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香園:配股熱烈另有因由
1 :
GS(14)@2012-09-11 23:01:13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11/18013204
上星期歐洲央行決定買債,市場即刻沖喜式爆升;中國政府亦參多腳,批准1萬億基建項目上馬,話要刺激經濟喎。我估市場並唔係真心相信呢啲動作可以解決到問題,不過大家都已經沽咗成年,實在唔介意借呢啲消息炒作一下。上市公司亦睇準呢個時機蜂擁抽水,金融股尤其受歡迎。好似友邦(1299),串到用溢價批股,建行(939)、太保(2601)折讓都僅得2%。聽講建行批舊股,反應好到本book只開咗半個鐘,就已經夠曬飛鳴金收兵。唔通真係諗得過?
海迪覺得,上星期幾單block trade反應好,唔少係技術因素影響,多過係基本因素考慮。以友邦為例,成單deal根本市場已經expected,早幾日偷步沽空曬,有批股當然就爭攞貨。至於建行,交易size佔H股股本0.3%都唔夠,只要有幾個原有股東想低價溝嚇貨,已經搶爆啦。
講開又講,中國上一舖4萬億開水喉救市,後遺症已經顯然,地方政府財政一團糟,內銀貸款質素惡化。投資者要明白,就算你再放幾多水,好多行業仍然係受到結構和產能過剩困擾,內銀股要走出來,長路漫漫。
海迪
樂香園:I.T知名度有幾高?
1 :
GS(14)@2012-09-12 22:56:47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12/18014032
作為本港「潮人」指標的I.T(999),上週首先被揭發把部份內地賣不出的貨品拿回港「散貨」,繼而再有上任不足一年的財務總監「跳船」,連串壞消息令投資者也來一個「清貨大減價」,股價接連急挫,昨再逆市跌逾6%。
05年上市的I.T,於時裝界的名氣當然很大,但在投資界,可能大家覺得潮流走向難以掌握,有跟進I.T的券商數目不多,與其名氣構成強烈反比。彭博資訊顯示,現時雖共有九間證券行研究I.T,惟其中四家的最後更新日卻是去年,足顯券商對I.T的「關注度」有多高。
券商「冇興趣」,不如看一看大眾留言。本報上週二「大陸賣剩衫I.T港清貨」報導的留言板上,網民多數對I.T產品價格有較多意見,如認為I.T是將產品價格刻意上調,再拋出一個很大的折扣,令產品變得「好抵」,亦有網民對品質有微言。
至於昨日「I.T掌櫃突跳船」報導,可能相對不太「貼身」,留言數目大減,主調是叫大家投資I.T要小心。
看來,大眾亦是關心I.T產品多一些。
密西比
2 :
sandyyiu01(31629)@2012-09-13 11:39:27以消費者的角度看,I.T.直頭係過份,唔計特價場亂過狗籠,正常舖頭 D 衫擺出來未賣得出已經俾人摸到起毛粒,款式自以為朝不在話下,size更古怪(男裝褲25寸腰?!),真係驚為天人
3 :
ben20008(3208)@2012-09-13 13:37:48我都買過幾件T,洗一次條領變晒形,質地哀過好多平價T
有幾潮都死啦,所以結論係...怕怕了!
4 :
GS(14)@2012-09-13 22:47:37頭先聽媽媽講個女人用個千買b+ab...
樂香園:騎呢民企混亂實錄
1 :
GS(14)@2012-09-21 00:11:16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20/18020351
內地不少民企管理混亂,呢個問題如要一一列舉,相信寫十日都寫唔完。以其中一間近年業績衰到貼地嘅民企為例,某公司老闆「失蹤」咗兩年,完全唔理業務,令管理層唔敢在營運上作出果斷決定,導致生意一落千丈,最後只識拎錢去搞埋啲不務正業嘅投資。
你以為老闆有咩難言之隱所以要淡出?非也。市傳老闆係不愛江山愛美人,兩年前戀上咗某女星,即買埋私人飛機同美人遊山玩水,至舊年中終於同老婆搞到離婚,最近先再婚,乜都搞掂曬,依家咪復出囉!投資界朋友仔同海迪講起呢個故仔時,都忍唔住咬牙切齒,私奔嘅代價就係間公司無咗幾廿億市值!你自己死唔緊要,累到人呀嘛!
另一從事體育用品公司,管理混亂亦係出曬名。業界人士形容呢間企業係退休運動員嘅天堂,冗員無數,所以當行業出現問題,呢間公司完全無辦法壯士斷臂,直到近年要搵外援出手,先拆得掂個局。
呢啲事雖已過去,但投資者對呢啲不負責任嘅行為會記喺心裡,專業啲講叫「Management Discount」。呢一轉民企風暴後縱使可雨過天晴,市場願意給予呢啲股份嘅估值(PE),相信已不復從前。
海迪
樂香園:吉野家變大慈善家?
1 :
GS(14)@2012-10-01 13:27:18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28/18026825
一直市傳會「抽水」的合興(047),日前終「出手」,悉數行使可換股債券(CB),再出售部份股份,套現約7億元。在金錢世界,只要有需求,大股東出售股份套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惟今次配股,最特別是有部份股份「轉讓予一家香港慈善機構」。大股東變大慈善家?
據悉,該受惠慈善機構是青苗基金,所獲得的約4.2億股,按昨日收市價計,大約值1.58億元。若單計大股東洪氏家族於合興的持股量,其身家約為27億,1.58億元捐款可算「大手筆」。
發財立品?這一點密西比不敢質疑,亦想代表受惠機構再多謝洪氏,但大家有沒有留意,當配完股及捐出股份後,大股東持股量降至74.8%,剛好低過75%的最高持股水平。會不會有可能是「批唔曬」,但又想找一個不會減持的獨立第三者長期持有,減免對股價的震盪?
順帶一則澄清,週三寫普拉達(1913)預測今年銷售增幅約為15%,但查實所指的是同店銷售,而去年度同店增長幅則是23%,放緩情況符預期。希望大家沒有給這個數字嚇倒。
密西比
2 :
GS(14)@2012-10-01 13:27:59http://www.youtharch.org/media.html
青苗基金
3 :
亞力士(1473)@2012-10-02 12:37:42這一點密西比不敢質疑,亦想代表受惠機構再多謝洪氏,
<----
佢憑乜代人多謝
4 :
GS(14)@2012-10-02 12:39:053樓提及
這一點密西比不敢質疑,亦想代表受惠機構再多謝洪氏,
<----
佢憑乜代人多謝
又有道理
樂香園:迪士尼延續星戰夢
1 :
GS(14)@2012-11-03 14:08:27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02/18054951
315億元可以做甚麼?可以替思捷(330)股東供股6次,可以買下21間鏞記,又或者可請全港市民每人飲233杯翠華凍奶茶,作為「夢想王國」迪士尼,則選擇買下擁有《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魯卡斯電影公司,將夢想延續至另一個銀河系。
作價是否合理?魯卡斯最賣座電影《星戰》,1977年以來拍了6集電影,累計票房達343億元,但要知道電影與如地產或工廠般能產生收入的資產不同,不是買回來便「有錢收」,是要拍下去才有票房及周邊產品收入,過往票房只可作參考,合不合理還要看迪士尼能耐。
迪士尼信心有多大?這當然只有管理層才知道,但可以肯定,年初上映的《復仇者聯盟》全球大收逾110億元,是主要信心來源。09年迪士尼就是以312億元將持有《復》片版權的漫畫公司Marvel收歸旗下,110億元還未計其他超級英雄影片票房與如特許授權收入。
很期待可看到「A貨黑武士」索克天王,向《星戰》主角Luke Skywalker說出「I'm your father」。
密西比
樂香園:i-banker是否都要「B轉H」? 密西比
1 :
GS(14)@2013-01-15 00:29:1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114/18133344
對喜愛「抽」新股的投資者,2012年一定不是好年,因大多新股不是首日跌穿招股價,就是表現持平。不過,踏入2013年,新股市場似乎突然活躍起來,名不經傳的內房股金輪天地(1232)凍資逾50億元,迅捷環球(540)更誇張,公開發售超購逾400倍。新股市場「復活」在即?
有中資投行高層跟密西比說,千萬不要單單因兩家「蚊型」新股反應理想,就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以他為例,整家投行上上下下近月都只是在「煲冇米粥」,其他投行情況亦差不多,說得好聽一點,是為下季做好萬全準備,說得直接點,便是「拍烏蠅」。
不是很多B股公司想「變身」H股來港上市嗎?該高層表示,確實有很多B股公司想借來港上市「大翻身」,但他認為,有能力或適合來香港掛牌的B股公司數目不超過20間,況且短期而言,「B轉H」並不涉及集資,做到也「冇乜肉食」。
該高層更「好灰」地表示,美國投行已開始新一輪裁員潮,若情況再沒有好轉,相信他自已都要有「B(business)轉H(home)」準備了。
樂香園:躊躇滿志的陳啟宗 密西比
1 :
GS(14)@2013-02-05 00:51:46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04/18155784
很久沒認真看畢恒隆地產(101)董事長陳啟宗的業績會「真人」直播,上周四「由頭睇到尾」,發現這位商界「梁粉」陳董事長面龐雖稍稍圓潤了一點,白髮亦多了一點,但風采依然,同樣嘴裏不饒人,惟獨有一點是變了,於一個小時的記者會上,完全找不到半點酸溜溜的感覺。
陳啟宗家財萬貫,坐擁約2,000億元市值上市公司,政經界人脈關係良好,何以有酸溜溜感受?以家財及政經界關係來說,陳董事長固然不會有酸溜溜感受,這裏想說的酸溜溜,是以往每當說到政策或其他地產商時,陳董事長不經意流露出來的態度。
若果大家不善忘,陳啟宗雖貴為香港「大地主」之一,但作風獨立,從不與其他地產商為伍,故每當問及港府政策,他必定有「獨到」意見。如03年炮轟西九文化項目為「數碼港翻版」,同年又轟港府賣地政策搖擺不定。06年更索性以「非主流意見」形容自己,酸味「出晒面」。
為何再沒有酸味?相信不用「畫公仔畫出腸」吧!上周四所表現的態度,用躊躇滿志來形容亦絕不為過。不知陳董事長是否真情流露呢?
樂香園: 中石化立春配股有玄機 密西比
1 :
GS(14)@2013-02-11 16:57:4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06/18157871
周一晚上10時54分,中石化(386)突宣佈大折讓配股集資240億元,港股昨即時受壓,全日大跌逾530點。今次是繼中電控股(002)配股後,再有大藍籌配股集資,港股「見頂轉勢」之說即時充斥整個市場。港股真的無力再上?
要評估是否轉勢,先看一看中石化配股詳情。中石化今次配股是定向配售,承配者只有10個,明顯早有部署,斷不是因看淡後市而倉促趁高位減持,事實上,集團過去曾多次公開表示有意「抽水」,只是做不到而已。
再者,中石化「講到明」要向母公司購入數百億資產,配售前母公司持有中石化約75%股份,配股可增加日後購入資產的靈活度,料這亦是配股目的之一。總括而言,中石化配股只屬個別事件,未能直接左右港股大勢。
話分兩頭,基於工作需要,今年看了頗多蛇年運程、及過往多個蛇年香港發生的大事剪報,駭然發現蛇年真是不太利香港,尤其是金融市場。港股雖未能輕言轉勢,但中石化千選萬選,居然選了在立春、即由龍年進入蛇年之日配股,莫非是港股大變先兆?
密西比
樂香園:再談碼頭霸權 海迪
1 :
GS(14)@2013-04-12 00:50:08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1/18223711
其實碼頭業式微,唔單只係香港。近年整個珠三角碼頭的增長速度都越來越慢,深圳港舊年貨櫃處理量的增長速度,更是全國墊底。箇中原因與內地工業重心逐漸向西移不無關係。呢啲產業轉型大趨勢,就算碼頭營運商再買幾多高效機器、捽員工開多幾多晚通宵,長遠嚟講都真係難以回天。負責任的公司管理層,除了要諗方法令生意收縮的速度放慢之外,應該亦要考慮轉型、又或者發展新的增長點,而唔係不斷齋諗縮數,靠壓榨員工待遇,去提升佢嗰異常豐厚的50% EBITDA率。
不過現實係,香港財團做生意只擅長「靠壟斷」、「割和青」兩道板斧。例如買下公用業務,剝離晒啲靚地皮起樓後,剩返檔唔sexy的生意,就hea喺度唔好好管理。所以和黃(013)2011年把香港HIT碼頭及深圳鹽田港分拆做商業信託(HPHT)上市,套現逾400億元,拎返啲錢去其他新興市場大展拳腳,自己持有HPHT的權益就減少至27%。金蛋早已經在高位收成,之後香港碼頭方向點發展?相信誠哥早已經唔上心。
海迪

2 :
鱷不群(1248)@2013-04-13 12:16:04轉型、又或者發展新的增長點是公司層面的事,但碼頭工人skill set不配合,又是否要轉型?
行業難以回天,碼頭工人想加幾多就幾多,又是否合理?
3 :
greatsoup38(830)@2013-04-13 14:14:042樓提及
轉型、又或者發展新的增長點是公司層面的事,但碼頭工人skill set不配合,又是否要轉型?
行業難以回天,碼頭工人想加幾多就幾多,又是否合理?
但他們又唔肯,他們只顧住自己人工
樂香園:龍游淺水遭蝦戲 密西比
1 :
GS(14)@2013-04-13 17:16:11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2/18225188
海外股票市場,特別是美國,由於發展時間較長及較成熟,機構投資者投入程度遠較本港高,故往往出現一些如得不到機構投資者支持,交易便不能「過關」的情況。極端一點,有時更出現機構投資者「逼宮」,少則要求增派息,嚴重的連行政總裁也要下台。
相對來說,香港較少發生類似事件,最近數年被廣泛報道的類似新聞,要數到2011年國美(493)大股東與基金股東貝恩爭拗,故整體而言,香港甚少出現機構投資者發難的情況。為甚麼會這樣?
表面原因,是香港上市公司大股東除非一心「唔要」間公司,否則普遍喜歡持有逾50%股份,保持絕對話事權,令其他人不能左右決策,如在08年華置(127)私有化事件中,喜愛興風作浪的著名基金TCI,結局是要「蝕讓」離場。
內裏原因,是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表面上可能只是持有10%至20%股份,但實際上其他股份多是由「友好」持有,故機構投資者永遠也不會知道,要拿多少股份才可「推翻」大股東。「鱷魚潭」的名字改得真貼切。
密西比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