出,「除了工作技能和專業外,跳級生比別人強的,就是願意『吃虧』!」他表示,畢竟工作態度很難具體化,只能憑感覺,所以老闆通常對於「不計較」、願意傻傻付出的人,較容易肯定其態度。

對此,《今周刊》在走訪各界職場達人及人力資源專家後,把跳級生的「吃虧哲學」整理出「不和名分計較」、「不和老闆計較」、「不和任務計較」,以及「不和時間計較」等四大哲學。

跳級哲學一:學更多比領多少重要首先在「不與名分計較」方面,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溫金豐表示,年輕時不應在乎頭銜、薪水,要在乎的是工作內容真正學到什麼。

三十五歲就當上總經理的威朋科技總經理許禾杰,就印證了這樣的哲學。他在年輕時就當上一○四人力銀行廣告部專案經理,但為了拓展自己業務開發能力,於是毅然決然地離職,轉職到另一家公司從基層的業務專員做起,為的就是能夠「學更多」。在許禾杰的心中「明確的職涯和學習地圖」,遠比現階段領多少錢來得重要!

對此,溫金豐也語重心長地提醒許多老鳥,他認為,很多資深人員在同樣的工作上做了好幾年了,好不容易駕輕就熟,很不願意被調職,但偏偏這是老闆給的歷練機會;因此拒絕輪調,通常等於將跳級的機會往外推了!

跳級哲學二:即使被吼也要找出原因「而令人玩味的是,跳級的決定權往往在老闆身上,但大部分的上班族卻很愛與老闆計較!」溫金豐說。

二十七歲就當上大型綜藝節目製作人,現為《康熙來了》製作人的陳彥銘就回憶,當自己還是小執行製作時,常常被狂吼,甚至被「踹」!但每每面對上級看似無理的對待,他總是會先靜下心來想:「老闆生氣一定有他的道理!」就因為少了一分怨懟,多了一分檢討和理解,讓人稱「B2哥」的陳彥銘,無論在工作技能、應對進退的方法,甚至抗壓力,都比同年齡的人來得強。於是,在知名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拔擢接班人時,B2哥自是成了第一人選。

跳級哲學三:接到屎缺 當作是挑戰除了和老闆計較,「和任務計較」亦是犯了跳級的大忌。

而B2哥也呼應了這項說法:「通常老闆會把『屎缺』丟給最信任的人,因為他相信只有這個人解決得了!」所以跳級生接到燙手山芋時通常會想:「能被拗也是一種本事!」但與其一直想到底合不合理,倒不如先想要怎麼做,才能達到要求!

利眾公關顧問公司董事長嚴曉翠表示,有些人看起來傻傻地做,但心裡卻很聰明,覺得就算被人占便宜,但可以偷學工夫,了解別人如何制定計畫、如何寫報告、如何開會、如何管理客戶,這些都對職涯很有幫助。

跳級哲學四:不和時間計較 重視績效在個人意識強烈的職場上,許多上班族總認為提早上班、晚下班,以及假日加班都是「吃虧」;但許禾杰卻認為,這是沉澱自己,為工作做好準備的好時機,「因此,上班族不應和工作時間計較!」除了上下班時間,二十八歲就當上總經理的德事商務總經理林沛欣,也很勤快地參加被同事視為「很芭樂」(沒營養)的社交活動。她反而覺得,很多機會、訊息、人脈都是在意料之外的場合出現的,「有出席才會有出息!」「跳級生唯一要計較的就是自己的『績效』!」奧美公關史上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唐心慧認為,跳級生比一般生懂得「盤點自己」,在每個專案完成,或季度、年度終了時,都會檢討這一段期間的工作狀況,讓下一個工作更順利。其實,唐心慧自己從年輕到現在都會玩一個遊戲,也就是都會寄信給明年的自己,目的就是在今年為明年一整年訂下目標,明年的同一時間,回頭看看有沒有做到。

有趣的是,不僅失敗需要檢討,就連成功也需要檢視。中租迪和人資長鄭秀姿就表示,她看過的職場跳級生,每每在自己完成一件完美的專案後,都會謙遜地分析成功的原因,了解這是因為環境使然,還是因為自己能力強,這才能客觀地理出成功的模式!

總之,「吃虧就是占便宜」。下次當你看到一些傻傻付出、默默做事的同事,別再笑人家傻;畢竟,他很可能就是你的下一位頂頭上司喔!

處處計較 是職場晉升最大絆腳石《今周刊》年輕上班族職場大調查69.9%台灣年輕人覺得薪水被低估1.你的薪資和能力相比合理嗎? 單位:%

高估 1.8

低估10%以內 32.6

合理 28.3

低估11~20% 20.1 低估21~30% 9.6

低估31%以上 7.6

接到燙手山芋,近半上班族負面思考2.公司老是派你做棘手與困難的事,你的感覺是? 單位:%公司很器重我,給我磨練,日後讓我更有機會擔當重任51.4 老鳥在推卸責任,欺負菜鳥 21.1 公司在利用我,剝削我的勞力 20.3 時運不濟,入錯公司或選錯行 7.2 不到3成上班族認為加薪慢是自己的問題3.你認為薪資調整比同事慢,是什麼原因? 單位:%老闆沒有看到我的努力 45.4 是我自己不爭氣、不努力,不該怪別人 27.7 同事比較會討好主管 26.9 比別人早出晚歸,逾6成心理不平衡4.如果你比別人早上班,又比多數人晚下班,你會怎麼想?

只要比別人多努力一些,對公司做多一點貢獻,就值得 38.3

自己很苦命 34

同事不夠努力,未能戮力於工作,心中不平 27.7 註:本調查為《今周刊》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於2013年12月13日~16日針對20~35歲上班族所做的調查,有效樣本數共867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33個百分點。

成功者想的和你不一樣!

職場跳級生20種必備特質職涯地圖怎麼拼?

1.還是職場菜鳥時,有工作機會降臨……跳級生:工作和挑股票一樣,要挑,最好挑能學到東西的潛力股!

一般生:當我是豬啊?工作就是要先搶先贏,薪水、頭銜比較重要!

2.開始工作以後,面對未來的職涯發展……跳級生:這與旅程一樣,各階段要去哪裡?該準備什麼?得想清楚!

一般生:未來如果料得準,我去當神好了!想那麼多?且看且走唄!

3.已經是老鳥了,忽然要調我到新職務……跳級生:一直做老梗的工作,會被定型,挑戰新的,戲路才會寬!

一般生:都給新人爽就好啦,屎缺就是要我先去扛,是怎樣?

4.終於升官了,對於未來的職位我心想……跳級生:以後責任更重了,趕快多學一點,否則下面不服會很糗!

一般生:YA!有人可使喚了,事情交給「細漢仔」(下屬)就好了!

燙手山芋怎麼接?

5.上級把同事眼中的「屎缺」丟給我……跳級生:能被拗也是一種本事,管他有多「屎」,我就做好給你看!

一般生:我能力好就應該要多做?好啊,給我升官加薪,我就閉嘴!

6.公司忽然公布了一個很嚴苛的新規定……跳級生:與其一直想合不合理,倒不如先想想看怎麼達到要求!

一般生:目標與規定通常是公司喊爽的,我就擺爛和老闆比氣長!

7.現有的工作模式已經沿用好幾年了……跳級生:工作方法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動動腦搞不好有新發現!

一般生:我吃太飽閒著嗎?為什麼要變?上面怎麼教我,就怎麼做!

8.老闆或客戶的指令在結案前忽然變卦……跳級生:老闆(客戶)會改變一定有原因,先去了解並設法完成!

一般生:搞什麼?朝令夕改,「將帥無能,累死三軍」不就是這樣嗎?

面對老闆怎麼辦?

9.老闆忽然問了一些我意料之外的問題……跳級生:人家《甄嬛傳》有教,在職場裡想贏,就得猜中老闆的心思!

一般生:這是整人遊戲,還是腦筋急轉彎?當我是吳宗憲,隨時可接話喔?

10.老闆忽然熱情地吆喝大家一起去吃飯……跳級生:和上司吃飯,有機會與老闆多聊聊彼此想法,何樂而不為?

一般生:只有抓耙仔才會想吃老闆的鴻門宴,這種飯不好消化!

11.老闆交辦一件看似普通的小事……跳級生:弄清老闆真正目的,最好能多設想一點,免得任務「落漆」!

一般生:他敢隨口說說,我就敢隨手做做,還要我當算命的去猜啊?

12.老闆正在交辦事情或訓示時,我應該……跳級生:老闆會念表示他在意,皮繃緊一點記筆記,並隨時拿來看!

一般生:有強調的我就記下來,其餘就當我領薪水,聽老人講古!

績效成敗怎麼想?

13.專案完成或季度、年度終了時,我會……跳級生:好好盤點檢討這期間的各種狀況,以後才能越來越好!

一般生:趕下一個案子要緊!檢討這麼矯情的事,我沒辦法!

14.在檢視自己工作績效時,我會……跳級生:聽聽上司、同事、客戶,甚至下屬怎麼說,或許有新看法!

一般生:忠言逆耳這種老梗對我沒效,誰偉大到請別人批評自己?

15.專案或任務執行不順,甚至失敗時……跳級生:先檢討自己,再想想同樣大環境不好,人家怎麼贏我的?

一般生:這種時機不失敗才有鬼,不然主管你做得成,我頭給你!

16.任務或專案如期完成或執行順利……跳級生:分析一下成功的真正原因,搞不好下次沒那麼好運了!

一般生:廢話!當然是我能力強!我看老闆應該要辦桌請吃飯了!

上班生活怎麼過?

17.有理由(如跑業務)不進辦公室時……跳級生:還是盡可能進辦公室,畢竟很多事當面喬,比較有效率!

一般生:業績是在外面跑出來的,不是進去讓老闆點名點出來的!

18.遇到有社交場合要去參加時,我心想……跳級生:還是去看看吧!搞不好去了會發現一些好的機會和人脈!

一般生:有些公開活動很「芭樂」,能閃則閃,去了也哈啦不出什麼!

19.對於上班時間,我的理想情況是……跳級生:盡量提早上班,趁正式上工前,把一天的工作提前準備好!

一般生:責任制是公司說的,我不遲到,老闆都該謝謝我了!

20.休假忽然接到上司急電交辦任務……跳級生:公司可能真有十萬火急的事,被欽點代表我應變能力好!

一般生:真衰!我就知道假日接電話穩死的,下次要記得,千萬別開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27

股價二元的公司 五年內反向飆漲近二十倍 碩禾在鹽田雞舍「種電」 陳繼仁歷經三壞 找到好球帶(090-093)

2014-01-27  TWM
 
 

 

國碩與碩禾兩家公司董事長陳繼仁,將虧損連年的光碟片廠成功轉型太陽能材料製造商,為人津津樂道。為搶進連巴菲特都心動的太陽能發電商機,他刻正進行一場台灣版「太陽城」(SolarCity)能源革命!

撰文‧謝富旭

即使全台籠罩在強烈的冷氣團下,在冬陽的照耀下,南台灣仍透著暖意。高雄市左營區一處老房子櫛比鱗次的住宅區中,有一戶因為在屋頂裝設太陽能板,反射著冬陽餘暉而顯得特別耀眼。這裡正是碩禾電子材料公司董事長陳繼仁的老家,也是他用以證明太陽能發電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的生活「實驗室」。

創業路途艱辛 創業生涯連投三壞球頂著太陽能產業股王的光環,陳繼仁正準備在台灣進行一場仿效美國太陽城(SolarCity)公司的能源新革命。這排總計六戶的老舊透天厝,目前住著陳繼仁的母親,以及陳繼仁五位兄弟姊妹、姪兒姪女等一大家子。屋頂上裝的總計四十二KW(瓩)的太陽能發電板。屬於陳繼仁那一戶,花了六十萬新台幣安裝七KW。

這套占地約二十一坪,耗費六十萬元的太陽能系統,每天可為陳繼仁高雄老家帶進約二二六元售電所得,一整年下來,售電所得八萬二千元。簡單算一下,陳繼仁這筆六十萬元的投資,年報酬率高達一三.七%。換個角度想,只要使用到第八年,六十萬元就完全回收;之後,賣給台電的售電收入都是「純賺的」,這豈不是一筆天上掉下來的投資好機會?

「問題就出在人性!」陳繼仁苦笑說:「如果有一間年租金報酬率只有二%~三%的台北房地產,大部分人的投資興趣,可能遠較年報酬率一○%的太陽能要高很多;理由是,房地產有增值潛力,太陽能設備只會折舊。」陳繼仁感嘆說,股神巴菲特是深諳長期穩定投資收益魅力的人,他已砸下了近二千億新台幣(編按:事實上是一八九○億元)投資太陽能電廠,「但畢竟有巴菲特投資眼光的人是極少數!」看來陳繼仁這筆投資勝負還未定,其實,如果把創業比喻成一場棒球賽的話,擔任投手的陳繼仁,目前才正處於三壞球、一好球的局面!

今年五十三歲的陳繼仁,就學過程一帆風順,以第一志願考上高雄中學,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清大材料學與工程學系,一路從學士攻讀到博士;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創業的路途走起來會這麼艱辛坎坷。

一九九七年,光碟片開始取代錄影帶,成為影音儲存的主流,著眼於這股商機,陳繼仁找同學一同創立國碩科技。然而,光碟片產業風光沒有幾年,就因為各家廠商瘋狂擴廠,以及關鍵技術掌握在少數國際大廠手中,一片原本報價十幾元的光碟片,暴跌到以一至二元計價。國碩由盈轉虧,股價更從二○○○年的最高峰一百多元,狂跌至○九年的二元出頭。

這是陳繼仁創業生涯的第一個大壞球,但他試著穩住陣腳,想用變化球來化解危機;於是,他試著把國碩轉型成IC設計公司。國碩首款產品雖獲市場好評,但後繼無力,被淹沒在市場無情的競爭浪潮下。陳繼仁的創業球數,又記上第二個壞球。

市場上沒有人會預料到,陳繼仁投出的第三球會是一個大角度曲球──進軍當時正崛起的美容用面膜商機。他○三年成立的杏康科技,由於對生技產品的品牌與行銷掌握不佳,出品的面膜始終叫好不叫座,也落得無疾而終的命運。這下子,陳繼仁創業生涯又記上第三個壞球數。

連續三壞球,國碩轉型屢告失敗,元氣也受到不小損傷。所幸,陳繼仁的家族是高雄地主,雖稱不上富豪,但家底堪稱殷實。於是他回南部找親友調集資金,準備再投出一球。問題是,接下來這個球,已經不容許陳繼仁投壞,投壞的話,不但將使國碩更加難以翻身,甚至連高雄親友的資金也要跟著賠掉。

這第四球,就是把國碩轉型成太陽能材料公司。他從自己最擅長的材料領域切入,結合國碩原有的光電技術,研發出太陽能電池導電膠產品。於是,原本做面膜的杏康就成為碩禾的前身。同時把賠錢的光碟片工廠一家一家地關掉,將國碩轉型成太陽能半導體晶圓廠,在業務上與碩禾串聯成一氣。

轉型太陽能材料 導電膠刷出一記好球歷經三壞球之後,陳繼仁終於投出一記好球:碩禾的導電膠產品,挾著高品質而且價格低廉優勢,從國外大廠如杜邦,日本Toyo等勁敵手中,搶下全球四分之一市占率。持有碩禾股權六成的國碩,雖然太陽能電池晶圓獲利起伏劇烈,但憑著母以子貴,股價也從最低點的二元出頭,飆漲至近四十元。

國碩集團在太陽能產業找到轉型生路之後,陳繼仁前進的腳步絲毫沒有放慢下來。他預見,未來幾年太陽能產業最大的爆發力道是終端市場結構的改變,誰能搶得頭香,爭取到用戶以及蓋太陽能發電廠,誰就是太陽能第二波淘金潮的最大贏家。

於是,他兵分兩路,由碩禾轉投資禾迅,進擊大規模、集中式的太陽能發電廠;同時,在國碩旗下,成立太陽能系統事業部,搶攻小型用戶,特別是屋頂型的太陽能發電商機。

過去二年以來,國碩與禾迅的業務部隊積極地在日照相對充足的台灣中、南部尋土地、找屋頂,一座座小型的太陽能發電廠就這樣矗立起來。有些蓋在豬舍或雞舍的屋頂上、有些蓋在鹽田上、有些蓋在廟宇的空地上,更有些矗立在廢耕的農地上;林林總總下來,總計興建了發電容量五MW(千瓩),相當於一五○○戶一般四口之家,使用一年電力的太陽能發電站。把這些太陽能光板排在一起的話,約可鋪滿七個標準型的足球場(一萬五千坪),一年產生六四○萬度電力,可為碩禾帶進至少三千萬新台幣的電費收入。

但相對海外的布局,台灣只是小case。禾迅與日本坪井工業的一個合作案,總發電容量就高達十七MW。這家總投資金額高達五十億日圓的電廠,預計今年底完工,一五年即可併入日本電網發電,預計每年將產生二千萬度電力。

由於所產生的電力,日本當地電力公司將以每度四十二日圓買回(日本目前平均電價每度約二十七日圓),購電合約長達二十年;也就是說,自明年開始,日本電廠的投資,每年將可為碩禾帶進二.二六億元新台幣的電費收入。

其實,陳繼仁也想仿效美國太陽城,把電站「證券化」在市場募資,加快擴張腳步,以期搶到這波太陽能發電的商機。但是他無奈地說道:「已經三十年未修改的︽電業法︾,光一條不允許個人或公司賣電給台電以外的人的規定,就讓太陽城這種商業模式無法在台灣實現。」效仿太陽城的「證券化」方法來籌資行不通,碩禾投資太陽能電站目前只有仰賴銀行貸款奧援。陳繼仁指出,平均每一個電站投資案,碩禾均須向銀行融資七到八成之間,擴張腳步受到很大局限;所以,他還是希望能以證券化來解決擴張的資金問題。

「以台灣目前的環境,把碩禾投資的太陽能電廠包裝成類似『REITs』(不動產證券化)似乎較可行;不然,也可以把碩禾旗下負責電廠投資的子公司禾迅上市,也是一條路。」陳繼仁若有所思地說。

現行︽電業法︾ 綁住太陽能推廣腳步在苦思企業出路的同時,陳繼仁對政府也提出四項呼籲:一、能源是國家戰略性政策,應提升政策位階,盡早將能源局升格為能源部;其次,修改︽電業法︾,將電業特許的門檻,由五百KW大幅提升至五MW;三、放寬農牧林用地在太陽能系統設置的限制,尤其一些地層下陷,鹽化無法種植的廢耕地,不妨可用來「種電」;四、放寬及鼓勵壽險基金投資電站,獲取合理且長期穩定的報酬,活化閒置資金,為大型電站設置注入資金活水。

陳繼仁的努力,不單企圖使國碩集團掌握這波方興未艾的太陽能發電廠商機,他也希望藉由電費收入占營收比重的提升,讓集團能擺脫電子業易受景氣循環波動,以及科技產品生命週期無常的宿命。

「讓國碩與碩禾能成為更穩定,甚至宛如公用事業般的科技公司。」對曾經在光碟片產業嘗盡大起大落滋味的陳繼仁而言,追求公司獲利穩定的目標,恐怕比任何人都迫切吧!

陳繼仁(前排右)

出生:1961年

現職:碩禾電子材料董事長、國碩

科技董事長

經歷:工研院研究員

學歷:清華大學材料學與工程學博士我的屋頂會賺錢!

2014年台電對申裝太陽能發電的優惠購電費率一覽 單位:新台幣元每度購電費率 裝設成本預估 需要

面積 可發電數/天

(以每日有效日照3.5小時計算) 預估每年

電費收入

1KW以上不及

10KW(屋頂型) 7.1602 80萬(10KW) 30坪(10KW) 35度(10KW) 91,000(10KW)

10KW以上不及

100KW(屋頂型) 6.4190 700萬(100KW) 300坪(100KW) 350度(100KW) 820,000(100KW)

100KW以上不及

500KW(屋頂型) 6.0448 3500萬(500KW) 1500坪(500KW) 1750度(500KW)3,860,000(500KW)地面型1KW以上 4.9222 1KW平均約需8萬 3坪 3.5度 6,300 製表:謝富旭 資料來源:台電、太陽能系統業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81

說史140206最寒冷的冬天(二十)兵潰清川江 (下)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2/06/%E8%AA%AA%E5%8F%B2140206%E6%9C%80%E5%AF%92%E5%86%B7%E7%9A%84%E5%86%AC%E5%A4%A9%EF%BC%88%E4%BA%8C%E5%8D%81%EF%BC%89%E5%85%B5%E6%BD%B0%E6%B8%85%E5%B7%9D%E6%B1%9F-%E4%B8%8B/

說史140206
最寒冷的冬天(二十)兵潰清川江 (下)
蕭律師執筆

 

進攻在晚上十一時左右終於來臨了。經過一輪猛烈的火力後,高橋聽到有人向他們喊話,問他們是否K連。高橋從對方說的英語確信對方是中國人。很明顯,他們把這兩個連搞混了。

之後,大規模的進攻開始了,他覺得襲擊自己的中國軍隊至少是一個營或一個團。進攻的位置恰好由第二排駐守,敵軍很快就占領了他們的陣地。 讓他恐懼的不僅是迎面撲來的敵軍,他們的身後傳來更多人聲,高橋知道後路被切斷了。 左邊的機槍手大喊「我守不住了,敵人太多了」,高橋明白,沒有希望了。

高橋的排實際上已被打垮了,但幾乎沒有幾個人離隊,反倒有部分其他排的士兵加入他們的隊伍之中。高橋拚命集合已被打得支離破碎的隊伍,撒到山上更高的位置,守住了。之後又不得不撒到更高的位置,與第一排的士兵在這裡並肩為最後一線希望而戰鬥。

中國人的進攻一波接一波,越來越逼近他們防守的小山,最後把他們趕下山去。這時,幾乎所有人都陣亡了。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他們持續抵抗了好幾個小時。前一天還表現出眾、堅不可摧的L連不復存在了。 高橋告訴餘下幾人要盡力突圍。但高橋最後還是被四、五名中國士兵包圍、俘虜。最後,他們幾個俘虜又一起設法逃脫了。
EPSON MFP image

後來證明L連和K連正處於全師、甚至全集團軍的關鍵點上,幾乎承受了中國此番攻擊的最強大攻勢。在當時的條件下,他們能堅守幾小時已是奇蹟了。

第二師第三團第一營A連(加強連,二百三十人)處於距離軍隅里北方約二十五哩的位置。 敵人在一個叫 雲峰洞的小村子對他們發動攻擊。 A連原本該在兩天內前進六里,抵達1229高地,卻在第一天就遭到襲擊。在距離目的地三分之二的路程時,由於敵人火力太猛,只好停止前進,在300號高地構築防禦工事。

中國人在半夜進攻,衝殺之聲震耳欲聾,無數敵人在瞬間現身。他們約堅持了二十五分鐘後只好撤退。 夜半時分,伸手不見五指,還要帶著大批傷者,他們想方設法跑到另一座山上,在那裡構築防禦陣地。但中國人太多了,他們只能一退再退。 再過四十五分鐘,整個部隊傷亡慘重,所剩無幾,餘下的四散奔逃。

里特是A連的通訊員,向著營所在的地方奔逃。他混進一個臨時拼湊的小部隊,大概有二十五人左右,來自不同的連隊,互不認識。 他們在黑暗裡落荒而逃,追殺之聲越來越近。 里特身邊的戰友只餘四個美國兵和兩個南韓兵,還有一個傷者。途中不斷遭受小型襲擊。他們且戰且走,堅持了兩天,最後才與同樣被打散的營部倖存人員會合。

一個正遭砲轟的小村莊裡,停著幾輛坦克。 全體人員正準備撤離,有些步兵爬到坦克上。 二十六日零晨,敵軍的第一波轟擊開始了。村裡的人四散奔逃。坦克手梅斯靴也沒有穿上就跳進坦克。 村子另一端的兩輛坦的和營部的其他車輛紛紛啓動,向南行駛。

轟擊持續一小時左右。 坦克內的梅斯看到約有五十人正沿著山脊一條小路下行。他發喊問是否美國兵,對方沒有應答,他便叫炮手用加農砲射擊,自己同時用機關槍掃射。戰鬥結束時,他發現山腳下躺著大量的敵人屍體。

梅斯用加農砲封鎖那條小路。 約半小時後,敵人又上來了。他等待著對方靠近、認清對方是中國人時開始射擊,再度打退敵人的進攻。 之後,他們第三次擊退敵人。

破曉時,梅斯檢查了屍體。這些人身材略為梧,不是韓國人。有人告訴他,這是中國東北人。他們手持美式武器,行軍包整潔一致;他們剛在山脊下山的情形,給人的感覺覺紀律嚴明、步伐一致。梅斯很清楚,美國人正和一支非常出色、非常專業的軍隊作戰。他的三輛坦克中有一輛已遭摧毁。梅斯把手下召集起來,大部分人都受傷。在接下來的兩天裡,他們一直和中國軍交火。

第二天,梅斯兩輛坦克朝古薑洞村移動。有人告訴他,第三十八團一部已抵達那裡。途中,他又撿到兩輛被遺棄的坦克。就在接近村莊時,遇到五十六名失魂落魄的步兵,這些人大多來自第三十八團,其中一名軍官也是坦克手。

他們移動的速度很慢,每輛坦克上都坐滿人。他們原以為這村子是由美國人控制的,事實上並非如此。當坦克車開進村莊時,一片寂靜,這本身就是一種警告。突然間,槍聲四起,他們鑽進了敵人精心設計的陷阱,每棟房子似乎都有中國士兵朝他們開火。梅斯命令坦克全速前進,拚命衝過去,儘管他知道車上面有人,但此時已別無選擇。坦克車幾乎是飛過村莊,車上傳來士兵被子彈擊中或跌落地面的慘叫聲,有些人沒被打死,但卻被後面的坦克輾死。

在接下來的兩個晚上,梅斯一直和中國的幾支部隊輪番交火。直到二十九日,他才接獲命令撤到軍隅里,與師部會合。但軍隅里顯然不是天堂,那裡一片狼藉,那些本應指揮的人早已逃去無踪。 師長凱澤早已被中國人的進攻嚇得不知所措。當整個師毁滅時,他根本不知道怎樣重新組織。

中國人正步步進逼,隨時可能消滅整個師。面對中國人的猛攻,凱澤和其他高級將領畢竟抵擋了三天,延緩了中國人的推進速度。但他和他的上司很久之後才反應過來。利用這段時間,二十師中國大軍在西線集結,而也是整場戰事最關鍵的時刻。 到了十一月十九日,軍隅里的每個人都知道,愈發逼近的中國人正把繩子纏繞在他們的頸上逐漸抽緊。 時間也有利於中國人,他們在人數上明顯占優勢,而且完全切斷了美國人的退路。凱澤和中國人打了四天,思考已亂。他不知道敵軍隊從那裡冒出來,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人。更糟的是,沒有人知道該走那條路。

在那生死攸關的幾小時,美軍前線戰鬥人員有兩件事刻骨銘心:一件是軍人在戰場上遭受重創;另一件便是東京大員們拒絕承認是他們把這些美國士兵引向災難。 在戰場,罪魁禍首就是師裡的高級軍官,他們沒有提示下屬即將來臨的威脅,只一味迎合東京要員們的妄想與虛榮。

 

資料來源: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 The Coldest War: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 David Halberstam
譯者: 王祖寧、劉演龍
出版者:八旗文化部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35

說史140216最寒冷的冬天(二十二)浴血長津湖(下)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2/16/%E8%AA%AA%E5%8F%B2140216%E6%9C%80%E5%AF%92%E5%86%B7%E7%9A%84%E5%86%AC%E5%A4%A9%EF%BC%88%E4%BA%8C%E5%8D%81%E4%BA%8C%EF%BC%89%E6%B5%B4%E8%A1%80%E9%95%B7%E6%B4%A5%E6%B9%96%EF%BC%88%E4%B8%8B%EF%BC%89/

說史140216
最寒冷的冬天(二十二)浴血長津湖(下)
蕭律師執筆

十一月十五日,阿爾蒙德又再度催促 史密斯加速前進。 實際上海軍陸戰隊當時已抵達長津湖南端下碣隅里,但阿爾蒙德希望他們繼續開進十四里以外的柳潭里,另一個陸戰團繼續東行,第三個團則在五十哩以南。 整個第一師仍嚴重分裂。史密斯立刻反對:「不行!在整個師集中在一起、建立機場之前,我們那裡也不去。」 他想在海岸線到長津湖之間修建一座機場,以便在遭到中國襲擊後空運傷者。 阿爾蒙德對史密斯堅信即將到來的危險視而不見,堅持要把第一師拆開。這使史密斯心煩意亂。這一天,他寫了一封信給海軍陸戰隊司令 凱茨,對阿爾蒙德的命令提出異議,並用事實指出其中隱含之危險:如果這麽做,很可能會毀了整個師。

史密斯在信中指出,襲擊他們的中國軍隊已向北撤退,但他沒有下令追擊,因為自己的左翼已經「洞開」,第八集團軍離他最近的部隊也在八哩外,各個部隊無法相互支援。 「我一次又一次告訴軍長,陸戰隊集中在一起會很強大,一分散就會喪失原有戰鬥力。」 最後他提到了嚴寒和山地:「我相信在韓國的山地發動冬季攻勢,對美國士兵或陸戰隊來說過於殘酷,對後勤部隊在冬季提供補給及救護傷患的能力表示懐疑。」 他終於爭取到在下碣里修建一條小型臨時飛機跑道。

史密斯堅信,中國人正拿著誘餌等他跳進大陷阱。 一個現成證據:中國人沒有炸掉黄卓嶺山口的一座橋梁。 從水洞以北到古士里以南的道路非常艱險,海拔直線上升,僅僅在八哩的區間內便上升了兩百五十呎,最恐怖的一般路程位於黄卓嶺山口,只得一條羊腸小徑,一側是無法攀越的懸崖峭壁,另一側是萬丈深淵。在山口最險要的地方,唯一朝北的道路就是一座小水泥橋,橋下是四根巨大的管子,用來把長津湖的水輸送到水電站。 由於山勢極陡峭,道路極狹窄,因此一旦炸毁這座橋,險惡的地形和極為有限的補給能力將會使依賴裝備的美軍舉步維艱,但中國人卻沒有炸毁這座橋,中國人顯然是希望美軍跨過這座橋,待美軍過橋後才炸毁之,徹底切斷美軍的後路。*** 但阿爾蒙德對此毫無警覺。

十一月二十六日,史密斯贏得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勝利:陸戰第一師的集中程度基本上令他滿意。在陸戰第七團駐紮的柳潭里以東的長津湖,就像一把利刃從南直插下碣隅里。 柳潭里位於下碣隅里以西約十四哩處,陸戰第五團則位於這把尖刀的另一側。史密斯部署在下碣隅里部署了一個營,另一個營則駐紥在下碣隅里以南的古士里 。古士里的位置正處於美軍的主要補給線上。情報顯示,該地區至少有六個師的中國兵力。

第十軍在東線進攻的時間點非常重要。 進攻始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就是中國軍隊對第八集團軍發動大規模攻勢兩天後。 按照計畫,第十軍的第一師應東進到五十里外的武坪里,這計畫完全不可理喻。 這段路基本上無法行走,甚至無路可走。 武坪里是清川江上游的一個小村子,屬第八集團軍之作戰範圍,如果能抵達這裡,他們與沃克的部隊就會師。東京的想法是,這就對該地區的中國軍隊形成一個包圍圈,徹底切斷他們的補給線。但問題是,美軍各部隊的分散程度和複雜多變的地形(某些山峰高達七千呎),以及嚴酷的氣候(氣温常低於攝氏零下二十度)。東京司令部根本不明白,真正被切斷退路該是美軍自己,他們被拋棄到這個國家最偏僻的地方。在這種崎嶇險峻的羊腸小徑上,攜帶大量輜重的陸戰隊員根本不可能抵達武坪里;而在這冰雪覆蓋的險峰上,他們顯然成為中國人襲擊的最佳目標。但沒有人能說服 麥克阿瑟。

到中國人大規模進攻三天半後的十一月二十八日, 阿爾蒙德還拒絕承認眼前的災難,仍拼命催促第十軍繼續前進。史密斯不理阿爾蒙德的指示,忙著把正面臨被全數殲滅的部隊重新集結在一起。

之後,阿爾蒙德又直接飛到第七師三十一團 麥克連上校的團部,該團也是第十軍和中國軍隊交戰的另一支主力部隊。 阿爾蒙德之前的命令已經把第七師拆得七零八落,同時還在第七師和陸戰第一師之間造成一個巨大空隙。 在阿爾蒙德造訪之前,第三十一團已經在長津湖東側遭到大批中國軍隊沉重的打擊。 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本應撤退,並與南面的陸戰隊會合,這才是最合理的戰術。 然而阿爾蒙德要他們正面迎擊。麥克連當時並不在團部,而是與處境最危險的「麥克連特遣隊」在一起。他在第二天率團突圍時戰死。當時負責接待阿爾蒙德的是營長 費斯中校。當時費斯一直向阿爾蒙德解釋他們的陣地已無希望:中國的兩個師正猛攻他們。 阿爾蒙德似乎對麾下一支行將滅亡的部隊的命運毫不在意,下令費斯要重奪回前夜失去的高地。 三天後,費斯也在率領已遭重創的團部突圍時陣亡。

當阿爾蒙德回到自己的司令部時,看到一份命令他趕回東京的電報。 沃克也接到了同樣的電報。 在東京,他們馬上和 麥克阿瑟進行了談話。 麥克阿瑟顯然已認清眼前現實。 他一直以為自己智慧超群,在仁川登陸後的指揮就是驕傲、樂觀地走向災難。
二十八日,他在發給參聯會的電訊中說:我們目前面對的是「一場全新的戰爭」。 他並寫道:「目前所面臨的情况已超出其控制和能力的範圍。」這些話所要表達的意思很清楚,也是華盛頓日後處置麥克阿瑟所本。 在電報中,麥克阿瑟迴避了一個司令對戰場事態應承擔的全部責任,而把責任完全歸咎於運氣不佳和華盛頓的官員。

即使在形勢已基本明朗之時,阿爾蒙德依舊希望史密斯繼續開進武坪里。就在中國人進攻前,他還下令要在距離長津湖陸戰第一師師部兩百碼左右建立一個所謂「流動指揮部」,以督促陸戰第一師各部隊西進—- 史密斯堅決抵制他的命令,他認為這無異自殺。 半夜,在中國人猛烈攻擊下,這個部只得一個人逃出來,全部覆滅。

十一月二十八日,在中國人進攻三天後,東京司令部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 即使到了這個時候,麥克阿瑟仍把中國軍隊的數量低估,認為只有六萬人左右對第十軍攻擊,事實上真正數字是十二萬人,另加十八到二十個師,約二十萬人在西線作戰。
沃克比麥克阿瑟實際得多。沃克認為必須撤退。運氣好的話,可以在平壤構築一道防線。被錯誤判斷蒙蔽的 阿爾蒙德還想繼續進攻。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救出倖存者。東京司令部終於在二十九日下令撤退,但已經太晚了。因為過去的每天和每小時越來越有利於中國人,而不利於美軍,特別是第二師。

資料來源: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 The Coldest War: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 David Halberstam
譯者: 王祖寧、劉演龍
出版者:八旗文化部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1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