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四國領導人在巴黎凡爾賽宮舉行非正式首腦會議,為將於3月25日舉辦的《羅馬條約》簽署60周年慶祝活動做準備。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會晤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稱,歐盟部分國家應該在一體化進程中走得更快、變得更強大。他呼籲歐盟27個成員國團結一致,並建議歐盟需要提高能力應對各國不同的發展速度。
德國總理默克爾十分贊同奧朗德總統“多速歐洲”的言論,並稱歐盟成員國也應該接受發展速度不均衡的現實情況。但她補充道,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化合作仍將繼續,27國成員需要互幫互助,向前發展。
意大利總理真蒂洛尼也是“多速歐洲”的支持者。他稱,不同國家有不同抱負是非常正常的,因此各國一體化程度需要因國家而異。此外,他將此次慶祝活動視為一次契機,認為它能推動歐洲一體化前行。
3月7日,維基解密公布了8761份泄密文件,疑似借此揭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網絡攻擊項目。文件顯示,CIA通過黑客攻擊入侵電視、智能手機以及防病毒軟件系統等,將他們變為麥克風進行竊聽。
對於維基解密的泄露事件,美國中情局前局長邁克·海登在接受NBC采訪時表示,現在中情局尚未作出任何回應,但如果情況屬實,中情局進行計算機網絡開發及其他活動的大量策略、技術等就會遭到曝光。因此,此次泄露無疑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此外,他還對維基解密只專註於美國及其盟友表示不滿,認為該機構應該多放眼全球事件。
美國情報特別委員會主席德文·怒尼斯認為此次泄露事態嚴重,美國政府對此非常擔憂。同時他也表示,美國情報部門會隨時緊跟事情進展。
周三,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在波士頓學院舉行的網絡安全會議上警告稱,美國沒有絕對隱私,也沒有法外之地。
維基解密此前釋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黑客行動細節之後,此番言論加深了人們對於隱私權的憂慮。
科米表示,在美國,人們與配偶、神職人員和律師之間的對話都並非絕對隱私,甚至連記憶也絕非完全私有。在適當的情況下,法官可以讓任何人在法庭上作證。“美國沒有絕對隱私”是一種約定俗成,這不僅是為了保證實現非常重要的隱私權,也是為了保障實現國家安全。而在斯諾登揭露“棱鏡計劃”後,廣為流傳的默認加密系統則破壞了這一約定。
不過,所有人確實可以期待在家庭生活中、私人車輛中以及私人設備上擁有隱私權。
3月9日,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阿桑奇稱美國中央情報局已經失去了對網絡武器“軍械庫”的控制,他們通過各種黑客病毒來滲入智能手機、電視以及電腦系統,並對其進行控制、監聽,使設備失去功能。他表示,CIA的行為“極具毀滅性”。
此外,阿桑奇還向外界透露,維基解密對CIA的網絡武器項目知之甚多。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他們決定與科技公司合作,提供CIA網絡攻擊的具體技術細節,用以修補黑客工具的漏洞,保護人民的人身安全以及網絡安全。
阿桑奇表示,CIA的黑客中心位於弗吉尼亞州,還在美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設有分部。據悉,在美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設立中心是為了便於黑客在歐洲、中東以及非洲進行網絡攻擊。
3月10日,為期兩天的歐盟春季峰會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正式閉幕。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以及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閉幕後出席記者會。
在記者會上,兩位領導人就英國退歐談判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容克表示自己並不支持英國退歐的做法,他甚至希望英國有朝一日能重回歐盟的懷抱。在他看來,英國退歐不是歐盟的終點,也不是歐洲發展的結束。歐盟的27個成員國能受此激勵,繼續前進。
圖斯克則持有不同意見。相比於容克的“深情呼喚”,他更多專註於歐盟未來的發展。他表示,27國的團結將是歐盟最珍貴的資產。同時,他還呼籲27個成員國能團結一心,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
此外,圖斯克發布的一份結論文件還提到了與中國的貿易關系。此份文件顯示,在保護主義逐漸崛起的背景下,歐盟將會加強與中國的貿易紐帶,以便繼續歐洲大陸的經濟複蘇。
3月13日,英國脫歐法案修正案最終獲得議會通過。之後該法案將獲得英國女王批準正式寫進法律,這表明特雷莎·梅將有權正式啟動退歐程序。
隨後,英鎊對美元上漲0.5%至1.2227美元。
當天,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召開記者會表示,下周將要求蘇格蘭議會向英國議會提交獨立公投的行政命令。她希望不論是追隨英國實行硬脫歐,或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都必須由蘇格蘭人民自己選擇。
隨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對於斯特金的講話內容作出回應。她直言“蘇格蘭民族黨所表現出來的‘鼠目寸光’令人遺憾”。第二次公投將會把蘇格蘭帶上一條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並且目前大部分蘇格蘭人民都表示不希望進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同時,她還強調,蘇格蘭政府應致力於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而不是將政治當成一場遊戲。
事實上,蘇格蘭工黨、保守黨等國內主要政黨均表示反對第二次公投。
3月13日,北約舉行2016年度報告新聞發布會。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發表演講稱,冷戰結束後,大部分盟國都削減了軍費開支。但隨著局勢逐漸緊張,北約面臨著巨大的安全威脅,因此各成員國必須投入更多的軍費開支來保障國家及組織安全。
此外,斯托爾滕貝格還表示,當前組織內的軍費分擔仍然很不公平,只有五個盟國的軍費開支占GDP的2%或以上。他呼籲每個成員國都應該達到這個目標。
據2016年度報告顯示,北約歐洲盟國和加拿大在去年的軍費投入同比上漲3.8%,軍費總支出增加約100億美元。軍費開支達標的五個國家分別為:美國、英國、希臘、波蘭和愛沙尼亞。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聲明北約成員國應該遵守承諾,提高軍費開支。他還譴責北約在應對恐怖襲擊時表現不佳,甚至稱其為“廢物”。
當地時間3月15日早上7時30分,荷蘭議會眾議院選舉投票開始。民眾支持率較高的兩位首相候選人荷蘭自由民主人民黨領導人呂特以及自由黨領袖維爾德斯均在海牙投出了自己的選票。
面對記者采訪,維爾德斯表示,無論大選的最終結果如何,自由黨都不會改變他們的主張。他堅信,發生愛國革命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現任首相呂特請求荷蘭人民堅持在現有的政治軌道上運行,不要嘗試新政策。他還強調自己是真心誠意想要解決荷蘭所面臨的問題,同時暗喻荷蘭的民粹主義已經“變質”。
據CBS報道,截至目前,超半數選票已經統計完畢。結果顯示,呂特所在政黨獲得32個席位,以13個席位之差領先維爾德斯所在政黨。
對此,自民黨發言人漢·騰·布魯克表示,民調長期領先的維爾德斯卻一直在大選中失敗,可見“負責任的政黨又一次贏得了荷蘭民眾的信任”。此外,荷蘭基礎設施和環境大臣梅舒爾茨·範哈根認為這是歐洲的一次勝利。同時她還表示,在民粹主義陣營日益壯大的今天,荷蘭自民黨仍能地位穩固,她十分慶幸。
3月16日,在G20財長會議前一天,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在德國柏林與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會面並召開記者發布會。
努欽在發布會上表示,美國無意卷入貿易戰爭,而是致力於創造有利於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態勢。作為一個經濟大國,美國希望能夠幫助一些國家和地區,幫助他們解決貿易關系不平衡的問題。同時,他還不忘幫特朗普總統說幾句好話。他強調,總統非常關心美國的貿易協定是否互惠與公平,是否保證美國工人的競爭力。
此外,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認為,為了全球可持續的增長和繁榮,各國需要共同合作,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對於即將舉行的G20財長會議,朔伊布勒表示“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對於國際合作以及G20來說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3月1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美國,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首次會談。
在聯合記者會上,特朗普表達了自己對北約的極力支持,但同時他也表示,美國需要北約的其它盟國支付相應的軍費開支份額。此外針對貿易問題,特朗普強調,在過去幾年,美國受到了許多國家的不公平待遇,這種現象必須停止。對於美國和德國之間的貿易問題,特朗普回應稱,自己提倡公平貿易。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發言中強調,只有公平貿易才能實現雙贏。而針對北約防務問題,默克爾將“2%的GDP用作防務開支”的時間設定在2024年。
令人尷尬的是,在記者會之前,兩國領導人在橢圓形辦公室合影,面對媒體的強烈要求以及默克爾的小聲詢問,特朗普都表現出了無視,至始至終都沒有和默克爾握手。一些西方媒體將此次默克爾訪美形容為尷尬的首次會面。
會面後第二天,特朗普又連發兩條推特“催促”德國補交北約國防軍費,認為德國享受了北約的軍事保護,卻沒有支付相應的軍事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