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懶人最愛】劉校長獨門秘技 電子燉盅無水燉乾鮑

1 : GS(14)@2017-01-21 03:37:31

人稱校長的資深傳媒人劉致新,父母經營海味店,他更獨創出一個以電子燉盅煮乾鮑的懶人方法。



煮乾鮑,的確是一門極其深奧的學問。浸發、燜煮,再加上睇火,無不花上幾天時間,少些耐性也不行。「我經常認為用水去浸或用水去燉鮑魚,烹調時間過久,



會令鮑魚的味道也流失。於是便想,是否可以在完全不加水的情況下煮到鮑魚呢?」資深傳媒人劉致新,人稱校長,原來他的父母是經營海味店,煮鮑魚也有一手,他還獨家發明了一個懶人煮法,就是原汁原味無水燉乾鮑魚,只要簡單一個電子燉盅便可。



以電子燉盅煮成的鮑魚,發得夠,又入味。

劉校長對中東鮑魚情有獨鍾,外形雖岩巉一點,但味道及質感不比吉品及禾麻差。

「這方法可以將雞及排骨的汁迫出,有人試過後,認為這方法能吃出古老味道,鮑魚味道很濃郁,而且有海水味,證明這簡單方法是可行的。」校長說。先將中東乾鮑魚清洗乾淨,略浸水十至廿分鐘,方便去除嘴的部份。而材料方面則只有雞及豬肉,雞及豬肉切件後放於盅底,在上層放鮑魚,然後又是一層雞和豬肉,再一層鮑魚,一層層鋪好,加少許花雕及兩至三粒冰糖便可,放電子燉盅燉四小時後,擱兩三小時,然後再加少許水,重覆再燉四小時再擱,如是者總共做四次便完成。中途無須留意火喉,更不必加其他材料,只要確保燉盅有水就可以。只需兩日鮑魚便出爐了,每隻鮑魚也索滿肉汁,軟腍入味。劉校長還建議,如想鮑魚軟腍些,可預早一晚浸水,但水不能多,剛浸過鮑魚面便可。品質好的鮑魚應可吸走一半水份,煮好的鮑魚就會更軟更腍。記者︰黃依情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0/199026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41

明年五大換校長恐現政治干預危機

1 : GS(14)@2017-02-05 10:36:35

【本報訊】港大校長馬斐森提早辭職,中大校長沈祖堯去年亦表明希望提早退任。浸大、嶺大、理大3所院校校長任期也將於明年陸續完結。連同港大及中大,明年8所大學中或有5所大學需換校長。有議員憂慮各大學校校委會在梁振英安插校委下,校長遴選或會被親政府人士壟斷,以政治干預學術。


沈祖堯願提早交棒

港大校長馬斐森預計明年1月或之前離職;中大校長沈祖堯任期原定2018年6月完結,惟沈早前除表明不續約,更發信全校師生,表明「只想繼續從事我所喜愛的醫療、科研和教育工作」,如中大提早完成遴選校長程序,他願提早交棒。中大即於去年9月成立新校長遴選委員會,展開全球招聘,申請與提名去年12月截止,遴選委員會今年首季擬敲定正式會面之候選人名單。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及理工大學校長唐偉章亦將於2018年陸續完成任期。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稱,明年大專界出現「政治干預學術」危機非常大。兩年前港大否決任命陳文敏任副校長、李國章任校委會主席,特首梁振英正是透過安插梁粉干預學術自由、院校自主,「壟斷各大專院校嘅校委會或校董會,當再由佢哋選出校長,校委嘅影響就會產生作用」。葉建源續指,憂各大專院校校委被壟斷下,「請嘅人(新校長)會喺政治上歸邊」,全數為親政府、親建制人士,促新特首在維護院校自主、學術自由上表態。■記者葉偉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3/199166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215

稱港政治複雜 力守港大原則 馬斐森辭任校長 未見李國章挽留

1 : GS(14)@2017-02-05 10:46:06

■馬斐森昨見傳媒,否認請辭原因涉及政治。何家達攝



【本報訊】港大校長馬斐森前日突然宣佈請辭、明年1月過檔愛丁堡大學任校長。馬斐森昨日就辭職會見傳媒,否認離任涉政治原因或受壓。他透露,在本周三通知(inform)校委會主席李國章辭職,但他未有直接回應李國章有否挽留。馬斐森又承認擔任港大校長涉一定政治複雜性,但否認為逃避而請辭,強調蘇格蘭的政治環境同樣複雜。記者:周婷



馬斐森前日公佈辭職、昨下午會見傳媒,他表示,本周三(1日)告知李國章辭職決定,但未有回應李國章是否曾挽留。他說,當日屬通知(inform)對方,已非談論辭不辭職的階段(not at the stage of would or wouldn't),暗示去意已決。面對外界批評,馬斐森為自己任內工作表現辯護,指在香港的複雜政治環境中,自己盡力確保大學緊守原則,又指任內為港大招聘了不少好的人。李國章去年初於一片反對聲中接任港大校委會主席,港大校委會成員張達明昨早在一個電台節目中亦表示,馬斐森雖有不足,但理解他被校委會架空職權、部份問題難獨力解決。就此,馬斐森回應稱自己跟李國章「關係良好」(very good),又指早在李國章去年接任職務時,已向他作出兩點聲明,第一是會做對港大最好的事,第二是李無興趣沾手港大管理。


形容校委會運作民主


馬斐森又認為,港大校委會作為決策組織,最重要是有開放討論及辯論空間,並經過投票作出決定。他承認校委會所決定的事,部份他同意、部份他並不同意,但他對所有事都可提供意見(give arguments),他會尊重團體的決定,形容校委會的運作民主(works as a democratic system should work)。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昨日出席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的造勢大會,未有回應在場記者關於馬斐森請辭的提問。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則對馬斐森的離任表示感到突然,但他說聽到對方是前往愛丁堡大學就能明白,因為「人望高處」,會祝福對方。他又認為現時要招聘大學校長並不容易,需要面對校內、外多項挑戰。香港大學校園內,同學議論紛紛。就讀港大社會科學系四年級的趙同學表示,昨日黃昏透過新聞報道才得悉事件,並對此感到驚訝,認為校長辭任有可能出於政治因素,「覺得佢唔係自願走,因為佢未滿約就突然走,同埋之前無聽過有啲咁嘅消息,覺得背後係有啲力量要佢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4/199175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359

【飲食籽】混血餐廳背景音樂師 譚校長擁躉愛奶茶

1 : GS(14)@2017-06-10 12:41:32

48歲的Jef Cheah是背景音樂師,會為酒店及餐廳設計適合形象及格調的音樂,在港全行少於五人。



【飲食籽:識飲識食】「十年前如果你說背景音樂,人家可能會問這是甚麼?」背景音樂師Jef Cheah說。一間餐廳要營造情調、氣氛,除了環境、餐具、燈光外,音樂是最重要一環。若你和情人到一間高級西餐廳,花費千金為求浪漫氣氛,豈料餐廳卻播放搖滾音樂,是否大煞風景?走進餐廳細心一聽,一般會有美妙樂聲,這便是背景音樂師的職責。



「在香港,這屬新興行業,背景音樂師現在只有少於五人,如果是全職相信只有我一個人。」Jef Cheah說。他一頭金髮、藍眼睛,高大身形,很難想像他是中荷混血兒。他有一個中文名字,叫謝登本,在香港已生活15年,爸爸是中國福建人,媽媽是荷蘭人,在加拿大出世。「我在香港是做背景音樂,尤其是大型酒店,會捨得花錢在音樂上,當你入去酒店,像大堂位置,你會聽到有音樂,酒店內有不同餐廳,像中菜館亦會有音樂,有人說為甚麼不同地方會有音樂,是哪個人做這些音樂呢?就是我們!」



定居香港15年,落地生根,和女兒愛吃茶記美食。

他最愛的香港名物是奶茶,每日都要飲番杯。


音樂製造記憶

Jef16歲曾隨父母定居香港,中學畢業後,在加拿大讀大學,因為喜歡香港,便回來發展,曾在蘭桂坊1997酒吧做DJ,又在商業電台任英文台DJ。「我爸爸很喜歡音樂,自小已給我聽不同風格的音樂,我大學是主修Business,不過並不算很喜歡,後來有機會做DJ,便去嘗試一下。」他做了DJ20年,認識了不同音樂,涉獵更廣。「我開始厭倦做DJ,可能因為我的年紀,但DJ沒有很好的CV,有點為自己擔心。很幸運老闆找到我,他本想找DJ,而不是有關背景音樂的人,因為無這種相關行業工作的人。」設計背景音樂看起來很抽象。「以前酒店用CD播放器,只有6隻CD更換,經理聽到最後一首歌,就急急腳跑入去後台轉換,客人才不會投訴。我們會設計不同音樂,像Spotify系統,針對酒店不同地方不斷播放,這些音樂根據餐廳風格或者酒店形象設計,每日便要準備幾百首,確保不會重複並定期更換。」



做了20年DJ,認識不同種類音樂,成為投身背景音樂師的踏腳石。

Jef Cheah(左)是中荷混血兒,爸爸(右)是福建人,媽媽是荷蘭人。


配合形象風格

他續說:「音樂的作用是製造記憶,但有些音樂並不適合餐廳,像二胡。千萬不要在餐廳玩二胡,客人會好憤怒,因為這是傷心音樂,這個我們初入行並不知道。」他舉例說,像韓國四季酒店內的豫園中菜廳,帶點現代,又有老上海風格,音樂要偏向爵士跳舞感覺。又像W Hotel,他們希望要前瞻的背景音樂,入到酒店你會覺得是一間Club,音樂充滿熱情。上海半島酒店大堂播放古典音樂,客人像來到城堡變身皇帝與皇后般。
Jef7歲首次來港旅行便愛上這地方,他24歲在加拿大讀完大學便搬到香港發展,「住在香港,一定要學廣東話,我爸爸是福建人不懂說廣東話,以前在加拿大讀書,會到唐人街茶記交中國人朋友,這是學語言的最快方法。」他最愛的香港名物是奶茶。「我起床後,如果不飲一杯熱奶茶,那天會不開心。」經常聽不同音樂,他最愛仍是廣東歌,「我喜歡譚詠麟的《暴風女神》,還有張學友,一定要去看他的演唱會,他的唱功聲音都屬於頂尖。」



韓國四季酒店內的豫園中菜廳,帶點現代,又有老上海風格,音樂要偏向爵士跳舞感覺。

上海半島酒店大堂播放古典音樂,客人像來到城堡變身皇帝與皇后般。

記者:何嘉茵攝影:徐振國編輯:馮秀珍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06/20045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66

家長踩場反BCA 校長撕標語見燒試卷即叫人報警

1 : GS(14)@2017-06-16 01:52:49

■王曦彥(右三)與伍嘉儀(右二)於化寶盆內燒TSA試卷,消防員接報到場「救火」。陳善南攝



【本報訊】小三基本能力評估(BCA)昨開考英文及數學科,有家長及補習導師到曾參與BCA試行計劃的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示威,在門外掛上「罷考BCA」標語及焚燒去年試行的TSA試卷。發起行動的補習教師王曦彥批評,該校校長邵苑芬支持BCA的言論欠代表性、惹人反感;邵未有回應,僅上前撕毀標語及要求旁人報警,最終事件驚動警方及消防到場。記者:袁嘉詠 葉偉東



■邵苑芬(左)撕走示威標語。

早前在立法會BCA公聽會抗議的王曦彥與家長伍嘉儀,昨早到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門外示威,伍更帶同幼女到場。兩人在校門外掛上標語後,邵苑芬即上前撕走;其後王、伍兩人於化寶盆內焚燒TSA試卷,邵則要求旁人代為報警,最終一名女士代為報案,並指有人在校門外「不停燒紙,係咁燒嘢唔肯走」。


消防車到場「救火」

記者曾上前查詢女士身份,邵即示意毋須回答。最終警方及3輛消防車到場,王、伍經勸喻下停止行動。王曦彥不滿邵高調支持BCA,「佢曾經講過喺校長層面,大部份都支持BCA,但教協有調查話八成教師反對」。他又指邵言論惹火,「最不滿係佢話我哋荼毒小朋友」,故特意到該校抗議。伍批評政府未有讓學生自由選擇是否參與BCA,加劇操練文化,「好多學校都有操練(BCA),但啲學校唔認」;又指校門外屬公眾地方,校方無權阻撓行動,質疑邵校長小題大做、浪費警力。警方表示,昨接獲報案稱兩名男女於九龍城添福道進行公眾活動,其間懷疑燃燒紙張,消防其後將火救熄。警方向該兩名男女發出勸喻後,兩人收拾物品離去。校方截稿前未有回覆本報查詢。邵苑芬多次公開表態支持BCA,指BCA加劇操練是源於操練者「信念」而非制度;形容BCA爭拗是「有原告冇被告」,500間參加BCA學校均是自願參與。邵也批評反對派帶小孩到立法會BCA公聽會,是荼毒小朋友身心。去年該校是50間試行BCA學校之一,邵獲教育局邀請到立法會分享。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5/200564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510

生物醫學權威 段崇智獲薦任中大校長

1 : GS(14)@2017-06-18 21:38:55

段崇智



【本報訊】香港中文大學公佈新校長人選;本港出生、美國生物醫學權威段崇智獲中大校長物色及遴選委員會推薦,接替沈祖堯出任下任校長。有學者形容段屬開明派。段透過中大發聲明,指中大是他尊崇的大學,對獲推薦感榮幸,期待與中大師生見面。中大校董會將於7月3日起安排段與師生及校友會面,校董會7月底舉行特別會議,參考中大成員意見後落實校長人選。現任校長沈祖堯任期至明年6月,曾稱如找到新人選就提早離任。



學者指屬開明派


段現於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匹茲堡大學擔任多個職位,包括骨科手術系傑出教授兼常務副系主任;自2016年起,段擔任中大傑出訪問教授及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他亦先後出任研究資助局生物及醫學學科小組成員和主席。中大校長年薪估計逾500萬元。生於香港的段崇智年少時赴笈美國,於Berea College取得化學學士,並於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獲生命科學(生物化學及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他也是香港皇仁書院校友。有中大教授表示,段崇智是生物醫學權威,與中大及高教界關係密切,中大醫學院、生物科學院等師生均對他有認識。該教授形容段具國際視野,屬開明派,研究上給予年輕人不少機會。對於段能否駕馭本港複雜政治環境,該教授指目前難以評論,但段於中港學術界受人尊重。段專長於骨科基礎研究,令壞死軟骨重生等研究對人類影響深遠,不少研究載於知名學術期刊。中大員工總會理事鄭小珊指,段曾任研資局小組成員及主席,而研資局強調大學研究數量及引用次數,憂中大或趨向量化教研,促段保持中大全人教育理念。她又批評校長遴選程序不民主,促請推動校政民主化。■記者葉偉東、陳沛冰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6/200578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818

中大候聘校長:學生可討論港獨

1 : GS(14)@2017-07-09 03:48:02

【本報訊】中文大學唯一校長候聘人、生物醫學教授段崇智昨日首次與學生及校友會面,他承諾會捍衞學術自由及言論自由,稱學生可合法地討論港獨。被多次問到會否爭取廢除特首校監必然制時,他拒絕表達立場,僅稱支持校董會作詳細考慮。長期居於美國的段崇智昨面對不少提問時,明顯因為對香港及中大認識不深,回答含糊,不時在答案中表示「好似係」、「聽講」、「我唔肯定」,又說幾天前才知道中大有通識教育,惹來學生質疑他是否適合做校長。但段充滿自信,稱自己有95%可能會成為一位成功的校長,又指將來會走親民路線。


廢特首校監制 拒表立場


會上多次有人問段崇智會否支持廢除特首校監必然制,但他拒絕表達立場,僅稱對此議題的認識有限,知道修改法例須立法會審議,中大校董會現時已有討論。他又表示,自己只是一個候聘人,不方便發表個人意見。不過,他亦強調,完全主張學術自由,支持校內有言論自由,認為這是不能妥協。對於學生可否討論港獨,段崇智指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但學生有權以合法、和平及尊敬他人的方式去討論港獨,「完全係好嘅,係學校應該(容許)嘅」。他續指,若有學生犯法,大學也會提供協助。■記者陳建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7/200818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537

【專題籽】九個小孩的校長  德國取經辦森林幼稚園

1 : GS(14)@2017-10-22 17:48:52

作為「九個小孩的校長」,蔣校長坦言不在乎學生數字,反而更注重發掘每個學生的專長和興趣,因材施教。



【專題籽:港情講趣】在這間幼稚園,除了音樂房裏的「Do Re Mi」大字貼,你大概找不到其他文字。學生每天回校三小時,自己弄茶點,不寫字,在「free play」時段中自行決定活動,聽故事、在牆上塗鴉、跳彈床、玩泥沙、踩單車,逢周五跑到外面活動,去沙灘、郊野公園,遲些還有個私家森林。你看不到校工和清潔姐姐的身影,因為雜務由老師負責,洗廁所的重任更落在校長身上。



蔣詩雅是這間以另類教育為本——聖加百利幼稚園的校長,做過四年幼稚園老師,教過小學,也做過課程主任,但從沒想過做校長,只是剛巧有同行看到這間新開的幼稚園招聘校長,她便試試。當時的幼稚園計劃由三個專業人士負責,他們分別自稱律師、精算師和土地規劃師,以辦「文人事業」為由吸引兩個年長的投資者。沒有辦學經驗,於是找來蔣詩雅負責教育相關的文件。起初她專注己任,後期發現甚麼辦學申請全都沒提交政府部門,發牌根本遙遙無期。最初一心只想做教育工作,後來開始接手不熟悉的行政工作,與政府部門交涉,到三個負責人離去,她繼續留低處理爛攤子。原址是已停辦多年的村校開明學校,同是教學用地,但要把它改建成幼稚園,程序比想像中繁複。原本請來一些老師為2005年開學做準備,豈料一拖再拖,充滿變數下老師走完一個又一個,蔣校長依然堅持有頭有尾,「我睇過王維基先生一篇報道,問佢出唔到個電視牌會唔會覺得好痛心,佢話放棄好容易,但你放棄咗之後第日想執番係冇可能,因為你已經放棄咗,寫咗個句號。」她對這番說話感同身受,兩年十個月間無了期地等待發牌,甚至犧牲了與自己兩個分別六歲和四歲的女兒的相處時間,最近的暑假只抽到一個下午陪女兒去海洋公園,「如果你可以花咗一個兩年零十個月就幫到一啲小朋友,咁我覺得係值得。」


「教育最重要唔係你入到大學」

開學前一天,學校終獲發牌,家長也來不及辦理入學,可幸仍收到九個學生,這是因為家長十分認同蔣校長的理念。蔣校長感激香港教育栽培她成為一個對社會敏感的人,所以她想改變趨向扭曲的社會。她不理解香港的教育現象,眼見香港幼兒教育着重學寫字,程度誇張到整個課室的壁報板貼滿字,「我試過去睇堂,個老師成堂講咗二百八十次『快啲』。」她不解充滿催逼與壓力的學習環境下,小朋友可以吸收到甚麼?她在讀大學期間曾到訪英國、澳洲和日本,看過當地的教育。英國沒有分特殊學校和主流學校,兩種學生共融一校,就像一個微型社會;澳洲學校的教職員要負責所有雜務,善用資源集中教學。後來她知道德國盛行森林教育,逐一發電郵請求到當地森林學校參觀,結果幾間有回音,她便飛過去學習別人的教學方式,其中一間甚至派德國老師過來任教,讓他們更快上軌道,教育意義遠大於交易。在香港談另類教育,無錢似乎不容易,基層出身的蔣校長更想讓草根階層接觸到其他教育方式,「我好愛香港,我好想話畀人聽優質教育唔係剩係外國先做到,教育不在乎你嘅教育同家庭背景。」多單學童自殺事件擺在眼前,許多人仍執迷不悟地以為教育便是學歷,她不認同道:「教育最重要唔係你入到大學、考試可以攞到﹃5**』、幼稚園階段識到幾多隻字、或者你識到幾多種外語。」在她而言,教育為培養人民素質,教好小朋友和家長等如教好三代人,成為有品德之人自然對社會有所貢獻。



德國森林學校甚至派了三名老師來到幼稚園協助他們適應另類教育方式。

江小萍老師(右)是蔣校長實習期間的導師,教會蔣校長如何教小朋友之餘,更放棄高薪來到幼稚園與校長並肩作戰。

做校長要處理幼稚園大小事宜,過去的暑假只能抽一個下午陪女兒去海洋公園。


到德國參觀森林學校時,獲當地傳媒採訪。

聖加百利幼稚園的前身是開明學校,村民認為「開明學校」的招牌是標記,不能換上幼稚園的招牌。蔣校長尊重村民意願,把「開明學校」招牌搬移門前。

聖加百利幼稚園元朗新田新圍村1號記者:鄧天蔚攝影:劉永發(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19/201869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64

湯文亮﹕錢大康校長的矛盾

1 : GS(14)@2018-01-28 15:08:35

【明報專訊】上星期六,浸大學生會會長及幾名同學,不滿意學校要學生考普通話豁免試,會長質疑豁免試太難,去年只有三成人合格。其實,豁免試只有三成人合格是極之正常,不合格的人多修半年普通話科,我又不覺得有唔妥。現在,全世界人都知道,如果普通話唔得,會失去很多機會,浸大錢校長當然理解到普通話的重要,所以即使有學生不喜歡,都要他們完成最基本普通話課程,否則反而是大學失職,而非學生的問題。今次會長發難,話學生judge大學的普通話課程,其實,全香港的人judge會長及10幾名同學的做法,難道會長不知道?

生意人都知普通話重要

有人或者會認為普通話並不重要,在香港,懂得廣州話便可以,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如果不懂得普通話有什麼負面效果,首先要問生意佬。

我是生意人,答案很簡單,唔會請,就算請都不會付以重任,正行生意唔請,偏門又如何,疊碼仔話有很多客戶都是內地人,唔識得普通話唔會考慮,財仔話唔識得普通話都會請,不過以會長等人這樣的態度,第一日去追數就會被人捉上警局。

其實,普通話是必須要識聽識講的語言,千祈唔好以為識得寫就可以,有很多外國人不懂得睇中文,但識聽識講,因為他們會用拉丁語拼音法。

會長道個歉 可大事化小

事情發生之後,有不少浸大校友要出聯合公布譴責會長及一起行動同學,甚至要求將他們趕出校,我認為毋須他們費心,錢校長以及他的同僚絕對可以處理好這件事,要趕會長及那些同學出校是非常容易,但是他們以後的人生又會如何,又如何討生活,錢校長忍手是為了學生,希望會長及其他同學明白,更加希望市民明白錢校長的矛盾心情。

我實在不明白會長的行為,他有參與浸大諮議會會議,了解錢校長為浸大盡心盡力,會長如果認為普通話豁免課程太難,應該向大學反映,我相信錢校長會細心聆聽,如果會長知道以往的搞事前輩結局,今日又如何討生活,他應該識得驚,不過,傳媒很少報道這方面的事情,只會報道那些人的英雄事蹟,如果會長知道校長的苦心,他應該向錢校長道歉,能夠將大事化小,這才是做大事的人。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96&issue=20180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