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後於中國4年後,美國推出了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美國能源部日前正式對外公布了新一代超級計算機Summit。
計算機領域的“新物種”
這臺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Summit超級計算機由美國IBM公司研制,搭載英偉達加速器VoltaGPU,耗資2億美元打造,大小足足好比兩個網球場。
IBMCEOGinniRometty表示:“Summit是Watson的第三代,這是我們最大的成功之一。我們很高興研制出全球速度最快、最聰明的計算機。”Watson是認知計算鼻祖。
“Summit是計算機的新物種,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是一臺能夠自主學習的機器。從此軟件自己可以寫出人類無法寫出的軟件。”英偉達CEO黃仁勛表示。
據最新公布的數字,這臺名為“Summit”的超級計算機的浮點運算速度可達每秒20億億次。如何來理解這一數字?打個比方來說,假如一個人每秒可進行1次運算,那他需要活到63億年以上,才能與Summit在1秒鐘內的運算量相匹敵。這也意味著,這臺計算機超越當前超級計算領域的世界冠軍——中國神威·太湖之光,後者最高峰值達到125.4億億次。
Summit計算能力相當於一直以來美國最強大的系統ORNL的Titan超級計算機的8倍。目前全球第三大超級計算機的紀錄也由中國制造計算機“天河二號”保持。
中科院計算所陳雲霽研究員也向第一財經記者坦言:“Summit目前代表了全球超算領域的最高水平。”
據介紹,Summit是基於IBM去年12月在北京發布的最新一代PowerPC9216架構,與27648個英偉達GPU組成。IBM歷時四年研制出Summit超級計算機,這意味著IBM正在重回超級計算領頭地位。
Rometty表示:“現在它能幫助科學家一天完成實驗,找到癌癥的新的化合物和新療法,而在過去,可能要耗費27年至1萬多年的時間。”
英偉達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通過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的結合,研究人員能夠從數據中獲得洞察,並加速科學探索的進程。”
吸引全球頂尖科學家
“對於我們來說,最在意的不僅是它頂尖的性能本身,而是我們可以利用Summit進行科學研究。”ORNL國家計算科學中心科學計算組負責人TjerkStraatsma表示,這臺計算機將用於美國能源部項目。
高性能計算是現代科學的基石,它讓研究人員能夠模擬並預測現實世界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天文學家計劃用它模擬超新星爆發,研究宇宙中重金屬元素的形成;材料科學家也能在原子層面模擬材料性質,找到超導體等新材料;在人工智能和醫療的交叉領域,醫生可以用它分析蛋白質和細胞功能,從而預防阿爾茨海默綜合癥和心臟病等。
“有了更高的計算能力,研究人員就能夠解決更大、更具挑戰性的問題,執行更精準的仿真,並做出更準確的預測。”Straatsma說道,“例如,研究人員計劃借助Summit打造一個項目,旨在預測氣候變化的長期影響。其他應用還包括加速新藥開發、提高植物燃料成本效益,或助力清潔的混合能源廣泛使用等。”
黃仁勛表示:“對英偉達來說,這只是個開始。Summit當中使用的計算機架構未來將廣泛用於計算機的研制,這將是一個幾十億美元的市場。”
英偉達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Summit超級計算機發布後,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Sierra和日本的ABCI(AIBridgingCloudInfrastructure)也將緊隨其後。
另一方面,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著手解決下一代計算機的挑戰——研制E級超算(百億億級)的超級計算機。黃仁勛表示,美國的目標是在2021年至2023年之間造出至少一臺“百億億級”的超級計算機。
而中國、歐盟、日本在超級計算機領域的持續發力,或許也會對Summit榜首的寶座構成威脅。此前憑借神威·太湖之光,中國兩度拿下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的最高獎項“戈登·貝爾”獎。
5月17日在天津舉辦的第二節世界智能大會上,國家超算天津中心就首次展示了有望達到E級超算水平的“天河三號”原機型。根據國家“十三五”高性能計算專項課題的公示,由中科曙光、國防科技大學和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的E級超算計算機有望於2020年建成。
中國的E級超算項目的核心技術將完全采用自主技術,包括核心處理器和基礎軟件。中國已經擁有6個超級計算中心,構建了從編譯器、操作系統、開發環境到應用平臺的完善的生態鏈。
ZHENG~~~~2018-6-1120:50:14