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期貨午盤:能化品受OPEC達成減產協議提振 國債期貨繼續重挫

期貨內盤上午收市,熱卷領漲,漲幅達5.72%,瀝青漲4.55%,螺紋鋼漲3.22%,鄭煤、鐵礦石、滬錫、焦炭漲逾2%,大豆、滬銅、鄭醇、PP、焦煤、鄭油、PTA、棕櫚油、鄭棉漲逾1%,滬鋁、塑料、雞蛋、PVC、豆油、玉米、玻璃上漲。滬金領跌,跌幅達1.18%,滬鉛、菜籽跌逾1%,白糖、滬銀、橡膠、滬鋅下跌。

國債期貨繼續下挫,十債跌0.52%,五債跌0.24%。

消息面上,原油期貨價格周三收盤大幅上漲9%以上,原因是歐佩克(OPEC)八年以來首次達成了一項減產協議。在周三於維也納召開的會議上,該組織同意將其原油產量削減120萬桶/日,至3250萬桶/日,歐佩克主席穆罕默德·本·薩利赫·薩達說道,這項減產計劃將於明年年初正式生效。歐佩克上一次實施減產計劃是在2009年1月份。

華泰期貨認為,現貨市場基本面變動仍不大,南北繼續分化,華東、華南以及西南較強,主要由於趕工需求的釋放,以及華東地區煉廠檢修對供應有所收窄,近期溫州中油、金陵石化、福建聯合石化瀝青停產,資源出現緊缺,整體提振華東地區現貨價格。華南地區由於天氣轉好,有利於道路施工,華南地區煉廠開工維持高位,且庫存持續下降。然而,北方需求基本上停止,且此前轉產的船燃和焦化料市場由於油價走低而受到抑制,近期焦化料價格有所松動,北方煉廠庫存逐步回升。昨日夜盤瀝青期價在原油大幅上漲的帶動下基本上收複白天跌幅,瀝青現貨價格底部以及期貨底部在油價重心提高的預期下逐步明確,但是考慮到12月合約臨近限倉,預計價格波動將較為劇烈。1706合約方面,目前升水較高,雖然我們對明年需求相對樂觀,但是考慮到淡季需求以及年底至明年年初油價淡季預計有打壓,當前仍不建議多單過早入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784

視點 | OPEC八年來首度同意原油減產 卡塔爾、沙特油長怎麽說

周三,OPEC成員國達成8年來首個減產協議,同意從2017年1月1日開始,該組織將每日減產約120萬桶,並將限制產量在每日最多3250萬桶。此外,非OPEC產油國也同意每日減產60萬桶,其中俄羅斯承諾每日減產30萬桶。

協議達成後,國際原油價格暴漲超過10%,每桶價格超過50美元至本月新高。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卡塔爾能源和工業大臣薩達宣布了協議內容,並表示該協議的達成將幫助市場重新平衡。

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則在接受采訪時稱,減產協議能讓市場重回穩定,並使市場內的投資流向到達一個健康的水平。在法利赫看來,減產協議能夠達成,還是基於所有OPEC成員國與非成員國之間的傾力協作。

據悉,沙特此次極力促成減產協議,是為了配合由沙特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於四月提出的沙特國家經濟改革計劃“沙特2030願景”。該計劃意在重組沙特的經濟體制,減少對石油產業的依賴。

而減產協議促使油價暴漲,有助於沙特提高石油產業營收,減少財政赤字與債務,推動經濟改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826

一周大佬說 | OPEC減產引市場動蕩 聽聽本周大佬怎麽說

本周,市場仍受“特朗普效應”影響,美元仍保持走強。周三,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漲三日,重回6.88區間。最新公布的中國11月PMI指數創逾兩年新高,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反彈上漲。

周三,OPEC成員國達成8年來首個減產協議,同意從2017年1月1日開始限制產量在每日3250萬桶。此外,非OPEC產油國也同意每日減產60萬桶。

協議達成後,國際原油價格暴漲超過10%,每桶價格超過50美元至本月新高,市場也有所動蕩。讓我們一起聽聽本周大佬怎麽說:

 

周五,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西格爾稱,OPEC達成減產協議對標普指數十分有利。盡管減產使油價小幅上升,但標普500指數中的石油與能源部門表現均較為良好。石油買進賣出,有可能將標普500指數拉高10%。

周三,“末日博士”麥嘉華在接受CNBC電話采訪時表示,美國市場的現狀並不如經濟指數顯示出的那麽強勁,人們應該關註賣空的股票,避開買超的部門。在麥嘉華看來,人們對美元過於樂觀,美元被估價過高,因此,他不會在現階段購買美元。

11月27日,德國商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周浩在接受CNBC采訪時,對中國央行下一步將會在外匯方面如何動作進行了分析。周浩認為,目前采取行動沒有意義。對於中國央行來說,更理智的做法是在12月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之後,看清美元走勢再行動。27日,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曾就人民幣匯率、外匯儲備等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表示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的貨幣特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204

市場預期非OPEC產油國同意減產 美油收漲1%

美國WTI 1月原油期貨電子盤價格周五(12月9日)收盤上漲0.57美元,漲幅1.12%,報51.41美元/桶。油價周五上揚約1%,因投資人希望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油國將在周末維也納會議上同意減產,以配合上周OPEC達成的限產措施,抑制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

與此同時,ICE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電子盤價格收盤上漲0.42美元,漲幅0.85%,報54.4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和美國原油均錄得四周內首周下滑。

美元走強令美元計價的原油對許多買家而言更為昂貴,油價受壓,兩大指標原油均較上月底OPEC宣布減產計劃後觸及的高位低近2%。

數據顯示,本周美國能源企業增加了21座活躍鉆機,增幅為去年7月來最大後,油價略微縮減漲幅。

周六,OPEC油長將同非OPEC產油國在維也納會晤,為抑制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尋求幫助。

許多市場觀察人士對非OPEC產油國會有多願意減產表示質疑。俄羅斯曾表示,將減產30萬桶/日,這意味著其他非OPEC產油國將需要再減產30萬桶/日以達到OPEC所希望的60萬桶。

阿塞拜疆和哈薩克斯坦都已經表達了減產願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980

OPEC減產波及 今日24時成品油價或迎年內最大漲幅

根據“十個工作日一調整”的原則,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今日24時開啟。

中宇原油預計今日24時成品油零售限價可能上調410-420元/噸,折合升價92#/93#汽油0.32元/升左右、0#柴油0.35元/升左右。此次調價幅度不僅將創下年內新高,更將成為自2013年成品油新定價機制執行以來國內油價最大幅度的調整。

近10日,布倫特油價上漲了近6美元/桶,特別是12月10日淩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與非OPEC產油國在維也納達成了聯合減產協議,直接推動國際油價上行。

OPEC成員國積極的減產姿態和中國原油產量的繼續下滑,也使得國內成品油上調幅度繼續被拉寬。

如果此次成品油向上調價被落實,汽油方面,國四93#及國五92#汽油可能全面回歸“6元”時代,加滿50L的油箱車主需多花費16元,因此次調幅較大。

中宇資訊石油分析師孫曉陽認為,較目前原油走勢來看,來自各國的減產消息刺激供給方信心,但美聯儲加息預期也是制約後期原油走勢的較大利空因素,短期原油走勢或震蕩為主。

據他所在的機構測算,依目前現貨價格來看,新一輪調價已呈現較大的上調預期,後期連漲可能較大,年內最後一次調價(29日零時)或以上調結局。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上一次成品油出現較大漲幅是在10月19日24時,當時汽、柴油分別上漲355元/噸和340元/噸。

以下為2016年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一覽:

11月30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175元和170元。

11月16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65元和355元;

11月2日24時,調價每噸不足50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10月19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55元和340元;

9月30日24時,調價每噸不足50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9月18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55元和150元;

9月1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05元和200元;

8月18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175元和170元;

8月4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20元和215元;

7月21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55元和150元;

7月7日24時,調價每噸不足50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6月23日24時,調價每噸不足50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6月8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110元;

5月25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10元、200元;

5月11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120元、115元;

4月26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165元、160元;

4月12日24時,國際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3月28日24時,國際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3月14日24時,國際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2月29日24時,國際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2月15日24時,國際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1月27日24時,國際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1月13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13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622

OPEC超預期減產 油價不漲反跌:頁巖魔咒難消

當市場仍在質疑原油輸出國組織(OPEC)能否真的落實減產目標之時,數據證明了一切——OPEC最新月報顯示,2017年1月原油產量較去年12月大降89萬桶/日,執行率已經高達90%,超出市場預期;據IEA(國際能源署),最大OPEC產油國的沙特實際減產幅度為承諾規模的116%。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油價在2月13日當日卻未見大漲,反而震蕩下行。截至北京時間2月14日15:10,布倫特原油報55.62美元/桶,WTI報52.95美元/桶。

對此,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之所以油價不漲反跌,主要原因在於市場擔心美國頁巖油產量會以較快速度釋放。此外,EIA此前發布報告稱,預測3月產量環比較2月有明顯增幅。”

IG資深金融評論員Chris Weston克里斯·韋斯頓(Chris Weston)告訴記者,全球原油期貨多頭頭寸達歷史高位,顯然投機商需要新刺激來繼續增加已處高位的多頭頭寸。美國原油產量激增,則一旦油價超出收支平衡點,產油商將盡一切可能使產量最大化。

數據顯示,油價升至50美元以後,美國頁巖氣開采活躍度明顯提高(頁巖油生產成本高於OPEC原油)。據貝克休斯數據,今年1月美國活躍鉆機數達到683臺,比上月大增49 臺,連續9個月上升。

 

OPEC減產超預期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OPEC最新月報後發現,1月OPEC參考籃子價格(OPEC Reference Basket)平均在52.4美元/桶,較前月上漲1.4%(或73美分)。

(OPEC籃子、WTI、布倫特原油價格走勢。來源:OPEC)

該月報顯示,11個參加減產的OPEC成員國今年1月原油產量已經降至2988.8萬桶/日。路透社根據OPEC數據統計得出,11個OPEC成員國已經在1月份貢獻出93%的減產執行率。

雖未達到減產目標,但由於此前外界普遍對限產執行持懷疑態度,本次執行力度仍超預期。OPEC國家與非OPEC的14國產油量之和占世界總量的一半強,其產量對國際油價有重要影響。去年11月30日,OPEC決定減產以來,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雙雙攻破50美元/桶關口。布倫特原油最高上攻至58.37美元/桶,WTI原油也漲至56.46美元/桶,油價中樞上移態勢得到確立。

減產幅度最大的無疑是OPEC“老大哥”沙特。在今年1月1日全面落實減產協議以來,沙特減產幅度創下八年多以來最高水平,當月石油產量削減了71.76萬桶/天,遠遠超出去年底協議中的48.6萬桶/天的減產承諾,至974.8萬桶/天,沙特實際減產幅度為承諾規模的116%。

除了沙特,伊朗、委內瑞拉、伊拉克、安哥拉、卡塔爾的實際減產幅度都超過了其在協議中承諾的水平。

不過,市場仍對減產前景表示擔憂。“OPEC的月報喜憂參半,盡管沙特減產超預期,但其實OPEC和非OPEC還有很多工作要做,”Again Capital創始人John Kilduff表示,例如利比亞、尼日利亞此前都被暫免執行限產,其1月產量紛紛上升。此外,伊朗也是唯一一個沒有成功限產的國家。市場擔憂未來幾個月,限產目標的執行力度可能會下降。

原油價格如今牽一發而動全身,其走勢與全球通脹預期直接相關,通脹則決定了各國貨幣政策的變化;同時,全球經濟增速以及市場對原油的供求情況又直接影響了油價變化。

美國頁巖油複蘇

在1月OPEC超預期減產的同時,美國頁巖油產量則有望上揚。根據EIA本周一發布的報告,美國頁巖油日產量在3月可能增至487萬桶,與當前的479萬桶相比,增加8萬桶。

自2016年5月以來,其石油鉆井總數由404口攀升至729口,漲幅達80%。EIA在2月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將2018年美國原油日產量從1月時預計的930萬桶上調至953萬桶。美國每周原油庫存報告顯示,自2016年3月以來,原油庫存首次連續五周錄得增長。此外,汽油庫存也在增加。

據貝克休斯數據,1月美國活躍鉆機數達到683臺,比上月大增49臺,連續9個月上升。據道瓊斯消息,特朗普新政府支持傳統能源開發,美國9家頁巖油公司表示或將產能提高35%以上,頁巖油市場有望繼續活躍,已布局北美油氣油服,或自有北美頁巖油氣開采資源的公司有望受益。

韋斯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市場在註視供需動態,並認為美國原油產出是決定性因素。一旦市場對OPEC成員國(以及部分非成員國)會遵守減產協議失去信心,原油價格將趨近每桶40美元,而非維持在每桶50美元上方。可見OPEC成員國遵守減產協議至關重要,否則,市場將更大規模對當前原油期貨多頭頭寸平倉。

如今,國際原油價格的平衡早已被打破。以前油價由OPEC定價,其供給數量直接決定油價,但現在油價的頂部將由美國頁巖油價格決定,其已成為邊際生產者,技術進步使得成本不斷下降,約為40~50美元/桶。OPEC當前只能設定底層價格,產量越多這個底就越低,產量越少底就越高,但頁巖油的產量又會隨著油價走高而再度回升,把價格再度打壓下去。

在這一背景下,全球需求能否持續上行,也將主導油價走勢。OPEC月報預計,2017年非OPEC需求預計上漲132萬桶/日,預計全年總需求將達到9452萬桶/日。2017年,預計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將達119萬桶/日。

(各地區原油需求走勢。來源:OPEC)

這一預測的判斷基於以下因素:全球經濟持續複蘇,同時中國、美國、印度和歐洲汽車銷量上升,有望帶動原油需求。不過OPEC月報也提及,隨著科技進步,原油使用效率也會大大增強,這可能會部分打擊運輸行業原油需求。此外,潛在補貼的減少可能會打擊原油消費。同時,可替代能源也可能打擊原油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403

OPEC減產提振效果大打折扣 WTI原油、布油均跌逾1%

周四,國際油價擴大跌幅,截至發稿,WTI原油期貨盤中跌1.37%,報53.0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盤中跌1.30%,報55.63美元/桶。

據EIA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連增8周,3月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原油庫存再度增加150.1萬桶,刷新紀錄高位,雖然低於市場預期的310萬桶,但美國原油庫存持續增加令OPEC減產提振效果大打折扣。

同時,美國石油鉆井連連增加,自OPEC減產以來,每周的貝克休斯石油鉆井數據報告,都未顯示鉆井減少信息只有持續增長。這與OPEC減產形成詭異的平衡局面,“一邊增產,一邊減產”導致OPEC減產效果急劇降低。

值得註意的是,花旗銀行表示,隨著煉廠開工高峰的來臨,美國原油庫存將很快觸頂,原油價格將進一步上漲。同時,花旗還表示,截至2月24日當周,煉廠需求較前一周增長40萬桶/日,而季節性為何放緩,將進一步加快煉廠開工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904

頁巖油迎戰OPEC減產 油價兩周暴跌10%

眼下,全球經濟複蘇、通脹預期回升,這少不了油價反彈的功勞;然而,市場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減產可持續性存疑,成本更高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又趁油價反彈時大幅增產,這導致國際油價近兩周暴跌近10%。難道,原油熊市又要重啟了?

“近期油價下跌主要體現了市場對OPEC減產協議可持續的懷疑,未來兩個季度國際油價可能需要在45美元附近實現OPEC與美國頁巖油的再平衡。”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對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盡管當前美國頁巖油增產的速度必然趕不上OPEC國家減產的力度,“OPEC減產幅度為140萬桶/天左右,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計今年美國原油產量增加30萬桶/天,但重要的並不在於頁巖油產量變化自身,而是頁巖油產量變化導致OPEC政策可能有轉向的風險,即下半年不再減產,這是市場目前最為關註的。”今年5月25日,OPEC召開半年度會議,屆時將決定是不是延續減產政策。

招商證券(香港)原油分析師Anna Yu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期油價暴跌可能更是季節性因素擾動,但由於全球需求轉暖、經濟複蘇,原油需求端上行,若OPEC減產不出意外,仍維持2017~2018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區間55~65美元/桶。

美國增產重挫油價

截至上周,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最低跌至50.25美元/桶,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最低跌至47.06美元/桶,近兩周跌幅均接近10%。截至北京時間3月20日17:40記者發稿前,布倫特報51.20美元/桶,WTI報48. 70美元/桶。

回顧去年末OPEC達成減產協議以來,國際油價中樞整體上移,年初以來近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主要在55~57美元的區間震蕩,這主要得益於OPEC減產的提振。

根據2016年12月初達成的協議,OPEC成員將在2017年上半年減產120萬桶/天,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國家也將貢獻60萬桶/天的減產。據統計,在沙特的強力推動下,今年前兩個月OPEC的減產執行率均在90%以上。

然而,市場對於油價前景的遲疑仍體現無遺——布倫特油價自去年12月中期以來持續維持在55美元/桶上下,可見原油市場仍處於觀望狀態之中。

終於,這種遲疑在美國庫存數據公布後徹底爆發。由於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正利用原油價格處於高位的時間窗口開足馬力生產,對沖基金開始大砍多頭倉位,導致“市場踩踏”。

3月8日,EIA數據顯示,3月3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新增820.9萬桶,至季節性紀錄新高。受此消息影響,WTI、布倫特原油盤中大跌逾5%;3月11日淩晨,國際油價持續走低,其中美國WTI原油4月期貨周跌幅9.09%,創下5個月來最大周跌幅。

另據統計,美國原油鉆機總數已經從2016年5月27日的316臺的低點大幅回升至了目前的617臺。3月10日當周,美國原油產量也回升至了910.9萬桶/天。

市場份額搶奪戰重燃

盡管OPEC減產仍在持續,但是新一輪的全球市場份額“爭奪戰”似乎已經開始。

機構預計,按照目前的趨勢,美國原油產量將在今年下半年創出新高,而這也將填補大部分OPEC減產量。由於美國頁巖油廠商還在WTI遠期合約上對未來產量進行了大量套保,鎖定了未來的收入,即使短期油價大幅下跌,頁巖油廠商也不會減產。此外,1~2月俄羅斯等非OPEC國家的減產執行率不足50%。這意味著OPEC的減產紅利被美國頁巖油廠商和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搭了“便車”。

這顯然是OPEC成員所不願意看到的,市場已經嗅到了“火藥味”。一方面,沙特通過提高成品油出口,對原油減產進行彌補;另一方面,沙特意外下調了4月對亞洲客戶的出口價格。

“市場需要密切關註5月25日的OPEC半年度會議。”金曉告訴記者,市場預期一旦反轉,拋售壓力可能極大。

值得註意的還有,當前油價與全球通脹預期密切相關,而通脹預期也將直接影響央行的貨幣政策判斷。例如,歐元區2月通脹率反彈至2%,達到了歐洲央行的目標,但如果油價持續下挫導致通脹預期逆轉,量化寬松(QE)的退出或將進一步推遲。

就中國而言,國際油價除了將影響中國成品油價的調整,同時興業研究也預計,如果PPI(生產者價格指數)要在今年同比始終維持在2月的高位,則布油全年均價需超過74美元/桶。這一假設難以實現,因此其也預計中國PPI的年內高點或已過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67

全球頭條丨伊朗對15美企發起制裁 OPEC延長減產期限受阻

——華爾街日報——

【默克爾贏下聯邦大選第一站】3月26日,德國西南部小州薩蘭邦舉行議會選舉,薩蘭邦選舉是9月24日德國聯邦大選前3場地方選舉的第一場,其選舉結果被視為9月聯邦大選重要的風向標。最終默克爾所率領基督教民主聯盟成為了最後的贏家,該州基民盟主席、現任州長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成功勝出,她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獲得了40%的選票。右翼民族主義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該州僅獲得6.2%的選票。

——Reuters——

【針鋒相對 伊朗宣布對15家美國企業發起制裁】伊朗外交部26日宣布制裁15家美國企業,指控這些企業支持恐怖主義和鎮壓、支持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土地。據伊朗官方通訊社IRNA報道,伊朗的制裁名單包括美國房地產公司、軍火企業等。具體的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其同伊朗公司有生意往來,禁止其高管到訪伊朗。就在3日前,美國宣布了對30間外國公司及個人實施制裁,因為它們涉嫌非法向伊朗泄露導彈發射的敏感技術信息。而伊朗此次亦是對美制裁做出的回應。然而據美聯社報道,此次伊朗的制裁表態更多是象征性的,因為目前這些企業在伊朗都沒有業務。

——Bloomberg——

【醫改失利,白宮渴望尋求民主黨的幫助】白宮發言人斯派塞上周日在出席Fox新聞節目時暗示白宮可能會拉攏中立的民主黨人。斯派塞首先譴責了共和黨內的強硬保守派勢力,批評他們拒絕支持特朗普醫改案的行為。同時斯派塞表示,現在或許該向持中間立場的民主黨人尋求援助了,他相信部分民主黨人在特朗普政府的下一項重大議題--稅改上,將會支持特朗普的主張。

——CNN——

【OPEC延長減產期限受阻,國際油價或再受拖累】在OPEC及非OPEC舉行的聯合委員會會議中,各石油國部長建議將石油減產協議延長六個月,以持續減少供應,並要求技術小組及OPEC秘書處對目前原油市場的供需進行調查。但由於法規限制,這個延長減產協議的建議並沒有馬上得到通過。法巴銀行分析師預計,減產協議到期後,國際油價將會再受拖累。

——BBC——

【勒龐:法國退出歐元區不會引發大混亂】法國總統候選人勒龐在周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法國退出歐元區,將不會發生過多的混亂,請民眾們安心。歐元區最大的問題是物價漲得極快,人民的購買力大幅下跌,這就會進一步影響法國的就業狀況,使得法國在經濟全球化中喪失競爭力”。但伊佛普民調顯示,72%的投票者反對重回法郎體系,更希望留在歐盟當中。”

——英國金融時報——

【英內政部長質疑社交軟件為恐怖主義提供溫床】英國內政部長Amber Rudd上周日發言稱,在英國議會槍擊案發生後,應加強對具有加密功能的社交軟件端口實行更嚴格的管理,社交軟件對信息加密是“不可接受的”。槍擊案的兇徒便是利用Whatsapp信息傳輸的隱秘性來和同夥溝通並實施犯罪。Amber呼籲對於Whatsapp這樣的企業需要情報機構的介入,對其加密的信息實行監控,以扼殺恐怖主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17

美國空襲敘利亞+OPEC大會在即:油價行情引爆?

北京時間4月7日上午,一聲“炮響”令全球為之震驚。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電視講話,下令對敘利亞境內一處機場實施定點軍事打擊,稱以此回應敘政府對無辜平民進行化學武器襲擊的行徑。美東時間6日20時40分左右(北京時間7日8時40分左右),位於地中海東部的兩艘美軍艦船向敘利亞中部霍姆斯省的沙伊拉特軍用機場發射了59枚戰斧式巡航導彈。

消息一出,全球市場避險情緒急速上升。避險資黃金、日元短線暴漲,美元兌日元短線跳水60多點,刷新一周半低點至110.25;多日無法突破阻力位的布倫特原油價格一舉攻破55美元/桶。全球股市集體下挫,A股黃金軍工板塊大漲。

不得不問,這一政治局勢會否持續發酵?這對不確定性巨大的油價又意味著什麽?如果持續,再疊加產油國在5月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大會持續減產承諾,油價的下一輪上漲行情是否已被引爆?

中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副所長陳蕊判斷,此次政治沖突料僅是短期事件,油價暴漲後有望回歸到前期水平。但無論如何,OPEC減產的力度已創歷史紀錄,遠高於美國增產的速度,且OPEC國家在5月會議時大概率會堅持減產承諾,因此其判斷5月末開始油價大概率將攻破60美元/桶。

空襲短期沖擊原油市場

此次空襲是敘利亞內戰爆發6年來,美國對敘政府軍首次實施直接軍事打擊,導致避險資產價格急速飆升。

美國國防部和白宮官員都證實,59枚導彈從美國派往地中海東部海軍第六艦隊的兩艘驅逐艦上發射,導彈是鎖定的基地的機場和跑道。敘利亞官方媒體周五指出,此次襲擊造成9人死亡。

“油價之所以暴漲,這可能還是因為恐慌情緒主導的短期投機力量。” 陳蕊稱。

原因在於,敘利亞產油量原本就不多,最高時曾達到年均40萬桶/日,但由於近年來連續動亂,因此敘利亞幾乎全面停產,產能僅為2萬-3萬桶/日,因此敘利亞空襲對油價的影響更多體現在投機者對未來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形勢升溫的心理影響。

不過,陳蕊也分析稱,盡管敘利亞石油產量小,但其地理位置很特殊,“其東南面毗鄰伊拉克,上面毗鄰伊朗和沙特,此外敘利亞還毗鄰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這是通向中東油產國的繁忙要道,因此市場擔心,由於美國空襲後導致軍事沖突向其他重要產油國蔓延,尤其是伊拉克等,從而導致其原油中斷,這可能會是影響伊朗和沙特。” 陳蕊表示。

一些投資者認為,美國空襲敘利亞的初期影響可能不會持續,但空襲也讓投資者重新審視特朗普的地緣政治戰略。此前,美國始終比較收斂,特朗普也始終表示要以美國優先、淡出國際事務,因此此次也有分析師認為,美國“國際警察”的角色似乎又回來了。但是,空襲也擴大了市場對於特朗普政策不可預測性的擔憂。

原油5月後趨勢向上

盡管油價暴漲是來自於突如其來的因素,但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方機構發發現,各界都認為就基本面來看,油價自身也具備了上漲的動能。

“預計5月前後,由於空襲短期因素大概率消散,油價(布倫特)仍會在50-55美元/桶前後徘徊,但此後趨勢向上。”陳蕊稱,OPEC國家繼續執行減產承諾的可能性較大,原油供給短期可能小於市場需求,從而導致石油價格上漲。

5月25日,OPEC將召開半年度會議,屆時將決定是不是延續減產政策。數據顯示,就目前為止,OPEC減產的執行程度超乎預期,1月完成了減產目標的94%,2月則高於95%,其中“老大哥”沙特的減產執行率甚至超過140%,超出了歷史紀錄。

當然,市場仍然對隨著油價上漲後美國頁巖油的加速開工心存疑慮。早在3月中,由於市場對OPEC減產可持續性存疑,且成本更高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又趁油價反彈時大幅增產,這導致國際油價兩周暴跌近10%。

不過,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美國頁巖油增產的速度必然趕不上OPEC國家減產的力度,OPEC減產幅度為140萬桶/日左右,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計今年美國原油產量增加30萬桶/日。”

招商證券(香港)原油分析師Anna Yu則對記者表示,3月油價暴跌可能更是季節性因素擾動,但由於全球需求轉暖、經濟複蘇,原油需求端上行,若OPEC減產不出意外,仍維持2017~2018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區間55~65美元/桶。

陳蕊則判斷,“5月底開始,一般美國原油供應會開始下降,因此5月底到三季度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在他看來,如果不考慮其他地緣政治沖突,市場供需缺口也會超過80萬桶/日,對三季度油價會形成強力支撐。

“盡管此前美國頁巖油增產會抵消掉一部分OPEC減產效果,但絕對不足以完全抵消,加之此前英國北海產量為18萬桶/日的Buzzard油田被臨時中斷生產,以及敘利亞問題可能會導致伊拉克和伊朗產量出現變化,後期市場供應側的擔心會加劇,對油價形成比較強的支撐,因此預計5月底後油價可能會啟動新一輪上漲,突破60美元/桶的可能性比較大。”陳蕊預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