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新能源金融「突圍」 「歐美都已海陸空三軍作戰了,我們還在地上跑」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425

儘管中國節能與新能源的金融化進程剛剛起步,但對於處於「技術等待期」、缺乏多元融資渠道的整個行業來說,這無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金融創新意味著流向新能源領域的金融和私人資本得以開閘,等待資金激活的新能源項目得以開工。

12219億的機會

2013年初,在美國投行Pacific Crest Securities(太平洋頂峰證券)工作了5年的劉文平辭去了其美股研究部副總裁的職務,開始創業。他看中的機會是未來幾年中國新能源領域巨大的融資業務需求。

這家剛剛成立的公司名叫瀾晶資本,是國內第一家專門為太陽能相關行業提供融資方案的財務顧問公司。劉文平希望通過設計金融產品、創新擔保方式等方法,打通新能源產業與金融資本之間的通道。

「十二五期間,中國僅在太陽能一個行業完成35GW裝機目標就至少需要3000億元資金,這麼多錢不可能全靠銀行融資,這為其他金融創新提供了巨大空間。」劉文平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過去半年,不僅是個人創業者,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型金融機構也發現,節能與新能源領域的金融需求在迅速增多。興業銀行可持續金融部門的研究員李承曦對南方週末記者說,自從2012年12月興業銀行決定將合同能源管理(EMC)融資產品由試點「升級」成標準化產品後(即將合同能源管理合同項下的未來收益權質押做成擔保品,從而有效緩解節能項目融資難問題),提出融資需求的客戶已經達到幾十個。

北京國際信託首席風控官幸宇暉同樣發現,近期EMC項目的融資需求迅速增大,而這對信託來說同樣是個「非常大的機會」。感到興奮的還有證券公司,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國內多家券商都正在探索節能和新能源資產的證券化,這種將節能或新能源資產做成資產池,再以該資產池所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撐在金融市場上發行有價證券融資的新型融資方式,將有助於盤活節能和新能源資產,降低融資成本。

4月1日,一份由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與氣候組織在京共同發佈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融資策略》報告指出,到2015年,中國將面臨12219億元的氣候資金缺口,相當於2015年中國GDP總量的1.88%。這意味著政府需要投入更多公共財政,同時也為金融市場和民間資本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

參與報告撰寫的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遙說,目前中國節能與新能源的金融化進程剛剛起步。「除了銀行、風險投資、上市等常用的融資手段外,多家金融機構都在探索金融如何與節能與新能源領域相結合,包括保險、債券、證券化、融資租賃、衍生品等等。」王遙說。

全球在行動

節能與新能源的金融化趨勢不僅出現在中國。

「最近我們的確看到,各國都開始出現新的金融工具,都開始尋找新的案例。」氣候組織大中華區總裁吳昌華說,完善的金融體系和立法保障已使該行業在歐美金融市場上逐步走向主流。

2013年3月19日,美國能源部(DOE)下屬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宣佈成立「太陽能進入公共資本」工作組(Solar Access to Public Capital,簡稱為SAPC),旨在推動太陽能光伏發電資產的證券化。

此舉很大程度源於2012年12月29位參眾議員對總統奧巴馬的致信,這些參眾議員呼籲聯邦政府應在美國能源戰略中優先考慮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與業主有限合夥制(MLPs)這兩種金融手段。

上述兩種模式一旦試驗成功,或意味著大量流向新能源領域的金融和私人資本將得以開閘,更多等待資金激活的新能源項目將得以開工。在《紐約時報》一篇名為《如何使可再生能源更具有競爭力》的專欄文章中,斯坦福大學Steyer-Taylor能源政策和金融中心的研究人員進一步測算出,上述兩種金融創新將使新能源的融資成本降低80%。

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目前加入到SAPC工作組的新能源企業和金融機構已增加到五十多家,包括花旗銀行、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貸。SAPC希望集合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同行力量,推動新能源資產證券化。在中國,2013年3月,上海證券聯合SOLARZOOM光伏太陽能網率先推出了資產證券化的業務,試圖吸引更多中國中小型投資者投資新能源。

過去一個月,兩家商業模式與上述兩種金融創新類似的公司已經在美國與英國成功上市,美國漢農阿姆斯特朗公司(Hannon Armstrong Suainable Infrastructure Capital,簡稱HASI)專注於為節能與新能源產品提供融資;英國Greencoat基金公司則專注於收購投入運營的風電資產,後者成為英國迄今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大的IPO。

市場化融資大勢所趨

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能、新能源與金融資本的結合,這與全球綠色浪潮所處的階段有關。

如今,節能與新能源產品的製造業已經相對成熟,甚至風電、太陽能產品還出現了相對過剩。一家從事清潔技術投資的投資人用「技術等待期」來形容眼下的局面。隨著節能與新能源產品的應用不斷深入,人們的注意力開始從技術創新逐步轉移到金融創新。

在中國,金融創新趨勢的漸起跟官方有意改善氣候融資結構的意圖有關。根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融資策略》報告,近年來,隨著國際氣候資金供應減少,使得國內公共財政資金正發揮主導作用。國際上,國際氣候融資的主要力量則是民間私人資本。據統計,2011年全球氣候融資中私人資金佔2170億美元,是公共資金總量的10倍。

「未來氣候融資的市場化是大勢所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焦小平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目前清潔基金積極推動政府市場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促進市場創新融資多樣化,便利社會資金的進入。

與此同時,來自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步放開也使這一趨勢得到進一步加強。3月15日,證監會正式發佈了《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提出「企業應收款、信貸資產、信託受益權、基礎設施收益權等財產權利,商業票據、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商業物業等不動產財產」等均可作為可證券化的基礎資產。

這意味著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終於正式開閘。此前,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資產證券化被證監會視做謹慎對待的對象。

受此政策鼓勵,多家券商正在研發將能效服務、風電場和太陽能電站等資產的收益權做成證券化產品。此舉不僅將受到缺錢的項目業主的歡迎,從事該業務的券商也能從中賺取利差。由於該業務尚處於起步階段,購買上述金融產品的投資者或將承擔一定風險。

金融機構觀望,成熟還需多「熬」

還是4月,韓國進出口銀行(KEXIM)發行了亞洲第一隻「綠色債券」,5億美元綠色債券一上市,投資者們便趨之若鶩,需求量是供應量的三倍多,達到18億美元。投資者的追捧被媒體評價為「標誌著投資者對中國及其鄰國的污染和氣候項目的興趣日益增長」。所謂「綠色債券」,是一種專為清潔能源等氣候友好項目融資的金融工具。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報告中說:「今年將成為綠色債券創紀錄的一年。對綠色債券的認購超額確實存在,綠色債券都供不應求。」2009年,世界銀行發行了第一期綠色債券,並且至今仍是最大的發行者。發行過綠色債券的還包括歐洲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

然而,國際上的樂觀卻在中國遭遇了困難。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金融行業人士透露,此前中國一家大型銀行也試圖發行首批「綠色債券」,最後卻以失敗告終——在污染問題更為突出的中國,投資者似乎對此並不那麼感興趣。

事實上,目前大多數金融機構對能效和新能源領域的各種金融工具研發處於觀望階段。

北京國際信託公司首席風控官幸宇暉接觸綠色項目已有七八年時間,她感觸最深的是金融機構對綠色項目的風險認知存在障礙,「金融界和環境、能源界互相不明白對方在說什麼,有點像是雞同鴨講。」幸宇暉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中國現在急需跨行業的環境金融人才。

對金融機構來說,導致其在節能和新能源領域猶豫不決的還有中國新能源政策的不確定性,這是更為根本的障礙。劉文平說,由於可再生能源法沒有得到落實,風電和太陽能電站遭遇的「限電」和補貼拖欠等問題讓電站資產的價值大打折扣,甚至,很多銀行並不認為電站資產「有價值」,這導致證券化後的新能源資產反而成為一種「低收益、高風險」的產品。

「節能與新能源領域的金融化程度,與這兩個系統各自的成熟度密切相關。」劉文平在總結這兩年的經驗時說,有時並非金融機構創新能力不足,而是整個生態系統尚不成熟。儘管最近各種創新的金融工具陸續出現,但其大規模商業化仍需二者都步入成熟階段。

「如果把節能與新能源產品的製造比作海陸軍,金融化比作空軍的話,歐美都已經海陸空三軍作戰了,我們還在地上跑。」一位新能源業內人士如此評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56

7折價入住北市 地上權住宅能買嗎?


2014-02-17  TCW
 
 

 

七折價,買到全新屋,且搶進台北市中心精華地段,但你要付出的代價,是只能住「七十年」,買這樣的房子划算嗎?

政府為了打房,禁止標售大面積國有地,讓台北市土地成「稀有財」,因此,國產署、財政局、中油、台電等公部門或公營事業,近年為活化資產,改以「僅有土地使用權」的地上權方式標售住宅用地,遂開發為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地上權住宅」。

這些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地上權住宅,近年來也成為建商的新興目標,今年更將大舉進入房地產市場。依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估算,四年來,建商總計已砸下約兩百億元、取得超過二十件地上權案。經過規畫,目前已有四案進入推案階段。

以去年下半年公開、位於台北市民生東路的吉美璞立為首,今年預計有位於板橋的昇陽寓見、日勝生的仁愛本真及華固的景美財訓所案將陸續開案。除了位於台北Sogo復興館附近的仁愛本真,傳言開價將接近市價外,其他皆以當地行情價的六至七折為號召,讓地上權住宅在今年正式成為消費者的購屋選項之一、重新挑戰國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

事實上,地上權住宅並非新產品,諸如京站,信義區的台北花園、塔悠路的寶成河畔皇家,都是過去十五年來推出的地上權產品,卻始終未成市場主流。

除沒土地所有權,且有五十或七十年使用年限、期滿須拆屋還地外,過去因住戶不能取得物權(地上權持分、建物所有權),導致銀行不願承辦貸款業務,也是一大阻礙。不過去年九月底,國產署解禁地上權分割限制後,已為未來新地上權標案打通任督二脈,但也導致廣義的地上權住宅區分為地上權住宅、使用權住宅兩種,其貸款條件、買賣成本皆不盡相同。

比起投資客,更適合自住者別碰豪宅區,以低總價、小坪數優先

「所有權住宅是老大,地上權住宅是老二,使用權住宅是老三!」高力國際估價及諮詢服務部董事袁嘉隆分析,目前如京站及市面上新推案,多是去年九月前的標案,即沒有物權的使用權住宅案,住戶僅有建物使用權。住戶貸款則由建商做東,和銀行合作提供融資,因此,轉手時,接手者仍須面對貸款問題,因此條件最差。

國泰建設協理陳仁澤認為,沒有增值空間,才是地上權住宅接受度偏低的關鍵因素。「台灣房地產會漲,是因為土地在漲。只買建物,交屋那刻起,價值就開始遞減!」他說,沒有土地持分的地上權住宅,建物折舊,造成價格下跌是必然。他建議,若對地上權住宅有興趣,首先須拋開房價增值、轉賣獲利念頭,因現階段,地上權還是百分百的「自住產品」。

「五十年、七十年,其實很長,」面對地上權住宅,潤泰新董事長簡滄圳相對樂觀,他說,三十年老房就能都更,所以七十年絕對保證能「住滿兩輪都有剩」。

他分析,只要地段好,價格合理的地上權住宅對首購族仍有一定吸引力,因此若想保留轉手機會,建議消費者避開豪宅區,選擇低總價、適合小家庭的二十坪至四十坪案型。簡滄圳解釋,對能花上億元購屋的豪宅客來說,價格已不是最大考量,「畢竟,要花一億四買地上權,或兩億買所有權,有錢人當然選後者!」

比起「購屋」,它更像「租屋」購入成本低,但保證可入住兩代以上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也分析,在房價過高的氣氛中,六至七折出售的地上權住宅,有絕對優勢,但他建議購屋者在評估時,必須將地上權住宅視為「租屋」,而非「購屋」:「地上權應該想成一次預付五十年、七十年的房租。」

他解釋,地上權因未持有土地,且即使擁有房屋所有權、期限到仍須返還,所以比起買房,更接近「可自由裝潢」、保證入住兩代以上的租屋方式。不過,袁嘉隆提醒,地上權的隱形成本:地租、房屋稅、管理費等,仍不可忽視。

他說,地上權雖無須繳付地價稅、土地增值稅,但每年須另繳地租給建商,約是公告地價的三%至五%不等。若以五%計算,與自用住宅地價稅的優惠稅率千分之二相比,便足足是後者的二十五倍。而且,隨著公告地價逐年調漲,地租的負擔只會越來越重。因此,雖地上權購入成本較低,若有意出租,租金報酬率相對能上看三%,但依他估算,不到四%恐無法回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85

創業者最好的時代:在互聯網寡頭交戰時,撿地上的餅乾吃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04/59204.html
AT相爭不能面面俱到

從馬云一句「把企鵝打回老家去」,一句話,揭開了AT大戰的序幕。阿里巴巴CEO陸兆禧掛帥「來往」,目標直接對準騰訊移動互聯網門票「微信」;緊隨其後騰訊發招,微信支付上線,目標對準阿里巴巴的家業「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線上線下全面發力;阿里接招,推出遊戲分發平台,提出把利潤留給開發者,並從中捐出公益基金,讓騰訊的核心業務受到威脅,促使騰訊改變手游分配規則

O2O領域,阿里投資美團,騰訊跟進入股第二名大眾點評;過年紅包大戰,騰訊微信紅包橫空出世,阿里被「偷襲珍珠港」;2014年再戰,嘀嘀打車對陣快的打車,你10元,我11元,永遠比你高一元,10億級別資金對抗。

無論在哪個領域發起對抗,我們可以看到的是,AT相爭都是不同的時間節點做不同事情,很少說在同一個時間同時在兩個領域發起戰爭。因為他們都懂得,如果分散在幾個點同時投入的話,可能會消耗很大,並且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每次在一段時間內全力出擊,能給雙方都帶來不錯的效果。

這樣一來,作為創業者,就可以在寡頭們在某一領域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利用時間差,在別的領域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張,暫時不需要擔心巨頭抄襲或者打壓帶來的弊端。

以大欺小向收小弟的戰略轉變

在移動互聯網正式到來的前幾年(2008-2012),也是BAT三巨頭髮展的最迅猛的時候,當時互聯網的形態是PC端的三大領域各自發家,百度的搜索,阿里巴巴的購物支付,騰訊的社交遊戲,三線並行,幾乎囊括了互聯網的幾個最賺錢的部分。

在此期間,除了紅衣教主帶領的360戰隊能夠和BAT對抗一下,沒有能夠與BAT對抗的勢力。相反,很多即將要在相關領域崛起的創業公司,被三巨頭打擊的體無完膚。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是,一個人打架,兩個人看熱鬧。大家都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消除競爭對手而努力,盡全力的讓自己走上壟斷的位置。

從原有傳統的三大門戶:搜狐,新浪,網易,到搜索領域的谷歌,購物支付領域的ebay,遊戲領域的盛大,都是在那個時期的被打壓的對象。

進入到2013年以來,以大欺小的局面有所改變,移動互聯網的崛起,讓很多在PC端沒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迅速崛起,細分領域變得更加細分,大姨嗎,墨跡天氣,魔漫相機等這類型的小應用,也擁有了千萬級別的用戶,巨頭不再擁有當前集中打壓的優勢。

相反,巨頭收小弟,小弟抱大腿成為了當前的主流。美團,高德,新浪微博加入阿里巴巴陣營;大眾點評,搜狗,金山,同程網加入騰訊陣營;糯米,91,PPS加入百度陣營。互聯網創業者的引風投,謀市場,求上市的發展方式有了新變化。

成為巨頭的小弟,從2013年開始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巨頭的流量,巨頭的資源,巨頭的資金都成為了吸引創業者的籌碼,開放平台,創業者真正迎來了更美好的時代。

忘記小而美,做紅海裡面的拾荒者

什麼是小而美?這是淘寶在一次會議上提出的,指一些擁有自己特色的小店。現在泛指市場容量比較小,巨頭沒有涉足,或者不屑於涉足的領域裡面的企業。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真的需要做小而美麼?真的能養活自己麼?我不同意,我們要做的是忘記小而美,在紅海市場中做一個悠哉的拾荒者。

為什麼要忘記小而美?因為小而美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很有可能是一次比紅海更加困難的創意之路。就像團購最初培育用戶一樣,在團購人員不厭其煩的對一家又一家傳統行業的老闆講解這個模式,並告訴他們能夠帶來人流,收入,收取極低費用的時候,老闆那個疑惑又帶點警覺的眼神。

這就是小而美的現狀,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市場的培養,並且到最後很有可能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或者是幫助巨頭培養了這一個市場。相反,在這個時代,在巨頭已經普遍佔據市場大量份額,證實這一個商業模式可行的紅海市場,做一個紅海市場的好產品,會讓自己活得更滋潤一些。

比如在社交領域,有微信,QQ,來往,易信等大頭的產品的時候,陌陌出現了,而與大頭產品有些許差異化的遇見,對面,友加等一系列的社交產品也存活下來了,這就是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這種商業模式已經經得起推敲,證實可行,只是需要一個不同的切入方式。

這些紅海市場有幾個共同點:

1, 已經有大量的付費習慣的優質用戶

2, 優質用戶的年齡分佈很廣闊,從10歲到60歲都涵蓋

3, 巨頭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

4, 第二名對巨頭市場有威脅,與巨頭形成對抗

5, 擁有非常多的切入點:年齡,性別,職業,興趣等等。

忘記小而美,賺取10億甚至百億紅海市場市場裡面的1%,在巨頭疲於奔命的對抗中,關注他們桌面上掉下里的那片餅乾,迅速的撿起來,吃進嘴裡,沒錯,這就是創業者最好的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74

漲知識:在朝鮮 能不能愉快地上網和玩手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1-07/874482.html

2010年,朝鮮,三名女子坐在街邊低頭看手機。

在一個沒有網絡的國度,斷網的電腦意味著什麽?失去智能功能的智能手機有何意義?學計算機編程的人又在學些什麽?

這些是朝鮮最令人費解的疑問。據英國BBC11月6日報道,目前在朝鮮,每12人中就有一人擁有智能手機,並且,朝鮮還培養了一些精通業務的程序員,能設計出很有意思的手機應用來。但是,由於無法連接因特網,在朝鮮使用智能手機的體驗很有限。

連網是個難題

根據“朝鮮科技”網站報道,現在外來遊客離境時都要一律註銷SIM卡。

外國人入境可以買到這類能聯網的SIM卡,以前,他們離境時可以把卡留下不註銷,當地人就能使用這類卡聯網。現在這個漏洞已經被封了。

另外一個蹭網的去處也同樣被封,以前,外國駐朝的大使館沒有設置Wi-Fi 密碼,導致一大批朝鮮人紛紛購買使館周圍的住房以蹭網,該片住宅區一度房價飛漲。今年8月,朝鮮政府以“區域網影響周邊”為由,關閉了這些Wi-Fi。

朝鮮的3G網絡運營商高麗通訊,是埃及的奧斯康電信和朝鮮政府合資的企業。根據埃及方面公布的數據,朝鮮用戶已高達兩百萬人次。

朝鮮當局和那些想要和外部世界溝通的民眾之間一直在進行貓捉老鼠的遊戲,為此,朝鮮對違反者設立了極為嚴厲的處罰。

有些人會試圖在北部的邊境連上中國的網絡,也有些人跑到南邊去連韓國的網絡,但這都不容易。

“對大部分朝鮮人民而言,他們很難靠近南部的韓朝邊境,因為那里駐兵守衛森嚴。”朝鮮科技檢測中心運營人馬丁-威廉姆斯(Martyn Williams)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

“雖然很難,但是相對的話,還是靠近中國的邊境更容易些,而且在那里,你確實能發現,有些人的手機里用的就是中國的SIM卡。如果他們使用中國的移動網絡,他們就能打電話到世界各地。”他說。

“所以朝鮮政府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嚴厲打擊這部分人,對邊境嚴加管控,找出用這種手機的人。”他補充道。

朝鮮版憤怒的小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28

生物柴油“最後一戰”:政府力推,身份合法;地上“遭拒”,地下“偷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359

生物柴油產業的企業主們,正屏住呼吸,等待被譽為“石油反壟斷第一案”的最終判決結果。 (何籽/圖)

生物柴油產業究竟將何去何從,是在中國發展壯大還是就此胎死腹中,雲南盈鼎起訴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壟斷案的判決結果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全國生物柴油企業旺盛時期有三百多家,因為沒有銷售渠道,現在還能開工的不到三十家,多數企業已經停產、倒閉。“一個國家大力提倡推廣的產品,現在卻只能偷偷摸摸賣”。

萬難破毀的“鐵屋”,本來已經鑿出了個口子。

“判令其在判決生效後30日內將雲南盈鼎以‘地溝油’、‘泔水油’等為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納入銷售體系進行銷售。”2014年12月,雲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盈鼎)起訴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壟斷案一審宣判,雲南省昆明市中院以中石化雲南分公司違反了反壟斷法為由,如是判定。該案曾被譽為“石油反壟斷第一案”。

過去,盡管有可再生能源法保駕護航,但生物柴油遲遲難進成品油銷售體系,飽受業界詬病。2014年12月22日,一審判決後不久,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李朝勝、中國石油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尹強等來到雲南盈鼎,調研生物柴油銷售問題。

不過,中石化雲南分公司表示不服一審判決結果,準備上訴。“如果他們不上訴、履行判決,我們本打算就到此為止。”雲南盈鼎常務副總張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公司對判決本就感覺難如人意,“起訴時的賠償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中石化的責任也沒被認定,如果對方上訴,我們一定奉陪。”

2015年年初,原告、被告均表示不服一審判決結果,先後正式向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生物柴油產業究竟將何去何從,是能在中國發展壯大還是就此胎死腹中,本案的判決結果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審代理詞中,雲南盈鼎的代理律師陳維鏢曾如此表述。

現在,生物柴油產業的企業主們,正屏住呼吸,等待決定命運的“最後一戰”。

“被逼到絕路了”

“我們是被逼到絕路了。”張鈺說。作為雲南省唯一的生物柴油示範企業,這家2007年建成的雲南最大生物柴油企業,以“地溝油”“泔水油”等作為原料,產能1.5萬噸,在業內頗具影響力。

但現在雲南盈鼎正處於半歇業狀態,2014年,只有3個月開工生產。張鈺介紹,2008年,公司產能6000噸,2009年經過改造,產能達到了1.5萬噸。但到了1.5萬噸後,就一直沒能滿負荷地生產過,生產一直斷斷續續,“現在一年只能搞個三四千噸”。

原因在於,雲南盈鼎生產的生物柴油無法進入成品油的銷售體系。

根據2006年1月1日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的規定,“石油銷售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的規定,將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物液體燃料納入其燃料銷售體系”。根據該規定,生物柴油企業,只能銷售給成品油流通企業,而成品油流通企業,也必須收購合格的生物柴油產品。

銷路本可無憂,但誰也沒想到,這卻成了困擾生物柴油企業的難題。“我們沒想過,我們必須得給它,它要是不接,又不允許我賣,那我怎麽辦?”張鈺說。

為了推進生物柴油產業發展,2010年,雲南省能源局就曾致函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希望其與雲南盈鼎合作試點銷售生物柴油。2011年5月26日,雲南省能源局再次向中石油雲南銷售分公司、中石化雲南石油分公司發函,請兩公司積極協助開展生物柴油試點銷售,盡快將雲南盈鼎公司生產的達標合格的生物柴油納入其銷售配送體系,面向社會配送銷售。

雲南盈鼎一審代理律師陳維鏢說,協調會也開過幾次,但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均以總公司不同意采購、混配生物柴油等等理由拒絕。

“我們自己的儲存能力,只有一千多噸。租用別的儲油罐,最多也只能容納兩千多噸。”張鈺說,為了消耗庫存,企業不得不找一些民營加油站商量消納一部分。但這些企業在銷售時,並不會打出生物柴油的名號,“如果質檢部門查他,就是假貨”。

“一個國家大力提倡推廣的產品,現在卻只能偷偷摸摸賣。”張鈺說。

2013年9月,雲南盈鼎不得不向中石化雲南分公司發出了律師函,在沒有回應後,最終選擇訴之法院。

選擇中石化雲南分公司作為被告,是因為它在雲南省的壟斷地位,“批發和零售加起來,占有雲南地區加油站總數的70%以上”。陳維鏢律師說,據反壟斷法第十九條的規定,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達標的生物柴油接不接?”

陷入困境的決非雲南盈鼎一家。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張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因為沒有銷售渠道,全國生物柴油企業旺盛時期有三百多家,現在還能開工的不到三十家,多數企業已經停產、倒閉。

據悉,為了維持生計,一些企業只得偷偷摸摸地將生物柴油賣給私營加油站或者賣給化工廠作為燃料,還有一些生物柴油企業私下選擇與一些用油量大的運輸公司、農機合作社合作。

“馬雲說,‘我們相信一件事,今天很艱難,明天更艱難,但是後天很美好’,但很多企業已經看不到後天。”張平說。2015年1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將召開年會,盡管協會已為部分困難企業提供免費食宿,但一些企業依然難到會,“他們甚至已經連路費都開不出”。

根據國家發改委2007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比例爭取達到16%,其中生物柴油的年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但這些政策法規所描繪的情景,目前看來只是畫餅。

至於原因,業界一致指向銷售渠道受阻。就本次反壟斷案原委,中石化雲南分公司拒絕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要求。不過,多個場合,中石化雲南分公司都表示,中石化從來沒有排斥過生物柴油,而是要解決進入的問題。

2014年12月17日,一審判決後,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在自己的官方微博發表了《絕不將風險轉嫁給消費者》一文,文章表示,公司尊重法院判決,但為了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公司對油品質量高要求、嚴把關的原則絕不改變,絕不將風險轉嫁給消費者。如無法提供國家有關部門檢測證明,產品使用性能不夠明確、有可能造成不可預知風險和後果,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將拒絕向消費者銷售,以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不過,雲南盈鼎提供的4份報告顯示,雲南盈鼎送檢的生物柴油符合國家BD100(生物柴油國家標準)、B5標準(摻5%生物柴油的混配國家標準),及雲南政府部門B10(10%混配標準)、B20(20%混配標準)的標準。該報告由國家石油石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省惠州市石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

此前協調會上,雲南盈鼎董事長、河南商人呂勃曾幾次質問中石化雲南分公司,“達標的生物柴油你接不接?”

“中石化、中石油有著自身利益的考慮。”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告訴南方周末,從2012年以來,中國的柴油供給就呈現出寬松局面,如果銷售生物柴油,無疑將擠占中石油、中石化本身的柴油銷售份額。另外,國家對石油企業本有扶持政策。由於生物柴油比普通柴油價格每噸低一千多元,國家對調配後的柴油銷售將不再進行補貼。這無疑亦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知情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4年12月2日,在雲南省能源局領導的協調下,曾召開過關於雲南盈鼎和中石化雲南分公司訴訟案的協調會。協調會上,中石化雲南分公司“認為需要改造管道、增加儲罐,需要三四千萬元,並提出減稅、財政扶持、獎勵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由於地方缺乏資金支持,協調最終破裂。

“不能再吊死在一棵樹上”

不過,總體形勢對以雲南盈鼎為代表的生物柴油企業頗為有利。

2014年11月28日,雲南盈鼎訴訟案判決前,國家能源局印發了第一個專門針對生物柴油的國家法規《生物柴油產業發展政策》,再度強調“成品油經營企業應按照規劃布局,依托現有油庫建設生物柴油調合燃料配送中心,並將生物柴油生產和推廣年度目標內合格產品全部納入銷售體系”。《生物柴油產業發展政策》同時還要求提高生物柴油的收購價,將其與石化柴油實行同質同價。

更大的支持,無疑是政府對地溝油的態度。自從豐瑞油脂事件後,雲南省對地溝油的處理越來越重視,豐瑞油脂事件被稱為“雲南省最大地溝油案”。2012年4月,雲南省政府出臺了全國首個《關於做好地溝油制生物柴油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空前重視地溝油的處理和生物柴油產業,並將工作目標設定為到2015年,雲南省生物柴油生產、應用量達到5萬到10萬噸。

《指導意見》對原料收集、生產加工、經營流通和監督管理均作了詳細規定,其中明確:地溝油只能作為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料,統一交售生物柴油生產企業用於制取生物柴油,以徹底切斷地溝油回流餐飲食品市場的流通。實際上,這將地溝油、泔水油實行了“定向、封閉、特許經營”管理。

而根據雲南省能源局編制的《利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十二五”規劃》,雲南省每年僅地溝油一項就有資源量60萬噸,理論上可以生產40萬噸生物柴油。

“但目前,不算產量,就算全部開工,目前雲南的整個產能也只有1.8萬噸。”張鈺說。這導致大量的地溝油無法回收,去向不明。對此,雲南省和昆明市的人大代表已經數度呼籲。

生物柴油的企業們也開始行動起來。2014年7月,由雲南盈鼎和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牽頭,一家名為中國生物柴油集團的企業在香港註冊成立。作為一個運營平臺,該公司統一進行原料收集、技術指導。

“我們希望聯合起來,增加自己的話語權。”張平解釋說,這家公司將采用眾籌模式,希望能將客戶變成公司的股東。用油量大的農機合作社、供暖企業、地溝油提供商,都將被納入這個體系。

“一方面爭取進入‘兩桶油’銷售系統,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爭取國家政策,希望能根據實際情況,給我們發經營資質。”張平說。為此,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正欲找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聯署,希望能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相關提案、議案。

“大河彎彎曲曲,遇到障礙得學著繞過去,最終抵達大海。”張平說,“我們不能再吊死在一棵樹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57

鐵血企業 員工只能躺地上休息的公司 為何能年領分紅77萬? 拆解!超級股王的「操極」管理術

2015-03-09  TWM
 
 

 

年營收高達四五八億元,員工數五千多人的大立光,是一家沒有健身房、沒有員工休息空間、不舉辦家庭日,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飯的「操極」企業。

但是,為何它卻是光學產業競爭力第一名的超級企業?或許祕密就藏在管理的細節。

撰文‧謝富旭、林麗娟

二十七歲的阿忠,高中畢業,在大立光待了兩年又一個月後離職。阿忠說,去大立光應徵作業員,不必考筆試,面試很順利就過關。進入工廠時,要穿全套的無塵衣,還要戴透明的塑膠手套、戴口罩,鼻子、頭髮不能露出來;在裡面就是站一整天、走一整天,而且中午午休時間僅四十分鐘(現已改為五十分鐘)。

獲利佳,福利卻少沒有休息室、員工旅遊 就是不缺加班機會大立光的薪水讓阿忠還挺滿意的,雖然錄取時講好日班一個月底新是二萬六千元(編按:夜班為三萬五千元),但只要做滿一個月,或做滿二四九個工時,每個月就可加領四千元津貼;做三休一(工作三天輪休一天),一個月平均可休息七至八天。由於公司生意好得不得了,常常得加班,因此包括加班費,阿忠在大立光工作的兩年一個月,平均月收入至少四萬元,拚一點,五萬元也不成問題。

以台灣目前的景氣狀況,加上又是在薪資水準比台北低一截的台中,對一個高中畢業生而言,每月要賺四至五萬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阿忠做了兩年後還是選擇離開大立光。他說:「它是股王,但卻連一間員工休息室都沒有,要休息只能自己靠在牆上,或找地上的空間躺著睡覺,這點讓我受不了。我想,幹滿兩年以上拿到年終,也有了工作資歷,就能去福利像樣點的公司上班,比較不那麼委屈。」這是在大立光任職過基層員工的心聲,很操、很累是許多員工的共同抱怨;然而,耐得住磨練的也不在少數,年資九年的大夜班產線組長光哥就是其中之一,他說:「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如果你賺錢的動力夠強,自然就會撐得住,在大立光不怕沒班加,不怕沒有賺錢機會,高中畢業也有機會在五年內拚到百萬年薪收入!」專科畢業的光哥,目前收入含加班費與每季分紅,平均月收入達十一萬元。

歡迎來到台灣最具水牛精神的企業──大立光。猛然一看,大多數人一定會覺得大立光與所謂的「幸福企業」相差甚遠。總員工人數高達五千多人,更不用說,去年獲利將近一九四億元,不論規模或獲利均屬台灣頂尖的企業,且生產線夜間總是燈火通明,假日機器設備也不停歇。

擁有這種規模與獲利水準的高科技業,員工休息室、健身房、交誼廳往往是基本配備,即使有游泳池也不誇張。但在大立光,如離職的阿忠所言,不但沒有員工休息空間,午休時累了就躺在走道上,或靠在牆邊小睡片刻;也沒有健身房、更遑論交誼廳;而大企業流行的員工家庭日、員工集體旅遊、運動會……,聽在大立光員工耳中,簡直是奢侈。

師徒制,掌控員工師傅教導徒弟 也掌握分紅大權,藉此留住人才大立光有一個自己引以為傲的「師徒制」,據執行長林恩平的說法,不管生產線、研發還是管理部門,一進入大立光,就會有一位師傅帶著你,這位師傅通常是在大立光擁有十年以上資歷的員工。

光學產品的研發與製造有許多的「眉角」,往往難以用文字或言語精確地描述,而是需要靠實作的經驗傳承。因此,員工訓練這個任務就落在師傅的肩上。「進入大立光的員工,從某一方面來講也滿『幸福』的,因為他們有一位師傅在,師傅有責任解答徒弟所有的疑惑與問題,因此適應時間縮短很多。」一位負責生產線管理的大立光工程師說道。

然而,除了經驗傳承,大立光的師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說服徒弟加班,而且在潛移默化中,把徒弟塑造成符合大立光企業文化的人才。這包括不能奇裝異服、加班配合度高、效忠公司、不被對手挖角,更重要的是,確實按時達成研發進度或生產良率的要求。

這位負責生管的工程師說:「在大立光,假日時總是接到師傅的電話『喂!要趕貨呢,要不要來?』師傅不會用強硬的語氣強迫徒弟加班,問題是,考績是師傅在打的,而配合加班的意願是考績好壞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在這種無形壓力之下,工程師或產線人員每日從早上九點工作到晚上十點,周休一日在大立光是很正常的事!」大立光每年會提撥稅後純益的二○%,作為員工分紅,以去年賺一九四億元來說,員工分紅總金額推估在三十八億元之譜,等於平均每位員工可領到七十七.六萬元的分紅。

據了解,做滿三年的大立光工程師,每年的分紅總數介於五十萬至一百多萬元,而且師傅所打的考績掌握了分紅多寡的生殺大權!不過,即使工程師可以領到超過百萬元分紅,公司也是分三年給付;也就是說,如果有人今年可以分到一百萬元分紅,卻在今年底跳槽,只能領三十三萬元。這種分期付款的作法用意在綁住員工,不讓員工領到大錢就離職跳槽。

拚業績,以身作則高層睡地板、周休一日,和員工一起吃平價自助餐在大立光,不管生產線或研發部門的保密功夫,也做到滴水不漏的地步。每位新進員工,師傅總是嚴厲地告誡他,上班不要帶有照相功能的手機;工廠入口不僅有感應門掃描照相功能手機,而且如果刻意帶照相功能手機,躲過查驗進入工廠,經查獲,一律以開除處分。

大立光的師傅,不僅肩負研發與生產know-how傳承,更是大立光經營管理的「禁衛軍」。他們不僅掌握技術,且因年資均在十年以上,深受大立光水牛文化洗禮,也是大立光每年高達二○%稅後分紅的最大受益者,在情感、利益、文化上與大立光緊密相連。這也是為何近幾年,中國舜宇光學、台灣鴻海集團,以及日、韓等光學大廠對大立光發動挖角攻勢,林恩平卻老神在在地說:「他們很難成功,因為師徒制讓大立光像一家人,有著革命情感!」大立光的員工福利與加班文化雖招致許多抱怨,導致作業員(約占總員工五分之三)流動率高,平均年資僅有三年,但是核心的研發與管理人員流動率就穩定許多。箇中關鍵在於,主管以身作則:你很操,我比你更操。

大立光創辦人林耀英與前董事長陳世卿掌權時代,兩人就開始對自己實施周休一日,周六總是進公司上班。負責研發與生產的陳世卿以及陳的徒弟──現任董事長林恩舟,在新機器設備入廠時,更是經常長達一周帶睡袋睡在工廠地板。而接棒後的林恩平,依然秉持周休一日的精神,周六進公司上班,或面試新進員工。

受訪的工程師也指出,大立光操雖操,但加班一定會給加班費;不像很多高科技公司是採「責任制」,加班到天亮,公司也不會付你加班費。從這點來看,大立光算是正直的公司,只要肯加班、肯拚,就會得到相對應的報酬。

不少員工反映大立光員工餐廳伙食不怎麼好。員工透露,公司外包的員工餐廳,每餐的成本是五十元,由公司補助二十五元,員工自付二十五元,菜色與外面的平價自助餐差不多。不過,身價不菲的高階主管如陳世卿、林恩舟與林恩平,都在公司餐廳與員工一起用餐,看到這群超級有錢人也是吃五十元一餐,大家也就沒啥好抱怨的了。

林恩舟接受本刊專訪時,承諾在規畫中的新廠改善員工休息空間。不管如何,大立光軍事化的管理、水牛精神的拚勁,以及宛如禁衛軍般的師傅部隊,將是研究企業競爭力的珍貴教材。

你耐操,他就敢給!

在大立光不怕沒班可加,不怕沒有賺錢機會,就算只有高中畢業,也有機會拚到百萬年薪!

老師傅「禁衛軍」

大立光的師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說服徒弟加班,而且在潛移默化中,把徒弟塑造成符合大立光企業文化的人才。

可貫徹企業文化 也恐阻礙徒弟升遷

企管學者:

大立光師徒制利弊參半

台灣研究「師徒制」的權威學者──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胡昌亞指出,企業愈來愈流行將師徒制與績效結合在一起,但這股趨勢有利有弊。好處是,師徒制可更加落實強化;而壞處則是,徒弟的職涯發展可能會遭到剝削,嚴重的話,反而會造成優秀人才流失的反效果。

胡昌亞指出,傳統師徒制中,師傅與徒弟間沒有顯著的利害關係。師傅除了擔任知識與技術傳遞的角色外,更重要的是協助徒弟在企業組織中的職涯發展;自身不僅充當徒弟的榜樣,還提供情緒上抒發管道。然而,正因為傳統師徒制中師傅的「隱性領導」角色,使得師傅帶徒弟的績效無法考核,在誘因薄弱之下,師徒制可能有邊緣化危機。

為了強化師徒制,許多企業紛紛把留住人才或降低員工流動率,作為考核師傅的指標,甚至賦予師傅打徒弟考績的管理責任。然而,這種把師傅變成直屬長官的改良型師徒制,如果拿捏不當,可能造成師傅不願對所屬組織內優秀的徒弟放手,反而對徒弟輪調升遷造成阻力。因此,如何在師徒制功能的維繫及員工個人職涯發展中,求取一個平衡點,是採用師徒制的企業,包括大立光、IBM、花旗集團、諾華藥廠等,未來重大的管理挑戰。 (謝富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927

地上最強?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27.html


新常態既帶來希望,亦帶來殘酷現實,利豐、匯豐當日光揮已成集體回憶一部份,而曾經何時,每逢內銀業績,中、外媒體大字題標為盈利全球第一,市值地上最強,內地媒體更慣性計每間日賺億億聲,暗串內銀坐埋一面,等收錢

今年盈利創新高標題,換來是壞帳爆升,彭博抵死,形容內地由北京到珠三角,從內蒙到海南,全部都充斥壞帳,帶出股東最不願意發生的事情- - -減派息。

中行、工行等將派息比率降至三成三後,比象哥要低,跟摩通、美銀看齊,令原本見息心動一批投資者,忐忑不安的是,三成三派息比率,是否僅僅是減派息的序幕?

如果減派息是為預留資本,而預留資本是為應付潛在撥備的話,市場憂慮的確符合邏輯。

特別值得留意是交行,大行評語是基本因素幾乎全線轉淡。

最大驚嚇在於存款流失、去年底只有約4萬億元人民幣,按年跌3%,內銀當中罕見。

結果要幾經追問才肯透露、存貸比原來升已至74.7%,逼近75%監管上限,那今年是否難以放貸?

這點同樣能解釋、為何交行營業收入只升8%,是同業中最慢,被逼加存息留客、淨息差同時收窄16點子,五大行中獨有,股本回報亦只有14%,是同行中最低。

其實單單以工、農、中、交四間為例,不良貸款比率升至介乎1.13%至1.54%水平,農行衰夠老實,就爆響口,話一日未見二、三,一日難言見頂。

四間銀行二零一三年不良貸款餘額為2887億,十二個月內,數字已升至3922億,升幅三成六,簡單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計,平均每日銀行就產生約三億不良貸款

老實,不良貸款升早已預期,現時最大問題在於銀行撥備幅蓋率下降,同時間國家要谷大貸款,貸款多,潛在壞帳撥備亦多,但銀行預留撥備彈藥卻下降。

三千多億不良貸款,絕對不是問題的全數,基於撥備覆蓋率部份按年急降近九十個百分點,可以肯定是,多間銀行去年同時間將大批壞帳一次過撇乾撇淨。

當然世事無絕對,路係人行出來!!

內銀有咩上升亮點,用美林形容工行其實稍有線索,工行推出e- icbc網上平臺,隨即被奉為互聯網概念,金額規模更屬全國最大P2P平臺。

既然如此,不久將來,勢必有更多e-ccb、 e-abc、 e-boc, E is reality,透過互聯網拍賣壞帳更可取,互聯網令壽終正寢銀行業、重拾生命,但要留意互聯網股,往往係無息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787

你們是地上的鹽

2015-06-22  TCW

炎夏,看著一位位戴上方帽的畢業生,既興奮又惶恐的將踏入社會,開啟新頁。身為一個在職場打滾多年的工作者,我能給予他們什麼提醒?我想起,《聖經》馬太福音中,耶穌對門徒的期許:「You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你們是地上的鹽。)」

兩千年後的現代人對於這話,肯定滿腦問號:為何要成為鹽巴?

鹽巴在古代的意涵迥異於今。 以前,鹽巴是珍貴物品。英國人的宴客,在宴客桌中間會放一個鹽罐,如果座位被安排在鹽罐之上席,就是貴客。後來衍生出英文的用語Sit above the salt,請上座。鹽巴的珍貴,從另一個英文單字也能反映。Salary在拉丁語的最早意思是來自於soldier's allowance for the purchase of salt,士兵買鹽的津貼,久而久之,就轉成薪水一詞。

看似平凡的白鹽,卻有無可取代的價值。在物資貧困的年代,它增添食物美味,增加人類味蕾的幸福感;在食物供應不穩定的年代,透過醃漬能讓其持久。鹽巴是那個時代的冰箱,更是避免饑荒的重要物資。

世界,若沒了鹽,將會是難以想像的災難。

因為鹽巴在古代歐洲的珍貴象徵,salt of the earth,即被引申為「棟樑之才」。成為鹽巴,翻譯為白話文,成為有用之人。

何謂有用?

第一步:不成為他人負擔,有經濟獨立的能力。亦即,從畢業那天起,不再需要父母的資助,這包括能負擔自己的吃、住、用。若只有三萬元月收入,就過這樣的日子,這才是成人。成人享有自由的權利,這源於能自我負責。道理易懂,然而從日本到台灣,現在太多年輕人畢業後,窩在家小確幸,成為父母們共同的痛。他們一開始,沒有積極找工作,沒有斷糧危機,沒有露宿街頭意識。久而久之,便成為家中的大件家具,很難走出去。從未感受過生命的有用。

人,唯有活出有用,心靈才會有真正的快樂,一如那地上的鹽巴。這是期許,亦是祝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408

團聚家人的財富劇本》窮小子做打掃賺20億身價:我要拚一個家,趴在地上也甘願

2016-02-08  TCW

「我的家怎麼四分五裂。」貧窮,使他自小全家分離,想賺大錢買房,讓他改變一個被世人看輕的行業……。

「我從小就非常希望有個家,我的家人,都在一起……。」

說這話的人,是台灣清潔大王、泰和清潔事業公司董事長吳榮發。

「看到他們有自己的家,我的(家)怎麼四分五裂了……,」吳榮發說,從小家境不佳,父親在天母做資源回收賺錢,五歲時母親過世,家裡三個小孩爸爸照顧不來,兩個姊姊送人當養女,吳榮發則寄住在伯父母家。伯父有六個孩子,一家人住在一起,從小寄人籬下,他對家的渴望特別深。

加上年輕結婚時又被岳母嫌「沒厝」,「想要有個家」,想賺大錢,買大一點的房子把家人都接來住在一起的動力,讓他在景文高中電子科畢業後不久,就用三千元買來的打蠟機和西門子地板蠟,彎腰跪在地下清潔地板,做的是人家不願意做的工作;四十年後,為了有家而寫的人生奮鬥劇本,不止圓了有屋的夢想,更讓他翻轉成二十億元身價的清潔大王。

甘於趴在地板上做為自己人生的起步,唯有卑下才能登上天堂,吳榮發的幸福是從汗水和淚水中搏來的。

十八歲景文高中電子科畢業,他決定就業賺錢,看報紙的求職廣告,找到震旦行倉庫管理員的約聘工作,月薪八干元,比當時剛出社會年輕人五、六千元月薪要高。

第一幕:轉行當清潔工加班遇到清潔人員,一句「工作都做不完」改變前程。

為了賺更多錢,他經常假日加班。

有一次加班遇到一位年輕的清潔工,年紀和他相仿,他好奇問對方薪水,清潔工告訴他:「兩、三萬元。」這一席話敲響了他的腦門,當時「我眼睛都亮起來了,」他說。

「工作都做不完,」清潔工告訴他,他不信,清潔工進一步說:「你看,整條南京東路(當時震旦行位於南京東路),有多少棟大樓?我們只負責兩棟,就做不完了。」聽到他這麼說,吳榮發眼睛更亮了,也更大膽做了一個決定:「轉行」當清潔工。

「你這個憨囝仔,」當他告訴經理要辭職時,經理不可置信,不准他辭。但他辭意甚堅,經理研判無法挽回,就提了折衷方案,安排幾個公司的店面,給他負責清潔。

要上工前一天,他跑到火車站附近,買了一台打蠟機和西門子地板蠟,花了三千元,開始了他的清潔大業。

但,考驗來了。

「創業」第一天,他興匆匆跑到震旦行店面,跪著打蠟。這時,過去平起平坐的同事,卻消遣他:「發哥,那我們不敢來值班囉。」聽到這話,他五味雜陳,因為倉庫管理員在公司的地位高,業務員出去跑業務Demo。

要來倉庫領機器設備,倉庫管理員如果給一台好機器,成交機率高,因此,所有業務員都要巴結倉庫管理員。吳榮發小小年紀就被叫「發哥」、「阿伯」,如今卻是跪在地板上,忍受異樣的眼神。

有人消遣他的同時,也有人鼓勵他:「你彎得下腰來,以後不簡單。」

就這樣,他的清潔事業在當兵前啟動。退伍後,他開始了「一卡皮箱」的日子。當時,為了隔天的生意,他學震旦行的業務員每晚提著一卡皮箱,到中山北路挨家挨戶跑生意,皮箱裡裝著菜瓜布、3M地板蠟、清潔劑:他學震旦行的業務員賣機器時,Demo給客戶看的方法,也「Demo」試擦一小塊髒塑膠地板,他告訴客戶:「(店面乾淨)這樣生意會比較好喔。」讓客戶比較,再回家等電話。

這種方法,接案率不低,但工作量不穩定,甚至有時還被客戶嫌掃不乾淨、被倒帳。

「好幾次,都差點要放棄了。」吳榮發說做這行,社會地位不高,人難找,流動率高,但他心中一直認為清潔業「很有潛力」,尤其,十九歲那年剛踏入這行時就發現,清潔工作都是退伍老兵在做,那時他只有一個念頭:「他會老,我會長大,這天下,有機會就是我的。」

他加入清潔公會後,更確定當初的選擇沒有錯。因為進公會後他更發現,那些當公會理事的退伍軍人,在信義區有房子、新店有別墅,那時他就跟太太說:這行可以做!」「以後,他們有的(別墅)我們也要有!」

第二幕:娶妻被嫌沒房為賺大錢,首創清潔業跑業務,一路掃進故宮、誠品、和碩。

每一個選擇都會有所犧牲。吳太太說,他們在打拚時,很少跟朋友接觸,只能在心中暗暗給自己打氣:有一天會出頭天。當時清潔工作都是由退伍軍人幫把持,他們只好挑別人不喜歡的做,比如說:醫院容易被病菌慼染,比較沒人敢碰。而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這也讓他們練就出無所不能的本事。

由於太太是南投竹山的望族,有房、有地,是家中唯一掌上明珠,年紀比自己又大兩歲。婚前,家族對太太要嫁給一個學歷不高、又沒房的窮小子,台北的阿姨、堂姊都阻止:「伊蝦米攏沒,擱沒厝(他什麼都沒有,又沒房子)。」尤其三個孩子陸續出生,身上的責任加重,給妻子、孩子一個溫暖的家,要買一個家,讓他不停動腦筋如何能夠賺到更多錢。

標下市立圖書館的案子是他另一個轉機。他透過市圖等公家標案「借力使力」,養下班底,接著陸續擴展到民間企業:爭取民間企業,就要靠實力,如果底下的人手腳都不夠快,生產力低,就沒有辦法跟人競爭,吳榮發的員工都做過公家大面積操作的案子,再接民間的案子就會駕輕就熟。

如今,誠品全台據點、微風廣場信義店、遠百、外商IBM,上市公司仁寶、和碩,公家的故宮、花蓮航空站、工研院,都是他的客戶。

當時台灣百貨業剛起步,統領百貨是第一家爭取到的百貨公司,怎麼拿到?這是從震旦行學到主動出擊的業務能力。從統領裝潢時,就開始接洽,協助打掃,當時清潔這一行,並沒有業務觀念,沒有同業想到這招。要接大企業的生意,除了人員的效率外,就是設備、材料的投資要夠先進,才能爭取到大企業的生意。吳榮發很敢投資設備、材料,例如無塵室用的高檔吸塵器,一台十幾萬,比一般貴三、四倍;又例如駕駛式的洗地機,一台六、七十萬,已經可以買一台自用車了,他們也有。

「機器花錢能解決,人力不一定,」吳榮發說,一台機器可以減少三到五個人力耗損,而設備從德國、日本進口,在跟客戶報價時,一提到公司有這些設備,價值就會提高。

但清潔工作做了不一定看得見,每個月請款時,客戶總會質疑,好像沒做什麼事,怎麼要付那麼多錢?為了減少客戶疑慮,吳榮發每個月送發票時,都會給客戶一份月報表,把這個月做了什麼工作,用相片記錄下來,做成厚厚一疊報告。不止月報表,還有年度報表,像信義微風更用Line群組做出日報表,每天早上七點四十分,就可以看到現場清潔狀況,什麼都敢給客戶看,客戶就會信賴。

搶下台中中友百貨,更是經典案例。中友原本和日本清潔公司合作,幾年後,不想再和日本人合作,找了三家台灣清潔公司來做簡報,泰和是其一。

簡報前,吳榮發先到中友百貨察看,他發現前任清潔公司用錯清潔劑,廁所大理石地板被用鹽酸洗成黑色。他了解問題所在後,簡報當天,便提早一、兩小時到現場,用剛創業時跑業務的方法,在廁所裡面找一片發黑的大理石,用藥劑洗得乾乾淨淨,恢復原本的色彩,再拍照下來。

簡報結尾他自問自答:「我能為你們做什麼?」「我能讓你的廁所,舊變新!」這時「啪」的一聲,投影片打出來,新、舊大理石一目瞭然;簡報後,開車回台北路上,才開到新竹,電話就來了:「決定了,就是你們!」

第三幕::買下芝山起家厝四樓自住、三樓租做公司,房東一句話讓他買下更多房。

「他在清潔賺到第一桶金,在房地產賺到財富。」吳榮發三、四十年老友,台北清潔公會常務理事蘇柏園說。吳榮發結婚後,開始賺了一點錢,就用標會湊到一百萬元,買下目前位於捷運芝山站附近的公寓四樓,有了自己的第一幢房子。

當時,公司租在同棟三樓,房東是一位做雨傘外銷的老闆,那時很多雨傘業往大陸發展。有一天雨傘老闆對他說:「肖年(少年仔),你真打拚,擱給我租厝。」原來,房東的工廠也外移到中國,三樓房子想賣,問吳榮發想不想買?

知道他四樓沒有貸款,雨傘老闆說:「唉呀,你年輕人不懂,你不要給我租三樓了,你就兩間房子拿去貸款,房子就是你的。」房東教他,可以拿兩間房子去銀行貸款,本來付租金,現在改付銀行貸款,房子就變自己的。

這樣,「他的,就變我的,這麼簡單。」吳榮發說,當時他公司規模小,不敢跟銀行打交道,房東教他後,他拿兩問房子跟銀行貸了一百萬元,啟發他房地產投資的觀念。

後來,他又在士林一帶,買下一間更大的房子,把爸爸、一位姊姊接來住,一家人住在一起,圓了他小時候的願望。

第四幕:公主的城堡

老婆大人開條件,

尋覓五年後,他親手打造一個家。

「我希望有一間有天有地,有三百六十度景觀,有游泳池的房子。」

公司上軌道後,吳榮發太太林綉春說出她期待的房子樣貌。

為了圓太太的夢,全家開始總動員,每逢假日就到處看房子,前前後後在台北附近找了五年,最後,在紅樹林山腰找到一棟面對觀音山、淡水河的獨棟別墅。

採訪那天,約在吳榮發的紅樹林別墅,一進門,他開心介紹他們精心打

造的家:「這就是公主的城堡。(公主指太大)」大理石地板,紋路像張開大口的龍,水晶燈從義大利採購而來,天花板上的圖,是太太請外國畫家畫的,挑高的客廳,還有一幅吳榮發夫妻身穿大清皇帝、皇后服的畫像,隔著客廳玻璃的外面,是一池錦鯉。

「我那時在打造這間房子的時候,就跟太太孩子講有歸問厝,用磚仔叩,看起來普通普通。「(葉啟田的歌)」所以,這間別墅外牆就是用紅磚打造,結果「房子越打造就越來越不普通。」吳榮發說,房子是千禧年前買下,一坪房價才十萬元左右,一棟三千萬元,再花三千萬裝潢,全部是他和太太、兒子一起打造,裡裡外外,全部翻修一遍。

「我的(清潔)工地到哪裡,就買到哪裡。」現在他從北到南,自用加上商辦,超過十八棟房子,甚至在芝山捷運站,也買下總部大樓,以目前市價計算,身價約二十億元。

「當初只想有個家,沒想到,現在買了這麼多房子。」吳榮發說,他投資的角度,都是可自用,地產可以保值,還有租金收入,對本業也是加分,更重要的是,家人親戚都能住他的房子,他很滿足。

他每次買房子,都會告訴岳母:「我擱買厝啊,安奈へ塞牟?(我又買房子了,這樣可以嗎?)」而當初對沒房子的他有些不放心的岳母,現在會說:「好了好了,麥擱買啊(別再買了)!」擔心他房子買得太多,負擔太重。

在吳榮發紅樹林別墅採訪當天,他和另一半,坐在精心打造的自家庭院,望著觀音山、淡水河,他對著太太唱起江蕙的<家後>。

「有一日咱若老找無人甲咱友孝我會陪你,坐惦椅寮聽你講少年的時陣,你有外擎吃好吃醜無計較怨天怨地嘛袂曉你的手,我會甲你牽條條因為我是你的家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20

陜西延安:黃土地上崛起的“森林城市”

說起延安,幾乎無人不曉。但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延安卻是一個丘陵溝壑縱橫、處處荒山禿嶺、生活貧窮的陜北形象。

9月下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延安采訪時發現,這里的河堤、河灘和街道都已經遍植樹木,站在巍巍寶塔山上,放眼望去,延安城四周的山全被綠色覆蓋,森林繁茂。

延安市市長梁宏賢介紹,自2012年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延安在貧瘠的黃土高原腹地成功探索出了一條“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融相生、紅色文化與生態文明交相輝映的綠色崛起之路。

位於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之間的延安城區。攝影/章軻

寶塔山上綠樹成蔭。攝影/章軻

數據顯示,延安目前全市林地面積發展到4338.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6.35%,城區綠化覆蓋率42.65%,街道樹冠覆蓋率39.8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45平方米,水岸林木綠化率96.14%,道路林木綠化率98.47%,水源地森林覆蓋率平均值為71.93%,創森各項指標全部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9月19日,延安獲得了“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延安市位於陜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遊、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和中國革命聖地。

歷史上,延安曾有“森林茂密、水草豐盛、牛馬銜尾、群羊塞道”的記載,但由於歷代戰爭的破壞、人口的急劇增加以及傳統的“散牧”放羊等,使延安境內的植被逐漸破壞,水土流失不斷加劇,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成為黃土高原地區生態最為脆弱的地區之一。

延安人形容當時的景象:“下一場暴雨刮一層泥,發一場山水褪一層皮”“開荒種地不打糧,年年歲歲受災荒”。

1978年,我國在西北、華北、東北13個省、區、市,啟動了被譽為“中國的綠色長城”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延安市是工程實施重點地區之一,目前已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000余萬畝。

這之後,延安於1999年啟動退耕還林工程。2000年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全市63個國有林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到2012年底,延安市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1649.22萬畝,累計退耕還林910萬畝,占全國退耕面積的2.5%、陜西省的27%。

陜西省農業遙感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實施退耕還林以來,延安的植被覆蓋度由2000 年的46%提高到2012年的67.7%,提高了21.7%。2000年-2012年延安衛星遙感圖清楚顯示,延安實施退耕還林區域的顏色明顯變綠變深。

被青山綠水環繞的延安城。攝影/章軻

2011年底,延安市決定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要在生態環境脆弱的黃土高原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這在20年前無異於癡人說夢。

梁宏賢介紹,延安高標準編制了《延安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確立了“黃土高原生態明珠、革命聖地美麗延安”的建設理念,為延安量身打造了“一核多極、六廊多點”的城市森林建設藍圖,層層分解落實任務和簽訂目標責任書,一級抓一級。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延安采訪時了解到,延安城區處於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匯之處的位置,線性城市,人多地少,建綠空間匱乏。

梁宏賢介紹,延安市確立了“森林圍城、內擴外建、點面結合”的城市森林建設思路,累計完成新增各類綠地3261.15萬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範圍對居住區覆蓋率達到96.87%,建成郊區20公頃以上大型生態休閑場所18處、57.74萬畝,33個重點鎮、1292個村莊分別綠化7.8萬畝、15.98萬畝,綠化道路7589.9公里、水岸1515.4公里。目前,延安全市林城相依、林居相依、林路相依、林水相依的城鄉一體化森林景觀格局初步形成。

延安目前全市林地面積發展到4338.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6.35%。攝影/章軻

“既要綠色發展,又要產業富民。”梁宏賢說,延安創森堅持生態與經濟並重,特別是把生態建設同扶貧攻堅結合起來,發展經濟林果、林下經濟和森林旅遊業。數據顯示,創森以來,延安全市累計新增以山地蘋果為主的鮮果經濟林面積106.17萬畝,蘋果總面積增至350萬畝,年產量達到280萬噸,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一半來自蘋果。新建核桃、紅棗、花椒等幹果經濟林園33.9萬畝,幹果經濟林面積累計達到318.95萬畝,產值增至8.1億元。

梁宏賢介紹,延安以森林豬、森林雞和中藥材、食用菌等為主的林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各類林業經濟合作組織增至75個。延安還累計建成省級以上森林公園數量達到8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5個,十大森林生態旅遊基地和6條長短結合的自駕遊線路構成了森林生態旅遊的基本框架,今年各森林公園已累計接待遊客39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4億元。全市林業總產值由創森前的51.56億元增長到130.64億元,年均增速36.87%。

延安對革命遺址實施了景區綠化美化工程,綠化率達到69.8%。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6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