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紐約是造錢的,矽谷是孵蛋的,那麽深圳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16/159807.shtml

紐約是造錢的,矽谷是孵蛋的,那麽深圳呢?
峰瑞資本峰瑞資本

紐約是造錢的,矽谷是孵蛋的,那麽深圳呢?

當然不是讓你去深圳買房。

本文由峰瑞資本(ID: freesvc)授權i黑馬發布。

美國風險投資家 Paul Graham 早年在《市井雄心》中寫道,紐約是造錢的,矽谷是孵蛋的。

那麽深圳呢?

這座在經濟學家眼里早已超越香港,並將在 10 年內超越矽谷的城市,因其性格和特質被貼上了全球硬件之都的標簽。這里有全球炙手可熱的無人機制造商大疆、獲騰訊投資的零度無人機,還有在通訊領域舉足輕重的公司華為、全球最大電子設備代工制作商富士康,蘋果公司的研發中心也將建在這里。

有很多理論可以解釋深圳為什麽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不久前在平安銀行和峰瑞資本聯合舉辦的聲學新技術產業論壇上,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豐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中國無論如何必須經歷一次 “工業升級” 與 “科技創新”,在這個趨勢下,與北京、上海相比,有產業集群、產業工人,且積聚了足夠多產業鏈、外銷和口岸等通道資源的深圳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李豐看來,智能時代的受益者除了深圳這座城市,還有正在崛起的語音產業。

人類從 PC 時代來到了智能時代。

首先出現的是智能手機,一個叫喬布斯的男人生前最偉大的貢獻之一就是把智能手機的使用難度降低、適用範圍擴大,以至於智能手機成為了人人都會用、人人都願意使用的生產工具。在這之後,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物聯,紛紛登場。

如果說整個 “芯片- PC -互聯網” 這一波的技術創新,造就了一系列如 Google 、Facebook 以及 Yahoo 等企業的成功;那麽這一些 “大名字” 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的商業模式都圍繞著以鍵盤作為輸入系統而產生的文本信息而產生。

智能時代,什麽樣的企業有可能會成為繼這些企業之後的巨頭?或者說,這些巨頭如果要順應潮流,最有可能會朝哪個方向去轉型?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是語音。

0da05aa

▲ 語音正在侵蝕搜索份額。

這段話到這里即將戛然而止,因為我們要從行業轉向地域。

我們討論了智能時代中什麽產業可能會興起並變得重要,那麽,智能時代又會選擇哪一座城池?

保羅·格雷漢姆在他的名篇《市井雄心》的開頭說道:“偉大的城市吸引有抱負的人。在城市里徜徉時,就能感覺得到。城市在通過幾百種方式向你傳遞著信息:你能做得更多;你應該再努力一點。”

2016 複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產權經濟學家張五常說:深圳現在已經超過香港,10 年之內,會超過美國的矽谷。

2016 年 10 月 11 日,中國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以及深圳市市長許勤在深圳接待了蘋果公司的 CEO Tim Cook 。Cook 隨即宣布:蘋果將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這個新聞無疑比之後蘋果公司所召開的 Hello Again 發布會在中國取得了更大的影響。

606907965311414649

▲蘋果 CEO 蒂姆·庫克(左)會見了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

深圳似乎正在逐漸成為一個閃耀著 “自由” 與 “創新” 光環的城市。除了漲瘋了的房價,深圳還擁有無人機制造商大疆、通訊巨頭華為、 3C 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生產起家的富士康,以及消費電子生產商創維,等一系列著名科技大企業。

這些科技大企業毫無疑問在創造著財富的同時也滋養著科技創新。據 2014 年數據,在深圳,90% 的機構研究經費來自於企業。

並且由於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深圳政府采取了大量獨立自主的制度創新來促成高科技中小企業的發展(稅收優惠、人才引進、政府投放種子基金)等等。

我們有理由期待深圳之光。

a2cb96b

▲ 深圳 30 年前的 GDP 僅相當於香港的 0.2%,目前約為香港的 95%,成為我國創新增長的標誌。圖為平安保險在深圳建設的全國第一高樓—— 660 米的平安金融中心。

不久前,著名投資人李豐在一場舉辦於深圳的、平安銀行與峰瑞資本共同舉辦的聲學新技術產業論壇上講了他對智能聲學與科技投資新方向的看法。有一些觀點頗有前瞻性,我們把演講實錄編輯如下,並加上了後續采訪,分享給大家。全文已獲得獨家版權。

李豐在會上說:“中國即將進入或者已經在的智能時代,有兩者一定會成為受益者,一個是語音產業,另一個是深圳。”  

/ 01 / 未來顯學:語音技術

為什麽聲學/語音產業會和沿襲移動互聯網的道路,成為科技發展的重頭戲?

先看一下歷史。縱觀在整個 “芯片-PC-互聯網” 在美國四五十年發展過程中,大部分的商業模式都是圍繞著兩件事情發生的。

第一件事情是, PC(電腦)成為大眾所熟悉、所能夠使用的工具。做這件事情的公司叫微軟。微軟通過降低電腦的使用難度,把電腦變成了人手一臺、並且每個人都長時間大規模使用的工具。在過去的 40 年中,微軟是 PC 產業中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件事情是,鍵盤成為 PC(電腦)與生俱來所匹配的硬件輸入法。回想過去,雖然每個人在最初接觸電腦的時候都會非常不自然,但最後都勉強學會的東西,就是如何使用鍵盤。鍵盤是電腦天生帶來的輸入法。因為有了電腦,人們才會去使用鍵盤。

50b0958

▲ 第一部計算機的構建基於電子管這一基礎元件;以穿孔卡片作為輸入(或輸出)設備,操作繁瑣,不夠簡便;鍵盤的出現在操作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PC 時代,在 PC 變成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基礎設施的過程中,正是鍵盤所產生的文本信息,變成了穿透整個 PC 與互聯網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數據形式與數據模式。

後來所有基於互聯網技術所產生的商業模式,都是圍繞著鍵盤所產生的大量信息誕生的,包括這些如何組織、使用、消費這些信息,以及如何提高信息使用的效率。近如 2000 年以後,大部分的商業模式都是圍繞著如何能去更好地組織鍵盤所產生的數據,並使得這些數據能夠更好地被消費者所利用——比如 Google ,  Facebook 以及 Yahoo . 

於是,如果我們做一個有趣的映射:什麽工具會像 PC (電腦)一樣,成為最重要、並且最廣泛使用的個人生產工具呢?答案是智能手機。

毫無疑問地,在智能手機這件事上,有一家公司做了猶如當年的微軟一樣的事情:通過降低工具的使用難度達到普及工具使用範圍的結果。這家公司叫做蘋果。

那麽,智能手機相對應的硬件輸入法是什麽?什麽是智能手機與生俱來所匹配的輸入法?

肯定不是鍵盤。事實上,智能手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對鍵盤不友好的設備。發展到今天,智能手機上都已經沒有實體的鍵盤了。具有實體鍵盤的智能手機的典型代表,黑莓手機,在今年( 2016 年)9 月 28 日宣布永久停產。

a263bbf

▲ 現在許多概念手機的設計,越來越突破我們的觀念。

但由於,鍵盤是 PC 時代花費了三四十年教育消費者建立起來的習慣。所以可以想見,鍵盤仍舊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重新觀察智能手機這個生產工具,它所相匹配的新的輸入設備、或者稱之為新的信息生產方式,只可能是三種:麥克風、攝像頭與 GPS。

舉個例子,我曾和不少人(包括騰訊的人)討論,為什麽微信比手機 QQ 在手機上來得好。事實上,三年半以前微信剛剛發布時,最初的用戶是把微信當成一個步話機來使用。在微信生產的第一天,微信就天然地使用了麥克風作為它的輸入法,而不是用鍵盤——這是符合效率提升的特征的。

再舉個例子,為什麽打車軟件能夠在智能手機時代如此流行。可以回想一下,在沒有打車軟件的時候,人們是怎麽溝通打車這件事情的。乘客打個電話,說自己在某某大廈、過 15 分鐘之後下樓、穿一件黑色的衣服,然後問司機大概多久能來接,目的是哪里,之類。司機會在電話里回答說,我現在在哪一條路上,距離多遠,大概多久到,開了什麽車。

打車軟件誕生在移動互聯網上,GPS 成為了信息的輸入方式。於是乘客和司機之間不再需要那一通電話來溝通,而是打開打車軟件 App,利用 GPS 就可以知道乘客在哪里、要去哪里;司機在哪里,多久可以來接乘客。

3e09194

▲ 圖為 Uber 的打開界面。可以發現四周有多少車輛,在幾分鐘之內能到接到乘客。

其他例子不用再贅述。可以看見,在智能手機這個終端上,天然地能夠提高信息生成效率、成就有效表達的,不再是鍵盤,而是語音、攝像頭,以及其他傳感器。

於是按照 PC 時代相同的邏輯,Google 、Facebook 、包括現在的人工智能,都是圍繞著處理鍵盤所產生的數據產生的商業模式。那麽同樣的,可以預測,在往後 10 年或者 15 年,在智能終端這個領域中,最大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圍繞著如何去有效地分析、組織和使用語音、圖像以及其他傳感器所產生出來的數據和信息所產生的。

所以可以這樣合理認為,語音技術以及和語音技術相關的應用;圖像技術以及相關應用,在今天變得格外重要。而圍繞著語音、圖像以及其他傳感器所產生的數據,以及這些數據的生產、分析、組織和消費,在之後的很長的時間里,註定會成為智能終端領域中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 02 / 這一次  深圳

在中國,深圳即將會是受益最多的城市,甚至有可能變成最重要的城市。

中國眼下面臨的挑戰,是多數發達國家都曾經歷的挑戰,但中國的國情又有所不同,導致這一次挑戰和其他國家又都不同。

美國在二十年代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鋼產量國家,一個工業化國家,中國經歷過這個階段。在五六十年代,美國開始經歷消費升級、經濟調整的階段,中國目前正在這個階段。

看美國的歷史,對中國未來的預測具有參考意義。

五十年代的時候,美國的人口總數大概為 2 億,就業人口總量占人口總數大約 60%。在 1.2 億的就業人口中,結構組成是這樣的:工業(第二產業、制造業)就業人口占了將近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業人口從事農業與服務行業。

到九十年代末期,美國的就業人口構成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工業就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只有 10%,農業就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只有 1%,而剩下 80% 的人口全部在從事第三產業。

c169a85

這麽大的變化是怎麽形成的?美國通過兩種方式到達了這個階段,第一種方式是消費升級,第二種方式就是科技創新。

從六十年代有 “矽谷” 這個詞誕生開始,美國在過去的 50 年當中引領了全世界這一科技創新當中最重要的龍頭。信息服務產業在美國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就業人口漲了 10 倍。

美國正是通過把制造業挪到了其他國家,同時大幅度增加了服務產業,並且抓住了芯片 PC 技術革命,從而得以誕生了一波科技企業。

中國有 14 億人口,就業總量接近 8 個億。中國的就業人口比例是這樣的:農業、工業與服務行業各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中國大概有 2 億多的農業就業人口,和 2 億多的工業就業人口。如果中國要往前進一步,一定會和美國一樣經歷一次產業升級。

但,中國最特殊的地方在於,中國的農業和工業就業人口基數太大,國家不可能在未來 10 年或者 20 年的時間中,把這兩個產業分別從兩三個億的就業人口完全轉移出去,剩下非常少的量。美國的就業人口結構轉移,也只不過轉移了兩千多萬的工業就業人口而已。

除了美國,日本也經歷過同樣的周期,大約在七八十年代。日本和美國不同的地方,在於日本把工業轉出了自己的國家,但日本錯失了科技發展的機會。香港地區也經歷過這個周期,但由於香港人口非常少,於是香港平緩地把電子表制造業轉成了現在的金融行業和旅遊。臺灣和韓國也都經歷過。但這些地區人口數量都不大,於是它們要解決產業就業人口轉移的時候,難度也是相對小的。

眾所周知,中國在這一輪產業結構調整中碰到了相當多的經濟問題。解決之道是保證在未來完成消費升級的過程中,仍然保留足夠大的就業總量留在第二產業,以完成工業升級。這件事如果不發生,就意味著中國會面臨到一個巨大無比的壓力和挑戰。和別的國家不同,工業是中國不會放棄的部分,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國家會從政策層面上來大力推廣 “科技創新生產力” 和 “科技轉化生產力” 的原因。

因此,可以下一個結論:由於中國與別的國家的迥異之處是擁有巨大的工業與農業就業人口基數,因此從現在往後看 5~10 年,中國無論如何必須要經歷一次 “工業升級” 與 “科技創新”,否則就會面臨巨大的經濟挑戰。

而只要工業升級與科技創新成為趨勢,那麽相比北京和上海,深圳顯而易見已經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最有可能應用新技術的各方向,不管是芯片還是智能設備,深圳積聚了足夠多的產業鏈、外銷和口岸等通道資源。所以說,對於在這些產業鏈基礎上,以及最有可能采用新技術的領域和方向中,深圳有產業集群、有產業工人,又有足夠多的產業鏈條環節,同時還有口岸資源。

現在,深圳市政府集中力量吸引科研人才,推出許多投資或落地的計劃。深圳還有幾個超大型公司,可以提供創業團隊和研發人員來源。除此之外,綜合氣候環境,以及其他因素考慮到一起,深圳最有可能就在這一類產業方向上變成聚集地,並且能夠在此後的經濟周期中越走越前。

因此,深圳有其他城市沒有的綜合能力、基礎設施與產業特征。深圳所具有的企業集群特征,將讓深圳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城市。

深圳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