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梁伯韜:港府應主導上市改革

1 : GS(14)@2016-11-15 08:02:27

【明報專訊】繼阿里巴巴主席馬雲後,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主席梁伯韜昨日亦批評本港的監管制度不合時宜,需要改革,港府更應擔當主導角色,以推動市場發展。提到上市改革諮詢,梁稱當局需作全面檢討,商會將視乎諮詢總結的情况,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港股無新產品 流失資金

梁伯韜昨日出席研討會時表示,目前港股偏重於舊經濟,而且監管制度不合時宜,令不少新經濟公司例如阿里巴巴,均沒有選擇來港上市,繼而限制了港股市場的產品種類,難以吸引投資者;因此,他認為本港的上市條例有需要修改,尤其是配合輕資產、新經濟的發展,港府更應擔當主導的角色,而不是讓市場自然發展。日前證監會在本港發展「同股不同權」上,態度疑似軟化,梁伯韜稱當局須盡快展開探討,才能回應市場的改變。

反對再延長諮詢期

梁伯韜更稱,即將通車的深港通,以至通車兩年的滬港通,均只是渠道的開放,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本港在紅籌及H股後,已近20年沒有創新產品的出現;若科技公司繼續選擇到美國而非本港上市,將來滬紐通、滬倫通等開通後,資金亦會流進美國而非本港。

至於將於本周五(11月18日)完結的上市改革諮詢,梁伯韜不同意再度延長諮詢期,並再次重申當局需全面檢討方案,而非「小修小補」,上市公司商會將待諮詢總結公布後,才決定下一步行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28&issue=20161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40

贏歐美巨頭奪話事權華為主導5G國際標準

1 : GS(14)@2016-11-21 00:04:47

中國通訊技術終於走上世界頂尖地位。日前在美國舉行第五代移動通訊標準(簡稱5G)會議上,世界通訊產業巨頭們通過決定,採用中國華為公司主推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為未來5G的核心技術標準。這是中國首次實現通訊基礎技術標準領域突破,也是通訊技術首被確定為國際核心標準。



當地時間17日,國際無線標準化組織3GPP的RAN1(無線物理層)第87次會議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就5G短碼方案進行討論。多家公司帶來了關於5G的eMBB(增強移動寬帶)的技術方案。短碼技術方案主要有三種,分別是中國華為主導推動的PolarCode方案、美國高通公司主導推動的LDPC方案,以及歐洲國家主導推動的Turbo方案。


7年研究花46.5億

經過與會公司代表多輪技術討論,3GPP最終確定PolarCode作為控制訊道的編碼方案標準;LDPC作為數據訊道的編碼方案標準;歐洲的Turbo方案出局。圍繞未來5G標準的爭奪,此次會議對決激烈,可謂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各方代表互不相讓,連續幾天討論到凌晨甚至通宵達旦。據報道,LDPC由高通領銜,背後站着英特爾(Intel)、三星、諾基亞和Verizon等巨頭。華為Polar方案背後則是中國的中興通訊、展訊、小米、OPPO、vivo、阿里巴巴、中移動、中電信、中聯通等。5G標準之爭實際上中美較量。華為從2009年開始研究5G技術,為此投入了6億美元(約46.5億港元)。有內地技術專家表示,訊道編碼是無線通訊領域的基礎技術方案之一,20年更換一次。中國是首次實現了在基礎技術方案的突破,被採用為國際標準更是首次,意義非凡。中國官方已經發佈5G約在2020年推廣商用,而世界範圍5G標準會在2019年發佈。分析指出,中國技術成為5G短碼上編碼標準,可得到更多話事權,日後所有5G設備如機站、手機等都要跟從標準。過去在2G、3G年代,通訊制式標準由歐美國家決定,全球均是以WCDMA為準,中國則自行研發TD-SCDMA。最為人熟知的例子是當年所生產的iPhone均採用國際標準,中移動則因政府要求用中國制式,未能獲得iPhone銷售權,大大影響生意,亦令中國制式難以提高普及程度。華為技術成為5G國際標準,引起內地輿論興奮,業界舉國熱議叫好。財新網/《蘋果》記者


【網民有話說】

‧華為中國的私營長臉,國企丟臉!‧如果不是軍方背景,華為能有今天嗎?‧高通時代結束了!‧中國無線通訊迎來歷史一刻!‧2G被壟斷,3G奮起追,4G並駕齊驅,5G拿下話語權!‧中國稱王的時代來了!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0/198398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330

分析:強勢可期 亞洲續有壓力 美元主導今年環球金融走勢

1 : GS(14)@2017-01-04 00:32:45

【明報專訊】毋庸置疑,美國已經進入加息周期。雖然美聯儲過去兩年都只加息一次,但主席耶倫在上一次議息會議表明,2017年有機會加息3次,令市場對是否處於加息周期的爭議畫上句號。加息預期推升美元,美元指數在2016年累升3.63%,新興市場資金流走、人民幣大跌等現象均與美元上升有關。而展望2017年,分析均認為,美元仍然會主導環球金融市場走勢。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推升美元及美債息,但年底前卻有所回吐。美元指數在12月見過103.65的高位後,上周五收報102.21。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亦從2.63厘的高位,收爐日回落至2.44厘。

渣打:明年美債息挑戰3厘大關

「相信只是倉位調整,屬技術性因素。」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指出,通常年底前基金會平倉以鎖定利潤,他估計2017年會再開倉。「除非美元指數明顯回落,亞洲市場仍然會有走資壓力。」受美元急升影響,人民幣在2016年累跌6.95%,跌幅是1994年匯率併軌以來最多。美元急升亦左右股市走勢,過往美元與亞洲股市表現亦多次呈反比,2016年底美元指數開始飈升時,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亦一直回落。

但梁振輝認為,在通貨再膨漲的預期下,明年美債息仍有機會挑戰3厘大關。但他相信美元會在年初稍為偏軟,因為市場已經消化了明年加息3次的預期,「即使耶倫講話後,歐元、日圓等外匯亦沒有太大變幅,反映在現時的加息預期下,美元難以再延續2016年的強勢。」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則指出,最近一次的議息聲明已反映耶倫會採取更進取的加息步伐,以回應特朗普的政策方向。增加就業及提高收入、減少稅收一直是特朗普主張的經濟政策。

鄧世安相信,特朗普上任後美國的薪金及通脹壓力將會上升,加息預期可能會比現時更強。「2017年美國經濟仍然一枝獨秀,資金流向美元速度只會加快。」

恒生:倘歐洲出事 資金投向黃金

恒生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認為,2017年的金融市場仍然由美元走勢主導,但投資者要留意,過往多年依靠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而作出投資決定的方法,是否仍然有效。「2016年兩大黑天鵝事件,即英國脫歐及特朗普當選,都反映了市場不能再單純只分析財政政策。」他指出,2017年歐洲多國會舉行大選,一旦再出現政治風險,資金會流向一些全球通行的資產,因此除了美元,黃金亦值得留意。

〔再戰2017系列之六 (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66&issue=20170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123

科網業規模遠遜矽谷 「軟件」主導汽車發展 德國傳統工業優勢恐漸失

1 : GS(14)@2017-02-05 10:30:49

【明報專訊】德國GDP去年增長1.9%,增幅是5年來最快。作為歐元區經濟引擎,其汽車業更是質量的代名詞,寶馬、奧迪和平治佔據全球豪華房車市場的80%。不過無論是德國工業界以至政界都瀰漫着一股恐懼,就是數碼科技興起正蠶食其工業優勢。

明報記者 黃展翹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幕僚長Peter Altmaier早前的一段話透露了政府的憂慮:「當全球科技界朝向自駕車和電動車發展,軟件可能超越引擎成為汽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德國汽車業是否還可領先全球?未來一部汽車的價值可能有50%至60%來自數碼設備,20%來自電池,若德國掉以輕心,可能只能賣車窗、座椅和輪子。」

投資當地汽車零件製造商大減

德國銀行業人士指出,現在已沒有人願意投資德國汽車零件製造商,恐其缺乏前景。當地大數據分析公司Datameer創辦人Stefan Groschupf說,數個世紀以來,德國是全球創新的主要動力,但現在停滯不前,業界充斥着官僚主義,不敢冒險,不肯投資新技術,呼籲德國工業界需要醒覺。他透露,創業之初在家鄉德國處處碰壁,深知其數據系統有助德國工業,但業界不感興趣,「敲了很多人的門,但他們的態度是若非甲骨文、微軟或T-Systems也不理會我們」。

為此他在2006年決定遷往美國矽谷,在當地很快接到工作,為蘋果和AT&T建立大數據分析系統。他所創立的Datameer,自2009年創立以來已募集到7600萬美元資金,美國航空、Visa和BT也是其主要客戶。

德國科網業的規模遠遜於矽谷。德國最大的上市科技公司SAP於45年前創立。該國也有一家抄襲美國電商營運模式的Rocket Internet,在新興市場經營網購,不過市場對其業務信心不大,其股價自2014年上市以來已下挫逾四成。

根據科技數據與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全球174家獨角獸初創(unicorns,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未上市公司)當中,只有4家是德國企業。德國繼續由「老經濟」主導。安永的數據顯示,德國的100強企業有55家來自工業,包括機械製造、汽車、礦業、能源和化工,只有5家是IT公司。反觀美國的100強企業有20家來自IT和媒體。安永的執行合夥人Mathieu Meyer稱,汽車業在未來20年出現顛覆的變革,這過程由美國掀起,愈來愈多中國IT集團參與其中,而德國仍非常依賴傳統工業的成就,但未來可能逐漸失去優勢。

企業顧問公司Roland Berger預計,若德國不推動數碼改革,到2025年,德國的工業生產值將下降2200億歐元(約1.8萬億港元)。德國官員仍認為德國有機會引領數碼創新浪潮,尤其是在工業網絡方面。默克爾常提及的「工業4.0」(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把全自動化的工廠連線。

德國可再生能源公司Innogy的負責人Peter Terium稱,這種「物聯網」是美麗的,德國有「物」,而矽谷有「網」,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聯繫起來。不過連繫各工廠的命脈將是數據,分析大量信息的能力可能比自動化系統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當前問題是數據處理這肥肉,將落在德國公司還是Google等矽谷巨企手上。

數據分析 成連繫各工廠命脈

德國業界認為,其中一家可望把握大數據機遇的德國公司是SAP。它有望成為德國中小企推行數碼化的合作伙伴。SAP的產品和創新主管Bernd Leukert稱,德國許多中小企也是業界之冠,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及大量知識產權,但它們往往不願意與技術團隊合作,習慣所有工作自己做,但若它們認為可以自行推動數碼化將注定失敗。至於那些願意與技術團隊合作的公司,卻往往找外國公司合作。

領英的聯合創辦人(Konstantin Guericke)說,德國擁有工業設備,卻缺乏物聯網的「生態系統」,很多科網巨企都在矽谷,「你寧可在德國建立自己的系統,還是與美國的業界領袖建立伙伴關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26&issue=201702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72

新盤主導 一手成交料2,500宗

1 : GS(14)@2017-02-19 12:25:59

【本報訊】新盤繼續主導樓市,市場料本月及下月一手成交可達2,500宗,差不多等同五分一個太古城,而當中不乏中大型單位新盤,包括即將推售的長實(1113)馬鞍山星漣海,涉454伙。


星漣海明公佈銷售詳情

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日前表示,在推售元朗意花園後下個推出項目為馬鞍山星漣海,項目主打大單位,以三及四房戶為主,最細戶型都逾700方呎,明日將公佈銷售部署。同系正待批預售樓花的荃灣西海之戀,提供970伙,不設開放式單位,主打兩房及三房,有443伙為734至799方呎的三房戶,佔近一半。單是長實已有近900伙中大型單位短期內待推。會德豐(020)將軍澳唐俊街23號項目已批預售,涉逾900伙,料首季登場,提供一至四房戶型,另有洋房。至於啟德新發展區續有新盤登場,內房保利置業(119)在港首個全資住宅項目,命名為「龍譽」,已取得預售樓花,有機會本季推出,全盤共930伙,涉4座,單位逾半數屬一及兩房,開放式最細200餘方呎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9/199330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962

Estée Lauder:亞洲女士成研發主導 韓風大熱改變市場 暢銷產品可引入歐美

1 : GS(14)@2017-03-22 00:15:48

【明報專訊】韓國化妝品風潮近年席捲全球,這位後起之秀對主攻歐美消費者的海外品牌或許是個威脅。國際知名美國化妝及護膚品品牌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家族第三代、集團執行主席威廉蘭黛(William Lauder)接受本報專訪時卻表示,對Estée Lauder集團而言,這是一個極具啟發性的啟蒙過程,並稱亞洲女士正主導集團的研發方向。

明報記者 邱曉欣、陳偉燊

由韓國發明的底妝產品,如BB Cream及氣墊粉餅近年紅遍全世界,Lauder稱:「過去15至20年,亞洲市場為集團增長最快的地區,她在集團的業務發展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他不諱言,亞洲女士正主導集團產品的研發方向,促使集團開發更多新配方產品,並推廣至世界各地。

亞洲設團隊 最短3個月可研發新產品

他以亞洲女士使用護膚品的習慣為例,其每天使用護膚品的平均數量,較其他地區高出50%,啟發了集團從產品形態方面,深入探討護膚品多形態發展的可能性。Lauder稱:「即使同一個配方的護膚產品,考慮到亞洲一些地區較為潮濕,霜狀或膏狀的護膚品就不太合適,亦因而研發出今天廣受大眾歡迎的護膚液(lotion)及精華液(serum)。」集團特地於亞洲設立研發團隊,產品研發周期一般為3個月至18個月,舊有產品重複生產最快3個月便可重新推出市場,新配方或新包裝則需較多時間準備,最長需時3個月。

亞太區成去年第三大收入來源

據集團2017財政年度最新銷售業績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第二季,集團亞太區銷售淨額錄6.59億美元(約51.2億港元),按年增長4.8%;2016財年全年亞太區銷售淨額錄21.7億美元(約168.4億港元,見圖),按年持平,為集團第三大地區收入來源。

韓妝產品大熱改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網絡世界則徹底顛覆全球消費模式,為緊貼時代大趨勢及減省店舖租金成本,部分零售商寧願把資金聚焦於線上業務,但對經營化妝及護膚品銷售,講求親身試用體驗的零售商來說,實體店的獨有價值是不會被任何銷售渠道所取締。Lauder稱:「在網購冒起之初,很多人認為網上商店會影響實體店人流,但原來這是一個誤解。我們發現利用全方位渠道購物的顧客(omni channel consumer),其價值為採用單一渠道消費的6倍。」換而言之,網上商店只是給予顧客多一個消費渠道,而非實體店的「天敵」。

「購物是娛樂之一」 網購非實體店天敵

Lauder本着個人的經營哲學:「購物不是主動消費,而是娛樂方式之一。」確保顧客不論在線上或線下,都能購買心水產品,因此,旗下銷售渠道所提供的產品要盡量一致,務求全方位「娛樂」顧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04&issue=201703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97

與TPP打對台 突破美主導

1 : GS(14)@2017-05-18 02:14:03

【話你知】「一帶一路」全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北京早年為突破由美國主導、被視為排斥中國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而謀劃的一項戰略方案,同時為國內過剩產業尋出路;由習近平於2013年底提出;是第一個中國主導的全球經合平台。一帶一路構想是,分別從陸路(沿古絲綢之路)和海路(經南海、印度洋、地中海),建立起中國與歐洲大陸之間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群帶;覆蓋全球65個國家,44億人口以及40%的經濟產出。隨着南美洲等國響應,現已演變為全球合作平台。中國官方資料稱,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響應支持,其中40多國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貿易總額逾3萬億美元(23萬億港元);對沿線國投資累計逾500億美元(3,897億港元);但當局從未透露有多少項目失敗。《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5/200218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52

京擬改中間價機制主導人幣滙率專家指變引導市場工具

1 : GS(14)@2017-05-27 08:53:15

【本報訊】被評級機構穆迪下調外幣債務評級後,為防止人民幣滙價受衝擊,中央昨進一步收緊滙率政策,在人民幣兌美元滙率中間價機制中,考慮引入逆周期調節因子。中國外滙交易中心自律機制秘書處昨表示,增加逆周期因子目的,是適當對沖市場情緒。有分析指,人幣正遠離市場主導,逐漸成為當局引導市場的工具。記者:范穎琛 劉美儀



中國外滙交易中心昨確認,正考慮增加逆周期因子於中間價機制,稱人民幣兌美元滙率過往多數按照「收盤價」及「一籃子」中間價的貶值方向運行機制,而分析顯示,當前中國外滙市場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順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預期的慣性驅使,放大單邊市場預期,導致市場供求出現一定程度「失真」。



增逆周期調節因子參數

中國外滙交易中心指增設逆周期調節因子參數,可以令中間價報價更充份反映中國經濟運行等基本面因素。受相關政策刺激,人幣滙價昨日持續上漲,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昨曾升逾300點子,升穿6.82關口,創逾3個半月高。在岸價(CNY)則徘徊6.85。彭博引述澳新銀行報告指,相關政策將減少人幣收盤價影響力,也導致中間價更加難以預測,如何設定人幣中間價透明度將降低,更估計其實在4月時,訂定中間價時經已加入了逆周期調節因子,直指中間價正在遠離市場主導,成為當局引導市場的工具。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認為,在人民幣兌美元滙率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主要是控制非理性炒作,以穩定人民幣滙價。他補充,自2015年中央啟動中間價機制後,人民幣即時暴跌,認同新操作可反映內地經濟運行等基本面因素。他表示,由於過去兩年內地外滙儲備由4萬多億美元,減少至3萬多億美元,雖相關數字已按月有所提升,惟仍然引起內地財金官員關注。他預期人幣兌美元在岸價或介乎在6.8至6.9的波幅之間。


央行澄清美元毋須上存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同樣稱,此舉是當局進一步穩定滙率的手段,並估計人行已通知主要報價行,在制訂中間價滙率時引入新的計算方程式。另外,昨日有媒體引述傳言,指內地央行通知各大行在滿足流動性前提下,美元全部需上存央行。央行昨晚回應稱消息不屬實,指當前銀行體系美元流動性正常,沒有採取任何要求商業銀行上存美元措施;對相關媒體揑造、發佈和傳播不實新聞的行為作出譴責,保留通過法律途徑追究相關責任權利。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7/200352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45

特稿:外援主導 華人中堅難接班

1 : GS(14)@2017-06-10 13:09:51

本地球會在中堅位置,多起用外援出任,港將只能在後備席等待良機,否則就轉型尋找出路。現時港足的中路防守位置亦由入籍兵主導,像陳偉豪這種成功上位的華人中堅實屬少數,要找接班人絕不容易。在大部份球會起用外援任中堅下,華將中堅難以上位,畢竟外援與本地球員體格有別,這些中路位置外援有較大優勢。過往不乏華人中堅新希望,但多是曇花一現。在今次港足名單中,就有李毅凱、梁諾恆和徐宏傑三位年輕守將。三人中,梁諾恆身形最好,在過去的球季與陳偉豪在南華合作過,更間中搶去豪哥的正選中堅位置,與保贊合作鎮守中路,被寄予厚望。身高達1米86的他在南華不時要串演右閘,希望來季找到新東家可在中堅位置有更多發揮。徐宏傑有「新李志豪」之稱,踢法與陳偉豪截然不同,亦的確有李志豪的影子。上季在流浪開始找到機會,初時踢右閘的傑仔今季在標準灝天轉踢中堅,雖然身形不高,但攔截準繩,20歲就成為大港腳。李毅凱屬技術型後衞,但在左閘、中堅和防中之間尚未找到最佳位置,亦需要在球會爭取更多上陣機會。未有入選的香港飛馬球員胡晉銘有「新陳偉豪」之稱,惟今季多出任防守中場或右閘。記者:禤家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ports/art/20170608/200482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006

林鄭:「港獨未去到一個勢頭」認同行政主導要受立法機關制衡

1 : GS(14)@2017-06-11 16:00:41

■林鄭月娥昨與梁振英大唱反調,指港獨僅一小撮人言論。何家達攝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2015年首次在施政報告提出要警惕港獨,更多次高調提出防範港獨思潮。即將就任特首的林鄭月娥,昨於訪問中與梁大唱反調,直言對港獨已成「思潮」說法有保留,更指港獨「未去到一個勢頭」。對於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早前強調香港實行行政主導,林鄭認為不是政府提出事項遭立法會反對,就代表行政主導受衝擊,因《基本法》寫明立法機關有權制衡政府。記者:呂浩然



張德江

林鄭昨於有線電視接受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訪問,曾提及國務院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到近日張德江強調中央對港是授權、有監督權,是否因為本港出現港獨思潮時,林鄭指兩者或有關連,但她對所謂港獨成「思潮」有保留,「我都時常同中央嘅官員或者內地嘅朋友講,呢個所謂港獨係咪去到一個思潮?我都有保留」,她認為港獨「可能係好小撮嘅人,我唔知佢嘅居心係乜嘢,就提出呢種完全不切實際、亦唔應該嘅言論」,又重申港獨「未去到一個勢頭」。


議員盼上場後言行一致

對於張德江早前在北京重申香港實行行政主導,林鄭則認為,行政主導不代表立會阻撓政府事項,就是衝擊行政主導,「(行政機關)我主動做一啲嘢、我有導向咁去做一啲嘢」,同時「呢個過程裏面如果有啲要法案嘅配合、有啲稅務嘅改革、有啲撥款要做,咁都要受制於立法機關按《基本法》嗰個功能嚟去制衡我哋」,又強調為官多年,對這點的理解很清晰。至於近年日益變差的行政立法關係,林鄭笑言「(行政立法關係)本質上唔會太好」,始終立法機關是負責制衡、監督甚至反對行政機關,不過她希望雙方都以香港的最大利益為依歸,亦表明作為行政機關的官員應該會爭取與立會合作、接受立法機關制衡。林鄭亦被問及,近年北京不時就香港發表意見,被指是收緊對港的控制。林鄭認為「最緊要講嘅內容係咪切合同埋符合原先一國兩制嘅構想同埋《基本法》嘅要求」,社會要認真了解其內容有否偏離一國兩制、偏離咗中央有權參與的事務,「如果有咪大家發聲,如果冇,其實係講清楚件事之嘛」。公民黨黨魁、立法會議員楊岳橋認為,林鄭言論或旨在為梁振英管治降溫,故未再指罵港獨,她提出行政、立法互相制衡,亦較接近《基本法》設計時的初衷,但盼林鄭上場後能言行一致,如在施政時充份地諮詢立會,而不是數夠票便算,繼而忽略了擁有逾半數選票的民主派。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1/200520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2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