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受到主板的影響,很多行為都短期化。 (CFP/圖)
三個月內,新三板指數慘遭腰斬,火熱的市場急劇降溫;那些一心賺快錢的機構、公司,正手握賬面浮盈,苦苦等待套現機會。爆炒一輪後,新三板的短期風口已經結束?
從2015年6月29日開始,僅僅一周,新三板掛牌公司艾錄股份(830970)的股價就跌去近五成,從最高28塊跌到了15塊,市值縮水了9億元。
“公司一切正常。”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安康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顯然,他對這場沒來由的暴跌也毫無頭緒。
股災颶風席卷的不僅是艾錄股份,與三個月前相比,新三板指數已經慘遭腰斬——從4月7日的歷史高點2673點、2134點(做市指數和成指)跌到7月8日的1220點、1280點。單日成交金額也相應從52億元跌至3.5億元。
2015年7月15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達到2732家,正在向3000家邁進,新三板指數行情則繼續掙紮著從V底爬升。
這個時候,機構投資者才發現,自己投進去之後,退不出來。
在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中,幾乎所有人都把新三板這一輪低潮歸咎於預期的政策紅利沒有兌現,轉板、分層、做市商擴容、公募基金入市等等,都沒有落地。
2014年年底、2015年初,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股轉公司)多名高管在多個公開場合表態,新三板競價交易方式有望推出,不過推出的時間節點一再變化,從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內。
“昨天說的、今天說的、和前天說的不一樣,不嚴肅。”陳安康對此很著急,但又無可奈何。
新三板最開始引入的是協議交易,即由買賣雙方共同商定價格成交;2014年8月推出了做市交易方式,引入做市商向投資者提供買賣價格,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與投資者進行交易,一舉激活了新三板市場流動性;競價交易類似A股交易方式,買賣雙方公開報價方式確定證券價格並成交。
2015年4月29日,股轉公司總經理謝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新三板市場不具備競價交易的要求,會依市場條件的成熟情況研判推出時機。
競價交易無疑能夠為新三板註入更多流動性。這一政策預期擱淺,無異於給新三板潑了一瓢冷水。
新三板的投資熱情已經冷卻,聯訊證券投資顧問周琦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新三板短期內風口已經過去了。”2015年年初,其公司客戶在新三板風口上賺得盆滿缽滿,現在新三板流動性不夠,他們看到一些表面利潤,但是拋不掉。
大部分投資人參與新三板,主要是為了參與企業定增,幾乎沒有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周琦有一個客戶,幾千萬投資新三板定增,只有10萬塊在二級市場,還虧了50%,“你說這叫投嗎?這叫試試水,玩玩”。而今,不僅二級市場鮮少人試水,定增也沒人玩了,因為賺不到錢。
2015年4月初,聯訊證券和天星資本聯合發起了一只新三板投資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基金,2億元規模的產品只用了18秒認購完成,還超募2000萬元,在A股股災之前,和A股權益類基金相比,這只產品的表現並不太好,凈值基本沒動,一塊零幾厘。
如果說個人投資者的選擇是觀望,機構投資者則是慌了。
競價交易不推出、投資者門檻不降低,兩個政策泡沫破滅了。某私募基金合夥人、剛剛從證券公司辭職的新三板業務高管周山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本來機構投資者都等著個人投資門檻降低去割“韭菜”,結果“韭菜”沒得割了。這個時候機構投資者才發現,自己投進去之後,退不出來。
在周山看來,新三板有一些好的交易制度,比如沒有漲跌幅限制,機構是很容易把價格拉高出貨、由散戶接盤,“它發現遊戲玩不下去,這個市場自然會蕭條”。
很多新三板基金產品設計的期限是18個月,機構投資者出現恐慌情緒,原本是短線心理,發現退出通道不明朗,只好把價格降低一點,慢慢退出。這是新三板這一輪由盛而衰的最根本的原因。再加上此前A股市場火爆,對新三板市場形成一個蹺蹺板效應,很多資金分流出去了。
誰都不知道市場能紅火多久,大多數人抱著先撈一把就走的心理。
2015年6月中旬以後,A股遭遇前所未有的暴跌,新三板也跟著下墜。在太平洋證券副總裁、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看來,新三板還是受到了主板的影響。
A股市場釋放出各種政策利好“救市”的時候,新三板也上演了一輪“自救”,主角是各掛牌企業,大股東增持、公司回購、高管暫不減持。
當然,還有一些機構乘機瘋狂了一把。天星資本在6月22-26日這一周投資了33家企業,6月29日-7月3日這一周投資了55家企業,7月8日,又宣布籌備專項資金用於新三板二級市場增持優質企業股票。這家激進的新三板投資機構,投資的新三板公司數量正逼近400家。
在和天星資本打過交道的周山看來,天星資本這種豪賭式的投法,是在賭新三板的命運,如果將來新三板真的成為納斯達克,天星將持有300多家上市公司,這是什麽概念?它會成為中國第一投資機構。
但像天星資本這樣的機構,畢竟是少數。
新三板機構投資者現在分成三種:傳統風投企業、陽光私募系、投行、券商系。周山覺得,雖然這三撥人不一樣,但是有共同特點——短視。他們抱著借政策紅利炒一下就走的心態,而不是長期投資者。
對於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來說,這部分投資者其實不太合適。這是一個錯配的問題,投資者結構和掛牌公司之間,並不匹配。理想的新三板投資者應該是一批結合一級、二級市場投資特點的新銳投資者,不會一天到晚想著快速兌現。
這一點,陳安康深有感觸。2014年11月,艾錄股份交易方式從協議交易轉為做市交易,做市商讓他頗為失望。陳安康原本對做市商的理解是,做市商對股票估值,適當的時候穩定股價,價格高的時候拋一點,便宜的時候買回來,可以做差價,活躍市場。
現實中恰恰相反,做市商拿了最低價格,然後在市場價格高的時候拼命減倉,在價格低的時候也不會加倉。艾錄股份的第一家做市商,以4塊多的成本拿了180萬股,天天在減持。高價拋出之後,這個錢就再也不進去了。
人家開玩笑說,“拿了低價股不做市、耍流氓”。陳安康對此很認同,公司憑什麽給你200萬股,讓你賺2000萬?是讓你幫忙做市的,讓你給新三板做貢獻的。你只賣出不買進、低進高拋,誰不會?做市商制度有問題,對做市商沒有制約。
截至目前,中國115家證券公司中,約有79家新三板做市商。雖然去年6月份正式發布實施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做市商做市業務管理規定(試行)》已明確提出,做市主體是證券公司和其他機構,目前只有券商能夠做市。
券商本來應該扮演一個流動性供給者的角色,但很多做市交易的人員,原來是做二級市場出身,很多券商的做市部門的人員是掛在自營部門的下面。新三板做市商的人員配置、風控特點,新三板做市方式,都非常接近二級市場。
周山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券商出身的做市商,習慣了短期化操作思路,和關聯公司相互配合,對倒一下,把價格操作很高,券商以很低價格拿到的貨,在高位出,價格落下去的時候、低位補回來就是,做市商對企業一點支持都沒有。
三板受到主板的影響,很多行為都很短期化。比如A股詢價的方式,機構面對新三板一開始其實也是缺乏經驗,都是蜂擁而上,而非理性思考。一些做市或者轉板概念企業,定增定價都非常高,很多都沒有做盡職調查。就周山所知,機構就是問一下價格、看一下估值,就投了,對企業簡單的了解都沒有。過於草率的投資流程,導致當時一些投資出現判斷失誤。
某些券商則為了自己利益,把一些做市企業估值做得很高,使自己能夠獲得比較高的行銷費用,企業估值嚴重偏離了實際價值。誰都不知道市場能紅火多久,先撈一把就走。
在這一輪下跌中,不少企業老板們行為短期化,這也是受到A股的影響,只想在市場火爆的時候瘋狂圈錢。很多掛牌企業,短時間內多次定增,有些業績根本不足以支撐其估值的企業,定增金額很高,一下子把市場的現金流吸納過去,而未來發展不足以支撐其估值。
廣證恒生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袁季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各個周期,市場參與主體都在追逐利益最大化,這可以理解。市場理性只是相對的,企業估值長期處於波動狀態,市場亢奮了,大家都預期過高。
2015年初,各路資本懷著很高的政策預期進入、直接激活了新三板市場。資本的逐利性,在各個市場都是一樣的,對政策預期比較高,助長了部分短期行為,加上新三板本身容量比較小,供求關系不平衡,快漲快跌表現更為明顯。各新興市場都經歷過上漲、估值確認過程,新三板也不例外。
2015年4-5月間,新三板平均60-70倍的發行市盈率,讓周山很吃驚的是,三板交易市盈率和發行市盈率出現背離的情況,有些掛牌企業的發行市盈率比交易市盈率更高,這不正常。一個個企業的估值動輒80-90倍,就像“神創板”一樣,當時周山就跟同事講,不要高興得太早,到時候有得苦頭吃。
只要解決了流動性問題,就解決了企業融資問題。
面對新三板的大跌,程曉明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新三板當務之急是迅速擴容,每年上3000家企業、早日達到1萬家以上,其次是加大企業退市力度,每年退市率達到5%以上。等掛牌數量達到1萬家以後,再提高交易活躍度,加大活躍度的重要措施就是降低個人門檻。
盡管新三板一直強調自己與主板的區別,但它和上交所、深交所爭奪上市企業資源只是遲早的問題。
這次A股暴跌,監管層暫緩IPO,不少人覺得這對新三板是一大利好。在上一輪IPO暫停時,一些企業等不起,轉投新三板,給新三板帶來一批相對優質的企業資源。
周山認為,A股和三板之間肯定會有很多博弈,因為A股代表的是中國過去三十年發展模式,是傳統產業和傳統資產的聚集地,而三板代表的是一股草根力量、科技類企業改變自己命運的力量,提供中國社會階層一個流動的渠道。
在他看來,之前大公司去上海,中小公司去深圳,現在冒出一個新三板,各種政策紅利,無漲跌幅限制,競價交易又分層,註冊制、掛牌沒有財務門檻,上交所、深交所都希望優秀中小企業為自己所有,希望新三板作為預備板、跳板,你先幫我選好、規範好,可是股轉公司真的願意嗎?
2015年7月2日,股轉公司監事長鄧映翎在北京舉行的新三板與中小企業發展論壇上透露,今年年底將試點允許新三板掛牌企業轉到創業板。掛牌企業如果在新三板孵化成長,達到了成熟企業要求更多的流動性,可以轉到創業板,轉到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2015年6月底,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金興明在“陸家嘴論壇”上透露,上交所戰略新興板已獲國務院同意,最快2016年4月推出,定位於規模稍大、已越過成長期、相對成熟的企業,與主板、創業板形成銜接,同時也有適度交叉。
在一些機構和行業人士口中,股轉中心被稱為“北交所”,與上交所、深交所並列,被稱為“中國的納斯達克”。但納斯達克並非紐交所的補充,而是有著大名鼎鼎的微軟、英特爾、蘋果等公司。
袁季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無論是交易所還是股轉中心,為企業服務是其共同方向,不論是上哪個板或是轉板,最終都是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做出的選擇。即使市場低迷,融資越來越困難,新三板確實為那些原本很難進入資本市場的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機會。在註冊制出來之前,新三板的入口更寬,會帶來大量掛牌企業,同時其結構性特征會越來越突出,即整體受到資本追捧很難,只有優秀企業會獲得市場的認同。
周山也認為,新三板給了中小企業實實在在的資金支持,只要解決了流動性問題,就解決了企業融資問題。隨著接下來天涯、天星資本、矽谷天堂、錘子科技、百合網等知名企業掛牌之後,對人心是個提振,新三板或許可以快速走出來。
(註:出於當事人請求,周山是化名)
|
||||||
交通部兩周前無預警發布華航高層異動人事案,前任總經理林鵬良調任桃園機場董事長,華航總座大位則由飛安會主委張有恒接任。 八月三日張有恒接印上任,航空運輸學者出身的他,在人事布達記者會上了堂《易經》課,面對尖銳問題,更是左引《易經》、右徵《中庸》,充分顯露學者性格。 據悉,張有恒潛心學佛,著作不僅有《航空運輸學》,他也曾將平時談佛的小品文集結成《清涼小品》;當外界質疑林鵬良是否因華航勞資問題而被陣前換將,接棒 的張有恒該如何處理時,他淡定回答:「只能溝通、溝通再溝通,用『泰卦』的道理來與工會、各分會定期座談。」他還給現場記者們出了個考題:「天上地下是好 的卦,還是地上天下是好卦?」正當眾人面面相覷,張有恒便開始講課:「天在上、地在下似乎是常態,但天升地沉,相距愈遠、隔閡愈大,那是否卦!地在上、天 在下才是泰卦,跑交通的記者應該要知道,交通二字正出自《易經》:『天地交而萬物通』。」越講越玄。 不同於學管理的經理人,張有恒說自己將依《易經》之道,採行走動式管理。華航能否依這套哲學,達到「三年內成為世界前十大航空公司」的目標?實在令人好奇。
(鄧 寧) |
P2P租車起源於歐美,屬於共享經濟的一部分。在P2P租車平臺上,私家車主把自己閑置的車輛放到網上,由平臺幫其出租,同傳統租車不同的是,P2P租車平臺並無自有車輛,而是盤活閑置資源。這種模式特點是輕資本、效率高、盈利能力強,同傳統租車相比,P2P租車費用要便宜三成。加上目前P2P租車的補貼,費用可以便宜到一半。
P2P租車混戰搶車主,傳統租車砸錢購新車
傳統租車領域里神州租車最具代表性,截至2014年9月30日,神州租車的車隊規模達57745輛車,這支龐大的車隊既是神州租車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一筆巨大的負擔,單單是折舊費每年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經過多年發展神州租車在傳統租車領域已經獨占鰲頭,擁有車源數量遠遠拋開行業第二和第三之和。不過同如火如荼的P2P租車相比,神州租車的車源擁有量並不怎麽占優勢。
目前,如從北上廣深四地做起,已覆蓋十余個城市的PP租車,2014年已經擁有了超過7萬車輛資源。而在2014年成立,剛完成6000萬元A輪融資的快快租車,以華南地區起步,未滿一年的時間會員已達數十萬。總部在上海的凹凸租車其官網上顯示,目前已有萬款車型供租客挑選。可見,P2P新平臺發展車輛上更有優勢,當然控制力同傳統租車不能相提並論。但無論傳統租車還是P2P租車,誰能提供更多選擇、更穩定、更安全的車輛出租,誰就能抓住市場機遇。
據已有數據,中國駕駛本擁有量高於私家車擁有量三倍,中國有3億多人有駕照,私家車存量卻只有1億,可見租車是剛需,而車主成平臺競爭焦點。即便是傳統租車,神州租車在發布2014年財報後,接受媒體采訪時就透露計劃斥資200億購買車輛。對於P2P租車公司來說,平臺上車輛數量和忠誠度,更成了決定未來成敗的核心。如今,P2P租車公司的發展重心也從最初的以租客為核心,向以車主為核心的轉變。
在此前,由於P2P租車平臺盲目擴張,導致詐騙問題頻發,如信息審核不嚴,導致某些不法分子假冒身份將租來的車抵押、倒賣、丟棄,造成平臺車主嚴重的恐慌,打擊車主在平臺上出租自有車輛的積極性。如今,P2P租車平臺間價格戰已非主戰場,如何打造安全的車輛保護機制成為各平臺重點。
目前,國內已知的共享租車平臺有PP租車、快快租車、寶駕租車、凹凸租車、友友租車等,作為典型的互聯網平臺性質的創新商業模式,共享租車也面臨著將到來的行業馬太效應影響。隨著P2P租車市場逐漸成熟,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車主把車放在可以保證自己車的安全,並且訂單源源不斷的平臺。同樣租客也會集聚選車更豐富、方便、快捷的平臺,未來P2P租車平臺強者將愈強弱者將更弱,對車主缺乏吸引力的平臺會漸漸被迫退出市場,CoCar租車的倒閉就是一個很突出的例子。
P2P租車市場,五大措施解決安全短板
據羅蘭貝格數據顯示,中國租車市場規模2013年是340億元人民幣,2018年將達到650億元人民幣。而且中國駕駛本擁有量高於私家車擁有量三倍,P2P租車市場空間究竟有多大不言而喻。但安全問題卻非解決不可,這不單單是P2P租車面臨的難題,整個共享經濟都面臨著構建信任體系的迫切。
在這方面P2P租車代表的企業有自己的解決方式,現在解決信任、安全問題已經是各公司共識,為此梳理了目前解決安全問題的一些代表性的做法,主要用了以下幾個手段建立安全機制。
首先,引入第三方數據建立信任指數
共享公司作為新生的商業平臺,在前期數據積累上十分匱乏。但互聯網自1969誕生至今已有四十個年頭,據5月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的報告顯示,全球網民已達到32億。網民在上網行為中留下了十分寶貴的大數據財富,引入第三方數據為用戶建立信任指數將是最捷徑的做法。國外如Airbnb接入Facebook獲取社交平臺數據,這些實名制社交數據參考意義很大,P2P租車平臺上的數據主要是會員自填內容,第三方數據引進尚未成主流。國內已有有如第三方信用評估及信用管理機構芝麻信用對外開放了接口,已對傳統租車代表神州租車、一嗨租車等開放。此外芝麻信用也已和共享租房的小豬短租合作,據業內人士透露芝麻信用也已對P2P租車企業開放,由於合作方式問題未達成一致,後期會考慮接入。
其次,線下社交同社區租車優先匹配
目前P2P租車平臺在接入第三方數據方面尚在探索,不過一些新的平臺已開始推出一些新的措施來解決此問題,如快快租車、友友租車等新興平臺,推出的本社區租車優先匹配的一種機制,通過數據優化讓租客在一千米範圍內租到自己想要租的車輛,租客可以更便捷地在本社區租到滿意的車輛,這種線下社交更能產生信任感,租客對車輛保護的責任心也會更高,同時也為網民增加了一個新的社交途徑。
第三,點評機制為供需雙方建立數字檔案
前面兩條是在租車前做的前期工作,而點評機制對平臺交易數據的沈澱。互聯網時代點評已經成為網民獲知商家信譽的最快的通道,如閉環的淘寶信用評價及獨立第三方消費點評網站大眾點評上的點評分數,已成為網民消費參考的重要數據之一。如Uber上的雙方評價機制,其他P2P租車也都采用該方法,目前主流的PP租車、快快租車、寶駕租車、凹凸租車、友友租車軟件上都有雙向評價功能。
第四,合作保險公司巨額賠償風險共擔
2014年4月,凹凸租車同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達成排他性戰略合作,為凹凸共享租車服務提供保險保障,保額高達205萬。4月份快快租車同中國人保公司合作,對已有的保險升級,將理賠最高額度由原先的100萬元增加到435萬元。8月PP租車也宣布投入億元資金建立“安心保障金”,為P2P汽車共享安全做保障。租車出行難免磕磕碰碰,如果僅靠租車公司自己承擔賠償顯然不現實,引入保險公司合作是最穩妥的辦法,對保障車主和租客的利益都起到重要作用。
第五,智能硬件為車主提供實時監護
共享經濟同傳統消費模式最大的區別是,它面對的客戶不再是單方,而是供需雙方。除了要保護租客利益,共享資源的車主的車輛安全同樣需要保護。共享租車自出現至今已發現許多問題,假冒身份抵押、倒賣、丟棄租車糾紛越來越多,造成車主對P2P租車的不信任。為解決這個問題,P2P租車平臺們將目光投向智能硬件,如快快租車研發出 KKbot 智能盒,凹凸租車推出了車聯網終端設備at-box,而友友租車也正在測試新一代的車載GPS+OBD智能盒相關應用。
這些保護租車的智能硬件設備功能大同小異,已非之前車載硬件僅是定位車輛的單一功能。這些平臺上的車主可通過連接智能硬件設備的APP實時查看車輛情況,包括GPS定位、油耗、里程數等信息。將智能硬件帶入P2P租車,也是中國P2P租車走在前沿的一個例證,這已是目前租車平臺保護車主利益普遍采取的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P2P租車平臺在構建安全體系還采取很多其他做法。如美國的Lyft這個平臺會對入駐司機提前做很多驗證,包括駕駛背景調查、個人犯罪記錄、人際間互動情況等做法,在租客端的驗證也被重視起來,如國內的快快租車嚴格把關租客身份的驗證,平臺上的租客須提供真實的身份證和駕駛證才能享受服務。
結語
現今的P2P租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隨著互聯網原住民90後、00後群體進入社會舞臺,成為消費主力,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強,他們的消費觀念和上幾代人相異,更容易接受租車、租房這樣的消費模式。據普華永道的 Joe Atkinson在今年5月發表的報告中指出: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是最熱衷於分享的群體,占總人群的 40%。
共享經濟的主要倡導者Rachel Botsman曾說過:信任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型貨幣。只要有幾千或上萬的車主在P2P租車平臺獲得收益,並且車輛得到了有效保護,突破了信任問題,P2P租車就會像病毒一樣在人與人之間傳染開來。車主可以靠租賃車輛獲利,租客可以用低價享受到駕車的樂趣,這真是完美的配合。目前,中國的P2P租車無疑才是剛剛起步,等待它的將是一個充滿想象的未來。
本文作者師天浩,文章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目前美國民主黨內的最大“傳言”就是,副總統拜登將在10月1號前宣布是否競選下任總統。
這個傳言在星期六被多家美國媒體做出“喬-拜登”宣布競選“一觸即發”的報道,因為當天拜登同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見面被廣泛的解讀成拜登是去邀請沃倫以副總統身份加入拜登的競選陣營。
還有媒體透露說,拜登已經開始招募更多的主要競選工作人員,他也已經同民主黨的主要捐款大戶舉行了會面。
星期一,白宮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贊揚拜登對奧巴馬內閣的重要工作成績之後,“暗示”奧巴馬有可能會在民主黨的初選中指出自己支持哪位候選人,更是讓媒體幾乎毫無疑問的得出結論:拜登終於要宣布競選總統了。
奧巴馬的“魚”和“熊掌”
一位是自己的現任副總統,另一位是自己的前國務卿,在即將白熱化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戰中,總統奧巴馬會支持哪位競選總統是最受關註的焦點之一。
目前,奧巴馬的態度仍然讓媒體和公眾琢磨不透。一方面之前稱希拉里“會是一位偉大的總統”,而另外一方面,奧巴馬也在本周同拜登的例行二人午餐中表示,如果他競選的話,拜登擁有“他的祝福”。
“從個人友誼來看,拜登無疑和奧巴馬更近。”一位前奧巴馬團隊的工組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兩位已經共同相處將近8年的時間,彼此熟悉,更建立了很強的工作和個人情感基礎,所以,如果奧巴馬最終選擇支持希拉里競選可能會讓拜登非常難看。”他說。
“並不是奧巴馬喜歡哪個人更多的問題。”他說,希拉里在幫助和支持通過奧巴馬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上,包括奧巴馬醫保法案,移民法案和伊朗核協議上立下過汗馬功勞。拜登也是如此,除了幫助奧巴馬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立法難關之外,奧巴馬同拜登的每周午餐也是兩人從工作到家庭無所不談的時候。“所以,選擇拜登還是希拉里會讓奧巴馬在用心還是用大腦做選擇上非常為難。”他說。
人見人愛的“喬叔叔”
雖然同屬職業政客,拜登卻是和希拉里完全不一樣的人。他以“真性情,豪爽,直言不諱”而被同其他政客區別開來。選民們愛拜登,他也沒有希拉里的那些解釋不清,調查不明的負擔。他是普通人眼中的“喬叔叔”,是美國民眾相信能“和你坐下來喝一杯啤酒”的人。更重要的是,拜登在民主黨內的支持率非常高,而在一些主要的搖擺州,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相比的時候,拜登有和希拉里一樣的民眾支持率,甚至比希拉里還高。
其實,從希拉里一宣布競選開始,她不僅是民主黨候選人里的“領跑者”,更被認為能毫無疑問會獲得民主黨的黨內提名,並非常有可能會最終成為美國第一位女性總統。因為,誰能競爭得過希拉里,這位“民主黨內的貴族”。特別是,在2008年希拉里意外將總統提名輸給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奧巴馬的時候,似乎整個民主黨內都覺得“虧欠”給希拉里一個提名,是時候還給她了。
但是,整個夏天,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希拉里的支持率卻越來越低,不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最近,更讓人吃驚的是,一向非常善於同媒體打交道的希拉里上周在內華達州的一次公開見面中被媒體問到“是否把服務器里的內容抹掉時”,希拉里的回答是“用什麽?難道是抹布?”,聲音中的傲慢和諷刺讓多家媒體質疑:難道希拉里真的已經不對競選報信心了嗎?
希拉里也變得越來越不讓美國民眾信任。在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舉行的民調顯示,有超過60%的民眾認為希拉里不誠實,不可信。
然而拜登就不一樣了。雖然經常因為“失言”而被外界詬病,“拜登也是普通人”的親和力卻是希拉里永遠無法比擬的。拜登不像克林頓夫婦一般富有,不像克林頓基金會有著大量的“金主”捐款,事實上拜登之前做為國會的重量級參議員多年一直到現任美國副總統身家卻一向眾所周知“非常謙虛”,他之前還多次公開表示自己“沒有存款,更沒有一支股票或者基金”,但“自己的退休金和工資還不錯。”
拜登的重要作用還在於,民主黨最終可能會急切的需要他。因為,希拉里的電郵風波極有可能讓她很快面臨司法和刑事指控,在參與接受各項調查期間很有可能會讓她沒法繼續參加競選。
歷史怎麽說
在美國歷史上總共產生過47位副總統,有14位最終成為總統,而其中有9位是因為總統去世或辭職而成為總統。自1960年開始,有6名現任或前副總統競選總統,但只有兩人(尼克松和老布什)取得勝利,所以,美國副總統最終“轉正”的比例只有28.5%。
而在尼克松和老布什之間,只有老布什一人是以現任副總統的身份競選最終獲得勝利成為總統。在參選前,老布什的民眾支持率為48%,而在當選為總統之後初期的民眾支持率上升到70%。
根據蓋洛普在8月份做出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目前拜登的滿意度為大約47%。
盡管這些數字似乎顯示拜登可能參選或者參選後的勝算可能不大,根據奎尼匹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公布的最新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誠實和可信度”方便,目前拜登比希拉里的支持率要高。
紐約時報報道說,拜登正在積極的進行最後的各項準備,如果最終拜登決定參加下屆總統選舉,他將在本周或者最晚下周宣布。
目前美國民主黨內的最大“傳言”就是,副總統拜登將在10月1號前宣布是否競選下任總統。
這個傳言在星期六被多家美國媒體做出“喬-拜登”宣布競選“一觸即發”的報道,因為當天拜登同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見面被廣泛的解讀成拜登是去邀請沃倫以副總統身份加入拜登的競選陣營。
還有媒體透露說,拜登已經開始招募更多的主要競選工作人員,他也已經同民主黨的主要捐款大戶舉行了會面。
星期一,白宮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贊揚拜登對奧巴馬內閣的重要工作成績之後,“暗示”奧巴馬有可能會在民主黨的初選中指出自己支持哪位候選人,更是讓媒體幾乎毫無疑問的得出結論:拜登終於要宣布競選總統了。
奧巴馬的“魚”和“熊掌”
一位是自己的現任副總統,另一位是自己的前國務卿,在即將白熱化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戰中,總統奧巴馬會支持哪位競選總統是最受關註的焦點之一。
目前,奧巴馬的態度仍然讓媒體和公眾琢磨不透。一方面之前稱希拉里“會是一位偉大的總統”,而另外一方面,奧巴馬也在本周同拜登的例行二人午餐中表示,如果他競選的話,拜登擁有“他的祝福”。
“從個人友誼來看,拜登無疑和奧巴馬更近。”一位前奧巴馬團隊的工組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兩位已經共同相處將近8年的時間,彼此熟悉,更建立了很強的工作和個人情感基礎,所以,如果奧巴馬最終選擇支持希拉里競選可能會讓拜登非常難看。”他說。
“並不是奧巴馬喜歡哪個人更多的問題。”他說,希拉里在幫助和支持通過奧巴馬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上,包括奧巴馬醫保法案,移民法案和伊朗核協議上立下過汗馬功勞。拜登也是如此,除了幫助奧巴馬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立法難關之外,奧巴馬同拜登的每周午餐也是兩人從工作到家庭無所不談的時候。“所以,選擇拜登還是希拉里會讓奧巴馬在用心還是用大腦做選擇上非常為難。”他說。
人見人愛的“喬叔叔”
雖然同屬職業政客,拜登卻是和希拉里完全不一樣的人。他以“真性情,豪爽,直言不諱”而被同其他政客區別開來。選民們愛拜登,他也沒有希拉里的那些解釋不清,調查不明的負擔。他是普通人眼中的“喬叔叔”,是美國民眾相信能“和你坐下來喝一杯啤酒”的人。更重要的是,拜登在民主黨內的支持率非常高,而在一些主要的搖擺州,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相比的時候,拜登有和希拉里一樣的民眾支持率,甚至比希拉里還高。
其實,從希拉里一宣布競選開始,她不僅是民主黨候選人里的“領跑者”,更被認為能毫無疑問會獲得民主黨的黨內提名,並非常有可能會最終成為美國第一位女性總統。因為,誰能競爭得過希拉里,這位“民主黨內的貴族”。特別是,在2008年希拉里意外將總統提名輸給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奧巴馬的時候,似乎整個民主黨內都覺得“虧欠”給希拉里一個提名,是時候還給她了。
但是,整個夏天,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希拉里的支持率卻越來越低,不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最近,更讓人吃驚的是,一向非常善於同媒體打交道的希拉里上周在內華達州的一次公開見面中被媒體問到“是否把服務器里的內容抹掉時”,希拉里的回答是“用什麽?難道是抹布?”,聲音中的傲慢和諷刺讓多家媒體質疑:難道希拉里真的已經不對競選報信心了嗎?
希拉里也變得越來越不讓美國民眾信任。在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舉行的民調顯示,有超過60%的民眾認為希拉里不誠實,不可信。
然而拜登就不一樣了。雖然經常因為“失言”而被外界詬病,“拜登也是普通人”的親和力卻是希拉里永遠無法比擬的。拜登不像克林頓夫婦一般富有,不像克林頓基金會有著大量的“金主”捐款,事實上拜登之前做為國會的重量級參議員多年一直到現任美國副總統身家卻一向眾所周知“非常謙虛”,他之前還多次公開表示自己“沒有存款,更沒有一支股票或者基金”,但“自己的退休金和工資還不錯。”
拜登的重要作用還在於,民主黨最終可能會急切的需要他。因為,希拉里的電郵風波極有可能讓她很快面臨司法和刑事指控,在參與接受各項調查期間很有可能會讓她沒法繼續參加競選。
歷史怎麽說
在美國歷史上總共產生過47位副總統,有14位最終成為總統,而其中有9位是因為總統去世或辭職而成為總統。自1960年開始,有6名現任或前副總統競選總統,但只有兩人(尼克松和老布什)取得勝利,所以,美國副總統最終“轉正”的比例只有28.5%。
而在尼克松和老布什之間,只有老布什一人是以現任副總統的身份競選最終獲得勝利成為總統。在參選前,老布什的民眾支持率為48%,而在當選為總統之後初期的民眾支持率上升到70%。
根據蓋洛普在8月份做出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目前拜登的滿意度為大約47%。
盡管這些數字似乎顯示拜登可能參選或者參選後的勝算可能不大,根據奎尼匹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公布的最新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誠實和可信度”方便,目前拜登比希拉里的支持率要高。
紐約時報報道說,拜登正在積極的進行最後的各項準備,如果最終拜登決定參加下屆總統選舉,他將在本周或者最晚下周宣布。
|
||||||
多年前入股台灣金融業的四大私募基金當中,有兩家已分別順利退場,也營造出去年底以來,國內金融業整併的熱鬧氣氛;但接下來的兩家私募基金若要退場,目前看來卻是難上加難。 撰文•林微然 只要肯送件,金管會絕不會拒之門外!」這是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對金融整併案的公開態度。從去年底開發金控併萬泰銀行,到八月十三日元大金控宣布購併大眾銀行,在曾銘宗的催動之下,即使沒有如願完成「公公併」,但民間金融業的整併動作卻是熱鬧非凡。 只不過,當八月十七日國票金控宣布公開收購三信商銀失敗之後,似乎也預言這一輪喜訊頻傳的金融購併熱,恐將進入「撞牆期」;「接下來,每一個醞釀中的大案子,都是懸案,難度都比之前的高出許多。」一位金融業高層表示。 先從這一回國票金娶親失利來看,雖然國票金最終所取得的一六%股權中,將近一○%是由大股東寶佳機構林陳海持有,公開收購顯然獲得大股東的支持,但這也代 表,三信商銀內部不論是員工、股東,或是客戶對於維持三信現有的經營,仍有高度的凝聚力,使這次國票金的收購行動注定失敗。 換言之,國票金併三信商銀的破局關鍵很單純,多數股東不支持;相較之下,金管會亟欲處理的兩個懸案,狀況就更加複雜難解。 在二○○七年前後,包括凱雷、新生銀行、隆力集團、SAC等私募基金,先後入主大眾銀行、日盛金控、安泰銀行、萬泰銀等國內金融機構,如今,四家金融機構 裡的SAC、凱雷集團已成功退場,現在就剩安泰銀的隆力、日盛金的新生銀兩家待退。如何透過購併讓這兩家私募基金順利退場,就是讓金管會傷透腦筋的兩大懸 案。 懸案一:隆力想賣安泰銀 宏泰林家卡位 開發金佇足購併成敗的關鍵,並不是表面上的天時、地利、人和而已,枱面下,恐怕有更多的結構性問題必須突破。論及結構性問題,一位同時接觸過安泰銀、日盛 金談判購併的金控高層直言:「日盛金與安泰銀可說非常類似!」所謂的類似,這位金控高層一語道破當中的玄機:「就是『優先購買權』!」在日盛金控部分,○ 六年入股的新生銀在隔年引進美商建高集團入股經營之後,建高集團即擁有這個權利;而在安泰銀行,隆力集團入股之後,也同樣和宏泰集團林家簽署了這個協議。 一位投行圈人士形容,該協議當初是為了保障原股東權益,但近年來的多場購併談判下來,此協議實際上卻造就了上述兩家金融機構的「釘子戶」。 先以安泰銀行為例,○七年隆力和宏泰簽署的「優先購買權」協議,雙方就約定有朝一日隆力要退場時,若找外面的買方接手,必須先問過宏泰是否同意,倘若同意才能出售;此外,宏泰若有意願,也可用外來買方的出價,買下隆力的全數持股讓隆力退場。 一位熟知內情的人士表示,安泰銀行當年在消金風暴中受傷很重,所以隆力才有介入的機會,其實當年雙方簽下這個協議,就隱含了有朝一日林家希望能重新取回安泰銀行的完整所有權、經營權,現在只是在等機會,希望能以更低的價格,趁勢買下隆力集團手中近六成的持股。 相對隆力集團近兩年來積極尋求退場機會,宏泰集團林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幾乎使隆力「做白工」。據了解,月前開發金及旗下凱基銀行雖已完成安泰銀行的實地 查核,算是枱面上最積極的競逐者,但開發金現在已按兵不動,內部人士坦言:「因為不知道林家的想法,實在難以再走下一步!」業界人士指出,安泰銀的「優先 購買權」問題,不僅是在這一回讓開發金暫時卻步,一年前,也曾經讓元大金打消求親念頭。據透露,元大馬家兄弟與安泰銀總經理丁予康交情甚篤,去年為了擴張 版圖,元大金悄悄進入安泰銀完成實地查核,但也面臨現在開發金所遇到的難題;最後元大金選擇揮別安泰銀,專心進展對大眾銀的購併談判。 懸案二:建高想加碼日盛金陸資傳言 金管會給軟釘子至於日盛金,不僅同樣存在上述問題,而且由於近幾年來建高集團不斷遭到市場影射有「陸資」成分,問題更顯複雜。一位曾對日盛金有購併興趣的 金融業高層表示,建高希望能接手新生銀行的股權、加碼日盛金,但金管會這一方,始終給軟釘子碰,原因就在於陸資傳言一直未能釐清。 但由於問題實在太敏感,且僅止於傳言,找不到任何具體有力的證據,因此金管會也一直不敢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當年,包括元大金、開發金、富邦金、國泰金等四大金控,曾一起追求過日盛金,均因為兩大私募基金之間的問題而折返,元大金更進入到最後一回合,最後仍選擇喊停;之後,元大金與開發金各自積極轉換購併對象,日盛金則因為內部問題未解決,未再有積極的買家上門求親。 也因此,金管會接下來若想要把剩下的兩家私募基金「懸案」了結,除了鼓吹潛在買方繼續進場努力之外,如何出手化解上述的結構性問題,恐怕才是癥結。畢竟,「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結構性問題未決,只怕看門道的內行人,久而久之將越來越少。 |
如今,農村電商爭奪戰競爭激烈,但是想要占得先機,首當其沖需要解決“最後一公里”物流配送難題。對所有農村電商的玩家來說,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農村電商“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配送難題已經有了較好的解決方案,壞消息是這個解決方案是京東率先完成的。聽到這個消息後,相信很多玩家該要緊張了。那麽京東到底做了什麽?是怎麽做的呢?
京東農村電商做出了啥成績?
據公開的消息顯示,9月20日京東第1000家京東幫服務店在貴州省遵義縣開業,近日京東也對外宣布鄉村推廣員達到10萬人,這標誌著京東提前近四個月完成了2015年年初制定的農村電商全年發展計劃。至此,在近十個月的時間里,京東以1000家京東幫服務店、近600家縣級服務中心、10萬多名鄉村推廣員的初期成果搭建了一個覆蓋農村地區的電商基礎網絡,為農村地區提供涵蓋“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農資電商和農村金融等範疇的優質電商服務。
另外,京東通過線上線下的雙重布局,實現了農村與城市在物資方面的雙向互通。在線上,京東已整合了近30個省的8萬多款特色農產品,開設300多家地方特色館,成為農業產品進城的重要平臺。在線下,京東通過建立線下體驗館,展示各地的名優特產,讓消費者安心選購。而且,京東於今年上半年開始涉足農資電商,面向全國銷售種子、農藥、化肥、農機等農業生產資料,涉農企業400家,涉及產品近3萬種,並於8月正式上線農資頻道,通過與國內外知名農資領域企業合作,嘗試從源頭上杜絕農資產品的“假散套”問題,保證農民買到質量可靠、價格合理的農資產品。
“10個月”、“1000家京東幫服務店”、“近600個縣級服務中心”、“10萬多名鄉村推廣員”、“300多家地方特色館”、“3萬種農資產品”,當沙水看完這一連串可以算是炫目的數據後,也很感慨京東的速度。但是,即便是這樣的速度在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內只能說剛剛開了個張而已,一方面說明了農村市場規模的確很大,另一方面說明了農村電商發展的時不待我。在這個被巨頭看上的領域,京東和阿里全部加入到戰役中來,雖然各有特長和資源,但是速度在這里比什麽都重要。
京東為什麽能跑得這麽快?
創業以來,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決勝網創始人戴政在做分享時說過的——在戰略思考上一定要勤奮。然後才是配備好人、財、物等資源,全力使得戰略落地執行。
對京東而言,2014年12月起開始布局農村電商,大力推進渠道下沈戰略,重點建設農村電商發展基礎服務網絡,並於今年年初正式提出農村電商“3F戰略”——工業品進農村戰略(Factory to Country)、農村金融戰略(Finance to Country)、生鮮電商戰略(Farm to Table)。農村電商也由此成為京東集團2015年五大重點發展戰略之一,所以才有了現在的數據成績:自營縣級服務中心接近600家、鄉村推廣員超過10萬人、地方特產館300多家;京東幫服務店突破1000家且其服務能力輻射30萬行政村。
數據表達歸數據表達,可以當作是一個參考。不過從沙水寫了一系列農村電商文章以來,確實也收到了全國各地很多農民朋友的咨詢,紛紛詢問如何成為京東或淘寶的農村服務代理商。其中還有一個雲南楚雄的讀者,他居然成為了京東在當地的農村電商負責人。大概半年前他還在當地一個知名的大商場做管理工作,看到我的文章後說他加入了京東,著實讓我很詫異。就連雲南楚雄那個地方京東農村電商都已經滲透進去了,足以見得其對農村電商的重視程度與投入資源力量之大。這是戰略上的思考與戰術上的執行高度匹配的結果。
“最後一公里”的軟性升級
隨著京東率先布局完善農村基礎服務網絡,農村電商PK進入升級階段,除了物理距離上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外,鄉村訊息閉塞或者更新緩慢的“最後一公里”問題也亟需實現信息的透明化,將最新的市場發展、正品和價格等實惠信息及時快速地傳導給每個村民。
就這方面而言,京東通過近10個月的布局可以說已經建立起了一套遍布全國的農村電商渠道網絡,對促進地方發展、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提升地方產業鏈能力和完善產品布局都將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隨著農村電商服務網絡建設的完善,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通道將更加通暢,城市與農村生活的聯通橋梁才可以大規模的順暢運營,不僅能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多元的就業和收入提升機會,還能縮小城鄉間的經濟與生活水平差距,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破除“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從以上幾點我們不難發現,農村電商的確大有可為,雖然問題多多但是藍海一片。相對於其他農村電商而言,京東農村電商的發展靠的就是接地氣、高效率的線下物流體系搭建,如今京東在農村電商上也複制了其接地氣的“物流模式”,不僅搭建了相對完善的物流體系,還加強了農村電商服務網絡體系的建設,從軟硬兩方面著手,去解決農村電商“最後一公里”的難題。不僅做到方便快捷地讓電商服務落地農村,還能給農村居民增加收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從而能夠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一舉多得。
還是那句話,戰術上的勤奮一定要匹配戰略上的勤奮才能奏效。雖然大家都知道農村市場機會很大,農村電商大有可為,但是要做好農村電商,首當其沖就是要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必須把線下物流體系與服務體系搭建好,這樣才能更好地觸達用戶,提升體驗,實現多贏。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沙水,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
2015-09-28 TCW |
||
今年,自中東、北非出逃的難民湧向歐洲,引爆1945年以來最大人口移動潮。歐盟原本無情排拒,一張3歲男童陳屍海灘的照片讓情勢逆轉。德國總理梅克爾率先歡迎尋求庇護的難民(asylum-seeker),但隨著人數暴增,他們的明天才是新一波問題的開始。
難民潮淺談 asylum 避難、庇護A:Pictures of the drowned 3-year-old boy on a Turkish beach gave Europe a shock. (3歲男童溺斃在土國海灘的照片震驚全歐。)B:That's why European ministers are holding talks on how to distribute the influx of asylum-seekers from Syria. (此為歐盟部長們討論分配敘利亞難民之因。)overburdened 負擔過多的、負荷過重的A:Merkel said Germany Would contribute the shelters. police,and job training for those refugees. (梅克爾說德國會出收容所、警力和職訓。)B:Germany can cope with the problems;however,some European countries said they are overburdened. (德國的確能應付,有些歐盟國抱怨負擔過重。)to undermine 瓦解、損害A:Germany’s population is set to slide,so the migration probably will Solve its demographic issues. (德國人口減少,難民潮或可解此結構問題。)B:But the new border controls probably will undermine the open-border and passport-free agreement. (但是新的邊界管制可能瓦解過境免簽協定。) 延伸關鍵字 1.refugee:難民,與asylum-seeker不同之處在於,已正式尋求庇護2.economic migrant:經濟移民(尤指移出國境);migrant亦有流浪之意3.immigrant:單純自境外遷入的移民多益時事通工作團隊獨家授權 文 周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