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頂級玩家圓夢的訂製珠寶

2016-04-25  TCW

當鑑賞珠寶來到頂級玩家等級後,除了能定期參加珠寶品牌專為VIP舉辦的晚宴,搶先全球挑選最新頂級珠寶作品外,若對這些作品還覺得缺少一種「專為我存在」的尊榮感與親切感時,有的人會開始走向如舊時代貴族般,藉由「訂製」實現個人專屬設計頂級珠寶的心願。其中所需要的,不僅是財力,更在於鑑賞力。

幾乎所有高級珠寶品牌都提供這項Special Order服務。「有時客人帶著寶石來找我們;但有時他們只是帶著想法而來。」法國百年珠寶品牌伯敻(Boucheron)創意總監克萊兒•柯思尼(Claire Choisne)說。訂製頂級珠寶幾乎均由品牌創意總監和設計團隊親自操刀,與貴客討論想法、手繪草圖,所以像卡地亞(Cartier)這類一線品牌,必須是最頂級的Royal VIP才能接觸得到。

至於「個人化頂級珠寶訂製業務」在品牌頂級珠寶事業的營業占比,則會因各品牌的定位、歷史傳統而有所不同。例如:以風格化設計為主的香奈兒(Chanel)珠寶,貴客比較傾向購買現成的頂級珠寶,再依照個人需求與偏好進行細節上的調整,國際高級珠寶總監班傑明•科馬爾(Benjamin Comar)就估計比例約在五%至一○%之間;而擁有皇家珠寶訂製淵源的伯敻,則每年大約有一五%到二○%左右。像是熱門的明星設計師胡茵菲(Anna Hu),更有高達五○%業務是來自於珠寶訂製服務。

一般來說,訂製珠寶的過程和訂製服飾大同小異:先是與設計師會談溝通、而後草圖確認、製作、試穿、進行調整,到最後完成。比較特別的是,服裝或鞋履因為日常穿著款式與需求間差異不大,許多品牌發展出有固定幾種樣板可供選擇的套量式訂製(made-to-order),即貴客可以在既有的經典款式和色彩中挑選,並依身材微調。

反觀訂製高級珠寶,則沒有樣板可套量。因為每個人對於裝飾品的想像、喜好、可以接受的程度、願意付出的金額都全然不同,因此珠寶訂製更需要貴客對珠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設計師有高度的信任,尤其,光是要去找哪位設計師、哪個品牌才能打造出你心目中最想要的珠寶,絕對需要對各個品牌的風格有相當的熟悉和認識。

「對於貴客,我們倒是沒有什麼審核的條件,」香奈兒珠寶總監科馬爾表示:「基本上,你要有意願是最重要的,因為過程要投入漫長的時間和金錢。畢竟,我們也只打造香奈兒風格的珠寶,而會來找我們訂製的貴客就是喜歡香奈兒風格。」而設計師,正是為品牌把關風格的關鍵,「我的工作就是了解貴客的需求,並且把他的想法用伯敻的風格表現出來。」伯敻的創意總監柯思尼說。

雖然帶著傳家寶石去打造珠寶,聽起來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品牌對於貴客所帶來的寶石並不一定會照單全收:即使是頂級玩家的珍藏,都必須經過品牌的寶石部門嚴密的鑑定過,唯有符合該品牌要求的寶石水準,才能用為設計素材。

「通常,我們會為貴客挑選寶石。」被譽為彩寶之王的義大利珠寶品牌寶格麗(Bulgari)設計總監露西亞•西爾維斯特(Lucia Silvestri)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約莫在二○○九年,那時是要為某位貴客打造一條翡翠項鍊,每顆翡翠珠都有二十二公釐以上,大約花上我們兩年的時間才打造成功,實在美得驚人。」而經驗豐富的明星設計師胡茵菲的訂製頂級珠寶,大多數也是使用她親自為客人蒐羅而來的寶石,例如她目前還在法國工坊進行鑲嵌的「天之頌」鍊墜,四十二•六二克拉帕拉伊巴碧璽主石,便是胡茵菲好不容易蒐到的珍稀寶石。這件已經鑲嵌了半年餘的作品,預計還要再一年半載才能完成。由於個人化訂製品依設計難度有別,有時候需要漫長的等待,品牌往往也會提供製作過程的照片給貴客參考,同步知悉進程。

由此可見,享受得起訂製高級珠寶,需要的不僅是耐心與財力,終究更是個人珠寶鑑賞力與品味的極致展現。

撰文者孫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13

她的旅遊網賣專屬優惠 業績翻四倍 別人免費、Indagare收年費 卻讓頂級客甘願掏錢

2016-06-06 TWM

旅遊雜誌編輯梅莉莎.?畢格.?布雷利 (Melissa Biggs Bradley)九年前在創辦旅遊網站Indagare(拉丁文的「to discover」之意)時發現,會員們真正要的不單是導遊資訊,還包括計畫與行程預定。

就這樣,當旅遊業風行自助行時,紐約市的Indagare卻因強調團隊合作而大發利市。這家只有五十名員工的網路公司,去年的營業額達到一千七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五億一千萬元),三年內成長四二三%。

收服客戶

給得起更高檔的優惠

我們常看到的旅遊網站,通常免費提供資訊服務,透過廣告賺錢;但是Indagare的營利方式很不一樣,客戶必須支付三二五美元(約新台幣一○六三一元)起跳的年費。要讓他們甘心掏腰包付這些錢,布雷利得讓他們得到例如免費餐、客房升等、spa優惠與機場接送等等,一些在免費線上訂票網站得不到的好康。不過酒店與郵輪、航空業者不會只要你開口就給你這些優惠,只有規模夠大、名氣夠響的旅行社,才能爭取到這些東西。

布雷利為了增加談判籌碼,她先加入擁有三八○家旅行社會員的Virtuoso網路,並且憑藉這個網路的談判籌碼,在全球各地數百家酒店享有升等優惠。加盟Virtuoso到如今不到一年,已經讓Indagare取得許多額外好處,讓布雷利既有的高消費旅遊客戶基礎進一步擴大。也由於她的高消費客戶越來越多,Indagare終於取得資格,上了四季與麗池卡爾登這類奢侈酒店的最惠旅遊業者名單。布雷利說,與四季的最惠關係特別得來不易,「我們爭取了兩年才成功」。Indagare在二○一二年應邀成為Altour會員,而Altour是全球知名的大型旅行社之一。

這樣的做法關鍵在於業界團體能幫你槓桿操作,取得談判籌碼,營造品牌。

布雷利最看不慣傳統旅行社的地方在於,多數傳統旅行社的結構就像房地產公司一樣,聘用許多互不相涉的經紀人為佣金工作,結果是經紀人一般都把資訊藏著,不肯與同事分享。

打破模式

鼓勵員工合作 首重分享

布雷利要讓她的客戶享有她所有五十名員工的集體知識,所以她聘用的都是全職員工。但布雷利也了解,都是全職員工並不表示他們因此就能合作共事,因此她開始打造系統,鼓勵他們合作。她將手下「訂位專家」三到六人組成小組,一起為客戶計畫行程。

Indagare每年會全額補貼員工自己去「調查之旅」,回到公司的員工要舉行內部講解,將此行學得的東西與同事分享。布雷利說,「他們會放幻燈片,發表演說,強調不同旅遊點的差異,說明往返路線與交通工具,還有適合什麼樣的旅客。」出差回到公司的員工還必須製作一份文件,註明所有有關這個旅遊點的重要資訊,然後存入Indagare的伺服器,供所有員工分享。

如果想建立公司團隊合作的文化,不能只靠希望和微笑,得打造系統、鼓勵員工合作。

布雷利知道,幫客戶規畫行程,客戶要求又多又雜,不容易侍候,她的員工必須練就一身功夫,才能讓客戶不絕於途、讓公司財源滾滾。她因此研發一套訓練過程,不但介紹各種客服範例,還教員工「如何應付各式困境」。新進員工必須閱讀《餐桌擺設》(Setting the Table)與《取與捨》(Give and Take)這類書籍,學習怎麼服務,怎麼讓難以討好的客人也眉開眼笑。布雷利說,新進員工還得跟著老員工做學徒,「這樣他們才能與已經有一群固定客戶的人一起工作,才會體驗到客戶的種種要求與指望」。

除了訓練新進員工以外,布雷利還經常邀請高盛顧問這類教授與大企業訓練師,到公司主持客服研討會。Indagare並且舉行每周例會,讓員工根據最近與客戶以及廠商的互動,提出「有教育意義的經驗」與同事共享。

打造不同凡響的旅程

布雷利善用創意,為客戶營造了一個讓他們眼睛一亮的豪華旅行社。

撰文 / Sheila Marikar 譯者•陳曉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35

2016債市開放:“熊貓”超過“點心”?聽頂級投行怎麽說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191.html

近年來,中國債市開放的步伐加快。今年以來,熊貓債的發行體量大有趕超點心債的勢頭。在被“冷藏”十年後,熊貓債為何能夠逆勢而上?境外機構又為何愈發希望能在境內直接融資?未來,熊貓債和點心債是否將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

針對這些問題,摩根大通北亞區債務資本市場部主管傅樂特(Mark Follett)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專訪。“熊貓債市場的開放不僅對國際發行人非常有利,其實對中國國內的投資人也有利,因為這將給國內投資人提供購買多樣化信用產品的渠道,從而有助於其進行多樣化資產配置。”當然,他也指出,熊貓債市場要實現大發展仍面臨幾大障礙,例如會計準則的區別、募集資金出境需受到監管方批準等。

Dealogic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中資發行人共發行了9筆熊貓債,總額共計231億元人民幣(合35億美元);相比之下,今年中資發行人僅發行了3筆點心債,總額38億元人民幣(合5.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有16筆中資點心債,總計162億元人民幣(合26億美元)。而自2005年熊貓債獲準發行以來至2015年末,僅有11筆熊貓債發行,總額為120億人民幣(合18億美元)。

(數據來自Dealogic)

熊貓債回暖

點心債是指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其相對於整個人民幣債券市場規模很小。由於人民幣匯率波動,Dealogic的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量為40億元,較去年同期降幅高達89%。

熊貓債是境外發行人在中國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它與日本的“武士債券”、美國的“揚基債券”類似,均屬於外國債券的一種。由於此前境內發行成本較高,且債市開放度有限,熊貓債在過去長達10年的時間處於遇冷狀態。然而,隨著境內債市不斷開放,離岸和在岸利差收窄,熊貓債有望邁向新的階段。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預測,熊貓債券將超越點心債券成為一種更好的人民幣融資渠道。

傅樂特告訴記者,“2010-2015年期間,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帶領中國債券發行人到離岸市場發債融資,但現在我們又增加了一個新工作,就是帶領國際發行人赴中國發行熊貓債融資。”他也見證了近期幾單熊貓債的發行,“隨著這個市場的發展,我們了解的情況是,對中國熊貓債市場感興趣的國際發行人數量非常大,他們非常願意進入這個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

當然,一切“興趣”都伴隨著看得見的利益。傅樂特介紹稱,相比於點心債,發行熊貓債對於外國融資方的好處主要在於,在岸人民幣體量更大,“如果發債方是一家大企業,希望籌集50億元以上資金,點心債市場的體量可能無法承接,但在岸市場則完全有能力做到。”

此外,隨著國內信用違約事件增多,其實質意義其實更是正面的,“這有助於境內債券市場發展成為更有效率的市場。” 穆迪副董事總經理鐘汶權此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傅樂特也指出,“現在中國國內市場的信用風險區分更加顯著,不同信用等級產品的收益率曲線正在陡峭化,這些都是積極的趨勢。”在去年“瘋狂的公司債”階段,房企發行的債券利率甚至低於有國家信用背書的國開行金融債,“利率倒掛”非常顯著。相比之下,現在的風險定價顯然更趨理性。

同時,熊貓債市場的開放對中國國內的投資人而言也同樣有益,這將給國內投資人購買多樣化信用產品的渠道。

照此邏輯,點心債和熊貓債之間是否必定將呈現此消彼長的關系?

摩根大通中國債務資本市場部主管謝桐則表示,這兩個市場不是完全的此消彼長,熊貓債市場和點心債市場也不是直接競爭關系。“發行人並沒有因為熊貓債市場放開,就不再發點心債了。”

不過,隨著熊貓債執行層面的障礙逐步破除,對點心債市場的確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和在岸人民幣資金池的規模直接相關,有一些大規模的發行很難利用點心債實現,因為本身的人民幣存量就小。”傅樂特稱。

熊貓債發行障礙仍存

當然,境外融資方在發行熊貓債時仍然存在一定障礙。

首先,發行文件需要使用中文;此外,會計準則問題可能是最大的障礙之一,“因為中國財政部承認的會計準則是歐洲、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會計準則,這就會對采用其他國際準則的公司在中國發行熊貓債造成很大障礙,因為不符合中國財政部標準。”傅樂特介紹稱。

此外,募集資金出境問題也是發行人十分關心的一點,“很大一部分發行人是希望將在岸募集的資金匯至境外使用,這需要監管批準,這一過程涉及到審批所帶來的時間成本。”他表示,盡管募集成本的變化相對比較固定,但與此緊密相關的一些掉期工具的利率變化非常迅速,這就需要發行人對這些工具都非常熟悉,而且能夠準確把握時間點。

比如,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簡稱BC省)去年已獲批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註冊發行熊貓債,總額預計為60億元人民幣,其發行成本較現在而言只存在15-20個基點的差異,但兩個時間段的掉期成本差距卻很大。

中國企業兩條腿走路

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人民幣匯率波動以及國內融資成本降低的影響,國內企業赴海外發行外幣債券的熱情明顯下降,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支撐整個亞太區高收益市場的中國房地產發行公司。但自今年2月份以來,勢頭似乎發生了逆轉。

傅樂特對此解釋稱, 在過去12個月中,由於國內發行門檻降低,以房地產公司為代表的高收益債發行人一度放棄了離岸市場回到國內債券市場,但國內大型央企和國企違約導致這部分公司在國內債券市場發行難度有所提高,於是他們又開始回到離岸市場,“而且他們開始認識到維持原來在離岸市場上積累起來的投資人基礎很重要。因此他們更理性地對待兩個市場——保留兩個市場,而不是單純依賴一方。”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推出的新政也旨在鼓勵中企利用離岸債券市場進行融資。今年6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文稱,“選擇21家企業開展2016年度外債規模管理改革試點”,鼓勵企業境內母公司直接去海外發債,適當控制海外分支機構和子公司發行外債。根據試點工作要求,試點企業在年度外債規模內,可自主選擇發行窗口,分期分批發行,不再進行事前登記,待發行完成後及時報送發行信息即可。發改委是企業境外發債的主要監管部門。

從離岸市場G3貨幣的債券發行量來看,截至2016年5月,中國在亞洲(除日本)G3貨幣債券發行量中占到49%。

全球第三大債市開門迎客

除了債券發行,中國也希望進一步吸引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市場。5月27日,央行、外匯管理局、中債登和外匯交易中心等機構連續發文,將中國債券市場對海外機構投資者開放的實施細則進行了明確。

對此,謝桐表示,當前確是中國推動債市開放的好時機。“當前並非債市的瘋狂時期,因此中國在推動債市開放的同時,能夠潛心完善引入國際投資者的基礎設施建設。隨著離岸人民幣市場擴容,海外機構總要在離岸和在岸資產投資之間作出抉擇。”

摩根大通全球人民幣業務總監蔣紅波此前也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就吸引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市而言,準入是一方面,QFII制度限制放寬和銀行間市場開放對於海外投資者的投資意願有促進作用;當然,整體而言,中國債券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例如,評級、信息披露、相關稅務條款等。

“對於從未進入過中國的國際機構,投資中國債市是一個重大投資策略,需要做非常全面的風險分析和評估,所以中國債市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將促進中國債市與國際市場的接軌,並最終促進兩個市場的互聯互通。總體而言,中國的開放進程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蔣紅波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05

一張床五百萬 他如何讓名流買單? 陳炯瑞代理海絲騰頂級床 每年業績破億

2016-07-11  TWM

一個英文很破、學歷又不高的小業務員,如何成功爭取代理瑞典百年手工床品牌?又如何在台灣富人圈帶起使用頂級床墊的風潮?關鍵就在於他的「感動力法則」。

究竟是什麼魅力?讓企業名人林百里、藝人安以軒、帝寶豪宅知名設計師關傳雍等,願意花近五百萬元買一張床?甚至吸引某上市公司企業家,一口氣買下八張?「有品味的富人,比一般人更願意花錢投資自己的睡眠與健康。」八年前獨家引進瑞典名床海絲騰(Hastens)的大輔國際貿易總經理陳炯瑞笑著說。

走進海絲騰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貴婦百貨Bellavita三樓的展示區,一張十四萬九千元美元(約新台幣四九六萬元)的「Vividus」頂級床,只需一個按鍵,隱藏式電動門就會關上,給消費者不被打擾的體驗空間與尊榮感。

「Vividus這張床是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紐約四季飯店一晚房價三萬美元總統套房的指定用床,它是由瑞典百年手工床具廠商,用馬尾毛等材料,由十年製床經驗的師傅花三二○個工時手工打造……。」陳炯瑞自信地描繪。

值得一提的是,海絲騰在Bellavita駐點的專櫃,近五年來,不但每年營業額都有二成的成長,櫃位的賣場空間因銷售狀況不錯,也由原本三十坪換成六十坪。「?Jerry(陳炯瑞英文名)對品牌與產品的生活體驗能力很強,總是能用交朋友的方式取得客戶的信任,並給予專業的意見,他在設計業精品家具市場經營出不錯的口碑,因此很多設計師都願意與他配合,並介紹生意給他。」與他相識十年,曾操刀過海悅董事長黃希文豪宅居家規畫、現任築內國際營運長郭陞弘如此形容。

只做二○%市場

挑最頂級產品才會被買單

目前海絲騰除了Bellavita,在台北市仁愛路的旗艦店、台中的「MOT 明日聚落」都有設櫃。

若以每年銷售平均至少三十張床粗估,每年都有破億元的營業額。

在代理海絲騰之前,陳炯瑞還代理不少知名歐洲品牌家具,包括義大利頂級家具「Promemoria」等,在精品家具市場已小有知名度。二○○八年,拿到海絲騰獨家代理後,他的事業又更上一層樓。

在創業過程中,陳炯瑞也曾經歷撞牆期。「我老家在宜蘭種田、青菜還有三星蔥,家裡滿苦的,所以小時候就對都市有憧憬,每天都想去台北工作。」高職念夜間部的他,十八歲就開始半工半讀,從事的都是業務性質的工作。

自詡是銷售好手的他,一開始就立定目標,「要就做最好的、最貴的品牌,要做二○%的市場,不要做八○%的市場。」 後來他投入家具業,挑的也是頂級家具市場。陳炯瑞與多位設計師配合,運用「室內裝潢」的概念來販售家具,讓他的家具業務越做越成功;另一方面,陳炯瑞也熱中買「老屋翻新」轉手賺價差的房產事業,進而累積創業資金,其間結識了不少設計業的人脈。

二十八歲那年,意氣風發的陳炯瑞,在台北市仁愛路上耗資三千萬元開了第一家店。就是想走高級家具經營路線,「當時野心太大,沒考慮租金與管銷成本,家具風格定位不明,每月開銷逾百萬元,卻沒有一張訂單。」才八個月,就燒掉近億元,「連老爸都賣掉宜蘭的田來幫我周轉。」後來,陳炯瑞聽從知名建築師友人李瑋珉的建議,關店一個月,去歐洲尋找有特色的家具品牌代理,「這次教訓讓他體會到挑有特色的產品,才是突圍的王道。」而帝寶設計師關傳雍,則讓他有機會結識豪宅的企業名人,在精品家具市場漸漸嶄露頭角。

用誠意爭取代理

半年飛瑞典十次 獲得信任○八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決定開發高級名床的市場。「還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海絲騰,是在瑞典一家很特別的Villa,幾個晚上的體驗後,回到台灣躺在自己的床上,我的身體告訴我『回不去了』。當時我就立下目標,爭取台灣代理。」但起初的聯絡並不順利,因為當時中國沒有代理商,海絲騰也不太了解亞洲市場,覺得台灣市場太小,沒什麼興趣,所以陳炯瑞決定再飛一趟瑞典,親自拜訪。

陳炯瑞自嘲自己英文很差,但還是與同事合作寫出一份吸引人的提案,帶著專屬的口譯飛到瑞典。「我想他們感受到我的熱情與行動力。」陳炯瑞說,除了表達誠意,也提出自己的優勢與經營計畫,才爭取到台灣的獨家代理權。

當時陳炯瑞已代理過五、六個義大利知名家具品牌,小有知名度。最重要的是,他們提出經營海絲騰的具體計畫,包括引進之後會放在全台最頂級的貴婦百貨Bellavita,與豪宅市場異業合作,攻下金字塔高端市場等策略。

陳炯瑞表示,簽約必須經過半年的評核,在這半年期間,他飛去瑞典高達十次,還要在當地培訓三周,才贏得海絲騰的信任,「拿到三年的獨家代理權,還得承諾維持每年至少二百萬美元的進貨量。」他說。

「國內房屋代銷龍頭海悅董事長黃希文,是我成功引進海絲騰的貴人之一。」陳炯瑞說,○八年,位於現今東方文華酒店旁的豪宅「文華苑」,是當時每坪開價最高的指標性建案;負責代銷的黃希文,同意在布置樣品屋時搭配最好的床,因此買下了海絲騰的頂級床組在現場展示,沒想到市場反應不錯,代理第一年就有不錯的銷售成績。

把精品「必需化」

感性教育客戶 提高成交率起初因搭上文華苑樣品屋銷售熱潮,享受了短暫的蜜月期,之後陳炯瑞才發現,台灣的市場並沒有想像中成熟,銷售一度出現瓶頸。

引進海絲騰沒多久,陳炯瑞遇到一位醫生客戶,很重視床墊的舒適與乾淨度,因為他有嚴重的塵蟎過敏,但覺得價格太高,一直無法說服他購買。

陳炯瑞說,當時心想勉強不來,於是開始閒話家常,分享很多人生、創業與追求夢想的歷程,一聊就是三個多小時,也開始分享這張床對睡眠障礙、脊椎不適,與塵蟎問題改善的好處。

當醫生正要離開的那一刻,竟拿出了他的黑卡說,要買那張最貴的。當下陳炯瑞非常驚訝,這位醫生拍拍他的肩膀說:「大概是因為相信你吧!你敢投入這麼多資金做這個事業,應該是真心覺得這床很棒,而我只買一張床投資自己的健康,也可以嘗試改善我過敏的問題。」這番鼓勵給了陳炯瑞無比的信心,「我想他是被我感動了吧。」他堅信,消費者對睡眠這件事不想投資太多這個問題,只要多花時間教育、體貼對方,有需求的富人一定會買單。「只要在對的方向堅持,就會被看到。」如今,海絲騰每年營收雙位數的穩健成長,說明了他的策略奏效。

「就像我常與客戶溝通一個觀念,就是比起數千萬元超跑、幾百萬元柏金包等奢侈品,一張讓你越睡越健康的好床,絕對是更值得投資的必需品。」擅長把精品「必需化」的陳炯瑞不厭其煩地形容。

陳炯瑞說,「體驗行銷」最能讓客戶體驗產品的好,耐心講解品牌精神與生產履歷,更容易感動人心,而最重要的是給客戶值得信賴的感覺。

「Jerry(陳炯瑞)講話很有說服力,我一直很信任他的推薦。」義大利料理名廚友人謝宜榮如此形容陳炯瑞,而這就是他高端產品的成功行銷之道。

瑞典百年手工床 一張近500萬──海絲騰(Hastens)床具小檔案1. 床型入門款從65萬元起跳,最頂級的Vividus,要價496萬元,另有80萬、180萬、250萬元不同等級的產品。

2.頂級床須耗費技師320小時手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41

華潤置地聯席總裁張大為:北京大區簽約額超200億 將推頂級產品

剛剛完成組織和人事調整的華潤置地,如何規劃和展望其未來?

7月28日,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城市•昆侖”新品發布會在京舉辦。這也是內部架構調整合並後的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第一次公開亮相,華潤置地聯席總裁、北京大區董事長張大為和華潤置地副總裁、北京大區總經理蔣智生一同出席,此前備受關註的昆侖域項目也在此次會上發布。

組織架構和人事雙調整

7月初,華潤置地(1109.HK)剛剛完成區域整合和管理團隊的調整,現任副主席唐勇將主持公司全面工作,同時設置聯席總裁管理架構,聯席總裁張大為、李欣協助唐勇開展工作,組成華潤置地三人核心團隊。

公司的區域構架方面,華潤置地正式由九個大區調整為六個大區,其中北京大區和山東大區合並、上海大區和江蘇大區合並、深圳大區和福建大區合並,其余成都、沈陽、武漢大區保持不變。

對於公司為何進行整合調整,張大為表示,這是為適應華潤置地“十三五”戰略而實行的組織變革,9個大區合並為6個大區,進一步強化城市深耕細作,聚焦北京、上海、廣深一線城市都市圈,發揮成都、武漢、沈陽區域核心城市輻射力。“十三五”期間,華潤置地確立了“銷售物業+投資物業+X”的商業模式,即在繼續堅持銷售物業及投資物業兩大主營業務基礎上,積極拓寬購物中心+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物業服務、老年地產、海外地產等其他業務發展模式。

在過去的2015年,華潤置地的經營業績應該可以令股東方滿意。

銷售物業方面,2015年華潤置地銷售物業簽約額人民幣851.5億元,實現簽約面積675.9萬平方米。投資物業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華潤置地在營購物中心22個,已進入中國內地17個城市,總在營面積達491萬平方米,合作商家超1000個,合作品牌近2500個,會員人數116萬,包括酒店經營在內的投資物業實現營業額港幣 66.5 億元。

截至2015年底,華潤置地總資產為3965億港元,土地儲備面積達4126萬平米,進駐全國54個城市,開發項目超120個。

張大為稱,在房地產轉型的大環境背景下,華潤置地提出2+X的全新商業模式,也就是在堅持銷售物業、投資物業雙輪驅動的同時積極尋求轉型,努力探索經營創新、業務創新。“十三五”期間,新北京大區將重點從精準投資、卓越運營、變革創新三方面助力戰略落地,集中優勢資源聚焦一二線城市發展,做實大區,深度挖掘客戶需求,以成就客戶、以高品質戰略兌現品質給城市更多改變的品牌諾言。

為何聚焦一二線?

張大為所言的“做實大區”也有了數據上的體現。他透露,新北京大區今年的簽約額已經超過200億元。

他表示,華潤置地將堅持“精準投資”的戰略,一是要聚焦一二線城市,二是把握發展窗口。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已經進入14個城市,其中有7個一二線城市。

從經營數據上也可以解釋華潤置地為何要聚焦一二線城市。

蔣智生對外發布了新北京大區的戰略布局和運營指標,目前在新北京大區的業績構成中,北京的業績貢獻為55%,6個二線城市也貢獻了30%的業績,兩者之和已經超過八成。

“整體毛利率達到28%,處於行業較好水平。另外,以現在的去化速度,華潤置地的房子還夠賣四年時間。”蔣智生說。

當前樓市分化形勢下,一二線城市目前已經成為大型房企必爭之地,競爭激烈也將迫使企業產品升級做優。

上述發布會上,張大為展示了華潤置地位於三大一線城市的頂級產品——北京昆侖域、上海靜安府及深圳灣悅府。

昆侖域所在地塊為豐臺“亞林西西側地塊”,2015年1月初,華潤招商九龍倉平安聯合體以總價42億元、配建45300平方米“限價房”的代價摘得,溢價率近50%。

蔣智生表示,昆侖域要把產品做到極致來回饋購房者,這將是致敬這座城市的進取心,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

截至目前,華潤置地尚未發布昆侖域的售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74

華潤置地聯席總裁張大為:京滬深將推三大頂級產品

剛剛完成組織和人事調整的華潤置地,如何規劃和展望其未來?

7月28日,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城市•昆侖”新品發布會在京舉辦。這也是內部架構調整合並後的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第一次公開亮相,華潤置地聯席總裁、北京大區董事長張大為和華潤置地副總裁、北京大區總經理蔣智生一同出席,此前備受關註的昆侖域項目也在此次會上發布。

組織架構和人事雙調整

7月初,華潤置地(1109.HK)剛剛完成區域整合和管理團隊的調整,現任副主席唐勇將主持公司全面工作,同時設置聯席總裁管理架構,聯席總裁張大為、李欣協助唐勇開展工作,組成華潤置地三人核心團隊。

公司的區域構架方面,華潤置地正式由九個大區調整為六個大區,其中北京大區和山東大區合並、上海大區和江蘇大區合並、深圳大區和福建大區合並,其余成都、沈陽、武漢大區保持不變。

對於公司為何進行整合調整,張大為表示,這是為適應華潤置地“十三五”戰略而實行的組織變革,9個大區合並為6個大區,進一步強化城市深耕細作,聚焦北京、上海、廣深一線城市都市圈,發揮成都、武漢、沈陽區域核心城市輻射力。“十三五”期間,華潤置地確立了“銷售物業+投資物業+X”的商業模式,即在繼續堅持銷售物業及投資物業兩大主營業務基礎上,積極拓寬購物中心+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物業服務、老年地產、海外地產等其他業務發展模式。

在過去的2015年,華潤置地的經營業績應該可以令股東方滿意。

銷售物業方面,2015年華潤置地銷售物業簽約額人民幣851.5億元,實現簽約面積675.9萬平方米。投資物業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華潤置地在營購物中心22個,已進入中國內地17個城市,總在營面積達491萬平方米,合作商家超1000個,合作品牌近2500個,會員人數116萬,包括酒店經營在內的投資物業實現營業額港幣 66.5 億元。

截至2015年底,華潤置地總資產為3965億港元,土地儲備面積達4126萬平米,進駐全國54個城市,開發項目超120個。

張大為稱,在房地產轉型的大環境背景下,華潤置地提出2+X的全新商業模式,也就是在堅持銷售物業、投資物業雙輪驅動的同時積極尋求轉型,努力探索經營創新、業務創新。“十三五”期間,新北京大區將重點從精準投資、卓越運營、變革創新三方面助力戰略落地,集中優勢資源聚焦一二線城市發展,做實大區,深度挖掘客戶需求,以成就客戶、以高品質戰略兌現品質給城市更多改變的品牌諾言。

為何聚焦一二線?

張大為所言的“做實大區”也有了數據上的體現。他透露,新北京大區今年的簽約額已經超過200億元。

他表示,華潤置地將堅持“精準投資”的戰略,一是要聚焦一二線城市,二是把握發展窗口。華潤置地新北京大區已經進入14個城市,其中有7個一二線城市。

從經營數據上也可以解釋華潤置地為何要聚焦一二線城市。

蔣智生對外發布了新北京大區的戰略布局和運營指標,目前在新北京大區的業績構成中,北京的業績貢獻為55%,6個二線城市也貢獻了30%的業績,兩者之和已經超過八成。

“整體毛利率達到28%,處於行業較好水平。另外,以現在的去化速度,華潤置地的房子還夠賣四年時間。”蔣智生說。

當前樓市分化形勢下,一二線城市目前已經成為大型房企必爭之地,競爭激烈也將迫使企業產品升級做優。

上述發布會上,張大為展示了華潤置地位於三大一線城市的頂級產品——北京昆侖域、上海靜安府及深圳灣悅府。

昆侖域所在地塊為豐臺“亞林西西側地塊”,2015年1月初,華潤招商九龍倉平安聯合體以總價42億元、配建45300平方米“限價房”的代價摘得,溢價率近50%。

蔣智生表示,昆侖域要把產品做到極致來回饋購房者,這將是致敬這座城市的進取心,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

截至目前,華潤置地尚未發布昆侖域的售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38

阿里雲:年內將再開四個海外數據中心,引50+頂級國際軟件商入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9/158037.shtml

阿里雲:年內將再開四個海外數據中心,引50+頂級國際軟件商入駐
張曉軍 張曉軍

阿里雲:年內將再開四個海外數據中心,引50+頂級國際軟件商入駐

基於阿里雲全球化的數據中心布局,中國企業可以將拓展拓展海外業務的時間大量縮短。

i黑馬訊8月9日消息,阿里雲在北京舉辦雲棲大會,宣布其歐洲、澳洲、中東和日本數據中心將於今年第4季度開服。同時,阿里雲將啟動AliLaunch計劃,目標是年內引入超過50家國際頂尖軟件服務商入駐,為中國市場帶來國際前沿的技術和解決方案。

阿里雲國際業務總經理喻思成在大會上表示,基於阿里雲全球化的數據中心布局,中國企業可以將拓展拓展海外業務的時間從原本數月縮短至幾分鐘,“原來企業們需要在當地雇員搭建自己的計算資源,現在在國內就可以即開即用,用一張雲計算網絡支撐全球業務。”

目前,阿里雲在香港、新加坡、美國西部和美國東部設立有數據中心。今年年底之前,阿里雲還將啟用位於歐洲、澳洲、中東和日本的數據中心,覆蓋全球主要互聯網市場。

在擴大數據中心全球布局之外,阿里雲還啟動了AliLaunch計劃,首批入駐的11家國際軟件服務商也亮相大會現場,分別為SAP、SUSE、HERE、Hitachi Data Systems、Check Point、AppScale、AppEx Networks、Haivision、Wowza和TrueIDC。

喻思成表示,AliLaunch計劃旨在通過全球化布局的雲計算網絡,將全球領先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引進國內,讓國內企業能夠跨過技術和成本的鴻溝,使用到世界領先的信息化技術。此外,他還透露,該計劃目標在年內引入超過50家國際頂尖軟件服務商入駐。

此前,阿里雲已經通過全球合作夥伴計劃MAP,在全球與軟銀、英特爾、電訊盈科、新加坡電信、SK集團C&C等達成合作,為阿里雲用戶提供在美國、新加坡、香港、日本、韓國等地提供本地化的服務。

阿里雲 大數據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08

現場圖文 | 全球心臟病領域頂級學術會長啥樣你造嗎?

當地時間8月27日17時,為期五天的ESC2016在意大利羅馬開幕,這一心臟病學領域的最高學術盛宴吸引了全球31555名心血管及相關醫療保健專業人士參會,接收到來自106個國家的11139篇論文摘要以及205篇熱線研究,德國拜耳、法國賽諾菲、美國輝瑞、瑞士羅氏、美國禮來、英國阿斯利康等全球各大制藥公司也悉數參加會議。

2016年ESC的主題是“世界心臟病學走到一起”,強調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即所有的專業人士和專業之間相互作用,共同參與管理患者的心血管疾病。

而各國在心血管領域面臨的相同挑戰已經成為全球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歐洲心臟病學會擁有歐洲和地中海地區53000位心臟病專家會員,學會旨在減輕歐洲心血管疾病的負擔。ESC通過多種科學和教育活動完成這一使命,包括協作工作,臨床實踐指南,教育課程和新舉措,針對特定疾病領域的泛歐洲調研,以及歐洲最大的醫學會議——ESC年會。ESC由三個委員會,五個協會,19個工作團隊,50個國家級心臟學會以及ESC獎學金機構(Fellow FESC、NurseFellow、NFESC )組成,現已成為全球最頂級的心臟病學大會。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人口的頭號死因,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多於任何其它死因;估計在2012年有175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總數的31%。其中約740萬人死於冠心病,670萬人死於中風,四分之三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但另一方面,大多數心血管疾病可以通過面向全民的戰略解決諸如煙草使用、不健康飲食和肥胖、缺乏身體活動和有害使用酒精等危險因素而得到預防。

第一財經記者在ESC2016現場獲悉,本屆ESC年會共發布了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預防、房顫、心衰和心臟腫瘤五本指南,受到廣泛關註。其中特別強調臨床上房顫的綜合管理、團隊管理,因為房顫不僅僅關於血栓栓塞和出血風險問題,更重要的是綜合管理,包括冠心病、猝死和心衰的管理等。

一些在臨床上存在爭議的內容也發布了權威研究結果,如雖然使用心臟置入器械的遠程監測並未帶來顯著臨床獲益,但門診次數和醫療花費減少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14

世界頂級品牌在中國的生存法則:直營和降價

原本熠熠生輝的奢侈品世界的光輝變得黯淡無比,此前的成功現在似乎遙不可及。

“它們現在正在受罪。”此話乃中歐市場營銷學兼職教授、法國馬賽商學院副院長Michel Gutsatz日前在中歐上海校園舉辦的第八屆頂級品牌高峰論壇上的開場白。他指的“它們”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奢侈品品牌。

先來看一下數據。旗下擁有卡地亞、萬寶龍、江詩丹頓、積家等品牌歷峰集團在今年4月的銷售額下滑18%,前5個月的銷售額同比下跌14%,上半財年的利潤最多可能下跌45%;普拉達2015年的凈利潤為五年的最低水平,較2014財年銳減26.9%,比2013財年低了接近一半。2016年上半年,其銷售額同比下跌15%;而香奈兒呢,2015年營業利潤下滑23%,總收入下降17%。

“今年它們宣布的結果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Michel Gutsatz說。

整體奢侈品市場銷售疲軟,但幾乎所有的行業內的相關人士依舊對於中國消費者抱有極大的期望,仿佛後者是可以拯救這一行業超級英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大約是二、三十年前,那時候,成群結隊的日本有錢人飛到美國的夏威夷、拉斯維加斯等地揮霍購物。如果用今天的時髦話來形容,也算是“爆買”。現在輪到了中國人。隨著海外旅遊熱潮的到來,中國遊客的消費半徑也迅速擴大到了世界各地。根據咨詢機構貝恩的調研顯示,中國人在全球奢侈品銷售收入中的占比高達29%,但中國大陸市場僅貢獻了12%。這意味著中國消費者60%以上的奢侈品都是在海外購買。

體量上,中國已經超過了日本,排在前面的只剩了美國。不過,這顯然是不夠的。對於那些奢侈品品牌來說,排隊爆買商品的中國消費者並不是的優質客戶。

貝恩大中華區消費品及零售業務主席Bruno Lannes觀察到,中國的消費者到海外消費奢侈品最關心的“不是這個產品的歷史、手藝、工匠精神,而是價格。在海外買,他們能夠享受多少折扣。”他說,“很多的中國的消費者都是討論打折。”

總結來說,中國的奢侈品的消費者大多數還是以價格為導向,並未對某個品牌保持有忠誠度,只要降價厲害,他們很容易就會調轉頭去購買另外一個“更加便宜”的品牌。

對奢侈品品牌而言,最理想的優質客戶是購買時不看價格。當然也不能太土豪,如果像買白菜一樣將產品買回去(銷售們自然會熱烈歡迎,這與他們的績效掛鉤)。但這樣會讓那些設計師、創始人的神經受不了,“買家根本不知道他們買的這件貨品背後的意義和故事。”“買家不尊重自然也不會珍惜這些寶貝。”

但,還是回到現實的商業社會來吧。實話是,品牌公司需要拉升年度業績,給股東們一個交代。那麽,就需要通過一些營銷策略來刺激中國本土消費,畢竟能坐著飛機出國消費的人相比留在本土的人還是少數,一個人的行旅箱內統共也裝不了幾只包包。推算下來,本土的消費力簡直無可限量。

Bruno Lannes稱,目前的趨勢是各大品牌商決定改變這個現象,他們開始實施全球定價。

香奈兒算是首個因中國外匯和關稅差而降價的世界奢侈品大牌。當然,之前也有一些其他的高檔的手表品牌在中國香港默默地降了價,但並沒有像香奈兒一樣引起巨大的關註。直到2015年初,這兒法國品牌在中國市場推行降價策略,幅度達20%,同時宣布要在歐洲市場上調價格。當時香奈兒集團的時尚部門總裁Bruno Pavlovsky表示,集團降價策略使中國市場業務雙位數增長,同時也對中國國內代購灰色空間形成打擊。這一舉動一度讓中國各大城市的香奈兒門店門口大排長隊。這種場景盛況空前。要知道,在此之前,走過那些商場里的大牌店鋪,看到的多半是銷售人員因生意冷清無所事事地低頭玩手機,而並非在招呼顧客。

這一行為引發了奢侈品同行的效仿,然後是卡地亞、古馳、普拉達直到最近的博柏利。

9月開始,博柏利在中國市場進行調價,價格下調幅度達20%-25%。這樣的降價被認為是這個英國老牌的又一個戰略革新的一部分。在最新的一系列革新措施中,博柏利的創意總監Christopher Bailey在去年年末宣布,集團的三大品牌Burberry Prorsum、Burberry London和Burberry Brit會在2016年底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所有產品類別將統一整合為單一的“Burberry”主品牌。而鑒於博柏利的全球銷售有40%的顧客來自中國,遠高於行業平均水準,從2010年,博柏利就著手從其經銷商的手里收回股權。經過六年的努力,到了今年8月,博柏利終於擁有了其在中國100%的經營權。而這一回收行動讓其付出了1.24億英鎊的代價。

Bruno Lannes還總結了在本土消費的好處,當然這也是顯而易見的。諸如如果你在比較近的地方買時裝等等,會比較方便,因為你可以試穿、試戴。有些生活服務的需求,也可以比較方便地解決。但如果跑到海外去買,出了一些問題,就很難再到海外去維修,所以這也幫助了更多的中國人在國內消費。

上述品牌的策略最終可以拉動多少本土消費還尚未體現在其最終的財報上。不過樂觀的是,“2016年我們做了一個預計,在中國內地的(奢侈品)消費會有所增長。”Bruno Lannes透露,“我目前接收到的消息,也是證明了這個預期。”

而那些奢侈品品牌,是否觸底?何時反彈?Prada 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發布後的一份聲明中表示,2016年將會是公司的轉折點。Prada的董事長 Carlo Mazzi 表示:“我們預計今年過後,我們的銷售而和利潤都將重新實現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10

雅戈爾:頂級男裝將由中國出品 冤枉錢少花一半

中國是服裝生產大國,至今沒有世界級的高端男裝品牌,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打算花10年時間改寫這個歷史。

10月19日,雅戈爾與五家來自歐洲的頂級面料生產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采購量來說,雅戈爾如果不是第一,也將是世界頂級面料生產企業的最大采購企業之一。

五家面料生產企業,有些品牌中國消費者較為熟悉,如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切瑞蒂1881(Cerruti 1881),這兩家企業既從事上遊的面料生產,也延伸到下遊的品牌服裝;還有一些在紡織專業領域知名度較高,如ALBINI、LORO PIANA、ALUMO,LV等知名服裝品牌是其下遊客戶。

最近兩年,國際高端男裝銷售下滑,來自中國的需求萎縮明顯,ALBINI等頂級面料企業需要尋找到新的客戶。

盡管跨國男裝品牌銷售在萎縮,李如成認為雅戈爾有機會。李如成稱,國內市場大眾化的產品已經嚴重過剩,雅戈爾需要做出改變。國際高端男裝價格虛高,一套西裝的價格3~4萬元人民幣;李如成說,雅戈爾的MAYOR系列,將使用世界最好的面料,售價定位區間8000~15000元。這個價格區間是國際頂級男裝品牌的一半甚至更低,雅戈爾的目標是成為性價比最高的世界品牌。

徐鵬介紹,以襯衫為例,一件襯衫一般需要的面料約為1.5米,國內供應商1米面料60元左右,國際頂級面料供應商需要300元左右。在與ALBINI、LORO PIANA、ALUMO等五家面料供應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雅戈爾拿貨的價格還可以更優惠。

ALBINI是意大利著名襯衫面料品牌,ALUMO是瑞士著名襯衫面料,按照協議,兩家為雅戈爾MAYOR系列服裝生產設計襯衫面料。

ALBINI選用世界頂尖的GIZA系列埃及棉作為面料原料。GIZA 45被稱為埃及棉中的女王,產量只占埃及棉花年產量的0.4%,全部手工采收,采收過程完全不用落葉劑和其他化學品。GIZA 45制成的棉紗,纖維長度輕易就能超過36mm,均勻度指數達到88.5%。目前,全球所有一等的GIZA 45棉花基本上都被ALBINI工廠收購。

ALUMO使用西印度島海島棉作為面料原料,這種棉花被稱為世界上最珍稀最昂貴的棉花品種,產量不超過世界棉花產量的0.0004%,是世界上最長的棉花,棉纖維可長達52mm。海島棉抗病蟲害性弱,具有非常纖細的性質,因此極不容易裁培。

除了面料上,與頂級男裝品牌同源外,雅戈爾方面稱,在工藝、設計等方面,雅戈爾與跨國品牌不相上下。

龔乃傑是中國臺灣人,與1979年創立的雅戈爾同齡,曾經做過喬治阿瑪尼的設計師,現任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龔乃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已經在雅戈爾入職,目前全職為雅戈爾工作。

今年9月,新開業的無錫雅戈爾之家裝修設計費總支出約3000萬元,聘請了國際頂尖設計師Philip Handford團隊,這個團隊曾為博柏利(Burberry)等奢侈品牌設計過門店內部空間。

雅戈爾大手筆聘請大牌設計師為門店設計裝修方案,在中國服裝圈十分罕見。雅戈爾集團多年來是服裝、地產、金融三大主營業務並立的狀況。李如成最近對外表示:是時候讓服裝主業奔跑了。

2016年上半年,雅戈爾(600177.SH)完成營業收入約87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0.53%;實現凈利潤約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78%。其中,服裝板塊實現營業收入約22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7.20%。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稱,雅戈爾是中國男裝的代表品牌之一,國內服裝消費理念和方式與以往不同,供、需適配問題,需要服裝企業技術進步、產品升級來解決。

雅戈爾服裝產品線有四個子品牌:Hart Schaffner Marx、GY、HANP、MAYOR四個子品牌。服裝收入貢獻的主要來源,仍然是“雅戈爾”品牌,四個子品牌占服裝收入的10%左右。

定位高端的雅戈爾MAYOR系列,2009年前後推出,中間數年,動靜不大,現在由李如成親自領銜運作;與五大頂級面料供應商的戰略合作,是其一手促成。雅戈爾的計劃是,用5年左右時間,讓MAYOR的規模與“雅戈爾”品牌旗鼓相當。

出席與雅戈爾戰略合作儀式上的ALBINI總裁Silvio Albini表示:“雅戈爾已經具備所有成為世界品牌成功的因素。”

李如成預計,雅戈爾成為國際男裝高端品牌的時間要10年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