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盤期市周五收盤,大宗商品多數下挫,橡膠跌停,雙焦尾盤跳水。其中滬鎳、焦煤、焦炭、鐵礦跌超3%,熱卷、瀝青、滬錫、滬鉛、螺紋跌超2%,雞蛋、大豆、滬鋅、滬銅跌超1%,菜粕、白糖、錳矽、鄭煤、澱粉、鄭油、豆粕、滬銀、棕櫚、矽鐵、滬鋁等收跌。PVC、玻璃、鄭醇、玉米收漲。
期債今日震蕩收高,T1703收報97.235,漲0.28%;TF1703收報99.470,漲0.11%。
東京商品交易所市場部部長平田哲生認為,影響橡膠市場的近期行情走勢的因素主要看三方面:首先是世界範圍的供給狀況,主要生產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消減出口的政策,以及泰國洪水的影響;其次是世界範圍的需求狀況、輪胎需求擴大,以及美國經濟複蘇帶來的影響;再次是外部因素,如原油價格的上漲。
對於天然橡膠價格的未來走勢,華泰期貨研究所商品研究員陳莉認為,今年天然橡膠的關鍵在於下遊消費,消費亮點或在國內基建投入上帶來的拉動以及美國等國外基礎設施投資增加帶來的消費拉動上。同時,今年價格高點極有可能出現在一季度,主要是季節性的供應偏緊疊加國內消費的延續,短期供需格局緊平衡的格局將推升天膠價格。
陳莉表示,2017年季節性波動依然明顯,對於下遊消費謹慎樂觀。總體判斷是重心上移的大區間波動,運行區間預計為15000~25000元/噸。
3日早盤,明天系旗下公司紛紛大跌。ST明科開盤跌停,報10.17元。
華資實業、西水股份開盤後直線走低,雙雙封死跌停。
2月2日,明天控股有限公司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公司及其子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一切運轉正常,感謝社會各界朋友對肖建華先生及公司的關註與厚愛。
此前該公眾號曾發布的一系列聲明已被刪除,包括明天控股沒有參與萬家文化的股權投資,也沒有參與龍薇文化對萬家文化的股權收購的聲明。
據報道,明天系掌控、左右9家上市公司,控股、參股30家金融機構。這30家金融機構,具體包括12家城商行、6家證券公司、4家信托公司、4家保險公司、2家基金公司等,這些機構資產總規模近萬億。
3月25日,全國股轉公司對協議轉讓設置了漲跌幅限制,在近來寧波水表(830980.OC)等烏龍指事件頻發背景下,監管者首次對新三板交易方式采取“外科手術”。
根據新規,新三板協議股票交易也有了100%的漲停板和50%的跌停板。有分析人士認為,新規有助於杜絕重大烏龍指現象,同時遏制“1分錢”成交亂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股價暴漲暴跌。
盡管有擔心漲跌幅可能違背了協議轉讓的本義,助長大股東操縱股價,不過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監管者對股價操縱將會嚴厲監管,而漲跌停板制度的引入可能成為新三板交易制度向A股靠攏的第一步。
漲跌停防範烏龍指
股轉公司表示,為防範異常價格申報和投資者誤操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決定對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設置報價限制。申報價格應當不高於前收盤價的200%且不低於前收盤價的50%。超出該價格範圍的申報無效。新規於3月27日正式實施。
這意味著未來新三板協議股票交易也有了100%的漲停板和50%的跌停板。在股轉公司官網上,一直都會披露價格變動幅度超過50%的協議票交易信息。
目前,新三板上有一萬家企業采取協議轉讓方式,每日市場協議成交總金額在5億元至10億元。協議轉讓雖然同樣也能達成交易、形成價格,但是與廣大股民熟悉的A股競價交易相比,協議轉讓中,沒有系統自動撮合,投資者需要手動進行一系列操作才能完成成交。所以協議轉讓效率較低,人工操作成分較大,容易出現烏龍指現象。
今年3月9日,新三板協議轉讓企業寧波水表盤中出現烏龍指,一名買方漏輸小數點錯誤,將19.70買入價輸為1970元,隨後被交易對手迅速點擊成交,當即損失390萬元。這是新三板成交價最高的一起烏龍指事件。
隨後,股轉公司有關負責人提醒道,參與新三板市場的廣大投資者應仔細了解相關業務制度,審慎投資,謹慎操作。他表示,股轉公司也將從制度和技術層面研究優化協議交易方式,防範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資深新三板二級市場投資者、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對第一財經表示,近期協議票烏龍指頻頻出現,漲跌幅限制有利於防範重大烏龍指現象。此外遊走在法規紅線邊緣的“1分錢”成交現象也會得到遏制。監管者正在努力讓新三板的市場交易行為更規範化。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告訴第一財經,漲跌停新規是股轉系統新任領導對市場燒得“第一把火”。新規將有利於消除烏龍指和“1分錢”交易等價格亂象,防範異常價格申報和投資者誤操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他認為,新規有利於協議轉讓股票形成相對公允的價格,有利於大宗交易價格的確定,推動新三板大宗交易制度落地。同時有利於防止由於新三板基金產品的凈值暴漲暴跌,給基金持有人造成困惑和誤導。
新三板交易制度向A股靠攏
據統計,有83只新三板協議轉讓股票最新收盤價為1分錢,包括周五暴跌99.9%收於1分錢的華路時代(834443.OC)。
華路時代今年以來股價在11元左右波動,股轉公司官網顯示,周五一名投資者先後兩筆以一分錢賣出了11333股公司股票,使得公司收盤價暴跌。如果從周一開始施行漲跌停新政,這意味著華路時代需要連續漲停10個交易日才會恢複到正常市價。
周運南認為,漲跌停新規也存在弊端,拋棄了協議轉讓“價格可協議、漲跌幅度無限制”的本義,雖然抑制了市場價格的巨烈波動,但也影響交易的連續性和活躍性,也制約了特定價格的大額交易。
他指出,新規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協議轉做市首日是否受漲跌停限制,企業定向增發的價格,以及未來大宗交易的價格是否會受到限制。
華東一家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認為,由於協議轉讓的價格形成機制與競價交易不同,有互報成交、成交確認等交易方式,更容易受到操縱。因此新規有可能助長協議票的價格操縱,大股東能夠有意地把價格維持在一定的區間。
他告訴第一財經,“新規從理論上講對做市轉讓是一個利好。在做市企業大量轉為協議的現狀下,新規會促使投資人傾向做市企業,因為做市價格相對比較公允,制度比較合理。操縱股價的概率、難度比較大、成本比較高。”
還有市場人士擔心,大股東可能利用股票數量優勢讓收盤價遠遠高於正常市價,阻止股票交易,不讓其他股東出貨或者不讓投資者買入,或者為股票質押提供便利。
不過,周運南表示,在交易很活躍的情況下,由於外部籌碼較多,莊家盤中操縱難度加大,操縱效果不會理想。在有交易但不活躍的情況下,莊家可以擡高股價,但可能無法持續,因為外部投資者也會故意壓低股價。
“價格操縱可能出現在交易極少甚至沒有交易的情況。即便如此,大股東也要冒著操縱被查的風險。同時如果未來盤後大宗交易推出來了,而且不設價格限制的話,操縱效果也會減弱。”周運南告訴記者。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對第一財經表示,新三板采取了比較先進的市場化模式,但是不能照搬國外模式,還應該遵循自身,進行本土化改良,需要一個緩沖。同樣,A股的漲跌停制度從長遠看跟國際接軌後可能會取消,但現階段還不行。
“此次細則的制定邁開了從之前A股和新三板兩個市場交易制度完全不同到逐漸靠近接軌的第一步,為今後交易制度的改良提供了內在和外在雙重動力。”他表示。
(第一財經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周一,新三板協議交易引入漲停板的首個交易日,有兩只協議股票滿格上漲100%,5只協議股票下跌50%。祥雲飛龍(837894.OC)因首日交易周一價格漲幅超過10倍 ,當天沒有出現一分錢成交的股票。
上周六,股轉公司發布新規,決定對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設置報價限制,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一分錢交易等異常價格申報和類似寧波水表烏龍指事件的投資者誤操作。
規則要求,股票申報價格應當不高於前收盤價的200%且不低於前收盤價的50%。這意味著從3月27日開始,新三板協議股票交易有了100%的漲停板和50%的跌停板。
本周一,海爾思(838260.OC)和啟鑫新能(835941.OC)上漲100%,另有9只股票漲幅超過90%。同時,京博物流(834616.OC)、水木環保(838877.OC)等五家協議轉讓股票下跌50%,觸及跌停線。
第一財經新三板金融主編宣繼濤認為,由於漲跌停新規出臺得比較突然,為了讓協議價格回歸到之前的價格中樞,所以進行了一些手拉手的交易,具體調整都會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
手拉手交易是協議轉讓方式的一種,交易雙方可以商定的股票價格和數量,然後在盤面上進行一對一成交。目前,新三板上有一萬家企業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由於一直沒有漲跌幅限制,協議股票可能會以任一價格成交,此前一分錢交易和烏龍指現象頻繁發生。
在今年3月9日,寧波水表烏龍指事件發生後,股轉公司有關負責人將從制度和技術層面研究優化協議交易方式,防範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不過,洪三板董事合夥人曹水水告訴第一財經,協議轉讓和競價交易、做市交易有較大區別,錨定前收盤價未必合理,應參考更全面的交易數據、歷史增發價格等,設定更加公允的錨定價格。
他認為,一旦公司收盤價大幅偏離價格中樞,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恢複到正常價格,並且新規可能仍然無法阻止各種目的下的價格操縱。大股東可能拉高價格不讓小股東賣來,或者配合大股東減持。大股東也有可能拉低價格以增加投資者數量。
唯一超過漲跌幅限制的協議股票是祥雲飛龍,公司股票周一上漲1081%至13元,總成交金額為8857萬元。由於是首日交易,公司不受漲幅限制。
祥雲飛龍董秘辦人士告訴第一財經,周一的交易情況是股東行為,公司並不知情,將按照股轉公司要求在兩個交易日內發布異常波動的公告,表明交易對手雙方。
3月22日,公司發布股票解除限售公告,共有22名股東持有的1.76億股解除限售,占解限售後公司流通股總數的99%以上。
該董秘辦人士告訴記者,限售是股東自願鎖定6個月,解限售到期沒有全部打開,大股東就沒有一筆交易,大股東還是繼續鎖定狀態。
另一個值得關註的交易現象是協議轉讓股票族興新材(830854.OC),公司周一雖然停牌,但是仍然有五檔買單,有投資者以2元價格掛出3萬股買單。這意味著只要有賣單,公司在停牌狀態下也能成交。
去年4月7日,族興新材在創業板上市並IPO的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公司股票隨即在新三板暫停轉讓。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上周,族興新材的IPO審核正處於已反饋狀態。
公告顯示,公司計劃於3月28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財務審計報告和利潤分配議案等。
(第一財經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期市收盤多數回落,黑色系集體走低,錳矽跌停,鐵礦石一度跌停,螺紋鋼跌超5%;化工品普遍飄綠,橡膠跌停;有色金屬午後重挫,滬鉛一度跌停,滬鋅跌近4%;貴金屬雙雙走高,滬金、滬銀漲超1%;農產品普遍低迷。
截至收盤,滬銀漲1.31%,滬金漲1.09%,甲醇漲1.28%,鐵礦跌6.99%,滬鉛跌6.93%,螺紋跌4.94%,焦煤跌3.86%,焦炭跌4.37%。
周一,期市收盤多數飄綠,黑色系延續弱勢,錳矽跌停,鐵礦石、焦煤、焦炭跌超2%;化工品普遍走弱,橡膠、甲醇、塑料、聚丙烯跌超3%;有色金屬整體偏弱,滬鉛跌超3%,滬鋅跌超2%;農產品多數飄紅,兩粕及大豆漲幅居前,大豆漲超2%,但棕櫚油跌超2%。
截止收盤,雞蛋跌3.7%,滬鉛、橡膠、PP、甲醇和塑料跌逾3%,豆一漲1.96%,棉花漲1.65%,菜粕漲1.09%。
港口方面來看,港口仍存在大量高價現貨庫存,由於來自於國內生產廠家的詢單較多,本周BHP等國外礦山4月報價上調,但國內港口錳礦價格卻仍處於盤整態勢,高報價無人采購,只能暗中降價促進銷售。
鋼廠方面,4月鋼廠采購量恢複正常,且部分由於前期庫存偏小,此次采購略有增量,且較難以低價采購,短期鋼價走弱,不排除後期鋼廠有減產計劃出現。
本周來看,由於鋼廠采價基本落定,短期矽錳市場價格也將圍繞此價盤整運行,近期黑色價格偏弱,矽錳期貨不排除跟跌跟漲,對於市場參與者心態也有所影響,貿易商方面近期不再大量采購,均為按訂單采購,而市場矽錳供應量略有增加,前期檢修關停的廠家有開工打算,錳礦價格將繼續持穩,較難跟隨外盤價格上漲,但由於外盤價格的支撐,短期下跌空間也跌較小,側面也對於矽錳形成支撐,短期矽錳價格將呈現弱勢盤整格局運行。
5月4日消息,期市收盤再現跌停潮,黑色系引領工業品集體重挫,鐵礦石、熱卷、橡膠、甲醇封跌停,螺紋鋼觸及跌停,焦煤下探四個月低位,化工品、有色金屬均全線走低,PVC、滬鎳跌超4%;貴金屬雙雙走低,滬銀跌超2%,滬金跌超1%。
同時,國債期貨高開震蕩,午後跌幅擴大全線大幅收跌。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6收盤跌0.44%,報95.18點。五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6收盤跌0.37%,報97.765點。
消息面上,4月末,全國進口鐵礦石港口庫存量為13333萬噸,雖環比下降0.91%,但同比上升33.22%,依然處於高位;1-3月份,全國生鐵累計增量為693萬噸,而同期進口鐵礦石增量為2950萬噸,遠超生鐵增產需求,鐵礦石市場仍是供大於求局面。
此外,據鋼鐵協會監測,CIOPI進口鐵礦石到岸價格在4月中旬跌至61.11美元/噸後,呈持續回升走勢,至5月2日升至68.35美元/噸,回升7.24美元/噸。另據鋼鐵協會統計,1-3月份,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232.8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但銷售利潤率僅為2.77%,仍處於較低水平。同時,4月末,CSPI中國鋼材價格綜合指數環比下降了9.01%,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形勢漸趨嚴峻。後期,鐵礦石價格進一步回升空間有限。
事實上,黑色系在昨天就已全線走軟。中國證券報援引分析人士稱,鋼價反彈無力拖累了煤焦價格大幅下挫。在供應壓力逐漸加大,疊加需求回落的背景下,預計5月份雙焦期貨將延續偏空走勢。
中國冶金報周三報道,五一前夕,在銀監會指導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於在安徽馬鞍山召開了典型鋼鐵企業“去杠桿”交流座談會。會議討論了下一步“去杠桿”和市場化債轉股工作。據悉,下一步,銀監會將會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優化貸款結構、去杠桿及金融債權債務處置等方面進行研究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神華、中煤能源兩大煤企日前率先下調煤價。神華率先將其5月份5500大卡月度長協價下調了14元/噸,至630元/噸;而其現貨價降至650元/噸,較4月17日回調15元/噸。同時,中煤能源5月份下水動力煤銷售價格出爐,月度長協下調幅度達15元/噸。
另外,受節前市場超跌及黑色系等商品普遍上漲帶動,PP、LLDPE等化工品也在節前出現底部反彈,但受石化報價制約,漲幅有限。加之節前下遊工廠補貨緩慢,對現貨無法形成利好支撐,行情形成了短期的反彈形態。
節後進入夏季加工期,工廠逐步增加開工補貨,這對現貨去庫存化推動作用。但當前主要利空影響仍集中在:石化庫存及社會庫存攀升,下遊需求淡季和環保壓力缺乏實質性改善預期,加之前期受原油暴跌後的生產利潤增加,產能急劇增加,市場供需矛盾進一步擴大,導致中期反彈空間受阻。
因此,在產能階段性過剩後就是價格暴跌,從而造成企業利潤下降,最後便是進入產能調整。這也是化工市場進入4月下旬多數工廠設備開始進入檢修期的原因。從目前來看,神華新疆、河北海偉、中煤檢林、上海石化的裝置都在4月中下旬開始進入檢修,並且栓修期普遍較長。
仰帆控股5月10日晚間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恒順投資10日增持公司0.03%股權,天紀投資近期累計增持公司4.97%。增持後,“中天系”旗下的恒順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天紀投資共計持有仰帆控股30%股權。仰帆控股5月10日股價一路下行,跌停報收,收盤價為20.04元/股。
公告顯示,恒順投資於5月10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仰帆控股股份64,300股,占仰帆控股總股本的0.03%;天紀投資於2017年4月17日至2017年5月10日期間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仰帆控股股份9,715,661股,占仰帆控股總股本的4.97%。
本次增持前,中天發展控股集團公司百分之百控股的恒順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天紀投資共計持有仰帆控股48,900,008股股份,占仰帆控股總股本的25.00%;本次增持後,恒順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共計持有仰帆控股58,679,969股股份,占仰帆控股總股本的30.00%。因持股比例達到30%,恒順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將盡快披露《收購報告書》等相關材料。
4月26日,仰帆控股發布曾2017年一季報,公司2017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821.39萬元,同比增長56.09%;通用設備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3.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29萬元,同比增長5.25%,通用設備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0.82%。
5月11日,第一創業(002797.SZ)9.8億股限售股解除限售,上市流通。巨量限售股開閘,帶來的直接效應是股價應聲跌停。實際上,首發限售股解禁之前,其股價已跌跌不休。數據顯示,最近一周,第一創業跌幅已達24.98%。
從數據上看,該筆限售股占第一創業目前總股本的44.77%,是當前流通盤的4.48倍,所涉股東達36家(見下圖)。
當天的龍虎榜(見下圖)數據顯示,5月11日當天,第一創業北京新街口北大街營業部、西藏東方財富證券昌都聚盛營業部、萬聯證券北京上地創業路營業部合計賣出第一創業就多達13984.80萬元,占當天總成交金額100.01%。
其中,前兩者均為龍虎榜常客,最近3月來,分別登錄龍虎榜10和16次。在5月11日,第一創業北京新街口北大街營業部更是賣出多達10327.35萬元,占總成交73.85%。
有券商非銀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這三家營業部飛賣出極大可能為限售股跑路。對於這批限售股股東而言,此時出手的意願可謂非常強烈。目前券商股的行情並不樂觀,而此前第一創業在次新股的炒作之下,市盈率高達一百多倍,過分虛高,估值完全不合理。
該分析師認為,對於第一創業的股價而言,後期或還將面臨較大的解禁壓力。
Wind數據顯示,截止目前,第一創業的總市值401億元,流通值220億元,市盈率仍高達76倍。而總市值1844億元的中信證券(600030.SH),市盈率目前僅17倍。綜合來看,券商股行業平均市盈率目前穩定在20倍左右。
周一(5月22日)早盤滬深兩市慣性低開,小幅反彈後逐級下行,兩市指數在20日線附近遇阻,再度跌破5日線,截至今日收盤,滬深指數雙雙收陰,滬指跌近1%,創業板指跌近1%,滬指較前一日放量,創業板指較前一日縮量。
截至滬深股市全日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75.68點,下跌14.95點,跌幅0.48%,成交額1,703億元;深證成指收報9899.65點,下跌71.31點,跌幅0.72%,成交額2,167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788.08點,下跌13點,跌幅0.72%,成交額625億元。
盤面上,兩市僅鋼鐵、兩桶油改革、機場航運、杭州亞運會四個板塊上漲;次新股、高送轉、港口航運等板塊跌幅居前。
資金方面,滬股通凈流入0.85億元,深股通凈流入5.59億元。另外,央行公開市場進行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3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並有100億逆回購到期。
熱點板塊:
金洲管道強勢漲停,帶動鋼鐵股大漲,金洲管道漲停,方大特鋼漲逾4%,八一鋼鐵,柳鋼股份漲逾3%,三鋼閩光,寶鋼股份漲逾2%。
空港股份強勢漲停,帶動基因測序概念股拉升,空港股份,*ST天儀漲停,達安基因,國際醫學,湯臣倍健漲逾2%。
跌幅榜上,次新股,高送轉,港口航運等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監控:
消息面:
1、5月22日,中國商飛與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集團(UAC)的合資企業-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RAIC)在上海成立。合資公司主要負責中俄聯合研制新一代遠程寬體飛機項目的運行工作,這一企業是中俄務實合作的重大戰略項目之一。
2、正處於風口的共享單車行業迎來第一個國家級指導意見。5月22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鼓勵共享單車免押金和為用戶上保險。
機構觀點:
興業證券認為,短線市場可能會出現反彈,但並非是觸底之後的反轉,而是下跌趨勢中風險偏好修複帶來的交易窗口,一旦風險偏好提升的推動力減弱,反彈也將難以持續。操作層面上,交易型選手可以選擇一帶一路、雄安新區、次新股等板塊擇機介入,隨著反彈逐步減倉退出,連打帶跑,也可以關註大銀行這樣的低估值品種(非銀行指數而是大型國有銀行)。對於非交易型投資者或者大資金,建議仍然選擇觀望為主,可增加防禦性配置,或從基本面出發挑選業績良好,估值合理的品種板塊。
申萬宏源認為,A股行情在3100點上方難以站穩,反彈遇阻後將再度轉入震蕩防禦、且戰且退的階段,其中短線圍繞250日年線位置震蕩反複。同時,結構性分化持續,績優藍籌作為弱勢行情中的優質品種,還將繼續受到機構青睞並抱團取暖。不過部分藍籌股大股東也開始拋售減持,需要引起重視。而那些殼資源股、純題材概念的高市盈率的個股,在ST新都退市的影響下,或將出現持續降溫、價值回歸。因此,投資者應嚴格控制倉位,同時註意手中籌碼的配置,對可能持續調整的品種予以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