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四大快遞股集體下滑 順豐一度跌逾8%

3月3日消息,午後快遞股集體大跌,前期龍頭順豐控股一度跌逾8%,截至發稿,順豐略微回升跌逾6%,圓通速遞跌近5%,申通速遞跌近3%。此前已有消息稱, 順豐連續多個股價瘋漲已引起監管層關註。知情人士稱,交易所及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順豐控股的交易情況進行密切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027

順豐控股百倍估值背後的“秘密”:銷售凈利率不及“通達系” 直營重要外包也重要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03/1081030.html

001-002.thumb_head

 


每經記者 王硯丹 孫嘉夏 每經編輯 宋思艱

鼎泰新材變為順豐控股(002352,SZ),同樣一個代碼,裝入了不同的資產,它就有了不同的市場表現。

經歷了2月21日以來的連續暴漲之後,截至3月1日盤中,順豐控股總市值達到3064.12億元。雖然此後其股價有所回調,但截至3月2日收盤,順豐控股總市值仍達2841億元,遠遠超過申通、圓通、韻達這三家A股“同門”。

順豐到底值不值2841億市值?相比其他快遞公司,它又有何優勢能一騎絕塵?《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研究財務報表,以期揭示其後的奧妙。

●按扣非凈利口徑 順豐估值已逾100倍

按照3月2日市值和2016年業績預告的凈利潤估算,目前A股“快遞四小龍”中,順豐2016年靜態市盈率達到67.75倍,估值高居榜首;圓通為59.03倍,僅次於順豐;申通和韻達2016年市盈率則分別為32.42倍、41.04倍。

如果按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來計算,順豐的估值更高——2016年順豐控股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6.43億元。如此計算,順豐控股2016年市盈率已經高達107.43倍。

快遞公司員工眾多,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截至2016年6月30日,順豐自有員工就有112065人。對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67.75倍市盈率究竟高不高?

整體來看,快遞行業近年來毛利率呈現下降趨勢。這一點,順豐控股在公告中已經闡述得非常明確:“近年來,快遞行業毛利率呈下滑趨勢,主要原因在於收入端全行業快遞平均單價逐年下滑而成本端人工成本有所增加。行業快遞平均單價從2007年的28.50元/件快速下滑至2015年的13.40元/件,下滑幅度達52.98%。”

但是,順豐控股的毛利率自2014年見底之後,就呈上升趨勢,與其他快遞企業形成了鮮明對比。

公告顯示,2013年順豐控股毛利率最高,達到25.00%,2014年大幅下滑至17.25%;到了2015年回升至19.78%。2016年1~6月上升至23.36%。公司是這樣解釋毛利率波動的原因:2014年,為拓展快遞業務電商類客戶市場份額,加大了對電商類相關產品的營銷和推廣力度;由於該類產品單價較其他產品略低,影響了當年的整體毛利率水平。另外,公司當年投入了較多的人力、幹線、車輛等資源並積極部署營業網點、中轉場及交通樞紐等基礎設施,導致職工薪酬、外包、運輸、房租、折舊等成本均出現一定程度增長。

2015年度公司凈利潤上升的原因是適度調整產品結構和營銷策略,推出“順豐次晨”等高時效類新產品,還加大了其他高毛利產品和增值業務的推廣力度,毛利率水平因此得到提升;此外,推行業務流程外包模式,並對現有的運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有效降低了人員、運輸等成本。

2016年1~6月,毛利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一是加大對高毛利產品推廣;另一方面得益於業務量上升帶來的規模效益(如自有貨航裝載率的提升)以及順豐控股對成本優化工作的持續推進(如靈活配置運輸方式和線路),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

由此可見,順豐控股能在行業整體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維持毛利率穩中有升,靠的是兩點:第一,加大了高時效性等高毛利業務的推廣;二是各種成本節省,主要包括人力和運輸成本。而推行外包,亦是節省成本的關鍵。

順豐的毛利率在行業中處於怎樣的水平呢?在四家A股快遞公司中,按照各家可取得的最新財務數據,韻達毛利率最高,達到32.45%;順豐排名第二,為23.36%;申通為21.15%;圓通為14.64%。2013年~2015年,申通和圓通的毛利率均呈現逐年下滑態勢;韻達是逐年上升。到了2016年最新財務數據,快遞四小龍均出現毛利率上升。

毛利率變動對快遞公司的業績影響巨大。按照評估師的測算,順豐控股毛利率每波動1%,將給其權益價值帶來2.45%的變動,權益價值波動遠大於毛利率本身變動。而同樣的測算,營業收入每波動1%,權益價值只會同向變動約0.89%。

●銷售凈利率遜於“通達系”

盡管毛利率水平不錯,但在最終取得的利潤,或者說凈利潤率指標方面,順豐控股並不占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統計後發現,四家快遞公司在2016年都出現了凈利率提升。但在四家快遞公司中,雖然順豐收入規模最高,但是銷售凈利率墊底。韻達和申通排名第一和第二,2016年度最新數據都超過了10%;圓通為8.56%;順豐只有6.66%。

不過記者也註意到,2016年上半年,順豐控股銷售凈利率獲得大幅提升。短短半年時間從2.27%提升至6.66%,這是一項巨大的提升。

根據鼎泰新材的公告,毛利率上升和期間費用率下降是順豐控股凈利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公司期間費用率(備考)從2015年的16.99%下降到2016年上半年的14.52%。

在順豐控股三項費用中,財務費用2013年~2015年逐年增加,但占比較小。從2014年開始,銷售費用占比出現下滑,而管理費用在三費中相對保持穩定。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中,人工成本亦是占比最高的一部分。其中職工薪酬在銷售費用中占比超過40%,但是2016年1~6月,若以年化來算,職工薪酬費用有所降低。管理費用中,人工成本占比更高,2016年1~6月,職工薪酬在管理費用中的占比達到80%。

人工成本,對於順豐這家擁有超過10萬名員工的企業來說,到底有多重要?據公告中的測算數據,人工成本每波動1%,順豐控股權益價值將反向變動約6.64%。這一幅度甚至大大高於毛利率對於公司權益價值的變動。

●順豐成本重頭:高企的人工開支

對於隸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快遞公司而言,在業務的各個操作環節諸如攬件、分揀、轉運、投遞等均有較大的人工需求。然而,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鼎泰新材公告的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中,順豐控股表示,隨著包括人力成本等在內的各項成本的持續上升,將對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帶來一定的壓力。對順豐控股而言,公司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外包成本、運輸成本、辦公及租賃費、物資及材料費用、折舊及攤銷費用等。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1~6月,職工薪酬、外包成本和運輸成本占比合計達到了81.16%、80.07%、79.45%和80.74%。

其中,人工成本更是重中之重,近三年來,人力成本占順豐控股營業收入的比例約為50%。

鼎泰新材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6月31日,順豐控股的員工人數合計分別為94972人、138111人、121882人和112065人。其中占大多數的是包括攬投、運作、倉管、司機等在內的操作類員工,截至2016年6月30日,這部分員工人數為73612人,占比達65.69%。

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順豐控股自有員工領取的月度平均薪酬分別為7226.37元、7634.47元、8386.52元和8583.80元。相較之下,勞務派遣工的月度薪酬則較低,截至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和2016年6月30日,順豐控股勞務派遣人數分別為98479人、125962人、55543人和2564人,領取的月度平均薪酬分別為4864.99元、5435.65元、5815.73元和6423.49元。

盡管如此,與采用加盟制的快遞公司相比,順豐控股員工的平均薪酬仍相對較高。

以韻達股份(002120.SZ)的經營主體韻達貨運為例,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1~6月,韻達貨運自有員工的平均薪酬為7.47萬元、8.68萬元、10.56萬元和4.15萬元;勞務派遣工相應期間的人均薪酬則為3.43萬元、3.96萬元、4.27萬元和2.17萬元。

此外,韻達貨運在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的平均人均薪酬為4.26萬元/年、5.00萬元/年和5.94萬元/年,而圓通速遞相應時期的人均薪酬則為4.25萬元/年、4.98萬元/年和5.58萬元/年,申通快遞則分別為3.44萬元/年、4.53萬元/年、5.64萬元/年。

顯然,相較自有員工,勞務派遣工工資較低,也可以為快遞企業節省更多的工資支出。韻達股份也表示,由於勞務派遣方式錄用部分員工用於臨時性、輔助性和可替代性崗位,故勞務派遣員工平均薪酬較自有員工略低。

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及2013年12月31日,順豐控股勞務派遣用工占總用工人數的比例分別為28.01%、40.85%及42.69%。順豐控股稱,公司向勞務派遣公司支付勞務費用,該等勞務費用中包含了勞務派遣公司應向派遣人員支付的薪酬及社會保險費用,並由勞務派遣公司為派遣員工辦理並繳納社會保險的相關事宜。

此後,受相關法規和政策的限制,順豐控股針對自身使用勞務派遣員工比例超過10%等實際情況,開始大幅減少勞務派遣員工。截至2016年3月1日,順豐控股勞務派遣用工占總用工人數的比例為6.35%。在這一背景下,順豐控股“根據戰略轉型及業務模式的優化調整,逐漸將攬收投遞服務、裝卸搬運服務、綜合物流輔助等業務環節外包給勞務服務提供商”。

●推“夥伴計劃”鼓勵內部創業

在順豐控股內部,加強人員及運輸等外包力度的項目之一,被稱為“夥伴計劃”。

從2015年以來,順豐控股即著力於不斷優化成本及費用管控策略,對人力成本、運輸成本等實施了包括優化用工結構、提高用工效率、適當增加外包比重、提升車輛及飛機裝載率、優化路由設計等一系列措施,其中涉及諸如加強信息化、智能化投入、建立標準化操作流程、加強業務培訓和績效考核等諸多事項。

順豐控股稱,在2015年,為了積極響應國務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落實國家鼓勵服務外包的政策,公司逐步優化用工模式,在品牌、網點、設備統一提供且保證統一服務質量標準的前提下,將部分攬收投遞服務、裝卸搬運服務、綜合物流輔助服務等業務環節外包給勞務服務提供商。

夥伴計劃實施後,有關各利益相關者針對這一項目的利弊討論也一直頗多爭議。例如,原先由順豐控股承擔的部分職工薪酬、運輸成本及車輛和機器設備折舊等,轉由業務外包供應商自行承擔。但順豐控股方面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采用業務流程外包方式,一方面可以在保證公司服務質量的同時增加用工靈活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調動順豐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並全面提升員工的活力和工作效率。

有曾在順豐控股的工作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夥伴計劃”與加盟制確實有部分相似,但兩者最重要的區別在於承包商是否需要自己投入資源,且“夥伴計劃”仍保留內部工號並遵守內部規定。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多位快遞行業領域專家也認為,“夥伴計劃”並不能與加盟制劃等號。

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夥伴計劃”和加盟制的區別在於,“夥伴計劃”還是采取自營管理模式,除了法人不一樣,管理模式和管理標準都是一樣的,和加盟制有相同之處,但比加盟制管理更加嚴格。

中國電商協會物流專家黃剛也表示“夥伴計劃”和加盟制有所區別,“夥伴計劃”主要向內部員工開放,相當於內部員工創業,在這樣的情況下,背後提供的配套資源支持都與加盟制有所區別,這樣員工是“給自己幹”,幹勁更大。

快遞物流行業專家趙小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順豐控股所推行的“夥伴計劃”主要是面向內部員工,這和外界理解的加盟制有區別,可以理解為順豐的創業計劃,更側重於“最後100米”。

事實上,無論公司內外有無爭議,順豐控股所采取的一系列降本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人工冗余的情形,提升了效率。公司稱,2015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2016年一季度職工薪酬及運輸成本下降明顯。

除夥伴計劃外,順豐控股還將現有人工的一、二、三線分類梳理後重新分類為前端、中端、後端,然後基於業務價值鏈的不同環節及特征,對各個流程及崗位進行管控和優化,其中對於可趨向自動化、標準化的流程崗位通過系統和設備優化、替代。

●分析師:順豐業績彈性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順豐采取的重資產模式,因此它的業績彈性最大。

興業證券研究所分析師王品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固定成本的存在會導致企業成本端的變動幅度要低於收入端,形成的杠桿效應將會帶來巨大的利潤彈性。因此在快遞行業需求增加進而導致企業業務量上升的背景下,對於杠桿系數更高(固定成本更高)的快遞企業,其盈利提升幅度將會非常可觀。

據王品輝測算,當2017年業務量增速在30%時,由於成本結構的不同,圓通、申通、韻達、中通、順豐的凈利潤分別為18.3、18.9、17.4、24.0和63.8億元,增速分別為35%、40%、37%、26%和57%。順豐高於“三通一達”。

當業務量增速在50%時,由於成本結構的不同,圓通、申通、韻達、中通、順豐的凈利潤分別為20.3、22.4、20.4、28.3和71.3億元,增速分別為50%、65%、61%、49%和75%。

當然,利潤增速越高,成長性越好,市場給予更高的估值也是情理之中。然而,當順豐控股3月1日開板以來,連續兩個交易日換手率已經接近60%。未來何去何從仍然值得關註。

王品輝指出,預計快遞行業整體業務量2017年仍能保持30%~40%的高增長,是名符其實的“真成長”行業,目前價位順豐控股下跌空間不大。建議等待高頻數據,若能繼續驗證高成長性,則積極參與快遞板塊。但短期股價向上的催化劑不明顯,行業顯著變化不多。下一個信號要等2月底,看一二月整體行業增速情況,如果能達到或超過40%,股價有向上擡升動力。中期看,由於快遞行業增速預計未來每年下一個臺階(但較高增速仍能維持3年以上),所以估值中樞水平不大可能繼續大幅提升。並且某些快遞企業有加大投資的沖動,對業績的沖擊大小尚不明確,因此未來幾年快遞板塊機會來自於個股分化的波段性行情。長期看,下一波大機會來自於行業增長接近停滯後,龍頭脫穎而出的機會(類似於大消費行業的投資邏輯),現在龍頭是誰,仍不明顯。

3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相關采訪問題發至順豐控股公開的投資者郵箱,後者相關人士表示,會將采訪內容盡快轉交公司媒體專門負責人,並留下記者的聯系,同時表示,會讓媒體負責部門聯系記者,截至發稿時,未能收到正式回複,同時,記者於3月2日傍晚數次致電順豐媒體有關人士,但手機卻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21

順豐控股網點:控制能力強,但成本較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03/1081028.html

631bc781da72ab0b6ad036e4c40913f3.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於垚峰 謝欣 每經編輯 張海妮

雖然順豐旗下除了快遞業務,還有冷鏈、金融、商業等其他業務,但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接觸最多的肯定是順豐的快遞業務即順豐速遞。

不可否認的是,順豐速遞憑借其速度與服務質量上的優勢在消費者心中贏得了較高的地位。不過,作為普通消費者,一般能接觸到的都是那些行色匆匆的快遞小哥,而他們身後則是遍布全國的順豐速遞網點,這些網點究竟是如何進行運作與管理的?

據媒體公布的近期數據顯示,時至今日,順豐擁有45000個網點,15000臺運輸車輛,6200條運輸幹線,72000條運輸支線,成為覆蓋200多個國家的“快遞帝國”。

網點人員相對穩定

曾經,送快遞被視為臟、累、差的活,但是隨著快遞行業的幾大標桿企業順豐、圓通、申通等陸續在A股上市,快遞業的運營模式越來越規範,企業也越來越成熟,很多求職者開始重新審視這一行業。

作為深市第一大市值股的順豐控股(002352,SZ),其運營模式與國內其他幾大快遞企業的運營模式有所不同,順豐采用的是直營模式。以上海為例,順豐控股在上海設立分公司,上海市的每個區都設有一個分部,每個分部下面,再根據區域面積的大小,相應地設立或多或少的網點。

2017年3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求職者的身份,從順豐上海松江分部下面的嶽陽網點一位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該網點主要負責嶽陽街道片區的快遞收寄和派送業務,全網點的工作人員大概有六七十位,人員相對穩定,年前辭職的人只有兩三位。

“補上這幾個空缺和新招收的員工,也就是六七個崗位,年後第一個工作日人員就招滿了。”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順豐除了這些規模較大的網點外,還會在一些社區的便利店設立一些收貨寶合作點,方便周邊有寄件需求的人可以自行到這些收件點寄送快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順豐速遞的微信公眾號查詢到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北路富鑫便利店、松江區榮樂中路372號中國體育彩票店有兩個合作點。

3月1日下午,記者首先來到位於松江區人民北路的富鑫便利店合作點,店主向記者介紹,這個店去年之前,曾經是順豐的一個合作點,但現在已經不是了,目前只是天天快遞等的代理點。

此後,記者又來到位於上海松江區榮樂中路372號的中國體育彩票店,店內的老板向記者表示,這里從來沒有代理過包括順豐在內的任何快遞公司的業務,沒有收發過快件。

直營模式的“負擔”

今年春節後,包括圓通、天天等幾家快遞公司,曾數次傳出因返工率低、人手緊張而出現大規模快件積壓的情況,而順豐的情況卻完全不同,主要原因就在於順豐與“通達系”模式不同,一個為直營模式,一個為加盟模式,經營模式的不同也直接導致了快遞員收派件所能拿到的利潤存在較大的差異。

據一位順豐前員工宇文(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順豐小哥收件的提成是3.5元/件,派件的提成則是1.5元/件,全國統一。因此,盡管收件還需要包裝等程序,相對較繁瑣,而派件則簡單很多,但是快遞員們依然更願意收件。而對比順豐,“通達系”快遞員們收派件能拿到的提成則根據地區不同有所差異,低的可能只有0.5元/件,高的在1元/件上下。

宇文表示,這兩者存在差異的原因就在於,“通達系”是加盟商體系,地區的大加盟商分包給下面的小加盟商,存在著一個“層層盤剝”的過程,最終能分到快遞員手里的利潤就很少了。

不過,這種直營模式的相對讓利行為也意味著順豐的一些直營店會面臨更大的盈利壓力,而這些壓力最終依然會由順豐來承擔。

宇文透露,他此前還在順豐工作期間,華南地區作為順豐的大本營,業務量最多;總體看,華南、華東和華北的部分地區是盈利的,而華中和西部地區則很多是虧損的,但長三角、珠三角和北京這幾個地區的盈利已足以支撐起全國。不過,對於這種說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能從順豐快遞公司獲得進一步的佐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作為直營模式經營,在遇到客戶投訴時,順豐與“通達系”的處理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宇文表示,順豐曾經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監察網點對投訴的處理,側重考慮客戶對服務的評價。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快遞行業在加盟式企業總部和加盟商還沒找到合理的生態協同機制下,順豐等直營式企業一線穩定性優勢明顯。但隨著“互聯網+快遞”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勢必在管理上重構加盟式快遞生態,在服務上大數據導流物流,這一方面或強化加盟商與總部的生態捆綁,另一方面將更多降低一線低端人力需求。

楊達卿稱,隨著中國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的湧現和物流大數據平臺更深度導流物流,快遞商可以更多地采用外包人力,未必需要大量自有員工。傳統快遞加盟模式,或將走向新加盟模式。但對於已經有10多萬員工的順豐,如果不調整新環境,原來的直營優勢或變成劣勢。

但是,整個行業利潤增速放緩,面對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和快遞業務員的收入,從模式上來看,直營模式的成本控制能力強,不過成本也比較大,未來公司是否會考慮加盟模式?對此,3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順豐控股發去采訪函,但未能收到回複。

此外,另據宇文表示,由於順豐倉儲能力很弱,貨物不能積壓,因此都是“快進快出”,網點壓力實際上是很大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22

每日經濟新聞反侵權公告:格隆匯、紅商網等侵權轉載“順豐控股調查”系列文章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03/1081243.html

《每日經濟新聞》報紙、每經網(www.nbd.com.cn)、每經智庫、移動客戶端等均屬於每日經濟新聞媒體產品。2017年3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報紙及每經網登載了《揭開順豐控股富豪趕超神話之謎》系列稿件,《順豐控股網點:控制能力強,但成本較大》《順豐快遞小哥現狀:很辛苦,回家和女朋友說話的時間都沒有》《順豐控股百倍估值背後的“秘密”:銷售凈利率不及“通達系”直營重要外包也重要》《後有“通達系”前有蘇寧京東 順豐物流版圖還能做多大》《美國“快遞雙雄”千億營收有三寶:錯位競爭 並購擴張 重金投入》《未來三年快遞業複合增速或減半 從“高速拼價格”轉向“中速拼服務”》《快遞業兩頭受堵:成本年年漲,誰先提價誰先死》《美國“快遞雙雄”千億營收有三寶:錯位競爭 並購擴張重金投入》等文章。多家網站和機構未經授權全文或部分轉載上述文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各家網站:

一、非法轉載且隱匿或篡改來源的網站如下:

1.紅商網(來源標註為紅商網)

http://www.redsh.com/ppnews/20170303/130832.shtml

http://www.redsh.com/ppnews/20170303/130359.shtml

http://www.redsh.com/a/20170303/145245.shtml

http://www.redsh.com/a/20170303/125752.shtml

2.中國財富網(來源標註為和訊網)

https://www.zhongguocaifu.com.cn/news/details-79405.html

https://www.zhongguocaifu.com.cn/news/details-79457.html

3.投資之家(來源標註為中國經濟網)

http://stock.inv.org.cn/media/news_conv.php?id=4826393

4.黑馬營(來源標註為黑馬營)

http://www.heimaying.com/html/gsyw/2017/0303/146440.html

5.擺股網(來源標註為擺股網)

http://www.baistock.com/gpxw/hyyj/CrFBs2.html

6.市商網(未標註來源,顯示發布人為beauty)

http://www.otcbeta.com/news/620171.html

7.263理財財富網(未標註來源)

http://www.ysslc.com/zhuanti/qita/265040.html

http://www.ysslc.com/caijing/yaowen/263952.html

8.百家財富網(來源標註為東方財富)

http://www.romaway.com/ShowNews-3142424.shtml

http://www.romaway.com/ShowNews-3142387.shtml

9.學網(來源標註為互聯網)

http://www.xue163.com/zhanzhang/44/441541.html

10.旺角資訊(未標註來源,且註明”轉載請註明來自:旺角資訊”字樣)

http://www.wangjiaozixun.com/html/zx20/2017/0303/457355.html

http://www.wangjiaozixun.com/html/zx20/2017/0303/457353.html

http://www.wangjiaozixun.com/html/zx20/2017/0303/457361.html

11.樂陵新聞網(來源標註為樂陵新聞網)

http://www.kfjhpy.com/jyzc/2017/0303/3034.html

12.來源(來源標註為編輯團隊)

http://www.laiyuan.com/43465.html

http://www.laiyuan.com/43443.html

13.大學生網報(來源標註為本站)

http://www.dxswb.com/html/shehui/2017/0303/19404.html

14.ITChat(未標註來源)

http://www.itchat.cn/2017/0303/62091.html

15.hosof.com(來源標註為新浪科技)

http://it.hosof.com/c_it/20170303/341033_1.html

http://it.hosof.com/c_internet/20170303/341037_1.html

16.EC麥田網(來源標註為EC麥田網)

http://news.ecmaitian.com/jujiaoredian/2017/18087.html

17.投融網(未標註來源)

http://www.ipo.hk/info/142/709745.html

18.寧武新聞網(來源標註為寧武新聞)

http://www.chensj.cn/ningwulvyou/216003.html

19.頂尖財經網(來源標註為頂尖財經網)

http://www.58188.com/news/2017/3-3/49328.html

20.新手學炒股(未註明來源)

http://stock.mayicd.com/gpxxzx/chg4S3.html

21.股市行情(來源標註為www.gushq.com)

http://www.gushq.com/html/geguxinwen/2017/0303/23290.html

22、蛛絲馬跡(來源標註為新浪)

http://www.ksks001.com/narticle-14438987060765291418.html

23、吳中在線(未標註來源)

http://www.wuzhongzx.com/zxzx/show.php?itemid=858201

24.電腦店行業門戶網(來源標註為電腦店行業門戶獨家)

http://news.diannaodian.com/IT/gn/2017/0303/388423.html

25.中國大物流網(未註明來源)

http://www.all56.com/plus/view.php?aid=29565

http://www.all56.com/plus/view.php?aid=29562

26.狗仔娛樂網(未註明來源)

http://www.zhijianglu.com/a/yp/sheh/108615.html

27.科技訊(來源標註為中國通訊網)

http://www.kejixun.com/article/170303/290693.shtml

28.微客網(未註明來源)

http://www.kn58.com/tech/shangwu/20170303/1691055.html

二、非法轉載的網站如下:

1.格隆匯

http://www.gelonghui.com/p/112689.html

2.cnBeta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589159.htm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589161.htm

3.中國時尚品牌網

http://www.chinasspp.com/News/Detail/2017-3-3/373307.htm

4.投資潮

http://www.investide.cn/news/342390

5.企東財訊

http://www.qyeast.com/html/2017/xw_0303/93007.html

6.千華網

http://www.qianhuaweb.com/2017/0303/3705411.shtml

7.網貸世界

http://www.p2pshijie.com/article-250585-1.html

http://www.p2pshijie.com/article-250584-1.html

http://www.p2pshijie.com/article-250581-1.html

http://www.p2pshijie.com/article-250582-1.html

8.投資中國網

http://www.ch9888.com/news-details-71838.html

http://www.ch9888.com/news-details-71853.html

9.已知網

http://www.qdtb.org.cn/keji/hulianwang/1035364.html

http://www.qdtb.org.cn/keji/hulianwang/1035362.html

10.股市360

http://www.gushi360.com/finance/gsxw/2017-03-03/303878.shtml

http://www.gushi360.com/finance/gsxw/2017-03-03/303885.shtml

11.新聞眼

http://www.xinwen1.com/tech/234372.html

12.錢訊網

http://finance.camase.com/n2720927c4.aspx

13.51財金網

http://www.51caijin.cn/tech/20170303/4241485.shtml

我司每經網已明示“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許可,擅改《每日經濟新聞》系列媒體內容,或隱匿《每日經濟新聞》系列媒體平臺來源,或未經授權擅自在網絡上傳播《每日經濟新聞》報、每經網、每經智庫及每經移動客戶端等相關內容的,均屬於侵犯每日經濟新聞報社版權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關於規範網絡轉載版權秩序的通知》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上媒體已涉嫌違法,並嚴重侵犯了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我司現發布本反侵權公告(第2017001號),對上述侵權行為與侵權網站予以強烈譴責,並將上述情形計入我司反侵權檔案,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此公告。

每日經濟新聞

法律工作室

2017年3月3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23

順豐發布重組上市後首份年報 凈利潤達41.8億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12/1084052.html

__.thumb_head

3月12日,剛剛完成更名的順豐控股今日發布了重組上市後的首份年報。年報顯示,2016年度順豐控股實現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41.8億元,持續經營業務同比增長112.51%。每股基本收益1.06 元,同時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

根據財報數據,報告期內公司利潤大幅增長。公司2016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80億,相較2015年持續經營業務部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9.67億,同比增長112.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43億元,較2015年度持續經營業務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16.23億,同比增長62.85%。

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速運物流綜合服務。2016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4.83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比增長21.51%,  主要受益於報告期內快遞行業整體持續迅速增長。

公告稱,公司2016年度實現快件業務量25.80億票,同比增長 31.00%,件量市場占有率為 8.25%(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中國快遞總業務量 312.8 億件計算);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 574.83 億元,持續經營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21.51%,營業收入市場占有率約為 14.46%(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中國快遞業務收入規模 3,974.4 億元計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71

順豐發布重組上市後首份年報 凈利潤達41.8億元

3月12日消息,剛剛完成更名的順豐控股今日發布了重組上市後的首份年報。年報顯示,2016年度順豐控股實現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41.8億元,持續經營業務同比增長112.51%。每股基本收益1.06 元,同時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

根據財報數據,報告期內公司利潤大幅增長。公司2016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80億,相較2015年持續經營業務部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9.67億,同比增長112.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43億元,較2015年度持續經營業務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16.23億,同比增長62.85%。

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速運物流綜合服務。2016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4.83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比增長21.51%,  主要受益於報告期內快遞行業整體持續迅速增長。

公告稱,公司2016年度實現快件業務量25.80億票,同比增長 31.00%,件量市場占有率為 8.25%(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中國快遞總業務量 312.8 億件計算);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 574.83 億元,持續經營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21.51%,營業收入市場占有率約為 14.46%(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中國快遞業務收入規模 3,974.4 億元計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229

順豐收入甩開通達系 民營快遞突圍

隨著“三通一達”和順豐控股的陸續上市,此前一直埋頭賺錢的民營快遞巨頭們的經營業績也浮出水面。

最先公布2016年年報的是剛剛完成借殼更名的順豐控股(002352)。2016年度,順豐控股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41.80億元,同比增加112.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達26.43億元。

在此之前,陸續登陸資本市場的“三通一達”民營快遞企業,僅僅公布了業績快報,雖然收入和利潤都與順豐有差距,但已經呈現追趕之勢。

收入利潤領先通達系

在營業收入方面,順豐控股574.8億的營業收入,是已經公布業績快報的中通快遞、申通快遞、韻達快遞三家的營收之和的兩倍多。根據業績快報,2016年,中通快遞(NYSE:ZTO)、申通快遞(002468)、韻達股份(002120)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7.89億元、99.82億元、73.61億元。

從凈利潤來看,順豐控股也依然處於領先,緊隨其後的中通快遞是21.645億元,申通快遞的這一指標為11.93億元,韻達股份則為11.76億元,而圓通此前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5億元至14.5億元。

由於堅持直營和質量管控,順豐的快遞平均單價一直比其他競爭對手高不少,這也是其收入和利潤最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前順豐借殼的鼎泰新材發布的公告材料就透露,2013年、2014年,順豐控股快遞業務平均單價分別為23.73元、22.54元,遠高於同期同行業平均單價7.27元和7.49元。

此次順豐的2016年年報也顯示,公司2015年度和2016年度的快遞業務票均收入分別為23.83元和22.15元,依然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不過在快遞業務上,順豐也面臨“通達系”快遞公司的追趕,一方面,主打商務快件的市場正在被同樣加強空運能力和質量管控的“通達系”侵食,另一方面,人力和管理成本的不斷攀升,也使高利潤的維持越來越難。

中通快遞的一位內部管理層就對記者透露,為了提高遞送質量,中通也在通過“同建共享”的模式加強對網點的管控,即在傳統加盟制基礎上,讓關鍵區域的總經理持有中通股份,設計業務進入和轉讓機制,將傳統加盟制快遞企業升級為創業創新商業平臺。

電商爆發推動下的隱憂

受益於淘寶等電商市場的爆發性增長,申通、中通、圓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從2016年快遞市場占有率看來,圓通達到14.6%排行第一,中通14.3%,申通12.4%,韻達10.5%,順豐僅為8.2%,位居第五位。

而此前稱成本和定位並不適合電商遞送的順豐,也開始嘗試介入這一市場。2016年,順豐的快遞業務票均收入下降1.68元,這與電商遞送的“薄利多銷”也不無關系。

然而,盡管快遞行業在過去幾年維持了高速發展,但網購推動快遞業務的速度已經在放慢。

中原證券的研報就顯示,2013-2015年網購規模增速分別為58.33%、47.37%和35.71%,到16年前三季度已經下降到26.56%,而隨著產品單一同質化、附加值不足等問題的凸顯,快遞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劇,產品價格逐年下降。公開數據也顯示,2016年我國快遞單價為12.78元/件,同比2015年下降0.62元/件。

在此之前,除了順豐,“三通一達”都是采取加盟的方式擴張網點,總部的盈利主要依靠加盟商的運單的增長,這其實也助長了其對加盟商低價策略的支持。而這種低價策略帶來的低利潤率,又導致擴大基礎設施乏力,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在順豐控股上市儀式上,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就對記者指出,順豐的上市,也是快遞企業這一輪上市的收官之作和新高潮,未來行業也將迎來新發展,目前還存在基礎設施薄弱,服務質量殘次不齊和員工待遇有待提高等多方面的問題。

值得註意的是,近日一些淘寶的賣家,已經陸續收到了三通一達(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的消息,執行多年的快遞包倉價即將停止。

所謂包倉價,就是加盟商與快遞公司總部簽定的以一定數量或者空間為基礎的協議價,省去快遞中間環節的中轉費用。

一般來說,一件快遞從南方運到北方,要經過多個城市的中轉站,每經過一個中轉站的快件都要繳納1元左右的中轉費用,而采用包倉價就可以免去中轉費用,從而降低當地加盟商的運營成本。

而如果包倉價取消,無疑將增加加盟商的運營成本,也意味著增加的成本可能會通過遞送價格轉嫁。

“2017年預計有中小快遞公司會活不下去,而原有的價格戰也難以持續,快遞可能會迎來一輪漲價潮。”“三通一達”其中一家民營快遞的管理層對記者預計。

而對於順豐來說,則希望通過打造一站式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突圍。記者梳理其2016年年報發現,順豐的國內快遞業務占比進一步下降,倉儲配送業務、重貨運輸業務、國際快遞業務員與冷運業務的收入占比則分別提升至7.06%、4.08%、1.91和2.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477

“掙快錢”思維是順豐上市的後遺癥還是背後的無可奈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06/162959.shtml

“掙快錢”思維是順豐上市的後遺癥還是背後的無可奈何?
快刀三俠 快刀三俠

“掙快錢”思維是順豐上市的後遺癥還是背後的無可奈何?

從堅持不上市的快遞巨鱷,到如今盲目擴張的上市公司,順豐的背後是患有嚴重“上市後遺癥”企業的無可奈何。

來源 | 快刀三俠(ID:kuaidaosanxia)

文 | 路德維格

上市2個多月的順豐又有新動作了,這次它們把目光瞄準了彩票行業。

2017年4月27日,順豐控股發布了一則聲明:順豐控股旗下的子公司“順豐彩”將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中心在即開型彩票代銷、系統對接、主題票定制和倉儲配送等多個領域全方位合作。兩者共同開發了一款以順豐元素為主題的——豐彩紙型即開票,此彩票最近已經獲得財政部審查批準。

1

這是對轉型懷有“執念”的順豐,在繼順豐優選和嘿客之後,又一個讓眾人懵逼的轉型“力作”。在把快遞送到你手里的過程中,王衛似乎希望順豐小哥可以跟瑞士軍刀一樣無所不能。

盡管2016 年中國全年彩票銷量高達 3950 億元,但這依舊不能賦予順豐涉足彩票的正當性。事實上,博彩業在國內屬於壟斷經營狀態,發行機構和發售單位都受到政府的把控,解禁遙遙無期。

比起探究順豐如何將物流與博彩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合理結合,更值得我們註意的是上市後的順豐對於“掙快錢”的迫切需求。

與此同時,在媒體對於順豐2017年一季度財報的解讀里,頻頻出現“增長放緩、發展瓶頸”這樣的負面詞匯。這也導致很多人將順豐涉足彩票領域,看作是其遭遇發展瓶頸後有病亂投醫地功利性選擇。

從排名第一、堅持不上市的快遞巨鱷,到如今盲目擴張的上市公司,順豐的背後是患有嚴重“上市後遺癥”企業的無可奈何。

無奈的出爾反爾

王衛在2011年時曾表示過自己對上市的態度,他這樣說道:“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

“我做企業,是想讓企業長期地發展,讓一批人得到有尊嚴的生活。上市的話,環境將不一樣了,你要為股民負責,你要保證股票不斷上漲,利潤將成為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這樣,企業將變得很浮躁,和當今社會一樣的浮躁。”

如今回過頭看王衛當年的言論,頗有幾番“打臉”的意味。但糾纏於王衛的“出爾反爾”顯然毫無意義,企業的戰略計劃理應隨著發展情況的變化,做出相應的改變。

最近幾年來,“三通一達”通過加盟發展的模式,市場份額越占越大,已然威脅到順豐行業老大的地位。采用自營模式的順豐,由於在網點布局和運輸工具的購買和租用方面花費巨大,要想繼續領先對手,必須擴大規模,而上市似乎成了順豐唯一的選擇。

誠然,上市可以幫企業向全社會融來資金發展自己,動輒上億、上十億的資金信手拈來,而且不需要償還,這顯然是銀行貸款所無法比擬的。

但上市的始終是一把雙刃劍,上市後的種種限制成為企業難以適應的後遺癥。比如必須堅守監管與審計、必須隨時接受社會的監督、必須接受重大舉措和戰略交由股東大會審議等。不僅如此,股價波動所造成的人心浮動,小股東隨時套現的風險決策,甚至是“門口野蠻的人”惡意入侵,都成為企業上市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所有的代價,似乎都讓企業與曾經的願景背道而馳,增添無益地變數。無論如何,與巨大的利益相比,這些“小意外”又算得了什麽呢?

為掙快錢而多元化投資

上市公司中有的錢太多,怎麽都花不完,有的卻又錢太少,資金鏈隨時可能斷裂。但不管錢多錢少,都和多元化有關。

作為一家公司來說,快速成長是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當一個企業手握大量現金的時候,卻不能有效增值,必然會造成巨大的財務成本。而這個時候,資金的多元化便成為一種最佳選擇。

有的企業將資金違規進行炒股,有的投資房地產,還有的搞金融債券。用當下時髦的話來說,這叫建設企業生態。這樣的擴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的主要業務增長乏力,為了尋求更高的回報,將錢投入暴力行業。加之上市企業資金充裕,更容易造成管理層的盲目投資。

順豐早在未上市之前,便嘗試建立過這樣的“生態”。

2014年,眼看零售行業的爆發式增長,順豐豪擲10億元鋪設了近3000家“嘿客”門店。嘿客是順豐旗下網購服務社區店,除可以提供快遞物流業務、虛擬購物外,還具備ATM、冷鏈物流、團購預售、試衣間、洗衣、家電維修等多項業務。

2

按照原來的策劃,嘿客將建設成順豐O2O夢想的理想線下載體。可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順豐的“嘿客”夢想並沒有如預期所料的那樣成功,它甚至成為了一個失敗的項目。

而原因也顯而易見:如果說從零售到物流是“降維打擊”,零售成功,自然就會產生大量的派送需求;而物流到零售是“升維打擊”,物流成功,並不會帶來豐富的購物需求。一升一降,難易自現。

對於這樣盲目的多元化投資,步步高董事長段永平對於不做廣告公司的看法,能夠很好的解答這一現象:

步步高公司每年都會投入幾億到幾十億的廣告費用,於是,公司很多高管認為,肥水不流外人田,步步高應該自己做一家廣告公司,或者收購一家,這樣更能夠節約成本。

但是段永平並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他認為步步高辦廣告公司一定會辦砸,因為他們不懂這個行業。很多手下質詢他,為什麽認為他們一定做不好。段永平說:“如果你們的邏輯成立,那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公司應該是可口可樂廣告公司,或者是寶潔廣告公司,但事實並不是這樣,這里面肯定有它的原因。”

對於這次的順豐彩票是否還會步“嘿客”的後塵,我們不得而知。但上市後的順豐顯然有更多的“閑錢”進行多元化投資,但稍不註意,很可能被多元化投資搞得焦頭爛額。

賺快錢彌補經營缺陷

上市之後的企業,不得不接受社會和證監會的監管,一些經營中經不起檢驗的管理問題和業務問題便會暴露出來。而問題暴露後所帶來的股價與社會公信力的下跌,則會讓企業發展越發步履維艱。

通過投資回報迅速的行業,賺快錢補貼經營上的決策失誤,顯然是一個比較劃算的買賣。說到回報迅速的行業,房地產註定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6年底,深圳住房均價漲幅已接近五成。上海、廈門、合肥等其他一二線城市的住房均價漲幅也都在40%左右。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火熱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上市企業加入到房產投資甚至是炒房的行列。

2016年,A股有44.72%的企業,也即1300多家上市企業持有投資性房地產,金額合計高達5874.2億元。這與2013年相比,增幅高達67.4%。

有近90家上市企業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在10億元以上,中國平安更是以持有334.29億元的投資性房地產居首。中國建築、中國銀行等也持有超200億的投資性房產。

2016年9月一家叫做雲賽智聯的公司發布公告,其出售的一筆上海房產,以5.03億元的價格成交,實現收益高達1.86億元。而在當年上半年,雲賽智聯凈利潤僅為7073萬元,不及投資房產收益的一半。

3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管理者應該審視當下的經營模式、管理理念和方法等,考慮如何在上市公司規範的遊戲規則下良好生存下去。而賺快錢方式的出現,讓諸多管理者失去了對經營模式的探索動力,沈溺於簡易的套現模式,最終影響了企業未來的發展。

在賺快錢中走向毀滅

馬雲曾說, 天下沒有教人賺快錢的書,有也未必會跟大家分享。很多年輕人過多關註了術,過多去思考賺錢。但真正應該思考的是我能做什麽東西給別人,提供跟別人不一樣的價值。

無數知名企業家都曾表示過對於賺快錢思維的否定,但許多企業仍舊對賺快錢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甚至不惜賭上企業的未來。

最著名的案例,是永樂電器與摩根士丹利的賭局,這一賭局最後改變了整個中國家電零售行業的格局。

timg

在2005年下半年,運作永樂電器上市的摩根士丹利與永樂簽下了一份協議。協議約定,如果永樂2007年的凈利潤超過7.5億元人民幣,外資股東將向永樂管理層無償轉讓4697.38萬股永樂股份。如果凈利潤不高於6億元,永樂管理層將向外資股股東無償轉讓9394.76萬股股份。

這意味著,永樂必須“3年內保持年均50%的凈利潤增長率”,才會賭贏。

漸漸地,陳曉發現情況不妙——國美、蘇寧、永樂、大中都在加速開店,競爭的激烈使永樂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而市場需求的增速卻不到10%!永樂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增長50%,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

為此,陳曉不得不裁員、減薪,大力整改,但依然無力回天。即使按最好業績,永樂2008年的凈利潤也只有4.57億元,這與對賭協議的最低預期6億元,差距巨大。

為賭贏摩根士丹利,陳曉與大中電器達成了“換股合並”計劃。雙方約定,大中在北京和天津的收入納入永樂的銷售額。

然而,摩根士丹利看穿了陳曉的“伎倆”,就在永樂與大中達成合作協議的第二天,摩根士丹利公開指出,“永樂收購大中,其成本快速增加以及偏貴的估值,令摩根士丹利決定調低永樂今明兩年盈利預測25%~27%。”

最終,永樂股價暴跌。連續5天,摩根士丹利拋售約15.81%永樂股權,使永樂股價跌破發行價,市值從巔峰時的近100億元縮水至40多億元。而摩根士丹利大賺其錢,從永樂身上套現8億港幣,投資回報率超過200%。

這場鬧劇最後以國美收購走投無路的永樂為結局,永樂至此消失在中國。

為了快速賺回摩根士丹利手上的永樂股票,陳曉顯然已經失去理智。在急功近利、賺快錢思維的主導下,管理者對於企業的戰略決策將會出現較大偏差,一旦企業跨出去錯誤的一步後,很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快錢思維的罪與罰

陳曉的掙錢思維,如今已成為很多中國商人生意觀念。

一份來自媒體報告顯示,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這一數據與歐美相較,差了一大截,與日本企業相較,差距更彰。

歐美企業平均壽命40年、日本企業平均壽命58年。

什麽原因導致中國企業壽命如何短暫?正是這種只有掙錢、掙快錢的思維,導致中國中小企業短命。

中國不少優秀企業在通過IPO後,便不思進取,借助股票增發或是外延並購,來壯大自己的塊頭和規模,這種外延擴張的背後是很多上市公司崇尚的一種“偽成長”模式,而真正依靠內生的、自我研發創新的內涵式成長,卻幾乎為零。

甚至有一些上市公司為了賺快錢、追逐財務報表的光鮮亮麗,不惜拋棄主業、脫實向虛。不是參與房地產大開發,就是參股或控股金融企業。或是幹脆職業炒股、大玩杠桿舉牌,大搞資本運作、資產重組,專門倒騰股權差價。長此以往,我國實體經濟將會面臨著被掏空的風險。

一場“賺快錢”的危險遊戲,正在一些上市公司或國有企業之間你追我趕、相互攀比與角逐。長此以往,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希望在哪里?工業強基、實業興邦的戰略是否會泡湯?

在如今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之下,也應是中小企業堅守本業、修煉內功和砥礪前行的機會。然而可怕的是,我們身邊有太多掙快錢生意人。他們處處尋找市場空白機會,尋找市場尋租空間,而並不願意在自身所處行業里拼搏鉆研。

這種觀念的存在,嚴重阻礙了中國商業向品質精良、品位精致的高階發展,也嚴重阻礙了產業升級的步伐。

總而言之,專註主業的企業終將日漸取代靠投機和掙快錢的企業。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繁榮可以通過資本暫時制造,但最終還是要在企業的堅實打拼中完成。至關重要的因素,還是在於企業家究竟能夠看得多遠。

微信圖片_20170506094609

順豐 王衛 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584

順豐暫停物流數據接口 菜鳥:感到突然,正在溝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01/163376.shtml

順豐暫停物流數據接口 菜鳥:感到突然,正在溝通
i黑馬 i黑馬

順豐暫停物流數據接口 菜鳥:感到突然,正在溝通

截至發稿,菜鳥仍在就此事與順豐溝通。

i黑馬訊 6月1日消息,今日淩晨,順豐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截至中午,順豐已經停止給所有淘寶平臺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菜鳥方面表示,對此感到很突然,正在與順豐緊急溝通。

順豐暫停數據接口後,淘寶上順豐包裹的物流詳情無法正常回傳,商家無法確定買家是否已經收貨,買家也不能跟蹤商品的實時信息。

菜鳥在回應聲明中稱,事發突然。5月31日晚上6點,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6月1日淩晨,順豐就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

菜鳥在聲明中還強調,與所有物流夥伴是合作關系,而不是競爭。菜鳥不碰具體物流配送,沒有一輛快遞車,沒有一個快遞員,是憑借物流合作夥伴的支持合作,共同提升了中國的快遞物流效率。

截至發稿,菜鳥仍在就此事與順豐溝通,並表示將繼續與所有合作夥伴進行數據連接、分享,提升物流體驗。

下圖為菜鳥的聲明原文:

微信圖片_20170601153557_副本

 

物流 順豐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020

菜鳥怒懟順豐,仿佛當年3Q大戰二選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02/163389.shtml

菜鳥怒懟順豐,仿佛當年3Q大戰二選一
劉興亮 劉興亮

菜鳥怒懟順豐,仿佛當年3Q大戰二選一

阿里要靠平臺來整合天下,這個天下人皆知。順豐想一針破天然後一統天下,大家也慢慢感受到了。但是,你幹你的仗的時候,能否考慮下用戶的感受?神仙打架,能否別讓凡人吃癟?

來源 | 劉興亮(ID:liu_xingliang)

文  |  劉興亮

1

可憐的互聯網女皇Mary Meeker,費勁吧啦整的一份報告,在中國才刷了半天屏,就被叫停了。往年,她的報告都是要被議論好幾天的。

不過,女皇今年的報告,叫停也就叫停了。因為,女皇可能真的是老了,說好的趨勢報告呢?

女皇的報告,是被兩個男人聯手叫停的。這兩個男人,一個叫馬雲,一個叫王衛。馬雲的菜鳥和王衛的順豐,聯合搞了點事,就成為又一個刷屏事件。

這就是中國的現狀。一個熱點的持續時間,並不取決於自己,而是取決於下一個熱點什麽時候到來。

2

菜鳥和順豐爆發了網絡口水戰。口水戰,是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因此,這事很快就成為了熱點。而且,很熱。

1.webp

菜鳥在聲明中稱事情發生突然。5月31日晚上6點,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6月1日淩晨,順豐就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

菜鳥方面表示,此事發生前為保護消費者隱私、電話信息安全,菜鳥正在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將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

而順豐方面卻聲稱,豐巢在2016年跟菜鳥開始合作。內容包括:菜鳥提供消費者手機號信息給豐巢。豐巢反饋快遞出入櫃信息,豐巢網點推送等相關快遞櫃物流信息給菜鳥。這個合作在2017年3-4月續約的過程中。菜鳥提出:所有快遞櫃信息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信息無條件給到菜鳥,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給菜鳥(包括非淘系訂單)。豐巢難以接受以上合作條款。今年5月,菜鳥提出,以數據安全為由停止對豐巢的合作,並在6月1日0點下線豐巢接口信息。今天菜鳥以到期為由,以信息安全為由,有針對性的封殺豐巢。

從明面上看,兩家都說是為了用戶信息安全。而實際上,兩家爭搶的是數據,是大數據。

3

關於數據的重要性,凱文·凱利曾如此描述:「不管你現在做什麽行業,你做的生意都是數據生意。你關於客戶的這些數據,其實跟你的客戶對於你來說是同樣重要的。」

這也是為什麽數據會成為企業戰略趨勢的原因。

未來,所有生意都是「數據生意」。這一點,所有人都明白了。當然,馬雲和王衛也明白。

在今年的數次演講中,馬雲語重心長的反複提醒企業家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未來大數據會把機器變成「人」,機器會越來越聰明。他再次強調大數據時代到來的必然趨勢,未來沒有人會抵制大數據,就像當今沒有人能拒絕「電」一樣!

1

馬雲還提到:數據將成為主要的能源,如果離開了數據,任何組織的創新都基本上是空殼。

馬雲意識到了數據的重要性,所以苦口婆心的四處演講、四處強調。王衛是個愛學習的人,都用心的學了進去。

於是,針對物流數據,為了搶奪物流數據的控制權,雙方兵刃相見了。

女皇的報告,就說是「統計報告」好了,為何要用「趨勢報告」的名義?同樣的,菜鳥和順豐的戰鬥,就說是「搶奪數據」好了,為何要用「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的名義?

啥都要以人民的名義?

4

我經常發快遞。用過申通、圓通、宅急送、如風達、天天、韻達、速爾、順豐等等。用了一圈下來,由衷的感慨:要是中國所有的快遞都讓順豐來送那會好很多。

順豐就是貴一點,從來沒發生過東西送錯的事情,打電話說幾點來就幾點來,發貨也快。

現在,我發快遞的經驗就是:一些重要東西,比如身份證、護照、支票對賬單、合同等,重要資料都是發的順豐。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順豐。同樣,我的生活也離不開淘寶。

現在,順豐「拉黑」了淘寶,淘寶「封殺」了順豐。逼迫用戶二選一?

逼迫用戶二選一?難道是當年的3Q大戰再現,在QQ和360之間做出選擇?

如果真的惡劣至此,你會選誰?

5

有好事者,翻出了「先知」劉強東。

2016年7月,劉強東在央視《對話》節目中直言,菜鳥物流就是在為幾家物流公司搭建系統,說得好聽是提升這幾家快遞公司效率;說得難聽點,最後你等著瞧,這幾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是被菜鳥物流給吸走。

2.webp

所以,菜鳥和順豐之間必有一戰?

本次事件中,順豐方面還回應稱:「此次背後實質是阿里方面以信息安全為由,要求順豐、豐巢等加入到阿里雲。」

意外話就是:阿里覺得順豐沒用阿里雲的業務,而是用了騰訊雲的業務,灰常的不爽。

難道這些巨頭們發展大了就必有一戰?

阿里要靠平臺來整合天下,這個天下人皆知。順豐想一針破天然後一統天下,自從做了電商之後,大家也慢慢感受到了。

誌在天下者,為了天下,就得幹仗。但是,你幹你的仗的時候,能否考慮下用戶的感受?神仙打架,能否別讓凡人吃癟?

寫作此文時,正好在一個微信群中看到一句話:「善良,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

這可惜,這句話,馬雲和王衛是不會看到的。

菜鳥 順豐 數據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1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