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夜盤開市,農產品板塊領漲。當中,大豆、豆粕、菜粕分別漲約1.8%、2.6%、2.2%,領漲大盤。鎳、螺紋鋼跌幅居前,分別跌約1.3%、1.1%。
近日,市場對美國作物帶本月晚些時候的炎熱天氣表示擔憂。天氣預報稱,7月晚些時候中西部地區將出現高溫天氣,而那時正接近大豆最關鍵的結莢期,但本周的降雨應該對增加土壤濕度起到幫助。
美國農業部(USDA)周二公布的7月供需報告顯示,將美國2015/16年度大豆年末庫存預估下調至3.50億蒲式耳,6月預估為3.70億蒲式耳;將美國2016/17年度大豆年末庫存預估上調至2.90億蒲式耳,高於6月預估的2.60億蒲式耳。
供需報告還顯示,美國2015/16年度大豆出口預估被上調至17.95億蒲式耳,6月預估為17.60億蒲式耳;美國2016/17年度大豆出口預估為19.20億蒲式耳,6月預估為19.00億蒲式耳。美國農業部周一稍晚在作物生長報告中稱,截至2016年7月10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71%,高於之前一周的70%。分析師此前預計與前周持平。
醫藥板塊早盤大漲。截至發稿,華仁藥業漲停、普洛藥業漲逾9%,山大華特、人福醫藥、葵花藥業、振東制藥等漲逾3%。
消息面:近期,貴州、安徽等多個中藥材產地受降雨的嚴重影響,只有零星采挖,不少傳統中藥材價格持續走高。其中,太子參價格已達120元/公斤高位,白術價格同樣上漲不少。
分析認為,大多數中藥材生長在南方,南澇北旱造成部分品種錯過了最佳種植期,價格大幅上漲,如太子參。預計極端天氣的影響將繼續深入,藥材價格有望加速步入上行周期。
長江證券表示,在供需錯配的大背景下,今年以來出現的極端天氣將加劇中藥材的供需矛盾。大多數中藥材生長在南方,南澇北旱造成部分品種錯過了最佳種植期,價格大幅上漲,如太子參。預計極端天氣的影響將繼續深入,藥材價格有望加速步入上行周期。
央企改革概念早盤走強,截至發稿,中糧生化、振華重工、久聯發展率先漲停,中糧屯河、中糧地產等漲逾8%。消息面,國企改革試點全面鋪開,七家央企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消息面上,國資委昨日表示,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集團層面重組步伐不斷加快。目前,5組10家中央企業重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還有幾組重組工作正在醞釀之中,中央企業戶數年內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內,國企改革試點全面鋪開。
實際上,今年6月初開始,多家央企邁開整合的步伐,央企重組加快。6月2日,中國五礦集團與中冶集團召開重組大會,兩家央企重組落到實處;6月26日,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也開始籌劃重組事宜;6月29日,中國海外和中信地產業務的並購細節公布;7月11日,國旅整體並入港中旅,再完成了一次央企重組的“減法”。
據悉,國資委會同有關部門正在加快推進《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重要配套文件的制定出臺工作,目前已相繼制定出臺了14個專項改革意見或方案,還有8個正在履行相關程序,“1+N”政策體系基本建立。
此外,國資委還表示,當前國企改革試點全面鋪開。其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中糧集團、國投公司試點工作繼續深化,陸續將21項權利歸位於或授予企業。在此基礎上,選擇誠通集團、中國國新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選擇神華集團、寶鋼、武鋼、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等7家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近一周來,隨著投資者對英國退歐影響的擔憂逐漸消散,全球市場一片歡騰。標普500指數更是連續突破歷史新高,在過去一周半里漲幅近8%,市值暴增2萬億美元。據相關統計,這是其自2011年12月以來最為強勁的反彈。值得關註的是,美股財報季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截至北京時間7月15日收盤,標普500指數收漲0.53%,報2163.75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漲0.73%,報18506.41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漲0.57%,報5034.06點。
不少美股交易員都對記者表示,“股市走勢令人摸不著頭腦——在高估值、高風險的背景下仍創下新高。”清溪資產合夥人司徒捷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大盤上漲可能是因為 ‘逼空’(short squeeze),需要繼續等候下周變化,下周科技企業將密集公布財報。”所謂“逼空”,就是在市場空頭倉位比例較高,但是由於股價飆漲,多頭要賣股導致沒有人借股票給空頭,空頭強行平倉,推動股價進一步上漲。
在6月23日脫歐當日,美國三大股指紛紛跳水,標普500指數開盤大跌1.36%,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幅2.0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3.90%。當時盤前美股期指全線大跌,結果標普500指數期貨和納指期貨隔夜暴跌逾5%,一度觸發熔斷。眼下,隨著英國脫歐風險逐步出清,市場的風險情緒也在回升。
對於近期瘋狂的美股走勢,諾亞財富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究支持總監王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發達國家中,唯有美國經濟獨領風騷,近期非農就業數據大超預期,而同時市場對於加息的預期仍然不強,因此過剩的流動性唯有選擇流入美股市場。
當然,美股大漲背後也有一股令人意想不到的動力——金融板塊。在全球負利率大背景下,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昨日,標普500指數10大板塊中,9漲1跌,金融板塊領漲,公用事業板塊領跌。此外,日本社交軟件Line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上漲26.6%,成為今年最大IPO。
在金融板塊中,摩根大通是首個公布二季度業績的美國銀行,也是自上月英國公投脫歐以來首個公布財報的美國大銀行,盈利大超預期,股價收漲2%。似乎美國銀行業在低利率環境中展現出了意外的靈活性。
摩根大通此次錄得凈利潤62億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凈收入252億美元,漲幅為3%;凈利息收入117億美元,漲幅6%,主要由貸款增量和利率走高驅動。
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表示,摩根大通在各主要業務上的表現都令人滿意。消費者存款創下紀錄,漲幅為10%;信用卡銷售量上漲8%,商戶信用卡交易量上漲10%;核心貸款增長16%,尤其是住房抵押貸款和商業地產方面。除了能源方面,批發和零售信貸質量狀況都較好。
Jamie Dimon還指出,本季度資本回報增加,美聯儲近期通過了摩根大通遞交的修正後資本計劃,這將允許該行推進股份回購和分紅。
分析師提醒稱,近期仍需關註美股財報季的推進可能為股市帶來的波動,尤其是下周,科技公司將密集發布財報。
此外,歐洲央行、美聯儲也將陸續在下兩周公布議息決議,其對於未來政策寬松的態度也將影響市場走勢。
美聯儲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今日表示,美國並不會在可預見的未來發生經濟衰退,並不認為10年期美債收益率折射出衰退信號,可以想象美聯儲在2016年加息1次、甚至2次。
英國央行公布昨日公布利率決議,意外按兵不動,維持利率在0.5%的水平,預期0.25%;英國央行維持資產購買規模3750億,並未擴大量化寬松(QE),不過大部分官員預計8月或將放松政策。
在7月12日明顯放量上漲後,煤炭股卻連續四個交易日陷入了一蹶不振的行情,而整個有供給側改革預期的板塊,包括鋼鐵、有色等都有所回調,並且拖累了大盤行情,市場整體成交也在縮量,這是暫時的修整後可以繼續上攻,還是相關炒作已經完畢?
盡管存在一定的爭議,不少市場人士還是對供給側改革板塊未來維持樂觀態度,理由主要包括商品價格上升和國企改革的推進。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相關板塊前期漲幅比較大,最近調整一下是好事,跌下來對投資者來說也是機會。
一位深圳私募人士則認為,6月24日黃金股大幅上漲啟動後,也經歷了4天的調整行情,然後展開持續一周多的暴漲行情,供給側板塊有可能複制類似的走勢,近日回調後投資者不必過於悲觀。
長江證券分析師王鶴濤認為,基本面邏輯並未破壞,依舊看好板塊7月表現:動力煤基本面依舊向好,後續日耗提升將進一步加劇供需緊張。目前限產執行效果較好,未看到大規模複產的情況,且本輪限產切在淡旺季中間,在需求旺季複產對於供需邊際影響會低於預期。目前煤炭板塊無法通過估值來預測上漲空間,根據需求來判斷時點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在看到耗煤高點之前板塊向上邏輯並未破壞,持續看好7月表現。下半年板塊平臺也將隨煤價中樞上移提升。
海通證券分析師吳傑認為,煤炭行業下半年最大機會來自發改委要求全國退出煤炭產能2.8億噸。這將帶來煤炭行業新一波漲價預期,屆時煤炭行業可能有一波更大行情,建議投資者密切關註。另外,未來政策層面仍將有大量去杠桿,去成本,減社會負擔等配套政策出臺,退出產能所需的資金也已經大部分撥付到位,國家已經明確了各省市7月底前全部編制完成產能退出進度表,年底沒有完成退出目標的將被追責。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則稱,在供給側改革方面,能讓市場興奮的是看到“壯士斷腕”般的去產能,但目前的措施主要還是限產,而沒有讓大家看到過剩產能在徹底的退出(企業還在、工人還在,只是生產效率降低)。又如在國企改革層面,能讓市場興奮的是看到在國企所有權和激勵機制方面有積極變化。但目前只是把中糧系、國投系的試點全面鋪開,而從此前的試點工作來看,並沒有觸及這些敏感領域。
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師周金濤等稱,7月份之所以觀察全球央行是因為6月底7月初全球預期全球央行超預期寬松,而如果存在預期差則可能有一定的反複。歐洲風險的不確定性和美聯儲對於自身通脹問題的平衡將在7月下旬進一步明朗,不過大宗商品仍然隨著中美數據的好轉在趨勢上遵循震蕩向上,底部擡升的走勢,風險和流動性的幹擾是整固和反複的機制。
隨著第二批央企改革試點於7月14日正式落地,當前市場的關註點聚焦於國企改革板塊,標桿企業確認政策的出臺能夠提振市場對於國企改革板塊的信心,其次為央企兼並重組試點繼續擴大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試點的進一步擴大。
上交所今日晚間發布公告,鑒於興業證券在*欣泰保薦業務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被證監會行政處罰,根據相關規定,興業證券已經不符合上證公司治理板塊申報條件,經上證公司治理評議專家咨詢委員會審議,上交所和中證指數公司決定自7月20日起將其從上證公司治理板塊中剔除,上證公司治理指數及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同時進行相應調整。
樣本股名單
附公告全文
鑒於興業證券(601377)在*欣泰(300372)保薦業務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被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根據《上證公司治理板塊評選辦法》規定,興業證券(601377)已經不符合上證公司治理板塊申報條件,經上證公司治理評議專家咨詢委員會審議,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公司決定自7月20日起將其從上證公司治理板塊中剔除,上證公司治理指數及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同時進行相應調整。
上海證券交易所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
2016年7月18日
今日早盤,一帶一路板塊逆勢走強,葛洲壩逼近漲停,中國電建大漲逾3%,中國化學、中國鐵建、中國中冶均逆勢飄紅。
消息面上,“一帶一路”又傳來新的好聲音,中國企業在非洲的貿易更進一步。日前,吉布提國家財政部、億贊普集團、絲路億商公司在京簽署合作協議,由億贊普集團作為主要發起人,與吉布提財政部共同建立吉布提絲路國際銀行。
據悉,這是中資企業首次在非洲大陸獲得銀行牌照,也是吉布提當地國首家合資銀行。雙方表示將共同推進吉布提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中國企業在非洲的貿易保駕護航。
另據斯里蘭卡官員透露,斯里蘭卡政府正在與中國等國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自貿區一旦落定,有望帶來海上運輸量和相關港口吞吐量的提升。
7月29日(周五)歐股除英國股市外,均高開。具體來看,歐洲泛歐績優300指數開盤上漲0.3%,英國富時100指數開盤下跌0.2%;法國CAC 40指數開盤上漲0.4%;德國DAX指數開盤上漲0.4%。
歐洲股市周四下挫,英國萊斯銀行領跌疲弱的銀行板塊,且包括石油巨頭荷蘭皇家殼牌在內的多家企業業績和財測令人失望,也構成拖累。殼牌公布凈利下滑後跌2.9%,德國芯片生產商Dialog下調今年銷售預估後股價下挫3%。
英國最大的零售銀行—萊斯銀行集團重挫5.8%,此前該行表示,將加快實施削減成本計劃,這可以幫助抵消經濟環境更形艱困、以及英國公投退歐可能導致信貸需求減少等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
受瑞銀執行行長譚天忠(Tidjane Thiam)發表謹慎言論影響,瑞銀大跌5%,但二季度業績錄得凈利。
法國財長薩潘稱第二季經濟成長“令人失望”,但有望複蘇,2016年經濟成長率仍料為1.5%。
歐洲銀行執委科爾:事實證明,將存款工具利率設定在當前的負值等歐洲銀行貨幣政策舉措,對於提升通脹向中期目標回升有作用。很難預計目前的低利率將會持續多久,但看似可能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必須小心低利率的潛在副作用。如果利率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將對金融中介和金融穩定性產生遞增的影響。央行行長應小心潛在的經濟下限,如抵達該下限,低利率對銀行業將弊大於利。
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7月29日,投資於歐洲資產的QDII基金華安德國30ETF(513030.SH)的最新凈值為0.893元。
周一三大股指小幅低開,09:34左右滬深300期貨合約跌幅有所擴大,隨後兩市出現跳水,滬指跌幅逾1%,深成指大跌超2%,臨近午盤,跌幅有所擴大,創業板半日跌幅逾2%,投資者觀望情緒濃厚。
截至午盤,滬指下跌1.25%,報2942.24點;深成指下跌1.94%,報10129.38點;創業板下跌2.00%,報2079.88點。兩市半日成交合計2500.88億元。
盤面上看,釀酒、電子信息、汽車、醫藥行業等二線藍籌股今日表現低迷,領跌兩市;黃金概念板塊表現強勢,半日漲幅超1%。量子通信、石墨烯、3D玻璃等前期遭熱炒的概念股今日全部熄火,跌幅均在3%左右。板塊全線重挫,僅黃金、銀行兩板塊飄紅。次新股集體大跌,微光股份等多只個股跌停。個股普挫,無一只自然漲停。
今日早間,國家統計局公布了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略低於此前市場普遍預計的50.0,創5個月新低。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本月PMI回落主要原因:一是受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強降雨席卷我國大部分省市,對相關地區的生產、運輸等造成較大影響。本月生產指數為52.1%,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二是市場需求增速放緩,擴張動力仍顯不足。
關於理財新規征求意見稿方面, 財新今日報道稱入股市政策未調整。按照理財新規,只要滿足合格投資者門檻,銀行理財投資權益類資產就沒有限制,包括可投資於一二級股權市場的資產。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利空消息的排除,未來市場上的恐慌情緒或進一步消散。
關於後市走勢,中證投資表示,從周末和本周消息面預期來看,市場多空力量喜憂參半,股指震蕩行情或將繼續上演,且不排除進入“持久戰”的可能,市場機會將依然主要體現在結構性方面。其中,國企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多家機構看好的熱門板塊。投資者可以關註其中低估值個股的操作機會。
西部證券則認為,短線調整無礙長期趨勢,後市預期維持樂觀。上周三的大幅下跌使短線市場風險得到較大程度釋放,當前並不存在明顯的恐慌情緒,雖然市場情緒的整體回暖仍需要一定時間,但指數繼續下探的空間相對較為有限。雖然受短期悲觀情緒的影響,市場仍存在一定的下探風險,但調整空間相對有限,市場長期維持震蕩上行趨勢的概率較大,長線投資者可繼續保持積極姿態。
近日,國企改革概念再度掀起波瀾,相關概念股成為上攻主力,在熱點相對稀缺的A股市場再度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其實,自今年下半年開始,“國資改革有望成為下半年掘金主線”的聲音也逐步在資本市場唱響。
8月2日,國企改革概念股呈現活躍之勢,特別是上海國資板塊風生水起,在漲幅榜前列占據了多數席位。這樣的行情延續至8月3日,上海國資板塊依舊強勢上漲,且帶動深圳、天津等地方國企改革概念股集體高潮,其中廣東國資改革指數以2.72%的漲幅位居wind概念板塊第二,天津自貿區指數和上海本地重組指數也表現不俗,漲幅分別為2.14%、2.08%。
事實上,國企改革概念行情再度卷土重來並非突然,此前在7月27日大跌之後,一些地方國企改革概念股就成為市場上亮眼的明星。以近5日的漲跌幅度來看,廣東國資改革指數以2.67%的漲幅位居wind概念板塊第一位,天津自貿區指數和上海本地重組指數的漲幅則分別為2.66%、2.15%。
在市場人士看來,國企改革概念股的行情重新點燃或許與地方國企改革最近動作頻頻有一定關聯。
就在8月2日,媒體廣泛轉載了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在《求是》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在業內看來,可能是受此影響,國資改革預期升溫。文章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分類改革,加快開展落實董事會職權等十項改革試點工作,擴大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範圍,設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和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
而實際上在這之前地方國企改革就已有動作。據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報告指出,6月底以來全國國改加速推進,上海是地方國改領頭羊,其中,7月18日上海市國資委召開三季度工作會議,提出努力掀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新高潮。“上海國企改革引領地方國企,在國資流動平臺推動國資投資運營、混改、員工持股計劃、市場化選聘經理人等角度不斷推進。”荀玉根指出。
與上海一樣,深圳、重慶、廣州等主要城市等國企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7月25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廣州將通過資本融合和資金支持促進市屬國企創新發展,推進科技企業上市;7月18日,重慶市召開全市部分國企改革發展專題會議,會議強調要加快推進國企優質資產證券化,充分整合國有企業的各種優勢資源,促進全市各類企業共同發展。
另外,浙江、雲南、江蘇等地的國企改革也在加快推進。興業證券在今年7月中旬發布報告指出,2015年重組了6對12家,2016年至今目前已有5組10家央企在重組進程中,下半年大概率還有新的央企重組推出。
“2016年國改落地之年,上海、廣深熱點地區敢為人先。國企改革動力自上而下傳導,改革前沿地區國資委考核壓力最大,相關國企改革動力最強。”國泰君安曾發布觀點表示。
各地密集推進國企改革的動作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註意。“國企改革是下半年主要投資把握的方向之一。”有券商機構觀點認為,目前市場依舊處於震蕩築底的過程,國企改革相關上市公司估值普遍處於相對低位,投資者可以從三條主線上布局:首先,央企整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方向,傳統行業方面推進力度有望加大;其次,地方國改穩步推進,除了上海之外可以關註深圳、浙江等地國企落地情況;最後,一些員工持股等激勵創新等方向也值得關註。
相較國企改革概念行情的火熱,此前一直被市場資金追捧的中小創概念股行情似乎有降溫之勢。“從純技術上看,上周的陰棒,特別是中小創指的下跌具有較強殺傷力,對市場人氣打擊比較大。”申萬宏源證券分析人士指出。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制約大盤反彈的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量能的不足,中小創領銜大盤上漲以及是過去時了,現在能夠有效帶動市場人氣的應該就是國企改革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