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三板是一個全國性P2P市場:三年內,所有家庭都會配置股權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28/150099.html

黑馬說:233.3元買徐小平投資企業的真股;2000元跟著牛投等眾籌平臺投項目;20萬跟著新三板買原始股,股權這一原本資本世界的遊戲,當下卻因互聯網和新三板的出現,讓人們越來越容易觸達。
 
正如,中信建投公司金融負責人段飛飛所說,三年之內,所有的家庭都會配置股權,中國將進入到一個股權時代,除非必要的情況下,才需要將股權換成現金。
 
近日,創業家2015年新三板投融資對接高峰論壇在望京SOHO舉行。在會上,創業家董事長牛文文致辭表示,現在“新三板+眾籌”是萬眾創業下金融制度的標配。
 
作為新三板市場上的主要參與者,中信建投公司金融負責人段飛飛登臺發表演講。他認為,新三板如同當年的深圳:鄧小平當年在深圳畫了一個圈,重新定規則,新三板也是一樣。再大的坑,未來看起來都是很小的坑。
 
但小坑也需要避免,他介紹,新三板“定增”需要避免兩個問題:第一,不要按主板的融資邏輯和過去的股權眾籌邏輯來定價,是一個全國性的P2P市場;第二,不要把融資金作為唯一目標,應轉而註重融資源,註重創造價值。
 
口述 | 中信建投公司金融負責人  段飛飛
整理 | i黑馬  汪晨

 

我通常會把新三板理解成深圳,鄧小平當年在深圳畫了一個圈,重新定規則。新三板其實就是當年的深圳。剛剛建立起來的深圳是不是有很多坑呢?確實有,不過當年再大的坑,現在看起來都是很小的坑。
 
我們的確關註到,在最近兩個月,新三板的行情有些回落了,融資需求也在往下走。但是我們判斷,新三板的牛市還沒有開始。大家在新三板里面看到了騰訊、百度嗎?還沒看到。所以,新三板市場還沒有開始。等誰呢?等在座的大家的參與。
 
從我們券商的角度看,我們不認為新三板市場是交易市場,我們更願意把它理解成融資市場,或者理解為全國性的P2P融資市場。從這個點上,我想和創業者們說,我理解的坑是這樣的。
 
第一個坑。不管你處於什麽創業階段,我不建議大家按過去的股權投資邏輯,或者主板的融資邏輯,去看待自己的企業值多少錢,怎麽去定價,怎麽去增發,這個邏輯不是這樣的。客觀的說,到今天為止,新三板的定價邏輯是混亂的,沒有固定定價,是個P2P市場,是接受者與融資方意向的達成點。所以,要提醒大家,創業的時候要多換個角度考慮考慮,多從金融交易所角度看,你的公司值多少錢,是這個邏輯。
 
所以,第一個坑,我建議大家不要被固定的定價模型、定價模式,限定了自己公司的估值,也不能只說市盈率。真正應該描述的是你的夢想,描述你的夢想多大,誰為願意你的夢想買單,這會成為我們券商的定價邏輯。
 
我剛好前天在浙江一家企業,應該說在我們見他的前一天,被一家上市公司20億收購,但見我們的時候轉變成重新融資上新三板,為什麽?因為按我們的邏輯,必然有個商業模式的成熟,再融資再並購,再抓資源再發展,我們千萬不要把那麽好的夢想,簡單的賣給資金,錢是不值錢的。
 
第二個坑。
 
大家都知道兩年前在三板市場制度還不是完善,關註度還不是太高的時候,你想拿點錢不那麽容易。但現在對接資金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我們真正需要融的已經不再是資金了,更需要融的是你需要的資源。所以,大家融資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不是我隨便拿錢隨便花就行,一定是拿著這個錢不只是能解渴,一定是有肥料幫助我們創造價值,這種價值有的時候是非常非常大的。
 
在這里,我可以給大家說一個我心中的市場前景:三年之內,所有的家庭都會配置股權,這意味著大家的股權都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所以不需要在非必要的情況下換成現金。
 
而以往我們券商做的是發現和參與,到今天已經不是這樣的了,今天需要什麽呢?更多的需要我們共同來創造。所以,我希望大家做出這樣的合作:在座的各位,咱們全心全意把你的創業做好,把咱們的商業模式做好,把咱們的經營做好,資金的事情交給專業機構去弄。金融機構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在你這兒參與一下就行了,而是跟我們一起共同成長、一起努力。
\版權聲明:本文述者段飛飛,整理汪晨,文章僅代表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210521rlig4bbil6xu44hm

據媒體消息,華為榮耀副總裁彭錦洲宣布於近期離職。

彭錦洲1993年進入華為,2000年,彭錦洲加入港灣網絡並擔任副總裁,2007年回歸華為,負責企業業務、無線業務。2011年,調任至華為消費者BG,負責電商平臺的籌備工作。2013年彭錦洲加入華為榮耀業務部。曾參與港灣網絡創業,後來重回華為負責榮耀業務。曾擔任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部總裁、華為亞太區副總裁等重要職位。華為於2013年底將榮耀品牌獨立,主要通過線上渠道銷售榮耀手機。

2015年7月,離職,並表示在其離職之後,由榮耀銷售副總裁李開新將接管其工作。目前,該離職信未透露去向。有消息稱,彭錦洲離職將進行創業。

以下為離職信全文:

所有的創業,都源自一顆註定不羈的心。

發布會臨近尾聲,熟悉的《榮耀之歌》在我耳邊響起,思緒卻變得有點縹緲。主管榮耀銷售和服務體系這幾年,和兄弟們一起見證了榮耀艱難的起步,隨時可能被裁撤的時刻;也見證了2014年從一億美元到二十幾億美元的奇跡般增長。今年的榮耀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上半年銷售已達26億美元,超越了去年全年。

這是告別的最好時刻,雖然還有些倉促。

“一個人的一生中,一定有最美好的一天。我的那一天,絕對最美好。"《懷念聲名狼籍的日子》中的這一句,仿佛說的22年前的我。陰差陽錯走進華為在深意大廈的辦公室。“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中國要富強,唯有靠自己”,貼在室內玻璃上大紅的標語,如同深圳熾熱的陽光,一下點亮了我們這代人內心深藏的家國情懷。我當時是陪朋友來華為面試,結果自己跳了進來。若幹年後我在屏幕里見過相似的橋段演繹。某演員接受采訪時說,他陪人去面試,應試者不中,他被一眼相中,從此改變了人生。

誤打誤撞地進入了華為。接下來每天都讓我感受到,這是一個多麽激動人心的公司,給你足夠的空間和機會,讓你不停地學習和嘗試。我一個剛剛畢業的學生,生產,品管,計劃,商務,行銷,定價,銷售管理,組織設計,企業策劃,什麽都幹什麽都嘗試,有錯就改,改了再犯新錯:)特別是在總裁辦時年少輕狂,讓我學到最多,也犯過最多的錯,感謝任總,感謝給我機會和原諒我過失的領導。

後來在哈爾濱度過了直面市場的幾年。黑土地的豪情,讓我記憶猶新。記得陪著客戶喝得半癱,手里拿著鑰匙就是半小時都開不了家門。記得為挽回合同在冰天雪地里狂奔七小時,看著路上車禍連連,一邊膽寒,一邊繼續狂奔。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那一刻含義至深。

正如婚姻七年之癢,到了2000年,我在采購負責OEM/PCB專家團,感覺生活又趨平淡。覺得自己到了一個瓶頸,我內心的小猛獸撓得難受,適逢華為倡導內部創業,我就有了些想法。有一次見到李一男,聽他說起數據通信的未來遠景。這是一個多大的夢想,要不出來幹?

坦率地說,李一男說的技術方向上的東西,我壓根就沒聽明白,但是他的確勾起了我內心的不羈。

世界這麽大,最多犯點錯,我,想去試試。

剛到港灣,開始蓬勃的勢頭讓我覺得又是以前的華為。一切又從零開始,我記得在沈陽簽的第一個合同是一臺2000元的盒式交換機。三年後,我們已經成為東北寬帶設備最主力的供應商之一。港灣營業規模也突破十億。快速成長讓我們更加豪情萬丈,但隨後因為戰略失誤,和華為的競爭讓我們跌入深淵。港灣的經歷讓我對人性有更深的認知,“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經歷過黑暗歲月血與火的考驗,有此生可以相托的朋友。經歷過那麽多痛苦和挫折,一定可以鑄就堅韌的靈魂。

再進華為,感覺一切都如離開時的景象,也有了些許的陌生。公司大了,更規範了,但似乎少了一些溫情。這段時間我管過視頻會議的產品線,看著這個產品逐步在國內建立市場地位直到全球領先。後來,我又負責終端公司的渠道體系,在這里,迎來了我人生的轉折點。了解和從事電商,現在想來這是最有意思的工作。感謝老余,當大家對電商不以為然時,是他的堅持,把我們推進了互聯網手機的行列。

談到電商或榮耀,不能不說老余先知先覺。當時讓我組織作專項分析,業界專家們給出的結論是電商僅僅是渠道的補充。即便是老余當時想把榮耀第一代產品走電商,也因體系內比較強大的反對聲而作罷。歷史不能推倒重來,但如果榮耀當時就以電商模式來發展,現在互聯網手機又是什麽局面?

對我來說,我一直被新事物新力量新表達所誘惑。李一男說,我們會以全新的方式將數據通信做大,我相信了。老余說,互聯網是做手機的一條新路,我也相信了。

港灣沒成功,而榮耀成了。三年間一款產品從兩萬臺,幾十萬臺,到近千萬臺。銷售額從幾百萬美元,到去年的二十多億美元,今年將會是五六十億。組織也從最初籌建電商的七八條槍,發展到榮耀業務部過千人的規模。

負責榮耀業務,我真正感受到了互聯網的巨大力量,它升華或者突破了我過去的認知。比如它會非常強烈地瓦解原來的傳統組織,搭建起更輕盈更扁平的架構;它鼓勵人們將主要精力放在產品的極致以及傳播的有效上去,降低了中間渠道的冗余;更重要的是,在一個企業人力要素的獲取方面,它是自由人的自由聯合,它鼓勵快樂奮鬥而不僅是埋頭苦幹;它讓所有的人成為企業的所有者,而不是科層制上的梯隊人;它用一種現代化的資本結構,讓人們分享的是價值成長,而不僅是企業的利潤增長;它讓企業文化變成一種年輕的、自由主義的、充滿分享精神的合夥人文化,而不是規矩森嚴的、頂層設計的、從上而下的驅動力文化。

我不羈的內心有了投緣之所……但,是的,這還不夠,我還想再做點兒事。

這時候選擇離開,很多領導和同事都有不解。當我給江峰提出來時,他的反應居然是一句粗口“MD,你也想出去”。他是“時光未老,理想還在”,我屬於“聽從內心,熱愛折騰”。

這個世界最糟糕的不在於不夠自由,而在於我們為自己設計了太多的枷鎖。我們這代人其實很幸運,生活在可以多次選擇和改變的年代。我堅信,讓互聯網來改變,不一定是我,但一定有大批人和我一樣,可以給很多行業註入新的活力,一定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生命於我就是一條蜿蜒的河流,有時平淡如鏡,靜水潛流。有時激流澎湃,汪洋恣意。即便穿越冬季,伴隨堅冰和皚皚白雪,堅冰下依然是一顆不羈的心,向前緩緩流動。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楊博丞,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26

選總統罵遍所有人的川普

2015-06-29  TCW


邊境築圍牆、砍教育預算、墨西哥移民都是強暴犯,這些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出自美國富豪川普(Donald Trump)之口。六月十六日這位房地產大亨宣布,他將角逐美國共和黨總統提名,不過他在參選演說卻罵遍所有人,充分彰顯其個人特色。

今年已近七十歲的川普,過去三十年來多次放話要參選總統,不過都是空包彈。這次他終於付諸行動,不但公布競選口號「讓美國重返偉大」,還在群眾面前發表長 達四十分鐘的演說——雖然有輿論稱那些台下喝采的觀眾,是川普付每人五十美元請來的,但這次他終於動起來,終於和他批評的「政客只會嘴炮」有了些區別。

目前身價近九十億美元的川普,上媒體時多是因為八卦:和前妻離婚、與摔角界(WWE)打賭若輸就剃光頭,以及他頭髮的真假。因此他宣布參選總統,許多輿論都以鬧劇視之。川普卻自認他是最適合當美國總統的人,「我這麼有錢,這是我能力和領導力的最佳證明。」

但他的參選演說卻激怒不少人,他說墨西哥移民都是「毒販與強暴犯」,他若當選總統,將在美、墨邊境築圍牆阻絕墨西哥人,而且要墨西哥出錢。至於這些圍牆, 「當然由最會蓋建築物的川普旗下企業負責。」他還稱中國偷走美國的工作機會,歐巴馬政府健保是「大騙局」,他還主張刪減教育預算。這些言論引起許多反彈, 墨西哥政府指責川普「無知」,委內瑞拉總統稱川普是「強盜」,美國國內的保守派團體「成長俱樂部」則稱:「川普參選根本是個笑話。」

但這些批評反而讓他知名度更高。事實上川普參選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媒體熱門話題,鋒頭甚至壓過日前宣布參選的前佛州州長、「哥哥爸爸真偉大」的傑布.布希 (Jeb Bush,其父兄都是美國總統)。同樣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的惠普前執行長菲奧莉娜也稱,不可低估川普。這是因為川普參選將成為鎂光燈焦點,其他參選人恐黯 然失色 。而他對各項議題的主張鮮明又極端,也將逼其他參選人很難模糊閃躲。《今日美國報》就稱,「川普參選的好戲,你怎捨得不看?」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勢將因川 普加入而帶來更多娛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44

代官山疑似卷款跑路 上海所有門店都已關門停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1241.html

代官山疑似卷款跑路 上海所有門店都已關門停業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07-28 09:46:00

有多名消費者反映,代官山突然關門停業,購買的充值預付卡退款無門,與此同時,不少供應商也反映,代官山拖欠數千萬貨款未付,總部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昨日,有多名消費者反映,代官山突然關門停業,購買的充值預付卡退款無門。與此同時,不少供應商也反映,代官山拖欠數千萬貨款未付,總部辦公室已人去樓空。一時間,大家紛紛猜測代官山蓄意卷錢跑路,有詐騙之嫌。

資料顯示,代官山品牌由上海展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最鼎盛時在上海的繁華商圈開了5家分店。目前,代官山在上海所有直營店和加盟店均已停業。事實上,不止在上海,代官山在南京的兩家店也在近期關門停業了。 

7月27日,不少代官山的供應商來到展圓公司位於徐家匯的辦公室討要錢款。據供應商透露,從去年下半年起,展圓方面就一直被拖欠貨款,到今年5月下旬,這家公司的辦公室突然人去樓空。一些供應商手上還拿著不少代官山開出的空頭支票。

值得註意的是,展圓公司在市商務委網站單用途預付卡備案企業目錄中榜上有名。根據相關辦法,已備案企業要麽繳過保證金,要麽購買了預付卡履約保證保險,那麽,消費者能挽回損失嗎?市商務委給出的回應表示,商家跑路不符合賠付條件,代官山的確買過相關保險,但目前不能賠付。

相關人士指出,商家一旦跑路失聯,清算就無法進行,賠付也就無從談起。因此,盡量不要購買商家的預付卡,以免造成損失。

(綜合上海熱線、解放網等)

編輯:李燕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59

所有的資產都是本金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tas.html

    老朋友Y,這次股災大盤跌至3000點那會兒,差不多還有一倍贏利,他遂撤出一半資金(投入的本金),長籲一口氣,安心踏實下來。

    “要是你不動的話,現在贏利還要多呢!”今天,我們說他。

    “保住本金要緊!巴菲特告誡的!”老朋友Y一臉嚴肅地說。

    本金部分的錢與贏利部分的錢莫非是兩種不同的錢?保住本金非得取出投入的錢才行?以後只用贏利部分的錢鼓搗鼓搗?

    人們常常會把錢放在自己不同的心理賬戶里,比如,對待工作上掙來的錢特別愛惜,而把賭博贏來的錢則不當錢似的,亂花一氣。這也就是為什麽賭棍最終都會變成窮光蛋的原因。現在,朋友Y顯然把股市里的錢分成“本金”與“贏金”,前者好比是辛辛苦苦掙來的工資及獎金,須要落袋取出,生怕跌得沒了;而後者則像賭來的錢,覺得是額外所得,留在股市里,贏虧都能坦然面對。難道它們是不一樣的錢嗎?巴菲特什麽時候采用過這麽個辦法來保住本金的?我的媽呀!

    其實,錢是等價的,其本質屬性和價值與來源無關,辛辛苦苦掙來的、生意場上賺來的、低頭哈腰討來的、人家支援送來的、前輩遺留下來的、家里節省下來的、貸款融資借來的、手氣不錯賭來的……統統都是一樣的,所以應該一視同仁才是。不然的話,你為保住本金而撤資,也就一定不會努力增加投入,這樣下去勢必就會影響複利增長,結果浪費時間,造成投資收益減少。是不是?心理賬戶是行為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把錢分別放在不同的心理賬戶里其實是一種錯覺(參見本人小文《閑侃“心理賬戶”》)

    “那麽如何對待做股票的錢呢?”朋友問。

    “因為賬戶里所有的資產都是來之不易的,所以,無論什麽時候都應把它們全部當作為本金;又因為股市永遠是面向未來的,所以,任何時點都是本金起始點。”我說,“只有這樣看待,我們才會重視和認真對待每一分錢和每一筆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21

覃超 X 徐萬鴻:我已經沒法看完所有朋友圈內容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08/153130.shtml

導讀 : 兩位前Facebook工程師說,只有推送最適合讀者的內容,才能提高平臺停留時間,增強粘性。

萬鴻姓徐,卻被所有人親切地稱呼為 “萬指導”。這位原先在 Facebook 新聞流排序組的資深工程師,2015年9月回國出任神州專車 CTO。所謂新聞流排序(news feed ranking),指的是 Facebook 的一項看家本領:用戶每天會收到兩三千條新鮮事,卻只會閱讀前 50 至 100 條。利用機器學習將用戶最想看的內容排到最前面,從而提高粘性和日活,這是萬指導在 Facebook 一直琢磨的事情。

這固然是一篇著重技術的文章,所在公司 Facebook 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但這並不妨礙創業者從中得到經驗。利用 A/B 測試作為叠代方法,借助 Growth Hacking 的核心——數據來驅動開發,新員工的入職宣講……這些做法都體現了這位社交之王不同維度的文化所在:精神層面註重實現夢想,統一目標;而這一目標下放到微觀層面,就是對於數據的尊重。

峰瑞資本(FREES FUND)一直關註互聯網技術人才,希望與廣大的開發者社區形成緊密的連結,讓真正一流的技術最高效地影響我們每一個人,乃至整個世界。我們組建了自己的互聯網團隊,希望這些資深從業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傳遞這一社群的聲音,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夢想。

今天,我們請到了神州專車 CTO、前 Facebook 工程師徐萬鴻,和峰瑞資本互聯網團隊成員覃超進行一場 Ask Me Anything,他們要聊的是關於 Facebook 的 Growth Hacking 策略、反垃圾信息系統、信息流排序,以及為什麽選擇回國參與創業。

 = 覃超,峰瑞資本互聯網團隊成員,前 Facebook 工程師。

 = 徐萬鴻,神州專車 CTO,前 Facebook 工程師。

社交網絡信息垃圾,再見

覃:在 Facebook 工作時有什麽印象深刻的事情?

徐:我第一次去的時候,當時專註於用戶增長的 VP 負責宣講。他說將來全球所有人都會使用 Facebook,這家公司將來會成為萬億美元的公司,給我印象很深刻。公司的所有人都很興奮,對設定的目標有非常大的信心。他們的工作使命感非常強,非常專註。

覃:你在 Facebook 里主要負責什麽工作?

徐:我在 Facebook 的 site-integrity (站點完整性) 組工作了兩年。當時 Facebook 有很多的垃圾私信、垃圾信息,就像人人、微博上有各種廣告、垃圾鏈接。有些用戶的賬號被盜用了,會使用個人頁面發送垃圾短信、廣告、病毒,還有一些不受歡迎的朋友請求。我會處理所有類似這些涉及到影響用戶體驗的東西。

Facebook 使用了一個叫做 sigma 的系統來抵制這些垃圾信息。這個系統安裝在 2000 多臺機器上面,Facebook 用戶做的任何事情,都會經過 sigma 系統分析處理,比如評論、鏈接、朋友請求,都會被這個系統進行判斷,是正常行為、濫用行為還是有問題的行為。

舉個例子說,比如發送朋友請求,Facebook 的系統會自動判斷一下:如果這個人的朋友請求都被別人拒絕了,他再發送朋友請求是不會被批準的。如果一個人發送的朋友請求十個有九個都被拒絕了,那麽他下一次的朋友請求就會被系統拒絕。當然這個系統還有其他的判斷信號。

它是一個機器學習系統,通過你之前發的朋友請求拒絕概率高低來判斷你被拒絕的概率有多高。如果這個比率很高,Facebook 會讓你進行手機短信或其他方式認證,來驗證是軟件還是真人發送的,以此判斷你是不是真的要發送朋友請求,比如你發出的朋友請求對象與你沒有任何共同好友,那就可能是一個不合理的請求。

基本上,你在 Facebook 上做的任何事情,都會經過這個系統來分析、預測、決定是否允許你發出信息,借此希望會減少生態圈中的騷擾行為。當時 Facebook 每天有上百億次的信息發生要通過這個系統進行判斷。

覃:能否介紹一下 Sigma 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機器學習嗎?

徐:這個系統中有些是人為規則也有機器算法,請求通過和拒絕就是一個迅捷數據組(Scrum)。任務通過,則說明這個任務是一個對機器學習來說的正樣本,被拒絕則是一個負樣本,很像 0 和 1。比如發送朋友請求如果被接受,y 值是 1,如果被拒絕就是 0。如果是評論和點贊,系統就能尋找 y 值,用戶發送的不當信息就會被刪除。

另外一個方法是通過一些異常行為的分析、數據挖掘的方法來分析用戶的異常行為。比如一個人發的同樣類型評論非常多,所有評論里都有一個相似鏈接,這就非常有問題。正常操作不會在不同人的主頁上留同樣的評論,這顯然屬於異常行為,我們不會允許。

我已經沒法看完所有朋友圈內容了

覃:可以解釋一下新聞流排序是什麽意思?工作兩年之後為什麽選擇去了這個組?

徐:“排序” 指的是信息流的順序。它決定了打開你的 Facebook 朋友圈,你的信息流是個什麽樣子,信息的位置。每個人產生的內容、新聞會有兩三千個,用戶只能看到 50-100 個。你需要把兩三千個最好地展示出來。有些我們不給用戶顯示,比如你喜歡遊戲,你的朋友不喜歡。

我 2012 年剛去的時候,新聞流排序組只有五六個人,盡管這可能是公司最大的機器學習系統,最核心的產品。每天有十億多人上線,每個用戶花 40 分鐘在 Facebook 上,其中一半時間都花在新聞流上。Facebook 大部分收入來自新聞流廣告。比如說,移動廣告收入占所有廣告的 70%,而其中所有的移動的廣告都來自新聞流。不管是從用戶的停留時間,還是收入來說,新聞流都是最重要的產品。

做好新聞流排序是很難的問題,因為用戶在新聞流上的行為有很多種,不只是傳統廣告點擊或者不點擊這一種操作,用戶可以在新聞流里贊、評論、分享或者隱藏這個新聞流,也可以播放視頻。我需要理解用戶喜歡什麽東西,評論、分享什麽東西,想看什麽樣的視頻。理解用戶的興趣所在,根據我們的訊息把最好的東西放在新聞流的最前面。

以國內的社交媒體作對比來說,微信的朋友圈是所有內容全部顯示,它不需要排序,是因為朋友圈容量不是特別多,大家可以看完所有的內容。朋友越來越多的話,沒有時間把分享看完,排序是必然的事情。你會很容易漏掉很重要人的圖片,它們迅速埋沒在大部分你不感興趣的內容了。

Facebook 之前也是全部顯示,慢慢到後來用戶是看不完所有的信息的。如果不做排序,把最好的服務挑出來的話,用戶不會願意訪問新聞流,因為他看到很多不感興趣的東西,感興趣的部分他已經沒有時間找出來了。從不排序到排序是必然的過程,你的朋友越來越多,公眾頁面越來越多,排序是必然的。

比如說新浪微博沒有做排序,有些細節雜亂無章。他們測試過,但是做得不太好。所以放棄了。微信的朋友圈也會到要做排序的階段。Facebook 不只是排序,還會隱藏用戶不感興趣的內容,比如你的朋友玩過 Candy Crush 遊戲,但可能你本身不玩任何遊戲,關於這方面的信息就沒有意義。Facebook 就不會給你顯示這些內容——“朋友們在玩什麽遊戲”。

覃:能簡要講一講新聞流排序的工作原理嗎?

徐:基本上,新聞流是從兩三千條內容里面,挑出了 四五十 個。按照每個內容打分,分高的內容排在最前面。每個內容、照片、分享或者狀態,我們會預測一些概率值,比如你點贊的概率,評論、分享的概率。每個用戶的行為,比如點贊、分享、評論,系統都會給權值。評這些用戶行為概率是通過機器學習來系統計算的。如果用戶對某個內容點贊、評論或者分享,說明用戶願意看到這個內容,對內容產生了反饋。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你是我的好友,你上傳了 100 張照片,我點贊了 20 次,那麽點贊概率就是 20%。我們知道每個用戶以前對哪些內容點贊、評論,這些都是我們的訓練樣本。我們通過學習用戶的歷史行為,進行相同類型、相同個人的未來行為預測,因為用戶短期行為不會大幅變化,過去對哪些東西進行評論,將來也很有可能對相似內容進行評論。

覃:有沒有可能針對用戶內容來進行預測?比如分析用戶發了什麽樣的文字或者圖片?

徐:可以。如果是圖片我們可以抽取圖片特點,對圖片進行模式識別,分析圖片的主題,打上相應的標簽,用機器來識別這些圖片。現在在做相應的工作。Facebook 有 AI 實驗室,可以對圖片進行內容識別。

覃:Facebook 怎麽知道這套算法是否有效呢?以後要更新的話怎麽進行叠代呢?

徐:通過 A/B 測試。我們抽取 1% 用戶進行新的算法,1%進行舊的算法。如果新的算法下用戶每天點贊、評論或者分享次數增長了,那說明新的算法更好。我們就把新的算法發布給所有的用戶。我們主要的核心目標是:讓日活躍用戶更多,停留時間更長,訪問 Facebook 更頻繁。

覃:你覺得這對國內的創業公司有什麽啟發嗎?

徐:A/B 測試是很好的叠代方法。建立起核心指標,進行 A/B 測試,看新的改動能否提高核心指標。提高就發布,沒有提高就不用發布。這很像 Growth hacking,當然最終目的還是提高 DAU。如果用戶喜歡你的新聞流,就會更頻繁訪問,最終目的還是在線時長和日活躍用戶。

覃:你對微信朋友圈有什麽好的改進建議?

徐:我已經沒法看完所有朋友圈內容了。一種改進方法是排序,把最好的內容放最前面。通過你以前點贊的內容,來學習你關心的內容,比如你女朋友發的東西你都會點贊。另外一種改進方法叫做 “內容置頂”(Story bumped)。有時候我早上起來刷微信,會看不完,只看了一小部分。過一會兒再刷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麽新的內容了。

Facebook 的內容置頂功能會把你沒有看完的東西再放到上面去再次推送給你。微信是知道哪些內容你沒看過的,我有很多在美國的朋友,朋友圈會有很多內容,上班前看不完只看了一部分。再刷新的時候就已經沒有新的東西出來了,我也沒有關心沒看完的東西,朋友發的照片。Facebook 的 “內容置頂” 把很重要的,還沒看,有點舊的內容放在朋友圈前面,讓你再看一眼,怕你漏掉重要的內容。

覃: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麽選擇九月份會加入神州專車擔任 CTO?

徐:從事業角度來說,我希望把從 Facebook 學到的公司文化、技術帶回中國。中國在計算機行業上有很大的潛力。現在國內的產品質量上和美國產品已經相當了,比如微信,Facebook 的產品經理也學習了微信里面的功能。再往後面看幾年的話,中國有機會趕上美國。

計算機學科已經成熟,創造力在慢慢變好。很多初創企業嘗試不同的想法,中國的創業者是美國的好多倍,都在嘗試不同的想法,會誕生出成功的公司。技術上,中國正在逼近美國,甚至會超越美國。長遠來看,中國的計算機行業、互聯網行業,應該是有潛力成為世界上互聯網行業最好的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888

任誌強: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09/153178.shtml

導讀 : 2015年創業社群大會上,黑馬導師、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任誌強出席活動並發表主題演講。任誌強提出,創業不是一種遊戲而是“打天下”,所有的創業者,都必須把自己當成一個企業家,用企業家精神來要求自己。

i黑馬訊(葉靜)12月9日消息,由創業黑馬集團舉辦的2015年創業社群大會今日在京閉幕,黑馬導師、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任誌強出席活動並發表主題演講。

繼昨日“金融社群”之後,今日大會圍繞“學習”社群一詞。上午孫陶然與王峰分別進行了題為《創業別老想顛覆式創新,這種心態不正常》和《你這麽淡定,創業能成功嗎?》的演講。之後,還進行了精彩紛呈的“年度十佳黑馬”頒獎禮。而兩場激辯則給現場觀眾帶來了關於地派與天派誰更牛,以及以及“唯快不破”還是“活著就是勝利”的思考。

下午1點30分,參會者魚貫而入,一時之間,場面堪比春運現場,當天出現了任誌強、李開複、樂嘉等嘉賓。任誌強化身創業導師,向創業者傳經解惑,“你把別人打敗,別人也會把你打敗,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不可替代模式,讓所有人跟你學。”

下午5點半,樂嘉作為現場最後一位演講嘉賓出場,講述性格色彩與創業的聯系,激動之處,全場歡呼。盡管樂嘉出現嚴重超時,但門口依然被堵得水泄不通。

此外,當天進行了十大年度創業家評選,包括58到家、車易拍、小咖秀等十位新銳企業創始人獲此殊榮。車易拍CEO楊雪劍在獲獎感言時,隔空約賭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湧,希冀用賭局來證明什麽才是二手車交易的終極模式。

在主題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的演講中,任誌強表示,創業不是一種遊戲,而是“打天下”,所有的創業者,都必須從創業起就把自己當成一個企業家,用企業家精神來要求自己。在移動互聯時代,做企業也要明白自己能創造什麽價值、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並且,擔負起重要的社會責任,“一定要有企業家的心態,要知道你自己使命。”

以下為經i黑馬編輯過的任誌強演講節選:

創業就是打天下

我講的課題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在前些天一個類似的活動上,我被點題要求講講企業家精神,也就是為什麽要創業。首先我要說的是,創業和就業是兩回事。就業是你聽別人的,創業是你指揮別人,所以創業是打天下,你要解決更多人就業。最重要的是,你從不承擔經濟責任變成了要承擔經濟責任。作為創業者,為什麽老說A輪、B輪、C輪,也許投資人想把你們擡得很高,但是不管是哪輪,最重要的是,你要對經濟負責任,如果你不能創造經濟價值,你還有什麽用?這就是就業和創業之間最大的差別。

那麽企業家到底是幹嘛的?很多創業者說他們現在可能還不是企業家,今天獲獎的創業者也說到他們很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創業者就是要擁有企業家的精神,企業家精神有冒險、創新、超越,你要當英雄,你要沒有這樣的想法,那就不成企業家了,你要在行業中不是第一,你可能就被打敗了。這些可能是互聯網一些新事情的特征。在這樣一個特殊條件下,重要的是你在市場中的占有率是多少,因為你們所有的技術都是可以被別人模仿的,如果別人山寨的技術比你的更高,就能獲得更多的市場。當別人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的時候,你就死了,所以你要不斷的改變。那麽發現機會就很重要,所有的東西都是原來有的,只是你要通過網絡把這些聯系起來。

企業家最重要的一點是能把所有的資源組合在一起。像開發商,我們只會蓋房子。我們開發商建一塊磚嗎,沒有。我們只是組織者,把設計、金錢、材料等各種各樣的資源組合在一起,這個就是企業家最重要的東西。

很多人認為創業也許做一個夢就出來了,其實財富恰恰來自於創造,如果我們的機會不平等,你就沒有創造的機會,有些人指望我們從政府手里獲得更多的錢作為啟動資金,也有的人依靠家庭,但更多的人是依靠市場。如果你能把市場資源組合起來,就不會找不到投資者。找到投資者只是組合各項資源中的一部分,開始時你可能有困難,但更重要的是善於把這些資金和你的事業組合起來,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企業家更重要的是還要有契約精神、要有信譽。我前兩天遇到一個創業者,他說我的網站要出名,就找了一群美女,穿著比基尼,在屁股上打上二維碼,到潘石屹的三里屯SOHO走一圈。我跟他談的時候說,你至少應該有企業家的基本良心,如果違反了社會道德,你就不再是一個企業家,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做有損於企業家信譽的事情。否則,即使你出了名,還有客戶願意相信你嗎?

企業家另一個重要的職能是發現機會。當南方有大米,北方有白面的時候,商人就做了一個最基本的事,把南方的米運到北方換面,再把北方的面運到南方換米,這就是一個機會。但是,機會發現以後會形成一個平衡。平衡以後怎麽辦,很重要的是創造性的破壞。因為當平衡的世界出現的時候,價格差就沒了,一定要打破平衡後才能使價格重新回升。

如果你不能創造利潤,不能讓別人感到幸福,你就會失敗。我看互聯網上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別人已經做過的事情,但重要的是它讓別人更方便了。比如說你忙,希望有人把飯送到我家,於是就弄了一個項目,大家在網上賣飯,把飯送到家門口。但之後怎麽辦?是要把省出來的時間用於創造一個更新的、更具有附加值的東西。所以,我們不但要創造財富,也要創造價值。互聯網到最後,各種各樣的平臺形成的結果是價值平臺。當價值平臺成立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居於不敗之地。

   網上交易納稅才能培養企業家精神

互聯網可以更高效地做人能做的事情,也能做人不能做的事情,還可以做人想做而不知道該怎麽做的事情。它創造很多的服務,同時也創造了很多的稅收。

我現在覺得遺憾的是個人所得稅不知道該怎麽征收,很多在網上就業的人都逃稅漏稅。下一步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所有個人在網上進行交易時都能納稅,這個網也許就會培養出企業家精神。如果你連續偷稅的話,不會對實業產生額外的價值創造,也不會讓我們的良心更加純潔。

在這樣的一個變化過程中,我們會看到企業家重要的社會責任。我們要避免一切負面影響。互聯網里常常有很多負面影響的東西,這恰恰是我們最大的難題,在信息不透明的情況下,如何能通過算法讓所有的在網上的人不賣假貨、不欺騙、不違約,這是一個企業家很難做到的。但是做一個企業家,其重要的目標就是必須這樣做。

我剛才聽很多創業者說,他們不得不勞動7天,這嚴重違反勞動法。長期來講,作為一個企業家,你能用違反勞動法的辦法去創造就業嗎?你能不能合理的安排時間,讓所有人不加班,如果8個小時不夠,需要16個小時,那就再換一班人。工業革命時一個很重要的制度,就是用一種辦法計算人的價值,比如用計件工資,用標準化等。它在解放大量勞動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可是互聯網在提高別人生活效率的同時,卻在浪費自己的效率,甚至於讓所有的員工都變成奴隸。

我希望能改變這樣一種情況。這種情況也許是未來發展中不得不出現的東西,創業不是一個人,你可以加班,或者是高層幹部都可以加班,但是員工不行。因為你是一個企業家,你必須在遵守各項法律的條件下,把你的業創得更好。這是成為成功企業家非常重要的條件。而我們現在恰恰看到的是,作為企業家,雖然你們估值能做到10億美元,但是你們身上缺少企業家的必要精神。如果你能承擔起企業家的責任,更重要的就是去關註社會的發展。你不只是要把自己的企業變得越來越好,更要改善企業的生存環境,同時推動社會的進步。

制度創新要靠企業家推動

所有的企業家都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沒有一項制度是政治家制訂的。你們不要以為是政治家在制訂規則。比如當蒸汽機出現的時候,我們的法律是為馬車和牛車服務的,所以修改法律的時候說火車不能比馬車跑得快,於是我們看到所有的電影里面都是佐羅騎著馬就追上了火車。為什麽?就是那個時候有更多的人依賴於馬車和牛車生存,政府不得不保護落後,而不能讓最先進的技術得到充分的發展。但是事實的結果是什麽?蒸汽機更快速地發展之後,從電開始又有了內燃機,它突破了現有的法律,讓法律進步了。

所以更多的社會制度都是依靠企業家,通過你們的創新、特殊行為而推動社會進步。沒有一個政治家會預見到市場缺什麽,要知道的話他就先幹了。所有的創新都是在民間產生的,他們會超越政府的管理行為,他們知道市場需要什麽,應該擁有什麽,於是他們就和我們現有的政治、制度條件產生對抗。

比如說互聯網金融,它搶了銀行和傳統行業的飯碗,於是它就要挑戰我們現有的經濟制度。我們也還可以看到Uber等打車軟件,它們也在挑戰我們現有的制度。我們的交通部似乎想出臺一個管理制度解決這個問題,討論一番後發現他們沒有辦法解決,只能上報給國務院,同樣解決不了。我們必須進行制度的轉換,讓管理的思維服從於互聯網。

前段時間一個領導跟我說,他們去找Uber了解關於出租矛盾問題,結果Uber沒有一個單位出面接待,他很奇怪。我說Uber沒有在中國設立總部,它已經可以在56個國家可以使用,它是“無中心”。我們的管理者還在“有中心”的思維里,他們以為找到你的頭,管住你的平臺,就可以讓所有的互聯網金融、所有的打車軟件服從其管理,但是現實並不是這樣的。

在座的各位創業者,不知道你們是否已經認識到,技術的進步已經超越了當下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在創業的過程中,從無到有的過程中。互聯網發展最快的國家是美國和中國,中國在某些方面比美國更超越,是因為我們的公共服務太差了。他們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只能靠互聯網彌補,於是互聯網就得到大家的歡迎。這必然會產生各種碰撞。當你的行為和現有的制度發生沖撞怎麽辦?這要求我們的創業者既要有膽略,也要有戰略。在你走出第一步之前,最好想好第二步。如果沒有想好第二步,第一步有先別走了,因為你第一步邁到了懸崖邊上,第二步就得掉下去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先想好了如何去解決眼前面臨的困難和未來發展的基礎,再決定去創業。

創業不是一場遊戲

人可能有很多追求的東西,《獨立宣言》里面,排在自由、生命之後的就是追求幸福,如果你不能讓你的消費者感到幸福,不能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你就沒有價值。你能不能讓別人變得更懶,讓別人幹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覺得用你的網更舒服,或者提高效率?比如說有些網站可能是娛樂性的,但是能讓別人更歡樂,也是好事兒,你要知道你帶來的是什麽。如果你僅僅是把別人打敗,有一天別人也會把你打敗。所以打敗以後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模式,這個模式是讓所有人可以跟著你學,但是不會把你打敗,這個就是核心價值。

所有的創業都可能面對一個問題——我們服務的人群是誰,服務的區域、方式和服務的手段是什麽。

幾千年過去了,中國只有四大發明,除了這個四大,我們身上穿的西服、腳上的皮鞋、手里的手機…幾乎沒有一個東西是中國人創造的。即使我們有無數專利,但似乎都不是絕對排他性的,或者是創造性的東西。問題就在於我們現在沒有開放的思想,所有的創新都是把別人山寨的東西拿過來,或者是世界上已經有的。我在別人已有的服務上加一點互聯網的手段使它更方便,比如說上門洗車。類似的情況非常多。於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互聯網企業基本上是出於一種服務,以服務為主的情況是可以被替代的,只有在核心技術的創業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你的獨創價值。

於是我們需要問一下,你的最終目的是什麽?你最終的盈利模式是什麽?有人說,我們現在沒有建立最終的盈利模式,但是我們的客戶已經認可了我們的廣告效益。假定我們的互聯網企業都是憑廣告去獲取收益,互聯網可能就沒明天了。互聯網一定有其他的一些方式,我們經常說“羊毛出在豬身上”,但不管怎麽樣,你要有一個固定的盈利模式。要知道如何說服投資者,讓投資者信服,知道他的錢不僅僅是賭博,不僅僅是有去無回。企業不僅僅是今天明天有很好的估值,更重要的是要長久的發展下去。可恨的是所有的買單者都是股民,所有的高管們都套現走了,這個公司已經不能實現原有的目標。我們希望創業不是一個遊戲。

我認為,所有的創業者要擺正心態,你不再是別人指揮的人,而是指揮別人的人,你已經成為調動和組織社會資源的人,更重要的你已經成為一個企業家。當你作為企業家的時候,一定要有企業家的心態,要知道你自己使命,作為企業家希望你們推動的是社會進步,讓你的創業遊戲最後變成我們說的打天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048

周鴻祎:賣手機的人手里有個錘子就想把所有東西變成釘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8/153339.shtml

導讀 : “我在底下睡了一覺,結果一覺醒來,我發現這個世界就變了,我真的很無辜。”

i黑馬訊 12月18日消息,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奇虎360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鴻祎發表演講,他認為當前的手機不是紅海,是血海;將來的IOT時代,可能會更加適合初級創業者。同時還回應昨天網絡瘋傳的睡覺照片是因為“太累了”。

周鴻祎說,互聯網最大的價值,就是它節點的數量;節點越多,對網絡價值的提升呈指數價值,而將來IOT時代智能設備可能至少會達到300億以上,所以“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制造業,IOT是下一個五年最大的機會”。

周鴻祎還諷刺一些手機廠商,“很多人把IOT看成以手機為核心,我覺得很可笑;那是賣手機的人手里有個錘子,想要把所有東西都變成釘子”。

在他看來,未來制造業將變為服務業,與用戶永遠保持連接,持續提供服務。

而IOT帶來的巨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隱患,其中安全、隱私問題尤甚。未來,360將從包括電腦安全、網絡安全、手機安全在內的傳統安全理念轉向生活安全、人生安全。

以下是周鴻祎的演講全文:

謝謝會議主辦方的邀請分享,前幾天我很努力的穿了件西裝,已經比西雅圖改進了很多,所以大家還是不滿意,所以我還是穿上紅衣服。因為剛才張勇也提到了,“網紅一族”是大家追求的目標,所以我發現我是最早的“網紅”。

第二件事,道個歉。昨天我確實太累了,在這個會場我睡著了,真的不是故意的,而且臺上也不是習主席在講話,所以我在底下睡了一覺,結果一覺醒來,我發現這個世界就變了,我真的很無辜。我就想借此機會問一下,哪一位攝影師照的,能不能站起來讓我認識一下呢?其實昨天真的是很有意思,我大概睡了一會兒,一個小時之後這個世界就變了。為什麽?因為有了手機。對吧?因為你不知道有什麽樣的鏡頭對著你,你也不知道你在做什麽的時候,照片就被人傳上去了。所以今天我們去感慨互聯網為什麽能夠改變我們,其實你要看它的本質。

PC互聯網沒有今天改變這麽大,只是給我們帶來了信息高速公路,因為那時候互聯網只是把PC電腦連了起來。但是手機不一樣,手機現在人手一部到兩部。我經常說,手機是人身上長出來的一個器官。當無線互聯網實際上是把人連接在一起,互聯網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連接的事物,因為它是一個網絡。當今天很多人見到我,都在問手機已經都打成紅海,我說其實都打成血海了。

最近大家都在抨擊做O2O的很慘無人道的搞倒貼,群里免費吃早餐,免費上門按摩,免費打車。我估計做手機很快到明年也會到倒貼,就是以後買手機送你500塊錢。所以大家都很迷茫,就是說:在手機之後,到底互聯網還有沒有創新?互聯網創新的路在哪里?O2O好像是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這個產業很大,但是現在都變成巨頭的資本遊戲了,所以到底這個點在哪里?

我的觀點是,我覺得對於我們很多創業企業,包括中國傳統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來講,因為我個人認為IOT是下一個五年的風口,是下一個五年的巨大機會。IOT就是萬物互聯,你想想一下,也就是說你看到的任何物件、設備,大到車子,大到飛機,小到你手上的手表、眼鏡,包括到你家里的各種電器,所有你能想像到的東西都會變成一臺智能設備,都能跟網絡連接上。你想一想,今天無線互聯網的節點數目和未來IOT節點數目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中國一般好人拿一部手機,壞一點的人拿兩部手機。中國預計有15億部-20億部手機。未來5年,IOT預估至少會有300億-500億設備,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完全連接在一起。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網絡的規模,真的是讓今天這些鼓吹IOT的人都很難想像,真的要出現這樣的裂變從量變到質變,到底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我舉兩個例子,講一下我對IOT的理解。我就不按主題講了,因為我經常不按主題講。

第一個,過去大家對於IOT的理解,老是談成傳感器網絡,即:物聯網。我認為這個概念不對的,IOT傳感器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更重要的是每一個設備都會在內部放入一個智能系統。換句話說,你會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會變成手機,但是所有的東西都長的不像手機。智能汽車你可以認為是四個輪子的手機,眼鏡也是手機,手表也是手機等,支持3G、4G、5G,支持Wifi,然後放在里面,我覺得這是第一個最重要的。

第二個呢,很多人把IOT看成是以手機為核心,就變成了叫“手機遙控硬件”。我覺得這是極端錯誤的思想,做手機的人認為自己手里有一個錘子,就想把任何東西都變成一個釘子。比如:有很多創業者來找我很激動的談,說老周我們做一個智能電飯鍋吧。你在單位拿手機一摁自動就把飯做熟了。我就問:誰把米給淘了給下鍋呢?所以IOT一定是通過雲端大數據深度學習的算法才獲得智能處理能力,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覺得IOT不是依賴手機操控,而是會分化,甚至取代一部分手機的功能。

試想一下5年前或者7年前,蘋果發明大屏幕手機的時候,所有當時手機的領導者都認為手機必然有鍵盤,手機屏幕必然不會這麽大。今天所有的人手里都是大屏幕手機的時候,你能想像5年以後手機還是今天這樣子嗎?我相信隨著電池技術、交互技術的發展,很有可能五年以後到處都是看不見或者看得見的屏幕,包括你的眼鏡可能也是手機。手表今天可能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交互的工具,所以在很多場景下,我覺得IOT設備的這種普及和推廣,實際上跟手機是平行的關系。

第三個,我覺得IOT帶來了一個最大的機遇,也是更大的挑戰,就是真正的大數據時代才到來。剛才張勇反複的提到了DT時代,實際上今天天天用淘寶,睡覺的時候不可能用淘寶。對不對?所以手機收集的數據我覺得只是一個數量級,但是你想想一下,以後所有的智能設備在你睡覺的時候都有攝像頭對我進行智能偷拍、處理,戴著手環可以把你睡夢中的夢話可能都自動的上傳,你想一想,真正的大數據時代才真正的到來。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商業機會。另一方面,給保護隱私方面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大家都在談創新,但是IOT時代的創新,為什麽適合於很多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因為我經常講說:很多時候創新不等於發明。這個時代想發明一個人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真的很難,喬布斯都做不到,但是你把別人做過的一個成熟的硬件嘗試一下,利用IOT的思想給它加入智能化的連接,嘗試去改變它的用戶體驗,甚至嘗試去改變他的商業模式,沒準這就是一種特別容易的,而且是很適合很多初級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制造業的一種創新。所以我也經常講:重新發明輪子的時代到來了。

隨便舉兩個例子,GE公司原來是賣發動機,現在在發動機里加入了IOT的連接,使得他能夠對每一臺已經賣出去的發動機都能實時的把一些參數傳回來,全球每時每刻在空中所有飛機賣出去的發動機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就能夠告訴航空公司哪一架飛機的發動機需要提前檢修。不僅提高了發動機的保障率,最重要的是改變了商業模式,從一次性賣一個產品到變成了服務業。

我也很贊同張勇說的,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會變成互聯網公司。其實互聯網最本質的就是我們跟用戶永遠是保持連接,在保持連接的過程中,我們再給用戶才能提供服務。所以通過IOT技術可以讓很多企業解決連接的問題,比如:智能電視。過去賣電視賣出去了,用戶五年不換電視,除了用戶電視壞了,我們跟用戶根本不打交道。今天智能電視使得用戶把電視買回家,每天都跟我們在打交道。

包括中國很多人都在學特斯拉汽車,我最恨我講話的時候別人舉牌子了,讓我講完吧。

特斯拉汽車最重要的事很多人不知道,過去買個車跟車廠就沒有聯系了。特斯拉汽車是你開著車,永遠跟它們保持聯系。IOT時代很多企業可能都可以利用IOT技術把自己轉型成可以跟自己的用戶和客戶連接的產品,從而讓自己的商業模式也能跟互聯網這種基於服務、基於長期服務的這種商業模式來進行轉型。

360在這方面,我覺得從兩年前我們也堅定了往這個方面來轉型。我覺得IOT給了我們兩個巨大的機會:IOT帶來的安全威脅。過去你的網絡被攻擊,只意味著數據的丟失、情報的泄漏。設想一下今後開一個智能汽車服務器被別人劫持了,導致你的汽車開的時候突然拐彎或者急停了,可能就導致物理安全問題。未來如何就是IOT的安全,這對於所有公司是一個挑戰。

IOT給我們提供最大的機會,使得360可以把傳統的安全理念從原來的電腦安全、網絡安全、手機安全,轉向到生活安全、人生安全,所以我們做了一款兒童手表,這就是一個典型的IOT設備,很多小孩戴一個手表只能記時間,我們把手機做到手表里,使得小孩在任何地方父母可以隨時來定位他,父母可以隨時給他打電話,小孩遇到任何危機的情況可以“一鍵呼叫父母”,手表變成孩子和父母的連接,變成家庭關系一個重要的紐帶,這就是IOT技術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暢想空間。手表是一個非常非常不新鮮的舊產品,但是當你賦予IOT技術給它之後這里面就會產生化學效應。

因為時間有限,今天就分享到這里。相信在萬物互聯時代,在BAT之外會有很多創新者崛起。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799

所有紅籌股(aastock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32

所有國企股(aastock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